去个性化实验

2024-07-17

去个性化实验(通用8篇)

去个性化实验 篇1

去个性化

一、概述

定义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亦可叫去压抑化、去抑止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如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集体宿舍楼出现乱倒污水垃圾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我们还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太专注于某事情,以至于完全忽略他人,甚至忽略我们自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的,这种情况下个体是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此外,药物、酒精和催眠等因素,也可造成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迅速降低,使人处于去个性化的状态。

二、社会作用

(一)个性化与社会冷漠

案例一:

有过一则报道,说高楼顶上有个小伙子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为挽救生命苦苦努力。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跳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和“鼓励”声中,年轻人对人间不再留恋,从楼顶飘然而下。在这种情境中,“看客”们是去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案例二:

早在1972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模拟监狱实验。实验者将若干心理正常的大学生随机分成“犯人组”与“看守组”,“逮捕”后的"犯人被戴上手铐,蒙住两眼带到了斯坦福大学地下室的一个“监狱”里。这些被试经历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种种事情,如戴脚镣手铐,全身喷消毒剂,换上监狱里统一制作的“布袋衣”,而且,“犯人”不再有姓名而只有一个号码。“看守”也一样。然而,这些原本平等的人,因为管教与被管教的不同角色,最后都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和摆脱社会规范约束的极端行为。如扮演“犯人”的被试逐渐变得软弱、无助、抑郁,而扮演“看守”的被试则越来越有虐待“犯人”的倾向。

案例三:

1952年,费斯廷格(L.Festinger)、佩皮通(A.Pepitone)和纽康姆(T.Newcomb)进行了去个性化的实验。他们要求各组男大学生在两种条件下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一种条件是,被试身戴名签,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这是可辨组;另一种条件下,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这是去个性组。结果表明,去个性组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在各组议论完了之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试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结果,去个性化小组比其它小组对群体成员更加富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们更喜欢在去个性化的小组里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不是。

(二)去个性化与社会攻击

个体常常会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当个体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便会进入“去个性化状态”,这种状态将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降低个体责任与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当自我控制力量减弱,暴力与反社会行为就随时可能出现。

案例一: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违反校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具有耻辱感、负罪感和自责感,因而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纪律。但有一部分学生却往往将自己融于某群学生整体之中,他们喜欢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或者学生犯了错误后在老师面前说的第一句话是“某某也做的”。这种现象就是“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处于某群学生整体之中,自己仅仅是以整体中的一员身份参与到某行为之中,人们的注意都指向在整体身上,教师不易觉察出自己的言行,即使造成了不良后果自己也不会被教师发觉,自己不会承担由不良行为所招致的谴责,而责任将由所有参与的同学分担,即“ 责任扩散”,这样,每个人的责任观念就淡漠了。这部分学生往往失去原有的个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削弱了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沉溺于冲动、无理性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之中,完全依从于该群体所处的情绪状态,能作出平时自己独自一个人时所不敢、不愿做的事情。

案例二:

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正以不可抗拒之势渗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甚至社会结构。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盗版、散播病毒和垃圾邮件等等,这种网络中的去个性化是去个性化现象发生在网络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情况。

网络中去个性化行为发生时,个体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降低、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人格扭曲等问题,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这种行为会给网民自身和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

案例三:

研究表明,群体处于激励性、充满令人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中的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形下,易使个体成员产生去个性化现象,如起哄、球迷闹事、聚众斗殴中都存在去个性化现象。一旦个体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会表现出

无自知性,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三)去个性化与推托懒惰行为

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比如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三、积极作用

去个性化的根本作用在于其去抑止化,所以对于“去个性化”这一心理现象,我们要善于辩证地分析看待,既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孤僻的人,你希望改变自己的性格,你就可以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在一哄而上的人群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席卷入其中,很可能平静下来之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表现,发觉自己性格中原来也有外向、开朗的一面。而如果你是一个群体的管理者,建议你事先一定搞好统筹安排,令所属人员每个人清楚有关规章制度,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防止他们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做到赏罚明确,才能使你这班人井然有序,临危不乱,避免许多无谓的纷争,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四)产生因素

外部因素

1、匿名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发生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匿名的作用。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所以,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他就很可能任意行为,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的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三K党的成员就是如此,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携带同样的武器,保护性面罩遮住面孔,于是就隐藏了他们的个性。

2、责任分散因素:

费斯廷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集体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当个人隐匿在群体中,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几个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

内部因素:去个性化者的主观状态

3、情绪的激发水平,情境不明确时的新奇感等。

已有对去个性化状态的研究表明,匿名、重视群体、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群体大小、唤醒水平、模糊情景的新颖性、乱用药物、卷入群体活动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或导致了去个性化状态的产生。

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即群体的淹没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他人的期望也能产生去个性化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的认知优势、年龄优势、社会地位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定的权威形象,这一权威形象使得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学生都有模仿老师的倾向,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兴趣和认知方式、认知态度、认知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社会的代表”、“伦理的化身”,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群体情境必然导致去个性化行为。换句话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去个性化行为会不会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一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即使外界的去个性化诱因十分强烈,他也不会产生去个性化行为。即,“超我”没有很好发展,甚至没有发展,失去了用“超我”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和控制行为使个体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功能。因此,被压制的本我就会释放出来,个体遵循“快乐原则”行事,做出与平常不一致的行为。

“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不道德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如果此时群体中存在少数对某种道德无知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他们会做出相应的不道德行为,而此时由于在其他个体眼中他们是代表整个群体的,就可能引发群体的不道德行为。从而使个别个体的无知心理影响扩大到整个群体。由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唤醒水平”较高,对群体的标准较容易认同,如果这种不道德行为在群体中反复出现,就可能导致其他个体最终对此种行为产生内部认同,改变自己的道德体验,甚至进而改变自己的道德认知,使自己又回到对这种道德的无知状态。以后即使脱离了原有群体,仍然会保持这种不道德行为,也就是所谓的“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五)消极防范

去个性化的研究为解释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找到一条途径。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例如,研究表明,大城市偷盗、抢劫等各种反社会行为增加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们彼此直接接触较少,因此同乡村人相比,城市人匿名性更大,去个性化程度更高,因而犯罪率也更高。津巴多把一辆汽车置于纽约市区街道旁,用望远镜在远处观察,结果发现,在26小时内,汽车上的冷却器、收音机、雨刷、汽油桶等所有容易拆卸的都被偷走了。而且都是穿着整洁的白人干的。而在小村镇放两样一辆汽车长达九天,除去有一天下雨,一位过路人把开着的引擎盖子盖好之外,无人碰它。

因此,要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使人们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使责任分工明确,处在他人的监督之下,使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自己的责任。比如,各行各业的人们有一些职业服装,军人要穿军装,警察要穿警服,学生要穿校服,戴校徽,这相当于给每个人贴了个标签。一名警察穿上警服走在街上,面对歹徒行凶,就很难袖手旁观;大学生带上校徽,在很多情况下,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就有了更多的约束。如果不安排值日生,教室里就没有人擦黑板,如果不仅安排了值日生,而且把值日生的名字每天写在黑板上,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试想,如果每个党员都能戴上一块“党徽”,其先锋模范作用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以教学活动为例,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上:

1、形成积极的群体规范,控制学生个体的消极行为。良好的群体规范有助于控制“去个性化心理”驱使下的消极行为。教师必须及时调整群体规范的内容,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好的模仿偶像,及时改变有倾向性的消极行为,强化正确行为。让个体的言行植根于优良的群体规范沃土中。

2、改变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角色意识。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学生对群体的依赖、贡献也有所不同。因此老师在鼓励学生在群体中加强交往,强化角色的主体意识,以增强个体的责任心,摆脱群体责任分散对其消极行为的诱惑。

3、加强“知行统一”促进个体社会化。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入手,以经常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的和善引导与耐心教育,不断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修养水平,强化组织纪律观念。

4、提高自我意识,克服不良性格。“去个性化心理”是群体只成员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既可能导致消极行为,也可导致建设性、创造性行为,必须利用群体动力为我所用。

去个性化实验 篇2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 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 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1]。郑雪等人将去个性化定义为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 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一种现象[2]。郑艳认为去个性化,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 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 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3]。也有学者指出去个性化 (deindividualization) 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合于群体中, 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4]。

二、去个性化的原因研究

众多心理学家认为引发去个性化的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

1、匿名因素, 由于匿名, 群体中的个体认为外人不知道其“庐山真面目”, 其反社会行为不会被别人发现, 这样就助长了个人为所欲为。2、责任分散, 一个人单独行动时, 往往能从伦理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在群体行为中, 个体往往认为反社会行为的责任落在群体身上, 个人可以推卸责任。3、自我意识因素, 匿名因素和责任分散因素会诱发去个性化行为或反社会行为, 但都不是决定因素。当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很高, 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 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4、自信心不足, 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 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迎合群体的心理, 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Zimbardo认为, 助长去个性化过程的条件包括: (1) 匿名; (2) 重视群体; (3) 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 (4) 群体大小; (5) 情绪唤醒水平; (6) 模糊情境的新颖性; (7) 乱用药物; (8) 卷入群体活动的程度等[5]。

三、去个性化的影响

去个性化的消极表现

现实情境中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

1、去个性化状态可能导致无知心理的影响扩散

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 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 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不道德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此时群体中存在少数对某种道德无知的个体, 就会将无知心理影响扩大到整个群体。由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唤醒水平”较高, 容易对错误心理行为产生内部认同, 以后即使脱离了原有群体, 仍然会保持这种不道德行为。

2、去个性化状态使从众心理合理化

从众心理的产生往往是自信心不足, 不能确定自己的思想行为的正确性, 从而转向群体寻找依据, 来支持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或者虽然能够肯定自己思想行为的正确性, 但是在群体中因个人的行为不能扭转大局而屈从于群体。尤其当这种屈从能给个体带来某些利益时, 从众心理更容易产生。

3、去个性化状态容易引发侥幸心理

去个性化状态存在很强的“匿名性”。个体感觉自己只是整体的一部分, 以为“法不责众”, 此时的个体就容易产生侥幸心理。

网络情境由于其特殊的匿名性、缺乏监督和道德自律, 也常常出现去个性化现象, 其消极影响主要有三种:自我控制水平下降、羞辱感淡化、违规行为增加[6]。

4、去个性化的积极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指出, “去个性化现象”更多的是与反规范的消极行为联系在一起。尽管在像包括爱与创造等种类较少的行为中也可能出现此种现象[1]。目前对于现实情境下的去个性化的积极影响几乎没有学者研究, 因此以下就网络情境下的积极影响进行讨论。

四、网络情境下去个性化的积极影响

1、自我超越与重塑自我[7]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往往由

于受到社会期望、社会地位、自身教育背景以及职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很难做到自我超越与重塑自我。但在网络世界中, 人们往往能够畅所欲言, 有效地实现社会交往, 展现出现实生活中难以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

2、社会助人行为增加在现实生活中可提供帮助的人为

数众多的时候, 往往产生“旁观者效应”, 但是在网络情境中, 人们比较难知道其他人的反应, 常常对求助做出帮助。对助人心理学几十年的研究证明, 在网上人们总是比实际生活中更乐于帮助陌生人[8]。

五、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综观对去个性化的研究发现, 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对去个性化的现象进行尚为粗浅的分析, 并寻找原因和解决途径, 同时研究的焦点也限于群体成员的非理性、反社会等消极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更多聚焦于对去个性化更深入层次的实证研究、其积极影响的研究, 并进一步丰富去个性化的心理机制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郑雪:《社会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76-771。

[3]郑艳:《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从弗洛姆到罗洛姆的分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2。

[4]赵景杨、刘大文:《青少年去个性化状态与不道德行为分析》, 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7.2。

[5]冉昕:《大学生“去个性化”倾向及教育》,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1.1。

[6]Patricia Wallace, 互联网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1。

[7]谭斌:《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 中国校外教育, 2009.8。

个性化需求VS去个性化管理 篇3

富士康以在企业中全面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著称。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有媒体将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富士康过分实施泰罗主义的科学管理模式。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也缺乏对科学管理的科学认识,这种解释无益于富士康从根本上解决其面临的艰难问题,也不能帮助富士康走出目前的困境。

我们认为,富士康所面对的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的应用,而在于企业整体经营思想的落后,在于在面对现代社会环境和新型的知识型员工,还在幻想只要保证员工福利待遇、优越的生活条件就能让员工甘心为企业出卖劳动力、甘心为企业贡献青春。在经济困难时期和短缺经济时代,这或许曾经是一种真理。然而面对现代知识型员工,特别是被称为80后的新时期的青年人,当福利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已经不是他们人生的惟一追求的时候,富士康的困境也就必然出现了。

陈荣秋教授指出,面对现代社会环境,企业必须尽快实现自身思想的转变,将以往以企业为核心的管理转变为以顾客为核心、以企业员工为核心的管理。从满足顾客需求角度看,富士康无疑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然而,在考虑员工的利益方面,事实已经无可置疑地证明,富士康是一个失败者。这里所说的员工利益不止是工资福利等小恩小惠,而是现代知识型员工的整体追求。可以肯定地说,富士康公司的问题,不是管理技术的问题,而是管理思想的问题。

富士康公司长期无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在企业内部实施强制的去个性化管理策略,严重伤害了年轻员工的生活追求和生活热情,其管理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是近期富士康年轻员工通过自我毁灭寻求解脱的根本原因。本文将无视员工思想与个性化需求,整齐划一、军事化的、强权式的管理定义为去个性化管理。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富士康的去个性化管理和现代知识型员工的追求之间的尖锐矛盾,揭示富士康公司面临的问题的本质。

现代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

深圳富士康的两大园区龙华和观澜共42万人,而其全球员工超过80万人,其中被称为80后和90后的打工者超过85%。近期频发的跳楼伤亡事件中,事发员工年龄绝大部分在18岁到23岁之间,只有一名是28岁。这些员工上岗时间绝大部分在6个月之内,有些进厂还不到一个月。

富士康的一线员工大部分都是拥有高中或以上学历的年轻人,他们的需求内容除了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以外,还渴望拥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时考虑到这些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以及个性的差异,他们所处的需求层次又各不相同,具有个性化的一面。

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对工作的期望更高,希望能从中学到多种技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个性,最终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也更为谨慎和挑剔,择业时除了看重企业的薪资待遇等物质条件以外,更加重视个人喜好与工作内容的匹配度,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事实上,进入企业后,这些员工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们渴望接受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愿意与周围的同事及上层领导维持良好的关系,更期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职位晋升。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十二名员工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这些特点。例如第七跳身亡的员工卢新,自杀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作内容与期望的不一致,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国内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当中,富士康已经算其中的佼佼者,对于大部分的打工者来说,能进富士康工作,就意味着能够获得稳定的工资和完善的社会保险。但是富士康忽视了这些知识型员工最需要的是企业给他们教育、学习技能的机会、向上走的通道以及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们的自我价值意识已经觉醒,不再满足做只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更在乎通过工作满足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个性化需求。这些员工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工厂,但是工厂却没有给予他们精神世界的满足。

富士康公司的去个性化管理

由于中国企业一直都是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代工企业当中,片面追求提高劳动效率而忽视员工个性化需求的管理模式很有市场。其具体的策略就是强制的去个性化,而去个性化管理,在单纯追求企业利益方面,无可否认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富士康公司坦承,在其供应链上无利可图,即无法从供应链下游企业获取利润。于是富士康公司只有依靠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提高效率以获取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在这种环境下,除了全面深入应用工业工程等管理方法优化企业生产系统和流程以外,去个性化管理就成为富士康公司的有力武器。富士康公司的去个性化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厚的待遇,员工行为模式的去个性化

在富士康公司,员工统一着装、住宿、行动、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加班加点工作。吃饭时间,42万员工集体涌入拥挤的餐厅,包括来回路上和排队买餐的时间,实际吃饭只有10分钟。员工被招进来之后,经过简单培训上岗,每天接受同一指令,到固定的地方吃饭上班、睡觉,像是“被植入了电脑芯片的人”。

员工被迫“自愿”加班,思想上的去个性化

富士康的薪酬制度表明,员工基本工资一律定位为900元,想要有更多的收入,只能加班。长时间的加班占用了员工的休息、娱乐、自我发展的时间,员工们“自愿”放弃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生产一线工人没有工作轮换制度,长期处于单调乏味、精神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工作流程、方法已经固定,员工只需要精确地执行即可,没有参与管理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学历不等,个性差异较大的员工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工资与其个人能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取决于加班的数量。

面对这种去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抱着自我实现的梦想进入富士康的年轻知识型员工,其理想、追求、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无情地剥夺了。富士康的去个性化管理使这些年轻人产生了对整个社会的误解,对未来失去信心。

效率至高无上,管理文化的去个性化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富士康的口号。在高效运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个管理者可能会面对上千名员工,其结果是管理者对于自己管理的员工大多数都不认识,更不要奢望管理者能了解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管理者为了完成任务,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无一例外实行严厉的管理手段。由于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经常会导致一线员工在接受责罚时遭受到人身攻击或语言上的侮辱。

大多数基层管理者除了在工作中对员工实行监督和惩罚外,平时很少与员工交流。一方面因为他们工作繁重,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从一线员工晋升上去的,经历过同样的管理方式,不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合理,他们只是在复制传统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曾有员工在宿舍发高烧三天未出工,线长却认为是员工擅自离职,而向上级递交了该员工的离职手续。

在富士康,员工被看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是没有生命的机器,所以可以实施无差别的、机械化的管理。这对年轻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热情是无情的摧残。

严格的等级制度,意识上的去个性化

富士康实行军事化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员工的等级直接和工资挂钩。公司最底层的是线工,然后是线长,层层向上。管理者分为员级和师级,员级干部是较普通的管理人员,有三个等级;师级干部分十四级,从师一到师十四。在富士康公司,员工的晋级非常缓慢,很多年轻员工工作三年到五年,却一直在流水线上,得不到提升。这使年轻员工的意志消沉、对未来丧失信心,其结果是员工意志上的去个性化。只有这样富士康才得以利用这些年轻的知识型员工,使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甘愿为富士康奉献自己的青春。

大多数抱着实现个人梦想的愿望进入富士康工作的年轻人经过多年努力,还只能当一名毫无个人特色的流水线工人。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都是严重的打击,使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和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缺乏交流的机会,人格的去个性化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富士康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进行交谈,使他们在工作时间内没有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只能长时间机械地进行单调而高强度的工作。同时富士康采用随机分配宿舍的形式,结果是一个宿舍的员工来自不同车间,工作和休息时间都不一样,员工之间很难熟悉和交流。

在富士康2010年第十场励志交流大会上,有一个简单的游戏遇到了尴尬。找三个人参加游戏,如果谁能说全自己所在宿舍的舍友的名字,就可以拿到奖金,但由于迟迟凑不齐这样的三个人而不得不取消这个游戏。富士康工会在开展员工心理辅导讲座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绝大多数员工答不出自己室友的名字。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富士康的员工已经在人格上被去个性化。

在富士康,工作丰富化、员工参与决策、团队意识、以员工为中心等现代管理思想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去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导致了同事间关系冷漠,年轻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在工作中形成的心理压力和苦闷也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排解。

学着去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篇4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如何使幼儿园成为孩子真正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徜徉在金色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我努力地探究、寻找、尝试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把自主还给孩子,创造条件去激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捕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灵动与飞扬,促进孩子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

一、尊重――偶发事件的处理

正如瑞吉欧的教师所讲,“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跟1/3的确定性和2/3的不确定性在一起”。而新的教学观也告诉我们:教学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学不是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清晰的事实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并从中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很多的预设环节中,往往会有一些我们设想不到是事情发生。教师既要按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又必须有相当的灵活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一次主题活动《交通小剧场》中,我组织孩子们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当韦铃淼小朋友扮演小狗乘汽车时,却没有按故事情节摔跟斗。这下孩子们急了,“快摔跟斗呀,要摔跟斗了……”可韦铃淼就是不摔,嘴里说着:“我抓牢的,我坐好的。”于是我也顺势顺力,没有强求孩子一定按照故事情节继续表演下去,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只小狗没有摔跟斗呀?”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从应该摔跟斗而转移到这个问题上来,开始讨论、交流。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在不摔跟斗的“小狗”身上体现出来了,这样孩子们对问题的感受将会更灵动与深刻,比按部就班地在表演完之后再来总结乘车的安全常识更易于让孩子们接受。

“顺导其志意”,前提就是尊重,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的核心就是理解并认可孩子的行为,教师行之有度,恰当而合理的进行调节和指导,点化和润泽孩子的行为,使其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二、开放――给予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

我们可以感叹,孩子是有潜能的,他们的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估计。正如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说过:“通过寻常时刻,你会发现一个能干、自主的儿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不要太多的去干预其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孩子更有望得到更多的东西。这也体现了“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的理念。

在一次探索活动《寻找绿色》的过程中,原本的计划是带领孩子在幼儿园寻找绿色,孩子们排着队,手拉手跟着老师边走边看。但一走出教室,我想: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自由地去寻找和探索呢?尽管孩子的安全问题使我犹豫和担心,但最终我还是放手了,就让孩子们试一次。于是我提出了一些安全和寻找方面的要求,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而我就站在操场中间,观察和等待着这一群孩子。老师的放手使孩子新奇和激动,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老师,我发现了……老师,我发现了……”孩子们的.空间更自由,孩子们的视野更广阔,孩子们的收获也更丰富,更多彩。这样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原本的设想,从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潜能,更感叹着:自己拥有着一群多么能干的孩子呀!

放手,使我和孩子同样收获精彩。

三、激励――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互动

老师和孩子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是老师和孩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纲要中说:我们要成为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卸下“老师”的角色,多倾听和理解,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而用我们的激励、鼓舞和唤醒,使幼儿在互动中感受、体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语言活动《你喜欢夏天吗》,我改变了以往讨论交流的形式,而采用了辩论的形式来进行这样的活动。我把主动权给了每一个孩子,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没有对与错,只要你有自己的理由,并能够大胆的表述就行。因此,孩子们活跃了,你一言,我一句,想方设法要让大家来认同自己的观点,孩子们从没有这样自信过。在这里,没有所谓的老师的“权威”,我只不过和孩子一样,表达自己对夏天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而做的更多的则是倾听,赞扬和恰当的引导。为孩子独到的见解而欢呼,为孩子流畅的语言而惊叹,抑或是为孩子不恰当的理由、不顺畅的语言而疏导……

在这样轻松、融和的互动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孩子的现实,更能看到他们的可能;不仅看到他们的实然,也能看到他们的应然。而激励,正是让孩子自我表现,自我超越的关键。“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老师,往往会使孩子变得让我们无法赞美。”

去个性化实验 篇5

四月末,教育局组织全市小学部教学、政工领导去大连甘井子实验小学考察学习,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教育路子的机会。说实话,这些年,这样的机会太少了,自觉有井中之蛙的感觉,急待到外面看看,见识一下教育前沿的教育新思维,为此,我校校长特殊重视,亲自带队参与此次考察学习。考察学习之后,我们全体成员一起进行了讨论交流,并达到以下共识体会:

一、文艺二校田校长的责任教育报告唤起了我们工作中主人翁责任意识。

其实,我们身为教师,责任二字始终在自觉的默默的落实着,但没有像田校长这样,将责任二字落实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全覆盖的责任教育,无处不在,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试想,做一切事情,如果首先都能想到将责任二字放在前头,那么做人做事怎么还能懈怠,一定是井井有条,而且有效率。教育教学中,责任二字的全覆盖,我们觉得它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覆盖全身,牵一根而全身警觉。工作起来始终是精神百分百的集中,一丝不苟,发挥人的最大潜能。这样工作起来,还担心工作做不好吗?

通过聆听田校长的报告,我们觉得,回来后一定要将这种责任教育的好思想传递给全校师生,让责任教育理念深入每位员工心里,培养主人翁责任意识。

二、李晓梅主任的对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宏观概述给我们指明了现阶段教育工作的方向。

李晓梅主任的对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宏观概述,像是教育的一缕清风袭过,让我们狭隘老套的教育思想观念得以改变和升华,无疑像注入了兴奋剂、强心剂一样。李主任的报告从大到小、从远及近,多层面,纵横交错的将新的教育新理念讲给大家,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我们觉得这样新的教育理念到来的很及时,我们不想做井中之蛙。

思想总是走在行动的前面。我们感觉到没有好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盲目的搞教育肯定是搞不好的,只能图劳而无功,误人子弟。李主任的报告给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实小李巍校长的温暖教育报告让我们体会到教育应该是温暖的。

我们共同感受到,此次学习,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李巍校长的温暖教育报告。甘井子实验小学高举“减负”大旗,李巍校长亲自说我们不给学生留课后作业,想想面对功力教育占主导的当今教育界是何等的气魄!!将该属于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实小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我们想小学教育原本该是这样的。李校长的学校是三无学校:即没值周生、班级不评比;没量化考核教师、没等级评价;没有偿家教不给孩子添负担。这里的孩子的脸上洋溢的都是温暖开心的笑容,他们快乐的学习成长,这里的老师脸上同样洋溢的是温暖的笑容,那笑容里透露着教书育人的开心和身为教师的人格尊严。

李校长的温暖教育说的实实在在,不花哨,每所学校都可以去实践落实,不需要硬件投入,需要的是人的心灵修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想,这个温暖教育的理念,我们容易学,并且有信心做好!同时我们也觉得,教育原本就该是温暖的。

短短的一天学习,两天路程在匆匆中结束了。回味着此行,虽然一路鞍马劳顿,起早贪黑,但我们取到了教育的“真经”,可谓不虚此行!另外,此次的学习对我们开原教育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最后,我们感谢市教育局领导给予我们此次考察学习的机会,我们将不辱使命,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将我们下肥地学校的一方教育办好!

全体学习成员

去个性化实验 篇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实,刚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初中学生初接触化学实验往往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态,促使其学好化学的闪光点产生。中学生都愿意观察实验,都想自己动手做实验,这就给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前提。教师则要珍惜,爱护学生这种旺盛的求知欲,要经常鼓励和支持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更要因势利导,耐心教育,严格要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实验能力。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结合学校科研课题“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的研究”的要求来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及评价的做法。

一、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学校和大多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

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习题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计划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中设计的13个家庭小实验外,另外还打算补充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

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计划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计划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去个性化实验 篇7

去个性化 (Deindividualization) 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提出来的, 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 个体对群体的认同, 或以群体自居, 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之中, 从而失去了个性感。有时, 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 在群体的保护下, 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 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例如, 生活中常见的球迷闹事、打砸抢等。

近些年来网络情境中道德失范以及网络犯罪等现象逐渐增多,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发现, 网络情境中的去个性化现象是导致网络中违规行为发生和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积极开展青少年在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与不道德行为的研究并拿出解决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使用导致去个性化状态产生的因素

1、匿名性

匿名性是发生去个性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中, 人们都是在匿名状态下与他人交流的, 互联网特有的时空分离情景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隐藏, 一个人甚至可以同时以多种身份和角色参与网络活动, 这样就助长了个人的冒险心, 做出平常不敢表现得行为。比如, 未经允许在网络上揭露他人隐私, 上传他人不雅照片等等。

2、责任模糊

当个人隐匿在网络情景中, 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时, 自己对于集体行为所承担的责任就会扩散。由于觉得道德压力减少, 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 没有内疚感, 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网络中的群体是虚拟的, 而且流动性很大, 这样的群体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所需承担的责任更是难以追究, 因此在网络中更容易让个体卷入去个性化的状态。

3、自我同一性的缺失

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自我同一性即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的一种心理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在网络情境中, 人们可以随意转换和体验各种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同一性无法适应网上的存在, 因此个体就会不断地在网络中进行质疑和实验。网络游戏与交往成瘾使青少年无法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 混淆了自己的角色, 自身统一性的下降甚至缺失很容易让个体在网络情境中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去个性化状态与不道德行为分析

网络中个体进入去个性状态时, 个体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降低、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问题。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的事情, 特别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而正处于生长阶段的青少年, 人生观、世界观尚不完善, 对于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体验尚没有或需要巩固。网络情境中的去个性化更会引发青少年的道德示范行为。

1、道德责任感弱化

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会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在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方面的约束, 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在网络情境中, 由于技术和法律漏洞很多违规行为难以受到法律追究和道德谴责, 去个性化状态下的个体便可以无所顾忌的释放内心的各种冲动, 例如网络攻击和谩骂成为互联网的一种风格, 人们会随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或报复他人。青少年正处在心智未成熟阶段, 自我约束能力本身就不强, 道德责任感也上不强烈, 在网络这种典型的去个性化环境中更容易丧失个体道德责任感, 进行不道德行为, 甚至犯罪行为, 近几年来, 少年黑客、网游盗号、蹭网现象层出不穷, 更有甚者, 有的青少年受经济利益驱使, 偷盗网络信息, 发布网络病毒最终触犯法律。

2、自我评价降低

社会交往中, 个体经常对自己的能力、需求、价值等进行感觉和评价, 并根据评价来确定自己的言行。在现实生活中, 个体总是努力的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 以此获得较高的自我评价。“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重要条件, 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 群体的行为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在流动性非常大的网络群体中极少数人的不道德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少数缺乏道德责任感的个体, 在特定网络情境下会做出相应的不道德行为。而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 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导致他们对群体的标准非常容易认同, 如果不道德行为在网络群体中反复出现, 就可能导致他们最终对此种行为产生内部认同, 改变自己的道德体验, 甚至进而改变自己的道德认知, 使自己又回到对这种道德的无知状态。以后即使脱离了网络群体, 仍然很可能会保持这种不道德行为, 个体的自我评价也会随之降低。自我评价降低随之带来的很可能是更多的网络不道德行为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触犯法律。

3、自控能力降低

自我控制是指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语言的控制也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是去个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去个性状态中, 群体对个人会产生促进作用, 个人在群体中会不顾及自己的行为, 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 以保持群体活动表现一致。网络情境中的群体比现实中的群体则表现的更为激进, 因此个体去个性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对于自我控制能力本身就弱的青少年来说, 去个性化的卷入程度会更高, 有调查数据表明制造与传播电脑病毒, 窃取他人机密与隐私, 宣传反动言论, 散布色情内容, 浏览反动和色情网站这些网络违规不道德行为中青少年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4、个体人格扭曲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在周围发现, 有部分个体由于沉迷网络, 无法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空间的角色转变, 形成了内外的“双重道德标准”, 现实生活中的我与网络中去个性化的我长期处于矛盾与地处中, 过着“人格分裂”的生活, 从而造成人格扭曲。这种扭曲的人格很可能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 产生出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有网瘾问题的青少年中, 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在现实生活中不道德行为增多, 甚至触犯法律。

三、总结

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现有技术和法律漏洞使得在互联网环境中, 青少年个体难以避免处于去个性化状态, 并且卷入程度极高, 如果其所在网络群体道德标准很低, 他们就很容易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心理, 做出不道德行为, 甚至违法犯罪。但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应该联合起来对青少年进行健康网络教育, 在全社会培养网民道德意志、完善网络内部机制、制定网络法律等措施防范网络中去个性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减少甚至杜绝网络情境中的不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赵景杨, 刘大文.青少年去个性化状态与不道德行为的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7 (2) .

[2]沈艳清.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J].新西部, 2007 (20) .

[3]崔秋灏.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原因及对策[J].青年探索, 2007 (6) .

去个性化实验 篇8

NBA历史上从来不缺时尚偶像,弗雷泽曾带着个性十足的宽边帽登上《君子》杂志封面,乔丹鞋从上世纪80年代就掀起流行,科比自信地宣称自己是NBA中的华伦天奴,并声称把学院嬉皮风传给了下一代球员,迈阿密三巨头、斯塔德迈尔也常出现在纽约或者巴黎时装周的秀场,朗多的团队竭力劝说纪梵希为他13英寸的脚定制鞋子……但只能说这些人都曾经引领过一股风潮,不能说他们影响了一个时代。而艾弗森是不同的。从他1996年进入NBA开始,就意味着联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Hip-Hop时代。尽管状元秀也穿着西装上台去和斯特恩握手,但在西装之下,他的四肢已经布满了文身……

艾弗森的个性宣言:拒绝改变

看看科比、詹姆斯、杜兰特这些黑人巨星吧,他们衣冠楚楚、彬彬有礼,举手投足间,就像是将皮肤染黑的传统白人。再往前看,就算是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威尔金斯,他们也很“白”,遵循着白人主流社会的行为准则,永远都是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公众场合。但艾弗森却不这样,他在场球上球风叛逆、崇尚自我,在场下他将街头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永远穿着肥大宽松的长衫,棒球帽或头巾成了他不可或缺的装束,他的耳机里流淌的绝不会是撕心裂肺的重金属摇滚或轻松自在的乡村音乐,而是将音乐旋律放在第二位的说唱乐,还有他那标志性的“地垄沟”头……

AI是信仰

“我不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的一生注定如此……”

艾弗森的特立独行,是嘻哈的扮相,还是满身的文身?或许,正是这些让他成为众多人心中的王者?于是,NBA的格局和风向改变了,由一个伪白人职业联赛进入了一个黑人职业联赛时代。艾弗森的出现,让身体技术都压倒了白人的黑人球员,找到了文化和精神上的寄托。

在当时,美国社会的青少年分成两种流派,黑人青少年是Hip-Hop绝对主流,而白人青少年则更接近极限运动,因此将滑板、冲浪、极限自行车也列入Hip-Hop领域,未必正确。但艾弗森出现之后,这两种潮流大有融合之势,即便如此,在美国街头也很难找到一个黑人青少年不属于Hip-Hop类别。

这其实也是美国民权运动40年发展的结果。Hip-Hop文化是一种贫民文化,在许多人眼中更是一种低俗且不入流的低级文化,然而就是这种平民文化的简单和朴实,反而更能引起不同阶层人群的共鸣。黑人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同时又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培养自己的文化,在音乐上,就将他们的反叛和创造性通过Rap这种反传统音乐的形式体现了出来,随即迅速蔓延到其他娱乐方式,以及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黑人青年以Hip-Hop为荣,是因为他们在这个种族歧视仍然相当严重的世界里,实现了自己在文化上的独立。

“很多时候你都必须去寻找某种方式,让主流社会认可你。”艾弗森说,“但是我不会去考虑这些,于我而言,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迷失自我。”而历史表明,叛逆者往往更具魅力和吸引力。所以,当艾弗森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存在着的时候,他成了更多人追逐的梦想以及膜拜的对象,“阿伦·艾弗森”成为了图腾一样的信仰。

永不妥协

“恶棍,坏蛋,暴徒,这就是我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吧,尽情地坏吧,尽情地坏吧,我不会回头,我就是这个样子……”

音乐继续着,仿佛在诉说一个坏孩子的传奇。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对于那些长着黑皮肤的孩子们。他们注定要长大、要改变、要成熟、要妥协、要出卖自己给那些白人,要在自己的身上文上麦迪逊大街,或是用自己的善行去影响周围的人。

所有人都在等着艾弗森的改变,等待他的妥协,因为之前那些被孩子们贴在卧室加以膜拜,拥有自己的签名鞋的“黑鬼们”最后都妥协了。美国人说,我们早晚会把他驯服的。他们敢这样说,因为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艾弗森的心底是渴望被承认、渴望拥抱、渴望他们的钞票的。但是,他们却不了解这个男人,一年,两年,五年……他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世界开始为他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头上戴着棒球帽,身穿宽大的裤子和3号球衣,脖子上挂着一串可能很廉价的链子,耳机里永远都是或偏激、或暴力、或肮脏的Rap……

艾弗森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黑人街头文化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球员,更是一个文化传播者。这也是NBA联盟为什么要“驯服”艾弗森的原因所在,“答案”的能量实在太强大了。

事实上,NBA和Hip-Hop文化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联盟高管位置上的白人领导不希望这种文化带来格局和风向的转变,但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他们在推销Hip-Hop文化上的功劳也不小。而当NBA的品牌产品开始向Hip-Hop靠拢的时候,他们也只能不断加强Hip-Hop的影响力。于是,这变成了一场合谋。但NBA显然并不愿意把自己的联赛打造成Hip-Hop文化传播者的形象,所以,他们一方面借助Hip-Hop文化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又忧虑白人中产阶级和电视观众的严重流失,于是,2005年联盟颁布了“着装令”,要求所有球员在出席商业活动时必须穿正装,运动衫、棒球帽、花哨的饰品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没错,这看上去就是为了约束艾弗森。“我敢保证,‘着装令’就是因为我而颁布的。”艾弗森认为,这是守旧者的做派,泯灭了球员们的个性发展,“你应该允许大家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形象和不同的比赛风格,你需要一些乖孩子,也需要一些捣蛋鬼,以及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人。”

《中国合伙人》里最后有这样一个桥段:“成东青用演讲代替了性生活,现在他在公共场合基本不说人话……他关灯不是为了浪漫,而是为了省钱,他压根没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他能做到不被这个世界改变,永远的土鳖下去……”如果你不曾改变这个世界,到了最后也没有被世界改变,那么你一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至少在人性上,你有着无比坚韧的信仰和牢不可摧的高墙。而艾弗森就是那个未被改变的人,他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永不妥协”。

威少的个性宣言:追新求变

在许多人看来,抛弃了大T恤以及宽大的夹克和牛仔裤的街头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斜纹呢或者格子的西装、毛衣、领带、装饰方巾、高级皮鞋的NBA,如今已经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高端时尚,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时尚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时尚不等于个性,不等于独一无二,何况当所有的大牌球星们都穿着风格相似的西装、皮鞋的时候,他们顶多算是某个设计师举办的一场高级定制服装秀上的一个叫不出名字的模特,而不是一个个性张扬、风格鲜明的个体。球星们就像被装在套子里的人,无论愿意与否,必须让自己看起来高端时尚,不然你就会被排除在“高级俱乐部”之外。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NBA时尚有余,但个性不足。写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抹杀了NBA的个性?“个性偶像”去哪儿了?

NBA这个篮球商业大联盟世界性推广的最基本战略就是对球员的包装。更直白地说,便是对球员个性的抹杀。出于商业的意义,球星的同质化无可非议,但同样也是出于商业的原因,“个性偶像”从联盟消失了。

如果非要在现在这个已经从“人人在选秀夜都穿得像张鼓满了风的帆一样臃肿”变成“大家的服装剪裁修身得让贝克汉姆看起来像个流浪汉”的联盟里找一个相对比较个性的人,那非威斯布鲁克莫属,他的风格就像挑衅意味十足的小阿飞,用大胆的装扮来大声宣告自己的个性,但这不只是穿一些别的球员不敢穿上身的个性服装,当威少右手拿着一个小包随着步伐摆动,全身上下的劲儿会让你想起这些词:年轻的、黑人式的、朋克式的。他就像正从1976年英国伦敦的朋克之父马尔科姆·麦克劳伦的SEX商店中大步走出,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夸张地彰显自己的身份:一半是NBA超级球星,一半是街头混混。

在时尚界的某些小圈子里,威少被称为“NBA的凯特·摩斯”。在威少看来,被拿来和这位作风大胆(吸毒、名言是“没有什么比瘦的滋味更好”)的英国超模比较他没什么意见:“还是有点不同,不过我想,这么说是因为我是那种敢穿敢做的人,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品味。”不过即使是他也有下限,比如说唱教父坎耶·韦斯特那套恶评如潮的皮质苏格兰百褶裙。但下一秒,威少就补充说:“如果那玩意儿剪裁稍微修身一点,我可以试试。”

相比联盟中的那些大个子,身材更偏向普通人的威斯布鲁克可以直接购买成衣。自从儿时被妈妈带去洛杉矶的时尚商场,他就爱上了购物。如他所说:“如果训练完了觉得无聊,我就会找几家商店逛逛,看看他们有没有到新的好货色。我会去巴尼百货,会去Gucci、LV、圣罗兰的店面,其实我哪儿都去——罗迪欧大道、维维安·韦斯特伍德、马克·雅各布、乔伊里奇……我无处不在。”

威少在高端定制界也找到了朋友,他常跟《Vogue》杂志的安德·列昂-塔利混在一起。“ATL(塔利昵称)对体育没什么兴趣。”他说,“但我们聊了聊时尚的历史,我也摸清了他对这些秀的看法,以及那些布料和衣服如何搭配不同的男男女女。”而最让威斯布鲁克自豪的是,跟联盟里其他的时尚潮人不同,他从没请过造型师——他自豪到甚至专门请了个代理人来广而告之这件事。“我认识会替我把好货留着的店员,也认识能帮我搞到衣服的人,但我并没有请专人替我挑选今天穿什么。”这也可算是一种与众不同吧。

威少已经成为时尚标志的最确切的征兆是他遭致的非议。无论是两年前的季后赛他那架在鼻子上的超大号红得像消防车一样的无镜片浮夸眼镜,还是令人瞠目结舌地布满各种诡异卡通图案的怪异印花T恤,都遭到了诸多讽刺甚至鄙夷,但威少依然坚持自己的风格,而正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穿衣风格让他成为引领新风尚的先锋。不过,正如前文威少自己所说,他没有固定的品牌,没有固定的穿衣风格,这也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可能让威少看起来与其他球星有所不同,但其“标新立异”本身并不能称为一种风格。具体来说,威少曾尝试过背带裤配礼帽的复古风,也尝试过格子衬衫配针织衫的学院风,还有他最常展现的朋克风格等等,他都是在这些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但并没有整合成独属于威少自己的风格,而这种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时尚并不足以为其打下个性标签,也就更不能引领一个时代。

总结来说,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威少的时尚风格,绝对是“百变”,但通常,“百变的”只能是浮于表面的形式或现象,而只有“不变的”才能成为惟一且永恒的答案,艾弗森便是如此。

Hip-Hop是一种多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服饰、音乐、街舞、街球、涂鸦等。

服饰:Hip-Hop服饰早已成了一种流行的时尚,甚至已成为一种固定下来的习惯。穿着大大的POLO衫,带着APE的帽子,踩着DUNK鞋,加上一堆亮闪闪的金属饰物,这就是标志的Hip-Hop的穿扮。

音乐:Hip-Hop音乐可以说是从街头走向主流的一个历程。黑人天生就有优越的节奏感,以及崇尚自由、渴望没有约束的心理。因此Hip-Hop音乐拥有强烈的节奏感。而现在,Hip-Hop音乐和Rap往往可以混用,只是Rap偏重说唱,Hip-Hop则较倾向于强烈的流行舞曲。

街舞: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上世纪七十年代它被归纳为嘻哈文化的一部分,只要有音乐,舞者可以随时随地起舞,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

街球:街球包括街头足球和街头篮球。因为在街头的球场没有战术限制,所以发展出标榜自由风格和自我个性的球风。很多的NBA球员最早都是打街球出身。

涂鸦:作为街舞文化里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游走在法律与艺术之间。非法性,在于它所选择的地理位置,而非它的内涵、或者作画的形式。涂鸦被街舞文化所吸纳,成为其中重要的艺术象征,也许正来自它的反叛宣示。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表达自己对现今社会的看法和立场,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向往。

型男必备:

镜框:近年来,眼镜框悄然刮起了一场时尚旋风,而在NBA,这股风潮是从两年前的季后赛开始掀起的,韦德、威少等都是潮流引领者。根据服装的风格,镜框的颜色和款式百变,或高端时光,或文艺雅痞,或运动休闲,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耳机:在NBA,如果你戴的耳机上没有一个红色的“b”字Logo,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是耳机品牌“Monster(魔声)”的独特设计,是美国时尚流行高品质耳机的代言。 目前“魔声”耳机已经成为Rock、Hip-Hop以及R&B等运动倾向的耳机标准。

西装:NBA规定,出席官方场合必须着西装出席。不过对NBA时尚达人们来讲,这也是他们展现自己品味的好机会。于是,格子、条纹、彩色,或正式、或文艺、或休闲的西装出现在了潮人们的身上。

上一篇:板蓝根栽培技术下一篇:文秘教育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