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精选10篇)
个性化教 篇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个性化体验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自主探究,个性体验
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学生通过一系列假设、推理等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应该做到:1.引领学习目标。教师要提炼最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分层次目标,即: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2.搜集个性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参与学习。3.增设教学目标。教师在分段安排学习任务时,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学习个性化信息,适时安排下一个学习目标或者增设新教学目标。
学生应该做到:1.自主分层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次学习目标并积极思考,自主探究。2.个性思考体验。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对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理解和感悟,确立个性化思考答案。3.记录个性问题。对于在自主探究并确立个性化答案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准备在集体交流时解决。
二、合作交流,张扬个性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集体交流等合作学习方式,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使学生在倾听、交流、辩解中共同解决自主探究中发现的个性化问题。
教师应该做到:1.营造探究氛围。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或指出交流对方的失误及教材中的不妥之处。2.鼓励个性化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有创意的见解,并给以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向同伴挑战,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3.控制问题深度。尤其是对同一个问题的汇报,教师要引领学生不要重复汇报,更不要偏离学习主题。4.适时点拨讲解。对于那些重点、难点,或者学生通过合作解决不了的新问题,教师应该抓住机会,适时点拨、强化。
学生应该做到:1.和谐合作交流。组内成员根据小组的分工和安排有礼貌地汇报,做到“不乱说”“不重复说”。2.个性化倾听与补充。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对于别人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及时进行思考并大胆补充,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3.敢于挑战权威。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要坚持,并展开辩论。4.主动培养个性化体验学习习惯。做到认真“听”、仔细“审”、勤于“思”、勇于“辩”、力求“新”、善于“问”、客观“评”。
三、巩固应用,深化体验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训练,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做到:1.精选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等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练习形式,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的目的。2.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再次进行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与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能力。
学生应该做到:1.认真进行巩固练习,积极思考练习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练习反馈中再次体验个性化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评价,激发体验
在该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更要注重评出学生的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教师应该做到:1.引导学生反思、体验。可以让学生静静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成功和不成功的地方,体验自己探究的喜悦。2.多元评价,和谐发展。注重鼓励性评价、期望性评价、延后性评价。
学生应该做到:主动反思自己在知识掌握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得与失,及时总结今后努力的方向。
个性化教 篇2
内江十小
何月冬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机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信息化、工业化并重,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构建21世纪的高等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课堂个性化教与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课堂个性化教与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师资水平的高低,数字化学习是一线优秀教师多年教学精华的再现,数字化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教风,以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例题精解、分析为主,另有适当练习、测试题,旨在教会学生抓住重点,打好基础,使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并通过疑难解答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主动性增强。数字化学习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有选择有计划地上网学习。预习复习,补充强化,巩固提高学校所学知识。不懂的问题上网向名师提问,保证学习中不留“死角”。网校自主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培养了极强的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数字化学习方式简单、新颖,数字化学习内容齐全、丰富,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通过网上交流,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提高了学习兴趣。
4、节约经费、节省时间,家长 参与教育,数字化学习便于家长参与、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二、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措施:
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掌握电脑的操作技术。每天利用语、数、英学科,以及信息技术课,进行分市、分段有目的性的练习。
1、学会优学派电子书包的基本操作——会正确开关机,设置账号,网上答题等。
2、学生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自主阅读各种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读。在阅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中多次复现字词。
3、听力和发音——运用电脑促学生的听说能力
4、自主选择题库中的习题,促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发展。
5、充分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的软件,促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6、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7、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与学模式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 合。
三、个性化教与学活动的变革: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方式的深层变革。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工程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核心,主体对象是在校学生及远程终端的学生。
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数字化,而是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重组和改革,通过知识创新工程的再研究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它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鼓励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各门课程的学习更多地围绕着高水平的问题讨论而展开,与有关的项目和课题(不一定是正规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络资源库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完成一定的项目,同时利用互联网与其它学习者进行广泛的合作探索和讨论交流,并将学校以外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引进到教学中。
3、建立互动式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基地,重点研究和开发主要学科或学科群的知识库;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各类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根据课程特点,建设虚拟或仿真实验、设计系列教学软件;构建海量教学资源数据仓库。
4、建立满足学生和教师互动需要,适应学生自主、交互、协同式学习,具有研究型教学功能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和网站。
5、建设网上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和心理咨询体系,以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等,形成大学网络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弘扬民族精神。
6、通过网络课程和教学,学生的学习将更具个性化,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课程表、不同的学习进程和计划,以至于有不同学习年限,因此学分制将更加全面、深入的实施。
教出新意,学出个性 篇3
【关键词】体验;实践;熏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标似一夜春风,更新了教学理念,解放了师生手脑。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里,怎样践行“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 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下面以老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尝试。
一、巧借“鱼话”,温故知新
为了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引出对重点段第四段的学习,我在“鱼”上做文章。课伊始,我请出小鱼——戴着鱼头饰的同学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重点:“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接着话锋一转:“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和海岛也别有洞天,建议大家先去海底看看美丽的鱼。”写海底、海滩和海岛的段落呈并列关系,但以写海底的第三、四段为重点。小鱼的话,不仅引领学生温故知新,激起其学习新课的欲望,更能启示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段。
二、驰骋想象,突破难点
第四自然段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极言鱼多,最后一句“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理解的难点,怎样让学生深刻体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重点词句?我以第二句“有的……有的……”句子为突破口。課前我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同时把文中描述的四种鱼分别画在四张硬卡纸上。课堂上请四位同学手持这四条鱼从珊瑚丛中(实际上是同学当中)穿出站到台前,请同学们以热情的读书声欢迎它们。这儿其实暗藏一个看图读背句子的语言训练。随后,我出示一张写着“有的……”的鱼形卡片:“有的鱼在同学们的想象中,在同学们课前收集的资料中,快来说说我的样子吧。”趁学生七嘴八舌地交流之际,我来个急刹:“同学们,那么多的‘有的总也说不完,西沙群岛的鱼真……”“真多呀!”学生回应。接着,原来那四条鱼猛一翻身,一个句子出现在“鱼背”上:“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学生齐读后,我追问:“‘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海底是怎样的?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一画?”于是,喜爱画画的学生拿起粉笔尽情描画他们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喜爱读书的同学配着优美的旋律读出奇幻的海底世界。此刻,学生对这一段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在其个性体验中迎刃而解。
三、物我交融,独特体验
品读第四段后,我创设入海畅游的情境,师生戴上鱼头饰,变成美丽有趣的鱼潜入大海观看视频《迷人的海底世界》。在学生对海底叹为观止时,我问:“在海底,我们除了与各种各样成群结队的鱼擦身而过外,还看见了什么?”同学们畅所欲言,我回应:“同学们真细心,看!有一些可爱的小生灵还游到了我们课文的第三段呢,赶快读一读,和它们交朋友吧!”读过几遍后,我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喜欢的海底动物。一时间,课堂成了小画家,小舞蹈家和小语言艺术家的表演天地,同学们扮演耸着肩膀慢慢游动的海参,画出抬头挺胸,威风十足的大龙虾……同学们与珊瑚、海参和大龙虾融为一体。
四、因文作诗,能力实践
第五、六自然段分别描写海滩和海岛,本着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对文本阅读详略有致灵活多变的原则,我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然后提取段中重点词语填诗。这样的设计一举多得:一来训练学生圈画关键词和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二来实现文字呈现形式的转化“文诗互换”,培养诗人的情怀;三来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活泼灵动。诗歌具体如下:
为海滩和海岛唱赞歌
海滩上,
美丽拣不完,
海龟产卵最_____________。
海岛上,
树林一片片,
林间来栖息,
遍地和_____________。
西沙群岛真_____________!
五、天人合一,情感熏陶
课堂到此,只剩下最后一段没有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一段有几层意思:一是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领土;二是祖国一直没有停止建设西沙群岛;三是对西沙群岛未来的展望。这一段是情感升华的节点。如何高效地实现人与自然的结合?我特别为此而制作课件:听觉上,教室萦绕阵阵欢快的鸟鸣声和文段朗读;视觉上,一大群展翅翱翔的海鸟飞入眼帘。朗读声完,可鸟声仍不绝于耳,时远时近,时大时小。我顺势发问:“听,鸟儿们在说什么啊?”“西沙群岛真美,我们愿意一辈子留在这儿。”“人类千万别破坏我们美好的家 园。”……水到渠成之际,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与鸟儿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我也听懂了它们的说话,就记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呢,有兴趣读一读吗?”鸟儿们说的话?同学们立刻饶有兴味地读开了。当最后一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朗读滑落时,我出示海防官兵守卫西沙群岛的系列照片激情总结:“是啊,人与自然创造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创造了世界的美,美的事物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把我们课前和课中所学所悟的,与家长们、伙伴们共同分享吧!”轻松的音乐适时响起,学生带着美好的回忆走出课堂。至此,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又走近了一步。
老课文上出新意思,在这节课中,学生欣喜的眼神,活跃的思维,如火的热情,灿烂的笑容告诉我:教要教出新意,学要学出个性,跳出教材看教材,跳出教材学教材,那才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那才是真正的课堂魅力呀!
作者简介:彭馨仪,女,1974年生,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主要研究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 篇4
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 知识向能力转换的关键环节, 临床科室带教质量的高低对护生的实习质量乃至今后护士执业质量均有着深远的影响[1]。我科每年接收了大量护生来科实习, 有大专生、本科生, 针对不同学历、不同阶段对护生的要求不同, 为每个护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带教方案并严格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带教方案的制订
以护理部下发的实习大纲为指南, 由护士长在护生入科第1 天给护生做入科宣教时根据护生的特点选择带教老师, 并根据护生学历层次及实习阶段为每个护生量身定制。
2 带教方案的内容
带教方案详细介绍了护生姓名等基本情况及在科实习的时间;护士长、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及护生的基本情况;护士长职责、带教组长职责、带教老师职责;并有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联系电话;实习总目标及每周具体实习计划。每周实习计划以表格形式建立, 最后一列为带教老师签名及评语栏。
3 不同层次、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目标
3.1 大专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目标
3.1.1 大专护生实习早期
第1周熟悉病区环境、掌握我科常用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第2周了解我科常见病的临床特征、护理要点、健康宣教;熟悉所跟班的工作流程。第3周、第4周熟悉我科的急危重症的观察与抢救。
3.1.2 大专护生实习中期
第1周、第2周与早期相同。第3周、第4周, 在熟悉我科的急危重症的观察与抢救并能回答出所管病人的诊断、治疗要点、病情观察重点、饮食、心理问题、自理能力等。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1份护理记录的书写。
3.1.3 大专护生实习后期
第1周在大专生中期方案的基础上要熟悉我科常见病的临床特征、护理要点、健康宣教。第2周熟悉所跟班工作流程;了解所管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第3周、第4周大专生中期带教方案的基础上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1份危重病人的护理计划的制订。
3.2 本科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目标:
3.2.1 本科护生实习早期
第1周、第2周与大专生中期带教方案相同。第3周、第4周在大专生中期带教方案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本小组的1次护理查房, 并在护士长及全科带教老师面前主讲;全程跟科主任查房1次。
3.2.2 本科护生实习中期
第1周与本科生实习早期相同。第2周在早期的基础上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护理病历1份。第3周、第4周在本科护生实习早期要求基础上, 熟悉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的观察与抢救, 并能积极配合带教老师进行抢救工作。能准确回答出所管病人的诊断、治疗要点、病情观察重点、饮食、心理问题、自理能力等。
3.2.3 本科护生实习后期
第1周、第2周在本科生中期带教计划的基础上跟科室主任查房1次或2次。第3周、第4周在本科生中期带教计划的基础上,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1位新入病人的所有宣教及各项护理记录。
3.3 不同层次护生同时轮科
凡本实习组有本科生时, 需共同协作完成本小组的护理查房, 由本科生主讲, 其他护生负责查资料及辅查。可以促进不同层次护生之间相互学习。
4 带教的落实
4.1 实施一对一教学带
带教方案一式两份, 护生及所跟带教老师一人一份。带教方案具体到每周, 计划明确, 一目了然。
4.2 带教方案是实习指南及进程表
护生每周按计划学习, 包括跟班的流程及需要掌握的内容、有没有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等, 护生心里都有数;带教老师则可根据带教方案有计划的安排教学。护生在实习时不会感觉茫然, 根据计划去完成实习任务即可;带教老师工作忙时疏于讲解, 闲时可以拿出带教方案重点讲解, 护生则可以重点学习。每周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在最后一栏签名, 并对本周护生实习情况做简要总结, 提高了教学质量。4.3带教监控护士长及带教组长不定时跟班, 根据带教计划抽查护生及带教老师的落实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改正。在科实习期间召开带教老师及护生开两次座谈会, 征询带教老师及护生对带教安排及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并提出改进措施。护生感觉科室非常重视带教工作, 与带教老师相处融洽, 实习非常开心。
5 体会
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由学校学生到真正成为执业护士的蜕变之旅。入科第一天, 由护士长亲自做入科介绍, 详细介绍科室人员情况, 科室收治疾病范围及特殊病人护理、特殊用药、特殊仪器使用等情况, 护生对科室有初步的印象, 不会感觉太茫然。根据护生自我介绍了解每个护生特点, 合理安排带教老师, 根据护生学历层次及所处实习阶段为护生制定个性带教方案。护生拿到带教方案时, 上面有自己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在科室实习的日期、所跟带教老师情况及联系电话等独一无二的信息, 使护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科室护士长的关怀, 倍感亲切。带教方案一式两份, 作为实习指南同时指导带教老师及护生完成带教及实习任务, 给带教老师及护生建立起共同沟通的桥梁, 实现无障碍的沟通。老师与护生之间气氛融洽, 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动态及更好的完成带教任务。让护生有愉快的心情、轻松的心态面对繁杂的临床工作, 培养护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双性化教育:美国家庭教育新理念 篇5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一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教育”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的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的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可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女口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避免走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教师,不妨教出你的个性来 篇6
曾看到这样一幅颇为有趣的漫画:入学前学生的头有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而当他们走出校门时, 和老师的头一样, 都变成了“清一色”的圆形。
同样, 当你走进世界各地任何一家麦当劳快餐店, 你会看到同样的徽饰, 吃到同样的食物, 受到同样的礼遇。麦当劳快餐店像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一样, 一切均在程序和掌握之中。
由此, 我想到了当今的教育, 不可像麦当劳快餐店一样, 把本不是相同的“物质”和“原料”加工成同样的“沙拉、鸡腿和汉堡包”。如果是这样, 学校便是“生产”学生的“麦当劳快餐店”, 教师就是变成“操作工人”或“机器人”, 学生则变成了失去生命活力的任人揉捏的“面团”。机械的操作是没有艺术匠心的, “机器人”的思维是机械的, 操作程序是固定的。教育的“麦当劳化”必然使学生有共性无个性, 教育必然失去“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的“其乐融融”的人文风味。
学生如此, 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年都有许多步上讲台的青年教师, 他们带着先进的教学理念, 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想成为一个有自己特色、不人云亦云的优秀教师, 但三五年过去后, 你会发现他们没有了棱角, 没有了个性, 还是重复着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老一套,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近年来, 各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 如杜郎口中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等, 诚然, 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如果我们研究其精髓, 借鉴、创造性地吸收, 对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 让我们无可厚非。然而, 事实上, 不少学校的教师有时不管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与其他教师相同、教学环境是否与其他学校相似, 就照搬他人现成的教学模式来套自己的教学活动, 或作为成果甚至改革教学的重要举措进行统一推广, 更有甚者,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领导听课看课时把是否具有某种“模式”作为衡量“好课”的标准。这种堂堂“学”、科科“学”、班班“学”的效果, 当然不尽如人意, 有时甚至是“东施效颦”。英国思想家怀特海说:“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 那就是绝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 从来就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不要盲目相信媒体制造的“教育神话”。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说:“凡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 皆不可信;凡动辄言称‘学习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 皆不可信;凡动辄宣传教育的真理在握, 非如此不可者, 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 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 皆不可信。那言称教育改革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者, 也许乃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改革利益的最大受益者。”模式化的风行, 究其原因, 无非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面对社会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强大压力, 使他们不得不走上老路。但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 就为教师大力张扬个性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对教师个性张扬的正确评价应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 教师, 教出自己的个性, 是时代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 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了新时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里所说的拔尖创新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来呢?既然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本, 是努力培养有个性的独立创新型人才, 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 会思考的“人”, 会发展的“人”, 会创新的“人”, 但没有个性的教师怎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全国各个地方的很多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所以, 那是一个名师辈出的年代。近代的章太炎、辜鸿铭、陈寅恪、王国维等名士的门生弟子遍布士林文坛:章太炎的弟子如胡适、朱希祖、马幼渔、许寿裳、沈尹默、钱玄同等;辜鸿铭的弟子如鲁迅、周作人等;陈寅恪的弟子如季羡林、周一良等;王国维的弟子如吴其昌、徐中舒、赵万里等无一不是个性独立、卓尔不凡、著作等身的大家。我想这与他们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鲜明的思想个性不无关系。而现在, 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越来越少, 教学模式化就是罪魁祸首之一。面对这一现象,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教育会议上曾痛心疾首地说:“大家用一个模式, 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教师标准化就无法张扬个性, 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 但是被框住了, 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 就是死水一潭了。”
其次, 教师, 教出自己的个性, 是新课标的需要。近年来, 一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热衷搞所谓的教学模式“普遍开花”, 在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下, 一时间, 模式之风大有吹遍神州大地之势。模式化教育使一些地方的教育教学完全刻板化了。
其实, 大搞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是当下教育功利色彩在作祟, 因为好多学校就靠所谓的模式成了“名校”。模式有其好的一面, 比如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入门和成长、有利于学校或地方教育的宣传。但是, 模式也有不利的一面, 它压抑了许多有个性、有思想的优秀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 教育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过分强调模式会使教师的思维变得固化、呆板, 其个性也会被磨灭, 甚至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少学校为了顺利推行某种模式, 依靠行政强制“一刀切”, 大跃进式地进行“政治运动”, 粗暴地剥夺教师们在教学思想和模式方面的选择权。透过这些模式的推行, 我们分明看到了“学术霸权”和个人威权之大。课程改革, 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有个性的教师来操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的层面上来看, 教师的自身素质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为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新课标不但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预留了自由课时空间, 对不确定的教学内容加大综合性, 让教材留有较大的余地, 而且, 从课程标准到教材都贯彻了民主性、开放性精神。这实际上是鼓励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它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拥有更大的个性自主权。试想一下,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还是用同一种教材, 用同一种教参, 结果将又是千人一面, 那和改革前有何区别?因此, 在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再次, 教师, 教出自己的个性, 是学生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将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 这种定位, 我认为只是在知识的延续上有效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已。伴随着全球教育的改革, 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如果再只用传统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 那与2000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有什么区别?现在的学生是更喜欢有个性的教师的, 有学生就说:“我更喜欢有个性的老师, 古板严肃的老师不大可能让人学会除了书本之外的东西, 有个性的老师更容易接近, 也更容易受认可。”平庸总是让人酣然入睡, 有如面对无数电视频道, 遥控器按完一圈, 终于没有精彩出现, 只好梦中去见周公了。
但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却很少关注教师的个性, 有个性的教师在某些人 (甚至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者) 眼中仍是一个异类, 因为他们往往给人以锋芒毕露、“出风头”的感觉, 甚至还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 这就需要我们在对个性张扬的教师评价时要有开阔的胸怀, 要有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唯有如此, 教育的百花园方能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
创设宽松民主的校园文华氛围。人人都知道上世纪20年代的北大人都很有个性。那么北大人的个性怎么来呢?同那海纳百川的蔡元培校长有很大的关系, 他认为“兼容并包”是大学的灵魂, 所以在当时北大的校园内“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 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 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 同席笑谈。”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风格在同一个地方交错重叠的现象, 在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而我们现在缺少的也正是这种宽松民主的校园文华氛围。应试教育剥夺了教师的很多权利, 导致教师的主体意识缺失, 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应该还教师张扬的个性, 还他应有的本色。
建立鼓励教师个性发展的有效机制。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往往着重于教学成绩, 名义上是学生考试, 实际上是考老师, 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 学校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 忽视了对教师成长与发展过程的评价, 挫伤了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教师们只好压抑自己的个性, 最大限度地去应付应试教育。而一个学校, 没有几个有个性的教师, 是不会有生气和活力的, 所以对于个性张扬的教师, 我们不但要在口头上支持他们, 更要在提升、晋级、评优、评先、深造和个人生活方面来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的实践证明, 当教学活动模式改变而学校评价模式没有改变时, 教学活动的改变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时, 就会处处受到制约。评价是为教学服务的, 可以想象, 如果我们还使用单一的考试结果来评价教师, 哪里还会有教师的个性!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 就必须改变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做法, 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有利于教师个性发展、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
总之, 实施新课程标准, 必须要对教师评价体制重新考量, 尤其要正确对待个性张扬的教师。否则, 将只会将新课程标准挂在嘴上, 不能落实在实际上, 很难使改革成功。只有建立了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才能促使教师主动的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使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使我国的教育走向更高更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马沟中学教育
个性化教 篇7
我个人认为, 教师的引导语言应该明确、具体、可感。“美美地”这样的要求太过空泛, 学生无法感知、操作, 这样课堂上免不了会出现读得矫情做作、说得空洞失真等尴尬的局面。毫无疑问, 这类文章是美的, 是耐人寻味的, 但是不同的写景散文有它不同的美, 有的侧重于语言的形式美, 有的侧重于内在的意蕴美, 有的侧重于思维的逻辑美, 有的则在于内容的情思美……所以, “美”是有个性的。只有深度解读, 放飞想象, 用心品味, 才能“美”出风味, “美”出精彩!
一、读, 彰显个性美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笔者认为, 在让学生语气恰当自然、不矫情做作地有感情朗读的前提下, 同样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
1.紧扣字词读出“味”。
一位教师在执教《安塞腰鼓》九、十自然段时, 进行了这样一段精彩的朗读指导教学。
课件出示:“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碰撞在四野……只听见隆隆, 隆隆, 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也是隆隆, 隆隆, 隆隆。”
师:此时此刻,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也碰撞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课文这两小节分别用了三组“隆隆” (红色突现“隆隆, 隆隆, 隆隆”) 来表达这种力量, 你想用怎样的朗读传达你内心听到的鼓声呢?
生:隆隆!隆隆!隆隆!
师:他没有受标点符号的局限, 读得沉稳而铿锵有力, 震撼人心。你们还想怎样读?可以不受字数的限制。
生: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师:不错, 密集的鼓点体现出速度之美。
生: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师:你听到的鼓声很独特, 它是富于变化的。
生: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师:太棒了!由轻到重, 由缓到急, 气势越来越磅礴。
上述课例中, 教者立足文本, 又超越文本, 在学生品读语言、想象画面之后, 引领学生恰到好处地重构文本, 让他们读出自己内心所听到的鼓声, 并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彰显了文本本身的节奏之美和力量之美。
2.角色扮演读出“趣”。
其实, 只要我们用心研读文本, 就会发现不少写景散文与叙事散文一样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九寨沟》一文第四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九寨沟的四种珍稀动物, 描写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如何指导朗读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享受乐趣, 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针对四年级儿童的认知和思维特点, 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我让学生两两合作, 一名学生朗读, 一名学生表演, “你”读得越生动, “我”就演得越精彩。学生尝试的欲望和热情被唤起, 一个个争先恐后。读演中, 我再相机引导, 学生都能抓住体现动物特点的词语, 读演得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张力。
教学《鸟语》时, 我让学生分别模拟燕子、布谷、喜鹊的声音与老师和同学对话;教学《黄果树瀑布》时, 让学生用手势、用身姿配合朗读, 表现出“飘”“微风拂过”“涌上来”“喧嚣”的感觉, 感受渐近渐响的水声;教学《莫高窟》时, 让几名学生根据大家的朗读, 表演文中所描写的飞天姿态, 以及自己想象到的飞天的姿态……这样, 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牵引抽象语言的感知、内化, 不但让学生领略到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为后面的仿写环节作好了铺垫。
二、品, 感悟意境美
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是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导读写景散文, 常常是教师感情充沛、陶醉其中, 而学生面对教师的“煽情”却显得索然无味、无所适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不高, 听说读写空洞单薄, 对话教学无法开展, 课堂成了教师在唱“独角戏”。究其原因, 是学生的脑海中没有画面, 读不出画面就缺失了具体可感知的内容, 就无法主动积极地去建构自己的语言、思维和情感。
所以, 写景散文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引领学生从文字中读出画面, 在美的意境中受到情感熏陶, 再从情境、画面中回到文字, 生发语言。
我在执教《灰椋鸟》第五自然段时, 首先出示夕阳西下的多媒体画面, 然后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引读过渡, 之后出示我根据课文内容改写的一首小诗。
在《琵琶语》的乐曲中, 我示意几名朗读出色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这段文字。最后, 我问:“孩子们, 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听到了一段古典音乐, 看到一个身着古装的女子在跳舞。
生:我也仿佛看到一个女孩在跳舞, 她穿着非常美丽的衣裙, 就像电视里皇宫女子穿的一样, 很华丽。
生:我看到整个画面一片金红色, 无比绚丽。
生:我感觉到灰椋鸟忽飞忽落的姿态是那样优雅, 很有诗意。
诗意的画面、典雅的音乐与教者的言语引领、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巧妙交互, 为学生创设了沉醉其中的意境, 营造了令学生流连忘返、百品不厌的氛围, 诱发了学生的自由想象、深入感悟、尽情表达, 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写, 激荡情思美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 只有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才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写景散文的教学, 同样要充分发挥文本对写作的“领路”功能, 准确把握文本特点, 找准读写的结合点, 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仍以《灰椋鸟》一文的教学为例。
课件出示:“树林内外, 百鸟争鸣……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来, 读一读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感觉好喧闹啊!
生:很热烈, 很有气势。
生:我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师:是的, 无比欢腾, 极具感染力。正如文中所写, 这声音似———
生 (齐) :飞瀑落入深涧!
师:如———
生 (齐) :惊涛拍打岸滩!
师:这喧闹的鸟鸣似飞瀑, 如惊涛。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如雷鸣震耳欲聋。
生:似鼓声豪迈激昂。
生:像万马奔腾, 气势磅礴。
师:就让我们带着内心的震撼, 齐读这段话。
师: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孩子们, 这是一个怎样的俱乐部啊?
生:快乐的。
生:自由自在的。
生:无忧无虑的。
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灰椋鸟, 身处这样的俱乐部, 你会怎么玩, 怎么闹呢? (出示小练笔:假如我是一只灰椋鸟……)
个性化教 篇8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在特殊教育情境中的自主探究活动,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 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 如何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个性化
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教学过程是一种对话, 巴西教育学家弗来雷指出,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以世界为中介, 旨在命名世界, 因此对话自身就成为他们获取作为人的意义和途径。对话又是一种创造行为, 对话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 只有把教学看做是对话的时候, 教师主体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特别是英语学科,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本质上是学生高频率参与的教学, 互动式教学为师生在课堂上实际运用英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供了展示与操练的舞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 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启动—自学—讨论—交流。
1. 教师启动是互动的前提。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 在讲授课文之前, 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 并提出教学要求, 这样学生就会课前多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联系实际做一些预习工作, 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 学生自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根据学生可达到的教学目标, 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 让其自己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探寻知识, 搜集重难点, 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是以学生自学并初步感知教学内容为基。小组人员可在4-6名, 可由大家轮流当组长组织讨论, 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以便课堂进行小组汇报。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适当予以引导。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个性化
传统学习方式处于被动地应付, 机械训练, 死记硬背, 简单重复之中, 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 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 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 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 整天处于这一学习状态中, 那么, 我们怎么能想象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新课程教育理论着重培养素质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也需要老师创造性的引导和帮助。
1.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主动性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 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初学英文字母时, 学生对26个字母感到简单枯燥。假设你在教学前或教学后布置学生在日常生活用品、衣物或身边随处可见的地方找出一些英文字母代表的意思, 那一个个的字母就活泼起来, 例如:VIP、W.C、CEO、UF、S.M.L、等等, 比赛谁收集越多, 无形中就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内在需要。当这种需要表示出来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学生会越想学, 越爱学, 有兴趣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反之, 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2.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如果说主动性是表现为我要学, 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 独特性是现代教学方式的重要特征。
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 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 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 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在英语中常见的单词记忆法, 就有归类联想法, 由car联想到bus, train等交通工具、类比联想法, 如weather, weather, dear, deer等同音异义词、顺口溜法, 如巧记oo发音, 一个好厨师, 脚站在木头上看着书 (good cook foot stood wood look book) 等等。
现代学习方式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 并把她视为一种亟待开发的教育资源, 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总之,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在特殊教育情境中的自主探究活动,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 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建立适应新课程的英语个性化教学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扬主编
[2]《新课程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钟启泉主编
[3]《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慕菊主编
个性化教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3—6月来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共60名, 按照自愿的原则, 我们选取其中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实习生均为女性, 年龄18~20岁, 平均年龄19.3岁, 所有护生均经过了2年半的护理基础课程学习。在入科实习前对她们已掌握的急诊科护理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测验结果平均分为 (64.4±12.6) 分。将所有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人, 使两组护生在年龄、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水平 (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共10名护士承担本次带教任务, 每个护士带教5个护生, 带教护士也分成对应的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资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入选的护生入科实习前均进行急诊科综合能力考核, 实习期满后再次进行考核。两组护生均按照传统的跟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观察组护生在此基础上, 再予以人性化模式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
1.2.1了解实习护生的实习愿望、价值观, 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带教护士了解每个护生的实际情况, 实习愿望、对急诊科的认识、价值观等, 结合急诊科护理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针对每个护生制订带教学习计划, 在保持教学内容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可以和护生探讨、交流带教的方式方法、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及教学目标, 梳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护生全面了解急诊科实习的内容,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方式, 让护生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2]。
1.2.2带教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带教计划过程中, 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要善于发掘护生的优点, 并注意时时表扬护生、鼓励护生和充分激发护生的进取心, 肯定护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对其存在的缺点及错误, 应以平和、真诚的态度予以批评指正。时时注意尊重、信任护生, 在实习过程中, 放手让护生从简单、细小的方面入手, 逐渐加大实习难度, 并在带教过程中保持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方法。使护生获得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激励护生的学习热情[3]。
1.3 考核成绩标准
按照我院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标准, 对实习生入科实习前及实习期满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动手操作两部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综合成绩考核结果
将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1。
分
从表1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实习期满较入科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均有明显提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满意度调查
将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2。
%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及带教护士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和带教护士, P均<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人的自然属性中, 有3个层面的属性:首先从生理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其次, 从心理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最后, 从心灵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有一定的人生目标而不致虚度一生。这些自然属性使得人在和谐、被尊重和被重视的环境中, 能保持快乐的心情和积极良好的心态, 可以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4]。
急诊科护理工作所接触的病人大多是病情危急的重症病人, 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工作环境压力大和责任重大的特点, 要在这种环境中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 不管是对于带教老师, 还是对于实习护生来说, 都要经受较大的考验[5]。
本组研究中, 我们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 在充分尊重护生的基础上, 根据每个护生的实际情况, 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的愿望、价值观等, 结合急诊科护理教学大纲的要求, 制订适合每个护生的带教计划[6,7], 使每个护生有被尊重、重视的感觉, 满足了护生的个人要求, 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热情[8]。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 对护生既严格要求, 又对其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信任, 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工作热情[9]。同时, 护生的心理、生理和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被满足后, 对带教老师更加信任和尊敬[10]。双方的这种良性互动, 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使学和教的效果更佳。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护生、带教老师双方的满意度均具有明显优势, 护生的总体能力也较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徐海红, 王永平.实行人性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3) :5481-5482.
[2]胡英莉.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与方法[J].现代护理, 2005, ll (14) :1160.
[3]李冰, 朱江, 王洪.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语言沟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4]王慧玲, 董孟林.人性化带教的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07, 16 (11) :1104-1105.
[5]邓仁丽, 王世平, 朱丹.影响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沟通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70.
[6]邱贤云, 俞继芳, 杨毅.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 :86-87.
[7]张士娟.临床带教中护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2) :259-260.
[8]林爱吟, 吴丹燕, 郑少燕.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8) :1392.
[9]王桂蓉.护理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19) :3073-3074.
个性化教 篇10
还有,“撞衫”不只是让女明星们尴尬苦恼的事情,女孩子都会梦想着有一件美丽的衣服,全世界只此一件。
每当这时,总有女孩子会想:如果我能自己动手做该多好啊。近几年,定制服装越来越占据市场上很大一块地盘,某种程度上应当是这种心态以及重个性需求的反映。
只要市场存在需求,嗅觉敏锐的商家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的脉搏跳动。
在北京朝阳区金台路的摩玛大厦,有家名为红石榴的服装缝纫DIY学堂,迎合时尚潮流,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习时间安排灵活,师傅单独辅导,教人自己做衣服。学完后,即使没有任何缝纫基础的人,也可以做出几件出自自己之手的时尚服装。
教人自己动手做衣服
红石榴缝纫学堂在摩玛大厦,教室是这所商住两用写字楼的一居室。记者看到,教学区内,几名学员在各自忙碌,有的在锁边,有的在熨烫,还有的在打板,两位师傅则穿梭其中指导。一名年轻的女孩正在和师傅交流,好像还拿不定主意,到底是系统的学习一下,还是只学做一件帽衫或者衬衫。
缝纫或者说裁剪作为一项实用技能,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并不缺少这类技能培训班,缝纫学堂与之相比特色在哪里?红石榴缝纫学堂主人甘老师介绍,缝纫学堂有几大特色:
首先是小班教学。技能培训或者服装学院的教学通常是大班制,一个班几十号人,老师讲,学生在旁边看,最后才能轮流操作一遍。缝纫学堂制作过程更有实践性,重在动手操作。同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班里通常安排两个师傅6个学生,可以实现随时单独辅导。
“当一个学员来到缝纫学堂后,首先师傅会和她沟通:要系统地学习还是只学几天,根据学员的目的安排教学进度和课时内容。因此,这里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课程进度。”
其次是安排时间灵活。考虑到大多数人都是上班一族,时间安排特别灵活,既可以系统地来学,也可以只学几次。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话也可以,只需要提前预约即可。同时,课程涵盖了日常服装及大学4年所教授的制作技法,所学内容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每个款式都包含了其需要学习的制作技法,如西装的里子,风衣的驳领,裙子的隐形拉链,衬衫的领子袖口等等。“目前市场上有些缝纫学堂教些太简化的服装制作,我们不教,我们是按照是学院专业化的制作方法来教的。”
据了解,这里的课程分为初级班、中级班、精作班和系统班。对于系统班而言,因为大部分学员是没有任何缝纫基础的,因此缝纫学堂设定的课程是由易到难,学员先从学用缝纫机开始,然后按照半身裙、连衣裙、裤子、衬衫、帽衫、外套、旗袍、风衣的制作顺序来循序渐进地学习。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甘老师对技术师傅的要求相当严格,“你可以没有文凭,但一定要有足够的实践操作经验,从事服装行业起码要3年以上。”她聘请的两位师傅都是服装公司资深制版师,品牌公司样衣师,精通服装板型及制作工艺。其中一位已经入行5年,另一位师傅则有10年的从业经验。
学完后,缝纫学堂还会为学员提供后续的服务,包括提供各种教材,遇到技术难题随时来班免费咨询等等。像有的学员学完后打算自己买台缝纫机,甘老师会提供建议,买什么牌子的比较皮实好用,家用的还是工业用的更合适等。
甘老师介绍,开店以来,来学习的主要是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白领,女性是主体人群,也有屈指可数的几位男性,多是造型师、摄影师和化妆师。男性多是本着兴趣而来,而女性除了部分是兴趣所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服装设计专业在读或者毕业的学生,他们或是为了自己开店可以指导裁缝,或是自己制作服装网上售卖;或是为了出国深造补基础。而这正好符合当时甘老师设定的目标消费群。
采访时,正好有位女士到缝纫学堂来,说是儿子为了出国有作品想来学习培训,她先帮着来看看情况。因为缝纫学堂目前要调整收费,所以甘老师不肯透露现在的收费情况。记者只了解到,现在的收费分为一次性收费和按天收费。
从兴趣出发的创业
开办红石榴服装缝纫学堂之前,甘老师一直从事的是服装绘图设计培训工作,而她大学的专业则是服装设计。
“课余和学生一起做手工、聊天,我发现一些学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设计想法不太现实,因为没有学过制作,不会打版,设计图纸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她没有做过衣服,也因为此,设计的可操作性也比较差。”
这种现象让甘老师意识到,服装制作应该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制作也很实用,而且手工是越老越吃香。正好她本人喜欢制作,想找些兴趣相投的朋友切磋交流。于是从兴趣出发,每逢周六日休息时,她就找几个有制作兴趣的人教一教。
“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场地,我们就几个人到麦当劳或者肯德鸡一坐半天,真正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和学。”
持续一段时间后,甘老师发现,有这方面需求的年轻人还真不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打游击战了,必须要有个正式的场所。红石榴缝纫学堂于是就这样诞生了。
选址商住两用写字楼
红石榴缝纫学堂的培训地址在朝阳区朝阳北路边上的一座写字楼里。这座名为摩玛的写字楼,可商可住,商住两用。
甘老师坦言,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做培训的地址,主要是因为以前在这座写字楼里上班,熟悉这里。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虽然也还属于东部的中心城区,但去年的时候租金还不太高。
交通状况也是甘老师比较看重的,因为学员将从京城的各个角落汇聚到这里,这就要求交通要方便。摩玛大厦地处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而且就在朝阳北路的路边。而朝阳北路是和朝阳路、京通快速路平行的三条从北京城区到通州的动脉线。同时,地铁10号线的呼家楼站距这里也仅有一站地的距离。
在甘老师看来,缝纫学堂开在写字楼或者大型社区里都无所谓,关键的一点是要交通方便。而她心目中最理想的选址是海淀区,因为那里目标群体--学生比较多。
为了方便学员学习,缝纫学堂规定可以随到随学,有事可请假。而且,为了保证师傅能够实现一对一的指导服务,每天的学员通常只能安排6名,多了师傅照顾不过来。为此,缝纫学堂规定,如果是不固定时间的学习,每次学员来之前要预约。
“但是,经常有人本来预约好了,却又临时有事请假,我就要联系协调别人来调课,否则可能第二天的机器会闲置,而第三天又有学员没机器可用。”甘老师说,为了方便学员,只能自己受累些。但是,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小班排课这种琐碎的协调管理工作,在每个月耗费她几百元手机费用的同时,还耗费着她相当一部分的精力。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甘老师表示,她几年之内不打算扩大规模。
创业分析与风险提示
前期投入:开一家缝纫学堂的前期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批租金、前期装修以及缝纫相关设备等。因为甘老师不愿意透露关于投资的一些相关数据,下面我们就设定50平方米的店面进行一个粗略的估算,租金以市区中档写字楼的大概平均租金为标准。目前一些中档写字楼的租金在每平方米每天5~10元,今年以来,无论住宅还是商住租金一直在涨,所以我们以偏高租金水平8元来计算。根据通常的押一付三标准来计算的话,前期租金投入大概要48000元,装修估算10000元,设备投入以及其他一些费用估算2万~3万元。因此,根据粗略估算,开一家环境不错的缝纫学堂的前期投入约7万~8万元。
利润:每月的主要成本包括房租以及技术指导的工资,这部分支出大概要2.5万元,常规的水电、税收加上一些其他的费用支出约5000元。经营一家缝纫堂,每月的成本支出至少要30000元。也就是说,店中每月至少要实现30000元的营业额才可以保本。按照每月30天计算,每天的营业额需做到1000元。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没有计算店主的工资,如果店主是全职,工资收入完全来自店里的话,那么店里每个月需要实现更高的营业额。
选 址:市中心的小区或者写字楼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降低成本,选择在不那么中心的区域也可以,但是一定要交通方便,尤其是临近地铁或者公交车站。
门 槛: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开这样的店。比如店主本人是否具有或者熟悉服装制作与设计经验就很重要,无论是前期与学员沟通,还是提供后续服务方面,都需要店主本人的经验和技术做支撑,而不能单纯依靠店里请来的技术师傅。
前 景:近几年,追求个性化的潮流在不断深入。即使服装品牌越来越多,即使工业化生产服装的型号尺码设计再齐全、颜色再丰富,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这也是定制服装开始占据服装市场很大一块地盘的原因吧。相比较定制,更能体现个人风格、个性的则非DIY莫属。这几年社会上手工爱好者群体逐步形成,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喜欢服装的DIY群体。但是服装制作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必然滋生出学习培训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