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2024-07-29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共9篇)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篇1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

【摘要】探讨中医护理的历史的源远流长,在现代条件下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及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中医护理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理论体系 ,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中医护理方法 ,养护统一、寓护于养的中医护理养生保健;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低成本的护理效费比等多个优势。存在人员缺乏,操作受制约,经验多于理论指导,受西医护理冲击,专科深入不够和受益面狭窄等问题。提出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用循证护理原则确认临床护理疗效,中医护理纵向实现从基础向专科的发展 ,横向实现从医院向社区的发展,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医护理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加强与国际间及地区性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中医护理学术的繁荣等解决方法。

中医护理起源于我国夏至春秋时期,历经萌芽时期、中医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春秋时期”、理论体系确立时期、向纵深发展时期、中医护理的高潮时期、新趋势时期等7 个时期。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医护理在疾病的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中医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i中医护理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起源于我国夏至春秋时期,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护理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以独特而全面的医护理论体系、丰硕而卓越的诊疗护理效果,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对全人类的健康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

ii中医护理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各个不同阶段。在护理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医、药、护三者一统于庞大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呈现出医中有护、iii药中有护、医护合一的明显特征。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医护理形成了它传统的优势。首先,中医护理具有理论优势。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内环境包括人体脏器的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等;外环境包括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地域、气候)、社会环境等。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所以在治疗护理时,必须考虑影响平衡的相关因素 ,如体质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和环境因

iv素等,这样就形成了生物环境的中医护理模式。第二,中医护理具有方法

优势。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整体综合调节和治疗。中医复方是中医治疗常用的药物疗法之一 ,方剂的多种有效成分,针对人体的多种因素,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适合于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的特点。非药

v物疗法 ,以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热熨、熏洗和气功等等,其中针灸疗法是我国

古代的一大发明和创举 ,通过对人体体表的刺激 ,进行整体调节 ,疗效明显 ,适用范围广泛。第三,中医护理具有养生保健。中医药学在其生命观、健康观以及医疗模式的指导下,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一套以 “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理论。根据“药食同源” 的理论 ,开发出多种食疗 ,可达到祛病健身、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机制等多种功能。第四,中医护理具有操作优势。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中医护理方法本来就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中医护理的方便性、实用性是其它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第五,中医护理具有价格优势。与

费用高昂的西医护理相比,中医护理的价格更容易让人接受这对实现 “收取较低廉的费用 ,vi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具有独特的意义 ,符合我国城镇居民目前收入水平较低的状况。

日新月异的今天,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已由单纯疾病护理向全面的预防保健护理拓展,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受到医务界的肯定和广泛推崇,发展中医护理应该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中医护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更多的挑战。想要抓住机遇,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尚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目前,在全国2100 多个中医医疗机构中,有6 万余名护士以上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成为发展中医事业的一支必不可少的专业队伍 但据统计,目前各中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护士出生,其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是理论还是技能上都明显低于中医护士 并且当前护士人数短缺,同样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导致了护理人员不能分层次使用,工资奖金待遇等方面不能体现其知识

vii价值,不能体现其在护理队伍中的地位,使其对职业的忠诚度降低,学术带头人数甚少。

其次,中医护理操作开展受制约,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如:针灸、推拿、火罐等,临床效果显著。2006 年,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在1999 年版的基础上全面修订完成,这标志着中医护理工作向行业标准化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大部分医院,中医操作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各方面的制约,限制了护理职能的发挥和服务功能的拓展。多数医生把护士当成单纯医嘱的执行者,护理工作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并且受治疗条例的限制,护士无权自主执行护理操作,影响了专科技能的提升和护理质量的保障,制约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再其次,传统的中医护理偏向于经验型,护理人员常常根据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难免出现几点错误。

第四,西医护理对中医护理的冲击。在一些别有用的的人的鼓动下,中医无用论依然在一些地区风行,而且许多人对中医以及中医护理取得的巨大成功视而不见,依然对中医以及中医护理抱有偏见和怀疑。而且,西医护理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的中医护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第五,传统的中医护理偏向基础护理,在专科的深入程度上不够。护理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向社区小医院以及乡村的辐射不够广阔,中医护理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面对迎面而来的问题,我想我们应当有着足够的应对方法。

第一,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伴随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中医护理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学科体系。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吸取营养 ,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第二,要优势互补 ,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有各自的认识方法和理论体系 ,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也都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 ,但它们在护理目标上都是以研究人体为对象 ,都是探索维护人类对健康问题反应的客观规律 ,都是共同参与并担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和歧视 ,不是相互取代 ,而是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多学科相互渗透是一种重要趋势 ,中医护理必须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顾的原则 ,广泛开展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协作研究 ,不断自我完善。

第三,要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 ,用循证护理原则确认临床护理疗效。“循证护理” 可以理解为 “遵循证据的护理” ,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 ,考虑病人的愿望与实际情况及当地的医疗环境条件 ,制定最完善的护理方案。其原则是用批判性、探究性思维 ,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仅凭经验进行护理已成为历史 ,现代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依据 ,任何护理决策均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无论干什么 ,都要从不同角度去判断 ,使中医

viii护理工作纳入科学轨道。

第四,中医护理纵向实现从基础向专科的发展 ,横向实现从医院向社区的发展。近年来 ,中医专科护理发展较快。目前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普遍使用危重病人监护仪、血液透析等设备和心肺复苏、心脑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等均离不开护士的有力配合 ,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脏器的衰竭、骨伤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脑病、老年病等 ,这些专科的中医护理运用将有更宽广的实践前景和可发展空间。建立院、区互助的护理服务体系,使护理工作走进

ix社区。随着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疾病谱的改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医院的浓缩,护理工作必然要走向社区,中医护理也是一样。面对社区人力资源、设备有限的现状,可有针对性的建立定点、定专科的互助护理服务体系。这样既有利于方便患者就医,又可以提升中医护理的品牌效应;既可以通过医院的规范护理传承中医护理之精华,又可通过服务社区大众,广为搜集民间之收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达到发展中医护理之目的。

第五,注重教育 ,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医护理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的中医护理人才 ,是中

x医护理发展的关键。要把建立高水平的中医护理专业队伍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中医

护理优秀人才 ,作为一项十分急迫的战略任务来抓。要以中医大专、本科院校教育为基础 ,辅以自学高考、电大、远程教育以及西医学习中医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的中医护理学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出掌握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又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深受病人欢迎的中医护理人才。

第六,加强与国际间及地区性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中医护理学术的繁荣。中医护理应走出国门 ,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进展 ,使一些先进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同时,也应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 ,让世界了解中医护理 ,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还应加强与港、澳、台护理界的联系与交流 ,以繁荣和发展中医护理。

小结

中医护理是一门有历史、有传承、有发展、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独立学科。中医护理工作人员要传承好,发展好,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它的价值来。通过实践证明,中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各有优势,应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天人合一”的整体护理理念及优质、便捷的特色的“整”,结合西医护理快、专的“面”,达到优势互补,促进护理事业更快更好发展,更好地服务大众。

i 冯运华.中医护理优势与展望[J ].护理学杂志,2003,43(4):764.ii 陈文松,陈维青,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5月第9卷第3期

iii 贾春华.中医护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 iv 朱庆生.为传统医药适应人类医疗保健需求而努力[A].编辑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集[ G].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012271

v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 [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1682258

vi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Z] ,2001

vii马秋平.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 69.

viii林菊英.我国21世纪医疗体制改革与护理发展趋势[J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6):311 ix姚菊峰,付菊芳,孙静,等.中医护理优势及前景[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5)

x陈伙莲.影响中医护理科研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0,32(5): 718.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篇2

1 循证护理的产生背景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循证医学 (Evigence-based medicine, EBM) 这一术语[4], 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 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 对个体患者医疗做出决策。在英国流行病学家Cochrane的努力下, 1993年英国成立了Cochrane协作网, 对医学文献进行系统评价[1]。目前已发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加拿大国家健康论坛 (National Forum on Health) 积极倡导创建一种用实证来决策的文化。目前, 循证医学已发展为循证卫生保健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 不仅在医疗领域, 而且在护理、公共卫生领域也发展了依据实证来决策的新理念。循证医学的产生既发扬了西方自然科学实验与理性的传统, 又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人价值观和期待的重视[9]。

循证护理是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行为, 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等。同时, 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 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 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 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

2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 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 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 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 获取实证, 进行护理决策。循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同时将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循证护理不仅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方式, 同时也规范了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 完整的循证护理程序由相互关联的4部分组成, 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以及应用循证4个阶段[2]。全过程呈螺旋式动态发展, 最终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通过收集循证, 来验证这些依据, 进而确立最佳实践活动。与此同时, 在特定范围内设计、实施、评估护理干预, 然后进行客观鉴定, 确认是否达到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它包含了3个要素: (1) 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 (2) 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 (3) 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 护理学科才能进步。同时, 专业护理人员的经验积累也是护理实践不可缺少的财富。整体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这同样也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 如果只注重统一化的所谓最佳行为, 就会忽视个体化的护理[6]。

美国高级护理实践中心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Nursing Pracitce) 于1995年建立, 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专业水平。循证护理模式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 (Evidence triggered) , 循证支持 (Evidence supported) , 循证观察 (Evidence observed) , 循证应用 (Evidence based) 。从护理长远的发展角度而言, 循证护理模式比全面质量改进 (Total guality improvement) 的模式意义更深远。EBN模式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 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 再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 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如此循环, 不断进取, 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3 循证护理产生的深远影响

3.1 对护理学科而言, 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2]。

使护理真正成为一门以研究为基础的专业, 证明了护理对健康保健的独特贡献, 并支持护理人员寻求进一步的专业权威和自治。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 以临床实践为指导, 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护理人员参与循证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3个方面: (1) 鼓励护士参与医疗干预; (2) 发现护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3) 发展并使用标准语言来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4]。通过将护理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的结合, 可在医护合作问题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对疼痛、脱水、大小便失禁、生活状况改变、移动障碍、知识缺乏、焦虑、皮肤完整性受损等问题的处理。同时, 循证护理也使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面临挑战。英国利物浦大学的Caine和Kenrick在护理管理者促进循证护理的角色研究中, 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的预算分配、目标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调查表明, 临床护理管理者如果试图用职位和组织权威来促进循证护理的实践必将面临着失败。护理教育者在教学环境中应使学生转变观念, 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实证。在将来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10]。

3.2 对患者而言, 即使在边远的山区或者护理发展落后的国家, 循证护理也可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

以科学为依据的护理还可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3.3 对医疗而言, 目前循证医学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主流, 循证护理使护士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治疗方案, 加强了医护间的协调和护理的科学性。

传统的医护关系是命令与服从, 循证护理将丰富护理学独立的理论体系, 对此, 一些医生还不是十分理解, 也会感到不习惯。

3.4 对社会而言, 循证护理的理念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 为成本-效益核算提供依据, 要求医护人员在制定医护方案与实施时, 考虑医疗成本。

这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具有不可忽视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4 推行循证护理的预测

4.1 循证护理的概念有待于反思和公认, 苏格兰波茨莫斯大学Rolfe对其持不同的观点, 认为目前的循证护理缺乏广泛的、护理角度的定义, 循证护理似乎将随机对照试验作为金标准, 有过于趋附之势, 应当对实证的基础理念进行反思, 所谓“实证”应当用于对事件发生后的理解和判定, 而不应在事先计划时起决定性作用。评价实证的最佳证据.还应包含价格成本因素[5]。

4.2 循证护理的观念, 如同整体护理一样, 应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长期存在的经验式护理模式和现代护理百家争鸣的局面影响了以科学为基础进行护理决策的行为方式。循证护理可以说是对东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挑战, 而将西方的某种模式照搬也是行不通的。

4.3 丰富循证护理的信息资源。目前, 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有限, 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充分。Sleight对实证所引用的临床试验时间、可信度、研究人群等提出疑问, 并指出实证的指南内容和建议不吻合的现象屡见不鲜, 没有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公认其经济效益。因此, 实证尚需进一步完善。4.4护理研究应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加拿大多伦多医院的Simpson强调, 护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应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好处是:一方面, 直接给患者提供护理的护士最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 护理实践者应充分利用护理研究者的优势, 得到其指导。

5 展望和建议

5.1 普及循证护理知识, 将循证护理教育深入到临床和继续护理教育中[3]。

调查显示, 15.7%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 84.3%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 遵循证据的科学观念尚未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 有必要在各级护理院校中增设循证护理课程。临床护理人员也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的继续教育, 如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培训等。使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和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 同时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 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主动学习, 最大限度地应用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

5.2 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 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

我国现今的护理工作是按严格的工作程序进行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护士必须严格按技术操作常规进行。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而教材却跟不上临床护理技术发展的步伐, 存在科学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科学与法律的不相吻合。循证护理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护理科学工作者已经为之付出了努力, 但相对于护理的发展要求来说尚不够。由于专业教材出版周期长, 各地区各医院的护理常规的质量参差不齐, 临床护理人员无法将护理服务建立在目前现有的科学证据基础上, 致使许多护理手段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与经验阶段, 缺乏科学证据[8]。目前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仍然有限, 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够充分, 导致科学证据的应用范围狭小。因此, 必须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 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科学证据。护理人员应争取行政支持, 创造适合的研究环境,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 为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创造条件[7]。

5.3 成立循证支持小组, 提高护理人员循证能力。

临床护理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循证护理实践开展不够。因此, 挑选一批具有循证能力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支持小组, 参与或支持不同技能和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从事循证护理实践, 也是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办法之一。循证支持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期刊及书籍帮助繁忙的临床护理人员从浩瀚的医学信息海洋中获得科学的证据, 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需求和护理人员的个人经验, 分析证据的可应用性, 制定出高质量的护理方案和护理决策, 供临床护理人员运用, 以普遍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循证能力, 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 从事更多的循证护理实践, 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持续健康发展[11]。

摘要: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 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 获取实证, 进行护理决策。循证护理模式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 (Evidence triggered) , 循证支持 (Evidence supported) , 循证观察 (Evidence observed) , 循证应用 (Evidence based) 。目前, 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有限, 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充分。

关键词:循证护理,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1]杨秀, 卢锡芝.循证护理:护理学科面临的新挑战.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3) :108~110.

[2]关青, 韩霞, 郭春花, 吕佳萌.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1) :62-63.

[3]喻姣花, 任小英, 王桂兰, 赵光红, 熊宇.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JournalofNursingScience.2003, 18 (4) :254-256.

[4]刘琪.循证护理的研究与发展.继续医学教育, 2003, 17 (4) :55-56.

[5]严谨, 石丹岳, 陶新陆.循证护理:护理发展的趋势实用.预防医学, 2003, 10 (4) :616-618.

[6]王红粉.循证护理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护理研究, 2003, 17 (8) :913-914.

[7]庞月娥.循证护理的现状与展望.中华名医论坛, 2004, 5:62-63.

[8]张立颖.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57-58.

[9]BonellC.Evidence-based nursing:a stereotyped view of quantitative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 professional autonomyand authority.J Adv Nurs, 1999, 3 (1) :18-23.

[10]chlomer RG.Evidence–based nursing:a method for nursing prac-tice?.Pflege, 2000, 13 (1) :47-52.

职业教育发展与展望综述 篇3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

在2007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经过连续两年扩招100万人,2006年实现招生741万人,在校生达到180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趋于合理,到2010年实现招生800万人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在交流经验时指出,我国各地已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涌现出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数字显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05年、2006年,中央财政已投入37亿元,重点支持了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和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已经启动实施。 [2](来源:新华网 日期: 2007-04-03)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形势:

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

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据了解,自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增高,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具体情况是:2002年为94.6%,2003年为92.3%,2004年为94.3%,2005年为95.35%。 [3]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但是为了保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和谐,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重视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

1.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明显的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美国的克利加州大学保罗·罗默教授提出的“生产四要素”理论认为:经济长期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和非技术劳力,而且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新思想。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在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缺少有形资本。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史看,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由于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才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德国将职业教育称为“强国的秘密武器”,美国则称之为“强大经济的杠杆”。从国内看,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把发展职业教育做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浙江省为把该省建设成中国的“制造业基地”,提出建设“职教大省”的目标,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培养百万名“蓝领人才”。因此,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有些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即便使用同样的生产线和零配件组装产品,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和质量标准,原因是工人的培训跟不上,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技工荒”问题正日见显露。2004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就必须发展职业教育。

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很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人口总量过剩,供需矛盾突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矛盾突出。虽然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过剩,但供求结构矛盾突出。造成了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干,另一方面是有事没人干,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发展职业教育将有效促进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化解社会矛盾。

二、逐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论文 篇4

中医药学在近年来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中医药学发展支持力度,在《(2015-)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4]中明确指出,中医药理念中重视个体化治疗保健,有着极为明确的疗效,兼之治疗方式灵活多变,因而是我国健康服务资源中极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健康服务主要是采用传统医学理念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其服务内容集中体现为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不断推进中医药学发展,是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的重要手段。其次,在《意见》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而随着我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的实施,在乡镇等基层要建立起中医药服务重心、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站、乡村中医卫生室等一大批基础卫生机构,其中中医诊疗量在同级诊疗机构中所占比例应当超过1/3。因此,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加快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途径。而在此背景下,基层卫生队伍中就需要有足够的中医护理、中医治疗人才的支撑,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又是一项促进其实现就业的措施,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2.2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不断扩大

市场细分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篇5

市场细分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市场细分是现代营销的起点和根基,从研究视角、细分标准、细分方法以及细分模型的消费者假设等方面对目前市场细分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析,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细分方法和工具的开发而缺乏系统的细分研究理论及方法论的构建;只有静态和局部细分工具而缺乏整体动态的细分方法.这些问题源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缺陷,根据系统全息论的方法创建中国式消费心理理论并构建市场细分的系统动态模型,应是未来研究深化的方向.

作 者:罗纪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系,山东,威海,264209刊 名: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3“”(6)分类号:B83-0关键词:市场细分 细分标准 消费者行为 系统动态 细分模型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篇6

概述了空间分析支持下的聚落考古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基于GIS的`聚落考古研究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 者:武慧华 杨瑞霞 WU Hui-hua YANG Rui-xia 作者单位:武慧华,WU Hui-hua(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杨瑞霞,YANG Rui-xia(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篇7

关键词:硫酸钾,生产状况,存在问题,生产前景

1 硫酸钾的生产现状

目前;世界上硫酸钾的总装置生产能力约为4500k t/a左右, 而实际产量约为3500~4000 kt/a。德国、比利时、美国、意大利是主要生产硫酸钾的国家, 约占世界硫酸钾总产量的70%~75%。世界硫酸钾年总消费量大约在3200kt以上, 并以4%~5%的年均递增率上升, 主要消费方向是西欧和亚洲。全球硫酸钾贸易量已超出2000 kt/a, 其中进口和出口各占50%。

2 硫酸钾的生产方法。

2.1 曼海姆法

曼海姆法的主要设施是曼海姆炉, 这种生产硫酸钾的方法有着生产工艺成熟, 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缺点是设施的腐蚀严重, 反应条件要求温度高, 设施的维护费用高, 投资的费用高, 单独的产量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KCl+H2SO4 (浓) →KHSO4+HCl+Q;

KHSO4+KCl→K2SO4+HCl-Q, 反应所需的热量来自燃烧煤气, 刚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温度高, 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产品的反应生成物中还有KHSO4和H2SO4, 故需用Ca CO3或Ca O进行中和。该反应必须加热到500℃左右才能使反应充分进行, 由于工业生产中实际情况复杂, 所以实际温度需达到500℃以上。该生产工艺成熟可靠, 产量伸缩性大, 产量与产品质量稳定, 反应炉可以生产两种以上的硫酸盐产品。但该工艺投资高, 对反应炉质量要求高且炉体建造困难, 副产品盐酸腐蚀严重易外泻。

2.2 芒硝法

芒硝法的反应原理是用芒硝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反应方程式如下:N a2S O4+2KCl→K2SO4+2Na Cl, 反应步骤是分两步完成的:第一步是在常温25℃下反应, 6KCl+4Na2SO4→3K2SO4·Na2SO4+6Na Cl;第二步是在60~100℃下, 3K2SO4·Na2SO4+2KCl→4K2SO4+2Na Cl。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 有着投资省, 能耗低, 无污染的优点, 但是由于复盐得不到充分分解, 净化产品质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3 硫酸亚铁法

此方法是以K+, Fe2+, C1-, SO42-, -H2O组成四元相图为理论指导, 利用硫酸亚铁与氯化钾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酸钾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有三个反应过程会生产出硫酸钾:1) 硫酸亚铁与氯化钾反应, 生成复盐, 复盐再分解生成硫酸钾。该反应简捷、操作便捷、对设施磨损小、原料经济、反应过程没有有害物质产生等特点;2) 硫酸亚铁发生水解反应, 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 硫酸再与氯化钾反应, 生成硫酸钾。由于该反应不能自发的进行, 故反应要引进萃取体系, 从硫酸亚铁水溶液中将H2SO4萃出, 使Fe2+水解沉淀, 使反应顺利进行;3) 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 生成硫酸氢铵, 硫酸氢铵再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

2.4 硫酸钙法

又称石膏法, 工艺流程分为两步转化。一是以氨为催化剂, 石膏和氯化钾在氨的饱和溶液中直接进行反应制得硫酸钾, 其反应式如下:Ca SO4·2H20+2KC1→K2S04+Ca C12+2H20;二是以碳酸氢铵与石膏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 硫酸铵再与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硫酸钾, 其反应式如下:

现阶段生产能力已达到120kt/a以上的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从富含K+和SO42-的卤水中分步提取软钾镁矾和氯化钾, 然后转化结晶得到硫酸钾。该工艺自主创新, 节能、环保, 充分发挥了地理及资源优势, 它的创新思路值得今后硫酸钾生产行业借鉴。

3 硫酸钾存在的问题与生产建议

3.1 硫酸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硫酸钾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硫酸钾的生产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的, 所以发展生产硫酸钾究竟要用什么方式的生产路线, 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固然硫酸钾的生产方法有很多, 但是它的生产取决诸多因素, 如地理地貌, 周围环境人为情况、有怎样的天然自然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其制约生产的因素。我们要从我国自身资源出发, 扬长避短, 减少成本投资,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才是发展硫酸钾生产的王道。

3.2 生产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 曼海姆法工艺流程成熟, 经济效益好, 在缺乏天然矿物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尤其伴随国产设施大量使用, 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投资, 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对于副产品—盐酸要解决好销路问题; (2) 我国芒硝资源丰富, 硫酸钾的生产以芒硝为原材料既经济又无害。 (3) 因地制宜, 创新工艺,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是硫酸钾生产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4 硫酸钾的前景展望

我们通过对我国硫酸钾资源的生产方法、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以及市场上供需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分析后得出:由于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以农业作为发展的主体, 那么在对无氯钾肥方面上的需求上就显得强劲, 这就带动了硫酸钾工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我们从最开始的从国外进口, 到现在的自主生产, 从最初的空白到现如今大批量生产, 这些均说明中国硫酸钾发展前景美好;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 硫酸钾工业由于多年来的无秩序发展, 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还未得到人们应有的解决。如生产规模过小, 生产能力低下, 区域分布不一, 缺乏统一的规划、质量较低等问题。再加上科学技术与知识不断的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更将硫酸钾工业发展推向了新高潮。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发展条件下, 现在的硫酸钾企业正在面临着新机遇。因此, 面对着如此容量大经济市场, 硫酸钾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5 结束语

硫酸钾是一种优质化肥, 关系到中国农业安全发展战略。总体来说, 曼哈姆法消耗大, 设施腐蚀严重, 生产过程中材料损失较大, 投资成本高;硫酸亚铁、石膏及芒硝等生产硫酸钾的工艺, 除原材料成本低外, 还需要氯化钾原料, 而中国氯化钾资源不能满足国内需要, 大部分要依靠进口, 增加了硫酸钾的生产成本。因此还需要大力改进生产工艺, 依靠科技技术, 达到环保、节能、低成本和高效的钾转化率是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罡, 沈晃宏, 徐麟.我国无氯钾肥生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J].化肥设计, 2006, (06) .

[2]蒋巍, 刘艳杰, 钟方丽.生产硫酸钾新工艺研究[J].海湖盐与化工, 2002, (03)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篇8

关键词:中医,数据库,古籍数字化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又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上海辞书出版社) 统计, 全国151家图书馆藏有中医图书13 000多种, 其中1911年以前的历代中医古籍8 927种。[1]在中医古籍没有数字化之前, 学者在大量文献中收集、查找、考证进行着艰苦的劳动, 这种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医古籍数字化的技术与实践都有了全面的进步, 用数字化手段对中医古籍进行处理, 既可以使中医古籍的原图原貌永久保存, 又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广泛利用, 避免阅读原书对古籍造成的损伤。因此, 中医古籍数字化是中医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理想方式。开发数字化的古籍资源, 使之服务于当代临床实践, 是发展中医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 中医古籍数字化开发的重点由早期的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转向全文数据库, 并逐渐向专题特色数据库与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进行转变, 最终的发展方向将是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的, 非中医专业人士也能使用的中医古籍知识库的模式。当前, 中医古籍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中医药书本式目录

许多藏有古籍的图书馆都会自行编制一至几套书本式目录, 有些图书馆的目录根据读者的使用情况编制索引, 如版次索引、年代索引、分类索引等。早期的书本式目录为中医药古籍的研究提供了简单、简便的检索途径, 不仅减轻了使用者查找、翻阅的劳动量, 而且减少了对古籍的损害, 是一种有效的目录形式。但是由于书本式目录未能深入地反映中医药古籍的内容, 且与导读人员水平及读者的阅历密切相关, 只能起到简单的指引作用[2]。

2中医药书目数据库

我国的古籍数字化研究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特别是书目数据化方面。国内稍有规模的藏有中医药古籍的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及图书馆,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医药古籍, 减少古籍的损毁程度, 无不进行馆藏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但是, 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 各书目数据库的揭示深度也不一样:有的相对完整;有的图书馆只是进行简单的书目录入, 既无简介也无摘要;有的甚至连基本项目也著录不完整。同时,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制订统一的书目数据库的建库标准, 我国的许多书目数据库重复建设严重, 远远未达到共享的目的。但书目数据库的建立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索的速度, 提升了中医古籍的利用效率。其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中医古籍目录数据”是国内的藏书比较丰富的书目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中医古籍5千余种6万余册, 中医珍善本为1.6万余册 (1 300余种) , 历代版本8 000余个, 占存世中医古籍的60%[3], “馆藏中医古籍目录数据库”是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中医线装书目》基础上建设的机读目录库, 收录有馆藏中医古籍书目信息10 610条, 提供书名、著者等多种检索途径[4], 方面了科研工作者查找和利用古籍。

3中医全文数据库

中医药古籍的珍稀性和易污损性决定了书本式目录和书目数据库不能满足科研及古籍保护的需要, 作为再生性保护, 全文数字化是最好的选择。我国真正的古籍全文数字化工作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现有的古籍全文数据库根据保存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全手工录入、全图像扫描、全图文结合三种方式[5]。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中华医典”和“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华医典”为光盘版的中医古籍数据库, 目前已收录中医古籍近千种, 它的最大特点是全手工录入, 这使它能对单个字符进行操作, 从而完成任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的, 该数据库内含320种中医药全文善本古籍, 对长期制约中医古籍数字化实现的一些关键性技术经过持续的研究和试验, 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 使读者能够方便的对古籍的内容进行检索、编辑和统计[6]。

另外, 一些综合型的中医古籍数据库里包含了中医古籍的内容, 如爱如生系列数据库也推出了医书集成产品;金图国际中医药古籍资料库、国学宝典等数据库中都含有大量的中医药书籍[7]。

4特色数据库

4.1 calis特色数据库项目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之外, 收藏中国古籍数量最大的机构。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馆藏古籍书目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004年初,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 联合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等, 筹划建立包容多个高校图书馆古文献资源的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 并以“高校古文献资源库”为项目名称, 同年6月份“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被批准列为CALIS“十五”建设项目“专题特色数据库”中的一级资助项目, 该项目已于2007年通过验收, “高校古文献资源库”项目制订统一古籍著录的元数据规范和数字加工标准, 如《calis特色库古籍著录规则》、《古籍描述元数据规范》、《CALIS特色子项目描述元数据规范及相关规定》等, 实现了古籍数据库数据著录标准化、数据标引标准化与规范控制标准化[8], 为今后高校开展古籍特色数据库建设, 实现古文献全文图像和全文文本的数字化工作,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属于综合型的古籍特色数据库, 并没有突出中医古籍的特点, 也没有对中医古籍的内容做更深层次的加工和提取。

4.2自建中医药特色数据库

中医古籍自建数据库工作是一项历时久、耗资多、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9]其建设主体主要是各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 据统计, 在125所医学类院校中 (含包括医学院系的综合性大学) , 有21所大学共建成了26个古籍文献数据库[10], 在古籍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与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中医古籍数据库”;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古籍善本书目提要数据库”、“中医文化书目库”、“送瘟神”中医药抗非典专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善本浏览”数据库,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古籍数据库”, 这些中医古籍特色数据库充分反映了馆藏特色与地方特色。但这些自建特色数据库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 缺乏统一标准和共享途径;大多数的特色数据库仅能提供目录、题录或提要检索, 缺乏全文数据库;而且数据库结构单一, 规模小, 专业面狭窄, 检索途经单一, 缺少丰富的检索词的查找和选择功能, 如主题词、责任者、分类号、关键词等, 有的数据库根本没有检索功能, 仅能浏览[11]。

5中医古籍知识库

知识库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结合的产物, 它是以一致的形式存储知识的机构。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医古籍数字化资源组织形式由基于字词检索的全文数据库开始转向深入到知识单元的基于概念检索的知识库系统建设, 目的是对中医古籍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利用。中医药古代文献知识库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构建了我国第一个中医古籍知识库系统, 收录的中医古籍以本草文献为主, 目前已建成中医古籍本草知识库、中医 ( (转转下下页页) ) 古籍方剂知识库、以及张仲景、陈士铎、新安医学、妇科、医案、蒙医药等6个中医古籍专题知识库。该数据库在中医古籍文本化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解析标注形成以知识元为关联的知识网络, 进而实现中医古籍知识库中知识的有效查询和发现知识。具有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语义检索功能, 结果显示以“知识元”为单位的信息。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我国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建设,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表现在:古籍数字化概念已经形成;标准程式和体系结构也已基本确立;数据库检索系统、辅助性研究支持系统的完善;技术手段正在逐步完善, 技术研究更多地转向古籍数字化的高级功能, 如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 对中医古籍的知识组织与处理变的更为细致, 中医古籍知识的计算机表达也有了创造性的突破, 中医古籍知识库的建设已成为古籍数字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存在着数据库规模过小、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标准、检索功能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信通过医学信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中医古籍数据库必定能实现专业性、实用性与共享性的统一, 使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典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裘俭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医药古籍保护工作述要[EB/OL].中国古籍保护网.http:∥www.nlc.gov.cn/service/others/gujibhw/

[2]唐丹.中医药古籍数据库建设概述医学信息, 2006, 9.

[3]http://www.cintcm.ac.cn/opencms/opencms/index.html.

[4]杨继红.中医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概述[J].现代情报, 2008, 5.

[5]龚娅君, 刘春.中文古籍数字化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7) :175-176.

[6]朱树良, .浙江省中医药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5, 17.

[7]李兵.常用中医古籍数据库评价与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4, 21 (2) .

[8]刘葵波.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水产科技数据库建设”为例[J].情报杂志, 2008:2:159-161.

[9]姚伯岳.“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 6.

[10]周瑛, .我国医学高等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 31 (11) .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展望综述 篇9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1]。中国拥有1.8万km海岸线和12万km内河航道,素有“航运大国”的美称。近年来,随着船舶综合监测及操控系统的开发[2,3]、船标岸协同下的交通状态感知与交互[4,5]、长江航道要素实时智能感知与融合技术的研究及综合应用[6,7,8]等科研项目的开展,我国的水路运输智能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船货跟踪、航道信息感知与服务、港口作业管控一体化、水路交通监管信息化和水路运输仿真模拟技术等方面[9]。加快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和实施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也已纳入了最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如何从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全局视角,审视智能水运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水路交通智能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水路交通智能化论坛》主题报告,分析了水路交通智能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探讨了智能船舶、信息传输网络关键技术和船联网未来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1 论坛概况

在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于2015年11月3日~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成功召开了“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年会以“新技术背景下的智能交通创新与提升”为主题,邀请了100余名嘉宾,围绕城市智能交通创新、交通大数据应用、水路交通智能化、道路交通安全、轨道交通信息化等研究热点开展了主题演讲、技术论坛和青年论坛等交流活动。

年会期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水路交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了“水路交通智能化论坛”,邀请了航海技术、内河航道、港口管理和船舶技术等领域的10位专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共同探讨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水路交通智能化的最新进展,旨在促进水路交通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2 水运智能化论坛报告总结

2.1 极地航海保障技术

位于地球南北两端,长年冰封的极地海域,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近年来,随着资源消耗速度的与日俱增,人类在北极地区航运、捕鱼、自然资源开发等活动日趋频繁,我国船舶的极地活动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极地航海保障技术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点课题。加强极地航海保障技术,是我国服务于世界航运、建设“海洋强国”的一项全新的基础性工作。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承担着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职责。通过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集美大学等科研院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实施了“极地211专项航海保障工程”,为我国船舶提供航标导航、海域测量、无线通信、海图编绘、冰上搜救等航海保障服务。

通过我国第31次南极科考任务,科考人员在极地航标导航、海道测量及绘图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功研发了适应极地环境要求的超高强度极地双模(无人、有人)智能测量艇;运用多波束声呐、卫星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系统、磁力仪器等扫测设备,完成了极地海域海洋精密测绘、航道探测等科研任务;研制了集成AIS和北斗的极地科考综合导助航数据平台、科考人员便携式应急示位标(AIS-MOB)[10]。

在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极地211专项航海保障工程”成果已逐步显现。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牵头,东海航海保障中心、集美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撰的《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于2014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实现了我国在极地区域航海图书资料的零突破,为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全方位航海保障服务,助力永盛轮 “再航北极、双向通行”。2015年1月,在南极进行了水准基面测量、平面定位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绘制了1∶5 000的大比例尺海图,并发现了一块适合中国科考船锚泊、避风、装卸货物的大型锚地。

2.2 内河航道智能化建设

2.2.1 三峡通航信息化建设

三峡通航业务指长江上起宜昌庙河下至宜昌中水门59km的航运综合管理业务,所辖水域拥有举世瞩目的三峡枢纽及葛洲坝水利枢纽2座世界级大坝,是船舶进出西南地区的咽喉之地,涉及通航调度指挥、船闸、海事、航道、锚地、通信等多方面的专业管理,对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强烈。目前,三峡河段已初步建立一批有特色的通航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形成了以传输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架构和以调度系统、GPS系统、VTS系统为主干的应用系统体系[11]。

三峡通航信息系统建设的应用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

1)船闸通过效率显著提高。通过调度系统与GPS系统、办公门户系统、船闸集控系统等的融合,实现了船舶过闸计划远程申报调度和信息交换共享。

2)安全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船舶监管系统增强了交通事故预防预控能力;通过监管系统与GPS系统、调度系统、CCTV系统的融合,实现了直观、连续的可视化船舶监管。

3)通航管理效能得到提升。优化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大力推进了信息系统管理规则、办法、规程的建立与完善。

4)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通航管理、服务模式的改变,使船舶交通事故发生率、待闸期间的能源消耗显著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2.2 长江航道要素智能感知、融合及其综合应用

长江干线航道自云南水富至长江口,全长2 837.6km,其上、中、下游河道特性和航道条件各不相同,水位、水深、流速等要素变动频繁,航道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航环境复杂。传统的信息采集准确性、实时性、数据传输可靠性较差,人工干预环节多,效率低,缺乏快速有效的航道要素感知、融合与传输技术。

按照长江智能航道体系构架,通过系统研究航道要素感知及传输技术,解决多源多态异构航道要素信息的融合处理,长江航道局制定了感知、融合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研发了航道要素智能感知和快速融合处理系统,实现了长江电子航道图要素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及时更新,依托示范工程开展了数据采集、信息发布和船舶服务等应用[6]。

长江航道要素智能感知与融合技术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长江干线航道沿程水位感知点布设方案,构建了基于一维数模的水位拟合模型。

2)制定了航道地形要素信息快速采集与预处理技术方案,研发了航道地形要素采集与预处理系统。

3)提出了航道表面流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方案,研发了数据自动化批量处理软件系统。

4)制定了船舶通航的山区河段能见度采集方案,研发了基于摄像机的能见度监测原型系统。

5)设计了基于多波束声纳的船舶吃水检测方法和系统框架,实现了与多波束测深声纳的双向通信,研究了深度数据滤波方法和船舶吃水识别算法。

6)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航道要素感知中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建立了试验平台,并在长江干线下荆江河段试验应用。

7)研究了典型航道要素数据传输特性,实现了不同河段航道数据传输集成。

2.2.3 船舶交通行为可视分析

可视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海量数据关联分析,并实现数据链走向的完整展示。目前,可视化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如:出租车数据可视分析[13]、城市交通拥堵可视分析[14]、飞机轨迹可视分析[15]等。

目前,国内船舶交通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积极开展内河船舶行为可视化研究,包括可视化系统框架结构、数据采集和处理、船舶行为特征提取和可视化分析,可为绿色、安全和高效的水上运输提供决策支持。

连续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增加了船舶航行的难度,同时,对水上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压力[16]。通过建立桥区船舶行为可视模型,实现船舶航行四维(经纬度、时间、航速)显示、异常数据识别、行为识别(停泊、转弯、过桥等)和上下水船舶航速分析,可为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见图1。

2.3 “置”慧航运

宝船网2.0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了一个开发、分享、透明和诚信的环境。目前,已涵盖全球电子海图、全球岸基和卫星AIS传播动态及全球气象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通过“云合计划”,宝船网向全社会开放数据接口,可用于水上交通流分析、海上目标及区域预警、大数据分析、航线规划和远距离海事感知等,解决了海量数据共享和分析的难题。

宝船网是一个基础性的平台,其广泛和有效的应用得益于云合计划,所有基础设施已全面云化,减少了第三方应用开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大数据产品(特定船型/货物的运营分析、空间信息库等),提供了万众创新的基础;宝船网 “航运生态”的发展定位,使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分享、拓展更加便捷;基于位置的公共服务,为第三方增值服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18]。

2.4 港口资源管理

2.4.1 智慧港口建设策略

经历转型升级,当今港口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发生深刻变化。其发展更趋理性化,功能不断拓展。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向综合物流中心发展;依托腹地经济向内陆扩展,为海运、陆运、空运及仓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客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商业和金融服务,具备了商务中心的功能[19]。

智慧港口(smart port)是行业发展和知识创新相互驱动而催生的一种新理念,其内涵极为丰富,现代信息科技是其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0]。同时,它具备了生态环境和谐化、物流资源集约化、港城融合一体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运营科学化和服务智能化等6大特征。狭义上的智慧港口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基于港口供应链思维,实现物资资源的无缝对接联动,达到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可称为信息化2.0港口[21]。

2.4.2 “互联网+”港口

作为水运大省,江苏省拥有1 090km海岸线、425km长江航道、691km京杭大运河,沿线港口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经济和地理区位优势。受限于港区分散、岸线利用不合理、传统管理方法效率低下等不利因素,港口资源管理存在改进和优化的空间。基于“互联网+”建立的港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港口基础设施资源全面管理、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决策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见图2。

港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突破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包括:海量港口资源数据的采集与整合、系统数据更新维护、大数据(GIS)共享平台建设和Web GIS地图服务响应速度等。借助港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全省港口资源数据的互联互通、各港口运行状态展示(树状目录结构)、公共锚地资源集中调度、重要港口视频监控、港口岸线规划、监管和港口经营监控。

2.5 电力推进技术

绝大部分运输船舶是由大型压燃式发动机推动的,使用燃料油提供动力和供热,其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PM)、硫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很高[22]。与传统的机械推进船舶相比,混合动力系统有着污染小、噪声低、续航能力强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电力推进船舶作为混合动力船舶的先驱,具备了操纵性好、推进装置布置灵活和综合节能显著的优点。区别于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船舶对于功率等级有着更高的要求(100~1 000kW级)。由于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整流、逆变设备)的应用,谐波干扰不可忽视。此外,混合动力船舶负载(螺旋桨)特性受水域环境影响较大。现阶段,混合动力船舶的主要类型可归纳为概念型和实用型两大类。其中,概念型混合动力船舶又包括太阳能/风能、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风能/柴电机组/蓄电池(如Hornblower Hybrid客渡船)等不同形式的混合动力船舶;实用型混合动力船舶多采用电池/柴油(如Long Range 23游艇)混合动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混合动力船舶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远程网络的智能化控制和监管。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系统从100kW级向1 000kW级发展,奠定了大功率混合动力船舶的技术基础。

3 水运智能化研究热点

3.1 智能船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3]。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重要。船舶作为水路运输最主要的载体,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以工业4.0为导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分析,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航运效率,成为世界各国研发智能化船舶的强大驱动力,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会思考”的智能船,可连续感知船舶运行与海况环境,降低事故率,保障航运安全,最终实现面向“Sea-海洋,Ship-船舶,System-系统,Smart-智能,Serv-ice-服务”的船舶运营智能服务体系(5S工程)[24];借助嵌入式数字技术,韩国现代重工与埃森哲(Accenture)正合作设计“互联智能船舶”,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决策流程[25];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造船供应商之一的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 PLC)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第一艘无人货船投入使用[26]。

智能船舶具有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是未来船舶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船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感知、通信导航、能效控制、航线控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遇险救助和自主航行等技术。现阶段,信息感知、通信导航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技术正在逐步完善并实现应用,而航线规划、安全预警和自主航行等技术处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之中。在后续研发中,需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突破[27]。

1)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提升数据挖掘效率。

2)智能船舶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

3)复杂条件下(如内河航道)智能船舶的自主驾驶研究。

4)智能船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3.2 信息传输网络关键技术

随着水路交通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传输网络技术在船-船,船-岸,船-标-岸信息交互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水路运输通信网络类型繁多、系统不兼容、效率低下等弊端。

围绕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长三角及京杭运河信息传输网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支持IPv6的安全自组织网络体系、基于传输质量的网络融合技术、船舶内部自组织通信、面向容灾的自愈性网络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智能水路运输中“感知本船”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能力的进步提供了支撑。同步实施的《江苏省内河船闸便捷过闸系统(水上ETC)示范项目》,目前已覆盖江苏省内主要的水路运输流域,为船民提供了智能化便捷服务[28]。

针对长江航道要素信息(水位、能见度、航标等)传输特性及不同网络的适应性,长江航道局开展了航道要素传输系统中的综合最优传输方式和传输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深入探讨了3G,AIS,ZigBee等无线网络的传输稳定性和覆盖能力,开发了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信息传输系统测试平台,并实现了典型航道(大埠街-兰家坨数字航道)要素感知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29]。

加快水运智能化的发展,水运信息传输网络的畅通是基础和前提。针对智能水运系统包含的众多对象,信息传输网络需要高度的统一和全局的规划,其顶层设计意义重大;其次,需要积极推动系统、终端的统一性,提升兼容性和可靠性;最后,需要突破跨区域信息传输、资源共享的瓶颈,实现信息传输网络的通用平台建设[30,31]。

3.3 船联网

在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船联网(connected ships)已成为智能交通行业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船联网具备了技术融合性、要素载体多样性和服务功能集成化的特点。

为促进航运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国内外已相继启动了船联网相关的研究和示范项目。2012年,交通运输部组织苏浙沪两省一市共同实施了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信息服务应用示范项目,旨在全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内河智能航运服务中的深化应用,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促进江海联运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长三角跨区域航运大数据整合,构建了一个面向服务、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了各类船联网业务系统动静态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32]。

为了保障跨国、跨区域内河航运业整体发展,欧盟总结了以往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经过协同研究以及示范工程应用,提出了构建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RIS系统)[33]。RIS系统建立在较为完善的航运基础设施之上,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应用于传统的内河航运体系,通过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了欧洲内河航运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环保,成为内河航运现代化、信息化的典范。

我国的内河航运信息化正逐步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侧重公共服务转变。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水路交通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总体构架、功能定位、运行管理模式等),仍需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针对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34,35]。

1)研究制定航运信息化标准体系并不断完善。

2)强化行业规范推广并保障实施。

3)推进航运基础设施信息化与区域资源整合。

4)突破网络传输、海量数据分析、系统稳定与安全等关键技术瓶颈。

4 结束语

上一篇:物业工程部上墙制度下一篇:文献阅读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