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2024-07-30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共8篇)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篇1

1.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35.订货点:是指企业发出订货单时库存的库存量。65.维修水平:即只是按照所指定的要求去做,只能对所发生的事物做品专营化程度、资料的稳定性、产品的寿命周期等。

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36.安全库存:指为了防止临时用量增加或交货误期等原因而预计的保出反应,不能预见将来的事态发展。97.供应因素:包括供应商的履约历史、交货能力、供应网点、服务能2.在途库存: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运输过程中的物品。险储备量。66.预防水平:是指可以预见可能发生的或潜在问题,预先作出反应。力以及与采购方现有关系特性等。

3.安全库存;s是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37.安全库存:就是用来补偿在供应的前置时间内实际需求量超过期望67.改进水平:是指不仅能预见可能发生或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98.补充物流:即物流系统从供应推动型系统转变为需求拉动型系统,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值或实际订货提前期超过期望订货提前期所产生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问题不再发生。这可以视为JIT理念在零售供应链中的应用。

4.周转库存:由周期性批量购入所形成的库存。38.服务水平:表达用存货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68.零件箱看板:是一种用空标准器传送生产指令的简单方式,即使用99.有效客户响应(ECR):是分销商和供应商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5.调节库存:用于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的不均衡、39.多余物品:也称多余物料,包括废料、富余物料和陈旧物料。者将空容器送回给生产者,表明需要更多的零件。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的收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40.循环盘点:是一种库存盘点技术,它进行的频率较高。69.关键率(CR):在这一规则下,加工的下一项作业是在所有等待加方法。

6.补充订货:是指根据需求从供应商处订货并将物品存入仓库的过程。41.库存记录精度:也叫存货精度,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之间的吻合工的作业中关键率最低的作业,即优先选择临界比(关键率)最小的工100.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

7.相关需求: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的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程度。件。关键率=交货日期的时间/剩余加工所需的时间。都是以最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互相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企业可以精确的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精确型需求。42.逆向物流:利用库存物品的可追溯性(如通过条码)可以处理和计70.限额发料:指按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生产计划资料以及企业生产过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的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

8.条形码:由一组顺序排列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算退货,这就是逆向物流。程中所发生的消耗反馈数据组织供料。续改进的环境。

9.时间序列: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43.故障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比率。71.排序规则:决定工作优先顺序的过程叫排序,即根据不同的规则来101.联合管理库存:是一种在VMI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数据构成的排序。44.回收物流:废弃物一部分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或完全丧失了使确定订单在机器设备上的加工优先权。下游企业权利职责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10跟踪信号:是指预测滚动和与平均 误差的比值,跟踪信号可用预用价值,形成无法在再利用的最终废弃物,即废物。废弃物经过处理后,72.作业计划:仅仅是一个到达某些生产目标的时间表,制订生产作业102.最优化法:这类模型运用复杂的数学手段如整理和线性设计,从测误差之和除以其平均误差计算得出。返回自然界,此过程形成废弃物流。计划就是要编制这样一张时间表。大量的备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11.定性预测方法:也称主观预测方法,它简单明了,不需要数学公式,45.富余物料:是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积压的良好物料。73.成批量到达:属于静态模式,并不是指顾客同时下订单,它是指将103.水平网络;是指那些在仓库结构方面处于同一层面的所有仓库。它的来源是根据不同的主观意见。46.陈旧的物料:是由于设计变更、式样改进、型号变化或者技术进步一段时间的订单收集后,同时制定生产作业计划。104.订货数量:指产品通过网络转移的订货量,其单位可以是托盘数

12.定量预测方法:又称统计与预测法,其特点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学而不再存需求的物料。74.动态模式:是指订单到达立刻安排生产作业计划。或拖车数。

模型来进行预测。47.物料需求计划:是计算生产最终产品所用到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75.机器限制系统:如果工人大于机器,称为机器限制系统。105.预测需求:是指未来期间预计的客户需求。13.长、中、短期预测时间:大于2年、3月-2年、小于3月的系统。MRP的基本形式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它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76.劳动限制系统:如果工人小于机器,称为劳动限制系统(即一个个106.均分发:也称为公平份额分配法,它是一种简化的存货管理计划

14.需求预测的时间:是指预测的时间跨度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决定了在制定时间内生产指定数量的各种人操作几台机器)。方法,用以向每一个配送设施提供公平的或“公平份额”的可得存货。

15.商业周期:从复苏到高涨到衰竭到萧条,周而复始。处在不同的阶产品所需各种物料的时间和数量。77.流程式:是指所有作业从一台机器到下一台机器进行加工时,具有 107.供应链绩效评价:主要是反应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段,需求不同。48.主生产计划(MPS):是一个综合性计划,是MRP的主要输入,相相同的加工路线。企业节点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单独地评价某一供应商的运营状况。

15.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成长、成熟、衰退期。当于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是MRP进行的驱动力量。MPS确定了最终产78.随机式:是指从一台机器到下一台机器加工路线是随机的。108.标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16.市场调研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如问卷调查、面谈、电话访问品的出产日期和出产数量。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用户订单、需求预测79.优先规则:是指决定作业加工顺序的规则。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等)收集数据,检查市场假设是否正确。得到。80.排序:就是将加工订单分发到车间并为每台机器制定作业计划文断学习过程,学习对象可以是行业中的强手、也可以是本行业中的先进

17.德尔非法(专家调查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美国兰德公司49.企业资源计划(ERP):1990年美国。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件。单位,还可以是其他行业中的领袖企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首先提出的,很快在 世界上盛行的一种调查预测方法。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81.工件等待:是指工件的某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的机器正在加工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18.季节性指数法:是把历史数据综合在一起,并计算出不同季节(时行管理的思想;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其他工作,这时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加工。109.团队:是指执行共同的目标、绩效标准以及实现方法的技能相互段、月、周)周期性变化的趋势,即每一段的实际值占整个周期总量的想。82.机器空闲:机器已完成对某个工件的加工,下一个加工工件还未到,补充的人群,他们接受彼此的责任。

比值。50.产品结构文件:也叫物料清单,是指生产某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称为机器空闲。110.企业经营绩效:是指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19。线性回归:是指变量呈严格直线关系的一种特殊回归形式。辅助材料或材料的目录。它不仅说明产品的构成情况,而且也要表明产83.先到先服务:简称FCFS,在服务业中也称为先进先出(服务),它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20.订货提前期:是从发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准备时间、供品在制造过程中经历的各个加工阶段。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工序集合的工作,即加工的下一项工作是所有等111.物资吞吐量:也成为周转量,是指计划期间仓库进出库物资数量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所51.计划订货到达量P(t):指为了满足净需求,零部件在时间t内计划待加工的订单中加工时间最短的作业。的总和。、112.企业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花费的时间。应到的订货数量。84.最早交货日期:简称EDD,在这一规则下,优先选择工期最紧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一定时期的 经营成21.固定订货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是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52.计划发出订货量R(t):指应当发出订单以使母项在需要的时候得工作,即加工的下一项作业是所有等待加工的订单中交货时间最早的作果和发展能力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和解释。

22.双堆法;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在每次进货时,都将物资分成两份储备,到零部件供应的数量,该数量应与P(t)相同,但要按订货提前期(前置业。113.库存量:是指计划期的平均库存量,它反应了库存的平均储存水一部分作为订货点的库存储备,单独存放。其余的作为经常性储备,供时间)前移。85.生产物料控制:是通过系统计划来控制物料的活动,包括对从需求平。

日常发料之用。53.最小成本法:是一个动态订购批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每个实验批识别识别直到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的所有物料的控制。114.综合发放率:是指每月实际发放的物资数量(件数、重量、金额)23.单箱库存系统:单箱系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量的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加,再除以该订购批量的单位总量,选择单位成86.库存成本:指随库存投资而变化的那些成本,其中包括资金占用成与本月要求发放数量的比例。

间隔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本最小的那个批量作为订购批量。本、各种仓储成本(仓储费用、仓储管理人员费用等)、构成产品的自然115.综合发放率:一般是指每月发放的物资数量(件数、重量、金额)

24.三箱库存系统:有时安全库存会被单独放在第三个箱子里,这时就54.MRPⅡ: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或非自然耗损(丢失、被盗、侵蚀等)、保险费用等。与本月要求发放物资数量的比例。

成为三箱系统。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英87.送料:是由仓库按用料单位的计划送料上门的一种物料发放方式。116.平均保管周期:是指一批物资平均在库保管时间的长短。它反映

25.固定间隔期系统:也称为定期库存系统,其运行过程可叙如下:每文MRP,为区别于物料需求计划而记为MRPⅡ。88.领料:是由用料单位到仓储自行提货的一种物料发放方式。了保管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大小。保管时间越长,保管要求的条件越严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库存,确定库存余额并发出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55.库存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库、标准库、电机库、毛89.定额拨料:就是根据消耗定额和生产作业计划资料、实际消耗资料格,维修、护养的工作量流越大。

库存量与库存余额的差。坯库、半成品库等的管理。核定材料拨给量,由生产用料单位办理相应的领料手续,将所需物料直117.及时发放率:是衡量库存准确率的指标之一,指要求从仓库出库

26.收发卡片法:就是用特制的收发卡片控制订货是时间的方法。56.基础数据管理:是指MRPⅡ系统中所涉及的有关产品结构,零件接拨到车间使用。交给对方的物资数量,与能够及时予以发放物资数量的比例。

27.正态分布:当需求量是连续的时候,常用正态分布来描述需求函数。明确、材料消耗、工艺路线、工时定额等生产技术数据管理。9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118.仓库利用率:是反映仓库在面积、容积等方面的有效利用程度的28.柏松分布: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分布,尤其用来描述需求率很低的物57.预计到达量:零部件在单位时间段t内的预计到达量,是指在计划从采购原材料开始,集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有销售网络把产品指标。

品,在需求不连续且均值较低的时候,可用柏松分布来描述需求函数。之前预先设计的或已经订货(指下达加工订单和采购订单)但还没到货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119.供给率:是反映库存物品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即用户服务水这种分布由其均值完全确定,而标准差是其均值的平方根。的在途量,预计在计划期内可以投入使用。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平,是供给量(数量、重量、金额)与需求量(数量、重量、金额)的29.负指数分布:可以用来描述某些批发和零售场合的需求函数。这种58.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翻译为卡91集成供应链: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比值。

分布由其均值所完全决定,而其标准差和均值相等。片、公告或标记。看板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卡片;零部件;指示灯或在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120.仓库内有效容积利用率:是指实际使用容积与仓库内有效容积的30.经济订货批量:简称EOQ,也叫经济定购批量,就是在订货系统中小圆球看板,即采用指示灯或小圆球作为启动生产的指令。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映。比例。

使总成本最低的订货间隔期,经济订货间隔期决定某项或数项物品,在59.JIT:指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求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92.QR:即快速响应,对零售供应链来说,就是制造也中的准时制。121.出库率:是实际出库量(数量、重量、金额)与计划出库量的比何时发货,即物品的订货都是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60.浪费:根据JIT生产方式的观念,被定义为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对它确定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供应时间,从而使得库存水平最小率。

31.价格折扣点:为了进行促销,物品的供应厂家往往在订货批量大于产品增添价值的任何活动、行为或事物。化。122.仓库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内仓库储存保管每某一最小值时提供优惠的价格,这个最小值就是价格折扣点。61.等候时间:指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滞留等待的时间,它被视为浪93.牛鞭效应: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称之为吨物资的费用支出,它是反映仓库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指标。

32.经济间隔期:就是在订货系统中使总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购间隔期,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早已被人们所公认。“牛鞭效应”或称之为“弗雷斯特效应”。123.收发差错率:它也是衡量库存准确率的指标之一,是指物资种类、经济订货决定某项或数项物品应在何时发出订货,即物品的订货都是按62.运送;通常指生产过程中物料和产品的搬运。94.配送需求计划(DRP):是指在流通领域中配送物质资源的技术,质量、数量、重量、金额、时刻、时期、发货目的地等在出入库时发生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的。63.库存:JIT生产认为,库存是一种浪费,是隐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它能够实现流通领域内物流资源按照时间、数量的需求计划和需求到位。差错的数量占总出入库总量的比例。

33.报偿递减原理:就是当安全库存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加一单位各类弊端与缺陷的温床,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DRP在逻辑上是制造需求计划的扩展,尽管这两种技术之间存在者根本124.假团队:是指那些看起来像一个团队在发挥作用,但实际上与团的安全库存所提供的对缺货的预防作用将很不明显。产操作不良的表现。性的差异。队目标相比,它只取得了很低的绩效。

34.最优水平:指在某一安全水平下,缺货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达到最64.自主性: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自行95.供应链中库存:是指供应链中的所有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小值,这个最小值就是最优水平。对生产作业进行控制,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96.经营因素:包括供应商的经营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产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篇2

自2004年中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 (A1) 项目在大庆油田实施以来, 大庆油田逐步实现了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等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但由于数据来源繁多、格式复杂、管理技术难度大, 一直以来只能依靠相关专业软件进行较为粗放的管理, 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底层数据模型的局限性导致了数据属性信息的缺失以及附属文档图件等数据内容的管理空白, 数据的完整性无法保证;二是管理方式与A1主库的异构性导致了数据之间的不连通, 数据的综合检索功能难以实现, 影响数据的使用;三是大块成果类数据存储格式的封闭性导致数据加工处理模块的开发存在技术壁垒, 数据的深化应用功能无法实现;四是基于该管理模式的数据标准体系及流程规范等配套技术无法满足当前日益提高的数据管理与应用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开展了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研究, 建立了自主化、标准化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了A1主库成果类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数据管理水平, 增强数据服务能力, 为油田勘探开发主营业务提供更高效、更友好的数据保障。

一、理论依据及实施过程

1.1数据管理标准制定。数据管理技术体系的实施离不开相关数据管理标准的支撑。为了更规范的完成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管理与数据库建设, 我们先后起草制定了《石油天然气物探工程数据格式规范》和《地震解释归档数据命名规范》等3项股份公司、油田公司数据管理规范, 建立了中石油统一的石油物探成果数据归档标准, 定义了地震、非地震等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归档数据的内容、格式、命名及存储介质, 为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管理与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标准保障。

1.2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的技术核心是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实现。针对地震勘探解释数据模型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开展了大块数据标准化存储技术及EPDM数据模型设计技术研究, 实现了油田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在A1主库中的一体化管理, 建立了油田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相关数据间的有机关联。

1.2.1大块数据标准化存储技术。空间数据库是一套支持在Oracle内进行空间数据存储的技术, 能够正确、恰当地存储具有空间属性的主库大块成果类数据, 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前景。通过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在业内首次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层位、断层等“线”、“面”类型大块成果类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全面覆盖了A1主库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类数据内容, 改变了地震勘探成果数据基于文件形式的落后存储模式, 实现了A1主库大块成果类数据的标准化管理。

1.2.2 EPDM数据模型设计技术。在梳理地震勘探解释工作的业务流、数据流和软件流, 进一步理清数据关系的基础上, 设计完成了基于项目、解释成果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模型, 模型由地震解释子模型、项目成果子模型组成, 其中地震勘探解释子模型涉及数据表18张, 字段182项, 实现了对工区基本信息、工区导航数据、地震解释层位数据、地震解释断层数据、地震解释断层多边形数据、速度场数据等地震解释成果数据内容的全覆盖;项目成果子模型设计数据表6张, 字段56项, 实现了对于项目基本信息、项目文档图件等数据内容的全覆盖。应用该技术完成了地震解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数据模型的可行性、稳定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1.3归档流程建立与执行。新数据入库是数据库生命力的重要的保障。在新数据入库过程中,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是数据归档最核心的内容。在之前的归档流程中, 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解决归档数据收集无据可依的问题, 转“给什么要什么”为“要什么给什么”, 提高入库数据的完整性;二是解决数据质量控制责任不清的问题, 建立“查一项, 签一项”的责任机制, 以提高入库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完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归档流程,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应归档数据确认节点, 实现了数据收集有据可依。在接收到归档任务后, 首先通过梳理项目合同、项目技术总结报告及项目汇报多媒体三份文档, 从中确定出应归档数据内容清单, 详细列明应归档数据内容、数据量及数据格式, 并由专业人员签字确认, 形成归档成果主要依据。

二是完善了数据接收节点, 确保入库数据完整无缺。依据应归档数据清单, 数据管理人员逐项接收相关数据内容, 编写数据完整性检查反馈意见单;归档人员对照该意见单补录数据或说明, 并由专业人员签字确认。

三是完善了数据质量检查节点, 保障归档数据准确无误。明确区分质控责任, 数据完整性检查后, 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质量逐项检查签字确认。

1.4全新管理架构搭建。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与管理体系, 我们搭建了全新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管理架构。该架构由数据归档、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接口三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汇交部分由数据预处理、属性录入、文档加载及专业软件ETL四个模块组成, 实现原始数据向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库的高效加载功能;数据管理部分由数据维护模块、数据质控模块等5个部分组成, 实现日常数据管理功能;数据服务接口由数据查询、数据下载等4个模块组成, 用于向用户提供数据应用支持。该架构一方面与当前A1项目主库数据管理架构兼容, 另一方面改变了之前“条带装”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管理模式, 实现了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建立了大块成果类数据与井筒类等其它数据的有机关联, 数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实施效果及结论

通过技术研究与管理创新, 建立了大庆油田全新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了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同之前相比,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是建立了全新的技术架构, 实现了基于Oracle的主库数据一体化管理, 解决了之前大块成果类数据无法管理, 只能依靠文档形式打包存储的问题。

二是起草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管理标准, 解决了之前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管理无据可依的问题, 数据管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石油天然气物探工程数据格式规范》等3项标准已全面应用到数据管理过程中。

三是完善了数据维护流程, 规范了归档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进一步提高了入库数据质量。相关流程已在日常数据维护中全面贯彻执行, 有效的保障了入库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总体来说,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管理体系, A1项目主库数据质量管理内容进一步扩展, 数据管理技术进一步加强, 数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数据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石油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管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依据《石油天然气物探工程数据格式规范》等企业标准规范, 建立了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标准化管理体系, 使A1项目主库大块数据管理与应用进一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地震勘探解释成果,EPDM数据模型

参考文献

[1]李伟, 刘瑞超.石油天然气物探工程数据格式规范 (Q/SY1749—2014) [J].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2013.

[2]王洪礼, 陈卫军, 李伟.地震解释归档数据命名规范 (Q/SY DQ1441-2010) [J].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2010.

管理学的名词迷宫 篇3

辨析的标准是什么至关重要。可能有人会觉得,名词术语少,易于理解,就是好文章,名词术语多,非常专业,就不算好文章。恐怕不尽然。有些文章术语不多,琅琅上口,固然不错,但有些文章术语连篇,深奥难解,照样是经典。像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读起来就很费劲。这本书里的有些名词,不仔细推敲就难以把握。比如,尽管巴纳德不厌其烦地解释“能率”和“效率”(汉译本译为有效性和能率)的区别,解释“无差别区”的用意,但是对外行来说还是具有理解上的困难。这种理论著作,如果没有必要的专用名词,就很难把事情说清楚。所以,这类名词,就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没有现成名词的情况下,为了作出学术上的准确阐释,还需要造出新词来。比如社会学家布迪厄,为了解释学习而形成的习惯,专门造了两个新词“习得”和“惯习”;还有如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创造的“证伪”,库恩创造的“范式”等,都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管理学中的名词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名词是帮助你理解,还是阻碍你理解。这个标准,实际上是学术与巫术的分水岭。一般来说,学术是把人们不明白的东西力求说清楚,而巫术是把人们本来还明白的东西故意说神秘。按这一标准来判断名词术语,八九不离十。

现实中有一些管理学著作,在使用名词时恰恰同上述标准背道而驰。作者好像总害怕读者弄清楚他说的是什么,所以,尽可能要用名词把你绕进去。似乎不夹杂几个谁也说不清的词汇,就显得没有学问。对这一点,汉迪曾经有着辛辣的讽刺。但是,管理学界依然我行我素。中国的管理学界,这种用名词唬人的现象更为常见。

凡是那种看了只觉得玄乎而更加敬畏的名词,凡是那种无助于理解且不讲道理的名词,大体都属于上述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学术上的底气功力不够,所以要靠它来撑门面。反过来,凡是必须用来说明某种原理的名词,凡是只有使用它才能更准确地阐释道理的名词,不论难易,都在必要之列。

还有一种现象,在翻译著作中更为常见,就是使用大量缩略语。缩略语不是不可用,在美国人的著作中也很常见。但是,如果这个缩略语让内行也看不清楚,那么同样是用来蒙人的。以广告为例,如果尽可能说清产品性能,就属于正常的推销;如果迸出一堆谁也不明白的缩略字母组合,就有可能是让你上当的。外文缩略语如此,汉语缩略语同样如此。

即使缩略语不制造神秘,如果缩略不当,有可能带来误解,那也是学术著作的瑕疵。不信,你不妨试试,把“购房事务”、“人才流动”缩略为“房事”、“人流”,看看效果如何?

医学管理名词解释 篇4

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控制。

3.管理的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基本特性: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普遍性和目的性、管理

和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

5.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6.管理学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

7.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

8.护理管理者的任务: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加强监控和质量管理、做好协调工作、做

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9.护士长的角色:护理管理者、联络者、代表者、监督者、传达和宣传者、护.患代言人、计划者、冲突处理者、资源调配者、协商谈判者、教育者、变革者。

10.泰勒是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

组织的管理效率。

1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效率至上、挑选一流的人员、实行标准化管理、实习

将理性的报酬制度、劳资双方共同协作、实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提出例外原则。

12.法约尔是过程管理之父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3.管理的14项原则:管理分工原则、权利与责任联系原则、确立和遵守纪律原则、命令的统一性原则、指挥和领导的统一性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公平支付报酬原则、权利适度集中原则、管理划分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管理原则、保持组织成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团结协作原则。

14.韦伯是行政管理之父

15.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明确的分工、至上而下等级系统、人员的考评和教育、职业

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16.霍桑实验分4阶段: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

17.梅奥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重视提高工人的满意

度。

18.系统:指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

机整体。

19.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平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0.与系统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

21.与人本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能级原则、动力原则。

22.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设计的活动过程。

23.计划作用的时间分类:长期计划一般指五年以上、中期计划一般指2~4年、短期计划一

般只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计划。

24.按计划的规模分类:战略计划、战术性计划。

25.按计划的约束程度分类: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26.计划的步骤:分析形势、确定目标、评估资源、拟定备选方案、比较方案、选定方案、制定辅助计划、计划预算。

27.目标的作用:主导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推动作用、标准作用。

28.目标管理:是由组织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有员工实行自

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29.目标管理的特点: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加强自我管理、强调自我评价、强

调整体型管理、强调目标特定性。

30.目标管理分为:制定目标体系、组织实施、检查评价。

31.时间的特征:客观性、方向性、无储存性。

32.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而进行的一系

列活动,它包括对事件进行的计划和分配,以保证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留出足够的余地处理那些突发事件或紧急变化。

33.ABC时间管理法:最优先的目标、较重要的目标、不重要的目标、34.时间管理法的核心: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保证重点工作,兼顾全面,有效利用

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5.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织起来的结构原理、制度化的人群结合体。

36.组织设计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专业化分工的与协作的原则、管理层次的原则、管

理幅度的原则、职责与职权相应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37.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参谋型、矩阵型、委员会组织及团

队。

38.组织变革的动力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服务内

涵不断丰富、一般社会因素。

39.勒温的变革三步模型:解冻时变革前的心理准备阶段、变革是改革过程中行为转换阶段、重新冻结是改革后的行为强化阶段。

40.医院:是对个人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备有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医疗设备

和医务人员等,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对住院或门诊病人实施诊治与护理疗事业机构。

41.医院的基本功能:医疗、教学、科学研究、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

42.医院工作的特点:医院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医疗为主体,一切为了病人;医院工作的科

学性、技术性强;医院工作时间性、连续性强;医院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强;医院工作是劳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复合型劳动;

43.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群体意识、工作作风和行为准

则的总和。

44.组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45.人力资源管理: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46.护理人力资源的特点: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的可变性、人力资源的组合性、人力

资源闲置过程的消耗性、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可塑性。

47.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护理人力资源规划、护理人员招聘、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

绩效评价、护理人员开发及发展、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及劳动保护

48.护理人员配置原则:科学配置原则、成本效率原则、机构合理原则、个人岗位对应原则

49.护理人员排班的原则:满足需求原则、结构合理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按职上岗原

50.护理人员排班方法:周排班法、周期性排班法、自我排班法

51.绩效评价工具:绩效评价表、排序法、比例分布法、描述法、关键事件法、目标管理法、360度绩效评价方法

52.护理人员培训的原则: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原则、与组织战略发展相适应原则、综合素质

与专业素质培训相结合原则、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原则、长期性与急用性相结合原则

53.职业锚:是指人们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长期的职业定位

54.职业锚的类型:管理型、创造型、安全稳定型、自主型

55.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个人特长和组织社会需要相结合原则、长期目标和

短期目标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动机与方法相结合原则

56.薪酬:是指组织根据员工在组织中所作出的贡献所付给的相应回报

57.薪酬的分类:直接经济薪酬和间接经济薪酬

58.薪酬管理原则:按劳付酬原则、公平原则、竞争原则、激励原则、经济原则、合法原则

59.领导:是指管理者通过影响下属达到实现组织和集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使下属

心甘情愿的为组织目标而努力

60.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关系和区别:二者的联系是,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他人共同实

现目标都拥有改变他人行为的力量,二者的区别是。领导者是经过上级任命或者是由群体内部自然产生。领导者运用其影响力、人际关系、领导才能,指导、帮助下属完成组织目标并不需要以正式职位和合法权利为基础

61.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职位权利和个人权利

62.权利性影响力的核心是权利的拥有其特点是:对他人的影响带有强制性,对外推力的形

式发挥作用;在这种影响力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权力性影响力对下属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一种外在的因素,其影响程度是有限的63.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

64.非权利性影响力具有以下特征:对他人的影响不带有强制性、无约束力,这种影响力以

内在感染的形式潜在的发挥作用。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主动随从和自觉服从

65.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沟通作用、激励作用

66.领导理论按照其发展阶段分为三种类型:特征领导理论、行为领导理论、权变领导理论

67.管理方格理论:协作式管理、中庸式管理、俱乐部式管理、权威式管理、贫乏式管理

68.授权:是指在不影响个人原来的工作责任情况下将自己的某些责任分派给另一个人,并

给予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职务上权利,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适当授权来增加自己的工作时间

69.授权的原则:合理授权原则、以信为重原则、量力授权原则、带责授权原则、授中有控

原则、宽容失败原则

70.授权的注意事项:授权规范化、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积极承担

责任

71.工作压力: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在应对自认为难以应对的情况时所产生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72.激励: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人的内在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

进的心理过程

73.激励的原则:引导性原则、按需激励原则合理性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时效性原则

74.双因素理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重视保健因素对护士情绪的影响利用激励因素引发护

士的内在动力建立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

75.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以期获得反应及效果的过程

76.冲突:是组织群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的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一

种矛盾的变现形式

77.冲突的分类:建设性冲突和非建设性冲突

78.建设性冲突的特点:双方都关心实现共同目标和解决现有问题、双方愿意了解彼此的观

点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双方争论是为了寻求较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相互信息交流不断增加

79.非建设性冲突的特点:双方极为关注自己的观点是否取胜双方不愿意听取对方的意

见而是千方百计的陈述自己的理由抢占上风以问题为中心的争论转为人身攻击的现象时常发生互相交换意见的情况不断减少以致完全停止

80.控制:是管理者监督和规范组织行为使其与组织计划目标和预期的绩效标准一致的系统

行动过程

81.控制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重点性原则灵活型原则 及时性原则

82.控制过程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评价并纠正偏差

83.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84.护理安全管理包括: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与护理风险的关系医院安全医院安全

管理护理安全管理

85.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服务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

外的按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不安全的隐患。

86.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医疗服务效果中占有重要地位。

87.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使产品质量能满足产品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审核及改进等有关活动总和

88.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可衡量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原则严肃性

和相对稳定性原则

89.PDCA循环的特点:完整性、统一性、连续性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联系相互促

进不断循环不断提高

90.护理质量缺陷: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

91.医疗纠纷:指患者或家属就对医疗服务的过程内容结果收费或态度不满而发生争执,或

对同一医疗事件医患双方对其前因及后果,处理方式或轻重程度产生分歧发生的争议

92.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93.医疗事故的分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

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94.护理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人工处理、计算机处理

95.侵权行为:是指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权利进行侵害导致病人利益受损的行为

96.侵权行为主要涉及侵犯自由权、侵犯生命健康权、侵犯隐私权

97.领导和管理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二者的共性是:行为方式上两者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

管理学名词解释 篇5

企业文化:是一定文化背景下企业价值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企业个性 利益相关者:与某一企业存在的一种或者多种经济利益关系的个体和群体,而不管这种利益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

社会责任: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有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重视员工的合法利益,保护环境等。

企业管理伦理: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管理的伦理理念为核心,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实践的总和。

决策:为达到一定目标,在充分掌握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实施的管理过程。

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和安排

战略管理:制定、实施、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

目标管理:是通过一种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一级接一级地转换为各级组织,直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组织:是有意识的加以协调两个及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

领导:所谓领导就是影响,影响组织中的下属使之心甘情愿的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控制:就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他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

管理创新:把一种新的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新的组织形式引入,并取得相应的效果的过程。

制度创新: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有关企业性质,地位,权利,责任以及相互关系的规定、规范、准则的总和。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核心竞争力理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学识

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组织中存在这种组织学习,并成为企业立身的一个基本原则的组织形式。他能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是指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料和顾客需求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

战略记分卡理论:是一种革命性的业绩评估制度和战略管理制度,主要为企业经理们提供一个框架,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4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现代管理名词解释 篇6

2、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英国产业革命后,随着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企业根本制度。其特征是以法人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为主要形式?

3、管理的概念:

是让其他人同自己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管理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过程,来协调所有的人力和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4、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程度。

5、组织效率: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6、法约尔“天桥”即允许同级间的人员取得直接联系,然后将所采取的行动报告给各自上级。

7、管理科学理论: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系统的观点、经济效果评价的标准、数学的方法、电子计算机的技术服务于决策的目的的。

8、规划论:是用以研究如何统筹安排,合理调度人员、社别、物资、资金、时间,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规划论是统筹学中发展最成熟的理论,包括闲心规划论和非线性规划论和动态规划论。

9、排队论:有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或等待线理论,是研究要求获得某种服务的对象所产生的随机性聚散现象的理论。

10、网络分析技术:是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和统筹法的总称。是一种用网络图来解决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中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的管理技术。

11、系统工程:主要以人工系统为研究对象,把它看作是一种具有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模拟,以便最有效的实现预定目标。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篇7

在当今社会, 我们组织的每个成员, 都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知识更迭日新月异, 生活环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 组织成员赖以生存的场所——组织, 也在这个大的环境变化趋势下, 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 受这个环境变化的影响, 成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既可能是成员努力工作、发愤图强的动力, 也可能成为成员的阻力。本文试图通过对组织成员的负面影响的压力来源的分析, 从而找到如何能够是压力得以解释的方法, 并就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1 组织成员压力的来源

要找到组织成员的压力来源, 首先明了什么是压力, 压力就是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 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

从心理学的角度, 每个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经济管理的角度, 对人性的假设中, 人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 因而会在经济上患得患失, 在人际关系上又有与人交往和受尊重的要求, 这样, 人们都会有压力产生。因此, 我们可以把人们的压力产生的来源作一分类。

第一种, 组织因素。首先, 组织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有机整体, 要形成这个有机整体, 就要设计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体制来共同发挥作用, 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设计中的多头领导情况的存在, 如矩阵制的组织结构, 打破了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原则, 使得员工无所适从;同样的, 在工作的安排中, 工作负担过重或者过于枯燥也会给成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 组织对一个成员来说, 组织是他们求生存的场所、社会交际的场所、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人生发展的场所, 因而在组织中就存在三种基本的工作关系, 即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和独立关系, 但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和独立关系是非常罕见的, 更多的是这三种关系的复杂混合, 这三种关系的交互作用也会使成员产生压力。

第二种, 个人因素。首先, 由于人是社会人, 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成员的状况及其变化, 如家庭成员下岗、去世等等, 会给组织成员带来影响, 从而产生压力。其次, 成员个人伤病、离异、法律纠纷等等现实问题, 也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2 组织成员压力带来的后果

生活在组织中的个人, 由于受到了来自组织和个人的压力, 从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理上的反应。医学界认为, 压力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各种病症随之出现, 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第二, 心理上的反应。由于压力的存在, 从而带来紧张、焦虑、易怒、烦躁等等心理现象, 反应在工作上, 人们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 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的需要。

第三, 行为上的反应。压力会使人们的行为有所改变, 如工作懈怠、效率降低, 自暴自弃、举止异常等等。

3 组织成员压力的解释中管理者的作用

当组织成员的压力构成消极影响的时候, 就需要对压力进行解释, 当然作为成员个人, 就要进行情绪管理, 积极的寻求对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进行控制的方法, 以消除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 作为管理者, 当组织成员由于压力的存在, 最终表现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的需要, 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时, 就要设法使组织成员能够解释压力, 这也是对管理者提出了挑战, 以下从组织的管理者在员工的压力解释中应采取的方法和发挥的作用方面作以简析。

首先, 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使组织成员在面对压力的时候, 能正确的认识并正视压力存在的现实, 从压力产生的根源上剖析, 从而找到解释压力的方法。

其次, 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心理疏导工作, 如建立心理咨询室, 情绪宣泄室等场所, 既让成员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 又让成员的压力带来的恶劣情绪得以宣泄, 坚强、勇敢的面对压力, 甚至使压力转变成动力。

再次, 采取各种措施使组织成员的压力得以解释。

对于个人因素产生的压力, 管理者要尽力帮助成员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让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融入到组织的这个大家庭中, 使组织成为成员精神上的坚强后盾, 从个人的得失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 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把组织成员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能够结合起来, 引导成员把重心放到目标的追求上;同时还要构建强势的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通过学习组织文化, 进而外化为组织成员的行为, 使组织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需要。这些措施都能使组织成员的由于个人因素导致的压力得以纾解;同时, 也可以采用一些比较适宜的、能够有效减轻压力的放松技巧和方法, 如深呼吸、做工间操、进行户外活动等方式, 引导员工减少压力。

对于组织因素产生的压力, 管理者就要从用人的角度来释解压力。对于由于员工能力不足产生的压力, 管理者就要对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进行分析, 为其安排与其能力匹配的工作, 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对于组织结构造成的原因, 就要通过改善组织沟通是由于组织结构造成的压力减至最小;对于组织中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压力, 就要设法减少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 如计划和程序更加明确、目标和考核标准更加明晰、沟通渠道更加通畅、或者让员工参与到决策中以消除担忧和误解;对于组织内部的竞争带来的压力, 管理者应当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方案;对于来自枯燥的工作, 可采用工作丰富化的手段, 如工作意义丰富化和工作内容扩大化的方法;对于过重的工作负荷, 则可考虑适当的减少工作量等等手段。

4 结束语

如何帮助员工克服压力、适应环境, 关系着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 对有效帮助组织成员克服压力的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是管理者和组织值得关注并应当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组织成员压力来源及压力带来的后果的分析和阐述, 把重点放在对压力的负面影响的探讨上, 试图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找出组织中成员的压力解释的方法, 进而帮助组织成员进行情绪管理, 减少组织中由于这类原因导致的各种冲突, 使组织部门、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协作的精神, 并使组织成员在组织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所长, 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组织中的压力,压力解释,情绪管理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2]井淼.管理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7, 12.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篇8

关键词:扶贫资金;资金挪用;内在因素;决策倾向;稳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12.4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393-04

收稿日期:2013-05-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编号:12XMZ0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编号:12XZJA790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编号:13YJCZH15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C04B03);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青年基金。

作者简介:孙前路(1983—),男,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E-mail:tbsql@qq.com。

通信作者:刘天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三农”问题的研究。E-mail:sxpldm@163.com。贫困问题是经济发展失衡问题,这种失衡在未得到外力影响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扶贫正是以外力打破这种均衡状态的一种有效方式。贫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扶贫需要一个多维度的方案,至少包括教育、就业和劳动政策[1]。自中央1986年大规模开展扶贫活动以来,我国经历了1986—1993年的“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和1994—2000年的“国家87扶贫攻坚计划”。进入21世纪,中央先后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以改善贫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扶贫需要资金支持,因而扶贫资金的投放、效率和监管成为扶贫问题的重要命题。至今,国际上已有大量关于扶贫资金问题的研究。Green等利用案例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正式金融政策和非正式金融政策(包括小额信贷)在家庭企业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金融部门的政策发展方式对消除贫困的影响[2]。Qureshi等研究了小额信贷在扶贫中的作用,并证明在扶贫中小额信贷是非常有效的[3-5]。Frank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例分析了不同家庭之间资金转移程度与家庭间收入的差异,结果发现,如果他们(各家庭)追求财富平均分配,资金转移到目标群体时必须降低标准,甚至低于他们追求的福利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证明为什么(地方)政府不愿意将扶贫资金投放到最需要资金(即最贫困)的地方[6]。在转移额度上,政府主导的向贫困家庭的资金转移项目会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的制约,项目最初运行时,极度贫困家庭范围也会比较窄,而穷人脱贫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像样的工作,因而政府的工作在于对低技能的工人和失业者的培训和对培训课程的评估[7]。国内学者对扶贫资金问题的研究角度主要包括资金分配及影响因素角度[8]、资金投放效果角度[9-13]、资金投入对缓解贫困作用的角度[14-15]及从扶贫资金投入机制构建角度[16]等,在这些研究中有3个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1)扶贫资金如何分配?(2)扶贫资金投放成效如何?(3)如何构建扶贫资金投入机制?由于扶贫工作涉及上级政府、下级政府(或扶贫部门)和被扶贫地区三方,各方在扶贫过程中关注焦点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各方目的的不统一,尤其是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間,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探讨上级政府扶贫资金投放策略倾向与下级政府扶贫资金挪用倾向问题本身就十分具有挑战性。这些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么是基于扶贫资金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要么是构建扶贫资金与贫困相关指标下的模型检验。虽然以上研究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其缺陷表现在缺乏对扶贫行为主体的深入分析,Myles等从博弈论角度讨论扶贫中的博弈现象,但并不能给出行为主客体间所关注的影响变量[17-19],因而所给出的支付函数也值得研究。本研究在总结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各自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决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引申讨论。

1模型构建

决策各方关注的因素(即影响变量)是决策模型构建的前提。本研究主要针对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在扶贫资金运用倾向问题领域构建决策模型,模型中参与人为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为简单起见,假设上级扶贫资金拨付与下级政府扶贫资金获得均为单一通道,即上级政府扶贫政策的开展与落实情况完全依靠该下级政府的实施,同时下级政府扶贫资金完全由该上级政府拨付。

令上级政府辖区内居民自身减贫努力平均水平为a1,下级政府辖区内居民自身减贫努力平均水平为a2,a1和a2的大小取决于不同地区居民拥有的资源禀赋、家庭劳动力数量、资金多寡、家庭负担等因素;同时,各级政府资金运用策略也会影响到所辖地区扶贫资金的效率,分别用b1和b2表示。当各级政府采用消极(或谨慎)扶贫策略时,影响为负效应;当采用积极扶贫策略时,影响为正效应。上级政府扶贫决策和下级政府扶贫决策相互影响,用c1表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决策影响,用c2表示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决策的影响,不同决策最终会影响扶贫资金的运用效率。

本研究假设:(1)扶贫资金效果的有限性。即扶贫资金运用要考虑贫困人口的数量,其作用对单一家庭而言小于家庭成员自身的减贫努力。(2)贫困地区居民自身具有减贫的动力。即在为得到政府扶贫资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3)上级政府扶贫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地方贫困,缩小地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均衡发展。(4)下级政府在于当地经济发展。即更确切地说是GDP的增加。假设(1)和假设(2)为各级政府的策略选择提供了前提,即贫困区贫困居民的自身努力效果(内因)高于政府扶贫资金的作用(外因),在下述各级政府面临的决策情况中表现为a1和a2是固定较大的正值。假设(3)和假设(4)体现基于决策双方的决策矛盾。用x(t)表示上级政府的集权倾向,y(t)表示下级政府的扶贫资金挪用倾向,至此可以得到以下4种决策情况。

nlc202309041920

(1)上级政府集权下级政府不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2)上级政府集权下级政府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3)上级政府放权下级政府不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4)上级政府放权下级政府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上述模型组构建了上级政府冲突和合作的系统模型,属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的范畴,其各方行为决策均受对方影响。以上模型组构建与下文各数学模型求解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求解系统的动态规律,更重要的目的是在分析系统动态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决策系统的稳定性,以获得更好的决策稳定状态[20]。

2模型分析

2.1不同情况下的均衡点与稳定条件分析

基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令:x(a1-b1x+c1y)=0

y(a2+b2y-c2x)=0,可求得上级政府消极下级政府积极模型的4个平衡点为:A1(0,0)、A2(0,-a21b2)、A3(a11b1,0)、A4(a1b2-a2c11b1b2-c1c2,a1c2-a2b11b1b2-c1c2)。

对原方程组右边函数求偏导,原方程组可以表示为新的线性系统,即:

dx1dt

dx1dt=a1-2b1x+c1y1c1x

-c2y1a2+2b2y-c2xx

y。

将平衡点A1(0,0)带入上述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可得该平衡点下的系统矩阵a10

0a2,令S为拉氏变量,S与单位矩阵的乘积减去该系统系数矩阵,并令其行列式等于0可得:S-a110

01S-a2,进而该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为r11=a1、r12=a2,由于a1和a2均大于0,根据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该平衡点是不稳定的。

对于平衡点A2(0,-a21b2),其系数矩阵为a1b2-a2c11b210

a2c21b21-a2,用拉氏变量S与单位矩阵的乘积减去系统系数矩阵,可求得特征值为r21=-a2、r22=a1b2-a2c11b2。当a1b2>a2c1时,特征方程有1个正的和1个负的实根,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不具有收敛性,为不稳定系统;当 a1b2

同样,可以求出平衡点A3(a11b1p,0)和A4(a1b2-a2c11b1b2-c1c2,a1c2-a2b11b1b2-c1c2)的特征值分别为r31=-a1、r32=a2b1-a1c21b1和r41=a2c1-a1b21b2、r41=a2b1-a1c21b1。

由此得知当a2b1

根据以上分析,易得到情况(2)、(3)、(4)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决策平衡点和稳定条件,与情况(1)的平衡点和稳定条件得到表1。

容易发现4种情况的均衡条件相同,即上级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与下级政府扶贫资金挪用决策面临的不同情况与最终策略作用均衡条件无关,但平衡点有差异。另外,在每种情况下的第2个平衡点和第3个平衡点的平衡条件均与第4个平衡点的平衡条件相对立,这一现象表示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在扶贫资金运用中既有积极合作的一面,也有相互“背叛”的一面。表1各情况下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决策平衡点和稳定条件

2.2稳定趋势模拟

以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在情况(2)、(3)下模拟系统的稳定性[20]。为使研究简单化,令a1=10、a2=12、b1=1、b2=2、c1=1、c2=1,此时,情况(2)的方程组可简化为dx/dt=x(10-x-y)

dy/dt=y(12-2y-x),根据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周围的近似方程方法,在平衡点2和平衡点4周围可分别近似为:

dx/dt=4x

dy/dt=-6x-12y+72(1)

dx/dt=-8(x+y-10)

dy/dt=-2(x+2y-12)(2)

對于上级政府而言,将(1)式合并得d2x/dt2=16x;对于下级政府而言,可将方程组(1)式合并为d2y/dt2=-8dy/dt+48y-328,并且令初始值x(0)=1、dx(0)=1、y(0)=1、dy(0)=1,分别用Matlab软件求出各函数的表达式,画出各级政府决策收益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图1)。

同样,可以得到在情况(2)在平衡点4的各级政府决策决策收益与时间的关系图,结果如图2所示。

为对比不同情况下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决策变化,得出在情况(3)下在平衡点4的各级政府决策收益与时间的关系图,结果如图3所示。

3结论

上级政府决策直接影响下级政府的决策动机,同样下级政府的决策也会影响上级政策的决策倾向。图1表示上级政府的集权倾向会导致下级政府在一定的稳定期后急速下跌,即会产生强烈挪用扶贫资金的倾向。同样,下级政府挪用资金倾向,上级政府也会有所察觉,表现在其决策倾向稳定一段时间后会急速上升,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运行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就解释了不同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行为组

nlc202309041920

合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双方积极的扶贫资金管理与运作会得到对方的回报,即在上级政府采用放权下级政府不挪用的前提下,上级政府会对下级政府的行为备受激励,由于信任的存在,放权将会进一步加大,最终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放权可能会进一步激励下级政府更有效地运用扶贫资金,以获得其在扶贫工作、政绩工作的回报。

需要说明的是,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决策的背离会导致一方策略有对方策略“侵占”的危险,即上级政府若盲目地放权,下级政府将有“挪用”扶贫资金的激励,从而导致上级政

府的放权为下级政府的“挪用”提供方便,扶贫资金没有达到应有的扶贫绩效。同样,下级政府一味地挪用扶贫资金会导致上级政府加大资金使用数量和监管资金使用范圍。

参考文献:

[1]Borzutzky S.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anti-poverty policies in Chile:why is Chiles market economy unable to reduce poverty and inequality?[J]. Poverty&Public Policy,2012,4(1):1-23.

[2]Green C J,Kirkpatrick C H,Murinde V. Finance for small enterprise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6,18(7):1017-1030.

[3]Qureshi M I,Saleem M A,Shah M,et al. Ensuring the role and impact:reaching the poorest while alleviating the poverty by micro finance in Dera Ismail Khan KPK Pakistan[J]. Developing Country Studies,2012,2(4):38-45.

[4]Chavan P,Kumar R R. Micro-credit and rural poverty:an analysis of empirical evidence[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002,37(10):9-15.

[5]Waheed,S. Does rural microfinance credit improve well-being of borrowers in the Punjab?[J]. Pakistan 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2009,47(1):31-47.

[6]Ellis F. We are all poor here:economic different,social divisiveness and targeting cash transfer in Sub-Saharan Afric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2,48(2):210-214.

[7]Brandt N. Reducing poverty in chile:cash transfers and better jobs[M]. Paris:OECD Publishing,2012:43.

[8]李文,汪三贵. 中央扶贫资金的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8(8):44-48.

[9]庞守林,陈宝峰. 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0(2):20-23.

[10]蔡昉,陈凡,张车伟.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政策与投资效率[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2):60-66.

[11]刘冬梅. 中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1,6(6):123-131.

[12]姜爱华. 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13-18.

[13]赵曦,熊理然,肖丹.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2009(1):47-50.

[14]陈凡,杨越. 中国扶贫资金投入对缓解贫困的作用[J]. 农业技术经济,2003(6):1-5.

[15]张全红.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J]. 经济评论,2010,2(2):42-50.

[16]李小云,唐丽霞,张雪梅.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10):77-82.

[17]Myles G D. Economic mismeasurement and the bias in policy choice[J].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1,3(2):139-166.

[18]Bhattarai K R. Strategic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in poverty measurement studies[J]. 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2010,1:137-150.

[19]张新伟. 反贫困进程中的博弈现象与贫困陷阱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1998,9(9):23-28.

[20]蓝石.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等数理方法[M].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47-155.樊慧玲. 基于“微笑曲线”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路径选择[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397-399.

上一篇:名著三国演义的读后心得作文下一篇:烤烟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