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2024-08-08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通用12篇)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1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规范教师教书育人行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堂教学责任追究制

1、及时清点人数,严格执行“及时报告制”、“首遇责任制”。

2、及时处理、报告课堂突发事件,预防课堂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3、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教案,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好每一次作业,真真切切关爱好每一个学生,规范常规教学,杜绝教学事故.4.讲究教学艺术,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禁止重复与机械练习等行为而加重学生负担.5、规范学生请假时间与行为,上课时间不允许学生接待他人,特别是陌生人,并将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

6、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与学生发生冲突。

7、禁止随意停止学生上课,特别是不准因学生违纪而让学生私自离开教室。

8、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病情、疫情并报告学校。

9、班主任发现学生缺席或接到科任教师报告学生缺席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去向,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学生出现矛盾或纠纷时要及时化解和教育矫正.以上要求教师应当作为而没有作为,应当履职而没有履职或者履职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或安全事故,按有关制度追究相关教师或者班主任责任。

二、考试责任追究制

1、严格试卷保密制度,不得出现丢题、漏题现象。如因履职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追究相关管理者

2、监考到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擅自离岗。如因履职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或安全事故,追究相关监考教师责任。

3、试卷不漏发、不漏收、不漏装、不倒装、不混装。如因履职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追究相关监考教师责任。

4、阅卷标识清楚,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统分、上分准确。如因履职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追究相关阅卷教师责任

三、学生思想及班务工作责任追究制

1、加强师德修养,关心关爱学生;不得侮辱学生人格与自尊,坚持以正面教育、鼓励教育为主;学生犯错时,不得动辄请学生家长,更不得频繁请学生家长;接待家长要热情,不得与家长发生冲突和矛盾。造成不良影响或安全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不得接受或索取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钱物。一旦发现或接到学生及学生家长举报,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楼道值班制、课间监督岗制、早操值班制、班级安全责任制。值日教师要严格按政教处的安排到指定的区域加强对学校的环境卫生、学生纪律、安全常规等方面的巡视、检查、督促、管理,如因不按时到位、不认真履职造成不良影响或安全事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正视问题学生,注重转化教育,严禁排挤差生或私自辞退学生。学生休学、退学、转学、留级等必须具备相关手续(学生本人申请,家长或家长委托监护人签字并亲自到校办理),然后报经政教处审核,再由校长审批,档案室备案归档。如因履职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或安全事故,追究相关教师责任。

5、教育学生不得私自下河、塘、堰洗澡;不得与校外不三不四人员往来;禁止学生阅读不健康书籍;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入校;各班每周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政教处每月实施安全大检查。如因未及时提示和教育,追究相关部门、班主任及工作人员责任。

6、学校网站必须保证学生健康上网,进出微机室安全有序。如因管理不当,追究该堂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责任。

7、班主任及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示,如因教育疏漏造成安全事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收费责任追究制

1、禁止乱订资料,禁止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收费,严禁向学生罚款。凡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禁止擅自制定或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凡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接受社会服务类代购或服务,或在学生中从事商业性推销活动。凡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征订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及早餐.牛奶等。凡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禁止截留将学校收费挪作他用,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禁止乱办班,禁止对自己所教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凡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安全责任追究制

安全工作事关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各责任人务必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和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失职、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关责任。

1、各班级不履行安全职责发生安全事故的,追究负责人责任。

2、各班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将事故情况报告学校;各班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刻报告校级领导;学生缺课、旷课,班主任必须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如情况复杂必将情况及时上报政教处。瞒报、迟报、漏报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不经学校同意,各班级不得组织学生外出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擅自外出活动的,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组织者责任。

4、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科教学要求保证学生的安全,上课期间,教师不得要求学生中途离开教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或训练,应按安全规程严格要求。违反的,追究该课任教师的责任。

个人出现违规行为造成责任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学校对相应责任人进行处理:公示、责令写出书面检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罚款、扣减期末考核分、当月或当年不评优不晋级、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学校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相关责任追究权力。

社旗一高高三

2012年9月1日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2

一、宋代官员行政责任追究成为常态

据宋代典籍史册的记载,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前朝历代无法比拟。宋代统治者将官员的行政责任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加以关注,而且将责任和求贤、立志并列为官员应该重视的三件最为重要的事项。宋代许多奏议的题目中就直接使用“责任”二字。比如,欧阳修的《上仁宗乞力拒浮议,终责任范仲淹》、《责任论》、《论责任有司札子》等,宋代诏令之中的此类表述较多,表明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已经成为常态。《宋大诏令集》中记载“:今幕府州县之职官,字民为政,俸禄尚薄,责任尤重,宜稍优异以旌劝之。”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宋代官员政治行政的职责即其责任,已经成为当时的共识,而且被记录在许多典籍和法令之中,反映出宋代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已经较为普遍地获得了实施。唐代《通典》中曾经出现过“若事须追究者,不用此律”的表述,但唐人还是很少使用“追究”一词。宋代法律典籍和其他著作中“,追究”一词也逐步增多,《宋刑统》中有这样的规定“: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承引,即据状断之。若事已经赦,虽须追究,并不合拷。[1]474”宋代典籍和法律中,“追究”、“责任”二词已经大量出现,结合宋代历史典籍和法律中的条文可知,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已经成为常态。

二、宋代官员行政责任的主体

宋代统治者将行政责任的追究作为治国的一种重要政治举措,将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行政过程、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将责任及其责任的追究两者统一起来。这就表明,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之后,宋代的行政责任追究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较高水平。行政责任是各级官吏在行政过程中须承担的责任,其责任承担的主体通常是各级官吏。封建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之下,统治者鼓吹“君权天授”“、朕即国家”,统治者自上而下拥有广泛的行政权,越是处于政权体系的上端,行政权就越大,皇帝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拥有最为广泛的行政权。从文字的表层含义上来看,宋代法律规定了职官的机构、职责等,但实际上规定的也是各级官员的地位、权力和义务,将各级官员作为行政的主体地位。封建社会时期,各级官吏拥有行政权,百姓毫无行政权方面的参与权,百姓只有执行官府和官员指令的义务,宋代也不例外,都是官民对立、以官治民的政治状态。

宋代行政体制下,将大臣的权力和责任捆绑在一起,具体的行政事务也只有通过相应的行政责任人员才可能完成,并且通过此种方式实现“治道”的目的。因为各级官员均具备其相应的行政主体资格,决不能“代之行事”,否则各级官员就会因为丧失了行政主体资格而无法行使行政权,整个行政系统也就会失去体统,造成行政体制的混乱,不利于国家治理。正因如此,《宋刑统·职制律》、《吏部条法》等法律中,便规定了相应官员的职责任务,对各级官员的行政主体地位予以明确,同时还规定了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成为宋代行政责任及其追究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从理论上来看,皇帝是最高行政长官,其同样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拥有相应的行政权、职责和责任,甚至对君主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但我国封建时期的君主拥有至上的权力,要让君主担责,仅仅只能依靠君主的自觉,否则无人敢于追究其责任。为了追究官员的行政责任,宋代设置了相应的官员责任追究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也是行政责任的主体,其本身就具有依法追究其他官员行政责任的职责,如未能依法履行追究官员的职责,负有监督和追责职权的官员本身也会受到追究,宋代的御史台、监司等机构就是追责的较为专门的机构。

三、宋代官员行政责任的类型

有学者将行政的本质及其演化分为“以法行政”“、依法行政”、“法治行政”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18。我国古代即有“政者法度之事也”的观点,讲明了行政和法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行政还和“礼”、“乐”、“刑”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谓“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成矣”,将行政的过程作为统治者实现王道的重要内容。宋代的行政和其他封建社会时期的行政一样,具有综合性,按照行政的内容及其行政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宋代《宋刑统·职制律》、《吏部条法》中均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机构及其职责,且《吏部条法》具有行政法的性质。除此之外,宋代《庆元条法事类》属于综合性的法典,按照职制、选举、财用、文书、赋役、公吏、蛮夷、杂门等进行编撰,按照机构和具体的行政事务的不同进行分类,侧重于官吏的管理职责方面。《吏部条法》侧重于吏事,即强调对各级官吏的管理,按照行政的内容对各类行政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各类行政机构的行政职责和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了规定,呈现出官吏选任、财政税收、农业生产、司法审判、军事、宗教等方面的行政类别。由此可知,宋代对行政内容及其责任的分类,远远超过了唐代。宋代法典之中,较为相对集中地规定了行政责任的类型,其中在“敕”这种法律形式中的规定尤其集中,《文献通考》、《宋会要》、《宋史》等历史书籍和政治著作之中,为了适应其体裁的需要,将上述诸多行政内容及其责任承担的类型分别在多个门类之中进行描述。结合宋代法典和《宋史》等相关的历史典籍,可知宋代统治者对官吏选任、财税行政、农桑行政、财务管理、司法行政、宗教行政、军事行政、外交行政等方面的行政责任予以追究,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统治者的治国目标。

四、宋代官员行政责任的追究

1.宋代对官员行政责任的追究极为严格。宋代承续了唐朝法律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针对官员这一特殊身份者的犯罪,设置多种资格刑,从而补充“五刑”的不够全面之处。比如,针对官员的资格刑还有免官、除名、免所居官、降名次、勒停、降官、差替、冲替、追官等[3]5。按照宋代法律的规定,官员触犯刑法之后可能既受到刑事处罚,同时还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也就是对官员的责任追究,而此种针对官员这个特殊群体的行政处罚具有刑事附带行政责任的性质,对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补充作用。宋代对官员进行降黜处罚,其处罚的不仅仅是官员的官职,同时还包含了对官员的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无论降低或者罢免官员职位、暂停其职位的惩戒方法,还是经济惩罚和刑事处罚,均属于官员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宋理宗时期的《吏部条法》中列举了“通用格”,将官员的行政责任分为各个层次,按照责任的不同或追回官衔,或撤销所带官职,或者勒令停职、降低官品、送某州居住、安置、责授等。很显然,《吏部条法》“通用格”中的各种责任追究,就是非常典型的对官员的行政责任追究方法。宋代对官员行政责任的追究,大部分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宋代和官员责任承担、职权等相关的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立法的总数远远超过前朝,《宋刑统》、《吏部条法》、《庆元条法事类》等和官员责任及其追究相关的法律在前朝的基础上实现了新发展,这些法律中对官员行政方面的规定比《唐六典》更为具体和丰富,同时还更具可操作性。宋代法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敕的法律地位极高,而且官方编敕非常频繁,许多敕中对官员的行政责任及其追究予以规定。而对官员行政责任及其追究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吏部条法》等专门法律之中。比如,在《吏部条法》的《差注门一》中就规定,对官员按照其政绩的大小予以奖励,无政绩或者工作造成失误乃至损失的,据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惩戒,经过考核后负分40者追官、降官、落职不追官、特降、勒停等,上述对官员的惩戒也就是行政责任追究的方式之一。

略论法官实体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篇3

关键词:法官;实体错案;责任追究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17-04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法治社会中,公正司法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必须依靠公正的司法才能得到贯彻实施。

作为司法的主体,法官的素质与能力,决定着司法是否能够得到公正有效实施,进而决定着国家的社会稳定,甚至决定着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在我国现阶段,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成为司法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为了维护司法公正,我国制订了不同层次的包括错案在内的法官责任追究制度,以制约法官滥用司法权力,防止司法腐败,维护法律的权威。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我国在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争议,针对此类问题,尤其是颇受争议的法官实体错案责任,本文将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当前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现状

在我国,现行法官责任追究制度有多种提法,如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追究执法违法责任制度、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等。究其实质,均是追究法官的责任。目前,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看,对于法官责任的追究,主要包括在《刑法》、《法官法》、《国家赔偿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以及地方各级法院制订的相关责任追究制度。

就法官错案责任而言。1990年1月1日秦皇岛海港区人民法院在全国首先确立了人民法院错案追究制度,1992年该制度在河北省法院得以推行,1993年,在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错案追究制度作为最高法院的新举措,在全国各级法院予以推行。1998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以下简称《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作为全国人民法院系统错案责任追究的基本规范。

《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是从程序、审理和执行等方面对法官承担责任的范围进行规定,但没有对错案作出明确定义。各地方在各自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中均对错案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如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错案是审判人员在审判过程中对实体法或程序法适用错误,致使案件出现明显错误或造成不良影响,应由审判人员承担责任的案件。”[1]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采用列举的方法,将认定的基本事实错误、是非责任颠倒、裁判严重不公,适用法律明显错误导致案件错误裁判等七种情况列为错案。”[2]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错案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故意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或者因重大过失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裁判、執行结果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3]。

关于错案责任,由于无明确法律规定对错案进行权威性的界定,理论界有人提出,不可提错案责任,应提违法审判责任。不管错案的提法是否恰当,统观各地的规定,错案责任一般包括法官违反程序的错案,以及违反实体规定的错案。其中违反实体规定的错案,就是法官由于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不当作出错误裁判的案件。

针对实体错案,《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裁判的。因过失导致裁判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属于追究的范围,但同时该办法第2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不承担责任:一是因对法律、法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二是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三是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四是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五是其他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颇引起关注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中对实体错案也做出了规定。该办法第7条第7款规定,“其他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或因重大过失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被审判委员会确认为错案的。”也属于错案追究责任的范围。但该办法第八条同时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错案责任:第一,因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对法律法规、事实证据理解和认识上存在偏差的;第二,在二审或审判监督程序中,当事人提供新证据致使案件事实发生变化的;第三,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第四,其他经审判委员会依法确认不构成错案的情形。

对于违反程序的错案,无论是司法实践中还是理论界对此并无太大的争议,但是对于违反实体规定的错案,存在大量争议,甚至强烈呼吁取消对此类错案的责任追究。

二、对追究实体错案责任的异议

在学理界,有些人提出,对于错案,滥用程序属于惩戒事由,而实体判决,包括事实的认定错误和法律运用不当,不得作为惩戒事由。他们提出,现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传统的“规则主义”或“法律形式主义”,认为在判决过程中,只要有明确的法律事实就会有相应明确的法律规范与之相对应,有明确的法律事实和相应明确的法律规范就会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或裁判。而实际上,“法律运行过程中存在来自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即法律条文的不确定性、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和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和个人因素(甚至非理性的因素)的不确定性。由于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想明确的界定什么是‘错案’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工作。”[4]

有人甚至提出,按照现行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只要出现了错误,法官就要承担责任。这实际上是“主观万能主义”的论调,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当作万能的,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不会犯错误。实际上,这是十分错误且有害的,是司法“非人性化”的典型表现。在反对实体错案者看来,追究实体错案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一,实体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妨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审判独立前提是法官的独立,而错案追究却让法官承担了过重的压力,不利于其独立裁判。有的法官由于惧怕责任追究,将一些本应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而要求采用普通程序来处理,或者对稍存疑难的案件尽量移送审判委员会。如此一来,不但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而且还会导致许多案件只能草率结案,造成更严重的司法不公。同时因为将矛盾上交,导致相关责任无法追究。

第二,实体错案责任追究机制抑制了法官工作积极性。因为实体错案责任追究的存在。现实中不少法官不愿意办案,或者能少办案就少办案,不办案就无错案。一遇到疑案,宁愿选择拖着不裁不判,也不愿意去承担判案之后的风险。

第三,实体错案责任追究,削弱了司法体系内部监督,造成更严重的司法不公。有些反对者提出,法官为了摆脱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会上下串通,与领导搞好关系。判案过程中,上下互通,事先定调,使法院内部审判监督形同虚设。这些现象将会进一步损害了司法公正,加重司法腐败。

第四,实体错案追究制度严重违背了司法活动规律,制约了司法作用的发挥。错案追究机制过于注重追求裁判的正确,忽略了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之间的差距。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只能对法律事实负责,而不能对客观事实负责。这是人类在认知上的局限,也是法治国家应该理解和接受的。错案追究机制却苛求法官达到客观真实,否则需要承当相应责任,这严重违背了司法活动的规律,妨碍了司法作用的发挥。

三、追究实体错案责任的必要性

鉴于上述异议理由,有不少反对追究实体错案责任者进一步提出,要采取措施对法官实行责任豁免。在笔者看来,法官实体错案责任,不但不能豁免,而且还要认真追究。理由如下。

(一)实体错案责任追究,有利于增强法官的责任意识,促使法官提高办案水平,防止司法不公,提高司法效率

诉讼是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手段,司法判决出现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公民的个人利益,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国家司法体系,乃至对整个政权体系的信任。正如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的,“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5]。

诚如反对者所言,在司法判决过程中,无论是对事实的认定,还是法律的适用确实存在极大难度,难有唯一正确的标准。但是,任何诉讼均不是无中生有,让法官凭空猜测。诉讼当事人均会提交证据,在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虽然每个人对事实的认定会受自己认识水平以及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对有证据证明的法律实事应当有一定的相对客观认定标准。不可能出现西方现实主义法学家所提出的认定虚无主义的存在。如果事实的认定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一千个法官判案,会有一千个结论,这样还何存司法的公正?还有必要将争议提交诉讼解决吗?对事实认定的难度,绝不是法官任意胡作非为的理由,更不是其摆脱责任的借口。

在法律适用方面,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肯定会存在各种不足之处,这也导致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产生。但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绝不是允许其肆意妄为,任意解释法律。任何法律的制订都有其原则与目的,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正确运用法律原則,不会导致法律适用出现千奇百怪的结果。

其实,我国现有的法官实体错案追究制度,并没有对法官提出苛刻的要求,均提出了不予追究责任的情况,并且严格将法官责任追究的主观要件限制在故意或严重过失。在此情况下,坚持对法官追究实体错案责任,将会制约法官严格司法,恪守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办案经验,使自己能够认真履行作为司法者的职责,切实作为公正与正义的化身,解决诉讼中的矛盾与问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实体错案责任追究,有利于加强司法系统内部监督,制止司法腐败

当前,我国司法腐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司法不独立。法官在判案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错案,是因为其经常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尤其是上级领导的干预。实践中,办案法官往往屈服于此类不正常的外界压力,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方面做出不当认定与裁判。在此情况下,如果追究办案法官的责任,表面上看是对办案法官不公平。但如果没有对法官责任的追究,法官会更容易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不当干预,进而产生严重的司法腐败。有了对法官责任的追究,会迫使法官自动抵制不正当的干预行为,维护法官及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在面临有可能被追究责任的情况下,法官会自动地把领导干预案件的证据,比如当面指示以及审委会领导的表态等记录在案、存档,进而有利于减少权力对司法的干预[6]。对司法行为的不当干预,当事人在外部通常是无法获知的,进而也无法进行监督和抗议,只有通过内部强有力的监督与抵制,才可杜绝不当干预,维护司法的公信力。

(三)实体错案责任追究,有利于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法治进程

法官实体错案责任追究饱受诟病的理由之一,就是在法律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应当追究法官的办案责任。其实,我国目前法官错案追究制度并未对法官提出苛刻要求。如河南省高院的错案责任追究办法就明确指出,“因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对法律法规、事实证据理解和认识上存在偏差的”,不属于错案范围。

上述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难度。难免会造成有无责任界限模糊的现象出现。但即使存在难度,也不能完全像有人主张的那样,豁免法官错案责任。有了错案责任的压力,法官在办案地过程中,才会主动地发现并提出当前法律规定不明确或有缺陷之处,提出立法建议,完善法律规定,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官作为专职司法人员,在工作中最能发现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之处,最能系统地提出完善的建议。否则,允许法官随意判案,不对法律规范进行完善,此类无法可依的判案与人治有何区别?

另外,即使有时会让法官受到不正当的责任追究,但我国现行规定均允许法官对此提出异议。在提出异议的过程中,法官可以阐明理由,进行自己的权利救济。在权利救济过程中,通过争论与辩解,可以更好地论证法律规定不明确与失当之处,并向立法部门提出建议,要求进行立法改进或弥补,进而促进我国法制的完善。

四、完善我国实体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

实体错案责任追究,无论是对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维护司法权威,促进我国法治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目前在法官实体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法官错案追究立法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目前,我国对于法官责任的追究,主要包括在《刑法》、《法官法》、《国家赔偿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以及地方各级法院制订的相关责任追究制度等众多制度中。对于法官责任的追究,不但政出多门,而且不同制度的规定不统一。有鉴于此,建议全国人大专门制订统一的法官责任及错案追究法,统一追究法官责任的主体、标准及程序,提高相关规定的效力层级,从法律制订的层面加强制度的权威性与可执行性。

(二)完善法官错案责任的认定及追究程序

目前,对于法官错案责任的认定主体及追究程序,《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人民法院的裁决、裁定、决定是否错误,应当由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确认”。“各级人民法院监察部门是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违法审判线索的收集、对违法审判责任进行调查以及对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监察部门应当从二审、审判监督中发现审判人员违法审判的线索”。“人民法院各审判组织和审判人员应当配合监察部门的工作,及时将在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违法审判线索通知监察部门,并提供有关材料”。《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规定,“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错案线索的收集,法院各部门应当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及时移送在工作中发现的错案线索,并提供相关材料”。“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收集到的错案线索,甄别分析后交由相关人员就涉错事项作出说明。对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案件是否构成错案以及错案性质、责任划分进行初步评查认定。评查案件时,应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审判管理办公室组织评查后认为构成错案的,將评查结果告知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对评查结果无异议的,审判管理办公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确认。相关人员对评查结果有异议的,应在十五日内向审判管理办公室申请复议,审判管理办公室另行组成评查组进行复议。经复议仍认定构成错案的,由审判管理办公室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确认。审判委员会讨论时,应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针对上述错案的认定及追究程序,反对者提出,对于案件是否属于错案,不是二审或再审的结论所能证明的。一审的判决不一定是错误的,二审或再审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二审或再审的审判决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不一定比一审的强。另外,以监察部门作为追究的主体不恰当,监察部门的人不属于审判部门,业务素质不如专业法官,让他们发现案件是否属错案,更不适当。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实体错案认定过程中,以二审结果为认定标准有其合理性,但需要完善。虽然不排除二审审理过程中,法官的能力与素质不一定比一审法官强。但总体而言,在一审审理的基础上,二审通常要比一审更客观,更公正。作为法院内部监督措施,一些法院目前将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件完全定为错案,确属不当。此类监督,应当区别情况,将其作为内部监督或纠正措施,加强对办案法官的监督,对其提起警告。甚至可以作为法官是否称职的内部考核标准。但至于可以追究更严重责任的实体错案,笔者认为,不应当由法院系统自行认定。此类错案的认定应当由独立于法院系统的单独机构实施。并且不能基于二审结果进行追究,而应将再审结果作为认定是否为错案的标准。

如此一来,对于已经生效的裁判的再审不应由法院审理,而应由独立法院系统的单独机构实施。如可在司法行政部门设立此类机构。由法院系统自行组织审理,会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导致再审结果不公平、不公正。在我国,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法治意识不强的人情社会中,由法院系统自行组织对案件进行再审,法院系统,不管是同一法院之间,还是上下级法院之间,人员都相对固定,很难保证案件再审及责任追究不受内部熟人及人情关系的影响,以及上级领导等不正当压力的干涉。

此类该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应像法院法官一样采取固定编制,应采取仲裁委员会的专家组成方式,建立专家库,随机组成审理小组。所有参加错案审理的专家,均由非担任法院现职法官的专家或学者担任,此类专家与学者必须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案件处理能力。每次审理错案时,像招投标选择评标专家一样,均随机抽取专家库的名单,组成三人或五人审查小组。人员确定后,对外保密,不得向外界透露审查小组的人员名单。审理封闭式进行,审理过程对外部严格保密,防止外部影响的不当干预,确保审理过程及结果的公正与公平。如审查小组认为某一案件确属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则可认定其为错案。据此结果可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错案责任。

上述措施,可以使再审及错案认定独立于法院之外。虽然反对者会提出,这种做法破坏了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但在目前我国法院系统存在大量腐败现象的今天,此类措施对于纠正司法腐败,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另外,再审案件的提起以及是否决定再审立案,应由当事人向各级人大提起,由人大决定是否立案。再审立案的决定权不在法院。这样,才可以对法院及法官产生更严格的监督与制约。

(三)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增强法官职业技能与道德水平

实体错案的出现,与审理案件的法官的素质及能力直接相关。我国目前选任法官,虽然也通过参加司法考试等方式,选拔法官。但与国外不同,我国任命的法官,无论是在业务能力还是审判经验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大量的学校毕业生,没有经过司法实际工作的锻炼,即被直接任命为法院的审判人员或工作人员,参与案件的审判。这些经验与能力均不足的审判人员,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法律的适用,难免会出现问题,做出不恰当的错误裁判,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影响。

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我国应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将业务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人员吸引到法官队伍中,在严格追究法官错案责任,包括实体错案责任的同时,适当提高法官的待遇水平。防止其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枉法裁判,故意对事实做出不恰当的认定以及对法律做出不当适用。

对于业务能力不强、职业道德水平差的法官,法院内部应采取严格的考核措施,将其清洗出法官队伍。同时规定,被清理出法官队伍的人员,不但不得再行担任法官,同时也不得从事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服务工作,将其驱逐出法律职业之外。这样,会迫使法官珍惜工作的机会,认真履行职责。

另外,在任命法官时也可考虑推荐制,即打算从事法官工作的人员,在进入法院系统工作前,必须由熟悉其能力及人品的业内知名人士推荐,推荐人对于被推荐的人要承担推荐失察的责任。通过采取此类措施,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营造法官的公正形象,树立司法公信力。

(四)提高立法科学性,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法官在判案过程中,最担心无法可依,或者依据的法律规范不明确。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是法官判案的依据。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在建国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诸多领域,尚未制订明确的法律规范。即使已有法律规范,法律规范仍不完善,不能涵盖并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法律规范失缺的情况下追究法官错案责任,确实存在不合理和不恰当之处。为此,要想完善法官实体错案追究制度,必须要首先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

在立法方面,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我国立法者的素质。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构,应切实发挥其立法的作用,制订出能够满足现实需求的法律。参与立法的人大代表,应当切实具备立法者的素质与能力。人大代表不能再成为荣誉称号,应让更多的从事法律工作或在各行各业有实践经验,并确实对立法工作充满热情并具备立法知识的人员,参加到立法过程中,以便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切实解决法官审理案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问题,尽可能消除法律规范不完整或不明确的现象。从法律依据上,尽可能避免法官客观上无法适用法律或无法正确适用法律的情形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错案追究制度、保障审判方式改革健康发展[G]//经济审判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2]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方式实施意见[G]//经济审判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3]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EB/OL].河南网,[2012-04-06].

[4]王晨光.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J].法学,1997,(3).

[5][英]弗兰西斯·培根.论司法[C]//培根论说文集.水同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93.

[6]瞿玉杰.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值得推广[N].法制日报,2012-04-07.

校园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4

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牢记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必须做到对国家财产和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从思想上、管理上和制度措施上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必须坚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更好地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现特制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一、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对本校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各班主任是本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因由于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组织和管理不妥等导致发生事故的将追究第一责任人和直接组织者的责任。

三、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规范的学习,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办事。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一旦发现由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引发的学生安全问题,学校将追究其责任,并由其负责导致出现的一切后果。

四、学校后勤部门必须对学校的设备、设施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各班区域内的设备、设施,班主任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如因设备设施上引发的安全事故,如因班主任没有及时汇报,而造成事故,要追究其班主任或任科教师的责任。

五、强化学生在校活动的安全教育。班主任必须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和队活动,坚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时时注意安全。体育课、活动课的各项活动必须有教师组织和参加,如出现活动事故,其责任均由组织活动的教师负责。值周、值日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地开展值日工作,认真做好课间巡视工作,发现学生危险活动做到及时制止,对于学生课间活动安全工作的责任人为班主任和当日值日教师。

六、着力抓好学生交通安全。各班必须狠抓学校附近的学生及不满12周岁的学生一律不准骑车上学,对符合骑车条件的学生要经常进行安全行车知识的专门教育,并经常对学生车辆的性能进行检查,杜绝学生骑病车上学的现象。

总之,全体教职工必须把安全工作牢记心头,努力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长抓不懈,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5

为了切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处理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反映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置各类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局党委研究特制定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一、追究范围

1、值班人员上班时间不在岗和上班时间手机关机造成无人接听电话的。

2、值班人员接听电话后,不向值班领导报告或不安排服务的。

3、信访工作人员对所接手信访件不认真处置,造成情况恶化的。

4、信访责任人不听从信访领导小组指挥安排的。

二、追究内容

1、发生上述情况原因。

2、值班领导应承担的责任。

3、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三、追究办法

1、值班人员不按时到岗或电话无人接电的,发现一次扣除工作责任制考核评分0.5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党纪、政纪处分。

2、信访工作人员对所接事项不报告值班指挥或不安排服务的,扣年终考核评分1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规定追究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的相关责任。

3、信访工作人员不服从值班指挥调度或不认真处置所接信访件,未造成后果的扣相关责任人员考核分各1分,不及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扣相关责任人考核分1.5分,并依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4、不听从信访领导小组安排,未造成后果的,扣相关单位考核分1分,并通报批评;造成后果的,扣相关单位考核中的信访工作部分全部分数,并依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四、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形式

对不重视信访工作,工作被动,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的,追究单位及领导责任。追究形式分为通报批评,责令做出检查,诫勉谈话和党纪、政纪处分。

五、信访工作重点管理

对在信访工作考评中排在后两名的单位或部门,将实行重点管理。在重点管理期间,对该单位及领导在评选先、优、模方面予以一票否决,重点管理期间时限每次为半年。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的党政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

1、对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事先不知情,缺乏工作预案和应对措施,致使群众越级到县、乡或省、市集体上访的;

2、群众越级到县、乡或省、市上访,责任单位领导接到劝返接领通知后行动不迅速,造成上访人员长时间滞留上级党政机关,缠访、闹访,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群众接回后,不及时认真处理,不按期给群众答复,导致群众再次越级上访的;

3、对应当由党政领导或责任人包案处理的重大信访案件,不明确包案领导或不及时认真处理,导致群众越级上访的;

4、对本单位老上访户的稳定、控制措施不落实,致使上访人长期到县、乡或省、市缠访、闹访的;

5、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不达标,被列为重点村、单位的。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向局党委做出检查:

1、对群众反映的符合法规、政策应当解决的问题,因工作失误,处置不当,导致50人以上重复到县、乡上访,30人以上越级到市上访,或10人以上越级赴省上访,或5人以上越级进京上访,发生冲击、围堵党政机关,长期滞留,拦截车辆,堵塞交通等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

2、群众发生越级上访后,责任单位党政领导不按规定 时限赶赴现场工作,或派出的工作人员不负责任,致使上访群众冲击、围堵党政机关,长期滞留,拦截车辆,堵塞交通等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

3、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按政策规定给予解释,而是上交矛盾,引发群众到县、乡集体上访的;

4、对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信访问题,不及时上报信息,不及时妥善处理,造成重大影响的;

5、对群众的无理要求或过高要求,乱开口子,乱表态,作无原则让步,造成工作被动或引发连锁反应的;

6、不顾大局,以单位和个人利益为目的,不顾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发矛盾纠纷,造成群众越级到县、乡或省、市上访的;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实行诫勉谈话:

1、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无序越级上访较为突出的;

2、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敷衍塞责、处理不妥,导致矛盾激化,发生严重的异常信访行为或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

3、群众集体上访后,对党委政府的处理意见不落实,造成群众重复上访的;

4、对本单位重大、异常信访问题或老上访户工作不力或处置不当,引发群众越级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主要责任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的党政领导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应当受理而不受理、应当解决而且有条件解决而不解决,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

2、对上级领导批示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拒不查处,编报虚假材料欺骗上级领导机关的;

3、拒不执行省、市、县、乡对重点信访问题处理决定的;

4、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信访人或被控告人、被检举人贿赂的;

5、扣压、篡改信访材料,或将控告材料内容泄露给被控告、检举单位或个人的;

6、打击报复或迫害信访人的;

7、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药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6

(一)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未按规定和程序履行,造成重大药品安全事故的;

2.发生药品安全事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危害和影响进一步扩大的;

3.发生药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4.阻碍药品安全事故调查的;

5.对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和重大药品违法案件查处不力的;

6.其他应追究责任的情形。

(二)行政责任的追究,由县人民政府、县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监察机关在依法追究违反行政纪律的同时,应当对责任人处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14、安全卫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7

为把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将安全卫生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特制定本办法。要求全体师生时刻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将按本制度对相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一、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责学校全方位的工作,当安全事故出现后,应追究其领导责任。

二、分管安全卫生工作的领导及值周领导,是直接领导、安排、督查安全卫生的,若因其工作安排不周、督查不力或失职而造成的事故,应按相关制度追究责任。

三、各班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者,对学生的安全卫生工作要时时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经常对学生做安全卫生教育,若因工作不力或失职而造成事故,应按相关制度追究其必要责任。

四、值周教师、各科任教师,应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及范围内,向学生讲清相关的安全卫生常识,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要做出预料、防患措施及处理办法,若在教学中工作不力,方法不当或直接造成事故,应按相关制度追究其直接责任。

五、安全保卫人员要加强巡逻、检查,因工作不力或失职造成事故的要追究直接责任。

六、若事故正在发生或能预见将要发生,在现场或目击

者不劝告、不制止和不上报情况的,要追究其不作为、失职责任。

公共卫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8

公共卫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我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全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制定本制度。

一、疾控工作领导小组

1、分管院长是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2、疾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管全院的公共卫生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并有记录负责全院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和物资的协调分配工作。

3、负责本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案的制定,公共卫生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

二、公共卫生科

1、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

2、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3、收集、分析、上报我院传染病发病、流行情况。做好疫情监测和网络直报。

4、指导各科室开展公共卫生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三、各病区

1、各病区、门诊、检验科、特检科主任对本科室的公共卫生工作负主要责任。

2、负责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登记,结核、艾滋、慢性病等防治措施的落实。

3、负责科室的健康教育和控烟工作。

4、负责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

四、检验科

1、负责阳性检查报告的登记报告反馈工作。

2、负责疾控部门安排的实验室质控工作。

3、负责对全院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报告工作。

五、院感科

1、负责全院发热、腹泻病人的检测报告工作和预检分诊工作。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9

一、责任追究的内容及范围

对不认真执行校创卫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工作安排,对各处、室、组创卫工作领导不力、效能低下,不能按期保质保 量完成工作任务,造成不良后果等责任,过错行为的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人员和具本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二、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分解

(一)校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目标责任

组长范威:总负责和督查各部门创卫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副校长张灵洁:

1.落实校创卫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负责校创卫日常工作安排组织检查。

2.指导校各部门的具体创卫工作,提出整改意见。政教主任梁晔:

1.负责校创卫工作文件的起草、创卫工作信息的报送。2.创卫材料整理、归档,健康教育、学生体质监测。

(二)各处室、年级组创卫工作目标责任

1.教务处: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师资、评价五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器材、教具的配备、登记和管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健康教育的考核评价。2.政教处:

① 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保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充不低于100%,积极开展“我为创卫做贡献”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活动。

② 开展环保教育和环保知识普及,确保环保知识普及率在学生中保持在100%。负责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检查评比。③ 按时收集《课间操检查表》、《眼保健操检查统计表》、《学生预防接种登记表》《各班级校园环境卫生检查表》等创卫业务工作表格。

④ 健康教育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及所辖人员及区域卫生。3.总务处

①除“四害”工作:除“四害”工作计划、总结,爱卫会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向政教处报送《除“四害”监测表》、《除“四害”检查统计表》。

②环境保护:创建绿色学校计划、总结,教职工环保教育和环保知识普及,确保环保知识普及率保持在100%,学校绿化面积、示意图和保养制度。③学校卫生设施配备与维修。4.年级组、班级:

① 按各处室要求配合完成有关创卫表格的填报。

② 负责本年级和本班学生健康知识、创卫知识、环保知识的普及,确保普及率达到100%。

③全面负责本年级、本班级的卫生达标工作,不留死角。5.教职工个人:

① 执行校创卫工作具体措施的落实

② 根据所在处、室、组的具体创卫分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对所有工作不力的领导和老师,将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倒查,直至停课、停职。

沭阳县潼阳中学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10

第一条 本制度所称政务公开责任,是指本街道根据法律法规授权的、委托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所担负的责任。

第二条 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及部门隶属关系分级组织实施。对违反规定、违反纪律的有关责任人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根据职责权限按规定的调查处理程序予以追究。

第三条 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处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过错责任与处理处罚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 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对政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不力,没有完成政务公开工作目标任务的;

2、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各项制度不落实,造成政务公开流于形式的;

3、政务公开内容不真实,公开事项不全面,政务活动中搞“暗箱操作”的;

4、按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没有按要求时限公开,造成不良影响、不良后果的;

5、不及时处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对有关责任人包庇纵容,不向群众公开处理结果的;

6、其他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且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

第五条 工作人员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工作时间脱岗,延误正常公务,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办理正常公务;

2、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备的事项不予受理和批准;

3、不履行服务承诺;

4、擅自提出额外的办事条件和要求;

5、违反办事程序,超越办事权限;

6、违反收费规定;

7、拒绝、干扰、阻挠政务公开主管机关的检查与监督,或者造假、隐瞒问题;

8、没有认真履行政务公开职责的;

9、其他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对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以下办法追究责任:

1、情节轻微的,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告诫或对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2、影响正常工作,或者给群众造成损失的,对部门或单位提出批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3、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对部门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领导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11

第一条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违法行政行为行政处分若干试行规定》、《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行政告诫暂行规定》、《丰台区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丰台工商分局及其公务员违反政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办法。

第二条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除国家和本市有保密规定的以外,均应在一定范围或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对在政务公开制度中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工作不力或不称职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给以通报批评、行政告诫等处理;对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严重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对有关责任人和领导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第四条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有下列行为的,应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的;

(二)不解释或不正确解释申请人对公示内容的疑惑,不提供准确可靠信息的;

(三)不公布或不正确公布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或限制公众查阅其有权查阅的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不举行听证或不按照法定程序公告听证事项的。

第五条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有下列行为的,应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制定的和群众利益有关的种类规范性文件的;

(二)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及执行 1

情况的;

(三)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的;

(四)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接受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

(五)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部门职责和办事的各项规章制度的;

(六)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财务收入和支出情况的;

(七)不公开或不正确公开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录用和任免的。

第六条 本办法由局监察科负责解释。

班主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篇12

为促进我局公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强化依法行政,确保局机关和公务人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特制订局机关公务人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一、违诺责任追究

(一)有以下行为的,追究经办人责任,并报经局领导批准给予书面告诫:

1、首问责任人不执行首问负责制,延误办事人办事,造成不良影响的;

2、效率不高,超过承诺服务期限的;

3、不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态度生硬,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有以下行为者,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关奖惩规定处理:

1、在审批项目过程中,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

2、在公务活动中,收取“红包”和礼品的;

3、当年被告诫三次以上的;

4、年度考核不称职的;

5、审批期限超过法定时限的;

6、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情节严重的;

7、执行公务中有重大失误的。

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一)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按时限办理,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作风粗暴恶劣,故意刁难,被投诉的;

(二)不执行、不正确执行或拖延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的决定和命令,被投诉的;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有欺骗领导和群众行为或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损害政府形象和人民 1

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被投诉的;

(四)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或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场所的娱乐活动,被投诉的。

三、被诉人员的处理

(一)本制度所称执法过错责任,是指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条款,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依照本制度应当受到追究的行为。

(二)环境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全局通报批评并暂扣其行政执法证,情节较重的,年度考核给予“不称职”等级。

1、因疏于职守,未及时依法受理群众举报案件,对正在进行的环境违法行为不予制止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2、滥用职权超权限进行处罚的;

3、利用职权包庇纵容环境违法人员或组织,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4、对当事人申请的应办事项拒绝或者拖延办理,影响经营或者生活的;

5、不如实报告案件,不严格把关致使案件错定案的;

6、在征收排污费中,违反规定,擅自减免的;

7、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8、收费不按规定开具票据的;

9、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10、不持执法证上岗执法,造成严重后果的;

11、行政执法人员应当自行提出回避而没有自行提出的,经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委托的律师要求回避,而拒绝回避的;

12、违反行政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13、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

(三)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吊销其行政执法证件:

1、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

2、三年内被暂扣行政执法证件三次以上;

3、将行政执法证件交给非执法人员使用的;

4、有不再适宜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其它情况的。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首问负责制

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首问负责制适用于昔阳县环保局全体工作人员。第二条 首问责任人是指在本局范围内第一个接待来电、来访、来信、来函或来人(以下简称办事人)询问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实行首问负责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单位、本处室工作职能职责,有职业道德意识,具有为群众、基层服务的责任感,能自觉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做到素质高,形象正。

第四条 首问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首问责任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当承担下列责任和义务:

一、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应当及时(在规定办事时限内)办理或一次性告知有关办事程序、要求等,热情耐心地解答有关询问。

二、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但有关责任人因故不在的,首问责任人应当负责填写《首问负责登记表》,并将登记表及有关事项转交责任人或本部门负责人。责任人应尽快与办事人联系。

三、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首问责任人应尽己所能告知办 3

事人。

四、首问责任人在接待办事人时应文明礼貌、热情服务,使用文明用语,不得敷衍、应付、推诿。

第五条 执行首问负责制,对存在问题和违纪的人和事要给予严肃处理。有下列情节者经查属实的,按《昔阳县环境保护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处理:

一、首问责任人未及时为办事人办理拟办的事项,或未一次性告知有关办事程序、要求等,或不解答询问的。

二、首问责任人不填写《首问负责登记表》,未将办事人拟办的事项移交给有关责任人或本部门负责人,延误办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首问责任人对不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尽己所知给予解答和指导的。

第六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服务承诺制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我局机关及全体公务人员承诺如下:

一、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环境管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切实履行县党委、县人民政府赋予我局的环境保护监管职能。

二、环保审批事项实行限时服务制度,经办人员严格执行该制度,做到务实高效,不扣件,不压件,不超时限办理。

三、经办人实行文明服务,对服务对象要文明礼貌,热情接待,服务周到。执行公务时,出示证件,表明身份,秉公执法,依法办事。

四、在公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勤政廉政规定,不收受“红包”、有价证券及其他支付凭证,不接受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和消费,不参加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

五、自觉接受公众监督,若接到对经办人及其他公务人员的投诉,或发现问题的,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限时服务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我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限时服务制度:

一、我局收到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申办材料后,符合受理条件的,自收到之日起:环境影响报告表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批复,较复杂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最多不得超过法定的审批工作日。

二、我局收到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后,符合受理条件的,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完成验收。

三、申请拆除或闲臵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我局自接到申报之日起15日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以上制度如有违反,按《昔阳县环境保护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一次性告知制度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到环保局办事,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一、对环境监督管理的对象和服务对象以及群众的办事请求,承办人员要热情接待,主动询问,耐心解释,详细说明。

二、承办人员要一次性告知拟办事项所需要的资料、材料、依据、应具备的条件、注意事项、规定以及程序、时限等。

三、承办人员如有推诿、态度生硬、至使办事人多次往返延误办事,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按《昔阳县环境保护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追究承办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信访工作细则

为了做好我局信访工作,按照“分类负责、归类管理、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的原则,特制订如下工作细则:

一、来信来访的接待

县环保局法制监察股是县环保局来信来访的接待机构,县环保局所有来信来访由法制监察股统一接待,并进行编号、登记、分类,其它单位临时接待的实行首问负责制并及时移交到法制监察股编号登记。所有来信来访对外工作由法制监察股负责。

二、来信来访的处理程序

(一)由法制监察股信访工作人员对来信来访进行编号、登记。

(二)经过登记的来信来访经法制监察股股长审阅、分类后,报请分管的副局长、局长进行批示。

(三)局长、副局长根据分类,确定办理单位并提出处理意见后,6

由法制监察股转到有关办理单位和部门。

(四)法制监察股定期对信访文件进行督办。

三、来信来访办理分工

(一)对下列来信来访,法制监察股直接做如下处理:

1、来信来访涉及的问题不属于环保部门职责以及依照法律规定不由环保部门受理的,直接转到有关部门处理。

2、来信来访内容处理权限是县环保部门的,直接转到县环保局处理;跨县的信访案件由市环保局处理;跨市的信访案件由省环保厅处理;有领导批示的按批示办理。

3、来信来访不需给予实质性答复或不需由各部门做出处理的、内容程序较简单的,由法制监察股直接处理。

(二)按我局“三定”方案的职责划分和局领导的分工,各来信来访依内容类别分由下列单位和股室办理:

1、纪检监察内容的由局纪检员办理。

2、规划、计划、财务、投资、监测业务等内容由局规划财务股办理。

3、有关环保法律、政策咨询方面的有关问题由法制监察股办理。

4、有关人事、劳资、老干部等方面的问题由局办公室办理。

5、有关生态保护和建设、自然保护区方面的问题由自然生态与科技监测股办理。

6、环保项目审批、新建项目的环保管理、“三同时”问题由建设项目环评管理股办理。

7、跨省污染纠纷、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污染源限期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问题由污染防治与总量控制股办理。

8、重大污染事故或跨地域的污染事故、纠纷由县环境监察大队办理。

9、放射性物质及电磁辐射的监督管理由辐射与应急中心办理。

10、科技标准、环保产业由自然生态与科技监测股办理。

(三)对来信来访涉及的问题难以明确办理部门或部门联合办理的,由局长或副局长指定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共同办理。

四、来信来访的档案管理

(一)各单位及部门办理的来信来访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

(二)办理单位、部门最终无论做出任何处理结果,都需立卷、分类保存,并移交到法制监察股。

(三)转到省、市的来信来访由法制监察股负责跟踪办理结果。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重要岗位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监察,规范干部职工的行政行为,促进各个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环保总局及自治区纪委的要求,结合本局职责、机制、机构岗位等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县级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及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服务和评估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

第三条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由局党组成员、纪检监察、宣教等组成环境监察委员会,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系统内的环境行政行为和各种技术服务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形成初步意见提交委员会讨论,由委员会集体作出调查和处理决定。

第二章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职能部门及岗位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职能部门及各岗位工作人员应按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法律、规定履行职责,组织和监督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活动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若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批准建设国家和省、市、县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或违法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二)对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程序验收,或达不到验收标准而准予通过验收的;

(三)越权审批建设项目或越权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

(四)在建设项目日常的监督管理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

(五)在建设项目审批或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有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五条 具有第四条规定中的行为之一的,除责令其限期改正或由有权审批的部门更正外,对尚未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调离所在岗位;对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调离所在岗位,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先进或晋升资格,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政纪党纪处分;属越权审批的,除按上述规定处理外,由有权审批的环保部门撤消原审批行为,重新依法审批;因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而致的上述行为,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任人应加重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 人事管理部门及岗位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人事管理部门及干部应坚持党的原则,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牢记党的宗旨,严守法纪,思想解放,公道正派,作风端正,克己奉公,按章办事,9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履行自己的职责。若部门及个人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不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任职资格、工作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和违反干部选拔任用纪律的;

(二)部门或单位不执行上级派进、调出或者交流领导干部决定的;

(三)以领导办公会议、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

(四)个人决定干部任免的,或者个人改变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五)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六)有关人事工作人员泄露党组酝酿、讨论干部任免情况或考察情况的;

(七)领导干部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干部的;

(八)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封官许愿的;

(九)人事干部由于工作失职造成用人失误的;

(十)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人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的;

(十一)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利用职权对他人打击、报复或者营私舞弊的;

(十二)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收受贿赂的,或党员干部采取行贿手段谋取职务、职级待遇的。

第七条 具有第六条规定中第(一)款行为的,所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或本局党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纠正。

具有第(二)款行为的,对该部门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通报批评,并责令执行;经批评教育或者通报批评仍不执行 10 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具有第(三)至第(九)款行为之一的,对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严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具有第(十)款行为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具有第(十一)款行为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具有第(十二)款行为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相应规定从重处理。

第四章 财务管理部门及岗位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财务管理部门及干部应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的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严肃财经纪律,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

(一)不依法设臵会计账簿的;

(二)私设会计帐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帐簿或者登记会计帐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表,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的;

(六)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消失的;

(七)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八)违反财务制度,私设小金库的。

第九条 具有第八条规定中的行为之一的,除责令改正外,尚未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对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调离所在岗位,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环境监察部门及岗位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环境监察机构应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规定履行污染源排放监察、环境污染事故及纠纷的处理等环境监察职责。若单位及个人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在受理环境投诉举报和查处环境污染事件中推诿搪塞,敷衍应付或向被调查者泄露投诉人情况的;

(二)在污染纠纷调解中明显有失公正公平的;

(三)在污染事故调处中未按国家及省、市、县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或对事故谎报、拖延上报或隐瞒不报,或者调查过程不细致、处臵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的;

(四)擅自减、缓或免征排污费,或者违反规定开具、使用排污收费票据,或将排污费私设为小金库的;

(五)在执法工作中纵容、袒护违法对象,该查处的不查处,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实施查处,私收罚款的;

(六)在上级组织的执法检查中,以各种手段干扰、妨碍或抵制上级执法部门正常工作的;

(七)在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中,不按有关规定审核数据,或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数据,造成严重失实,影响环境决策的;

(八)在环境监察工作存在向监察对象吃、拿、卡、要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十一条 具有第十条规定中之一条的,除责令改正外,对尚未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给予通报批 12

评,或者待岗二个月接受培训,培训期不得享受一切奖金待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考核不合格的调离所在岗位;对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调离所在岗位,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先进或晋升资格,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政纪党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提请国家环保总局吊销其监察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环境监测部门及岗位的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环境监测机构应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规定履行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污染事故及污染纠纷监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服务性监测、各类环境质量报告的编报及环境监测系统的业务管理、指导、质量保证等职责。若单位及个人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不按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现场采样和监测,或不按规定的检测程序方法、质控要求进行测试,或不遵守监测人员工作守则及有关规章制度的;

(二)不按技术规范、标准和职责要求进行评价和审签,造成决策失误或经济损失的;

(三)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不认真负责,致使验收监测报告出现明显错误,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污染的;

(四)不按要求履行职责,谎报、瞒报、拒报监测数据或监测报告的;

(五)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及其他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十三条 具有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除责令改正外,对尚未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收回监测人员合格证书,待岗二个月接受培训,培训期不得享受一切奖金待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考核不合格 13 的调离所在岗位;对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调离所在岗位,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先进或晋升资格,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政纪党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吊销其监测人员合格证书,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和评估的机构及岗位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工作人员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将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转借给他人的;

(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致使评价质量低劣,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或不良影响及损失的;

(三)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四)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履行服务合同的;

(五)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真情,徇私舞弊的。

第十五条 具有第十四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由县环保局在全县范围给予通报批评,提请国家环保总局责令其限期改正,或降低其评价资质证书级别,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包括个人评价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至三倍的罚款;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错事追究制度

(一)本局各股室、站、队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各自业务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规则,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有下列行为的应视为错事:

1、因不服从组织,领导安排,对所承办的工作故意敷衍了事的; 2、对文字材料、数据统计等方向的拟写、校对、打印、抄写上不负责,经常粗心大意,文字错误、遗漏、数据不准确,造成严重后果的;

3、擅自改变已审定的文字材料内容,资料数据及正确的工作程序的;

4、因种种理由,未及时完成本职责任范围或领导直接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

5、因接听,传达工作过程中的疏忽、拖延问题,导致贻误工作的;

6、故意贻误工作的;

7、其它因失职行为,造成工作中的各种错误的。

(三)本局全体工作人员若有本制度第二种所列行为的,给单位集体和他人带来名誉、形象损害、情节较轻的,应予以批评教育或适当扣除本人当年考核分,并责令其及时行进纠正。

(四)因严重过失和失职,造在工作中的错事使单位、集体、他人的形象、声誉、资产受到严重损害的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扣出年终考核分,并适当扣发当月工资。

(五)对造成严重工作错误的工作人员,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进行处理。

昔阳县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试 行)

为规范本局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推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根据《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违法排污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处理)决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法定职责权限。

二、错案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中,因故意或过失,对案件基本事实或证据的收集、认定明显失实,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错误,定性不当、程序违法,做出错误处理,依法需要纠正的案件。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错案,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发现有违法事实,依法应立案查处而不立案或故意隐瞒不报以致超过追究时效的。

2、没有违法事实或没有证据证明有违法嫌疑而错误立案处罚的。

3、主要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全,不能认定违法而进行处罚的。

4、违反法定程序进行处罚的。

5、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进行处罚的。

6、处罚案件不公引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决撤销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7、其他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四、查处错案实行当事人回避制度,有关执法人员违法执法造成的错案,由局纪检监察领导负责调查。

五、案件承办人故意歪曲、隐瞒事实真相,弄虚作假或非法调查取证,工作不负责任,对事实认定发生错误,造成错案的,由案件承办人承担责任。

案件审核人、审批人对案件事实及证据认定、判断失误,应当发现而未发现,作出错误决定的,审核人、审批人承担一定责任;案件审批人未采纳办案人员、审核人的正确意见,造成错案的,由审批人承担责任。

六、追究错案的责任分为一般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一般责任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减少或停发岗位津贴、奖金、调离行政执法岗位等处理;行政责任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开除处理。

七、对错案责任人员应根据其主观过错的程度,区别情况,给予处理。因过失办错案的,主要适用一般责任;因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错案的,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立案追查,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办案中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造成国家赔偿的,在行政主管部门赔偿损失后,应向造成错案的责任人员追究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八、主动认错、及时纠正的,过失或错误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从轻处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发生错案影响大、后果严重的,应从重处理。

九、追究错案责任的程序和管辖,由局纪检监察领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实施。

上一篇:给同学的毕业赠言语录下一篇:《海的女儿》读后感精选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