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检查

2024-07-27

现金流量表检查(精选10篇)

现金流量表检查 篇1

可以通过下面两个等式检验现金流量表编制是否正确

主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主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附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三张报表的钩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

及其等价物净增加额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

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

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大体上有可从以下几点:

工作底稿中的平衡关系:

(1)、资产负债表部分,期初数+或-调整分录=期末数,调整分录的借方合计数=贷方合计数

(2)、损益表部分,各科目的调整分录=本期发生数,调整分录的借方合计数=贷方合计数

(3)、现金流量表部分,调整分录的借方合计数=贷方合计数

正附表之间的平衡关系: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正表与附表相等,均等于货币资金期末数-期初数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正表与附表相等

(3)经营性应收款项的减少等于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

(4)、经营性应付款项的增加等于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

(5)、未付现费用一般应等于该科目的贷方累计发生额。

在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根据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填列工作底稿,在这个工作底稿上需要进行下列内容的核对,以检查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结果是否正确,以便正式编制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核对。首先,将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期末、期初的增减变动额,及其借贷方向与各自行内的工作底稿分录的借方金额(合计)或贷方金额(合计)或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的差额逐一核对,检查

是否金额相等,方向一致。然后,将资产负债表项目下各个项目的工作底稿分录

栏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进行纵向汇总,做到借方总合计数与贷方总合计数

相等。

(2)利润表项目的核对。首先,按照利润表各个项目的本期数同各自行内的工作底稿分录的借方金额(合计)或贷方金额(合计)或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的差额逐一核对,检查是否金额相等,方向一致。然后,分别对利润表项目下各个项目的工作底稿分录栏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进行纵向汇总,做到借方总合计数与贷方总合计数相等。

(3)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计算和核对。首先,把现金流量表每个项目的工作底稿分录栏内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加总,再相减,以计算出各个项目的本期数,并把它填列在“本期数”栏内;然后,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计算出各自的现金流量净额,并填入“本期数”栏内。

(4)对现金流量表项目工作底稿栏内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做纵向汇总,其结果应为: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根据其稽核结果以及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各自平衡,来证明所编制的工作底稿在数字上是正确的。在计算和调整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有关项目的金额上,是将补充资料第二部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内容,把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部分是按照另外一种列表方向,即“间接法”来反映现金流量的变化的。在运用工作底稿技术中的调整分录方法中,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有关业务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调整分录,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类项的金额,它须与直接法工作底稿的计算结果相等,以证明调整分录的正确。在此基础上,正式编制现金流量表。

(二)在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设置T型账户,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个项目的变动。首先,要设置T型账户,将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以及利润表各项目数额,过入相应的T型账户内,还需增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等T型账户;然后,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各个项目的变动额,编制调整会计分录。检查其结果是否正确的步骤为:

(1)根据上述编制的调整分录登记有关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经核对,各个账户借贷金额相抵后的余额与原过入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方向一致,金额相等。考试大为你加油

(2)将上述调整影响现金流量的分录分别登记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T型账户内,此时,他们的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都有差额;然后,将上述三大类T型账户的借贷方差额,分别转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内;结转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四个T型账户均结平,以证明调整分录的正确。

(3)根据上述四个T型账户的结果,正式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检查 篇2

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目前使用的是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 采用的手段是编制调整分录, 将权责发生制记录的经济业务转换为收付实现制反映。但是, 由于现金流量表是在期末编制, 调整分录的综合性很强, 账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涉及到多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项目, 有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项目又涉及多个调整分录。这样, 调整过程非常繁琐和复杂, 其难度很大, 出错的可能性也大。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 不利于审查、核对和更正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是按照账务处理程序完成的, 因此不利于会计人员进行对账和查账。另外, 调整分录在期末时编制, 日常无法查询、核对现金流量。

(二) 不利于人员的分工

企业会计人员职权划分很细, 日常业务均为分散处理, 各自拥有部分明细科目权限。然而,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彼此牵连, 而且调整方式又具有多样性, 所以必须由专门会计人员完成。这样造成日常处理与期末处理时的人员发生变动, 缺乏连贯性, 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 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要求编制调整分录的会计人员不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还必须熟悉全年的会计业务, 并且准确掌握各科目的明细科目增减变动情况。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比, 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账户法的编制程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有必要改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其目的是变繁琐为简单, 变孤立为循环, 变事后为事中, 使其完全融于日常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笔者在此提出现金流量表的另一编制方法——账户法, 即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账户, 以记账凭证为依据, 逐笔登记现金流量各项目, 于期末进行结账, 并编制现金流量表。具体方法如下:

(一) 设置科目

按照现金流量项目的分类, 设置“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和“筹资活动现金”三个一级科目, 在一级科目下, 按经济内容设置明细科目。另外, 为了反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在各明细科目下再设四个项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这里的银行存款是指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存在金融机构里有特定用途的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期限短 (从购买日起, 三个月内到期) 、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二) 设置账户

首先是总账的设置。对三个一级科目分别开设总账, 即“经营活动现金”总账、“投资活动现金”总账和“筹资活动现金”总账。总账的格式采用三栏式。其次是明细账的设置。对每个明细科目均开设明细账, 明细账采用多栏式结构, 设置的专栏一般有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凡是现金流入的项目, 在借方设置专栏, 凡是现金流出的项目, 在贷方设置专栏。此外, 还需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总账, 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 编制记账凭证

采用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增设了现金流量科目, 因此将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中的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用现金流量科目代替。如企业销售产品一批, 销售价款30万元 (不含收取的增值税) , 价款已收。账务处理为:

借:经营活动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银行存款) 351000

(四) 登记账簿

按现金流量科目编制分录之后, 会计人员将现金流量科目的金额登记入现金流量总账户和明细账户中, 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 由出纳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其余科目的登记方法不变。

(五) 结账

在一定时期终了时, 即在月末、季末或年末, 为了编制会计报表, 需要进行结账。同样, 需要对现金流量账户结账, 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其方法是:结出现金流量账户本期发生额;编制结转分录, 将现金流量各明细账的发生额结转到现金、银行存款等总账, 结平现金流量账户。由此可见, 现金流量账户期末无余额, 是虚账户, 其经济内容仅仅反映本期的发生额, 与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不同, 这些属于实账户。

(六) 编制现金流量表

结账之后就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明细科目是按现金流量表项目设置的, 因此,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直接将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登记对应的项目。

三、账户法编制的优点

采用现金流量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具有以下优点:

(一) 具有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账户法设置了科目和账户, 以记账凭证为依据, 逐笔登记账簿, 期末结账, 编制报表, 使三张报表的编制原理和步骤完全一致。

(二) 简化了编制方法, 减少了工作量

账户法下现金流量账簿与其他账簿同步登记, 只是增加了明细账的登记、结账的工作, 但比起编制调整分录来, 工作难度少得多。

(三) 提高了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账户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础工作均在日常账务处理过程中完成, 由会计人员针对每一笔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业务进行分类核算, 计入相关的现金流量明细账户, 发生错记账户的可能性很小。

(四) 便于审查、核对和更正

账户法下, 由于每一项业务记录是独立的, 而且账务处理程序是完善的, 能够账证核对、账账核对, 有助于会计人员进行对账和查账。另外, 记账工作在日常完成, 便于会计人员随时对账。

参考文献

现金流量表检查 篇3

摘要:“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是现金流量表中编制难度最大的的一个项目,其编制的出发点为存货账户的结构,先将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即本期购买存货的金额)计算出来,然后用经营性应付项目加以调整,对于商业企业来讲,编制到此即告结束。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讲,还得将其中包含的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调出去。这样就能正确地计算出“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 营业成本 应付账款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要求企业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并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之一取得:①企业的会计记录;②根据下列项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a当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b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非现金项目。

下面,结合我国最新的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谈一谈该项目的编制原理。笔者认为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最具编制难度的当首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以下简称“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编制该项目首先应以存货的丁字账结构为起点。

我们知道,在历史成本法下,存在下面的恒等关系:

存货的期初余额+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余额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余额-存货的期初余额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余额-存货的期初余额)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增减变动数

为了更好地编制该项目,我们新设二个定义,即存货销售减少数和存货非销售减少数

存货销售减少数是指企业因销售原因而导致存货减少的数额,该数额将由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结转至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

存货非销售减少数是指存货减少数扣除存货销售减少数(结转至“营业成本”科目的存货金额)之后的余额。如存货盘盈、损失等情况

由于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就是本期存货的增加数,即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就是本期存货的减少数。所以由公式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增减变动数可知:

本期存货的增加数=本期存货的减少数±存货增减变动数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本期存货销售减少数+存货非销售减少数)±存货增减变动数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金额十存货非销售减少数)±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变动数

现金流量表中的存货是广义概念,按现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它还包含在取得存货时向销售方企业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故而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金额十存货非销售减少数)±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变动数+本期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进项税额”专栏发生额

以上是编制“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第一层次,它也是计算“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关键和基础。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有的在本期支付现金了,而有的却没有,这就需要我们将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中没有支付现金的部分剔除掉,即为我这里所说的第二个层次:用当期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对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进行调整: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项目变动数

当然,在这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增加数就减出去,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减少数就加回来;预付账款项目的增加数就加回来,预付账款项目的减少数就减出去。

第三个层次是将存货增加数中所包含的折旧费用减出去,因为由于折旧费用而导致的存货增加并没有引起现金流出。

第四个层次是将存货增加数中所包含的工资费用减出去,理由是现行现金流量表中已为之单独设置了一个项目,即“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由此,我们得出计算“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最终公式:

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

=①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金额十存货非销售减少数±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变动数十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进项税额”专栏发生额

②±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项目变动数 (往来调整)

③一存货中包含的折旧费用

④一冲回跌价准备存货增加数 (未付现)

⑤一盘盈的存货

⑥一存货中包含的工资费用(单设项目)

⑦一存货中包含的修理费用、租金费用、保险费等

下面用一实例来具体说明此公式的运用。

XYZ股份有限公司20×8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如下:

A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XYZ股份有限公司 20×8年12月31日 单位:元

B利润表

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金额为41800000.00元。

C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年初数和年末数均为外购原材料成本。20×3年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项目及比例为:外购原材料70%,直接人工10%,制造费用20%。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包括折旧费用400000元,其余为用货币资金支付的费用。

增值税借方发生额包括进项税额8428549元。

火灾造成存货损失100000元。

管理费用包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0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和公式,可以得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营业成本41800000+存货非销售减少数(营业外支出1000 000+管理费用2000000)+存货项目变动数(74700450.00-54 680750.00)+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8428549

-应付账款变动数(20200000.00-6030000.00)+预付账款变动数(2173000.00-925000)

-主营业务成本中包含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41 800 000×30%

=70548249-14170000+1248000-12540000

=45086249(元)

现金流量表分析 篇4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要求企业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在报表附注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间接法)。企业信用分析中一般从现金流量结构、偿债能力和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通过对同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不同项目间的比较,分析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的方向,并评价现金流入流出对净现金流量的影响。现金流量结构包括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流入流出比例等。

从X公司现金流入、流出结构来看,其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渠道均是经营活动,且200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984万元,这意味着维持公司运行、支撑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现金是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但应注意该公司当期资本化投入大幅增加,其现金缺口主要通过增加银行借款弥补。因此,企业信用分析人员应关注该公司举债投资扩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及对其偿债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其资本化投入的方向进行分析,评价投入项目的未来现金生成能力。

应该注意的是,单纯分析以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往往并不能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以X公司2001年的现金流量表为例,其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但分析以间接法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发现X公司当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119,255万元,这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要是由推迟应付款付款期等影响商业信用的方式形成的,实际上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以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状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现金流量表使用者。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结构分析时,还要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内部的流入、流出结构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渠道和现金流出的方向等。如X公司投资活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净额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比例为97.2%,这意味着公司主要的投资活动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新增资本化投入,新增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

1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的分析可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如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比为1.12,表明每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12元的现金流入。

2在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流出比例大小一般可揭示企业所处的发展时期和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X公司2001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为0.13,这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看好,投资机会多,方向明确。

2001年X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为1.61,说明其借入资金明显大于还款,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通常,企业信用分析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总负债及到期债务的比较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揭示企业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即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为0.144, 这意味着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负债之比。该指标主要揭示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通常,该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相应的债务风险越低。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负债之比为0.11, 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较低。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之比。该指标揭示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该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能力通过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企业必须通过借款、增资扩股、处置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X公司2001年到期债务本息约235,455万元,则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的比例为0.276, 这意味着公司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低,使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缺口很大。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净额的比例。资本化支出净额是指当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净额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的差额。资本化支出净额为正,表明企业在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因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净额的比例主要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但这个指标也可用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资本化支出一般优先于偿还借款,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大于资本化支出时,剩余部分可用于偿还债务。如X公司2001年资本化支出净额为199,38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的比例为32.6%,这意味着公司资本化投入远远大于当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三)未来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企业信用分析的核心是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企业获取现金的渠道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生成、营运资本运作、对外投资现金分红、增资扩股、长短期借款等,其中经营活动生成的现金最能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1.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

该指标是指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投入前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简称FFO(Funds from operation),一般反映净利润转化为现金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FFO=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及少数股东本期权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

FFO为正,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能够生成现金,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增值效应;FFO为负,则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在消耗现金,企业的资产在减值。FFO从现金的角度很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效,因此当企业经营出现亏损,而FFO为正时,表明企业的持续经营仍能够充分弥补资产减值及固定资产损耗,经营活动是有价值的活动。相反,如果企业经营盈利,而FFO为负,意味着企业盈利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它长期资产的处置收益,企业的主营活动实际上是没有成效的。以X公司为例,虽然其2001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正,其FFO却为-7,221万元,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存在较大问题。2.营运资本运作。

以压缩应收款项和存货、占用应付款等营运资本运作方式可为企业带来净现金流入。这种方式筹资成本低,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些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营运资本运作的筹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产品的竞争力、原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营运资本运作能力等。因此,分析营运资本对企业未来现金获取能力的影响主要是对企业现有营运资本规模、经济实力、产品竞争力、营运资本运作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评价。3.对外投资。

近年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企业还将资本运作作为其规模扩张的主要途径。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的投资活动主要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因此,信用分析人员应了解企业对外投资的内容及投资项目的情况,并测算其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以评价其未来获取现金能力。4.增资扩股。

预期的新股东参股、股东追加投资等也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时,要考虑股东对公司的支持程度、股东背景、公司经营战略在集团内部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经营的产品等因素。如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预期比较好,则往往较容易吸收新股东参股。5.长短期借款。

现金流量表分析1 篇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能及时收回销货款,以便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除经营活动之外,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同样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我国的现金流量表结构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每种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正负方向构成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现金流量结果,进而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方向构成状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一般分析,其分析过程如下:

(一)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账流入不足,主要靠借贷维持经营;如果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净额是依靠收回投资或处臵长期资产所得,财务状况较为严峻。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界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各项活动完全依赖借债维系,一旦举债困难,财务状况将十分危险。

(三)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不足;筹集资金发生了困难,可能主要依靠收回投资或处臵长期资产所得维持运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已陷入了困境。

(四)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三项活动均不能产生现金净流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处于瘫痪状态,面临着破产或被兼并的危险。

(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但要注意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否则增加投资会造成浪费。

(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和借债都能产生现金净流入,说明财务状况较稳定;扩大投资出现投资活动负向净流入也属正常,但注意适度的投资规模。

(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产生现金净流入;但筹资活动为现金净流出,说明有大量债务到期需现金偿还;如果净流入量大于净出量,说明财务状况较稳定;否则,财务状况不佳。

(八)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说明主要依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运营,一旦经营状况陷入危机,财务状况将会恶化。

二、用财务比率对企业能力进行分析

(一)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评价偿债能力,最主要的是要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负债状况分析。利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评价时,可通过如下几个指标来进行:

1.债务保障率。该比率是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之比。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时间越短,偿债能力越强;反之,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时间越长,偿债能力越差。2.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总额比率。该比率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比率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现金比率恰恰说明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未能被很好地利用,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1∶1的比例较为适宜。3.长期负债偿还率。长期负债偿还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长期负债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按照当前活动提供的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二)支付能力比率分析

1.强制性现金支付的比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是由现金流入总额与经营现金流出量及偿付债务本息之和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2.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该指标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扣除优先股股利之后的余额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它反映了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指标越高,说明支付股利能力越强。

(三)盈利能力质量的比率分析

1.净利润现金比率。该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比。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币值不变为前提确认的,由于受判断和估计的准确度影响,加之通货膨胀和一定会计期间资本性支出、存货周转速度以及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净收益品质”。现金流量高,净利润很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没能把握好投资机会,企业现金流量品质较差;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很低,企业会因现金不足而面临困境,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说明企业净收益品质很差。2.销售净现率。该指标是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本期销售收入之比。计算分析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但是,这并不是说销售净现率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销售净现率可能是由于企业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所致,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价企业销售净现率的合理水平,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各地商业往来惯例和企业信用政策进行综合考虑。

三、比较会计报表分析现金流量趋势

比较会计报表是趋势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手段,对于现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可以选取最近两期或数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具体分析时,可以采用横向比较分析或纵向比较分析方法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是对现金流量表内每个项目的本期与基期的金额进行比较,揭示差距,观察和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纵向比较分析是将各期会计报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形式,再逐项比较分析各项目所占整体比重的变化发展趋势。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应分别对各项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进行结构分析。

鼎鑫诺-现金流量表(推荐) 篇6

今天我们将借助鼎信诺审计系统探讨一下如何利用计算机工具快速准确地对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的编制与分析。

一、现金流量主表的编制

对于现金流量主表的编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要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必须采用直接法。而《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在第18条中明确定义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企业可以按照两个方法之一“报告源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第19条中明确鼓励采用直接法,没有提及反对采用间接法,但提及“直接法提供了有助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能通过间接法获得的信息”。

有鉴于此,笔者推荐两种较为适于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方法。

(1)企业ERP系统进行了现金流核算

应用使得企业所有交易的记录变得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在成熟度较高的ERP软件和管理高度精细化的企业中,每一笔资金和物资的移动都记录进了数据库,并依据管理需求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精细核算,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动。

在此情况下,用CAAT可以将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直接提取出来。审计人员需要做的主要工作仅限于核查企业针对现金及其等价物的交易记录和分类是否适当。

在对提取到的财务数据进行初始化的过程中,将企业设置的现金流核算与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相衔接。如图1.(图1)

在进入现金流审计工作底稿之后,简明日记账法的底稿表页中详细记录了企业每一笔现金的变动记录和企业对每笔交易的定性。如图2.(图2)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大额和异常交易的分类进行检查和分析,以确定企业是否对所有重要现金变动反映在了恰当的现金流量表项目中。若归类不恰当,可对其进行重新划分。如图3.(图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企业所设置的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名称可能与我国准则及指南上要求提供的现金流量表项目名称有所差别,此种情况下,只需在现金流名称标准化表格中,将企业定义的名称进行标准化设置。如图4.(图4)做完以上步骤,我们将得到一张不包括审计调整数据的未审现金流量表。如图5.(图5)

(2)企业未做现金流核算

鉴于实践中各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审计过程中多数企业所提供的现金流量表都由财务人员通过粗略判断财务数据后简单编制,甚至有些企业从未向审计人员提供现金流量表。在此情况下,针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审计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强。推荐方法如下: a.简明日记账法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动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现金及等价物的日记账,在简明日记账工作表中罗列了企业全年的现金变动记录。可以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分析判断将其归入恰当的现金流量表项目中。如图6.(图6)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根据现金记录所属的对方科目批量筛选同类型业务进行分类。如图7.(图7)b.总账分析-分录法

对于全年现金业务量很大的企业来说,通过分析日记账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因数据量太大而显得繁琐。此时,可从相关搜索中提取出总账明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图8.(图8)

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例,主营业务收入总共53462589.43元人民币,其中1714.00元为现款销售,其余为赊销。因此,在现金量表分录法工作底稿中可编制如下分录:

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714.00 其他应付款 852,550.00 贷:长期应收款 184,758.00 其他应付款-52,793,084.41 营业收入 53,462,589.43 以此类推,从利润表项目开始分析至资产负债表项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除外)。如图9.(图9)

这样可以得出一张三表合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核查表,三表间互相勾稽,互为佐证。如图10.(图10)

当然,也可以完全按照各自的职业习惯和判断逻辑,直接在分录法工作表上直接输入编现分录,汇总生成现金流量表。

二、附表的编制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作用在于和主表的直接法交相辉映,互相印证。此处笔者推荐账务修正法和编现分录法:

(1)账务修正法

顾名思义,账务修正法的精髓在于“修正”二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将总账系统、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相关数据直接过渡到附表的基准数栏变得轻而易举,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检查和修正。如图11.(图11)此处修正有两个重点:一是基准数据不够准确需要修正;二是刨除属于非经营活动所引起的数据变动。

(2)编现分录法

利用会计分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附表,首先需要从总账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关数据,然后将其录入分录法工作底稿。如图12.(图12)

三、影响现金流的审计调整

在对企业进行的审计活动中,难免会涉及到需要调整的情况。这些调整分录中,直接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调整可能所占比重不大,然后其中会涉及大量现金流量表附表项目,因此在调整过程中需要选上其影响的现金流量表项目。如图13.(图13)到此,从企业财务数据数据中分析整理形成的现金流量表加减审计调整所影响现金流的数据,就得到审定的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

CAAT与现金流量表分析

众所周知,编制现金流量表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加深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把握,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衡量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降低审计风险,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终极使命。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变得更为简便、生动,在降低工时节约审计成本的同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趋势分析 通过对比企业上年度现金收支变动趋势,并辅之以各种交易活动的变动情况,我们很容易看出变动幅度超常的区域,进而分析其诱因,确定审计重点范围,设计并执行与之相关的审计程序。而这些变动变动趋势的计算完全是审计软件按照数理逻辑自动计算得来,甚至对于非正常幅度还能给我们以提醒。如图14.(图14)

(二)现金流量预测

现金流量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最为鲜活的血液因子,其备受报表使用者和管理层关注。它也是冲击会计持续经营假设最常见最有力的关键点之一,因此也备受审计人员关注。大家都期望能准确预测到未来现金的收入和支持情况,未雨绸缪。以往我们只能通过各自对企业或行业的了解情况进行人为判断,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因素,多数管理层于此问题上都信心满满过于乐观,并最终将企业推向囧境(如巨人大厦等)。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现金流的预测上更为科学合理,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在经济分析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现金流的预测同样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方程进行,只需要将之前期间(年或月)的现金流输入,我们就可以预测出下一期间的现金流量。如图15.(图15)通过预测收入、支出得出净现金流后,将其与短期债务及即将到期的长期负债比较得出短期偿债力,再与长期负债比较得出长期偿债能力,再分析企业管理层的融资规划等,进而衡量持续经营能力。

(三)结构分析及其他关键指标分析

现金流量表检查 篇7

一、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原因

企业利润表上的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编制的, 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收支相抵后的盈亏情况。但是净利润这一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偿债或支付能力, 在一些企业, 虽然利润表上的经营业绩很高, 但实际上企业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一些企业, 虽然利润表上的经营业绩不高, 却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在一定的情况下, 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更能够代表企业实际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因此受到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欢迎。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和分类

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以净利润为起点, 调整不涉及现金的项目的增减变动计算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规定了将净利润用间接法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15个调整项目, 分为四类进行分析: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损益;调整已计入利润表但并未发生现金支出的项目和调整与当期净损益无直接关系的营运资本净变动;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本文就是研究采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

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具体编制方法

(一) 第一类调整项目

第一类调整项目主要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益。这些活动虽然可以引起现金收支, 但并非是由于经营活动引起的现金收支, 而是由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 所以应该予以调整。具体为: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 (减:收益) 。

FRP=FRS-FVn-FCC-FT

式中FPP为固定资产出售的净损益, FRS为固定资产出售收入, FVn为账面净值, FCC为清理费用, FT为相关税费等。

IRP=IRS-IVn-IT

式中IRP无形资产出售的净损益, IRS为无形资产的出售收入, IVn账面净值, IT为相关税费。

OF1=OVn-ORr

式中OF1为报废固定资产损失, OVn为其净值, ORr为其残值收入。

这些支出属于投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收支, 应根据“营业外收支”、“其他业务收支”等账户分析填列。

2.财务费用。根据“财务费用”科目金额扣除由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汇率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额, 如向银行借款支付的利息支出、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等等, 而不能扣除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财务费用。

3.投资损益。主要根据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的金额扣除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去投资收益, 如果是投资损失, 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

(二) 第二类调整项目

第二类调整项目主要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1.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八大减值准备分别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科目中列示, 是企业基于稳健性原则计提的, 企业并没有发生现金的支出, 因此应该调增净利润。

2.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这三个项目, 是通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三个科目列示的, 可以相应分别通过“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进行填列。

(三) 第三类调整项目

第三类调整项目主要包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列示。

1.待摊费用。企业的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 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 (含1年) 的各项费用。待摊费用的发生不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如果企业摊销以前年度的待摊费用小于本期企业的待摊费用, 表明企业的待摊费用增加, 表明企业的现金流量减少而净利润并无变化。因此, 应调减净利润;反之, 应调增净利润。

2.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属于当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尽管计入当期损益, 但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计提的预提费用低于当年度转销的预提费用, 会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减少而企业的净利润不变, 所以应调减企业的净利润;反之, 如果当年计提的预提费用高于当年转销的预提费用, 说明企业的净利润减少而现金流量不受影响, 因此应调增企业的净利润。

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存在, 企业当期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小于当期的应交所得税金额, 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的流出, 因此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应该调减这一差额;由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存在, 企业当期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大于当期的应交所得税金额, 所以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调增这一差额得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四) 第四类调整项目

第四类调整项目是涉及存货的一些交易。

1.企业发生了一笔赊购业务, 则应借记存货类科目, 贷记应付款项类科目, 实际上由于涉及应付款项类科目没有发生现金的支出, 所以企业应该调增净利润;而由于存货科目的增加所以企业应该调减净利润, 两者相抵后对企业的净利润并无影响。

2.企业用存货购买了固定资产, 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存货”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规定, 固定资产的增加属于投资活动, 并不属于经营活动。因此, 在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时, “存货”项目的调整不应当包括这一部分调整数。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是现金流量表附注的一个重点, 其基本原理可概括如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调整项目。调整后的金额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 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过程比较复杂, 因此需要对编制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 为了保持与直接法下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结果一致, 在编制过程中对一些金额较小的业务, 可以合并到相关科目中去, 以使附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正表部分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额。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浅议现金流量表分析 篇8

摘 要 企业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金流量表,作为财务报表的基本形式,是对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况的反映。针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利于企业会计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化与合理化。

关键词 企业经济 现金流量 分析 思考

当前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与深化。财务会计是目前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运行离不开现有资金的周转,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发展是否稳定的重要尺度。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会计财务报表的组成形式,对于有效反映企业发展运营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分析现金流量表,有利于保障和实现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

一、企业现金流量表概述

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来说,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随着企业经营形势的复杂化,能够反映企业资金动向的现金流量,成为企业经营的必备财务信息。所谓现金流量表,作为会计财务报表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叫账务状况变动表,往往是指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增减情况进行统计与上报的信息材料,它属于一份能够具体显示经济主体在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政报告。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结构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一致。通常按照每月或每季度来统计现金变动状况。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等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作为分析工具,现金流量表取代和拓展了传统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功能,能够详细描述由企业主体的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可用于分析相关经济机构在短期内的运营资金,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帐单的能力,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管理以及利润情况等相关信息,有利于正确评估企业经营的运营潜力和发展程度。相对而言,现金流量表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应用性和实效性等特征。

二、针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的主要内容

1.分析项目资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言,如果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出现现金流量小于零的状况,则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销售不畅、到期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等问题。如果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刚好弥补当期非付现成本,则企业能维持经营活动的简单再生产;如果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说明企业购销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状态良好,有能力为企业投资活动提供现金流量支持。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企业投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企业以后正常运营和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如果企业在购建资产和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则应针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与企业的现金流出量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合理评价。如果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投资支出量,说明投资效益良好。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活动。当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应注意企业资金成本、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当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则标志着企业可能出现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利润分配、偿还利息、融资租赁等业务;或因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方面运转较好,不需对外筹集大量资金。

2.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

通过分析现金流入结构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等活动现金流入的比重以及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中项目构成情况,可以明确企业现金来源途径。通过分析现金净流量结构可以反映出现金收支是否平衡及其成因。现金流入流出比是当期流出的现金取得了多少现金流入的回报。对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观察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一般来讲,正常经营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正负相间。

3.分析现金流量的充足性

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是将现金流量表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对比、计算和分析,更为直接有效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报表使用者非常关注的财务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采用现金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偿付比率等指标进行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能够了解企业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和时效性。

现金支付充足性是指企业可用现金偿还债务以及支付其他各项支出。采用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偿付利息保障倍数、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和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等指标进行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能够体现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客观性现金流入与流出表现的现金流量表,采用销售现金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现金盈余指数,分析企业盈利现金充足性,能够灵活的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应注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经营特点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采用单期分析与多期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资料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下,针对企业会计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有益于实现企业财务信息更为客观真实的显示和反映。对于帮助决策者有着重要的参评价值。

参考文献:

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重点 篇9

现金流理表对银行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比较容易和直观。通过现金流量表,银行首先可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其次,可分析企业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现金购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购进了呆滞积压商品或经营业务萎缩。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企业偿债。

再次,可分析企业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营业现金回笼率一般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惩的虚盈实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简解 篇10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较难理解的就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流入量项目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流出量项目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文介绍一种只需编制一笔调整分录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明确该现金流入量项目或现金流出量项目包括的内容,即收到哪些现金或支付哪些现金,然后要明确这些现金流入流出的内容对应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哪些项目,具体到哪些会计科目,这样才能编出调整分录。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现销收入)(贷方)以及“应交税金――成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反映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和销项税额的增加。由于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通常既包括本期现销收入,也包括本期赊销收入,本期赊销反映为应收款的增加,没有现金流入,因此,要计算本期现销的现金流入量,就应从“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的总和中减去应收账款的增加额和应收票据的增加额。应做调整分录如下(可称为基本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额

应收票据增加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2)前期赊销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应收账款(贷方)及应收票据(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应收款的减少。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和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3)本期预收现金,后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预收账款(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预收账款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预收账款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4)扣除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借方)、销项税额(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做调整分录时,该项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应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的总和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5)本期销售材料、代购代销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其他业务收入(现销收入)(贷方)、销项税额(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和销项税额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和销项税额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对于本期赊销材料和前期赊销材料本期收到现金的处理,其原理与商品赊销相同。

除上述调整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事项需要调整:

(1)视同销售计算应交的销项税额,因其没有现金流入,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销项税额”的总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2)应收票据贴现息。通常所做的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应收票据贴现息”,贷记“应收票据”。此分录中应收票据的减少额中有一部分没有现金流入量,即贴现息,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票据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若上述分录中为贷记“财务费用――应收利息扣除贴现息后的余额”,此时,就应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加上这个余额(可从财务费用明细账中查出)。

(3)确认坏账损失。此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确认坏账损失虽引起应收账款的减少,但没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4)已确认的坏账损失本期收回而收到的现金。应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两笔分录合起来不会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变化,但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加上此数额。

(5)补提坏账准备。应做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若冲减坏账则做相反分录。此分录不涉及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增减变化,故不需调整。

(6)应收账款的减少与应付账款的减少的对冲。此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没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至此,可将调整分录汇总如下:

借:应收账款的减少与应付账款的减少的对冲

确认的坏账损失

应收票据贴现息

视同销售形成的销项税额

本期退货支付的

现金

应收票据增加额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预收账款增加额

应收票据减少额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少额

其他业务收入

已确认的坏账损失的收回

应收票据贴现时应收利息大于贴现息的余额

上述调整分录中会计科目的金额都是本期发生额,但是对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则可用其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之后的增减额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调整分录中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其账面余额,若应收账款的数额按扣除了坏账准备以后的净额表示,则上述汇总的调整分录变化如下:借方“确认的坏账损失”改为“补提的坏账准备”,不再贷记“已确认的坏账损失的收回”。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为例,下同)。购买时,借记“原材料”(存货增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这部分现金流出反映为存货的增加和进项税额的增加。生产领用原材料时,借记“生产成本”(存货增加),贷记“原材料”(存货减少);因此该环节存货的价值不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累计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以下简称工费)增加了存货的价值,但不论其有无现金流出,都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无关,故应从存货的价值或其转化的价值中扣除。若全部形成了产成品,则增值后的存货价值不变。

若产成品全都没有卖出去,则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进项税额

存货增加额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工费

若产成品全都卖出去了,则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进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现购支出)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工费

上一篇:医院人才发展规划下一篇:高三学习计划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