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2024-11-06

平寨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精选8篇)

平寨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篇1

平寨民族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先导,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为依据,把学校当作教师成长的摇篮,把课堂当作教师发展的舞台。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努力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二、现状分析

1、学历情况: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3人。

2、骨干队伍:现有县级骨干教师1人,校级骨干2人。

3、职称情况:小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

4、年龄结构:35周岁及以下青年教师5人,36周岁至49周岁教师9人,50周岁以上教师2人。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指学校的所有教师。根据我校教师的特点,将教师分为五部分:

(1)班主任教师。

(2)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

(3)新调入学校的教师。

(4)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5)市、县级骨干教师。

四、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学习必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相结合,必须与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需要相结合,做到培训教育教学化,培训教研科研化;坚持理论学习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真正把教育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2、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学习教育理论,目的就是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有新创造。通过学习,使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行为,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创新能力。

3、坚持教师主体性原则。在校本教育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要将教师从制度和权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激发、唤醒沉睡的教师主体意识,鼓励主体性的成长,才能真正达到校本培训演变为校本发展,才能使培训变为教师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自觉行为。

五、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好,师德水平高;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新上岗的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

2、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教改需要为目标;

3、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

4、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转变。

5、省、市级骨干教师。以发挥他们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尽快成长为市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促其这部分教师尽快由“反思型”向“学科专家型”的角色转变为目标。

(二)内容

1.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本着“观念先行、行动跟进”的要求,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理念、新思想。基于我们多年对教育的认识理解,我们确立了“让每个学生拥有主动发展的品质,为每个学生奠定生涯成功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并把实践这一办学理念申报为科研课题加以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紧紧把握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把一切教育行为都落实到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上。为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深刻领会这一办学理念的科学特质,积极实践这一教学理念。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著作。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和反思小结,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特别是通过学习,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2.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将校本教研、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提高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我校开展了“成功教育”、“留守生心理教育”、“双导师制”等课题,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在实行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由于受到观念、施教水平以及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等问题。教师和学生普遍感到不适应,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此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公开课教学,每学期举办优质课预赛决赛,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开展集体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二是大力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学生的学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4.抓好集体研讨备课

集体备课是交流教学内容,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各个组除了参与市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外,每周还要扎实安排一次自己的组内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专业学习。或就某一个专题,一次确定一个人或两个人主讲,每次确定一个主题,讲过以后进行交流讨论,有记录,有主持,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参与,形成一种集体研究的氛围。

5.教师培训具体内容

(1)师德师风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

(2)教育理论培训。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改革背景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目的在于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改精神。

(3)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所教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暑假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教师培训,开学初利用4天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学习教育法规、教学策略、班主任艺术、新教材学习体会等。

(4)教材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驾取教材的实际能力。

(5)科学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6)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说课、批改、辅导评价、普通话比赛等。

(7)信息技术培训。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相关知识,目的培养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服务教学能力。

(8)新教师拜师结对。每学年组织新上岗教师和老教师学习拜师拜师结对,学习老教师的、备、教、改、辅、批等技能。

六、措施

制定制度和奖励政策,采用学历进修、专题学习、理论研讨、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

(1)提高对教师培训的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有特色结合起来,切实搞好培训工作。

(2)加强教师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记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3)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建立广泛联系,交流教改观念 → 互听教改课并进行研讨→教改展示课。

(4)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学校子课题负责人之任,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在理论与实践两层面都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5)教师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确定学校教科研课题,成立若干子课题小组,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课题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6)师徒结对。秋季学期拜师结对,春季学期青年教师献上一节汇报课。

(7)推动“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心得;每天写教学随笔;每学期开放一节教改课。

(8)充分利用教师例会时间组织教师培训、研讨。

(9)为每位教师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民族小学

平寨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且形式、方法单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师培训工作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现阶段, 我国中小学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致使多数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随意性较强、积极性不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效果。

2.知识能力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接受。由于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使他们在工作中眼高手低, 不能很快融入新课程改革大潮中。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提出新要求

新时代的到来, 新课程的推广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一个急需研究和着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学习进修和培训, 使语文教师队伍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时代的需求。随着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推进, 教师必须通过培训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语文教师也不例外。这次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次改革, 要求语文教师全员参加培训。于是, 对语文教师的进修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此外, 在知识经济时代,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拥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经济要高速发展就要依靠教育, 依靠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随着大众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等都对教师及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要求体制改革创新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有史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 涉及面广, 牵涉的人和地区多, 国家重视的程度和投入的经费量大, 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师资培训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做好。首先坚持并完善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高度重视各学科拔尖教师的培养, 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向“专家型”、“科研型”方向发展。其次是开展教学能力达标活动, 在中小学教师中间形成大练基本功的浓厚氛围。各中小学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此项活动, 并帮助教师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训练计划, 进一步增强教师自我学习的意识, 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最后依托国内高校的自考、函授等学历培训平台, 抓好青年教师的学历进修。鼓励中小学青年教师, 特别是教学专业不对口的教师, 积极提升学历层次和参加第二学历进修, 通过学历进修尽快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 要求培训内容改革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 这次课程改革是对传统基础教育的全面反思。此次改革涉及了要对我国现有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机构、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以及课程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 要使这些改革内容被教师尽快了解认同, 并焕发出改革的内在动机予以实施, 就需要进行培训内容的改革创新, 既要进行新课程的通识教育, 又要针对语文学科进行专业教育, 促进语文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合理有序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是新课程语文师资培训的重要保证。

平寨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健全组织机构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省、市、县(区)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管理。为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省、市、县(区)分别成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有关部门及培训机构负责人组成,负责规划、统筹、协调工作,制定政策和措施。在整个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中,形式(包括名称)最为丰富多样的是市县两级,有的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具体办公机构,具体负责师资培训的管理事务(有的设在教育局内,有的设在培训机构里,如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珠三角地区有些区整合了本地有关业务资源,成立教育科研与培训中心,履行相关职能,也包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实施职能。

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的管理模式

(一)各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管理职责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组织系统中,不同层级的管理组织有不同的管理职责,层级越高,管理的职责越趋于宏观,层级越低,管理的职责越趋于微观。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基本职责有:(1)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实施细则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案、考核评估办法;(2)审定办学单位和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资格;(3)建立完善各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网络;(4)检查、督导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属下各县、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职责有:(1)制定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配套政策;(2)筹措继续教育经费;(3)负责市级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4)组织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检查、督导和评估。

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职责有:(1)制定本县(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2)落实继续教育经费安排;(3)负责县级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4)组织实施继续教育计划和日常管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主要由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各级培训机构在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上也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的职务培训和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主要由市级进修院校负责组织实施。

省级教师培训和市、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各层次构成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

(二)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有机结合的动态管理,是一个从制定政策法规、规划计划、培训实施操作到培训效益评估的全程管理。

1.制订政策法规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000年广东省政府制定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在教育部和省政府两个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

这些制度规定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向,对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最基本的制度,是制定其他相关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基础。

2.制订规划计划

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关键在于要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组织培训者、受训者、科研人员、主管行政人员共同参与制订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近期计划、培训方案和有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用、形式多样、科学规范、师资优良、政策适宜、保障有力。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统筹规划,抓好规范建设,为依法施训提供依据。为此,省教育厅制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计划,如《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2004-2007年)》,从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非学历培训学时分配、保障措施等对全省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做了全面的规划。

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与省教育厅制定的政策文件保持一致,又要考虑本市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对全市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因此,各市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除了贯彻执行省有关规定外,又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广州市《2003-2005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2003-2005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2005-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2005-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为开展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发展要求、工作原则和操作规范。这些规划不仅对广州市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划计划,也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同时,许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地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色,这种管理体制和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认可。

各县(区)行政部门除了接受省、市两级行政部门的指导外,在制定政策文件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执行这些政策文件, 所以,各县(区)以及各级学校制定的政策文件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加细化。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在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了《2003-2005年天河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2003-2005年天河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这些文件更加细化,更加具体。

3.管理规范建设

为了对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培训管理办法,如《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算机管理的通知》《广东省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点管理办法(暂行)》《关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使用的意见》《关于开展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文件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登记管理;严格按照收费标准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了课程计划的审批和教材的开发、使用制度。

各市在省有关文件的精神指导下,制定了本市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关的管理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中小学校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指导下,既产生压力,又增强了动力,加强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

4.建立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培训经费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财政拨款部分,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附加费的5%的比例安排。按时足额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

各市在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规划中都明确规定了培训经费来源,如中山市《关于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分担的指导性意见》中规定:中小学教师参加职务培训、新任教师培训和需求培训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纳入预算安排解决;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市级以上(含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的培训费支出纳入市财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及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经费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专项经费的年度预算安排。

各县(区)也对培训的收费标准,教师个人以及学校分担教育培训成本的比例,经费来源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5.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具体包括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教师继续教育基地评价标准与效益评价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注重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的资格再认证及教师的职务评聘相结合,完善教师培训证书制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和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从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从制度要求和机制约束上推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如《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按规定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评聘,晋级的必备条件之一”。广州市有关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也明确规定“各区,县级市要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结合起来,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

另一方面,为了给教师创造学习条件,鼓励教师自觉自愿地学习,各地市教育局制定出补助奖励措施,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并获取相应证书的,由市、县(区)在继续教育经费中给予补助;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取得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的,由市、县(区)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中按不同的学历层次给予定额补助。通过以上办法,大大提高了教师参加学历培训的积极性。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主要是构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以及管理部门、培训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教师培训部门根据国家、省政府制订的培训规划和要求,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具体组织、管理、协调、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保证培训活动的质量。

6.以评促建,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整体建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后期管理涉及追踪调查、检测、监督、反馈、再培训等内容,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评估检查不可懈怠。《〈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实施细则》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督导评估纳入省教育督导计划。2005年,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做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创建一批多功能区域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评估推荐了2所建设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全国50所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同时开展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认定工作。

三、充分发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作用

1.成立各级业务指导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业务指导,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省教育厅成立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指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了专家委员会的任务是指导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和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指导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组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的评审和推荐。章程还对专家委员会人员组成,机构管理以及经费来源做了详细的说明。

各市对本辖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有的市也专门成立了业务指导机构。如中山市成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指导组。各学科指导组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具体组织有关工作的开展。各学科指导组负责每学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和内容的确立;指导本学科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研究活动;反映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指导建立相关培训制度

具体明确、客观科学、完整配套培训制度是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保障。在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和相关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一些市、县(区)的教师培训制度非常规范,健全,为制定全省的有关教师培训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例。

(1)网络远程培训。省教育厅充分利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根据教师教育的实际,建设与教师网联互联贯通的省级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平台,整合省教师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鼓励省高校、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电大等相关机构参与教师远程培训,实现“人网”、“天网”、“地网”的有机结合。

广州市在开展教师网络远程教育方面起步比较早,2000年前,广州市就已经开始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实验,并成立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学研究课题组”,进行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学研究。经过努力,教师网络远程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广泛的认可。2007年11月承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暨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经验交流会”被认为是深入推进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推动教师培训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机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在开展教师网络远程教育中,由于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进行规范化管理,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广州市边实践,边探索,初步制定了一整套教师网络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的意见》《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课程制作指引》《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课程评审办法》《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经费管理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实施网络远程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珠海市香州区作为省远程教育培训的试点,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香洲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工作方案,对网络远程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网络远程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种创新培训模式,广州市和香州区的远程培训模式已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些经验对制定全省的教师远程培训制度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2)校本培训。为进一步推进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校本培训制度,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实施步骤,组织管理,考核评价以及保障措施都进行了指导, 进一步规范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为了做好校本培训资源建设,开发了《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指南》,为各地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依据。

有些市以及县(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校本培训制度,如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基地评审方案》。在省市两级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许多县(区)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和方案,如广州市天河区制定的《天河区校本培训管理规定》,珠海市香州区制定的《珠海市香洲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指南》,这些校本培训制度对校本培训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并对广东省的校本培训工作的全面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省教师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将制定校本研训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将建设各级各类校本研训示范学校,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使校本研训逐步成为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开展校本研训将充分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省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平台和资源,加强校本研训资源建设,并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校本研训的组织、指导、评估等管理工作。

3.规范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

为加强教师培训教材管理,省教育厅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与评审专家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指导和评审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和遴选工作,引导和规范全省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和引进工作。凡未经省以上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师教育资源,不得通过行政手段在全省范围内使用。由省教师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目录。凡未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与评审专家委员会审定和推荐的培训教材,不得用于教师培训。各地自编教材必须报经省评审通过后才能使用。从2004年起,省教育厅建立了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目录制度,确保优质课程资源用于教师培训。省教育厅组织制定了《广东省小学新任教师培训等四类课程设置计划(试行)》《广东省中学新任教师培训等四类课程设置计划(试行)》《广东省高中新任教师培训等两类课程设置计划(试行)》《关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使用的意见》等。

各市也成立相应的部门,如广州市成立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进行评审,指导和管理,同时各区,县级市也成立相应的课程评审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为提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提供了有效保障机制。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成立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评审委员会和网络课程制作指导委员会,对网络课程建设做出规范和指导,有效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平寨煤矿汇报材料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平寨煤矿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来我矿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恳请各位领导对我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下面我就平寨煤矿的概况和整改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平寨煤矿是贵州青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荔波分公司下属的一对生产矿井,井田面积约8.469平方公里,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目前尚拥有地质储量1159万吨,可采储量622万吨;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年,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要运输大巷为+400水平大巷。矿井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有职工327人,设有矿长一人,副矿长3人,总工程师一人,副总工程师一人,矿井设置采、掘、机、运、通、安检、生产、机电、调度、供应、劳资等部门及专业机构,各类管理人员68人,特种作业人员126人,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全部持证上岗。

二、开采技术条件:

平寨煤矿采用斜井开拓,串车提升,+400主要运输大巷蓄电池电机车运输;分区抽出式通风方法;四采区4201、4204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形式,爆破落煤,人工攉煤,3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主要巷道采用锚网索、锚网索喷浆及锚网索U型钢棚联合支护,回采巷道采用锚网支护。

三、煤层赋存状况:

井田内可采煤层三层,自下而上为Ⅰ、Ⅱ、Ⅲ 煤,Ⅰ煤距Ⅱ煤13.4——19m,Ⅱ煤距Ⅲ煤7——10m,Ⅰ煤较为稳定,单一煤层,平均厚度0.65m,Ⅱ煤稳定,结构单一,井田内平均厚度1.61 m,Ⅲ 煤一般厚0.3——0.6m,平均厚度0.55m,局部可采;煤质为低灰、中硫、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

四、矿井各生产系统现状

1、生产系统:

矿井现有两个生产采区:四采区、十采区。四采区有两个回采工作面—4201、4204回采工作面;一个掘进头4206风巷;十采区有10207机巷、风巷顶板抽放巷掘进工作面,因为停产整改,回采工作面和各掘进头均停止生产。

2、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分区式对角抽出式通风,有两个抽风井,二抽风井安装有FBCZ11.2型轴流对旋式通风机两台,一备一用,风量26m3/s,风压1218Pa,电机功率N=2×30KW,六抽风井安装4-7-N020型离心式通风机两台,一备一用,电机功率N=55KW,风量22 m3/s,风压1018 Pa,矿井总进风量2869 m3/min(北大巷进风量1909 m3/min,南大巷进风量944 m3/min),总回风量3202 m3/min,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风量560 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均为双风机、双电源,井下设有风门、调节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

3、运输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串车提升,装备JK2.5×2P绞车一台,斜井长度678米,倾角24°,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斜井安装有人车,+400水平大巷采用CDXT-8J型蓄电池电机车运输,运输上山采用大倾角皮带运输,工作面采用30型刮板运输机、机道采用30型刮板运输机及皮带运输机运输。

4、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牙麦一回路为110KV,红山二回路为35KV,平寨变电站降压到6KV后分双回路送到井下中央变电所,再由中央变电所分 双回路送到四采区、十采区变电所,经采区变电所降压后分送到井下各采掘工作面。

5、矿井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集中排水方式,中央水泵房设在井底车场附近,矿井正常涌水量25m3/h,最大涌水量35m3/h,主排水泵为四台350D-30×9型离心泵,电机功率分别配置180KW二台,225KW二台,主水仓容量为2700 m3,增容水仓800 m3,排水管为两趟φ270mm无缝钢管,最大排水能力2×150 m3/h,四采区安装采区排水泵两台,十采区安装采区排水泵两台。矿井的水文地质简单,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渗水。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使用KJ90NB型监测监控系统,井下系统及各工作面安装有六个监测监控分站,安装瓦斯传感器、CO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局扇开停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水泵开停传感器、瓦斯流量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共62台,监测监控系统将不断升级。

7、瓦斯抽放系统:

我矿于2009年安装高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地面安装2BE1-405/6-1型水环式真空泵4台,电机功率132KW,流量为6750 m3/h,安装φ273mm主抽放管两趟,对各采掘工作面进行瓦斯预抽及采空区抽放。

8、通讯系统:

地面安装有电信局KDO型程控电话,井下各机房硐室、系统及各作业点安装防爆型磁石电话。

9、压风、供水系统:

地面安装LWJ-20/T空压机两台,压风管接至井下各压风自救硐室及采掘工作面,地面有200 m3水池2个,水管通到井下系统及各作业点。

10、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于2011年9月底安装了KJ331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主机2台,KJ331——F型井下读卡分站3台,KJ331——F型井下读卡天线18台,地面、井下监控摄像探头8台,人员识别卡700个,整个系统现已投入正常运行。

五、目前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平寨矿《安全生产许可证》于2008年2月7日到期,2008年5月30日和2010年8月16日两次分别向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提交《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延期申请,至今尚未验收,其原因是《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未完成。

六、我矿下步发展规划和工作打算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加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认真抓好各项工程质量,以标准化推动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还需进一步完善区域、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探放水措施。

3、我们将在今年10月底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现场验收。

谢谢大家!

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篇5

1、参加常规培训、网联培训、领导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人员,必须按时交纳学员年费、书费等。

3、要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4、以本校为主阵地充分利用每月双周末的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反思性教学(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教研课题专题研讨活动。

5、定期举行专题研讨会、报告会。

6、定期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优秀教学片段研讨欣赏等活动。

7、组织学习《骨干教师管理办法》认真推荐青年校级骨干教师参加县级骨干教师评选。

8、为教师参加网联学习、校本研修提供时间及物资保障,对学员学习实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组织好校本研修活动。

9、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的学习、研究创造条件,教学领导对新教师要跟踪听课、指导,直至上路。每学期对其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建立新教师成长记录袋。

新教师参培率达100%。每位新教师要聘请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为指导教师,鼓励师徒之间常听课、共交流。

10、建立健全考核条例,对新教师、骨干教师按进修学校的要求严格考核。要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将师训工作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

11、制定好网联培训计划、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按计划和方案组织教师参加网联学习及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12、面向全员,有计划分类别地安排培训内容。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活动中要按要求记好学习笔记,完成好各种类型的作业。此外,外出学习人员回校后要及时向主管领导信息通报。领导以他们为桥梁,选择合适时间组织教师开展二次培训交流活动,增加教师获得课改信息的机会。

13、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对无学习笔记的学员收回《继续教育证书》。

14、学校将根据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状况划分多个学习小组,选举操作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组长,具体负责解答本组内教师网上学习的疑难困惑,并对那些操作水平低的教师经常进行补课学习。

15、继续教育网上都设立了教师发表文章的园地,学校要引导教师边学习,边思考,边创新,提炼思想观点,记录教学点滴感悟,鼓励他们向有关栏目投稿。有教师在网上发表文章,学校要及时向全体教师公布消息,激励大家的写作热情。

16、辅导员:要注重平时管理,对教师的学习、考勤、作业、奖惩和考试,认真检查、记录、考评。定期浏览教师网上课程学习情况和论坛交流次数,对于学习不认真的教师,先是提醒一下,如再发现就要在考核中扣分。

17、网管员(信息技术教师为网管员),要指导教师上网学习、完成作业及考试。学校网管员要及时做好学员学习情况的记录工作,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反馈学员的学习情况,为年末自评工作奠定基础。

18、网联培训人员要:

(1)按时参加规定内容的网联学习,完成学时学习任务。(2)到继续教育论坛上交流学习心得。

(3)根据自己学科内容或自身工作需要到论坛上读贴子和发贴子,在自由交流中进行观念碰撞,在反思中完善自我。

19、常规培训人员:通过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做好学习、培训工作,按时参加继续教育考试。

20、骨干教师:要制定自我发展学年计划,确定自己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及研究、学习计划,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

21、教学领导及骨干教师在教师培训活动中要起示范和辐射作用,每学期进行一次业务讲座,一次案例点评。

22、落实骨干教师帮带制度。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新课程引领课,每学年至少带好一名青年教师(见帮带名单),要制定帮带计划。对帮带教师跟踪听课、指导,直至上路,并指导其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23、学员要针对自己所学的课程内容,每学要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和学习反思。

24、学员教师要及时做好所学各门课程的学习笔记,笔记分类要合理(要注明学习时间、所学课程名称),学习笔记字数不得少于一万字,并要定期交给主管领导进行检查。

25、教师要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对照检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从“埋头苦干”到“勤思善变”的转变。

教师培训制度 篇6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达到海南省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目标要求,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为了进一步促进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现强调如下:

一、完善培训机制

1、建立以冯海静为组长,其他几位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教研室、教务科、政教科主要领导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王敬屯小学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领导小组”,规划和管理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具体工作的实施由教研究室和教务科共同负责。

2、根据学校的规定,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教研组两周开展教研活动一次。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对全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检查课堂教学中新理念贯彻的情况,审视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一步进行教学技能专项培训。

3、建立完善教师培训计划、培训考核评估措施、明确培训内容。

4、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以学习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坚持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

二、培训人员的管理

1、校领导每人做到有培训专题:有目的,有内容,有辅导材料。

2、教务教研线的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获取教学教研第一手材料,和教师切磋问题,解决问题。关心和指导年轻教师,指导骨干教师的帮扶工作,帮助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隔年一次“教坛新秀杯”和“创新奖”课堂教学评比和每年一次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3、骨干教师有帮扶对象:有带徒计划、总结、有示范课、有帮扶教师上的汇报课。

4、全体教师有义务和权利参加培训,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培训。各教师要有培训计划和总结。提倡教师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书籍,做到读书有笔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论文,课题有成果,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不少于一篇的教育教学论文。

5、每位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培训者。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双学位、高学历的进修学习。

三、培训过程的管理

1、分别制定各门课程的培训计划、确定骨干教师帮扶对象、签定带徒协议。

2、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以《学分登记册》为管理手段。

3、探索培训模式:专家引领、外派学习、以特级教师、省优专家、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为培训主体、远程及现代媒体收看、自学、座谈交流、小规模参与体验式实践学习、专业互动研究式实践学习。

四、培训结果管理

1、培训评估考核、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培训总结。

2、考核的结果与每月劳动补贴和年终考核挂钩,考核不合格的可以考虑减少授课任务或调整工作岗位。

3、充实教师个人档案,评估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的业务存档。

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一、对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入校后,用两周时间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从备课、上课、写教案、班级管理、培养小干部等方面进行讲授,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过好备课关、课堂教学关、班级管理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青年教师拜师活动。青年教师入校后要向他们引荐三师,即:领导师傅、党员师傅、业务师傅。师傅要从思想上、业务上全面帮助与关怀青年教师。

三、每月组织一次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由学校教研室组织,请领导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主讲。

四、每学期初、末分别召开青年教师会议,宣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总结青年教师工作,寒暑两假期要适当布置学习内容。

五、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帮助提高。

六、每学期在青年教师中要开展积极的课堂教学赛、讲、说课、粉笔字的基本功比武活动,各教研组要强化平时的帮练活动,“三师”不放松对青年教师的辅导、督促与检查。

七、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和参加业务讲座。

八、每学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家长座谈会,汇报青年教师工作,征求家长意见。

九、关心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文化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文化进修学习,学校在排课上给予支持,时间上给予保证。

十、教师学习为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师德规范及时事新闻,素质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新课程通识培训、新教材、新课标解读及现代信息技术等。自学任教学科相关内容或自己薄弱方面内容等。

十一、教师根据校本培训规划的总要求和个人提高需要拟定好个人学习计划。计划要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每月不得少于1次。自觉做好个人学习笔记,写好学习体会。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十二、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学校安排的学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并要做好学习记录。

十三、中心发言人要事先备好课,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内容要结合当前形式,要有价值。

十四、每周五为集中学习时间。

十五、定期交流学习体会,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研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做好“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论文。

十六、学期结束,教师将学习培训相关资料将教研组检查登记,学校每期对教师学习情况实行考评制度,列入教师业绩考核。

教师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使我市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特制定如下规定。

二、培训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由副校长直接领导,提供有力的保障。

2、学校领导多关注教师培训情况

3、创造条件,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开阔思路,提高水平。

4、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或工作时间进修。

5、学校负责制定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管理制度,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业务档案,合理安排教师课务,保证教师培训时间,安排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教师业务考核和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挂钩政策等。

三、培训内容及对象

1、学历达标培训及学历提高培训。对于在职教师,学校根据上级规定提供条件,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按时按量安排教师达标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2、在岗提高培训。岗位培训坚持“三为主、四结合”的原则,即业余、自学、短训为主,培训与教科研相结合,分散自学与集中面授相结合,校本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传统的课堂面授与现代化媒体技术传播相结合。发动广大教师参与。保护和激发教师积极性,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着重培养本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校本师训,使每位教师定期都得到培训,定时定期定量定计划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培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撰写论文。

3、新教师培训。学校必须对新分配、新调入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实行一帮一,一带一(即每位骨干教师带一名新教师,即师徒带教形式,)新教师上公开课、研究课,通过集中观看教学录像、观摩示范课、听报告、组织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四、培训原则

1、培训方案注重分层次。学校专门制订了《培训规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方案,以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均能取得明显发展。

2、培训目标注重多元化。我校根据具体对象的不同特长,制订出各有侧重的培训方案,促使每一位教师健康、持续地向最合理的方向发展。

3、过程管理注重科学性。

4、评价机制注重发展性。

5、激励平台注重广泛性,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均能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五、培训教师学习要求

1、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业务培训。

2、鼓励教工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培训,坚持在岗进修。

3、学校接上级通知后,统筹安排,指定相关教师参加培训,教务处做好教师培训的相关工作。

4、被指定教师原则上要服从学校安排,并安排好课务,方可离校参加有关培训。

5、在培训期间,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不缺席、不迟到并做好培训记录。

6、培训结束后需撰写培训体会或培训合格证书交教导处检查备案后,方可报销有关费用。

7、教研组要安排有关培训教师上汇报课或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中介绍学习培训的有关信息。

平寨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篇7

一、牢固树立“培训即服务”的工作理念

根据会同县教育局要求,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目标。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立足基层需求,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多维立体的培训体系。

1. 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进修学校的精心筹划

教师培训首先离不开领导重视,没有领导的重视,搞好教师培训是一句空话。一直以来,会同县教育局对教师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早在2015年3月份,会同县教育局就下发了文件,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未达学分登记要求的中小学教师人数,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作出部署。教育局领导多次组织全县各校师训专干和进修学校的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布置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关事宜;还深入进修学校现场办公,了解教师培训的有关情况,在教育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师训经费、培训场地的改造、电教设备的添置、学员生活等的费用支出。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分登记滞后的现状,会同县教育局作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的要求,一定要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

2. 教师进修学校精准规划

为强化与全县中小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的意识与能力,研究会同县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及科研情况,2015年的3—5月份,进修学校分成三个组深入全县25个乡镇的47所中小学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现场听课、走访教师等形式进行调研,发放问卷调查表2612份,收集有效问卷2600份;走访不同年龄阶段教师876人,听课45节,开座谈会25场,调查问卷中主要了解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需要哪方面的培训、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哪些指导等问题,收集各学科、学段培训专题100多个,然后对这些问题收集整理,进行统计、分析,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谋划暑期集中培训,制订培训计划作好充分的准备。6月份初,我们拟定了培训通知,拿出暑期培训的总体方案等。6月下旬,县教育局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通知》,培训工作正式启动。这样,我们的教师培训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教师需求紧密相联,从而增强了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深受教师的重视与欢迎。

3. 教师进修学校的服务要求

会同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本县县级教师培训的指导者、服务者和评价者,我们提出“精心指导,精致管理,精心服务,精确评价”的基本要求,坚持四个到位:一是指导到位,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以开放、长远的眼光对教师培训工作作出合理规划和建议,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尤其加强对中小学的校本研修进行有效指导。在中小学一线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校本培训体系,教师进修学校真正实现从原来的直接培训向全方位的服务转型。2015年建立中小学教师炮团学校、漠滨学校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培训基地校,进修学校共派出七位教师到基地校任教,主要对基地校的校本培训进行有效指导,通过建立基地校来引领全县教师的校本培训。二是管理到位,教师培训项目的规划和审核,教师培训的学分登记,培训档案的整理等都需要认真对待。坚持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和成长的宗旨,为教师培训提供软件硬件保障,培训后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培训的新模式,细化各项管理保证培训的实效性。三是服务到位,树立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承担项目的规划,课程的设计开发,师资的提供,信息的共享和后勤服务的任务。做到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注重课程设计执行和开发,做到按需施训,通过完善教师进修学校网络建设,为教师培训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建立一批优秀教师培训基地和一线教学名师资源库。进一步强化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制度。四是激励到位,以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为主体,各中小学为辅助,通过教师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评优评先,同时评优评先同教师聘用、晋级、学分管理和绩效工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变教师培训“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参加培训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二、构建“一制双线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

一制为主导,以学分管理制度为主导,制定符合会同县特色的学分管理办法,有效促进教师培训。从实际出发,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全县教师全员培训中,实施学分管理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细化学分管理项目,将学分管理运用到教师全员培训,确保全县教师五年一周期内有机会修满360学分。

双线配合,教育局政策导向,进修学校组织实施,双线协调配合。

三级联动,教育局宏观管理、进修学校中观管理、乡镇学校微观管理,为全县教师培训提供优质的指导服务体系。发挥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和中小学的联动功能,确保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落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教师培训管理的科学理论,保证教师培训收到实效。

三、培训过程采取“问题(案例)—内化—实践(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以一线中小学名师为主体组建教师培训团队,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为满足全员培训要求,为突出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进修学校对现有的培训模式、培训途径进行反思,寻求新的制高点,为培养一支具有较好知识结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充满信心与活力、不断进取向上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1. 教师培训内容的创新

由于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的细致、实在,内容和模式创新是今年暑期培训的一大特色。既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统一要求的课程,又考虑到中小学一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现实需求和对培训形式的具体要求。

(1)培训内容以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如小学数学教师暑期集中培训班,开设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新课程通识培训”“中小学课程标准解读”“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指导和实践及评析”等。

(2)整合“专业引领”和“实践研修”两类课程,采用系统引领、实践指向和自主反思“三结合”的培训模式。“系统引领”指针对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新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优质培训内容,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引领,提升理论水平。“实践指向”指紧扣新课程教学的疑点、难点与重点,以案例教学为主体,发挥名师示范课的引领作用。解决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实际问题。“自主反思”指面向中小学教学实践,通过交流———内化———小组磨课———实践操作,引导教师自主反思和诊断评析,提高实践能力。

2. 教师培训过程的创新

2015年的教师培训主要以课堂研讨为主要形式,即名师示范课引领———专家主题培训———小组研讨集体备课———参训教师同课异构———实践创新。

示范课教师为县域名师和优秀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磨课,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指导性。然后再搬上讲台,供全体学员研讨学习,让参训教师积极参入并内化为行动,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这种培训针对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收到良好的效果。

创建精品课堂。2016年所有的培训都采用小组形式,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打造精品课堂。各培训班分六个小组。在培训期间,各小组成员通过听课、评课、说课、案例分析,以及与其他小组之间的讨论、合作、竞赛等多种互动形式,完成培训内容。这种培训方式受到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也被全县的中小学教师称为“进修学校的精品课堂”。

具体培训过程主要包括破冰活动、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世界咖啡”研讨活动、学员同课异构、自主作业、合作研讨、模拟实践和反思评析、教师才艺展示等。

(1)生动有趣的破冰活动。针对以往教师培训中,学员很少或不敢发言,自我表现能力差的现象,2016年教师培训中,我们在培训开始前开展破冰活动,将学员按不同的学校、年龄、性别等,分成学习组,先组内进行破冰。就是先介绍自己,然后记住本组学员的名字、学校、爱好,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以游戏和比赛的方式),这样就打消了学员的顾虑,锻炼了学员的自我表现能力。

(2)新颖别致的“世界咖啡”研讨活动。专题研讨是暑期培训的一大亮点,世界咖啡研讨活动,突出它的悠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世界咖啡”研讨环节,每天上午听报告讲座,下午研讨。这样的培训模式让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具体做法是:上午由客座教师和专家对学科、学段进行专题讲座;下午通过“世界咖啡”研讨活动,围绕上午客座教师讲座的主题内容先分组(每小组为8-10人)进行小组交流研讨进行:一是回顾归纳上午客座教师的成功经验又值得自己借鉴的方面;二是总结自己在工作中在这个方面的成功做法;三是提出自己在工作的困惑及解决办法。具体要求:一是人人要发言,语言要精练,总结要到位,发言的次数与质量都与学习成绩挂钩;二是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本小组的研讨成果;三是班主任点评小组研讨汇报的内容。这样既融合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又保证了学员们的交流时间,使学员们充分交流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工作中的困惑,他们学得轻松,又能学到自己想要学的技能知识。这一活动,深受学员们的青睐与好评。

(3)名师引领,让学员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同。针对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每期培训分学段设计三堂名师示范课,让学员亲身体会新课改的魅力。名师的示范包括课堂教学和说课,每堂课后都安排精彩的说课,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进行重点培训。然后是专家点评,专家点评主要突出课堂模式的解读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调控,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排专家现场指导,并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说课、备课、听课、评课议课进行专题讲座。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上进行培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下午主要由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研讨,内化。将名师的示范课内化为学员的自主行动,然后是小组集体备课,进行同课异构,从实践操作层面掌握课堂教学技巧,从灵魂上触及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同。

(4)搭建平台,让学员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丰富多彩的结业汇演是暑期培训的又一大亮点。教师培训严肃而紧张,如何让培训活动变得活泼有趣,我们经过反复调研和研讨,觉得在培训之余,让学员展示自己的才艺,培养学员的自我表现能力。于是,我们设计了个人展示、小组展示、班级展示等不同层次的才艺展示活动,每班必须有一个大型集体节目,确保男女老少齐上阵,让学员人人都有参入展示的机会,这样让培训在愉快的欢乐声中生成。

总之,新颖的内容设计、灵活的培训方式、合理的组织管理,必然产生理想的培训效果。学员普遍反映2016年进修学校培训方案做得新,培训内容贴近中小学教学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有效地突出了参培教师的主体性,成效显著。

加拿大的校长培训制度 篇8

与美国非常类似,加拿大也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也是分权制、分治式的,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教育,而由州政府承担管理教育的职能。同样,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也由州政府负责。州一级的政府通常非常重视校长培训工作,他们通过各种立法和相关文件的颁布来影响校长培训工作。例如,作为加拿大经济文化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的安大略省,在《安大略省教师资格法》中专列校长资格一章,规定未具备一定条件者,不能参加校长资格培训;而在任校长可定期参加安大略省教育部组织的校长发展培训课程的进修等。在教育基本法《安大略省教育法》中设了专门的章节,对校长的培训做了严格而具体的法律规定,明确指出:省教育部负责建立、维护和管理校长培训基地,其费用由省财政支出。第40、41条款分别规定校长的资格和校长资格培训课程的学习申请者的条件。条例规定,校长接受培训是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校长资格培训由两部分课程构成,在完成教师资格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完成校长资格培训课程。校长资格培训课程的学习申请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持有法定的大学学位;2持有安大略省教师资格证书或临时职位证书;3教师资格证书上注明其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教育作过集中学习研究;4有在中小学五年以上成功教学经验,有督学的证明;5具有法定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或完成法定大学等量的硕士学位课程或在教师资格证书上注明专家或荣誉专家的资格等。第44条指出,完成校长资格培训课程的学习者,教育部长在其教师资格证书上注明已取得校长的资格。第45条还规定,学习者具有校长资格,有两年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的成功经验,顺利完成学业,部长则在其教师资格证书上注明“完成校长发展课程”,可以被聘用为学校校长。

加拿大安大略省在1992年《校长任职资格计划指南》中对校长资格培训从宏观指导与管理到具体的培训内容、措施、步骤等方面都给予充分保障,其中包括校长培训的目标:“校长的领导对于学校的成功是关键性的。处于领导和管理岗位上的人,现在和将来必须发展能保证他们在岗位上有效行使权力的能力。校长面临问题复杂、情况变化和组织竞争等因素的挑战。校长要想在21世纪实行有效的领导,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必须为他们管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包括认识周围世界、在复杂环境下积极地管理、开发人力资源、具有战略眼光和善于沟通思想等。安大略省校长任职资格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校长进一步发展其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学校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技能以及应有的工作态度提供机会,并且帮助校长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责任感。”

加拿大州级校长标准

《校长任职资格计划指南》对校长的职业品质和各项能力素质提出了要求,指出:作为学校领导人的校长负有在学校创建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的责任,为此,校长应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不同的领导模式和领导人、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见讽2校长不同角色的领会和把握;3不同的教育技巧及其运用;4有效地实施课程管理的技能;5社会变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何改革学校课程适应这种变革;6增强课程效果的创新技能;7激励教职工努力向上和具有责任感的管理方法;8学校的社会关系及其调适;9当前教育上的问题和趋向;10学校领导人必备的领导技能,如有效地作出决定和宣讲决定所需的搜集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等。

《指南》还规定了校长应具备的职业品质:1认识校长工作在实行教育法规政策,确定工作重点,尤其是在反种族主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理解有关适应变化的学校理论和实践;3具有修改课程、发挥教职工才干和与家长、社区联系的能力;4具有贯彻学校一体化计划的知识;5制定学校目标和活动计划的技能;6解决由种族歧视而产生的冲突的技能;7能帮助教师增强多民族观念和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能力;8有效管理学校应具备的技能。

从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加拿大比较强调校长的角色意识和领导技能,要求校长领会和把握不同的角色,掌握与运用不同的教育领导技巧,提高管理的效能。

加拿大的校长培训制度及其特点

1加拿大的校长培训制度

加拿大作为实行分权制的国家,联邦政府把校长培训的事宜交给州政府负责,各州分治,但各州还是秉承了一些共同的培训理念。首先,校长培训被定义为“以工作为目标,强调开发和提高学习者胜任的工作能力”。其次,在培训模式上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成立培训机构,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的培训以及形成培训的系列化等。

在这些理念的引导下,加拿大各省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承担了主要的培训任务,另外还有特设的学校管理者学院以及中小学校长协会也承担培训任务,各州普遍建立专业负责校长培训的机构。这些机构又通常包括以下附属机构:管理部、网上教育部、研究部和实践部。

按照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只有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师才能进入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这当中包括参加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教师。加拿大校长培训的课程设置主要在法令、政府文件规定的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需要而定,包括组织和行政理论、教育人员的视导、加拿大的教育、选修科目。如中小学组织和行政,教育的社会、经济、法律及政治背景、教育计划及系统分析等。职前培训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期望通过基本理论课程的培训,使学员能掌握学校管理的一般理论知识,发展一般的管理能力;二是通过有关学校管理中各类主要问题和关系的课程指导和培训,使学员能把握管理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能;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发展学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而在职培训主要培养校长如何带领学校适应当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努力担当好四种角色。即作为改革者的校长、作为计划者的校长、作为评估者的校长、作为公关者的校长。通过四种角色的教学培养学员计划决策、创新、民主协商、系统管理、科学评估、激励向上、化解冲突、应付突发事件等各种实际能力,从而提高学员整体的综合领导素质。

培训机构的人员会根据学员的实际,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在线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灌注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广泛运用讨论法、研究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适合成人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并运用电子计算机及电化教育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远距离教育、电视等工具开展工作,同时也都有配套的培训场所和生活服务设施。

加拿大非常重视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育学院承担校长培训项目的教师要求很高,一般都要求具有教授职称,要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一些大学也实行了专兼职教师的结合。

培训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考核,考核完全是开放状态,注重实际能力。安大略省是由教育部制定评估体系,各市、学区具体承担对校长的评估职能。北约克市教育局教育委员会由14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教育委员组成。教育委员组成考核小组,由督学具体负责评估工作。各校校董会根据教育部的评估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具体评估指标体系,由校董会与督学结合对本校校长进行评估。评估校长,最主要是看其是否能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局的目标,拟定工作计划,是否达到教育局规定的目标,是否达到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每三年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评估,每年进行一次规模较小的评估。评估校长分六个步骤:(1)校长自我评估。(2)督学制定计划,做好评估准备。(3)确定评估的重点内容。(4)对校长工作进行评估。(5)校长与教职工对话。(6)巩固成绩,改进工作,促进发展。在校长和教师的参与下撰写评估报告。评估重点内容有:(1)校长的管理能力、水平。(2)是否从学校特点出发进行管理。(3)质量管理。(4)教职工的学术水平、学生学习水平。(5)与家庭、社区的联系。(6)处理问题的情况。为了保证对校长和学校督导工作的有效性,安大略省还有相应的督导资格认证计划和培训大纲。考核一经通过,就由培训机构开出相应证明,以便任职。

2加拿大校长培训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关于加拿大校长培训制度的陈述可以看出,其培训制度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即校长培训法制化、校长培训机构专业化、培训内容的挑战性和方法的多样性、技术手段现代化、评估工作制度化以及培训师资规范化等等。

上一篇:可转让定期存单下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聘任制激发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