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凝聚力作用(精选10篇)
民族凝聚力作用 篇1
凝聚力量,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发挥特殊作
用
时间: 2014-4-4 11:20:00
来源:
新疆日报
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总书记提出:“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统一到中央关于新疆维护社会稳定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牢牢把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必须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做贡献。在这方面,发挥好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中的特殊作用非常重要。
□新疆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阿班·毛力提汗
首先,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要做政治坚定的模范。因为,坚强的党性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政治上的坚定性是坚强党性的坚实基础。在当前维护新疆大局稳定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带头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四个讲明”,即讲明近几年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真相,讲明民族大团结的主流,讲明非法宗教活动的性质和危害,讲明“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本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认清敌人的险恶用心,把全部力量集中到维护当前稳定上来,要加大宣传民族团结的感人典型,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新疆各民族大团结有着深厚的基础,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利用自己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独特的影响力,大力开展正面宣传引导,澄清错误观点和糊涂认识,把各族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其次,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做民族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巩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亲如一家的民族和睦,离不开坚如磐石的民族团结。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理论,尤其是民族宗教史和社会发展史的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五观”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充分认识民族分裂分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问题上旗帜鲜明。当前,在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要真心热爱各族人民,真诚服务各族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要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民心。要
加强落实,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关注民族团结形势的大局,切实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以自己的真情换取各族干部职工的真心,以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团结他们,凝聚大家的力量,一心一意干事业,全心全意谋发展。
第三,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起到正确宣传国家政策作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做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宣讲工作。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祖祖辈辈都在当地工作、生活,在当地有着众多的亲戚、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联系面触及城市、乡村、牧区等各个区域,群众基础十分深厚,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宣讲工作。要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宣讲境内外“三股势力”煽动实施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努力使“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思想深入人心。要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宣讲党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当地城市建设、城区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牧民定居、农牧区改水、农牧区子女免费入学、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惠民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喜人成果,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看到国家民族政策给新疆、给当地、给广大各族群众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党的民族团结政策进一步深入民心。
第四,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和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真正了解职工群众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怨什么,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打开工作新局面,始终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群众的生活还非常困难,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多体恤民情,了解群众的疾苦,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好,及时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中去,树立良好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形象。
第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容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种种消极腐败现象,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腐败是党的大敌,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用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堡垒,把广大群众牢牢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让“三股势力”无
缝可钻、无机可乘,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民族凝聚力作用 篇2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国家博物馆,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指出:“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之后的会议、座谈会以及出国访问等重要场合, 都有对“中国梦”作出了更深入的阐述。由此, 努力去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性任务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 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中国梦”给中国在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为中华儿女向着繁荣昌盛树立了一面旗帜。
二、实现“中国梦”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发展。
我国贫富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 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 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存在差异, 产业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区改革创新相对滞后,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面临多方挑战, 中国不能独善其身。政府不能解决好经济问题, 如何让人民信服, 没有脱贫的人民群众如何跟着党和政府去实现“中国梦”, 富人毕竟是少数, 财富过于集中, 贫富差距过大, 党和政府会失去大部分人的支持, 因为就算实现“中国梦”, 获得最大利益者并非他们, 富人由于财富过大也不积极去实现“中国梦”, 这便形成了两边倒的局面。
(二) 民主发展。
我国民主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建立了民主制度, 近些年也在完善当中。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对政府更加有信心, 才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然而政府信息公开不完全, 对人民有所保留, 导致政府与人民群众信息不能有效共享, 人民群众成了接受信息弱势的一方, 这便会使群众对政府产生猜忌, 政府公信力下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 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误解进而发生冲突。
(三) 治理腐败。
腐败问题并非是我国当代特有的现象, 从古至今, 从国内到国外都存在腐败, 当腐败问题已经威胁到了国家根基的时候, 就不得不下决心用硬手段对其进行治理。腐败问题是最伤国家和民族精气神的毒牙, 不拔除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国梦”要实现, 民族的凝聚力要增强, 党和政府就要拿出负责任态度来治理腐败, 惩处贪官污吏就是对中华民族最有力的昭示, 但是治理腐败问题任重而道远, 并不能在短时期内完成, 也不可能彻底根除腐败。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 实现“中国梦”
(一) 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古老的文明, 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文化记录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拼搏, 对面自然我们勇于开拓, 敢于创造, 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可以生存国度, 在漫长的岁月中, 我们更善于思考和总结, 曾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活跃浪潮, 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拥有的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财富,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 我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理想信念, 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 不抛弃传统文化, 发扬传承优秀的文化, 摒弃低俗, 传递正能量。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有优秀的文化, 是文化让每个人都有了心灵的归宿, 也是文化让每个人都有了奋斗的方向, 聚合全民族的力量就必须要有文化作为集结的号角, 召唤每个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奋勇向前。
(二) 引导和认同民族共同理想。
任何个体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但是每个个体又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只有团结一致、万众一心,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无数个梦想汇聚一起成为了“中国梦”。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 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受益者, 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梦想, 无形中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中国梦”并不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是某部分人, 它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形成的精华, 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 每个人都不能置之度外, 全世界所有华夏子孙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中来, 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三) 加强对党的管理。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 是发展建设中的带头人, 更是实现“中国梦”和凝聚民族力量的召集者, 所以必须发扬党的传统, 毫不放松的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员队伍难免有一些害群之马, 为了个人利益放弃了一个党员应有的节操,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 为了肃清政风, 加大了腐败的惩处力度, 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约束。得民心者得天下, 到什么时候党员干部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的利益, 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呼声,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总结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只有脚踏实地, 依靠全体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劳动, 凝聚全民族的力量,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要增强自信心, 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35-63.
印度文化带来的民族凝聚力 篇3
三千多年前产生的种姓制度,把人们按不同分工、职业划分成高低贵贱不同的等级,世代相传,终身不变。在经历数千年历史变革之后,这种多元化社会使印度民族呈现出自由涣散、我行我素,甚至是一盘散沙的现象。即使是在当今印度,你也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似乎无处不在。但是,印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和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它又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特别最近些年来,印度社会基本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那么,产生这种凝聚力的原因是说明呢?
历史根源
翻开印度历史,你就会发现许多外来民族都曾先后侵入次大陆,波斯、匈奴、阿拉伯、伊斯兰、突厥、英国等都曾染指印度,并在这块沃土上掠夺财富和繁衍生息。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了印度的人部分土地,使孔雀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佛教逐渐演变为世界宗教。此后一千多年,印度基本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十六世纪初,莫卧尔人乘印度分裂之际,南下侵入印度,建市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卧尔帝国,实现了第一次相对统一。十七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侵入印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各个击破和分而治之,英国侵略者于十九世纪中叶正式统治了印度、建立了“英属印度”。综观上述历史发展趋势,印度总体上是处于分多于合,合中有分,而且每一次分或合都与外来入侵密切相关。但是,在两次民族整合当中,印度始终是印度。西天取经的我国著名僧人唐玄奘曾这样描述:在那里,虽然人们的肤色有黑有白,他们都是印度人;虽然小国众多,土邦林立,它们都属于“王印度”(我国古代对印度的一种习惯称谓)。这就是说,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已历史地形成了一种地缘观念,而生活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具有了一种很强的认同感。不仅他们都把自己当作印度人,而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把他们看作是印度人。
文化根源
文化根源是形成一個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凝聚力说到底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和一种无形的文化链接。
印度文化有两大基本特征,即它的多样性和宗教性。印度文化基本上属于宗教文化。目前,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无神论者极少。在纷繁复杂的印度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它贯穿了印度文明历史的始终。
印度教是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起源于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术。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间,逐渐演变成吠陀教,最后发展成婆罗门教,即今天的印度教。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即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在该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畜类。因此,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同归梵,与梵合一。“梵合同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由于有了这种追求和信仰,因此,印度教徒在精神与物质这个哲学根本问题上表现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它同时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印度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可以说,印度国父圣雄甘地主张以东方精神文明战胜西方精神文明,著名诗人泰戈尔的精神圆满,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精神境界,都是这一价值观的具体反应。另一方面,在这种宗教文化的带动下,形成了印度民族性格热情奔放、善于言辞、长于思辩、富于幻想和时间观念差、动手能力不强的特点。与此同时宗教文化形成的价值取向,还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使印度的文学艺术表现为浪漫、神秘和超现实。
总之,印度教的这种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演变,已得到绝大多数印度人彼此认可,是印度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内在因素。
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它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前的吠陀时代。最初的种姓制度是早期社会分工的具体表现。掌管知识赫尔文化的祭司阶层被称为婆罗门,掌管政权和武装的阶层被称作利帝和,掌管商业、贸易的阶层为吠合,手工劳动者被称为首陀罗。由于这种制度被写进宗教圣典,因而被固定和规范起来成为宗教信条而深入人心,成为各层次人们不可抗拒的天职。
数千年来,种姓制度虽屡遭人民的反对,但却愈演愈烈,根深蒂固并且还衍生出无数亚种姓和次种姓。尽管不同种姓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隔阂,歧视和不平等,但由于宗教的束缚,不同种姓人之间基本上能安分守己,一般不会起来反抗。特别是那些低种姓的人、在他们看来,主要是由于自己前世造的业因才导致了今天的果报,因此只有修好今生才能有来世的幸福。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们都恪守种姓的规范,认认真真做好份内之事。尽管种姓制度给印度政治带来诸多矛盾,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妇女地位低下,是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但这把“双刃剑”,同时也使得古代印度即构筑起来的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不仅得以继续,并且维持印度相对的稳定与和谐。它事实上也是印度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个因素,即不管种姓间有多大矛盾、隔阂与歧视,但人们总体都能统一于已经成形的社会框架中,并使之继续运转。
民族凝聚力作用 篇4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指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利用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展望和探索未来所必须进行的。
一、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和支柱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就是团结和联合一切可以团结、可以联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把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凝聚在党的周围,并不断增强这一凝聚力,这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同时,中华民族凝聚力又是统一战线的支柱,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推翻三座大山,从客观条件来说,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反动政府的统治时期,不能很好地迸发出来,处于潜在、被束缚的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统一战线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把它充分地释放出来,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2、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一切爱国力量凝聚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全体劳动者与进步人士凝聚起来,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当前和平时期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把海内外一切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二者之间的区别
从学科角度来看,统一战线学归为政治学,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则是介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哲学角度来看,统一战线是一种关于联合的政治战略和策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则是一种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发展,将民族凝集成一个整体的、存在于民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客观力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二、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统一战线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利用统战谋略推进民族融合的例子非常多。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部落。他们在对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的战争中结成战略联盟,击败蚩尤后进入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的起源由此开始。唐代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实施统战战略,视中华与夷狄为一家,对周边民族实行以礼相待、和亲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治”政策,大大增强了各民族对唐政权的向心力。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五代、宋金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统一战线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翻开了中国历史上苦难的一页,在倍受列强宰割的黑暗日子里,除却封建反动势力和卖国投降势力,各民族之间精诚团结、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斗争,使得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吞并中国、都无法将中国完全变成其殖民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组织下,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全面胜利。
3、统一战线有利于为国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三大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已聚焦到正在高速发展与变革的中国。但面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还是异常严峻的。从国际看,少数西方大国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极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政治上,寻找各种借口干涉我内政;经济上,利用各种手段抬高我贸易与生产成本;军事
上,扶持台独分裂势力,并从空间上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从国内看,一方面,台独势力甚为猖獗,始终没有停止所谓的“正名制宪”、“去中国化”等分裂祖国的行动;“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活动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短缺、效率低下、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统一战线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霸权的力量,消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瓦解一切阻碍我和平崛起的敌对势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统一战线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使命。
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构筑体系、加强宣传,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为此,要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观念体系,并大力宣传。要使各民族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都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特别是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对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各兄弟民族都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并不仅仅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少数民族中的将领如左宝贵、马本斋同样也是民族英雄。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评选“中华英难”活动,用各民族共同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当代、昭示后人,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促发展
历史证明,民族凝聚力的状况总是和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物质生活状况是决定民族凝聚力状况的基础条件。只有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才能获得提高,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民族成员的自信心、自豪感才有可能激发出来,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措施,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统一战线要始终服务这个中心,积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积极建言献策;要发挥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开展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活动;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开展智力支边,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依托基层统战组织,支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祖国的经济建设。
3、发挥优势、促进合作,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希腊人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并指出民主的基本内核是让人民当家作主。2000多年来,人类在民主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从根本上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200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发了5号文件,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这是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各地统战部门要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要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关系本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民主党派广大成员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大选拔党外干部力度,创新选拔党外干部方式方法,将真正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人才凝聚到党的周围;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4、协调矛盾、维护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由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宽容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妥善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面对这些,统一战线要密切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同时,重视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帮助他们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
(2)
妥善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要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讲话精神,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提倡各民族相互亲近、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加各族群众的兄弟情谊;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法制环境;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
5、着力做好海外统战工作,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当前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横阻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台独分裂势力和西方敌对反华势力。解决这个问题最正确的政治策略就是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认真积极主动地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当前,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岸分隔已近六十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体制差异很大。绝大部分台湾民众既不接受台独,又想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政治权利。他们不希望两岸之间因为台独问题而燃起战火。统一战线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原则和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绝不”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时刻分析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统战策略,团结一切拥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进步势力,争取安于现状、反对战争的中间势力,打击以武拒统、坚持分裂的顽固势力;团结海内外一切华人、华侨和支持中国进行和平统一的国际正义力量,最大程度地争取岛内民心,最大程度地孤立台独分子和暗中支持其搞分裂的西方敌对势力,最大程度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6、大力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大爱不分民族 团结凝聚力量 篇5
团结凝聚力量
高陵四中七年级一班
胡嘉琪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爱不分民族 团结凝聚力量》。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那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010年8月,连日的普降暴雨还是在我们的担心中制造了一场大灾难,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连续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昔日祥和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苍夷,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曲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里,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各族人民救援舟曲。
相似的场面似乎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国土上不断上演。温总理说过这么一句话:“多难兴邦,你们要记住这四个字!”
我常想,总理要我们记住的究竟是什么呢? 他是要我们记住,这是个不屈的民族。
无数次的抗争,孕育起我们坚不可摧的民族团结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久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民族团结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的进取精神,在国家建设中焕发出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我们也要记住,这是一个多情的民族。
“多难兴邦”,我们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优秀品质,凭的是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义,凭的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舟曲泥石流,不但让我们再次感受了这种亘古不变的民族情感,而且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所有中国人义无反顾!在今天,我们之所以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就因为我们“多情”,而之所以“多情”,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无比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和谐共处的民族大家庭!
我们更要记住,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无论什么样的挑战,无论什么样的灾难,从来没有让英雄的中国人民低过头,我们在谱写“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史诗时,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锤炼成无比坚强的中国,这,只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才能够实现。历史是比财富,是我们治国治史的经验积累。或许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天翻地覆,但民族团结永远都是最有力量的武器。让我们用智慧的肩膀击碎敌人的武装,用强韧的阔斧,破开面前的险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不遗余力。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各族儿女携手齐心,我们同庄严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谢谢大家!
民族凝聚力作用 篇6
如何发挥主题班会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考虑:
一、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更多的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自我需求和自我表现融入到班会课中,才能使班会课贴近学生需求,使班会课成为学生所需,为学生所用。
二、强调榜样的作用。在主题班会过程中树立榜样,以符合主题标准的学生作为榜样的代表,强化榜样的优势,树立榜样在群体中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扩大班级影响。
三、注意同辈群体的影响。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同辈群体,同辈的言行、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对个体产生很大影响。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主题思想在同辈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只有被同辈群体的大多数接受的思想才能逐渐影响个体,使个体发生改变。
四、结合教育所需,寓教于乐。学习与班会的一切目的在于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在于教育学生如何树立集体价值观,如何组建团队和发挥团队作用。主题班会的宗旨亦不可以偏离轨道,只不过形式可以多样化、活泼化,但也需结合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进行。结合时下社会背景和学生需求,将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进。
浅谈抗战时期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 篇7
关键词:抗战,民族精神,培育
近代以来,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 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此起彼伏。中国的先进分子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 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 都是在寻求救国的道路。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 在祖国存亡的关键时刻, 激发了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而抗日战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从此中华民族开始获得真正的民族解放, 由衰败走向振兴。
一、清朝灭亡后的民族认同危机。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的侵华战争中, 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的中国人民, 例如,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1月, 日军攻陷旅顺后, 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他们在四天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1900年8月,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 仅在庄王府一处, 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团民与平民1700多人。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 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 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每一次战争之后, 帝国主义列强就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摄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 掠夺中国的财富, 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控制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从1840年至1912年清政府灭亡, 中国的先进人士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但是历次反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 从皇帝到权贵, 大都昏庸愚昧, 许多官员贪污腐败, 克扣军饷, 他们大都害怕拥有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 因此一步步退让。甚至对在鸦片战争中禁烟有功的大臣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甚至发配充军;中日甲午战争时, 清政府下令不许接济和支持台湾军民的浴血奋战, 所以只能以失败告终。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 注定清朝政府的灭亡, 伴随着清朝政府的灭亡, 人们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出现危机, 没有民族的归属意识, 也致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危机。
二、民国初期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
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政府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了多项政策和法令, 推行了一系列充满民主共和精神、废除封建陋习的革新措施。”这反映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新派除旧布新、矢志共和的革命精神。孙中山先生在多次演讲中, 都慨叹民族如一盘散沙, 国人失去民族主义垂300年, 太缺乏或者没有民族观念, 只有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 导致民族命运堪忧。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 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 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勇敢奋斗。
随着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 不久后的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各地军阀为了巩固和扩大地盘, 并争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各派军阀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争夺和战争, 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的动乱之中, 给整个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地灾难, 使广大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抗日战争到来, 中国人民觉醒。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蹄了我东北大好河山, 激怒了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号召下, 以“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为标志, 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寇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更激起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同仇敌汽。七月八日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同胞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团结起来, 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被日军占领了20多个省、市, 死伤人数达3800万。为实现全面抗战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武装, 挺进敌后, 发动群众, 武装群众, 开展运动战、游击战, 开辟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以及华中等抗日民主根据地。1938年10月, 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 不得不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 转而用大部分兵力对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1943年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4%, 伪军的95%。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抗日根据地内忠实地执行了全面抗战路线, 最广泛的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结成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任何入侵者都为之胆寒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义无反顾地开赴抗日前线, 同敌人浴血奋战。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战, 给不可一世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面对民族危亡, 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中华儿女, 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卫国战争的英雄诗篇。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唤起了全民族的觉醒, 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 凝聚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和战斗力。
四、八年抗战, 凝聚民族力量。
抗日战争期间, 面对深刻的民族危机, 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大义。中华民族更需要团结一致, 共御外侮, 振奋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种民族大义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 团结和争取了友党友军及一切爱国力量, 为追求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视死如归, 英勇奋斗。舍身抗日成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和群体行为。日本侵略者可以杀死我们几千万民众, 但摧不垮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暂时占领大片中国土地, 但征服不了中国人的爱国心。日寇越残暴, 抗战的斗志越坚强;环境越艰苦, 对敌斗争的办法越多越灵活。这就是人民在国难面前表现的战争的力量。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了,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 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考验和锻炼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 历史的车轮又前进了65年。让我们牢记历史, 弘扬抗日战争中所显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就是要再次深刻认识和牢记历史的真理性启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我们从苦难的历史中深切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发展才能强大, 面对现实放眼未来, 只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才是我们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年版。
[2]沙健孙、马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3]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年版。
[4]李久林, 成林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校理论战线》, 2005 (8) 18-25。
[5]顿时春:《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
凝聚力量共谋民族美术事业发展 篇8
中国美术家协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发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之后,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美术的梳理,先后举办了“灵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等重要民族题材美术展览。这些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民族地区为主题进行的展览活动,产生了很大反响。同时,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出资专门培养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2月,中国美协针对当前民族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现状,适时成立了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涵盖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美协主席及民族院校美术学院负责人,可以说整合了全国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中坚力量,为下一步民族美术事业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信每一位关心民族美术事业发展的同仁都能看到,在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前提下,民族主题美术创作尚有很多待探索的空间,民族地区丰富的美术资源尚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一些包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原生态艺术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何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营养,将富有生活气息与浪漫气息的民族美术发扬光大,为当前的主流文化建设服务,构建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应该认识到,对民族美术的整理与研究,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美术形态的梳理与保护,同时也是对当代文化体系的整合与推动。
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化对少数民族原生态美术的整理与研究,促进民族主题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决定于2014年在贵州黔南州举办“首届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出版论坛文集第1集,并于2015年7月下旬在广西南宁召开“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编辑、出版论坛文集第2集。自征稿启事发布以来,得到全国各民族地区美协、美术院校、美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积极回应。民族美术艺委会编委会共收到论文96篇,经过专家评议审定出36篇论文编订成册,以供交流。本论文集作者来自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省美协及民族美术研究机构,论文内容涵盖彝族、白族、畲族、侗族、瑶族、傣族、白族、藏族、苗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论文研究主题分为原生态民族美术、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民族美术教育、民族美术史论研究四个方面。在“原生态民族美术”板块,学者们就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传统绘画、传统服饰的特征、价值以及当代发展展开讨论。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板块,学者们关注了民族美术主题创作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思考如何在美术创作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民族美术教育”“民族美术史论研究”板块,学者们分别对民族院校特色美术教育、民族传统美术发展源流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应该说论坛文集第2集能够更为广泛地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美术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希望此次在广西召开的论坛能对边疆民族美术创作与研究等方面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已经看到凝聚后的力量。希望借助每年召开学术论坛,加强中国美协、民族院校、民族地区各级文化单位的配合与协作,共同商讨如何推动民族美术事业发展,如何增进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培养民族美术人才,如何繁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研究只是起点,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商讨民族美术的未来大计。
民族凝聚力作用 篇9
湖北省保康县马良中心卫生院是一所综合性一级优秀卫生院,市级文明单位,在岗职工90人。院支部现有党员37人,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战斗能力较强的模范团队。近年来,医院支部以建设“五好”基层党组织和“五带头”党员队伍为目标,按照“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创建一个好医院”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一支德医双馨的优良团队,确保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推动了医院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近两年业务收入逐年递增近百万元,固定资产净增200多万元,职工待遇逐步向好。院支部也多次获得了市、县级党委和卫生局授予的 “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的荣誉称号。院支部书记付承华获得了 “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一、建强支部班子,强化宗旨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院党支部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先决条件,着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07年底,院支部得到上级党组织批准换届的指示后,迅速组织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重新选举产生了由5人组成的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一批想干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被选拔重用到了领导岗位上。院支部一班人以饱满的战斗热情迅速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对支部工作制度和单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彻底梳理。为了规范管
理,院支部一班人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作表率,只要要求职工做到的,支委成员必须做到,就连晨会、打扫卫生等工作,支部成员也从不马虎,总是提前到达现场。在日常工作中,院支部每月15日按时组织全体党员上党课,学习党章、时事政治等党的基本知识,仅2011年,全体党员书写心得体会、调研文章130余篇,人均学习笔记达1.5万余字。通过加强党员的宗旨观念教育,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日益增强。挑灯夜战、岗位练兵的多了,聚众聊天、赌博摸牌的少了,院内学习风气蔚然成风,2011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与2010年相比,住院病人上升了537人次,业务收入增加了120万元。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我院党支部结合医疗服务特点,紧扣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单位形象、渗透全镇、辐射周边的发展战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美化环境、优化服务做起,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全院深入开展了党员承诺监督岗和“党员示范岗”评比活动,并大力倡导“十个一点”服务理念。开辟了党建活动宣传栏108㎡,办专栏5期,院报10期,大力宣传党的知识和先进典型事迹,有效增强了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二是添置了德国西门子彩超、日本光电全导联心电图、全麻呼吸机、DR、利普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三是强化职工素质教育,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职工群众“三支队伍”的素质建设。以“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为党建工作重点,高标准、严要求、压担子,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从而影响和带动全院
职工自觉把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业务技能作为个人必修课,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强化惠民措施落实。我院党支部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先后为福利院、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实行免费送医送药下乡;在医改期间,我院党支部严格按照医改文件精神,认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对临床医生在合理检查、合理施治、合理用药等方面严格考核,住院例均费用为923元,门诊次均费用下降29元,最大程度地让利于患者,使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
三、丰富活动载体,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有效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为了在全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促进全体职工自觉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支部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在党员中深入开展“注重道德修养,争做行业模范;注重业务水平,争做行家里手;注重服务奉献,争做岗位楷模”的“三注重三争做”实践活动和“党员示范岗”、“王争艳工作室”的创建活动,强化党员先锋意识,激发党员工作热情,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病人安全为目标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如在诊疗活动中,院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放在首位,在全院大力开展了 “学习王争艳,争当好医生”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支部书记亲自作动员讲话、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使整个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扎实高效,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王争艳式的好医生,通过票选,老党员付承华成为了襄樊市卫生工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推荐人选;内科医师李曼丽因心系群众,被推荐至县卫生局组织的“好医生”评
选行列。在今年的元宵节、5.12国际护士节期间,院支部精心组织,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密切配合,参加了马桥中心卫生院举办的庆护士节文艺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载体活动,党支部的凝聚力得到空前增强,许多一线医务人员纷纷向党组织靠近,今年5人参加了县委党校培训班,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2名同志因政治思想觉悟较高、工作表现积极而通过了全体正式党员同意接纳他们为预备党员的表决,为党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院党支部将紧紧围绕抓薄弱、强基础、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为切实保障好全镇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凝聚力作用 篇10
兴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泰兴市全面达小康的决胜之年、“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泰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年会提出:以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为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坚定信心保增长、克难奋进促发展,大力实施“四大战略”、着力取得“五个突破”,加快建设更加美好新泰兴。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市129万人民和衷共济、同心同德“大合唱”。在这方面,人民政协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具有突出的优势。希望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在新的一年里,时刻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优势,为全市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多作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保增长、促发展”首要任务提供有效的智能支持
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脱、畅通渠道,联系广泛、包容性强的优势,动员和组织全体政协委员,找准服务大局促发展的切入点,把握克难奋进抓先机的共振点,认真履职尽责。
1.围绕“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在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紧扣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就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途径等实际问题,通过调研、视察、提案、走访、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围绕“四大战略”和“五个突破”进诤言、献良策。实施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建设大园区“四大战略”,实现农村改革发展、增强发展动力、调优经济结构、营造比较优势、关注改善民生“五个突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合泰兴实际,体现全市人民共同愿望。希望广大政协委员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泰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深入调查,深化研究,多立科学发展之论,多谋和谐发展之计,多献跨越发展之策。
3.围绕“作风建设、狠抓落实”找问题、提建议。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对影响泰兴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有损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和行为,理直气壮地运用民主评议、社情民意、委员视察等多种形式,多领域地开展民主监督,为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二、凝心聚力,汇集优势,为实现“达小康、新跨越”奋斗目标构筑广泛的民意基础
一是要在深入解放思想、坚定发展信心上发挥作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危”中抢“机”,坚定不移地走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之路。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带头解放思想,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等
深层次方面分析解剖,更深入地开展调研,更有效地提出建议,更有力地推进发展。二是要在团结各行各界、激发创造活力上发挥作用。将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开启民智、激发民力、凝聚民心、广泛合作、创新创业上来。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真诚地去团结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各方面的力量集聚起来,把各种创业创新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让一切加快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能量充分释放,让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现。
三是要在关注民生民意、推动社会和谐上发挥作用。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实到履行政协职能的各个环节,善于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充分反映民意,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凝聚民心的工作,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领导,优化服务,为人民政协“集真知、献良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市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一是要切实关心支持政协工作。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重要原则,制订协商计划,完善协商程序,提高协商实效。坚持定期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支持政协开展各项活动,积极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政协相关专门委员会之间的合作,及时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努力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促落实的工作机制。要着眼政协事业长远发展的全局,将政协干部的培养使用纳入总体规划,不断增强政协机关干部队伍的活力。二是要支持委员充分履行职能。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委员所在的乡镇、部门、单位,要积极支持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要坚持和完善在乡镇工作的政协委员,列席所在地乡镇人代会制度和重大事项登门协商制度,依法维护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权利,充分调动基层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族凝聚力作用】推荐阅读:
流浪民族与民族凝聚力07-22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08-08
凝聚作用10-19
民族音乐教育的作用06-14
员工凝聚力10-15
团队凝聚力06-13
增强医院凝聚力06-02
提升企业凝聚力06-22
班级凝聚力培养06-30
企业核心凝聚力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