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

2024-10-15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共5篇)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 篇1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干部职工的队伍建设, 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 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古人语: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自从接触政工工作以来, 我通过努力学习, 积累了一定的与政工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在实践中, 在不断地尝试, 反思中, 在反复地辩证中, 对于职场和管理提升了一些理论,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建设单位文化, 丰富文化内涵。

不管您意识到与否, 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单位文化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 它是单位的灵魂。它的核心是价值观, 表现为行为, 即一个单位的凝聚力。如果它的建设充满魅力, 凝聚力会增强。文化的改变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良好、健康的单位文化能够提高效率, 减少费用支出。要强调的是单位文化建设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单位文化的形式, 而忽略了单位文化的内涵。他并不仅仅就是单位开展的文化活动或单位形象设计。

二、构建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体系。

沟通是一个单位管理的基础, 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保证有效的沟通能化解矛盾, 拉近心灵上的距离, 产生信任理解, 从而包容;能使信息畅通, 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避免出错。全方位的沟通也是民主的体现。可构建各级的沟通体系:

1、上下级之间。

领导应该重视职工的意见, 倾听职工提出的疑问并针对这些意见和疑问谈出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如果单位有困难, 没有和员工达成一致的目标, 应该公开这些困难, 同时告诉职工, 单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提建议时用词用句适当与否, 甚至语调的变化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为了避免有时会出现的面红耳赤和达到信息的掌控, 单位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内部网的“百讯论坛”。

2、各科室之间。

任何一个单位的良好运行, 都离不开各科室、各班组间的团结协作。每个单位下设很多科室, 各科室有各科室的职能, 它们相对独立, 但又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在实际工作中, 有时一个科室要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 在乎本科室的利益, 就有可能给另一个科室开展工作带来不便。遇到这种情况, 就应权衡利弊, 把维护单位整体利益作为共同的目标, 进行综合协调和有效沟通。在工作中需要与他人合作时, 一定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 即使自己部门的工作真的比其他部门的工作重要, 也应该通过协商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真诚获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3、员工与员工之间。

认识和意见不一致是经常的事, 彼此产生误会、猜疑, 甚至反目也不少见, 因而沟通工作应是经常的、持续不断的。当然, 各部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也决定着部门间合作顺利与否的程度, 大家应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避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

三、给员工一个上升的空间。

职工是单位不断发展的基础, 职工除了工作还有生活, 生活有了保障, 工作才有动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 强化激励, 形成利益共同体, 可以让员工发挥潜力, 这涉及工资、奖励、晋升等待遇。

多样的互动是增加凝聚力的催化剂。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努力的上升空间, 这也是单位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单位每年都可开展“服务质量月”活动, 如“服务创新多做一点点”, 鼓励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提出创新设想, 进行比赛。每年进行一次“服务之星”的评选, 获奖员工不仅可以得到单位给予的一次性物质奖励, 每个月还有固定津贴。通过这些比赛、评比, 单位给表现优秀的员工可设置一个明朗的上升通道:编制的转正, 职务的提升。让员工看到自己光明的上升通道, 工作是有“奔头”的。这比一次性给他们多少钱更加重要。

平时注重员工个体的发展, 让员工经常能参加培训。培养出有才干的员工是每个管理者都期望和正在做的一件事。培训不仅仅是员工的岗前教育和业务技能训练, 还要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前景进行规划并建立一套符合个人和单位长远发展的培训制度, 使培训自始至终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

四、加强中层干部的能力建设和执行力建设。

中层管理人员要成为单位上下信息沟通的“畅通阀”, 担负起单位“中坚力量”的角色。对上要领会决策意图, 并及时反馈一线职工对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对下要有抓工作、抓落实、抓执行的思路和举措。这就要求中层干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要不断增强业务知识能力, 要在自己所担任的科室专业工作中成为专家、老师。这样才能有力地开展好科室工作, 避免指手划脚, 瞎指挥。善于把握好整体工作的节奏与员工心理情绪;要增强统筹管理能力, 善于发现下属每位员工的优缺点, 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率;要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 树立“凡事讲究计划、凡事讲究闭环”的管理意念, 工作要有计划、有制度、有考核, 培育下属员工“有令则行, 有禁则止”的作风, 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增强管理者自身的影响力

管理者是组织的核心, 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管理者, 自然会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反之, 就会人心涣散, 更谈不上团队精神了。管理者由于其地位和责任而被赋予一定权力, 但仅凭权力发号施令、以权压人是形不成凝聚力的, 更重要的是靠其威望、影响力令人心服, 才会形成一股魅力和吸引力。这种威望:一是取决于管理者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二是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状况;三是取决于管理者是否晋升于律已、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能否全身心的投入事业;四是取决于管理者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五是取决于管理者有否采用有效的用人决策。

六、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

团队精神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形式载体, 必须要有制度体系来维护和巩固。制度是单位凝聚力产生的保障。比如球队的纪律性和严肃性就是赛场上发挥团队精神的有力保障。没有有效的制度和规范, 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 就不会产生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凝聚力很强的团队。

要健全一种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 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 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促使形成制定并遵守共同规则的集体内部共识。共同规则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 科学民主本身充满魅力, 科学民主的共同规则能确保合理性, 同时有利于达成共识, 建设充满魅力的制度环境, 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管理犹如编织一张网, 只要编织好了关键点, 虽然网中有很多的空洞, 他照样能网住各种各样的鱼。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 篇2

北海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国有粮食仓储企业,担负着国家、自治区和市三级储备粮的储存保管任务。近两三年来,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营状况曾一度出现萎靡不振的局面,职工下岗分流的实施也一度给职工带来各种思想问题。但是,我们企业党政工领导班子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地恢复了士气,恢复企业正常的经营格局。这其中的一条措施,便是通过创建和抓好“职工之家”的建设,稳定职工队伍,解决职工的思想负担,促进企业民主化经营管理。

下面把我们的做法简要向各位领导、代表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健全机构,深入宣传发动,使“建家”工作深入人心

我们在开始他建“职工之家“时,也存在过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建家“标准太高难以实现;二是认为建不建家无所谓,我们是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完成任务就算了。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党支部书记亲自组织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有关精神,学习全国总工会和自治区、市总工会有关开展创建“职工之家”的文件和建家办法,认真学习建家的六条标准。通过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建家的重大意义和目的。库工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认真开展建家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提高职工群众对建家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创建职工之家的领导小组,库党支部书记亲任组长。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建家”的标准开展“建家”工作。最后,我库的“建家”工作通过了市总工会的检查验收。

二、不断创新,使建家活动常建常新

我们在深入开展建家活动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依照法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工作。从运行机制到工作格局,结合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特点和要求,不断创新建家的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认真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好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使职工之家更帖近职工,更符合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更具有生命力。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工作有所创新:

一是切实开展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增强了领导班子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意识。近年来,我们每年评议一次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并对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企业领导班子在决策时做到民主化,减少盲目性,使决策更加对企业的发展有利。

二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实行库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我库的职代会制度这几年来都很健全,每年召开不少于一次职代会和民主议事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和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企业领导班子都要拿到职代会或民主议事会讨论通过后才实施,并将其执行情况以各种方式向职工群众公开。

三、为职工排难解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感受到“职工之家”的温暖

为职工排难解忧,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是工会的职责。我们在开展“建家”工作中,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为职工排难解忧作为“建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到“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第一责任人”。同时,我们还关注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每年组织职工进行一次体检,对女职工还落实“四期保护”,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妇科检查和健康保健措施,并为职工解决煤气等与职工生活和切身利益有关的实际问题。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工的生活难题,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认真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开展业务工作应知应会和“一口清”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

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这也是创建“职工之家”的立足之本。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为此,我们在开展创建“职工之家”工作中,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大力开展科技练兵,开展业务工作应知应会和“一口清”活动。所谓业务工作应知应会,即职工对自己岗位、工作的职责、内容、任务、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应该做到熟练掌握和运用。所谓“一口清”,即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有关数据必须能够一口报出。我们还加强了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工作,推行职工之间的传帮带,发动职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业务素质,职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企业生产经营的好转,也使职工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直接间接地提高了职工参与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职工之家”和凝聚力。

通过创建“职工之家”,逐步地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风气,职工的思想趋于稳定,“库兴我荣,库衰我辱”的理念为职工所认识,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

五、体会

1、我们认为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任务和要求开展,围绕营造企业文化、围绕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来开展,使“职工之家”更帖近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更符合职工文化生活和工作学习的需要,这样建家才会为企业所接受,为职工所接受。

2、建家活动必须突出维护职能。工会组织要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用《劳动法》、《工会法》、《女职工权益保护条例》和其他有关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力量和温暖。这样,才能吸引职工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职工之家”中去,才能长久地推动建家活动的开展。

3、创建“职工之家”必须得到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的支持,必须卓有成效地经常性地开展工作,这样,党组织和行政才会满意,职工群众才会满意。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得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的支持。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 篇3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文化活动;凝聚力;措施

一、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现状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突出,老龄化人口比例持续攀升,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40%左右。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由于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企业离退休职工人数也随之呈现出愈来愈多、人员结构和退休后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一般来说,企业离退休职工主要包括离休干部、退休职工,还有内退职工和退职职工等。从年龄划分,从五六十到七八十不等;从身体状况看,有年事过高、生活不能自理者,还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壮年人;从思想状况看,绝大多数离退休职工思想稳定、生活积极,但是也不排除少数人员难以接受离退休的后清闲生活,情绪低落,生活消极。由于离退休职工情况复杂,且人数众多,如果他们思想行为自由散漫,很有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对社会发展造成安全隐患,所以,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借此提升他们离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二、企业离退休职工缺乏凝聚力的原因探析

(一)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一方面,部分离退休职工因为离开了多年的工作岗位,突然闲置在家,环境、工作、生活等都发生变化,这对年事已高的离退休人员来讲,心理上难以适应,导致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容易产生消极的悲观心理;另一方面,离退休职工离职后,缺乏纪律的约束,空闲时间大大增加,极易造成精神空虚、从而可能产生过多的思想问题。

(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部分离退休职工因为离退休较早,退休金低,且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需要经常性的就医治疗,对沉重的医药费难以负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由此导致部分离退休职工家庭不堪重负,因此产生消极的心理,对企业产生不满情绪,有的老人甚至走出家门,再次迈入社会找零活赚钱养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年龄较大,思想落后。当代是知识经济社会,人的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事物,而对很多离退休职工来说,因为年龄较大,有的甚至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形成了固有的思想准则和思维模式,所以对新兴问题的看法过于呆板单调,对新事物难以接受,甚至人为的放大负面效应,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四)与单位、组织联系渐少。很多人在离退休之后,有的回原籍居住、有的跟随儿女去外地居住,还有的分散居住或空巢独居、甚至在养老院生活,居住地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对离退休职工心态的影响也特别大,缺少与组织部门的联系,缺少与原单位人员的接触,就会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三、借助文化活动及提升企业离退休职工凝聚力的意义

(一)可以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思想管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离退休职工中间深入开展文化活动,能够加强对这些人员的思想管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的生活动力。

(二)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余热,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企业离退休职工虽然已经离开岗位,但是与企业的感情仍然还在,仍然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利用他们时间富裕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为企业服务,发挥余热;同时他们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年轻人分担家庭和生活中的负担,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借助文化活动提升企业离退休职工凝聚力的措施

(一)文化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要落实到人。离退休职工中包括各个不同岗位的职工,在对他们组织文化活动之前,要了解每一个离退休职工工作期间的岗位,因为进行文化活动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让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活跃起来,所以可以在筹备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不同特长将组织、策划、领导等工作落实到人,让他们充分展示老当益壮的风采。

(二)文化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由于离退休职工面对从工作到生活、从忙碌到闲暇之间的落差,通常心理上会觉得无所事事,所以才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忙碌起来。比如在生活社区完善健身设施,强健体魄;组织歌舞、歌唱比赛或文艺表演等,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娱乐活动中;再比如针对体质较差的人员组织棋类比赛等等,让更多的离退休职工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开展对家庭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对家庭困难的离退休职工,不但要给予物资上的无私资助,同时要体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与爱心,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动员其他经济条件好的职工自愿的帮助自己的工友们,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送温暖”活动中来,大家各尽所能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汇成爱的海洋,走上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为离退休后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家庭、特别是夫妻双方同时退休的家庭,经常性的前往探视并适当的送去一些油、面、米等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为他们做一些需要人手帮助的家务事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温暖的大家庭的有爱,学会感恩,懂的回报,一旦有了机会也会积极向别人伸出援手。

(四)创造接触新生事物的条件。因为离退休职工的年龄较大,所以面对新生事物常常表现出好奇心,但是却不乐意接受,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离退休职工的凝聚力的提升,因此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增加他们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培养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这样他们就不容易落伍于社会,与社会保持步调的一致性。比如可以以讲座或培训班的形式让离退休职工广泛接触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化的电子产品,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这些通讯工具的方便与快捷,取消他们的抵触心理。借助于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他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及党的方针大计、国家建设规划、企业发展前景等等,使他们对祖国的未来充分信心,建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五)借助节假日,促进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感情交流。离退休职工几乎每天都是在休假,所以他们的生活单一乏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每年的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里组织一些慰问后动,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对离退休职工进行探望和慰问,充分让他们体会到企业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为企业所做的贡献是不会被磨灭的。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举办一些诸如茶话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后动,让这些离开岗位的人员与新的青年人进行交流、沟通,重温往日的辉煌,共同展望美好的未来。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让离退休职工讲述企业发展所经历的艰险,现在的成绩来之不易,后来者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让企业发展千秋万代,薪火相传。

总而言之,离退休人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同情和关心,同时也是工作和社会经验丰富的智者,可以发挥余热,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因此,在当前共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大家庭中,一定要关注他们离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积极力量,在离退休企业职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借以提升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更加繁花似锦,让他们离退休后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明月.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 篇4

1 公路职工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公路企业在提升团队整体素质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人认为只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按照计划实施各项培训工作,就能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有的人认为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化、实行弹性教育制度,团队创造力就会自然形成;有的人认为加强工作挑战性、树立工作绩效目标,就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潜力;有的人认为“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只要采取外部激励手段就能促使职工不断学习……所有这些教育手段关注的只是影响职工整体素质的各种外部因素,却忽视了使职工感知这些因素并指导其行为的内在驱动的作用,也忽视了影响职工教育的多元因素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复杂交互作用。

当前,公路职工队伍庞大,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整体素质不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公路养护逐步实现机械化,但很多人还不能熟练操作新型养护机械,制约了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职教工作与现代公路养护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匹配,缺乏长期学习计划,过于强调岗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着眼于职工的职业规划,未建立学习与工作相互结合的机制,职工对培训计划的参与热情不够,效果不佳。尽管各级公路部门加大对公路职工的培训,但培训内容单一、形式简单、手段不灵活,大多以集中授课为主,后期培训管理工作滞后。

纵观公路职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公路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在于虽然内部管理关注了团队成员之间彼此支持和协同运作,却对如何使团队整合和协同,如何利用战略资源,如何获得持续的支持和发展空间,如何促进知识的创造和传播等方面未能发挥明显的驱动作用。

面对公路大发展的新形势,公路部门将面临新一轮人才结构重组和配置。显然,对处于教育形式单一、创造性思维“枯竭”的公路职工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创新教育机制,注入新的“营养液”,例如新知识、新观点、新资源、新方法和新渠道等。

2 新时期公路职工教育特征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及个性化需求增强,对公路综合性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公路职工教育工作呈现新的时代特征。

2.1 层次战略化

公路职工教育部门要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的职工教育工作,从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因此,公路职工教育部门要从公路发展战略的执行者,转为战略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助力公路事业大发展。

2.2 模式动态化

在知识更新快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现代公路职工教育模式动态化,既体现在对员工个人专业知识、工程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以及与公路发展、建设、养护相关的新知识的纵向教育;又体现在跨部门分割的局限,将全部职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与培训的横向教育。职工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能仅埋头于内部事务,局限于内部学习、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还要“请进来”“走出去”,把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监督工作与形势发展相结合,实现人才队伍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目标。

2.3 形式多元化

近年来,公路职工通过不断“充电”,采取函授、自学等形式,使学历结构高层次、人员结构年轻化,但仍不能适应公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时期,公路职工教育形式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利用网络、市场资源,开展远程教育、网络培训、教育职能业务外包等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为公路事业发展奠定人力资源的智力基础。

2.4 方法个性化

职工教育的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因此公路部门必须考虑到人才的不同需要。公路职工的文化背景、心理需求、工作风格等各不相同,统一的培训模式难以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要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员工实行个性化教育,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公路事业服务。

3 公路职工教育创新策略

人类的发展依赖于创新,科技进步依赖于创新,开创公路职工教育工作新局面同样依赖于创新。公路职工教育要想有所突破,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路综合性服务更高的要求,必须结合公路建设实际,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强路”目标。

3.1 创新教育理念,健全人才机制

“观念决定思路。”陈旧的思想观念将成为公路事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只有打破旧的思想禁锢,实现观念创新,公路事业才能向前发展。根据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广西公路事业的现实状况,公路职工教育必须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与职工群众浑然一体的独特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职工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转变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充分认识人才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资源的开发对于公路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培养人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树立培养人才的精品意识,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公路职工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从容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教育过程中用情感的力量教育和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提高职工素质,调动和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

结合广西公路交通发展形势需要,深入探索适合工作实际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公路部门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做好后备干部的补充、调整工作,建立新的后备干部人才库,为公路事业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储备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后备干部。结合行业实际,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与岗位交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完善轮岗培训、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条件艰苦、矛盾困难多的地方进行轮岗培训或跟班学习,到复杂的环境、重要的岗位上经受考验,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加快成长。

3.2 创新教育内容,激发正能量

职工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单位全体劳动者实施完整而系统的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及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公路职教培训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公路管、养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知识,而且包括时事政治、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文化建设等内容。公路部门要按照单位岗位设置需求和因岗而异、按需施教的原则,对管理层强化现代管理科学、先进管理经验培训;对操作层强化科技知识、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因此,职工教育内容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注入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当今社会各种浮躁的负面信息充斥着职工的思想,加上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日常工作事务繁杂等因素,导致公路职工干部存在职业性心理紧张等精神压力,因此职工教育的内容必须注入正能量。“正能量”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它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在职工教育中注入正能量,就是培养职工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公路部门要善于用语言,用行为来暗示,通过正面、积极的教育,让职工产生感恩、信任、豁达、洒脱、悦纳、奋进的正能量;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抱怨、猜疑、妒忌、较劲、虚荣、沮丧等负面情绪。正能量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让公路职工干部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通过传递正能量,统一职工的思想,激励员工的斗志,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塑造积极、知足、感恩的一种心智模式。

3.3 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团队凝聚力

课堂照本宣读、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容易使参加培训的职工对培训缺乏兴趣,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教育模式上,要体现层次性、多样性,根据人才梯度,采用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培训。充分利用公路部门现有资源,把教育工作渗透职工喜闻乐见的拓展、球类比赛、讲座等活动中,使职工受到启迪,陶冶情操。按照“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业务骨干;利用局域网,建立网上知识库,拓宽知识传授渠道,通过开辟网上课堂、视频培训,扩大培训范围,使职工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培训,让大多数职工都能享受到这项特殊“福利”,体现了教育培训公平和以职工为本的原则。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职工干部,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使之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可采取与院校合办、委托培训、定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和途径,鼓励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努力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岗位技能比拼、关爱养护工专题活动、爱岗敬业讲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与工作热情。

4 结语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 篇5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数的实事证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才是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那么,作为工会组织在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方面应发挥哪些作用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在企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浅显看法。

一、在提高职工素质中发挥作用

企业职工凝聚力的不断提高来源于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会促进职工凝聚力的提高,同时,企业的发展还要靠职工的素质提高来实现,职工对提高素质、自我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根据笔者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职工因自身知识不适应本职工作、职工不满足现有岗位、职工为适应“一岗多能”、“岗位合并”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职工发展愿望的实现,正是企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工会在抓职工素质教育工作中,努力构筑学习的平台,引导职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树立“学习为本”的思想。阜新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会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积极落实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解决班组的学习场所,建立健全轮训制度,提供轮岗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持续开展学劳模、争标兵、比贡献以及各种创优争先的竞赛活动,引导职工与时俱进,发挥创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新型劳动者。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那些管理搞得好,学有成效,贡献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并作为人才使用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在提高职工主人翁意识中发挥作用

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尊重企业中的每一个职工,相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各自的特长和智慧,有创新精神,都是有所作为的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劳动,对其权益给予充分保障,并要求他们履行义务。尊重群众的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让职工当家作主。企业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重大活动,每一项重要工作,都要交给职工代表讨论,吸纳他们的意见,让群众参与决策,参与管理,不搞神秘化,不搞暗箱操作。阜新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会实行了厂务公开制度,通过会议、内部简报、黑板报等形式,对财务支出、设备采购、工程招标、人事管理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示,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使干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

三、在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中发挥作用

职工的幸福感来自于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他们有安全的归属感,有家庭般的亲切感,有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真挚的同志情谊。工会领导者要关心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分担他们的痛苦,竭尽全力去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阜新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会对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承担第一帮助人,扎扎实实做好扶贫解困工作,第一时间给困难职工送去温暖。同时,努力实现工作休闲环境现代化,职工食堂免费提供早午餐,还开设了职工活动室、图书馆、乒羽球场、健身房等活动场所,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依恋之情。

四、在提高职工集体荣誉感中发挥作用

每一个职工既有自尊心,又有集体荣誉感。他们不仅要得到所在企业的接纳,赢得尊重,同时又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是最好的,是在人们面前津津乐道、引为骄傲自豪的,从而赢得社会上人们的尊重和羡慕。这种对企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会让人们珍重所在的企业,齐心协力维护它的声誉,致力于它的进步与发展。强化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总结过去,审视现在,规划未来。把创业的艰难、突出的成就、重大的贡献、获得的荣誉用史志、图板、报刊、会议等形式经常宣传,使职工感到,我们这个企业是最好的,生活工作在这个企业里无尚荣光,并立志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引导职工明确企业的重要性,自己工作的必要性,以此来强化全体职工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让职工看到企业未来的辉煌,燃起努力工作,不懈追求的激情。阜新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会利用每年新年、重大节日、周年庆典等时机,引导广大职工回顾企业光辉历程,并用图板、《检测之声》报、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新世纪、新形象大讨论,激发职工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忘我工作的精神。

五、在提高职工无私奉献中发挥作用

一是领导者要以高尚人格感染人。世界上征服人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真理,一种是人格。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可谓真理在手,那么,领导者的人格力量就显得更突出了。领导者忠于事业,真心实意地热爱群众,尊重职工,为广大职工谋利益,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大公无私,真诚无欺,就会极大地感染职工,换得职工的忠诚、坦荡、进取、奉献。二是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发挥榜样作用。在一个人人都为集体无私奉献的集体中,领导者应是第一奉献者。领导者永远走在职工前面,将全部智慧、精力、心血、汗水都倾注在集体事业上,而丝毫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职工就会心悦诚服,大步跟上。三是领导者要作公正的裁判。对于为集体无私奉献的人,领导者要适时地给予认定,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而对公然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使集体蒙受损失、以个人需要为追求目标的人,要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批评和处罚。

总之,作为基层工会工作者必须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下狠功夫,把广大职工凝聚在一起,使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上一篇:抽象理论下一篇:应对手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