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024-11-13

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精选13篇)

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篇1

【摘要】会计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门伟大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多年的发展,现在会计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会计学的原理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了。人们根据自己生产经营的不同需要,将会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我们熟知的管理会计、财务会计、金融会计以及银行会计等等,不同的行业对着会计有着不同的需要,这也导致了不同会计建的区别。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生活中最常见和使用最广泛的会计类型,本文将主要讨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区别与联系,从不同的会计要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会计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篇2

我国现阶段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我国上市公司必须使用会计准则, 其他企业适用企业会计制度, 也可以自愿选择使用会计准则。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主要用于那些不对外筹集资金, 企业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相对于会计准则来说, 现阶段企业会计制度比较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 符合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的操作习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 也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匹配的要求。运用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形成的会计信息更容易理解、接受。

二、会计科目方面的变化

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 推进会计电算化。为统一财务会计报表数据口径, 鼓励使用财务核算软件, 《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成五类85个一级科目。并且规定了统一的会计科目编号, 以利于财务核算工作。为与国际会计核算接轨,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作了较大改动, 设置了156个一级会计科目, 对资产的分类更细致具体, 相对《企业会计制度》而言, 一些会计科目的名称、核算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动。这些变化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核算要求的企业来说, 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 依据国家、股东和经济管理单位的不同要求, 来选择不同的核算制度, 同时确定会计科目的使用数量。核算要求越高的企业, 使用的会计科目相对较多, 其会计科目的分配就必然详细, 相对应它的核算过程也非常细致与繁琐。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的公司, 对会计人员素质与业务水平要求往往较高。

三、会计核算上的区别

(一) 在资产类别上划分所站的角度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四类, 而《企业会计准则》除上述四类以外, 还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金融资产等。其中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指为出租或转让获取收益的自有房地产。它是从原有固定资产中分离出来的单独归类形成的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分为: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转让获取增值收益的土地使用权;拥有并已出租的房屋建筑物。为了对种植与畜养等农村牧渔企业等特殊行业的资产进行规范, 根据农业生产行业的特点从固定资产剥离出来形成了符合农业企业核算要求的生物资产, 这种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使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更加贴近现实, 使确认与计量有别于其他行业。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趋势, 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工具也逐渐进入中国, 为适应这种潮流, 金融资产这一核算准则也就应用而生了。

(二) 计提减值准备核算的区别

第一, 采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企业, 依照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在建工程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时间一般是在期末或者每年年末, 企业往往是在年度终了, 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 考虑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 应收账款账龄与可收回性, 实物资产的损坏、闲置、陈旧等原因, 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将可变现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损失准备, 直接冲减当期的损益。在实际发生资产损失时, 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第二, 会计核算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局限于会计工作基础相对较弱,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仅凭会计的职业判断对资产损失金额、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等会计估计较难准确把握, 控制不好还可能成为利润调节的蓄水池。为预防小企业随意运用谨慎性原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仅规定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 而未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第三,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若发现确实存在资产减值迹象的, 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统一用新设的一个科目“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各项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直接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记资产减值准备。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人为调控利润, 操纵股票价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只有长期资产进行处置时, 才可以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三) 《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指出: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颁布的19个具体准则中《债务重组》、《投资》及《非货币交易》等三个准则都涉及了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 其中《债务重组》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而《投资》准则在使用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可以由企业选择决定。《非货币交易》则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保留性的运用。

公允价值的运用虽然将极大地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使会计信息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但前提是存在活跃的市场或者较为科学的估值技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 甚至可以说刚刚起步, 以市场为核心的公允价值数据难以取得, 《企业会计准则》在具体运用时指出:鼓励使用公允价值, 若条件限制也可使用账面价值。另外, 在中国全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与负债, 困难较大, 运用不当容易引起会计信息的失真, 造成财务信息相关性的丧失, 因此要慎用公允价值。

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利益;价值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个学科体系的交流互补逐渐得到加强。就企业财务方面而言,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更是密不可分。两者都属于经济管理活动,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

一、基本含义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周转流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这是为了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给企业相关的利益人。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这项活动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流动关系。

二、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学术界针对财务与会计之间关系的探讨,经历了“大财务”观点、“大会计”观点和“财务与会计并行”观点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承认财务管理与会计不是一回事。而两者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对其认识的不断明晰过程中,我们更加深了对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一)两者的具体对象

对象不同是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两者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处理对象是价值运动信息。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价值运动规律,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其管理的对象就是价值运动自身。显然,在信息科学逐渐明了的今天,价值运动信息不等同于价值运动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与运动可以分离,可是不能完全独立分离。具体看来,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关系进行管理,即企业资金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包括资金的运作、企业与各相关利益单位或个人的关系处理。财务会计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具体体现为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人员既要从部分着眼,分析各大要素的变动情况,也要从资产负债表的全局出发,管理分析企业整体的系列行为。

(二)两者的行为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目标是对公司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配置使用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是公司财务行为的导向。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努力搞好资本运营,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会计系统的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方向,也是连接外部环境和会计系统的纽带。在决策有用观的背景下,会计系统就是向信息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仅包括提供财务信息,也包括加工利用后的信息。因此,会计系统是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的有机统一。可是,我们这里谈到的只是财务会计,即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而加工利用系统是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财务管理的性质。

(三)两者的方法依据不同

财务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财务检查及监督等。它侧重于事前的预测、决策、计划和事中的控制与监督。而财务会计作为信息处理系统,则侧重于对事后经济事项进行反映和监督。它以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为主要方法。由此,财务会计通过收集、存贮、传输、和加工会计数据,输出财务信息,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财务管理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做进一步加工,并利用加工后的信息参与经济管理。

(四)两者的行为职能不同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会计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价值运动所发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如实反映企业的价值运动,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系统、全面和综合的了解,以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另一职能是控制。控制职能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通过使用信息的管理者间接实现的。管理者根据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即影响经济活动的命令,这不能认为是会计的职能,而应是管理的职能。因此,会计并不对价值运动进行直接管理,它也不具备管理所固有的职能。相比之下,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直接进行管理,因而它具有一般管理所固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五)两者的法制体系不同

我国的财务会计法规主要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制体系规范和加强了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以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然而,公司财务面临更大的法律环境,这不仅包括上述财务会计所面临的法规,还包括公司组织法规、税务法规和证券法律制度。财务法规体系规范了企业的财务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结束语

会计与财务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离不开由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会计则要密切跟踪财务活动,捕捉有关资金运动的信息,反转来为财务管理服务。借用日本学者宫臣章在《会计情报手册》中概括的观点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即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报(即信息)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而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这里所说的提供情报,也就是提供价值运动信息。正是价值运动信息,将两者联系起来。总之,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联系并不等于相同。在理论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科,在实践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必须相互独立,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赵德武.会计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篇4

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独立审计中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通过经济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两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涉及到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划分和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因此科学界定两者责任,对于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提高审计质量和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推动市场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与审计责任的概念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会计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其资产的交全、完整、对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即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这对于被审计单位是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应尽的义务。

而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表示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印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

二、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关系

如上所述,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

审计本身是从会计中逐步分离出来的,二者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首先,两者的处理对象都是会计资料,包括各种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第二,两者均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关;第三,两者均能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四,两者均是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作用的。

2、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不论是会计单位,还是审计单位,在工作中,都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依据,向有关利益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维护利益各方合法权益。

3、客观基础的同一性

不论是会计单位,还是审计单位,都是根据同一个企业已经实现了的经济活动履行各自的职能。即:两者反映和监督的都是同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所以,它们的客观基础是一致的。

三、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

当然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紧密联系的同时,还具有着明显的区别。

1、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实质不同

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为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而应负的直接责任。但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监督活动中,为揭露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负有的更高层次的责任(因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按规范进行审计,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会计责任的危险)。因此,当会计报表出现问题时,在追究被审计单位会计责任的同时,要更加严格地追究作为高层次监督活动的审计责任。

2、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具体内容不同

会计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存在和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和分摊、表达和披露进行认定;而审计责任包括: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对会计报表总体的合理性、所列金额的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分类、交易截止和报表披露的公允性进行评价和判断。可见审计责任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履行会计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

3、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承担者不同

会计责任的承担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主管、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而审计责任的承担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合伙人,两者有明显的差别。

4、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追究者不同

有权追究会计责任的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档案和司法部门;而有权追究审计责任的部门包括: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省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司法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四、辨析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分析可以看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两者在具有相同特征的同时又有明显的不同,我们既不应该由于其共性而将其混淆,也不应该由于其差异而过分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正确认识和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对消除有关各方认识误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增强被审单位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近年来,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会计造假足以让人膛目,其中原因不乏被审计单位对自身责任认识上的模糊。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琼民源原董事长马玉对公司造假帐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他仍然不服,认为“人家都这么干,为什么单单抓我”可谓代表了造帐者的典型心态。7月1日,尽管国家实施的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会计责任,然而会计造假的案例仍有发生,表明会计责任主体意识在当事人心目中的淡漠,此外,有的被审单位存在转嫁责任的不良心理,认为产品合格与否,全靠检验员(注册会计师)的检验,只要检验过关,产品出厂以后出现质量问题,是由于检验员失职,人家会追究检验环节的责任。这种转嫁责任的心态会使其利用审计的自身局限以及注册会计师的疏漏铤而走险,助长其造假之风。正确认识和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有助于被审计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增强责任感,自觉接受会计法规的约束,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水平,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

2、有助于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执业水平。

尽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将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要求被审单位出具声明书以示对会计责任的强调,同时在业务约定书中强调审计的局限性及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作用,但这些防范责任风险的措施只能防范注册会计师承担不应承担的审计责任,不能减轻其应负的审计责任、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规避责任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规范执业行为,谨慎执业,只有正确认识和切实履行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事业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

3、有助于司法部门和社会公众合理确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维护其合法权益。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控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人们称之为注册会计师的“诉讼爆炸”时代,我国控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虽然始于近几年,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注册会计师被控告的原因可能是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也可能是被审计方面的责任,也可能是使用者认识差异所致,如何合理确认各方责任,做到司法公正,把握和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就显得尤为关键,实务中,受法院判例的影响,往往会加重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因此,这一理论问题只有职业界才给于关注。明确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关系,能够为司法部门合理判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提供前提,同时可以减少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误解,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常用的两个概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注册会计师事业不断地发展,进一步分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合理界定各自的责任范围,对于发挥审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化会计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国平,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财务与会计导刊,, 10。

2、 刘成立,价值增值动因:财务、会计、审计共同的逻辑起点,财会月刊,,A2。

3、 姜文,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界定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辽宁经济,第9期。

4、 肖国云,维娜,谈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及法律责任,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8。

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与联系 篇5

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管理是日常性的、非决策性的工作;领导主要是负责方向性的工作,起带领和引导作用。2.从事管理的管理者主要凭借正式职位发挥作用,而进行领导的领导者则主要凭借影响力去发挥作用。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职能关系,领导本质上则是一种追随关系。3.管理的科学性大于艺术性,而领导的艺术性大于科学性。管理追求的是精确,领导追求的是生动。4.管理主要强调控制,侧重从人的行为上进行规范;而领导则更注重从人的内在心理方面去感化人。5.管理通常解决常规问题,具有确定性;而领导则通常处理非常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6.管理的功能在于维持秩序;领导的作用在于规划愿景、创新求变。7.管理比较重视权力的作用,而领导则重视个人魅力的作用、重视影响力等。

联系:1.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2.领导和管理在社会活动的实践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3.领导是管理的一个职能(领导职能)但管理的其他职能不属于领。4.领导工作既包括管理行为,也包括业务行为。5.最终目的一致,不论是管理还是领导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来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6.行动一致,企业活动中,领导与管理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统一行动,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篇6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绩效管理是指将企业的远景、战略目标分解到组织和个体,并通过集合、辅导、评估和激励等环节来实现,其注重的是员工未来绩效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绩效评估是指对企业员工过去一定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给予考核和评判,其着眼点是对员工过去绩效的总结。从这两个概念上来看,二者的着眼点和概念的外延式不相同的,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还需要其它几个环节的有效“辅助”。

【 绩效管理的用处】

一、使员工清楚企业的愿景和目标,明白团队运作的程序、方法和期望值,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应该努力的程度。

二、员工看到管理者为设定的高标准和挑战性目标,就会激发起热情和奋进的斗志。

三、使员工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促进作用。

四、客观、全面、有依据地评价员工,使奖励分配与实际工作绩效挂钩,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因此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管理人员或员工来说,绩效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及联系 篇7

一、法律和道德概述

道德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 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 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 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 有着不同的道德观, 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 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单从道德的内容角度来讲, 道德具有价值性。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然而, 道德除了具有价值性以外, 还具有阶级性、物质制约性、共同性。与它的内容和特征是紧密联系的。如果只从它的内容角度上来讲, 道德具有价值性。价值也即真、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 这是道德最高层次的内容, 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西方法学中, 自然法学派以价值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法律, 然而在研究法律的同时, 便更多的将其与道德联系起来, 这就说明了道德对法律的评价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 道德除了有价值性以外, 还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 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比如: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批评等, 都深刻地体现了不同阶级道德对立。第二, 道德具有物质制约性。前面提到道德的产生和物质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它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 随着物质基础的变更和发展, 道德的性质与内容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和变更。第三, 道德具有共同性, 主要体现在内容上, 因为道德所具有的正义、善良、美丽等内容符合人们的价值观, 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比如:尊重人的尊严与平等、保护环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 随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 道德的共同性也会更加的集中。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在其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也即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 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 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主要有明示、预防、和校正的作用。首先,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 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其次, 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再次, 法律具有校正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 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 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矫正。

二、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的存在形式, 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产生的机制不同

道德是从人们的观念和对社会的判断中生出, 而且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 很少把它写出来并向大家公布, 而法律刚好相反, 它是由国家专门的机关制定, 并且必须写出来向大家公布, 不然就不能算法律了。在对行为的判断上, 道德相对而言就比较模糊。我们很多行为从道德上很难判断是对是借, 是好是坏。但对一个行为从法律上判断是违法还是合法就明确得多。在判断标准上, 道德是多元的, 而法律是一元的。不同的人在道德上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的。对同一件事, 因为各人的道德标准不同, 就会有很多评价结果, 但同一件事, 在法律上就只应该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不会出现有多种结论。

(二) 表现的方式不同

法是以“国家意志”形式出现的, 表现在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决议、条例、指示等规范性文件中。道德则是以“社会意志”形式出现的, 作为“社会意志”, 它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如医务道德、政治道德、商业道德、社会舆论、社会公约等。

(三) 调整的范围不同

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证是法律规范的突出特征, 也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特征。而道德所能依靠的仅仅是个人的良心谴责与社会的舆论压力。法律是外化的, 道德是内化的。法律仅仅规定外部行为, 对于行为的内在动机所在则并不涉及;而道德其关注点在于内心的动机。然而, 法律上要区分犯罪的故意与过失, 区分这种行为是通过对行为人的外在行为进行推断而得出的。

(四) 内容和机制不同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 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 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三、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 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 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 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 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一)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其实道德与法律都是一种意识问题, 是人们意识产物, 可以说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有纠纷, 相应道德和法律也会随之产生, 本质也是为解决一些问题。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 都有共同目的, 就是规范人的某种行为, 从根本解决一些冲突问题。正如博登海默所言:“法律与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 其控制范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现在, 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 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基础, 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 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因此, 一般人仅凭道德常识就可以知道哪些是犯罪行为, 哪些不是犯罪行为, 不能总是以法盲来解释犯罪的原因, 大多数犯罪更是道德沦丧。一方面, 它们在某些内容上, 相互重合、相互渗透, 国家宪法一般包含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 遵纪守法又是道德的规范之一;另一方面, 道德的作用范围较广泛, 有些范围法律涉及不到, 而道德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 起着法律所不能起的作用。如“不许闯红灯, 禁止违章建筑, 相邻关系等也是一种社会公德。法律禁止黑市交易, 禁止不正当竞争, 禁止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遵守这些规定也是一种商业道德。

(二) 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互动补机制

即是说道德向法律转化, 称之为道德法律化;法律向道德转化, 称之为法律道德化。这种互动互补机制的建立, 会使社会成本消耗减少, 效益增大, 从而成为调控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有效杠杆。这是因为法律和道德各有优长, 也各有局限。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 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市场的扩大, 多元经济主体之间的活动虽然需要道德的支持, 但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 才能使有不同动机、不同目的的多元主体有秩序地合作。

(三) 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 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 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 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 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 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 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 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

严格管理与思想活跃的区别和联系 篇8

(一)二者的区别

1.界定不同。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控制、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强迫学生以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去完成学业的管理方式。其突出的特点是带有强制性,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学生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种管理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措施强制,但在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是从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出发的,运用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把学校的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校园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建立的基础不同。严格管理是从人的消极方面入手,即人性中存在着不好的方面,也就是缺点。比如惰性、自我约束力差等。严格管理强调制度与管理,通过教育来克服和引导,使其达到完善。正如西方的“原罪说”,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必须通过教育的引导才能够去恶从善,得到完满的人性。

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则是从人的积极方面入手,人性本善,学生的个性多样化,通过教育完善学生的个性,强调人性与自理。统治中国思想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就强调人性本善,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人。

3.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严格管理的侧重点在于抑制部分学生身上消极的、被动的方面,通过引导、制度和管理来发扬其应该具有的积极的方面,以保证其接受健康的教育,实现健康的发展。

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其侧重点在于发扬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优秀的、积极的方面。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其创造性,完满其人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二者的联系

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严格管理所追求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与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并行不悖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严格管理和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作为一个目标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

严格管理要求学生机械地遵守确定的规则,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这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意识的增强不符。它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爱的支撑,导致师生缺乏理解与信任,关系冷漠。此外,严格管理如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高频率的使用,容易被领导者和管理者像拧瓶盖一样发挥到极致,导致极端。其表现有两种:一是严格管理的理想化,即领导者把学生不出任何问题、任何事故作为管理的最高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规则上,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掐算得很死,没有学生自由支配的余地,时刻把学生置于管理者的视野监视之内。这种理想化的严格管理很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高标准、过严要求。二是严格管理的情绪化,突出表现在出了问题,发生了事故之后,特别是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反思管理进行拾遗补漏时,容易对学生提出更为严厉、苛刻的要求,实施更为过激的处罚。因此,管理上还必须辅之以思想活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否则会使管理呆板无情,适得其反,变为死水一潭,了无生气。

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也就是提倡管理方式的非强制性。管理者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若把握不好易导致管理秩序失去控制。而把握适当的严格管理反而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定的环境以及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有序的学习风气。离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管理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以严格管理为前提,否则便会使大学生放任自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管理保证学生有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规范下更好地发展自我。

可见,严格管理与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管理工作更应将“情”的主线贯穿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当中。只有刚柔相济、灵活有度,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培养出能承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管理的方式方法

1.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上进。一年级升学初,大力宣传学院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的总体思路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学生明确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方向,积极鼓励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培养党的后备力量.

2.在学习上,系学工办积极组织各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情景对话,使同学的口语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大力提倡一二年级学生上早晚自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在日常生活纪律方面,每天通过班长向学生传达院系的各种信息,每周组织至少一次的全体同学参加的班会,对重点同学进行重点管理,经常与同学谈心,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习的思想工作。

4.用表格形式规范学生的行为。开学初,对新生进行学院管理的特色教育,并告知学生每个学期结束,学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综合素质测评的成绩直接影响学生的毕业。我们还把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在案,并设了拾金不昧小档案。这些管理手段,在规范班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篇9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现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框架三个阶段。

(一)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36年美国颁布了《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首次定义了内部控制:“内部稽核与控制制度是指为保证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此后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又经过了多次修改。1973年在美国审计程序公告55 号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作了如下解释:“内部控制制度有两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包括且不限于组织结构的计划,以及关于管理部门对事项核准的决策步骤上的程序与记录。会计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以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措施。”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996年底美国审计委员会认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并修改相应的审计公告内容。

(三)风险管理框架阶段。2004年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风险管理框架包括了八大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回顾

在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之后,理论界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CICA(1998)将风险定义为,“一个事件或环境带来不利后果的可能性”,阐明了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关系:“当您在抓住机会和管理风险时,您也正在实施控制”。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银行业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中指出,“董事会负责批准并定期检查银行整体战略及重要制度,了解银行的主要风险,为这些风险设定可接受的水平,确保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步骤去识别、计量、监督以及控制这些风险……。”这里显然是把风险管理的内容纳入到了内部控制框架中。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控制标准委员会(1999)认为,“控制应该包括风险的识别与减轻”,其中的风险不仅包括与实现特定目标相关的风险,而且还包括一般性的风险,如不能识别和利用机会,就不能使企业在面临未预料到事件以及不确定信息时保持灵活性或弹性。

(二)第二种观点认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中明确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企业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范围广得多。英国Turnbull委员会(2005)认为,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在风险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内部控制应当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第三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Blackburn(1999)认为,风险管理与

内部控制仅是人为的分离,而在现实的商业行为中,它们是一体化的。Laura F.Spira(2003)分析了内部控制是怎样变为风险管理的,并指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风险管理强调与战略制定的联系,刻画了内部控制作为组织支撑的特点,但是,它也掩盖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没有人真正明自内部控制系统是什么。”

基于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比较

现代理论界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的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本文以COSO报告为基础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研究。

(一)两者的定义与内涵。1992年的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受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它包括三个目标:与运营有关的目标,即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与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即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与法律法规的遵循有关的目标,即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它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其中控制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载体、监控是保证。

2004年的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风险管理定义为,“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有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个: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遵循性目标以及战略目标。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有八个:内部环境、目的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二)两者的比较

1、它们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观点,指出各方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的角色与职责。

2、它们都明确是一个“过程”,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渗透于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普遍存在于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是企业日常管理所固有的。

3、它们都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能够向企业的管理者和董事会在企业各目标的实现上提供合理的保证。

4、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遵循性目标。但报告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发布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营目标)制定过程。

5、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即(控制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要素。在重合的要素中,内涵也有所扩展,例如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诚实正直品格及道德价值观、员工素质与能力、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利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等七个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除包括上述七个方面外,还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和风险文化三个新内容。在风险评估要素中,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内在风险与剩余风险,以期望值、最坏情形值或概率分布度量风险,考虑时间偏好以及风险之间的关联作用。在信息

与沟通方面,风险管理强调了过去、现在以及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处理,规定了信息的深度与及时性等。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

(一)目前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正式定义主要是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有相关的表述。

财政部关于内部控制规范的《通知》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国资委《指引》中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与COSO框架的差异

总体上来说,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基本参照或遵从了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但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国内对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拓展和延伸。

1、目标纬度:财政部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相对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定义在实现目标上有所拓展,增加了企业战略目标和资产的安全完整目标。而在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的实现目标增加了“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另外,其他四个目标也与COSO全面风险管理四个目标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使之更适应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表述习惯或者更具体而易于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特别是内部控制实现目标的拓展使得其与全面风险管理实现目标差异不大。

2、要素纬度:财政部内部控制《通知》形式上借鉴了COSO 报告5要素框架,同时在内容上体现了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则没有明确指出是5要素还是8要素,但通过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将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些要素融合到流程中,从实质来说,也体现的是8要素的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运用的一些误区

(一)把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理解为建章立制。其实从COSO框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被明确为是一个“过程”,不能当作某种静态的东西,如制度文件、技术模型等,也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如检查评估等,最好是内置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

(二)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相互独立的。建设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在内涵上也有一定重合,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条件、外部环境要求等,确定选择合适的管理体系和建设重点。比如,在监管严格的金融业或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制药与医疗行业,风险管理的迫切性更强,企业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可能更方便。而在另一些企业,为了符合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企业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可能更适合。

(三)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作用被夸大。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寄有过高期望,他们希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成功、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实际上无论多么先进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都只能为企业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保证。

(四)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企业实践落地难。由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与国内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观点存在较多的差异和差距,目前这些理念和方法还更多的处于导入阶段,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还不能在这些框架和概念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和语言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道家与道教的联系与区别 篇10

其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宋钘、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葛洪、陶弘景、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成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其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道教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使得道家与道教之闻又具备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

频率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篇11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确定性现象是非常有限的,相反,不确定现象(又称随机现象)却大量存在,而概率正是这种随机现象的数学描述。概率,又称机会率、机率或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表示一个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数,就叫做该事件的概率。人们常说某人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通过这次考试、某件事发生可能性是多少,这都是概率的实例。但如果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n,不是指n次事件里必有一次发生该事件,而是说此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于1/n这个数值。频率,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的频率,并记为fn(A),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就是频率。其实频率实验中事件发生的具体比率。概率是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的说,概率是一般,频率是特殊。

要想更好地掌握这两个实用知识,必须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 频率和概率是相互联系的。

某个试验如果只能进行一次,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出的结果根本无随机性可言。事实上,频率稳定于概率这个结论,是针对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的重复试验而言的。如果在试验的次数不多的前提下,用频率来估计概率是不太合适的. 例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我们只抛了20次,结果发现正面朝上有5次,就认为正面朝上的概率大约为0.25,这样的结论我们肯定不会接受的,误差太大了。如果我们不断试验就会得到不同的试验值,也会越来越接近于这个事件的理论值0.5(见表格)。所以频率稳定于概率是对大量的实验而言的。

在大量的重复的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地在概率附近摆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求得随机事件的频率,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说明在一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反之就小。 同样道理,事件的概率越大,在重复试验中,该事件的发生就比较频繁,因此事件的频率也较大。这就是说概率的现实意义是可以用频率来解释的,它能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但不可以替代。

其次,两者还有本质的区别。

频率在试验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它随着实验的次数变化而变化,即使两次重复试验的次数相同,关注事件出现的次数也可能不同,结果( 频率) 也就可能不同.频率是一个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可能发生变化的统计量.而概率是完全决定于事件的本身,先于试验而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譬如,抛掷一枚正六面体骰子,出现同一数字向上的概率是1/6、,与做多少次试验无关。

有时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按道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应该较大,但是在多次试验中该事件有可能就不发生;反之概率小,但在一次或两次试验中就有可能发生。 这正是事件的随机性与概率的确定性的区别特征。如我们买体育彩票就是这样,尽管中特等奖的概率很小,但是并不是不能中奖,或许买一张也会中大奖的。

事实告诉我们,概率是频率在理论上的一种期望值,即使你重复试验也无法得到准确值,它始终是个近似值。概率其实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如抛一枚正六面体骰子,在试验次数很大时,同一数字朝上,都会在常数1/6 附近摆动;再如抛掷一枚硬币,不断重复试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比值会接近1:1……这个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次数相当多时,试验值会更接近理论值,这对于我们研究事件是会有帮助的。

不过有人认为“试验次数越多,用频率估计概率就会越准确”,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够严密。如果一个不透明口袋里有红白两个球,从中取出一个球后再放回,重复500次,或者1000次,按道理拿到白球的频率应该接近0.5,但事实上就有可能差距很大。所以说随机现象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这就是表现在大量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频率的稳定性,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常在某个固定的常数附近摆动(尽管在许多场合这个固定的常数很容易被确定),这种现象被称为统计规律。

浅谈建筑物损耗与会计折旧的区别 篇12

1. 建筑物损耗与会计折旧的实质和目的不同

评估中的损耗, 实质是建筑物在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即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建筑物价值的损失, 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物理因素:建筑物常年经受风雨及空气中酸性气体的腐蚀所导致的自然老化;由于设计或施工所导致的先天性质量问题;由于后天自然灾害所导致的非常规损害等。

(2) 技术因素:由于新的建造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导致待估建筑物样式落后、内部布局过时等价值损失;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导致建筑物功能性贬值。

(3) 经济因素:由于市场的供过于求导致建筑物无人问津;由于建筑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如住宅区旁新建一污染较为严重的化工厂;政府无偿征地等。

以上从建筑物自身状况, 技术革新, 经济区位因素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筑物的损耗, 因此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界定的话, 损耗的含义更体现了一种价值的修正。

会计中的折旧, 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 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企业应当在扣除预计净残值 (有计提减值准备的还要扣除减值准备) 的基础上予以计算。其实质是建筑物的历史成本在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的分摊。相比较评估中的损耗, 折旧则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价值的分配。

由于其内涵上存在诺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推断其本质目的并不相同。评估中的损耗是为了评估建筑物的现值所必须计算的一个环节, 这要求评估人员在实务工作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折旧法, 也是对估价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一个考验。而会计折旧由于已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将损耗的价值按月形成累计折旧计入相关成本与费用中, 从这方面来说, 会计折旧体现了会计的配比原则, 将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对比, 才能较为完整地体现当前的经营成果, 从而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2. 建筑物损耗与会计折旧的计算基础不同

同以直线折旧法为例, 在评估中, 我们常使用公式:

建筑物损耗= (建筑物重置成本—预计净残值) ×建筑物已使用年限÷建筑物耐用年限

建筑物耐用年限=建筑物已使用年限+建筑物尚可使用年限

建筑物的重置成本是建筑物在评估基准日重新取得或重新建造全新状态估价对象所必需的各项费用及相关税金之和, 即我们常说的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这里的重置价格并非由个人或个别企业的实际成本耗费所决定, 大多是要取决于社会的平均取得耗费成本, 换言之, 不是实际的耗费, 而是客观成本。所以, 如果企业的建造成本超过了社会的平均水平, 超出部分是不可以计入评估价格的;反之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部分也不会降低重置价格。这样的一种特点也决定了评估结果必然有一定的时效性。

会计中常使用公式:

建筑物折旧= (建筑物历史成本—预计净残值) ÷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

建筑物的历史成本是指企业为使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其中包含了建筑物购置的价款、包装费、运杂费、安装成本等。不同的企业由于购置的途径, 运输的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 所以即使是同一项资产的价值也不尽相同, 难有可比性。而固定资产一经登记入账, 直到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之前, 其原值将保持不变。

由以上两段我们可以知晓:建筑物的重置成本是一种客观价值, 它只会随着社会平均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建筑物的历史成本是初始取得的实际价值, 不论后期发生怎样的技术革新, 它的账目原值都不会变动, 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3. 确定折旧时对维修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

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会导致建筑物磨损, 为了保持正常甚至高效率地使用, 人们通常会采取一些高效能的维护和修理使其性能、质量得到改良, 更好的结果是延长使用寿命。以经济上是否合理为判断标准, 对建筑物的损耗分为可补偿性损耗和不可补偿性损耗。所谓可补偿性损耗是指使建筑物恢复到全新或近似全新的状态, 有时是修理有时是更换。且预计需要的修复费用要小于修复后建筑物价值的增值或小于建筑物在尚可使用年限内为企业带来的预期收益, 反之为不可补偿性损耗。对于可以补偿的项目, 可直接估算补偿所需要的费用, 并作为实体性贬值额。如建筑物发生:屋顶破损、墙面剥落、供热系统损坏、电线老化等情形, 具体可采用修理费来计量。在确定价值损失难以挽回时, 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观察法, 即通过对建筑现状的观察, 凭借视觉、触觉或借助少量的检测工具对建筑进行检测, 根据经验对鉴定对象的状态、损伤程度做出判断;二是采用建筑物的耐用年限, 计算不同类型、年龄和预期经济寿命的建筑物应扣除的折旧;三是利用可补偿部分全部更新修理过后, 建筑物假定出租的价值同新建造的可替代的建筑物出租价值之间差额来确定应扣除的折旧额。

评估中确定成新率、折旧金额和折旧年限, 多数情况下考虑的是可补偿性损耗, 其实是更注重资产使用的实际效能, 对可补偿性损耗直接估算其修复所需费用, 最终将该项费用作为建筑物的实体性损耗额或以此作为确定建筑物综合成新率的依据。会计上则往往是将固定资产先转入在建工程科目, 根据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 将维护修理的费用该予以资本化的就计入相关成本, 该予以费用化的就计入当期的费用, 合理归置各期的维修费用。

二、结论

基于成本法下的建筑物损耗与会计中的折旧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在实务工作中, 我们需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灵活地判断每一个细节, 以使估算结果较为公允。

参考文献

[l]常青, 陆宁.房地产估价折旧与会计折旧的比较研究.2006.10

[2]张红梅.试论资产评估折旧与会计折旧的区别.2006.15

[3]建筑工程评估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篇13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不单指报道策划,它是对新闻新闻传媒生存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报刊、通讯社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等)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进行的运筹和规划;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策划新闻又叫媒介事件和制造新闻,是组织的公关人员利用记者对于新闻的不断需求,而有计划、主动地制造出能够吸引记者报道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目的是引起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使组织的名字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出现,从而达到提高知名度、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目的。

二、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的区别

(一)涵义不同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虽然只有“新闻”与“策划”两个词组合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意思却差别很大。“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新闻策划”的涵义。“新闻策划”中,“策划”作名词,“新闻”修饰“策划”,合起来讲意思是“关于新闻报道的设计谋划”。进一步说就是围绕新闻设计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新闻是目的,策划是手段。“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报道的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新闻活动的行为,仍然属于新闻活动的范畴。

2.“策划新闻”的涵义。“策划新闻”中,“策划”作动词,“新闻”是“策划”这个动作的对象,合起来讲意思是“设计谋划新闻”。进一步说,就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策划是目的,新闻是手段。“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更类似于虚假新闻,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前,主观地进行制造新闻。

(二)运作不同

由于“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涵义不同,使得其运作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新闻策划”的运作。新闻策划,既然是围绕新闻设计进行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那么,在运作过程中,应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新闻策划的运作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2.“策划新闻”的运作。策划新闻,既然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那么,在运作中,应是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事实基础上,如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策划新闻的运作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是新闻媒体被社会各种利益集团所利用,借助新闻报道以达到其利益扩张的目的,这一般被认为是新闻炒作而不是真正的新闻策划。

(三)性质不同

著名报人普利策说:“新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之别。”从中可见,对新闻的定“性”是以真假作为区分,而不是以好坏作为区别。倘若硬要以好坏进行区别,也只能说:唯一的标准就是真假。依照这个标准,不妨也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中的“新闻”作一个定“性”。

1.“新闻策划”的性质。根据“新闻策划”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它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新闻策划”的新闻是真实的,是真新闻。

2.“策划新闻”的性质。根据“策划新闻”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它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策划新闻”的新闻通常是虚假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假新闻。

三、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联系

有学者认为“策划新闻就是于无新闻处觅新闻,多半要靠新闻从业者的经验和智慧嗅出新闻的味道,并加以发掘。它不是主观地制造新闻,而是前瞻性的预见新闻,充分地发掘新闻源的价值。所以可以说,新闻原本是存在的,只不过策划者将其‘挖’出来了而已。因为有些新闻就藏在看似没有新闻价值、很程式化或者很公文化的东西之中。”

上一篇:许昌110 kV横山变电站漯河220kV董庄变电站信阳110kV滨湖下一篇:数学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