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2024-10-01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通用16篇)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1

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三年,不光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学习的方法。正是利用这种方法,在除学校开设的课程外,我还自学了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知识,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生活上,我生活俭朴,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

工作方面,我参与了校学生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使它成为同学们喜爱的校内站点之一。目前正在参与校远程教育的建设实践的经验让我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更激起我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我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在思想上,我要求上进,一直以乐于助人为已任,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网络出版、多媒体制作、印前处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2

教育实习中的自我评价是指实习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对自己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作出适当的价值判断, 以期调控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根据实习的进程, 实习生自我评价可以分为实习前诊断性自我评价、实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自我评价和实习结束阶段的终结性或整理性评价。终结性或整理性自我评价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任务结束后所进行的自我总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科生实习终结性自我评价的调查, 分析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教育者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 研究资料是抽取08级学前教育本科生 (40人) , 此外, 对部分实习生进行了访谈。问卷内容涉及实习支教生的教育态度、教育观念、保教能力与师幼互动四个方面, 每一方面细分为8到9个自我考核项目, 项目内容取自步社民主编《幼儿园教育实习指导》第六章第二节教育实习评价。自我考核结果采取五级制 (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研究投放问卷40份, 有效问卷38份。

三、结果及分析

1. 实习生终结性自评结果特点。

研究者发现实习生自评结果以良为主, 中次之, 不及格率不明显, 分别为:优秀率21.3%, 良好率41.8%, 中等率28.6%, 及格率6.7%, 不及格率1.6%。实习生对实习整体结果自评普遍较好。为显示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及结束后反映的诸多问题, 研究者对上述四方面各项优秀率进行分析, 力求呈现存在的问题, 下述分析都采取这种方式。

2. 实习生终结性自评过程性分析。

(1) 实习生教育态度自我考核分析。实习生要以虚心的态度, 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遵守园方与校方的一切规章制度,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研究将教育态度细分为以下8个项目:a、明确高校实习任务并保质保量完成;b、制订完整、可操作的实习计划并能按照计划行事;c、熟悉本班幼儿活动的常规要求、作息时间和一日活动的安排;d、了解本班的教育目标、工作重点以及阶段性的主题教育内容;e、设计的教育活动方案及时请教原任教师, 经审核后再实施;f、尊重和虚心接受其他教师提出的建议并妥善处理出现的矛盾;g、遵守实习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h、穿着打扮仪表举止符合幼儿园教师身份。实习生对上述8项自我考核为优的情况:g项遵守实习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此项自我考核为优的人数最多, 占27.7%, 其他各项依次为:c项占26.9%, h项占21%, f项占11.8%, d项占6.7%, e项占4.2%, a项占1.7%, b项制订完整、可操作的实习计划并能按照计划行事, 此项自评为优的人数最少, 占0%。教育态度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实习生制订并实施实习计划方面尤为欠缺。实习计划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高校制订的, 帮助实习生了解实习目的、任务、时间安排、组织结构等, 需要每位实习生遵照执行的;一种是个人实习计划, 这个计划要有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系每次实习前除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给学生发放实习计划书、明确相关的规章制度外, 很少要求实习生做个人计划, 对学生个人制订实习计划缺乏指导, 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实习需要制订个人计划。个别学生制订了计划, 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 实施中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二是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自2010年起将支教并入实习, 支教地匮乏的师资力量及物质设施, 与实习生期待的实习相差甚远。没有计划下的实习只能是随波逐流, 加上大部分支教幼儿园教育观念及措施存在问题, 给实习生配备的指导教师形同虚设, 实习生在脑中一片模糊的状态下直接顶岗, 其结果不仅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 也体现不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2) 实习生教育观念自我考核分析。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进而影响着幼儿学习和发展。研究将实习支教生教育观念细化为以下8项考核项目:a、面向全体, 关心照顾每个幼儿, 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对特殊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心;b、满足幼儿合理要求, 善于发现幼儿点滴进步, 予以鼓励、肯定;c.、注意挖掘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或关注的事物作为教育内容;d、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作用;e、在艺术教育活动中, 注意让幼儿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f、经常对幼儿微笑、点头、抚摸, 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目光接触, 让幼儿感到安全、支持和鼓励;g、根据幼儿不同特点做好保育工作、教育工作, 保教结合;h、帮助家长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及家庭生活文明程度。实习生对上述8项自我考核为优的情况:f项经常对幼儿微笑、点头、抚摸, 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目光接触, 让幼儿感到安全、支持和鼓励, 此项自我考核为优的人数最多, 占31.0%, 其他各项依次为:a项占18.4%, b项占15.5%, d项占14.1%, c、e与g项均占7.0%, h项帮助家长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及家庭生活文明程度, 此项自我考核为优的人数最少, 占0%。教育观念反映出的问题有:一是缺乏具体指导, 教育教学内容一般是按照幼儿园既定的安排实行, 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 实习生基本是自己摸索, 即使发现了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或关注的事物也不知道怎么整合到教育内容中。较多问题的积压而无从解决, 不仅扼杀了实习生在实践中思考的积极性, 还助长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如懒散、拖沓。二是实习生艺体技能较弱, 缺乏发掘农村乡土资源的意识和方法, 无法做到让幼儿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三是保教分离, 保育工作仅限于日常的整理和清洁。实习生从事这种保育工作的居多, 有些实习生甚至日常做的仅限于此。四是保教方式单一, 虽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特点, 但无法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3) 实习生保教能力自我考核分析。保教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能力, 每个实习生都必须实践操作,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9项:a、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班级幼儿实际, 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教实习计划;b、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意识和能力;c、根据观察幼儿的结果对其作出相应的教育对策;d、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保育教育活动;e、幼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工作, 有意识地去关心体弱儿童;f、按照教育保育要求, 有目的地吸收幼儿积极参与, 共同创设安全整洁美观的教育环境;g、为幼儿提供开展各类游戏的时间、场地、玩具和材料, 并积极参与幼儿游戏;h、具有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技能 (包括弹、唱、跳、画、制作玩具) ;i、开展家长工作, 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 倾听家长意见。实习生上述九项自我考核为优的情况:e项幼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工作, 有意识关心体弱儿童, 自评为优的人数最多, 占40%;其他各项与之相比, 悬殊较大, 依次为:f项占15.6%, d与g均占11.1%, c与i项都占6.7%, a与h项均占4.4%, b项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此项占0%。

保教能力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有:一是大多数实习生没有保育计划, 即使自己制订了, 也因为支教幼儿园条件限制, 无法实施。实习生向幼儿园反映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也不受重视, 只能按照幼儿园既定的安排行事。二是不知道如何从事幼儿的观察与分析。三是在观察幼儿状态提供教育对策方面, 实习生显得束手无策。四是仅限于幼儿园班级原有环境, 并没有发掘周边可利用的物质材料创设环境。五是实习生在顾虑幼儿安全,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几乎少有户外游戏活动。六是不知道如何在物质资源不丰富的情况下开展艺术活动。七是家园互动较少, 缺乏与家长积极沟通的主动性与有效策略。

师幼互动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有:创设物质环境显得比较被动;基本上以照本宣科教学为主, 很少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水平以及教育目标制订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 没有生成性课程;无法做到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发展。

四、建议

鉴于调查分析的结果, 研究者就支教形式下的实习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1. 就宏观方面说, 重新调整实践课程计划, 支教并

入实习后, 在实习幼儿园无法提供指导教师的情况下, 安排多样化的见习形式, 制订学期见习目标和方案。在实习支教前有一次正规的、为期3~4周的集体实习。聘请市区公立幼儿园优秀教师为本科生作长期的实践指导。

2. 从微观方面来说, 加强对本科生个人实习计划的指导, 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与自我调控性特点。

实习指导者可以是高校专业教师, 也可以是市区公立幼儿园优秀指导教师。实践课程方面增设儿童观察分析方面的课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课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演示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与策略, 加深学生印象。

摘要:高师学前教育实习生自我终结性评价是教育实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教育态度、教育观念、保教能力与师幼互动四个方面对实习生自我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实习生,教育实习,终结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步社民.幼儿园教育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张天明.实习支教研究综述[J].忻州: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 .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3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 校外实习 教学效果评价

物流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校外实习是目前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形式之一,对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校外实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分散到全国各地,不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之下,校外实习考核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保证校外实习的质量,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是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的主要形式

从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出发,目前各高校的校外实习主要设置有社会调查、参观实习及顶岗实习三种类型。社会调查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走入社会了解物流领域的相关问题,收集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利于学生形成对物流现状的总体认识。社会调查活动可以穿插于课程教学中,分主题多次进行。参观实习一般采用集中的形式进行,由指导老师联系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带领学生集体参观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及作业流程,使学生形成对物流相关工作的初步印象,一般在学生接触专业知识之初的大二阶段进行。顶岗实习则出现在大三或大四,在学生已学习了较丰富的物流理论知识后开展,学生需要进入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实际的操作,进入真实的工作状态。三种形式的校外实习活动相辅相成,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个较合理的实习体系。

二、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性

实习成绩评定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环节,它的评价考核应充分体现甄别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实用功能[1]。校外实习作为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效果对于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影响非常大。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考核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把关手段,也能促进实习工作的不断优化。

1.检验校外实习的真实效果。由于各种现实条件限制,社会调查及顶岗实习往往不能采用集中实习的形式进行,这导致学生不会全程处于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如果不对实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考核,校外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实习质量得不到控制。

2.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校外实习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对实习活动投入一定的热情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公平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一种激励制度,往往能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实习活动。反之,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实习的兴趣,无法端正实习态度。

3.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校外实习的考核工作,能有效评价实习的真实效果,考量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在实习中的参与度及工作成效,同时也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推动校外实习工作的改革,使实习效果不断得到优化。

4.加强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联系。校外实习考核可以邀请实习单位参与其中,从实习单位的角度来了解实习实施的具体情况,将使考核结果更为真实有效,也将有助于学校与实习单位维持较好的合作关系,利于实习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难点与问题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校外实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持续时间也较长,其考核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难点。一方面是考核依据难以搜集。当校外实习采用分散的方式进行时,指导老师不能跟在每一个学生身边,也就不能了解学生实习的所有真实情况,对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很难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是考核指标很难制订。社会调查、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实习程度与内容均不同,其考核指标也应不同。同时,对实习的合理考核应该是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态度、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等等,如何设置合适的指标并赋予恰当的权值来正确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就成为一个难题。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办学时间还不长,各高校校外实习的考核机制并不完善,尚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考核主体不足。据了解,很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的成绩都是由指导教师单方面给出,有些进行了办公室综合合议,大部分却没有,仅凭指导老师的独断,这明显不太合理。校外实习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他们都对实习工作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都应该对实习情况作出判断,只有综合各方意见的评价才应该是最合理的、最贴近实际的。

2.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一般仅凭学生出勤情况、实习中的大体表现以及最后提交的材料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考核内容简单,没有与相关实习的内容及特点相结合,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校外实习中,实习报告能一定程度上再现学生的实习表现,却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等,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工作能力。

3.考核手段缺乏。以实习报告为依据进行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文字表达来传达实习中的相关信息,这种手段是有效的,因为社会实际工作中对文字功底都有一定的要求,很多方案、建议及总结都需要通过书面报告来表达,这能一定程度上考查并锻炼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但校外实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多东西可能光通过文字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需要借助语言、图像等其他工具进行阐释,考核手段应该多样化。

4.考核制度不完善。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物流管理尚属于新专业,有许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和发展,校外实习的考核成了被忽略的部分,学校缺乏健全的校外实习考核制度和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致使考核的随意性很大,考核的积极意义也就难以发挥。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若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考核方面可以作为标榜的制度与系统还很少。

四、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创新

正因为存在难点与问题,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的教学效果评价亟待创新。从校外实习的形式及专业特点来看,可以同时从考核制度、内容和方式三方面进行。

1.考核制度创新。实习教学效果评价的质量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因此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逐步建立起合理完善的校外实习考核制度。首先是要编制专门的校外实习考核大纲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考核大纲将实习考核的目的、形式和指标等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整个实习考核工作的指导。在实习动员大会上,指导老师应将大纲内容郑重告知学生,使其在实习之前即明确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或实习单位严格按照考核大纲进行相关项目的考核,并在实习结束之后进行最终成绩评定,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及学生分别以总结报告的形式反映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其次,考核工作应形成反馈机制。实习成绩评定后并不代表实习工作的结束,指导老师需将考核成绩公开并与学生交流,老师应指出学生实习中的不足或可改进的地方,学生有疑问也可以直接咨询老师,避免产生实习遗留问题。另外,为发挥实习考核的积极作用,应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学生而言,若实习成绩优异应该获得一定的奖励,形式可以是学分奖励、与奖学金评定挂钩等;指导老师方面,对于那些能积极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公平公正进行实习成绩评定并善于总结,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老师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积极支持学校实习考核工作的实习单位,学校也要以向其输送优秀人才、提供决策咨询等方式支持其发展,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2.考核内容创新。实习态度是目前校外实习考核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按时参加实习,有无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在实习中有没有抱着谦虚的态度,这无疑是学生实习中的重要表现,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是关于实习工作内容的考核。因为校外实习中学生散布于社会各个工作岗位,老师考核每个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校就忽略了这一部分考核。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能学到一些新知识或新技能,这是他们在实习结束时最想表现和得到肯定的东西,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老师应在实习单位的配合下,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展示其实习内容和实际工作能力,如在实习将结束时到实习单位实际考察或模拟有关情境测试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让学生具有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同时,也让自己收集到更多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考核。在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共同的目标。校外实习让学生开始融入社会工作,是最能体现其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表现在能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向实习单位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或建议,也可以表现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这都是在校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当然,校外实习不仅是一项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活动,更应该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等都是评价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应该通过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考核方式创新。为保证考核的真实效果,不同的校外实习类型应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社会调查活动往往采用小组的形式开展,因此应该采用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习成绩的最终评定。教师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调查报告等书面材料判断小组成员能否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能否设计出一份合格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能力如何等等;而小组成员互评则可以发现在调查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及各方面的真实表现;若能在调查活动结束之后举办全专业的调查报告会,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发现调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收集到更多真实的信息。认知实习一般是集中进行,考核工作相对简单一些,但也可以灵活采用讨论会、辩论会或方案设计大赛等形式进行。在集体参观和学习完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或有关工艺流程后,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往往能更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在实习中的参与度及创新意识。顶岗实习是校外实习中最复杂的,也是考核难度最大的,应该要综合采用多种考核方法。从考核主体来说,老师、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及学生都应该参与进来;从考核手段来说,文字、语言、音像文件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载体。除了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和实习单位开出的实习鉴定表等文字材料外,还可以采用答辩会的形式由学生汇报实习情况,也可以举办各种规模的交流会,在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于其他同学的过程中了解其实习表现。

对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而言,校外实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其教学效果评价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具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校外实习考核工作,并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具体的、更先进合理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叔新.教育实习评价考核功能的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07,29(5).

[2]丛昕,刘金琪,魏昭辉.本科专业实验及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4

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本人把“教育”作为人生的首要目标,并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人热心于社会实践,曾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

本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诚实守信,自信乐观,吃苦耐劳,善于与同事相处,具有很强的团结合作意识。

我本是平凡人,却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得到那么多人的教诲、鼓舞和帮助。因此,我在进入社会后,我始终会以一颗谦虚、热情和执着的心来对待我的工作和事业,始终以朴实的性格,实干的作风,端正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去诚诚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路。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5

在学习生涯中,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我,在此炼就了一颗“平常心、遇事沉着、冷静”的态度。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坦诚、互助、理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维护集体利益、乐于助人是我学习的标准。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凭着自己的兴趣与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已掌握了如: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与分析、动画制作、Office办公软件等等相关的专来知识。课外还积极阅读了其他方面或有关专业的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

在大学,除了学习,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就是生活,从小学到高中,我与同学的交流基本都很少,可能是性格的原故吧!我这人不爱主动与别人交流,更不喜欢聊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那很没意义,所以,能与我谈得来的同学一般与我相处都非常好。不过到了大学,一切也就不一样了,你要是离来了群体也就等于鱼儿离开了水。所以我愿意放下以前一些对人的成见,好好的融入群体当中,作里面快乐的一员。

在过后的日子里,我尽量主动与周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虽然主动并不是我的天性,不过,我还是迈出了第一步。而今的我今非昔比了。不过,唯一欠佳的是,还没有主动与女生交流。这可能更取决我的性格,我想这个会是我接下来的一个挑战。

在工作方面,我时刻不忘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培训及其工作,以巩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自我。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更好的吸取社会经验,这样就不会望不见自己的未来了。

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篇6

这三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和与同学们的相处极为融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同时自身的交际能力随之增强,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课余时间我经常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动态;尤其是有关本专业的知识。使自己始终紧跟世界最新发展潮流和时代的步伐。因此我学习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 等软件的操作和安装系统,熟悉网页设计;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拼搏、刻苦好学。踏实并系统地学习所开的课程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7

摘要:二本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让二本高校确立本科生培养在办学中的地位,必须改变二本高校的办学思维。此外,二本高校必须要拥有更大的自主办学权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让大学真正重视本科生培养。总之,二本高校应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

关键词:二本高校;信息科学;本科生;创新人才

1.引言

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地方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导致对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渴求,这需要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大量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1,2],也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误区[3-5]。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善于学习和创造,包括几个要素: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因此,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就应该以培养创造性为重点。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本科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信息学科高素质专门人才。

2.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是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观念。

精选教学内容,重新优化组合课程。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课程根据信息行业的实际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各个研究方向还根据方向特点设置了特色课程,如TCP/IP网络协议与编程、信息安全技术等信息学科高级课程。改革信息学科本科生课程理念。本科生指导老师应结合本校实情,关注本科生的主体性,使其具有创新技能。均衡发展本科生培养,建立宽松的创新人才环境,塑造信息学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的信息学科课程体系能优化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是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本科生指导老师要引导本科生,运用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活动,特别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实践培养环节对于培养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目前我国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实践培养环节制约了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改革实践培养内容,建立完善的实践培养方案,推进培养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工程实践培养环节。

(2)二本高校还利用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科学创新实验基地和创新平台,以促进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对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开放,允许本科生在完成基础研究上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培养本科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办大学创业科技园,使之在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起示范作用。

(3)二本高校整合企业和社会的优势资源,建立双师型培养团队,加强企业兼职本科生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本高校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行讲座,开展灵活多样的实验项目和创新性的研究。共同推进信息学科本科生培养改革,完善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动态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及时全面反映经济和社会需求,培养真正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转变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大企业合作,让本科生到企业实习,建立校企合作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 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在人才评价方面,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培养创新人才应是二本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日常的培养评价,对本科生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把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引向重视创新人才的方向。评价能够检测发现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的状况,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信息为改进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和帮助。改进现行的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改革现行的培养评价体系和制度。目前,用单一标准衡量本科生培养过程的情况还很普遍,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培养过程的评价,应该主要考核本科生创新能力,考核目的在于真正了解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组织本科生开展创新,产生创新科技产品,包括科技发明等。综合评价能代表本科生创新水平和发展方向。

(2)日常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过程评价,不仅要对本科生进行综合衡量,也要重视单方面的优异表现,既重视全面,又重视个性表现和特长。这样给予本科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创造潜能表现出来,更给了本科生创新、创造的实践表现机会,让其把创新意识变为科技作品。评价不仅起到了检测、反馈的作用,而且成为让本科生表现创新的培养过程。此外,提供包括科技创新项目名单,要求本科生在给定的时间内产生成果。这既能发挥本科生的创造思维技能,又能衡量本科生的创新操作、实践能力。

4.结论

二本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让二本高校确立本科生培养在办学中的地位,必须改变二本高校的办学思维。此外,二本高校必须要拥有更大的自主办学权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让大学真正重视本科生培养。总之,二本高校应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娇,石丽君.关于二本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4,30(3):20-23.

[2]时松,丁志强,王鹏.二本院校转型的因应之策—兼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2:005.

[3]赵长林.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03-105.

[4]郭锋,姚德,陈玉宏.对影响地方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若干要素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53-55.

[5]魏进平.地方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65-6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历自我评价 篇8

3、有良好的数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练使用dxp2004等pcb绘制软件,懂得pcb合理布局,对emc有一定的经验。

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自我评价 篇9

我是**农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

大学生活过去了三年多,它让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曲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从学习来说,我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注重独立思考。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大学学习的目的也就是学会“渔”吧。随着方法的确定,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到现在为止,除了学业上的成绩,还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并正向六级水平进展;能运用Microsoft office(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各种功能进行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证书。

此外,我还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班里,我一直都是班干主力。大一任职团支书,大二至今都是班长。在三年多时间里,我带领班级和本专业参加过不少活动,造就了我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组织和交际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使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也使我处事更务实、更有责任感。另外,我还在校外做过兼职和实习,实在的接触过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得到锻炼。这是我所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相信这些将是我今后做事情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

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与专业发展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72-002

一、引言

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是指幼儿园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分析,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而重要的活动,它关系到幼儿园教师如何认识自我,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主要以幼儿园教师自评为主,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和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对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师自我评价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幼儿园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针对不足进行反思,从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1.有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在幼儿教育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日益积淀成的关于幼儿及其学习等教育内容的较稳定、持久的态度、情感和益智的综合体。但单纯的外在的培训和学习对信念的培养是有限的,还需通过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来配合提升,使得不断反思,不断完善。因此自我评价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一个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过程,是提升自己教育信念有益的途径。

2.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

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性保障,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具备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而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而言,实践性知识更重要。但是实践性知识无法通过书本、培训或其他外在方式获得,它是存在于幼儿园教师的头脑中,因此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

3.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尽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可通过外在学习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如若得到提高,则更多的是通过“做中学”来达到。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促进年轻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

4.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幼儿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强调幼儿园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活动有多种形式,如与专家交流、与同事合作、与家长接触等,但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是教育教学。因此,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保持与幼儿和同行间的对话交流等,均可以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因此强调自我评价正是培养幼儿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促进幼儿园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有效途径

(一)幼儿园层面

1.创设促进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的氛围

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对促进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的开展非常重要。首先,幼儿园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教师学习发展创造机会。可以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课题教研会等活动,使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自我反思。其次,幼儿园可以树立模范榜样,推出自我专业发展比较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

2.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

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关注幼儿园教师发展过程,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从分析幼儿园教师现状到评价活动的每一环节和程序的设计与安排,都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帮助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发展,突出评价在学习与工作中的反馈与矫正作用,把幼儿园教师评价真正变成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幼儿园教师层面

1.做好教学反思

做好教学反思,可以考虑“教”和“学”两个方面。“教”的角度即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分析教学效果如何,目标是否达到。“学”的角度即注意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知识、情感和技能所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四方面进行反思,即教学心得、教学的不足之处、幼儿学习情况以及今后需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曾有著名教育家指出:“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的分析会带来很大的收获。”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方法以及效果等及时分析并反思,便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从而调整和弥补不足。许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之所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与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是分不开的。

2.通过幼儿的反馈进行自我评价

行政管理专业自我评价 篇11

本文由自我评价网提供参考!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生命力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学习行政管理学的人数如此之多,这表明,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认识。

所以在学习期间,为了学好行政管理学,我强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全面提高自我个人素质的紧迫性

2.明确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意义

3.有坚强的信心、创新的精神与毅力自我评价网

4.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密切联系各个方位的实际

5.对课程的大纲、教材全面、深入、细致地弄懂“吃透”

在这一专业中,我了解到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学习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运行规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使得行政管理学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性和独立性、规范性和权变性等特点,其中最鲜明的特点是它追求行政管理活动的高效率。

因此在学习上,我觉得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自我评价网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在思想上,我要求上进,一直以乐于助人为已任,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自我评价范文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12

在学习上,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性情太直率了,需要处事冷静稳重才好。我对班级和学生会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对人友善,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在技能上,以培养自己从专才向全才转化为目的,系统的学习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的掌握了Windows,Office2003,WpS等软件;能运用Dreamweaver、frontpage制作网页,并利用课余时间熟悉电脑硬件。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论文写作《“四度”统一的公共管理新视野》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05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我的小说《激情岁月》在第七届“小天鹅”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中获“二等奖”。

总之,大学让我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价值观得到矫正!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2007年应届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欠缺经验,更需要虚心向学。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13

【摘 要】分析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内涵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探索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电子信息工程 课程体系 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C-005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负责对学生进行步入社会之前各种技能的培养和各种素养的完善,然而长期以来一直受传统教育影响的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有一定的差距。高校教育者也认识到这一点,并一直在探索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寻求改变以往重理论分析轻实践应用的局面。目前,“应用技术型”本科成为工科类高校的焦点,在此,针对电子信息专业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该行业对口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及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囊括硬件电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学习领域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工程性强的特点。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学术型本科教育的影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行业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并实践各种各样的改革以改变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但收效不明显,目前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还有如下几方面不如意的地方:

第一,学校人才培养都有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但学生毕业后并未能立即成为某一专门技术岗位的专业人员。

第二,学校实践教学虽有加强,但专业知识验证实践教学占的比例比较多,范围局限于专业知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

第三,没有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虽然一直强调校企合作,但因种种原因,合作的企业数,合作的技术领域及岗位并不深入,融合度并不高。

二、“应用技术型”本科内涵及改革思路

在教育领域,目前大学大致可分为学术型、技能型和应用技术型,应用技术型本科要求专业基础知识够用,更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则是指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突出两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必须符合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和修业年限要求;二是应用技术型,它是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着眼点。那么,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都很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土壤,而真正能做到应用型,也就是活学活用,除了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形象、逻辑、逆向、多维、发散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着重关注三方面能力的积累:一是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二是高精的专业技能,包括电子产品生产、装接、调试、检测、维护、编程、设计等;三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人才培养各体系的构建要面向应用,面向实践,面向未来。

三、目标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必须准确定位。电子信息专业应立足电子信息行业需求,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中层管理及技术支持,产品开发,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是大批能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此,我们针对专业及行业实际情况细化成三大目标体系:一是以专业知识体系为导向的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分析能力;二是以行业岗位群及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娴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应用创新能力;三是以行业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市场调研、开发、生产管理及销售能力。要培养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它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课程体系建构不但有利于将来学生就业,还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具体如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体现宽而不散的层次性

坚持以人为本,层层递进,把拓宽专业口径与柔性专业方向有机结合,把加强基础与强调方向性有机结合,构建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群,专业基础课群,专业特色课群三大类平台式的课程体系。

(二)以行业岗位群及就业创业为导向,突出面向实践,面向应用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习过程强调实践、应用,联系实际,不脱离社会行业需求,因此首先要针对现实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技能如生产、测试、接装、维护、设计、控制编程、信号分析处理、产品开发等,进而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课程。

(三)课程体系注重发展,面向未来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与电子相关的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包括电子设计软件工具也在不断的升级,学校很难做到把所有的新知识新手段都授予学生,因此,课程体系要强调发展性,要考虑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我们强调:一是宽厚的专业基础平台是学生以后发展的前提,必须牢固,同时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科技;二是扩大能力面,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以往我们比较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专业相关知识技能的描述表达,以及与行业相关市场行情,行业标准,产品销售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强调课程教学模式要创新多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性。课程的设置直指应用,但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于现实问题中,还是决定于他是否拥有灵活的思想,合理的思维结构,这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关系。endprint

总结以上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得出以下如图1所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图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基础课群中设置了与行业岗位如生产、测试、接装、维护相关的课程,重点培养职业基本知识技能;在专业特色课群里则设置产品设计、控制编程、信号分析处理、产品开发、销售及管理方面的课程,重点培养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五、实践体系构建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提出,无疑是要强调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不做纸上谈兵,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状况,使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真正需求得到契合。然而切实做到这一点目前还面临很多的改革,由于受到长期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改革从思想上并没有完全的放开,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仍然是个短板,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验证性实验比例重;仪器设备与学生人数比小,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而且实践的时间相对固定,使得部分学生有走过场的情况;实践场所开放度不够,限制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出现“门只进一次,仪器只摸一次”的现象;学校对非验证性的设计性实践投入的耗材经费不足;校企之间合作常流于表面;学生实践手段比较单一。

针对以上现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和构建相对独立的多层次、多方式、多手段、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内容更丰富、更层次化

实践内容除了专业的验证实践,专业设计及综合性实践之外,还增加行业的调查研究、产品销售策略及管理方案等方面的实践,在难度上逐步递进,从基础的认知实践、专业基本技能实践,到专业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

(二)实践方式、途径、模式多样化

实践教学从环节上看可以是随堂训练、集中实训;从实践场景来看可以是校内校外实践;从方式上看可以是学生自主设计的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的实践、或者是各种竞赛及各种考证的实践。

(三)加大校企合作深度

校企合作不仅仅停留在生产一线的顶岗实践,还可以在教学、实验室建设、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入的合作。

总结以上构建指导思想,得出如图2所示实践教学体系:

图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体系

六、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 以便适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考核方式往往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牵引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一般课程的考试主要采用期末一张试卷或理论试卷加实操的考核方式。这种形式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侥幸心理,长此以往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一是缺乏反馈与交流,由于考试是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没能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

二是考核方式长期以来相对单一,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三是注重考试结果,忽略学习过程,期末考核方式属于期末集中考核,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许多学生平时学习“随大流”,不求甚解,期末到来“临阵磨枪”搞突击,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相反还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

四是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考试内容过度依附教材,命题标准化,考核结果并不能反映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降低了教育质量的标准。

五是对学生自主设计及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太少,有的课程甚至没有实践方面的考核。

应用技术型大学强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果学校考核体系没有跟上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那么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空谈。因此,以考核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以过程考核方式为主线,考核体系的构建强调以下几方面:强化过程考核,实行考核时间全程化;改革考核场地,不局限于教室里的统一考试,甚至可以是校外企业;丰富考核方式,实行考核形式多样化,不但可以开卷、闭卷、口试,还可以是操作、论文、研究报告、答辩等;考核应涉及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理论分析,设计应用,团队合作及配合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案创意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得到如图3的模式。

图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后作业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理论分析能力;调研报告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的看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设计项目考核了学生综合的应用能力;期末考试全方面考查学生对整门课程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度。以上各方面能力考核有的是持续整个学期学习的过程,有的是阶段性,对课程内容的考核也有部分和全面性区分,所占的比例可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实践经验的借鉴相对少,真正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并走向正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教育者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明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

[2]许强,杨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8)

[3]张新安.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4)

[4]包理群,李祥林,李颖.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3)

[5]傅传亮,淡心广.培养石油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6]刘其兵.德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7]周南权,王用伦,汤平等.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2(31)

[8]郑恭明,沈媛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现工教育装备,2008(9)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A447)

【作者简介】李素玲(1975-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南宁学院机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14

强烈的事业心以及求知欲,是我生存的信念和武器,大学不仅让我懂得了如何来学习,同时还让我学会了怎样来做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没有创新就没有长久的生存,大胆的尝试是我的风格。本人在校学习期间,思想积极上进,观念不断求新,生活朴素,学习刻苦认真,不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还多次获得奖学金,

我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思维。在团体中,始终能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先集体后,是我对公司忠诚的理念。

酒店管理专业求职简历自我评价 篇15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求职简历

2.酒店管理专业求职简历自我评价

3.管理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

4.经济管理专业求职简历自我评价

5.会计个人求职简历

6.国际贸易毕业生个人求职简历

7.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求职简历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16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卫生事业管理;教学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是一门以医学科学为基础,管理科学为主,融其他新兴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医学、管理科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判断处置能力强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而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传统授课模式越发凸显出它的局限性,这种单向直线性的或满堂灌式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往往欠佳,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卫生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18世纪德国的哥廷根大学,被广泛运用于欧美国家法学、管理学、文学、医学等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它强调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的质量,我校于2009年起,在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施运用

Seminar教学法以“讲授-讨论”的结构模式替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模式。从由谁来领导课堂来分,可分为教师领导和学生领导两种基本的类型。而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已经招了五届学生,每届学生人数24~35人,均为小班教学,此外学校的公共网络资源及图书馆资源比较丰富,学生查阅资料及文献较为方便,为实施Seminar教学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校主要采用以教师领导的报告结合讨论形式的Seminar教学,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准备、发言、讨论和总结四个步骤。

1.准备。在开展Seminar教学的前一次课上,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说明Seminar的论题,论题由教师结合课程要求及当前卫生事业热点问题指定,或由学生自主选择。论题确定后,教师会建议学生通过适当的途径围绕论题查找相关的资料,并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分组,7~8人为一组,同时将小组的各项任务如收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课堂报告发言等具体分工到每一位学生。在开展Seminar教学课堂上,由教师担任主持人并进行适当的引入。

2.发言部分。在正式开展Seminar的课堂上,经过充分准备的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学生做报告,这是Seminar的主体部分。发言人围绕主题内容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及分析,然后清楚地表述自己所在的小组对问题的基本观点。发言必须让听众感受到该小组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确实已经查阅了相应的文献,并对该研究领域的信息有一定的了解,最后还要给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发言时间可根据论题和课程安排来调整,一般情况下要求每组的发言时间在10分钟左右。这个部分既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口语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水平、现场驾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礼节礼貌等方面进行考察,又可以从报告中对报告人的学术水平、查阅文献能力和准备程度进行综合考评。

3.讨论。学生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开展讨论,主要根据发言人的报告内容,围绕其交流主题进行,各小组组员可以对主题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也可以是支持补充。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都会不同程度地加深,而其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及积累,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展示。此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不仅要避学生讨论免偏题,同时也要注意掌控有限的课堂时间。

4.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针对Seminar做简短的总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一要结合教学重点进行回顾和强调,二要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深化点评,同时也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进行解释;最后各组学生应该收集整理课上教师、各小组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将本组Seminar报告认真修改,最后写出总结报告。

二、Seminar教学的应用示例

下面将Seminar教学法在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举例如下。讨论主题是“我国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的背景”。课前,任课教师事先把一段新闻报道——近年来中国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不断、医院内流血事件频频发生的视频通过学校课程网站或其他途径推荐给学生,同时布置下一次课的论题:医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解决“医闹”事件有什么对策?课堂上,学生对“医闹”事件频繁发生的现象展开讨论,分别从医院、患者、社会等方面分析造成医闹事件增多以及难以解决的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医闹事件的对策。教师在总结各组讨论后讲述如何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及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的策略和途径,再结合教材,谈我国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教学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进而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充满了兴趣。

三、对Seminar教学效果的调查

为了解Seminar教学的实际效果,课程结束后,我们向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卫生事业管理课程采取Seminar法授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2011级两个公共管理专业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份,问卷当堂收回,回收率100%。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满意度比较高,普遍认为Seminar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其中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的学生均占78.5%以上,认为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均占75.6%以上,认为更加能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占80.0%以上。

四、讨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卫生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它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往的本科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基础理论课与实际教学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往往只能传授抽象的理论,难以开设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往往反映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缺少互动,学生动手能力差、满意度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自2009年起,我们采用Seminar教学法后,情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现场调查发现,学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普遍认为其教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授课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积极,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不仅要求大学生熟悉掌握理论知识以及研究方法,更加强调大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于当前相关卫生政策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问题进行综合管理。而Seminar教学法恰恰能拉近教学情境和实践管理之间的距离,并且课堂场景真实,有代入感,学生在汇报、讨论的同时既能培养创新思维,又能切身体验到真实的管理工作,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也在汇报及讨论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Seminar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Seminar教学法的引入,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强调主动参与性,但部分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教师讲教材、学生背教材、考试考教材”的学习方式,因此对布置的任务有一些排斥感。再者,Seminar教法同样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外,一定的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个别教师缺乏实际的卫生事业管理经验,或者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稍差,则容易让学生的汇报和辩论流于形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而使收集的资料往往偏离课堂的主题,都影响Seminar的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开展Seminar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eminar教学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为我校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地改进,使这一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卫生管理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Z2):43-47.

上一篇:品质主管个人简历下一篇:2024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