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2024-06-24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精选8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1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校,让学生体味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2.着意培养学生品鉴语言文字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文艺美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锻句炼字。【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文人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执着。那么,对字词的细密推敲,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或者效果呢?是结构工整?音节和谐?还是有着一些其他联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例子(幻灯展示)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眼看朋辈成新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组句子各有什么区别,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开放之盛,春意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上了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眼看”只是单纯的叙述。而“忍看”不仅为平淡的表述带来视觉上的新意,更是浓重地表达出悲愤意味。

以上两例都是文人们在遣词造句上面的匠心独具,一字之别,不仅成就了名篇佳句,更是展现了大家们精深的文学素养。下面我们再来看以下一例(幻灯展示)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三句话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而在表达效果上,又有什么不同(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呢?(学生自由讨论)

好,经过讨论,我想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在揭晓谜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成语

咬文嚼字(板书)

(提问)有谁来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 解说(幻灯片):

“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正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美学专家朱光潜老师的一篇名为《咬文嚼字》的短文。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先生阐述的是“咬文嚼字”的那一层意义?还是他赋予了这个词什么新的内涵呢?我相信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并受益匪浅!

关于朱光潜的介绍,已通过学习资料发给大家,请大家在下面仔细阅读。(幻灯片)

给出时间,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幻灯片)

二、重点解析(幻灯片)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表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表明: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表明:不同字眼,意味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表明: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表明: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三、文章结构内容分析(幻灯片)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四、学以致用、引申(幻灯片)

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注重咬文嚼字值得我们学习,如(1)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贾岛

(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4)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

引导学生品鉴(幻灯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2)《故乡》“飞出了八岁的宏儿”

(3)《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与“射、照、落”等字比较

(4)朱自清《背影》写父亲买橘子的几个动作“攀”“缩”“倾”

(5)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6)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7)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请学生再列举一些例子,并加以评说……

小结(幻灯片)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

学习本文,给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指明了一条路径,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认识到,在写作中,那种心里清楚而笔下写不出的说法不过是推委之词,心里真正想清楚了,笔下自然就能写出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多动脑筋,把要写的意思想明白。

【配套教学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修改。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2

1. 感受文字魅力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有同感, 学生写记叙文时喜欢平铺直叙, 而疏于描写。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摹景状物、表情达意的活动, 学生必须学会遣词造句, 学会选择和运用恰当准确的词语, 即古人所说的不断“推敲”, 从而充分地表情达意, 这在中学记叙文写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 词语是关键因素。一个句子里, 只要有一个词语用得好, 用得准, 则整个句子立即鲜亮起来。古人称这个练字的过程为“寻章摘句”, 也称“咬文嚼字”。我经常给学生举的例子是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肥”和“瘦”, 别出心裁, 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海棠雨后的神态———绿叶肥润而红花憔悴, 可谓二字照亮千古。其中的“瘦”字, 我戏称为中国古典诗词“第一瘦”。流行歌手周杰伦曾唱道:“酒暖回忆思念瘦” (出自周杰伦古典风格流行歌曲《东风破》, 方文山作词) 。这一歌词中的“瘦”字我称之为“第二瘦”。我问:“为什么我给这句流行歌词这么高的评价?”有学生立刻分析道:“‘思念瘦’, 给我们描绘了思念者的形象, 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 用得巧妙。”“可是歌词唱的是思念瘦, 而不是思念者瘦, 如何理解?”我故意提出疑问。接着马上有学生抢答:“巧妙在于, 歌词不直接说思念者瘦, 而说思念瘦, 含蓄而富有诗意。”我听着, 笑而不语。出乎我意料的是, 居然有学生这么赏析:“这句歌词可以从语法上分为‘酒暖回忆’和‘思念瘦’两个半句。其中‘暖’字是使动用法, 指酒让回忆温暖了, 描写主人公因思念情人, 愁思不已而借酒消愁, 借着酒劲, 主人公回忆了往事种种, 心中暖意融融;而‘瘦’字的主语是思念, 尽管思念深切, 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久而久之, 思念也枯竭了, 故说‘瘦’。”学生的这些分析让我十分感慨, 他们可以想到的, 老师不一定想得到。

然而无论如何这些分析都说明我们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第一个目的, 在学生学会遣词造句之前, 就要先引导他们感受字词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样写作才显得有吸引力, 学生才有动力为了遣词造句而动笔和动脑。

2. 两个原则“新”与“真”

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在遣词造句上咬文嚼字呢?两个原则应谨记在心。

2.1 强调用词要新

表达陈旧的文字令人生厌不能逐读, 用字新颖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但何为“新”观念要正确。新并不意味着使用偏冷独特或者华丽的辞藻。新词的积累和运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作文写作的一个活水源头。但是, 中学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经常发现, 学生用词不当的为数不少。特别当他们使用新词造句时, 字词错用现象尤为明显。我曾经在班上念过一篇学生范文, 文章用了“缱绻”这个新词, 我表扬写作的学生有很好的新词积累。下次写作, 很多学生都用了这个词, 于是就出现类似“我缱绻地笑了”这样不伦不类的句子。因此, 新词的积累是必需的, 但新词的运用必须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写作用词之“新”, 关键在用意之新, 并不在词语本身的新。还以“绿肥红瘦”为例。“肥”与“瘦”, 从单字来看, 并无新奇之处, 小学三年级之前已经学会运用。但李清照硬是将平凡的字用得如此绝妙。王安石经常被用来做练字例子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当中的“绿”字, 同样在平凡中翻出令人惊叹的新意。因此, 应该引导学生明白, 在平凡的字词里翻出新意, 这正是写作咬文嚼字时需要“咬”和“嚼”的地方。

学生并没有李清照和王安石的功力, 因此怎么在平凡字词里翻出新意需要教师具体引导。这一要点秘诀就在于新的搭配。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昏黄的台灯独自在屋内撑起一片光明。”我让其他学生赏析。学生说“撑”这个字用得好。我提示:“‘撑’字本身并无新奇之处, 如果我们用在‘撑起一把雨伞’这个句子里就十分普通了。能不能请大家从前后文搭配角度分析这里好在何处?”学生很快明白了:“‘撑’和‘一片光明’的搭配有了新意, ‘撑’本身带有勉强支持之意, 这里强调了台灯灯光的昏暗不强烈, 而且与前文的‘昏黄’和‘独自’互相照映, 更强化了这一语义。”

因此, 搭配新颖是我们用词新颖的关键。要想造句新奇出彩, 我们该舍弃字词的生僻华丽, 而转攻新鲜的句子搭配。

2.2 强调用词要真

所谓真, 就是真实, 贴切。如果一味追求练字, 而不顾文意真实、情感自然、上下贯通, 那么咬文嚼字就会沦为堆砌辞藻, 文章读起来要么空洞无物, 要么不知所云。一些网络小说、言情小说等快餐读物就给学生这样不好的影响。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感受文意之“真”, 学会用词之“真”。

例如前文里谈到“昏黄的台灯独自在屋内撑起一片光明”这个句子, 我接着问学生:“‘一片光明’和‘一角光明’哪个表达更好?”学生立即领悟:“‘一角光明’更好!”为什么呢?因为“一角”可以描绘出台灯只能照亮一个角落, 不能照亮整个房间的景象。这就是用词之真。有学生写道:“雪白的纸张上写着空洞的复习计划四个字。”当中“空洞”这个词, 词意平凡, 搭配不能算翻出新意, 但是它却能反映主人公无心制订学习计划, 或者不知从何做起, 而只能盯着纸张发呆的情绪, 因此它用得真, 用得好。朱自清散文《春》里有这么一句话“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我问学生:改为“风在草地上来回流淌”如何?学生想了半晌, 拿不定主意。大概他们认为“流淌”这个词也很有表现力, 原本用来修饰水等液体的东西, 现在用来修饰风, 别有一番味道, 这算是练字。我宣布答案当然是朱自清的原文好。并不是因为朱自清是名家, 他写的东西就改不得, 而是因为“流淌”这个词, 对于表现春风轻柔的特点来说, 还不够贴切。它的主语也可能是夏日有些力度的风。加之上下文描绘的春天草地上温馨柔美的画面, “轻悄悄”配上“软绵绵”当然比“来回流淌”在文中更显得协调, 与文意更为融会贯通。

用词贴切、真实、自然, 在写作教学中绝对不能遗忘, 用词之“真”必须渗透在遣词造句咬文嚼字之中, 这样咬文嚼字才有了实质的目标和依托, 不至于“为赋新词强说愁”。

最后, 如果说“新”能够让作文清新脱俗出众的话, 那么“真”则能够让文章更老道充实有力。我曾与学生一起比较杜甫的“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两人的诗句皆是名句, 都描绘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一样笔力万钧。但孟诗立意为虚, 杜诗巧化实景, 相比之下, 老杜浑然天成, 技高一筹。他赢在真。这只是我的拙见。如何引导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 做到措词新颖, 匠心独运, 同时又文意真实, 自然流畅, 上下贯通, 有待各位同行一起努力探究。

摘要: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 是通过文字表情达意的一门艺术。为了使表达更准确, “推敲字词”、“咬文嚼字”成了写作的一道重要工序。学生往往在文字运用表达上跌倒, 经常把句子写得淡如白水, 把文章写成记流水账。本文探讨如何在记叙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 遣词造句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遣词造句,咬文嚼字

参考文献

对《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的思考 篇3

回想这堂公开课,感觉有几个不足:(1)教学目标设定不准确,不清晰,特别是能力点没落到实处;(2)教师的“导”针对性不强,方法欠妥,也就是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环节处理不够恰当。

高中语文必修五是高三上学期教材,针对的是高三学生。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作者观点的理解应该不是难事,难点在于分析的深入、理性和表达的清晰、准确以及迁移运用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兼顾高考的备考,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另外,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再来梳理本课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梳理课文知识点与能力点要结合几个内容:一是“单元提示”,二是文本,三是课后“研讨与练习”。因为“单元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教材教学的主要要求。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有几点值得注意:(1)“……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2)“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第1点中有一个关键词“探讨”;第2点中重点在“做一番比较”和“做一点分析和论说”。从中可以看出,本文教学重点应是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即理解作者的观点,运用作者的方法,恰当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本文主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点:(1)积累生字词;(2)简要了解作者(注意其美学家身份与“咬文嚼字”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间的关系)。能力点:(1)快速梳理文章,把握文章思路,领会作者观点;(2)结合“研讨与练习”第三题,通过拓展,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3)结合“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4)结合“研讨与练习”第四题,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套板反应”在自己或同学习作中的现象及其危害性;(5)组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那么,本课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一、印发学案,供学生预习

内容可包括:(1)积累生字词(注意提出“咬文嚼字”“嚼”的读音和这个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以“咬文嚼字”为标题的意义);(2)作者简介;(3)反映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表格(包含文中例子、修改效果、作者结论等),旨在训练学生快速梳理文章、领会作者观点的能力;(4)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找一些例子(现提供几个例子供参考),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

(挤)过去,哟,把头发(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林海音《窃读记》,编入人教版教材时,编者删去了画线句子,括号里的词和标点也是编者修订的,请学生分析编者的修改是否恰当);②“……特别是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004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第16题);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里?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二、结合学案中的表格快速梳理课文,领会作者观点,掌握“咬文嚼字”的分析方法和意义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重文本,体会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训练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写作思路、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三、结合学案中的“拓展延伸”训练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

本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形成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同时要注意训练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如果课堂时间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分析其中一到两个例子,余下的布置成课后书面作业。

四、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外延伸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要求学生下课后再读自己平时的习作,或同学间交换检查平时的习作,找出“套板反应”的例子,互相探讨。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评讲课,也可以专门设计活动课,请学生就自己发现的例子作分析发言。

过程与方法方面,第一、二環节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四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相互探讨;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较完整的答案,然后推选代表阐述,通过比较来相互借鉴、补充、完善。教师在此基础上点拨,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五环节的课外延伸,教师可以结合作文评讲课,选一篇较典型的学生习作,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有“套板反应”的例子,并讨论如何修改以及在今后的作文中如何避免。当然,这种教学设计更需要教师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不要担任标准答案的掌握者、问题探讨的仲裁者而成为学生的依赖,而

要俯下身子,融入学生之中,尊重学生思考的自由,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所以,教师适时的引导、启发、点拨、鼓励、纠正、总结显得尤为重要,也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总之,新课改之新首先要求教师的观念、教法要新。特别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教法上更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成为创新的突

破口。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

《咬文嚼字》的教学设计 篇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咬文嚼字》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据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文

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

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

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

重视课前预习,理解文章基本观点。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2、教学过程(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温故入新

1、作者朱光潜概况

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

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

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

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1)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

(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

(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习: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

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学习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

(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四)对比阅读理解: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结合课后习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

1、关注语文,咬文嚼字:

(1)比较不同表达的不同效果

这两句话要说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一般的陈述句,B句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体会字的选用

句中“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恼的思想感情。

2、课外作业

(1)对《咬文嚼字》的内容进行“咬文嚼字”

(注重个性化分析,要求言之有理)

(2)推敲括号中文字的运用

A、(忍)看朋辈成新鬼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羌笛何须(怨)杨柳

《咬文嚼字》的教学设计2

教学重点

学习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古今名人学士阅读和写作时往往字字推敲,反复研究。唐朝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苦吟诗人贾岛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悦;诗圣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以表明他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其实,语言文字,不只是单纯语言的问题,“……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生成的。……决不能把语言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语言的历史也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历史。”“语言与人(人类)的生命、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语言,同样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这说明语言文字与人的生命体验、生活体验、认识境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观点,板书: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是一个贬义词。朱先生却独发新见,反其义而用之,提倡“咬文嚼(jiáo,上下牙磨碎食物;)字”。

今天我们主要从评价鉴赏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学习朱光潜先生的鉴赏方法。下面打开课本。

二、课文研习(22分钟)

1、研读文章的1—2段。

问: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分析。

明确:郭沫若改的二句台词。作者的议论,一个改得好,一个改得不好。

问:在说明修改效果时,作者还联想了哪些作品?

明确:改得好,他引用《水浒传》杨雄醉骂潘巧云一段来印证,说明“你这”句式的意思和用法。改得不好,他引用《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一句,来说明“你是”的.特定意味。类比说理,令人信服,他的知识的确让人佩服。

问:郭沫若改得不好,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既然是“咬文嚼字”,那我们也不妨对他这两段进行一番咬文嚼字,看看他的文章是否有失误?

⑴文章第二段开头:“这是炼字的好例。”“这”字指代不明。因为第一段实际上说了郭沫若炼字的二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⑵第二段中先说:“‘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而接下来分析《红楼梦》中的话却说:“也带‘你不是’一点讽刺的意味。”这“讽刺”怎能没有情感色彩呢?而这一点郭沫若实已注意到:“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朱先生是语言大家,也“智者千虑”,会有“一失”,说明用好语言的确很困难,那么评价鉴赏又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评价和鉴赏是一种较高级的阅读能力,根据上面我们的做法,不妨来总结一下:

①独立思考。正如我们自己所做的那样,不能盲从,既不迷信传统,也不迷信权威。

②实事求是。先哲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迷信盲从,就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敢于怀疑,更要实事求是。

③掌握方法。咬文嚼字。

④充足储备。“腹有诗书气自华”,朱先生能够对问题有真知灼见,与他深厚的储备有关。这就要求平时注意资料的积累整理。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朱先生的“咬文嚼字”之法,学一种呢还是多种。

2、如果第1—2段是从“句式上的选用”方面来评价鉴赏的,那么课文第3—4段呢?

问:作者举出什么样的例子,从哪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一段——简笔与繁笔

作者的议论,失去了原文的味道。

问: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2、读文第5—6段。

问: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评价?

推敲的故事——练字。

小团月诗——字的联想意义。

问:这些分析对我们有何启发?

阅读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准确把握作品的内蕴。

完成板书:

咬文嚼字

1、独立思考

2、实事求是

3、掌握方法:句式选用,文字详略,字词推敲,联想想像

4、充足储备

三、课堂训练(18分钟)

1、“推敲”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朱先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下面,结合《题李凝幽居》全诗的意境,大家来评一评。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言后,教师可以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还是“敲”字好,它绾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按理晚上看不到宿在池边树上的鸟,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幽居”二字。“敲”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而“推”的“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

2、请分析王安石改为“纷纷”二字好在哪里?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请分析《菊花台》歌词,看黑体字的句子好在哪里?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推敲句式,比拟借代;联想形象,以物喻人。

四、课后作业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篇5

课题:《咬文嚼字》 课型:文言文鉴赏课 执教:符书梅

上课:师生问好。

第一阶段:导学(师导,创设情境,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著《咬文嚼字》(教师板书课题、作者),阅读了课文,并划定了重点词语。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纸笔,听写这些词语。

(学生拿出纸笔,准备听写。)

师:婵娟

锤炼

锻炼

品茗

憎恶

下乘

不即不离

玩索

索然

拘礼

词藻

援例

岑寂

罗嗦

付梓

游离

斟酌

斩钉截铁

鲁莽

尺牍

蕴藉

剥啄

陈词滥调

咬文嚼字

变化莫测

自鸣得意

清沁肺腑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师:听写结束,下面同座同学互相交换练习本,进行检查。

(同学互相交换练习本,进行检查;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同学书写情况。)

师:由听写情况可知,同学课下复习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咬文嚼字》这篇课文。学习时,重点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并学习运用这些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第二阶段:悟学,学生自学自悟。

师:在上节课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所举的关于文字修改方面的具体事例,并思考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并勾划,教师巡视。)师:找到那些例子了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很好。那么,哪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第一个例子是郭沫若对自己两部作品的两处修改。这两处修 改,作者认为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不好。作者运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修改文字应当以更准确地传达感情为准,不能一味套用成功的经验,否则往往会失败。

(教师板书:文字要准确传达感情)师:说得不错。哪位同学继续回答?

生:第二个例子是王若虚修改《史记》中李广射虎片断。师:是《史记》原文好,还是王若虚修改后的文章好? 生:还是原文好。师:为什么? 生:因为修改之后的文字没有了原文的那种意味,也就是丧失了原文丰富的意蕴。师:对。即作者所说:‚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教师板书:改一字则意味全变)师:最后一个例子是什么?哪位同学回答?

生:是大家熟知的‚推敲‛的故事。作者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推敲’‛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师:回答得很好(教师板书:推敲文字即推敲思想情感)。由以上三个具体事例可知:‚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师:根据以上分析,请同学们概括标题‚咬文嚼字‛的含义,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生:这个词通常含有贬义,在词典里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二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师:对。所以作者才在这篇文章里强调在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又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即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哪位同学想好了,请回答。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到第5自然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功夫,其效果也不容小视。师:他说得对吗? 生:(齐答)对。

师:很好。哪位同学继续回答?

生:文章的第二部分是第6、7两个自然段,更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成其为文学作品。作者用文学创作中经常碰到的对字的联想意义的适用作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答)没有。

师:回答得很正确。请继续回答。

生: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是第三部分,总结上文,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谈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接着提出对于文学创作者的要求和期望。

师:大家回答得都非常好。据此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评价本文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师: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观点,抒发作者情感的手段。在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以及文学阅读中,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很重视。一些作者也没有在语言上下功夫,缺少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炼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第三阶段:研学,学生合作探究。

师:综上所述,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我们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就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方面,也要欣赏者‚通过文字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诗歌上表现得更鲜明‛。下面就以贾岛的故事为例去分析这个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解决文学欣赏尤其是古典诗歌欣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一自然段,并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师:根据什么这么说呢? 生:作者在这一自然段是这样表述他的观点的:‚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推自掩,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就上句看来,‘推’字似乎比‘敲’字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师:很好,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很熟。所以作者说‚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这一点不仅是创作上的道理,也是欣赏上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根据这个道理去解决古典诗歌欣赏中的一些问题。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上节课发下的材料,完成上面的三道题。

(同学做题,教师巡视。)师:哪一位同学做好了?请回答。

(同学发言,教师进行订正。)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说明对这方面的内容把握的都很好。这几道题都是从诗句的用字与全诗意境营造方面的关系出题考察大家的,通过这几道题的训练,相信大家对诗歌中的用字与意境上的关系了解得更加透彻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对诗歌进行整体赏析了。

第四阶段:评学,比较鉴赏,师生共同归纳要点。

师:本文作者朱光潜先生认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既要咬文嚼字。但也有位作者对此却持不同观点,认为不应该‚咬文嚼字‛。那么,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并分析马南村的文章《不求甚解》了解作者的观点,并同本文进行比较。

(学生拿出下发的材料并阅读,互相研究,教师巡视。)师:哪位同学想好了,请回答。

生: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如下: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故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师:把握得很准确,很好。谁继续回答?

生:第二点理由是: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广。

师:回答得很好。请继续。生: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师:对,这就是这篇文章的观点。那么,是否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呢? 师:首先大家通过比较,要认识到朱光潜与马南村对‚咬文嚼字‛解释不同,是因为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而马南村所说的‚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是指读书要力求广博,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总之,两人的见解主张都是有益的教诲。

师:课后作业:

1、从自己了解的名家名作‚咬文嚼字‛的事例里选择一至二例,借此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观点,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篇6

“咬文嚼字”通常含有贬义,但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现在不少学生对语言不大讲究,有些随意,表现在作文和随笔中,就是语言粗糙、啰嗦,大白话、网络语时有所见。至于语言的贫乏,写法的老套(即文所说的“套板反应”)等问题,也值得注意。

有鉴于此,我在讲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梳理层次、找出关键句、体会事理结合的写法,自己补充并讲析了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搜集的语言实例之外,特地布置了一次作文,让学生写“《咬文嚼字》读后感”,以图达到“读思写”相互为用,一举三得的效果。

1.读:写读后感,首先要确定感点,进而确定文章中心,这就需要反复读原文,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原文,特别是其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使学生树立对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2.思:写读后感,须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我想借此引发学生对自己语言运用的反思,促使学生日渐养成用语谨严的良好习惯。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篇7

“What is ecotourism?”是牛津教材S3A Unit 3More Reading中的一篇介绍生态旅游的说明文。本课的课型是阅读第二课时词汇教学,我希望引导学生通过透析词汇,品味语言来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这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咬文嚼字的能力,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就是解读文本。文本意义的解读是阅读理解的目的,而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中产生的。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言形式,还应注意语言符号的动态表意过程以及读者在阅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解读文本。一是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本课词汇分为两类:一类是课文中的新词(heritage,ecology,conservation,preservation,green washing,reserve等),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识记,以扫清课堂阅读时的生词障碍;另一类是学生已学过且在本文的理解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旧词(unique,responsible,profit,label等)。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和内涵。二是从文本结构来看,各段主题清晰明确,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每个自然段落的首句就能够掌握各段的主旨大意与文章结构。三是从文本内容来看,本文基于对ecotourism和greenwashing tourism的概念理解和比较,阐述了ecotourism的产生、发展和愿景。

本堂课侧重对文本语言的解读。在设计整堂课的过程中,我着力回答解读文本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筛选课堂教学重点讲解词汇?

选词是本堂课的第一大障碍。一节以词汇教学为主的阅读课的词汇选择到底是以词汇表上罗列出的新词为主,还是选择对于理解文章有推波助澜作用的核心词汇呢?在斟酌再三后,我选定了两个核心词汇:ecotourism和greenwashing,然后从这两个词展开,寻觅到了以下词汇来帮助理解,如unique,responsible,take…into consideration,conserve,preserve,profit,label。这七个词汇中,有三个是旧词,其他四个是词汇表中罗列出的新词汇。对于这两类词汇,我采用了分层式教学,以旧带新,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旧词和新词。

问题二:如何处理抽象词汇?

教学设计中的第二大障碍是如何处理抽象词汇,如unique和responsible。经过不断尝试,我最终是以活灵活现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旅游的两个基本内涵。

在处理unique一词时,我给出了三幅旅游景点的图片:上海野生动物园、黄山、周庄,让学生来回答:“What makes this travel destination unique?”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踊跃,说道:“The wild animals makes the wild zoo unique.The vivid mountain,special pine trees make Mount Huangshan uniqu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makes Zhouzhuang unique.”这些例子的呈现使学生体会出unique就是special,different from的意思。

对于responsible一词处理是最纠结的,看似简单的一个词汇,但是要帮助学生理解透彻什么叫做responsible tourism并非易事。我之前考虑过和unique一样给出一些带有irresponsible behavior的图片,让学生去阐述如何做一个responsible tourist,但是给出图片在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我最终决定放弃图片,从文本本身入手。文中responsible tourism后跟了一个定语从句which seriously take ecology and cultural into consideration,所以理解responsible一词,还是要放回语境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头脑风暴式的讨论:To be responsible tourists,we should take ecology and culture into consideration,so what should we do or not do?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回答:“We should not climb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to take photos.”根据学生的这一回答,我马上追问:“If you do not damage the cultural heritage,what do you take into consideration?”学生回答出:“I take culture into consideration.”我当即再次追问:“If you take culture into consideration,what kind of tourist will you be regarded as,responsible or irresponsible?”学生回答:“Responsible.”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将文本吃透了。

问题三:如何讲解与主题相关的两个核心名词ecotour ism和greenwashing?

对于本文第一个核心词汇ecotourism,我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处理。第一,通过构词法ecotourism=ecology+tourism来理解它的字面意思;第二,通过精读第二段ecotourism的定义来理解它的文本内涵;第三,通过对比greenwashing这样一个伪生态,来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

对于本文第二个核心词汇greenwashing的处理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这个词汇是coined word,而且没有列入高考词汇手册,但是理解这个词对于理解全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还是决定帮助学生吃透这个词汇。我采用了task-based的阅读方式,提出:“Is greenwashing a true ecotourism?”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第四段,并找出词汇、词组和句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集思广益,找出了damage,profit,label,if…were等,准确地把握了greenwashing is not a true ecotourism,it is just labeledas ecotourism。

本堂课从选词到与主题相关的抽象名词的理解,最后回归到本堂课的两个核心名词ecotourism和greenwashing,一气呵成,最终在黑板上展现给学生一幅文本的思路导图,如右下图。

点评

解读文本是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解读文本对教师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极大的帮助。本课是基于学生预习课文基础上的词汇教学课。由于该课所涉及的词汇和概念都非常抽象,因此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整堂课以学生为本,教师运用了提问、图片、实物、情景、表格、词源和流程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品味字词的用法,深刻理解ecotourism和greenwashing这两个抽象概念,从而领悟到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要保护大自然的馈赠。整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师的教态自然,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师通过合理的课堂活动,引领学生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体现了咬文嚼字。本节课做到了精而准,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公开课面面俱到,所以让听课教师很快领会到这节课的教学主旨。

作为教师,解读文本主要就是从教材中找出教学依据,引导学生感知那些典型的语言现象。另外,作为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第一要做到准确,即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第二要做到尊重,即尊重文本和尊重学生;第三要有独到的见解。

这堂课引发了我们对解读文本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思考。虽然说教师在讲台上是40分钟的现场教学课,但是解读文本其实是教师课前和课后的必修课。它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阅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理解和解读文本,首先要明白教师与文本、课程标准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教师解读文本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范畴及收获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解读文本到什么程度,决定着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能够学习到什么程度;教师解读文本有着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数学教学中也应“咬文嚼字” 篇8

一、口述解题思路要完整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不论是计算还是法则,只有让学生说出来,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理解掌握了。而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也是学生对算理加深理解掌握的过程。

例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算出9+7=16后,让学生说说其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说,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凑十”计算法。又如,教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34×12,在学生叙述完一些解题方法后,教学用竖式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这样叙述: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2去乘以34得到68,8跟个位上的2对齐,6跟十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34得到34,4跟十位对齐,3写在百位上。这样完整地口述整个竖式计算过程,包括书写的位置,再次强调了十位上的1乘34得到的积的末位数应跟十位对齐这一注意点。因为虽然学生理解了十位上的1乘以34得到是340,但在书写过程中总难免会出错。所以学生的口述将这一难点再次消化。从而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印象更深刻,同时也能使学生牢牢记住计算时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二、描述概念公式要准确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分数定义中的单位“1”、“平均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学生只有对这些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弄清楚了,才会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到“三角形 ”的含义时,老师进行一些直观的演示了三角形的特点后,让学生进行总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有些学生会说:“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的图形是三角形。”有的会说:“有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有的还会说:“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这时老师得及时指出三角形必须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而且每条相邻线段首尾相连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并且让学生进行复述,做到关键词不漏不错。再概括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这里的“一个顶点”、“垂线”、“垂足”都是一些关键词语。所以学生在概括一些定义时,老师要求学生语言必须十分严谨。

三、讲述探究过程要简洁

新课程强调在经历、体验、感悟和实践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参与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在体验中创造中学会数学。所以许多数学课堂都采用动手操作,情景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可我们知道光用手不用口那是不行的。我们还得把操作过程,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在讲述这些时应要求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同学和老师都能听明白。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这个内容时,出示例1:一个西瓜重4千克,6个苹果重1千克,问一个西瓜相当于多少个苹果?在进行了实物演示后求学生把这题中的数量关系说清楚。在这儿只要用两句话就可以把其中的数量关系讲清楚:因为6个苹果重1千克,4千克就是4个6等于24 个苹果,所以一个西瓜就等于24个苹果的重量。如果用重复繁琐的语言来描述数量关系那就会使一些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在口述一些操作过程也是如此。再如,教学“煎饼问题”、“排列组合”等内容,都可以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既理清了题目的思路,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解题时要注意关键词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简单题目错误率较高,较难的题目错误率较低。那是因为学生看到一些较熟悉的题目,一高兴,就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例如,“一个车间每天生产120个零件,原计划4天完成,实际3天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这一题目砸一看很简单,可就是有一些孩子结果错了,原因是没有注意问题中的“多”字,而是算成了“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在判断题选择题中更要注意这些关键词,像判断“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会忽略“只”字,“小数点后面加零小数的大小”要注意是在“小数的后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商不变。”这里应该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些看似熟悉的题目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判断错误,所以在平时教学时应多强调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引起重视。

上一篇:奉献国税 责任为先作文下一篇:减灾防灾救灾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