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2024-10-26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精选15篇)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1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叙州区安边镇朝阳学校:夏劲松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语文教学的起始,古人读书识字就是从“一撇一捺”的写字开始的。但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手机、电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电脑的普及为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种种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担忧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现代人们已经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不会写字了,甚至偶尔会出现很多字不会写的尴尬。另一方面,现在好多孩子受网络“新文化”的影响,不但写不好字还用不好字,出现并使用了一些网络上所流行的什么“火星文字”、等生僻怪字,影响了对汉字的正确使用和推广。而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让他们对于“写好字”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认识,是文化传承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写好字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的需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和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之所以能够五千年文明延续不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有延续至今的汉字文化,让我们能完整地传承古代文明。从最初的甲骨文,再到后来的行书、隶书、草书,以及现在我们所推崇的楷书,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我认为要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重视写字课,要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要让中国的汉字继续得到传承并让其发扬光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绝不能抛弃。

二、写好字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郭沫若先生曾说:“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还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横平竖直,字正腔圆,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一些不良的书写习惯,长此以往必将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

三、写好字是打开成功的一块“敲门砖”。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对以后的工作求职,考试升学都有好处,有时候机会就会这样轻易的垂青给那些能写一手漂亮的字的人。考试中,一份被漂亮的字填充满的试卷比卷面字迹潦草塞责,歪七倒八要更容易得高分。职场里,一份笔记清晰、工整的简历会让老板觉得这个职工有着良好的内涵和耐心,更容易打动老板获得机会。这些都在警示给我们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写好字”很重要。因此,“写好字”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因为他们还刚刚起步,打好坚固的基石很重要,用“一手好字”为自己以后的考试乃至工作先打好基础,绝不能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四、写好字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写完十八大缸水的故事,这就是意志的磨练,在不厌其烦的练习中宁心明智,成就盛名。练字的过程,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曾有人说过,对待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急躁的人,让他练练字或许能让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还非常差,审美意识也十分欠缺,汉字结构复杂,形式优美,方方正正,小学生们在写起来会有些难度,因此在练字的过程中,可以磨练他们的耐心,陶冶他们的情操,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大有好处,久而久之的楷书练习,其精神与风格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写好字,也可以让他们体会我们汉字的优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体会到“美”给予人的感受,从小培养他们对于“美”的渴望,提高他们对“美”的艺术追求。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2

一、汉字书写:内涵与特质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华非物质文化的瑰宝。汉字有着自身的特质,因此我们在书写汉字时也应遵循相应的书写规范。在汉字的书写中,儿童的心智得以发展,智慧得以开掘,精神得以生长,生命得以充实。

1.汉字的“艺术性”

象形字是汉字的基本特征。汉字产生于象形,是古代先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造的。在演变过程中,尽管汉字富有图画色彩的线条逐渐抽象化,产生了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但是汉字依然葆有鲜明的“象形”色彩。我们要想学习汉字,就必须从汉字的音、形、义上去把握和理解。在初学汉字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汉字之“形”,要求学生把字写得规范、美观,要求学生把握汉字书写的艺术性。因为不仅汉字本身,而且构成汉字的笔画也都富有艺术性。至于字形、字距和字在行间的分布 (布局)、行款等,都构成了优美的书写章法。

2.汉字的“文化性”

书写汉字就是书写民族的文化,就是在传递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就是在传承母语文化。在汉字书写中,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美潜质可以得到培养。例如,原初的汉字“虫”,就是盘起来的“蛇”。在古代,兽是“毛虫”,鸟是“羽虫”,鱼是“麟虫”等。在汉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复原其本来面目,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汉字的“道德性”

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字正人正”等,都是在阐发写字的道德教化功能。写字可以改变儿童的气质和儿童的精神面貌,让儿童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书写汉字能够培养儿童的自制力,锻炼儿童的意志力,促进儿童性格、态度、道德情怀的内在养成,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道德气度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汉字书写:由形而意

书写汉字是人生的一门大课程,是由浅而深、由形而意、由器而道的逐渐深化过程。汉字的书写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因此在儿童阶段,教师一定要让儿童接受良好的书写启蒙教育。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书的每个单元都开辟了写字练习,如低年级的“写好铅笔字”,中高年级的“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此外,学生还有专门的写字本———习字册,足见写字教学在儿童阶段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阶段,教师该如何教学汉字书写呢?我经过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汉字溯源:复原汉字本身

在汉字书写教学中,教师要为儿童展现“字源”,疏通“字理”。在教学写字的基本姿势、基本笔画(横平竖直、撇捺有韵等)、笔顺和间架结构时,教师可以采用田字格、米字格、宫字格甚至通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倒梯形等规范儿童的书写,更重要的是要让儿童领略到汉字的文化精髓和发展历程。例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中的生字“嚼”时,我首先让儿童观察,看清字的形状,弄清字的笔画,默写字的笔顺,再让儿童照着“嚼”字一笔一画地描红;然后重点引领学生分析“嚼”字右半部分的间架结构,并用多媒体出示“爵”字的演化过程(“爵”是古代盛酒的一种器具)。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儿童对“字”本身的兴趣。之后我又让学生仿写。另外,我还为学生范写,让学生进行练写。这样,学生就对“嚼”字的印象很深刻了。再如,学习“取”字时,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一一出示“取”的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不同形状的字体,让学生领略不同字体的“取”的形状;接着为学生介绍“取”的文化心理意义:一个人手拿着刀(字的右边)割左边动物的耳朵(字的左边)。如此,儿童就领略了“取”字的历史、故事、背景、文化意蕴。

2.汉字涵泳:领略书写文化

在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学段),教师应让儿童描红、临摹、仿写、练写,追求汉字的“形似”“形真”,让学生对眼中的“好字”孜孜以求。而在写字教学的深化阶段(小学中高年级学段),教师就应让儿童感悟“字义”,对每一个汉字潜心涵泳,用心领会,以便让写字成为一种“意在笔先”。由此,每一个汉字声旁形旁的挪让穿插,每一个汉字的历史演化,每一个汉字的历史背景、历史故事、历史典故都将成为学生在落笔前的一种“随意”。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线条的丰富变化,将汉字的神态一一传达。例如,“左右有横斜着对”,传达的是如果汉字的左右两边都有横画,那么横画就不能在一条直线上,而必定是“左高右低”或者“左低右高”。在教学《小鹰学飞》中的生字“算、盘、总、命”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再让学生讨论这些汉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通过交流,最后形成了写字共识:上下紧凑些,中心对正些,等等。如此,“字”就成为学生经常涵泳、审美、分析的对象,学生也学会了在写字的时候有意地追寻汉字本身的书写之美。

3.汉字运用:展现汉字魅力

通过对汉字书写的大量揣摩与练习,学生写的字越来越有表现力。例如对于简单的一个“竖”字,很多学生写得都不是“火柴棒”式的了,都有了笔锋,有了起笔、行笔、收笔,有了“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区分了。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让学生主动运用汉字,以便让汉字变得灵动起来。教师要让学生区分不同部首的汉字、相同部首的汉字、字音相同的汉字、字形容易混淆的汉字、字义相近的汉字等。教师可以通过儿歌、口诀、谜语、字令、故事等让汉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此外,在教学生识字时,教师应让学生领略汉字的内涵精髓、文化意义。例如,教学“安”字时,我首先和学生聊“安”的本源意义:“安”字,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女”字。学生若有所悟:噢,原来“安”可能就是表示古代的一个女子在家里。接着我让学生组词:安静、安心、安康、安稳、安神、安息、安详、安闲……对于“安”字,在多样化的词语中,在不同字的组合下,儿童感悟、领略到了“安”字凸显出的内涵。最后,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画面介绍“安”:古代的女子跪坐着,两只手放在身子的前面,非常端庄、安详。并且向学生介绍:古代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女子在家里表示“平安”。其内涵有三:一是女子在家里是妻子,古人有房屋有妻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家人特别是男子就觉得很安心;二是古代的女子在家里不会被别的部落的人抢走,这是平安;三是女子在家里操持家务,说明没有战争,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很平安。至此,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汉字的文化与魅力。

数学教学中也应“咬文嚼字” 篇3

一、口述解题思路要完整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不论是计算还是法则,只有让学生说出来,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理解掌握了。而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也是学生对算理加深理解掌握的过程。

例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算出9+7=16后,让学生说说其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说,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凑十”计算法。又如,教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34×12,在学生叙述完一些解题方法后,教学用竖式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这样叙述: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2去乘以34得到68,8跟个位上的2对齐,6跟十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34得到34,4跟十位对齐,3写在百位上。这样完整地口述整个竖式计算过程,包括书写的位置,再次强调了十位上的1乘34得到的积的末位数应跟十位对齐这一注意点。因为虽然学生理解了十位上的1乘以34得到是340,但在书写过程中总难免会出错。所以学生的口述将这一难点再次消化。从而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印象更深刻,同时也能使学生牢牢记住计算时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二、描述概念公式要准确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分数定义中的单位“1”、“平均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学生只有对这些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弄清楚了,才会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到“三角形 ”的含义时,老师进行一些直观的演示了三角形的特点后,让学生进行总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有些学生会说:“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的图形是三角形。”有的会说:“有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有的还会说:“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这时老师得及时指出三角形必须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而且每条相邻线段首尾相连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并且让学生进行复述,做到关键词不漏不错。再概括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这里的“一个顶点”、“垂线”、“垂足”都是一些关键词语。所以学生在概括一些定义时,老师要求学生语言必须十分严谨。

三、讲述探究过程要简洁

新课程强调在经历、体验、感悟和实践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参与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在体验中创造中学会数学。所以许多数学课堂都采用动手操作,情景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可我们知道光用手不用口那是不行的。我们还得把操作过程,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在讲述这些时应要求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同学和老师都能听明白。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这个内容时,出示例1:一个西瓜重4千克,6个苹果重1千克,问一个西瓜相当于多少个苹果?在进行了实物演示后求学生把这题中的数量关系说清楚。在这儿只要用两句话就可以把其中的数量关系讲清楚:因为6个苹果重1千克,4千克就是4个6等于24 个苹果,所以一个西瓜就等于24个苹果的重量。如果用重复繁琐的语言来描述数量关系那就会使一些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在口述一些操作过程也是如此。再如,教学“煎饼问题”、“排列组合”等内容,都可以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既理清了题目的思路,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解题时要注意关键词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简单题目错误率较高,较难的题目错误率较低。那是因为学生看到一些较熟悉的题目,一高兴,就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例如,“一个车间每天生产120个零件,原计划4天完成,实际3天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这一题目砸一看很简单,可就是有一些孩子结果错了,原因是没有注意问题中的“多”字,而是算成了“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在判断题选择题中更要注意这些关键词,像判断“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会忽略“只”字,“小数点后面加零小数的大小”要注意是在“小数的后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商不变。”这里应该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些看似熟悉的题目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判断错误,所以在平时教学时应多强调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引起重视。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篇4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词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 ”

“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

二、检查预习

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

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三、内容梳理

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明确: 1、郭沫若改字。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韩愈改诗“推” 与“敲”。

4、直指义和联想义,苏轼与《惠山烹小龙团》。

5、关于联想义的弊端,“柳腰桃面”等套板反应。

2、具体分析文中作者举的前三个例子。

(1)找出“ 你这”和“你是”句式的句子,并思考这两种句式在语气上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你是什么”或是单纯的叙述语,或表假定语气,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感情强烈,增强了语气。可见,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2)对比“李广射虎”和改动后的例子,思考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由此可见,文字的增减,意味也就不同。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3)“推敲”也值得推敲

“ 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什么?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支持哪一个?

明确: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说: 推 步月归寺 冷寂场合

敲 月夜访友 热闹场合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同字眼,意境也就不同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因此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现在回到我们讲的《泊船瓜洲》化静为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3、试分析前三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看看他们在阐明作者什么观点?

明确:(1)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字是好是坏,关键是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3)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繁简、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4、在(4)(5)两个例子中作者讲到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是从哪入手的?

明确:从直指义和联想义入手,重点阐明联想义。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篇5

我采用比较简单的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运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直接进入到正题,了解了作者赋予的“咬文嚼字”的新的含义,直接击中文章的中心。让学生豁然开朗,原来咬文嚼字并不那么艰深,自然就有了学习的信心。然后整体观照,去探求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观点段中的第一句“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为过渡,说明证明观点的方法就是实例,顺势进入对实例的分析。学生比较活跃,也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学生能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所启示。听课的老师们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本想在分析实例的时候列举更多课外的例子,由于时间的限制,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另外,在分析第一个实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时间上的紧张,最后预设的讨论题没有完成,但我并不以此为遗憾,因为讨论可以放在下节课,而学生碰撞出的火花是不能错过的。

学习是一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讨论等)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这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并且每节课的目标应尽量明确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6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校,让学生体味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2.着意培养学生品鉴语言文字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文艺美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锻句炼字。【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文人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执着。那么,对字词的细密推敲,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或者效果呢?是结构工整?音节和谐?还是有着一些其他联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例子(幻灯展示)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眼看朋辈成新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组句子各有什么区别,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开放之盛,春意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上了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眼看”只是单纯的叙述。而“忍看”不仅为平淡的表述带来视觉上的新意,更是浓重地表达出悲愤意味。

以上两例都是文人们在遣词造句上面的匠心独具,一字之别,不仅成就了名篇佳句,更是展现了大家们精深的文学素养。下面我们再来看以下一例(幻灯展示)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三句话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而在表达效果上,又有什么不同(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呢?(学生自由讨论)

好,经过讨论,我想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在揭晓谜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成语

咬文嚼字(板书)

(提问)有谁来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 解说(幻灯片):

“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正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美学专家朱光潜老师的一篇名为《咬文嚼字》的短文。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先生阐述的是“咬文嚼字”的那一层意义?还是他赋予了这个词什么新的内涵呢?我相信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并受益匪浅!

关于朱光潜的介绍,已通过学习资料发给大家,请大家在下面仔细阅读。(幻灯片)

给出时间,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幻灯片)

二、重点解析(幻灯片)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表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表明: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表明:不同字眼,意味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表明: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表明: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三、文章结构内容分析(幻灯片)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四、学以致用、引申(幻灯片)

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注重咬文嚼字值得我们学习,如(1)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贾岛

(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4)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

引导学生品鉴(幻灯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

(2)《故乡》“飞出了八岁的宏儿”

(3)《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与“射、照、落”等字比较

(4)朱自清《背影》写父亲买橘子的几个动作“攀”“缩”“倾”

(5)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6)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7)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请学生再列举一些例子,并加以评说……

小结(幻灯片)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

学习本文,给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指明了一条路径,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认识到,在写作中,那种心里清楚而笔下写不出的说法不过是推委之词,心里真正想清楚了,笔下自然就能写出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多动脑筋,把要写的意思想明白。

【配套教学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修改。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物理教学也应重视其语言艺术 篇7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再比如说,加速度大小可以反应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不能说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就大或速度就大。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应该避免。

二、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要之处,适当提高声音,促其注意;关键之处,稍作停顿;需熟记的内容,不妨和以声韵,以利记忆。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真,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语言直观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师能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时,采用割韭菜的例子进行类比:将刀尖指向、刀刃切割方向、韭菜直立方向分别喻作感应电流方向、导体运动方向、磁感线方向,不但讲明了电磁感应中三方向之间的两两垂直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象理解。讲解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时,我就问学生们:某同学九岁那年长了10厘米,十岁那年长了6厘米,哪一年长得慢?学生们回答说当然是十岁那年了,接着再问那么这个学生的总身高怎样了?学生恍然大悟。

所以,在许多教学难点上,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可以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之感,在增强理解知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幽默可亲,趣味性强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如在讲“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解,学生就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五、巧于点拨,启发性强

高中语文课也应重视朗读教学 篇8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

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问题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此等等。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1.美读,即表情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散文教学中可以用这种读法。

2.分角色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

3.配乐朗读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

3.诵读,即背诵

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三、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篇9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②,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①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五柳先生传》)这是陶渊明一篇自况的短文。因宅边有五株柳树,作者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②[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领袖之一。

高三语文《咬文嚼字》课文教案 篇10

本次公开课给学生们上的是高中必修五第三单元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课后,我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做了认真的反思,由于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故事形式导入课文,营造了较为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讲述联想到的或是通过预习搜集到的一些有关于语言文字锤炼的诗句或故事。同时对他们的讲述及时地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热情参与者,在拓展训练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学生们表现出的热情与智慧让整堂课的教学氛围轻松而活跃。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11

一、在体验感悟中品味用语的生动性

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抓住文本的关键字词,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就如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一样,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例如,在《赵普》一文教学中,在带领学生去咀嚼“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这句话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一般会从“颜色不变”这个词语看到一个沉着冷静的赵普形象,会从“跪”这个个动词中看到赵普对宋太祖的尊重,从“拾”这动词看到赵普的执著、勇敢,会从“补”、“复”、“如初”这些词语中看到赵普的执著。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适当作点评,然后以“赵普第四次奏荐,与前面几次有何不同”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这时,教师可以抓住语句变换的细微之处,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赵普虽然很执著,但绝不是个蛮干的人。他善于反思,善于分析最佳的行动时机,由此可见赵普不仅是“直臣”,而且是“智臣”。这样,结合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能让学生对赵普有更全面的认识,也能让大家对阅读有新的思考,让学生明白,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表达出深刻的内涵。

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在理解文章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反复体味、推想、质疑、揣摩重点语句,分析、品味字词运用的妙处,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阅读,才能读出新意,读出独特感受。因此,单刀直入的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关键字词,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在替换词语中品味用语的准确性

当学生对句子中的某些重点词语和课文中的某些重点句子领会不到位,或者视而不见的时候,教师可采取欲擒故纵法,正题反问。

例如,在教学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这句话中“钻”字的作用时,我们可以设计下面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这个句子中的“钻”字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换成“走”“跑”“挤”“跳”等字。这时,教师可以再问学生,“这些字换上去意思差不多,可文中为什么不用这些字呢?”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会思考,“走”字,显得动作比较慢,体现不了当时的紧急的状况,而“挤”字主要反映门小人多的情况,所以都不适合,“跑”和“跳”的动作虽然快了,但都没有“钻”表现力强。只有“钻”字,不仅写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还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汉字的表意功能十分丰富,同一个意思有多个词语可以表达,但高明的作者总会寻找那最能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的那个词语,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这些词语,通过替换等方法引导学生仔细琢磨、细致品味,给学生搭建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平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神奇、美丽的语文世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热爱语文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最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世界。

三、在比较阅读中品味用语的严谨性

一次校内听课,记得老师执教的是《济南的冬天》。课上老师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一生回答说:“响晴”。另一生忙举手反驳道:“是温晴”。这时老师又问:“到底是‘响晴,还是‘温晴?”老师不问还好,一问教室里顿时吵翻了天。老师见大家如此争吵,便不慌不忙地说道:“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这样吧,你们小组里讨论一下,不过必须得拿出合理的依据来了。”老师话音刚落,小组里便热闹起来。几分钟后,老师叫停,请同学交流。一小组同学说:“我们觉得还是‘温情,因为在文章第一小节就有这样的语句,那些语句非常明白地告诉大家,说济南是个宝地,原因就在于冬天它有‘温晴的天气,所以‘温晴就是济南冬天的特点。”另一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我们不同意刚才小组的意见,我们觉得应该是‘响晴,因为第一小节除了刚才小组说的那句话外,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句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济南冬天的特点是‘响晴的。”紧接着又是双方互争。老师适时说道:“大家理由一定要充分,而且一定要围绕我们的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从分析比较中找答案。”学生这时开始仔细阅读文本,他们对这两个词语进行了分析,“响晴”是天空非常晴朗高爽,而“温晴”不仅有温暖之意,还含有晴朗的意思,而且下文就是围绕“温晴”展开来写的,所以最后他们一致认为,济南冬天的特点应该是“温晴”。

为帮助学生对文中某些重点词句加深理解,加深印象,教师往往可以巧妙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辨析字词的细微差别,更深入地感悟用词的贴切与严谨,从而加深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思。上文的案例中,教师就是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化解难点,理清重点,并逐步养成细读慢品的习惯,这样的方式,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四、在联想体验中品味用语的深刻性

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他的美妙之处的。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这句话中有两个“啊”字,而这两个“啊”字,学生只有结合上下文进行反复的朗读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然后学生才能明白,第一个“啊”表现的是菲利普了解事实真相之后的惊讶和震惊,所以读作“á”,而第二个“啊”表现的是菲利普明白希望破灭后深深的失望,所以读作“ā”。

阅读,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眼界、思想、学识和综合素养。阅读教学正是建设这一家园的奠基工程。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充实自我,并提升精神境界,获得鉴赏能力,增强感悟能力,而这都离不开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咬文嚼字”。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12

2.“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浙江省2013年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里有一句名言, 试题把这句名言的作者“英国作家戈尔丁”错写成了“美国作家菲尔丁”。威廉·戈尔丁是英国的小说家、诗人, 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3.“服法”误为“伏法”。“伏法”均是“服法”之误。“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是一种客观事实;“服法”指犯人服从判决, 是一种主观态度。

4.“泄密”误为“泄秘”。“秘”和“密”都有秘密的意思, 但侧重点不同。“秘”强调内容隐蔽, 客观上不为人所知, 如“秘方”“秘史”“揭秘”等;“密”强调隐蔽内容, 主观上不让人知道, 如“密谈”“机密”“泄密”等。二者不宜搞混。

5.“蜇人”误为“蛰人”。“蜇”和“蛰”字形相近, 但音、义皆不同。“蜇”读zhē时, 指蜂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蛰”读zhé, 是蛰伏的意思。

6.“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2013年, 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大型文艺演出、加强文艺队伍教育管理的规定》, 其中明确规定:军队中“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不得称将军或者文职将军”。

7.“弑”。2013年浙江温岭市某医院三名医生被患者持刀捅伤, 其中一位医生不幸遇难。多家媒体在报道时称之为“弑医案”。“弑”是古语词, 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 不能用“弑”字。

8.“冒”。“冒”人人都认识, 但很可能落笔即错, 有人说是汉字中的“第一易错字”。“冒”上部古文字写作“冃”, 楷体写作“冃”, 下不封口, 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 不少人误写作“曰”或“日”。

9.“受权”误为“授权”。为了解决纠纷, 企业或个人有时委托律师全权处理。接受委托后, 律师常为当事人发布“律师受权声明”, 但“受权”常被误写成“授权”。“授权”即把权力授予他人, “受权”即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律师接受企业或个人委托发表声明, 是“受权声明”, 而非“授权声明”。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13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6日公布了2012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一、容易被写错的汉字数字:“二〇一二年”经常被误为“二零一二年”。

二、容易被写错的书名是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三、容易纠缠不清的法律词语是:“酒驾”和“醉驾”。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四、经常被写错的引语是“兄弟阋于墙”。这句古语出自《诗经》,一般用于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阋”音xì,义为争吵,不能写成“间隙”的“隙”。

五、容易被滥用的网络词语是“某某哥”。“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原本含有亲热调侃的味道,眼下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例如,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有媒体就将其称为“爆头哥”,化残忍为一笑,显得很不得体。

六、新闻报道中容易读错的词是“发酵”。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jiào。

七、法制新闻报道常被混淆的是“囹圄”和“囫囵”。“囹圄”意思是监狱,而“囫囵”意思是完整、整个儿的,常见成语是“囫囵吞枣”。

八、“皇后”不能被写成“皇後”。“后”字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九、女性常用错的称谓是“贱内”。“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男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不宜用作当下时尚现代女性的自称。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14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咬文嚼字》

(二)解析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4.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二)解析

通过对文章列举事例的分析,理解文章“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搜集、整理事例的方法。从对文章的细致分析入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课文列举事例的方法,然后分析课文列举的事例,接着分析五组例子体现的意义。

三、问诊断分题析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不是典范的议论文,学生很难在文中准确地找到中心论点。可以从梳理文章结构入手,让学生在文中先找出所有表达观点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及《优化设计》之自主疏导

三、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述。第二部分(6—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明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在顾及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唯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思路归纳:具体——一般

现象——本质

提升点拨:整篇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实际是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弟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感情。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第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义。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3.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完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咬文嚼字”的好处?

5.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郭沫若对“这”的用法理解全面吗?

不全面。第一次觉得改得好,就依样画葫芦,第二次就改出问题了。“你是好小子,过来动一动你茗大爷。”有相同的句子吗?其中的意味还可以补充吗?

你有种,有种来打我啊!(或讽刺否定,或激将)自己将《李广射虎》扩展之后再看看效果。

六、课堂小结

咬文嚼字作为一个贬义词,被朱先生拿来褒用,就是为了突出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七、布置作业:

1、目标检测:《优化设计》之自主梳理

2、配餐练习:《优化设计》之巩固与拓展及课时训练

【教学反思】

我讲授完课文《咬文嚼字》,虽然在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这两节课还是留下不少遗憾的地方。

首先,这两节课还不能充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第一节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然后就带领着学生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方法等;在第二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老师出一些炼字练习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讲评。在这两节课中虽然学生也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回答,炼字练习也能完成,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去阅读课文,按老师设计的问题去解答,学生没能自主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中也没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语文学法指导也应与时俱进 篇15

有的老师也许很纳闷:我们研究这些学法,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或者揣摩学生的心理,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出来的,怎么用在学生身上不太灵验,收效甚微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想一想,你制订“学法”的时候,只是揣摩学生的心理,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这里面肯定包含着许多不切实际的“想当然”和主观因素。再者,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适用于他们的学法也可能各异。因此,这种“学法指导”,实际上就是武断地把学生置于预先设计的、一成不变的学习轨道上,按照老师所认为“正确的”或“高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这种“学法指导”,其实就是“教”学生学法的翻版。也就是说,这种“学法指导”依然没有走出让学生“学”学法的怪圈。这种学法指导落后而笨重,和现在的新课改格格不入,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因被动而生厌,老师虽劳苦而功“低”。所以,语文学法指导也应与时俱进。

那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怎样做才能与时俱进呢?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师应主动走出让学生“学”学法的“学法指导”的怪圈。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坚持让学生“悟”学法的原则

我认为,不论高考的哪个考点,老师在学法指导上都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让学生“悟”学法而不是让学生“学”学法。让学生“悟”学法具体操作起来可以这样进行:首先让学生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接下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从如下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1)对学生理解正确的学习收获、好的学习方法予以肯定。(2)对学生理解虽正确但不深刻的地方,从内容和方法上加以引导。(3)对有些学生尚未发现、理解的地方加以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学习。(4)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尚有疑难的地方。(5)对学生理解偏差的地方予以指导,并让学生自己纠正。(6)要对学生不断地进行鼓励、赞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意把讨论引向正确的方向。最后由学生自我总结,并从同伴、老师那里受到启发,悟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以为,这样形成的方法才是学生需要的方法,才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

也许有的老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种让学生“悟”学法的“学法指导”是否真的有效呢?能否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总结学习方法,与教师“教”和教给“方法”的学习会不会有差距呢?看了下面一个教学实例之后,你便会打消心中的疑虑。前一段时间在进行文言文专题复习时,我发了一张讲义,其中一篇短文是写王阳明先生对诗文内容的看法的,我让学生自读,同时让学生把对文段的理解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包括这段话写的什么内容、其中有哪些词句还不理解,等等,然后由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谁知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仅仅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有的学生说这段文字说的是诗文应写真人真事,有的说写的是诗文应写得生动活泼,……这时我积极加以引导, 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们各推一个代表来谈谈这样理解的原因,具体说说从哪些词句上可以看出反映了这种意思。这就把每一类同学对文章理解的依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他们露出了各自的“原形”。在这个基础上,我又积极引导学生对一些理解有偏差的词句进行讨论和争辩,结果,“真理”愈辩愈明,理解有偏差的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学法上的缺陷。有的认识到自己没有注重积累文言字词;有的认识到自己对文言句式的把握还不够重视;有的认识到虽然字词积累的不少,但没有花功夫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有的认识到自己对文言词句还缺乏一定的推断能力……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在学习文言文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及时而有效地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从而大大增强,应对高考的信心也更足了。更为可喜的是,在实施这一学法指导的过程中,因为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学生没有了“教法”的框框(教法也是一种束缚),获得了自由,因而无论怎样的学生都相对学得更大胆、更主动。他们“各取所需”,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领会也相对最深,通过互相交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两者得失相依,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引入教法、导入学法,其意义是教师单纯授予“方法”不可比拟的。

二、用好“穿针引线”的技能

在这种学法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有较好的“穿针引线”的技能。因为缺少了这种技能,老师就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上钩下联,向纵深思考体悟,适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就很难形成。为了使学生真正悟出自己的学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运用这种“穿针引线”的技能。

比如,在复习“诗歌鉴赏”这一专题时,我向学生出示了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与课后注释,让学生读解。然后出示了事先设计好的一个题目,让学生指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燕子”和“鸳鸯”的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和向往;有的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追求与热望;还有的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丽江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我追问他们理由,他们竟都有理有据。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生气,而是对他们的探究精神加以肯定和表扬。而后就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学法的引导上。我首先以注释为突破口,让学生仔细阅读诗后的注释(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于成都草堂时)。学生很快从中看出了门道:暂时不用奔波流离了,暂时定居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有空闲了;暂时不用奔波流离了,表明他的生活相对安逸了;注释上的内容意味着他生活不再是焦虑痛苦的,而是相对清闲安逸的……看着同学们的认识一步步走向成熟,我由衷地替他们高兴。在肯定学生们回答的有道理之后,我又把他们的目光吸引到诗句上。我说:“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确实很有帮助,但要真正地理解一首诗更要注重诗句本身。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这首诗。”这一次读过之后,学生的认识大有长进,他们普遍认识到诗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腻生动,诗人的观察细致入微。在这“丰收在望”的当口,我又适时抛出一句:“一个人在什么时候能对事物观察得那么细致入微、描写得如此生动逼真呢?”学生豁然开朗,他们结合注释很快敲定了诗人的感情应当是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的愉快闲适。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悟出了要理解诗人的感情就必须注重注释、注重诗中的景语等方法。由是观之,要想自己的学法指导能有好的效果,老师就必须充分施展“穿针引线”的技能。

三、鼓励学生要有“鲤鱼跳龙门”的勇气

“学法指导”要想走出让学生学“学法”的怪圈,老师还必须鼓励学生要有“鲤鱼跳龙门”(“龙门”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一个门槛)的勇气。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多同学站在这个“龙门”外长时间地犹豫、徘徊,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长处,并非没有跳跃“龙门”的愿望和条件,他们缺乏的只是跃过这个“龙门”的勇气。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信心,常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早已习惯了“吃老师给做的现成饭”,不愿也不敢想自己也能悟出一定的学习方法。殊不知,每个人都有“体悟”这一潜能,自己这方面的潜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鼓励显得尤为重要。我相信,只要学生有勇气跃过“龙门”,就一定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要语文老师坚持让学生体悟“学法”的原则,发挥好自己“穿针引线”的功能,激励学生鼓足勇气,那么倾心向学的学生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老师的学法指导就会尽快走出让学生“学”学法的“怪圈”,变得切实而有意义。

摘要: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依然盛行的老师教学生“学”学法的现象, 本文提出了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悟”学法的理念, 要发挥好自己“穿针引线”的功能, 要建立合理的鼓励和诱导机制。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 老师的学法指导才会走出让学生“学”学法的“怪圈”, 变得切实而有意义。

上一篇:鲸说课稿理论依据下一篇:落实建党“八十七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讲话精神,开拓通防工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