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营销论文(共8篇)
茶企营销论文 篇1
茶企服务项目内容纲要
一、门店运营梯队建设
目录:
(一)茶叶门店运营的市场危机背景
(二)谁是茶企门店差异化幕后的真正黑手
1、店长的困惑
2、茶店基层服务人员的发展劫难
3、门店组合团队的1+n (三)高效门店团队如何铺轨 1、单店的核心资源吸引力分析 2、整合边缘资源的原则 3、门店突破4P营销迈入新7S模型原则 4、茶企门店团队构建原则 5、茶企门店团队的横向动态管理 6、门店员工的纵向升迁通道 7、店长经营权的放大 (四)门店团队的风险管理 1、店长的能力释放和压力约束 2、店长的权威授权 3、店长与员工组建1+n合作 4、店长联盟与员工离职双向挂钩 五)个人简介 一)茶叶门店运营市场危机背景 茶企门店是茶企最终面向消费市场的主要渠道,而在目前的茶店市场竞争中呈现出惨淡的景象。以厦门市场为例,导致茶店经营业绩下滑的不利环境要素: 1)客户分散,信息搜索成本高;2)线下媒介广告位宣传费用高额,推广成本高;3)客户要求高,择选供应商对象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渠道战愈演愈烈;4)客单转化低,周期长;5)人力成本高,综合成本上升,线下推广困难;5)本地客户聚集的线上平台极少,投放不精准,效率低,信息量大,客户搜索困难。6)门店发展空间受限 于业绩,后留余地小,人才吸引力下降。7)基层服务员工流动频繁,加剧人力运营成本,运营持续性欠佳。8)电商冲击带来顾客成本意识觉醒,愿意支付的价格空间压减。9)租金成本,维持成本等隐性成本悄然上涨。10)低门槛员工思维思想高度难以跟上现代服务营销的快节奏。11)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的模仿门槛低,容易复制。 (二)谁是茶企门店背后的真正黑手 1、店长的困惑 店长经营茶店的人财物却没有真正的授权,作为被动执行者具体表现在“人、财、事”方面。‘财、事’方面表现为:没有话语权、预算决策权、合作经营权(不同业务类型,基于共同的宣传、搭售、活动赞助等)‘人’方面表现为:员工的‘选、培、升、留’。作为茶叶门店服务人员的进入门槛较低,综合表现在:学历素质,而这样的学历素质衍生出的生活圈必然形成服务人员的价值观念,而就职茶店也会形成既得客观认识。具体表现在人员招聘选择上,选择的员工与店长没有直接关系,自然他们的培养、升值考评也不受店长约束,留不留,多大力度留人才对于店长就失去意义,雷锋做好人,当我们确保雷锋可以得到物质精神的方面鼓励,自然可以让店长在心理上化工作为做事,简言之‘不让雷锋吃亏’。案例分解:1.以我管理过的新食尚文化美食广场为例。 2.以厦门茶店为例 2、茶店基层服务人员的发展劫难 茶店基层服务人员的5大恐惧:工资涨幅缓慢;自身学历素质约束职位晋升困难;生活圈对职业的歧视;青春饭与浮躁心态的捆绑。5大恐惧的主要原因:1.茶企整体效益不高,处在门店末端的服务人员分享有限,价值延伸不够。2.行业低成本的诉求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减退。3.职业区别度带来的歧视影响到恋爱、家庭组建、自尊心、亲戚朋友的观念影响。4.利益社会的迫切自我改变与职业的诉求很难匹配。我将以以卖茶网站电子商务作为案例分析;茶企招聘的困惑作为案例;茶企贴上茶文化的独特标签为何仍走不出等。 3、门店组合团队的1+n 茶店店长+销售服务人员为什么不能1+1》=2?最主要原因是店长和服务人员的利益脱离,传统的思维认为按照单店的经营效益为店长和服务销售人员配备提成、奖金这只是外围的吸引,并没有从内在真正驱动员工的合作积极性。无法实现高效团队走向大于2的原因:店长和销售服务人员隶属两个层次;孤立的考评受人为干扰大;没有授权的店长 无法建立自己的团队;茶店的无法规模化无法建立人事监管梯队,而又脱离茶企在外围布局,靠巡查治标不治本;非必需品带来的消费不稳定干扰员工的上进企图心。酒水专卖店为例 (三)高效门店团队如何铺轨 1、单店的核心资源吸引力分析 企业在茶店中的各个方针政策,门店服务人员是其推行者,也是门店经营情况的直接落实参与者。因此门店服务人员的选择和聘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以茶店人作为独立核心资源分析如下: 店员职责: 一家茶叶门店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产品、陈列、服务、人员等多个因素,而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服务人员在其中起着衔接的作用 整洁干净的妆容和良好形象 服务人员直接的面向消费者,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是至关重要的,整洁干净的妆容打扮不仅是一个好印象的开始,同时也是彰显公司品牌格调的表现。能够对自己一丝不苟的人,才能够在工作上细心,在客户面前有耐心。 勤而好学,知不足而自检 勤而好学:不仅要勤劳还要好学。勤劳是门店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所代表的是自身对工作的一种担当和认真。把自己的分内的工作做好,做精,做出成 绩,就是勤奋的一种表现。哪怕只是每天早上把门店里面打扫一遍,也是有着一种向上的态度。好学对于门店员工,是提高自身水平的素质。只有好学的员工才会坚 持的吸收知识,把属于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能说会道,在沟通中挖掘需求 聊天大家都会,但是在聊天中做生意,则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方面做得好,不但拉近了与顾客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尽快地促成交易。善于聊天对于一个茶叶店经 营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事,是茶叶店销售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这样可以随时找到商机。本环节设置两个游戏,要求现场演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测试,其一,分组模拟评比,其二,店长带员工完成交易。 2、整合边缘资源的原则 核心资源是可控、可观、可用,拥有自主支配权,而边缘资源则更考验员工的情商和逆商,他要员工除技能服务以外对外界资源可引导,并服务茶店销售的目标所调动的一切。案例分解:服务心理学里的人性探测维度;看人非人,看物非物的洞察力 3、门店突破4P营销迈入新7S模型原则 新7S竞争战略模型由美国管理大师达.维尼提出。1)更高的股东满意度(Stockholder satisfaction(2)战略预测(Strategic soothsa 3)速度定位4)出其不意的定位5)改变竞争规则6)告示战略意图7)同时、一连串的战略出击 模型过于抽象,我将新7S模型引入茶店团队建设,并具体化:1)更高满意度——客户 2)需求预测——完美导购顾问3)关键需求定位——挖掘突破口单刀切入4)模糊选择定位——引导需求5)以动制静——挑逗需求兴趣6)专业建议——引导购买选择7)产品、简述交叉出击——时动时静,产品与人的良性配合现场演示作为案例分解 4、茶企门店团队构建原则 很多人问,我开一家终端门店,找学历素质高的员工,意见分析大,成本高,好像产出比不划算,还不如招一批小姑娘,成本低好管理,但是问题又来了,好像大家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员工流失率高,培养成本高,大小事还的一把抓,累而没有效益。我有两个朋友,一个开餐厅,一个做了茶叶加盟店,当时餐厅人力成本约占3成,茶店人力成本低于3成,一年后做餐厅的又开一家分店,茶店朋友转让股权,又去公司任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茶企线下门店的团队构建应该遵循什么原则?1.选人为上,由人事部+门店双选2.门店虽小也要知人善任 3.定制培养,不遗余力4.留人之法在于齐心。高效团队的组合方式决定门店的人性文化风格,‘选、用、培、留’以人入手,建立强大地面团队,小而美,机动反应,快速跟进,为什么一定要死板统一化?案例:我曾参与的理想好茶的营销策划;我做柒牌正装加盟商用人之惑 5、茶企门店团队的横向动态管理 茶企门店众多,以直营店作为入口,我们常孤立门店与门店之间的关系,如果横向看,同样存在机会和提升空间。门店的动态管理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同运营业绩一样的空间,例如:A店长与B店长,A店长与B 店员工,A店员工代表与B店员工的联系建立不但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拓展员工的发挥空间,从而弱化单店的发展空间狭小的束缚和思维的封闭性。 6、门店员工的纵向升迁通道 在横向管理的基础上,纵向管理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一个普通员工在门店呆久了要么要转行或换企业,要么沉痼潜力殆尽,所以需要在纵向人才的任用通道有一个良性的检测标准和通道,但不可过于 程式化。门店成长的员工立足点小,但执行力高;文化层次低,但改变自我改变需求强烈;服务技能好,但情商受限;可塑性强,但独立性差。所以关注内心,容易引导员工思维方式,开放竞岗,化单纯为动力,提高忠诚度和积极性。 7、店长经营权的放大 店长的经营权受限于茶企的营销和企划,在预算和推广上服从统一安排而缺乏主动性,带来店长的成长诱惑潜力下降,对销售服务人员约束力不足。统一高层决策规避店长决策思维高度和全局考虑不够,但也带来后方指挥前线的教条指令错误,也损害基层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降低市场竞争力。所以放大店长的经营权不是全部下放,而是有利于茶店团队建设和运营支持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信任是必要的,可以通过监控体系来规避下层风险,实现人尽其才。我将以3个合作品牌为例比对店长的潜力。 (四)门店团队的风险管理 1、店长的能力释放和压力约束 上面讲了店长的重要性和如何打造高效店长,接下来就是在新机制下如何通过业务能力提升让店长效益最大化。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店长由于缺乏合适的展示机会而被淹没,而他又未能意识到如何突破现有的体制局限,释放自己的最大化能量,制约能力释放的负面压力慢慢让店长失去创造力,连锁带来生活观的变化,今儿束缚的因素增多,精力投入下降变成一个平庸店长。 2、店长的权威授权 这点通过两个小案例说明给店长的权威不只是一种管理,更是通过对人性的挖掘,间接改变他的工作团队。 3、店长与员工组建1+n合作 店长混在员工中没有成长性,脱离员工丧失团队性,建立1+N的组合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权责分明,增进团队的融合和忠诚度。 4、店长联盟与员工离职双向挂钩 门店培养一个掌握服务技能的合格员工成本很高,如何降低流失,提高忠诚,但是企业人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关心和引起重视,所以,分区、分块管理既不乱又您能够让每位店长代替企业执行员工养人、用人、留人的麻烦。如何可以调动店长的参与?店长联盟的建立,并与员工的流失率挂钩他的业绩、奖金。留住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应该算到门 店绩效,流失率高也应该让企业的成本风险与店长共担,产生压力约束和额外奖励的诱惑鼓励。 五)个人简介 2011年合伙服装生意,并在泉州代理柒牌加盟店,一年后成为片区业绩最好的门店;参与亚珠大酒楼商业策划与改革;泉州理想好茶营销策划。2012年任新食尚文化美食广场总经理助理兼SM城市广场6000平米门店运营管理,参与安井集团项目合作。 现任厦门食尚风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毕业于华侨大学商学院 台湾著名企管哲学家、首席执行官杨树林老博士指导的学生国内知名实战培训师、慧德鸿儒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陈玉国异性兄弟 全瞻韬略国际教育总裁苏永岩亦师亦友,并作为全瞻韬略厦门分公司企业兼职外训培训师,目前两家公司也建立合作关系。 知名培训师、建发集团建发酒业高级顾问、经理郑清福好友ISO体系认证知名企业高级培训师高昆鹏好友 1 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赞助亚运会 亚运会是整个亚洲的盛会, 亚运会本身便有着得天独厚的影响力, 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巨大的媒体关注度以及影响力, 因此对于大益集团勐海茶厂有着非常重要的竞争意义, 当然这也是最初决定赞助亚运会的初衷, 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在向亚组委提出合作意向之后, 亚组委的反应很好, 而且推进比较顺利。 一年以来, 大益集团勐海茶厂结合亚运会的传播特点与自身茶企的产品特点以及市场状况等制订宣传推广及营销方案, 并且与既往传播方式结合, 例如在央视广告中, 启用亚运标识, 融合既往的船停泊方式。其次, 针对性的宣传亚运会, 例如在终端和渠道店面中, 推广亚运相关主题产品并宣传亚运相关知识。再次, 亚运会恰逢大益集团勐海茶厂70 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 全国诸多企业均发起了感恩茶会, 并且融合亚运会的相关元素, 与此同时, 产品开发中也融入亚运会元素。 在亚运会的媒体村中, 不仅仅设置了茶叶展示区, 还组建专业的茶艺表演队, 运动员村中还设置一个茶艺馆, 上述活动均秉承了吴远之的“亚洲滋味, 世界共享”的茶叶理念, 大益集团勐海茶厂旨在让央视和终端等渠道之外, 还能够让全体参赛运动员及官员品尝到中国茶叶的味道, 并且欣赏中国茶文化的形象, 对于展示我国的茶文化极其重要, 不仅有很多的冠军前去品茶, 还有很多国外内的媒体朋友也相继去体验中国茶, 这对于茶企的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具有广泛的覆盖面, 代表着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正面形象, 茶叶是生态的和谐的和健康的饮品, 又是和平的友谊使者。据报道, 饮茶者在竞技体育中有促进运动员的水平发挥。因此在体育赛事中宣传, 推广茶叶将会对茶企的品牌创造价值, 目前, 诸多企业均开始参与到大型体育赛事赞助中, 茶企在各种各样的传播平台及传播方式中打造自己的品牌, 这种赞助的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茶叶的功能发挥与茶文化的传播。 2 茶企赞助体育赛事的营销路径 2.1 赞助赛事价值评估 一般而言, 价值评估是所有赞助的伊始, 将会决定茶企是否确定赞助赛事, 诺姆分析模型中明确指出, 赛前赞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标准:赞助的关系、预测目标、典型赞助赛事、可测量赞助目标及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1995 年Cornwell对“赞助关联营销”进行了定义, 之所以将赞助赛事价值评估放在营销路径的第一步, 主要因其涉及到品牌是否和体育精神复合, 茶企想要赞助体育赛事, 本身便是因想要借助体育赛事的阳光、娱乐、积极等正面影响力推广茶企的品牌形象。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是确保是否赞助体育赛事的基础。例如2004 年雅典运动会, 刘翔代言白沙文化传播公司, 但是因为烟草广告本身表示代表着疾病及身体健康危害的象征, 但是体育带给人的是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象征, 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所以该广告受到人们的极度抵触, 尽管该广告合法, 但是并不为人们所接受, 可见二者之间的关联的重要性, 但是茶文化代表的和谐、健康、积极的一面, 与体育文化的宗旨相符。 其次要关注体育赛事的影响力, 判断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能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里主要包括赛事市场关注度、赛事规模及主办方三点, 是赛事评估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最后, 分析茶企自身的资源配置。茶企在一定时期内, 均有自己的资金安排及推广方式, 在该推广时间内, 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和预算进行体育赛事的赞助。其次结合预算考虑是否要求第三方进行宣传。 2.2 埋伏式营销方式 目前普遍认为体育赛事的赞助合同条款不够成熟, 从而体现出茶企对自身权益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就主办方的赞助情况及体育赛事赞助合同条件进行整体评估, 类似于“埋伏式”的创新性营销方法, 降低茶企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避免发生毁约行为, 当然, 造成毁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通过埋伏式营销方式能够降低其风险。 埋伏式营销方式能够避开整个赞助流程, 直接实现赞助目的, 这对于支付昂贵费用的赞助商来说有一定影响, 当然, 埋伏式营销方式对于中国体育市场并不常见, 因此埋伏式营销方式将成为规避赞助费用的首要营销方式。提供相关评估因子, 完成营销效果评估, 为被赞助商和茶企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与此同时, 也将要成为茶企评估的主要方法。 2.3 设立目标 茶企之所以愿意对体育赛事活动进行赞助, 主要是因为赛事活动对于茶企的用户、产品、形象以及企业品牌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进行推广过程中, 还要更加具有针对性。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 需要决定赛事活动, 并且设立营销目标, 通过营销目标决定营销方式。 结合体育赛事赞助影响作用, 可以将目标分为行业分析、用户分析及企业自身内部数据分析。表1 旨在为企业的目标设立过程中, 能够根据赛事的不同及其它情况的差异而修改目标, 促使评估具有针对性。 2.4 营销执行力评估 全面执行力对于辅助赛事赞助营销极其重要, 什么样的营销是全面营销?这应该是建立在目标设定之后, 有针对性的对目标予以体育赛事营销执行, 所以, 第四步需要总结归纳营销全面性, 并且茶企提供营销分类。对于体育赛事营销执行包括诸多方面, 比如开闭幕式门票、VIP包厢及展台数量、购票优先权、赞助Logo使用、徽标使用、媒体传播以及企业展台等, 均是茶企赞助营销的优势所在。 大益营销方式主要包括:目标市场准入、媒体覆盖、小售货亭、广告计划、企业展台等, 这些方式均需要通过茶企的实际赞助清单及投入决定, 该营销方式不具有归类化和系统化, 设计层次较多, 难以一一归纳。 纵观中国的营销方式, 结合体育赛事赞助市场的发展不成熟的现状, 目前诸多赞助均受到主办方、自身经验以及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难以发挥企业的最大效益。本文主要选择刘晓林的“蛛网模型”营销方式, 主要包括线上公关、线下公关、授权使用赛事、场内广告位。 线下公关主要通过赛事活动和目标人群、观众等进行互动, 主要包括在休息区和观众发生互动, 请重要客户在贵宾席洽谈业务, 或者参加开闭幕式、比赛决赛以及官方就会等活动, 宣传自己的茶产品, 线下公关主要由内而外的进行宣传, 使员工意识到赞助体育赛事的荣誉感。场内广告位需要在比赛场的醒目位置处展示茶企的茶产品, 从而在媒体和观众面前获取一定的曝光率, 其中也包括互动区域、茶企展台等, 实现茶产品促销及广告宣传。当然, 场内广告位还分为最佳广告位和普通广告位, 通过和主办方协商, 从而确定场内广告位的具体位置。授权使用赛事通过推广茶企的品牌, 标注本次赛事, 并且使用本次赛事中的相关球星的想象等, 明晰茶企的产品,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和主办方协商, 从而合理利用赛事的影响力, 提高茶企品牌效应及传播范围。线上公关通过海报、纪念册、赛事刊物、赛事报道以及赛事直播中, 推广自身产品, 从而扩大影响范围, 尤其是赛事直播的线上公关, 取得最佳广告位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而对企业扩大影响力推波助澜。 2.5 设计评估计量 完成上述操作之后, 结合营销结果进行测评, 旨在了解目标, 并且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 感受数据化, 将实际效果转化为具有收集性。 根据赛事营销执行的目标对象予以数据采集, 此方式可以将数据采集、营销手段、目标环环相扣, 结合不同的企业目标、营销推广方式、赛事等更改评估计量, 总而言之, 该步骤旨在提供收集的思路及模式, 从而促使茶企赞助商能够具有针对性的阐述目标。 3 总结 总而言之, 在赞助体育赛事中, 茶企能否正确选择营销路径至关重要, 其将决定茶企赞助的目标完成度及实际效益, 在赞助过程中, 需要统筹多方面的因素, 做好评估工作, 全方位的展开营销策略, 促进茶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雪辉, 文斌, 张之顺.体育赞助企业营销问题论析[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05期:99-99. 贺岁新品,销售火爆 为了迎接春节销售旺季,武夷山茶企业已经准备多时,其中,推出贺岁新品,成为茶企们春节营销大戏的一大亮点。 “节节清针对春节专门推出了一款叫‘五福临门’的礼品茶,里面包含了五种茶,希望能够带给消费者一份福气。”据武夷山市节节清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雄文介绍,春节期间人们送礼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含有“送健康”、“送祝福”含义的礼品,节节清推出这款产品,很快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此外,2月14号的情人节,也被纳入了节节清春节营销活动之中。“我们把公司的一款产品命名为‘一片情’,暗含‘一片情意’的概念,把它和玫瑰花相结合,内部的形态是类似于巧克力,所以我们又把它引申为中国式的巧克力。”戴雄文介绍说,虽然这款产品定位于低端消费者,但使用了这样一个概念做推广和宣传后,其销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此外,武夷星、天驿古茗、语儿泉等企业也相继推出贺年新品,据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许多贺岁新品都定位于平民价位,价位多在300元到500元之间,因此销售都十分火爆。 门店布置,凸显年味 在门店布置上,大多数茶企业的想法基本一致,那就是突出节日氛围。因此,茶企业的门店用足了喜庆和豪华的元素,红色是最多被采用的色调,满足了国人过节的喜庆心理。而金色、黑色这两个颜色也因代表着贵气庄重的感觉,被广泛采用。 “既然是春节,在我们门店春的气息会比较浓烈一点。”武夷山响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玲说,“门店的主色调我们选用了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此外店内还贴上了传统的窗花,以增强店内的年味。同时,原来店内的一些大盆的盆景兰花,也全部换成了鱼缸,以表示‘年年有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响岩的做法在武夷山茶企业中很有代表性,大多数茶企业的门店在布置上都是凸显年味,以让消费者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促销活动,异常热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以前茶叶销售靠的是人脉和关系,而随着茶行业的发展,现在市场化的销售手段已经被广泛采用。因此,针对春节举办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已经被茶企业们广泛采用。 “我们店内的促销活动,针对新老客户采用了不同的举措。”节节清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雄文说,节节清的所有门面店、连锁店举行了全国统一的促销活动,以对消费者的节日氛围进行一种衬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品销售量有了大幅度增加。 “针对春节,我们店内也举办了促销活动。”响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玲说,因为武夷山是旅游城市,大年初一销售会比较冷淡,但是大年初二就开始出现销售高峰。为了配合产品促销,响岩专门请来了茶艺师进行专业的茶艺表演,此举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观看和购买。 记者在武夷山市看到,类似以上的促销活动在各个茶企业的门店都能看到,许多茶企业的店内更是人山人海,销售场面异常热烈。 拜年赠礼,答谢客户 客户就是上帝,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客户始终都是各方面关系维护的重中之重。因此,利用春节给客户拜年赠礼、答谢客户就成为了企业增进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时机。 “我们对客户的赠送、赠礼活动,安排在了春节期间。”武夷山语儿泉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介绍说,春节期间公司对一些老的客户有一个较大的回馈,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对老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了拜年赠礼活动,深受客户好评。 此外,一些比较大的企业还举行了客户答谢会,向客户表达感恩之情。有些企业还精心准备了节目和抽奖,以及为客户庆祝生日等活动,让不少客户感动不已。 网络销售,连创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武夷山茶企业普遍加大了网络营销的力度。在茶企业看来,网络销售比门店销售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将产品推向全国。 “从年底开始,我们将一款将要进入超市的产品放到了淘宝网上,目前销售量已经突破了4000多条。”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邱泽洋先生介绍,他们的这款产品呈红色烟条状,是专门为进入超市而设计研制的,没想到一放到网上就很快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追捧。 据悉,武夷山的茶企普遍都已网上开店,并针对春节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由此可见,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茶企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大潮来袭,中国传统企业纷纷加入互联网大军,转战电子商务,作为中国传统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叶企业也顺时而为,然而,当下业界却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90%的茶叶电商不赚钱。对于这一现象,同样作为电商的茶叶企业福建绿腾做出了分析,解读了中国茶企的电商之路。 对于中国茶企电商不赚钱的说法,绿腾负责人认为,这些不赚钱的茶叶电商几乎都存在着诸多相同的问题,如产品价格和传统茶叶店里卖的一样高高在上,网民即使看到产品也会被价格所吓跑;又如经营方法还是沿袭早期的淘宝开店,没有创新元素,从店家自己刷单开始,但茶叶网店的日益增多,流量的竞争形成后,没有真实流量的网店就没人理睬了,自己刷单已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这类茶叶电商一旦刷单不灵了就无计可施。 对此,绿腾凭借自己的成功实践经验对中国茶企电商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茶企电商不能只关注流量,而应考虑精准流量。茶企在投放广告时应具有针对性。 其次,拓宽营销渠道,并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网络上网民聚集的源头以往只有百度、QQ、淘宝,如今的微博、微信也是网民聚集地,如何利用这些网民聚集地的资源?如何把这些地方的网民引入到电商的网店里?许多茶叶电商做不到这点。所以目前茶叶电商普遍还处于直通车广告竞争阶段,还有很大的竞争力提升空间。而成德堂准备走一条精细化,不盲目从众的网络推广之路,在为大家奉献性价比高的好茶的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最后,绿腾针对中国茶企电商的发展还特别强调自身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绿腾认为,当下人们的品牌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中国茶企要想在电商之路上走得更好,对于品牌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此外,绿腾还强调品牌建设中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就是内部控制环境,因此,想要基于会计电算化,提升茶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就要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第一,要为电算会计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并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第二,企业其他有关部门与电算化会计相互协作,使内部有关人员能共同查阅会计数据。第三,重新划分会计人员的岗位,将多余的会计人员分配到财务管理中去,实现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的全面提升。 3.2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基础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会计电算化和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辅相成,巩固会计电算化在加强内部控制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公司要做好计算机和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对这两类人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培养新技能开发方面的人才,以保证企业能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保持企业的活力。二是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系统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3.3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监督职能发挥 茶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想要发挥实际的作用,就需要有效的审计监督措施为其提供保障。在会计电算化中,会计审计发挥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显得更为重要。一是明确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内容,将审计范围扩大到会计电算化的系统操作、岗位管理和计算机操作留痕等各个方面,并适量扩大计算机审计的范围。二是建立会计电算化的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两种审计机制,实行审计专项检查和审计人员轮岗制度,最大化地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强后续审计,对审计问题加强跟踪解决,使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更加完善[3]。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茶叶企业想要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成本控制、质量提升等问题,就必须不断加强和优化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体系,以此为企业提供好的运营环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率。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创造出来的新的会计计算方式,其将其应用于茶叶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手段的效率,使我国茶企业有更好的内部运营环境,但另一方面,电子会计数据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国的茶企业需要从会计电算化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出发,积极探索,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和内部控制基础建设,创造合理的电算会计审查系统,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丹丹.基于内部管理能力培养的茶叶企业经营发展思路.福建茶业.2017(7):72-73. [2]张宁.基于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探析.企业论坛.2017(9):114-116. 1 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述 1.1 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完整内涵及适用范围 谨慎性原则, 也就是常说的稳健性原则, 是茶企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 遇到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或程度时, 要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对茶企利益影响最小的办法进行茶企会计实务的处理, 凡是任何交易事项都要采取谨慎性的原则, 不可过高估算资产, 也不可往低了估算费用, 同时, 更不能任意设置各种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准备。 谨慎性原则是茶叶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至为重要的一项原则, 其所适用的范围广泛, 第一, 在所有者权益方面, 可以防止高估、虚增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或者高估虚持销售利益, 进而围堵变相增加茶企所有者权益的行为;第二, 在负债方面, 可以防止压低相关负债、对冲不少费用, 从而对社会上其他茶企形成正确的经营成本对比;第三, 在经营风险方面, 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将有效预警、化解一定的风险, 对于茶企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充分考虑, 从而确保茶企在其商业活动中不被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所冲击。然而, 在茶叶企业的实际会计运用中, 还存在利用谨慎性这一原则操纵茶叶企业利润的现象, 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伤害, 因此, 如何趋利弊害, 使茶叶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是非常必要的。 1.2 谨慎性原则的优劣分析 1.2.1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在茶企的会计活动中, 经营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及不确定性, 可以对茶企的经营能力形成打击。此时, 就需要谨慎性原则的适用, 从而预计在此前提下所形成的费用或损失, 把费用或损失降低到最小化, 这样, 以往会计活动中产生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水分可以被充分挤掉, 进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可以为茶企所有者提供更接近事实的信息。通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可使茶企在市场经营中对可能产生运营风险的各种因素, 做出合理的经营反映和会议处理, 这样, 便于茶企保持经营的稳健性, 增强发展后劲, 直接提高茶企的竞争力。在遇到风险时, 如果会计处理上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案时, 谨慎性原则要求茶企选择风险最小的解决方案, 最大程度地保护茶企所有者权益。 1.2.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不足 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存在很大难度。在茶叶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 通常需要对资产类权益的减值准备进行计提, 而在此时, 此类资产类权益的计量难度却很大, 无论是经营价格、生产加工费用、还是保鲜费用、或者各类处置费用等都需要估计, 另外, 现金流量、折现率等都是非常难于估计的。受茶叶需要保鲜以及物流冷链的要求, 对于茶企资产的折旧计提, 在事实上经常被滥用。这样, 导致茶企经常出现费用增加、利润降低, 从而被一些不遵守法律的个别经营者滥用, 以便逃脱需要上交的所得税。 2 谨慎性原则在茶企资产管理应用中的体现 2.1 在资产权益确认方面的应用 从谨慎的态度来讲, 茶企的资产应当是指在所有的交易事项中形成的由茶企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应该从交易时间、所有权限、可产生的经济利益上谨慎确认, 使茶企资产得到客观、真实的体现, 为茶企的资产计量提供基础数据。在确认茶企资产的时间概念上, 要明确茶企不可能从未来的交易活动中估计资产。比如, 已经从其他企业购置回来的物流车辆, 就属于资产, 而计划下周去购置的物流车辆, 则不属于资产。在茶企的所有者权益方面, 如果茶企不能通过独立研究开发、申请或者并购等方式来拥有某项专利权, 则不可确认该茶企的所有者权益中将此专利权作为资产。如果某项资源不能为茶企带来利益, 那么它就不可计入茶企的资产中。对于实际已经损坏、变质的茶叶存货, 或者已经报废的加工设备等, 已经能够预计其不会为茶企带来经济利益的收入, 那么, 也不可计入资产中。 2.2 在资产计量方面的体现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茶叶企业的资产应该按照实际产生的成本数额记账。茶叶企业应定期对所属各项资产进行客观全面地核实, 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对可能产生的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茶叶生产受气候、保鲜等行业特点的影响, 茶叶的销售价格存在涨价或降价的可能性很大。所以, 茶企应该及时对存货进行盘点, 采用适当的计价办法, 计提存货降价的减值准备。茶企还应该对短期投资、坏账、在建工程、委托贷款、担保贷款等各项资产进行定期核实检查, 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这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2.3 在收入方面的体现 假设茶叶的加工程度不能准确计量, 茶企就不能采用百分比的办法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如果某项加工茶叶的劳务已经发生, 则可以预算成本, 并可确认劳务收入。如果某项加工茶叶的劳务虽然发生, 但经过预估认为成本不能按照约定收回, 应把这部分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而不能作为收入计量。在为某个合同方进行茶叶加工准备中, 应该定期对该项存货进行减值准备方面的测试。如果对方违约, 则会对茶企形成合同损失, 这是可以预计的, 那么茶企就可以定期提取减值准备, 确认为当期费用。如果对方履行了合同, 则届时将已经提取的减值准备冲减掉合同费用。 2.4 在预计负债方面的体现 对于预计负债, 应该具备这样三个条件, 一是茶企在现实中必须承担的义务, 二是履行该义务会导致茶企的利益流失, 三是该义务的数额能够准确计量。然而, 在我国茶企的会计处理中, 有些义务在履行后需要在确定收到的情况下, 才能确认为真正的资产。这样, 基于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应先行确认为损失, 在实现了义务的收入后再确认为利益的流入。 2.5 在财务管理分析方面的体现 2.5.1 茶企资产运营效率分析中的应用 在茶企会计核算过程中, 茶企资产运营效率的分析是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来体现的。而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对应收账款、茶企资产运营效率的计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说, 在核算茶企的资产运营效率中, 要强化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2.5.2 短期清偿债务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在计算茶企的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中, 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来体现的。而事实上, 在流动资产中, 除了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外, 特别是茶叶在受到气候、保鲜、滞销、变质等情况的影响下, 茶企的存货等资产的流动性会出现变现变慢的现象。这个时候, 谨慎性原则的把握, 将更好地为企业资产管理把好关。 3 茶企资产管理工作中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和改进思路 3.1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茶企资产管理中的局限性 会计谨慎性原则如果使用不当, 也会造成茶企会计信息的失真, 甚至导致部分茶企会收入超分配, 进而限制了茶企的持续发展的潜能。由于谨慎性原则的使用时间还比很多国家的短, 有些会计处理方法的可操作性还很弱。一方面是传统会计处理行为的随意使用, 另一方面是会计行业整体要随着社会发展而提出更高的要求, 造成了会计实务中的差异时效性太强, 比起单方面要达到要求来, 具体的操作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在茶企的实际会计处理中, 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认识各有不同, 对于具体实务的主观臆断、验证不到等情况还会造成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这样, 也会导致茶企会计信息的失真。特别是出于不同目的, 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为个别茶企提供了调节分配、逃脱税收的手段。 3.2 茶企资产管理业务中谨慎性原则运用的改进思路 在茶企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 加强内在约束制度, 在很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 加强流程环节上的双向控制, 防止出现单独操作, 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随意性;要充分利用内外审计监督, 防止曲解滥用谨慎性原则, 监督会计人员的处理行为, 合理合法地把握谨慎性原则在实际会计处理中的使用。全社会、特别是政府要共同关注, 从教育上下功夫,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职业水准的检测。会计从业人员, 不仅要掌握包括会计、审计、税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还要在诚信方面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 要强化职业道德监管力度, 不为任何诱惑所俘, 不做一笔假账。 4 结语 总体上讲, 实行更加稳健的谨慎性原则, 是茶企迈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共享化的客观要求。作为茶企, 一定要详细分析所处行业的不同特点, 认真反思每项会计处理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适应会计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 增强谨慎意识,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 合理确认、计量茶企资产、负债等所在者权益, 为茶企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产管理保障。 摘要:全球化、信息化、共享化经济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国,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世界贸易方面的政策影响, 特别是作为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特殊产业——茶产业, 在市场化程度空前提高的今天, 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 在这样的市场大潮中, 茶叶企业受气候、物流、信息、保鲜技术、生活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资产所受到的冲击特别明显, 作为会计第一基础, 只有充分评估到相关的风险与损失, 进行合理的资产计量, 才能保证茶企财务信息的真实, 确保茶企能在市场化的大潮中稳健远航。 关键词:茶产业,会计,资产管理,风险,损失,信息 参考文献 [1]徐惠杰.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J].天津财税, 2002 (8) :27-29. [2]徐钱华.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和局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12) :64-65. 目前,对于中国茶企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各种新型营销形式的兴起,带给企业更多的机遇;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农残超标、产品信用问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显然,茶企也开始考虑一个共同的问题,怎么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重建品牌认知。显然,茶企掘金“微”时代,已经势在必行。 那么,茶企微博营销现状如何?又如何找到并锁定目标消费者?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使用微博呢? 茶企,还要落后多久? 微博上的“微薄”存在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我国共有7万余家茶企,其中拥有微博账号的不到200家(通过认证的)。离谱的是,在这千分之五的茶企中,以网络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茶企所占比例不到三分之一。相比新浪微博超过13万的企业微博而言,茶企缺乏对微博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虽然有极少数茶企意识到了微博营销的重要性,但却并不知道如何运作。另据远卓调研数据显示,90%以上的茶企认为,网络营销就是做网站;96%以上的茶企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茶企品牌的网络营销工作。 近七成茶企微博活跃度微弱。目前,在新浪微博上粉丝数最多的是上海茶叶有限公司,从2011年3月开通微博账号,截至2012年5月,其微博粉丝数近20万,共发布356条微博,微博转发频率为1.6。这种粉丝数与微博热度不成正比的奇怪现象,几乎是近七成的茶企微博账号的真实写照。 半数以上企业微博僵尸粉泛滥。通过对茶企微博的调研发现:将一个微博账号往后翻5到10页,很难看到粉丝转发或评论。对于刚进入微博领域的茶企而言,微博运营的核心是靠内容取胜,对粉丝数应该重质而非量,但更多的企业却在狂刷粉丝。这种捷径模式既降低企业的诚信度,又使企业很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运营内容和形式,这种乏味的自说自话,将使茶企与目标受众渐行渐远。 “微薄”的运营 模式单一。除了刷僵尸粉外,在微博运行的模式上,多数茶企非常单一。其内容发布一般都是:“早晚安+茶叶小知识+企业自身的活动推广”模式。甚至连发微博的形式都差不多:【XXX】XXXX或者是#XXX#XXXX。千篇一律的格式令人厌倦,这样的内容与企业有关系吗?结果是得不到消费者的任何回应。 内容凌乱。茶企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微博运营状态,微博对它们而言,成为鸡肋。对微博内容缺乏规划,内容发布凌乱。既有和企业相关的信息或广告,又有与企业毫无关系的各类信息。更多的时候是敷衍了事,隔几天发一次,一次发很多条。 在这个信息量巨大又过于碎片化的时代,茶企持续不断地发布这种对目标受众毫无价值的信息,逐渐习惯得不到任何回应,最终则是机械化地操作微博了。 不注意细节。企业微博账号是树立企业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有些茶企,线下实体店装修得富丽堂皇,却不重视微博界面,页面过于简单,企业LOGO有时甚至是员工的头像。微博界面作为受众的第一接触点,往往由于企业对它的忽视,而让这个拥有全国近95%网民(中国网民已经超过5亿)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受众,将该企业形象定位成一个小门店,企业花费巨额的广告宣传又有什么效果呢? 忽略与受众的互动。微博中,原创的、有对话性的、对受众有实际作用的微博内容活跃度会较高。但是,茶企微博喜欢自说自话,微博内容除了没有规划凌乱不堪以外,发布语调也很机械。此外,对于客户的留言评论基本上没有互动,这样的运营方式,企业微博很难留住粉丝,更别提通过微博产生实际的销售效果了。 显然,茶企要想通过微博实现营销升级,就需要抓住微博的本质,注重与目标粉丝的互动。粉丝数应该重质而非量。微博的发布应尽量展现与受众对话的互动感,行业类信息较多,向受众正面的展现自己。而与高品质的粉丝互动,将使企业得到更为精准的传播。 借力微博,锁定目标消费者 对于中国茶企而言,其目标消费者主要是年龄在30~60岁的男性,属于高收入群体。显然,微博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职位一般是: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公务人员;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有一定经济基础与消费能力;他们大都有喝茶的习惯。这个群体,正是茶企的核心目标消费人群。 对于这个群体而言,微博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传播通路,传播观点,增加知名度,甚至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等。显然,茶企更为关心的是,通过微博找到的这个群体能不能为企业产生实际效益? 1.微博中对茶感兴趣的用户不在少数。实际上,微博中对茶感兴趣的用户不在少数,以@茶艺文化这个账号为例,它并不是一个茶企微博,内容仅是以茶艺茶道、茶文化、茶叶相关知识为主,其粉丝数却高达21万。据调查,在微博平台,与茶有关的账号不在少数,粉丝大都上万,显然,相当一部分受众对茶相关的内容感兴趣。 2.微博拉近消费者与茶企的距离。微博的互动功能相当强大,茶企用微博来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无疑是“微”时代企业的首选。企业可以在微博上听到消费者内心对产品及自身的评价,并即时回复,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完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高效快速的回复及反应,可以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3.强购买力消费者带来实际销量。据尼尔森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更信赖社交媒体广告。微营销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广告业务,会倾向以互动性更强的社交网络为平台。以@快书包为例,其官网三分之一的流量来自微博,直接产生订单3%~5%;2011年5月,通过微博直播的#黄金桂茶王赛#,斗茶大赛的茶王以18800元/公斤的价格售出。可以确定的是,微博确实能够实现茶叶销售。 一般来说,茶企所定位的目标受众都有较强的购买力,企业通过微博增加曝光度,采取正确的微博营销策略,引来了这些强购买力消费者,自然有订单产生。 4.名人微博效应,有助企业品牌传播。微博上,名人效应很强大。一个粉丝百万级以上的名人账号,平均每条微博的转发量可以达到千条以上,多的甚至达到数十万次。那么,如果某个茶企能够将自己的品牌打入微博上的这部分人群,形成一定的饮用风潮;或是,采用互动形式,使品牌信息能够展现在名人微博上。 如华为采取的“微博+名人”营销策略。华为邀请20多位来自财经、商业、IT等行业的微博名人成为华为的产品试客,他们在微博上发布了自己使用新产品的亲身体验,如拥有128965名粉丝的《新周刊》执行总编辑封新城把华为E5比喻为“iPad伴侣,也是围脖伴侣”,引起了粉丝们的积极转发和评论。在微博引发热议之后,华为再辅以传统媒体作进一步宣传,良好的舆论氛围成功调动了市场对于E5的热情,众多消费者拥向运营商营业厅进行咨询,使得运营商开始重视并认可E5的市场潜力,中国联通、移动、电信相继推出E5产品。 若方法运用得好,微博上茶企的这些目标消费者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将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品牌传播效力,他们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认知企业,了解企业及产品。而且,随着微博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微博上能够轻易地找到目标受众。据权威专家透露,2012年的微博全面加强了在用户关系链的构造和信息筛选的特性,使用户非常方便,甚至可以精确到学校、公司,按照多种维度去找到感兴趣的人。而且,微博上的用户都是真实存在的。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微博的用户信息分析功能会变得更加强大。它可以通过对微博用户信息进行的精确分析,来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洞察消费者需求,从而为企业定向抓取目标消费者。茶企开启微博营销之路的第一步,就是合理地使用微博用户精准分析及定向功能,找到自己的目标消费者,然后根据这些人群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茶企应该利用微博强大的互动功能,通过微博这种新型的交流平台,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传播品牌信息,在抓住目标消费者的同时,开发新的消费群体,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茶企微博营销六部曲 当茶企决定开设微博账号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认真对待。 一、页面的设置 企业微博页面应该有特色。传承、文化、底蕴、历史不管企业是哪种定位,微博界面作为受众的第一接触点,企业应当当做平面广告来对待。传统的平面广告企业需数十万元的媒体投放费用,而微博上,企业页面设置是免费的。而且,微博界面代表了企业形象,稍有不慎,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就有可能大跌。因此,企业的微博形象要契合企业定位,重视细节。 二、内容规划需要一条主线 企业若不规划微博发布的内容,将使微博缺乏可关注性,丧失其存在的意义。因此,企业在规划微博的内容时,需要设定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主线,围绕主线,辅以趣味性内容。同时,结合对目标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爱好等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发布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即“给受众想要的东西”。 三、给受众想要的东西 关注茶企微博的始终是一些爱茶之人,考虑到茶叶的特点及消费者买茶的用途——自己喝或送礼,建议茶叶企业在发布微博时可选择如下内容:茶叶知识、行业动态、消费者购买建议等。此外,微博中,原创的、互动程度高的、对粉丝有实际作用的微博内容活跃度较高,企业想要留住消费者的脚步,微博发布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意义,是消费者可采纳、可使用的东西。 四、微矩阵的建立/企业名人微博效应 企业应该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微矩阵,特别是企业名人微博的建立。在微博上,个人微博的影响力是机构性的微博不能赶超的。 领导人微博调性相对比较高,他们会有一个固定的圈子。茶叶企业领导人可以在微博上同其他名人以朋友名义往来,协助企业在微博上传播企业理念、精神、产品或找寻客户等。 同时,微矩阵的建立是必须的,但亦不能太过细分,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官方微博的中心地位。如@更香茗茶,每一个门店都开设了微博,但每一个微博账号的粉丝数只有几十个人,这样的做法很是分散粉丝数与受众的注意力。 五、合理的利用微博工具 如微博页面中的标签的设置。标签相当于关键词,在新浪规定的标签设置范围内所设置关键词质量越高,被用户搜索到得速度就越快,排名也越靠前。此外,企业合理地利用微博,可快速的处理公关危机;与消费者互动;组织活动;发布产品信息;实现线上销售;宣扬企业文化等。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企业可以用微博进行营销,同时也要警惕微博的快速传播力,认真对待发布的每一条内容,如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新一轮的危机公关。如近期的@立顿高毒农药残留问题,作为信息的第一发布渠道,在用微博对消费者作出问题回应时,立顿并没有针对自己的问题对消费者道歉,而是以中国标准为挡箭牌,拒不承认产品是有问题的。此番行为引发消费者哗然一片,立顿形象严重受挫。 六、筑基期要有耐心 企业开始做微博要耐心,不管是粉丝还是微博的活跃度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微博的维护状况与微博粉丝数、关注度都是成正比的。以@上海茶叶有限公司为例,直到四个月以后,微博转发量才破10。截止到2012年5月,上茶的账号粉丝已经积累到19万,是新浪微博上粉丝数最多的茶企微博。 如今的微营销热潮,犹如18世纪的淘金热。然而,微博营销靠的不是运气,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内容为王。好消息是,中国的茶叶企业微营销仍处于同一起点(因为没几家真正地做起来,做大做好的),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相同的。茶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面向微博上的高消费人群,善于发现热点、制造热点,抓住微博上的目标消费者。 掘金“微”时代,谁能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方法,谁就能掌控更多的优势! 复杂、碎片化的茶叶市场 茶叶营销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琐碎而复杂的事情。很多人认为立顿可以在茶市场独领风骚,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够努力,其实不然。立顿占领的是标准化的袋装茶饮料市场,实际上属于饮料行业。传统中国茶则涉及到文化、产地、制茶工艺甚至喝茶的方法。中国茶的体系很复杂,往大方向上说分“绿红青白黄黑”六大茶类,但这六大类下面又有细分品种。所以,中国茶一直都难以量化,缺少统一标准。 这种复杂的产品体系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和可乐、果汁不同,不同的茶叶相互之间,口味的可替代性很低。茶叶的消费者是忠诚度极高的一个群体,喜欢喝碧螺春的人,很难再“移情别恋”大红袍。所以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碎片化的市场里面做到一家独大,实际上是很难的。消费的爆发点也很难捉摸,早先是普洱热,后来又火了大红袍。因此,中国茶很难像立顿这样一袋碎茶叶走全球。中国茶的品牌一般只有产地和渠道,前者是一个地标,比如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后者则是一个卖茶比较有名的店铺,比如天福茗茶,后者的意义更多还是保真。 实际上茶文化的特征倒是和移动互联网有几分相似:碎片化的品牌、产地和传播,突如其来的爆发流行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茶文化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传统茶企不妨在社群化营销上下功夫。或许在移动互联网上,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两个茶企的社群玩法 案例一 乡土乡亲:互动获取社群红利 2012年,刚成立四年的茶叶品牌艺福堂,在淘宝上以“9.9元包邮”的绝招,将同行竞争者杀得片甲不留。也就是这一年,另一个更年轻的品牌乡土乡亲,却在天猫上铩羽而归。超过200元定价的茶叶,在50元以下最吃香的天猫茶叶市场,高冷得不受消费者待见。次年借着电影《一代宗师》的大热,与其牵手推出“一代宗师功夫茶”,但乡土乡亲没能像《一代宗师》那样,票房过亿元,只是得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天猫自创百强”。走电商平台这条路有点难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只对中低端商品抱有高度热情。对品质的高投入,让乡土乡亲的团队放不下身价,即便放下了,在天猫数千种茶叶品牌的价格战中,如何能活下来? 乡土乡亲的创始人赵翼,从微信上卖鸭脖的店铺得到了灵感,果断决定放弃天猫,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社群。 第一步,在微信上找到最核心的1000个铁杆粉丝。 社群里的业务被分成了两类,零售业务和会员业务,后者是乡土乡亲社群培养的重心。乡土乡亲心思都放在了社群里,如何加强社群里的互动,如何让用户之间产生联系,如何让用户玩得高兴,什么好玩,怎样才够酷,用户喜欢什么……乡土乡亲在社群里,一路摸着石头过河。 乡土乡亲首先想到的是要抓住寄送茶叶的机会。对大多数品牌而言,消费者付款,寄出产品,一次交易就完成了,商家与用户的关系也完结了。但对乡土乡亲而言,寄出产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变着花样来跟会员互动,才是他们追求的目的。从收到茶叶开始,用户就进入了乡土乡亲制造的各种体验中。比如随茶叶一起,还有七龙珠和密码页,用户不仅要揭开密码,还需要找到其他的用户,凑齐七颗龙珠,来完成这个游戏。会员与会员直接产生连接,社群才会更稳,就不会沦为品牌信息发布的平台。这一次,乡土乡亲终于得到了叫好又叫座的回响,也找到了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所说的“最核心的1000个粉丝”。 第二步,互动如何才能频繁产生? 在一年里,会员会收到八期茶叶。但是一年八次,已经不能满足社群的发展互动需求。会员们需要更频繁的互动,更意想不到的惊喜,才能保证社群的活力。既不会骚扰用户,又能吸引用户参与,乡土乡亲想到了将用户吸引到上游和下游两端。就像小米那样,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迭代中。但是,茶叶要如何迭代? “透明溯源”简单概括就是“生产透明可溯源”,是乡土乡亲创新提出的品控体系。产品从包装到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将“透明溯源”放在重点。进入社群之后,乡土乡亲意识到,这并不够。要让用户亲自参与,才是能真正取得认可。邀请会员到茶园进行监督,参与生产。再进一步,乡土乡亲与体量更大的社群罗辑思维谋求合作,推出了“处女团”,邀请处女座的消费者到茶山,进行监督,以吸引会员的关注和讨论。在链条的另一头,乡土乡亲还推出了线下城市盲品会,让会员通过盲品,以“消费者选票”的形式,决定新茶是否上市,引起了会员的强烈好奇和兴趣,乡土乡亲寻得了自己的迭代法则。 如果说,由乡土乡亲发起、引导的互动的社群是 1.0版线上社群。那么之后,由会员来牵头组织的线下活动的社群,就进入了2.0版。北京、成都、上海、甚至大洋彼岸纽约的会员,都自发地组织起线下的城市品茶会。线下活动基本都由城市会员一手包办,乡土乡亲只需要在微信里发出一个消息。多少大公司头痛的O2O闭环,让乡土乡亲不经意间就做到了。这样也让乡土乡亲有底气,在线下下沉得更彻底。和雕刻时光合开茶馆,打造城市公共空间,从社群出发越走越远。 点评 乡土乡亲的社群是品牌的会员聚合。乡土乡亲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会员运营是一个人力成本非常高的工作,随着会员的增多,工作人员的数量也会增多,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则是服务质量的稀释。第二,就是能否持续不断地提供会员价值,因为会员的需求也会逐步多元化和改变,能不能一直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会员需求让会员愿意续费?这个模式如果可以再垂直一点,专精做某一品类的茶,把一种茶的多个区域、多个品级、多种工艺的特点吃透,真正做成一类茶的大师级,可能是另一条深耕化的道路。 nlc202309040707 案例二 买买茶:体验叠加 游戏社群卖茶叶 买买茶成立之初,是希望建设全产业链,从生产到渠道一手包办。当时买买茶还只是山东地区一个颇有名气的茶叶品牌——御青茶叶。2002年成立,到2006年,买买茶的全年营收就已经达到2.8亿元。原本以为,御青茶叶会一路高歌猛进。谁曾想,“高歌猛进”的不是御青茶叶,而是店铺租金、土地成本、人口成本。全产业链模式开始变得不堪重负,出现危机,买买茶开始思考转型线上。 2010年,第一个垂直B2C电商平台——买买茶正式上线。买买茶为上游茶企,提供产能优化设计、包装设计服务,同时购买了几十家媒体的独家经营权。次年,买买茶获得了9600万元的A轮融资。 2013年买买茶平台上,年销售额超过3.5亿元。栽过跟头的买买茶清楚,过亿的销售额并不是未来的保证,要发展,必须要寻找到平台的增量。买买茶将目光放到了年轻消费者身上,这是传统茶企尚未挖掘的一个市场。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买买茶想到从年轻人最喜欢玩的游戏入手,以游戏带动茶叶销售。 效仿《开心农庄》,买买茶在腾讯、新浪、7K等几个平台上同时推出了《开心茶园》游戏。游戏以种茶、制茶為主。游戏中植入了《茶百科》,培养游戏玩家对茶的认识。到2014年3月,《开心茶园》已经拥有活跃用户400多万。尝到甜头的买买茶,继续开发了《勇闯茶溪谷》、《小鸟飞飞》、《爱心茶园》、《茶农爱消除》等手游产品。 粉丝在《开心茶园》中玩游戏,完成任务,可以获得兑换金币,在买买茶平台上购买茶叶。相较于上一年同期,买买茶平台的B2C出货同比增加约385%,远远高于社群未形成之前的增长率。 用价值社群拉动出货,仅仅是第一步。通过产业垂直游戏,买买茶可以分析游戏中用户的喜好,划分出精准的粉丝偏好,进行准确营销。进一步,买买茶在完成后台数据搜集之后,可以搭建大数据库。电商平台上的商家,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对茶叶品类进行冠名,经营自己的粉丝社群,培养消费者。 点评 买买茶打造了一个跨界的社群,通过文化灌输,来形成社群进行营销。这种对粉丝教育形成销售倒是和立顿差不多,走的还是快消品的路线,而不是文化消费品的路线。好处是用户都是新用户或者浅度用户,建立了消费习惯之后,可能会成为深度用户和专业用户。坏处则是,用户成为专业或者深度用户后,可能会寻求更加专业的渠道进行产品消费。 茶叶社群也逃不过基本定理 正如乡土乡亲创始人赵翼所说,乡土乡亲的社群做法最终目的是为了鼓励用户和用户自我连接。一个社群之所以能建立,先决条件是,参与者有着天然的价值观认同。对于茶企来说,茶叶有着天然的社群属性,通过互联网和线下活动能把用户的参与感和认同感粘合起来。相反的例子是,做生鲜品牌就没有这么容易。不过,天然优势依然要遵循普遍真理,茶企的社群玩法超脱不了最基础的社群基因特征。 产品要有价值观输出 吸引力法则中说,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罗永浩赋予锤子手机“工匠精神”, “只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满足了较真的用户,即使是屡遭诟病的《小时代》系列电影也坦然戴上了“拜金主义”的桂冠。这些产品通过自我定义,赋予自己个性,这种个性会带来认同感,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音”。让这些“知音”聚集在一起就是社群。 茶叶也需要聚焦。要么向用户输出价值,比如养身保健,绿色无污染;要么向用户输出价值观,比如慢生活。让产品的个性去自动过滤消费者,沉淀下来的就是有价值的社群用户。 让用户去塑造品牌和产品 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即是对话。 一个趋势是,品牌要放下过去煽情的口号,学“说人话”。用社群经营用户,换句话说,品牌要学会与用户社交。从以前“顾客是上帝”到淘宝客服的“亲”,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另外一个趋势是,一个消费者对产品不满,就会“投诉”。社群里的用户对产品不满,他会“吐槽”。后者大有一种“自家孩子舍不得骂”的心态。没有一款产品可以百分百满足用户,所以产品需要不断迭代。产品开发就像是盲人摸象,企业不可能掌握用户的一切需求。企业只能“揣测”用户的需求。互联网改变了这个格局情况。小米的制胜法宝之一,是让米粉参与到产品的迭代中。米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需求,这些都是用户的痛点,这比坐等市场反馈来得更超前、直接和快捷。 理性运营才能维系社群生命力 社群门槛并不高,一个引爆点很容易迅速吸引到一批用户聚集在一起。但是仅凭一时的兴趣,难以为继。理性的运营,才能让社群持续发展。无论品牌与用户如何在社群里愉快地玩耍,用户始终是品牌的消费者。社群的运营,需要完善的客服体系做支持,进行合理有序地运作。 茶叶行业发展至今,守旧、传统的经营思路让自己固步自封。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革新,开辟社群渠道,是品牌崛起的一次机会。谁能先完成转身,谁就能抢占先机。 【茶企营销论文】推荐阅读: 博客营销网络营销论文06-17 营销原则论文07-17 营销措施论文06-12 营销变革论文10-13 兽药营销论文07-21 旅游营销论文08-26 营销计策论文09-03 市场营销教学案例问题营销论文05-18 营销评价体系论文05-29 城市营销策略论文06-17茶企营销论文 篇2
武夷茶企新年营销策略展示 篇3
茶企营销论文 篇4
茶企营销论文 篇5
茶企资产管理的会计谨慎性分析 篇6
茶企掘金“微”时代 篇7
别了,传统茶企玩法 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