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共6篇)
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 篇1
昆山市财政局 昆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昆财字„2009‟328号
关于加强区镇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昆山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高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根据市政府领导“请各镇重视集体资产的管理,请财政局加强对各镇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和监督”的要求,市财政局、市国资办在千灯镇先行开展了国有(集体)资产清查管理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区镇国有(集体)资产管理,现就加强区镇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加强区镇国有(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各区镇党委、政府对所属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较为重视,使区镇国有(集体)资产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在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普遍较弱,资产账务管理较为混乱,有的资产有账无物,有的资产有物无账等等;在对外投资、资产出售和出租等方面,1
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性制度;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因此,加强区镇资产管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区镇国有(集体)资产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各区镇都要成立以主要行政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区镇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行政区域内的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
2.开展资产清查。采取“切块包干,分块清查”的办法,通过“单位自查、分块核查、财政汇总”的形式,进一步摸清资产的家底,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资产清查范围包括:下属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街道办事处、旅游公司、敬老院、公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资产公司、房产公司的资产,原乡镇企业转改制剥离资产,政府及直属单位资产,政府对外投资资产,道路、桥梁、绿化、公园资产等。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对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的资产要逐项查明原因,由区镇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提议上述资产的处理方式,报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处理。
3.建立管理制度。各区镇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根据“保值增值、公开透明、强化管理”的原则,明确资产管理主体,健全资产管理网络,规范资产财务管理和资产报表月报制度,建立资产形成和处置的报批制度、资产毁损的责任追究
制度和资产租售公开化制度,形成覆盖资产购置、运行、处置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制度体系,使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加强日常管理。区镇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各自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采取“分块管理,动态监控,财政监管”的模式,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推动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规范运行
规范和加强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对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化解日益严峻的财政收支矛盾,推动各区镇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区镇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谋划,妥善推进,在12月底前完成资产清查、张榜公示、损溢处置、建立制度等工作,使区镇资产管理尽早纳入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
以上通知,请认真落实。
昆山市财政局
昆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ОО九年十一月三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监察局、市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各财政分局、各镇财政所
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 篇2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拨入的经费和投资及国有资产运营积累形成的, 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 但归高校占有和使用的资产。它是高等院校发展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同样在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增长。1995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各个高校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加大了对本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如今, 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福建教育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的下发, 明确了我们福建教育学院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还有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管理等,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使我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下面, 笔者将介绍近年来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情况, 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一、福建教育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明确责任分工。
近几年, 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院相应增加了教学设备、配套设施等各项投入, 国有资产总值逐年提高。根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 学院专门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后勤的副院长任组长, 负责规划和审定学院的大型国有资产项目的建设, 财务处国资办为国有资产的一级管理部门, 后勤处校产科、教务处设备科为二级管理部门, 具体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校产科主要管理在学院各行政部、处、室的资产, 设备科管理各部门的教学设备。学院各部、处、系设有近30名专职或兼职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 负责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由此逐步理顺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关系, 建立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形成了三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 改变了以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分散、业务相互交叉、责任分工不明确的状况, 规范了各管理岗位的职责, 并把责任落实到人。
同时, 随着福建省教育厅对我院定位的明确, 我院中心工作逐步转移到以师训干训为主业。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显现出来。在最近的学院机构改革调整过程中, 我院在校产科、设备科和原国资办的基础上, 成立了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 负责全院的国有资产 (房屋、土地、公用设施、仪器设备、家具、图书资料、无形资产等) 的具体管理工作。学院各部、处、图书资料中心设有专 (兼) 职国有资产管理人员, 负责本部门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实行了学院对国有资产的两级管理体制, 从管理机构上更加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体系。
2. 制定并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 按制度办事, 是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保证。我院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2005年3月我院出台了《福建教育学院行政办公设备管理暂行办法》, 加强了对学院固定资产的购置、调配、使用、维护、保管、清查、处置、账务管理等各个管理环节的控制和监督。随后出台的《福建教育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任务、内容和范围, 规定了主管部门、归口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在此基础上, 学院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物资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对国有资产落实了申购、保管、处置等方面的制度, 以防止设备的流失和损坏, 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完整。对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申报、审批、购置、验收以及使用维护、调剂处置等规程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而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配套、可行的制度体系, 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打下了一个稳固的基础。
完备的管理制度为做好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保证, 但是更关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些制度。对此, 我院提出了“落实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行为, 强化岗位责任, 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 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例如, 严格按照《福建教育学院大宗物资采购办法》对大宗的物质采购进行招标, 五年来, 国有资产招标购置率在90%以上, 为学院节约了不少资金。根据《加强财经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几项规定》, 严格执行对固定资产入账、合同签订, 项目付款等, 对潜在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每年4月份, 财务处、物资设备管理部门联合对全院各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一次严格检查, 并根据《物资设备管理奖惩办法》进行总结表彰,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整改。对管理混乱、整改不认真的单位, 在管理工作达不到管理制度的要求时, 停止对其进行物资设备的配备工作。每年一次的检查工作, 既宣传、落实了物资设备的管理制度, 也锻炼了资产管理员队伍。
3. 运用信息技术简化管理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 我院于2003年开始使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改变了以往分散管理、多头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 建立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信息共享型管理体制, 缩短了管理层之间的距离, 提高了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简化了管理层之间交往环节。特别是在国有资产购置计划的论证、配置、处置等方面,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了真实、全面的信息, 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决策水平和日常工作的透明度、公正性, 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从而优化了管理流程和资源配置, 全面提升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我们还在“福建教育学院内部信息网”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处网页, 网页设有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等栏目, 以便用户查找有关信息和下载各种表格, 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我们还建立了“闽教院国资管理之家”QQ群, 以便国资管理的专 (兼) 职人员相互探讨, 交流经验, 传递各种信息。近期我们正在筹建物资采购信息库和一般设备维修信息库, 通过这两个信息库进行采购、维修, 预计每年可以节省5%~10%的费用。
4. 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立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
国有资产管理说到底是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只有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发挥作用。资产管理员是负责各基层单位资产管理的人员, 是搞好资产管理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培训, 我院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资产管理队伍, 形成了财务审批管理员、归口部门资产审批管理员、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三级管理队伍。目前我校有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专、兼职人员近20人, 是我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的具体落实者和管理任务的具体执行者。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不断摸索, 我们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 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在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 人是决定管理效率的首要因素。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体现的是“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思路, 其中, “责任到人”是支撑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础。国有资产实行人格化管理, 就是强调人的因素和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要有高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 才能得到加强和发展, 各项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和完成。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教职工对国有资产概念不清楚、对加强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 没有完全认同自己应当承担的管理责任, 给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 资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院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大多是老同志, 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 但因为知识结构和自身条件等原因, 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受单位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影响, 各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大多是由办公室人员兼职, 其中部分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水平特别是软件使用能力不高。同时, 在学院事业规模不断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学院内部人员变动较快, 各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这既为兼职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也不利于兼职资产管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3. 物资设备添置立项论证水平不够。
近几年,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院办学规模的扩大, 物资设备的购置量逐年增加, 教学、办公的仪器设备更换频率也大大加快。使用部门更倾向于加大现有物资设备的更新速度, 添置科技含量更高的仪器设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办学及研究水平, 但部分基层单位在制定本单位物资设备添置计划时, 常常缺乏科学的论证程序, 不考虑使用率、学校经费状况等, 而片面地追求高档次、新产品, 造成盲目或者重复购置, 给学校国有资产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设想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力度, 逐步在管理者和使用者中形成共识, 在使用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经常性的国有资产清查, 使更多教职工都亲自参加从宣传动员部署到具体实施清查, 直至最后工作总结的整个过程, 切实解决干部职工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模糊认识, 强化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产权意识和效益意识, 增强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
2.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工作, 也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搞好资产管理的关键所在。学院要重视资产管理人员的建设,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增强业务能力, 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 建立一支责任心、事业心强, 素质高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同时, 资产管理人员本身也要立足岗位成才, 在实践中探索资产管理的规律, 使自己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双管齐下就能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而发挥好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的作用。
3. 进一步提高编制年度添置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科学性是指设备的性能、规格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适应事业的发展, 具有前瞻性;合理性就是添置计划要与学院的财力、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科学性、合理性的统一, 即是在制定添置计划时找到适用性、前瞻性、经费的可能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当前, 我院的改制方向已经确定, 每个单位在制定发展方向的同时, 也必须规划好本单位的中长期基本办学条件设施的配备。这种规划应该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且具有前瞻性。只有学院掌握了各单位的规划才可能本着轻重缓急、逐步完善的原则, 筹划资金, 合理制定添置计划。具体到单位的年度构建计划时更要慎重考虑, 要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 特别是专家教授们的建议, 确定年度采购计划, 形成预算报告。由于当前物资设备必须通过政府采购, 构建预算一旦确定, 汇总上报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后, 更改变动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制定单位年度的添置计划要慎重, 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避免重复购置和资金浪费。
4.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全过程的动态透明管理。
利用我院校园网构建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及各使用部门的对接, 使各级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每个部门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变动情况, 实现资产管理的透明化、信息化, 使全院的国有资产置于网络化管理之下。同时, 各部门可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渗透在网络化管理的各个环节, 通过对网络化管理各个环节不同权限设置来实现各级管理者的职能, 通过网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全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所有的业务流程包括资产购置、管理使用、报废处置等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来实现, 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也能加强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提高管理质量, 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高校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 不仅是对高校负责, 也是对国家负责, 对人民负责。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主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敏, 李会霞, 郑广世.高校国有资产治理应予以重视[J].经济论坛, 2003 (19)
[2].廖明会.高校国有资产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决策, 2005 (17)
[3].顾彦.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治理的完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S2)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措施 篇3
村级要建立和完善规范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的主体作用, 按照民主管理原则, 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公开、资产台账、档案管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和资产清查等制度。健全全体成员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制度, 涉及集体资产的重大事项, 必须经过民主议定。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组织、评估机构, 通过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代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拥有资产所有权的机构, 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健全资产报告制度, 保证农民群众对集体资产处置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2. 清产核资
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 管好用好集体资产的前提。任务是清查资产, 界定资产的所有权, 重估价值, 核实资金, 进行资产登记, 建章立制, 合理量化村级集体资产。
3. 资产处置
成立资产处置领导小组, 制定处置方案。处置方案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按照“四议, 一审, 两公开”原则操作, 四议即村党组织提议、村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 一审即上级党委政府审批, 两公开是指形成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同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在同等条件下,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具有优先购买权。
4. 依法维权
农村集体资产属于该权属单位的成员集体所有, 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截留、平调, 不准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不得擅自干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资产管理和处置。
5. 加强审计监督
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 篇4
一、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涉及面广, 比较零乱, 长期以来由于村干部更换频繁等原因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且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民主管理力度不够, 对资产和财务管理缺乏监督等现象, 致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资产管理不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集体资产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机具、农田水利设施等简单的实物, 更多的是村办企业的集体注资、土地承包经营的发包与出租等。对于村办企业, 很多农村存在着产权不明、公私不分等现象, 明明是以集体资产进行的投资, 或是现金、或是固定资产,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 企业好像是村干部个人的, 收益和分红落实不到位。对于土地的发包与出租, 很多村存在着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整等现象, 个别土地未经公开招投标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就由村干部私下交易和安排, 造成承包标准不一等现象, 甚至还有“以资抵债”等现象。
(二) 财务管理不规范
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白条入账、审批手续不齐全等现象, 如账单中有经办人无审批人、有审批人无经办人、自用自批, 大额支出没有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和签字等。同时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会计、出纳业务不熟练等现象, 如一些总科目下的明细科目不规范, 很多没有明细账, 只在摘要栏作了简单备注, 这样时间一长, 则无法核对, 容易造成一些错误。同时会计与出纳相互之间的监督不到位, 不能做到及时的对账与入账, 有的会计和出纳一直等到月底报表时才进行对账, 这就出现在钱账不符时两人相互推诿, 既浪费了时间, 又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在村级财务管理时, 还存在着不按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 以收抵支等现象, 还有的会计没有对集体资产中的一些大型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折旧, 造成报废时因预算不足难以更新设备影响生产的现象。
(三) 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
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应本着“合法、及时、真实、公正”的原则, 并遵循民主理财的思想, 将村级财务做成“阳光工程”, 时刻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当前农村仍然存在着财务公开不规范的现象, 如公开内容选择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 而实质性、敏感的内容则藏而不漏;只有在上级来检查时公开, 不检查时则不公开。同时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没有落实好“一事一议”的制度, “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样就造成了集体资产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 从而使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越积越多。
二、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既有内在重视不足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内在原因, 也有会计队伍不稳定和业务素质低、监督不到位等方面的外在原因, 只有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促使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向良性方向发展。
(一) 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重视不够
农村资产和财务管理不像城市和企业那样易于规范、便于操作, 所以农村普遍存在着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不太重视的现象, 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不规范情况。同时县、乡政府对于农村的考核只注重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而忽视了整体的发展和长期的规划, 这就造成了村干部从思想上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另一方面, 有的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认为只要不贪不占就行, 从而忽视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规范, 甚至错误的认为审计与监督就是对他的不信任, 这也是导致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 规章制度不健全
虽然对于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是在具体操作时还是存在很大的纰漏。如村级组织对于财务预决算、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 导致一些权限性问题不好把握, 往往只是由村干部的个人决定来代替规章制度, 这就造成了“人驾于制度之上”的现象, 从而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不同于正式单位的上下班, 所以也就造成制度挂在墙, 操作在个人的现象。
(三) 会计队伍不稳定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大多在本村产生, 乡镇经管部门只负责监管, 这就出现了会计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有的会计和出纳只是村干部的亲属或好友, 而没有相关的专业素养。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些农村在干部换届的同时, 财务管理人员也自然换届, 造成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进入会计队伍, 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混乱。同时农村财务工作人员的非正常更换使得一些财务工作需要重新开始, 这也就造成集体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的不连续, 使集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四) 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民主理财是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形式, 但是很多农村存在着民主理财小组名存实亡的现象。一方面有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是由村民选举产生, 而是由村干部指定, 这样所谓的“民主”自然是维护干部的利益, 另一方面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碍于情面或迫于村干部的淫威, 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也就造成民主理财流于形式。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的48%左右,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 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社会发展和稳定, 对于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需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全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一) 重视基础工作, 强化日常管理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需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重基础建设, 强制度落实。如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结算要日清月结, 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 对于村办项目的预收款等要及时入账, 切实杜绝白条抵款现象。落实好“收支两条线”制度, 对于收入与支出要有正规的凭证, 杜绝以收抵支等现象。落实好财务预决算方案, 年初按照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村级财务预算, 年终进行决算, 确保预决算的可行性和真实性。严格控制招待费和报刊征订费, 落实好限额制度, 并做好财务公开。对于承包和出租要建立好台账, 在公开招投标的基础上签订合同, 费用收缴要在村务公开栏中及时公示, 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 逐步完善制度, 落实民主监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是完善村民自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 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工作落实时, 要贯彻好村内所有重大事项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 避免官僚主义作风。落实好资产财务公开制度, 对于集体资产及其经营管理情况要定期公示, 接受村民监督。对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要随时、逐项、单独公开,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工作。
(三)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业务素质
村干部和农经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质量的高低, 在用人方面要严格落实好“选、派、聘”的操作方式, 确保队伍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都过硬。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做好考查和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金融、法律等素养, 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之, 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它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是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在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更加务实的为农民群众谋福利, 从而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入,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资敏.浅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 2012 (16) .
[2]赵孝柱.浅谈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 (05) .
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 篇5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效果
农村集体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种不可忽视的资产, 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 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产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温江区农村集体资产的调查结果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为农村集体资产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为农民的切身利益贡献一份力量。
一、农村集体资产的基本概念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乡 (镇街) 、村集体全体成员 (社员) 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非资源性资产, 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集体所有的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资产与会计学中的财产含义大体相同, 它是指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产, 包括在过去的活动形成的、现时拥有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并且在未来能够产生效益的经济资源。这类资产一般称为经营性资产, 其特点是具有增值性。广义的资产既包括经营性资产, 还包括非经营性资产和其他经济资源。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集体资产归农村范围内全体农民集体所有, 由镇 (乡) 、村民大会或者代表镇 (乡) 、村民的集体经济组织行使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法律还规定, 农村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侵占、哄抢和私分。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理论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经营性资产管理, 二是非经营性资产管理。
1. 经营性资产管理
经营性资产是在生产和流通中能够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资产。农村经营性资产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合办或兼并的企业资产;农村集体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权等无形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购买的国家债券、银行债券、商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国家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无偿资助给农村集体的资产。经营性资产的运营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原则, 其中资产的清产核资就是通过对经营性资产的清理、盘点、核实, 弄清全部经营性资产的质量、结构、数量及分布状况的工作。
2.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行政任务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农村非经营性资产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或投资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建筑物、乡村道路、机械设备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设施;农村集体所占有的资产份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有关单位共同出资形成的资产。农村集体资产组成中还包括不直接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或按照企业要求经营使用, 但同样能创造财富效益的资产。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资产运用的非生产性和提供产品的服务性。
三、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效果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效果的一般定义是: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实施管理后, 若其收入大于支出, 即实现了盈利, 有利润可供分享, 则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效果较好;若其收入等于支出, 即达到了盈亏临界点, 不盈也不亏, 则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效果一般;若其收入小于支出, 即不仅没有保本, 还亏损了, 则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效果较差。本研究主要是对温江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进行调查研究, 资产的管理效果见表1。
由表1不难看出: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38.57%, 说明仍然有较大一部分的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 资金的使用效率低;现金占总资产的7.17%, 较为合理, 因为在资产管理中不宜存放太多现金, 以防私设“小金库”等情况发生;短期投资占总资产的0.31%, 短期投资太少, 从而也减少了从投资得到的利益;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21.08%, 说明资金的周转率较低, 没有使资金得到充分应用;库存物资占总资产的0.000013%, 库存物资占有量太少, 不利于后期生产投入;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0.48%, 投资太少, 从而投资所得收益较小;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28.43%, 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多, 说明该村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其他资产占总资产的0.48%, 说明对其他资产的重视程度较低, 不利于实现资产的多元化, 不利于分散风险。
农村集体资产负债的管理效果见表2。
由表2可以得出:短期借款所占总负债的2.36%, 所占比例较小, 说明短期借款较少, 短期还本付息的风险相应较小应付款占总负债的93.04%, 所占比例非常大, 说明外债很多,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但是很可能会使风险增大, 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应付工资占负债总额的0.016%, 说明能正常发放工资, 拖欠工资而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可能性较小;应付福利费占负债总额的0.28%, 虽然从总体来看所占比例非常小, 但单从数字来看还是较大, 说明对农民福利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一事一议资金为61.98万元, 占总负债的0.24%, 说明一事一议制度已经开始实施。
四、结论及建议
本次调研在深入研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温江区进行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 , 发现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资产利用效率较低、资产周转率低、很大一部分资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借债风险较高等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应该重视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的效果, 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资产, 提高资产的周转率, 把握好机会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重视农村集体资产基础建设等, 从而让农村集体资产发挥最大作用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是应该降低应付款的比重, 及时让群众得到应有的报酬, 同时提高农民群众的福利, 从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的的发发展展。。
参考文献
[1]徐培华, 夏明.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发展, 2012 (04) .
[2]周润书.东莞市与江阴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2 (04) .
[3]朱典光, 刘小英.多措并举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J].财务与资产管理, 2009 (02) .
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 篇6
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转轨, 二轻行业管理部门机构改革的步伐相应加快。1996年, 浙江省政府批准省二轻工业总公司成建制转制成省二轻集团公司;2000年, 省二轻集团公司向省政府移交行业管理职能。机构的转型, 行政职能的撤销, 企业的转制, 令全省集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不断下降, 但联社自身改革发展却得到强化, 十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 成长的速度和质量较为稳健。省联社净资产从1998年初的4.8亿元增加到2010年初的13.08亿元, 增长了172.5%, 年均净资产增值率达到7%。在省级联社经济实力方面, 我们继续保持了走在全国前列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 主要归因于以下四方面工作的开展。
一、正确认清形势, 明确省联社的机构定位和发展前景
浙江省联社成立于1962年, 文革开始后的16年内停止活动, 1983年省政府批准恢复, 工作职责是抓好行业规划、技术政策和提高经济效益。一直以来, 省联社都是与省手工业管理局、省二轻工业局等行业管理部门合署办公, 自身没有内设机构、编制和人员, 由合署部门代管。经费主要来源于各市县联社上交的管理费。1992年工商注册登记为企业法人。
浙江作为全国行政体制和市场体制改革的先导者, 不仅改革的启动时间较早, 而且范围较广, 力度较大, 加上浙江的企业经营者市场意识较强, 自主创业能力较大, 更是加快了浙江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进程。到二十世纪末, 全省市县二轻管理部门和联社基本完成了转制, 大批二轻集体企业关停歇, 其余尚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多数企业则实现了民营化, 成为浙江民营经济的源生力量。因此在二十一世纪初将二轻行业管理职能从省二轻集团公司剥离出去, 已是水到渠成, 非常自然。这样, 对于“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省联社与省二轻集团公司来讲, 站在了机构彻底转型的历史关口。
从一个拥有权力授权和政府资源的准企业机构, 到一个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 省联社与省二轻集团公司的机构定位日益清晰。我们深知, 在浙江这片改革的热土上, 市场化的大势无法逆转, 只有顺应潮流, 与时俱进, 才能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然而说实话, 这种转型和开拓, 对于一个多年的行政管理者来说, 的确困难重重。没有政府依靠, 没有政策支持, 联社2000多名离退休、退养职工生活待遇如何保障, 1800多名在职职工的发展如何维系, 联社的社会地位和贡献如何提升, 这三项重大使命摆在了联社面前。“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这个结论, 是我们经历无数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不靠天, 不靠地, 全靠我们自己。新的历史时期, 联社要发展, 还需要大力发扬老一辈的“四千精神” (即:讲千言万语, 吃千辛万苦, 想千方百计, 跨千山万水) , 自力更生, 创新创业。要发展, 但发展的支点和抓手在哪里?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这个东西应当是自己眼前的, 并且能够抓得住, 捏得实的, 这就是联社资产。联社资产是集体资产, 属于联社范围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用任何形式平调、侵占、挪用。联社资产的这种独占性和完整性, 为其保值增值、做强做大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理顺权属关系, 为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构建制度保障
各地联社机构和资产的重组与整合, 使得省联社与市县联社之间的资产纽带关系也逐步分离。为了有助于各自的发展, 迫切需要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产关系作个界定, 明晰各级联社的产权归属。在2005年召开的省联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上, 通过了章程修订案, 其中明确规定“省联社及市县联社依法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是本级联社资产所有者”。这部新的章程, 确立了省联社作为本级资产所有者的地位, 完整地赋予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四项权利。省联社资产管理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集体资产是种非人格化的资产, 其产权在名义上属集体所有, 但在直接形态上是同生产者和管理者相分离的, 从而可能导致负责资产管理的团体或个人放松监管的责任心, 甚至不作为, 产生道德风险和责任风险。由此, 必须从制度上对联社集体资产的监管进行规范, 通过制度管资产、管事、管人, 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以防范集体资产的风险, 保护集体范围内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以及总社颁发的《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我们制定了《浙江省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总社、上海联社、浙江省政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是一个比较科学、严谨、全面的办法。它导入了《公司法》的现代企业管理法则和理念, 富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四年来的实践结果证明, 这是一部规范省联社集体资产监管职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务实有效的行为准则。
三、遵循市场规律, 创立科学高效的集体资产运营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产权主体不清晰, 股权结构单一的企业, 其生命力是不强的, 是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持久赢利的。所以像联社这种产权结构的经济组织, 若自己管理和经营集体资产,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必定会使集体资产的效益发挥受到影响。所有权与经营权彼此分离, 即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模式, 已是被大量实践所证明的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因此联社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 要将经营权交给专业的负责任的治理规范的企业, 即资产运营机构。联社是委托方, 资产运营机构是受托方, 双方通过签订协议, 形成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制衡体, 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资产的效益。
据此, 2006年省联社理事会确定省二轻集团公司为联社资产的运营机构, 委托其履行联社资产的经营和管理职责。双方签订了资产委托经营责任协议书, 并引入考核机制, 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广义的社会净资产平均增长率为基数, 每年年初由省联社常务理事会下达考核目标, 年终由联社邀请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省国资委等部门组成考核委员会, 对集团公司经营班子进行考核, 联社常务理事会决定奖惩意见。委托经营机制创立以来, 省二轻集团公司每年都超额完成考核指标, 很好地完成了联社资产的保值增值任务。
四、深化改革, 推进直属企业的产权多元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是集体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我社直属企业的改革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结合浙江实践特色, 我们积极倡导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让经营者和职工出资入股, 创造条件形成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改革模式, 既能充分体现集体企业“两个联合”的特征, 又能克服“企业属集体、集体不负责”的弊病, 使集体企业法人财产中有了从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资金, 持股人对自己股权负责的同时, 对集体股权负责。
按照这种模式, 我们在下属企业初始改制中实施了“两个置换”, 即股权置换和身份置换。联社将30%以内的股权转让给经营班子和职工, 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进入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新三会”的组织运作体系。同时对全体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 与改制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走上市场化用工轨道;对富余职工进行分流安置, 帮助企业卸下包袱, 轻装上阵。为了鼓励下属企业改制, 共享集体资产增量收益, 提高保值增值水平, 经省政府同意, 我们于1995年执行了集体股量化分红政策, 即联社把在改制企业中的集体股利的30%量化给经营者和职工。这个政策一直延用到现在, 对于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显著作用。截至去年底, 联社10多家下属企业的改制任务全部完成, 改制后企业释放的经营活力明显增强, 效益进一步提高。2009年, 省联社实现销售收入55.81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4.08亿元, 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
五、运筹帷幄, 迎接浙江联社新的发展时期
金融危机后的5年, 是我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需要进一步振奋精神, 开拓奋进, 创新创业。一是汇集全体职工的智慧编制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确定了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工作主线, 明确了2010年至2014年的战略目标, 厘定了“3+2”产业发展布局;二是从提炼企业文化理念和树立企业形象标识入手,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体系,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三是继续加大深化改革的力度, 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 增强集体资本的流动性, 根据自身战略需要积极引进国资、民资等外部资本, 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充分发挥合作共赢的优势;四是进一步发挥联社的桥梁纽带作用, 挖掘和利用原行业管理中积累的产业资源、人脉资源和社会资源, 以促进联社的发展。我们相信, 只要联社的干部职工自强不息, 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 一定能把集体资产的权益维护好, 发展好, 不断壮大联社的经济实力, 不断提高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区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设想】推荐阅读:
集体资产管理办法07-06
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办法12-18
集体资产处置10-16
农业集体资产08-03
农村集体资产11-04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12-21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10-18
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06-15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09-06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操作程序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