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的管理流程

2024-09-29

资产的管理流程(通用7篇)

资产的管理流程 篇1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经营公司固定资产,防止公司固定资产流失和无序失控,现制订此流程。

二、定义和分类

1、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2、分类

各公司应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来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种类及折旧年限,折余净、残值等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公司对新增固定资产须按照该明细表来进行确认,分类并使用相关参数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的会计处理。该明细表一经确定,一般不允许更改,如有需要,须经公司管理层确认, 法人代表及财务经理签字确认后.。

三、固定资产购入(添置)计划制定及反馈

1、固定资产的审批: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相关使用者需填写《固定资产采购申请报告》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由采购部门填写采购单申请购买。

2、如果使用者因原使用资产报废而添置新资产,必须先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总经理签字,财务部门确认后。将原资产报废方可申请采购。

四、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和付款

1、固定资产入库后,库房管理人员实地查验无误后,填写入库单, 一联留底,另一联与采购单装订在一起交予财务。

2、使用部门确认该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填写一式二联的《固定资产验收报告》,一联留底,一联交由财务结转或支付尾款使用,并存档。、财务收到《固定资产验收报告》和《固定资产收货单》后,可以通知采购部请款。

4、采购部收到供应商发票后,向财务申请支付该笔款项。

五、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财务部负责对固定资产统一编号、订牌,并记入《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中予以管理。每月15号前对上月新增固定资产实地盘查并将固定资产标签贴在该项设备上。

2、资产使用部门应配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建立并维护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清单》,保证帐物相符,同时要明确固定资产使用人。当使用人发生变化时(如离职、调动等),要做好移交工作。

3、资产使用部门应制定日常维修、保养、大修等管理制度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资产使用情况。每月编制机器使用状况清单交由财务并上报公司领导层。

4、财务部门每季对固定资产实物盘点,核对帐物, 必须做到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帐物相符。财务将资产清查时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发往各使用部门,由使用部门提供填写盘亏、盘盈原因报告, 财务将汇总结果上报至主管领导处。在此基础上,财务不定期对各部门设备进行抽查盘点, 并反馈结果,并在主管领导批准的基础上办理相关账务手续。

5、公司各部门间固定资产使用权的转移,应填写《固定资产转移单》,双方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交由总经理批准后, 将《固定资产转移单》交给财务部办理转移变更。

6、公司的固定资产必须在公司的安全场所合理存放,如果需要离厂维修或是外发加工,必须填写出厂放行单并由主管领导和财务经理签批后才能出厂放行。

六、固定资产的报废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

1)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

2)经修理、调校后,其准确度、稳定性仍无法达到规定指标;

3)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购买或代用;

4)损坏严重,确认无修理价值;

2、报废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填报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经公司主管批准后, 办理相关报废手续。汽车报废须经当地车辆管理所鉴定。

3、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公司主管固定资产领导及财务部审议, 由总经理核准后方可执行。、如报废固定资产可作废料等出售,出售金额必须报备财务,以便财务入账,冲减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折旧的办法, 由财务部固定资产会计根据固定资产清单按月计提、登记明细帐, 并记入使用部门成本。

资产的管理流程 篇2

一、企业资产管理要保持系统性

风险识别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环节,它针对的是整体企业,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连续的工程。企业的资产从购入之前就进入控制流程,购买前要相关部门填写《资产采购申请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验收入库要规范合理;购入后要专人负责保管,定期维修保养。财务部门要有台账备案,录入SAP计入企业总账、明细分类账以及财务报表中,以便随时核查调用。资产报废或出售,需要相关部门领导审批,报财务部门备案。如遇金额巨大,特别重要的资产,则需要联签机制,报总经理审批,现场核对无误后方可处理。建立《公司资产风险清单》,对各类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将风险进行分类,一一对应识别;同时,对部分特别重要的大型资产建立专项资产管理文档,永久保存。

二、企业要分析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企业制定风险策略的前提。任何风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风险的产生必定有其诱发因素,和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抓住风险发生的根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防范风险的产生。比如,在资产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就要查明到底是人为因素,如保管不当、记录不清、恶意损失等,还是由于天气灾害、自然损耗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的账实不符,这就要求资产管理者做到前后呼应,找到问题根源,根据原因来改进加强后期监管。

首先企业需要收集风险的初始信息,比如财务、战略、法律和运营信息等;其次要重视风险暴露,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人力资产、客户资产、组织资产以及责任风险等;第三,对风险进行评估和诊断,看看哪些是可控风险,哪些是不可控风险;第四,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比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最后,从自然、社会、法律、经济、操作等封面识别风险源。

三、企业达到衡量风险、规避风险的目的

企业资产风险识别工作做得好,风险管理的质量肯定也高。以衡量和规避风险为最终目标的风险识别机制,确保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也保持了资产负债的平衡,达到风险管理的资产保护目的。(见表1)

企业建立《公司资产风险清单》是一种很全面地帮助企业管理各类资产风险的有效工具。根据清单项,帮助企业排查可能会面临的风险。由于每个企业不一样,资产风险清单也不尽相同,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管理情况,按风险轻重程度来确定风险清单项目,帮助企业减少风险的发生。当然,任何清单都不可能包括企业所有的问题,它仅能帮助企业识别单纯化的常规问题,所以企业还是要仔细核查管理,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控制。

总之,现代财务会计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说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资产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在确保财政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执行的基础上,确定资本增值、保值的责任目标、优化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益和其他各类业务考核标准,最终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它是企业内部财务运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保障公司最终理财目标的实现。

摘要:要对企业的资产分险体系进行流程化管理,就要先了解企业会面临哪些风险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是什么。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风险评估,这也是对资产风险体系成功管理的前提,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能提前把握机遇、防范损失,制定相应对的措施和对策。如果识别工作缺失,发生风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从而产生重大的危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资产,风险管理,流程再造

参考文献

[1]朱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

运用流程化手段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篇3

关键词:数据治理;设备与资产;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数据清理工作组,制定数据治理方案。1、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分管生产领导、财务总监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财务部、营销部、运检部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2、制定数据治理方案。从清理存量设备、增量设备、设备报废三个方面来实时动态维护“帐、卡、物”对应。(1)清理存量设备是账卡物对应的关键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环节,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账卡物不相符。(2)增量设备的数据清理工作相对简单,由业务部门在PMS系统中录入台账,同时启动ERP资产新增工作流,然后通过数据中心将设备信息传入ERP设备模块中,由财务部门在ERP工作流完成联动生成资产卡片号并及时转资。(3)设备报废是账、卡、物一致性工作的末端环节,是由业务部门确定实物报废的明细清单,交由财务审核,看是否符合报废标准。

(二)清理存量设备,维护到“帐、卡、物”一一对应。PMS系统中的设备是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的后台程序,承载着几乎所有资产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运行维护信息及设备变更信息,ERP系统中的设备主数据是设备与资产的对应的通道,也是PMS系统设备和ERP系统资产同步衔接的桥梁,我公司按照国网的设备类别,通过分类、电压等级进行清查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实物变化跟踪、设备检修成本归集和资产的帐、卡、物一致。

(三)设备报废,维护到“帐、卡、物”一一对应。1、PMS设备异动。选择PMS设备中心—设备变更(异动)管理,进入变电设备变更(异动)记录管理,确定选择设备、退运后设备状态及存放地点, PMS设备台帐置待报废状态并同步更新ERP设备卡片状态。2、ERP工作流报废设备。设备运维单位资产专责应用ERP事务代码ZFI00025新建资产报废申请单,选择报废设备、完善相关信息进入审批流程,审核完成后设备运维单位资产专责在申请单界面处理设备卡片,将设备置报废状态、拆除设备功能位置。3、财务报废处理。设备卡片处理后,财务资产专责进入资产的报废流程,录入相关信息,折旧已提完、符合省公司备案流程的设备待逐级上报至市公司审批通过后,过帐并做好凭证,折旧未提完须报省公司审批的,待省公司审批完成后,由财务过账并生成凭证。

二、主要成效

(一)数据清理和完善,PMS系统设备信息与实物相一致。首先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清查PMS系统中设备信息质量,依据现场实物核查结果,对每一条线路、每一台设备与系统数据进行了详细比对,补录PMS系统中没有录入的设备信息,对于设备名称、设备类别、资产卡片编号、投运日期、设备状态、资产性质这些字段不全者进行补充完善,通过相关人员数十日的努力,基本实现了PMS系统设备信息与现场设备实物的一致。

(二)实现PMS系统设备台账与ERP中PM模块设备台账一致。首先将PMS系统中的设备台账与ERP中PM模块的设备台账核对,以PMS系统中的设备为基准,全面清理ERP中PM模块的设备台账,然后变电设备以每个变电站为一个单位、输、配电设备以每条线路为单位,逐项逐条核对每一个设备,对于PMS中有ERP中没有的设备,启动PMS设备修改流程重新发布设备,通过触发数据中心接口重新传输到ERP。通过数据比对,基本实现了PMS系统设备台账与ERP中PM模块设备台账的一致。

(三)实现主设备与资产的一一对应。将ERP中PM模块设备与AM模块资产信息一一对应,如设备没有相应资产卡片的,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未转资(超过六个月),财务人员尽快办理相关决算,拆分固定资产卡片,会同运检专责建立资产与设备对应关系;未转资(六个月内),财务人员密切关注该类设备对应的项目,一旦办理决算,立即建卡并会同运检专责与设备台账对应;一卡多物情况,财务人员会同运检专责分析一卡多物的具体情况,经过近一个月的数据清理,基本维护主设备与资产一一对应,实现存量设备“帐、卡、物”一一对应。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公司资产管理办公室根据管理要素对应关系,组织责任部门对国网公司下发的通用制度、非通用制度,省公司下发的补充制度以及公司的管理办法、细则进行分析梳理,并根据资产账卡物一致性的要求,对现行规章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二)积极配合省公司修订、更新资产管理核心文档,优化完善体系文件,突出体系文件对资产管理中跨专业、跨部门协同点的管控要求,固化成果,提高体系文件的可执行、可操作。

(三)资产管理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梳理体系要求与实际业务的关键融合点,提出业务融合要求、计划、措施,逐步做到资产管理体系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

四、管理建议

(一)流程融合。以《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资产管理流程管理手册》为基础,结合公司各部门业务实际开展情况,业务的承接性和差异性,对三级图流程进行检验、核实和梳理,完善三级流程链接节点,进一步建立符合公司业务的资产管理流程,真正实现资产管理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二)岗位融合。以“五位一体”为基础,根据《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岗位职责修订表》,由人资牵头组织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级岗位新增职责进一步全面梳理,并将有关职责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确保新增职责有效落地。

资产设备部对项目管理流程 篇4

二〇

年一月

一、机械设备(小车)管理

1、资产调拨管理

2、外租机械设备的管理

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及配件购置的管理

二、耐用品(周转材料)的管理

1、购置管理

2、调拨管理

3、处置管理

三、原材料的合同管理

资产调拨管理流程

项目部填写机械设备总需求计划审批表---﹥公司资产部审批后出具调拨单---﹥机械设备调拨---﹥项目部设备进场验收---﹥台账登记

外租机械设备的管理流程

项目部填写机械设备总需求计划审批表---﹥公司资产部审批---﹥项目部租赁申请(附租赁机械设备评估报告)---﹥公司审批---﹥合同签订---﹥设备进场---﹥材机部验收(车况、保险、证件、人员、油耗定额)---﹥进场台账登记

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流程

项目部机械队作出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项目经理审批---﹥公司资产部审批---﹥公司领导审批---﹥项目部组织实施---﹥材机部组织验收---﹥记录登记存档(影像资料)

耐用品(周转材料)的购置管理流程

使用部门申请计划---﹥项目材机部汇总---﹥项目经理确认后---﹥报公司资产部批准---﹥项目材机部实施---﹥耐用品购买台账登记---﹥按月上报公司资产部

材料处置管理流程

项目部处置申请(附材料明细、数量、原值、会议纪要)---﹥公司资产部审批---﹥分管领导审批---﹥公司领导审批---﹥材机部执行---﹥上交财务处置费用---﹥手续存档(过磅单、收据)---﹥报公司销账

耐用品(周转材料)调拨管理流程

项目部填写材料调拨申请表---﹥公司资产部审批后出具调拨单---﹥耐用品(周转材料)调拨---﹥项目部耐用品(周转材料)台账登记

项目原材料合同管理流程

资产报废处置流程的通知 篇5

关于规范资产报废处置流程的通知(讨论

稿)

为了规范资产处置工作,明确资产报废审批流程和实物处置公开、公正、透明,达到“处置方案与更新立项、实物处置与资产核销同步进行的目的,使加油站(油库)资产的报废成为一项日常性工作,纳入标准化、程序化和经常化的轨道,按照总部下达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对现行的《河北石油分公司实物资产管理办法》中关于资产报废处置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河北石油分公司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

一、资产报废审批流程

(一)单项资产报废、更新审批流程

单项资产报废、更新申请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实物资产部门根据资产情况组织财务、安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技术鉴定小组对拟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出具报废资产鉴定书。对已提足折旧、使用时间达到规定年限或设备工作量达到一定标准等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出具达到报废条件的鉴定意见,对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造成损失的资产应出具提前报废的原因,如有人为原因导致资产报废,应说明责任追究、赔偿情况;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资产需要报废的,须有当地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毁损严重无法使用的车辆,要有车管部门的证明。计算机、打印机、办公设备等到非经营用设备的技术鉴定由办公室(省公司信息设备由信息处)、财务、实物资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加油机、油罐、罩棚等经营用设施、设备由安全、发规、财务、实物资产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实物资产部门汇总鉴定意见,对通过鉴定符合报废处置条件的提交本级经理办公会审议,审议通过的由实物资产部门上报省公司,请示文件应附报废资产处置表、技术鉴定书、会议纪要等,省公司收到请示文件后,由实物资产处组织财务、发展规划、安全、办公室、信息等部门相关人员对市公司上报的拟报废资产鉴定书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报省公司经理办公会审议,审议通过后行文批复市公司进行报废处置。

(二)加油站(油库)改造、移建、拆除的资产报废审批流程。

各公司在加油站(油库)改造、移建、拆除等到需要对部分设施、设备拆除或更新改造时,在上报项目投资立项时,应同文上报对改造拆除过程中需要进行实物处置的各项资产的处置方案。省公司在审批立项的同时,对处置方案一并予以批复。具体流程为:

1.各公司在进行加油站(油库)改造时,因改造、移建、拆除所产生的拟报废资产,要在改造、拆除事项前,由实物资产科组织财务、零管、发展规划、安全、办公室等部门对拟改造加油站(油库)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编制资产盘点表,详细记录各项资产的现状,包括各项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资本化日期、规定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原值、净值、减值准备、设备工作量(如加油机加油量)、维修情况等,出具资产盘点报告。

2.发展规划部门和零管部门根据资产盘点报告提出加油站(油库)改造和设备更新方案,对涉及资产拆除、报废或更新的,由财务、安全、发规、办公室、实物资产等到部门相关人员组成技术鉴定小组对拟拆除、报废、更新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出具报废资产鉴定书。对已提足折旧、使用时间达到规定年限或设备工作量达到一定标准等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出具达到报废条件的鉴定意见,对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造成损失的资产应出具提前报废的原因,如有人为原因导致资产报废,应说明责任追究、赔偿情况;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资产需要报废的,须有当地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毁损严重无法使用的车辆,要有车管部门的证明。计算机、打印机、办公设备等到非经营用设备的技术鉴定由办公室(省公司信息设备由信息处)、财务、实物资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加油机、油罐、罩棚等经营用设施、设备由安全、发规、财务、实物资产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实物资产部门汇总鉴定意见,对通过鉴定符合报废处置条件的提交经理办公会审议。对经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拆除、报废或更新的,发展规划部门在加油站(油库)改造时才能考虑更新改造立项时,否则不予立项。

3、各公司发展规划部门在上报加油站(油库)拆除、改造申请专利时,应将改造计划连同实物处置方案报省公司(附:拟改造加油站(油库)资产盘点表、报废资产技术鉴定书、实物资产处置表等),省公司实物资产处组织财务、发展规划、安全、办公室、信息等部门相关人员对市公司上报的拟报废资产鉴定书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发展规划部门根据报废资产审核意见审核市公司提出的加油站(油库)改造投资计划,报省公司经理办公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发展规划部门行文批复加油站(油库)改造方案,实物资产处行文件批复资产报废处置方案。

如因政府规划需拆除、迁建加油站(油库)时,在拆除前应先进行资产盘点,对可移动且不影响未来使用的设备等资产应尽量调拨使用,对确实不能移动或不具有继续使用价值的资产经技术鉴定后可提出报废意见,经省公司批准后进行评估,并以不低于评估价进行实物处置或交政府后收取补偿款。

(三)退租加油站(油库)资产报废审批流程 因加油站租赁到期且难以续租或因种种原因中途退租的,退租前应由实物资产部门组织财务、零管、安全、办公室等部门对拟退租加油站(油库)资产进行盘点,编制资产盘点表,对盘盈、盘亏、毁损、报废资产进行分析、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对租赁协议中规定需由我方收回的资产应尽量调拨使用,对确实无使用价值拟报废的资产由实物资产部门组织财务、安全、办公室等相关人员组织技术鉴定小组对拟报废进行技术鉴定,提出鉴定意见,按单项资产报废流程进行审批后按批复意见进行实物处置。对确实不能移动或移动后影响资产未来使用的,经双方协商可按不低于评估价作价出售给出租方。对出租协议中约定租赁到期资产归出租方的,应根据租赁协议约定对归出租方资产进行销账处理。

二、资产实物处置审批流程

1、对省公司批准处置的各项资产,处置前应履行资产评估程序,由市公司实物资产科填写《资产评估申请表》上报省公司实物资产处批准,省公司实物资产处指定相应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各分公司按照省公司资产处的安排,配合中介机构对待报废固定资产逐台(套)审定落实,未经省公司批准擅自对资产进行评估的,评估费用由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自行承担,并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2、省公司批准处置的各项资产在进行实物处置时,由市公司实物资产科组织安全部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进行资产实物处置,审计部门和纪检监查部门对处置过程进行监督。处置方式可以采用招标、竞价、询比价和定向等方式。参与招标、竞价或询比价的单位不低于三家,且要留下相关询价记录。对大宗资产进行变卖处置的,要采取招投标方式,或公开向社会进行竞拍。资产处置收入和处置费用一律纳入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坐支收入资金或形成“小金库”。

3、对批复处置的各项报废资产,各分公司均应建立资产处置动态管理台账和档案予以记载,并确保资产处置各项资料的完整和规范。资产处置动态管理台账的设立内容包括:资产编号、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原值、净值、评估价值、处置收入、省公司实物处置批准文号、处置日期、评估机构名称、拍卖机构名称、购买单位名称(购买人姓名)。档案包括:原资产图片、分公司处置申请、资产处置方案;省公司批复文件;政府规划、通知、赔偿协议;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房产所有权证复印件;地面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租赁、置换协议等相关法律材料的复印件等。

4、各公司对报废资产完成实物处置后,按照内控制度的规定,由财务部门将报废资产处置结果备案表与资产核销申请同文上报。省公司财务部门根据权限对资产核销按项目进行批复,财务部门根据批复进行账务处理,各相关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台帐、卡片等进行注销。附:

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 篇6

更新时间:2007-2-8 16:51:18

重组通常不涉及所有制的改变,改制仅指涉及所有制改变的。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改制组织形式):

(一)组织类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一般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股、募集股;

(二)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区别:

1、有限公司:股本大于30万;

股份公司:股本大于3000万,上市公司大于5000万。

2、股东人数: 有限公司:2~50人;

股份公司:有下限没有上限,发起人至少5人。特殊情况例外,H股可多家发起人。

3、股份区别:

有限公司:股份称“出资额”“出资比例”,股东持有“出资证明”; 股份公司:股份称“股本”,股东持有“股票”。

4、法人治理结构:

有限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派执行董事; 股份公司:要求法人治理机构齐全。

5、股份转让:

有限公司:股东会同意;原股东优先受偿; 股份公司:目前市场流通的,法律上没有限制。

6、财务管理:

有限公司:会计报告不要求审计、公告;

股份公司:要求审计、公告;非上市公司审计,上市公司公告。

(三)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区别:

1、从企业性质来看: 股份制:叫做资本合作;

股份合作制:除资本合作外,加劳力合作。

2、从企业类型来看: 股份制:任何企业都可以; 股份合作制:大中型企业不适宜。

3、投资主体不同:

股份制:任何自然人、法人均可; 股份合作制:投资主体只能是本企业职工。

4、表决方式不同:

股份制:按股表决,一股一票; 股份合作制:按人表决,一人一票。

5、分红方式不同: 股份制:按股分红;

股份合作制: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结合。

6、转让股份不同: 股份制:可以转让;

股份合作制:不转让、不上市、不交易、不流通。

7、股权设置有差异:

股份制:企业自己不能持有自己的股份;

股份合作制:企业自己持有自己的股份,职工有分红权,所有权归企 业。有企业集体股、职工集体股。

(四)如何选择改制形式:

1、放弃股份合作制;

2、股本相对小与股本相对大的,一般选择有限公司;

3、股本大于2000万的,选择股份有限公司;将来可能达到上市公司条件的,尽量选择股份有限公司。

4、从审批手续角度(简便快捷)来看,选有限公司。

二、股权的设置和分类

(一)分类

1、根据股权性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优先股股利确定,一般不参与管理,清算优先。

2、根据投资主体性质分为:

① 国有股: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国家股,股利上缴;国有法人股(尽

可能设置为此种)。② 社会法人股:集体、外资、合营。

③ 个人股:自然人股、社会公众股、内部职工股。④ 公司职工股:

⑤ 外资股:可流通的有B股、H股;不可流通的,一般股。⑥ 社团法人股。

3、从市场交易分为:内资股、外资股。

(二)股权设置

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外资股,社会公众股,社团法人股。

三、控股股东

1、绝对控股,股权大于50%以上;相对控股,股权大于30%以上。

2、证监会的定义:

①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持有公司股权30%以上; ②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持有公司表决权30%以上; ③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能选出半数以上股东的; ④ 事实上控制公司运营的。

3、实际操作中:公司前五名法人,前十名自然人。

四、关联交易

(一)定义:公司与有关人士签订的交易。有关人士是指:

1、控股股东;

2、与控股股东相关的人士;

3、董事、监事、高管人员;

4、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亲属;

5、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合伙人。

目前只上市公司才有,关联公司往往是利润转移和流失的渠道,所以企业改制要注意到将来可能的问题,注意高管人员的关联交易。

(二)内容:

1、提供原材料,包括零部件,供电、供水;

2、提供劳务;

3、资金的占用和往来(提供贷款、担保、股权质押、往来款项);

4、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租赁;

5、重大资产的转让与出售,股权的转让与出售;

6、生活上提供的服务(食堂、班车);

7、对外重大的投资、合作、开发与结算;

8、产品的销售。

(三)关联交易的处置:

1、制订关联交易处理基本原则----《关联交易协议》;

2、制订关联交易汇总表,以为期限,将每发生的每笔关联交易的名称、单位、单价、数量、金额、方式、付款方式,列表造册。

3、重大关联交易要有独立董事审核、签字。上市公司300万以上的交易为重大关联交易。

4、汇总表提交股东会审议;

5、严格履行协议和汇总表的内容;

6、发生重大变更要及时提交股东会、董事会重新讨论议定;

7、重大的关联交易要公示公告;

8、资产重组或企业改制时尽可能做到产、供、销整体装进公司,减少关联交易,越低越好。

五、防止同业竞争

(一)定义:改制的公司与控股股东同类产品竞争或同等服务。

(二)区别:

1、产品的功能上加以区别,逐步缩小市场范围;

2、产品的销售范围加以区别,公司与控股股东尽可能不抢占同一个市场;

3、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三)处置:

1、重组时注意资产的完整性,将产、供销都装进去。

2、控股股东要做出承诺,将来不同业竞争。

3、采取措施消灭同业竞争:

① 将产生同业竞争的资产收购,重新装入改制公司; ② 如资产质量不好,则转让出去。

六、资产重组

(一)资产分类:

1、从事社会管理性资产(包括退居二线的);

2、从事社会公益性资产(学校、医院等);

3、经营性资产,分为:非生产性经营资产、生产性经营资产。生产性经营资产分为: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及与主导产品配套协作的资产。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中又分为:闲置资产(关注,剔除出去)、非闲置资产(改制的主要角色)。

(二)基本原则:

1、最佳原则。重组后的资产效益要达到最佳状态。

2、均衡原则。重组后的资产尽可能做到产、供、销一体化,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3、减少关联交易原则。

4、防止同业竞争原则。

(三)基本模式:

1、整体重组。不做任何分离。条件:

① 非经营性资产相对少,一般不大于公司净资产的10%; ② 富余、离退休人员较少; ③ 资产的盈利质量比较好; ④ 重组后,外来的股东无异议。利弊:

优点:① 重组方便,改制迅速; ② 原有利益格局无变化。弊病:难以转换经营机制。

2、主辅分离。重组时把优良资产分离出来组成新公司,原企业实行控

股,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优点:① 主业资产相对优化; ② 强化了吸引外来股东的能力; ③ 原企业对外的利益格局未发生变化。弊病:① 改制时相对难,主、辅分离;

② 优良资产没有真正独立出来,辅业资产仍依靠优良资产养活。

3、分立分离。将资产分离成两块,主、辅,形成两个独立的法人,没有控股关系,没有资产纽带关系。这种模式是希望和提倡的。优点:① 主业资产真正独立,真正激活; ② 吸引外来股东投资的能力真正强化。

弊病:① 重组难度相对很大,打破了原有的对外、对内格局; ② 有些辅业资产是主业资产的配套资产,在主业资产不能社会化时,有一定难度。

4、重组方案的基本内容:

1)原企业改制前的基本经营状况。列表:各总资产、负债、资产效益状况、净资产利润率等。2)基本原则的思路。

3)改制的企业资产、经营状况。

4)发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发起人的投资额、投入的资产性质等。5)股本设计:

① 公司的净资产 = 资产-负债(评估后)+其他发起人的投资。② 公司股本 = 净资产 * 折股率(1-0.65%)。折股率的选择:大型企业、传统型行业企业选“小”,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选“大”。③ 股权结构:例表

股东名称 股权数 股权比例 股权性质 发起人一 A 10% 国有法人股 发起人二 B 10% 社会法人股 发起人三 C 10% 自然人股 发起人四 D 10% 外资股 发起人五 E 10% 社团法人股 合计: 总股本

6)股票发行价格的折算: ① 每股的净资产; ② 每股的市盈率倍数。7)相关问题的说明:

① 资产重组的模式及基本原则; ② 剥离资产处置的办法; ③ 债务重组的基本方法; ④ 关联交易的处置办法; ⑤ 人员重组(富余、离退人员的安置); ⑥ 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的处置; ⑦ 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⑧ 其他相关的问题。8)组织机构设计: ① 框架: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经理层 职能科室

生产主体---子、分公司---孙公司(最佳结构)② 法人结构: 股东人数

董事会人数及相应机构 监事会及职能 经理层及职能 管理科室及职责 9)中介机构的聘请 ① 聘请哪些中机构; ② 各中介机构应做的工作。10)重组的时间、进度、工作安排。

七、辅业资产改制的基本思路

(一)确定主业的主导产品,确定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范围。确定主业资产,也就确定了辅业资产的范围。

(二)以现有企业法人单位为计算单位,进行辅业资产的剥离。

1、把企业集团分成两大类:主业资产法人单位、辅业资产法人单位。

2、把主业资产法人单位分成:无需现在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需进一步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

3、把需进一步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分成: 需改制成规范的主业法人单位;剥离部分的辅业资产法人单位。

4、把主业法人单位剥离出来的部分辅业资产单位加辅业资产法人单位,确定主业资产单位的范围。

(三)把原企业集团的负担进行企业分摊

1、债务负担:

① 原则上债务跟着资产走;

② 留下适当比例的部分债务(指辅业资产的债务); ③ 可以全部由主业承担。

2、人员负担:

① 辅业资产的全体职工; ② 主业分流下来的富余人员;

③ 主、辅业改制前的离、退休人员,采取经济补偿金的办法,留给辅业企业。

(四)确定闲置资产(不良资产)

1、积压库存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加工协作件、零部件(积压一年以上的);

2、久拖未决的在建工程(形不成生产能力的);

3、两年以上未见效益的长期投资;

4、三年以上的应收往来帐款;

5、短期流动资金中的,几年未处理的短期证券的股本价差;

6、生产能力过剩的厂房、设备;

7、待摊费用(久拖未摊的)。

(五)对辅业资产进行合理合法的处置

1、对从事社会管理性的资产要无偿的交给社会管理;

2、对从事社会公益性的资产采取逐年补贴、逐年减少的推向社会,2-3 年内;

3、对各类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4、把有自负盈亏能力的辅业企业改为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没有自负盈亏能力的改为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

(六)在主、辅业资产范围内,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开展有偿服务。

(七)对无自负盈亏能力的企业进行经济支持(扶持)。

1、让渡产品;

2、让渡部分市场;

3、增加适当的关联协作;

4、无偿的占用企业部分知识产权(或低价的占用),商标、商誉、专利技术、工业产权等,或土地使用权;

5、资金支持和占用;

6、分红的贴补。

(八)不断强化辅业资产改革,争取2-3年内走向市场。

八、债务重组

(一)补充资本金。将占用的国有资产、欠款、欠税、欠电费、财政拨款等变为

国有资本金,增大资本,减少负债。

(二)企业间的债转股。

(三)委托中介机构托管债权(委托资产管理公司)。

(四)与银行债权人商定减轻债务。

1、降低原贷款利率(已挂帐的贷款);

2、挂帐停息;

3、用低利率的新贷款还高利率的老贷款(陈年贷款);

4、商定把部分债务转移控股单位;

5、折扣式的偿还债务(银行呆、坏帐)。

(五)募新资还旧债。

1、还公司债。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做大,通过改制增加新股东,新投资还公司债;

2、还股东债。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做适当,新股东收购的存量股份,还给因形成公司资产的股东的负债。

(六)股转债。

资产负债---净资产---股权大---从资本公积、资本金中转入企业应付款。

(七)资本运作偿还债务。

1、出售资产;

2、出售股权;

3、土地使用权变现;

4、固定资产变现。

九、人员重组(安置、经济补偿)

(一)需安置的人员范围

1、辅业资产企业的全体职工;

2、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产企业职工;

3、主业分流的富余职工;

4、原企业的离、退人员;

5、需重新安置的工伤及重病员工;

6、需特殊照顾的职工遗属。

(二)处置

1、以改制为时点,改制前的6类人员进辅业资产;

2、改制后人随资产走。改制后有主业、辅业,会产生新的退休人员;

3、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一定为界限,如某种办法执行截止至2006年;

4、支付各种经济补偿金。

(三)支付的类别

1、前三类人员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2、对离、退人员支付超支的工资补贴、住房补贴、福利超支补贴、超支的劳保补贴、适当的殡葬费。

3、工伤、重病、遗属的特殊补贴,除买断工龄外,支付适当补贴。

(四)支付的标准:(实际操作中都很难行得通)

1、前三类:

① 按劳动部的标准支付12个月工资;

② 按破产企业的标准,每工龄年1个月平均工资; ③ 每工龄年支付1个月,但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标准。

2、离、退人员:月平均工资*10年。

3、工伤、重病、遗属酌情照顾。

(五)支付的来源:

1、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买补充医疗保险);

2、改制企业的净资产;

3、控股单位的净资产;

4、政府补贴;

5、土地使用权的变现。

(六)支付的方式:

1、现金支付;

2、实物资产支付(一般作价入股);

3、负债支付。

(七)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方法:双买断

1、身份和工龄置换,保留岗位。适用实物资产支付(作价入股)。

2、身份和工龄置换,离岗走人。适用现金支付和负债支付。

(八)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帐务处理:

1、挂资本公积金;

2、挂负债、应付款;

3、转成资本金,入股。

(九)对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处置办法:

1、成立基金,统一管理;

2、由职工个人作价入股;

3、与经营者达成协议,如:企业支付职工未来20年的哪些费用。

十、知识产权的处置

(一)范围

1、商标、商誉;

2、专利技术;

3、非专利技术;

4、工业产权。

(二)处置

1、商标商誉的处置: ① 本企业改制,不作价入股(已体现在本企业净资产中了); ② 向其他企业投入,评估作价入股;

③ 为辅业企业无偿使用一段时间,2-3年,逐步转为有偿使用(租赁、作价入股),或者待辅业企业创造新的商标商誉时退出。

2、其他知识产权:

① 成熟型的知识交权一般不作价入股; ② 成长型的知识产权可以适当作价入股; ③ 新增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入股; ④ 新购买的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入股。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 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比例≤20%; ② 高新技术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比例≤35%; ③ 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反向性。

作价入股比例不是越大越好:评估值大 作价入股股份大 公司股本大 公司税后利润小 公司发行新股 价格小。

十一、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一)辅业企业改制土地使用权有优惠政策。

(二)土地使用权有偿处置:

1、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机构)。

2、处置: 1)作价入股:

① 国家作价入股,直接持股; ② 国家作价入股,委托控股单位持股;

③ 土地使用权进入控股单位的资产帐户,再作价入股; ④ 进改制公司的控股单位,交出让金,再作价入股进改制公司。2)租赁:

① 国家直接租赁,收租金;

② 国家直接租赁,与企业控股单位分享租赁金; ③ 使用权评估进控股单位资产帐户,再向改制企业租赁; ④ 进控投单位帐户,交出让金,再向改制企业收租金。

十二、财务重组(要注意帐务处理)

1、三年以上的应收、应付最好不进。

2、在建工程(久拖未决的)或形不成盈利能力的在建工程最好不进。

3、计提各项损失准备。

4、保证主营收入占一定比重。

5、剔除各种补贴、补助、罚没收入等(计算盈利时剔除)。

6、资产与负债要相匹配。

7、要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构,独立的财务决策。

8、要有独立的银行帐户、纳税帐户。

9、长期投资不见效益的,要剔除。

10、核销闲置资产。

十三、发起人资格

(一)只能是自然人和法人。

(二)有一半居住在国内。

(三)股份在设立公司后三年内不得转让。

(四)投资一般不允许用股权投资。但实际中有,最好不超过20%。

(五)投资一般是无形资产与货币资金,一般不投实物资产。

(六)主发起人的股权,一般改制不能≥95%。各地不一,北京90%,上海75%。辅业资产改制,国有股≤75%。

(七)发起人投资禁止捆绑式(禁止兄弟俩式的资产捆绑上市),加大了管理难度。

(八)发起人协议书应关注的问题:

1、资格;

2、明确投入资产数量;

3、明确投入资产性质;

4、明确发起失败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5、明确改制过程中中介机构的费用各自承担的比例,指的是发起失败后的承担。

十四、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

(一)范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上市公司加董事会秘书。

(二)存在问题:

1、一股独大。股东会一人控制,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实现。

2、董事长一言堂。内部人控制。

3、监事会形同虚设。

4、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薄弱。

5、关联人士从不回避。

6、两个关系理不清(党委会和董事会搞不清,董事会和经理层搞不清)。

(三)规范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财务负责人。发展趋势增加营销负责人。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规则。即:议事程序、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准则、工作条例。

3、公司高管人员的选聘程序合法化。① 对高管人员的任职考察做在选聘之前; ② 公司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③ 监事也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④ 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⑤ 监事会召集人(主席)由监事会推举; ⑥ 总经理由董事会选聘;

⑦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要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选聘; ⑧ 董事会秘书由董事会聘任; ⑨ 董事会、股东会人员决议是最终决议(国企,不应再到主管机关审批)。

4、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合法化。① 公司法规定的六种人不行; ② 市场禁入者不行(违规人员); ③ 公务员。

5、禁止双重任职:

1)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控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兼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董事长和总经理要分开任职(企业规模达一定程度的时候)。3)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只能在公司独立任职,不准在外面兼职兼薪。

4)公司的财务核算机构人员要相对独立。5)建立外部董事、外部监事制度。① 外部董事要达到1/2(不在公司拿薪的); ② 外部监事力争达到1/2。

6、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1)任职资格:

① 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 ② 不是公司前十名自然人股东; ③ 不在前五名法人股东单位任职; ④ 在公司无亲缘关系; ⑤ 不是公司的供应大户(关联交易的客户);

⑥ 相对的专业人士,即:法律、财务、市场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⑦ 每年在公司至少工作15天; ⑧ 不在公司中介机构任职; ⑨ 最多任5家独立董事。2)主要职责:

① 对公司选聘董事、监事有提名建议权; ② 对股东大会的议案有提案权和征集股东权; ③ 对公司选、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有表决权; ④ 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有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利; ⑤ 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有表决权。重大是指:

第一,资产管理:公司发行新股;增资扩股;发行中长期债券;兼并收购;重大资产重组;重大资产租赁、转让等。

第二,财务管理:经营方针、策略;中长期发展规划;高管 人员薪酬计划(年薪、持股、股票期权、养老保险);财务决算;内部股设计; 重大关联交易审核。

第三,投资管理:重大投资项目(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重大对外投资;重大的新品开发。关于独立董事的几点思考:

1)国外独立董事现状:美国62%,英国34%,法国27%。人士大部分是退休的CEO。(推行这种制度)2)国人独立董事现状:500-600名,上市公司要求至少要有会 计人士,按国内要求至少要有3000名。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在试点。

3)国内、国外的独立董事作用比较: ① 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框架限制了作用;

② 忽视了专业人员的作用,大多只注重了名人效应;

③ 独立董事的报酬,不是薪水,叫“职务补贴”。独立董事是否可以持公司股份?国外有,国内限制,不超过1%。薪水有高有低,没有标准。

7、理顺两个关系:

1)理顺董事会与党委会的关系 ① 党委书记、董事长一人兼; ② 机构能合并尽量合并,精简高效。2)理顺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 ① 尽可能总经理由董事长选聘; ② 总经理尽可能从市场选聘;

③ 分开任职要有一定的条件,企业有了一定的资产、规模。

8、加大经营者的激励: ① 推开年薪制; ② 经营者持股; ③ 股票期权试点;

④ 经营者的商业、补充养老保险。

9、强化经营者约束: 1)依法办事,建章建制。

2)建立高管人员诚信勤勉义务制度。

① 公司董事对公司负责,以公司利益率最大化做为自己的出发点; ② 不准贪污、行、受贿; ③ 不准侵占;

④ 不准在股东会未知情情况下,与公司签订任何关联交易; ⑤ 公平对待公司每一个股东; ⑥ 不能任意泄露公司任何商业机密;

⑦ 不准自己的亲属、子女干与公司竞争的事情; ⑧ 代理律师、合伙人也不准干与公司竞争的事情。3)建立关联人士的回避制度

① 经营者年薪、薪酬计划由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订; ② 高管人员。

10、建立董事会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

1)追究哪些人:投赞成票的;投弃权票的;投反对票会议记录无记载的。

2)如何追究:建立决策责任赔偿制度;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11、在董事会下面建立专业型专家咨询机构(应会用人)、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

十五、经营者持股

(一)基本目的:

1、先到位。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先到位。

2、绑在一个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消除“58”岁现象。让经营者通过持股,加大了收入,免除了退休以后的窘迫现象和养老后顾之忧。人不在,股份在,利益常在。

(二)基本原则:

1、形成跳楼机制。要让经营者通过出资持股有风险压力。

2、考核兑现。给经营者确定考核目标,达到目标才能兑现。

3、开始走小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法规。防止社会不平衡,员工不平衡。小步不停走,稳步向前行,成功以后再张扬,墙内开花墙外香。

(三)入股方式:

1、存量持股。持有的是原有企业股份,没有新的增加。如用控股地位或融资持股,叫做经营者收购。经营者收购是经营者持股的一种方式,要慎重。

2、增量持股。改制后,经营者持有的是新增的股份。

3、存量与增量相结合。

(四)持股的股权形式:

1、岗位股。原有股东拿出一部分股权,设置董事长、总经理岗股,与岗位挂钩,在岗则有,不在岗后没有,每年分红时兑现。

2、经营者的“才能”作价入股。做为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入股。(我个人

认为不合适,因为它与无形资产不一样,“才能”不能依附于产品,不稳定,也无法估价)。

3、二级市场锁定股份。股东与经营者达成协议,从本企业二级市场购一定股份放到那,给经营者。目的是让经营者跟着跑,规定在几年后才能上市。

4、自然人入股。

5、技术股。经营者本身也是企业发明创造的持有者时。

6、虚拟股份。

7、期股期权。原有的股东让渡一部分股份未来的所有权,奖励经营者,但需经营者购买。

8、股票增值权。

1)净资产增值权。如:公司选聘经营者时帐面净资产1.2元/股,要求经营者三年后增至1.5元/股,增长后的净资产数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经营者。

2)市值增值权。如:当年发行时1.47元/股,三年后如果市值增至1.8元/股,拿增值部分乘以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

9、股票期权。公司与经营者达成协议,用现在的股票值购买几年以后的

股票。如:97年400万,到99年价值2亿。

10、经营者散购。通过融资收购公司股份,达到控股的地位。

(五)经营者持股的资金来源 法律规定的:

1、个人工资。

2、个人借款。

3、个人的知识产权。法律无规定,实际可操作的:

1、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公积金节余。(暗中操作)

2、股东的奖励。1)分红奖励; 2)股份奖励; 3)净资产增值奖励。

3、经济补偿金。

4、企业代为融资。

(六)企业代为融资的方式和渠道

1、渠道: 1)大股东单位。

2)企业自身。(记帐方式:经营者个人欠企业的款)3)战略投资者。

4)金融部门。(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各种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各种投资公司)5)向外商融资。

2、方式:

1)企业代为融资,企业出面担保。2)个人融资,股权质押。3)个人融资,大股东单位担保。4)以工会的名义融资。5)成立新公司融资。

(七)经营者持股人的范围:

1、一企一策,因企而定。根据实际情况定。

2、企业大范围小,企业小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3、主要瞄准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者。

4、一般企业选择的范围: 1)董事长、总经理;

2)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管人员; 3)所有的高管人员;

4)所有的高管人员及部门经理; 5)经营骨干(业务骨干)、技术骨干。

(八)经营者持股企业必备的条件:

1、公司制企业;

2、盈利企业;

3、有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订持股方案及考核;

4、财务报告真实可靠;

5、制订相应高管人员的职务消费标准;

6、股东会审议通过。

(九)持股比例:

1、一企一策,因企而宜,因地而宜。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许可的范围衔接。

2、大型企业经营者不能持大股。

3、经营层之间不能平均持股,要拉开差距。

4、一般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的经验数据: 1)公司股本500万以下的,经营者持大股;

2)公司股本500万~3000万左右的,经营层持股20~30%; 3)公司股本3000万~1个亿左右的,经营层持股10~20%; 4)公司股本1个亿~5个亿的,经营层持股5~10%; 5)董事长、总经理在经营层持股40~50%。

(十)出资的比例:

1、经营者持股,不出资不行;

2、经营者全出资也不行,风险太大;

3、出资、融资、奖励按照一定的比例比较合适,北京市出台的政策是三三制。

(十一)经营目标的设置:

1、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企业3~5%,中、小企业5~7%。

2、年销售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

3、折旧定额或定率。

4、考虑职工的年工资增长水平,至少大于等于通货膨胀率。

5、下岗分流人员要限制。人心所向,兴旺发达。

(十二)考核:

1、建立高管人员薪酬委员会;

2、建立相应的经营者持股的经营目标的考核和兑现考核制度;

3、坚持每年一考评,一个任期总考核;

4、制订公司经营者持股的管理制度;

5、考核结果向股东会、董事会呈报(考核结果)。

(十三)兑现:

1、达到经营目标:

1)奖励、出资、融资的股份全部兑现; 2)奖励、出资、融资的分红要兑现; 3)经营者任职到期离开岗位,所持股份变现。① 上市公司,最好是上市流通变现; 公司回购变现; 转让给其他股东变现。

② 非上市公司采用上述后两种方式。

4)任职期满愿意继续持有公司股份,尊重其意见,继续持股分红。

2、达不到经营目标:

1)客观原因造成的。(天灾人祸、身体健康原因、正常的组织调 动、经批准的辞职)考核:

① 出资的股份要兑现;

② 融资、奖励已经到期的股份要兑现; ③ 上述三种的分红要兑现; ④ 未到期的、其他股份取消; ⑤ 是否变现由董事会根据情况酌定。2)主观原因造成的。(违规、违法直至犯罪;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强行违反规定、决策造成公司重大损失;未经批准的私自辞职)考核:

① 出资的股份不能剥夺,可以持有; ② 其他股份及其今后的分红取消; ③ 适当的追回融资和奖励股份的分红; ④ 给予适当的经济制裁;

⑤ 股份不变现。盈利好了可按当时的市值变现。

(十四)操作流程

1、向管理当局提出设想;

2、聘请适当的专业咨询公司对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

3、提出经营者持股的初步草案;

4、将初步草案提交公司管理当局讨论修改,订立初步方案;

5、将初步方案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政府有关部门);

6、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改制工作(评估师、律师);

7、在评估确认资产的基础上,拟定经营者持股的正式方案;

8、将正式方案送交有关部门审批;

9、制订公司的管理制度、经营者持股管理办法、章程等,缴纳出资、验资;

10、召开公司创立大会,通过上述各种方案、制度、章程,选法定代表人。

11、工商登记。

(十五)利弊分析

1、好处:早持股、早受益。

2、弊端:经营者霸住岗位,固化;有风险,弄不好就是侵犯国有资产。

十六、员工持股

(一)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90年以前,内部职工私募的方式,批了120家; 第二阶段,92~94年,定向内部职工持股,搞了3500家; 第三阶段,94年7月1日至今,大量的职工持股会、股份合作制。

(二)主要形式:

1、内部职工持股;

2、公司职工股;

3、自然人股;

4、职工持股会;

5、专设职工持股的有限公司,但不能超过50人;

6、协同经营者持股;(戏称“二奶股”,隐姓持股,有风险无法律地位)

7、股份合作制。

(三)资金来源。

(四)融资渠道与方式。

(五)比例,不上市没人管,上市要求统统回购。

(六)购股价格:每股净资产;社会公众股为新股发行价;益价发行;每股净资 产加一定手续费。

(七)操作流程:

1、公示职工持股人员名单;

2、其他与经营者持股一样,没有考核。

(八)职工持股会:

1、性质:暂定为社团法人。

2、登记方式: 1)以社团法人登记; 2)以工会名义登记; 3)不登记,挂靠在工会下面。

3、管理组织: 1)职工持股会代表大会 权限:① 决定持股会增资扩股; ②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理事会;

③ 委托代表参与公司股东大会,行使公司的股东权利; ④ 相应履行股东出资义务。2)理事会

① 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管理机构; ② 受职代会委托,参加每的股东大会; ③ 负责持股会的分红,增资扩股具体事项; ④ 负责职工之间持股的股权转让。

4、人员范围: 1)公司的董事、监事; 2)公司的在职职工;

3)公司派往分、子公司的职工; 4)公司的离退休人员;

5)公司控股股东单位的职工(变成董事、监事)。

5、增资扩股的形式: 1)随公司增资扩股而增; 2)受让其他股东股份。

6、管理: 1)章程; 2)管理办法;

3)日常管理机构---理事会。

7、经费来源: 1)工会经费; 2)公司成本开支;

3)在持股会分红中先摊销后再分红。

8、持股会之间的股份转让: 1)基本原则: 不转让,不交易,不流通,不上市。2)公司没有回购义务。3)转让按一定程序。

① 每年按季度或集中办理;

② 价格一般是上未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扣除当的分红。

(九)利弊分析

好处:

1、早改制、早持股、早上市、早发财;

2、有利于搞经营者持股;

3、中小企业对职工有好处。

第一,每个员工都是骨干,调动了积极性; 第二,盈利速度快,分红利益大。弊病:

1、年股利,没有年薪;

资产的管理流程 篇7

关键词:U872,总账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不平衡

目前,国内高校对用友U872固定资产业务的研究较多。比如陈小红(2010)指出,在处理本月固定资产减少业务时,出现了系统提示不能进行该操作的问题;高建立、陈小明、马建萍(2011)指出,用友U872 软件的固定资产子系统生成固定资产减少凭证时,要手动修改“累计折旧”科目的借方金额,否则将出现固定资产子系统与总账系统对账结果不平的现象;蒋纯丽(2013)指出,固定资产减少时,系统生成凭证上的“累计折旧”科目金额有误;薛梅、温希波(2014)提出了固定资产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思路;张自广(2015)指出,在处理固定资产减少和原始卡片相关业务时,累计折旧存在金额错误的情况;周丽(2015)提出了用友U872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中出现的两个问题。

上述各位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思路一般有三种:一是从后台SQL修改相关数据,使得总账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平衡;二是在总账子系统中做一张凭证使得总账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平衡;三是修改固定资产卡片折旧金额,删除相关的凭证。

笔者认为以上思路的可操作性都不强。从后台修改数据库只能解决固定资产折旧这一问题,至于其他问题则难以通过这种方法解决。修改相关凭证可能会使学生误认为任课老师在找托词掩饰自己对该软件的掌握程度。所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对用友U872 软件的研究,通过举例说明解决总账子系统与固定资产子系统不平衡问题的办法。

一、操作员分工设置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对操作员分工随意的现象。如:让账套主管制单,让出纳填制付款凭证和收款凭证等。操作员的科学分工,不仅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不相容职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需要。科学的操作员分工不但可以形成互相合作的流水程序,而且可以形成严谨的查错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员分工应如表1所示。

二、账务账套和固定资产账套期初余额的勾稽验证

例:江苏顺风公司在2013 年6 月1 日,拥有一套办公用房,初始价值为678400 元,累计折旧为270610 元。该办公用房使用期限为50 年,每个月计提折旧778.23 元。为使操作流程简单易懂,假设账套主管只启用用友U872 的总账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

参考步骤:首先,账套主管登录企业应用平台,进入总账子系统的期初余额窗口,录入“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期初余额。其次,资产管理员注册登录企业应用平台,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原始卡片录入窗口,录入该固定资产的编号、原值、累计折旧金额、使用日期和使用部门等相关资料。最后,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1所示)。

图1 中,固定资产账套原值和累计折旧为固定资产子系统中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金额;账务账套原值和累计折旧为总账子系统中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和累计折旧期初余额。

三、资产增加时账务账套和固定资产账套的勾稽验证

接上例,2013 年6 月10 日,江苏顺风公司财务部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5000元。不考虑增值税。

参考步骤:资产管理员登录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卡片”→“资产增加”,进入固定资产卡片页面,填写上述增加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使用部门等资料;然后点击“处理”→批量制单”,弹出批量制单窗口,输入相关实验资料后(如图2 所示),点击“制单”,弹出填制凭证窗口,填写相关实验内容,点击“保存”后退出。需注意的是,该张凭证在固定资产子系统产生后将传递到总账子系统中。由于该张凭证是付款凭证,所以需要出纳登录总账子系统,点击“凭证”→“出纳签字”,执行签字后,由账套主管进入总账系统执行审核。最后,总账会计进入总账系统执行记账。

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时,由资产管理员点击“处理”→“计提本月折旧”,系统自动计提本月资产折旧。此时,点击“处理”→“折旧清单”,出现如图3所示页面。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当月增加的资产不计提折旧。图3中,系统所提折旧仅为办公楼6月份折旧额,所以总账子系统中的固定资产原值总额应该是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和本月所购笔记本原值之和,而累计折旧金额则是总账子系统中办公楼累计折旧额加本月办公楼折旧额。点击“处理”→“批量制单”,然后分别由账套主管和总账会计执行审核凭证、凭证记账、结转损益(当月分摊到管理费用中的累计折旧)等流程。最后,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4所示。

图4 中,6 月底固定资产原值(683400 元)为期初余额(678400元)与本期购入固定资产原值(5000元)之和;累计折旧金额(271388.33元)为累计折旧期初余额(270610.00元)和本期办公楼折旧额(778.23 元)之和。可见,在上述流程下能解决在增加资产时,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套和财务账套的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金额不平的问题。

四、资产减少时账务账套和固定资产账套的勾稽验证

接上例,2013 年7 月10 日,由于使用不当,该笔记本损坏。经公司讨论决定,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损坏笔记本作报废处理。此项报废业务发生清理费用150 元,清理收入100元。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照提折旧。

参考步骤: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处理”→“计提本月折旧”,系统自动计提本月折旧后,点击“处理”→“批量制单”,生成转账凭证。填制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用778.23,管理费用——折旧费用81.67;贷:累计折旧859.9。

对上述凭证进行审核、记账、转账生成等相关步骤后,由资产管理员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如图5所示。

图5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为6月底(7月初)账套中累计折旧金额(271388.23 元)加上7 月计提的办公楼折旧(778.23元)与笔记本电脑7月折旧(81.67元)之和。固定资产账套和账务账套原值一致,固定资产账套累计折旧和账务账套累计折旧金额一致。可见,在上述流程下能解决在减少资产时,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套和账务账套的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金额不平的问题。

五、资产减少折旧后续账务处理流程

接上例,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卡片”→“资产减少”,弹出“资产减少”窗口,“减少方式”输入“报废”,“清理收入”输入金额“100.00”,“清理费用”输入金额“150.00”;点击“增加”,弹出“所选卡片已经减少成功”信息提示。然后,点击“处理”→“批量制单”,生成转账凭证。填制会计分录:借:累计折旧81.67,固定资产清理4918.33;贷:固定资产5000。

账套主管和总账会计分别对该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账,然后资产管理员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6所示。

图6中,固定资产原值(678400元)为6月底(7月初)资产原值(683400元)减去7月报废资产原值(5000元)所得;累计折旧金额(272166.46 元)为6 月底(7 月初)累计折旧金额(272248.13元)减去报废计提的折旧额(81.67元)所得。

总账会计进入总账子系统,对于发生的清理费用,填制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150;贷:库存现金150。对于发生的清理收入,填制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1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同时,按会计准则要求,应该将总账子系统中报废的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应填制会计分录:借:累计折旧81.67;贷:固定资产清理81.67。最后,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值,填制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4886.66;贷:固定资产清理4886.66。

账套主管和总账会计对上述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账。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执行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7所示。

对图7 的分析说明如下:办公楼原值为678400 元,累计折旧为270610 元。每个月办公楼应计提折旧金额为778.23元,在6 月和7 月两个月计提折旧,总共应计提折旧1556.46元。总账子系统累计折旧期初余额270610元与两个月累计折旧之和272166.46元,与图7所示实验结果一致。

六、结语

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在用友U872 软件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处理时,不需要从后台修改数据库数据,也不需要人为做一张凭证调整累计折旧金额,只要理解、掌握固定资产子系统期初余额录入流程、固定资产增加流程、固定资产减少流程、计提折旧流程、凭证生成流程,以及固定资产子系统和总账子系统之间的凭证对应关系,就可以避免账务账套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账套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不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陈小红.用友ERP-U872财务系统应用疑难解析[J].财会月刊,2010(35).

高建立,陈小明,马丽萍.用友ERP-U872环境下固定资产减少业务之处理[J].财会月刊,2011(10).

张文福.用友U872累计折旧处理改进[J].财会月刊,2014(9).

薛梅,温希波.固定资产系统期末处理业务难点[J].财会月刊,2014(17).

张自广.用友U872固定资产系统累计折旧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

上一篇:酒店工作月计划书范文下一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互助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