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信天游

2024-10-12

民族音乐——信天游(精选8篇)

民族音乐——信天游 篇1

高赞陕北民歌——信天游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学院:

年4月10日2010

摘要:如果说民歌是民族的魂魄。那么陕北民歌成长在川道里、窑洞中,代代传唱,生生不息,生命无限,它们是黄土高原上的传世经典,留我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也是中华民族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关键词:信天游、淳朴、声音澄澈、民族情怀

我的家乡在山东,也许谈信天游有些数典忘祖的感觉,但是还是想写一个关于信天游的论文,只是因为欣赏,喜欢,喜欢信天游歌曲中中发自内心深处的歌声。第一次接触信天游并有所了解是在高中的能力课上,因为山东教改高考要求增加一门能力考试,当中包括音乐的学习,介绍各地的民歌,从那会起才接触的陕北信天游,其实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刨洋芋》,当然这个是山西民歌,不能算是信天游的范畴,但是小时候就觉得山陕民歌很好听,有种让人接触心灵,沟通最原始的灵魂的感

觉·········

下面就从信天游入手来详细的介绍一下。“信天游”是 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 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陕北民歌包含着陕北人民淳朴的情感,几多悲欢离合,几多哀怨情长,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会激起我们的想象。所以,爱陕北民歌。爱听民歌,大气、振奋、催人上进。可以说陕北民歌是所有民歌精品中的极品。因为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所以陕北历史的积淀实际就是中国历史的积淀;陕北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所以陕北民歌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就是多民族音乐的集大成之作。

都说民歌是民族的魂魄。那么陕北民歌成长在崖伴上、川道里、窑洞中,代代传唱,生生不息,生命无限,常听常新,它们是黄土高原上的传世经典,留我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也是中华民族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陕北的民歌特点是高亢、婉转、明朗、悠长、质朴、雄浑、厚重的曲调,而陕北民歌又以信天游为主的歌词,可以说上述也是信天游的特点。那么歌词方面特别有陕西地方特色它的歌词特点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它用比兴作为形象思维的手段,去选择生活,提炼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统一的艺术形象。这就是“索物托情”或“触景生情”。这两种传统的表达方法在信天游的长期发展中,已成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它一般是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句式多样,节奏鲜明,灵活自由。内容表现更为比较丰富完整的故事。最常见的大多都是情歌,歌词中实在但又不失浪漫的话语表达着这片高原上纯美的爱情。比如:龚琳娜在血色浪漫中演唱的一个插曲《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歌词如下:

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细箩箩淘沙半箩箩金,妹绣荷包一针针,针针都是想那心上人.哥呀,我前半晌绣后半晌绣,绣一对鸳鸯常相守,沙濠濠呀水留不住,哥走天

涯拉上妹的手.哥呀,我前半晌绣后半晌绣,绣一对鸳鸯常相守,沙濠濠呀水留不住,哥走天涯拉上妹的手.哥呀。

歌曲中表达的是爱情,感情质朴,自然真切,实在是将陕西人淳朴善良的性格体现的完美。同时还体现出,陕北民歌曲调,一般是两句一段,长的每首可达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这其实并不是信天游独有的特点,但是陕西人将信天游反复的吟唱体现出的意境却是独一无二的。

下面以几首歌曲为例,详细介绍信天游。《脚夫调》又名《拉骆驼》 , 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 ,米脂一带.它以高亢有力、激昂奔放、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音调,深刻地抒发了一个被地主老财逼出门外,有家不能归的脚夫的愤懑心情,和对家乡、妻子的深切怀念。歌曲一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但是,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希望和要求常常化为泡影,他只好把仇恨埋藏在心底,继续流落在外,过着艰难的生活。下句“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旋律一起即伏,大幅度向下的音调,正是这种愤恨不满和感慨情绪的交织。这是信天游中基调有些悲凉的那种,但是在这首歌曲中却依旧是带着那么朴实的态度,没有对生活放弃,依旧是行走在悲苦的逃命途中,没有对生活放弃,依旧内心中对怀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生活还是得继续,这种生命的韧性是黄土高原特别的礼物,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着这么一株绽放绿意的“信天游”,给陕北的人们以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寄托。

那么接下来,就浅谈一下个人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

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母语”。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和音乐精髓的积淀,浸润着华夏祖先千百年的智慧和灵感,它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从对民族音乐的欣赏人手,它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包括对地理环境位置、历史变迁、社会生活、习俗的认识了解,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中特殊的心理感受方式、意识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使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音乐优秀传统的内蕴是重视人格、人论、道德、情感的提升,强调音乐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因此,“诗言志”、“歌咏言”、“寓教于乐”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经典。通过大量的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比如对河北民歌《小白菜》,陕北民歌《兰花花》,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等类似情绪表达的歌曲欣赏的同时可以增加我们对于生活历史以及民俗的把握很有帮助。

结束语:对于信天游,有着相比其他民歌更深的情怀,在那澄澈干净的嗓音中,我们能够听到来自最原始的声音,使我们脱离世事的纷扰,给我们一丝放松的时刻,感激信天游带给自己的享受!同时,一个民族的音乐是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寄托着这个民族最深刻的情怀,这也是我对民族音乐总结的解释。

民族音乐——信天游 篇2

信天游的歌词

优美、生动、形象、凝练, 既充满生活气息, 又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 这是信天游歌词的最大特点。触景生情, 即兴创作, 这是它产生的方式;有感而发, 反映人民的生活爱情、思想感情, 这是它的内容。信天游的歌词上下两句为一个段落, 两句一韵, 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上句起兴, 借物比喻;下句点题, 阐明主题。它的段落一般在一二至四五段内, 但根据情节的需要 (如叙事曲) , 有的歌词则长达几十段之多。

信天游的歌词每句多以七言为主, “二、二、三”为基本节奏。如:“樱桃好吃树难栽, 朋友好友口难开。”“人凭衣衫马凭鞍, 婆姨凭的男子汉。”上句为七言, 下句多于七言的句子也很普遍。如:“芝麻开花直到梢, 咱二人交朋友直到老。”“拔起黄蒿带起根, 你打你的主意我离我的婚。”除此以外, 少则六言, 多则十几言的句子也为数不少。如:“三十里 (的) 明沙二十里 (的) 水, 五十里 (的个) 路上看一回你。”

比兴是信天游歌词的主要特点。比即打比方, 兴乃托物起兴。比兴即是把一种抽象的、不具体的或不易直说的事理情节, 通过一种形象的、化虚为实的联比喻表现出来。

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是比兴应用的三个主要方面。1.环境描写:“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 受苦人盼过好光景。”这首信天游通过山野盛开着的鲜艳的山丹丹花, 比喻劳苦大众盼望幸福, 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2.衬托人物:“五谷子 (那个) 田苗子数上高粱, 一十三省的女儿 (呀) 数上蓝花花好。”这首信天游用五谷之中高粱最高来比喻一十三省中最出众的姑娘蓝花花, 比喻准确、形象、恰当。3渲染气氛:“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革命力量大发展。”这首信天游有声 (雷) 、有色 (闪) , 用一种挟雷闪电的磅礴气势比喻革命队伍红旗如海、刀枪如林的威武阵势, 使人仿佛看到了那革命烈火的熊熊燃烧, 仿佛听到了那摧毁反动堡垒的隆隆炮声, 使人为之振奋。

赋, 是信天游歌词的另一特点。赋即直言其事, 不加任何描绘、修饰, 把事物的原形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如:“端起饭碗想起你, 眼泪滴在饭碗里。”“手端上饭碗大门上照, 眼泪跌在大门道。”这几句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思念爱人的女子那种凄伤、焦急的心情。又如:“你在 (那) 高山我在 (那) 沟, 探不上拉话招一招手。”这首信天游上句写了一对恋人身处的环境, 下句写了互相爱慕的感情。这虽是远隔的招一招手, 但却蕴涵着多少不言而喻、意味深长的深情。这种赋的手法使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劳动人民那种坦然、直率、敢爱敢恨的真挚情感。

陕北地方语习惯用的叠词在信天游中比比皆是。如形容一位姑娘的容貌, 便用这样的语言描绘:“楞格曾曾鼻子花扑楞楞眼, 红格彤彤口唇白格生生脸。”衬词在信天游中极为多见。这些衬词大多采用插入在正词的空隙之间, 不引起结构扩充的“镶嵌式”。如“蓝莹莹的天气 (呀) (哎呀老命) 起 (上) 白 (哟) 雾, 没钱 (那个) 才把 (呀) (哎呀老命) 人 (上) 难 (哟噢号) 住。”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叠词、衬词, 使信天游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口语化, 语气更为贴切自然, 加强了旋律的流畅性和节奏的鲜明性, 对表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信天游的结构

信天游的音乐具有高亢宽广、节奏自由、起伏跌宕、委婉动听的特点。它那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鲜明的西北韵味、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使这种山歌具有了很强的艺术魅力。形成信天游音乐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的音乐结构、旋法、调式、节奏等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与研究。信天游音乐的两乐句大多为4+4的方整形结构。这种结构虽然短小, 但在这简短的形式中却展示了完整的音乐构思, 刻画出了鲜明的音乐形象, 寓丰富于洗练之中。信天的旋法, 最多见的一种是两句均为高起低落, 另一种为第一句高起高落, 第二句为高起低落。两乐句的落音第一句为主、属或下属音, 第二句为主音。自由延长音的广为应用, 是信天游音乐节奏的一大特点。它一般多用在词曲相结合、语气停顿的句读或句尾处。信天游中为数最多, 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另一节奏型为切分节奏。

黄土高原空旷深邃的地理条件, 使人们在劳动、放牧, 需与沟峁对面的人互相问候、交流信息时, 往往形成轻头、重尾, 加大关键字句力度, 拖长音值的发音习惯。信天游的调式主要有徵、商、羽三种。徵调式为数最多。信天游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音域不宽, 用音简洁, 节奏鲜明, 结构方整, 风格较轻松、明快、诙谐, 多反映的是爱情内容。除男子外, 也常为妇女在田头院落劳动、干家务或静夜独思时所唱。由于受环境、地位、性格等影响, 因此形成了这类信天游小调般的音乐特点, 一般多用平腔来演唱。另一类信天游音域宽广, 节奏自由、悠长, 旋律起伏跌宕 (演唱者常用真假声相结合的高腔演唱) 。曲调时而激越奔放, 时而委婉深情。乐曲表现的既有亲人别离之悲, 也有走西口、揽工人的相思之情;歌声中也更多地充满了对黑暗世道愤愤不平的愤懑之情。

陕北民歌其他体裁如小调、酒曲、秧歌调等, 音乐结构复杂 (三四至七八句不等) , 旋律变化多端, 不易学唱和记忆、不易流传, 只为少数人掌握。而信天游简短的结构, 具备了易学、易记、易唱、易传的条件, 再加上它明快、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 因此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正因为如此, 在众多民歌类型中, 信天游独占鳌头, 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深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民族, 有着灿烂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应该指出, 在信天游中, 也不乏一些低级落后的内容。统治阶级为了达到他们剥削欺压的目的, 麻痹人民, 使其俯首听命, 大肆宣扬什么“穷的富不了, 富的穷不了”、“升官发财是天注定”等封建的“宿命论”。而经济文化落后、知识的贫乏, 又使这些观点影响甚大, 有着一定的市场。如信天游中就这样唱道:“不怨不恨财富过, 单怨自己命太薄。”“荣华富贵命里生, 我妈妈生我是苦命人。”烙有旧中国、封建社会印记的一些淫秽色情、打情骂俏的内容在信天游中也时有所见。但瑕不掩玉, 这些低级落后的内容只是为数很少的部分, 健康、优美、闪烁着劳动人民思想光华的动人诗句, 则是信天游中数量最多, 占有主导地位的主流。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号召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工农兵、深入生活, 向群众学习, 汲取民间文化艺术的营养, 使文艺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为新时期引吭高歌。在《讲话》的精神指引下, 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走出小鲁艺, 投身于社会的大鲁艺之中, 经过搜集整理优秀的民间艺术并认真地学习吸收和创作, 使当时的解放区很快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李季同志创作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便是其中有影响的一部。

这首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长诗, 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质朴优美的语言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的创作成功, 是作者深入生活, 向群众学习, 掌握了信天游的特点规律, 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借鉴发展再创造而得来的。作者在创作中用了三种手法:1.直接引用信天游原词。如:“碗瓜瓜点灯半炕炕明, 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白日里想你穿不上针, 黑夜里想你吹不灭灯。”2.在信天游原词的基础上, 稍加改动, 变成新词。如:“紫红犍牛自带楼, 出门喜欢回家愁。”作者改成:“紫红犍牛自带楼, 革命的心事人人有。”这类信天游保留了上句起兴的原词, 加入了下句点题的新句, 使之更生动妥切, 阐明了主题, 并富有新意。3.作者用熟悉的信天游格式和语言, 创作出新的内容。如:“一杆杆红旗大家扛, 红旗倒了大家都遭殃。”“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 不是闹革命咱俩结不了婚。”“革命救了我和你, 革命救了咱庄户人。”作者直接应用这一格式进行的再创作, 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使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并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歌剧《蓝花花》、电影《刘三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今天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创作成功, 正是作者沿着《讲话》指引的道路, 走着一条当年创作《王贵与李香香》所走过的道路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党音之:《陕北民歌精选》,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2].王朝闻:《美学概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陕北信天游变身音乐剧 篇3

《山》剧以山丹和石柱这一对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本真爱情,作为戏剧冲突的核心与载体。彰显了黄土文化的地域性,展示了陕北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剧作者把关注的焦点倾注在普通人物的命运上,塑造出典型环境里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山》剧把人物的命运融入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舞台上始终洋溢着浓郁的陕北文化氛围:陕北的山水、陕北的窑洞、陕北的剪纸、陕北的唢呐、陕北的白羊肚手巾、陕北的羊皮袄、陕北的红灯笼、陕北的大红枣、陕北喝酒的大碗、大红喜字、陕北的山丹丹花,尤其是陕北民歌(原版、改编、新作)量的集聚……一个个独特的陕北文化符号,构筑出独特的陕北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信天游读后感 篇4

(一)一个陕北地区小县城的纪委杨书记,为农村的老百姓解决诸如农妇的住宅房屋被村长以权势长期占有不还、一对农民老两口儿子打工死亡后的养老金被一个警察采取非法手段掠走、村民因缺水发生械斗险些闹出人命等等问题。事情看似都不大,但是处理起来却颇棘手,牵扯的方方面面关系很复杂。主人公纪委杨书记在上任伊始,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把这些事情都给妥善地解决,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并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信天游歌颂他,称他为“人民青天”。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

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

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

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

信天游读后感

(二)日前,我观看了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主旋律题材影片《信天游》。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陕西农村几个老百姓身上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一个个故事:为了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能入土为安,一个可怜的老人伴随着两具装尸的棺材在漫长的申诉路途中苦苦煎熬;为了一块被人霸占的宅基地,她从一个风韵少妇一直告到白发苍苍,上访时间长达32年;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9000元的抚恤金,一对老两口无数次在人面前下跪„„面对着这些最底层的农民,被称为“农民青天”的某县纪检委书记梁雨露拍案而起,他敢于批评不正之风,敢于承担责任;不以自己的仕途为重,不怕得罪人;敢于打硬仗,敢于同黑恶势力叫板;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最终他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影片中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清晰、深刻的印象。他做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把老百姓当父母孝敬,他时时刻刻都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影片短短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带给我的深思却远远没有就此停止。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更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穷自己毕生的时间去做的事!

信天游读后感

(三)今天观看了由着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主旋律影片《信天游》。该片根据着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

扮演“杨书记”的是着名喜剧小品演员郭达,他将这位“戴着官帽的农民”、把老百姓当父母去孝敬的“儿女官”诠释得淋漓尽致、真实感人。全片没有一句说教和口号,好似“真人真事”的新闻报道,以电视台记者“我”到黄土高原采风民歌《信天游》,偶然的一场村民械斗使一个农村小官进入镜头,“我”的摄像机也在《信天游》歌声中不知不觉地随着小县城的农民官走进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镜头中清晰起来。影片大量选用普通农民演出,用农民浑然天成的形象、用他们自然的眼睛和饱经沧桑的面庞去表达电影要说的一切。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2年的上访路?为什么会有欺压乡民的恶霸?为什么农民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呼唤青天?梁雨润说:“自古以来,人们把当官的叫做父母官,意思是说他们是一方百姓的父母。这种观点千百年来名正言顺地压在老百姓的头上,如今我们要给他翻过来!(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不是做父母官,而是要做子女官,让那些把老百姓当做父母的人去做官。”鲁迅先生的话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你看:那弯曲的山路,贫瘠的黄土,不屈的小草,不干的黄河,多么像农民的画像!他们从来就不善于表达自己,更不会包装自己。从共和国的诞生,到新中国的日益富强,哪一个阶段没有农民兄弟的贡献?共和国的元帅说:新中国是数万万农民兄弟用车轮推出来的。共和国的领袖说: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黄土虽然贫瘠,却是农民兄弟的脊梁,就是这脊梁,驮载着历史的脚步,从古走到今,也必将从今天走向未来。九亿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用冯导的话说“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看完这部影片后都应该思考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梁书记他以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被誉为“百姓书记”、“爱民干部”。而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又该如何向他学习呢?

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实在干事。工作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整天夸夸奇谈、纸上谈兵是没有实效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认真对待,认真去做。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事的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难。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烦。

信天游观后感课件资料 篇5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题为《信天游》的电影,本以为自己对这一题型的影片不感兴趣,总认为这类影片乏味的很。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的内心开始澎湃,心情跟着剧情起伏不定。这部影片真的很有意义,我认为组织这次活动的人真的好有见识啊!我们能从中体会好多,学会很多。《信天游》的故事发生在黄河岸边、黄土地上,讲述了唱着“信天游”的底层老百姓身上发生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一幕幕。片中,纪检委书记梁雨露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这一角色由郭达扮演,其原型为山西运城纪检委副书记、原山西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去年梁雨润曾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讲述他的故事的报告文学《根本利益》出版后也引起强烈反响,曾获“迎十六大百部重点献礼图书”等多项嘉奖。

影片通过一个拍摄民歌“信天游”的电视编导的视角,以类似纪录片的直白手法,,把农民 疾苦搬上银幕,刻画出青天父母官杨雨润的形象。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随着这个小县城一位纪检干部的走进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影片情节很简单,一个陕北地区(看情景应该是,信天游民歌、黄河、黄土地)小县城的纪委杨书记,为农村的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农妇的住宅房屋被村长以权势长期占有不还、一对农民老两口的儿子打工死亡后的养老金被一个警察采取非法手段掠走、村民因缺水发生械斗险些闹出人命等等。事情看似都不大,但是处理起来却颇棘手,牵扯的方方面面关系很复杂。主人公纪委杨书记在上任伊始,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有黑恶势力威胁他),把这些事情都给解决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并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信天游歌颂他,称他为“人民青天”。影片最后杨书记高升为市委纪委书记,片尾有行字:中国有九亿农民。

片尾一行字:我们有九亿农民。意味深长。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民问题,我们的政权基础就可能出现问题。记得是有人说过一句话,谁得到了农民,谁就掌握了政权。今天或者是以后,我们会不会失去农民呢? 想为农民做事就要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国,过去以农立国。中国人三代以上大多是农民出身,刚刚解决还不完全解决的温饱问题曾是我们世代父辈的梦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为之而辛劳耕种终其一身。即使今天,农业产值依然为国家做着巨大的贡献。一座座高楼大厦,有我们农民兄弟的血汗。

要记得农民的恩情而不是让“霓虹灯下有血泪”。人民的公仆就更应该怀着报恩的心理。报谁的恩?要报人民的恩,要报农民的恩。不知道大家看过没看过一部关于毛主席的电影,影片中主席看到卫士带回来农民们吃的东西,他老人家流泪了,因为那根本不是人能吃的东西,不是一个天天与庄稼为伍的农民应该吃的东西,更不是用小车把我们的革命推向胜利对我们恩重如山的农民应该吃的东西。毛主席为什么能流泪?因为他就是农民,他懂得农民,他感恩农民,他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保先教育,至少要让我们的共产党员建立起对农民的情感。今天的杨书记也说了,我就是头上有顶官帽的农民。他这样想了,与农民有感情,才能体会农民的疾苦,才能为农民的“小事”竭尽全力,才能真正的为农民谋福址。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自己既为我们党有梁雨润同志这样的好干部而骄傲,也为那些对人民群众的痛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党员干部而痛心,更加感受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影片中,自己有以下几点感受:

学习梁雨润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事的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难。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本职工作就是要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牢记“学生事,无小事”,努力为学生解决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要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一片爱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学习梁雨润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教育学生要从平常小事做起,当学生有意见、闹情绪的时候,要在兼顾学校和学生利益的前提下面做好引导工作。在平时要开创性的开展活动,注重学生道德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三方面的同步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我为电影中一身正气的县纪检委书记杨雨露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而感动,为陕北贫苦农民为讨公道几十年上访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震撼,为浑身匪气的法警队长嚣张的气焰而愤怒,为许多各级干部对待农民的态度、漠视党的形象而羞愧。杨书记敢于同腐败现象和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学习杨书记,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实事的公仆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党员,要听民声、理民事、解民难,把百姓 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满腔热情地反映、解决群众的问题和疾苦,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虽然我们现在都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我们也要学习杨书记身上的品质,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2011/12/21篇二: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些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小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电影中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我们也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就如同共产党的领导,终究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社会生活。篇三:《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 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

鱼 水 情 深

《信天游》看完了……

简单的叙述手法,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淳朴的人物形象,粗犷豪放的西北民歌以及广袤贫瘠的黄土地,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全部。影片朴实的如同一个淳朴的西北汉子。虽然朴实,但自始至终却有许多种复杂的情感在我的心中汹涌、激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赚去了我一些热泪。《周恩来》、《焦裕禄》也是叫我流泪的影片。主人公杨雨露书记身上的感人之处很多,诸如:淳朴、正直、果敢、善良、无私等等。但我认为,在他身上最闪光、最耀眼、最让人敬佩的应该是——善良。

影片中的四件事情应该是最够能集中、深刻的体现他的善良了。此外,我觉得在他的言语中也能够非常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来。

杨书记语录

一、老百姓的事,对于我们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他们都是比天还大的事。(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老 百姓的事,不管对于自己还是他们自己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截然不同的认识观,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状告了十几年,几十年;)

二、我也是农民,不过是顶着一个官帽子的农民。(我们都十分痛恨会忘本的人,但是当我们自己忘本的时候却又常常全然不觉,心安理得。即使是村官,也决不会在农民面前,主动的将自己当成农民,于是,就算是在自家前后随便转转,手上也必定要端个保温杯。于是,当手持状纸的老汉立在一群衣冠楚楚、肥头大耳者的面前时,也就只能如同一截枯朽的树桩了。)

三、如果告状的是我们自己的父母,我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试问世间有多少当官的能够这样想,而又这样做呢?想还容易,做就更难!因为,世人之中尚且还有,不将自己父母当作父母的人在。再要让他们将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不是很可笑?)

四、什么是党性?党性就是要有人性。(从来没有听人这样给党性定义的,草率得甚至有些粗俗,但又是那么恰如其分,一针见血。确实,说得那样漂亮,又能有什么

作用呢?最基本的要求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事实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吗?)……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地说:如果杨玉露不是一个县纪委书记,没有相应的实权,他还能够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吗?确实,如果他没有这样的权利,他也许、甚至一定办不到。但我相信:只要他是一名党员,如果是一个农民,他就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农民;如果是一名工人,他就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工人;如果是一位教师,他就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为,他的灵魂是伟大的!高尚的!先进的!

话又说回来,全国的县纪委书记成千上万,其余的更不用说,但是,又有多少可以和他比肩呢?对少数人而言,要求他们达到一半都成为不可能。因为对他们来说,叫他们不要贪污,已经是比天还高的要求了。可见,能否办成事,有时更多的不是取决于能力,而是取决于品质,取决于心地是否善良。我是一名教师,虽然没有杨雨露那样的权利,但是我和他一样,都是农民,都是一名党员。并自认为自己还有篇四:电影信天游观后感 电影《信天游》观后感(转载于:信天游观后感)上周三在影视百花园观看了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主旋律影片《信天游》。该片根据著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扮演“杨书记”的是著名喜剧小品演员郭达,他将这位“戴着官帽的农民”、把老百姓当父母去孝敬的“儿女官”诠释得淋漓尽致、真实感人。全片没有一句说教和口号,好似“真人真事”的新闻报道,以电视台记者“我”到黄土高原采风民歌《信天游》,偶然的一场村民械斗使一个农村小官进入镜头,“我”的摄像机也在《信天游》歌声中不知不觉地随着小县城的农民官走进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镜头中清晰起来。影片大量选用普通农民演出,用农民浑然天成的形象、用他们自然的眼睛和饱经沧桑的面庞去表达电影要说的一切。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2年的上访路?为什么会有欺压乡民的恶霸?为什么农民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呼唤青天?梁雨润说:“自古以来,人们把当官的叫做父母官,意思是说他们是一方百姓的父母。这种观点千百年来名正言顺地压在老百姓的头上,如今我们要给他翻过来!不是做父母官,而是要做子女官,让那些把老百姓当做父母的人去做官。”鲁迅先生的话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你看:那弯曲的山路,贫瘠的黄土,不屈的小草,不干的黄河,多么像农民的画像!他们从来就不善于表达自己,更不会包装自己。从共和国的诞生,到新中国的日益富强,哪一个阶段没有农民兄弟的贡献?共和国的元帅说:新中国是数万万农民兄弟用车轮推出来的。共和国的领袖说: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黄土虽然贫瘠,却是农民兄弟的脊梁,就是这脊梁,驮载着历史的脚步,从古走到今,也

必将从今天走向未来。九亿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用冯导的话说“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看完这部影片后都应该思考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梁书记他以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被誉为“百姓书记”、“爱民干部”。而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该如何向他学习呢? 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实在干事。工作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整天夸夸奇谈、纸上谈兵是没有实效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认真对待,认真去做。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事的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难。作为一名教师本职工作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要把他们视为己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融入自己的一片爱心,这样才能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我深感欣慰。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容易厌烦的工作,需要责任心很强,这时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去对待。学生对有些知识不了解,要仔细地讲解,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锁金二小 陈广水篇五: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通过一个拍摄民歌节目的电视编导的视角,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带着人们走进一位县纪委书记的心灵深处,影片通过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县纪委书记杨雨露同志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当村民们为了打井而发生檄斗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挺身而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奔走为村民筹措16万元资金;当一位可怜的老人为了冤死的儿子和上访过程中死去的丈夫,伴随着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13年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帮助其解决了问题,使死者入土为安;当一位农村妇女为了一块被人霸占的宅基地,她从一个风韵少妇一直告到白发苍苍,上访时间长达32年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为其讨回了公道;当一对老夫妻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9000元抚恤金,老两口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时,是杨雨露同志不惧黑恶势力的威胁,在县委的支持下,惩治了黑恶势力,为他们送去了迟到的公正。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事本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可管可不管,但杨雨露同志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既然遇上了,就要管到底,正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人民群众把他的事迹编入“信天游”的曲调中,送给他“人民青天”的美誉。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自己既为我们党有杨雨露同志这样的好干部而骄傲,也为那些对人民群众的痛苦漠不关心、麻木

不仁的党员干部而痛心,更加感受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影片中,自己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一、党的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一切权力是人民给的,党的执政地位来源于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拥护和信赖。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心甘情愿地跟着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流血流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全身心地响应党的号召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理解党和国家的开放改革政策,克服个人的困难,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人民群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更是我们党执政和长期执政的坚强基础。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上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也才能永远保持党执政的合法性。

二、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一个农民为了讨回公道上访13年,一位老人为了一块宅基地上访32年,一位老人为了9000元的抚恤金上访300多次,一位村长为了解决一口关系全村人生活的井而多次找到县政府而得不到解决,其中有我们的部分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漠,宗旨观念不强的原因,而更重要 的还在于我们考核、评价干部的机制不完善,对宗旨观念不强、不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不能及时地予以处理,干部队伍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唯上不为下、唯权不为民,党内腐败现象的蔓延与此不无关系。只有通过完善机制和制度,使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受到重用,使不关心群众疾苦,对本应为群众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干部受到处理,才能真正形成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立足本职,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的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执政以后,党的干部在各级领导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党员干部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有的直接面对群众,有的不直接面对群众,但工作的目标都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作为每一名党员,特别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作为政法委机关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协调、组织政法部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区人民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称号。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 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全国人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甚至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住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人民的心声。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该片根据著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我也查了一下关于他的资

料,发现的是2003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可见我们党是由先进力量的,我很喜欢他说过的两句话:“官可以不当,老百姓的事不能不办。”、“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样的人真的是用自己真实行动服务人民,这是我还没做得到的。

民族音乐——信天游 篇6

敬爱的党支部:

课堂上老师讲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信天游》。我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触不大,只是觉得里面的主人公是个好人,却不知道他的背后代表着什么。

《信天游》是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主旋律影片,根据著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某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全片没有一句说教和口号,好似“真人真事”的新闻报道。

再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2年的上访路?为什么会有欺压乡民的恶霸?为什么农民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呼唤青天?共和国的领袖说: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黄土虽然贫瘠,却是农民兄弟的脊梁,就是这脊梁,驮载着历史的脚步,党章网从古走到今,也必将从今天走向未来。九亿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

对此,中国共产党员应该做些什么呢?最根本的还是要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而是需要共产党员做出表率,拿出实际行动。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在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人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消极影响也明显增加。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虽然是少数,但极大地败坏了党的声誉,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对这些完全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少数腐败分子和害群之马,要依照党纪国法严加惩处。党章网不少党员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了,考虑个人的得失多了。党员和党的干部如果只关心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就不会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的事情。这些,群众都会看在眼里,发展下去,必然会产生党与群众脱离的危险。在执政的条件下,党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最根本的就是党能否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必须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并且指出:“违背了党的宗旨,就没有资格做一名共产党员。”

如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向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上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拥护党、信任党,才会以中国共产党所带领的新中国感到骄傲、自豪。

2011年3月11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党员思想汇报:党员的人生价值观

民族音乐——信天游 篇7

宁夏“山花儿”和陕北“信天游”具有相同的爱情主题, 是劳动人民追求个性解放和幸福自由的真实写照。两地民歌中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千古流传, 共同表达了男女彼此间魂牵梦萦的柔情蜜意。或无限思念、或痛苦追忆、或深沉雄浑, 或细腻委婉。两地民歌情爱表达独具特色, 在中国民歌史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探索研究的目光。

一、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

一般来说民歌的具体生成背景因其所涉情节和过程体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 但总体来看不外乎人文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两大方面。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为地域民歌抹上了泥土的底色, 并成为地域民歌最为重要的生成背景。歌中表达出种种不同艰辛生活背景下的真挚爱情, 使民歌在主题上更加凝练, 在内容上更加丰富, 在情节上更加感人。

旧时宁夏男子出门大概多数是“人祸”或“天灾”使然。流落到异地他乡, 人地两生、举步维艰。主人公仿佛总是置身于生死边缘, 或时常处于凶险万端的恶劣环境, 内心极度的悲怆、思念、渴盼等使宁夏“山花儿”充满浓郁的悲情。即使怀揣远方心上人的牵挂, 也会因生活所迫和时空所限而感到遥不可及, 偶尔短暂的相会成为他们对于生命的最大奢望。如宁夏“山花儿”:

“树枝上落的个雀雀儿, 半空里飞的个山鸦;你给我绣个肚兜儿, 我给你买个手帕。”

陕北男子走西口多因遭受荒年、颗粒无收, 更像是“天灾”的必然, 当然也少不了“人祸”的蹂躏和摧残。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漫漫路途异常艰辛, 异地谋生痛遭凌辱。“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陕北人深深眷恋着生生不息的土地, 大气而豪放地抒发着胸臆, 享受着爱情的酸甜苦辣。生存的困境使陕北“信天游”盈积了生命的惆怅与忧郁, 发出对命运的怨叹与思索。但旋律听起来更加轻灵飘逸, 意蕴悠长。如陕北“信天游”:

“两绺绺麻绳绳捆铺盖, 过不了日子咱走口外 (走西口) 。叫一声妹妹你不要哭, 哭成个泪人哥怎上路 (出门揽活) !”

因为生活所迫而“走口外”的揽工汉或脚夫, 徒步或吆喝着骡马结伴而行。因为生存问题被迫与家人痛苦地分离, 在异地遭遇天灾人祸、受人盘剥、思念家乡等是他们咏唱的主题。如:

“天上的星星配对对, 人人都有干妹妹。一对对鸭子一对对鹅, 干妹子在硷畔 (窑洞前的场院) 上照哥哥。一山山高来一山山低, 掏一回苦菜我看一回你。”

旧时男性在西北乡村农业家庭中处于支撑地位, 外出揽活客观上打乱了家庭成员正常的生活秩序, 尤其是妻子的思想和情感天平的倾斜, 使其成为最大的悲剧主角。描写女性的情歌在文化内涵上多指向对出门男人的复杂情愫和对自我的放纵。这在客观上也为更加多样化的情爱主题营造了丰富的生成背景。

二、两种情歌情爱表达的性格特征

宁夏“山花儿”与陕北“信天游”除了歌曲类型本身的差异外, 也取决于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传统、习惯、风俗的不同。就情爱表达的性格特征而言, 应包含“情缘”“情爱”“情思”“情别”“情怨”“情伤”等彼此独立有相互关联的情节。“情缘”多为一见钟情式。“情爱”则多了生活的基础。“情别”是“情爱”故事的延伸和升华, 也是对爱情生活的残忍的考验。情歌中的“情思”多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着力渲染情人间相思的痛苦与牵挂, 是文学性艺术性最强的类型。此外, “情怨”与“情伤”则更属于悲剧性主题类型。总之, 情爱表达的性格特征各有体现、异彩纷呈, 可以归纳为:相爱之情、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对比两种情歌的性格特征, 较之宁夏“山花儿”的含蓄委婉, 陕北“信天游”则更加粗犷、率真, 甚至大胆、直白一些。在人物的介入方面被欺凌、被压迫的妇女阶层成为最广泛的切入点。

1. 表达男女之间相爱之情

任何一种情感, 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在日常劳作中, 吟唱宁夏“山花儿”或是陕北“信天游”是一种排忧解闷的生活方式, 它完全融入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如宁夏“山花儿”《园子里长的是绿韭菜》:

园子里长的是绿韭菜 (呀) , 不要割 (呀) , 你叫它绿绿地长着。哥是眼睛妹是泪 (呀) , 不要眨 (呀) , 你叫她亮亮地闪着。

又如:“天不下雨 (者) 拉雾 (起雾) 了, 看不见那一棵树了;一见尕妹 (者) 糊涂了, 我忘了回家的路了。”

从中可以体会到宁夏“山花儿”的含蓄、委婉和内灵的特点;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陕北“信天游”的粗犷、率真和直白的性格特征。如《拉手手》:

你要拉哥哥的手, 哥哥 (咋) 要亲你的口。拉手手, 亲口口, 咱们两个圪崂崂里走。

陕北“信天游”重在强调刻骨铭心的情爱, 充分体现了对家人或情人的不尽思念。内容和情趣上, 亦不分夫妻关系, 亦或是情人关系。如陕北“信天游”《九连环》 (部分片段) :

“桃树花开粉团团, 新交的朋友面粘粘 (热恋) 。有心一去不再来, 一对对毛眼眼怎丢开。麻雀雀过河不沉底 (溺水) , 三年二年忘不了你。上一道坡坡过一道梁, 见不上哥哥好心慌。墙头上跑马还嫌低, 面对面拉话还想你。阳坡上的圪针 (干草渣子) 背洼的艾, 挨打受气我还要来。剜起黄蒿带起根, 我和你这辈子不离分。漫天的云彩风吹散, 咱俩的姻缘人搅乱。芦花子公鸡绿尾巴, 倒灶鬼 (不干正经事的人) 媒人害了咱。”

原生态的“信天游”是对陕北人爱情和情爱的忠实记录和描述, 火辣滚烫的语言把情爱骚动和苦苦相思以及男女之间的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陕北“信天游”《搭伙伴》:

“白翎子雀来白雀子窝, 你不晓得哥哥没老婆。白翎子雀来白雀子蛋, 你不晓得妹妹没老汉。你没老婆我没汉, 咱二人一块搭伙伴。”

物质生活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极度恶劣, 但男女之间的情爱是完全可以远离物质条件的极度的精神愉悦。再如陕北“信天游”《交朋友》:

“灰眉子黑狗你不要咬 (叫唤) , 我给你寻一个羊羔脑 (羊头) 。土眉子娃娃你快快睡, 你干大 (情夫) 在外起 (外面) 活受罪。扎花花枕头咱两个枕, 叫我们死囚 (自己丈夫) 睡炕棱。花呢子被面咱二人盖, 叫我们死囚盖麻袋。”

这首“信天游”描述了一个传统视角下的“坏”女人对自己情人的大胆表白和百般纵容, 诙谐中略带残忍的“情爱”当属另类。但唯有如此才真实地展示出饱受欺凌和摧残的陕北女人, 表现出陕北“信天游”的原生状态。

2. 表达男女之间离别之痛

相爱无疑是甜蜜的, 相守才是幸福的, 但由于种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 男女总要面对无情的分别。旧时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下, 分别可以称得上是生离死别, 使“山花儿”和“信天游”的离别主题变得更加悲怆, 更加揪心。如宁夏“山花儿”《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走 (咧) 走 (咧) 走远 (咧) , 越走 (呀) 越远了, 眼里的花花飘满了, 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你把尕妹子的心拔了, 眼泪花花儿把心淹了。”

如陕北“信天游”《想婆姨》:

“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 那达 (何时何地) 想起婆姨那达哭。叫一声哥哥你不要灰 (情绪低落) , 哪一个出门人引婆姨 (带着家眷) 。正月里来锣鼓响, 想起我的婆姨好凄惶, 年年月月一个炕上睡, 不晓得婆姨在哪里?”

又如陕北“信天游”《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咱见面容易拉话话 (说知心话) 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话招一招手。得见村村不见人, 我泪疙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在旧时人文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酷性和复杂性背景之下, 较之陕北“信天游”表达男女之间离别之痛的随心与率性, 宁夏“山花儿”的性格特征就显得更加克制和隐忍, 内心巨大的伤痛被无形的文化习惯和风俗习惯紧紧包裹着。

3. 表达男女之间相思之苦

爱情之苦莫过于相思, 相思之极莫过于单相思。情爱表达的极致则莫过于对男女之间相思之苦的真实记录和鲜活描述。宁夏“山花儿”在相思之苦的描述中显得内敛、执着、深沉、凄美。如宁夏“山花儿”《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白麻纸糊的个窗亮子, 风吹着当啷啷响哩, 思想起阿哥的模样儿, 青眼泪刷拉拉淌哩。”

又如《黄河岸上牛喝水》:

“黄河岸上牛喝水, 鼻子拉不到水里, 端起个饭碗想起了你, 青眼泪流在碗里。”

在描述男女之间相思之苦的情歌类型中, 陕北“信天游”表现出独特而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如陕北“信天游”《白脖子鸦儿朝南飞》:

“白脖子鸦儿朝南飞, 你就是哥哥的勾命鬼。半夜里想起干妹妹, 狼吃了哥哥不后悔。野雀子叫唤漫沟沟飞, 你就是哥哥的勾命鬼。站在圪塄 (土台子) 上看不见你, 泪珠珠好像连阴雨。”

如《那达达想起那达达哭》:

“前沟里下雨后沟晴, 什么时候留下人想人。想你想得像猫爪爪挖, 不知道出了啥麻达 (麻烦) 。阳洼的糜子背洼的谷, 那达达想起那达达哭。”

陕北“信天游”中既有痛苦的相思、美好的梦幻, 更多了一份爽朗、豁达、乐观、调侃, 乃至自嘲式的理解与解脱, 这是与宁夏“山花儿”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如《面黄饥瘦我想哥哥》:

“白葫芦开花上了架, 妹妹放不下你说过的话。大红公鸡墙上卧, 面黄饥瘦我想哥哥。端起饭碗想起你, 眼泪泡在饭锅里。想你想得大门口照, 眼泪流在大门道。想你想得见不上面, 口噙上冰糖像黄莲。想你想成个泪人人, 烧香打卦问神神 (求神) 。想你想得灰不塌塌 (情绪低落) , 人家说我像害娃娃 (怀孕) 。

又如:

“白面片片肉臊臊, 想你想成半吊吊。”“想哥哥想得心花花乱, 煮饺子下了锅山药蛋。想哥哥想得迷了窍, 压搬了个铡草刀。”“想哥哥想得浑身身软, 拿起筷子端不起碗。想哥哥想得眼圈圈红, 猫爪爪认成你的踪。”

如果把陕北男人比作厚重的黄土地, 那么女人脆个生生的信天游表现出的则是对陈旧传统婚姻观的挑战和对自己情爱直白的释放。这一类情歌的内容虽然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 但不失温柔婉约、细腻含情的一面, 陕北人大胆泼辣地抒发和阐释着情和爱这个永远被人们吟咏的主题, 无论是读来或者唱来, 一样令人荡气回肠, 大呼过瘾。

综上所述, 宁夏“山花儿”和陕北“信天游”同属山歌的体裁形式, 分别为各自地域范围的代表性民歌, 是最能代表西北部高原民歌地方特色和秦晋黄土高原民歌地方特色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主流歌种。它们在生成背景、内容情趣、文学意境等方面的相同性和相异性正反映出西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用情感浇灌而成的艺术语境,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虽然, 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但两种民歌独具一格的性格特征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李雄飞.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5年10月.

[2]刘育林.“信天游”与“花儿”之比较——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在划分.陕北民歌研究论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

[3]徐建云.陕北信天游和宁夏山花儿歌词比较.艺术教育, 2011年第3期.

民族音乐——信天游 篇8

陕北不是富庶之地,但贫瘠到极致也许是一种富足。陕北充满了神灵之气,秦始皇就多次巡边到陕北,世界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秦故道残留的路基至今还可并行六辆大卡车。20世纪30年代,红色根据地几乎损失殆尽,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陕北根据地保留并发展,最终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落脚点。当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时,延安举起他粗壮的铁臂奋起抗击,成为八年抗战的灯塔而名震全球,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在陕北这块土地上丰满了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使延安在历史典籍中辉煌到了极致,成为革命圣地。

在朴素的延安城里走着,一不小心,抬头就看见那高高的、黄土青青的窑洞,就听见历史从那里传来的隐隐回响。四壁黄土,一盏油灯,这里已经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但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我在窑洞里盘桓,看着这些绵软的黄土,我坚定地认为,窑洞是有生命的,它是思考的窑洞。延安岁月是毛泽东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刻,正是朴实的陕北人,使革命得到坚不可摧的支撐,而革命更使这块土地独一无二。

而“信天游”又是它的一大“特产”。我敢说,天下的情歌没有哪一处有陕北的丰富,没有哪一处有陕北人那样的细腻。“摸摸你的小手手,亲亲我的小口口,哥哥啊,我们俩一块过。”“半夜里想起干妹妹,狼吃了哥哥不后悔”……听着这些歌,你看那感情表达得多么直接、多么浓烈!

打扮黄土高原的还有剪纸。在陕北,剪纸把所有人家都贴满了,五彩缤纷。纵观那些剪纸,真是情切切,意绵绵,弯里绕着情,直里缠着爱。从窗花、枕头花、肚兜花、衣袖花、鞋花中,我看到了陕北的婆姨和女娃的心灵手巧和多情直率,他们剪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希望、对朋友的真情。

一路行程,尽管大多是黄土高坡,但“西部大开发”打开了陕北凝固的历史,古老与新生,荒凉与繁华,冷落与辉煌,就这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不应了民间所说的“陕北是一块圣土”吗?

上一篇:我实践我快乐作文下一篇:假如我是一名老师优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