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2024-09-29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精选11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篇1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编

亲戚:[今]旁系亲属。[古]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三章》)。

妻子:[今]爱人(女方)。[古]妻子和子女。[例]遂率妻子荷担者(《愚公移山》)所以:[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用来,靠它来。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绝境:[今]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无论:[今]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稍稍:[今]稍微。[古]渐渐地、慢慢地。[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唧唧:[今]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织布机声。

[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豪杰:[今]才能出众的人。[古]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何苦:[今]不值得做,犯不着。[古]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肉食:[今]肉类食物。[古]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卑鄙:[今]品质恶劣。[古]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垄断:[今]把持独占。[古]山川阻隔。[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大风:[今]大的风。[古]麻疯病。[例]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烈士:[今]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古]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牺牲:[今]为正义而死。[古]用作祭礼的牲畜。[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判论战》)交通:[今]来往和运输。[古]交错相通。[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秋天:[今]秋季;[古]秋季的天空。例如: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小生:[今]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古]青年人。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虽然:[今]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古]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一毛:[今]一角钱。[古]一根小草。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开张:[今]店铺开业。[古]广泛。例]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学者:[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古]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无赖:[今]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活泼好玩。

[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可怜:[今]值得怜悯。[古]值得同情。

[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于是:[今]承接连词。[古]在此。[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中间:[今]当中。[古]中,当中;间,夹杂着。[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以为:[今]认为。[古]以,把;为,当做。[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可以:[今]能够。[古]可,可以;以,凭,靠。[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从而:[今]连词。[古]从,跟随而而且。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会计:[今]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古]会,聚会;计,商议。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不必:[今]用不着;不需要。[古]不一定。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作文:[今]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写文章。[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感激:[今]深深的感谢。[古]感:感动;激,奋激。

[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痛恨:[今]十分憎恨。[古]痛心遗憾[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把:[今]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古]动词。握住,端着。

[例]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再:[今]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古]数词。两次,第二次。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篇2

关键词:《玉堂闲话》,古今异义词,双音词

古汉语中, 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 现代汉语既有对古汉语的继承, 也有发展, 既有同, 又有异。在阅读古汉语文献时, 辨清古今异义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古今异义词词义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及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弱化、词义强化等。

《玉堂闲话》是王仁裕重要的笔记小说, 作于晚唐五代时期, 具有较高语料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其语言特点显示了当时的语言风貌, 对其词义演变进行分析, 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当时词义发展演变的状况。本文就《玉堂闲话》中存在的古今异义双音词进行分析。

1、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表达的范围缩小。以“人物”“恩爱”“颜色”“人妖”“丈夫”为例。

(1) 恩爱:古汉语中指夫妻之间情谊, 也泛指深厚的感情。如:

①夫妻之间的情谊: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移。 (文选 ·苏武 · 诗四首之三)

②深厚的情谊:本乡县以孤女无主, 申报廉使。廉使即养育之。一二年间, 廉使怜其黠慧, 育为己女, 恩爱备至 (玉堂闲话 · 灌园婴女) 。其中, “恩爱”指父女之间的情谊。

现代汉语中, “恩爱”词义缩小为只表示夫妻之间的情谊。

(2) 人物:古汉语中表示人和物, 也可单独指人。如:

①表示人和物: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 房舍稠密。 (儒林外史)

《玉堂闲话》亦沿用此义, 表示人和物品:行经一城, 云是镇州, 其间人物稀少。又经一城, 云是幽州, 其间人物众广。 (玉堂闲话 · 阴君文字)

②单独指人:远则袭阴阳之自然, 近则本人物之至情。 (文选 · 何晏 · 景福殿赋)

现代汉语中也有此用法, 指文学作品中或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只想把这个阶段的土改工作的过程写出来……人物不要太概念化就行了。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③还可以表示人的仪表、气度。如:见那新娘子辛小姐, 真有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 嫁装又齐整。 (儒林外史)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人物”指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 词义由原来的“人与物”缩小为专指“人”。如:其人未出现以前与既出现以后, 而社会之面目为之一变, 若是者庶可谓之人物也已。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3) 颜色:古汉语中表示女子的姿色, 还可以表示面容、脸色以及色彩。

①表示女子的姿色: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玉堂闲话》也有此用法, 如:及旋军, 于河池县掠获一少妇, 甚有颜色。继朗悦之, 寝处于兵幕之下。 (玉堂闲话 ·河池妇人)

②表示面容、脸色:贺知之, 每夫还, 欣然奉事, 未尝形于颜色。 (玉堂闲话 · 贺氏)

③表示色彩:其子粗, 颜色红纤, 与今红粳不殊, 其味尤更馨香。 (玉堂闲话 · 竹实)

现代汉语中, “颜色”的词义由“女子姿色、容貌”之义缩小为只表示色彩。如:你看, 颜色和血一样, 多鲜艳。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4) 人妖:古汉语中表示男扮女、女扮男、行为怪异、不守常法的人, 或是指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如:

①指男扮女装、行为怪异之人:又有一男子, 亦乘马从之。此人妖也。北戎乱中夏, 妇人称雄, 皆阴盛之应。 (玉堂闲话 · 白项鸦)

②指人事上的反常现象:戎帅怒, 使人提上鞍轿, 捶其马而逐之, 尚以物蒙其面。云:“忌日礼不见客。”此盖人妖也。秦陇人皆知之。 (玉堂闲话 · 薛昌绪)

现代汉语中, “人妖”通常指中性的阴阳人经手术或注射激素而成变性的人。词义由“男扮女、女扮男、行为怪异、不守常法的人, 或是指人事上的反常现象”缩小为“指变性的人”。 如:泰国的人妖表演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热门生意。

(5) 丈夫:古汉语中男子都可称之为丈夫, 也可以专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如:

①男子:忽闻一丈夫、一老妪私语云:“久在逆旅, 今喜安居。” (玉堂闲话 · 醉入冢中)

②已婚女子的配偶:其丈夫则负担贩卖, 往来于郡。 (玉堂闲话 · 贺氏)

现代汉语中, 专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也可指有所作为的人。如: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2、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 词义发生了转移, 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1) 机械:古汉语中除了指各种机器、器械外, 还表示巧诈多机心。如:

①各种机器、器械:此物若不设机械, 因而取之, 则千夫之力, 百夫之勇, 曷以制之? (玉堂闲话 · 械虎)

现代汉语中也有此用法, 如:他们都是工农出身的战士, 一旦从敌人夺得机械, 便能熟练地加以掌握。 (杨朔 《前进, 钢铁的大军》)

②指巧诈多机心:且其机械独深, 朋邪日众, 将来之祸, 更有难言者。 (明史)

而现代汉语中, “机械”之巧诈、机巧之义已消失, 而是比喻人的思维比较呆板、没有变化。如:他们仍然是机械地在岗棚上挂起一面红旗。 ( 杨朔 《木棉花》)

(2) 警察:警惕、察觉之义:珂性多疑, 动有警察。 (玉堂闲话 · 张浚)

现代汉语中指依法维持公共秩序、保护社会安宁、促进人民福利为主要任务的人。如:警察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巡警, 古代指巡查警备, 用作动词, 如:朱梁尹皓镇华州, 夏将半, 出城巡警, 时蒲、雍各有兵戈相持故也。 (玉堂闲话 · 尹皓)

现代汉语指巡逻警察, 即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巡查警备”之义消失。

(4) 无赖:古汉语中有“无可恃, 品性不良、放荡撒野的人, 无聊、无可奈何”等义, 如:

①无可恃: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 ( 史记 ·张释之传)

②无可奈何:彭城夫人夜之厕, 虿螫其手, 呻呼无赖。 (三国志 · 卷二十九 · 魏书 · 方技传 · 华佗传)

③品性不良、放荡撒野的人。相当于现代的流氓、恶棍:他族中有几个无赖, 要想他法子, 诬他偷汉。 ( 文明小史)

④无聊:少年无赖, 曾在军伍, 常于佛寺安下, 同火共刲一羊, 分得少肉, 旁有一佛像, 上吻间可置之, 不数日婴疾, 遂此生赘肉焉。 (玉堂闲话 · 赘肉)

而在“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宋 · 辛弃疾《清平乐 · 村居》) 中“无赖”是指顽皮。

现代汉语中常常只指品性不良、放荡撒野的人, 如:上虞同乡会本为无赖所把持, 出面索人, 又为不佞所御退。 (鲁迅 《书信集 · 致章廷谦》)

(5) 院子:古代指仆役。如:后唐长兴中, 侍卫使康义诚, 常军中差人于私宅充院子, 亦曾小有笞责。 (玉堂闲话 ·康义诚)

后来指院落, 现代汉语沿用此义, “奴仆”之义消失, 如:一个月洞门过去, 却是一个大院子。 (儒林外史)

3、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 古今褒贬义有变化。

(1) 领袖:古汉语中指一个团队的头目, 没有褒贬倾向, 为中性词, 如:后京城获北戎间谍, 官司案之, 乃此妇为奸人之领袖。所听察甚多, 遂戮之。 (玉堂闲话 · 无足妇人)

现代汉语中, 领袖专指“国家或团体的领导人”或“指能为人表率的人”, 具有强烈的褒奖意义。如:走在我们前头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他们的璀璨光辉自然是不待多说了。 (秦牧《< 长河浪花集> 序》)

(2) 骨气:《玉堂闲话》中指人的体貌气质。感情色彩方面属于中性词, 如:驿将见悰骨气非凡, 内思之, 此或贵人。 (玉堂闲话 · 杜悰)

而现代汉语中, 骨气多指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 具有褒扬之意, 如: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

(3) 官僚:古代指官吏。如:约半月后, 忽晨兴开肆毕, 有一人若官僚之仆者, 直前揖之云:“官令召汝。” (玉堂闲话 ·何四郎)

现代汉语引申为仗着官位权势摆威风。常用于“官僚作风, 官僚主义”。词性有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如:官僚的作风会妨碍民主政治的进步。

总之, 《玉堂闲话》中出现的古今异义双音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词义缩小, 如“恩爱”“人物”“颜色”“人妖”“ 丈夫”;二、词义转移, 如“机械”“警察”“巡警”“无赖”“乞丐”“院子”;三、感情色彩变化, 如:“领袖” “骨气”“造化”“官僚”。

参考文献

[1]董志翘.中古近代汉语探微[M].中华书局, 2007.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古今异义词 辨析方法

古今异义词是指文言文中某些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的词语或短语在意义和用法上有明显差别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一些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如果学生按照现代汉语的含义去解读古今异义词,肯定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辨析古今异义词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确切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结合上下文辨析古今异义词

一篇文章是由多个语句组成的,而一个语句又有多个词汇组成,一篇文章中,任何一个词语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由于词汇的意义不是单一的,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词语在句子中的确切意义,要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就是说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文言文中有很多词汇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而这些古今异义词往往是理解某句话的关键,为了准确地翻译出各个句子和段落,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辨析古今异义词的真正含义,尤其是要根据这个词语前后语言单位的语境来判断。比如,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一句,“仿佛”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译为“好像、似乎”,如果按照这个词义来翻译这句话,显然是句意不通,这句话是在描述桃花源入口的情况:树林外就是水塘,前面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山洞,隐隐约约有阳光照射进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可以判断出“仿佛”在这句中应当翻译为“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另外,“开朗”在现代汉语中译为“乐观、畅快”,而在“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句中,“开朗”显然不是“乐观”的意思,通过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可以得知,这个词语应当翻译为“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二、通过语音来辨析古今异义词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部分构成的,由汉字组成的词汇自然也包括这三个要是,可以说,所有的词语都有规定的语音作为其外在形式,也有特定的意思作为其内涵,因此,词是音和义结合的产物,任何一个词汇的语音和词义都有特定的联系。同一个汉字和词汇,发音不同,其所代表的含义也不相同,因此,辨别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也可以通过发音的不同来判断,即根据音节来辨析古今异义词。比如,荀子的《劝学》中有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句话中,“以至”一词是古今异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有“一直到”的意思,通常用来表示范围、数量、时间、程度等的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等;而在这篇文章中,“以”字和“无”字构成了文言文中的固定用法,“无以”是指“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在这里是动词,意思为“到”。在诵读这句话时,我们通常会将“无以”两个字连起来读,之后有少许停顿,再单独读出“至”字,诵读时的句读是这样划分的“无以/至/千里”。因此,类似于这样的古今异义词,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来辨析,这也能帮助学生准确解读出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三、根据音节来辨析古今异义词

在现代汉语中,词汇基本上以双音词为主,而在古代汉语中,词汇基本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音节就能够表示出一定的意义,因此在诵读文言文时,教师要培养学生逐字阅读的习惯,让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解读,尤其是遇到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比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这句话中“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是指“丈夫的配偶”,而在古代“妻子”是指“妻子和儿女”,“妻”和“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再如,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有“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一句,在这句话中“亲戚”包括“内亲外戚”两个方面,一是指兄弟骨肉,二是指母亲、妻子家中的人的;在现代汉语中,“亲戚”表示“除自己家族外,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像这样的古今异义词还有很多,如“学者”,古文中需要拆分为两个字,译为:求学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学者”是一个词,指有专门学问的人。还有“交通”,《桃花源记》有一句“阡陌交通”,其中“交通”是古今异义词,要拆分为两个音节来翻译,指交错相通,而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水陆空运输的总称。

总而言之,古今異义词几乎是每篇文言文的知识点之一,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古今异义词,这也是他们准确翻译和解读文章的障碍之一,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辨析古今异义词的方法,使他们能够顺畅地翻译和理解文意,不断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进而促进他们文学素养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波. 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J]. 初中生辅导,2008(9).

[2] 周晓华. 掌握汉语演变规律学好古今异义词[J]. 文理导航旬刊,2010(10).

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异义词 篇4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例如: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2.词义缩小。

例如: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3.词义转移。例如: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

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B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D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E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F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G

由是感激(《出师表》)

感激:(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深刻地感谢。)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臀部。)夜篝火(《陈涉世家》)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崐。)

H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J

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K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L

烈士暮年(《龟虽寿》)

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Q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崐一事实的连词。)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情:(古:实情。今:感情。)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R

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S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虽人有百手(《口技》)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T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今:鼻涕。)

W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X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

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形:(古义:身。今义:样子。)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Y

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引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相同。)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Z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篇5

及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3.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4.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5.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6.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7.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28.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29.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0.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1.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2.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1

33.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4.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5.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6.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7.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38.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9.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0.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1.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2.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3.辛苦: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4.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5.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6.少年:古,青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7.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48.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49.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0.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1.形容: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52.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53.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4.风骚: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55.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6.尴尬: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57.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58.轻易: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59.野马: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60.果然: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61.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62.羊角:古,旋风,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63.虽然:古,虽然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64.无功:古,忘记立功,心无作为,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有功劳。

65.舅姑:古,公公婆婆,如“待晓堂前拜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66.县官: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67.无道:古,不称道,不称赞,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没有德政。

68.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69.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70.亲近: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71.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尘土。

72.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73.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biànyí)从事”;今,读作piányí,价格低廉。

74.不过:古,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联词。

75.反而:古,返回,从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上文意思相反。

76.反复:古,扭转并恢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77.感激:古,感动,奋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的感谢。

78.故事:古,旧事,前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79.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80.烈士: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81.穷困: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82.人情:古,人民的普遍情况,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情面,送礼。

83.身体:古,亲身体验,如“身体力行”;今,躯体。

84.首领: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85.私心:古,自己的志愿.心愿,如“恨私心有所不尽”;今,自私的心理。

86.私人:古,党羽,亲信,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个人和个人之间的。

87.响应:古,像回声一样应和,如“天下云集响应”;今,用言语行动来表示赞同.支持某倡议、口号等。

88.向前: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今,向前方。

89.行为:古,品行,作为,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

90.宣言:古,扬言,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宣告,声明。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

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

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

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

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

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

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

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

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

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

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

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

然自若!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篇6

一、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

二、词类活用 1.或棹孤舟 2.策扶老以流憩 3.乐琴书以消忧

4.园日涉以成趣 5.时矫首而遐观

3审容膝之易安 6.感吾生之行休 7.携幼入室 8.倚南窗以寄傲 9 感吾生之行休 10悦亲戚之情话 11.乐琴书以消忧 12.善万物之得时 13.眄庭柯以怡颜

三、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 2.悦亲戚之情话 3.将有事于西畴 4.既窈窕以寻壑 5.于时**未静

7.或命巾车 8.何不委心任去留 9.或植杖而耕耔 四、五个疑问代词释义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奚惆怅而独悲 3.复驾言兮焉求 4.曷不委心任去留 5.胡为乎遑欲何之

五、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①之

1.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君将哀而生之乎:

3.之子于归: 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5.悦亲戚之情话:

6.感吾生之行休:

7.何陋之有:

8.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

9.马之千里者:

10.怅恨久之:

② 以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3.王语暴以好乐: 把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余船以次俱进:

6.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7.舟遥遥以轻飏

8.木欣欣以向荣:

9.眄庭柯以怡颜

10.中丞匿溷潘以免:

1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③兮 :

如“归去来兮”

“大风起兮云飞扬”

④而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⑤来

“归去来兮”。

“盍归乎来!”.六、判断句式特征: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寓形宇内复几时? 3.将有事于西畴.4.农人告余以春及 5.复驾言兮焉求? 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乐夫天命复奚疑?

七、实词用法归纳

①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赵王畏秦,欲毋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琵琶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 引

引而不发:

引壶殇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乃引匕首提秦王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乃设九宾于廷,引赵使者相如

令查出引入上谕中

李凭箜篌引: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乘虚而入 :

聊乘化以归尽

乘鄂渚而反顾兮,秋科之绪风

自京师乘风雪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扶老以游憩

退而论书策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八、翻译重点语句: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5.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6.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 篇7

例: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2.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例:烈士暮年(《龟虽寿》)

3.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例: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4.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例:年已蹉跎(《周处》)

5.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例:令名不彰(《周处》)

6.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例:何坐(《晏子使楚》)

7.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 一事实的连词。)

例: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8.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9.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例:居数月(《塞翁失马》)

10.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摘选 篇8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例: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

例: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例: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

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篇9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通“嘱” 劝酒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 乘 .

山川相缪 “缪”通“缭” 环绕.

一词多义:

望:

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2西望夏口(向远处看,动词)

长:

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然:

1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4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件事,连词)

白:

1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2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歌:

1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2歌曰(歌词,名词)

3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1羽化而登仙羽:像长了翅膀一样 .

2乌鹊南飞南:向南 .

3西望夏口西:向西 .

▲名词用作动词

1下江陵下:攻占 .

2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打鱼 樵:砍柴 ..

3顺流而东也东:向东进军 .

▲ 形容词用作动词

1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整理 .

2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发白 .

▲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舞: 使…起舞 ..

2泣孤舟之嫠妇泣: 使…哭泣 .

▲意动用法

1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作伴 友:以…为友 ..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

徘徊: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望美人兮天一方 ..

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相与枕藉乎舟中

▲宾语前置

1.何为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

3.而又何羡乎

▲定语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

2.客有吹洞箫者

▲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2.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被动句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

虚词

之:

① 纵一苇之所如(主谓间)

② 凌万顷之茫然(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 扣舷而歌之(无意义,调节音节)

④ 倚歌而和之(代词)

⑤ 羡长江之无穷(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可不译)

而:

① 羽化而登仙(连词,表顺接)

② 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③ 自其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④ 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⑤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⑥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⑦ 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于:

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②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从,在)

③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④ 寄蜉蝣于天地(在)

六个成语

① 杯盘狼藉

② 遗世独立

③ 沧海一粟

④ 正襟危坐

⑤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⑥ 不绝如缕

文体常识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特点:1.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4.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文化常识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记日: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

既望:十六

古今异义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字词的类型。【教学重点】: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字词的类型,弄懂并辨析古今异义。【教学难点】:弄懂并辨析古今异义。

【教学步骤】:

一、实词、虚词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偏义复词

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实词----古今异义

二、问题:古今异义是怎么回事?

答案:古今异义是一个实词的意义由于某种情况从古代到现在发生了变化。

三、古今异义的常见类型。

1、词义扩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它们后来的意义扩大了,应用范围也广了。例:“江” :古义专指长江,现在指一切大的河流。

2、词义缩小。例:“臭”:古代泛指一切气味,没有好坏之分;现在只表示难闻的气味。

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转为表示乙事物,词义词性都有所变化。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4、感情色彩变化。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成了贬义词。

5、名称说法的演变 例: 《口技》:“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等。

四、学法指导:判断古今异义应注意哪些? 1.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判断。2.注意古今用词的变化。同一事物、行为,古代用某个词,而现代则用另一个词。3.明确古今异义的各种类型。

4.注意平时的积累,考查的一般都是课文学过的。

五、练一练 1.《口技》:“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词义扩大).股:古义:指大腿。

今义:1.机关、企业、团体的组织单位;2.绳线组成部分;3.股金;4.屁股。2.《强项令》:“妻子对哭。”(词义缩小)..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3.A.《口技》:“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词义转移).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B.《黔之驴》:“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词义转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4.《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专也”。(感情色彩变化)..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今义: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5.《岳飞》:“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名称说法的演变).师:古人称“师”,今天叫“军队”。另外如:古代叫“日”,今天叫“太阳”;古人讲“伐”,今天叫“攻打”。

六、考点。

(一)、各地中考试题中考查到的部分古今异义词: 1.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走:录毕,走送之。(古义:跑;今义:步行)3.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古义:碰、触;今义:抢夺)4.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5.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邮政事业的总称)

6.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7.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比喻没有出路的境地)

8.无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更不必说;今义:条件关系关联词)

9.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今义: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0.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古义:此为可以凭借;今:表许可,可能)

(二)、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D.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

【解析】:A句中“妻子”指妻子和儿女。B句中“狱”是“案件”,今指监狱。C句中“布衣”原是指所穿的衣服的质地,后指穿布衣服的人,即平民;现在专指布的质地,用布做的衣服。D句中的“徜徉”意思没变。因此答案为D。

七、布置作业 熟读《口技》,找出文中存在古今异义的词。

1、遥闻深巷中犬吠。(《口技》)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

2、会宾客大宴。(《口技》)会,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 .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

4、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名,古义:说出 今义:名字,或作量词 .

5、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

必修一离骚古今异义 篇11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

【朕】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

古义:“以之为”的省略

今义:认为

【代序】

古义:依次替代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

古义:美德,完美

今义: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

古义:邪出的小路

今义:近路

【党人】

古义:结党营私的小人

今义: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

古义:足迹

今义:关于军事的

《离骚》问题探究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此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一个爱国诗人,关心国运,关心民生是他心之所系。但在那个时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感有加。作为一个几遭贬抑的封建士大夫,却只能仰天长叹,掩面哭泣。

2、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俊杰,当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为何朝谇而夕替?

德才兼备,一心为国,直言进谏,据理力争,却几遭谗陷,多次流放。可见当时王室的黑暗,国君的昏庸。

3、如何理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的思想内涵?在后文中,哪些地方还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思想?

坚守正直,恪守高洁,一心向善,九死未悔,这是屈原人格的写照,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这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文中有最好的注脚,“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便是最好的明证。??

在后文中,体现作者这种思想的句子还有:“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余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

4、诗中的“鸷鸟”“方圜”各指代什么,这种写法有何好处?除此之外,本诗还有没有用到这种写法的句子?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鸷”是雄鹰,“鸟”是凡鸟,它们分别比喻君子和小人;“方”是方枘,“圜”是圆凿,比喻根本不相同的两种人。这样写,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在本诗乃至屈原的所有诗中都有不同程度地运用。诸如本诗中的“蕙”“蛾眉”“兰皋”“椒丘”“芰荷”“芙蓉”“芳”“繁饰”等均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而“众女”“泽”等则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这种写法,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5、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吗?如何理解最后六节的内容?

《离骚》是一部长篇抒情诗,涉及的范围很广阔,表现的思想很丰富。它的中心内容,在于表现诗中“我”与险恶现实难以相容这一基本矛盾,包括“我”与党人的矛盾、“我”与国君的矛盾和“我”自己思想上的矛盾。最后六节也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对改革弊政的困难估计不足(“相道之不察”),君王不重用自己、小人诽谤自己(“进不入以离尤兮”),因而有了退隐的想法(“退将复修吾初服”)。但这种退隐的想法并不意味着屈原妥协,从“制芰荷以为衣兮”到“芳菲菲其弥章”,是作者的想象,而制衣、佩饰正是表现了作者修洁的品格和坚持理想的精神,表明他不愿随波逐流,并且“虽体解吾犹未变”。

6、找出课文中有关描写花草禽鸟的诗句,体味诗人描写这些事物的用意。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探讨高职物理教学改革下一篇:公司个人客服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