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共9篇)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1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摘 要: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建构主义理论为网络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的概念、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新的教学模式。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改革实践,阐释了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产生的新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建构主义 中学语文教学 个性化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进入了各个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所用课时多,占用的教师人力大,并对声像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中学语文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试点,目标是提高我国中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顺应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在大部分学校投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我县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试点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2.1理论依据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构想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2O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社会科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入研究而产生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它批判行为主义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真理的做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也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另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因而,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主义者还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行为,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行为;是在学习者自身原有知识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再构建,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求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有利于学习新知识和消化新知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显得非常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现实的需要。与传统教学相比,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核心是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缩小学校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改革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实施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是建构主义新的教学观的实践。
2.2硬件支持
多媒体教学主要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因特网。
(1)多媒体网络教室。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核心是以单机的计算机机房为基础建立局域网,同时增加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接口、处理、传输等功能,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教学环境。(2)基于Web功能的校园网。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是校园网,校园网是采刚因特网技术建立的一种学校内部专用局域网络。(3)接入因特网,建立网站,校园网接入。(4)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软件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以及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学习环境。
2.3技术支持
第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声音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据存储等技术。核心是多媒体信息的压缩存储、上传输、加工处理以及数据同步。
第二,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是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主要技术包括:CGI、Web、API、JDBC、IDC等。
第三,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实现中高速通信网络的建设是网络技术的关键。高速通信网络也称为宽带通信网,主要由宽带交换网、宽带接入网两部分组成,着IP技术及其相关协议的不断完善,宽带IP网络技术成为未来网络平台技术的主流。
3.1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学的教学模式。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即多媒体网络系统,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米,大大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本身隶属于“媒体技术”范畴,但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媒体技术”。它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通过各种中学语文教学信息资源的检索、设计、处理和传递,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媒体技术”功能向“系统技术”目标转化,实现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3.2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
因特网上的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几种:主机/终端模式;服务器/工作站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我县各学校目前使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如图所示)。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三层分布结构,即浏览器一Web服务器一数据席服务。在此模式下,用户的机器上只需安装一个浏览器即可,当客户机提出一个查询请求时,Web服务器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将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从相应的数据库中取出,生成动态页面后,通过网络将结果传送给客户机,并在客户机的浏览器上显示相应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说,基于此模式的信息系统的用户数量可以无条件地扩展,不受其原有平台的限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我县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试验中,采取的具体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4.1课堂教学大小班结合
大班授课。大班人数每班不超过80人。授课以导学为先、助学为主,指出学习重点难点。主要使用语文出版社教材及配套光盘或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授课。
小班授课。小班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0人,授课目的主要是强调由学生自主练习,配以教师辅导。学生借助网络系统提供的交互模式学习。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这里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语言环境,克服了原先完全脱离情景进行机械教学的弊端,学生和老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在这个虚拟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2课外自主学习
该系统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通过校园网的中学语文教学平台,学生既可以利用网络课程部分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也可以利用教辅资源,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校内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甚至宿舍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得到相关信息反馈,调整继续学习策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规定每周上网时间,并进行辅导。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随时掌握所教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并可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具有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软件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改变了过去黑板、粉笔加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于校园网的网络学习环境利用人机互动使学生在电脑前能够完成多种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进行学习,控制学习进度,学生还可以随时进行练习,模拟测试和情景对话等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度和测试结果进行监控,并利用网络提供的BBS、短信空间和学生进行公开或私人交流。
其次,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帮助下,能建立起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只是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下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特定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协作,进行专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为教学活动创设出一个个生动、直观的立体语言环境,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各种认知器官的参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优化学习心理,使学生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丰富的语言内涵,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信息量。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料库,而且获取方式极其便捷。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学习内容、进度等由教师统一掌控,基本上是一刀切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调整符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当然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教学活动和以往相比过多地依赖网络系统,一旦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必然会受到各种网站信息的诱惑,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网络课程。学生主要利用网络课程学习,人机对话相对增多,和教师的面对面对话相对减少,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因素受到削弱。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的个体差异现象严重等等,这都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来进一步完善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毋庸置疑,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今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它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为教师改变枯燥,沉闷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得到改善。然而,像其他领域一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新技术、新思维的引进必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学习,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和教师直接对话相对减少,教师的个人魅力减弱,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动力。因此还需要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作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使新的技术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大伟.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J].辽宁工学院学报,2o05,(6).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
传播与技术,1996,(3).
[3]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4]顾红,李华等.科学发展对教育创新提出的挑战【J】.贵州大
学学报,2005,(3).
[5]韦永源.师生关系研究一一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沟通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3).
[6]孙卫国,唐淑敏.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4).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2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 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 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激发学习兴趣, 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 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 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体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
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 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 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 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认为老师是演员, 自己是观众, 是旁观者。因此, 思想容易开小差, 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 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增强了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 将达到乐此不疲, 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 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 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在新课伊始出示课件, 屏幕出现这样一组画面:小狗、小猫等五只动物在跑道的起跑线上准备赛车, 他们的车轮形状各异, 有圆形车轮, 有椭圆形车轮, 也有正方形车轮, 还有长方形车轮。“砰”!出发令声响了。小动物们滑稽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谁能最先达到终点?”教师把这个悬念留给学生。同学们看了小动物们滑稽的比赛场面感到十分好笑, 教师提出问题后更是议论纷纷, 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都想说出正确答案, 但因知识的限制, 怎么也讲不出所以然来。这时, 教师用略带神秘的表情说:“如果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 肯定能解答这些问题。”
这样,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 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 造成强烈的悬念, 使学生疑中生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三、将抽象的数学学习转化为直观的学习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过程,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形象的东西去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只是的学习, 如直线、平面问题等等。仅仅依靠教师语言描述和静态图形的表述, 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是枯燥和困难的。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环境可以提供学生形象的动态教学环境, 学生可以清晰而准确的掌握抽象的概念的本质及其之间的联系, 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大大加深, 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若只依靠课本上的静态的图片是绝对不够的, 那样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 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 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互联网上下载很多张图片, 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在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 如, 植物、人体、动物、装建筑物等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教师把下载的图片按范围制成教学课件, 给学生讲解“对称”、“非对称”图形的知识。
总之,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进教法,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然而, 新事物的出现和普及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实践研究。
摘要:为了符合信息时代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现有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应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 当纸张载体向网络载体发展时, 网络成了人们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工具, 仍沿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与学方式, 必将桎枯我们的教育事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晓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01, (4) .
[2]刘万波.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3]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4]教育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多媒体技术和中学英语教学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47—01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而作为工具与语言学科的英语课,多媒体技术更在创设教学与语言训练的环境上有其独到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间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册的介词in、on、under、over等的区别时,教师可在课件中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卡通形象,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前进、后退、跳跃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介词的方位及方向表意,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jobs这个单元时,就可以利用图片与动画来介绍各种职业的人物。如果教师能编出符合逻辑的小故事作为主线,则可使学生在不考虑母语的情况下了解policeman、farmer、soldier、teacher等等的职业特征。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母语介入过多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变化,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二、交互显示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可以制作基于powerpoint乃至web页等简易的平台交互式显示课件。交互式课件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解析,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进行动词时态训练、课文阅读的表层理解时,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选择答案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适用于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复习训练。
三、演示控制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及综合处理的功能,我们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教学中的讲练结合的效果。例如:高中教材中关于人口控制及环保等主题的材料较多,教师在课件中可设计饼形或柱形的数据表来强化学生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的理解。利用flash等小插件还可以对火山爆发、珊瑚的死亡等过程进行演示,这对于学生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十分有效。
四、影视演播
中学教材(特别是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外来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如马克思、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居里夫人)及名著(如《双城记》《百万英磅》,都有大量的声像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居里夫妇的生平等等,运用多媒体课件演播所起到的震撼效果是单纯的课文讲读无法比拟的。
五、练习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系列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无法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排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自动调动试题的难度并及时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4
临晋中学 师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的趋于成熟并迅速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领域,更是首当其冲。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和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为广大教师所利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目前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优缺点,人们褒贬不一。本文对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研究在自然科学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将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生物学基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现实:对于大多数的落后地区或边远山区的中学,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基础知识差、学习不理想,大多数毕业后不能升学。因此,他们基本上对书本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之所以来上学,完全是因为要完成九年制的义务教育的要求,享受着九年义务教育带来的好处。毕业后,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要回到农村,继续进行着父辈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事着农业生产生活,也就是说:回家务农。那么,在这部分学生中,他们将进行的是种植或养殖的生产活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技能用于生产的问题。很显然,中学生生物技能教育应该且必须得到重视,这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既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教学认识过程特点的反映,又有生物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学生年龄特征决定的自身特点。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使我们的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在 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取得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上,生命无所不在,人们的生活与生物休戚相关,大多数的人都喜爱小动物并对许多动物产生着兴趣,特别是中小学生。因此,生物学科完全有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观察、实验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发展和检验自然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生物学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实验科学,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对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观察、实验及实践中的应用。再者,中学生认识对象和认识方式的特点,是学习间接经验,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必须以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为基础。
加强观察和实验等直观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直接直观手段,使学生直接接触活的、真实的生物。因为生物学研究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生物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不同的生物,其生活周期有长有短,要真正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就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学生而言,不但漫长,而且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周学时普遍较少的教学模式下,若没有 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单凭学生的即有经验、理解、想像以及书本描述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进而达到理性的认识,似乎很难。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本人对多媒体手段引入中学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抱有积极态度。
二、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优缺点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并可以灵活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以其良好的交互性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为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刺激,可促使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共同参与,使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 做到省时、高效。并且,如果课件做的好,教师上课讲得吸引,内容足够广博。那么,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图书馆或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资料以充实自我的动力将大大增加。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画、电影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也远比老师单纯讲解说教多得多。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此外,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用手操作、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抽象知识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学生利用其交互功能积极参与,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与普通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②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③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④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⑤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⑥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⑦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缺点
一堂成功的课堂,来源于在教学中合理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然而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不同,制作课件的水平不一,必 然会导致许多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有的课件,仅仅使用多媒体手段的文字总结代替板书,使用幻灯播放图片代替挂图。这样简单的课件,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课件对多媒体过度依赖,造成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也存在着缺点。因此,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手段要注意结合教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合理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手段相结合,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四、多媒体手段引入生物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生物学科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多方位的提高学习效果;在生物技能教学中能克服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便于在短时间内复习大量内容。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局限性,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其作用一定会更大,其局限性也将逐步减少。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媒体制作要简洁、及时得体,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此外课件的使用最好还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要求,课件中要包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内容。②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并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控制课堂。③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④多媒体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的舞台,学生的认识也才能深入发展。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5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之一,应用起来越广泛,它不仅具有其它直观教学的优点,而且还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特点,还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
一、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由于学生对实验操作认识的局限, 以及视觉观察的限制,会造成操作不当,造成教学效果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促进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好的完成操作过程。例如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学生对于烛焰的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调整时会出现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就能较好的帮助学生,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应该怎样调节,又如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方向、磁感应线的方向和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间的关系。用讲解和挂图的效果就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直观、形象。再如照相机中快门及光圈作用的教学,语言的讲解及教学挂图的教学效果远不如用视频展示仪显示的效果好
二、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学生受思维发展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用许多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教师的演示有时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明显,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可以通过课件而弱化时空的限制和语言描述的困难,形象的展示所需要素材,再现前人所做的工作,使学生不仅知道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前人工作的模拟再现,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例如,在《照相机》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画效果,逐步演化到照相机的原理,简单的照相机,再到实物照相机。
三、增加课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是要讲究效率的,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在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只靠教科书、黑板、粉笔是比较困难的。当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其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例如,学生课堂练习,传统的方法是请几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练习,但座位上的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做而是看别人做,这样实际上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而使用了视频展示台之后,就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还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从而达到增加课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6
乔长海
(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学校)
生物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性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学校及学生的忽视,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与困惑。我们生物教师就应想方设法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系统性和条理性,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各展其长,互为补充,达到教学的优化和组合。
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模式及多媒体组合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笔者略谈浅见,与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共勉。
一、划分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了解、理解、掌握。既将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划分为若干知识点,又确定了每个知识点所要达到的层次。
二、选择教学媒体
根据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紧紧围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来进行选择媒体。又如,《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因此,设计简明、直观的教学幻灯片,剪辑和录制血液循环的录像片段,选用血液循环电子演示仪和彩色血液循环挂图,作为教学媒体,进行媒体间合理组合,互相深化和补充,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声并茂。
三、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在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中,应使课堂教学结构的四个基本因素(即教师、学生、知识点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最佳的系统结构,使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最佳的效果,具体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1.对于传统新知识的综合课,首先应确定该课是由哪几个环节构成。课堂的环节应体现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协调,取向一致的关系。它的设计方法可在教案上体现出来,把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媒体的选用和出现,简要地用教学流程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讲解”的教法。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教学媒体,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及时进行知识点的小结,促进知识迁移。
3.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如,简答问题、进行切脉、指压指血法的练习等。运用各种媒体,调动学生多感官学习。
4.发挥媒体的教学功能。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媒体时机、方法和优势互补,使教学媒体发挥最大的效能。如,播放录像时,要恰当地运用暂停、重放和教师精辟的启发讲解相结合,使图、文、声并茂。
5.设计形成性练习。反馈信息不仅可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而且可作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有力杠杆。因此,必须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注意学习反馈信息的收集,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要设计好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练习。
参考文献: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7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 充实教学内容,使历史事件更加丰满,更加完善,节省板书时间。
由于多媒体课件可直接放映,许多教学的相关内容在屏幕上都有展示、讲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不写板书,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
2. 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项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的目的,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
3. 增强历史教学的连续性。
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每堂课的历史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连续性,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一方面突出整体历史的连续,另一方面重点突出,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一张嘴,一支笔,采用语言、板书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行多媒体教学后,由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和嘴巴进行的,而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能进一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保持高度兴奋,提高学习效率。
2. 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直接或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
历史事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增加历史知识的容量,展示历史的过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3.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充实教学练习、完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
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自我发现,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课件中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知识画面,跨越时空的全新模式,向学生展示出一种超文本的感受,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
1. 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多媒体教学离不开现代化设备,它昂贵的价格又远非大众所能接受的,这对于地处偏远农村和山区的学校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且网络系统又直接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2. 教师多媒体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制约。
多媒体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制作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课件,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高度结合。这与传统中学历史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教师一方面尚未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熟练技巧,大多从网上取得,另一方面本身就缺乏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3. 学生网络知识和现代化技术掌握程度的制约。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老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实际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代资源进行有效学习。
4. 历史课件制作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和色彩。
历史课件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结果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从课堂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色彩艳丽、动感十足,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导致历史课程本身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受到历史情感的熏陶。
5. 多媒体教学用得过多过滥。
多媒体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有的教师不论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使用,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起初学生还很感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多媒体用得过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直观的刺激太多,更何况其他课程也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以致失去兴趣。
6. 忽视师生互动。
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力量感召作用。在将多媒体运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一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使教学变得教条化,很枯燥。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强大的功能,把文字、图画、视频、动画、音频等集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教育是一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育行式,它以生动、形象、逼真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中。合理的运用电教手段,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果。此外,计算机的运用,可以扩大知识信息,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并且做到电教教材与文字教材的有机结合,对文字教材起到了补充、深化和提高。
一、巧妙导入,奠定课堂基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中,一堂好课如果再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导入方式,往往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堂课能恰如其分地导入。一堂课导入的好,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会黯然失色,巧妙新颖的导入方式,能抓住学生心理,唤起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精神准备。而巧妙新颖的导入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电教手段。
这样一开课就把学生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唤起了他们的注意力,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从而奠定了这一堂课的基础。
二、发挥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审美感受
优美的语言固然会使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单纯的文字对于习惯于感性思维的中学生来讲,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讨厌语文课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语文教学材料往往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而事物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来表达。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图像、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如《春》以优美的文字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而关于春的影片和图片资料随手可得,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将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加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理的顺序,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放映不同的媒體材料,使学生进入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课文内容,训练了想象、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
多媒体能够展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化的图画,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产生感情共振。又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播放孔乙己迂腐、麻木的文人形象,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封建制度下文人堕落的丑态,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封建制度的弊端。
三、创设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读者只有进入了作者描绘的情景,对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才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乐于学习。
例如,我在教授文言文《口技》时,由于学生平时几乎没有听过口技这种民间艺术,讲起来就很费劲,也难理解。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使用了计算机在上课前先制作这个课件,在课件中加入了一段口技表演,并加入了本课的录音。处理完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后,讲析课文时,先放了一遍关于课文的电教片录音。原本被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文言文,立刻唤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正如课文中所说“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讲授的知识几乎都能记住,这是平时讲文言文所达不到的。
四、把握教材关键,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重点介绍了海市蜃楼形成及鸣沙的原因。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海市蜃楼形成及鸣沙的原因,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物理现象,对于刚接触物理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深奥的知识。这时,该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有关海市蜃楼及鸣沙形成的图片,配以简要的物理现象形成的文字和图解,使学生对沙漠里流沙运动及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五、培养学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很适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学生观察力的强弱,对其学习成绩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放松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在介绍说明反映一百年来重大历史事件的十副浮雕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一出示十副浮雕的教学片,引导学生在总体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每副浮雕上得人物,景物、动作、表情等。学生通过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加深了理解每副浮雕的内容及意义,了解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学生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适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力。教《登岳阳楼》这首古诗时,学生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情景无法理解,这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播放了岳阳楼景观的鸟瞰图,展现出“碧蓝的天空下,广阔的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逢,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的美景,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感受,一边想象,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学的探索,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各类学校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将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倡导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办公,学生们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学习,那么教育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幅度提高,在实际操作中,教育工作者们也会大大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总之,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视听结合,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巩固已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形象。能使课堂生辉,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网络环境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李克刚.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篇9
铜陵县一中 甘敏敏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入手,阐述了推行多媒体网络辅助农村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简化网络教学、降低设施和技术要求及挂靠信息资源的实施构想。
【关键词】英语教学 农村中学 多媒体 网络
一、引言
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Multimedia Net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主要教学媒体直接介入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林国艳,2008)。多媒体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实现了多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它集声形色文字动画于一体,极大地冲击了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和思维,几何级地提升了语言教学的信息容量,建立了多维的个性化互动模式并实现了跨时空教学。可以说,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打破了语言教学的种种局限,改写了现代语言教学的多个概念,大大推动了语言教学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普遍使用多媒体网络来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活动,少数条件好的城市中学也领先加入了这个行列。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发展的主要走向(胡壮麟,2005)。
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对于传统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教学资源、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乃至信息技术促进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期待。
由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极大地依赖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广大的农村中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些问题表现最为突出、最难解决的地方。农村中学落后的英语教学水平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大程度上源于学校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1.师资方面
开封市教育学院英语系针对豫西南、豫北、豫东3个城市及19个县的244所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其中26%是县级中学,70%为农村乡镇中学。调查发现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本科以上学历英语教师的比例正逐年增加。但尚有16%的教师未能达到学历要求。学历达标的教师中有30%是函授生、自考生、电大生和非英语专业人员(王敏,2003)。
皖西学院外语系对皖西地区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英语教学调查发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中学的教师学历偏低,教学能力相对较弱,存在着刚毕业的专科生不得不挑起英语教学大梁的现象。更糟的是,每年都有一批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涌进城区(曾必好等,2004)。
调查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专业技能、英语基本知识不足、不善于因材施教,迫切需要提高英语教学法、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大纲与教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与科研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王敏,2003)。
为改善农村中学英语师资状况,一方面,政府需要给予广大农村地区以政策上的优待,保证农村中学优秀人才的输入;另一方面,有必要加强农村中学现有师资的培训,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2.设施与资源
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普遍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胡建成(2003)对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农村中学的教学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英语教学条件整体上还很落后。多数学校只给英语教师配备了一部录音机,区内近四十所农村初中没有一个语音室。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图片等也很少。
黔西南的调查显示:即便一些农村中学拥有了有限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其使用率也不高。许多乡镇中学都没有语音室,有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室,但到里面上英语课的机会也很少。近几年来,部分学校为英语教师配备了录音机,但仍有“几个教师或几个班合用一台”的情况。如有课时冲突,有些班的听力训练就不能进行了。校图书室订阅的英语教学期刊有限,教师个人订阅教学杂志的为数不多,教学指导用书不足(乔靖,2004)。
在对皖西地区的调查中,学生反映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主要是学校提供的教学基础设施太差,苦于没有英语交际、交流的环境,口语操练的机会太少(曾必好等,2004)。
毋庸置疑,教学设施落后、资源匮乏是制约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英语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其英语教学条件。3.学生方面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普遍起步晚,中学学前英语教育缺失或十分不足,造成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而由于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及师资薄弱等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大多停留在做题和背书阶段,课内语言输入严重不足,课外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及阅读的机会也极少(乔靖,2004)。其英语知识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听说方面。
由于实际条件所限,农村中学的英语学习显得尤其困难,也特别枯燥。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学习目的单一,主要是为应试,一旦升学无望,极易放弃学习,从而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极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而由于不少中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单纯的课堂教学己不能满足许多学生的实际需求。
农村的实际条件制约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而学生的学习状况又对语言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反驳作用。束定芳(2005)的调查显示,一些英语教师不采用交际法进行教学而发现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更“贴近实际”的原因是学生的数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师的语言功底等。如此恶性循环,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更难提高了。
三、解决办法
针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多年来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①扩大投入,优化农村英语教学设施及资源; ②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才去农村任教; ③加强农村英语师资培训。
然而,面对广大的农村中学,国家再大力度的投入都需要假以时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优秀师资也总是易于流向城市,而新教师的成长还需要过程;大面积、高质量的培训不易延伸到每一所农村中学,更谈不上全员培训。以往的校外培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出校集中培训提高了个别教师的业务水平,但由于校内缺乏大的使用环境,其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挥,预期以点带面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当然,以占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被动地等待政府扶持是不够的。广大的农村中学还需要积极发掘自身的人力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已有的物质资源,以配合国家的扶持,早日改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貌。而多媒体网络技术正是这样一个合适的载体,可以帮助农村中学克服现阶段的多个典型困难,较大程度地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是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王伟,2004)。
1.多媒体网络辅助农村英语教学的主要优势(1)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网络原创的英语素材和大容量的信息输入为学习者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多媒体形象生动的表现力则带来丰富逼真的教学效果,可以完成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课文演示。网络中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可以补充课程单一文字媒体无法实现的教学,尤其是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语言的听说训练和语音模仿,甚至可以实现视听说一体化。这些真实情景的引进为农村学生创造了难得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保证了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并有利于维持其学习兴趣。
(2)实行个性化学习,解决个体差异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不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设定学习进度、测定学习效果,并可实现教学过程的重复。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生动趣味性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
(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提高;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则有利于教师更新英语语言及教育教学知识,改善教学方法,摆脱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状态;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运用无疑会加快教师信息化进程,从而全面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素质,进一步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2.农村中学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备的条件
近年来,许多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条件确实没有什么根本改变,看不到专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的上马,有的只是录音机和教学参考书在数量上的变化。但由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考核,很多农村中学都装备了微机房。截至2002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经达到了584万余台,建成校园网2.6万多个(王伟,2004)。这些信息化设备不是特意为英语教学添置,但为实施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提供了条件,是信息化了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英语教师可利用微机房空挡时间安排教学,还可以在学生上机操作时安排一定的英语教学内容。这种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同时解决了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设施和技术问题。而由于每个班都有设定的上机课时,也就为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大面积开展提供了保证,也使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有了固定的教学时间。这样,学校无需另行投资,教师不需接受大量培训,操作简单,师生上手容易。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配备简易的多媒体教室来增加英语教学时间。
总之,农村中学可以在不增加投入或增加少许投入的情况下,利用已有人力物力优化英语教学环境,促进自身英语教学发展。
3.农村中学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原则
农村中学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强调多媒体网络教学实施的高标准。面对高额的设施投入、高层次的电脑操作要求及现代化复杂的信息系统,农村中学自然无法轻松面对。许多研究都显示学校设施不到位,教师信息素养不够,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困难且易步入误区。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教师对它置之不理,一些教师走火入魔的奇怪现象。这也就不难解释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农村基本上还是一个教学概念,主要运用于示范课,而没有大规模实施的原因了。因此,要在农村中学大面积推行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就必须依托一个低标准的平台。
(1)因陋就简,降低设施要求 ①使用现有的电脑教室,利用信息技术课空挡时间安排英语教学; ②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课整合,在信息技术课上提供一定的英语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进行自主的个性化学习;
③利用已有的电脑,加设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建立简易的多媒体大教室以扩大学生容量,增加英语教学机会。
(2)简化教学形式,降低技术要求 ①以技术好的学科教师为中心,利用现成的英语课件大班甚至并班上课,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
②通过与信息技术课整合,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学内容作为信息技术上机操练对象,解决学生的电脑操作技术问题;
③自力更生,开展以电脑教师和个别接受过培训的英语教师为核心的校内全员技术培训。
(3)发掘信息渠道,挂靠校外资源
在地方支持下,挂靠当地城区学校,经济便捷地获取教学信息资源,并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新手常犯的一个大忌是喧宾夺主、抢占教材中心地位。由于农村中学电脑及多媒体教室十分有限,保证每个班的教学机会已然不易,更谈不上过度使用,这就从源头上确立了多媒体网络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四、结束语
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农村中学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统一的课件及信息资源也能给予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近似的语言输入,并可极大地多形式地提高其语言输入量,进而缩小因师资落后、环境差所带来的城乡差异,有利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并可促进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总之,在现阶段的有限条件下,农村中学可以通过有效利用现有校内资源和校际合作,大面积开展简易的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经济实用地解决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网络媒体的问题和责任09-06
多媒体技术中学语文09-19
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06-10
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09-08
多媒体网络整合教学11-23
中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选择和使用09-01
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