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栏目剧道德与法治(共2篇)
普法栏目剧道德与法治 篇1
普法栏目剧观后感
刚才看了法制频道普法栏目剧的一个节目,名为普法栏目剧,其实都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剧情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男人小刚,从小就胆小怕事,长大之后在一家公司当保安。一天晚上,几个盗贼进入公司行窃,小刚竟然自己先被吓晕了,结果公司的保险柜被盗贼盗走了,失职的小刚丢了工作回到家里。回家后他的老母亲拿出一生的积蓄给买了辆面包车,这个胆小的男人就干起了非法营运。倒霉的是,这人竟然又遇上了曾在他当保安时行窃的盗贼,贼头还是他小时候的伙伴。盗贼看准了小刚懦弱的性格,卑鄙地逼迫他协同作案。这个男人虽然很窝囊,但是却有一个体贴的女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还为他生了个儿子。盗贼为了胁迫他继续犯罪,打伤了他,还绑架伤害过他的妻子和儿子,小刚因为害怕盗贼报复和法律的制裁竟然没有报案。后来这伙盗贼全部落网,而小刚则在外面躲了八年,之后在老母亲的一再恳求下才去自首,结果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看完这个节目,我的心中如波涛涌动,久久不能平静。心想,故事的主人公小刚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摆脱犯罪分子的,但由于他的懦弱而一次又一次地错失良机,最终给他和他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当盗贼打伤他的时候,应该报案他没有报案;当盗贼绑架他妻儿的时候,应该报案他没有报案;当盗贼落网的时候,应该自首他没有自首。当受到欺凌迫害的时候,这个男人选择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他不敢反抗;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时候,这个男人选择了逃避,一走了之,结果白白浪费了八年的时间。试想,这八年的逃亡生涯和坐牢有什么两样,担惊受怕、寝食难安,连跟亲人见面都不敢。
仔细一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个男人的懦弱,而懦弱的原因是没有血性。什么叫血性?血性就是流血的个性。一个男人,该流血的时候就得流血,该拼命的时候就得拼命,真要逼到那份上了有什么舍不得的?这话好像说得有点极端,但人有时候还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大街上那么多人,盗贼为什么不选择别人而单单选择了他?就是因为他的懦弱,如果他要是敢打敢拼,盗贼能拿得住他吗?
这个节目,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男人血性的重要性。一个男人没有金钱、没有地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血性。一个老百姓没有血性会很窝囊,一个战士没有血性会当叛徒。没有钱可以去挣,没有地位可以去奋斗,没有血性该怎么办呢?一个男人的血性,又叫“兽性”,“兽性”并不是要杀人放火、坑人害人,“兽性”就像一头雄狮受到攻击时的奋力抗争一样。当一头雄狮受到攻击的时候,它决不会丢下自己的妻儿不战而逃,它会咆哮着、以雷霆万钧之势英勇迎敌,即使在战斗中被撕咬得遍体鳞伤也丝毫不会退缩。男人就应当这样,这就是男人的血性,就像电视剧《亮剑》中说的一样,要敢于亮剑,哪怕被砍得血肉横飞,那也是血染的风采。
其实,这个故事中最悲惨的还不是小刚,而是他的母亲和妻子。母亲生了个无用的儿子,妻子嫁了个窝囊的丈夫。这个男人的懦弱和糊涂组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一个词语--窝囊,而窝囊害了这一家人。人是应当善良,但善良也不是好坏不分的。当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就应当奋起抗争,而不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普法栏目剧道德与法治 篇2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于2011年4月全新改版,并打造了一档全新的法制电视节目———《普法栏目剧》。该栏目的核心定位是,“看普法故事,品百味人生”,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解读社会家庭矛盾,运用情景剧、系列剧等将发生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生活领域的热门真实案例进行二度创作和故事化演绎,把枯燥的法律知识融入通俗易懂的剧情中呈现给观众,既满足了社会和个体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起到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目前学界对法制电视栏目特别是对《普法栏目剧》的研究,大部分从其节目形态、叙事结构、普法方式、发展策略以及话语方式等出发,或以其中的一期或者两期为例来探讨其剧情设置的技巧,[1]尚无以人物的社会阶层为视角,来研究具体法制电视栏目的人物呈现及其创作得失。本文试图通过对《普法栏目剧》的人物分析,探讨法制电视栏目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差异化呈现及其内在的建构机制,以期为如何更好地在普法栏目中塑造和呈现不同阶层人物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丰富相关媒介形象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
(一)《普法栏目剧》概况
《普法栏目剧》与全国普法办等部门合作,广泛征集素材进行二度创作,以普法为核心宣传内容,同时展示公、检、法、司等的工作业绩。节目自2011年4月18日首播,采用栏目剧的形态,借助迷你剧、系列剧、情景剧等呈现,每集时长45分钟左右,主持人有王筱磊、路一鸣、屠化、阿丘、高朝东、王凯等,其中以王筱磊、屠化为主。
2011年4月18日至2011年12月31日,《普法栏目剧》共播出258期,以系列剧为主,同时包括部分纪实风格的普法剧。其中王筱磊主持的有193期,路一鸣主持的有43期,王凯主持的有21期,阿果主持的有1期。作为《普法栏目剧》的创始阶段,这一时期所播出的栏目剧形式较为单一,大部分为系列剧。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普法栏目剧》共播出380期,其中有19天出现一天播两期的情况。2012年1月22日到1月28日、2012年5月1日到5月6日、2012年6月23日到6月24、2012年7月7日到7月8日以及7月14日到7月15日,这几个时段均是每天播出两期。[2]这一时期仍是以系列剧为主,但是出现了新的栏目剧形式微电影。相比2011年,2012年系列剧的内容明显增多。其中王筱磊主持的有319期、阿丘主持的有28期、王凯主持的有21期、屠化主持的有10期、阿果主持的有2期。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普法栏目剧》共播出374期。这其中有一天播几期的情况,如2013年2月9日(春节)播出了9期,往期重编的66期。这一时期以系列剧、迷你剧以及微电影为主,纪实性作品几乎没有出现。新增加了迷你剧,系列剧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其中王筱磊主持的有221期、屠化主持的有117期、阿丘主持的有36期。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普法栏目剧》共播出365期。其中往期重编的有60期,重播的有22期。这一时期仍是以系列剧、迷你剧以及微电影为主,纪实性作品较少出现。其中王筱磊主持的有248期、屠化主持的有79期、高潮东主持的有32期、嘉宾主持人洁蕙主持的有6期。
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普法栏目剧》共播出373期,其中往期重编的有68期,并加入了特别剧集。2015年出现的特别剧集共有18期,包括世界环境日、全民抗战爆发78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小号兵等。这一时期以迷你剧为主,系列剧和微电影所占比例略有减少。2015年的迷你剧有217期,占该年播出总期数的58%。其中王筱磊主持的有174期、屠化主持的有164期、高潮东主持的有27期、陈铎主持的有8期。
2016年1月1日至4月18日,[3]《普法栏目剧》共播出119期,其中往期重编的有23期,重播的有3期。这一时期以迷你剧为主,系列剧、微电影所占比例较少,并出现了系列连续剧。如2016年1月18日至1月29日,所播出的《反邪教警示教育连续剧:忏悔之门》就围绕“反邪教”这一主题播出了12期反邪教系列连续剧。这一时期的迷你剧有79期,占所播出期数的66%,此外反腐倡廉连续剧有12期,占所播出期数的10%。其中王筱磊主持的有67期,屠化主持的有52期。
(二)样本选择
本文以央视《普法栏目剧》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自2011年4月18日首播至2016年4月18日播出五周年以来,该栏目剧所播放的节目,通过等距抽样的方法在1869期节目中抽取233期为样本。其中2011年抽取了33期,2012年抽取了48期,2013年抽取了45期,2014年抽取了46期,2015年抽取了47期,2016年抽取了14期。之所以选取等距抽样方法是因为《普法栏目剧》开播五年以来所播出的期数繁多,节目形式多样且无规律性,为了全面掌握资料,以一周等距,同时为了避免抽取的样本全是某星期几,就在抽取一周后的基础上往后推一天(如抽取到2011年4月18日这期,下一期就是2011年4月26日,两者之间间距为七,再下一期就是2011年5月4日,两者之间的间距为八,依此类推)这样,就能保证所选取的233期样本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普法栏目剧》的节目形式。
(三)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在样本的解读过程中,重点关注哪些内容被选择哪些内容被忽视,选择的内容又怎样在视频文本中得以呈现等,这些都需要从内容分析入手,来研究视频文本的具体问题。关于内容分析法,贝雷尔森曾在《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一书中做出经典描述,“它是一种针对明确的传播内容加以客观、整体和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其后,克林格在此基础进一步解释,内容分析法是“具有系统的,客观的和定量特点,旨在衡量各种变量的传播是否可以测量”。
三、普法栏目剧人物分析
由于《普法栏目剧》是在真实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里面涉及的人物繁多、关系复杂,本文对剧中人物进行了筛选与甄别,尤其是对其中实施违法或犯罪行为的人物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一)人物的基本特征
这里所讨论的人物基本特征,包括人物的性别与年龄、阶层与职业等。
1. 性别与年龄分析
根据统计,在233期节目样本中,纳入编码的人物,即主要实施违法或犯罪行为的人物共有213位,其中男性为129人,女性为84人。在年龄[4]类目统计中,由于剧情很多时候并没有直接交代年龄情况,我们只能根据剧中人物关系以及参照其自身生理面貌特征进行推断。年龄分布统计如下:
如表1所示,《普法栏目剧》中,青中年最多,约占总数的95.3%。而年轻老年人、老年人、少年仅占总数的4.7%。也就是说,《普法栏目剧》人物呈现上是以青中年为主体。
2. 阶层与职业分析
在阶层[5]分布上,统计结果如下:
如表2所示,除去无法判断[6]的人数,《普法栏目剧》人物所属阶层中,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最高,产业工人阶层次之,其次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主企业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所占比例最少。
学者俞虹认为,按照占有社会资料的多少,可以把社会阶层划分为三大阶层集团,即强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群体。[7]结合俞虹对当下社会阶层的研究,本文把记录样本中的人物进行了再次分类。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3所示,《普法栏目剧》总体呈现的人物数量比重由大到小分别是:弱势群体、中间阶层、强势阶层。
根据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普法栏目剧》中的人物涉及老中青以及少年等各个年龄阶段,其中以青中年为主体;《普法栏目剧》中人物的社会阶层呈多元化分布状态,其中中间阶层和弱势群体所占的比重较大。也就是说,《普法栏目剧》在塑造和呈现人物时,整体上倾向于青中年和社会中下阶层。
(二)人物社会阶层的呈现与构建
《普法栏目剧》人物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并着重呈现社会中下层人物。通过对样本的检视,不难发现《普法栏目剧》对人物的呈现带有明显的身份与阶层特征。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节目内容,逐一分析《普法栏目剧》呈现与构建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话语机制。
1. 强势阶层
据表3可见,《普法栏目剧》中,强势阶层约占人物社会集团总数的23.32%,属于人物呈现较少的阶层。正如我们所知,隶属强势阶层的阶层往往拥有着丰富的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根据实施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人物样本来看,可发现《普法栏目剧》对强势阶层人物犯罪或者违法行为的呈现带有明显的身份或者阶层特征。
首先是人物的年龄偏大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强势阶层的人物样本中,中年人为26人,年轻老人为2人,青年人为17人,且多为政府高官或干部领导、企业高管等。如2015年12月29日播出的《预防职务犯罪微电影展播:方圆之间》,讲述的就是身为科长的徐大勇和自己下属兼同学发小的徐少良回乡指导土楼商户拆迁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系列矛盾和冲突。徐大勇收受奸商徐达之的贿赂,企图帮助他骗取拆迁补偿款,并千方百计拉拢徐少良一同虚报,徐少良经过一番国法家风的洗礼后,深受警醒、重回正道。在这个故事中,徐大勇作为国家干部,在当地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声誉。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收取贿赂,带有明显的身份特征。正是通过此类剧情,《普法栏目剧》告诫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及干部领导,莫因一时贪念受诱惑从而知法犯法。
其次是强势阶层人物的犯罪或违法行为呈现“有权用权,有钱用钱”的特点。根据对样本中违法犯罪罪名的整理可知,行贿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以及贪污罪等出现的频率较高,呈现出用钱买权,滥用职权的特点即“有权用权,有钱用钱”。如2016年3月2日所播出的反腐反贪迷你剧《断崖》,身为银行信贷处处长的林正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手中的权力,收取贿赂;而丁剑则通过贿赂林正刚进行贷款诈骗,骗取银行财产。
最后是人物作案手段高超,案情错综复杂,侦破难度较大。强势阶层中有不少高学历、高职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者,有些虽然学历不高但也由于从业多年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并且都有一定法律知识素养。如2015年11月2日播出的《古镇奇谭:月光水塔》,讲述的是外表忠厚老实的文化馆馆长齐明暗恋古镇姑娘端午多年,但是却始终没有光明正大表白,而是把对端午的爱演变成了残忍报复曾对端午有过伤害的姚碧容、丁丽、木静、木红军等人。在事情即将败露之际,他绑架端午并将其打晕,且对其实施了强奸。整个案件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齐明对端午的极端情感也让人难以理解。在设计杀害木红军的时候,齐明展现了高超的作案手段,他熟读心理学,利用木红军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对其施加刺激和压力,导致木红军不堪重负,最终跳塔身亡。
2. 中间阶层
据表3可知,《普法栏目剧》中,中间阶层约占人物社会集团总数的35.75%,属于人物比例呈现相对较高的阶层。这一阶层的人物往往占有一定的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在当下中国现实语境中,强势阶层在政治权力、资本和文化资源方面有优势,掌握着巨大的媒介话语权和掌控权。而中间阶层在促进社会发展、引导大众消费、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则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对样本的整理,可以发现《普法栏目剧》对中间阶层的犯罪或者违法行为的呈现同样体现了鲜明的阶层特征。
一方面,从题材上看,相比《普法栏目剧》对其他阶层的讲述,中间阶层故事的兴趣点比较集中于职场生活和情感琐事。这类节目题材大多是关于都市职场、婚恋以及家庭生活琐事等,并倾向于采取都市情景喜剧的方式进行演绎。如2011年8月24日所播出的《清凉播出季之眼睛卖包》,诙谐幽默地讲述了青年IT工作者眼睛为了完成老板交待的销售电脑包任务,用一些较为搞笑甚至极端的方法强迫朋友买包的故事。如不厌其烦地向朋友重复唠叨,“看,这什么,这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包”;甚至晚上不睡觉跑到舍友房间里装神弄鬼在其耳边机械重复,“你需要这个包”……这种轻松化、生活化的故事,无疑能够在告诫推销人员应以合理方式推销产品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另一方面,人物多利用专业技能或理论知识实施犯罪与违法行为。中间阶层人物多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公司行政办事人员等,他们拥有某些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如2011年6月21日所播出的《梦醒时分之爱河无尽》,许强和张宁两人合伙开了一家网吧,张宁家境优越,有个漂亮的女朋友名叫肖晓婷,而许强暗恋肖晓婷,当听到二人即将结婚的消息时,许强心里极度不平衡,于是他利用自己娴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在网吧里传播淫秽的视频和游戏,并使网吧的主要经营者是张宁因此入狱。中间阶层往往拥有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普法栏目剧》通过此类案件,告诫那些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们要合理合法运用手中的知识与技能。
3. 弱势群体
据《普法栏目剧》233期的样本记录,栏目剧对弱势群体的呈现约占总数的40.93%,属于人物呈现比例最高的阶层。弱势群体往往占有极少甚或没有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面对生活中的压迫和无奈,人物只能做一种悲剧式的反抗,《普法栏目剧》对他们的呈现与构建带有一定的苦难色彩,有着较为强烈的人文关怀,其特征如下:
第一,正面描述弱势群体的痛苦与无奈。《普法栏目剧》对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与成长氛围一般都会给予直接、详细的交代,从而使人物自身都带宿命般的悲剧意味。如2011年4月18日首期播出的《梦醒时分:婆媳战争(上)》,节目开始,就通过主持人的讲述,交代作为媳妇的厉小曼自幼生活在一个充满家暴的环境,父亲有事没事就喝酒并暴打妻女,特殊的成长环境致使厉小曼高中时就辍学。而正是这些悲惨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厉小曼这一人物本身的悲剧色彩。
第二,无权无钱则用“拳”。弱势群体大部分都是无权无钱的底层人民。从其所涉法律的样本来看,案情涉及盗窃、敲诈勒索、诈骗、抢劫等多个方面,尤其是盗窃、抢劫等出现的频率最高。从其违法犯罪的事实来看,所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大部分案情基本都是与钱财相关,且违法犯罪的方式简单粗暴,大部分都是诉之武力。然而,《普法栏目剧》在呈现弱势群体这一阶层的时候,并不是着重表现他们违法犯罪的事实,而是更多关注他们这样做的背后动因。也就是说,《普法栏目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件表明,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或者侵害后,只会任由消极情绪滋长或者凭借蛮力解决,而不懂得寻求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如2013年1月8日播出的《精编季:无可替代》中的唐晓玲,本来和林志青相恋,两人在婚嫁之际,却因林家父母不忍心大儿子林志军一直娶不上媳妇,就采用各种手段和计谋联合唐晓玲的父亲设计了一场新郎“调包计”,痛苦无奈的唐晓玲在受到侵害之后,并没有寻求正确的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选择了隐忍,以至于后来遭受到林志军的家暴后,心灰意冷之下,选择投毒这种极端的方式毒害了林志军一家。节目对唐晓玲这个饱受苦难的女人并没有太多苛责,而更多的是惋惜,惋惜其没有及时寻求法律保护,而是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所遭受的不公。
综上所述,《普法栏目剧》对人物的呈现与建构带有明显的身份特征和阶层烙印。对人物的犯罪或者违法行为有着差异化的呈现,并与人物所身处的社会阶层相契合:有权则用权犯罪,如贪污罪等;有钱则用钱犯罪,如行贿罪等;有知识技能则用知识技能犯罪,如利用网络技术或计算机犯罪等;无权无钱又无知识技能的用“拳头”犯罪,如盗窃、抢劫罪等。《普法栏目剧》通过差异化的犯罪方式来呈现各阶层人物的违法犯罪行径,在挖掘不同阶层人物丰富性的同时又彰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独特性,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阶层的媒介形象得以立体化和血肉化。
四、结语
本文重点讨论分析了《普法栏目剧》中的人物社会阶层呈现与建构状况。总的来说,《普法栏目剧》中的人物以青中年为主体,力图涵盖社会各个不同阶层,并对中下层人物给予倾斜,在真实反映其生活状态困顿的同时又突出其法律意识的淡薄。结合我国社会转型和新闻改革的双重背景,笔者认为《普法栏目剧》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定位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环境,更是处于困境下的主流电视媒体承担社会责任、追回流失受众的自我突围。
摘要:《普法栏目剧》自2011年4月18日开播以来,以形态生活化、内容平民化、事件真实化为其主要特征,在生动普法、威慑犯罪的同时教化群众,保持着高收视率。本文通过对该栏目剧的人物分析,探讨法制电视栏目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差异化呈现及其内在的建构机制,以期为如何更好地在普法栏目中塑造和呈现不同阶层人物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丰富相关媒介形象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普法栏目剧》,人物分析,社会阶层
注释
1[1]具体可参看,李科雷:《浅论〈普法栏目剧〉“定情指环”的剧情设置技巧》,《当代电视》,2015年第10期;许压:《央视〈普法栏目剧〉节目形态研究》,《视听天地》,2013年第12期;鄢丽娜,《论〈普法栏目剧〉的创造之道》,《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2013年第6期;谢培:《法制栏目剧的媒介话语分析——以〈普法栏目剧〉为例》,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刁姗姗:《从〈普法栏目剧〉看电视法制栏目的发展策略》,《传媒》,2014年第16期。
2[2]根据统计数据,从2012年至2016年,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一天播几期的情况,2012年的五一假期、2015年9月2日到3日也出现了一天播两期的情况。结合播出的具体时间背景,一天播几期的现象可能与春节、五一假期以及我国特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有关。
3[3]《普法栏目剧》2011年4月18日首播,至2016年4月18日,正好播出5周年,本文统计数据截止的时间节点为该栏目剧播出五周年之际。
4[4]年龄类别,本文主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世纪末提出的年龄划分标准,即44岁以下人群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9岁为年轻老人;75岁以上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为了更加详细地呈现人物,我们在青年这一类中,根据国际年龄标准划分出少年,即7-17岁。
5[5]阶层类别,本文主要参考陆学艺等学者提出的以职业为基础的十大阶层划分,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参看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6]《普法栏目剧》形式繁多,题材涉及较广,有时并没有在节目中对人物身份做明确的交代,仅根据剧情叙事会出现难以明确判断人物所属阶层的情况,故设置了“无法判断”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