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栏目(共4篇)
讨论栏目 篇1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素质教育全面推广, 新课程标准也逐渐走入了各个学校, 新课程标准的使用使课堂气氛更活泼, 学生学习更主动。但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 我们还应注意到课堂教学中一些“虚假”现象, 很多看似活跃的课堂几乎没有什么效用, 教材上的“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栏目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本文就“交流与讨论”栏目在教学中的效用作出简要分析, 以帮助老师们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优化教学环节, 真正发挥“交流与讨论”栏目的教育功能。
一、为教师提问提供素材, 有利于增进学生感情, 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提问素材和范例,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很好的剖析教材, 认真分析课堂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好“交流与讨论栏目”, 必将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 让一个单一的问题在交流中出现多样的解答方案, 博众家之长, 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共同分享智慧, 从教材内容设置来看:“交流和讨论”栏目所给出的都是一些贴近生活, 有利于情感体验的问题, 情感体验是“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基础。该栏目的出现一改过去教材的沉闷、繁杂,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了、思想空间拓宽了。这样的情感体验, 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得以实实在在的落实。这样我们可以抓住栏目特点, 针对同学们的心理特点,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体验交流的快乐, 在交流中体验讨论的欢愉, 交流与讨论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使同学们间相互倾听同伴的意见, 互相补充, 促进同学间的知识交流, 加深同学们间的感情, 进而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回归教育本质, 便于“互动争鸣”, 实现教学统一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泼性, 他们有非常高涨的的探究热情和获得新的情感体验的需要,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下, 课堂教学“唯师独尊”, 气氛压抑, 领学生无法充分的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氛围严重的阻滞了学生只能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交流与讨论”栏目,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环境, 为课堂活跃氛围的创设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合理的运用“交流与讨论”栏目, 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表达自我意见, 并互相倾听不同的意见, 让所有同学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 在这一栏目中, 教师不再是主导, 而和学生一样成为了平等的参与者, 成为了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人, 这样构建起来的和谐的课堂环境, 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和信息交流, 形成互动、互助的积极氛围, 真正出现“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热烈局面。在“交流与讨论”栏目中, 要注意处理“矛盾冲突”和“联想对比”, 让学生带着对化学知识问题的体验和思考去交流, 去产生疑问, 产生冲突, 并在此基础上, 从旧知识或生活实例中去联想、对比、迁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 在激烈的讨论中掌握知识。
作为中学教师,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课堂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讲, 而是学生做”, 因此,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出现, 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课堂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结果、完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思想, 真正通过“交流与讨论”落实以做为中心的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能力。
三、贴近生活, 有利于学生正确生命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化学学科是贴近生活的学科, 在教材设置中, “交流和讨论”栏目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 紧密的联系了生活、生产, 通过这一栏目,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让学生在教材中获取生活的经验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抛开着一栏目不说, 以往的化学教材照本宣科, 过分的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和工具性, 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而这一栏目的出现, 打破了以往的传统, 令化学学科生动起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给学生一种学习生活化的崭新的学习理念, 栏目设置背景的生活化使学生越来越爱学习化学, 越来越关注身边的化学, 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对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能源开发等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 从学科教学中逐步的培养了同学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栏目的生活化不仅令同学们更爱学化学, 最关键的是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编枯燥的课堂学习为愉悦的交流讨论,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学科教学, 甚至为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 在课下积极主动的阅读课外读物, 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如:CO中毒问题、三废排放问题、臭氧空洞问题, 都纳入了同学们的视野, 培养了他们爱护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出现,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开放性的空间,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 我们应合理并充分的运用这一栏目, 发掘出起更大的教育潜能,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高效、和谐、完美。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教材中, 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交流与讨论”, 这一栏目的设置, 对于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三维学习目标, 形成和谐教学课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大有帮助, 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交流与讨论,三维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提高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效性.[J]《化学教育》2007年第9期.
[2]蔡永.课堂讨论:我的经历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7期.
讨论栏目 篇2
“乐事趣事烦心事, 找记者去。”这是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的口号, 也是这个栏目成立的初衷。从2012年9月15日开通“记者在线”专栏开始, 和读者分享开心愉悦, 与他们分担生活中的烦心事, 就成了这个栏目存在的意义。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本着这样的想法, “记者在线”栏目为云阳报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做出了贡献, 其策划报道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现状
近年来, 云阳报越发注重策划报道, 或是结合中央、市、县的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 或是关注菜篮子、就业、稳定等热点话题, 推出了一系列策划报道。其中, 记者在线栏目可算是云阳报策划报道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 随着云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区停车难越发突出。“我们可以为群众的停车问题做点什么?”这种责任感催生了记者在线专栏。
目前, 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每周一期, 周五刊发, 用第四版整版报道当期主题。从2012年9月15日到2013年9月14日, 除开国家法定假日停刊, 或者重大活动报道等需要, 记者在线专栏从未与读者“失约”, 一共刊发了43期主题报道。
从内容上看, 从“蔬菜直销”、“市民就业”到“望江大道乘车难”、“校园手机”等, 每一期记者在线的“本期关注”无一不是市民日常生活关注的热点话题。具体内容分布见表1。
表1说明:“百姓生活”类主要是指水、电、停车、物业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琐事有关的内容;“民生大事”类主要指的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大众文娱”类指的是和广大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主题。
就结构而言, 记者在线“本期关注”为栏目主打稿件, 它和“读者说事”、“友情提醒”两个板块相辅相成。一般而言, “读者说事”、“友情提醒”两个板块是“本期关注”的延伸报道或新闻链接。
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特点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 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经过不断的打磨历练, 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 栏目结构清晰, 风格统一
云阳报任何一期“记者在线”, 其结构都是一目了然的。全栏目分为“本期关注”、“读者说事”、“友情提醒”三大板块。它们依次为当期主打稿件, 读者来信、来电反映的问题以及生活服务类的信息。
一般而言, “本期关注”为当期的主题报道, 文字稿在1200字左右, 辅以1至3张图片, 组成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本期关注”又分为三个小板块, “现状”、“调查”、“对策”, 记者从现状入手, 调查热点话题的背后原因, 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参考答案。
例如2012年9月15日, 云阳报首期记者在线栏目关注了云阳百姓意见很大的停车问题。云阳新增小车数量不断加大, 城区停车难的现象日益突出, 记者经过调查却发现, 小区停车场、地下车库的使用率很低, 最后给出建议要合理利用资源以缓解停车难题。三个部分清晰简洁, 一目了然。
清晰的栏目结构从“记者在线”栏目创办就形成了, 并在以后的时间里得到巩固,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其中有几期“记者在线”栏目的结构发生了变化。2012年10月20日《“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是梦》、2012年11月17日《市民时尚:有公园逛广场》等。这种变化一是由于部分话题不适合走“调查”的路线, 二来也是云阳报对新的报道形式的探索。
(二) 栏目选题紧扣热点, 民生议题设置明确
体现记者在线栏目主题是“本期关注”板块。从表1来看, “本期关注”的话题涉及面非常广泛, 涵盖了百姓日常用水、就业、养老、健身、交通等方方面面, 可谓无所不包, 但是, 记者在线的选题是有所侧重的。
“民生大事”类的选题占比最高, 达到了39.5%。近四成的话题都是围绕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安全稳定展开的。其次是“百姓生活”类, 27.9%的话题在关注天然气、停车、物业管理等日常的“芝麻小事”。这两组话题的占比充分体现了记者在线栏目的创办目的, 就是要为百姓服务, 为民生服务。其实, 即便是“大众文娱”类的话题, 诸如《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看点多》 (2012年11月24日) 、《全民健身运动蔚然成风》 (2012年12月8日) 等, 也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民生问题。由此可见, 记者在线栏目的议题设置是非常明确的, 那就是“民生”二字。
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的选题, 经过精心安排, 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 不仅体现出服务民生的能力, 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例如2013年1月12日刊发的《错峰用气, 缓解燃气紧张》一文。当时春节临近, 云阳城区天然气供应不足, 每日下差2万多方, 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市民打来热线电话中称:“说起气就是气!”针对这一情况, 云阳报记者进入天然气公司、居民楼院走访调查, 从现状、调查、对策三个方面着手, 写出了《错峰用气, 缓解燃气紧张》一文, 文中不仅给出了用气的对策, 还告诉读者新的储气罐正在加紧建设, 春节前会投入使用。文章见报, 大大缓解了市民的不满情绪。
《开学新政:免费发放字典》 (2013年2月23日) 、《春耕物资有保障, 劳力紧缺待助耕》 (2013年3月30日) 、《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2013年6月1日) 等报道, 都是紧扣热点推出的报道, 体现了云阳报服务民生、关注民生的特点。
(三) “小”板块科学补充议题设置
这里的“小”版块, 指的是“读者说事”和“友情提醒”。与“本期关注”相比, 它们字数少、占的版面小, 看似可有可无, 甚至有时候确实被编辑抹杀了。
但是不可否认, “读者说事”、“友情提醒”对记者在线这个栏目整体议题设施进行了有效地补充。例如2013年7月27日记者在线关注的是“升学宴”这个话题。7月末, 各地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下发, 升学宴是否依然红红火火?“本期关注”板块以《升学宴减少, 大众消费增多》为题, 报道了云阳办升学宴的歪风呈下降势头。为更好地呼应主题, “读者说事”板块以《送礼的尴尬》为题, 讲述了一个借孩子升学宴客敛财、朋友不欢而散的故事, 作者呼吁“这种风气该刹!”类似的大小配合, 几乎是每一期记者在线的“标配”。
(四) 积极运用新媒体, 实现报网互动
新媒体的发展不断蚕食着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空间, 实现报网互动, 是挽救纸质媒体颓势的有力措施。
云阳报记者在线栏目经过一年多的发展, 于2013年8月开始在云阳网上线, 以论坛话题的形式, 与网民实施互动交流, 目前已经上线6期。与刊登在报纸上不同, 在云阳网上线的记者在线, 风格更“犀利”、更简洁, 也更能跟上“读题时代”的步伐, 网友也不再吝声, 积极发言。
参考文献
[1]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毅《创新新闻报道模式》.新闻战线.2009年8期
[3]周彪《公信力:媒体最具价值的内在魅力》.新闻战线.2009年第8期
[4]康静芳.王道军《新传媒时代的报网互动及其模式创新探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9卷第5期
讨论栏目 篇3
我国一贯以来都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4],教科书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科书“讨论”栏目的编写与使用直接影响教与学的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对教科书“讨论”栏目进行系统分析。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选择一特定时段,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初中化学6套教科书栏目的演变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讨论”栏目的变化发展特点,为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2000年之前,我国的化学教科书基本上是统一的(除上海外),都是采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鉴于人教社出版的教科书的权威性,对我国化学课程的发展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社出版的6个版本初中化学教科书栏目为对象,即78年版、82年版、87年版、95年版、01年版、12年版教科书中的栏目。其中,78年版化学教科书为《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化学全一册》;82年版教科书为《初级中学课本·化学·全一册》;87年版教科书是依据《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82年版教科书的修订版;95年版教科书是依据教育部1995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编写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01年版教科书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12年版教科书是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下册。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解释某特定时间某现象的状态,或在某段时间内该现象的发展情形。近年来,内容分析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对象涉及教科书等课程材料,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6套教科书中栏目总体情况,“讨论”栏目的总体数量、呈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演变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教科书栏目总体统计分析
栏目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提纲式的作用,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变化是教科书改革的体现之一。不同版本的化学教科书栏目设置有所不同,人教版初中化学78年版的教科书设有“实验”、“习题”、“内容提要”三种栏目,而82年版的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讨论”、“复习题”这两种栏目。随着教科书的不断改革,教科书中的栏目也随之变化发展,12年版的教科书栏目种类已达到十四种,增加了“探究”、“调查研究”、“课外实验”、“资料卡片”、“化学·技术·社会”等栏目。鉴于不同版本化学教科书栏目设置有所不同,笔者对这6套教科书的栏目进行分类,分成“实验”、“讨论”、“习题”、“活动探究”、“资料阅读”五大类栏目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实验”、“讨论”栏目各自立为一个栏目系统;“习题”和“复习题”两个栏目归为“习题”栏目系统;“家庭小实验”、“探究”、“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拓展性课题”栏目归为“活动探究”栏目系统;“选学”、“资料”、“资料卡片”、“化学·技术·社会”归为“资料阅读”栏目系统。“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内容提要”、“本章小结”栏目是对教科书章节重点内容的总结归纳,在此不做分析。
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78年版、82年版、87年版、95年版、01年版、12年版6套教科书中的栏目进行统计,整理得出各套教科书中栏目种类、栏目总数及栏目名称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设置的栏目种类由78年版的3种到82年版以及87年版的5种栏目,再由95年版的7种到01年版的11种,最后发展到12年版的14种栏目。栏目种类整体呈现大幅增加形势。此外,栏目总数方面也由78年版的138个增加到12年版的288个,整体上也呈现增加形势,特别是新课标版教科书栏目总数明显大幅度增加。
这6套教科书都有“实验”、“习题”、“单元小结”类栏目,除78年版之外,其余的都有“讨论”栏目。至于“活动探究”栏目系统,95年版只在课外的“家庭小实验”栏目呈现,而在01年版及12年版教科书中真正体现,并在课堂上及课外实施,如01年版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拓展性课题”,12年版的“探究”、“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此外,“资料阅读”栏目系统,95年版有“选学”栏目,01年版有“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栏目,12年版有“资料卡片”、“化学·技术·社会”栏目。相比01年版教科书栏目,12年版还增加了“方法导引”、“想一想”、“练一练”、“注意”四种栏目,这样的栏目设置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更为详尽、具体,语言风格更为亲切,易于被学生接受。
2.讨论栏目的统计分析
笔者对这6套教科书“讨论”栏目系统的数量以及比例、形式及内容特点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人教版初中化学6套教科书除了78年版没有“讨论”栏目之外,其余的5套教科书中“讨论”栏目在数量上由82年版的5个以及87年版的6个增加到95年版的16个,数量增加了两倍,尤其在新课标版教科书显著增加,01年版41个,12年版47个,数量达到95年版的近三倍。所占比例由82年版的3.7%逐渐递增到12年版的16.3%,比例上增加四倍。栏目形式也从简答、解释、比较、回顾、理解、举例6种形式增加到简答、比较、归纳、举例、证明、填空、调查、辩论等17种形式。
在内容特点上进行比较分析可知:82年版的“讨论”栏目内容题型封闭,紧扣教科书,以简答、解释、比较、回顾、理解、列举的形式呈现。如第20页的“讨论”“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你怎样使火熄灭?”紧扣教科书中燃烧具备的条件来讨论灭火方法;第86页的“讨论”“不管它是从什么地方取来的,水所含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都是一定的,请你用已学到的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加以解释”;第162页的“讨论”“百分比浓度和溶解度有何区别?在进行有关溶解度和百分比浓度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比较;还有第213页的“讨论”“举出5种制备硫酸锌的方法。”
87年版的“讨论”栏目与82年版的很相近,只是在内容数量上略做调整。如87年版增加了第19页的“讨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对“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实验的讨论;以及第172页的“讨论”“金属能够导电,它们是不是电解质?食盐晶体不能导电,它是不是非电解质?为什么?”两个讨论,替换82年版第122页的“讨论”“比较在钠跟氯气的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和两种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从这一事实当中可以得出这个氧化还原反应里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有什么关系”。
95年版“讨论”栏目内容题型为半封闭,以简答、解释、分析、比较、证明、归纳、回顾、举例的形式呈现,不仅有紧密结合教科书内容,对实验或教科书理论知识的讨论,又有联系生活应用举例讨论的内容。如第12页的“讨论”“在实验中,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是对实验操作的讨论;第27页的“讨论”“举出生活中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是联系生活举例讨论;第130页的“讨论”“试比较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是比较形式的讨论;第159页的“讨论”“在学习了几种常见的酸以后,试着归纳一下,酸类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对知识的回顾和归纳;第83页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是对证明方法的讨论;第88页的“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是联系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的讨论。
01年版“讨论”栏目以开放题型为主,有结合教科书化学学科内容或对教科书内容的拓展延伸,也有达三分之一的讨论是联系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并强调合作交流。以简答、比较、归纳、举例、填空、推论、计算、辩论、描述、判断、区分、解释、交流、假设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如上册第51页、第105页等,下册第27页“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第35页等的“讨论”紧密结合教科书理论知识进行讨论;上册第27页“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讨论“为什么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以及第93页等的“讨论”是对实验结果的实际性延伸讨论;上册第9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注重生活经验与交流;上册第116页“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如何检验其中二氧化碳是否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等,下册第38页“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及第89页等的“讨论”是应用相关化学知识,对生活生产实践中的现象的讨论;上册第30页的“讨论”“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及第135页的“讨论”“化石燃料的使用与开发看法”涉及到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讨论。
12年版的“讨论”栏目是在0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样以开放题为主,结合教科书内容加以拓展,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环保意识。删除01年版上册第27页、第47页、第116页、第126页、第138页、第144页的”讨论”,以及01年版下册第27页、第35页、第49页的”讨论”。增加一些更具讨论价值,并且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突出化学与资源、环境保护、生命安全、材料等主题的讨论内容。如12年版上册第72页“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什么?”;第75页“你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第121页“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努力去做。”;第141页“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进风口,这是为什么?”;12年版下册第97页“人类为什么要生产营养强化食品?”;第105页“讨论不同纤维制成的服装在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第108页“以‘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此外,12年版有些“讨论”栏目更具全面性和开放性,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12年版下册第92页“你的生活中哪里有可能存在甲醛污染?应该如何避免?与同学交流。”
三、结论与思考
综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6套教科书中讨论栏目的演变研究,可得出教科书中讨论栏目有较大的变化发展。
1.教科书栏目设置的种类与数量逐版增多
由78版的仅仅设置“实验”、“习题”、“内容提要”三种栏目,发展到12年版设置“实验”、“练习与应用”、“讨论”、“资料卡片”、“探究”、“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化学·技术·社会”、“方法引导”、“想一想”、“练一练”、“注意”、“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单元小结”十四种栏目。其中“讨论”栏目设置的数量与所占比例也呈现逐版提高,由78年版零设置到12年版设置47个,占栏目比例的16.3%。这也充分体现了教科书所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文革后的78年版教科书编制仅仅重视化学学科知识的传授,缺乏教科书编制先进经验,缺少对学生学习认知的关注,教科书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工具书;而到12年新课标修订版教科书,教科书栏目的编写非常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教科书编制水平提升,渗透新课程理念,彰显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化学新课程的宗旨。
2.教科书讨论栏目设置的形式多样化
由82年版设置的形式“简答、解释、比较、回顾、理解、列举”发展到12年版的“简答、比较、归纳、举例、填空、推论、计算、证明、调查、辩论、描述、判断、区分、交流、解释、假设、说明”,从封闭,半封闭讨论到开放式讨论,倡导新课程提出的多种新型教与学的讨论形式,并重视科学方法在讨论过程的应用,促进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能力。
3.教科书讨论栏目设置的内容综合化
教科书讨论栏目设置的内容由82、87年版“紧密结合教科书化学学科内容”发展到12年版的“结合教科书化学学科内容或内容的拓展延伸”,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内容、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命安全、环保、材料、能源、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多学科交叉,突出STS内容,让学生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目前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讨论栏目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教师对教科书讨论栏目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认识不够,唯考试唯分数的应试教育怪象也造成师生对化学教科书中讨论栏目使用不重视,未能较好地使用讨论栏目。讨论栏目是教科书的重要内容,教科书讨论栏目的设置渗透着各种新课程理念,因此化学教学中很有必要重视讨论栏目的使用。观念上树立其应有的地位;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与学生的多边互动讨论结合;时间上可课内和课外结合。通过全面深化使用化学教科书中讨论栏目,倡导多种新型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变革,落实新课程理念。
摘要: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讨论栏目进行分析,研究栏目的种类、总数、名称及“讨论”栏目的总体数量、呈现形式、内容特点演变,以获得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讨论栏目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中讨论栏目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科书,讨论栏目,栏目设置
参考文献
[1]张世勇,闫淑惠.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栏目的实证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李静,郑玉飞.新课程背景下再论讲授法与讨论法[J].教学与管理,2009(9).
讨论栏目 篇4
为了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现场, 更加贴近语文教改前沿, 同时也为了探讨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我刊教师版将于2011年开辟“语文热点大讨论”栏目。该栏目每期选择一个有关语文的热点话题, 约请一位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家、一位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位正在中学语文第一线进行教学的语文老师,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刊希望他们这些思想解放、立场鲜明、观点独特、语言尖锐的文章能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警醒作用和指导作用。现将每期要讨论的语文热点问题公布如下:1.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2.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3.高考语文命题权下放到省市的利与弊;4.语文新课改的正确方向;5.语文考试中的主观题与客观题;6.语文合作性学习的经验与教训;7.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8.阅读教学与理念创新;9.作文教学的新八股现象;10.语文示范课的示范作用;11.语文教师的保守思想分析;12.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
里、老子、庄子故里之争到曹操、华佗故里之争。从赵云故里、诸葛亮耕地之争, 发展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 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这种文化“啃老”, 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对古代名人的尊重, 其实并不尽然, 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 厚古薄今, 对当今文化不自信者有之;盲目开发、受利益驱动者有之;热衷做表面文章, 一味追求政绩者有之;仿佛一旦争到了名人故里, 便有了猎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 身价倍增, 门票大涨, 不尽财源滚滚而来。其实, 错矣。对于名人故里、古人坟墓, 理应重温历史、继承传统, 取其精华, 发扬光大, 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 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 这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