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

2024-05-16

信息技术促进(通用8篇)

信息技术促进 篇1

信息技术促进

师生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各个科目教学也在创新发展,教学方法也做 出相应的改变。尤其是数学教学,数学新课程更加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够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等等。

一、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发展 1.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民主平等,是教学正常、合理进行的一个重 要前提。实现师生和谐关系,不仅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端 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和 共同进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是师长,更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共 同探索真理的伙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学生,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促进师生发展的方法 ①以身作则的态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 人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要以身作则、为 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 响着学生学习

2的态度,引起学生内心由衷佩服和崇敬心理。

例如,教师在讲解《生活中的推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 生排一个数学话剧,演绎身边的数学。话剧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几把椅子或者是几张桌子就绰绰有余了,排练话剧,注重的是人物的 演绎,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台词应该怎样,只需要根据我们生活中的一 些事情,进行小小的改变,将其呈现出来就可以了。学生排练话剧的 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参与进去,饰演一些小角色,或者是给排练提 一些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慢慢的熟悉彼此,增进之间的 情意,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之后的教学与学习。

②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除了学习,还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师在 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关注一下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数学荒 岛历险记》,让学生从动画片中学习到数学。在这个动画片中,只要 将数字和正确的加减乘除符号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罗 克和小伙伴们齐心协力,一次次的挫败“数学王子”的阴谋,恢复了 数学岛的安宁。在动画片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时解答一 下其中的问题,看一下谁的反应比较快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 时,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二“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全面改革的时代,是一个逐步走向创 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和改革创新是现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旋律。

江泽民说过:“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 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 可见,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多么强大的决心和毅力。坚持教 育的创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 人才。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人才的不断出现,才能实现 创新发展的目标。而学校,就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良好平台,是知识创 新和知识应用的基地,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摇篮。作为一名教师,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教学,应该将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 生全面的发展。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有必要将 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①营造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氛围 当形成或者是培养一种精神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培养这 种精神,还是如何营造这种学习的氛围。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 学习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氛围;而一个坏的学习氛围会带动学生 内心潜意识的慵懒意识,打消学生的学习念头,形成懒惰的学习状态。

与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梯 形面积》内容之后,用多媒体显示出一道这样的题目:一个梯形的高 为 8 厘米,上底和下底的和是高的 2 倍,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教师给出学生两种解题思路,第一种是:

8X2X8^2 = 64平方厘米, 另一种是:

8X8=64

平方厘米。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第二种方法是错误 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理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表扬一下用第二 种方法答题的学生。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精神,开阔思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思维,总是从提出一个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得 到发展。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发展问题、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创设问题 情境,引起学生之间对知识的冲突、并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 中得到进步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年、月、日》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进行课堂导入,利用一个动画讨论的课件,他们都在讨论有关小熊生 日的问题,小熊说,我今年 12 岁了,为什么这是我过的第四个生日 呢? 一个短小的动画,可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的促进课堂内容教学的开展。

再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 上给学生呈现出已经学习过面积求法的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菱 形、梯形等,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学生求出面积,进而引出圆形面 积的求法,从而合理的走入课堂内容的讲解,在学生的内心埋下疑惑 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

结束语:

现在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好,更重要的是有 很好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紧跟现在社会的需求,正确、合理的改

善教学,让学生逐步的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引入信息技 术,让教学变得省时、省力、高效率,让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学课堂,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全面的发展。另外,运用信息技术,促进 师生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促进 篇2

我县中小学教师在近几年时间里先后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初级、高级培训与考试。教师利用双休日、假期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掌握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课件制作等方面基础知识。但是, 通过培训后反馈, 我们发现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主要集中在青年教师中, 而这部分教师一般缺少教学经验, 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又较薄弱, 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下, 我就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就教于同行。

一、加强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培训

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 可以深化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 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 有了交互性, 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 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时实指导,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 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 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 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 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无论是是学科教学还是信息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 应该首先针对教师的思想顾虑, 围绕素质教育观进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 举例。让教师认识到, 现代信息技术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各类学校来说, 它几乎是实现教学过程改善的期望的第一重要资源环境。其次是针对教师的心理惰性, 强化信息社会和未来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化角色的思想认识, 信息社会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指导型、伙伴型、科研型、学习型, 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必须强化教师这方面的思想认识。让教师认识到现代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现代社会, 教学必须凭借各种教学技术,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大多数教师对于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目前仅仅凭靠经验, 很盲目, 经验是很重要, 但是在日益复杂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 已有的经验已经远远不够, 教师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按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原理设计、组织、实施教学。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 软件的开发、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核心, 教学设计是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

二、学科教师应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

近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 其信息技术技能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呢?是重技术, 还是应该重应用?尤其是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 且不说家庭电脑的普及, 在学校里也基本上做到每个办公室都配有电脑, 并且连通了网络。如今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资源, 每天呈几何级数字增长着, 我们是否能够运用自如, 是否能够找到自已需要的信息呢?这应该是当前教师基本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吧!另一方面, 现代的通讯方式, 网络环境交流平台, QQ、MSN、BBS、BLOG、FTP等, 教师们是否在利用这些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 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呢?再有, 利于网络资源的研究性学习、Intel未来教育学习方式、项目学习方式、综合实践学习、webquest、Big6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教师否了解, 是否尝试在教学中使用呢?我想:计算机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使用flash、autherware等几个工具软件, 更重要的是要力足于应用, 使教师了解网络学习的基本方法, 提高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进而利用网络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

三、认清学科特点,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多针对性

每个学科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学科, 需要教师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画板尤为重要, 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 几何画板较文字处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 对于不同的学科,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 各学科的教师应该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要培养教师的这种能力, 而将不同学科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同一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培训没有针对性, 使用案例也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科的教师。如果受培训的教师只是将所学到的方法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教学中将起到不良的效果。因此, 应在培训时将各科教师分开教学, 这样才能针对这一学科的特点, 为本学科的教师量身定做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 使教师能够较快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 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信息技术培训必须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时, 都带着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任务, 有一个预期目标, 想将信息技术技能与教学应用到达一定的层次, 期望培训内容的实用, 期望训练信息技术技能技巧, 特别是期望以信息技术在所关注的某学科教学中如何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等具体问题为中心, 而不是以信息技术本身为中心开展培训活动, 所以教师训练信息技术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期望解决的实际问题与目标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寻求解决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本人、培训伙伴与培训指导者组合进行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过程。

在培训过程中, 培训指导者必须围绕与迎合教师本人的实际问题与预期目标设计一系列具体任务, 在有交流协作与指导的前提下, 规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具体任务的时间, 这种以教师本身教学问题为中心的任务驱动训练方式能大大提高受训教师的培训兴趣与实践。

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培训方法

以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教学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教学;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53-01

一、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学让学生以在学习中学会探究物理规律为出发点,以实验活动为中心,结合信息技术的探究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学习的工具。教师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对实验进行研究,突破教学难点。

2.有助于观察理解规律

人的信息来源,有95%以上来源于视觉,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之说,这样难以在实验室里观察的现象,可以利用信息中的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得出完美的答案。如在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扩散演示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但固体分子的扩散演示就不行,这样,多媒体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猜想与假说演示在黑暗中,人从不同方位向一个球弹出小橡皮球,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计算机上演示布朗运动以及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到,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而不是布朗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同时,得到布朗运动的规律,证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利于学生养成探究精神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物理教法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一同成为问题的探索者,教师作为学生探索过程的引路者,让学生在研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感性地理解物理变化及其运动规律,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现象,而学会探索物理问题的方法并养成独立探索与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有利于学生在充分自主的情况下自由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有利于意义建构,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因技术崇拜而忽视教育规律的形式主义。如果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倒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此外,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全部教学环节由技术手段再现,用电子数据代替教师丰富的情感交流语言,用荧屏画面代替教师形体交流语言,使得传统教学方式下师生情感交流的优势荡然无存,反而使师生间产生一种“教与学的阻隔”,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笔者认为,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贯彻适时、适量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是其精华所在,利用多媒体的目的就是借助相互交流的优势及视听优势,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描述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决不能只停留在表现形式上,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课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巧妙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真正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实验教学 篇4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陈禹

在教育信息化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在各类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考试考核、图书资料、学籍管理等工作一样,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对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育信息化的全局中,实验教学的改造和提高是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创造新型的学习和训练环境方面,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与课堂教学、考试考核等环节相比,实验教学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效果和作用将会更为突出和显著。正是在这个环节上,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一些原来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实现,使得原来需要高昂费用的事情,可以用更低的代价完成,从而迅速而直接地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效益。在这里,我们希望提请教育领域的同行们对于这个重要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常言说得好,“听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国外教育专家的调查表明,一般来说,听一遍课能够掌握内容的30%,读一遍书可以掌握内容的50%,而动手做一遍则可以掌握有关内容的80%。这都表明,动手实践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学校教育的阶段,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社会实践和调查体验终究是局部的、短期的,不可能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里面建立的、模拟的实践环境——实验室就成为学生动手训练的主要场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验教学。

重视实验历来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近代科学的开山鼻祖——弗朗西斯.培根就非常重视实验,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以强调。根据史料记载,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伽里略用一系列开创性的实验揭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至今为人们所称道。这种理念体现到教育中,就是利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就是把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正因为这样,许多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已经把实验室作为学科建设的基地。物理系、化学系的学生都不会忘记实验室中的日日夜夜,工科的学生更会终身铭记着趴在绘图板上的时光。所以,实验教学在近代教育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然而,一直到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由于技术的限制,实验教学基本上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的事情。理由很简单,社会现象太复杂,无法在实验室里加以模拟。在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之前,确实是如此。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从管理到经济、社会、环境以至心理学,许多方面的现象和复杂系统,已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在实验室条件下重建或模拟,有关的软件或系统已经出现,并且在实际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得到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模拟的越来越方便和越来越便宜,即使是技术领域的一些重大实验,如化工厂的流程、核武器的爆炸等,也已经可以用便宜得多的代价和少得多的时间在计算机中重现。这就使得在信息时代的教育中,实验教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余地。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当把实验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和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实验教学的推动作用

由于上述的背景和情况,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处于一个投入产出比高、效益显著、影响深远的特殊位置。具体地说,现代信息技术和注重实验的科学理念相结合,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如下四个方面的新景象。

第一,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概念已经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扩展到了经济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就出现了最早的“经济科学实验室”(例如美国Arizona大学的经济科学实验室),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经济管理中的复杂课题进行模拟和实验,对于市场行为、拍卖过程等经济领域的基础课题,从新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考察。经过几十年的探索,2002年,这一方向的首创者之一,Arizona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的创建者,Vernon Smith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表明实验方法在经济科学领域已经被接受和认可。

我国自从中国人民大学在1994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以来,高校中的面向经济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实验室已经发展到了近百个。实验教学与社会科学不搭界的局面已经在改变之中。这一变革将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科学学科的现代化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再如,我国的法学教育领域也已经开始设立模拟法庭,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一个实践环节。至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会计实务、进出口贸易实务等实验环境,也已经相当普遍。再广泛一点,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至关重要的文献资料的查询,现在也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数字图书馆和世界范围的查询网络的新格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技术基础的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也已经成为广义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融合在一起。

第二,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从主要为培养技能服务扩展到了对于研究和思想方法的培养。有一种看法认为: 实验教学只是培养人的动手能力,因而只适用于低层次的、操作人员级的教育。然而事实证明,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再是这样的了。美国学者G.Klir把计算机称为“系统科学的实验室”,强调它对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作用。著名的Santa Fe研究所把计算机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并且利用暑假时间对中学师生进行建立模型的方法的普及,它所讲授的软件Starlogo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基于主体的建模平台。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对于实验非常重视,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实验,对于他的学生在这方面要求十分严格。这些都表明,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实验室不只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场所,同时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场所,认为实验教学只是低层次教育的事情是不对的。(当然,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室也很多,也需要发展,如培训驾驶员的系统、培训大型设备操作工人的系统等;实验教学在这方面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里只是强调它在所有层次上的普遍作用。)

第三,现代息技术的应用,使实验教学的成本大大降低,许多以前不可能做的实验今天已经有实施的可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一些以前限于条件无法进行的实验变得可以实现了。通过建立计算机里的虚拟世界,诸如核爆炸、生物进化、环境保护、疾病传播、社会**等不可能真做的实验能够在实验室反复进行。这些事件的真实进行也许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也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或付出高昂的代价。然而,通过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在新型实验室里实现的虚拟世界,这些就成为普通学校都可以实施的事情了。考虑到我国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困难,这一方面无疑提供了非常值得注意的应用可能性。

第四,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开发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支持后进地区的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是为资源的共享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我国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新型的实验室恰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无论是文科需要的海量资料,还是理工科需要的高速运算能力,当它们被组织到互相连接的、共享的实验平台或数字图书馆网络中的时候,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可以成百倍地提高。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西部地区和新办学校,利用不断降低价格的信息技术设备来弥补难以解决的教育资源短缺,应当是一种投入少、效益大、收效快的捷径。

总之,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值得大力投入、努力改进的一个重要环节。抓紧抓好这方面的开发和普及工作,将有利于尽快地体现出信息化的效益,解决西部地区和后进学校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对于进一步深入的学科改造的有力推动。

大力开发和建设各种类型的实验环境

那么,如何推进实验环节的教育信息化呢?我们认为,当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入手。

第一,把新型的实验室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项任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基地。教育信息化在学校里也要有基地。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里,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往往集中在三个方面:校园网络中心,数字图书馆或者是在课件的制作上。这三方面的工作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建立信息化校园的必要的基础设施,后两者则从不同的方面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然而,在一些单位这几件事情是分割开的,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一些课件的制作脱离不开传统的教学内容,成为“课本搬家”;一些校园网的建设偏重于硬件,而与学科建设脱离甚远;而图书馆则往往限于现有资料的简单查询。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够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以实验教学为突破点,在校园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前者提供网络通道,后者提供基础资料),建立起面对特定学科的新型的实验室,把用来“听一遍”、“读一遍”的课件提升到“动手做一遍”的教学模拟环境,那么我们的工作就能够向前迈进一大步,使得有关的学科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真正升级,从内容到形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符合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当说,到目前为止,许多地方对于实验室建设的理解和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旧思路之中,还没有从信息化建设的基地的高度去看待这件事。如果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集中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批这样的新型实验室,并且通过网络使它们的资源(模拟系统、课件、资源库)能够为各校共享,那么,信息化的效益就能够迅速地、充分地显示出来。

第二,研制和开发一批重点课程的教学模拟环境。要建成这样的一批实验室,在目前校园网络已经普遍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研制和开发重点课程的教学模拟环境。我们所说的教学模拟环境,是指能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软件系统。它们不同于只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这里所说的实验既包括实际操作层次的,也包括理论研究层次的。以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为例,学生们既需要在实验室学习和体验会计实务等操作过程,也需要在实验室建立和运行经济模型。这样的软件平台将是一种专门的、把专业理论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集中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机交互的应用软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相应的产业所用的实际系统是不能直接作为教学模拟环境的。因为教学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更加一般,不应当局限于特定的厂家和软件产品上。而且,教学还有教学自身的规律。可以预见,这类软件的开发将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有远见的IT厂家,应当关注这个领域。

第三,培养和形成一支新型的实验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教改的关键是教师,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当然也在于实施的骨干队伍。我们之所以强调建立实验室这样一个基地,也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基地,集中一批人员,形成一支队伍。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积极分子分散在各个学科之中。大家总感到力量分散、势单力薄,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在信息交流、资金投入、成果认定等种种方面的制约,而贻误了事业的发展。如果在学校里有这样一个基地,从领导上给予关注和支持,事情就能够进展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应当看到,十几年来,在教育领域已经逐步涌现出一大批热心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分子,现在需要的是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把这样一支队伍组织起来,进一步提高,为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我们相信,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的新高潮的大环境推动下,教育的信息化也必将走向更加务实、更加深入的新的阶段。我们希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将在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验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实验室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禹教授、专委会委员方美琪教授

实验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实验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月6日成立,是由从事经济学管理学科研、教学的人员与从事经济学管理学的实际工作者组成的全国高等院校实验实践教育技术领域的群众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隶属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受学会和教育部相关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

陈禹

男,1944年生,工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曾任信息学院院长,信息系主任。电话: 62511183 教材与专著编写:目前在写的有《CAS理论及其应用》《信息经济学教程》等。

国外有关领域的经典著作翻译:目前在进行的有《社会网络分析》、《实验经济学经典论文集》等五本。

参加学术交流:近一年内有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等;

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参加研究项目:包括设计模型,编制软件,研究理论,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近期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资源运营的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国家电子商务白皮书的编写(商务部项目)

教学数字化环境研究(教育部项目)

代表著作译著: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986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最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软件开发工具》2002新版,经济科学出版社。《信息时代的应知应会》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系统的对话》198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系统科学概论》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概论》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工作经历:

1981年开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

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1987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企业信息化是引爆经济社会信息化的燃点 CIO需要博弈

陈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信息管理系主任兼任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从1978年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运用。1981年,从事具体项目开发和教学研究,完成了大量科研与教学任务。1988年至2003年,先后担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TC8和WG8.1)委员,兼任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等。

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高中英语教学 篇5

欧阳晃斌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CALL、WALL及CAI的应用已成为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在此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必将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要与计算机及网络发展相适应。本文对计算机与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引发广大同行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 高中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此课题的核心是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WALL)已经兴起。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CALL和WALL必然会使高中英语教学产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即听、说、读、写,都是巨大而深刻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计算机的应用,将会弥补这些不足。

1、利用磁盘存贮听力材料。磁盘具有容量大、携带方便、容易保存、复制快捷等诸多优点。薄薄的一张磁盘 可存贮相当于几十盘录音带的内容。磁盘的复制比录音带的复制容易的多,轻轻一击,则复制完毕。并且,软件及网络听力资源丰富,选择空间大大增大。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这种方式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找到而重复听。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

3、选择地道的英语听力软件。传统的听力教学,尤其是教师本身的英语授课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世贸组织的即将加入和奥运会的即将召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说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计算机和网络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真实的空间。

1、网上交谈。一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外国人交谈。现在,中学聘请外籍教师的寥寥无几。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沟通。而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和国外说英语人士直接交谈。这种网上交谈与国际长途电话相比,费用较低,选择的余地也较大。因而,不出家门和校门,学生便很容易地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情感。并且,不是面对面的交谈,可以省却学生的羞涩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去说。二是通过国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国内说英语人士交流。国内网民人数与日俱增,中间不乏精通英语人士。因而学生和他们交流就更容易,交谈话题更多。三是通过校内互联网,学生可以和教师、同学自由对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各自的语言水平和爱好,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和交谈对象。

2、人机对话。学生可以选取一些软件来自主地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表达。学生可对着话筒模仿计算机所播放内容,计算机可以对此进行反馈,发出一些诸如:“Very good”“Excellent”之类的声音,用以激励学生。因而学生就会愿学、乐学,说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多年来,许多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理论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总体效果还不够理想。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会使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1、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英语课文教学质量。

CAI即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具有能集成文字(Text)、图像(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及动画(Animation)等多种信息功能。因此,它愈来愈受到欢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研究教材 → 课件制作 → 课堂实践 → 课后改善

根据这四个步骤,教师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材上课文的教学质量。

2、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问题。例如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呆板等问题。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择网上阅读材料时,大体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拓展性,即从网上选取的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延伸,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二是时效性,即所选的材料内容要新,有时代感或关于一些热点问题。三是趣味性,即所选材料要符合学生特点,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四是科学性,即所选材料要真实,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网上虚拟的东西数不胜数。五是艺术性,即所选择材料要难易适中,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对一些文章可进行适当改编。

另外,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所选择的材料难度较低,趣味性强,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并且对于阅读结果不划分等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后,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时调整阅读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欣赏水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传统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就一情景写作;或对课文改写;或写英文日记。这些做法都较死板。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高中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1、利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所感而写。并且,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用法和句型及语法项目后,逐步地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My Hometown(《我的家乡》)一文,教师可以把关于本城市或乡村的一些图片播放,并对可能用到的词汇和语法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去写。

2、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上只是对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教法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总之,现代教育必将发生一次深层次的变革。作为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变革,并且能够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作为英语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在变革的前列,担当时代的开拓者,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

参考书目:何克抗:《CALL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www.nrcce.com/.

席玉虎:《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

信息技术促进 篇6

隆湖四站小学

徐昌 2012.8.19

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数学素养的载体,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变革

一、从传统课堂走到现代课堂。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教学环境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 从传统课堂走到现代课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是教育的必然趋式。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室、光盘播放室,以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教学的选择。我们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它们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所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 2

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

二、依托信息技术,逐步改善教学方式。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和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发表专题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中国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的讲话,他指出:信息化极大地加快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大家都能感觉到,从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首先使教育的基础设施、传播手段走上信息化,以前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利用黑板和粉笔直接来讲授,而现在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甚至移动通信系统搞教学,导致教学模式的变革。

1.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样,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多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为老师们的备课、授课提供了便利,例如:同一个知识点我们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讲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更直观的理解、掌握新知。而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直观地呈现的教学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一些特技效果的使用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互作用的体现,更为学生提 3

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增加感知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2.使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在备课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面对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是不是每个资源都可以被应用到课上,都有利于课堂教学呢?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要经过精心研究和设计,这样经过反复地推敲,认真地研究,使已有的教学原则,认知规律,教育教学的经验和理论最大限度地贯穿其中,从而优化了课堂资源,使学生能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例如数学《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从网上寻找有关方程的图片和资料,运用Frontpage 和Fcash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成网页或电子动画。使学生感受到方程的意义,不但为今后学习的解方程铺平了道路,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之美丽、智慧之迷人。由于天平的平衡被破坏,一边变得重一边变得轻……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深深感受到天平平衡的原理,从而优化了教学。

3.使教师更有效的控制课堂上知识点的讲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对于某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根据课堂知识点 4

讲授的情况,有效控制课程进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资源中的试题、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为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满足他们的个别学习需要。

三、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方式也单一。教师不是授之以渔,而是授之以鱼。当前,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各种信息日新月异,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单一的教学培养学生局限的思维,这将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会学习。

2.有助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自身的动态发展特性,给探究式学习带来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之应用于探究式学习,其选题广,实用性强启发性大。网络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在浩瀚的“资源海”中探究、发现。

3.有助于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

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为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竞争、协同等模式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做商务实训的服 5

装买卖活动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组, 分别负责产品介绍、机场接机、酒店入住及合同的签订,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最后环环相扣,完成实训题目,这种相互协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7

西藏, 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相对闭塞的交通环境、恶劣的高原气候, 都制约着高原教育事业的发展。山高路险, 贫穷困苦, 很多农牧民看不到教育的实际效益, 对教育事业存在着漠视, 甚至是反对心理。在他们千百年的传统意识中, 存在着自给自足的思想。他们虽过着艰难而困苦的生活, 但却满足于现状, 不愿走出大山, 去面对外面的世界。为此, 国家针对“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方针, 对西藏实行大规模的援建, 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而实际的措施, 如针对所有农牧民子弟, 实行“三包”政策, 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用农牧区百姓的话来说, 就是“有了‘三包’政策, 小孩到学校上学, 家里没有一点负担”, 这就解除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在师资力量方面, 从2001年开始, 大规模从内地高校招聘品学兼优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西藏的教育工作, 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些, 在西藏的教育发展中均起到了举足轻重包百包家解在。的高育穷育在在陲, 原。的的作用。

虽然国家重视, 但由于西藏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从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嗎。由頂于实验仪器的缺乏, 学生从未走出大山, 对外面世界的无知, 使得教学工作很难取得进展, 很多事例, 光靠磨嘴皮难以解释清楚, 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难以得到质的飞跃。随着西藏建设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 学校信息化建设也日渐完善, 这为西藏的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也为我们这些老师们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

其实, 西藏教育, 第一是要留得住学生。这里由于贫穷、闭塞, 很多父母亲都不愿意甚至抵触学校教育, 不愿把孩子交给学校, 以致我们学生宿舍的墙上, 至今还留着一句标语:挽救一个流失生, 就是挽救一个希望;保住一个在校生, 就是保住一个未来。确实, 孩子就是我们学校的希望, 就是我们国家的希望, 留住他们, 是发展教育的第一要务。

生活在山区的农牧民, 生活贫乏, 条件简陋, 很多还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因此他们对子女的知识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而孩子们在自由而宽广高原牧场上成长, 来到学校后, 在学校接受教育时依旧自由散漫, 很难将精神集中于课堂的学习中, 甚至是厌倦学校的生活。学校每周都设置流动电影, 每周放映一次, 但这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也不可能每部电影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 这些措施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育局给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大屏幕液晶电视, 这样学生在课余可以看新闻, 或者老师用U盘给他们放映经典的电影。这样, 给予了他们充实的课外生活, 给予他们留下来学习的愿望, 从而也达到了留住学生的目的。由于交通、信息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学生们在掌握信息等方面是相当的匮乏。因此, 我们教师利用多媒体, 在教学的空闲, 给学生放映一些纪录片, 或者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些视频, 让他们对外面世界增加了解, 活跃孩子们空余的时间, 激励学生了解世界、走出西藏的愿望,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目的。

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火车, 也不知道大米从何处生产得来, 生活阅历、经验都非常贫瘠。我们西藏的老师可以利用教室的电视让学生欣赏海洋生物、热带雨林风情、南极冰原, 增长他们的见识, 让他们了解地球是丰富多彩的, 培养他们走出西藏、走向世界的渴望。同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航海、航天之类的纪录片, 了解当今世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为将来建设新西藏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基。

信息化的教育主要还是应用于教学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物理、化学这些学科都涉及一些演示实验, 利用学校实验室的仪器, 有时现象会不明显, 如物理学中的平面镜成像实验, 由于西藏光照强, 在教室内做演示, 就达不到实验要求;有的实验现象一闪即逝, 如化学中的磷的燃烧, 短短两秒钟, 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看清, 实验已经完毕;这些都不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因此,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实验过程在电视录像中展现出来, 一则会节省课堂的时间, 二则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 在重点的实验环节, 可以暂停播放, 或者慢放, 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功课, 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方面一片空白, 如有关核能的物理知识或者是从来没有感受过, 对这些东西表现茫然, 如汉语课文中的安塞腰鼓。因此, 教师仅仅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还是无法将内容嚼碎揉烂;学生绞尽脑汁, 发挥想象, 还是无法将其融入自己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利用多媒体, 教师制作课件教学, 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西藏, 利用课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他们学习的情绪, 从而诱发其学习的兴趣。课件逐渐普及后,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加上有声有色的课件, 能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 也促使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而无味, 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 如果借助课件教学, 则能使古板的教学变得生动, 抽象的思维变得形象, 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 沉闷的课堂变得愉悦。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有利于我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在西藏, 采用课件教学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西藏教育的发展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的。

西藏海拔高, 很多地区平均海拔5000多米, 高寒缺氧, 且很多地方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三分之二,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对高原的工作者来说, 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工作在一线的教师, 也深刻体会着高原的恶劣气候。其实, 在西藏考验我们的, 远不止这些自然的环境, 还有信息的不流通, 无法跟内地教育方式接轨, 无法关注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新思想。早些年连电话都没有, 更别说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了。而今, 计算机的普及, 也让平时生活单调的教师们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 我们可以在电脑上下载电影, 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在自己观看的同时, 也可将一些好题材的电影作为教学资源在课余时间利用教室中的电视机给学生欣赏。其实, 在我们对网络上的资源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同时, 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

优化导入,促进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篇8

一、有效整合学科法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創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比如我在教授《声音的获取与加工》这一课时。首先播放《沁园春·雪》的诗朗诵,并介绍《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引入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goldwave软件制作《沁园春·雪》的诗朗诵。

二、联系生活实际法

2008年我国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像这样的大事件学生看到过、听到过,有的还亲身经历过或想亲身经历一下的。所以当老师提出这类问题时,他们都跃跃欲试。比如说我在教授《图片的处理》这一课时,教师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向学生提问:今年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同学们知道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吗?教师展示几届世博会的吉祥物。请学生在指定文件夹中找到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图片,并把它们归纳整理在一起。学生上机操作,教师请找得快的学生把海宝介绍给全班同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海宝为素材,从素材上吸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介绍中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引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又比如说我在教授《初试Flash动画软件》这一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见过“闪”“快闪”字词,你知识“闪”是什么意思吗?所谓的“闪”就是Flash,它的中文意思就是闪光、闪现,Flash动画制作的高手称为闪客,你想成为一名闪客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一个文字动画“闪“开始来学习这样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

三、承先启后法

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过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面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如对学过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连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比如说我在教授《动画补间动画》这一课时,老师首先介绍上节课完成了“闪”“移动的小球”这两个动画。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制作的动画都是在关键帧中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关键帧序列,按时间顺序播放就形成了动画,这个动画我们称之为逐帧动画。逐帧动画可以制作出多种效果,它的优点是变化复杂,但制作过程比较繁杂,生成的动画文件比较大。上节课我们用逐帧动画的方式制作了移动的小球,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样每帧都做工作量太大,也没有体现Flash的强大功能,其实Flash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这就是渐变动画。

四、作品展示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受很多因素影响,除外部动机外,学生自身的内部动机——兴趣,对推动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作品的展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展示的作品可以是老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创作的作品。学生的作品与学生水平接近,更容易激起学生与其比一比的决心,其效果更好。比如说我在教授《多媒体作品的整体优化》这一课时,上几节课我们用PowerPoint软件初步完成“探索主题”的多媒体作品制作,为了使整个多媒体作品更加协调统一,以及便于浏览,需要对多媒体作品进行整体修饰和优化,如使用超链接、设置对象的动画效果等。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一位学生已经完成的作品,同学们观察一下有哪些效果?每张幻灯片的切换的时候又一个动画效果,有些幻灯片里的一些文字、自选图形也有动画效果,当我们指向目录、正文中的某些标题时有个超链接效果。这些效果是如何制作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通过观看教师的样例作品,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总之,导入犹如戏剧的“序幕”,为学生指明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定向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一个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

上一篇:《何谓文化》读后感下一篇: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