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镇公务接待制度(精选9篇)
曹村镇公务接待制度 篇1
曹村镇公务接待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公务接待管理水平,促进与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之间的友好合作,增进友谊,交流信息,改善外部环境,树立机关形象,结合乡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务接待的主要任务:安排上级部门、兄弟单位(乡镇)、业务关联单位各级领导来镇的吃、住、行;安排重要来宾的检查、考察、调研等活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协调好外部环境。
第三条 公务接待的基本原则:坚持勤俭节约、热情周到的原则,根据来宾的身份和任务执行不同档次的接待标准,反对铺张浪费;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的统一管理,办理重要接待事务。实行对口陪同:上级部门或兄弟乡镇来人,由乡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对口陪同;村级来人由相应包村领导或包村干部陪同;村级来人实行工作餐,各种会议召开接待需经书记或镇长同意。来人陪同人员一般不超过3人。
第四条 公务接待的申请程序:客人来访应热情迎接,工作餐由办公室统一安排,重要接待须经镇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办公室安排。
第五条 公务接待的标准: 来人来客就餐应根据不同情况就近用餐。
曹村镇公务接待制度 篇2
一、当前公务接待泛滥产生的社会危害及其成因
公务接待是必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合理、规范的公务接待是党政机关执行公务和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保障。我们党从革命斗争之初就已开始探索公务接待工作, 并创造性地建立了形式各异、适应不同时代发展的接待模式。据统计, 从1949年到现在, 中央先后下发限制公款吃喝的文件有500多个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然而大量文件却“管不住一张嘴”的问题日益突出:接待标准、接待范围、接待方式无法控制, 党政机关吃喝送礼成风, 管理制度几成虚设。
1. 铺张浪费, 增加行政成本。
公务接待泛滥产生的直接危害就是大量浪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2011年财政部公布的中央本级公务接待费财政拨款高达15.19亿元, 2012年为14.98亿元, 2013年预算为14.34亿元, 尽管费用略有下降, 但接待费依然高昂;有关数据推算地方公务接待更“疯狂:不少单位的公款接待数额在公务经费支出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单位全年的公务经费主要就是用于公款吃喝, 甚至在多地发生非法挪用项目资金、侵占惠农资金吃喝、打白条消费、欠账吃垮饭店以至于发生政府被告上法庭的闹剧。各地天价接待和生吃海喝的案例也不绝于耳, 令人瞠目结舌。更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 全国各地的营业性饭店特别是过去长期依赖公务消费支撑的高档饭店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困境。公务接待费用的扩张趋势不仅挤占了公共资金、增加了行政成本, 而且因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引发官场风气恶化、干部作风败坏, 导致行政效能下降甚至贻误工作。
2. 异化扩张, 滋长奢腐之风。
近几年来, 公务接待违规消费现象呈恶性扩张势头, 公务接待明显超出了合理范畴。在一些公务人员看来, 只要不贪污、不受贿, 多吃点、多喝点、多玩点, 没有关系, 思想上对公务接待违规的容忍度在极度扩张;公务接待消费随意性大, 公款旅游、私客公待、公款送礼等现象很普遍;许多无实质内容、无明确任务的参观学习、培训考察和会议等, 都可往接待费这个“筐”里装;一些地方只要领导批准的接待就是公务接待、只要领导签字的发票就可报销, 接待标准和范围全靠领导的“一支笔”。最耐人寻味的是以公务接待为名, “吃官饭放私骆驼”, 用超标招待和馈赠联络感情, 为自己谋取各种利益, 公务接待逐渐背离设计者的初衷, 异化成了滋生不正之风、包藏消极腐败的温床。比如多开、虚开公务消费发票套取资金, 用于请客送礼或中饱私囊, 以权谋私的现象大行其道。一些地方财政、审计等部门知情人士披露:不少荣升要职的领导身后都有一大笔合法消费的账单或留有大坑欠账, 个中玄机不言而喻。
3. 伤风败纪, 损害党群关系。
社会流行“不吃不喝, 办不成事”。吃喝玩乐、来往迎送已成公务活动的潜规则。地方政府接待上级唯恐不周, 专门设立办事机构, 无限制划拨专款接待, 重大接待活动还有领导亲自挂帅督办, 搞得手忙脚乱。以至于一些地方公开提出:公务接待“出环境”、“出效益”、“出政绩”、“出生产力”。受此观念影响, 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跑关系、走门子, 不惜代价、挖空心思穿梭于各种应酬之中。在迎来送往的相互攀比和极力热捧中, 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灵魂被腐蚀了、革命意志消退了, 甚至连人生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奢靡享乐之风成为化骨绵掌, 共产党人最宝贵的为民执政理念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淡化了。一些权力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病态久治不愈, 最终败坏了党风党纪, 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 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需要破解的难题
公务接待泛滥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告诫全党:“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个讲话为推进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1. 严格界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和内容。
中办、国办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 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公务接待应该严格按照这个界定范围, 对公务接待项目进行分类清理, 不合理的坚决取消, 合理的则加以规范, 把公务接待压缩到最小范围。公务接待的具体内容就是简化礼仪, 仅由接待单位按照接待标准提供住宿、用餐、交通服务, 不需要或于开展公务无利又易造成浪费的接待内容应悉数罢除。要坚决落实温家宝同志2012年3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在公务接待中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 提倡文明用餐;禁止提供任何形式的营业性娱乐、休闲、保健消费, 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 不得额外配发生活用品。
2. 统一制定公务接待标准。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 确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和标准。”目前全国很多地方没有制定具体标准, 实际执行中主要由接待单位领导拍板, 随意性很大, 各地的标准差异也很大, 迫切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确定接待标准。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考虑财政供养能力、市场物价及服务价格水平及社会承受心理等因素,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接待标准。由于权力都具有自利特点, 为了消除潜在“利益冲突”问题, 制定公务接待标准的过程应该充分听取和反映民意。陕西基层镇 (办) 推行的“廉政灶”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每餐不超过10元, 温州市内从事公务活动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 这些规定在全国有始开先河的意义。姑且不论10元与60元谁高谁低, 能够在制定公务接待标准上吃螃蟹, 经受群众评议和实践考验, 就有敢于公开亮底的胸怀和向大吃大喝开刀的勇气。由此可见, 制定接待标准问题是“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 敢不敢提出标准可以用来检验公务接待中“有没有鬼”。
(2) 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党政机关现行接待费列支标准是财政部1998年制定的, 这个标准偏低而且长期未修订, 实际执行中确有难度。为了抑制公务接待费的增长, 各地纷纷出台财政预算编制办法, 但由于编制体系不完善, 加之人大及财政决算、审计等监督乏力, 致使预算难以起到控制作用。因此, 必须强化权力部门的职能作用, 维护财政预算的权威性, 对超预算问题实行严格问责, 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公务接待费增长。
(3) 建立接待个体无差异规则。我国传统接待中都有按领导干部职级来确定住宿及用餐标准的通行做法, 一些地方上行下效, 明确规定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等级式接待标准, 导致接待对象产生个体差异, 从而给公务接待无限扩张提供了充足的依据。笔者认为, 普遍规则为尊者讳既没有必要, 也容易引发接待标准失衡, 而公开讨好权力倾向和按等级划分接待标准的做法也极不利于弘扬民本平等的行政理念和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实践中也容易引发接待标准主观化倾向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同时招致普通干部群众的不满。因此, 公务接待标准必须关注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知度, 逾越等级差异, 自上而下建立接待对象无差别规则, 从制度层面培育领导干部亲民爱民之风, 让公务接待在积极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寻求发展。
(4) 强制引入接待对象买单机制。由接待单位对接待费大包大揽的通行做法固然可以体现接待单位的热诚大方, 但又容易引发超标准接待及弄虚作假现象。如果引入“谁活动, 谁负责”的游戏规则, 由接待对象自行负担住宿和餐饮费用, 而接待单位仅仅提供接待服务, 改过去“白吃白喝”为现在“自己吃自己”的买单新机制, 就能够有效抑制接待对象消费需求及接待单位弄虚作假等问题, 实现公务接待核心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 能够解决干部外出参加公务活动在享受接待单位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 又能回单位领取住宿、交通费补偿及伙食补助、公杂费补贴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即“骑双头马”现象。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免费的午餐, 还有多少人热衷于学习考察交流和游山玩水?更不知还有谁能够借公务接待来炫耀自己的权力或相互攀比甚至在公务接待的平台上玩弄利益交换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讲, 强制引入接待对象买单机制也将为取消公务接待费的终极改革创造条件。
3. 推行实名登记和公开公示制度。
笔者认为, 有了单次接待标准和预算总额控制还不能完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和可能产生的腐败, 甚至使公务接待堂而皇之地披上合法外衣, 有的还很有可能因此落下节约美名。更需要关注的是, 预算额度本来就是多年来公务接待费累积的均数, 这个额度虽然可以控制接待费增长, 但却不能实际达到节约目标, 而且因为控制额度内消费不足很有可能产生的“吃亏”心理而驱使公务接待消费恶性趋近额度, 最终产生“包干”效应。要触及公款吃喝的核心问题, 还要在接待标准和预算标准之间套上实名登记和公开公示的“紧箍咒”, 即每一次接待都要对接待事由、接待对象及陪客情况、消费内容和价格等费用信息如实进行登记, 作为正式消费发票审批报销的依据附件。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 政府各部门应建立系统的公务接待开支明细台账, 将公务接待财政预算指标以及执行情况纳入公开范围, 除确实涉及国家机密者, 毫无例外地实时进行公开公示, 广泛接受媒体、公众的监督, 真正让公款接待公开化、透明化, 让老百姓和纳税人有知情权、监督权, 最终让违规接待和弄虚作假无处藏身。
4. 强化监督体系建设。
针对公务接待中主体和客体活动难以控制和监督的实际, 首先要完善公共财政监管制度, 把公务接待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硬约束的框架。各级政府要对所属单位公务接待费实行单列科目切块预算并经人大批准后, 任何人不得变更, 让人大真正可以通过预算制约、监督政府开支。另一方面, 要强化预算外资金监管, 加大预算外资金专项审计力度, 把公务接待费的监管延伸到公众视线之外的藏匿焦点上, 深挖公务接待的本来面目, 确保公务接待消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给社会公众一个完全明白的交待。
其次, 加大行政监察和处罚力度。要依据财经法规和公务接待管理规范, 对于超标准、超范围、超预算接待等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浪费问题, 严格按比例分配给接待单位相关责任人承付, 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决不能搞“下不为例”;对于假公济私、请客送礼及弄虚作假、套取公费等行为, 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直至移送司法处理, 以铁的纪律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
第三, 制定公务接待的法律制度。公款吃喝者侵占和浪费了社会财产, 对此应当制定专门法律, 用“严刑重典”来规范公务接待行为, 以此威慑大吃大喝之风, 有效防止和打击贪污腐败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四, 构建公众无障碍监督环境。采取设立专用电话、电子信箱等方式,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整合各种监督资源, 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监督举报回应机制, 为媒体和公众热忱监督政府花钱提供保障。
三、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公务接待事关一个地方的发展大局,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连接着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 并由此触及社会各层面的神经系统。因此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科学设计、稳妥推进, 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规范公务接待消费纳入国家总体改革发展规划之中, 努力实现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的新发展。
1. 加快财政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更新。
公务接待之所以发生诸多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制度及技术手段落后, 因此必须加快现代技术手段更新,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最大限度挤压公务接待权力的寻租空间。改革会计制度, 在“经费支出”科目下增设置“公务接待费”二级科目, 专门汇集核算党政机构公务接待费支出, 让纳税人看个清楚。注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适时调整公务活动差旅费报销和伙食补贴标准, 减少公务接待对象弥补不足补助或转嫁相关费用的客观需求。全面推广公务接待费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完善公务接待实名登记制度和核报发票显示消费信息审查制度, 大力发展公务卡消费模式, 禁止签单赊账消费, 加大发票联网核查力度, 严查多开、虚开发票及用假发票报销等违纪违规行为。
2. 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针对公务接待不断冲破政府条例规定约束和面对社会公众及媒体强烈呼吁依然阳奉阴违、“涛声依旧”甚至于有恃无恐、愈演愈烈的现状, 必须大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加快行政资源配置体制改革。首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引入公开竞争机制, 打破个别人垄断干部任用提名权及暗箱操作局面, 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结果运用, 遏制跑官要官之风, 自上而下努力营造公平公开选人用人的良好环境, 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养成廉洁勤政爱民的良好作风。简政放权,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改变行政资源配置权力过于集中的格局,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建立实现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资源分配体制, 用公平透明完善的规则约束政府权力的规范运行。
3.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公务接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因素, 治理公务接待中奢侈浪费之风既要靠制度创新的强力推进, 也要辅之于广泛深刻的宣传教育, 引导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革除公务接待中的陈规陋习和特权思想, 在全社会重塑共产党人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要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 以刹风治乱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全力维护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以新的历史使命为鞭策, 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规律, 增强节俭和效率意识, 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用到不断改善民生上, 用到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创新型政府建设之中;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生活新风尚, 并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时刻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历史教训为警示,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价值观, 增强民本意识, 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不可能期望依靠一般性号召或开展运动达到迅速解决之目的, 但也要有充足的理由相信, 只要有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一定能够打好公务接待问题治理硬仗, 实现把公务接待这个权力关进“笼子”中去的目标, 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交一份满意答卷。
摘要:公务接待泛滥已成为当前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既要严格界定范围内容, 制定统一标准, 取消接待标准个体差异, 引入接待对象自行买单机制、实名登记和公开公示等制度;又要强化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财政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更新, 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用刚性机制约束政府权力运行, 逐步消除公务接待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关键词:公务接待,制度,改革,问题,探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6.10.20
[2].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
[3].龙太江.公务接待消费超标严重中央出台相关规定防腐败[J].瞭望, 2006 (10)
[4].郭晶梅.公务接待权的法制化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
[5].李松.公务接待制度:改革为何沉默?[N].中华工商时报, 2010.5
[6].何文炯.公务接待治理:渴求深化改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2 (9)
曹村镇公务接待制度 篇3
接待腐败的产生及治理
为什么接待腐败会在我国流行多年?这有制度、文化、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从政治体制来说,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治制度不健全,人大机构和人民群众难以对政府的财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从经济体制来说,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权力范围过大。从行政体制来说,由于上级掌握了下级的人财物分配权、管理权、审批权,决定下级的生死存亡,下级就要通过高标准的违规接待来讨好上级。此外,在关系文化的影响下存在重关系不重制度的观念,在诚信道德缺失的环境下存在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再加上官员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特性,都是造成接待腐败泛滥的原因。
如何治理接待腐败?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对消除接待腐败可起促进作用,但它只能是辅助手段,离开制度约束的思想教育是软弱无力的。运用强力的行政手段治理接待腐败虽然会快速见效,但如果缺乏制度保障,其治理效果难以持久。治理接待腐败的制度建设包括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财务制度等,例如:简政放权,规范政府审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细化预算编制,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例;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公务接待制度等。
公务零接待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鉴于反腐败的迫切性,本文从快捷、有效的角度来分析,即研究对治理接待腐败可起快捷有效作用并能持久的措施,这并不否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的必要性。
公务零接待是指:取消用于党政机关(包括所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下同)之间的公务接待费,接待单位不承担接待对象(指党政机关,下同)的一切公务活动费用。具体来说,公务零接待的含义有:第一,公务零接待不是不接待,做好接待工作是接待单位的职责;第二,零接待是指接待党政机关人员的费用为零,即财政预算的“公务接待费”只能用于接待外宾和其他非党政机关人员,不能用于接待来自党政机关的外单位人员,这是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关键内容;第三,接待对象的用餐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全部来访费用都由接待对象承担;第四,接待单位不向接待对象赠送礼品;第五,接待单位和接待对象都不能把接待费用转嫁给第三者。
公务零接待制度可以迅速提高治理接待腐败的有效性。第一,公务接待费是接待腐败产生和蔓延的经济源头,取消公务接待费就是采取堵死源头、釜底抽薪的方法,可以快捷、有效、持久治理接待腐败。第二,只要接待单位的预算不存在用于党政机关之间的公务接待费支出,在财务制度上就不容易“变通”出用于接待的经费,这使拉关系的公务接待不易开展,关系文化不易对财务制度的执行发生影响。第三,取消了用于党政机关之间的公务接待费,接待单位在发票报销上弄虚作假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第四,公务零接待制度使财务人员减轻了来自领导的压力,使下级单位减轻了来自上级单位的接待压力,使同级单位之间的接待攀比成为历史,这都会为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财务制度扫除障碍。第五,公务零接待制度实行后,接待单位的公务接待费只能用于接待非党政机关来访人员,这就大幅度缩小了公务接待费的使用范围和金额,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监督成本,有利于对公务接待的监督。
由此可见,公务零接待制度对治理接待腐败具有快捷、明显的作用。虽然当前接待腐败现象已经明显收敛,但行政手段反腐的效果还需要建立制度才能持久。在接待腐败已成久治难愈的顽症并有死灰复燃可能性的条件下,动用公务零接待制度这剂猛药是必然的选择。
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必要条件
公务零接待制度要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全国各级各地所有党政机关都统一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
十多年来,我国已有少数农村地区实行了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2013年3月,兰州市在乡镇、街道开始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兰州市的改革把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实行机构从非党政机关的村委会上升到最底层的党政机关,具有重大意义,但如果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从兰州逐步推广到全国,从乡镇(街道)逐步推广到县、市、省、中央,则是不可取的。
改革必须一步到位。如果制度不统一,只是在部分单位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就会出现接待不对等的情况:这些单位的人员在外单位受到无偿接待,却无法在本单位用公款接待外单位人员,在讲求礼尚往来的文化环境下,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单位就会想方设法甚至弄虚作假搞公款接待,并且这种违规行为会得到其他单位以及上级的“理解”。这样一来,公务零接待制度就难以为继,改革就有夭折的危险。
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建立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由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安排,规定全国各地、各级(从中央到乡镇)党政机关在同一时间开始全部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
公务零接待制度执行的难点和对策
全国各级各地所有党政机关统一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虽然是可行的,但这不等于在实际执行中没有阻力,如果不认真对待,改革会有失败的可能。公务零接待制度会损害作为“经济人”的官员的既得利益,因而会受到来自官员阶层的阻力。在公务零接待制度推行之后,部分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会想方设法违规接待,如超标准接待。这些弄虚作假的做法会有:一是把超标支出记在其他的支出项目上;二是把接待党政机关人员记账为接待非党政机关人员;三是把支出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有业务关系的单位。
如何避免弄虚作假的违规接待将是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的难点。对公务零接待制度实行后出现的违规接待,可以有以下对策:第一,各级党委,特别是党中央要真正高度重视解决违规接待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接待腐败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共产党是否得民心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能否稳固的大事情,因此绝不能让改革出现逆转。共产党组织的无私为民本质与党政官员个人的“经济人”特性是一对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党中央的决心和行动:用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党政官员的行为使之符合人民的利益。第二,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公务接待制度,并向社会公开。第三,依靠群众力量监督公务接待。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下决心之后,要诚心诚意充分发动群众来监督,奖励属实的举报,要支持鼓励各种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第四,一旦发现有违规接待,必须依照法规严肃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包庇者要承担责任。
当然,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实行这些做法有一定难度,其效果未必很理想,违规接待难以绝迹。但是相比之下,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实施成本较低,对治理接待腐败的效果毕竟要比目前的公务接待制度好得多。
机关公务接待制度 篇4
为进一步规范本局公务接待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公务活动取得实效,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接待原则
(一)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本着“统一管理、热情周到、不失礼节、从简节约”的原则,结合实际,认真搞好接待工作。
(二)接待中的迎送、会见、陪同、住宿、就餐等各项活动,要体现礼仪、对等、对口的原则,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出色完成接待任务。
(三)在公务接待中自觉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科学安排、文明接待、简朴大方、不铺张浪费。
二、接待范围
(一)上级系统来我局进行公务活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二)兄弟省、市、县系统来我局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
(三)省、市局在我县组织的各类会议的接待;
(四)其他公务活动需要接待的人员。
三、接待标准
(一)公务接待要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按财务制度办理报销手续,不搞超标准接待。
(二)来局进行公务活动领导及工作人员就餐按县财政规定的标准提供桌餐或标准自助餐。
(三)需要住宿的来宾,由办公室按规定预定房间。
四、接待陪同
(一)公务接待活动中要严格控制陪同人员,原则上是对口接待、对口陪同、分级接待,陪同人员轻车简从。
(二)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五、接待程序
(一)凡属接待范围内的来宾,各科所队负责人接到信*后,明确来宾单位、来*事由、姓名、职务、日程安排等内容,及向分管局长汇报并填写来宾来*情况报告单报办公室。
(二)办公室根据局领导安排指定陪同人员,制定接待方案,预定就餐、住宿地点,通知科室负责人。
(三)各科室完成接待任务后,需在15日内凭来宾公接待函填写报销审批表经领导审核后报销。
六、监督管理
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篇5
公务接待严格按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严禁同城吃请,对确需接待的来客应本着统一有序、有利公务、热情周到、节俭实在、突出特色原则,严肃接待纪律,控制经费支出。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接待范围
(一)公务接待范围
1.上级部门来园区检查指导工作人员;
2.外地部门来园区交流、考察人员;
3.县直机关、乡镇来园区联系工作的同志;
4.单位重大活动特邀的贵宾。
(二)商务接待范围
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来园区投资考察或来园区联系工作的客商;
二、接待分工
公务商务接待实行统一安排、对口陪客、分管领导审批制度。副县(处)级及以上领导来园区公务活动,由党政办统筹安排,对口局室参加;科级及以下来客由对口局室负责接待。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领陪。
承办局室接到有关来函后,应主动与对方沟通,拟定接待工作方案,凭《公务接待呈批单》安排,否则不予报销。
三、接待标准
1、公务商务接待应按照体面而节俭原则,做到少花钱办好事。
2、上级部门、县直单位和乡镇公务人员,确因工作需要的,可安排工作餐,工作餐接待标准:厅(局)级干部不超过110元/人•餐;县(处)级干部不超过60元/人•餐;科级干部不超过50元/人•餐(新标准出台后按新标准执行)。
四、接待审批程序
在本地安排公务接待按照先请示、后接待的原则进行。安排就餐和住宿的要经党政办审核,报分管财务领导批准;批准后由接待承办局室到单位食堂或酒店(宾馆)安排接待,遇分管财务领导外出或事情紧急应先电话报告后补批。
五、接待费报销
(一)在县城酒店、宾馆接待的,由党政办与酒店、宾馆清算付款;
(二)党政办对县城酒店招待的餐饮费用报销,须附《公务接待呈批单》、原始签字单、餐饮发票,履行“三单合一”报销手续,报分管财务领导批准;
(三)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以公务卡方式结算。
六、公务接待要求
(一)接待工作是对外联系交往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本着规范有序、热情周到、务实节俭的原则进行。一般以安排工作餐为主,宴请只限迎来或送往时安排一次。
(二)宴请来宾要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原则上陪餐人数不能超过就餐人数的1/3。
(三)接待客人不得超标准、超规格,否则不予报销。
(四)公务接待一律不上烟酒。
七、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
为加强机关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根据《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结合管委会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层层把关和“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各局室需要采购办公用品和耗材的,凭《办公用品和耗材申请单》上报党政办,由党政办按规定统一采购。需政府采购的,按要求进行政府采购。
三、工作人员的长途出差开支标准和范围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或考察的,报销出差费用时需提供会议通知书或有关文件复印件。
四、因公需要借款的,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单,报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批后,财务方可借出。
五、对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内的公务支出项目,应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未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的,单位财务上不予报销。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报分管财务领导同意。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以外的支出,提倡用公务卡消费,遇只能用现金支出的,各项支出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定,超出现金结算起点1000元的发票一律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六、报销开支费用时,由经办人在取得的规范票据上注明事由等事项,同时须由经办局室的负责人签字同意,经财务审核汇总后集中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批。经办人取得的规范票据是指从票据出具单位取得的原始票据必须具备国家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监制章,原始票据的客户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填制日期、金额和单位公章(财务章)必须齐全,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原始票据不得涂改、挖补,原始票据金额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原始票据其他要素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财务章)。
七、规范账务管理,建立经费预算控制、专项经费支出、工程类账务处理等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实行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高新区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八、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对园区管委会实施的工程项目,实行预决算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按工程进度和合同进行付款。
九、财务印鉴由主管人员、会计、出纳分开保管;各类财政票据、银行票据、财务资料、账证表册等要妥善保管,做到防火防潮防盗。
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按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及时装订、编号,交档案室妥善保管。逾期需销毁的财会档案,应按规定手续报批后再行销毁。
十一、加强机关资产管理,建立资产采购、发放、使用和报废台账。资产出租或出售,必须以合同方式予以明确并报主管领导同意,同时由财务部门收取租金或售价。
十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考勤和请假制度
为严肃工作纪律,维护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办事效率,结合园区工作实际,特拟定考勤制度如下:
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上下班制度,并实行上班考勤,由党政办负责考勤。①每天在规定时间(上班发车时间为7:40;下班发车时间按县政府规定时间前推30分钟)在指定候车点等候单位班车接送上下班,逾时不予接送。②每天早上8:40,下午2:45党政办按时进行考勤,逾时不予考勤。上班时间迟到15分钟人员计一次迟到,迟到两次计旷工半天,以此类推。考勤结果与局室、个人的年终工作考核挂钩。
二、各局室负责人对本局室人员上班考勤情况进行掌控。党政办、监察分局,每月不少于4次不定期抽查人员考勤情况。抽查结果报主要领导并列入个人年度考核和评先考核内容。
三、按照审批权限,请假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局室工作人员请假半天以内由局室负责人批准;请假一天以上实行请假条审批制,请假时间在一天以内(含一天)须经局室负责人同意后报分管领导批准,两天以上(含两天)须由主要领导批准;局室负责人请假一天以上(含一天)需先报分管领导同意,由主要领导审批;分管领导有事请假,由主要领导批准。全年累计请事假15天以上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四、确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上班考勤或临时外出,要告知局室负责人,并向党政办说明原因,记录在考勤本上。
五、公休假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局室工作人员休公休假要求在做好工作对接的前提下,最迟两天前凭请假条,先报局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同意,报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公休(局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参照执行)。因工作原因不能休公休假的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车辆使用与管理,保障公务活动,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车辆管理
(一)为方便工作,由党政办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用车。
(二)车辆因公出差,应报主要领导批准。
(三)车辆实行定人定车负责制,驾驶员不得随意调换车辆或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否则,责任自负。
(四)非工作时间车辆停驶时,必须在指定地点停放,否则,车辆出现的损坏和丢失,驾驶员个人承担责任。
(五)驾驶员没有报经领导同意,擅自开车外出,查实后,除给予严厉批评外,还要按租用同类车辆价格补交外出里程费用,由此造成的事故和经济损失,由驾驶员个人全部承担,并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六)严禁公车私用
二、车辆费用管理
(一)车辆实行定点维修保养。车辆日常维修保养前按要求填写《车辆维修保养呈批单》,经党政办负责人审核、报直接分管财务领导批准,凭《车辆维修保养通知单》到定点车辆维修店维修保养;车辆大修须报主要领导同意。
(二)车辆维修、保养、添置物品及购置配件等开支项目,凭定点维修点原始签单依据,以转帐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支付,单据不齐或明显超出预算的修理保养费不予报销。
(三)本省范围内使用时,公车加油使用加油卡,一律不准使用现金加油。
(四)更换零配件需先由党政办审核,更换的旧配件交回党政办统一处理。
(五)驾驶员要保持车容整洁、卫生,车辆定点保洁,驾驶员如实登记保洁次数,保洁费由党政办定期统一结算。
三、驾驶员奖惩方法
(一)在年度考核中,驾驶员安全行驶全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无事故,且没有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记录,按照1000元/年的标准予以奖励。
(二)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年内出现两次违规记录,给予批评教育;出现三次以上(含三次)违规,造成的经济损失,个人承担50%。
四、本管理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
为加强机关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根据《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结合管委会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层层把关和“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各局室需要采购办公用品和耗材的,凭《办公用品和耗材申请单》上报党政办,由党政办按规定统一采购。需政府采购的,按要求进行政府采购。
三、工作人员的长途出差开支标准和范围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或考察的,报销出差费用时需提供会议通知书或有关文件复印件。
四、因公需要借款的,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单,报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批后,财务方可借出。
五、对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内的公务支出项目,应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未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的,单位财务上不予报销。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报分管财务领导同意。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以外的支出,提倡用公务卡消费,遇只能用现金支出的,各项支出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定,超出现金结算起点1000元的发票一律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六、报销开支费用时,由经办人在取得的规范票据上注明事由等事项,同时须由经办局室的负责人签字同意,经财务审核汇总后集中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批。经办人取得的规范票据是指从票据出具单位取得的原始票据必须具备国家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监制章,原始票据的客户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填制日期、金额和单位公章(财务章)必须齐全,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原始票据不得涂改、挖补,原始票据金额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原始票据其他要素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财务章)。
七、规范账务管理,建立经费预算控制、专项经费支出、工程类账务处理等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实行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高新区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八、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对园区管委会实施的工程项目,实行预决算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按工程进度和合同进行付款。
九、财务印鉴由主管人员、会计、出纳分开保管;各类财政票据、银行票据、财务资料、账证表册等要妥善保管,做到防火防潮防盗。
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按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及时装订、编号,交档案室妥善保管。逾期需销毁的财会档案,应按规定手续报批后再行销毁。
十一、加强机关资产管理,建立资产采购、发放、使用和报废台账。资产出租或出售,必须以合同方式予以明确并报主管领导同意,同时由财务部门收取租金或售价。
宾川城中公务接待制度 篇6
为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公务接待工作,杜绝不合理开支,勤俭办学,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提高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经校务会研究决定,现对我校公务接待作如下规定:
1、接待范围:上级机关领导、兄弟学校领导和教师、友好协作单位领导,以及学校特邀专家、学者等。
2.接待原则:接待本着“热情、适度、节约”的原则搞好接待,严禁大吃大喝。学校实行公务对口接待,统一管理,严格报批,严格标准,切忌铺张浪费。
3.接待程序:公务接待实行用餐通知制度并由总务处负责安排。与各处室联系工作的来客,接待需先报校长审批,由校领导指定的处室负责接待。
4.接待标准:接待用餐参照规定的标准执行。特殊情况超标准接待须报校长批准。
5、接待地点:公务接待用餐地点由总务处本着“就近、节约、特色”的原则安排。
6、客人因公务活动来校,要按接待标准安排用餐,一般只供应工作餐。确因工作需要陪餐的,要严格控制人数,限制次数。一般工作人员来校办事或联系业务由科室安排1-2人作陪,其他领导来校须招待的,由校领导视情况安排有关人员作陪。
7、接待工作要按上级有关部门规定,严格控制招待标准,原则上不上高档酒、不上高档烟,特殊情况由校长决定后再作安排。
8、招待费一月一结,结果在学校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篇7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 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 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 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 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 禁止重复性考察, 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 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 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 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 严格接待审批控制, 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 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 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 不得跨地区迎送, 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 不得安排群众迎送, 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 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接待单位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 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 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不得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第九条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 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安排, 执行协议价格。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 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 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 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第十条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 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 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 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 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 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 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 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第十一条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 合理使用车型, 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警车, 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 应当按照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 合理安排警力, 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 不得清场闭馆。
第十二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 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单独列示。
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 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 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 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 并定期进行调整。接待住宿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 执行接待对象在当地的差旅住宿费标准。接待开支标准应当报上一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 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五条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 推行企业化管理, 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 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 降低服务经营成本,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 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第十六条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 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 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 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 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二) 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三) 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 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五) 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
党政机关各部门应当定期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 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开支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进行审计, 并加强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的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 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 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推行接待用车定点服务制度。
第二十二条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依照本规定制定本地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 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 应当参照本规定实行单独管理, 明确标准, 控制经费总额, 注重实际效益, 加强审批管理, 强化审计监督, 杜绝奢侈浪费。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 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二十四条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新规出台能否让公务接待回归本原 篇8
客观看《规定》
事实上,针对公务接待上存在的浪费现象,我国政府早已开始着手治理——1998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对业务招待费的范围、标准、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再次明确了公务接待的标准与纪律。此次“新规”的出台,最大的亮点就是可操作性更强,更细致地规定了如何管住“吃”“住”“行”“游”,此举被认为是反腐的“笼眼”编织得更细密了。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因为,只有标准的细化,才会使得对公务接待的监督、规范、查处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
然而,一方面,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技术问题,在技术的设置上,应该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此规虽已甚细,但并不能涵盖所有。而没有明确标准,就容易被人钻空子;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具体的标准,执行起来仍不免走样。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之前的变味的“四菜一汤”,到最近的茅台装进塑料瓶、农家院里洗桑拿,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总而言之,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执行。新规再好,也是“徒法不能以自行”。虽然《规定》在短期内对刹住“大吃大喝”的风气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看,真正遏制和解决公务接待超标、浪费问题,绝非一纸禁令这么简单。要在这一记反腐败重拳之下,让公务接待回归本原,我们需要抓紧落实的配套制度和措施还有很多。
关键在于如何落实
首先,要管住“权”和“钱”。公务接待涉及接待与被接待双方。治理公务接待,板子不能只打在接待一方身上。因为:一方面,“超标”接待的最大根源是对权力的畏惧。“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心态,说到底,主要是因为一些被接待对象拥有较多“话语权”,特别是分配资源的自由裁量权很大。这就造成:政策资金给谁都可以,给与不给,关键性因素是“感情”。而吃饭就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要根治公务接待“超标”的顽疾,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管住资源分配部门之“权”;另一方面,公款浪费之所以成为顽疾,表面原因在于“公款”,其本质则在于埋单的钱不受约束。只要公务开支不真正严格控制、预算得不到有力监督,“鱼翅、燕窝”可以不吃,其他高档食材未必不用。公开的预算可以不超,但公务开支或转移内部“小金库”,或转嫁企业未必行不通。更何况,对地方政府来说,还有很大的一块预算外收入可以支出。这些渠道所得之钱,表面数字可能不大,但却使得公务接待经常出现超规格的现象。公款吃喝无论转移到哪里,采取多么隐秘的形式,最终还是要拿发票报销,因此,严格的财务制度和细密的管理制度才是遏制公务支出恶性膨胀的釜底抽薪之策。《规定》中提出的“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单独列支”,就是要从源头上拧紧党政机关花钱的“阀门”,使公务接待回归本原。
其次要公开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规定》中要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旨在让阳光照进公务接待之举。但是,公开必须有个标准和细化的规定,否则只是笼统地给出一个数字就毫无意义,给出一个老百姓看也看不懂的清单,同样也毫无意义。因此,公开是件好事,但公开要通俗易懂,不仅让百姓看到花了多少,更要看懂钱是如何花的。公开要具体,必须有具体的公务接待标准和细化的公开内容规定。比如说,在什么时间,接待了哪些人,在哪里接待,按什么标准接待,花了多少钱,都应有个统一的规范。只有如此,才能使政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得到真正的规制。也唯到此时,我们距离本原的公务接待才真正不会太远。
此外,还要加强监督与规范惩处。要彻底治理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顽疾,在常规监管之余要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的今天,群众可以充当千里眼和顺风耳,这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监督,更能提高违规被发现的概率,因此也更具有威慑效果。所以,要多开辟渠道,多向社会借力,加强对公务接待的监督。同时,还要加大惩处。新规实行后,由于雷厉风行,确实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震慑效果。但是,客观地说,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阵风,也有人由于耳闻目睹一些人、一些地方的公款吃喝仍在继续,因此,对于《规定》的继续深入落实,持谨慎观望态度。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运动式治理形式。运动式治理形式虽然是阶段性整治的重要形式,但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往往导致一松一紧、一乱一治的循环。同时,也容易导致不能“一断于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惩处或松或严。这种现象,不但使受罚者产生“运气不佳”的心理,而且也会使未被处罚者进一步增强侥幸心理。违规和惩罚之间的必然性心理逻辑即被瓦解,所以,人们容易持观望心理。我们说,一个规章制度要产生实际威慑力,需要一个完整的闭合机制,只有规定与监督,而没有有效的问责机制,是产生不了“倒逼”效应的。所以,对于《规定》的深入落实,必须严肃法纪,真正实现对公务接待中违规现象的“零容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规定》执行的主体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一些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因此,在刚性约束领导干部的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进行自我约束,既要充分认识到“超标”公务接待问题给党和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更要从党性的高度,敬畏《规定》,敬畏党纪国法,从而自觉遵守《规定》。“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没有了敬畏,也就没有了底线。一个人心无畏惧,则会肆无忌惮,随心所欲;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自然规律和制度准则办事。
应该说,当前落实《规定》所取得的成效,只是我们党根除公务接待弊端的一个开始,距离本原的公务接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好的制度一经建立,就如同播下顽强的种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实并不断完善新的公务接待制度,坚持标本兼治,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从工作出发而不是为人情所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发展环境,一定会树立起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党风、政风。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医院公务接待工作制度 篇9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活动接待管理,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按照 “对口接待、热情节俭、总额控制、包干使用、统一审批” 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接待范围和对象:
1、上级部门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2、外地来我院参观考察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3、城区内来我院联系、汇报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安排就餐。
二、接待办法
局机关来客实行对口接待,局领导及各科室按照分工和工作职能,坚持
“谁主管谁接待”、“谁接洽谁接待”、“谁接待谁埋单” 的原则,分层对口接待相应客人。
(一)省领导、市局主要领导、区级领导干部和外地领导,由我院主要领导 招待费接待。
(二)综合性会议、综合性接待和大型专业性会议及其他特殊情况,由我院 主要领导招待费接待。
(三)局各分管领导,分别由分管院长对口接待。
(四)因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领导及其工作人员来局检查指导工作,由各科室对口接待。
(五)小型专业性会议由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共同接待。
(六)一次接待涉及两个以上分管领导或科室的,由提出接待的一方负责接待,或自行协商安排接待。
(七)以上接待费用包括餐费(含烟酒)、住宿费、娱乐费和土特产等费用。
五、接待管理
(一)来客就餐一律实行派餐制。就餐前先填写派餐单,经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所在科室分管领导签批,然后到办公室登记盖章。派餐单一式两份,一份交办公室留存,一份交酒店作结账凭证。(特殊情况未先派餐的,接待人必须在一日内补开派餐单。)
(二)办公室应建立招待费分类台账(分领导、分科室),并定期分析招待费使用情况,每季度一小结,每半年一公布。
(三)填写派餐单时,应注明就餐地点,以便通知结算。
(四)接待用烟酒由接待方自己购买,也可由院办公室统一配备,其费用从 接待方包干经费中列支。
(五)招待费每季度一结算,每季度第一个月结算上一个季度发生的招待费。结算时由接待方通知酒店结算,逾期不结算的,办公室暂缓结算。上招待费必须于次年
2月底以前结算完毕,逾期原则上不予结算。
(六)结算招待费前,接待方应先在招待费发票上签字认可,然后由接待方或酒店结账员定期送主要领导审签。
(八)结算招待费时,应凭《派餐单》和招待费发票到办公室结算。无派餐单的,办公室应拒绝结算。
(九)招待费属公务性开支,严禁私客公待、无客自请。
【曹村镇公务接待制度】推荐阅读:
曹村小学篮球特色活动解说词09-09
村镇银行财务管理制度08-27
村镇银行相关管理制度11-30
村镇银行05-11
村镇金融06-09
村镇规划07-29
村镇经济08-04
旅游村镇10-06
农村村镇10-13
生态村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