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2024-06-21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精选8篇)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1

探析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论文

论文摘要:自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发现要实现政府治理的完善,必须与当前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相适合,建立协作型的政府治理模式 :

1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变化:

在所有制结构上,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私有制的比重还在进一步提高。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已形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格局。在阶级阶层结构上,已形成了“金字塔”型,新资产阶级兴起,工农大众弱势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高速度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使GDP的增长大打折扣。在内外经济关系上,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着日趋附庸化的严重危险 经济的变化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组织到地区,到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方式进行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各方面的利益被充分的显现出来,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形成“五大等级”“十大阶层”的“金字塔”(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调查报告),人们被分化成了不同的阶层,即使同一阶层的人们之间,利益需求也不完全统一,个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强,正在由统一向分化转变。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乃至性质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隶属于国家的管理型单位变为利益型单位,中心任务则更多是满足成员需要及谋求组织自我发展。整个社会整合正在由行政性社会整合向契约性社会整合变革,市场中的契约性关系,以及建立在契约性关系基础上的商会、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都在整合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和结构的分化,要求政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社会力量的发挥,以契约为基础,运用与社会组织、公民社会合作的协作型方式整合社会资源

2 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协作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通过政治手段的倾向对于其他领域的强势统治开始相对弱化,中国政府职能从改革前的以政治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社会职能,经过改革推动的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现在正在展开的以社会管理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政治职能。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治理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将由政府治理模式传统的管理型向现代的协作型方向发展。

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领域弱化出来,就必须加强市场自身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完善了,政府自然就没有干涉的空间,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会彻底。其次,政府要改变垄断的.行政模式,强化社会自治的能力,采取和社会共同管理的方式。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他们正在承担着具体的、专业性的社会管理职能。而政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社会力量,向协作型治理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在具体努力上要培育或完善实现协作型行政的基本要素:

2.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制度的安排转向以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政企、政资分开,减少行政的直接干预,使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不断要求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既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规则,又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实行有差别的区域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2

1.1 体系

根据汉语词典释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等, 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的法则, 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个体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发展之外, 还有人类社会对自身认识的发展。

关于体系, 宏观上讲, 总宇宙是一个体系, 各个星系是一个体系。往小里说, 社会是一个体系, 人文是一个体系, 宗教是一个体系, 甚至每一学科及其内含的各分支均是一个体系, 一人、一草、一字、一微尘, 也是一个体系。大体系里含有无穷无尽的小体系, 小体系里含有无尽无量的、可以无穷深入的更小的体系。众多的小体系, 构成了一个大体系以至于总体系。总则为一, 化则无穷, 反之亦然, 这就是体系。

1.2 制度

根据词典释意:名词。 (1)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工作制度/财政制度。 (2)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封建宗法制度。

可以看出, 制度, 通常是指社会制度, 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 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由行为主体 (国家或国家机关) 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许多情况下, 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 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简而言之, 即: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根本制度属宏观层次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封建宗法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基本制度属中观层次, 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如财务制度、工作制度等, 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 如外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 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体制与制度关系是:制度可以规范体制的运行, 体制可以保证制度落实。

1.3 机制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 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 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 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后来, 人们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 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 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

经济机制是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 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市场运行机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供求机制所构成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关键机制, 风险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机制, 供求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保证机制。

机制的建立, 一靠体制, 二靠制度。也就是说, 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 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例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在两种经济体制之下, 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

1.4 体制

体制与机制是较易混淆的一对词语。按照《辞海》的解释, “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 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 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也就是说, 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利划分等方面的具体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称。如经济体制, 则是指具体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体制和机制的中心语和使用范围不一样, “机制”由有机体喻指一般事物, 重在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机理即相互关系, “体制”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 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体制, 通常指体制制度, 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 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 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 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2 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上述概念存在着相通的地方, 但是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体系指的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整体;体制指的是事物的组织制度, 存在一种层级关系;制度指的是一种规则;机制指的是机体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

从广义上讲, 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 既相互区别, 又密不可分。总之, 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 同时, 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可以理解为:体制为制度的中间层次:

制度, 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本制度、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根本制度属宏观层次, 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如封建宗法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体制制度属中观层次, 可以是某些社会分系统方面的制度, 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 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组织制度, 如领导体制、学校体制等;具体制度属微观层次, 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如财务制度、工作制度等。

第一, 公认性。

社会制度必须得到其适用范围内人们的公认, 并得到大家的共同遵守。

第二, 强制性。

社会制度作为制约人们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体系, 对社会成员的作用具有强制性。

第三, 相对稳定性。

社会制度一旦形成, 便具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 保持其相对稳定的面貌。

第四, 系统性。

是指某个特定形态的社会制度都是围绕某一核心制度或基本制度而形成的、各种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系统。

笔者的看法, 建立好的制度问题固然非常重要, 但是解决和坚持制度执行的过程更重要。就是说, 要保证好的制度正常运转, 不能靠制度本身的力量, 它是没有办法“自己刀削自己把”的, 还必须有保证制度不偏离轨道的力量, 那就是—机制。机制是制约的力量, 是制度完整连续实施的保证。就是说, 当有人违背了制度规范, 机制不仅要站出来说不, 而且还要表达具体的处理办法。机制还有另外的功能, 它对一个体制下的所有公众人物都有约束力量, 包括执法者。毋庸赘言, 建立与制度或体制相配套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的制度和配套的机制, 问题并不能就此解决, 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简易理解, 即:相比制度这个定义, 机制更具操作性和技术性。制度定义了可以游戏内容, 机制则表述游戏规则。至于体制, 其侧重于表述“制度系统”。

摘要:体系、制度、体制、机制是我们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其有共通之处, 但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长期以来, 诸多同学对其概念存在着误读误解, 将他们混用, 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厘清了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对“流通体制”概念的辨析 篇3

在现代汉语中,“体制”一词的含义,一是指组织制度,二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工作部署的制度,如国家体制、企业体制。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体制和体系这两个概念的一般规定性都是指相互联系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人们有时把它们作为同一语来使用,有时又区别开来使用。区别使用时,体系一般指客体要素,如商品、价格等,体制则是指主体要素的集合,如经济体制、价格体制等。因此,体制一词有制度、体系、组织等含义。

有关“体制”的概念,还涉及到与“制度”概念的关系,韦森在《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一书中,对“制度、体制与制序”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三个概念分别对应的英文单词是regime ,system和institution,三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西方比较经济学界,regime和system这两个词是通用的,即制度与体制是通用的。

System对应的日语词汇是“システム”,日文原义是“方法、体系、组织”。如果把“システム”译成中文,有很多词汇的含义和它接近,如组织,制度;体系,系统;方式,方法。这说明,“システム”一词有着多重含义。

英文中的institution,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译为“制度”。但是,中文里的“制度”与英文单词institution含义并不是完全重合的,Institution一词的基本涵义是制度,另外一种含义则是组织机构。韦森认为,可以用“制序”一词对应institution。

二、流通体制

与对“体制”这一概念的含义的不同理解相关联,理论界对“流通体制”的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在日本,“流通システム”一词早已通用,一般来说,“流通システム”是把流通机构作为系统把握而产生的概念,是许多流通机构组成的商品流通系统。战后至今,很多学者是以这个视点来研究流通的,成果也相当显著。如岩泽考雄认为,商品流通的运行是通过流通系统(システム)来完成的,流通系统的基本成员是流通机构。流通系统的构成状态通过流通构造和流通渠道的状况来体现。现实中,流通系统即交易流通系统,是由厂商、批发业者、零售业者等流通机构构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流通系统应该分为交易流通系统和物流系统,通常所研究的是商流系统。又如田岛义博认为,流通システム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社会性构造,其构成要素有流通构造、流通行动、流通制度等。他将流通システム并不看成是单纯的流通机构的集合体,而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流通构造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流通机构间的各种关系的总体。包括分工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协作关系三种。日本流通システム的大变化,流通机构“关系的变化”是具体的内容之一,必须分析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流通机构的关系变化。流通构造也可分为规模构造、业种构造、地域构造、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工关系的垂直构造。流通行动分为流通活动以及功能方面和商业惯例方面的活动。流通制度是由与流通有关的法律和行政制度构成的制度结构。流通制度是流通体制的组成部分,在流通体制内部,也是流通构造和流通行动的决定、影响因素。流通体制处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之中。

在我国,“流通システム”的中译词主要有“流通系统”、“流通体系”、“流通体制”。关于流通体制的含义和范畴,还处在探索中,并无共识性的界定。笔者所见观点如下:

第一,将流通部门称为“流通体制”。生野重夫认为,从产业界的观点看,流通部门是一种产业,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各行各业或各个产业都只是一种社会体制,所以应该将流通部门称为“流通体制”。流通体制分为商业和物流两大部门。

第二,把流通体制称为流通系统。孙明贵在《九十年代西方流通体制的新变化》一文中指出,1994年以后,ECR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新型流通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ECR系统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利益,从提高商品供应的效率入手,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流通体制。

第三,商品流通体制指社会商品流通体系、结构、制度等的总和。商品流通体制主要包括商业经营体制和商业管理体制两大类。商业经营体制包括商品流通渠道体系、所有制结构、购销形式、经营形式和经营方法等。商业管理体制是国家在商业经济领域组织、领导和调节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经济关系的管理制度及其与此相对应的管理形式。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阐述对流通体制的研究范畴作如下理解和表述:流通体制包括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方面,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商品流通组织结构、商品流通渠道体系、交易惯例等,微观层面的主体是流通机构;宏观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流通管理体制,包括流通管理机构体系和流通管理制度,其中,最主要是流通管理制度,宏观层面的主体是政府流通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韦森:《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4页

[2]《国语大辞典》.小学館1991年版,第2236页

[3]史群:《新编日语外来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8页

[4](日)岩泽考雄:《取引流通システムと争政策》.白桃書房1998年版

[5](日)田島義博:《変革期の流通——新時代への戦略的課題》.日本経済新聞社1991年版

[6](日)生野重夫:《日本市场经济与流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7]孙明贵:《九十年代西方流通体制的新变化》.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11期

[8]王时杰葛局成:《经济师知识手册》.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第381页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4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 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单位经济犯罪作为有别于自然人犯罪的特殊犯罪类型,具有发案数量多、涉案金额大、涉及面广、犯罪手段复杂多变的特点,而成为我国单位犯罪的主要类型。虽然我国刑法对单位经济犯罪规定了以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但是,根据现行刑法及其他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许多经济犯罪罪名中,单位经济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具体数额标准、处罚尺度和构成犯罪的范围差别很大,一些犯罪分子为了逃避处罚或者减轻罪责,往往将自然人的经济犯罪伪装成单位经济犯罪,加之刑法关于“单位”范围界定不明确,从而使公、检、法机关在甄别单位经济犯罪和自然人经济犯罪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深入研究单位经济犯罪的基本问题,因此本文从什么是单位经济犯罪入手,本文认定单位经济犯罪的主体范围、以及在实践中单位经济犯罪问题的解决等问题,进行论述,希望对单位经济犯罪能够准确定罪量刑,有效地打击和遏制单位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经济犯罪,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关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规律,应当受刑法的处罚。刑法对单位经济犯罪处以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有效地打击和遏制单位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立法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构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篇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样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现行的不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运行市场经济体制是否能够带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一条持续快速稳定的道路。基于对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最终得出结论:构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一)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二)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完善民主法治改造公有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体制。它的内容,就是展开以改革了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权利体系,在民主法治的保证下,体现并作用于总体经济生活。

(三)比较分析

1.制度层面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以私有资本制度即资本雇佣劳动制为基础,是私有制发展的阶段性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改革的阶段性经济体制。

2.主客体层面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前者虽强化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总体干预和调控,但并未改变制度的性质,资本仍是经济的主体,人仍从属于资本,是资本增值的手段。后者强化并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使货币成为人的劳动的价值表现,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为根本。

3.法制层面

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也强调法制建设,但其法制是资本为主的,是资本经济的一种方式,力求保证资本增值与发展秩序的法制化。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民主法制,其目的是保证劳动者的权利与利益,并促使经济社会活动在良好的秩序中运行。

二、市场经济所付出的代价

(一)通货膨胀与贫富差距拉大

1.通货膨胀

初以来,居民消费指数价格连创新高,生活必需品价格足月攀升,相关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当欧美国家还在为通货紧缩,消费低迷而苦恼时,中国已蒙上了通货膨胀的阴影,内有多年货币超发压力的滔天巨浪,外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游资热钱的推波助澜,多种力量叠加共振之下,通胀问题已渐渐显露。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却不断地放权,参与经济的活动逐渐减少,控制经济的能力也逐渐减弱。这种情况遭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中,是否能有效地预见到通货膨胀的来临,并在一个短时期内就能实际控制住物价的上涨。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未爆发经济危机之前,商品的供应是不会过度积压的,因为卖方在不断刺激商品的消费,开拓消费的广度与深度。如果当消费刺激也不起效,商品严重积压之时,已经意味着经济危机来临了。那么在大量商品积压的同时,人们收入减少,只有削减消费,甚至是削减生活必需品的范围,转而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但是,毕竟经过长时间财富的积累,社会的货币供应仍然是过量,而社会需求更集中在基本生存用品,由此导致基本生存用品的价格暴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2.贫富差距拉大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果应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根据201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实际上这种收入差距还要更大。对于收入分配差距而言,人们抱怨的是由于政策和制度的缺失所导致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即每一个人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平等、竞争环境不平等,尤其是受教育的机会和参加就业的机会不平等。消除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管理机构无法有效控制社会积累与社会分配的平衡,是以社会财富无节制地转化为社会投资,从而导致社会投资的产出缺少内部消费市场的支撑,只得拼命去争夺越来越有限的海外市场,继而使整体经济置于日益危险的境地。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1.国有企业改革遭遇市场化瓶颈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多年来,企业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化。但是,国有企业能否真正与市场经济相容,不但取决于企业运营的商业化,更取决于企业治理机制的商业化。如果不能实现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商业化,它们终究不能与市场经济相容,也就是说,即使物质资源实现了市场化配置,但人力资源特别是受托层和管理层仍然不能依照商业法律、商业规则和完备市场实现市场化配置,它们终究不能真正成为市场化的企业,它们在效率导向的市场体制中劣汰优胜和存活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2.民营企业利益优先

大部分施行市场经济的民营企业都追求个人利益和企业利润,获得利益最大化,对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意识逐渐淡化。这使得民营企业主使用各种方式减少职工人数,加大现有职工的工作量,并压低他们的工资,对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

3.社会逐步失去主动调整地区部门行业平衡的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社会公有经济占比日益降低,进而使得社会逐步失去调整地区部门行业平衡的能力。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又在不停地破坏这种平衡,公有经济的这种主动调整演变成低效投资。大型民营与外资资本享有足够的话语权,使公有经济部门没有能力对它作宏观调整,而中小民营资本的分散化与浩如云烟,也使政府没有精力对它进行严厉管制并调整。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7

一直以来, 成本控制就是企业领先的重点和优势所在。成本管理的概念就是运用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预算成本, 限定成本的开支消费, 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最小成本来实现企业最大利润。

成本管理有五大理论:作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产周期成本理论、成本规划和全面成本管理。

1. 作业成本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核算如今的快速生产管理。随之出现了作业成本管理, 顾名思义, 作业成本计算是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核心方法。作业成本方法可以将企业生产的各种费用, 通过合理分配, 将费用更加精确的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并且更大的优势是能将成本管理更进一步的于产品生产线密切联系起来。, 对每个作业链进行更确切的分析, 消除没有价值的生产作业, 优化有价值的生产作业。其目的是不仅仅是精确划分, 还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生产信息, 使其服务更加人性化, 以提高生产力。这个新方法让经济市场有了新的认识, 并为企业带来全新的降低成本途径。

2.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 就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生产战略相结合, 从战略上加大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度, 对成本进一步的全面了解和控制。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运用财务信息而制定的战略, 让其竞争优势更为广阔, 加大管理会计的范围。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就是更多的关注企业身处的社会环境, 了解社会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并适当的给自身做出战略的调整。只有让成本范围扩大, 将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发展到外部, 才能让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不仅如此, 还要丰富企业的成本管理手段, 打破常规的成本计算方式, 完善对生产链的成本计算, 才能更快的实现企业的竞争目标。

3. 产品生产周期成本理论

产品生产周期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与物流等过程中的所耗用的生产成本, 消费者购入产品后发生的使用成本、维护成本, 以及产品的废弃处置成本。产品的生产周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企业为了得到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必须将每个环节把好关, 不能让每个环节出错, 所以就必须着重关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作为一种管理会计, 它能够帮助企业循环利用, 帮助企业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环环相扣, 环环密切监督, 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优势。

4. 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就是在产品设计的源头进行必要的规划。它是从生产产品的开发阶段就开始着手成本管理, 为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 就必须在生产环节进行精心的规划, 制定出企业的目标, 实现企业的利益。只有确定目标成本, 才有了生产的方向, 就好像有了领头人, 指引企业网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规划性, 可实施性强, 深得各个企业的厚爱, 并被广泛的运用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方法中。

5. 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 是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着手企业的成本管理。要发现企业的问题, 还要及时将企业的问题解决。一旦发现问题, 不能拖着,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全面成本管理就是要仔细检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何缺陷或过失, 要及时改善, 并不断地进行改进。这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需要企业的耐心全面经营。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1. 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

降低成本, 就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 便能接触到各个环节, 各个部门, 由此便能增强企业凝聚力。降低成本的管理方案本就是让企业得到更大利益, 为了降低成本, 企业会制定相关的目标, 全体人员就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去走, 这便将全体员工的心都处于一致状态。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 大家都会有团结就是力量的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弱小的, 即使企业终会存在那么一些人不合群, 但也会通过这一共同目标, 让其融入团体中, 一起奋战。不仅如此, 部门与部门之间也会相互接触, 相互合作, 这样又能将企业的整体结构能聚在一起。所以, 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

2. 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 在这个丰富的经济市场中, 在价格高低的区别上, 许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廉价实惠的商品。所以, 只有当企业将成本降低, 才能做到在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降低, 此时, 企业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的决定者始终都是消费者,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消费者的喜好, 明白消费者需要什么, 既然消费者只能接受平价商品, 企业就该往这个方向去奋斗, 努力让自己企业的商品在竞争市场中占优势。

3. 降低成本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会计中, 最基本的公式就是利润等于销售额减去成本的部分。所以, 只有降低成本, 才能得到更大的利润。成本直接关系到商品的利润, 在同类市场中, 谁能拥有较低的成本, 谁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企业应该将商品成本降低, 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 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规模

拥有强大的经营实力才能将企业做大, 而想拥有更大的经营实力, 必须靠企业一步一步的经营成果堆积而成, 企业必须降低成本, 实现更高的利润, 强大本身的经营实力。一旦经营实力强大了, 企业就能投资于与企业相关的副业或是帮助企业成长的其他, 比如构建厂房, 支付职工薪酬等。还可以收购或是投资其他工资, 这样一来, 资金的来源就不是单一的了, 并且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企业工作上遇到困难时, 还能有其他的子公司伸出援助之手。也能让企业的资金得到有价值的投入。所以能扩大企业的规模, 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在此之前, 就必须降低成本, 以获得更大利润。

5. 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利润

对于市场上的所有企业来说, 降低成本, 不仅获得优势, 得到市场竞争力, 更重要的还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无论是市场上的价格高的商品, 还是价格低的商品, 商家都是一个目的, 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如薄利多销, 吸引顾客。就是为了得到更多利润。企业只有降低成本, 才能让经营市场可持续发展, 才能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不能好高骛远, 总觉得只有成本高的商品, 才能让企业做得更高, 飞得更远, 但前提必须将企业扩大, 提升企业经营利润, 增强企业经营能力。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的有效渠道

1. 加强管理, 降低产品附加成本

在生产商品中, 最重要的是要在产品设计阶段下功夫, 这个阶段是用来制定产品价格的高低。终于将产品设计好, 才能有效将产品更好的推销出去, 才能将经营活动往好的方向发展。加强管理, 科学设计, 降低产品附加的成本。要求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生产的改革, 要学会及时关注先进的技术,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更重要的还是要适用于自己的企业, 不能盲目跟风。企业只有这样, 不断更新技术, 有效的利用资源生产产品, 才能避免多的生产附加成本。产品设计阶段制定的成本战略, 是一个产业链的指南针, 企业的生产活动与其挂钩, 所以要获取企业正确的有效财务信息, 了解企业的全面环境, 来制定完善的方针战略。要以创新为核心, 优化生产链, 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提高产品的质量, 安全和环保, 避免不合理的损耗, 有效降低企业生产产品的附加成本。生产产品质量越好, 它的附加成本就越低, 这就要求杜绝一切浪费的现象, 将设计标准化, 就能有效避免的将产品附加成本。规范化管理生产链, 从而实现企业相关成本和材料减少损耗的目标。

2. 拓宽渠道,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市场上有这么用一句话, 货比三家, 所以只有企业拓宽自己的采购渠道, 才能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一个企业, 不能只有一家采购商家, 这样会造成采购商家对购买商家的垄断, 会将采购成本提高。就好比多一个朋友, 多一条路, 当渠道越多时, 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 企业只有借助现代信息平台, 拓宽本身的采购渠道, 让采购部门有商家可选,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才能在采购环节降低成本。

3.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降低经营资金成本

资金是企业的命根, 是企业的发展源头, 只有拥有资金, 企业才能生生不息的生存下去。然而, 资金短缺和资金分配不合理俨然已经成为公司的矛盾, 严重制约的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也就将怠慢企业的发展。所以,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是多么的重要。提高周转率, 就要卖低价, 只有卖得多, 但是赚的资金也就多。不能单单只看到利润小而忘了企业的运作需要资金。有效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就必须强化管理者财务意识,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加强经济活动的分析, 健全经济管理制度。生产部门应该想办法, 压缩产品的生产周期, 提高原料利用率, 降低成本, 销售部门应该配合生产部门, 做好产品销售方案, 尽快把产品销售出去, 收回资金。企业要注重应收账款制度, 加强来往账款的管理, 提高记账人员和相关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就是要加大现金流动速度, 减少闲置的资金, 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减少不必要, 不紧急的资金被随意占用情况。

4. 全员参与, 加强全过程成本管控

全员参与管理, 就会多双眼睛帮助企业监管成本的控制。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忽视质量成本的管理。相关负责人若是成本控制能力不强, 便会造成随便的浪费。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的力量的有限的, 想到的方面也是不全的, 难免有疏忽, 此时, 若是全体人员的参与, 便能加强监控。应该强化经济观念, 让全员都意识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树立参与意识。还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让全员有制度可依, 不能让其盲目。还要通过奖罚分明的办法, 调动全员的积极性。部门与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不能见面就争功劳。不能打击个人的积极性。负责人应该和下属打好关系, 不能独断专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让其有法可行。全员参与, 会让每个参与者都有约束性, 有人监督, 减少有歪念。加强商品质量问题, 全体参与, 就是为了管控全过程的成本, 当发现有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应该及时上报, 不能往后拖, 当问题出现在销售商品上时, 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麻烦。

5. 科学设计,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想要降低成本, 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的现代化管理,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科学设计。有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不足,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设计包括采购设计和生产设计。采购计划也要科学采购, 不能滥用资金采购, 保证采购的原料能够很好的被利用, 而不是堆积在仓库。生产成本是企业耗用资金最多的环节之一, 成本是设计出来的, 在生产之前, 技术研发部门就该做出成本预算。很多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一直没有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往常用过的优秀设计产品思路不能得到很好的保留, 当出现可以需要上个设计方案时, 却又要重头再来, 设计的周期又得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能很好的利用已有的方案, 消耗了大量的设计成本。如果很好的科学设计, 既可以节约成本, 生产效率也会提高, 同时产品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新产品的质量问题就会高于成熟产品, 这又能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6. 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避免产品无形损失

为了降低成本, 企业相关部门可能在质量这一问题上缺乏重视。不仅要做到降低产品成本, 还要强化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还要提高设计质量, 相关部门可能为了减少成本, 会把设计质量看得很轻, 如此一来, 就会造成产品的无形损失。若要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就必须严格把关, 从生产源头看管起来。进一步严控操作质量时, 减少人员流动性和产品流动性, 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操作人员应该把握好每件产品的质量, 做到重复检查, 避免重复加工或者回收的情况, 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将产品质量控制点前移, 避免出现不合格品, 造成无形的经济损失。

7. 应用信息技术来降低企业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企业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降低企业成本。许多管理者只知道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其他多方面的利益, 却没有想过投资应用信息技术去进行成本的分析。也并不是企业全体人员都能有应用信息技术来分析的意识, 还得共同推动全体人员有共同的意识。因为若不能达成共识, 有些员工就还会用老旧的方法, 并不认同新方法。只有将成本分析合理, 才能有助于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析最好的投资方案, 降低企业成本。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及时有效的接收到最新的信息, 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同时, 应用信息技术分析成本, 还能够解放工作人员的手动能力。另一方面, 不同企业都拥有自己企业本身的独特经营管理活动, 并不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档次越高, 投资越大, 就能给企业带来的效果越好。所以在运用应用信息技术时, 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富。

四、结语

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发现成本的重要性。市场是一个五花八门的竞争战场, 只有运用先进的创新技术来管理成本, 才能拥有竞争力。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要注重产品的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具有强大的经营实力, 可持续发展下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必须抓住任何一个关键点使得自身保持相对竞争力和优势。在这点上, 降低成本, 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和取得更大的利益。

关键词:产品成本,科学技术,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明.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途径的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05) .

[2]刘翠玲.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的根本[J].现代商业, 2013 (06) .

[3]魏伟.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降低成本途径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3) .

[4]薛月琴.企业降低成本途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2) .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8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改革 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已经结束,在会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笔者针对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措施。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始终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发展。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日益渗透到我国经济体制的核心层次。它作为一种利益激励机制不断地激活各种经济主体,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当今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也出现了竞争过度和竞争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自由竞争作为经济运行体制中的一个方面,它在有效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它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的失衡、社会公平对效率的屈从等不和谐因素日益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呈现两极分化的势头

我国基尼系数己经从1995年的0.389上升到2002年的0.435。当前己达0.45-0.47,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在1985- 2003年的18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只有4.3%。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乃至同属公务员的不同中地位之间的收入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社会流动出现较强的排斥性障碍,劳工权益缺乏应有的经济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既得利益阶层凭借其先前进入的“垄断优势”排斥新生力量的进入,出现了因阶层间隔阂引起的社会流动障碍。农民工进城大都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而作为最基层的劳动者却又常常被拖欠工资,即使有的农民工已能在城里购置房产,却仍受到多种排斥和歧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乃至研究生进入一些知名企业还只能获得相当于普通临时工的收入,扭曲的机制导致“读书无用”的惨淡现实,严重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的进步。

3、“唯利是图”的畸形利益驱动机制带来“竞争失范”并导致经济安全隐患丛生

“唯利是图”的畸形利益驱动机制带来“竞争失范”并导致经济安全隐患丛生,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食品、医药行业都有企业不惜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害顾客;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促进销售,不惜购买洋垃圾,致使本国厂商和消费者遭受无端损失;诸多煤炭企业也不顾生产安全,导致矿难事故频频发生,数以千百的矿厂员工死于非命。所有这些都严重引起民众的安全恐慌、诚信危机以及其他不良的社会心态和风气。

4、市场经济的过度竞争,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环境

市场竞争在给人们带来许多利益刺激与动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的挑战和压力。过度竞争己导致许多人精神抑郁、心理失衡及社交障碍。于是,自暴自弃乃至自杀身亡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铤而走险、敲诈勒索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整天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或者索性“离家出走”。据《首都医药》杂志和精神专科医院共同进行的一项精神健康调查显示,中年干部近半有抑郁、焦虑、恐惧等精神不健康倾向。如此种种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5、市场“竞争失范”严重影响社会事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规则在文化教育事业的过度延伸,成为竞争失范的一个重要表现,新闻媒体的过度市场化运作,由于缺少必要的诚信基础和监管程序,导致广告信息的失真、误传,有的甚至有意设陷欺诈;许多所谓的“民营企业”利用母体公司的国家资源赚取高额利润,造成明显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6、社会信用严重缺损,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障碍。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引起的诚信缺失,比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缺失更有害,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7、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

对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债务还未完全弥补,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不完善,突出问题是:覆盖面仍然狭窄,缴费率过高而影响覆盖面扩大;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不牢固,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够合理,个人账户多是空账;制度设计过于复杂且不统一,管理成本过高。

二、产生的原因

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之所以出现诸多负面因素,可主要归因于“和谐机制的缺失”与“竞争机制的越轨”,必须加以纠正和协调。如果竞争机制主要表现为一种“利益机制”,那么和谐机制则主要强调为一种“责任机制”。因此必须构建一个规范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引导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谐机制引导每个“经济人”在眼睛盯住经济利益的同时,肩上扛起应负的责任;使经济变革中产生诸多“新型老板”的同时一也能增加一大批“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体面雇员;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能够真正带动一大批人跟着富裕起来,从此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机制与局面。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体制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内在地包涵着制度文明建设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是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制度文明建设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立和谐机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和谐机制”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内在机制”,与自由竞争机制相互“对应”和“抗衡”,以约束和引导市场经济沿着和谐的轨道发展,实现最大多数人群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进程中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体制改革,重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落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落后。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市化以及农民的大量减少和身份改变根本还在于市场化。其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对“三农”的歧视性政策。目前,在城乡发展程度、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城乡教育和保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在财政支出、资源配置、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人口迁徙、劳动力流动等方面,都必须实行城乡统筹,逐渐地但又是积极地取消各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政策。

4、不断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构建和谐机制的关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府必须由原来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经济调控主体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直接生产经营者的身份逐渐淡化。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强化作为宏观经济规划与调控的职能。要克服那种完全否定经济计划的“一边倒”倾向,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必要的金融与财政税收等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企业开发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状况的各类产品满足社会主体消费者的需求。

5、加强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建设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经济运行主体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这样一种分散化的竞争格局下,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制规范,界定各自的产权界限,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各自的经济活动在一个“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引导各界群众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日标,解决所遇的利矛盾,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在通过经济法规明确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业准入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同时,要通过行政立法规范政府的公务权限和行为准则,确保公共资源真正服务于公众,而不被部分人员集团所侵吞。

6、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而那些“弱者”和“眼泪”又都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对此,必须构建与“竞争机制”相对应的“和谐机制”,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弱势群体给子保护,使两种机制成为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整体,相互对应、相辅相成。如果说竞争机制的结果是“锦上添花”,那么和谐机制就应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发挥“雪中送炭”的职能。我们在追求“锦上添花春满园”的同时也要做到“雪中送炭暖人间”。

四、结束语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继续付出艰辛的努力。实践表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将有力地激发全民族的创造热情,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方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J],中国集体经济,2007(8).

[2]吕跃军: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大理学院学报,2007(5).

[3]蒋桂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上一篇:东航返航事件谈企业文化下一篇:历史学科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