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法律思想

2024-07-26

古希腊法律思想(通用8篇)

古希腊法律思想 篇1

古希腊法律初探

大家知道最早时期古希腊的法律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和大众心理需求?古希腊的法律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局限?本文将一一予以阐述。

摘要:公元前6世纪雅典立法者梭伦在论述他制定的法律时曾说:“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论述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与法律的关系,认为这种民主制的特点在于政权是在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私人生活中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共事务中则遵守法律。在古希腊较早的诗篇、神话和哲学著作中,一般认为法律来源于神,例如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剧本《安提戈涅》中提到,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

关键词:古希腊 宗教 法律 城邦

一、古代宗教与古希腊法律来源

(一)古代宗教

古人认为灵魂是不死的,人死后灵魂变成地下的神,“凡间众神的权利应当是神圣的。家族中的人死了应视为神。”并且有着与在世时的种种生活需要。在古人认识中,没有比让亡灵永乐和幸福更重要的事情。由此,葬礼、祭祀、成为必要,否则地下神子孙都不能安宁。这便是古人对亡灵的信仰,最原始的宗教。这种宗教最初仅限于在各个家庭里,并且每个家族只能祭祀与其血统有关的死者,葬礼的举行只许最近的亲族参加。同时,古人的信仰里也有着对自然的崇拜,“奇事和恶兆应提交伊特鲁利亚的占卜者们决断,应为闪电和任何为雷电击中的物体进行赎罪”。这是自然力量与人的心智交互作用的结果。起先自然的神具有家神的性质。当古人的社会组织扩大的时候,这种崇拜自然的宗教起到了统合古代社会组织的作用。家庭宗教组织原则统治着古人的心灵,他们在与家族之外的人交往时候需要他们习惯了的准则。这个宗教使城邦的最终形成成为可能,或着说城邦的形成因为(组织形式的)需要而利用了它。《古代城邦》中写道“古代信仰要人敬拜他的祖先,对祖先的祭祀将全家人集于祭坛旁。由此有了最原始的宗教,最原始的祷辞,最原始的义务观念,最原始的道德。由此而生所有权、继承权的秩序。由此而立个人权利及家庭组织。后来信仰扩大,社会也跟着发展。当人渐渐感到有一位大众的神的存在,他们也就渐渐感到联合的必要。家庭的组织原则,次第地延行于胞族,部落,城邦中。”城邦也是个宗教团体。

(二)最早的法律来源于古代宗教

基于上述可见,在古人的生活从家庭到城邦无处不弥漫着宗教的`气息。

故前5世纪之前古希腊、罗马的法律具有宗教性质是必然的。在当时法律包含于宗教中,没有独立出来。‘“法律是宗教的一部分。城邦的古代法律是礼仪和祷辞的总集,同时也是法律的总集。关于所有权、继承权的法律规定都散见与祭礼、葬礼、敬祖礼之中。”它一方面适用于祭祀,一方面用于公共生活。如上所述,在古人的社会中主导着人们生活的是家庭的宗教组织原则,该原则一切要求便会体现在当时的法律中。在最古老的法律中继承法最好的体现了宗教原则的要求,“宗教说:子承父祀,而女则否,于是法律也就随着说:子承父业而女则否。”。古人认为死者的福祉和永乐取决于他的子孙对他的祭祀,这就要求必须香火相传,需要他的子孙绵延不绝以行祭祀。对于他的子孙而言也存在着祭祀的义务,或许是自然方面传宗接代的需要,由男性后代(长子)承担了家庭宗教延续的义务。由于宗教的要求,男子也就必然继承家族的产业,这就是古代继承法的原则,“为父的不必立遗嘱,为子的是当然的继承人”。同样的道理在古人那里承嗣和继制度也因为宗教要求的家庭宗教的永远传递,祭祀的延绵不绝,这是为那些无子的人考虑。并且在那时候并不存在遗嘱制度,因为遗嘱有可能使产业给与宗教上要求的当然继承人以外的人。除了继承方面,婚姻、军事等等法律也在神的晓谕中。在城邦中掌管着宗教礼仪的祭祀们无时不刻看着神的脸色,唯恐不慎惹得神的不悦和震怒,他们恪守着祖先们传下来的礼仪,不敢有丝毫的差错,并且要求臣民也如此。这些宗教的也即法律的,西塞罗写道,“这些(宗教)礼仪应永远保持并在家族中不断传下去。在确立了这一条原则――一条足以理解恰当程序的规则――之后,无数的其他的规则就出现了,充斥了法律顾问的书本。因为他们试图精确的确定那些必需履行这些礼仪的人”。法律就是这样产生的,它并不是由某些立法家的努力或公众投票的结果,而是宗教信仰的结果,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人的理性观念,由投票产生法律只是在城邦晚期才出现。

二、古希腊法律的特征

(一)法律限制个人自由,国家至上

城邦是一个政治团体,也是一个宗教团体,或者说更是一个宗教团体。如前所述城邦的组织方式沿用的古代家庭的方式,是宗教使各个部落得以联合,部落的联合也不过是宗教组织的扩大。城邦的君主是政治首领也是是宗教的首领,它的主要职责是祭司,他“维持圣火的不灭,掌管祭祀,宣读祷告,主持公餐。”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城邦支配着它的每个“教民”(民众)的一切。如前述,因为宗教的理由法律禁止单身,禁止有个人遗嘱,有的地方甚至“女人被禁止饮用纯酒”。法律限制宗教信仰自由,一个人必须信仰本邦的宗教。柏拉图在他的《法律篇》也“禁止任何种类的私人宗教活动,并规定一切仪式只能在公共庙堂里进行,而且由国家委派的祭祀们来领导。”二百年后的西塞罗也说“任何人不得有他个人的神,无论是新的或外来的的神,除非得到国家的承认。私下里,他们应当崇拜那些正当地从他们祖先传下来的神。”崇拜私人的神会导致宗教混乱,不利于国家团结,会导致人放弃对国家的效忠。相对于这样的神权国家,个人是不足道的。

(二)不涉及公平正义观念

法律的原则里并没有我们所谓的公平正义这种东西,也少有情感的纠葛在里面。正如斯宾诺莎所说的那样,宗教的唯一标准就是顺从,信仰并不要求教义应含有真理,而是要求教义应是虔敬的们,就是说应引起尊奉之心;虽然有许多教条,其中不含有丝毫真理,只需信之甚坚。古人根本没有对宗教的怀疑,他们遵循着祖先传递下来的行为方式来生活,那就是宗教的方式,除此之外似乎也不可能有别的样式选择。当时的宗教没有对正义的考量,宗教崇拜出自对未知事物恐惧出自对灵魂的神圣化。“敬礼死者也许是最古老的宗教。在崇拜因陀罗或宙斯之前,人都崇拜亡灵。人既怕它又祷告它,宗教情感大约即使这样发生起来的。”人们无法解释人的死亡大自然的暴怒,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是对它的顺从,宗教原则深入人心。所以当我们看到希腊法律规定继承权属于男子而非女子就不必感到奇怪,因为那是宗教决定的。“这些法律并不是出自逻辑和理性,也非出自持平的情感,而是出自统制思想的宗教信仰。”在古希腊哲学出现以前的宗教统制时代,在法律中寻求公平正义是徒劳的;当时的人却认为是正当的,想都没有想过是否公义。同时法律也少有顾及自然情感,为父的尽管喜爱自己的女儿,但不能把产业交给她。

(三)神圣的法律

“在很长的时期内,法律被认为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是在宗教之内的,法律的根源是宗教,法律不是出自人,而是出自神,是神的晓谕才使人得知。法律通过信仰和祷辞由父亲传给儿子。在此后罗马制定法律也须有宗教的仪式、祭礼和占卜,否则其会遭到质疑。就算是那些有权解释法律的人(如祭司们)也是神所喜欢的,是神与民众之间的中间人。民众的争议在城邦的教长(君主)那里得到的评判,就不得违背,因为不能违反神。对法律的崇敬,苏格拉底死是个例子。法律因为神圣而不可变更,“可以立新的法律,但旧法仍并行不悖。”古人认为法律愈是古老愈是与神接近。斯宾诺莎谈说哲学和宗教的区别是说,哲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而宗教寻求的是顺从和虔敬。宗教性质的法律寻求的也只是顺从,古希腊、罗马的最早的法律在本质上是宗教的,人们对从内心里感受到得是法律的神圣。

除此之外古希腊法律还有它形式上的特征:各城邦国家各自制定和适用自己的法律,且大都是系统的成文法规,内容详尽,部门完备;缺乏象罗马法那样的严密法典,审理案件的旨趣不在于法条内容的适用;在各城邦法律的冲突中产生了一些古希腊化国家的希腊人普遍接受的法理原则,产生了“普通法”;希腊化的法律由多种邦土法律构成,术语和规则不甚固定和严谨;希腊化法律中冲突法比较发达。

三、古希腊法律思想的局限性

古希腊法律思想具有上述特征,它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韦尔斯认为希腊人的思想里难于逾越的一个关卡是“在心理上把城邦作为国家的最终形式的成见”。这种成见和古代城邦的宗教特征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借此以洞察古希腊法律思想的缺失和局限性。柏拉图认为一个完善的城邦的公民人数是1000人到5040人上下,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口过多必然发生司法方面的许多恶果。在他们看来城邦是永恒不变的最高社会组织,是人的本性的完成,最高善业的希望所在。这种狭隘必然导致城邦主义、整体主义及小国寡民思想,必然会掩盖甚至否认个人的独立价值,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城邦政治动物”的思想就是典型表现。希腊的民主、自由也是狭隘的,妇女以及外邦人就没有资格享受,至于奴隶则完全是奴役的对象。40万雅典人中,公民仅占4万。雅典的公民资格也不是现代意义上法律保证的权利,而仅仅意味着能参与政治的权利,因此,“希腊人认为,他的公民资格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分享什么,这很像是处于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地位”。苏格拉底之死这样的悲剧都是公民大会滥用权力而又漠视个人权利的直接后果,更是城邦主义的必然产物。绝对民主制带来的是法律随人民意志朝令夕改,因为“群情易变”,甚至任何一位公民填写的陶片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这种制度与氛围中,个人的权利就更谈不上保障,最终必然导致强权政治、暴力专制而走向民主的反面。

参考文献:

[1]库朗热.古代城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2]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商务印书馆.版.

[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版.

[4]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2年版.

古希腊法律思想 篇2

人类文化早期, 古希腊人发现了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存在的困惑。思想超前而语言表达落后的矛盾相当突出, 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往往找不到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伟大的思想家不一定是语言学家, 他可以构想和发现新思想, 但苦于表达不出或表达不好, 语言与思想、感情、存在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语言能否和如何准确表达思想、情感和存在的问题, 使古代文化一开始就陷入了语言的困境。

古希腊最早的思想家泰勒斯难于没有合适的概念来表达思想, 只能借助于日常语言如“水”这样的语词来隐喻世界的起源。毕达哥拉斯之前的哲学家都没写过著作, 都是用口传, 即使到了智者时代, 巴门尼德也是用隐喻的诗化语言来表达思想。巴门尼德借用“圆球”来描述“存在”的圆满, 却走向了他本意的反面, 圆满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可分的、有度量的东西了。阿那克萨戈拉怪怨“语言”本身, 认为这是“用词不当”, 但是, 他还是用别的日常语言如“种子”来表达哲学思想。赫拉克利特尝试用概念表达思想时, 被人认为“晦涩难懂”。他所以被人认为晦涩难懂, “主要还不是因为他思想深奥、表述古怪和性格奇特, 而是由于正在形成中的哲学思维当时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和语法来表达这个矛盾现象的反映。……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在解决这种表述方面的困难时仍然回到诗歌道路上去, 这些都和哲学语言形成时期的困难不无关系。”[1]137柏拉图曾在《斐德罗篇》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古埃及故事来说明文字语言存在的困惑:人们如果学会文字, 灵魂就会变懒, 他们就不再去记忆了;文字是一个标号, 太单一, 不能复现记忆中活生生的画面, 丰富的情感内容有消失, 所以, 文字不能提供真智慧;文字不会说话, 不能为自己辩护, 传到后人或别的地方去时, 很容易被传歪。所以, 发明文字和用文字传授未必是一件好事。[2]

虽然, 这种现象在古代中国也同样出现, 如, 孔子说“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老子说“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庄子说“意之所随者, 不可言传也”等, 并且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了走出语言困境的办法:“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得意在忘象, 得象在忘言”;[3]但是, 古希腊思想家显然不同于古中国先哲对待语言困惑的态度, 他们不是通过“忘言”来回避问题的解决, 而是力图寻找和发明能够表达思想、感情和存在的新的语言工具, 从而出现了古希腊语言哲学史上从日常语言、诗性语言到哲学语言和科学语言发展的艰苦探索历程。智者派重视日常语言论辩术和诗性语言修辞学;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了对科学和哲学语言的创建工作;亚里士多德是系统制定科学概念和哲学范畴体系的第一人。古希腊人有着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 尤其是对哲学语言的构建、分析和探索, 是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个盲区, 它可以成为继科学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之后的现代语言哲学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所以, 研究古希腊语言哲学思想有利于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理性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用不同的语言类型表达和把握不同的对象世界;如果错位使用, 就会产生矛盾冲突, 导致“语言误用”和“语言困境”, 乃至人类理性思维的困惑。

二日常语言与论辩术

古希腊关于日常语言的功效和意义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感觉主义者对日常语言的重视, 另一种的理性主义者对日常语言的不信任。前者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派坚决捍卫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倡导常识思维的真实性并重视日常语言的应用;后者以希腊“三圣”为代表的理性派, 认为日常语言只可以表达意见而不能述说真理。由于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批评的影响, 长期以来, 智者派被看作是一批巧言令色、卖弄聪明赚钱的江湖骗子, 认为他们是善恶不分、是非不清、玩弄语词的诡辩家。但自从黑格尔开始, 智者派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必然环节。智者派开辟的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感觉经验主义之路, 反映了人类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性。但是, 我们关于智者思想遗产的挖掘仍然是不充分的。智者派的思想对我们关于语言哲学尤其是日常语言哲学的研究是重要的理论资源。

日常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语词含混, 易生歧义, 以日常生活为基准, 与人们的常识思维相适用。当普罗泰戈拉相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感觉论中心命题时, 日常语言和人的感觉都是最可靠的东西。在普罗泰戈拉那里, 语言不再像神的话语那样神秘, 而是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日常语言那样真实。他说:“关于神, 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 也感受不到他们如何不存在。”[1]260普罗泰戈拉重视感觉和日常经验, 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现象以及日常语言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就是被后人誉为论辩术的两个方面。一方面, 他提出, 任何命题都可以有两个相反的论断, 只要我们拥有语言的技巧, 就可以把弱的论证变为强的论证, 可以驳斥和攻击别人提出的任何一个命题;另一方面, 他为了寻求强有力的论据以增加说服力, 从语言、技巧、手势、情感, 甚至衣着方面影响听众, 以达到胜辩的目的。第欧根尼·拉尔修说:“普罗泰戈拉首先提出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互相反对的两个逻各斯 (说法) , 他用这种方式进行论辩而成为第一个这样的人”, “在他的论辩术中, 他忽视词义而追求华丽的词藻;许多证据表明他是全部论辩术的始祖。”[1]146例如, 关于“真假”的论辩:

正题:真假相同

论证:1.一句话既是真的, 也是假的。当言行一致时是真的, 不一致时是假的。

2.天气是冷的, 既是真的, 也是假的。对病人是真的, 对健康人是假的。

反题:真假不同

论证:1.如果真实的证据也就是伪证, 法官就无从判决。

2.如果真的就是假的, 假的就是真的, 我们将什么都不会相信了。

智者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以上论证中的每一句话似乎并没有什么错, 而且论证过程也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和生活常识, 这就是日常思维和日常语言的正常使用。普氏语言哲学思想和论辩术的哲学基础是感觉主义和相对论。感觉论的主要看法是, 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真的, 知识就是感觉、看法、见解和意见。感觉主义相对论说的都是事实, 我们不能说它错。但是, 感觉主义相对论引起理性主义者的不满。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四卷第五章批判智者时说:“如果所有的表象和意见都是真的, 那么所有的陈述必定同时既是真的又是假的;因为许多人所持的信念是互相冲突的, 他们都以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是错的。这样同一事物必然既是又不是了。”他接着说:“按照这种理论, 连疯子的感觉、动物的感觉也是一样真实的, 最终就没有理由说哪一个是真的, 一切都是混同而没有了区分。”[4]所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日常语言由于其多义性的特点, 在使用时如果不加分析和规范就非常容易导致诡辩。日常语言只适合表达意见, 不适合表达思想和真理。只有在分析清楚日常语言多义性的基础上创建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 才能摆脱日常语言表达思想时所出现的论辩术这样的语言困境。为此, 亚里士多德为了防止人们滥用日常语言和避免出现智者的诡辩, 改造了论辩术, 创立了科学的逻辑学、语言学、修辞学和辩证法。

三诗性语言与修辞学

向来诗性语言是诗学家和文学家们研究的对象, 但是, 自海德格尔倡导诗化哲学以来, 诗性语言在现代语言哲学中的意义也被凸现出来。以想象力为基础、以偏离日常语义为特征、以寻求相似性事物的具体范例为形式、通过把握殊相来表达哲理的诗性语言, 在古希腊语言哲学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因为在哲学语言没有形成而日常语言又难以表达抽象思想之前, 诗性语言是日常语言向哲学语言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成为当时古希腊先哲表达思想和哲理的重要工具, 同时, 也发现诗性语言表达思想的局限。

在古希腊, 对诗性语言的研究同与论辩术相分离的修辞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修辞学, 智者重视演说的技艺和写作的技巧的研究;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质疑智者的修辞理论, 强调修辞要服从真理;亚里士多德总结为三个方面:修辞的逻辑性即修辞论证或劝说理论、修辞的语言性即主要表现为语言的隐喻学说、修辞的实践性即演讲和写作等的修辞训练和应用。与诗性语言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修辞学的语言方面的特性, 即隐喻理论。所以, 隐喻作为诗性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存在的修辞工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上文所说, 智者时代, 由于正在形成中的哲学思维因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 大部分哲学家用隐喻的诗化语言来表达思想。这些智者在当时是享誉四方的修辞学家, 颇受欢迎的语言学家和功底深厚的文学家和诗人。普罗泰戈拉声称自己是古代诗家的“接班人”, 而高尔吉亚把诗的语言艺术和修辞术看作是同一东西。[5]高尔吉亚作为著名的修辞学家善于使用隐喻、词的对换、象征比喻、对称表达以及词句重复、节奏变幻和谐音的妙用, 达到动之以情、服之以理的语言“渲染”的修辞效果。但是, 智者夸大诗化的修辞语言的作用, 滥用文字, 视语言为游戏, 真假善恶不分, 导致柏拉图等理性主义者对诗性语言表达真理的质疑, 得出诗性语言是一种放任自流、与理性无缘的盲目存在的结论。

在古希腊, 诗是“长了翅膀的话语”, 诗人是颇受欢迎的“神学大师”。[6]然而, 作为哲学家和文学家的柏拉图, 虽然在他的对话作品善用浅显的比喻说明深刻的哲理, 但是, 他一方面说, 诗是神赐的“愉悦”, 是技巧的“产儿”, 是寻求真理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又质疑诗性语言的局限性, 认为作为艺术语言的诗是追求哲学智慧的敌人。柏拉图更倾向于对诗性语言的批判。他说:“谁也无法解释诗人的话语”[7]472, 认为诗人们狂野, 放荡不羁, 受神灵的操纵激发灵感, 信口开河, 前后矛盾, 对所说话语的涵义不得要领。诗人既不认识自己, 也不熟悉现实和历史, 只怀着满腔激情和难以抑制的冲动, 如痴如醉, 手舞足蹈, 如祭祀中疯迷的巫师, 受到神的摄迷和感惑, 失去常态和理智, 被神灵摆布, 在迷惘中丧失自我判断的能力。[7]303-305在柏拉图看来, 诗是神赐的愉悦, 而哲学是人的智慧, 两者不可通约。诗性语言始终干扰着哲学的思辨方向, 不能表达人的哲学智慧和真理;诗人本能地无需进行深入思考, 不能进行冷静反思式的哲学探讨。所以必须去探索和发明一种可以理智把握智慧和真理的哲学话语体系。

但是,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对诗性语言的态度, 为此, 对作为言说艺术的诗学和修辞学进行了深刻彻底的改造, 并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诗性语言的本质, 创造性地提出了诗性语言的“隐喻”修辞学说, 这一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诗学》中得到充分的说明。修辞学是一种劝说的艺术, 修辞论证是目的, 修辞语言是手段;诗学是写诗的艺术, 从不打算去论证, 而是通过虚构、寓言和情节表达情感和思想。所以, 两者描述了两种不同的世界, 然而隐喻却涉足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每一个领域。所以,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柏拉图对于诗性语言功能和修辞学的态度, 积极研究它们的本质特征和发掘它们的正面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 语言中的语词数目是有限的, 而事物的数目是有限的, 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事物必然会使语言产生多义现象, 其中隐喻化的诗性语言就“应当来自与原事物有固有关系的事物”。[8]190所以,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隐喻就是这样下定义的:“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 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 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 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 或者通过使用类比。”[8]339首先, 隐喻的诗性语言是日常语言的语义偏离, 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或借用到另一个事物身上, 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偏离, 通过隐喻来表达和填充新的语义空白。其次, 诗性的谜语出自隐喻, “仅仅把事物的一般名称结合起来不能造成谜语, 把隐喻结合起来就能造成”。[8]341再次, 诗性语言的隐喻用法是从日常语言转到对生僻词、隐喻词和其他怪词的用法, “即用一个生僻词代替一个习惯上使用的常用词, 结果一首诗显得颇有神韵, 否则显得平淡无奇”。[8]342第四, 种属之间的借用基于事物的相似性。《诗学》指出, 诗人“最重要的莫过于使用隐喻词, 因为善于驾驭隐喻意味着能直观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似性。”[8]343就像哲学家一样“看出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8]190所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诗性语言表达哲学思想就在善于使用隐喻发现相似性。所以, 亚里士多德对于诗性语言表达哲学思想的可能性时说:“诗人的职能不是述说那些确已发生的事情, 而是描述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或出于偶然, 或出于必然。……因此, 诗比历史更富有哲理, 更富有严肃性, 因为诗意在描述普遍性的事件, 而历史则意在记录个别事件。”[8]320从语言表达思想这个角度看, 日常语言多关注个别的在场的存在, 科学语言只盯住普遍的、确定的概念和规律, 而诗性语言超越现实的存在, 通达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当诗性语言偏离日常语言表达普遍性和“言外之意”时, 已经具有了“语言的思辩性”, [9]并因此跨出了《诗学》的门槛, 走进了《形而上学》的领域。

四对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的系统探索

当古希腊哲人发现用日常语言和诗性语言把握真理和存在之难事时, 众多的思想家们致力于创造哲学语言的艰苦探索工作。赫拉克里特最先尝试将日常语言Logos提升为哲学概念。在古希腊, Logos的原初用法是“话语”或“说法”, 赫拉克里特把它提升为哲学语言用法的层次, 指万物变化必须遵守的尺度、比例或规律这样的客观存在;又进一步提升为像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理性、根据等具有主观意义的哲学范畴。[10]但是, 赫拉克里特把智慧与自然法则看作是同一的, 因而, 逻各斯既具有“逻辑”、“规律”、“科学”等词的客观含义, 又具有理性、智慧和真理的主观含义。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语言哲学问题:把日常语言提升为哲学语言后又把它神秘化, 同时, 混淆了理性思维、语言符号和本质对象这三个属于不同性质和逻辑类型的东西, 把它们看作是无差别的同一。这造成后世两千年的哲学纷争以及现代分析哲学为清除形而上学的语言使用混乱费尽了心思。

苏格拉底是有意识创建科学和哲学语言的先行者。他不满意智者的论辩术, 也不信任日常语言和诗性语言。他致力于把模糊的日常语言和诗性语言改造和提升为具有确定含义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普遍概念, 他是第一个从语义逻辑方面研究概念的普遍定义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的科学和哲学概念的形成方法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辩证法。[11]苏格拉底形成哲学语言的辩证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用归纳方法从考察具体事物出发, 概括上升为普遍概念, 这就是从个别、特殊到普遍一般的定义方式。2.探究的是实质定义而不是语词定义。实质定义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而非偶性, 语词定义只表明语词可以表述什么概念, 不涉及概念指称对象的真假问题。3.对概念间关系进行逻辑分析, 如, 分析四美德之间的关系, 揭示各具体美德的共同本质就是知识。4.没有把抽象概念和一般概念区分开来, 没有使普遍性概念成为分离的存在, 概念还与具体事物结合在一起。

柏拉图是第一位哲学语言范畴系统化的探索者。他为了回答苏格拉底的“普遍定义”的问题, 艰苦卓越地探索和寻找用以表达和把握理念世界的语言工具——哲学范畴。在柏拉图那里, 哲学语言范畴是通过辩证法构建的, 哲学范畴理论与理念论和辩证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前期柏拉图大量探讨了伦理道德概念和具体的经验事物的概念, 而后期柏拉图抛开了直接经验以内的东西, 讨论纯理念或哲学范畴, 主要表现在《巴门尼德篇》中讨论的十九组范畴。柏拉图把范畴看作是理念世界的思想表述和语言表达, 统称为“逻各斯”。柏拉图对“逻各斯”提出一种新的解释:逻各斯就是人们把想到的各种思想用语言说出来, 再将对立思想的理念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划分出来, 最后把对立的理念或范畴彼此相互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柏拉图构建哲学语言范畴的辩证法。其特点是:第一, 辩证法的适用范围是理念领域, 辩证法的目的是达到第一原理。第二, 辩证法是一种语义上升和语义下降的方法, 是从低级的理念 (殊相) 到较高的理念 (一般的相) 再到最高的善的理念 (最高原理) , 或者相反的过程。这种方法也叫“通种论”, 即理念或范畴之间的联系和结合、必然的矛盾进展和转化的理论。第三, 辩证法有两个原则:综合和划分 (或分类) 原则。综合是指, 将杂多的个别事物统一到一个理念之下, 再将不同的特殊理念统一到更高的理念之下, 然后获得一个精确的概念和定义。划分是指, 根据自然的本性将理念看成整体, 然后再逐级分类为各个部分, 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亚里士多德不满足苏格拉底在寻求普遍性定义时只限于一些实例问答辩驳而谋求单一的意义, 也不满足柏拉图离开日常语言只进行抽象的纯粹概念的分析。他认为, 语词和句子的意义最终表达对象自身的意义和对象作用于心灵所产生的感觉、意见和知识。虽然语词因约定俗成而被赋予多种意义, 但是语词的意义最终可以在对象意义的基础上得到明确和统一。于是, 亚里士多德根据“存在”的多层意义的划分以及人类心灵的不同维度来确定不同等级的概念的意义。由此亚里士多德提出日常语言的约定俗成论、科学语言的本质主义论、哲学语言范畴的意义分析理论。[12]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从古希腊语言哲学思想的研究中获得这样的启发:语言具有层次性, 在不同的语境下, 不同的语言类型对应于不同的思维形式和对象世界。同一个语词或一个句子, 其本身没有语言或概念的层次问题, 只有在一定的语境和语用中, 这个词或句子具有了确定的所指和意义, 从而出现了日常的、诗意的、科学的或哲学的语言层次问题。而这个语境总是一个确定的整体性的存在:或者是不同地域的人们日常的特殊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 或者是不同时期的科学共同体所使用的科学语言和科学理论环境, 或者是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或哲学流派所建构的哲学理论体系下所使用的哲学语言环境。因而, 同一个词或句子只有在一定的语境和语用中才可能表现出不同语言层次的语义问题。所以, 不同的语言层次总是与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其所把握的不同性质的对象世界相联系, 如果错位使用不同的语言类型, 必然导致语言困境。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最早发现了用日常语言和诗性语言表达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困惑, 因而出现了从日常语言、诗性语言到哲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发展历程。古希腊人有着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 试图探索人类理性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用不同的语言类型表达和把握不同的对象世界。他们尤其是对诗性语言和哲学语言的分析和探索, 是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个盲区, 它可以成为继科学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之后的现代语言哲学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关键词:古希腊,语言哲学,语言类型

参考文献

[1]汪子嵩, 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97-200.

[3]王弼集校释:下册[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0:609.

[4]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262.

[5]Baldwin C S.Ancient Rhetoric and Poetics[M].West-point:Green wood, 1971:3.

[6]Lamberton R.Homer the Theologian[M].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23.

[7]柏拉图全集:第三卷[M].王晓朝,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8]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诗论[M].颜一,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9]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一卷[M].王才勇,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583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 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7:41.

[1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296.

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思想之比较 篇3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思想;比较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法律文明的两大发源地,对西方法律的产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虽然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存在密切联系,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两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古希腊法律思想发展

古希腊以其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最为耀眼,而法律思想发展方面,则首推雅典。雅典的民主体制是后世西方民主的滥觞,法律规定更多是关于“公民权”、“国家政体”、“国家机构”的内容,而其私法尽管比其前代有很大发展,但它关于主、客体以及各种权利,仍缺乏抽象概括。“所以,古希腊法律起源的特点可以用‘政治性契约法律文明’来加以概括”。[1]

在古希腊时期,法律思想呈现出“浓厚的城邦主义色彩、显著的自然主义倾向、丰富的政治法律理论、极大的依附性以及相当程度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特点。[2]在古希腊法律思想的发展进程中,主要依靠哲学家推动,考量的主要是道德与正义的逻辑,以及政治合理性问题,着重点放在法律的政治权利思考上。苏格拉底主张民主政治,赞成哲人统治。他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合乎法律就是正义的,认为自然法与人定法本质上是同一的,然而自然法是神的法律,他高于人定的法律。“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公民与法律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作为雅典的公民,就必须接受和尊重雅典的法律”。[3]苏格拉底主张服从城邦法律,最终也为此献身。

柏拉图早年与晚年对于法律思想的态度有着很大差别,《理想国》与《法律篇》的观点差别,通常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人治的失望,转而开始推崇法治,柏拉图倡导正义原则,运用智慧统治,提出“哲学王”命题,然而在经历现实之后,开始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即使如此,他依旧顽固地把它视为‘第二位最佳的’”。[4]他在《政治学》里系统的论述了民主政体以及法治,结合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关于法律的命题,认为“当大家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人格时,要是把全部的权力寄托于任何一个人,这总是不合乎正义的”,提出法律是无情的、法治是轮番而治,切合了雅典的政体,同时认为法律应当是良法,也是符合自然正义之法,不仅要求法律的性质也将道德要求提升为自然正义原则,而这些良法需要普遍的遵从。[5]而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法思想的深入,极大地影响了罗马的法律思想,因而其“平等思想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哲学和法理学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二、古罗马法律思想发展

古罗马重视法律制度的制定,而其法律思想的发展相对为了满足现实统治进行的论证,注重效用性,在自身传统思想及习惯法文化影响下,吸收古希腊提出的自然法,逐渐发展自己的法律体系。

王政时代是古罗马法律思想萌芽阶段。元老院作为农业经济的主要代表,某种程度上是雅典民主的对照,体现出三种权力的相互牵制。而这种权力牵制以及习惯法文化“反映了原始的公正、民主、平等思想,也萌发了最初的朦胧的法治意识。”[6]

共和时代是古罗马法律思想繁荣阶段。统治者开始重视对法律制定的认可,颁布《十二铜表法》,发展“市民法”,都是此代表。帝国时期主要进行法律形式的总结,根据疆域治理需求,跳出古希腊“小国寡民”的体制特征,制定“万民法”,把自然法称为自然和上帝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的正义,成为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而在罗马法编纂时期,查士丁尼皇帝亲自主持编纂法典,整理、总结千余年罗马法发展的精华,“这对于保存和传播罗马法及其法律思想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发展进程”。[7]

古罗马法律脱离了理论上的论证,注重现实需求,不再是讨论“法律应该为何”或者“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法律实践去推出正义概念,塑造和维系自身的法律系统。

三、两者的比较

正如前文提到,古希腊的法律思想注重对政治体制的法律解释和政治权利的行使。对于法律与正义进行论证,从“法律的素质”到“遵从何种法律”,看重法律由谁解释和掌握,虽然提出早期法律思想,但始终围绕法律与政治,较少涉及对现实的关注。古希腊法律思想基于政体原因,对法律的追求体现在政治蓝图的架构。

而古罗马认为,法律不仅是理论性也是工具性的。古罗马的法律进程紧紧跟随统治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随着疆域扩大、经济发展进行的”,[8]所以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形成以自然法为核心,注重效用性、实利性,重私法、重个人权利的特征,而且相对于古希腊法律思想,概念更精细、法理更深邃。

对于两者差异的成因,既有疆域、法学家努力方面,也有对政治的追求。古希腊虽推导了人的法律权利,但主要还是为了解释政治与法律、法律与正义的关系。相對于此,古罗马对于政治蓝图的构建随着满足现实的需要由此体现。总的来说,古希腊法律思想偏向抽象理论解释,古罗马法律思想更偏向法律与现实的契合,考量了法律对于统治的结构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朝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法律起源特点之比较[J].法律文化研究,2006(01).

[2]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

[3]高伟.古雅典法律概述[J].法律与经济,2013.3.

[4]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

[5]杨蜜.古希腊法律思想提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6]陈金全,梁聪.古罗马法律思想述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7]陈金全,梁聪.古罗马法律思想述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8]翟小功.从市民法到万民法:文化认同基础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3.1.

作者简介:

刘惟吟,女,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州大学本科生。

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篇4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

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一、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城邦,它形成于公元前8-6世纪。由于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小块,希腊形成了城邦林立的多元化政治格局,成为世界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希腊半岛

辉煌的希腊文明

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迈锡尼文明,也经历过公元前12至8世纪的黑暗时代,在公元前8至6世纪形成城邦文明。由于以海洋为中心,希腊文明具有开放、活跃和多样化的特点。凭借地缘之便,希腊继承和吸收了埃及和西亚古老的文明成果。

二、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 荷马

荷马时代

公元前12-8世纪;《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迈锡尼时代);氏族内的原始平等丧失,阶级和等级分化已经出现,主要权力机构为民族大会、长老议事会和军事首领巴西毓斯;狄凯(正义女神,代表行为准则)和忒密斯(惩罚女神,代表习俗、法律)和荣誉概念。

电影《新木马屠城记》 特洛伊战争 赫西俄德 赫西俄德:《神谱》和《工作与时日》

狄凯(正义)和欧诺弥亚(法制)是宙斯的女儿,宙斯的统治标志着正义、法制及公共事务的原则的确立,狄凯捍卫神的正义,惩罚违背正义的行为。

他把人类历史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铜器时代、半人半神——英雄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他所生活的铁器时代,人们承受繁重的劳动和不幸,社会道德败坏,强权即正义,充满仇恨。

三、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

时间:公元前8-6世纪,希腊世界完成由原始部落向城邦的过渡。

来库古(前700年-前630年)斯巴达政治制度

根据平等和集体主义的原则,来库古在斯巴达人内部建立“平等者公社”。为了维持公民内部的平等,来库古将全国的土地和奴隶平均分配给每个斯巴达人,并且消灭货币、禁止土地买卖;为了贯彻集体主义原则,斯巴达人必须在军营中过集体生活,实行共餐制。斯巴达战士 斯巴达人

既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公民权,又是职业军人,专门从事军事训练和从军作战。

电影《斯巴达的三百义士》 列奥尼达斯 希腊的叛徒

梭伦(Solon,前638年-前559年)梭伦改革

梭伦坚持中庸原则,周旋于主张建立寡头政体的土地贵族、要求建立激进民主政体的农民、手工业者、下层平民和主张悠闲地温和改革的工商业者之间。

他颁布“解负令”,抵制平民平分土地的要求,一方面使每个自由公民享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使富有者承担较多的义务并享有更多的权利。

四、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时间:公元前6-5世纪中叶

社会发展状况:城邦还处于形成时期,政治生活还不够发达。自然哲学家

论述自然的人,即专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哲学家。他们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把自然作为客观的求知对象。面对变化万千、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他们要寻找其统一的“本原”,发现其内在的和谐秩序和规律。主要代表

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毕泰戈拉及其学派;爱利亚学派的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利特 自然法学家的思想

1.希腊自然哲学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关系的认识 探讨人类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内在规律、本原及其合理性:宇宙的“本原”是具体的物质;社会秩序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自然的秩序和法则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和范本。

2.希腊政治哲学从“自然”概念衍生出新的概念(1)从“自然”概念中又衍生出“自然状态”、“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等概念。

(2)把自然研究中得出的均衡与和谐的观念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关于城邦的正义、和谐的观念。

毕格泰拉:正义就是社会和谐的适当比例、尺度

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起誓是很严重的行为,不到关键时刻不要随便起誓,可是每个官员应能立下保证,保证自己不说谎话。——毕格泰拉

第二节

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城邦和城邦制度 希腊城邦的外部特征 外部特征 本质特征

外部特征:小国寡民

城邦的领土一般在50—100平方公里之间,公民人数一般在625—1250之间。

人口达到一万以上的城邦很少,即使鼎盛时期的雅典也只有30万人口。希腊城邦的本质特征

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希腊城邦的身份集团 奴隶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 自由公民

城邦政治的多元化特征

一是城邦主权实体的多元化,约有700个左右。它们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

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如君主制、僭(jian)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等。

希腊城邦的民主进程:以雅典为例。

公元前509年,雅典实行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确立;公元前443—429年,伯里克利执政,雅典民主制臻于全盛。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对雅典民主的定义 “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理想的雅典民主政治

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 雅典民主的优越性

在我们这里,没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就没有事务。

——伯里克利

雅典人在公共事务中遵守法律,因为这些法律‘深使我们心服’,包括那些未写成文字的法律,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如果违反了这些法律,就是公认的耻辱。雅典人也服从那些由他们推选的政治统治者。

——伯里克利

小结:雅典民主的优越性及其表现 雅典民主的优越性在于它的平等性质。

雅典民主的两大特点:其一,能把人们对私人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公共生活结合起来;其二,能把个人自由和服从法律结合起来。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是非常狭隘的民主,只有雅典公民才能享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政治权利,奴隶、外邦人和女人都被排除在这一权利之外。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自然政治观

城邦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家庭、部落和村社等)自然进化的产物;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

整体主义

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国家是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理性的政治思考 希腊人已把政治学与宗教和神话区分开来,强调政治是人的事务,研究政治因果关系。

柏拉图:国家由人构成,要通过分析人的品性来认识国家,运用教育塑造优良公民,建立优良国家。

亚里士多德:对158个城邦进行实际调查,运用归纳分析方法形成一般理论;比较研究;历史的方法;分析方法。第三,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政治学的词源

“政治学(politics)”的词根就是“城邦(polis)”,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研究城邦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希腊政治学的研究主题 对政体的研究;亚里士多德对不同政体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合理的原则,筛选出优良政体,构想理想政体。希腊政治思想的范围

公民内部关系;其核心是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关系,分配权利义务,实现内部和谐,过上优良的公民生活。第四,从公民的视角思考政治。

现实的政治实践的需要是思想家从事理论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

政治实践:希腊实行民主制度,需要公民广泛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进行广泛的辩论。

政治理论:从理论上对公民的日常政治辩论进行总结和升华,也表达公民的期望、态度和价值观。

小结:希腊政治思想家的理论遗产 探讨了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提出了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提出了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三节

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一、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希腊思想界的变化

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伦理规范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发达的民主制度和活跃的公民政治生活带来了热烈的政治讨论和政治思想的繁荣。

二、智者的政治思想 1.智者简介

出现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主要活动:传授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关注和思考社会、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领域的问题;主要代表:普罗塔格拉、高尔吉亚、安提丰 学术风格

智者不是同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他们思想活跃,不囿成见,大胆质疑前人的成见,对政治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 ①无物存在。

②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③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颂赞海伦》

安提丰:法律可疑,后生可畏 智者与早期自然哲学家的区别

早期自然哲学家研究事物客观的和“神的”本性,不研究人及其活动的社会意义和性质;智者从神和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

小结:智者的政治思想

(1)集中探讨了自然与约定的关系,有的主张维护和遵守城邦的习俗和法律,有的主张建立符合自然本性的新的法律、习俗。

(2)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平等是指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甚至包括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平等。

三、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1.苏格拉底的使命

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生活。(具体地说,就是蛰刺城邦,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2.苏格拉底的方式

在雅典的大街上、市场里或朋友的客厅里,与各种人物交谈,讨论各种问题,针砭时弊。3.苏格拉底关注的重点

伦理道德问题和人生的真谛,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人的灵魂,使他们有知识和教养,过理性的生活,追求善。

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

罪名:否认城邦的神,引进新神;腐蚀青年 第四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三、哲学家治国思想;

四、政体思想;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一、生平和著作

柏拉图(前427-347),出生于雅典名门望族,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经历了雅典民主制因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而陷入危机、“三十僭主”统治时期、民主制的恢复等不同时期。柏拉图的游历

埃及的等级制度和职业分工、高度发达的官僚制度、僧侣对国家理智活动和教育的控制及其教育方法;毕泰格拉学派的思想家强调净化灵魂的重要性,推崇社会和谐,主张知识精英统治;与西西里的叙拉古僭主的交往。

柏拉图的著述与讲学 《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柏拉图创立“阿卡德米学园”

二、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虚拟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念论

人们所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它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

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它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柏拉图的理想国

它是现实城邦所应趋赴的目标,是现实各类城邦制中合乎正义的因素的集中提炼和升华,是城邦本质或内在精神的真正体现和阐发。

正义的城邦追求城邦整体的和谐、统一和强盛,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社会整体,为城邦献身。最理想的城邦秩序

城邦最理想的秩序就是由哲学家领导军人统治生产者,因为他们分别具有理性、激情和欲望三种不同的灵魂。分工

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即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三个等级分别承担“统治”、“保卫”和“生产”的职能。等级

城邦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思考一:

柏拉图论证社会分工和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

第一,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面性之间的矛盾要求人们必须共同生活、分工合作,即每个人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相互提供服务。第二,哲学家最有智慧,代表着国家的理性;生产者从事粗鄙的经济活动,谋衣谋食,代表着欲望;而军人处于两者之间,代表着激情。最佳状态喻

最佳状态喻是指他用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来比喻城邦的最佳状态。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是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与此类似,一个城邦也应该是哲学家的理性领导着军人的激情统治生产者的欲望。金银铜铁喻

金银铜铁喻是指他用金银铜铁比喻不同等级的人。有的人是上天用金子做的,如哲学家,可以做统治者;有的人是上天用银子做的,如军人,可以做辅助者;有的人是上天用铜铁做的,如生产者,只能被统治。思考二:

你如何看待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

柏拉图借理想国表述了一套政治价值体系,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传统。他竭力论证社会分工和等级划分的合理性,其学说实际上是为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论分工

当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思考三:

思考:马克思关于分工的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有何差别? 柏拉图竭力论证社会分工和等级划分的合理性,马克思则主张取消将人禁锢在某一领域的旧式分工。前者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有助于维护奴隶制的城邦政治秩序;后者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服务。

三、哲学家治国思想 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改造现实的不良的政治,就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要改造人的品性,就必须由哲学家来进行。

为什么一定是哲学家?

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人一旦掌握了关于善的知识,就会具备完善的德行。哲学家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必定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哲学王

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性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三大举措

哲学家要对个人和城邦进行彻底的改造。首先,要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其次,哲学家和军人不得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再次,重视对公民的教育。

取消私有财产和家庭

“财产共有,家族共同,可以造就出来真正护国的人;不致因为把一件东西认为你的我的,致国家分裂;不致因为把室家看作私有的,不致因为各有各的妻子,遂惹起各人自身的苦乐;如果他们有同一的苦乐,使可引导他们趋到一个共同的目的上去。”(《理想国》第五卷)注重公民教育

《共和篇》中所讨论的并不是政治组织问题,乃是教育方法问题。柏氏以为单靠立法断不能造就出来适应社会制度的市民。如果民性健全,便没有法律的必要;如果民性不健全,即使有法律也没有用处。(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第25页)思考四:

哲学王的三大举措有何意义?

第一个措施确立起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第二个措施培养政治精英、确保其统治地位,第三个措施培育城邦公民的政治意识形态,维护现有城邦政治秩序。

柏氏教育理论的积极意义 柏氏相信教育的力量很大,贤哲军人都是教育的结果。所以他虽然主张人类天性不齐,和阶级分位之说,但他的阶级分位,是教育训练的结果,不是天造地设的;是人为的,不是命定的。(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第26页)

四、政体思想

第一种:以其内在原则划分政体类别(《理想国》)

贤人政治: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不当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其原则依次为:智慧、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政体的嬗变 原则的嬗变平民政体

“在这种国家里,如果你有资格掌权,你也可以完全不去掌权,如果你不愿意服从命令,你也可以完全不服从,没有什么勉强你的。别人在作战,你也可以不上战场,别人要和平,如果你不喜欢,你也可以要求战争。” 僭主制

在?的身上,节制的美德已经扫除干净,而代之以疯狂。他无法无天,醒着时就想去做只有在睡梦中才偶然想到的事情。无论是杀人越货,还是亵渎神圣。

第二种:依据是否依法治国和统治者的人数为依据(《政治家篇》)第三种:单一型和复合型(《法律篇》)

“有两种典型的国家形式,其他的形式可以说都是从这两种典型推演而来。我们可以称一种为君主制,称另一种为民主制;波斯是君主制的典型,雅典是民主制的典型。” ——柏拉图《法律篇》 复合型政体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混合政体

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混合 夜间活动委员会

由在职和卸任的教育总监、祭司等组成,他们精通天文学和数学,正确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把握“多中的一”。它不受法律约束,指导和监督国家机构,弥补良好法律的不足,防止国家制度的衰退。社会经济政策

土地公有,分给个人耕种,但不得转让和分割;实行共餐制;一夫一妻制为合法的婚姻形式;社会划分为公民、工匠与商人、奴隶三个等级。思考五: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有何特点?

与理想国的构想相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在政体形式、领导者和社会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的规定更加具体,更具有可行性。这是柏拉图采取务实的态度,对当时希腊城邦政治更加成熟的思考。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前384—332年)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柏拉图学园最有才华的学生,其政治学以柏拉图的《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为起点。曾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创建吕克昂学园。主要著作

《尼各马可伦理学》;《修辞学》;《雅典政制》;《政治学》。《政治学》

卷一论述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卷二论述理想城邦的原则;卷三研究城邦的性质及公民的本质,由公民的性质而论及不同政体;卷四、五、六研究现实的城邦;卷七、八讨论理想城邦的规划。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

政治学是研究人和城邦的“至善”的科学。它以实现城邦的至善为目标,是“最高主宰的科学、最有权威的科学”。研究对象 城邦

研究内容

第一,概括和总结前人关于政制问题的理论;第二,根据对158个城邦政制的调查资料,考察好政制和坏政制;最后,探究维持城邦秩序的最好政制、法律和风俗。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2.比较研究法;3.分析的方法:溯源法和分析法。

三、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城邦的起源

“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经历了家庭——村社——部落——城邦的发展进程。城邦的目的

国家是为得善生活而存在的,不是仅仅为生活而存在的,如果单以生活为目的,那么,奴隶或野兽都可造成一国;他们所以不能成国,就因为他们没有福分,没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

(《政治学》第三篇第九章)如果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对于道德必定非常关心。因为没有这种伦理的目的,这种社会便仅仅成了一种联盟国;法律便真像哲人派李可福郎(Lycophon)说的,只是“保证彼此公道”的契约,并没有使市民善良公正的真正实力了。

(《政治学》第一篇第九章)城邦的目的

至善;即公民过上“优良的生活”

国家是家庭村落的联合,以完全生活自足生活为目的,这种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荣誉的生活。

(《政治学》第三篇第九章)城邦的本质

采用分析的研究方法;公民的本质: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城邦的本质:这些自由人的自治团体。公民

“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实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即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城邦

“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是“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

政治家和公民的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一个好公民“应该懂得作为统治者,怎样治理自由的人们,而作为自由人之一,又必须知道怎样接受他人的统治”。亚里士多德的偏见 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外邦人是野蛮人;女人只相当于肢体不全的男人。

四、政体的分类及其变革 政体

政体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乞求的目标。分类 变革

人的天性是追求自己或自己党派的利益,这会导致统治者的堕落和党派之争,引起政体的变化。寡头派和平民派的冲突,是引起希腊各城邦政体变化的根本原因。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与柏拉图的政体学说有何区别?

柏拉图专注于政治的抽象原则、价值体系和对理想城邦的设计,亚里士多德侧重于考察和分析城邦的历史和现实,提出组织和治理各种类型的城邦的艺术,建立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政治学科。

五、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私有公用;奴隶制;民主原则;理想政体;依法治国 理想的政体

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工匠、商贩和农民不应享受公民权。依法治国

“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法治的含义

第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第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的优越性

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体现多数人的智慧,没有偏私,不易腐败。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何异同? 相同点:整体主义原则;奴隶主的阶级立场

不同点:柏拉图主张共产共妻,亚氏主张有限制的私有制;柏拉图主张哲学家治国,亚氏主张民主制;柏拉图重视伦理道德,亚氏重视法律。

六、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政治学的开创者

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方法,对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范畴进行了系统研究,是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亚学科。新传统的开创者

他批评了柏拉图的少数优秀哲学家治国的主张和反对法治主张人治的思想,为民主和法制作了有力的辩护,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传统的先驱。小结:希腊政治思想发展线索 课后思考题 1.古希腊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3.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容和实质 4.简评柏拉图的《理想国》

古希腊文化 篇5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差异,今天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西方文化,走进西方,我们先来探讨欧洲文化。而欧洲文化从希腊文明开始,把这块大陆上的各种不同传统编织连贯成一体,虽然罗马帝国(下节课我们会讲到)把许多地区连成一体,使我们今天能够完整地了解欧洲,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时间来简单了解一下欧洲不落的文明(never-lasting culture)。时间

事件

约公元前3500年

克里特岛城市定居地初具雏形。由永久定居点发展成村落形式。

约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

爱琴海的狄克拉迪群岛开始了青铜器制造

公元前3500年—前1125年

青铜器时代开始

公元前2600—前2000年

基克拉迪群岛雕塑发展

约公元前1600年

迈锡尼统治者开始精心准备葬礼,以从地中海搜集的精美物品陪葬

公元前1700—前1200年

克里特岛和希腊大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顶峰时期。农业商业兴盛,向皇宫进宫

约公元前1700—前1400年

克里特文明发展的顶峰时期,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衰落

约公元前1400年

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科利特城米诺斯国王宫殿被毁灭

公元前1250年

希腊著名盲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里确定的特洛伊战争开始的时间

约公元前1500—前1200年

线型文字体系记录了希腊的发展

约公元前1200年

迈锡尼文明衰落;黑暗时代开始

约公元前1125年

铁器时代开始。铁器使用于制造武器和工具。铁的使用渐渐地扩展传至整个欧洲

约公元前1200—前800年

黎凡特部队的腓尼基人统治着地中海贸易。通过和这些地区的腓尼基人的接触,希腊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

约公元前1100年

根据传说,来自希腊北方的多利亚部落重返伯尼奔尼撒半岛

约公元前1100年

几何形状花瓶出现,随机成为一种时尚,迅速发展

约公元前800年

希腊人开始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贸易港,希腊化时代开始

公元前776年

古希腊第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奥林匹亚召开

约公元前750年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问世

约公元前720年

伯罗奔尼撒半岛北岸的科林斯湾的花瓶盛行黑色图纹

约公元前600年

小亚细亚中西部古国吕底亚开始使用铸币

公元前594年

梭伦在雅典宣布社会、政治、经济新法规

约公元前570年

哲学家色诺芬尼出生于小亚细亚古城克勒芬

约公元前525年

雅典花瓶盛行红色图案

公元前507年

克里斯提尼的民主改革预兆雅典民主生活

公元前490—前479年

波斯战争,希腊人获胜,得洛斯联邦成立。得洛斯联邦扩展;公元前5世纪成为雅典帝国

公元前499—前406年

雅典悲剧的黄金时期

公元前447年

伯利克里建筑项目以建造在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而达到顶峰

公元前431—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经历瘟疫蹂躏,得以幸存,但却在战争中失败

公元前339年

苏格拉底去世

公元前387年

柏拉图在雅典建立学院

公元前358—前276年

马其顿王朝

公元前350—前324年

雅典迎来了美学复兴,以建筑、宗教、教育和经济改革而盛名远播

公元前297年 埃及北部城市亚历山大市创建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其广博的收藏品而闻名

约公元前270年

希腊诗人奥克里斯特斯为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帝写诗,以田园风光为特点

公元前229—前228年

罗马干涉希腊,第一次伊利亚战争,罗马人打败特塔女王

公元前221—前197年

第一、二次马其顿战争。罗马获胜,希腊成为罗马的一个省

约公元前188—前139年

帕加马创建大祭坛

约公元前188—前139年

科林斯湾大劫,标志着罗马完成对希腊的征服

希腊历史可以分为3个时期:早期希腊(公元前2500——前750)、古希腊和古典希腊(公元前750——前336)、后古典希腊(公元前336——前146),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希腊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关于希腊最早社会形态的信息,存在于爱琴海地区史前青铜时代的基克拉迪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高峰期为公元前1700——前1400年期间)和迈锡尼文明(高峰期为公元前1600——前1200年)。

二、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要地区,它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希腊半岛全境多善,缺少大河平原,发展农业不如大河流域国家。但是希腊能充分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原、坡地,种植大麦、小麦,栽培葡萄、橄榄,放牧山羊、绵羊。希腊半岛产粮不足,但又较好的航海条件,可以从黑河沿岸、埃及和西西里输入谷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陆中有许多岛屿都出产大理石、陶土和各种矿物,这为希腊手工业在陶器、雕器等方面提供了条件。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弯曲,有良好的港口,特别是爱琴海地区。希腊人很早开始航海、经商,是一个商业民族。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内陆逐渐形成城邦,那些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的移民也逐渐形成了各种社团群体,并逐渐发展成为各种社会群体。这个殖民化过程和整个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发展相结合,对希腊城邦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哲学和宗教 哲学

古典时期的哲学

“哲学”是希腊字眼,最完美的解释应该是“爱智慧”。在哲学发展的最早阶段,这门学科并不要求拥有某种专门的知识。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博学多才,同时又是诗人,关心自然、宇宙和神学。古典时期的哲学家即称之为苏格拉底的学者们,试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解释自然现象和周围世界。这一时期,许多哲学家来自小亚细亚西海岸城邦,在那些丢,希腊文化和邻近的东方文化互相影响,揭示着不同文化的内涵,鼓励人们探索更广阔的领域,也激励着人们多思多想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世界。其中最激进的是克勒芬的色诺芬尼,他对神学的理解很独特,强调人们的风俗习惯都是自然而来,并且假定各种文化所供奉的神祗就是来自文化本身,如埃塞俄比亚的神反映的也就是埃塞俄比亚人的文化底蕴和追求愿望等。他的思想为相对论的发展铺就了道路,柏拉图的《理想国》则对历年和学问的中心原则作出了明确的区别定义。

B.公元前5世纪及以后的哲学

雄辩术在早期民主时期格外得到追捧,古希腊人认为讲演术和能演善辩是参与政治的有利工具。

e.g.苏格拉底的伦理系统强调通过讨论发展思想,强调德行和知识的密切关系,通过德行来净化心灵,从而达到对内全情欲的完美控制。(配苏格拉底图像)宗教

宗教是希腊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希腊,每栋房屋都有神龛,每到重要时刻都得举行祭祀。战争临近,第一件事就是供奉牺牲。这些仪式和宗教习俗对个人和城邦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希腊宗教通过帕台农神庙供奉的十二天神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里描绘的诸神更像是尘世俗人,更具有人性,他们让每一个希腊人的宗教意识定型成规。这些神祗经常会稍微发生变化,最常见的有: 阿弗萝蒂特

罗马神话里的维纳斯,爱与美之神

阿波罗

太阳神

阿瑞斯

战神

阿尔特弥斯

月神与狩猎女神

雅典娜

智慧与技艺女神

德墨忒尔

农业和丰饶女神

狄俄尼索斯

酒神

赫菲斯托斯

火与锻冶之神

赫拉

宙斯之妻

赫耳墨斯

众神信使,掌管商业、交通、创造之神

波塞冬

海神

宙斯

众神之父

人神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民间和官方都十分注重。希腊人敬神最重要的仪式是祭祀,供奉牺牲。另一个重要的仪式是礼拜。古希腊人的宗教节目繁多,其中四年一度的泛雅典娜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给雅典娜更换新的长袍,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各种竞技比赛。诗歌和戏剧

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史诗不仅是希腊人从野蛮过渡到文明这一时代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研究希腊人古史的重要文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戏剧文学空前兴盛。戏剧起源于每年春秋举行的对酒神的祭仪和民间歌舞。戏剧分为喜剧和悲剧。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成长阶段、繁荣阶段和危机阶段。艺术和建筑

希腊艺术不仅包括雕塑和彩绘,还泛指珠宝、墓葬的装饰和建筑设计。大型雕塑是工匠的杰作,希腊艺术品鲜明的轮廓特点应该归功于工匠们的一脉相传;尤其是彩绘艺术,融合了地方特色的希腊彩瓶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保存至今的古希腊建筑差不多都有宗教意义,圣会场所和大大小小的各种庙宇,人们在这里向各路天神敬献牺牲。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庙宇建设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多利亚式和爱奥尼式。多利亚式是在建筑地基础上直接安放柱体,柱体底部埋入地基,自下向上逐渐变细,表面有尖刻凹痕。爱奥尼亚风格的建筑是把柱体安放在柱基石上。柱体挺直向上,比起多利亚式柱体稍显纤细,匀称典雅,更具有装饰功能。科学和医学

希腊科学和医学全凭经验摸索而来,以观察为基础。希腊人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常常自相矛盾。医学发展也是如此,希腊医学家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常常语出惊人。E.g.数学和几何学阿基里斯难题:跑得快的人永远超不过跑得早的人 毕达哥拉斯 历史

希腊人在史学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西方通常所用的“历史”一向源于古希腊,本意是“经调查研究的记事”。古希腊史学的代表人物有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图书馆

一般认为从希腊时期起,人们开始把一些大型建筑改成图书馆使用。在这一时期,亚历山大城和帕加马城建起了两座大型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与雅典图书馆一样,都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托勒密王朝建立并资助了图书馆的建立,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已经拥有70万册的藏书。这一时期,人们的对古典文化的保护已经十分重视,托勒密三世曾经从雅典图书馆押重金借走了一部悲剧手稿,最终宁愿认赔也不愿意归还。演说和竞技

当时遗产的继承和钱财的纠纷,需要用到诉讼的方式解决,需要诉讼知识;富家子弟竞选官职也要长于辞令,口才要好;民主政治要进行政治辩论,因此,希腊演讲术盛行。

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在2700年前的古希腊埃拉乌斯山巅一处峭壁上,古希腊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的,是为了传达诸神的和平旨意,消除内争外战。运动会期间,各城邦停战,不准带武器进入运动会,否则以背叛神灵罪予以严惩。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征是:争取和平、增进友谊、反对侵略、乞求神灵保佑。而为优胜者编制的橄榄树枝头冠,就成为和平的标志。奥运会将点燃火炬作为主要内容,火炬接力成为传统仪式。象征团结、光明、勇敢的火炬,来源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造福人类的故事。

四、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奴隶制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希腊的民主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得希腊文化能够大放异彩 当时希腊的宗教没有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

五、小结

古希腊哲学论文 篇6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学号:20134531 姓名:郑冲

何为真正的教育?

——结合尼采的《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谈谈我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郑冲 20134531 通信工程学院

本书中,尼采通过两个另类大学生,一位年老的哲学家及其弟子在莱茵河畔的对话主要表达了尼采对德国教育机构现状的批判,他说道:

“在现代,有两股貌似相反、就其作用而言同样有害、就其结果而言终于汇合的潮流,统治着我们原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的教育机构:一方面是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另一方面是缩小和减弱教育的冲动。”[1] 尼采的演说,既是对19世纪德国教育制度现状的控诉,也是对德国教育发展趋势的推理,更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教育走向的精准预测。

那么何为真正的教育?这里边的“教育”不是浅显地指“上学”或“培训”,不是指获得某种谋生或晋升能力的途径,而是指“哲学的悟性”、“真正的艺术感觉”和“古典的人文修养”。用尼采的话来说:“真正的教育也就是一种以心灵的精选为支撑的高贵的教育。”

然而,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也正如尼采所预言,越来越被功利所支配。教育已经朝着两种汇合的错误倾向滚滚向前:在外延上扩展教育,使其受众变广;在内涵上缩小教育,使其逐渐浅薄和功利化。而对于一个时代而言,教育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内涵,内涵决定了其外在表现。因此,这两种倾向对如今社会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一、扩展教育的冲动

首先要说明的是,书中尼采并不是反对民主化的、大众的、普适性的为成长某人的某项谋生技能而进行的教育,而是拒绝将这种教育与真正的少数人的教育混为一谈,甚至在很多方面淹没、替代了人文思辩的教育。事实上,为获取谋生手段而产生的“教育”是理应存在且在民主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将“培训”与“教育”混为一谈甚至取而代之则是文明的一大损失。

接着,我们再回来谈谈“扩张教育的冲动”。以大学扩招为例,扩招十余年,大学经费更加充足,硬件方面不断发展,校区不断扩展,使更多人有了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也正是前面所说的一种尽量扩展教育的冲动。然而,这些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一是催生了三流学院的产生和蔓延,二是进入大学的门槛降低使得有部分并不具备深入学习素质的人进入了大学。

[1]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5 同时,大量的教学受众催生了快餐式的教育。而执行快餐式的教育也就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思想是“如何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而不是“为何这个东西可以这样做出来”;不断的接受塑造,却缺少自己的思索。这样的人做到最高境界也不过是“学术工厂里的一名工人”而已。正如书中所言,“一个人不能只有立场,还得有思想”。缺少思辩能力的有知识者,就如同缺少控制的机器人一样可怕。大量的这样人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学术的浅显化、狭隘化,同时也是学术造假成灾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学校学习到一些技能,但这完全违背了真正的教育,这种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只是教你如何去获得一个更好的职位罢了。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相关的机构则是一些“对付生计的机构”,绝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他总结说:“从我这方面讲,我只知道一种真正的对立,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2] 社会上也有很多技校,他们教你工作的技能,教你如何去博得领导的欢心,使得你能成为一个赚钱的生物。而正如尼采所说,我们这种以谋生为目标的所谓的教育只是“一个可供使唤的丫鬟”,“一个有智识的女仆,生计、收益、需求方面的女管家”,而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纤足的仙女。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应该给那些耐得住寂寞来研究学问的人提供他们所需的机会。如果没有精英来引领变革的发生,那么这个社会要么死气沉沉毫无希望,要么在虚幻的浮华中纸醉金迷停滞不前。

二、缩小和减弱教育的冲动

再者,缩小和减弱教育的冲动也同样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中学,我们被分为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文科生学习政治历史,偏向哲学,而理科生则学习物理化学,偏向于理科;而在大学,我们更是被分为若干个学院和专业,学习着若干种属于自己专业的知识。

这种缩小教育的表现不正体现出我们当今的教育的目标只不过是教你将来如何更好的谋生罢了。尼采认为,“对大学生的教育要用三个尺度来衡量,第一是对哲学的需要,第二是在艺术方面的本能,第三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而正由于现代教育缩小教育的错误倾向,使得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在这几方面可以说是基本达不到的,“今天的大学生在哲学上是不合适和无准备的,在艺术上是缺乏本能的,面对希腊人是自命自由的野蛮人。”[4] 而要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是要先破除教育中的各种分科现象,这样才能使得 [2]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68 [3]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91 [4]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94

[3]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具备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因为在尼采看来,具备哲学的悟性、正确的艺术感觉和古典人文的修养是共同的的要求,也是根本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的文理分科将被取消,这也是教育所迈出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一步。

三、教育的真正内涵

那么到底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尼采认为,对大学生的教育要用三个尺度来衡量,第一是对哲学的需要,第二是在艺术方面的本能,第三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那么我们接下来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索真正的教育之内涵。

首先是哲学的悟性:哲学是一种高贵的教育的基础,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哲学的思考之上的,正如尼采凭借自己的内心经验而深切感受到对哲学的需要描述道:

“人是如此地被最严肃、最困难的问题包围着,因此,如果他被以适当的方式引向这些问题,就会较早陷入那种持久的哲学性的惊异,唯有在这种惊异的基础上,就像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上,一种深刻而高贵的教育才能生长起来。”[5]

所以说,真正的教育是要让学生具备哲学的悟性,哲学的思考,依靠本能唯一真实地领悟自然,而不是教学生如何去征服自然。

然后,再是要有正确的艺术感觉:在这方面,尼采及其重视语言训练,而正确的艺术感觉正是语言训练要培养的东西。“唯有在一种严格的、艺术上讲究的语言训练和语言习惯的基础上,对我们经典作家的伟大之处的正确感觉才能得到强化。”[6]而当你再面对报刊杂志上一些所谓的“大作”时,你就能本能的产生反感,不愿再读这些平庸之作。

最后,是对于古典人文的修养:在尼采看来,古希腊罗马是欧洲人文精神的源头,而人文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哲学和艺术本身就是人生的最高需要,就是生活方式。尼采把古希腊称作“真正唯一的教育故乡”,那么我们要飞往这个故乡,则需要古典人文的修养,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到通往古代教育的正确道路。

所以说,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在尼采看来是失败的,它只不过是培养了许多会挣钱的生物罢了,而这也恰是当今教育的目标,“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导致尽量多的生产和消费——导致尽量多的幸福:这差不多成了一个响亮的公式。”[7] 想起全书开头提到的,这本书是写给“安静的读者”,也就是那些“少数人”。那么,什么是“安静的读者”呢?尼采通过他对教育两种错误倾向的论述以及对 [5]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91 [6]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39 [7]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页5 他心目中理想教育的构思,给了我一个答案:“安静的读者”就是那些“尚未被卷进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的令人眩晕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轮子碾碎并因此感到一种为偶像献身的满足” 的人。这样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辩证之态度,能够独立思考、冷眼面对而不是附庸潮流的人。为何称之为“少数人”,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改变高等教育的局面呢?尼采急切的呼告:“退回去!别朝前走!你们要知道,你们的脚要把你们带到哪里,这闪光的路把你们引向哪里!” 对于尼采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批判的吸收,他对教育的批评要引起我们的警觉,而他提出的一些有关教育措施和方法方面的建议,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使之系统完善。

古希腊哲学中的复杂性思想 篇7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三”和对立允许中介的观念中的复杂性思想

单一性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性学说通常都具有简单性的色彩。人类的认识从简单性向复杂性的发展是从突破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分析的单一性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开始的, 这就是关于“三”和“多”的学说。而—般说来, 在哲学观念中, 只要突破了“二”, 承认了“三”, 那么, “多”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因为三正是通向“多”的桥梁。

人类古代的哲学家们并不曾把自己的视野简单限定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 他们关于“三元相互作用”、“多元相互作用”的论述同样是精辟而深刻的。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 在柏拉图 (前427~前347) 学派中有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 在大于、等于和小于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三元对反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 问题提出的方式是“究竟它是大些还是小些还是相等的”, 这样人们面对的便只能是一个三中择一而非二中择一的选择了。亚里士多德写道:

由于一个事物有一个相反者,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什么意义上一是与多相对立的, 以及相等与大及与小[相对立]。

我们能够问:“究竟它是大些还是小些还是相等的”。什么是“大些”、“小些”与“相等”之间的对立呢?相反既不是对仅仅一个相反, 也不是与两者相反;因为它为什么应当与大些相反而不与小些相反呢?再有, 相反是与不相等相反。因此它将是与多于一的东西相反;但是, 如果“不相等”的意思同时对于这两者 (“大些”、 “小些”) 都是一样的, 那么[相等]就会是与

这两者相反了。

由于这个缘故, 我们说“究竟是……”是与两者有关的, 而不是相对于两个中的一个 (例如“究竟它是大些还是相等”, 或者说“究竟它是相等的还是小些的”) ;这里永远有三种情况。[1]302-303

亚里士多德似乎已看到了仅仅两极对立的贫乏, 他集中阐释了一种对立允许中介存在的思想, 这一思想正是后来黑格尔的中介论思想的原始模本。亚里士多德写道:

相等就是那既不大也不小, 但在本性上[可以]是或大或小的。并且它是相反对于这两者而作为一个缺失的否定的, 因此它也是一个中介。……那既不好也不坏的是好与坏之间的中介物。

如果以最小的程度从最高音变为最低音, 我们将首先变为居间的声音;而在颜色的场合, 如果我们从白变为黑, 在我们到达黑色之前, 我们将首先到达红色和灰色;在其他场合也与此相似。

由于没有其他事物先于诸对立面并与中介同质, 所有的中介必定是由对立面组合而成的。所以, 较低的类, 包括对立面及其中介也将是由基本的对立面组合而成的。这样, 显然, 中介物是 (1) 全都在同一个种之中, 以及 (2) 在对立面之间, 以及 (3) 全都是由对立面组合而成的。[1]303、308-309

在这里, 亚里士多德不仅看到了“此与彼”, 而且看到了“亦此亦彼”, 看到了两极间之中项、媒介。由这个两极加中项便构成了“三”, 构成了“多”, 而不再是极端化、简单化的“二”了。另外, 亚里士多德显然已经看到了多元对立统一的情景, 因为他已经强调说, 不仅仅是对立的两极加中项构成了“三”, 而且还可能是由众多对立面的组合而构成的“三”或“多” (“全都是由对立面组合而成”) 。

二古希腊哲学家关于“多”的观念中的复杂性思想

(一) 赫拉克利特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历史上明确提出对立统一概念的第一个哲学家, 但是, 在他所阐释的对立统一模式中却并不仅仅是二元化的。他曾阐释过两种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他写道:

火生于土之死, 气生于火之死, 水生于气之死, 土生于水之死。

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

土死生水、水死生气、气死生火, 反过来也是一样。[2]21

上引的三句话中的头一句话揭示的是一种火、气、水、土四元素循环式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上引的三句话中的后两句话揭示的是一种四元素往复式多中介的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其中所体现着的多重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转化生成的思想无疑具有复杂性思维的特征。

(二) 恩培多克勒关于四元素与爱和恨相互作用的多元协同关系思想

在古希措哲学中, 对四元素的多元协同关系阐释的最清晰的当属恩培多克勒。他曾指出:

在一个时候, 事物由多结合成为一个, 在另一个时候, 它又分解成为多, 不再是一。

事物的本性既然是从多中产生出一, 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

[元素有四种:]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 此外还有那破坏性的“憎”, ……以及元素中间的“爱”。

这四大元素是势均力敌的, 但是各有各的不同职务, 各有各的特殊本性, 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存在的只有元素, 它们互相穿插, 一会儿产生出这个, 一会儿产生出那个, 并且象这样一直下去, 永无止境。[2]43

显然, 恩培多克勒已经看到贝塔朗菲在二千四百多年之后所阐释的那种系统考察的方式, 即元素加关系。在恩培多克勒那里, 元素就是火、水、土、气, 关系就是憎或爱。有了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元素间就能“势均力敌”地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生互灭。这就是古希腊学者们所阐释的那种事物存在和演化的多元合作与竞争的相互作用模式。正是在这种多元要素和相关关系的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才可能涌现出万事万物的整体性结构和性质。这恰恰便是当代复杂性理论所试图要揭示的复杂系统的行为方式。

(三) 古希腊原子论学说中体现出的“多”的复杂性思想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最早提出物质的系统结构理论的哲学家。他和他的老师留基波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的聚散构成万物及其变化;原子的形状和种类是无穷多的, 土、火、气、水等四种元素并不是世界的本原, 而只是由原子组成的复合物;灵魂是由一种十分精细的特殊原子组合而成的。在后人的相关文献中对他们的学说作了如下介绍:

他 (德谟克利特——引者注) 的学说是这样的: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 它们在整个宇宙中由于一种涡旋运动而运动着, 并因此而形成一些复合物:火、水、气、土。因为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某些原子集结而成的, 这些原子由于它们的坚固, 是既不能毁损也不能改变的。太阳和月亮是由同样的原子构成的, 这些原子是光滑的和圆的, 灵魂也是由这种原子构成, 灵魂就是理性。

留基波和他的伙伴德谟克里特说充满和虚空是最根本的元素。……充满和坚实就构成存在, 虚空和疏散就构成非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主张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的理由, 因为虚空并不比实体不实在) :这两者是一切事物的质料因。……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也把元素之间的区别看成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些区别有三种:形状、次序、位置。因为他们说, 存在仅因形态、相互关系和方向而不同。形态属于形状, 相互关系属于次序, 方向属于位置。比如A和N是形状不同, AN和NA是次序不同, I和H是位置不同。

德谟克里特说 (原子) 有两种 (属性) :大小和形状;而伊壁鸠鲁则加了第三种:重量。因为他说, 物体在重量的作用下运动, 这是一种必然性。[3]96-99

当然, 德谟克利特等人所说的原子是和现代物理学中所说的原子不同的。他用原子这个词来表示那种具有大小、重量 (重量概念在近代科学中被质量概念所取代) 和不可入等基本性质的构建宇宙大厦的最小微粒。这是一种猜测。后人也形象地把这样的“原子”称为“宇宙之砖”。而寻找“宇宙之砖”一直又是后来的许多科学家们的目的。

在尚有记载的德谟克利特完成的书目中, 有这样的名称:《大宇宙系统》、《小宇宙系统》、《宇宙图像》。[4]这些书的内容虽然已经失传, 但仅从书名便可以推断出他的系统思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当然, 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仍然具有简单性的特征。尤其是他关于世界本原的原子微粒学说赋予了世界以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色彩。这一观念的影响深远, 一直左右着近代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 直到电磁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揭示了场和能量的更为基本的性质之后, 这样一种古老的简单性观念才开始被打破。然而, 古希腊原子论学说关于构成世界本原的原子的形状和数目无穷多的看法, 毕竟打破了之前的学者们以单一事物 (如水, 如火) 或少量元素 (如四元素:火、水、土、气) 作为世界始基的狭隘观念。就其承认世界本原由无数多种事物 (原子) 来承担的“多”的观点来看, 这不能不具有某种程度的复杂性韵味。另外, 德谟克利特等人显然已经看到了事物性质的区别可以来自于同样元素组合的“序”的关系的变化的情景, 因为他们区分了“AN和NA”。

三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偶然性观念中呈现出的复杂性思想

人类关于事物变化原因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争论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必然性是客观存在的, 而偶然性只是由于我们的知识不完备而产生的主观映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 必然现象只是一种近似的幻觉。第一种观点坚持了一种关于世界在本质上具有不变的简单性的观念;第二种观点则坚持了一种关于世界在本质上具有可变的复杂性的观念。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就以另外一种方式对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的关系进行过争论。在古代哲学家们的著作中, 已经明确地勾划出了对偶然性作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偶然性是由人的知识的不完全所决定的主观范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 偶然现象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某种客观性的作用。这两种意见的对立一直延续到今天。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是否具有偶然性的争论, 恰恰是这两种古老意见的极端对立在20世纪的表现。

古希腊的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就曾主张一种完全决定论的思想, 下面是古希腊的一些学者对其相关思想的转述:

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曾经有方法地借一个唯一的原因、用一条和自然符合的原则来解释一切。在古人中确实有些人相信存在必然地是一, 并且是不动的。

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 涡旋运动既然是—切事物形成的原因, 这在他就被称为必然性。[3]97

在古希腊的哲学中, 对偶然性的客观作用论述最为精辟的要算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他们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子具有自发偏离直线轨道的运动, 而世界万物则是在原子偶然运动所形成的排列组合中形成。他们用偶然性的原则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形成, 来解释生命的自由意志和心理的某种经验, 来否定神灵的控制。他们更多注重的是事物内在的自发性、机遇、非理性、直觉和个体意志的自由等等偶然性的因素。

现在我们就来引述一些伊壁鸠鲁的精辟论述和卢克莱修的美妙诗言:

原子, 当它们自己的重量把它们向下拉

垂直地通过虚空的时候, 在极不确定的时刻

和极不确定的地点, 会从它们的轨道

稍稍偏斜——可以称为, 比如说,

不外略略改变方向。

原初胚种既不是由计谋而建立自己,

不是由于什么心灵的聪明作为

而各各落在自己的适当的地位上;

它们也不是订立契约规定各自应如何运动;

而是, 因为有极多的胚种以许多不同的方式

移动在宇宙中, 它们到处被驱迫着,

自远古以来就遭受接续的冲撞打击,

这样, 在试过了所有各种运动

和接合之后, 他们终于达到了

那些伟大的排列方式, 由这些方式

这个事物的世界就被建立起来,

………

物的种子

由内在的运动偶然碰撞而结合——

在它们以许多方式被驱使偶遇在一起、

不是有计划地而是毫无结果地时候——

终于只有那一类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这类种子当突然被抛在一道的时候,

时常能够把适宜的发端

给与伟大的东西——大地、海和天

以及生物的族类。

他们之所以陷入这种情况, 并不是以推理的意见为根据, 倒是凭借某种非理性的预感, 因此, 由于他们不知道苦痛的限度, 他们所受到的纷扰, 比起根据意见达到这个信仰时所受到的纷扰来, 是同样巨大, 甚至更加广泛。

如果对象是一般的, 我们就应该注意一般的内在感触和外部感觉, 如果对象是特殊的, 我们就应该注意特殊的内部感触和外部感觉, 我们还应该按照每一个判断标准来注意每一个直接的直觉。因为我们如果注意到这些, 我们就会正确地找到我们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从何处大地上的生命得到这自由的意志,

它如何能从命运手中被夺取过来, ——这个

我们借以一直向欲望招引各人前去的地方

迈进的意志?这个我们借以同样地

在运动中略为偏移, 不在一定的时刻、

一定的空间路线, 而在

心灵自己催促的地方偏离的意志?因为无疑地

在这些事情中乃是每个人的意志本身

给予了发端, 因此透过我们所有的四肢,

新开始的运动就流遍全身。

他不信有些人拿来当作万物之主的那个命运, 他认为我们拥有决定事变的主要力量, 他把一些事物归因于必然, 一些事物归因于机遇, 一些事物归因于我们自己, 因为必然取消了责任, 机遇是不经常的, 而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 这种自由就形成了使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就是听从那些关于神灵的神话, 也比作自然哲学家们所主张的命运的奴隶好得多;因为神话还给我们指出一点希望, 可以借崇拜神灵而缓和神灵的震怒, 至于命运则对于我们显得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必然。

从任何主宰解放出来

而自由了的自然, 就能被看到是

由自己独立地作它所有的事情,

摒弃一切神灵的干预。

………

谁能有力量

同时使诸天旋转!

同时以天上的火来使这一切

众多的世界的所有丰饶的土地获得热力,

在任何时候出现在任何地方,

用他的云块来建立黑暗!

用他的声音来震动天空的宁静地带,

并投射他的闪电——并且如何常常地

突然冲毁他自己的庙宇,

而当向荒野撤退时就在那里

运用他的雷霆来大肆咆哮,

但雷霆一声却常常把有罪者放过,

而将正直无罪的人加以屠杀!?[3]364, 369, 398, 433

好了, 我们如此不厌其烦地转引了这许多, 目的就是要看看古代哲人关于偶然性的观念与现代科学家们的这类观念相似到怎样的程度。原子自身的偶然偏离, 造成了万物形成, 造成了生命的自由意志, 造成了对所谓命运之神的挣脱;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世界, 拉普拉斯妖, 那个万能的智慧确实是没有力量来控制的;上帝、神灵都不能完全主宰命运, 因为万物的始基原子本身具有自发的偶然运动, 生命则有它的内在的自由意志。就是真有上帝、神灵, 他们也并不是万能的, 也不能主宰一切, 因为他们的意志可以由信徒们的祈祷而改变。啊哈, 人改变了神, 人主宰了神, 也主宰了自己, 终究还是自己主宰自己:自由的意志、自主的命运。

马克思曾强调指出过, 偶然性的观念贯穿着伊壁鸠鲁的整个哲学:

原子偏离直线并不是什么特殊的, 偶然出现在伊壁鸩鲁物理学中的规定, 相反, 偏斜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鸩鲁哲学……[5]

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从20世纪的科学的立场出发, 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关于偶然性的论述的思想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他说:

对于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关于自发的偏离思想的基本内容与被现代物理学称为‘不确定性关系’的思想的惊人相似不能保持沉默……如果认为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量子力学的先驱者, 那是一种不可允许的夸张和大错特错, 然而, 古代思想和现代科学的某种巧合却并不是完全偶然的。原子状态和能的量子化, 毫无疑问地成为基本粒子自身所具的间断性特征的深刻根源, 同时也是原子概念本身所具的辩证矛盾性的深刻根源。[6]

虽然, 古希腊哲人们关于世界本身之中存在着某种客观的偶然性自发作用的思想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的统治时代, 在牛顿力学统治的时代未能得到合理的继承, 但是, 这一思想却在现代科学中复活了。随着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的兴起, 随着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兴起, 偶然性这个在古代哲人那里还十分幼稚的带着某种猜测性的幽魂, 已经转变成了某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的观念。并且, 我们还可以借助于概率统计的方法, 信息量的方法, 以及借助于熵、信息、负熵这样一些多少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概念来对这个幽魂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与定量的规定。

摘要:人类思维方式从简单性向复杂性的发展是从对事物进行单一性和简单二元对立性认识, 以及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刚性决定论的必然性解释的观念的突破开始的, 这就是关于“三”和“多”、关于偶然性的非决定论思想和学说的产生。与之相关的一些复杂性的思想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已经有了诸多方面的萌芽状态的阐释。如,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三”和对立允许中介的论述中, 在赫拉克利特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学说中, 在恩培多克勒关于四元素与爱和恨相互作用的多元协同关系的理论中, 在德谟克利特等人阐释的原子论学说中, 以及在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对偶然性观念的论述中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相关的复杂性思想。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复杂性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李真,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158.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 (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214.

浅论古代希腊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 篇8

关键词 混合政体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波里比阿 西塞罗

共和始于罗马,民主源于希腊,这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密纳发的猫头鹰总是等到黄昏之后,才会起飞。”正是当民主制度走入末途的时候,才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思想大家;同样,正当罗马的共和制走向衰弱的时候,也有一位对共和制度深情痴恋的学者正在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并身体力行力图挽救行将灭亡的作为西方学者,西塞罗的思想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其前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里比阿的影响,尤其是混合政体思想更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反观历史,无论是西塞罗对罗马共和的由衷赞誉,还是亚里士多德对希腊民主的辩护与批评,无论是波利比阿对罗马强大原因的苦苦探求,还是柏拉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踌躇徘徊,其最终的归途都是阐释是明朗隐晦、其接受是积极消极。

一、古希腊双重含义的“混合政体"思想

由于权力的先天腐蚀性和人性中恶的成分的存在,无论以何种方式产生的统治者,在掌握和行使政治权力以后,都完全有失去控制、以一己的私欲损害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可能。因此对权力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它构成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核心。古希腊的先哲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提出了“混合政体”思想,目的是为了通过力量的均势来达到和谐,或者说通过具有不同倾向的各种原则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和谐,而根据这样一种方式,各种倾向将起到制约的作用,这样就由于有了对立的政治力量而导致稳定的局面。

混合政体思想的萌芽最先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通过分析两个极端形式的城邦。一个是斯巴达,实行压倒一切的军事化体制的城邦,伴随着君主或僭主政体的那种专制权力而导致衰亡;另一个为雅典,实行直接的民主政体,由于过分的自由而使其遭到毁灭。这两个城邦的兴衰史说明:如果两国能保持原有的节制,使权力同智慧相结合或自由同守法相结合,那么就可以继续保持繁荣昌盛。

政治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继承柏拉图的这一“混合政体”思想,并进一步将这一思想引向纵深,进一步指出混合政体的两层含义:首先,混合政体是指不同阶级(部分)通过参与城邦政治,其利益都能在城邦政治结构中得到体现并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这里的混合政体是指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力量在政府中的混合,而这种混合的目的是使城邦实际存在的各种阶级的力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减少政治冲突,保证城邦的和谐生活。

二、古罗马系统积极阐释的“混合政体”思想

古罗马的波里比阿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混合政体的思想,他通过对罗马和希腊城邦的比较研究认为,希腊城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其只采用了一种纯粹的政体形式,而任何纯粹的政体都必然有一个生长和灭亡的过程——从军事专制制度开始,经过王政(君主政体)、僭主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发展到民主政体,最后蜕变为暴民政体而衰亡。而单一政体的缺点就在于它的不稳定,即其容易蜕变为自己的反面,如民主制度蜕变为暴民统治。相反,罗马不断走向强盛的根本原因在于罗马共和国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的形式,即将三种正常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特点集中在一起,使各种政治要素融合为一种和谐、平衡状态的政体。

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共和国的政体混合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把权力分为三个部分:人民(或人民大会)、元老院和执政官。罗马统治机构的真正秘密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三种力量相互牵制,从而防止了自发的衰败倾向,而如果任何一种力量过于强大,衰败现象就会发生。这种混合政体适当地调和了君主、人民与元老院的权力,使三个部分分别掌握着重要的、但又不是全部的权力,他们可以相互支持和协助,也可以相互制约对方。

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他是“共和国腐朽的大树上结下的成熟的精神之果”,他不仅集混合政体思想之大成并积极倡导混合政体,而且首先提出了“共和国”这一概念,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西塞罗的混合政体思想集中的体现在他的《国家篇》中,在书中,他首先谈到了三种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并提出了它们各自的缺陷。

在论及前面三种政体的缺陷后,西塞罗指出,“我认为第四种政府形式最值得推荐——这种形式是由我在一开始提到的三种形式的、规定恰当的混合体。”西塞罗认为这种混合政体克服了前面三种政体的缺陷,又能融合他们的长处,因此混合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关于混合政体的优点,西塞罗谈到,“这样一种宪制,首先提供了某种高度的平等,而平等是自由人在任何比较长的时间内难以置之不顾的;其次,它具有稳定性。……因为,当每个公民都在其自身位置上牢固确立时,就没有理由发生变化,此外,这种政体不存在一种退化了的、因此自身可能堕落或陷入的形式。”在西塞罗的论述中,深深地体现了他对罗马共和政体的自豪感。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波里比阿、西塞罗反映了混合政体发展的逻辑脉络,也反映了学者们从理想与现实冲突后的妥协到理想与现实较为一致契合的心理历程。混合政体沦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古代西方先贤们对于混合政体的论述是我们无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刘德源(1989—),男,汉族,山东,硕士在读。

上一篇:电仪维修车间百日安全专项行动治理 安全生产大检查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立法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