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2024-05-29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精选6篇)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篇1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根据《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0〕61号)规定,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和管理。主城区外的远郊区县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一、申请方式

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家庭、单身人士、多人合租方式申请。

(一)家庭申请的,需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其配偶和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共同居住生活人员为共同申请人。

(二)单身人士申请的,本人为申请人。未婚人员、不带子女的离婚或丧偶人员、独自进城务工或外地独自来渝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单身人士申请。

(三)多人合租的,合租人均需符合申请条件,且人数不超过3人,并确定1人为申请人,其他人为共同申请人。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一)有稳定工作是指:

1.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的人员;

2.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且在主城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3.在主城区退休的人员;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时限从申请之日起往前计算。

(二)收入限制标准是指: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市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月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养老金、其他劳动所得及财产性收入。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主城区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不受收入限制。

(三)无住房是指: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主城区无私有产权住房(私有产权住房包括已签订合同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未承租公房或廉租住房,且申请之日前3年内在主城区未转让住房。

(四)住房困难家庭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本市家庭。计算方法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家庭户籍人口数。

住房建筑面积按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面积计算;有多处住房的,住房建筑面积合并计算;家庭人口按户籍人口计算。

(五)住房资助能力是指:申请人父母、子女或申请人配偶的父母在主城区拥有2套以上住房,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可到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点申请;也可登录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申请,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点提交书面材料。

(二)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表,承诺所填内容真实有效,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每个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只限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四)申请材料 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1)主城区户籍城镇居民(含已转户的农村居民),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市、区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填写黄色申请表;

(2)其他人员填写白色申请表。2.身份证明

主城区户籍的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出具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非主城区户籍的出具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

3.婚姻状况证明 已婚人员需提供结婚证明。

4.工作、收入和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缴费的证明

(1)签订劳动合同的提供劳动合同,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和住房公积金缴费证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2)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现居住所在地居委会出具的就业和收入证明,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和税收缴纳证明。

(3)主城区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证明或由原工作单位出具退休情况证明。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由所在工作单位出具证明。共同申请人有工作的,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提供收入证明;无工作的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

5.住房情况证明

有工作单位的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由单位出具住房分配情况证明。住房困难家庭需出具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

6.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1)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由市人事部门出具引进人才证明;(2)省部级以上劳模、英模提供劳模、英模证书;(3)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提供立功受奖证书;(4)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

以上规定材料属证明的提交原件,属证件、证书或合同的提交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

四、审核配租

(一)受理

对申请材料齐全的,申请点应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

(二)初审 自申请点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初审机构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提交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复审;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复审

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复审意见。合格的进行公示;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四)公示

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在市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内容包括收入、住房等相关情况,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接受实名举报,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经核查异议成立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轮候

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进入申请人轮候库,申请人可在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或申请点查询。轮候期间, 申请人工作、收入、住房及家庭人数等情况发生变化,应主动和及时向原申请点如实提交书面材料,重新审核资格。

(六)配租

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应当将配租房源的户型、数量、地点、申请时间段等相关信息在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和指定报刊上适时公布。并按申请的时间段、选择的公共租赁住房地点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摇号配租。

1.申请时间段是指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公布的申请人能够参与摇号配租的申请时间范围。

2.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是指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面积与申请人的家庭人数相对应。2人以下配租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下住房,3人以下配租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下住房,4人以上配租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下住房。

家庭成员只有父女或母子两人的,可按3人配租面积配租。

3.摇号配租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织,按照分类方式,通过电子摇号系统,根据申请人选择的地点和户型面积进行配租。

摇号配租过程接受市监察部门、公证机构、新闻媒体及申请人代表监督,摇号结果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和指定的公众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无异议的向申请人发放配租确认通知书。未能获得配租的申请人可直接进入同地点的下一轮摇号配租,也可提出变更申请地点,进入新的申请地点下一轮摇号配租。

(七)签订合同 领取配租确认通知书的申请人应在收到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发出的入住通知后的30日内,携带本人身份证件、配租确认通知书和入住通知书到指定地点签订《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以下简称租赁合同)。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租赁合同的,视为自动放弃,本次申请配租作废,但可重新申请,申请时间按重新申请之日计算。

五、租赁管理

(一)合同管理

1.租赁合同签订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2.租赁合同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1)房屋的位置、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2)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3)租赁期限;(4)租金及其支付方式;(5)房屋维修责任;

(6)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7)其他约定。

3.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之日,按3个月的租金标准一次性交纳履约保证金,以保证租赁合同的正常履行。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无违约责任的退还保证金本金。违约的可从保证金中抵扣应承担的相关费用。

4.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共同申请人可按原租赁合同继续承租,但需确定新的承租人,变更租赁合同,租赁期限按原有合同的剩余时间计算。

(二)租金管理

1.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由市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原则上不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同类型普通商品房市场租金的60%。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2.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按建筑面积计算。承租人应按月交纳租金,交纳日期为每月20日前,拖欠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应付金额的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3.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偿还公共租赁住房贷款利息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4.对承租人拖欠租金和其他费用的,可按租赁合同约定通报其所在单位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其工资收入或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直接划扣。

(三)房屋管理

1.公共租赁住房只能用于承租人自住,不得出借或转租,也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性活动或改变房屋用途。

2.承租人应按时交纳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通讯、有线电视、物业服务等相关费用。

3.承租人应当每2年向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申报住房、收入情况,未按规定申报的,视为放弃租赁住房,合同终止。

4.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对房屋进行装修。对于房屋内部易损易耗设施及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由承租人承担维修责任或赔偿责任。

5.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应当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后的大修、更新和改造,确保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6.多人合租的,由申请人负责签订租赁合同、缴纳租金及其他费用。承租期间,不得增加共同居住人员。

(四)换租规定

因承租人数发生变化或工作地点改变需要变更房屋面积或地点的,可向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提出换租申请。

1.换租面积应符合规定的配租面积标准。

2.变更地点申请换租的,经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重新进入申请人轮候库参加摇号配租;同一地点申请换租面积的,经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进入换租轮候库,根据公示的腾退房源情况、换租轮候顺序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依次进行换租。

3.换租完成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按规定腾退原承租的住房。

(五)管理模式

1.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组建由社区居委会、房屋管理机构、派出所、物业服务公司、住户代表等组成的小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小区的社会管理工作。2.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建或委托的房屋管理机构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取、房屋使用、维护和住房安全情况检查,并对物业服务公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3.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建或选聘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承担小区物业管理。物业服务费由市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核定。物业服务费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六、退出管理

(一)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续租的,应在租赁合同期满3个月前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对原承租住房享有优先权。

(二)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主城区获得住房,且达到政府公布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三)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其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1.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方式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 2.转租、出借的;

3.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结构或使用性质的; 4.承租人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 5.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6.在公共租赁房中从事违法活动的。

(四)退出规定

1.承租人应在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之日腾退住房,并结清房屋租金、水、电、气、物业等相关费用。原有住房和设施有损坏、遗失的,承租人应恢复、修理和赔偿。

2.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后,不符合租住条件但暂时无法退房的,可以给予3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1.5倍计收租金。3.承租人不再符合租住条件,拒不腾退住房的,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2倍计收租金,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出售管理

(一)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可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

(二)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价格以综合造价为基准,具体价格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市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布。

(三)购买公共租赁住房,可选择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后,不再支付租金;分期付款时,未付款面积按照规定交纳租金。

(四)购买的公共租赁住房可以继承、抵押,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抵押值不得超过房屋购买原值的70%。

(五)购买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主城区获得其他住房,且达到政府公布的主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或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以及抵押处置时,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

八、监督管理

(一)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有权组织对承租人的租住资格进行抽查复核,承租人应予以配合。经抽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租住资格。

(二)房屋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对承租人履行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如实提供资料。在监督检查中,房屋管理机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1.2名以上工作人员可持工作证明,在至少1名成年家庭成员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公共租赁住房检查使用情况;

2.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三)承租人隐瞒或伪造住房、收入等情况,骗取公共租赁住房的,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承租期间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3倍计收租金,并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四)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提请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对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要及时核实并作出处理。

(六)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资格审核和监督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九、廉租住房的申请 符合《重庆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办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在户籍所在地按廉租住房保障申请规定和程序办理,由廉租住房保障机构向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统一申请,并在轮候配租时享有优先权。

(一)廉租住房家庭应申请户籍所在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无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统筹安排租赁地点。

(二)廉租住房家庭配租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

(三)廉租住房家庭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按现行廉租住房政策规定交纳租金,并优惠部分物业服务费。租金和物业服务费的差额部分由廉租住房家庭原户籍所在地政府承担。

(四)已实行实物配租的,不能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已领取租金补贴的,经户籍所在地廉租住房保障机构同意,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获得公共租赁住房后,停止领取租金补贴。

十、公共租赁住房出售的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由开发区和园区自行制定。

十一、本细则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十二、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篇2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 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24号) 精神, 按照市人民政府“低端有保障, 中端有市场, 高端有遏制”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原则,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分配、使用、管理及监督。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 是指政府投资并提供政策支持, 限定套型面积和按优惠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家庭供应的保障性住房。

第四条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是全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行政管理部门, 牵头协调规划、计划、建设、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 并对区县 (自治县) 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 各司其职, 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有关管理与监督工作。

第五条市住房保障机构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 组织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对象的审核、建库、配租、租金收取和交易审核以及住房出售、回购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租金标准和住房销售价格;指导区县住房保障业务工作。

第六条主城区外各区县 (自治县) 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计划和建设、管理工作由所在地的区县 (自治县) 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七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住房建设计划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 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政策、人口政策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情况编制, 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 纳入国有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

第九条公共租赁住房由市、区县 (自治县) 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建设, 房屋产权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拥有。

第十条公共租赁住房通过新建、收购、改建等多种渠道筹集。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 也可以是集体宿舍。

第三章资金管理和政策支持

第十一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一) 中央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 财政年度预算安排资金;

(三) 土地出让收益的5%;

(四)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

(五) 发行债券。

第十二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由公共租赁住房租售收入和财政性资金等偿还。

第十三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租售收入实行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四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有偿方式出让的, 土地出让收益、税费在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 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涉及新征土地的,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第十五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涉及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异地安置人防建设费、集中绿化建设费、建设工程规划综合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第十六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和出售过程中的建安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及附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

第四章准入管理

第十七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以家庭为申请单位, 每个家庭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 其他家庭成员为共同申请人。单身人士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本人为申请人。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只限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第十八条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 在重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 具有租金支付能力, 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本市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的无住房人员。

第十九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收入限制: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 并向社会公布。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重庆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按属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不受收入限制。

第二十条申请人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其直系亲属有住房资助能力的, 不能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第二十一条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 未实行实物配租和领取租金补贴的, 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按《重庆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办理办法 (试行) 》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申请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 申请人限在主城区工作, 由住房保障机构接受申请。申请主城区外的公共租赁住房, 申请人限向工作所在地的住房保障机构提出申请。

第二十三条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 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 《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二) 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三) 工作单位提供的工作收入证明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四) 住房情况证明;

(五) 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二十四条申请人可登录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网站申请, 并于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将纸质材料提交住房保障机构。申请人也可到住房保障机构公布的申请点申请。

第二十五条主城区由市住房保障机构委托的单位受理申请人的申请材料, 并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初审的复审工作。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经审查合格后, 申请人的资格将以适当的方式公示, 经公示无异议的, 申请人进入轮候库。

主城区外的区县 (自治县) 可参照“两级审核, 一次公示”的原则执行。

第五章配租管理

第二十六条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面积与申请人的家庭人数相对应, 2人以下 (含2人) 选择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下住房, 3人以下 (含3人) 选择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下住房, 4人以上 (含4人) 可选择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

第二十七条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 按申请的时间段、选择的公共租赁住房地点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摇号配租, 并向获得配租的申请人发放配租确认通知书。对本次摇号未能获得配租的申请人, 进入下一轮摇号配租。

第二十八条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 在重庆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 优先轮候配租。

第二十九条领取配租确认通知书的申请人应在收到市住房保障机构发出入住通知后的30日内, 到市住房保障机构指定的地点签订《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 未按期签订合同的, 将视为自动放弃, 本次配租作废, 但可重新申请。

第六章租赁管理

第三十条《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为格式合同, 每次合同期限最长为5年。

第三十一条承租人享有按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使用公共租赁住房的权利。

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 不得擅自对房屋进行装修。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 应负责维修或赔偿。

第三十二条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按照贷款利息、维护费并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房屋类别等因素, 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市住房保障机构等相关部门研究确定。租金实行动态调整, 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三十三条承租人应当按时交纳政府规定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和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通讯、电视、物业服务等费用。

第三十四条因人员变动申请换租相应规定面积的公共租赁住房, 应向市住房保障机构提出申请, 由市住房保障机构按换租规定进行配租。

第三十五条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物业管理, 由市住房保障机构组建或选聘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承担;物业服务费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机构及相关部门研究核定。

第七章退出管理

第三十六条承租人租赁合同期满, 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续租的, 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重新申请,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 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第三十七条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地区获得其他住房的, 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的, 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第三十八条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和购买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解除租售合同, 收回公共租赁住房, 其行为记入信用档案, 5年内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 采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方式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

(二) 转租、出借的;

(三) 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结构或使用性质的;

(四)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

(五) 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六) 在公共租赁房中从事违法活动的;

(七) 违反租赁合同约定的。

第三十九条承租人在合同期满或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退出。确有特殊困难的, 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限;拒不腾退的, 按合同约定处理, 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 必要时市住房保障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出售管理

第四十条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 可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

第四十一条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价格以综合造价为基准, 具体价格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市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 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二条购买公共租赁住房, 可选择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后, 不再支付租金;分期付款时, 未付款面积按照规定交纳租金。

第四十三条购买人与产权人或受托人书面签订销售合同, 明确付款价格、付款方式、修缮责任, 以及双方其他的权利和义务, 付清全款后向房屋和土地权属部门办理登记。

第四十四条购买的公共租赁住房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 可以继承、抵押。

第四十五条公共租赁住房购买后抵押, 抵押值不得超过房屋购买原值的70%。

第四十六条购买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购买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获得其他住房的, 或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以及抵押处置时, 由政府回购, 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

第九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建立公共租赁住房档案, 详细记载规划、计划、建设和住房使用, 承租人和购房人的申请、审核、轮候、配租、配售以及违法违约情况等有关信息。

第四十八条住房保障机构应当组织对承租或购买公共租赁住房人员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 如实提供资料;在监督检查中, 住房保障机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 2名以上工作人员可持工作证明, 在至少1名成年家庭成员在场的情况下, 进入公共租赁住房检查使用情况;

(二) 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四十九条承租人隐瞒或伪造住房、收入等情况, 骗取公共租赁住房和查实社会单位为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 由有关部门对承租人和直接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五十条房地产中介机构为公共租赁住房接受委托代理转让、出租或者转租的, 由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依法处理。

第五十一条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计划、建设、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接受社会的监督。有关部门接到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 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核实并作出处理。

第五十二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计划、建设、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的集体宿舍, 由开发区和园区实施住房管理。

第五十四条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远安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健全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制度,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1号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意见》(鄂政办发〔2011〕28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切实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入住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建〔2017〕1号)、《宜昌市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宜府办发〔2015〕5号)、《远安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远政发〔2014〕12号)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我县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运营、使用、退出和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保障对象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住房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并轨运行。

第四条 县房产管理部门是公共租赁住房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和拟定相关政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公共租赁住房供求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公共租赁住房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供应计划。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县城镇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分配、退出、管理等工作。

县民政部门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对象家庭收入核实认定工作。

县公安、人社、国土、住建、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管理、金融等部门依照职责,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收入审核工作。

县发改、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细则的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投诉。

第二章 保障对象与标准

第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包括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因征收造成无房或住房暂时困难的家庭、县人民政府引进的人才以及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住房困难户。

第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实物配租是指县人民政府向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对象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租赁补贴是指县人民政府向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申请,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个家庭只限享受一种住房保障待遇,申请实物配租的家庭只限承租一套保障性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原则上以公安部门核发的户口簿为依据,一证认定为一户。夫妻没有登记在同一户口簿、未成年子女与父母没有登记在同一户口簿的,应认定为一户。

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原则上2人(夫妻关系)及以下的家庭户配租一室一厅住房,2人(非夫妻关系)及以上家庭户配租二室一厅住房。

第八条 本细则所称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申请人、配偶及其子女。有城镇常住户口、无房产的法定赡养、抚(扶)养、收养关系人以及在外地服兵役、就学的家庭成员可计算在内。

第九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城镇居民家庭,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

(一)具有远安县城镇居民户口且在本县常年居住;

(二)在远安县无拥有所有权的房产。城镇居民家庭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配租。

第十条 新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毕业3年内)、外来务工人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

(一)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一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

(二)连续缴纳一年以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

(三)本人及家庭成员在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地无拥有所有权的房产。用人单位聘请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受本条第2项的限制。合同期限、养老保险费缴纳时限自受理之日起往前计算(新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自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之日起即可申报)。

新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原则上在用工单位所在地配租,配租一室一厅。

第十一条 县人民政府引进的人才,经县人才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可配租公共租赁住房。

第十二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

(一)具有本县常住户口;

(二)被征收房屋为家庭唯一房产。

第十三条 家庭成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租赁补贴:

(一)具有远安县城镇居民户口且在本县常年居住;

(二)经民政部门认定为中低收入家庭;

(三)在远安县无拥有所有权的房产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第十四条 租赁补贴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但每个家庭的保障面积总和不得超过50平方米。补贴标准暂定为每月每平方米4元。租赁补贴额=[15×家庭成员人数-家庭成员住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租赁补贴标准。

第十五条 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实行政府定价,租金标准暂定为鸣凤城区每月每平方米4.00元,其他乡镇集镇每月每平方米3.00元。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条件,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享受时间连续达到1年以上(含1年)的家庭,租金标准暂定为每月每平方米1.00元。

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管理费暂定为20元/套/月。小区承租户按承租房屋类型缴纳住房保证金,公租房2000元/套,最低收入家庭600元/套,政府引进人才600元/人,腾退住房进行验收后据实返还(不计利息)。

租赁补贴、租金、物业管理费标准的调整,由县房产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企业投资的其他保障性住房的租金标准另行制定。

第三章 保障程序

第十六条 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居民,申请人应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写《远安县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申请表》或《远安县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申请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向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实提供相应申请材料。

(二)受理。社区收到申请后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对申请人的家庭人员、收入、住房状况等进行核查,召开居民代表会进行民主评议,经公示后,由社区将申报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三)初审。乡镇人民政府依据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将申报材料集中报县房产管理部门。

(四)审核。县房产管理部门会同民政、不动产等部门,对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进行复核。

(五)公示。经复核符合条件的,由县房产管理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

(六)登记。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确定为住房保障对象予以分类登记。

在审核、公示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相关单位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向审核单位提出申诉。

租赁补贴实行每半年申请、审批、发放一次。

患重大疾病、肢体四级以上残疾人员、65岁以上老人可优先在低楼层配租。

第十七条 城镇居民申请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配租公共租赁住房的书面申请;

(二)《远安县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申请表》;

(三)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四)婚姻状况证明(单身的婚姻承诺;已婚的提供结婚证;离婚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或离婚判决书及当前婚姻状况承诺;再婚的提供结婚证、既往离婚证;丧偶的提供结婚证和配偶死亡证明及当前婚姻状况承诺);

(五)县民政部门核发的《远安县社会救助证》;

(六)申请家庭现居住住房状况证明;

(七)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的承诺书。

第十八条 新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的,由用人单位向县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并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向用人单位书面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材料初审,并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公示后无异议的,由用人单位统一向县房产管理部门申报,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与审核事项的真实性负责。

(二)县房产管理部门会同人社、不动产等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确定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对象。

新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申请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应提交申报人相关身份证明、婚姻证明、家庭成员证明、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养老保险缴费证明、学历证明和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的承诺书。

第十九条 县人民政府引进的人才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应提供申报人相关身份证明、婚姻证明、家庭成员证明、住房证明以及县人才管理部门出具的人才引进证明。第二十条 因征收造成的无房或住房暂时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过渡的,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被征收人向县房屋征收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县房产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公共租赁住房临时周转过渡期原则上不得超过2年。被征收人应提供身份证明、婚姻证明、家庭成员证明、住房证明、征收补偿协议。

第二十一条 企业和其他机构投资的保障性住房,优先向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家庭出租,其资格审查由产权单位负责。在满足本单位符合条件家庭后的剩余房源,可向社会符合条件的家庭出租。

第二十二条 公共租赁住房具备分配条件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实物配租:

(一)制定方案。县房产管理部门根据房源情况合理拟定配租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发布通知。县房产管理部门通过媒体和门户网站发布公共租赁住房公开配租通知,明确申请条件、分配程序、房源地址、数量、户型、面积和租金标准、物业管理等事宜。

(三)摇号配租。申请人通过公开摇号方式选定房号。

(四)发送通知。县房产管理部门在摇号现场根据摇号结果出具《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通知单》交付给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

(五)入住。在规定期限内,申请人凭配租通知单和身份证明,根据选定公共租赁住房房号,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含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下同)签订租赁合同,办理入住手续。

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承租条件的申请对象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视同放弃本次配租资格,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未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选房的;参加选房但对分配的小区、户型和楼层不满意,拒绝或放弃入住的;已选房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住手续的。

第四章 使用与退出

第二十三条 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应当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按照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签订租赁合同,明确房屋的基本情况、租赁期限和用途、租金标准及支付方式、物业服务费用、房屋使用要求及维修责任、房屋腾退及验收、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按租赁合同期限缴纳租金,计租面积为房屋建筑面积。

政府直接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五条 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应按有关经营单位规定或合同约定,缴纳生活用水、用电、燃气、有线电视、宽带、物业服务等费用。

第二十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期间,房屋内部自用易损、易耗设施及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由承租人承担维修责任。承租人不得对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进行室内装修,擅自装修的,腾退时不予补偿且不得拆除。

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应制定维修计划,对公共租赁住房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改造。

政府直接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维修费用主要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以及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用房收益解决,不足部分由县财政部门安排解决;其他主体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维修费用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二十七条 租赁合同期满需续租的,承租人应当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按照本细则规定的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程序提交书面申请及证明材料。社区居委会、用人单位以及民政、人社、人才管理、房屋征收、不动产、房产管理等部门按程序进行审核。符合保障条件的,经县房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承租人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续签租赁合同。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视为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资格。

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实行动态管理,资格一年一审核、租住合同一年一签定。

第二十八条 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县房产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为其安排3个月的搬迁期,搬迁期内租金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数额缴纳。

第二十九条 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应当腾退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县房产管理部门将其行为记入信用档案,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伪造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共租赁住房的;

(二)将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的;

(三)承租人累计3个月以上拖欠租金的;

(四)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用途的;

(五)在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内从事违法活动的。第三十条 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承租户应按期腾退所承租的房屋,逾期不腾退,县房产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承租人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对房屋负有合理使用的责任,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和设施损坏,应当赔偿;造成责任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公共租赁住房筹集、建设、配租和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由县房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和规范本区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建部[2012]第11号令)、《本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32号)、《关于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续租工作的通知》(沪房管保[2014]71号)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或投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供应给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引进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在一定期限内租住的保障性住房。

本办法适用于松江区范围内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资格申请与审核、轮候与配租及租后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

工作职责

上海市松江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的行政管理、指导与监督工作。

上海市松江区住房保障中心(以下简称区住房保障机构)负责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受理及复核。

上海松江公共租赁住房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区运营机构)负责本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筹措和运营管理日常工作,并受区住房保障机构的委托和授权,设立集中受理窗口,具体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受理。按照“区政府指导、相关部门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注重体现公共服务功能,坚持市场机制运作,做到自主经营,统筹收支,产权清晰,管理规范。拓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渠道,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租赁等多种方式,推进区公共租赁住房的投资建设管理。

区属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市、区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积极支持配合区运营机构工作,促进区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正常运行。

第二章 申请与审核

第四条

申请主体

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人可以是个人或者单位。

(一)个人申请可以分为单身申请和家庭申请。单身申请的,本人即为主申请人;

家庭申请的,家庭情况应为具有法定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或一方与父母、未婚子女共同租住。申请家庭应当推举1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作为主申请人,其他为共同申请人。

(二)单位申请的,应为设立在本区范围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单位申请的,由单位为单位职工及

其家庭集中申请本区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统一办理申请、申报等事项,并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申请单位员工需符合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

第五条

申请条件

申请本区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的人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口,且与本市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持有《上海市居住证》达到二年以上,在沪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一年以上,且与本市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在沪缴纳社会保险金,与本市单位签订二年以上(含二年)劳动合同,且单位同意由单位承租公共租赁住房;

(二)家庭或个人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三)未享受本市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申请本区人才公寓性质的公租房准入资格的单身申请人或申请家庭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区人才办开具的引进人才相关证明;

(二)引进人才所在工作单位担保证明;

(三)在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引进人才工作单位在松江区,但其户籍地位于本市其他区县的,其户籍地住房可不计建筑面积。

第六条

申请程序

区运营机构设立专门窗口受理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资格申请,申请表格及要求可以从专门窗口或区运营机构门户网站获取。

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申请受理期内,向区运营机构受理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单位对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庭申请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材料负有审查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单位申请时,应同时提交单位申请材料和本单位所属单身申请人或家庭申请人的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如实填报申请文书,作出书面诚信承诺,提交相关证明资料,并签署同意接受相关机构核查的书面文件。

第七条

审核程序

申请人提交的资料经所在单位确认后,交区运营机构初审。区运营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初审通过的申请人,运营机构应报区住房保障机构审核。区住房保障机构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人提供的居住证年限、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劳动合同期限和婚姻状况等材料主要以相关行政部门和单位意见为依据;相关年限以提出申请之日为截至时点,前溯计算。

审核期间,区运营机构、区住房保障机构可以向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及其工作单位征询相关情况,要求补充相关材料。

申请人向区运营机构提交申请时,由区运营机构当场核对申请材料是否完整齐全。申请材料提交尚未齐备的,区运营机构应当场退还申请材料,并一次性告知补正要求。

第八条 公示

认定申请人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在区政府相关网站或受理窗口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日。区运营机构接受实名举报,并在举报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

第九条 资格确认

经核查,认定申请人符合申请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区运营机构出具登记证明(准入资格确认书);认定申请人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或者公示有异议并经核查成立的,由区运营机构出具审核未通过的书面意见。

第十条

复核

申请人对区运营机构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区住房保障机构申请复核。区住房保障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复核,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三章 配租与轮候

第十一条

供应方案

区运营机构应按本办法之规定,结合本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项目情况,提出具体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供应方案,报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部门备案,向社会公布并实施。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供应方案应包括项目供应对象、受理地点及期限、应提交的申请材料、房源信息、供应时间、供应标准、租金标准等内容。

第十二条

配租标准

(一)个人申请人承租的房型配租标准:

单身申请的可以承租1套1居室住房,达到法定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的可承租1套2居室住房;

家庭申请的可承租1套1居室及以上住房,其中夫妻一方与异性子女或父母共同租赁的家庭可以承租1套2居室住房,3人以上家庭可以承租1套2居室或3居室住房。

(二)单位申请人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参照个人申请人(单身、家庭)的房型配租标准执行;承租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的,可安排1室多人居住,具体按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配租

区运营机构根据登记的轮候对象和能够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数量,将配租活动分为集中与常态两种。集中配租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登记为轮候对象的申请人实施配租活动;常态配租是指在有充足房源的前提下随时对登记为轮侯对象的申请人实施配租活动。具体配租程序由区住房保障机构或区运营机构制定。

第十四条

轮候

配租住房未成功的申请人,进入轮候期,其准入资格确认书在2年内有效,在区运营公司配租下批次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时可优先配租。

轮候期间,个人申请、单位申请人所属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的就业、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主动地向区运营公司如实提交书面材料,重新审核准入资格。如审核通过,原准入资格作废,由区运营公司重新出具准入资格确认书。

第四章

租后管理

第十五条

租赁关系

(一)申请人确认所选房源后,区运营机构应当场出具《签约通知单》,明确申请人所承租住房的地址、房(室)号以及同住人员。申请人凭《签约通知单》,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携带本人和共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到区运营机构(或指定地点)签订《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建立租赁关系;单身申请人必须由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到场完成签约;家庭申请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完成签约的,可书面委托共同申请人到场签订合同;单位申请人凭《签约通知单》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按区运营机构通知的时间前往上述地点签订《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逾期不签订合同的将视作放弃准入资格。

单位或个人签订《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同时缴纳租金、押金等相关费用后即由区运营机构向承租人发出《入住通知书》。

(二)单位和个人承租人(包含单身、家庭)的合同期限合同租赁期限一般不低于2年,合同到期后承租方入住人员仍需要租赁的,应重新进行资格审核,符合条件的可以续租,租赁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三)合同签订后,凭《入住通知书》及本人有效身份证在7天内到所承租住房的物业服务中心办理入住手续,逾期不办理入住手续、则视为放弃入住资格。

(四)合同签订后,区运营机构应当将合同到该房屋所在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

第十六条

租赁合同管理

租赁合同为格式合同,承租人对公共租赁住房不享有收益权、处分权和继承权,不得擅自转让使用权。公共租赁住房原则上进行适当装修并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

租赁合同期间,承租人在本市的劳动关系发生变化的,承租人应当在1个月内向区运营机构提交与新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相关材料和复印件,以及新单位确认租赁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的意见书。

在租赁合同到期后需续租的,承租人应当在租赁合同期满前3个月按照申请程序向区运营机构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对原承租住房享有优先权;未按规定时间提交书面续租申请的,则视为承租人放弃续租,租赁合同到期后区运营机构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关系随即终止。未能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审核的原承租人、居住使用人,应在租赁合同到期之日退出原租赁住房。

第十七条

租金管理

(一)本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价格按照略低于本区市场租金水平制订,市场租金水平经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产生。租赁价格方案,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和住房保障房屋管理部门备案后执行。租赁合同期满后,遇到租金标准调整的,区运营机构应向承租人发出书面调价通知书告知。

(二)承租人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按时向区运营机构缴纳租金(含物业管理费);对于在租赁住房过程中发生的水、电、燃气等相关费用,由承租人自理并按时支付至相关经营单位。

(三)承租人拖欠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和其他费用2个月以上的,区运营机构可按合同约定通报承租人和同住人所在单位,承租人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做好租金收缴工作。

第十八条

物业管理

(一)非独立选址建设或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可纳入对应住宅项目统一实施物业管理;独立选址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由区运营机构选聘或委托专业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

(二)对独立物业管理区域的公共租赁住房及配套的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更新、改造、养护和管理由区运营机构负责,区运营机构可委托专业物业服务机构实施。

(三)区运营机构或其委托的物业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对承租人履行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检查,承租人应予以配合。

(四)区运营机构或其委托的物业服务机构应当定期对室内装修、家具、设备(包含零部件)进行查验和保养,承租人及其所在单位应予以配合。

(五)承租人在租赁住房期间,不得对住房进行装修;发生设备设施故障的,承租人应及时通知物业服务机构进行维修,不得擅自拆解;因承租人使用不当或擅自拆解有关设备设施造成损坏的由承租人负责赔偿。

(六)接受委托的物业服务机构、专业机构应当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和义务;制定必要的应急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九条

退出管理

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内发生以下情况,可按租赁合同约定的方式向区运营机构提交书面申请,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一)通过承租、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其他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且超过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

(二)申请家庭因婚姻状况或主申请人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准入资格申请条件的;

(三)因工作变动不再符合准入资格申请条件的;

(四)单位取消本单位职工承租公共租赁住房资格的;

(五)工作单位迁出本区的;

(六)因其他因素终止履行租赁合同的;

(七)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

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运营机构有权终止租赁合同取消其租住资格,并限期收回公共租赁住房:

(一)承租人的相关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但未按规定主动和及时办理退出手续的;

(二)承租人发生损害公共利益及他人利益的行为,经警告或制止后拒不改正的;

(三)擅自将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转借、转租、调换的;

(四)擅自改变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途的;

(五)擅自改变或恶意损坏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房屋外貌、原有结构、装饰装修现状的;

(六)承租人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实际居住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

(七)承租人连续6个月以上未支付租金或累计发生6次以上拖欠租金的;

(八)存在违反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规定和租赁合同约定的其他行为;

(九)存在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二十条

腾退管理

(一)承租人应在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之日腾退住房,并结清住房租金以及水、电、燃气等相关费用;采取预付费支付的,区运营机构可代为结退余额,并在其他费用全部结清后返还,其他费用不足时该费用可用于抵充其他费用。原有住房和设施、设备有损坏的,承租人应恢复、修理或照价赔偿。

(二)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后不再符合申请条件,不得续租,但确实有特殊困难,无法按约定返还该房屋的,经区住房保障机构批准,可给予不超过六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承租人应按租赁合同的约定,支付该房屋的租金以及由承租人承担的其他费用。

(三)承租人不再符合租住条件,但拒不腾退住房的,除期间占用住房的月租金按物价部门确认的同区域同类住房市场租金标准计收(水、电、燃气等费用另计)外,区运营机构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占用期间不满1个月的按

个月计算;超过1个月不到2个月的,按2个月计算(以此类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隐瞒虚报行为的认定

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在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申请审核过程中,应当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户籍、居住证、婚姻、住房、缴纳社会保险、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据实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相关个人或者单位为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出具证明材料的,应当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伪造人口、户籍、居住证、婚姻、住房、缴纳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认定为隐瞒虚报行为。

第二十二条 隐瞒虚报行为的处理

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有隐瞒虚报行为的,除按照租赁合同约定处理外,区运营机构应当向区住房保障机构通告,由区住房保障机构按照以下规定对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予以处理:在适当范围公开通报其隐瞒虚报行为;记录其不良信用信息,并按规定纳入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供有关社会主体依法查询使用;取消其五年内再次申请本市各类保障性住房的资格;涉嫌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三条

虚假证明的处理

区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个人或者单位按规定记录个人或者单位的不良信用信息,并按规定纳入上海市个人或者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供有关社会主体依法查询使用;向税务、工商等部门通报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建议相关部门及时检查该单位的劳动工资、财务管理等情况;涉嫌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的法律责任

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一)向未取得登录证明的对象出租公共租赁住房的;

(二)不按规定的选房和轮候程序出租公共租赁住房的;

(三)不按规定制定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及租赁价格的;

(四)未履行公共租赁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维修养护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为履行公共租赁住房供后管理职责,对违规使用房屋行为疏于管理的;

(六)擅自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的性质、用途、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用途的。

第二十五条

行政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住房保障机构及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

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信息的限制使用

申请人提供的相关信息仅限区运营机构和住房保障机构在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审核过程中使用。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外,区运营机构和住房保障机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申请人相关信息。

第二十七条

社会监督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设立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接受公民、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对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申请审核工作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申请审核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

第二十八条

其他

(一)当本市、本区相关保障性住房政策调整时,本办法有关规定将作相应调整。

义乌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 篇5

根据《义乌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暂行办法》(义政发〔xx〕52号),为切实保障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新就业创业大学生、本市外来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条件

一、城镇低收入及最低收入家庭,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中至少有一人为本市户籍(不包括在校学生、现役军人)3年以上;

2.申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我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

3.申请家庭无汽车(1年内(含)办理过户的仍视为有汽车)或仅购有一辆价值低于7万元的汽车(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除外);

4.申请家庭在市域范围内无房产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每户最高不超过36平方米;

5.申请时未享受其他政策性住房保障。

二、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中至少有一人为本市户籍(不包括在校学生、现役军人)3年以上;

2.申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我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3.申请家庭在市域范围内无房产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每户最高不超过36平方米;

4.申请时未享受其他政策性住房保障。

三、新就业创业大学生,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为本市户籍;

2.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从毕业当月计算起未满7年(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受毕业年限、学历限制;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不受毕业年限限制);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且在本市连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个月以上,或在本市范围内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和正常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完税凭证;

4.申请家庭在主城区范围内无房产(主城区为环城路与阳光大道形成的闭合区间范围内);

5.申请时未享受其他政策性住房保障;

6.申请人为2人以上的,应至少有一人均符合第1、2、3条。

四、外来人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持有《xx省居住证》满2年;

2.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受学历限制);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且在本市连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或在本市范围内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和正常连续缴纳1年以上的完税凭证;

4.申请家庭在市域范围内无房产; 5.申请时未享受其他政策性住房保障;

6.申请人为2人以上的,应至少有一人均符合第1、2、3条。除上述四类申请家庭外,符合政府规定条件的其他保障对象按其规定实施。

第二条 下列房产(经依法登记为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核定为申请家庭有房产: 1.本人及家庭成员拥有的房产和土地(包括与他人共有的); 2.有出售、赠与、离异分割、分家析产等房产转让及房产注销行为未满5年的原房产及土地;3.其他房产。

第三条 其他政策性住房保障指享受过土地批建、房改房、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住房补贴、人才购房补贴等政策性住房保障。

第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申请、审核程序:

(一)申请。

1.申请公共租赁住房需提交的申请材料:(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

(3)符合优先配租条件的相关材料;

2.窗口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携带相关材料到户籍地(外来人员到居住地)的镇、街窗口或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窗口申请。所在镇、街窗口或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窗口负责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相关材料,核对原件。申请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

镇、街窗口或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窗口审核材料齐全后应及时将申请人材料扫描上传,出具受理通知书,实物档案以一户一档的形式每半个月一次移交市建设局。

3.网上申请:申请人登录xx省政务服务网义乌市页面(http://jhyw.zjzwfw.gov.cn/)或xx政务服务网手机APP软件,选择“义网通办”下城管委部门的“公租房申请”进入申请页面。在阅读完填表须知后,进入申请表填写页面,完成表格填写并提交后即可完成申请,生成受理单。如需纸质版的受理单,可凭身份证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窗口领取。网上申报和移动端申报需提供相关材料的,可通过申请界面扫描上传或邮寄至市建设局。

(二)部门核查。相关部门应按照分工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核查结果。

1.民政局负责核查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1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社保、公积金、纳税情况和个人提供的收入金额等数据按就高原则进行推算,在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而未就业的城镇居民,按我市最低月工资标准计算;外地户籍且未提供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详细收入、财产状况凭证的,以上一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确定为其收入)。

2.住房办负责核查申请家庭享受政策性住房保障情况,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3.国土局负责核查申请家庭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包含房屋、土地及交易备案信息),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核查申请家庭的职称及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情况,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5.教育局负责核查申请家庭的学历,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6.市场监管局负责申请家庭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核查,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7.税务局负责申请家庭的纳税情况核查,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8.公安局负责核查申请家庭的户籍、《xx省居住证》及车辆情况,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核查结果。

(三)复审。市建设局在7个工作日内根据申请材料及部门反馈结果汇总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复审不符合的,告知不符合的原因。

(四)登记。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市建设局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后核发《准租证》;不符合条件的,告知申请人不符合的原因。

(五)复核。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自接到审核结果15个工作日内向市建设局申请复核。市建设局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复核,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告知申请人。

(六)轮候。在未能“应保尽保”的情况下实行轮候制度,轮候期间,申请人因人口、婚姻状况、家庭收入、财产等情况发生变化,申请人应当及时告知市建设局。经审核,仍符合条件的给予变更登记;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其轮候资格。

第五条 实行租金(租赁补贴)分档差别化保障

在符合准入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家庭收入、申请类别等情况按四档租金(租赁补贴)分别给予保障。

一、第一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条件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于上我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享受第一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

1.保障家庭有成员是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保障家庭有成员是二级以上残疾或多重残疾;

3.保障家庭有成员是特殊病种且有高额医疗费支出(高额医疗费支出是指申请保障前12个月,自费医疗部分超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

二、第二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条件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于上我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保障家庭有成员获市级及以上见义勇为人员等各类先进模范荣誉或从事公益类特殊工种的可放宽至100%),享受第二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

公益类特定工种范围暂定为环卫、公交服务人员,社区就业援助员,交通协管员,消防聘用人员等。

上述两类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时如有车辆价值超过7万元以上的,享受第三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

三、第三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条件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上我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但低于100%的,享受第三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

四、第四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条件

新就业创业大学生或外来人员,享受第四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

第六条 保障家庭按标准收取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分档发放租赁补贴。其中,政府投资运营的公共租赁住房采取“租金收缴和补贴发放分离”方式实施租金管理,即先由保障对象按照规定标准缴纳租金,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按照分档保障家庭给予租金补贴。对于第一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应采取租金减免方式予以保障。

第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和租赁补贴计算方法

一、公共租赁住房租金 1.租金收缴

月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所租赁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核定的租金标准。

2.租金补贴发放

月公共租赁住房租金补贴=核定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面积×保障内面积租金补贴标准+(所租赁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核定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面积)×保障外面积租金补贴标准。

二、租赁补贴 月租赁补贴=核定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面积×补贴标准。第八条 配租

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包括批量安置、零星安置等方式。1.批量安置:当批量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推出时按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方案执行。

2.零星安置:零星房源推出时,按申请受理的时间顺序排序配租,同一工作日申请受理的按以下顺序进行配租:优抚(优先)对象、第一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第二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第三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第四档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

在房源数额不足的情况下,优抚(优先)对象可以申请以租赁补贴的保障方式予以保障。

3.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对象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配租方案的,市建设局将取消其配租轮候资格。

4.符合实物配租条件的申请家庭,配租建筑面积约为40平方米、60平方米的户型,3人以上申请家庭优先配租建筑面积约为60平方米的户型,并通过抽签定位的方式进行配租。

第九条 日常管理

配租对象选定公共租赁住房后,在规定时间内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机构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机构应当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将合同及租金收缴情况报市建设局备案。

承租人入住前,房屋所有权人或委托的运营机构负责房屋完好情况的检查与维修,能够正常使用的方可移交给承租人。

承租人不得擅自装修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确需装修的,应当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机构同意。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机构在日常管理和居住巡查过程中,发现承租人存在《义乌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第三十一条行为之一的,应当按其规定实施,并在5个工作日内报市建设局。

承租人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视为自愿放弃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由市建设局在5个工作日内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

承租人有违反《义乌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逾期不退回公共租赁住房或租赁补贴的,由市建设局在5个工作日内报金融办记入个人不良信息档案。

第十条 租赁补贴

符合租赁补贴资格的申请家庭,在办理房屋租赁备案并领取《房屋租赁备案证》后,及时携带身份证向市建设局申请租赁补贴,也可以通过登录

xx

省政务服务网义乌市页面(http://jhyw.zjzwfw.gov.cn/)或xx政务服务网手机APP软件申请。申请租赁补贴家庭审核通过后,与建设局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协议》。

第十一条 动态管理

一、动态核查主要包括保障对象主动申报和市建设局核查等方式。

动态核查主要是对在保对象的家庭人口、婚姻状况、家庭收入、财产等情况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作出继续保障、调整保障级别、调整保障面积、取消保障等决定。

(一)保障对象主动申报

保障期内,当家庭情况发生下列变化时,保障对象应在情况发生变化后30日内向市建设局申报。

1.保障对象取得房产或土地; 2.保障对象购买车辆超过规定标准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 3.保障对象成员有人口、户籍、婚姻等状况发生变化的。

(二)市建设局核查

公共租赁住房实物保障实行保障周期届满审查制度,租赁补贴实行年审制度。申请家庭应当在届满三个月前向市建设局提出申请。由市建设局会同相关部门对申请家庭保障资格重新审核。

未按规定参加资格期满审查或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或停止发放租赁补贴。

二、根据在保对象动态核查结果,按以下方式分类执行: 1.经核查,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按保障级别分类标准执行。

2.经核查保障对象拥有房产、购买车辆且超出规定标准的,所有权人是申请人的成年子女,调减保障人员和保障面积;所有权人是申请人本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取消保障资格。

3.保障对象有人口、户籍、婚姻等状况发生变化的,依据变化情况调整保障人口和保障面积。

第十二条 申请条件中户籍、房产转移等相关年限规定均为周年,期限计算至受理之日的上月底止。

本细则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篇6

黄石市正是抓住了作为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城市的契机, 积极探索新制度、新模式、新体系, 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保障性住房产品统一归并为公共租赁住房, 形成“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政策保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保障体制, 通过公共租赁住房这种新的保障产品, 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创新, 建立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按照“市场租金、分类补贴、租补分离、以租为主、先租后售、可租可售、租售结合”的办法, 整合国有公房、廉租房、社会和个人闲置住房等资源, 紧紧围绕“三改”抓公租房建设, 推进城市现代化。探索构建在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 逐步向“新生代”、“夹心层”和外来务工人员, 甚至是有住房需求而不愿购房的群体全覆盖的保障模式, 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又有地方特色的住房保障道路, 实现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度创新、体系构建、模式运行等软件研究方面, 黄石市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 然而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将已有的成果体现、运行起来, 成为目前“黄石模式”推广的最关键要求。随着制度创新、保障范围的扩大, 住房保障人数的不断增加、申请审批档案材料的堆积, 有关保障性住房的配置、住房补贴和现有保障资源等信息的查询、复查及更新等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手工填报和计算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模式下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将传统低效的保障性住房信息管理转变成为一项高效和规范的工作, 已经成为黄石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系统建设框架

在对黄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与业务处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系统与制度配套、简单好用、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 对黄石市住房保障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制度创新内容, 将原有住房保障系统统一更名为黄石市公共租赁房管理信息系统, 一方面, 将原有的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统一定义为公共租赁住房进行管理, 按照统一的标准流程规范处理业务, 简化操作过程, 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将保障对象对不同业务的申请过程统一为一个申请流程, 方便用户使用, 便于理解。本系统的设计紧紧抓住人员和房源两条住房保障的根本主线, 围绕主线展开保障业务的全面展开。系统的总体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事实上, 住房保障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人与房子的合理搭配, 使得合适的房子给合适的人住, 需要房子的人有合适的房子。因此, 抓住了人和房源这两个核心对象, 就抓住了住房保障的关键。本系统的基础设计就是这两个核心对象库, 即保障对象信息库和房源信息库, 有了两个基础库便可以通过适当的配租手段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 真正达到“住有所居”的目标。

在该建设框架中, 申请对象无论是申请实物配租 (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等) 还是申请租赁补贴, 都使用统一的申请登记、审核、公示、轮候、配租流程, 只是系统根据不同业务的差别自动区别业务属性和所需材料, 这样既有利于申请对象的理解与使用, 又便于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处理业务, 操作简单, 便于接受。而对于房源的管理统一使用项目管理流程, 从融资开始, 到项目、进度、生成楼盘表, 最后进入房源库, 所有的房源均可按照这一处理流程来操作, 系统会根据不同房源属性记录不同的房源信息, 真正实现一个统一归口的目标。当家庭库与房源库完成数据载入之后, 通过配租实现两者的合理组合, 完成配租之后人员管理方面进行补贴发放、租金收缴、物业费收缴等工作, 房源管理方面则会处理相关的房源变更管理 (纳入) 、物业维护管理等工作, 当业务推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后推出保障体系。整个系统的框架设计简单便于理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基本涵盖住房保障所有业务工作。

二、系统建设特色

黄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系统以黄石住房保障制度创新为基础, 借助信息化方式融合制度创新与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全国住房保障试点改革工作, 系统主要特色如图2所示。

概括起来, 本系统的主要特色就是在一个综合管理平台上, 抓住人员、房源两条管理主线, 清晰管理思路;通过三种申请渠道方便对象申请;利用四类两级公示, 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使用五个统一对待简化业务处理, 提高工作效率。

(一) 两条管理主线

黄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系统紧紧抓住人员和房源两条主线, 所有的业务处理、流程设计、数据存储均以两条主线为基础, 以两个基础库 (家庭库和房源库) 为驱动, 推动整个住房保障工作的展开。

1.人员管理

人员是住房保障管理的受益对象, 也是保障工作的最终目标, 因此合理有效的管理人员信息能为住房保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真实的信息, 从而实现精确的人房匹配, 让最需要的对象得到相关资源。人员管理的设计思想是将申请对象细化到个体, 而不是以前的家庭, 以个体为单位, 家庭为组合来管理信息, 包括个人的收入、学历、住房、个人信用等信息的管理。每个对象个体在保障系统的所有的操作都在系统中予以记录, 一方面便于查询, 一方面防止个体重复申请、约束其行为。

2.房源管理

房源是制定配租计划、推进住房保障的根本资源, 因此对房源的准确管理, 能帮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准确的计划和决策。房源管理中将所有的房源纳入其中, 无论是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 还是自有私有、公房等都按照项目来管理, 有新的房源就相当于一个新的项目, 项目录入完毕房源库中自动增加一个房源数据, 动态变化, 随时更新。既简化了处理不同房源类型的繁杂工作, 又及时准确地管理了房源数据。

(二) 三种申请方式

为方便对象申请, 最大限度利民, 让群众真正体会到保障住房应保尽保、申请便利、方式多样的目标, 该系统设计了三种保障业务申请方式:申请者直接网上申报;申请者到社区或单位集体申报;申请者直接到保障中心窗口申报。

(三) 四类两级公示

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的公示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让业务处理的整个过程都能让群众看到, 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提高住房保障的公信力。

1.四类公示

预公示:申请者申请业务成功后在社区进行预公示, 接受群众举报监督。

审核公示:申请对象业务申请通过审核后通过政务网、房管局网、社区进行公示。

信用公示:申请对象因虚假材料被审、被举报或者租金物业费严重迟缴、损坏入住小区公共设施等行为在网上做信用公示, 起到警告作用, 有效约束申请者行为。

配租公示:配租完成后对已经得到配租的对象进行长期网上公示, 随时查询, 随时举报。

2.两级公示

社区公示:申请对象所在社区的小范围公示。市局公示:申请对象全社会范围的公示。

(四) 五个统一对待

1.保障对象统一对待

无论保障对象是何种类型的申请者都按照统一的对象管理对待。

2.保障房源统一对待

所有的房源管理都是按照统一的过程来管理, 无需工作人员区分不同类型房源需要不同的材料与内容, 系统自动实现房源类型的区分, 便于录入与管理。

3.保障方式统一对待

各种保障方式都按照统一的保障方式进行处理, 统一申报, 统一处理。

4.办理流程统一对待

申请对象无论申请何种保障业务, 都是通过统一的页面、统一的流程进行, 必须经过申请登记、审核、公示、轮候、配租的管理流程, 系统自动根据业务类型确定申请者所需填报相关资料。

5.补贴实物统一对待

实物配租和补贴处理都当做统一的保障业务, 按照统一的流程处理。

三、系统功能设计

在建设框架和建设特色的基础上, 通过对黄石市保障业务的流程分析, 提取设计出了黄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图, 如图3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7个子模块:

保障对象管理、项目房源管理、公租房业务处理、房改业务处理、棚户区改造、查询统计与报表分析、系统管理。

(一) 保障对象管理

保障对象管理主要包括业务受理、申请审核、审核公示、家庭档案管理、家庭信用管理、轮候管理、对象数据导出7个子功能。

1.业务受理

住房保障管理系统业务受理实现所有业务统一管理模式, 将房屋租赁申请与补贴申请纳入统一管理流程, 根据申请业务的不同自动分类管理。市住房保障中心受理申请人的申请业务, 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办理, 每种申请方式都有相应的处理流程对应。

2.申请审核

市住房保障中心对已经进入家庭保障档案库的申请人提取其房改、产权交易以及外地保障情况信息, 确定通过条件的将其家庭信息及收入情况进行社区预公示, 同时进行抽查, 若社区有举报需入户核查, 都核实通过的进行资格审查和评议是否通过, 否则按照虚假材料情况予以公示或取消资格。审核、评议, 通过审核后则申请人业务受理审核通过。

3.审核公示

市住房保障中心对已经通过申请审核的申请人在政务网、房管局网和社区进行审核公示, 如果无投诉则申请人进入轮候队列, 否则进行复查, 复查发现提交虚假材料的进行信用公示。

4.家庭档案与信用管理

家庭档案与信用管理主要是针对已保障对象和申请保障对象家庭档案信息与家庭信用的综合管理, 整个保障业务处理过程中所有家庭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全部进入家庭保障档案库。该库保存所有申请对象的历史信息, 以便业务受理审核以及统计保障状况。

5.轮候管理

轮候管理主要包括评分管理和调整管理。评分管理是对进入轮候队列的申请家庭进行评分, 根据申请者家庭情况, 住房保障中心相关科室对其打分, 根据评分高低形成轮候队列的先后顺序。调整管理是对申请者在轮候期间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后调整轮候顺序的管理。

6.对象数据导出

对象数据导出就是根据保障中心对保障对象数据不同维度的要求导出为电子表格形式, 方便统计查询。

(二) 项目房源管理

1.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房源建设资金来源分类统计管理, 包括:中央投资补助、中央专项补助、省级财政补助、地方政府债券、市县预算投资、企业及建设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及其他。

2.项目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房源基本信息做综合录入管理, 包括房源属性 (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公房、社会出租房、私房) 、筹集方式 (集中新建、配建、购买、改建、租赁、社会捐赠) 、项目名称、所属区域、项目地址、建筑面积、计划投资、总套数、项目上报时间、计划 (实际) 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房屋结构 (钢混、砖混、砖木、简易、其他) 等房源基本属性的管理。

3.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主要是针对新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实时信息管理, 包括:前期准备、基础施工、结构施工、结构封顶、内外装修、竣工、交房、当前进度状态、开始时间、历史进度开始时间、每个进度阶段的图片等进展信息。

4.楼盘表生成

楼盘表生成主要是根据楼栋生成楼盘表, 同时生成所有的房屋信息 (直接生成) , 并与测绘数据同步。

5.房源数据导出

房源数据导出就是将所有系统中房源基本信息导出为电子表格形式, 方便统计查询。

(三) 公租房业务处理

1.配租管理

配租管理是在家庭库与房源库都已有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的合理组合过程, 也是保障中心的核心处理业务。配租管理根据通过审核公示的家庭与纳入配租计划房源, 由保障中心依据相关的优先配租制度与规则, 进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管理。配租管理有两种类型三种方式, 两种类型即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 三种方式为集中配租、实时配租和补贴处理。配租过程特殊家庭优先配租, 之后根据轮候管理中生成的轮候顺序, 领取号码进行现场摇号处理, 摇号规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一般按照分区、分房源进行摇号。当摇号后有房子则展示房子相关的基本信息和可能支付的租金、补贴、物业费等相关信息, 如果为低保户还应当给出警告提示, 申请者可以选择放弃, 如果放弃则重新轮候, 在有房源的情况下最多可以轮候三次, 当连续两次摇到房子放弃则取消三年轮候资格。若确定要摇到的房子则判断房源类型, 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还需要计算补贴并审核公示。确定之后判断申请者是否原来享受住房保障相关政策, 如果原有保障方式为自有私房的, 需要将原有私房纳入房源变更管理, 统一由住房保障中心管理, 最后签订配租合同, 保障中心备案。

2.补贴发放

配租完成之后对于房源类型为自有私房、租赁私房、租赁公房的补贴申请业务, 需要做补贴发放处理。保障中心根据不同类型补贴标准设置计算公式, 系统自动计算出各类申请补贴的金额, 然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处理, 通过后自有私房申请者需提交个人补贴专用账号, 租赁私房和公房申请者提供私房承租者和公房所属单位账号, 之后签署三方协议, 保障中心备案。

3.补贴使用审批

切实执行租补分离的租赁制度, 对于发放的私房租赁补贴只能用于改善住房环境, 补贴的使用需要经过审批才可以使用, 否则专用账户处于冻结状态。对于租赁私房和公房没有纳入公租房管理的也需先冻结补贴账号, 使用补贴需要先申请登记, 审核使用通过之后才能解冻账号使用相应的资金额度。

4.物业与租金收缴

物业与租金收缴的处理流程基本一致, 首先系统计算生成物业、租金费用, 并给租户发放收缴通知单, 正常缴纳之后出具缴费收据, 延迟缴纳的进行延迟处理, 根据延迟的不同程度分别进行催缴、公示、入户控制的管理措施。所有操作均进入家庭保障档案库, 影响家庭信用等级。

5.复核变更管理

复核变更管理紧密贴合黄石制度创新体制, 将原有按年复审, 按月对保障业务进行复核变更处理。没有业务变化直接按照上月执行;根据对象自己申报、社区或单位申报、保障中心入户调查、抽查发现需要变更的, 判断是否属保障方式变化, 如果是则需通知对象重新申报保障, 如果不是则根据变更情况直接调整相应的保障金额。复核变更管理的设计淡化了退出管理机制, 使保障业务的运行经常化、动态化, 能够借助信息化这个平台及时跟进保障对象的情况变化, 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6.异地证明管理

异地证明管理主要是对在外地享受了保障政策的申请者的约束机制, 保证了黄石市住房保障体制的公平原则, 在业务申请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该申请者已经享受了异地保障, 则不予以批准其保障方式的申请。

(四) 房改业务处理与棚户区改造

房改业务与棚户区改造都属于房源后期管理中房源储备的管理, 需要根据黄石市住房保障局实际的业务流程来进一步细化。

(五) 查询统计与报表分析

该模块主要实现对系统常用分析报表的展现, 提供及时准确的分析数据, 动态分析人员、房源、租金、物业管理费等动态分析, 为及时调整住房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其主要功能包括:人员查询统计、房源查询、房源信息状态查询、已轮候未安置信息查询、房源统计数据查询、租金缴纳情况统计、物业费缴纳情况统计、内部报表统计、省厅报表统计、住建部上报统计等。

(六) 系统管理

该模块只要对系统的公用功能进行设置, 保证系统需要的基础信息录入,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消息管理、日志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系统编码管理、菜单管理、相关标准、报表、基础数据字典的设置管理。

上一篇:回首初一记叙文作文800字下一篇:国生教育提醒自考考生如何进入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