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共11篇)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1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如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 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 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 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接待单位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得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第九条 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安排,执行协议价格。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第十条 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第十一条 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警车,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应当按照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安排警力,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不得清场闭馆。
第十二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单独列示。
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接待住宿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接待对象在当地的差旅住宿费标准。接待开支标准应当报上一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五条 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化管理,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降低服务经营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第十六条 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三)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五)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
党政机关各部门应当定期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开支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进行审计,并加强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的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推行接待用车定点服务制度。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依照本规定制定本地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应当参照本规定实行单独管理,明确标准,控制经费总额,注重实际效益,加强审批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杜绝奢侈浪费。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二十四条 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6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2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 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 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 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 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 禁止重复性考察, 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 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 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 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 严格接待审批控制, 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 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 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 不得跨地区迎送, 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 不得安排群众迎送, 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 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接待单位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 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 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不得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第九条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 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安排, 执行协议价格。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 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 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 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第十条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 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 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 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 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 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 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 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第十一条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 合理使用车型, 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警车, 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 应当按照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 合理安排警力, 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 不得清场闭馆。
第十二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 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单独列示。
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 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 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 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 并定期进行调整。接待住宿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 执行接待对象在当地的差旅住宿费标准。接待开支标准应当报上一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 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五条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 推行企业化管理, 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 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 降低服务经营成本,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 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第十六条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 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 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 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 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二) 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三) 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 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五) 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
党政机关各部门应当定期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 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开支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进行审计, 并加强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的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 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 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推行接待用车定点服务制度。
第二十二条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依照本规定制定本地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 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 应当参照本规定实行单独管理, 明确标准, 控制经费总额, 注重实际效益, 加强审批管理, 强化审计监督, 杜绝奢侈浪费。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 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二十四条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3
一、对制度制定、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在审计活动中,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情况,公务接待规章制度、接待标准执行、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二、对公务接待预算及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在审计活动中,关注公务接待的预算及执行情况,公务接待费支付方式,公务接待费的资金性质等情况。一看公务接待经费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执行情况如何;二看接待费资金支付是否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是否单独列示;三看是否坐支非税收入或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
三、对公务接待报销凭证进行审计监督
一查公函,看派出单位的人员、行程安排,了解接待对象是否准确。二查接待清单,看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是否与公函一致,是否存在以招商引资等事由为名,超范围接待,陪餐人数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相关负责人审签,掌握接待程序是否合规。三查财务票据,看财务票据和原始凭证,核对接待时间、场所是否与公函、接待清单一致,是否存在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高档酒水,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有无参观、营业性娱乐和健身场所支出,有无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研判接待是否超标准,是否有上级单位、其他单位、其他公职人员报销接待费用,甄别接待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同时,掌握机关内部接待场的接待费结算、经营成本、资产使用等情况,进行机关内部接待场所与营业性场所接待的分析研判。
四、对其他公务支出进行审计监督
严格审查其他大额度费用支出,看是否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其他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是否在办公、购置、项目建设等其他费用中变通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
五、有效开展延伸审计监督
延伸审计相关行业协会,看是否存在业务主管部门在协会处理接待、旅游等各种费用,对下拨到非正常预算单位、基层单位的资金进行延伸审计,看是否存在变通在基层单位处理公务接待费的问题,对下拨到经济实体、私人企业及其他单位的资金进行延伸审计,看是否存在变通在企业处理公务接待费的问题。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4
关于印发《青岛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
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办发〔2014〕17号
各区、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青各单位,青岛警备区:
《青岛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7月18日
青岛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1—
本办法所称国内公务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机制,对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全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市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指导、协调全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各区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二章 工作原则和职责分工
第四条 国内公务接待应当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同时正确处理好严格执行规定和热情周到服务的关系,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工作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严格标准,务实节俭;
(二)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三)简化礼仪,确保安全;
(四)热情周到,突出特色。
第五条 国内公务接待实行分级负责、对口接待,根据接待对象的身份和公务活动的内容等,由相应接待单位组织实施。重要公务接待活动,牵头部门要负总责,其他部门要明确责任,积极配合,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等现象。
第六条 市领导同志参加各类公务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统筹协调,对口负责。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邀请市领导同志参加公务活动,应当提前与各办公厅沟通对接,并严格按照程序报批。严禁承办单位直接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参加活动的请示件。
—2—
第七条 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青参加会议或活动,应当逐级履行审批手续,经市委批准后向省委提出申请,不得先请后报。承办上级在青举办的会议或活动,牵头单位应当提前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筹备情况,包括会议或活动的时间、地点,拟来青的上级领导同志和拟邀请的市领导同志,确保信息对称、事项清晰、职责明确、协调一致。
第三章 市内公务活动
第八条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到基层考察调研以及参加各类公务活动,基层单位负责同志不得到辖区边界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打电子欢迎屏幕,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不得献花插彩旗。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搞层层陪同。
第九条 接待单位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安排考察调研的,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考察点现场不准临时装修装饰或增置设备设施,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工作汇报应当突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缩短汇报时间。
第十条 市内公务活动因工作需要安排住宿、用餐的,一律安排在定点饭店或机关内部接待场所。住宿和用餐应当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考察调研期间一律不得饮酒,不得接受基层单位赠送的各类纪念品和土特产品。
第四章 迎 送
第十一条 国内公务接待应当简化礼仪,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客人乘汽车抵离时,一律不到边界迎送,可派车辆引路;乘其他交通工具时,可相应安排1位同志到机场、车站、码头接送。主要负责同志不参加迎送。
第五章 住 宿
—3—
第十二条 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接待对象在当地的差旅住宿标准。接待对象需要安排住宿的,接待单位应当协助安排符合住宿费限额标准的定点饭店或机关内部接待场所,住宿费由接待对象支付。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厅局级及以下人员安排单间或者标准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除必要工作人员外,当地陪同及工作人员一律不安排住宿。
第六章 用 餐
第十四条 各区市党委和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接待单位可在定点饭店、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协助安排与其伙食补助标准相适应的自助餐、简餐或者份饭,由接待对象选择使用并据实交纳伙食费。
第十六条 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不得安排与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无关的部门和人员陪餐。
从严控制就餐工作人员数量。驾驶员就餐的不再发放误餐补助。
第十七条 工作餐、自助餐应当注意节俭,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第七章 用 车
第十八条 公务接待、公务活动出行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
—4—
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警车,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应当按照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安排警力,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不得清场闭馆。
第八章 重要客情报送
第十九条 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接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直属企业、各大银行的副部级以上领导同志,省内正厅级以上领导同志,省外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军,副省级以上离退休老领导,以及其他重要或知名人士来青信息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将来青客人的姓名、职务、人数、行程和住宿安排等信息同时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
第九章 审批控制
第二十条 建立国内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对能够合并的国内公务接待统筹安排,不得擅自扩大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外出,应当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严格遵守请假报告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出。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无实质性内容、无明确目的的学习考察,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第二十二条 建立国内公务接待公函制度。公务往来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公务活动的内容、时间、行程、人员等。接待单位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第二十三条 建立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安排公务接待活动应当如
—5—
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作为财务报销凭证。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数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如出现公务接待活动与接待计划不一致的,应当如实备注说明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批。
第二十四条 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第十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坚持先预算后支出原则,将公务接待费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在规定的经费总额内编制公务接待经费预算,并单独列示,不得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列支公务接待费。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通讯、洗衣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第二十七条 接待单位应当加强接待费的审核报销,在批准的接待费预算规模内,对有明确接待范围、对象和目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且符合规定的接待费予以报销。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等一并作为接待费报销凭证。
第二十八条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6—
(一)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三)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国内公务接待公函制度、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落实情况;
(五)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六)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
第三十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开支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进行审计,并加强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的审计监督。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一)报销无公函的接待费用的;
(二)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公务接待费的;
(三)虚报公务接待人数、天数等进行报销的;
(四)扩大公务接待费开支范围,擅自提高公务接待费开支标准的;
(五)报销与公务接待无关费用的;
(六)其他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党政机关各部门应当每年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的公开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接待开支标准应当报上一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将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推进市场化社会化改革
第三十四条 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行企
—7—
业化管理,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降低服务经营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第三十五条 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
第三十六条 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推行接待用车定点服务制度。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依照本办法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细则,推进国内公务接待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 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参照本办法实行单独管理,明确标准,控制经费总额,注重实际效益,加强审批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杜绝奢侈浪费。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三十九条 全市地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4月24日印发的《青岛市市级公务接待标准及接待经费管理办法》(青厅字„2008‟23号)同时废止。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区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以及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行为。
第三条 公务接待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指导部门和镇办公务接待工作。
镇办党委、政府要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严格执行村级零接待制度。
第二章
接待分工
第五条
实行区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
1.正厅(局)级及以上领导带队来X开展公务活动,由各对口单位制定接待方案,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安排接待。
2.副厅(局)级领导来X开展公务活动,由各对口单位制定接待方案,经区级主管领导同意后,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接待。
3.县(处)级领导及其他公务人员来X开展公务活动,由区上对口单位自行接待。
4.兄弟区县的党政考察团(组),来X投资洽谈商务的重要客商,区委、区政府召开的综合性工作会议、大型活动及其他重要接待任务,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制定接待方案,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接待。
5.市委办、市政府办发文(发电)安排需接待的事项,按照以事为主的原则确定接待单位,接待工作由责任单位负责。省、市有关部门发往区级对口单位的,由相关单位自行负责接待。
第三章
接待标准
第六条
接待住宿要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接待宾馆,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接待对象在本区的差旅住宿费标准协助安排住房,所有客房一律不摆放鲜花、香烟、水果等,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不增加其他生活设施。
第七条
除特殊情况外,公务接待一般安排在区机关餐厅,实行工作餐制度,供应家常菜。一律不上烟、不上超标酒。并从实际出发能减则减,杜绝浪费。
第八条
副部级以上来宾用餐标准:早餐每人每餐不超过20元,午餐、晚餐每人每餐不超过50元。地市级以下(含地市级)来宾用餐标准:早餐每人每餐不超过20元,午餐、晚餐每人每餐不超过40元。大型会议、活动早餐每人每餐不超过20元,午餐、晚餐每人每餐不超过30元。
第九条
严格控制陪餐人数,一项接待只安排一次正餐接待,其余由各对口部门安排;陪餐严格按“对等接待”原则,10人以内的来宾安排陪餐人数不超3人,10人以上的陪餐人数不超来宾的1/3。
第十条
区属机关公务人员下基层开展公务活动,在边远乡镇确需安排就餐的,只在机关餐厅安排工作餐。用餐标准:早餐每人每餐不超过10元,午餐、晚餐每人每餐不超过20元。
镇(办)、村(社区)干部来区开展公务活动需要用餐由各对口单位负责接待,用餐标准:早餐每人每餐不超过10元,午餐、晚餐每人每餐不超过20元。
第四章
接待陪同
第十一条
严格控制接待陪同人员,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中、省、市领导来X开展公务活动,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协调确定我区陪同人员。本市及外地来我区参观学习的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察团,按照对等、对口接待原则确定我区陪同人员。
第十二条
区级领导下基层开展公务活动,由镇办领导对应陪同,不得多人陪同,不允许迎送。
第十三条
严格控制陪同随行车辆,各级领导来X开展公务活动,原则上只安排1辆陪同用车,不得安排其他车辆引路,严禁多辆公务用车跟随陪同。区级领导及部门多人出行开展公务活动,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和人员。
第五章
接待纪律
第十四条
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公务接待标准,建立健全接待范围、审批管理、登记存档、建立台帐、及时结算等制度。
第十五条 不得超规格、超标准、超范围进行公务接待;不得组织迎送活动;不得将来X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公务接待范围;不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严禁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第十六条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
国内公务接待费报销管理细则 篇6
国内公务接待费报销管理细则
一、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
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1、公务接待由委办公室统一安排、管理。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国内公务接待统筹安排。严格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擅自扩大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得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2、国内公务接待实行公函制度。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外出活动确需对方接待的,由委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做好登记备案,并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公务活动的内容、时间、行程、人员等。
3、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公务活动结束后,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由相关负责人审签,作为财务报销凭证。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人员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用酒情况等内容。
4、加强公务接待费审核报销。公务接待实行一次一结账,在批准的预算规模内,对有明确接待范围、对象和目的,经单
2列支其他支出。
2、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3、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逐步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
4、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5、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应当参照本办法实行单独管理。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国内公务接待38项禁令 篇7
11个禁止
严禁各单位借会议名义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 严禁套取会议费设立“小金库”; 严禁在会议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 会议用房不得安排高档套房;
会议用餐应严格控制菜品种类、数量和分量,安排自助餐,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
会议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 不得使用会议费购置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固定资产以及开支与本次会议无关的其他费用; 不得组织会议代表旅游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 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等 27个不得
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
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不得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
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
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不得清场闭馆。
接待费资金支付,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不得超标准接待。
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8
用餐的情况与作法
武汉市纪委 武汉市监察局
2007年第4期 ——特别策划
为了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用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等奢侈浪费行为,武汉市于2005年11月颁布了《关于规范公款接待用餐的有关规定》(简称“六条禁令”),中央制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后,武汉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改革的思路推进规范公款接待用餐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认真调研,出台“六条禁令”
制止奢侈浪费,规范公务接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效措施。中央和省市对此作过一系列规定,其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公款吃喝之风仍然屡禁不止。2005年6月,市委领导同志针对有些干部用公款相互吃请玩乐,甚至跑门子、拉关系等问题,提出在全市党政机关倡导“做事的文化”,明确要求从规范吃喝问题入手,抓一件成一件。为了整治公款吃喝,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调研专班,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在认真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规范公款接待用餐的有关规定》。
规范公款接待,既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难办的事情。为使制定的“六条禁令”既管用又可行,我们注意把握政策界限,做到“四个体现”:一是体现内外有别。主要是对本市各级党政机关的公款接待进行规范,对上级和本市以外的客人,则热情接待。二是体现公私分明。主要是禁止上下级之间,部门、单位之间借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吃请,禁止报销招待同学、同乡、战友及其他应由个人支付的餐费。三是体现区别对待。坚持工作日与重要节日庆典区别对待,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区别对待,招商引资与内部日常工作区别对待,除接待外宾、外商、港澳台同胞、本市以外客人,以及重要节日庆典活动外,工作日午间不得饮酒。四是体现宽严相济。对违反“六条禁令”的,以批评教育为主,以行政和经济处罚为辅。
抓好实施,推动“六条禁令”落实
武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范公款接待用餐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效促进了“六条禁令”的贯彻落实。
领导带头,发挥好表率作用。规范公款接待用餐,落实“六条禁令”,关键在领导干部。全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市委书记苗圩代表市委常委向全市干部群众郑重表态:市委常委一班人一定带头执行“六条禁令”,决不参加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在本市从事公务活动,回本单位就餐,确实赶不回来的,在接待单位食堂、内部招待所吃工作餐;除外事活动、重大庆典外,中餐决不饮酒,请全市人民监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机关落实“六条禁令”的公开承诺在《长江日报》刊登后,产生了积极反响。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班子也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作出带头执行“六条禁令”的承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500余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进行了公开承诺。
部门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了形成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不定期研究解决规范公款接待的重要问题。市财政局重点推进接待费改革,市审计局重点加强接待费的审计监管,纪检监察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区、各战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很多单位紧密结合实际,在治理内容上进一步扩展,在适用对象上进一步延伸,将“六条禁令”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全体党政机关干部,有的还扩大到相关事业单位,增强了“六条禁令”和治理工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落实的氛围。“六条禁令”出台后,武汉电视台在每晚黄金时段滚动播出规范公款接待的公益广告,制作相关专题节目,对规范公款吃喝进行跟踪报道。《长江日报》专题报道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办公厅带头贯彻执行“六条禁令”的情况,报道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六条禁令”的宣传和解读,刊登接待费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和成效。各单位普遍在办公楼道、大厅设置宣传栏、宣传墙报或在电子屏幕上宣传“六条禁令”。有的区还通过宣传车、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我们还制作了1.5万张印有“六条禁令”的塑料卡片,作为“警示牌”、“拒请牌”发放给全市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进行友情提示。
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行为
在整治公款吃喝工作中,我们坚持有纪可依,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原则,强化监督,严明纪律,维护了“六条禁令”的严肃性。
实行接待费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为增强各级党政机关公款接待用餐费开支的透明度,保证广大机关干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我市研究出台了《武汉市党政机关公款接待用餐费公示制度》,规定公款接待用餐费每季度向本机关全体干部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要将经营性酒店接待用餐情况、本单位召开会议的用餐费情况、专项经费中的接待餐费情况以及接待时间、负责接待的领导或部门、支出金额、接待和陪餐人数、接待事由等内容列入公示范围。每年最后一个季度还要公示全年的接待用餐费总额。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13个区、86个市直部门上报了公示情况。
加强巡视督查,构建监督网络。全市成立了19个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的市区两级巡视督查组,按区域、战线开展督查工作。各区和市直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督查组和工作专班,除了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或电子邮箱等,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外,还采取“听、看、查、讲”的方式,对所管辖范围不定期开展督查。有的还到经营性酒店进行暗访,如市公安局、市法院经常派督查车深入全市经营性酒店进行检查。同时,市区两级纪检监察部门还聘请了一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评代表和特邀监察员参与监督工作。各区和市直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还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交叉检查,相互学习借鉴,相互监督促进。
严明纪律,严肃查处违反禁令的行为。武汉市规定:对第一次违反“六条禁令”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扣发一个月目标管理奖;对第二次违反者,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半年目标管理奖,一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对一年内累计3次违反者,当年公务员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同时还规定: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屡查屡犯、影响恶劣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用公款吃请的费用,一律由当事人承担。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行为13起40人次,其中给予党纪处分8人(同时给予行政处分2人),组织处理32人;同时扣发1个月目标管理奖8人。我们还先后两次将查处情况向全市党政机关干部通报,警示党员干部不违规不“踩线”,打消少数人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深化改革,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公款接待用餐,治理一时不难,但长期坚持不易。我们在抓好整治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公务接待的长效机制。
明确思路,稳步实施接待费改革。在边整治边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接待费改革作为规范公款接待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确定了“总量控制、限额包干、节约滚存、超支自负”的改革思路。特别是实行了控制总量指标和分解包干相结合,对各单位接待费总额实行压缩控制,以前三年的接待用餐支出平均数下调10-20%,作为下一接待总额基准数。各单位按照这一标准核定基数后,再将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解,实行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约额度转存下一,从控制经费支出的源头规范公款接待活动。
以点带面,积极开展接待费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我们确定市政府办公厅、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审计局等10个单位为首批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按照基本改革思路在政策范围内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市纪委机关在限额包干、市检察院在制度配套、蔡甸区在总量控制、硚口区宗关街在职级对应和限额包干等方面的做法,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为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果,我们又确定市交委、市经委、江岸区卫生局、江汉区新华街等27个单位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已于2006年11月启动。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用制度来巩固改革的成果,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目前,全市各单位围绕公务接待的事前定额、事中审批和事后监督三个重点环节,制定和完善了定额制度、公示制度、接待审批制度,规范公务接待审批程序、接待标准,严格规范接待工作;正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要求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内部审计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对公务接待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市政府办公厅将执行“六条禁令”情况纳入绩效管理中;市委组织部将执行“六条禁令”情况作为干部考察考核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等,从不同的方面对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推进了全市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市规范公款接待用餐工作实施一年多来,综合效应初步显现。一是从政治效果上看,促进了勤政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六条禁令”受到党员干部的广泛认同,正常的公务接待机制正在形成,全市党政机关内相互宴请现象和工作日中餐饮酒等行为大大减少,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的廉洁意识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批主流媒体充分肯定并大力推介武汉市的做法。不少群众向市委书记和市长写信,或通过网络留言表示积极支持和热情拥护,社会反响很好。二是从经济效果来看,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据不完全统计,“六条禁令”执行头3个多月,各区和市直各单位公款接待费月均支出平均下降了46.6%。截至2006年底,全市各区及市直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用餐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2.3%。通过规范和治理,各级政府能够集中更多的财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三是从文化效果来看,倡导了正确消费理念。规范公款接待用餐不仅有利于机关干部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也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实行“六条禁令”以来,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中午到食堂就餐的多了,到外边应酬的少了;下午准时上班的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晚上回家吃饭的多了,到外边应酬的少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反对铺张浪费,进行合理适度的消费,正被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接受。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中央颁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逐步将接待费纳入预算管理,对总量控制由下指标向预算管理转变,对限额包干由分解指标向职务消费转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把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武汉市公务接待“六条禁令”
一、在本市以内从事公务活动,原则上不得安排和接受招待用餐。
二、在本市范围内,禁止上下级之间,部门、单位之间借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吃请。
三、禁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四、培训学习期间,不得用公款互相吃请。
五、除接待外宾、外商、港澳台同胞、本市以外客人,以及重要节日庆典活动外,工作日午间不得饮酒。
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9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公客接待工作,充分发挥招待所的窗口作用,树立良好形象,本着热情、周到、节俭的接待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一、接待对象
来我校进行公务活动的上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兄弟院校工作人员和其他宾客,按对口接待的原则安排接待。
二、接待原则
提倡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要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接待标准,不准用公款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与工作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赠送贵重纪念品、礼品。
三、用餐标准
1、接待厅局级领导(或教授级专家)及随行工作人员,工作餐不超过115元/人·天。
2、接待县处级领导(或副教授级专家)及随行人员,工作餐不超过90元/人·天。
3、接待县处级以下人员,工作餐不超过70元/人·天。
4、接待科级以下人员,工作餐不超过50元/人·天。
在接待中,要严格控制陪餐人数,陪餐人员与客人原则上按1∶4掌握。
四、接待办法
公务接待工作管理办法 篇10
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省委省政府、集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接待工作,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公务接待主要是指确因工作需要履行公关职能、加强沟通协调、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业务合作、组织召开会议等发生业务联系、出席会议、来宾来访、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指导的接待活动。
第二条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会计制度,全面加强接待费用预算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公司纪委核定的及月份控制指标,不得超支;实行标准控制,根据不同情况界定不同接待标准,不得超标;实行结算控制,公司综合办公室审核消费情况后,东山宾馆凭审批单及发票到公司财务部核销。大型接待活动由公司综合办公室统一结算。
第三条 凡属公司接待范围的领导(客人)一律在东山宾馆安排。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制度,机关部室需要业务接待时,要提前填写《接待任务审批单》,说明接待事由、接待对象人数、单位及级别、标准(金额)、活动天数等事 项,按照审批权限,报请公司相关领导审批。
第四条 公司综合办公室是公务接待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接待工作计划的制定,接待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协调,招待费的审核结算,并协调指导全公司的接待工作。各业务对口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提报准确信息,并按公司综合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做好接待工作。
第五条 接待就餐标准。就餐分为A、B、C、D、E、F类六个档次。
A类:一般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
B类:一般接待厅局级领导和龙煤集团领导; C类:一般接待县处级及龙煤集团部门领导; D类:一般接待上级或平级普通工作人员; E类:早餐(桌餐);
F类:自助餐(早餐,午、晚餐)。
各类标准价格可根据物价情况、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第六条 日常公务接待中一律不允许饮酒,特殊情况需饮酒的要请示公司总经理同意,按标准提供省内地产酒,绝不允许提供高档酒。
第七条 早餐原则上安排自助餐,如需桌餐须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午餐、晚餐原则上22人(不含22人)以上安排自助餐,22人及以下安排桌餐。
第八条 合理控制接待规格和陪餐人员。接待对象在10 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的三分之一,并在《接待任务审批单》上注明来宾人数、陪餐人数、就餐人总数,不得超标准陪餐。
第九条 接待住宿标准。由公司结算的住宿费用,标准将根据实际情况请示公司主要领导酌情确定;由来宾单位(个人)自行结算的住宿费用,按照本人规定的标准安排客房;大型接待活动住宿标准按照上级或公司领导要求确定。
第十条 接待工作程序:
1.拟定标准。接待对口部门向公司综合办公室接待室及时反馈信息,由公司综合办公室按照规定拟定接待标准,并将接待标准在《接待任务审批单》上标注清楚。
2.审核把关。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对拟定的接待标准审核签字。超标准接待,要经公司总经理批准。
3.协调落实。向东山宾馆反馈接待信息,接待对口部门与公司综合办公室协调配合做好接待工作。
4.费用结算。接待对口部门与公司综合办公室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对后,东山宾馆凭审批单和票据到公司财务部核销。
第十一条 严格履行接待业务审批手续,未履行审批手续的,所发生的公务接待费用,公司不予核销。坚决杜绝以对外接待名义安排系统内部聚餐或变相接待等现象,严格审 批标准,严禁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11
日期:9月28日,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
假设你是某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科员,办公室职责(虚拟)如下: 协助厅领导协调厅机关政务工作;负责综合性调研的协调工作。负责各市卫生局和直属单位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工作;负责来文来电登记、拟办、分办及督办;负责厅发文的审核、送审、编号、送印和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厅年度计划、总结和有关综合性材料的起草工作。负责厅务会议、厅长办公会议的会务、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的整理及编发;负责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会务工作和会议材料工作;负责卫生法制工作;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初审和上报备案工作;负责协助各处室起草地方性卫生法规、规范性文件;负责卫生行政复议、听证工作;负责卫生执法稽查工作。负责联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负责建议和提案的分办、办理和督办工作。负责来信分办、办理和督办工作;承办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背景材料:目前政务微博成为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推动社会服务的一个亮点,然而政务微博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同一单位微博在多个网站注册,名称不统一;管理混乱,没有专人负责;更新不及时,发布数量不均衡;网友提问没及时回复,互动性差等。
请针对以上材料拟定一个政务微博的管理办法;(200字左右)
2、背景材料:收到中央某部委文件,要求推荐某专项活动中的先进事例,不超过5人。
请列出该公文处理的流程;(200字左右)
3、背景材料:收到《XX公司关于设立xx医疗检验机构的请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规,经专家研究,拟同意该请示,但必须要达到甲乙丙丁等几条要求。请拟写批复。(300字左右)
第二题:材料写作题
背景材料: 1、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期间更有商家趁机抬价,市场秩序一片混乱。引起抢购的是两条消息: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
经查,3月15日中午,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随后,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16日,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抢购食盐的现象,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3月17日午间,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并协调各部门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18日,各地盐价逐渐恢复正常,谣言告破。
2、印度是唯一把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写进宪法的国家。正因为印度政府持之以恒的推动,特别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大力倡导,印度国民在摆脱殖民地枷锁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很快摆脱愚昧思想的枷锁,看到了知识的力量。
印度发动知识革命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让科学走出象牙塔,走进寻常百姓家。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让全民都具有“科学气质”被誉为“印度导弹之父”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位出任总统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致力于科普的总统,他直接领导印度的科普教育工作,亲自设计并大力推进“印度千年任务—2020计划”,目的是通过普及教育,鼓励更多的印度青少年,学科学、投身科技事业,通过科技振兴印度。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不仅奖励科技人才,而且还重奖普及科技知识的人才。1987年2月,印度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科普奖”,由国家科技交流委员会在每年2月28日(国家科技日)颁发。该奖励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奖励在科普方面或在提高人们的科技兴趣方面的成绩突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个人和机构;二是奖励媒体发表的、与本国科技方面有关的报道;三是奖励在推广科普和提高儿童科学兴趣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机构和个人。
印度还运用多种传播手段,把科学带到人民中间。其中由印度全国科技普教委员会发起组织的“科学万里行”活动就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科学普及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科普工作者分成若干小组沿村前进,挨门挨户走访,传播那些与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健康、饮水、环境、实用技术、识字以及破除各种迷信等。这项计划于1987年和1992年分两次进行,被称为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科普教育。据统计,全国有2500家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了这一行动,该行动覆盖了全国约400个地区的近4万个村子,近1/3的人口在这次行动中接触到了科学,并改变了以前愚昧的思想。
3、在中国科协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高级编辑、著名科普作家郭曰方指出,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这与当前我国科普人才缺乏、科普作品水平不高等都有关系,建议今后应把科普教育投入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指出,目前科普人才缺乏,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由于工作压力和科研压力,也拿不出时间和精力从事科普。从考评体系来说,发表中文文章都没有用,必须要发到国际知名期刊上,而做科普文章就更没有用了,因为科普作品不算科技成果。同时,搞科普工作甚至会被认为不务正业,科普作品参评的奖励也是凤毛麟角。郭曰方建议,今后应把科普教育投入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级主管部门对科普出版单位在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奖惩分明。中国科协或各个省市设立科普创作专项经费,重点扶持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或者对民生有重要价值的科普活动或者科普作品。答题要求:
1、根据背景材料,写出做好我国科普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及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600字左右)
2、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做好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建议。(600字左右)
2013年下半年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第1小题:卫生厅政务微博管理制度
(一)成立政务微博领导小组,明确政务微博管理方式,微博联络员、管理员,微博联络员负责联系各单位,微博管理员具体负责微博内容的发布、更新、回复。
(二)加强经费和技术支持,保障微博管理员、信息员必要上网时间,并为其配备必要办公设施。
(三)建立微博信息发布审核机制,针对不同发布内容规定相应审核流程。
(四)微博信息反馈处理机制,发挥微博服务群众的新措施、卫生宣传的新平台、民生信息的新来源等作用。对在职能范围内的投诉、咨询求助和意见、建议,要安排和协调有关处室、单位和有关市在24小时内进行回复,反馈受理和办理情况。
(五)各市卫生局、厅属各单位及厅机关各处室需每月提供微博素材。政务微博需每月定时发布。
(六)建立微博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收集研判带有苗头性、倾向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建立微博舆情处置机制,做到区别对待、分级处理、及时上报、妥善化解。
第2小题:
该题考察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的收文办理。结合厅办公室职责,该公文的处理流程主要为: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二)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五)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六)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七)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3小题:
该题考察了法定公文批复的写法。
XX省卫生厅关于同意设立xx医疗检验机构的的批复 XX市卫生局:
你局《XX公司关于设立xx医疗检验机构的请示》收悉。根据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及你公司的卫生发展规划,经组织专家论证和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XX公司设立xx医疗检验机构,类别为医学检验所,性质为营利性。
二、该机构须在接到本批复起1年内完成筹建,筹建完成后,由你局负责组织现场验收,达到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后进行登记注册,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请你局切实加强该机构的管理,严格执行医学检验所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并接受省级以上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保证检验结果科学、准确、客观。该机构的登记注册及日常监督情况及时上报我厅。
此复
2013年9月28日 XX省卫生厅
二、材料写作题
这里说下出题的背景。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是全国科普日(9月15日左右),2007年1月,科技部曾牵头发布《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2013年的下半年重庆遴选结合抢盐**事件考查了我国的科普工作内容。所以说,遴选考试还是考的很活,考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工作接触的东西,和普通的申论考试还是有区别的。
第1小题:
做好我国科普工作的意义:
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能够为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能够为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夯实群众基础;能够增强群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促进实现共同富裕;能够增加群众防灾避险的能力,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能够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能够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能够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能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目前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传播科技的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学科不平衡。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第2小题:
需要注意的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并且是如何做好青少年的科普工作。
(一)加强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完善以科协、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科普教育机制,健全以学校为中心的科普教育活动运行机制。使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责任到位,任务落实。结合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和社会科普管理组织资源,围绕共同的目标,形成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合力。
(二)突出重点,普及现代科学知识。重点向青少年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提高青少年的基本科学素质。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中提出的重点宣传普及内容写入中小学教材。发挥学校是科普教育主阵地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保障机制。将青少年科普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投入体系。
【重庆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10-23
2024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注意事项10-02
202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06-29
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08-19
重庆市公路管理条例08-13
202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07-13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10-27
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09-15
《重庆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暂行办法》05-15
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条例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