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

2024-09-13

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精选8篇)

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 篇1

1.所谓“道”,就企业而言,是指企业全体职工所表现出的与企业“同生死、共存亡”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所谓“将”,就企业而言,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决策者,他具有创新求实的精神,竞争奋进的意识,灵活应变的能力,是企业价值观的最大创造者,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人物。企业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问题,其核心是治众、同欲,其关键是选将、用人。(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2.《孙子兵法》中“文武”相济管理方法的独到之处具体体现在:把感情注入管理之中。孙子的感情注入,是把管理建立在上下级相互爱戴、信赖的基础上,建立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一方面,孙武强调“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对待士兵就像对待“婴儿”、“爱子”一样,上下一致,安危与共,同生死共患难。这种仁爱士卒的情感投入是古今中外治军的一条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譬若娇子,不可用也”。[4]指出爱但不要溺爱,骄纵部属,放纵管教,这样会丧失战斗力。这才是在管理中所注入的真正的爱的情感。为此孙武在《行军篇》中讲“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之行,则不可用也。”[5]大意是说:在没有取得部属拥戴的情况下管理和惩罚,他们会心中不服,心中不服就很难去作战;在取得部属拥戴的情况下,如不进行管理和实施必要的惩罚,也不能去作战。因此,既要用怀柔宽仁的手段去教育部属,使其心悦诚服,又要严格法规,用军纪军法去管束部属才能取得部属的敬畏和拥戴,战之能胜。(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3.美国资产阶级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的需要,即需要生存,解决饥饿问题;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即安全感、防备生理损伤等;第三层是社会的需要,即人为爱戴,希望给予他人和从他人那儿得到友谊,要求自己有所归属等;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心,受别人尊敬等;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实现自我成就等。这一理论,值得管理者借鉴。《孙子》在 2500 年前就把尊重人的需求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说是孙子以人为本管理方法的独到之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 篇2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 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 通过经营活动、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 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 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纳税筹划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在税负上采取漏税行为, 而是对企业的纳税方案采用优化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从而使纳税方案得到最优解。同时, 纳税筹划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税收筹划方面有所突出, 就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财务会计制度。在现代社会的企业运营管理中, 如果能把企业的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资金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与国家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纳税筹划, 定能够实现企业的税后增利, 同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但就现今的企业现状来看, 我国现今的税收筹划不管从理论高度的角度还是从实践深度的角度出发同西方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 本文将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运用税收筹划探讨这一思路进行总结和深入讨论。

一、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 简而议之就是在相关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资金分配利用等各个环节中的工作进行整体管理, 其核心是对融资进行决策、对投资进行评估和对收益进行分配。而税收筹划则是指企业纳税人在财务管理中所进行的一种符合一定的立法意 图而进行的减轻税率负担的合法行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税收筹划的运用必须在既定的投资理财环境中进行, 必须遵守税法和财务法规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税收筹划, 方可实现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盈利目标。

税收筹划, 是指纳税人通过合法的渠道, 通过对法律某些条款漏洞的破译, 以从中获取合法税后利益为目的税收筹划。言而总之, 纳税筹划的定义可概括为:纳税筹划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对国家税收法律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即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之前, 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现行税法的背景之下, 从企业的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资金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生产经营过程以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为基础, 对企业的各种筹划方案进行综合的优化方案选择, 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相关税收环境, 实现其企业经营得财务盈利目标。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2.1合法原则。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法和财务法规的相关法律、法规, 时刻关注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进行的变动。只有在履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 保障企业所设计的经营管理活动、纳税的优化方案得到税收主管部门的批准认可, 并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 如果在这过程中触犯了法律, 不仅仅要因为损害国家利益而受到惩罚, 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 当财务的处理方式与税法的规定不一致时, 应以税法为准。

2.2时效性原则。纳税人在对企业进行有关方案的税收筹划展开工作, 其根本出发点是要实现企业的预期的盈利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税收优化, 其目的做到节约税收成本。在现今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的管理者具备税收优化方案的筹划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要随时关注企业的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资金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等等。另一方面, 时效性原则的另一个要求就是税收筹划方案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这一根本目标保持一致高度一致, 即税收筹划不是以自己为目标进行筹划, 而是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利益目标, 这样也是符合企业经济逻辑学, 实现盈利目标, 这样也会容易通过企业税务部门的审核认可。

2.3节约成本原则。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收筹划的重要性, 财务相关人员在相关工作中也逐渐开始运用税收筹划。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环境下, 由于煤炭价格的下降, 39家煤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明显下降。所以节约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在经济市场上站稳, 就要比别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售出价格无法抗衡事, 就要从节约成本上做文章, 从根源上看, 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的管理范畴, 它的目标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所决定, 实现企业经营过程的利润最大化。

三、税收筹划的运用对策

3.1税收筹划必须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税收筹划降低成本费用实现企业的最终盈利, 即税后利润最大化 , 依此获取节约税收成本, 获取企业的整体盈利目标。这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得以实现:一是采取减少税费的税收筹划方案 , 即企业可以通过对税收成本的降低来实现利润的增加 , 从而提高资金回收率,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二是采用后期交税的税收方案, 通过时间上的延迟, 实现这段时间的资金收益, 从而获得企业的增利。不管采用哪种方案,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而进行的节约税收成本。税收筹划与企业的其他财务管理的决策一样, 同样也是风险与收益的并存。税收负担的减少并不仅仅等同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 只考虑降低纳税成本, 而忽略了因此才来的负面影响, 这时反而使企业的整体利益下降。换种说法, 纳税方案的最有标准未必就是税负最低的方案, 反而应该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纳税方案的实现, 实现企业与国家双赢。因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 , 只考虑减少税负而忽略掉企业的财务管理总体目标 , 这无疑不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 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这样就有可能会从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3.2税收筹划要体现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税收筹划的影响力体现在企业的投资过程、融资过程、生产经营过程、利润分配过程等等过程中。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如果忽略了企业的财务决策所引起的影响力, 那么很可能导致税收筹划失去了它的可行性和可执行力度, 并且出现严重后果, 导致企业的决策失利。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所考虑的因素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产品, 不同的国家的税收政策。融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所考虑的因素包括融集资金的数量、资金成本、资本结构、投资风险、融资租赁的利用等因素, 即如何使资金成本最小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一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 在灵活性和可操控空间上, 利用弹性余地进行盈余管理, 达到筹划的目的。例如在具体操作过程上, 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方法。在存货的计价上, 可在物价下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成本”使得应纳所得税减少"。而当在物价上涨时则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处理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时, 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法”这样就可以实现企业前期少纳税的目的, 这种方案对企业来说无肯定是有利的。

3.3税收筹划需考虑防范风险。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 而全球化使得这些危害被放大, 特别是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这种趋势下, 国内煤炭市场如何防范各种风险非常容易的收到广泛关注焦点。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科学掌握风险管理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 对企业风险进行系统防范, 从而达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减少风险、消除风险。在国家政策的变动、市场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自身经营的改变都会引起税收筹划风险的等级变动。

四、运用税收筹划的意义

在盈利能力方面, 适当的运用税收筹划, 可以是企业的资金得到合理的节省, 这样就实现的企业的盈利目的, 也可以使节省的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 已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样可以有效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引起偿债能力下降。通过税收筹划方案的实现, 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进而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 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额,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瞿从军.浅谈我国的税收筹划[J].会计之友, 2007,

[2]常继英.浅谈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J].太钢论文特刊.2007, (3)

[3]王鹏.企业投资决策中税收筹划的探析[J].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07 (8)

企业好成绩是总结出来的 篇3

曾有人问孔子,谁是最优秀的学生,孔子答道:颜回。人们问为什么,孔子答: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所谓不贰过,就是不在自己第一次摔跟头的地方摔第二个跟头;不在别人第一次摔跟头的地方摔第二个跟头;甚至不在前人第一次摔跟头的地方摔第二个跟头。

要做到“不贰过”,就离不开总结。

一个不善于总结的族群或社会组织总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个体最终也会被社会和组织所抛弃。小到组织基层的每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一言以蔽之,就是谁不善总结,谁就吃大亏;谁善于总结,谁就能不断进步。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总结?

首先,总结自己。自省是对自己昨天、过往的一种总结,在成功与失败、失误中寻找到规律,就形成了有益的经验,人们把这种经验称之为智慧。

1933年,蒋介石亲自组织和指挥的第五次“围剿”几乎把红军逼到了绝境。由于当时的共产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教条的指挥,红军遭受严重损失。1935年初,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总结了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小总结,小进步;大总结,大进步;不总结,不进步。”在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历史上,这样“大”的总结又何止一次。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提问:“我的水平为什么比你们高?”大家回答:不知道。任正非说:“因为我从每件成功或失败的事中,都能比你们多体悟一点点东西,事情做多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其次,总结别人的经验。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而言,经验是有限的;而对于一个群体而言,经验则要丰富许多。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人或其他组织的经验,往往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一个聪明的学生会经常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一个明智的企业会经常总结标杆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一个智慧的民族会经常总结其他民族的成败。

第三,总结历史经验。从“大萧条”的人人自危,到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中的全球合作,我们看到人类从历史中积蓄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能反射出我们今天应该走的路,也能帮助我们在这条路上少兜圈子,少摔跟头。

当然,在总结中需要注意,总结历史很重要,但历史不会原封不动地重演;经验很有价值,但相同的经验在不同的条件下也许就不适用。这需要一个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总结中,还需要把握这样几点:

第一,答案永远在现场。任正非曾说: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在总结中,尤其是高中层的总结,要注意花些时间多倾听一下来自市场的一线声音。这个一线,既包括企业组织在市场的一线人员,更包括客户的声音。

第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要重点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通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这是个很害人的话。所有人都应该首先做好本职、本岗位的工作。在组织中,高、中层以及员工,应该按照分工与职责,把总结的精力放在自己思想和工作上。

第三,解决行为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在解决思想问题上下功夫。在总结中,还有一个容易犯的倾向,是就事论事。

其实,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查找思想根源,是从根本上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保证。

第四,总结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执行。在总结中,无论组织、团队还是个人,都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李嘉诚先生是企业家的榜样。20年前,他曾这样谆谆告诫年轻的商业精英:当我们梦想更大的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么自我反省吗?

[编辑 方轶鸥]

度质量管理总结(建筑企业) 篇4

一、2013年质量工作回顾 2013年,公司上下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以“用户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为主题的质量提升活动。质量工作圆满完成目标,质量品牌进一步确立。2013年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特点:

1、完善质量、特种设备管理体系,确保体系运行舒畅。通过持续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特种设备管理体系,为公司质量管理、特种设备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组织7人参加了×××公司为期五天的QES体系内审员培训班,严格按照内审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特种设备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格项,及时整改,并举一反三,为质量管理体系、特种设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注重质量文化建设培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高度。通过在职工中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对质量的认知,采取各工程部各自专业培训为主、公司质量文化建设培训为辅的多种方式,加强职工的理论及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本对第二建筑工程部、锅炉工程部、金结工程部、机电工程部、机加工工程部等单位600余名职工进行了质量培训,主要内容围绕质量通病的防治、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质量验收规范的讲解、质量意识的培养等开展,各单位按照专业要求分别开展了内部的职工培训工作。

3、强化“双基“管理,工程质量稳定提升。积极落实以“基层”“基础”为主的工作思路,奖励基层质量优秀的单项工程。2013共计评选奖励优秀质检员27人次,评选出29个优秀单项工程,合计奖励45200元,直接面对基层单位的奖励激发了职工严 -1- 格按照规范施工的积极性,保证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提升。×××工程、×××工程、×××工程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自始至终严格控制质量,工程实体及观感质量、工程资料质量优良,为公司的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树立了管理样板。特别是施工的×××工程,在建设单位组织的质量、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全小区工地(共四家施工单位)的大检查及评比中,每次排名都是第一,连续四次获得流动锦旗。被×××县质监站选为施工质量优秀实体工程,×××县电视台进行了专访。

4、针对问题召开专题会,解决具体质量通病。质量通病的存在,看似不可消除、不可避免,但通过在职工中集思广益,在施工前、施工过程、施工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对质量通病的消除会起到良好的效果。2013根据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组织了钢筋焊接、预埋件专题会、观感质量专题会、竣工资料归档专题会等会议,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杜绝了类似质量通病的发生。

5、发挥焊考委、技师工作室作用,提高公司焊接技术水平(1)自主完成十一项×××集团新钢种焊接性能试验与焊接工艺技术研究,为×××集团降本增效做出了贡献 为及时完成×××新钢材焊接性能试验与焊接工艺技术研究工作,积极采取如下措施: ①人员方面 焊考委组织公司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焊接专业高级技师,并主动与大学焊接专业的教授导师密切交流,夯实了焊接理论分析。②设备方面 专门为焊考委成立了面积80余平方的专项焊接实验室,购进国内较先进的×××焊机、×××半自动气保焊机、×××两用逆变焊机、焊剂(焊 -2-

条)烘干箱、热处理器等焊接及实验设备,共投资40余万元,为试验项目提供了有力硬件保障。③工艺方面 工艺方案是新钢种研发与焊接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多次研制工艺方案,确保新钢种全面客观地性能评价,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信息。④材料方面 与×××焊材集团联合,成功开发了×××钢和×××钢两个新钢种的焊材,填补了国内空白。(2)配合×××公司完成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基层单位焊工技术考试委员会换证复审工作(3)组织编辑《××××》,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该《××××》是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新标准开展常用钢材焊接工艺评定梳理工作,共完成承压类焊接工艺评定9个、结构类焊接工艺评定11个,基本覆盖了×××公司常用钢材焊接工艺的需要。(4)推广焊接新工艺应用,提高焊接质量及生产效率 结合公司生产,在钢结构焊接工程中积极应用×××焊、×××焊焊接新工艺,新工艺的实施确保了焊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焊接效率。焊考委目前有4人取得相应的教师操作证书。(5)分期分批组织焊工培训,提高焊工综合素质 今年焊考委共培训焊工90人次,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3-

(6)组织×公司焊工比武竞赛活动 8月份,以焊考委牵头,成功的组织了×××公司第×届焊工竞赛活动,本次比赛以生产实际为课题,活动形式新颖,效果明显,深受领导及工程部的好评。(7)发挥技师工作室作用,解决生产施工焊接难题

分别为×××工程部制定特殊钢焊接工艺方案及×××管模焊接方案,协助×××解决焊接H型钢裂纹的质量异议,为×××工程解决焊接裂纹等技术难题。

6、开展多项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月”活动效果 组织质量攻关立项研讨会,各项目部、工程部成立质量攻关小组,立项多达24余项;组织了特种设备资料编制专题讲座及《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新标准规范学习;组织焊接技术及质量风险管理座谈会,研讨了焊接质量问题会带来的风险及如何将焊接专业打造成×××公司乃至×××公司、×××集团各专业中的龙头专业、拳头专业、核心力竞争专业,提出了成立协会、创办公司《焊接论坛》月刊、编制《焊接工程管理手册》等工作计划;组织竣工资料编制评比活动,15家单位的21份竣工资料参加了评比;组织2013优秀班组经验交流活动;20名获得优秀班组称号的班组长参加了讨论;组织质量管理视频交流活动;组织青年争创“十佳青年质量卫士”活动;组织了到×××等外地工程质量大检查。

7、加强特种设备安装管理,质量稳定上台阶。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装工作,严格管理,加强与×××特检分院的联系,进行及时的过程监检,特种设备安装质量受到× -4-

××特检分院的好评。

8、以工程创优为载体,打造工程质量品牌。×××有限公司120万t/a精品高速线材生产线工程获得省安装协会颁发的“鲁安杯”。×××申报省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过去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以抓实体质量为主,实体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内部工程量减少,外地工程增多,我们的工作重点应从实体质量监督转到了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上。

二、部分职工质量意识差。没有意识到质量决定我们公司的发展,关系到我们企业的生存,对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

三、部分职工综合素质低。对工程的施工工艺执行不到位,满足不了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二、2014年安全质量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2014年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措施:

1、强化体系运行质量,满足外部市场质量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检查,健全各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针对外部市场逐步扩大的趋势,加快相应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以适应外部市场的管理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力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以体系运行质量的提高,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为适应公司经营管理新形势,满足质量管理的新特点,根据需要修订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和操作行为、量化考核细则。将质量管控的重心下移深入到项目组、班组管理的基层。外地施工现场设立质检员直接跟质管科汇报。-5-

2、完善工作流程标准,编辑质量管理丛书。为规范和细化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制定质量管理丛书编辑计划,组织编辑质量管理丛书:《×××》、《×××》、《工程创优管理》、《工程观感质量管理控制》等。

3、深化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全员质量意识。采取揪住问题、案例研讨、原因解剖、责任考核等活动,重在全体员工中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在全公司上下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加压力抓质量的舆论环境。一是通过聘请外部、内部有经验的专家人员授课,有计划地组织外出培训学习和参观交流,加大对质量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致力于提高质检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现场检测能力。二是针对性地对焊工等操作人员进行岗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特殊工种确保持证上岗率100%。职工的专业素质、质量保证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三是通过评先树优、技能比武、质量座谈等活动,同时开展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激发员工多出好产品、多出合格产品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起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质量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充分发挥焊考委作用,提升焊接专业管理水平。继续巩固与×××技术中心的合作,争取水力用板和耐磨钢两个项目,力争拓展更多的研究课题。组织进行焊工培训及换证工作,完成个人操作法、专利等各项工作。加强与集团公司其他单位的焊接技术交流,推广焊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5、强化“双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持续提升 班组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础,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的班组建设需要,201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对班组的监督考核,鼓励各 -6-

单位的班组建设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涌现出更多优秀班组、优秀单项工程、优秀质检员,以推动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

6、强化观感质量管理,规避资料质量风险。全面抓好工程实体质量、资料编制质量。观感质量实行“样板引路”管理,统一工艺做法、细部处理等质量标准;督察考核工序施工工艺,以工艺保工序质量、观感质量;制定《质量通病治理管理办法》,系统治理质量通病,加强质量攻关项目的推进。通过案例剖析加强员工的资料质量风险意识,通过培训提高资料编制入档能力,通过考核强化资料质量责任,通过提升资料质量管理水平规避资料质量风险。

7、强化特种设备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强化特种设备质控管理,抓好过程质量监检,严格按照特检监检程序、特种设备体系程序制度控制质量安全,做好安检、调试、验收、交接工作。强化特种设备资料管理,理顺竣工资料编制内容、环节,落实资料质量责任,杜绝特种设备资料风险。

8、抓信息化建设,力求降本提效(1)利用OA系统及建立的质量公共电子邮箱,实施每周工程质量汇报制。(2)实现质量文件、影像资料的有效传递,一定程度上解决外地工程现场质量检查、监督不便的现实问题,并相应降低部分质量管理成本。(3)创建“×××”论坛,为大家搭建了交流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质量标准、管理技术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平台。(4)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开发,我们要对建设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将系统行为和形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及其时空表现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求解,然后进行纠偏校正,实

-7-

现工程建设质量目标的有效控制。

企业管理总结 篇5

1、企业的特点、分类、作用

特点: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

分类:

1、按照所有权形式不同: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2按照占用资源的集约程度:劳动密集型企业、劳资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3、按照企业的规模不同: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

作用:

1、提供产品或服务

2、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的渠道

3、缴纳税收

4、将利润进行再投资,创造财富

5、推动社会进步

2、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的定义、优缺点;

独资企业优缺点:

1、开办或结束企业很容易

2、做自己的老板

3、作为所有者的自豪

4、留下一份遗产

5、保留公司利润

6、没有企业所得税(只交个人所得税)缺点:

1、无限责任

2、有限的资金来源

3、管理上的困难

4、巨大的时间压力

5、较低的福利待遇

6、有限的增长

合伙企业的优缺点:

1、更多的资金资源

2、共同管理以及互补性技能和知识的整合3、更长的生存时间

4、没有企业所得税;缺点:

1、无限责任

2、利润分配

3、合伙人之间产生分歧

4、很难终止

公司制企业的优缺点:

1、有限责任

2、便于筹集资金

3、规模

4、变更所有者简单

5、易吸引有才能的员工

6、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缺点:

1、双重征税

2、规模大不利于快速反应

3、股东和董事会可能会发生冲突

4、启动成本高

3、什么是管理、特点;

管理: 是为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有效地利用人、财、物和其他资源的过程。

特点:科学性、艺术性、权变性、系统性

科学性:管理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人们可以利用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其管理活动。

艺术性: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艺术性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权变性: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系统性: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协调一致;企业受外部 环境的影响。

4、经理人的十大角色;

人际角色:

1、形象人物

2、领导人

3、联络人

信息角色:

1、神经中枢

2、信息传递者

3、发言人

决策角色:

1、创业家

2、问题处理者

3、资源分配者

4、谈判者

5、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技能

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概念:

企业:企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取赢利而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独资企业:又称单业主制企业或个人企业,它是由个人出资经营、企业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独自承担企业风险,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独资企业是一种自然人企业.合伙企业: 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制企业 : 又称法人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者投资,依法定条件和程序而设

立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

第二章:

1、战略的涵义与特征;

定义: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

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2、企业的战略结构;

公司战略(公司层次的管理者)-——经营战略(经营单位层次的管理者)——职能战略(职能层次的管理者)

3、企业战略类型,每一种战略的特点与使用范围

稳定型战略:特点:1企业对过去的成绩满意

2、业过去的战略是成功的3、企业以过去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没有创新)

发展型战略:特点:

1、企业比同行业的市场增长的快;

2、企业利润超过社会平均利润;

3、企业注重创新和差异化,而不注重成本领先

收缩型战略;略

概念:

企业愿景: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选择做正确的事。

企业使命:企业目的:一个企业存在的理由。

企业宗旨:一个企业长期的战略意向。

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

第三章:

1、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原则

2、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3、命令统一原则

4、权责对等原则

5、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原则

2、组织设计的基本问题

1、组织部门化

2、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3、直线和参谋

4、集权和分权

3、组织结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优缺点

直线制结构、职能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矩阵型组织、网络结构 直线制:优点:结构简单、权力集中、指挥统一、决策迅速

缺点:

1、由于直线指挥与职能管理不分,对领导者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

2、各层领导机构实行综合管理,无专业化分工,不易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3、在层次较多的情况下,横向信息沟通较困难。

职能型:优点:适应组织规模扩大,管理复杂的要求,形成了独立的管理层。

缺点:多头领导,管理层与职能层协调困难

直线—智能型:优点:保留了职能层,克服了多头领导的缺陷;缺点;职能层与管理层协调

有难度

事业部制:优点: 绩效导向型结构。既鼓励了事业部经理的进取精神,又使公司高层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与组织长远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问题;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缺点:各事业部自成体系,机构设置重叠,增加了总的管理费用。

矩阵型:优点:绩效导向,有助于提高责任感,而且有利于发挥专业化优势;缺点:各事业部自成体系,机构设置重叠,增加了总的管理费用。

网络结构:优点:

1、网络组织的最大优点是全球性的竞争能力;

2、劳动力的灵活性和挑战性。

3、是所有组织结构中最精干的一种。

缺点:

1、缺乏实际控制

2、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3、员工忠诚度较低

概念:

管理幅度:一个管理者能有效直接领导(指挥)下属的人数。

管理层次:一个组织所设的行政指挥机构分几个层面,即最高决策层下达一道命令传达到最基层需要几级传送。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如封建制)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人们通过分工协作组成的一种权责角色结构系统。

第四章:

概念:

市场细分: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

市场营销:是对商品和服务的定义、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规划并执行规划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交易更加便利,更能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

1、市场细分的标准、条件;

标准:地理因素(地理位置、经济形态、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因素(年龄、性别、收入、教育和职业、家庭、信仰)、心理因素(性格、生活方式、购买动机)、行为因素(购买时机、购买频率、购买数量、品牌忠实)

条件:

1、可衡量性

2、可进入性

3、可盈利性

4、相对稳定性2、5种市场覆盖面模式;

1、市场集中化

2、产品专业化

3、市场专业化

4、选择性的专业化

5、全面覆盖3、3种目标市场战略的特点;

(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最大的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最大的缺点是顾客的满意度低; 适用范围有限。如食盐、食糖等商品)

(2)差异性营销战略(最大优点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吸引更多的购买者。最大缺点是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如服装、鞋帽、手袋、饰品等商品。)

(3)集中性营销战略(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资源及实力选择某一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此制定市场营销计划。专业化经营,能满足特定顾客的需求。集中资源,节省费用。经营者承担风险较大。适合资源薄弱的小企业)

4、市场定位的方式、战略与步骤

方式:迎头定位、避强定位、创新定位、重新定位

战略:

1、产品差别化战略

2、服务差别化战略

3、人员差别化战略

4、形象化战略 步骤:明确竞争优势—选择竞争优势—显示竞争优势

第五章: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选、育、用、留

2、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

因事择人原则、因材器用原则、用人所长原则、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3、工作分析的概念、内容与方法;

4、员工招聘的来源于方法;(参考)

内部招聘:平级调动、工作轮换、重新招回原有员工、外部招聘:内部人员介绍推荐、上门求职者、劳务中介机构、5、人员培训的目标与方法

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根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面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技术和方法的总和。工作分析:所谓工作分析,是指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组织:组织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系统。

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它通过设计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 方法、分数等对面试者进行系统的结构化的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就是没有既定的模式、框架和程序,主考官可以“随意”向被测者提出问题,而对被测者来说也无固定答题标准的面试形式。

第六章:

1、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内容与目标;

含义: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内容:设计、运行、维护、评价与改进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环保

2、生产运作的作用;

1、作为一种转换过程

2、作为一种基本职能

3、作为一种管理的核心

3、生产运作的类型

(1)管理的角度:制造性生产、服务性生产

(2)过程特征的角度:大量生产运作、成批生产运作、单件生产运作

概念:

生产: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

批量生产:品种比较多,每种有一定的批量,生产运作有一定的重复性的生产

第八章:

1、供应链的概念、特点、类型;

概念: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特点: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类型:

1、根据网状结构分:V型供应链、A型供应链、T型供应链

2、根据不确定性的产品来源分:效率型供应链、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响应型供应链、敏捷型供应链

3、根据供应链动力因素的来源:“推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

4、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稳定的供应链、动态的供应链

2、供应链上的“流”;

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

3、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需求、回流、供应、物流、计划

4、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降低成本、改善客户服务水平、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共赢”

第九章:

1、企业危机的内涵及分类;

危机有五种内涵:危机即事故;危机即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机即危险性的结合;危机即预料和结果的变动。

分类:根据危机发生的成因:偶发性危机、结构性危机

根据危机发生的根源:外部危机、内部危机

2、危机对应6S原则;

1、速度原则(speedy):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不使其扩大、升级、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2、坦诚原则(sincerity):企业积极坦诚地与公众沟通,并且无论谁是谁非,都不要企图推卸责任。

3、权威原则(standard):企业不是自已去徒劳地解释或自吹自擂,而是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到前台讲话,使公众解除对自己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4、灵活原则(smartness):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危机事件的进展变化,原有的预案和既定措施要灵活运作,切合实际。

5、系统原则(system):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

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

6、情感原则(sensibility):站在公众和受害者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感受处理结果,扭转并改善企业形象。

3、危机中的四大公关主体

政府、公众、媒体、员工

概念:

危机:危机是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的情景。

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监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损害,将危机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的活动过程。

第十章:

1、领导者权利的来源;

正式权力:法定权力、奖励权、惩罚权

非正式权力:个人魅力、专长

2、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任命式的,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或处罚,影响力主要来自于正式权力 领导者:任命式或自发产生的,可以不用正式权力影响他人

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但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

3、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景理论的具体内容

领导特质理论:某些特质对有效领导非常重要,但并非都是必要的,如:努力进取、自信、领导动机、才智、诚实和正直、业务知识

领导行为理论:具体理论有领导四分图理论、(关心人和关心工作)领导方格理论(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情景领导理论:权变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概念:

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 篇6

我们知道,文化虽然可分为三块内容,但其中,这三类的“文化”又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渗透的。也就是说,物质的文化可以延伸到行为和精神层面,行为的文化可以物质和精神层面,而精神的文化更离不开物质的载体和行为的体现。比如,谈到物质文化,必然涉及使用这个物质所引发的行为以及相关的精神影响;再如,文学、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但如果没有具体的物质载体(如书本、舞台等等),这些精神也难以传播。也就是说,无论说到哪一类的文化,都无法脱离与之相关的其它两类文化。因此,文化建设的过程就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相互融合?

第二,过度重视精神和层面形象层面,忽视了文化建设的制度和行为层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上述问题的延伸。很多企业的所谓文化建设,就是提炼总结一些理念,然后去“宣”和“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就能够让员工记住、让员工执行;此外,很多企业也做了形象设计和实施;再就是员工的关怀,过过生日、发点儿咸带鱼什么的。所以,许多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只是关注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形象层面的,对于行为与制度的东西关注不多,或者压根儿认为这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事儿。同时,即便在精神层面的“建设活动”,也仅仅流于宣传教育的形式。

说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一个人有病了,你是仅仅从精神上鼓励他、替他遮盖病容?还是督促他去医院,赶紧治病救人?我们都知道,重要的是后者。企业文化也是一样的。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毛病,就是败坏文化的重要来源,企业有毛病时,仅仅教育和遮盖是没用的,必须从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发现病情、分析原因,找出治病救人的办法。同样,一种新文化的产生,也是一个从实践中“做”出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喊”出来的,无论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都是如此。

所以,只重视所谓思想教育、物质形象和简单的生活关怀,是我们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误区。长此以往,一些从业者认为,这些活动就是企业文化的常规活动,但做来做去还是无法产生良好的“文化建设”的效果,弄得自己也不满意,员工觉得你虚虚呼呼、可有可无,领导也很不高兴。

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 篇7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品牌、标准、信誉、服务和效益为重点, 围绕“质量提升”, 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 努力把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提升到新水平, 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0]05号文件、国家质检总局 (2010) 国监任字第03068号、第03069号、第03070号任务书的安排及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地方墙改办等有关部门的委托, 2010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705家生产企业的885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分别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和国家监督抽查等各类抽查和检查, 为了总结好各类抽查和检查工作, 表扬先进, 交流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 加强行业质量监督和管理, 促进我国的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进一步推进和保障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和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召开“2010年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分析总结会”。在此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向鼎力协助支持这次会议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委托工作部门、协会、信息网及各类生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与会代表及热情支持我中心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受检企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质检机构、各级协会及信息网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向各级同仁们表示亲切的问候。祝大家事业兴隆、工作顺利。

现就2010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的各类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情况及结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分析。

1 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检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0]05号文件、国家质检总局 (2010) 国监任字第03068号、第03069号、第03070号任务书的安排及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地方墙改办等有关部门的委托, 2010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的705家生产企业的885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分别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和国家监督抽查等各类抽查和检查, 受检企业约占全国生产企业近0.8%。抽查产品分为: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烧结类、混凝土、蒸压加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类) 、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复合保温砖 (烧结类、混凝土类) 、瓦 (烧结类、混凝土类) 和道路用建筑材料 (混凝土类、烧结类) 、隔墙板 (GRC、工业废渣、轻质墙板) 及烧结装饰板等十类16种产品, 抽查区域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 受检企业分别隶属于多个部门。

1.1 新型墙体屋面材料产品国家监督抽查

为了更好的促进和规范我国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进一步推进和保证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 国监任字第03068号、第03070号、第03069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委托书的要求, 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牵头组织, 会同国家建筑装修材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以下简称辽宁院) 、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以下简称上海院) , 于2010年第3季度对新型墙体材料中的发展最快的节能型和以往抽查问题较多的砖类和砌块类产品进行国家监督抽查和跟踪监督抽查, 实际共抽查了119家企业的119个产品, 抽查企业分布于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贵州共14个省、市, 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0.4%。经检验和综合判定, 合格企业数为100个, 合格的产品数为100个, 实际企业数抽查合格率为84.0%, 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0%, 明示标准符合率为84.0%, 强标合格率为84.0%。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4.0%, 产品销售额合格率92.3%, 加权抽查结果合格率为92.3%。本年度国家监督抽查抽查涉及的产品是新型墙体材料中砖类和砌块类两大类产品, 其中, 砖类产品抽查61个, 合格53个, 抽查合格率为86.9%;砌块类产品抽查58个, 合格47个, 抽查合格率为81.0%;砌块类产品出现1例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超标现象。

1.2 认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受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委托,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依据GB/T 21149-2007《烧结瓦》对嘉泰陶瓷 (广州) 有限公司的2个烧结瓦产品进行了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监督检查, 经型式检验全项合格, 达到国家产品质量认证要求。

1.3 委托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检查

受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0]05号文件的安排和委托,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依据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GB 13544-2000《烧结多孔砖》、GB 13545-200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200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21149-2007《烧结瓦》、GB/T 21144-2007《混凝土实心砖》、GB/T 4100-2006《陶瓷砖》、GB/T 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B 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JC/T 746-2007《混凝土瓦》、JC 943-2004《混凝土多孔砖》、JC/T 446-2000《混凝土路面砖》、GB/T 23451-2009《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C 680-1997《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和GB/T 23449-2009《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GB 11945-1999《蒸压灰砂砖》、JC/T 239-2001《粉煤灰砖》JC 238-1991 (1996) 《粉煤灰砌块》、JC/T 862-2008《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JC/T 698-1998《石膏砌块》等标准,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于2010年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对全国的586个生产企业的766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分别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地方委托检查及新标准执行准备情况检查, 561家企业的741个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抽样合格率为96.7%, 抽查企业合格率为95.7%。

上述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全年进行的三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检查的705家生产企业的885个产品, 经检测, 有661家企业的841个产品分别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抽样合格率为95.0%, 抽查企业合格率为93.8%。主要产品品种统计:烧结普通砖产品合格率为87.8%;蒸压灰砂砖产品合格率为86%;烧结多孔砖产品合格率91.6%;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产品合格率为95.6%;混凝土多孔砖72.7%;混凝土实心砖86%;瓦类产品合格率为100%;道路广场砖产品合格率为96.6%;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产品合格率为100%;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100%;隔墙条板产品合格率为89.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合格率为81.0%。

2 2010年度抽查及检查的结果呈现的特点

产品质量今年总体质量于去年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砖混凝土多孔砖类略有下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下降较大, 瓦类持平, 其他各类有所上升。

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较高, 如3季度国抽分别为92.9%、90.6%, 其中, 国有、中外合资、外资和联营性质的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均为100%;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较低, 为79.5%, 其中私营 (含个体) 、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分别为68.8%、79.5%。

各类产品抽查合格率均有所上升, 但混凝土多孔砖 (属砖类) 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属砌块类) 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大幅下降, 如3季度国抽均低于平均水平, 分别为72.7%、81.8%。

不合格企业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均属节能性或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等安全性能方面的项目不合格, 占不合格企业总数的100%, 其中有个别企业同时出现2~3个项目严重超标。且出现1例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现象。

3 不合格产品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

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能不过关。如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的19家不合格企业中有6种砖类、7种砌块类产品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能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的产品强度项目实测值仅为相应标准规定值的40%, 抗冻性项目出现试样分层、脱皮和断裂, 此类缺陷会使得砌体达不到预定的强度, 且抵抗自然界环境风化性能较差, 该类产品对建筑工程而言等于埋下了严重质量隐患, 将导致建筑物严重损毁。

节能性技术指标不达标。如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有2种砖类、6种砌块类产品孔洞率、密度等级、导热系数等反映产品节能性技术指标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的产品孔洞率项目实测值仅为相应标准规定值的72%, 干密度实测值超标约28%, 导热系数实测值超标约6%。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所用材料的节能, 主要材料节能性不达标, 对节能建筑方面的应用影响要么拆除另选材料, 要么大量增加成本进行外墙外保温处理, 这不但加重了我国建筑节能的成本, 而且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总体方针。

安全性指标有隐患。如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本次抽查中有1种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直接影响人身生命健康安全, 这类指标缺陷对人身生命健康安全危害极大, 不能用于建筑物主体结构。因此在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提倡利用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同时, 必须要加强原材料选择把关。

4 目前行业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企业短期行为严重, 过分追求产量, 忽视质量。近几年来,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极为迅速, 其产品生产企业数、产品数、产品应用数量迅速扩张, 特别是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较差, 为了节省成本, 偷工减料, 减少工艺环节, 降低了产品品质, 不但影响到了新型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和也严重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 如3季度新型墙体材料四大类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数据表明:四大类产品检测项目均有不合格现象, 说明造成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尤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的问题频出。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水泥加量少, 蒸压加气混凝土产品蒸压时间不够及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小型企业重数量、轻质量。

技术、工艺装备落后, 部分新办企业的技术水平尚不过关, 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多数小规模企业多方面投入不足, 生产现场技术力量匮乏, 从业人员多为流动性很大的临时工, 生产出大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就不难理解了。不少企业管理混乱, 工艺纪律不严, 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导致生产稳定性差, 如近三年新型墙体材料砖类、砌块类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数据表明:相对传统的砖类产品由于近几年国家墙体材料整顿改革力度较大, 生产水平及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抽查合格率提升幅度很大, 接近10个百分点。相反发展较快的砌块类产品, 由于从业技术人员奇缺及装备跟不上工艺要求, 技术水平很难过关, 抽查合格率波动很大, 降幅近6个百分点。特别是混凝土多孔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两类非烧结制品合格率始终徘徊不前, 工艺技术环节欠缺和从业技术人员缺乏是重要原因。

建筑节能要求不严。我国的墙体材料特别是建筑物, 过去一直没有节能性指标, 近期我国宏观战略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及节能型社会的要求, 建筑节能逐步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功能性指标要求, 建筑规范及政策法规都已陆续颁布, 但实际情况与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 尤其工地进场材料复核验收环节, 未严格按照见证取样程序进行把关, 供货企业自行送检的现象占绝大多数。有些地区根本无视这方面要求, 使得新型墙体材料市场经营环境公平缺失和混乱, 建筑节能的把关和要求根本无法到位。

部分地区的总量失控, 形成恶性竞争。盲目听信宣传介绍, 对生产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的认识不足, 项目上马跟风现象严重。市场形势见好就拼产量, 市场形势不好就低价倾销的现象在某些地区比较突出, 造成低档次产品供大于求, 也对当地业已形成的新型墙材发展势头产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如部分地区的混凝土多孔砖产品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

行业质量管理和约束机制乏力。我国的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属国家推广应用的基础材料, 因此要使这些生产企业和产品健康有序地发展除了必要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引导外, 提高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意识, 增强行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这个以乡镇企业为主流的墙体材料行业严重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及约束手段的制约, 生产许可证及强制性3C认证也未开展, 使得行业无序竞争的现象十分普遍, 产品质量波动则更大。这一阶段中政府有要求了, 监管加强了, 则质量差的企业倒闭的倒闭、歇业的歇业。如近几年监管较严, 前些年不合格的企业大部分都倒闭了, 产品质量及达标率则出现上升, 过一段时期重心一旦转移, 这些企业又会复苏, 产品质量又开始下滑。

5 目前行业要加强的工作

5.1 树立行业宏观管理概念, 强化质量监督

目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国办发[2005]33号) 精神, 随着“禁实”工作力度的加大, 墙改工作已经进入了二次飞跃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方针已明确为:应“以政策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目的,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主导产品为重点, 城乡分类指导, 全面推进”。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综[2007]77号《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已明确了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调控措施和《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现阶段的迫切问题是, 各地的行业管理及墙改工作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地新型墙材的主导产品, 结合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组织技术应用规程、图集等编制或推广示范建筑等, 以此作为宏观管理、整体规划的重点和突破口, 给本地区的新型墙材企业提供足够的信息导向, 为本地区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指明道路, 同时建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行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及3C强制认证等措施。在质量监督方面, 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好质量抽查后处理工作, 工商、税务、工程监督等执法部门, 应积极采纳质量监督管理和行业主管的建议, 对质量较差或无生产保证能力生产企业采取必要的行政职能进行控制, 这样才能加强政府监督力度。

同时,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还需要调动各级不同部门协同配合, 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特别是专业研究设计院所、协会、质检中心、墙材信息网等熟悉行业发展最新动向的窗口单位, 让他们发挥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协助政府做好部分职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质量监督、行业管理工作理顺, 在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的宗旨下为墙材行业的质量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2 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监管力度

我国的建筑节能反映了我国下一步的能源政策, 可以说是我国宏观战略实现的关键, 近期建设部连续出台了建筑节能政策, 并且派出了部分督查组进行建筑节能检查, 但并没有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还需要切实制订相关的建筑节能以及材料的监管措施和要求, 并成立相关机构如质量监督节能部门, 严把建筑节能关和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质量关。这样才能落实到位, 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质量的提高。

5.3 堵住城建使用和监督部门的暗流

许多城建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片面追求利润, 购买质次价廉材料, 不进行材料质量验收。特别是对产品的全项性能指标检验,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几乎不借鉴专业产品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 一般也很少作为工程验收的考核内容, 造成“重工程复检、轻型式检验”的现象。有些企业也趁机以不正当方式销售产品, 严重破坏了质量制约的公平环境, 使重点骨干企业深受其害。

为此, 建议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各级管理部门应共同加强建筑市场的工程原材料的产品质量管理, 特别是应借鉴专业产品质检机构的全项检验结果作为工程验收考核内容, 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法规条例实施。只有这样, 才能堵住中间环节的暗流现象, 保证供应单位工程原材料质量稳定, 前后如一, 进而强化市场质量制约, 保障各类工程建筑的最终质量。

5.4 企业应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把关, 完善检测手段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把关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 也是杜绝恶性质量事故的关键 (如A类严重缺陷项目超标) 。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来说, 就是在原材料质量、原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或养护及成品分检等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这是提高半成品率和成品率, 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5.5 企业应树立大市场观念, 努力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技术装备的投入, 加大技术进步的步伐, 靠新出强, 由大变强

这就需要企业更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企业运行机制和体制上创新, 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都可以吸收借鉴, 首先从重视吸纳人才和拓宽融资渠道入手。

5.6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加强行业形象及行业产品质量的宣传力度,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在国家质量振兴工作中运用和发挥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的监督工作,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质量振兴事业, 鼓励企业生产高档次优质产品,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名牌产品, 形成全社会重视产品质量的环境。建议对此类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3C强制认证制度, 充分运用和发挥舆论宣传、监督作用, 加强宣传力度, 特别是加强行业质量及重要性宣传, 加大力度宣传那些质量好、产品优、档次高的优良产品及生产企业, 曝光那些档次低、质量差的劣质产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地方有影响的重点报刊等进行广泛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 为企业及行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环境。各重点生产企业也应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给予的荣誉及称号, 在产品销售方面做好宣传工作, 为企业自身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及品牌环境。

6 目前我国砖瓦行业现状概况及先进企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我国第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 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也十分瞩目, 提高型JZK60/60、50/45等不同型号的挤砖机及大型挤砖机JZK70/70-25 (小时生产能力25000~30600块) 、JZK75Y-35型等装备已逐步在行业推广应用, 配套的湿式轮碾机、切、码、运设备和自动上 (下) 架机组系统等设备已经完善, 制砖生产用机器手也逐步开始在行业应用, 平吊顶宽大断面隧道焙3.3 m、4.6 m、6.9 m、9.2 m、10.3 m等砖瓦焙烧窑炉已在行业正常运行。节能技术 (干燥余热利用技术、焙烧窑炉密封技术、焙烧窑炉保温技术、干燥室保温密封技术、电机无功就地补偿技术、电机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风机技术、节能真空技术、内掺燃料均匀供给技术、窑门密封技术、窑炉节能测试技术等) 也已在行业广泛推广。“热风旋风”及“微波”干燥技术、全煤矸石砖厂余热发电技术等也日趋成熟, 并开始在行业实施。特别是新疆城建的全自动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的投产, 我们行业又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行业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发展和整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墙体屋面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一批技术瓶颈取得重大突破,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和装备蓬勃发展, 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已摆脱了产品的局面, 逐步形成多元化产品发展的态势。

今年, 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我国部分地区建筑市场的逐渐回暖, 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转型进一步加快, 技术更新、技术进步、工艺及生产设备的提高和改造更加迫切, 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满足新的建筑市场的需求的产品更是紧俏, 特别是满足新的建筑节能需求的产品已是行业各企业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策的实施, 墙体屋面建筑材料行业目前已经走到一个非常的转折时期。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技术装备及生产水平, 推行科学化管理, 积极生产适应目前市场需要的节能、节土、利废、环保, 提高施工效率的轻质、高强产品, 才能跟上目前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及国家发展的需要, 行业整合及淘汰更加迅速, 行业各级人员应迅速动员起来应对好目前的市场及环境, 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度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检查工作, 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法规、规范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外, 同时仍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人员状况、常年生产的主导产品、固定资产总额的增长、主要生产设备、产量、经济效益、生产成本、土地复垦、安全生产状况、管理基础、试验室状况、文明生产、税利和资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目前, 行业在各方面转型加快, 行业重组加剧, 一部分企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技术装备及技术投入进一步加大, 一部分企业已显现龙头趋势, 并逐步形成产业带头人, 另一部分低档次、装备差、质量差的生产企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限制下正逐步被淘汰出局。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已逐步向性能稳定较好的产品方向过度, 行业进一步优化, 品质也开始朝高端产品转型。

今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检查同样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产企业, 如北京明珠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国环页岩制品有限公司、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晨砻建材分公司、大连太平洋砖制品有限公司、辽宁省黑山县第一建材厂、吉林省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双鸭山东方墙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空心砖厂、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厂、上海楼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省常熟市大象建陶有限公司、大胜窑业建设开发 (厦门) 有限公司同安砖厂、淄博乾龙琉璃瓦有限公司、河南省济源市众信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湖南省衡阳市迎龙硅酸盐制品有限公司、嘉泰陶瓷 (广州) 有限公司、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包家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海南省海口市长昌煤矿红砖厂、重庆金诺建材有限公司、成都市永兴彩瓦有限公司、贵州省都匀长鑫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咸阳周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西安东凯建材有限公司、新疆疏附县华林建材厂等, 这些企业的领导及一线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都较高, 许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特点,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艺要求, 基础管理工作十分扎实, 大部分企业的计量、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了验收, 而且在生产中道道严格把关, 处处落到实处, 企业人人关心产品质量, 个个重视产品质量, 积极加强人员培训, 学习、总结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各方面人才, 并开始完善和建立企业检验室, 加强各方面特别是工序的质量管理和出厂产品的质量控制, 企业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系统已初具规模, 产品以良好的质量信誉取得了用户的信任和满意。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也得到了外商的好评。在利废、土地复垦、能耗、安全文明生产、税利、资信、经济效益等方面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并连续几年在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抽查中质量优异, 在当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010年度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抽查中, 这些企业均达到了全项合格, 在此给予表扬, 以资鼓励。同时, 在这次会议及会后, 也将加大达标企业的登报宣传工作及宣传力度, 并将建议各地建筑使用部门优先采用这些企业的产品, 给这些质量好、能力强的生产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生产企业,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已建议落实了职能部门及监管部门对其的整改工作, 同时也建议这些企业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 逐个认真整改, 积极克服, 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求效益。

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新的一年工作的重心

根据行业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新的一年里将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这个工作的重心,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国办发[2005]33号) 精神, 为了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有效实施节能减排、利废、环保等政策, 将着重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及地方委托的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项抽查及检查考核工作, 特别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安排的国家监督抽查任务、专项以及行业检查任务, 同时承担好地方各级部门、行业协会安排的委托检验工作, 完成好对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 (包括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瓦、混凝土瓦、道路广场砖、轻质墙板、蒸压灰砂砖等) 生产企业的抽查、检查等工作。

2.加大力度、积极配合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做好企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及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推动行业贯彻实施ISO 9000标准, 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并充分运用各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做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并是配合建设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做好推荐建材产品工作,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品牌环境, 为行业的质量振兴、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中心加大力度组织对新国家标准的宣贯学习, 加快新标准的实施, 为企业和行业正确实施新标准做好工作。

4.中心将继续加大力度, 逐步建立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及委托工作部门的工作。

5.行业技术立法机构——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将加大力度促进行业标准化工作, 特别是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的标准化工作。

6.继续进行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质量监督先进评比工作。

7. 中心将继续加强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工艺及技术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 特别是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科技应用的推广和开发。

8. 设在中心的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节能评价检验测试中心将进一步协助国家做好节能窑炉的测试评价工作及利废节能的免税工作。

9. 中心将继续加强各种热工及产品检测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为生产企业提供有效、便利的生产控制及检测仪器设备。为行业的质量提高、质量振兴而努力。

2010年度的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抽查工作得到许多部门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重庆市墙材协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大连市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吉林省建材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建筑砌体分会、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一站、河北省墙改办、唐山市工信局建材管理处、青县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协会、浙江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西省墙革办、福建省新材办、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协会、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长沙、株洲、郴州、衡阳、湘潭等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湖南省郴州市建材科研所、广西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广西墙材协会、广西建材产品质量检验站、成都市墙体材料工业协会、贵州省建材产品质检站、宁夏建材产品质检站、宁夏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甘肃建材产品质检站、新疆建材质检站等部门均派人出车协助工作, 使得本年度抽查考核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深表感谢, 同时建议给予表扬。

这次会议在协办下, 并得到了许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支持, 得以顺利召开, 在此深表感谢。

企业质量管理的总结 篇8

如果说在2004年AMD的64位x86技术吸引了IT的注意力,那么2005年是去年布的这步棋使AMD开始收获的一年。2005年4月,AMD将其Opteron服务器CPU从单核转向双核,通过与4路服务器相同的引脚数和功耗,清除了其迈向8路服务器的障碍。对开支很精打细算的用户,被这种只占用一个机架单元的服务器所打动,而AMD也由此使自身在x86服务器市场上的份额越过了10%的门槛。

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往往需要一个比较迟缓的过渡过程的IT市场而言,AMD的技术获得成功实属不易。AMD获得显著的市场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用户在选择x86服务器时,CPU的时钟频率并非关系指标,实际上,诸如购买和运行成本、可扩展性、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才是影响选购决策的更重要因素,而这些是AMD的技术所擅长的。

AMD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它在技术的任何领域都与Intel进行了针锋相对、不留余地的较量。例如,Intel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注在其具有更高数据带宽、并且具有向后兼容特性的PCI Express扩充总线上,将其作为一个显著卖点进行宣传,不过AMD的服务器没用多长时间就将PCI Express总线进行了标配;Intel一向引以为豪的在前端总线时钟频率方面的优势,只有在与先前的Intel架构相对比时才能显现,AMD的服务器则将前端总线功能集成到了CPU中,使Intel的技术优势逊色了许多。

在2006年,4核CPU的出现、硬件支持下的虚拟化、Intel垄断势头的削减等事件的发生是确定无疑的,不过AMD和Intel之间的壕沟战将可能对它们各自的产品发布计划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出于竞争的需要,它们都将保守更多的商业机密。我们预计第一和第二季度基本会按原计划发布产品,但第三季度以后将依然是悬案。Sun的低功耗、低时钟频率产品Ultra SPARC T1(研发代号为Niagara的8核、32线程CPU)的登场也预示着Intel将在2006年的跟进。同时运行的多核和多线程使每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运算任务更多,而更低的时钟频率意味着芯片散热方面的压力得以缓解,Intel在这方面提出的目标将使用户受到实惠。此外,Intel还将在其落后的数学运算性能方面进行加强,并且它在大容量缓存、单芯片上集成的内核数量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将使其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领先。

与此同时,AMD也不甘示弱,Intel将逼使它在单颗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内核;除了竞争内核的集成度,AMD还将在内存控制、I/O总线和CPU连接方面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优势。AMD在2006年有望抢占服务器市场的20%份额,而在桌面计算领域甚至达到更高的比例;此外,随着AMD与ATI和nVidia等厂商的紧密合作,它还有可能在本年度将直接支持其HyperTransport技术的外设产品制造出来。

最终,一旦AMD和它的主要OEM客户看准了市场,它将有能力帮助服务器厂商在3U厚的尺度上制造出32路Opteron服务器产品,而其电源消耗状况只与现有的8路服务器保持相当。虽然Intel和AMD在竞争中将越来越多的王牌提前藏了起来,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悬念,不过在2006年和2007年即将出现的一个趋势是明显的,那就是随着x86架构在市场上的持续上扬,围绕着该架构在技术和价格上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厂商们准备下一代硬件

IT部门通常愿意继续使用已有的操作系统,不过事实上往往在厂商和系统咨询商的各种说服和推动下被迫接受不断更新的版本。

在4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发布的推动下,Linux 2.6内核在2005年得到持续加速发展。最新发布的一个Linux产品——Ubuntu,由于承诺提供一个商用级的操作系统(并不像其他产品那样将商用版本的企业功能剥除掉)而很快受到大量用户的青睐。Sun公司通过Solaris 10为其x86和SPARC服务器提供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利器,并以此对64位x86平台上的Windows和Linux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微软在过去的一年里也显得格外忙碌,致力于出台众盼已久的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XP的64位版本。

当所有这些新亮相的操作系统都将精力投注在加强稳定性等技术特性上的时候,只有Apple的OS X v10.4 Tiger把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上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作为诉求点,并且匠心独具、成效显著。该版本无论从系统内核还是到浏览器界面,都使Apple的Mac服务器非常易用,甚至到了能让一个老奶奶都可以得心应手的程度。而且,Tiger版本的功能也非常出色,当它最初以单独的桌面操作系统发布的时候,许多迷人的新功能特性就是针对专业用户而设计的。

Tiger版本的Spotlight(聚光灯)文件搜索功能基于元数据、使内容透明化、深入而且快速,将它用在只有几百个文件的系统中显得有些浪费,但对于零碎文件成堆、而且手工管理文件能力较差的专业用户而言无疑是个极有用的助手。Spotlight能以飞快的速度扫描数量庞大、格式类型丰富的文档的内容和元数据,并且在每次搜索任务中还能将E-mail、日历和通讯簿等内容包括进去。

此外,工作在客户端系统上的Day-to-day功能不仅用于处理日常信息,还对信息提供从一个工作流程提交到下一个流程的通道;Automator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这样的便利:仅仅通过一步桌面点击工作流程,来实现抓取并保存通过应用软件的多个操作过程。

上面所说的仅仅是该版本操作系统的客户端应用的特点。服务器版OS X Server v10.4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独树一帜,是功能全面、风格独特、扩展性优良、开放和基于标准的商用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操作系统集成了最好的商用化开发源代码服务,在一个管理界面非常友好的GUI里提供本地和远程管理,监测硬件、服务和客户端系统状态。用户如果在该版本里没有找到想要的功能,还可以去源代码社区找回来自己添加进去,或者从其他厂商处购买后整合进去。OS X的内核也是开发源代码的,这一点是Windows所无法相比的特点。

OS X最明显的一个缺陷是它不能在苹果品牌之外的机器上运行,这无疑将许多垂青它的用户拒之于门外了。

2006年的操作系统领域还将发生的一件大事是Windows Vista将初次登场,成为微软继Windows XP之后又一得到重大更新的客户端操作系统。该版本有点像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从易用性、工作效率、可视化界面和鼓励应用软件开发者的热情等方面学习苹果OS X系统的特点,不过依然保持着Windows系统的庞大臃肿。2006年除了客户端之外,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也将热闹非凡,苹果和微软之间的竞争更会好戏连台。

大规模普及尚等硬件的辅助——得到硬件辅助的CPU虚拟化将为x86企业应用注入兴奋剂

上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心得下一篇:学团史,知团情,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