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2024-05-25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精选5篇)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篇1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自从我校开展赛课以来,从教学质量、办学特色、激发课堂活力上逐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师生的赛课模式。2013,在以赛促研的思路下,积极探索“带着课题赛课”的教研方法,我们语文组的兄弟姐们克服理论不足、时间、条件有限的困难,深入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中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课堂展示上、展示方法上、效果评价上一一对比,找出最佳方案。现就本次语文组赛课活动作一简要总结。

一、反思教学是发现问题的源泉

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堂,同样的45分钟,却在不同的课堂展示实践中收获着迥异的教学成效。通过对上次语文组赛课工作的全面分析与反思,各教研组长都从自身的课堂实践,以及课堂听课感受中,对课堂赛课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记录,并专门组织研讨,鼓励创新、重视实效,取得了一致共识:只有认真研究课题,才能成就真正的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次赛课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赛课目标,对过去赛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1)展示流程的确定;(2)展示精彩、有序、高效方法指导。解决方法:(1)明确站姿——语言要求——发言顺序——质疑补充——师生评价。

(2)

1、小组成员都会了才可以展示。

2、组员展示,组长补充。

3、小组展示成员分值不同,号越大分值越大。

4、敢于质疑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奖分。

5、展示过的内容不重复。

6、教师语言激励要及时。

二、注重细节是提升赛课水平的关键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本次赛课活动中,对于课堂创新和教学亮点的总结与积累,离不开语文组各位教师的辛勤努力,从课堂细节入手,认真对待赛课中出现的问题,将功夫放在赛课的过程中,并对研讨出来的解决方法反复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探讨、总结、再实践、再探讨、再总结、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语文组全体教师的协同参与下,不仅打造出一支优秀的语文教师团队,还相继赛出一节节出彩、高效的语文课。其中的亮点让我们惊喜不断。

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亮点:

1、在此次课堂教学展示中,参赛教师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和谐的统一起来,并且能在教学中自然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自然的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郎彬在讲《愚公移山》时,插入的太行王屋的图片和代表我市新愚公形象的典型代表——吴金印、张荣锁等人的事迹,引导学生领会愚公精神的实质,通过“ 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有效实现了“阅读是文本与学生、教师的对话”; 付会琴老师在讲《清兵卫与葫芦》时,设计的课堂小练笔,“精简人物我来代言”这一环节,拉近了学生和人物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主旨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领会,这就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用语言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传情专利。

2、在此次课堂教学展示中,参赛老师都体现了“三个重视”、“一个主体”。“三个重视”是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落实、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三个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过去,一些语文老师有的为了过分去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忽视了语言基础的落实;有的老师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在教学中放任自流。而从这次赛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都是融于文本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曹卉老师对学生移步换景方法的指导、学生批注习惯的养成;李付云老师在讲《愚公移山》

时,对学生朗读要在相似句式的比较朗读中,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读出不同人物对移山的态度,给学生搭了一座桥。“一个主体”是突出了学生主体,许多课学生发言的在20人次以上,满足了不同程度的学生想展示的愿望,让大多数学生体会到展示学习的乐趣。这都得益于容易操作的、具体的、反复实践的、展示流程。

3、赛课教师都在集智备课的基础上增添创新设计环节,彰显出了个人授课风格。曹卉老师在讲《竹林深处人家》时,学生作品制成微课程导入,徐清敏老师单元主题导入,长江主任、献辉、王强、会琴、海霞、茹芳、风琴等教师比较阅读的设计,都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4、赛课教师都在“主题阅读”的启发下,纷纷行动,认真研读,相互探讨,从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实践开始,本着一点点尝试的原则,从小环节切入,讲课内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听说读写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尝试着构建开放创新,从满活力的“大语文观”阅读教学体系。郝志强老师在讲《最苦与最乐》时,以说促写的环节成了课堂的亮点,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刻度,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点燃了学生展示习作的自信。李茹芳老师在讲《永远的歌声》时,把学生“抓鱼” 事件简化成不同版本的儿歌形式,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动作的体会和文本人物的理解。若能增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小组接力读等形式,更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学生读的展示会更加精彩。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为亮点。本次赛课老师,加大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熟练运用白板放音频、做批注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能够抓住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恰当地运用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借助多媒体进行文本的情境创设。如:借音频、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感受竹林的美、月色的美等。

6、所有参赛的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有层递性,能努力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别是六年级教师海霞、小芳在讲《永远的歌声》时,把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两个板块,作为课堂研讨活动的主线,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长江主任在讲《望大陆》时,多种形式的朗读和细致的指导是整节课堂的主旋律,使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收获思乡和爱国的双重情感。

学生课堂学习展示亮点:

1、在基础知识检测中,大号展示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品读和炼写的环节小号挑起重担。既让待优生跳起来够得着,又保证优等生展示的示范作用。

2、各班对子合作展示居多,学友展,师友评,配合默契,效果良好。

3、学生习作的前置,既节约课堂时间又保证展示的数量和质量。

三、学会总结是提升赛课智慧的法宝

有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宁肯选择“十份耕耘,愿得一份收获”。对于本次赛课活动,我们也从赛课实践中收获了几点不足,主要有: 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不足:

1、课堂容量偏大,造成某些环节不精致。

2、教师文化底蕴欠缺。主要表现在课堂上的板书、示范朗读和预设问题等方面。学生课堂学习展示不足:

1、学生脱稿展示要加强落实。

2、中等生展示的数量和质量有待研究。

3、板书展示质量有待提高。

4、习作展示方式需要创新。

《礼记·学记》曾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面对赛课环节中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在反思自我的之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以实现对赛课实效的进一步提升。给教师的建议:

1、要加强书写和朗读的基本功。此次赛课,我们感觉有些老师的板书能力亟待提高,书写方面要下功夫。板书是一面镜子,语文教师更要书写规范,字的笔顺一定要正确,字迹应工整,美观,有体;朗读是文本的生命,语文教师更要以声情并茂的范读,给学生做榜样。

2、增强文化底蕴。要多读书,多写作,多关注生活,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文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3、注重各年级知识衔接。每个年级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阅读的基本能力、对文本情感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年级越高分析与理解难度随之增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各个年级段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能力,收获学语文的乐趣。给学生的建议:

1、学生的书写和朗读要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以保证展示的质量。

2、学生要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变成习惯。

四、结语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借用杨万里对山行的感慨与认知,来细细思忖本次赛课的得与失,发现不足并善加改进,磨砺自我并提升能力。鉴于此,希望语文组全体教师能够从本次赛课活动中都获得成长,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推动我校语文教学取得新的成绩而振奋精神、信心满怀。

语文组的姐们儿,加油!

2013年10月31日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篇2

一、引导和“量体”的关系

我们的学生大有潜力可挖, 课外阅读又大有好处。我们的老师应进行积极引导, 引导的内容, 主要是激起阅读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不止一次说过:“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推荐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读物, 古今中外都要有, 既有报刊杂志型的, 也有网络版的, 还给我们的学生选择的权利。我想我们的老师别无选择, 只能做个阅读型的老师, 时时刻刻关注文学的发展动态。除了推荐读物, 还要指导阅读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内阅读时, 要让学生边读边想, 能在阅读材料中作记号;交流时, 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欣赏别人的朗读或表演;能想办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同样课外阅读我们也可采用多种方法。可指导学生品读、精读、略读相结合, 旁批、眉批、总批相结合, 也可以以摘抄、记读书心得的形式进行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范围、阅读效率、阅读方法和阅读环境各不相同, 思考、想象和记忆也会不同, 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否则, 程度较高的学生就可能“吃不饱”, 而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可能会“撑着”。因此, 应根据不同特点, 提出不同要求, 有效地指导。

二、信息多元和形式多样的关系

在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充斥视听的今天, 在世俗化、庸俗化和公开信奉功利主义的大众文化氛围里, 崇高的精神境界几乎被消解殆尽。虽然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 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经典阅读, 不论是古典文学, 还是现代文学。对于诸如《中华活页文选》《小说月报》《青年文摘》《读者》《格言》《意林》这样的高质量刊物也可推荐给学生。至于阅读形式, 我想应是多种多样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往往是紧密相连的, 具体方式主要有:

1.在课文结尾处, 给学生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在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结束时, 我让学生去查阅鲁迅其他的散文, 举行读书汇报会。先自己收集, 然后交流体会,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可以增加阅读量, 同时, 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又有了一定的了解。

2.针对课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外查资料。如学《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时, 我启发学生去查找恐龙和板块构造理论的资料。学生通过查资料, 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使知识面扩大了许多。

3.完成读书卡与剪贴本。我让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本,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文章摘抄下来。同时让学生把每次收集来的关于课文的课外知识, 写在读书卡上, 或者粘贴在剪贴本上, 日积月累, 学生就有了自己的资料册了。

4.集体阅读。学生手中的资料一定是不全面的。我事先收集好大量资料, 在课堂上, 与学生一起阅读, 解决课堂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还带领学生一起到阅览室、图书馆去阅读, 使之畅游书海, 享受书馨。在信息课上, 常与信息老师配合, 让学生查找一定的资料。

5.举行课外阅读座谈会, 交流心得体会, 介绍阅读方法。交流的作品不仅限于文学作品, 我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音乐、绘画、摄影和雕塑等。对于阅读作品, 学生既可介绍自己的心得, 也可引证别人的见解和主张。既可采用自述的形式, 也可采用辩论的形式。

三、窗内和窗外的关系

课外阅读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不是仅靠校内的师生就能支撑起来的, 要靠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不只是校内教和学的结果, 它还受学校以外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语文并非自学校教育开始, “生活即语文”, 校外更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语文学习也远不仅限于课内, 还广泛存在于家庭和社会中, 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备置读物, 提供愉悦的阅读环境和检查阅读效果等, 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 共同构筑良好的教育平台。当前各种读物泛滥, 选择合理的读物尤为重要。亚里斯提卜有言: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 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别林斯基还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由于我们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 在家庭进行课外阅读时, 家长就是读何种书的“过滤器”。威尔逊曾说: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 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在当前书籍昂贵的情况下, 如果我们家长能够忍痛割爱, 敢于牺牲物质利益, 给孩子购买必要的读物, 就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就给孩子打开了开启智慧的窗户。

四、课外阅读和休养生息的关系

目前, 我们面对的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有来自学校的压力, 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有学习潜力, 教师还有可开发的潜力。这种矛盾状况既侵占了学生的业余时间, 剥夺了学生休息的权利, 又挤压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剥夺了学生支配时间的自由。因此, 建议我们的家庭、社会、学校携起手来,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多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机会, 减少课业, 减少不必要的考试, 家庭和社会少给孩子上形式多样的补习班、特长班, 家长少给孩子“加餐”, 少给孩子学习上的压力, 多些心理上的关注, 同时社会也要给学校减轻一些压力。“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还孩子休息的时间, 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休养生息。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篇3

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思维和进行交际的能力很差。因为英语和汉语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音、形、意,是对信息的储存、加工和传递,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学生要传达某种信息,或者和别人进行交际时,一般总是先用母语进行思维,然后再将英语单词一个一个地套进去,这样表达出来的句子挣脱不了中国式英语的套套。如: “I very like English”、 “I father very old”的错误就常常在学生的文章中看到。因此,如何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把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显得极其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本人觉得:通过活动进行教学,是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一个基本点,是转变教学方式、培养交际能力的关键,也是让学生真正学会一门语言的有效途径。而本文所要探讨的不仅仅是倡导英语活动课,更是希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活动课的意义体现在英语学习的课内与课外,让英语的学习成为“有用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 英语活动课的形式

(一) 课内活动

课内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词汇竞赛、对话交流、角色表演等。

词汇竞赛:能否自如地运用语言与词汇量的多少有关。因而,如何轻松地掌握、运用词汇至关重要。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在学生中经常地开展一些词汇游戏,如拼词、接龙、词形转换甚至绕口令等,让每组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说,看哪一组说得多、说得准。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与反应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对话交流:诗云:“润物细无声”。一节对学生有积极深远影响的英语课,应该就像一段生活的对白。它可以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谈论某个话题,探讨某个问题。当然,这样的对话绝不是随心所欲。老师要事先准备和学生可以就本课话题即兴交谈,让学生重复地进行对话交流或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功能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对话练习。

角色表演:现行教材《牛津初中英语》的每个单元多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涉及面广,生活性强。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情景化”,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剧情讨论、角色表演和错误订正。这样,通过剧情表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对枯燥的课文内容学习的兴趣。

结对子或小组活动(pair or group work):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或探究发现。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展结对子或小组讨论或其他活动,进行交往合作学习。这一活动能给予学生面对面交谈和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产生信息的交流,并且在双方的交互活动中获得反馈,给予修正。小组活动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投入到活动中去,更能营造一种互动的课堂效果和交互的情感气氛,题材更多样,使学生觉得更自由,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机会说他们想说的话,也就更有责任感,更能发挥自主性。结对子或小组等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间、师生间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课堂活动的形式还有很多,主要看教师如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使。教无定法,但必得法。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来精巧安排活动内容。

(二) 课外的活动

1. 教学生唱英语歌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很多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比如说:在学到wild animal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教学Michael Jackson的earth.song。 在学习Charities我们可以学唱We are the world。 这样,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娱乐中得到巩固。

2. 办英语板报

如在教完Welcome to Sunshine Town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办一个推介家乡或其他旅游景点的板报。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自己配图,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乐趣。

3. 英语竞赛

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举办英语书法、朗读、演讲或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社会实践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篇4

工作已有13年了, 我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进行过一些尝试, 虽然走过弯路, 绕过圈子, 但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收获, 特别是我采用了第一堂课教学、第二堂课寻找材料的教学方法, 使读写能够密切结合, 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为使学生学会“做饭”的本领, 解决不会写的问题,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每单元的训练重点, 联系学生的实际, 做到有的放矢,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此过程中, 既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设计, 又要考虑到第二课堂活动的安排, 既使第二课堂服务于第一课堂, 又使第一课堂为学生的写作服务, 做到读写结合, 学用结合。

如我在教《东方之珠》一文时, 我首先向学生明确了本文的训练重点:一是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特点, 运用比喻、排比等描写手法;二是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然后布置了预习内容:认真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 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为防止学生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的预习方法, 课堂上我提出了几个学生必须掌握的问题:

(1) 为什么人们把她称为“东方之珠”?

(2)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地方?

(3) 课文的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 第二至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香港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地方, 而且文章内容浅显易懂, 结构一目了然, 所以同学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 兴趣盎然, 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课堂气氛活跃。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不单单是通过读书学习, 让学生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激发学生热爱香港,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文本, 同学们能学会运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并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这篇文章的教学只需一节课, 在第二节课我就辅导学生写作。在作文训练中, 我出示了《我爱家乡的小河》的作文题目,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 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按“总—分—总”的顺序描写。

又如《石榴》这一课, 我在执教时, 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出石榴, 并出示实物———石榴;接着我让同学们说说, 如果让你来介绍石榴, 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它?同学们的思路很清晰, 基本上都抓住了石榴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描写。然后, 再让学生走进文本, 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石榴的?作者笔下的石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就这样, 同学们在第一堂课里, 轻松地体会到写一种水果的写作方法及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好处。那么, 在第二堂课中, 我就辅导学生写作。在课上我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橘子, 让同学们仿照石榴的写法一边观察一边写作, 效果非常好。

总之, 学生在第一课堂里学到了“做饭”的本领, 使他们有范文可仿, 有模可套, 这样也解决了读写分离和学生不会写的问题, 分散了作文教学的难点, 为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虽然在第一课堂内学到了“做饭”的本领, 但要让他们写好文章, 他们不能不为“无米下锅”而犯“愁”。为解决“米”的问题, 使学生会写, 有内容写, 我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汲取五彩的珍珠, 观赏自然美景, 特地组织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取材于课外。每次活动都用课堂教学学到的方法, 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建立了“雷锋小分队”、“桌凳医疗队”、“军乐队”、“卫生保护队”等, 这些队每周都有活动, 老师给予指导。除此之外, 还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智力竞赛、故事演讲、参观游览、调查访问、故事征集、趣味小报等。由于这些活动生动, 极具吸引力, 同学们都踊跃参加。

在我们组织的一次办报比赛中, 同学们自定报名, 寻找材料。学生家长和老师忙个不停。就内容来讲, 有国内外新闻、小学生作文、小歌曲、儿歌、笑话、趣味知识、谜语、故事、图画、学学做做等, 真是丰富多彩, 充分显示了小编辑的才华。这些活动的开展,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如我在辅导学生写《我爱家乡的小河》时, 在掌握《东方之珠》一文的写作方法的同时, 组织学生到小河边观察, 学生按照“总—分—总”的写法, 写出了家乡小河秀丽的景色。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其中的一段:“家乡的河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鱼儿, 阳光照在水中, 鱼影映在水底, 像柳叶似的, 一会儿呆立不动, 一会儿钻进草中, 好像故意在和我们藏猫猫, 又好像故意在逗我们乐呢。小河的水真甜呀!夏天, 我们在河边玩累了, 玩渴了, 我们常常口含河水追逐玩耍, 一直甜到心里。小河的水多么无私呀!你看它默默地流向麦田, 流向菜地, 流向果园, 哪里需要它就流向哪里。”通过诱导观察, 学生能够写出如此成功之作, 我更感到课内外结合的必要性。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篇5

作文难,难作文,究竟难在何处?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不可谓不熟;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说,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在渗透,学生不可谓不知。尽管如此,学生依然是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不善于观察,甚至于根本就没有观察的习惯,造成生活积累不足,导致没有内容可写。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虽然也有所观察,由于观察能力有限,大多也只是走马观花,所得有限,言之无物。显然,观察能力是作文之根,只有“根”不断地吸收养分,作文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可见,解决作文难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得法于课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而观察方法的获得可以借助于课堂教学。现行教材的课文篇篇精选,单元主题鲜明,训练目标明确,其中不乏习得观察方法的好文章。教师要对此类课文引起足够的重视,细心揣摩,教学中认真引导学生感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为培养观察能力做好必要的准备。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虾》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即能从文中感悟发现作者观察的一般方法:

由表及里地观察。先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再观察事物的内部特征。作者先观察小虾的外形特点,有的通体透明,有的则稍带点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再观察小虾的生活习性,发现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脾气也不好。

有序地观察。动物和人一样,它们的活动也是有条理的,因而要注意观察它们活动的先后顺序。作者观察小虾吃东西时,注意动作的先后顺序,发现它们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最后才用钳子捧着吃起来。

比較观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一类动物在同一活动中的同一时刻,表现也有所不同,加以比较就会有新的发现。作者在观察中将不同的小虾吃饱后的表现进行比较,发现它们饱食之后都十分自在,然而又姿态各异,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在比较中观察才发现它们原来是那么有趣。

边观察边思考、想象。观察不仅要用眼去看,还要用心思考。如果不用心,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事物表面,看不到问题的实质,要边观察边用心琢磨。作者在观察小虾受到干扰时,看到小虾舞动着脚,钳子一张一张,胡须一翘一翘,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忖度小虾的心情,觉得小虾象是生气了,进一步揣摩它们的性格,发现它们脾气不好。在观察时用心思考,才发现它们发脾气时那生气的样子更惹人喜爱。作者还边观察边想象,看到小虾身体透明,便想象它的身体像玻璃似的,顿时增添了小虾的可爱。

坚持观察,创新发现。即时观察固然有所发现,然而观察时间越长,对事物的了解就越多,因而观察一般要坚持一段时间。作者介绍小虾生气的情形时提到“如果碰到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这种假设显然不是一次观察所得,而是坚持观察的收获。因为事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只有坚持观察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观察不仅仅需要坚持,还需要创新。作者正是“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对小虾进行干扰,把小虾激怒了,才发现了小虾生气时十分有趣的情形。在观察中添加一些人为的因素,导致被观察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便创新了观察素材,从而有更多的发现。观察中有意创新,可以使观察内容更鲜活。

不同的作者,观察方法亦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不断向课文学习,向不同的作者学习,观察方法的积累就更丰富,其观察就更有效,观察的积累就更鲜活,更丰富多彩。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得益于课外

习得观察方法只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前提。然而,形成观察能力更需要不断的观察实践。只有在课外日积月累的不断实践中才能真正形成观察能力,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更多得益于课外。

首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每当从课文中习得一类事物的观察方法,便布置学生在课外时间运用课文中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与课文中同类的事物,加深对所学方法的理解、感悟,培养观察能力。如学习《小虾》一文后,立即要求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持续观察自己最喜爱的一群水中小动物。这样观察起来轻松自如,有利于熟练掌握初步习得的观察方法,也降低了观察的难度,保护了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同时,布置学生把观察的小动物写下来,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谁写的文章最生动,以培养学生观察的认真态度。观察完水族动物以后,可进行观察方法的迁移运用,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水族以外陆地上跑的、天空中飞的其他动物,坚持不懈,直到熟悉这类事物的观察方法。

其次,要引导学生创新观察。观察的角度越多,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观察积累就越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越生动。《小虾》一文的作者用竹枝逗一逗小虾,创新了观察角度,从而观察到了小虾生气时十分可爱的样子,丰富了观察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不断创新,可以亲手摸一摸、抱一抱,与之密切接触,在接触中观察;可以和动物一起玩一玩,一起做游戏,在互动中观察;还可以与动物做朋友,和它说心理话。给它讲故事,观察其各种不同的反应,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只要有创新的意识,就会有更多的观察角度,从而创造出更多精彩的观察瞬间,丰富观察积累。

再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惟有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让课外观察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变成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他们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观察能力才能真正得以培养。为了养成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并张贴优秀习作,让学生体验观察的成就感;可以每天利用五分钟谈谈观察的新发现,形成浓厚的观察氛围;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观察,形成观察的家庭氛围,并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观察常做常新,从而使孩子乐此不疲。只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坚持观察,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真正培养观察能力。

上一篇:生鲜超市促销策略下一篇:主出纳先进个人事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