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途径(共7篇)
课内途径 篇1
古人云:“心中无物, 笔下无书。”在日常作文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 学生无材可写或者所写的材料千篇一律, 缺乏时代气息。一篇文章映入眼帘, 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过目即忘。这是困扰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难题。那么, 如何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 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与做法, 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
一、立足课内, 精讲多练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故而教师能否利用好课堂的有限时间, 有效透析教材、传播知识、授之方法, 以达到实教真学、学有所成的境地, 便成为语文课堂能否取得实效的核心所在。精讲多练无疑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
(一) 善用文本, 捕词捉句。
要使文章情真意切, 那么遣词造句必须生动准确, 恰如其分。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文本。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要善于捕捉文本遣词用句的妙处, 并有意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感悟。
比如,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时, 文中出现了“千里眼”、“顺风耳”这类用词, 学生读起来觉得非常有趣 ,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如此遣词? 不就是电视机、收音机吗? 又比如, 文中出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又是形容的什么? 直接用“发明数量之多, 令人叹为观止”不是更直白吗? 这么写有什么妙处?
新课标指出,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文本, 感悟文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 让学生在走进文本的同时, 掌握“借代、引用”这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当然, 要让学生彻底学会使用, 还必须在平日的语文实践中加强练习, 可以在口头表达、书面回答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落实学生的使用技能, 真正做到准确生动地表词达意。
(二) 读写结合, 迁移运用。
在教授不同文本时, 我们往往都会发现不同的“语言亮点”。学生对这些“亮点”的感受也是最为深刻的。那么, 教师是引导学生浅尝辄止呢?还是顺势而为, 成全学生的创造力?当然是后者。
例如, 课文《丰碑》中, 有一段描写老战士——军需处长的文字: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 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 好似一尊塑像, 身上落满了雪, 无法辨认他的面目, 但可以看出, 他的神态十分镇定, 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学生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 情不自禁, 眼眶湿润。此刻,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感受这段文字的描写技巧, 要使学生明白作者对于老战士此刻的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是多么的传神和细致入微,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文感知上。而这正是进行课堂练笔的好时机,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境、观察图片、抑或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运用细致、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有效练笔, 落实课内“语言亮点”的迁移运用,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实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延伸课外, 观察积累
泰戈尔说:“人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这不仅是一句名言, 而且是教育中应该遵循的规律。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仅局限于课内, 更多的应该是课外的丰富体验与有效锻炼。特别是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 他们的活泼生动的课外生活更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如果合理地加以指导, 则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细致观察, 丰富素材。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 是创新的基础。在日常习作中, 学生由于缺乏观察而语言粗糙, 细节缺乏, 无法表达出真情实感, 作文无法感人。久而久之, 学生会丧失习作的兴趣。所以, 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及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必要因素。
一次周末, 我带学生到郊区的田地里观察草莓, 学生满脸疑惑。我在随身携带的小黑板上写下了周末习作的题目《我最喜欢的草莓》。首先, 我让学生认真地看看自己眼前的草莓, 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观察;接着, 让学生用手触摸面前的草莓,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学生加深对草莓外在的感知;最后, 我让学生把手中的草莓放到鼻子前仔细地闻一闻, 甚至可以咬一口尝尝, 具体感知草莓的味道, 是酸、甜? 还是苦涩? 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田地边, 学生运用多种感官, 多方面了解眼前的草莓。
新课标针对习作明确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在日常课外生活中, 鼓励学生善于观察, 用心积累, 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不二法门。
(二) 博文广识, 善于积累。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带来质的提高。没有大量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基于此, 引导学生乐于阅读、善于摘抄,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是有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因素之一。
1.师生同读, 激发兴趣。
要真正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内心, 教师应该和学生同读。定期与学生进行读书交流, 互通感悟,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感知能力, 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较深刻的体验和收获。
2.沉于书香, 学会采蜜。
在学生习作中,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词句积累的贫乏和单调, 这源于学生对优美词句的积累的欠缺。所以, 在鼓励学生多阅读的同时, 要激励学生乐于做读书摘抄, 积累好词好句, 并学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在班级中, 我每周都会进行采蜜本评比,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带动其他学生一齐进步。
3.好书推荐, 高效阅读。
在学生阅读的书籍中, 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向学生推荐一些优质书刊, 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实效, 让学生能通过阅读, 真正感受优美文字的熏陶, 获得长足进步。每月, 我都会在班级橱窗中向学生推荐好书, 从书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精彩情节等方面加以介绍,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深化活动, 增加体验。
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生活和体验, 促使学生在习作的表情达意上更真实、感人。
精心安排各个节目。元旦时, 开迎新会;春节时, 开展拜年活动;元宵时, 做好看的灯笼;三八节, 给妈妈送份礼物;植树节, 去山坡上种植小树;“六一”节, 更是大做文章, 节前, 每人制订活动方案, 节日时, 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节后, 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这样, 他们势必会在实践中积累下许多生动事例, 成为写作文的好材料。学生亲身经历, 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才能写出实感, 写出韵味。
古语云:“欲跃高, 必先俯低。”在习作教学中, 只有立足课内, 有效解读文本, 做到精讲多练;延伸课外, 丰富学生积累, 力求真情实感, 才能双管齐下, 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让学生乐于动笔, 善于写作。
参考文献
[1]崔雪梅.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 2006 (32) .
[2]朱幼良.试论“生活本源”习作理念中的几种关系[J].新作文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 2006 (06) .
课内途径 篇2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被称为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一直是小语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虽然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千帆竞逐, 但是作文教学领域依然是山重水复。环顾我们的周围, 学生厌恶作文, 惧怕作文, 视作文为洪水猛兽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是绞尽脑汁写就的作文, 往往也是错别字百出, 假话、套话连篇。
(一) “如入樊笼”——传统作文教学令人窒息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单元大作文仅仅只是载体, 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作文知识, 如何记事, 如何写人;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如何点题, 如何照应。有经验的教师每作都有训练重点, 相关的写作技巧必须在此作中得到充分地运用。认真细致, 唯恐疏漏。对学生而言, 许多时候, 他们没有命题的自由, 没有立意的自由, 没有行文的自由, 如戴着镣铐跳舞, 如无法高飞的笼中小鸟。而且,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少数几篇大作文, 学生没有充分的写作实践, 遇到新鲜作文题目更是搜肠刮肚, 目瞪口呆。
(二) “天马行空”——创新作文教学让人担忧
随着课程的推进,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周围有许多教师开始尝试创新作文。多数重在解放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写“放胆文”, 即放开胆子, 无所顾忌, 不讲思想对否, 主题然否, 立意高否, 意到笔随, 有话就说,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我的习作我做主。在学生心灵自由呼吸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作文如果不加指导点拨, 质量往往不高, 容易陷于“快餐作文”。
二、积极地探索:欸乃一声山水绿
2005年, 结合我镇的“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我尝试进行课外兴趣作文探索, 一开始的理念是“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目标, 淡化了课内作文。对于兴趣作文的内容, 兴趣作文的批改, 兴趣作文的评价等都摸索出了一些做法。两年后, 学生作文的兴趣的确是普遍提高, 作文冒尖的学生极多, 语文的优秀生不少。但也发现, 好些学生作文的水平提高不明显, 有些甚至连一些基本作文技能也还不太熟悉。这引发我的深思, 原因何在?《大纲》中的一段话使我豁然开朗“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我想, 我是疏忽了课内作文, 疏忽了写作知识的教学。2007年起, 我调整作文教学方向, 不放松课内作文教学, 课内作文重在作文知识的传授, 更致力于课外兴趣作文的探索, 重在放飞学生心灵, 让学生爱上作文, 爱上自由表达与个性表达。
(一)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的个人界定
课内作文:主要指每单元一篇的大作文, 也包括结合课文出现的小练笔等。
课外兴趣作文:是基于喜好的情绪下的写作。关键词是“喜好”。既然是“喜好”, 那么课外兴趣作文的定位就是不强求。学生有兴趣, 就动笔;没有兴趣, 则可不写。想写这个内容, 行;想写那个内容, 也行。兴趣作文, 旨在解放学生思想, 把作文的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 在自由呼吸中获得一份悠然。
(二)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的相辅相成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 它们在内容选择、作文要求、批改方式以及等级评价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不同, 但真是这些不同的侧重点, 使作文教学既重作文知识的“入格”, 更重张扬个性的“自由”。如于漪先生所说“以兴趣为先导, 以语言训练为核心”。
(1) 习作内容不同
课内作文主要为单元大作文与随文小练笔。新课程下的单元作文做了极大的改革, 就内容上来讲, 自由度还是比较大, 但总有些大方向的限定。
兴趣作文内容上没有限定, 日记、随笔、散文、儿童诗、杂文、童话、小说……只要学生能动笔去写, 只要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好, 当然这里所说的真实是广义的, 既包括事情的真实, 也包括情感的真实;既包括现实的真实, 也包括想象的真实。
(2) 习作要求不同
课内作文应根据语文课标要求, 切实落实。而且从教多年, 从老教材上到新教材, 我们也发现新教材对作文教学更重“放”, 但对许多作文的要求细化不明显。因此, 对于课内作文, 我还根据学段适当分解落实作文技能, 如何写事、如何写景、如何状物、如何写读后感等都有所落实;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 怎样布局谋篇都分解落实。没有技能指导, 学生即使写了很多作文, 有时也如瞎子摸象。“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习作教学中, 这“器”当是作文知识、技能。
兴趣作文没有习作要求。只要学生有兴趣写即成。文体自定, 长短自由。
(3) 批改方式不同
课内作文尽可能精批细改, 错字、语病, 润色;眉批、终批; 自批, 互批, 面批。一般情况下, 一次作文批改后, 还要进行集中讲评。评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如何落实本次作文的要求, 重点之二是根据学生的作文进行细化地语言表达引导, 发现别人语言文字之精妙。
兴趣作文只改错别字、病句。不对学生的兴趣作文做一些想当然的批改, 教师的想当然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写作兴趣。为鼓励学生多写兴趣作文, 要做到及时批改。早上有兴趣作文的上交, 尽可能在傍晚放学前发给他们。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对语文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不要过多地布置其他的机械作业, 否则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写什么兴趣作文, 教师同样也是没有太多时间批改兴趣作文。
(4) 评价方式不同
课内作文根据作文要求, 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一般情况下, “合格”作文需要根据老师指导进行修改, 而“不合格”作文还需要再修改甚至重写。
兴趣作业根据质量, 以“星级”来评定。只要写了, 一定有“星”。摘录类就有“一星”、“二星”。自己撰写的文章往往就以“三星”起步。稍好的“四星”, 较优秀的“五星”。实际上, 三星只是相当于合格的作文, 四星也仅仅是良好的作文, 五星才算是较优秀的作文。但不采用优秀、良好与合格和等级制, 因为合格或者良好的等级都会降低学生的作文兴趣。而星都是奖励的, 哪怕一个星也好。一句话, 兴趣作文, 没有批评, 只有表扬, 表扬, 再表扬;鼓励, 鼓励, 再鼓励。
(5) 共同促进良性循环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从不同的侧重点保证了作文的“入格”与“自由”, 共同促进了学生习作的良性循环。因为有了足够的写作技巧, 学生在兴趣作文写作时就更得心应手。写作不累了, 才更有兴趣。另一方面, 因为课外兴趣作文使孩子们有了习作之兴趣, 想写作了, 才会想去了解与习作有关的所有事情, 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倾听老师对课内作文时的指导, 也才会死心塌地爱上阅读, 自主地去模仿, 研究。
(三)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结合探索中的难点处理
几年来, 一直坚持走这条作文教学之路, 当然实践在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惑, 引发自己的再思考, 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之路。
(1) 课外兴趣作文如何保持长效兴趣?
人都是有惰性的, 尽管在鼓励的前提下, 部分学生的兴趣作文撰写较多, 但有那么小部分学生还是不太写兴趣作文;有些学生开始写得比较多, 后来慢慢地变少了;有些学生催催多写, 不催不写。如何长效提高课外作文的兴趣是进行作文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一, 结合展示交流。
为了激发学生写课外兴趣作文的积极性, 每月底组织一次课外兴趣作文的展示交流。十一二岁的孩子都是好胜的, 每月一次的展示交流活动, 他们铆足了劲, 都想在展示交流活动中一显身手。每次展示活动我都会布置一个简单的展台, 每个学生的兴趣作文都翻开放在展台上, 而且每次展示, 我都让学生统计好自己本月兴趣作文的数量与最后的得“星”总数, 并将统计结果放在兴趣作文本的下方。这样一来, 哪怕不翻看内容, 孩子们一圈转下来就知道谁的兴趣作文数量多, 谁的质量高。当然, 我会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 让孩子们能尽情翻看别人的兴趣作文。
第二, 结合过程性学业评价。
我镇的学业评价, 期末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是优秀还是良好, 就是看学期过程性学分的。其他作业本的评价往往是优秀3学分, 良好2学分, 合格1学分, 这些学分是封顶的。而兴趣作业的学分是上不封顶的。学期结束, 根据课外评价类作业学分的高低, 我们将确定学生这学期语文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等级。情感态度不是优秀, 哪怕考试考得很好, 综合评定也不能得优秀。把兴趣作文的评价与语文学期评价相结合之后, 原来勤快的学生写兴趣作业更勤了, 原来不太勤快的学生写兴趣作文也勤快了不少。但不得不承认, 有那么四五个学生就是不太愿意写兴趣作文, 我们也勿用担心, 不是还有课内作文的保证吗?
(2) 课外兴趣作文如何促进质量提升?
兴趣作文的质量是兴趣作文的生命所在, 也是进行作文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一, 营造阅读氛围。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通过展示交流、相互学习来提升质量外, 更主要的是跟学生的阅读
与积累是分不开的。习作能力的根, 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写论写, 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 才能海阔天空。但是, 城郊农村家庭向来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 因此, 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营造阅读氛围是提升兴趣作文质量的重中之重。学校统一做法:每天中午全校统一半小时时间进行课外书阅读;每周三早上全校语文老师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会; 学校每年举行读书节活动;学期组织古诗考级活动;学期分年级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另外倡导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进行经典诵读。
第二, 课堂读写结合。
倡导低碳教学, 简约语文课堂。少一些教师的讲解, 多些时间进行实实在在的写, 结合文本, 读写结合, 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等。积极倡导课堂八至十分钟安静作业时间, 中高段语文课堂字词巩固所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少, 更多的时间可留给随堂练笔。这课堂练笔不仅仅要让学生动笔, 更要关注如何指导学生把小练笔写好。怎么把句子写通顺、写生动, 怎样运用好各种表达方式, 如何写好各种形式的段落, 又如何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课内“循规”, 课外“放飞”, 几年来, 一直坚持走这条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相结合的作文实践之路, 有困惑, 有快乐。学生对习作的热爱令我欣喜, 他们兴趣作业的质量之高更出乎我意料。我想, 这条作文实践之路应该是走对了, 当然还需要不断思考, 不断改进。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 也指出教师习作教学要求首先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 也必须适当传授写作知识。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篇3
一、引导和“量体”的关系
我们的学生大有潜力可挖, 课外阅读又大有好处。我们的老师应进行积极引导, 引导的内容, 主要是激起阅读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不止一次说过:“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推荐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读物, 古今中外都要有, 既有报刊杂志型的, 也有网络版的, 还给我们的学生选择的权利。我想我们的老师别无选择, 只能做个阅读型的老师, 时时刻刻关注文学的发展动态。除了推荐读物, 还要指导阅读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内阅读时, 要让学生边读边想, 能在阅读材料中作记号;交流时, 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欣赏别人的朗读或表演;能想办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同样课外阅读我们也可采用多种方法。可指导学生品读、精读、略读相结合, 旁批、眉批、总批相结合, 也可以以摘抄、记读书心得的形式进行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范围、阅读效率、阅读方法和阅读环境各不相同, 思考、想象和记忆也会不同, 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否则, 程度较高的学生就可能“吃不饱”, 而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可能会“撑着”。因此, 应根据不同特点, 提出不同要求, 有效地指导。
二、信息多元和形式多样的关系
在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充斥视听的今天, 在世俗化、庸俗化和公开信奉功利主义的大众文化氛围里, 崇高的精神境界几乎被消解殆尽。虽然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 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经典阅读, 不论是古典文学, 还是现代文学。对于诸如《中华活页文选》《小说月报》《青年文摘》《读者》《格言》《意林》这样的高质量刊物也可推荐给学生。至于阅读形式, 我想应是多种多样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往往是紧密相连的, 具体方式主要有:
1.在课文结尾处, 给学生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在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结束时, 我让学生去查阅鲁迅其他的散文, 举行读书汇报会。先自己收集, 然后交流体会,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可以增加阅读量, 同时, 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又有了一定的了解。
2.针对课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外查资料。如学《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时, 我启发学生去查找恐龙和板块构造理论的资料。学生通过查资料, 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使知识面扩大了许多。
3.完成读书卡与剪贴本。我让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本,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文章摘抄下来。同时让学生把每次收集来的关于课文的课外知识, 写在读书卡上, 或者粘贴在剪贴本上, 日积月累, 学生就有了自己的资料册了。
4.集体阅读。学生手中的资料一定是不全面的。我事先收集好大量资料, 在课堂上, 与学生一起阅读, 解决课堂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还带领学生一起到阅览室、图书馆去阅读, 使之畅游书海, 享受书馨。在信息课上, 常与信息老师配合, 让学生查找一定的资料。
5.举行课外阅读座谈会, 交流心得体会, 介绍阅读方法。交流的作品不仅限于文学作品, 我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音乐、绘画、摄影和雕塑等。对于阅读作品, 学生既可介绍自己的心得, 也可引证别人的见解和主张。既可采用自述的形式, 也可采用辩论的形式。
三、窗内和窗外的关系
课外阅读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不是仅靠校内的师生就能支撑起来的, 要靠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不只是校内教和学的结果, 它还受学校以外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语文并非自学校教育开始, “生活即语文”, 校外更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语文学习也远不仅限于课内, 还广泛存在于家庭和社会中, 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备置读物, 提供愉悦的阅读环境和检查阅读效果等, 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 共同构筑良好的教育平台。当前各种读物泛滥, 选择合理的读物尤为重要。亚里斯提卜有言: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 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别林斯基还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由于我们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 在家庭进行课外阅读时, 家长就是读何种书的“过滤器”。威尔逊曾说: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 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在当前书籍昂贵的情况下, 如果我们家长能够忍痛割爱, 敢于牺牲物质利益, 给孩子购买必要的读物, 就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就给孩子打开了开启智慧的窗户。
四、课外阅读和休养生息的关系
目前, 我们面对的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有来自学校的压力, 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有学习潜力, 教师还有可开发的潜力。这种矛盾状况既侵占了学生的业余时间, 剥夺了学生休息的权利, 又挤压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剥夺了学生支配时间的自由。因此, 建议我们的家庭、社会、学校携起手来,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多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机会, 减少课业, 减少不必要的考试, 家庭和社会少给孩子上形式多样的补习班、特长班, 家长少给孩子“加餐”, 少给孩子学习上的压力, 多些心理上的关注, 同时社会也要给学校减轻一些压力。“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还孩子休息的时间, 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休养生息。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解读 篇4
韩兴娥是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她因“课内海量阅读”教学实验而广为人知。关于她的“传奇故事”正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给小语教坛带来一个不小的惊喜。
还是先来看一下她的惊人成就吧。韩老师在课堂40分钟之内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学生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而全班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见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之按语)
“课内海量阅读”现象在令人惊叹的同时,已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如陶继新老师、李白坚老师等都对此有所研究,并著文表述仁智之见。
二、何谓“课内海量阅读”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在课堂40分钟内进行的大量阅读。其实施办法,韩老师在《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一文中表述为:“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大量诵读经典。”下面,笔者试就“课内海量阅读”作简要的分析和解释。
“课内”是“课内海量阅读”的时段和场所。“课内”指“海量阅读”是在课内进行的,它不同于学生课外自由阅读,也不同于学生自然状态下的随意阅读。“课内”即课堂,“课内海量阅读”归属于“课堂教学”,是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和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师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课内海量阅读”的应有之义。韩老师带着学生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都是在课内完成的,既没有多少课前预习,也不会向课外延伸或占用其他时段进行。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实际上是“周记”,四人小组轮流用一个本子,每人写一天,四人轮写一遍之后交一次本子,老师批阅打分,四人的成绩作为小组共同的分数)。
“海量”是“课内海量阅读”的显著特征。从韩老师 《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一文中可窥见其一斑:“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与一般阅读相比,“海量”不只是阅读量的不同,也有阅读质的差异。“海量”不同于语文课堂上的“文本细读”,不同于“精讲精练”,也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泛读。在量上,“课内海量阅读”因为“海量”而不输泛读;在质上,“课内海量阅读”因为“海量”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而不输精读。“海量”也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中注重多读、积累、感悟等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阅读”是“课内海量阅读”的主要方法。学生在一年级时用“整体输入、定位认读”法学完拼音后,紧跟上“海量阅读儿歌”。一年级结束时,全班学生平均识字2000多个,基本具备阅读注音读物的能力。韩老师把二、三年级归为中年级段,这一年级段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中年级段的阅读内容是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韵文、小故事和小说等。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一是略读教材,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即可。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接着开始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等。就这样,教材一本一本、一版一版地读,课外书一本一本地读。韩老师把四、五、六三个年级划归为高年级段,高年级段进行“海量诵读经典”。此学段的学生每周能轻而易举地阅读10~20万字。阅读内容包括历史故事、古代经典、文选和现代小说。阅读流程:阅读历史故事—阅读古代经典—阅读文选和现代小说。总之,“阅读”是韩老师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制胜法宝。
三、评析“课内海量阅读”
老师们在惊叹韩老师颇具教改魄力、创造教学奇迹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海量”能保证阅读质量吗?“海量”会不会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不堪重负?“海量阅读”会不会是“题海训练”的翻版?其实韩老师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并用实践和成效给予了令人满意的答复:海量阅读是在课内进行的,不会挤占其他教学时空,它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海量阅读内容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故事、经典著作等。“课内海量阅读”方便易行,人人可为。“课内海量阅读”效果显著,即时效果、延时效果都很好。韩老师的学生语文成绩高于同校平行班级,升入初中后后劲十足。
具体地说,其一,“课内海量阅读”是从学生出发的阅读,是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进行的阅读。韩老师的学段划分虽不完全等同于通行的学段划分,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每个学段循序渐进安排的阅读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得意忘言是低年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而理解力较弱、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等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韩老师正是根据这些特点,带领学生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广泛的阅读材料(如多个版本的语文课文,大量的童谣、故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打牢了学生的阅读根基。大量的经典名著、文化典籍,因为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而被他们早早地“占为己有”。小学六年下来,持之以恒的“课内海量阅读”,为学生的即时发展和延时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二,“课内海量阅读”实现了活用教材进行阅读教学的新突破。刨根问底、掰开揉碎式的阅读教学让老师们累得够呛,换来的却是学生“消化不良”;挖地三尺、精耕细作式的阅读教学让老师们殚精竭虑,其结果却是学生“营养不良”。实践证明,求少求精求深的语文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儿童的语文学习特点。韩兴娥老师大刀阔斧地开疆拓土,把浩瀚的“海水”引向课堂这方“池塘”。她说:“围绕课本的教学是洗脸盆里扎猛子,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老师有再大的本事,也很难施展得开。而把孩子放到大海中,他们才能练就搏击风浪的本领。”课堂不是“教教材”,至少不是“只教教材”,课堂是“用教材教”,用大量的教材去教。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版本的教材,大量的课外书,都在他们的阅读视野之内,都会成为他们的语文教学内容。
其三,“课内海量阅读”貌似“沉重”,实则探寻出了一条“减负”之路。只有海量才能保质保量。阅读是在课内进行的,是在量的累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课前课后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和试题去做,有的只是自由支配的读书时间。无须教师满堂灌,学生在教师的引荐下,阅读、体验、领悟、积累、提升。学生们学会了阅读,便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牛鼻子,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就不在话下。韩老师的学生就因“课内海量阅读”而具有了下笔千言的写作能力,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好。从“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走出来,升入初中的学生具有十足的发展后劲。
“课内海量阅读”正从“阅读”的一枝独秀走向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课内海量阅读”正以胜于雄辩的教育实绩吸引着更多教师的青睐和思考;“课内海量阅读”也会让更多的学生拿到学好语文的金钥匙,步入崇高的精神殿堂。
课外阅读从课内起航 篇5
一、课内得法,发展课外阅读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教师应指导学生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如学习了《鸟语》,就可指导学生读《鸟庐》;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推荐学生读《安徒生童话》。这样,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巩固和补充;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皮亚杰所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有许多课内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具有可以作为小学生表演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生动,趣味性强,学生也愿意去演。如教完《公仪休拒收礼》、《螳螂捕蝉》等课文后,我教学生进行表演。像这样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每当学生看后,他们兴趣盎然。在表演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发展了个性,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从课文内容出发丰富了表演内容,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和无穷的魅力,激发了学习语文热情。学生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去表演,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表演得很成功。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课文这个出发点可以走向四面八方,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带读许多相关的书。如《荷花》一文,它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作者沿着“观赏荷花——变身荷花——又回到现实”的线索而展开。作者看到满池荷叶、荷花、花苞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虽繁密但却不冗乱好似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彩画一般。作者从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仿佛自己就变身成为了一朵荷花,别有一种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变身为荷花的作者也乐在其中了。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精练,文字优美,要想体会他的风格,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他的童话集《稻草人》。我国古代有位诗人也写了一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那就是宋朝杨万里的《小池》。还有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等等。如此引导,足可见围绕课文进行课外阅读,天地是多么广阔。
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更好地进行。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爱读书变成喜欢读书,一些以前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开始爱学习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二、加强指导,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需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学生们在阅读时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抓住“两小时过去了”,体会到这两小时是叶欣对患者无微不至照顾的两小时,是忙碌的两小时,是危险的两小时,是漫长的两小时……体会到叶欣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的人格,从而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读书中要善于思考,丰富想象,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样,学生从《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也能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负荷”中的“力大无穷”、“八十多斤的身体”等词语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等。加上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以及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恰如其分的教学评价,总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要我读”成为“我要读”,让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
三、创新形式,提高阅读兴趣
1. 教给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有选择的读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要让学生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阅读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批注,或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写下心得体会。文章中精彩生动的词句,为写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2. 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开设读书课
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也可以利用交流展示课、地方课程,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所知道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等与同学交流。
利用晨会课,借用讲故事或内容简介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到最紧张的时候突然刹车,学生总催促教师讲下去,这时可把书借给他们看,学生一拿到书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教师可趁势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其它作品,让学生去读,去想。
3. 开展创优活动
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佳作赏析,教室的墙壁上开设读书交流园,举办好书大家读、大家评活动,举行师生共读、生生阅读、全班同读、全家齐读等读书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4. 读写结合
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光靠老师讲,学生是掌握不了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阅读量后,学生才能悟出来。因而,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辅之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以读来促写。
课内课外结合点燃阅读激情 篇6
因此, 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 让他们开阔视野, 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 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但目前学生课外阅读却处于一种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教师“要我读”的状态之下, 还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我要读”的精神层面;还有的学生只是单纯凭个人兴趣, 无目的、无系统地看一些意义不大甚至有负作用的书籍, 结果造成开卷无益。
经过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我认为要想改变学生这种混乱、无序的阅读状态, 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第一, 教师要善“引”。
学生阅读激情的激发需要导火索, 而教师就是点燃导火索的人。为了点燃这根无形的导火索,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和方法。
首先, 我们可以以课文内容为核心, 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的课外阅读。例如在讲授《七律·长征》这一课时, 学生对于诗词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难度, 于是我就在课前让学生利用书籍, 网络等方法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了解到了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 以及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 这样就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红军长征意义, 感受到红军战士们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既为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也给学生打开了阅读之门。
其次, 学生在学习、理解了课文之后, 语文的学习活动并没有简单结束, 除了要求学生加强对课文语言进行积累、运用外, 还可以进行延伸性课外阅读。例如在讲授《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后总结时, 我们可以这样说“:这篇课文, 讲述的林海音的童年故事多么有趣啊!其实啊!作家林海音的童年故事还有很多, 她童年生活的北京城的景色和人物各有特点。同学们可以搜集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来阅读, 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呦!”自然而然就启发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 通过与读书交流会相结合, 可以开展读书交流。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如学习了《巨人的花园》可推荐《王尔德童话》;学了《海伦·凯勒》可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了《鲁宾逊漂流记》可读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学了《景阳冈》, 可读《水浒传》;学习《草船借箭》可推荐《三国演义》。教师要积极地向学生推荐各类好书, 还要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内, 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文学素养。
第二, 教师要善“促”。
当学生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时, 他们就能积极且愉快地进行阅读。为了使课外阅读深入化,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我们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强化阅读的手段。
1. 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学生不仅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 还可以把家有的藏书拿来学校进行交换阅读, 在经济实惠中让学生走近图书, 营造书香氛围。
2. 坚持好“候课诵读”, 让学生背诵经典名篇、诗文, 营造诵读氛围;阅读课, 鼓励学生每天推荐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 举行佳句美文的交流、欣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达到“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之效果。
3. 根据小学生阅读特征, 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 如举行课本剧、讲故事、小品、相声等各种表演, 读书征文、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制作比赛评选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
第三, 教师要善“教”。
营造好了阅读氛围, 那良好的氛围就能产生“场”效应。我们教师还要通过教授学生正确的方法来激活这个“场”。
首先要教运用读书方法。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的能力。
其次要做好读书笔记。指导学生摘记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勤于练笔,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再次要制作读书卡片。古人云“: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只有让学生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 学生的知识才会不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学生适当地制作一些读书卡片, 积累起来就组成一串串知识的项链。
当然, 阅读兴趣的激发只不过是引导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提高的第一步。经过不断的研究, 我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被激发了, 阅读习惯逐步养成, 阅读的面逐步扩大, 阅读的量不断增加, 阅读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独立阅读能力日益增强, 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浅说“课内语文学习法” 篇7
一、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 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充分的读书。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 在读中与文本对话, 在读中与作者对话, 在读中感受文本的灵魂, 掌握文本传递的道理, 体验文本所呈现的意境和人类美好的情感。
读不是机械的, 像小和尚诵经那样有口无心, 而是有技巧有目的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读书声的, 所以我认为读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 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大多不愿意朗读, 上早读课也是敷衍了事, 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 学生却满不在乎。因此教师要让一遍一遍地认真朗读, 从而养成终身受益的读书习惯。 (2) 让学生学会朗读。读不是空洞的, 不是毫无表情的, 而是用普通话有感情的大声的流畅的朗读。 (3)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和深入地理解课文, 这里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的方式方法。
新课标不要求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行使话语权, 而是要求老师为学生读课文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所以教师将图画、音乐等多媒体引进课堂。学生可以自己读课文、读注释, 教师只需三言两语、点拨重点。“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如果把课本中的优美篇章, 读熟读烂了, 那么语文成绩一定能提高。
二、问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疑惑, 肯定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师就应鼓励、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困难和疑惑, 大家讨论解决, 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听取别人的意见。当然教师也要预设问题, 提学生没有提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学问学问, 学与问相辅相成。一位杰出的教师, 必然可以想学生之所想, 做学生之未做。
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和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会问;“问”的过程要求教师备课要精心, 要有预设问题;“问”的效果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课堂上学生敢问、教师敢答, 引导学生发问的态度和胆识, 必然可以活跃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能饱览群书, 课堂上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问答自如。
三、试
“试”也是四个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点, 它是决定一堂课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一节课中, 教师的点拨讲授完毕, 就需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实践出真知,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 应该能够尝试自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能够尝试解决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有了这些实践, 学生必然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如果每堂课都是老师在“满堂灌”, 不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每堂课教师能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去尝试并加以鼓励, 那么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
四、评
评是对“试”的评, 学生“试”的怎么样, 大家都来评一评、议一议。评的内容有很多, 可以评文本、评朗读, 还可以评学生的尝试情况等。所以说评可以拾遗补缺, 可以深化认识, 可以生成新的理解。学生在评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当然在“评”的环节中, 评什么, 何时评, 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主要是让学生从中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不一定放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 可以随课堂教学的进度随时展开。
综合来说, “读”是“问”“试”的基础和前提;“问”是对“读”的深化和扩展;“试”是解决“读”与“问”中的问题, 检验课堂学习的得与失;“评”是对“读”“问”“试”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读—问—试—评”既是课堂教学的四大环节, 又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在这个模式的规范下, 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贴近学生, 做好引导, 而不是“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增加学生知识积累,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当然,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这四个教学环节可以因人而异, 适时教学。
参考文献
[1]盛书山.语文教学简约高效之路.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12.
[2]戴汝潜.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09.
[3]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