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精选11篇)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 篇1
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
活动小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推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为重点,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昭苏建设。2月23日下午,洪纳海乡人大、政协、统战、宗教办联合举办了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及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组织统战人士、爱国宗教人士、寺管会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出所民警、重点人员等60余人参加了动员及培训。乡人大主席阿里木江同志传达了昭苏县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精神,乡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努尔海力力同志讲解了乡党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的思路,乡党委委员统战干事肉孜古路同志主持了会议及宣读《洪纳海乡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自治区党委11号文件精神和《依法治理“三非”活动坚决遏制“瓦哈比”极端思想渗透专项行动》方面的知识。通过动员和培训学习更好地宣传提高了我乡宗教界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的法律法规意识。同时、在培训会上参加人员保持会风、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会议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 篇2
关键词:民族教育,政策,发展进程
一、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国家政府一直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迅速发展, 政策方面可分成的以下三个阶段:
( 一) 第一阶段: 1978年至—1992年, 恢复与发展初期
这一时期是在 “文革”后, 贯彻调整方针, 恢复了一系列民族教育相关政策, 包括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民族教育的教学用语、 招生优惠政策、毕业分配优惠政策等。经过这一段时期的调整, 因 “文革”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民族教育事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 二) 第二阶段: 1992年—2002年, 高速发展时期
自1992年起, 国家教委和民委都召开全国性的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总结交流民族教育工作, 在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后, 我国在民族教育和民族教育政策都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 在教育立法方面,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审议通过, 是我国教育事业走上法制化道路的标志。这是立国以来我国制定的根本教育大法, 在这部教育法中, 不仅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基本的问题做了全面规定, 在民族教育方面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和颁布, 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正式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 三) 第三阶段: 2002年—至今, 全面发展时期
在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革深化, 而民族教育也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在2002年7月, 由国务院颁发的 《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正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另一方面, 2006年修订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该法不仅涵盖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民族教育优惠政策, 还包括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经费保障及教师的工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正在努力进行中, 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客观的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民族教育政策内容覆盖面不全。在民族教育发展中一直以来民族教育政策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存在政策内容不完善, 比如政府给自己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定位; 民族教育的经费、 师资、科研等相关问题。民族教育政策在相关文件当中不是忽略了对具体问题的规定, 就是缺乏具体规定的定量。目前, 民族教育政策主要是一些宏观和原则性的规定, 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 关于民族教育问题, 从建国初期制定的相关政策文件中的内容已不再适用于当前民族教育形势。
第二, 民族教育政策指导思想不清晰。我国现在实行的民族教育政策缺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恰恰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是因为我国在制定民族教育政策时没有考虑到民族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还有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 也正因为如此, 而忽视了民族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规范。
第三, 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不落地。从当前看, 目前的教育领域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监督的缺位造成政策执行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及监督评估低于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和监督的平均水平。
三、加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的对策
为推动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 发挥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将民族教育政策上升为民族教育法规
从目前的民族地区实际和各民族特点出发, 着手起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法— 《少数民族教育法》, 并尽快促成 《少数民族教育条例》的出台。而 《少数民族教育法》将对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也就是说像是民族教育的师资、教学用语、教学经费、教材、教育对口支援、升学与就业优惠、科研等。 《少数民族教育法》的颁布执行, 将带领我国民族教育事业走上法制化道路, 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法规体系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 二) 着重解决民族教育特有问题
民族教育作为少数民族人群的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最突出的是民族教育中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而这关系的关键在民族语言, 在现实教育中教育与民族文化两者的结合并不紧密。所以, 在民族特有问题上, 有的放矢, 在双语教学、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应用、 双语师资等方面加大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是当前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
( 三) 加强民族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
从三个方面来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第一, 政策制定时加强科学性, 每项政策都应从政策执行的主体、时间、要求、规划与步骤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为政策的有效实行创造良好的执行条件; 第二, 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 根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有关要求, 加强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职能, 对于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不力的领导干部, 应设置绩效考核, 不达标者追究其责任; 第三, 发挥民间教育组织的积极作用, 如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民族中学协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学会等在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监督和评估作用, 特别是专业评估优势, 为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善鑫.试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时代转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 (02)
[2]叶张瑜.论新中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0 (09)
[3]陈立鹏, 刘燕青, 郝晓明, 孔伟.我国民族教育政策30年[J].中国民族教育.2008 (11)
西方主要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综述 篇3
关键词:民族教育政策;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
民族问题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政策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关键,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民族教育政策概要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来源包括本地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两部分,其中移民及其后裔是美国人口来源的主体。美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中,由白人和其他四类主要少数民族构成。美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和实践历程呈现出三个显著的历史特征,即同化主义、英语中心主义和教育隔离制。
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矛盾是贯穿美利坚民族发展史的基本民族问题,二者在教育领域的斗争首先表现为教育权利的斗争,因此,教育权利的问题是美国教育政策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研究内容。少数民族拥有了教育权,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问题,即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文化政策问题,这也是美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向。
二、加拿大民族教育政策概要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和多种族聚居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民族教育政策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殖民地时期民族教育政策阶段、《不列颠北美法案(加拿大1867宪法)》体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加拿大权利法案》体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转型、《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加拿大最高法律)》体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在这些体制的更替中,加拿大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一元主义文化政策、二元主义文化政策,最终转向了多元主义文化政策的大背景。
三、俄罗斯民族政策概要
俄罗斯共有130多个民族,以俄罗斯人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有德意志、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时期,在教育理论方面强调集体主义,淡化个体差异,教育的民族同化功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提倡“民族教育的复兴”,促进了对民族问题的讨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激进的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出现。普京上台后,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并先后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民教育要义》等一系列文件,致力于保存少数民族传统和语言,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四、澳大利亚民族政策概要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在对待土著民方面先后经历了霸占屠杀—同化一体化—多元等阶段;在对待移民方面分别采取了试图建立以英移民为主的白澳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纵观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政策其主要经历了霸占屠杀阶段,基本上没有民族教育政策可言;同化阶段是一种断绝民族性的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阶段,土著儿童教育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白澳政策阶段施行对待其他移民采取歧视、排斥、压制的民族教育政策;多元文化阶段下的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出现了进步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的发展。
五、英国民族教育政策概要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是英格兰人,本地少数民族包括苏格兰人、爱尔兰人、犹太人、诺曼底人等。除本地少数民族外,外来移民也逐渐成为非主流文化中的一员。英国属于非移民国家,这些移民多数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原英属殖民地,他们处于更加弱势和边缘的地位。英国在民族教育政策方面,尊重多元文化、政策制定过程规范、体现种族及性别平等、地方享有较大的教育政策制定权。英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其实是一个民族自治权利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民主化的过程。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概要的梳理,使我们对各国的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1.民族教育政策的母体是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二者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民族教育政策的存在状况,并直接影响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民族教育问题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3.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应当成为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对象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体,主流民族群体同样也要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4.各国民族教育政策各具特色,因为各国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也是做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广兰.19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历史特征[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3]Paul S·Maxim,陈·巴特尔,赵秉坤.共同的挑战:中国—加拿大原住民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J].学园,2010(5).
[4]陈立鹏,张靖慧.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研究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1(3).
作者简介:王筱蕾(1983-),女,吉林长春人,中央民族大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 篇4
工 作 小 结
按照地区民宗委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有关要求,为提高全县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认识,结合我县少数民族乡村工作实际,特制定了《金沙县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关于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宣传共走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现已完成2011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通过开展“十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采取在县城中心地段拉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等方式大力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国务院关于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同时,结合我县少数民族乡镇、村寨及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少数民族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特点,选取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中与当地群众最紧密相关的部分,通过在实施、检查、验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和日常工作调研中,深入到少数民族乡镇或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分期分批宣传,对少数民族群众不明白的地方耐心、细致的讲解。
通过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等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普及率,提高了各族群众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和政策法律意识,增强了各族群众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方针指引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族人民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政治保证。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此次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全县各族人民的精力集中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为实现金沙县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法制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民族教育小结 篇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三月初,学校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宣传氛围,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宣传板报等舆论宣传工具,对全校师生进行深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民族团结”的浓郁教育氛围。
二、在教师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三、主要内容
1、在周一下午的例会上,组织全体老师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学校召开“座谈会”,以少数民族教师为代表,就如何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表示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为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组织相关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4、组织各班主任教师,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四、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班队会。各班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例如:有些班级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问答增加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些班级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此次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各学科老师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例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跳大型民族舞《汤瓶舞》。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以此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
法制与民族宗教政策活动学习心得 篇6
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 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处理好民族关系决定着多民族国家的兴衰安危……一方面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相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而言,民族关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内容;另一方面世纪之交以来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已经对我国的安全和政治稳定构成威胁。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政治稳定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关系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有的调节民族关系的方式和手段体系已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所以在当前形式下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建立起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促进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加强民族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给民族关系带来了新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开放性,这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情况截然不同。可以说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特征表现为封闭性,封闭性的存在使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类型处于平稳的状况之中,按计划的生产调拨方式,不仅使经济发展缺少活力,也使民族间的交往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民族之间的表现在人才、技术、交通、能源、资金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比较小,即使产生矛盾也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民族关系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也给民族关系带来了新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竞争性。在计划经济时期,竞争性并不突出,民族之间由于经济产生的矛盾并不多,也不是主要问题。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竞争给民族关系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竞争可以提高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实力,可以优化民族地区各种经济形态和资源优势,还可以提高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观念素质,可以开拓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等等。同时通过竞争还能够使民族和地区间的交往增多,并能够使这种交往向纵深层次上发展,使民族间的相互了解认识更为全面深刻。促进民族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对民族关系产生了新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对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进行了重新调整。经济利益的内容从不同角度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一个是民族、地区、国家利益。就后一方面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利益调整方面对民族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主要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在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开放与竞争条件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由于竞争能力较弱,他们的经济利益往往会被削弱。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理念对民族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影响了民族关系。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甚至自给自足的小农牧经济的民族和民族地区来说,传统的经济文化观念较为牢固。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步伐就要慢的多。另一方面民族的传统的经济文化往往具有顽固性,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传统的经济文化优势与接受新理念新文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之间就会有冲突和矛盾,虽然这种冲突和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在客观上仍然会对民族关系发生影响。
世界民族宗教关系的发展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异军突起,民族冲突、宗教纷争和种族纠纷明显加剧。强烈地震荡和冲击着转换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和重整中的国际关系。以苏东剧变为开端,以亚非欧接合部为中心,包括中东欧、巴尔干、中东、中亚、西亚直至非洲,形成一条民族主义的地震带,不断引发武装冲突和恐怖活动。民族与宗教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这股世界性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跨国居住的同源民族对我国西部边疆的影响。尤其是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对新疆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西亚的伊斯兰运动的不断演进和“伊斯兰革命”的持续输出,对我国西部及领国中亚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在我西部的领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形成一条月牙形的动荡地带。这些国家的内战对我国边境地区尤其是对新疆的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从历史上看,我国新疆地区很早便成为伊斯兰教广泛传播的区域。共同的宗教信仰使西亚的伊斯兰主义很容易渗透到新疆境内。和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主义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其典型的口号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新疆民族分裂主义者在吸收泛伊斯兰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宗教观。他们极力煽动宗教狂热,宣扬极端宗教思想,打着培养所谓“伊斯兰事业接班人”的幌子与我争取青少年,乘机扩大民族分裂势力的社会基础,制造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国际上的泛伊斯兰主义的组织也一直想把“伊斯兰革命”输入到中国。因此泛伊斯兰主义已经对我国政局的稳定构成威胁,而且还出现了西方敌对势力将祸水东引,利用原教旨主义遏制我的苗头。泛突厥主义和中亚各国的民族自决思潮对我西部主要是新疆安全也产生了冲击。苏联解体后,新疆西部建立了5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主要民族与新疆少数民族在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某些相同之处。自80年代以来由于新疆的对外开放,使境外的泛突厥主义思想很容易传播到新疆,中亚各国的民族自决思潮也对新疆产生了不利影响。中亚各国的独立使拥有境外“突厥人”最多的中国成为泛突厥主义者集中攻击的对象。
二是**集团对西藏的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自1959年西藏平叛后,**喇嘛流亡到国外,并成立了所谓的“流亡政府”,其分裂祖国的活动就没有停止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团就不断掀起分裂祖国的活动高潮。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出于明显的政治目的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使**倍受鼓舞,加快了其利用宗教分裂祖国的步伐,致使西藏宗教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还化身为“人权卫士”,竭力鼓动西方国家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通过谴责中国侵犯西藏人权的议案。近年来,**集团调整了其分裂活动策略,积极与“台独”及其他海内外反华势力相勾结,相互沆瀣一气。西藏的一些寺庙被**集团利用,从事分裂活动,有些僧尼不守教规、寺规和国法,扰乱社会秩序,这对西藏的安定团结和祖国领土完整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三是邪教势力的迅速蔓延。近年来,从事国际恐怖活动的还有邪教组织,如日本的“奥姆真理教”和美国的“大卫教派”等。邪教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共同敌人,其教义往往不可思议。邪教满足部分人的领袖欲望,承诺要为人们寻求亲情关系和创建更美好的未来,在年青人中很有市场。有些邪教不仅散步邪说,蒙蔽群众,而且还有政治野心,妄图推翻政府。受国际邪教势力的影响,我国国内曾被打击过的邪教残余势力迅速发展蔓延。一些坏分子打着宗教旗号,通过篡改教义,拼凑新的内容,以实现其政治野心,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在政治上打出夺取天下的旗号。
四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活动愈演愈烈。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攻击和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实现其“西化”和分化战略图谋的一贯伎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宗教保护者”身份自居,经常无端指责我国政府控制和迫害宗教,编造所谓“宗教迫害”事件,干涉我内政。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民族分裂活动之所以猖獗,是与西方国家的支持分不开的。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在苏联、东欧得手以后,更是集中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对我国进行渗透和干预,妄图改变我国政局。其用心险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危害极大。
城市民族格局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带来了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些新问题、新特点。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动,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交往与联系更为密切,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动,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摩擦和纠纷,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城市中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主要形式有: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因具体经济权益引发的纠纷;城市改造、拆迁及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少数民族群众妥善安置不够引发的问题;不同民族成员间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因缺乏相互了解和尊重而引发的矛盾;媒体出现违反民族宗教政策,歪曲、侮辱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伤害少数民族感情引发的问题;在清真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出现不清真的情况,或者没有清真饮食营业执照的企业生产和销售清真食品引发的纠纷;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密切相关的清真饮食网点、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滞后引发的问题;一些城市中关于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受到冲击,有的政策名存实亡,有的不易操作,造成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心理上的失落;个别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因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或法制观念淡薄,不服从管理,甚至聚众闹事,与有关执法部门发生冲突;个别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行吸毒、贩毒、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的发展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等。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受外因与内因的影响,我国民族关系较之计划经济时期而言,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内容,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它更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而传统的调节民族关系的体系由于定型于计划经济时代,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现状。因此必须进行改变和创新,才能更好的解决民族关系中新出现的问题与矛盾。
二、强民族法规建设,建立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的必然性
一是民族关系的调节方式及其比较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正确规范和引导民族关系,保障其沿着正确的健康的轨道发展,运用了很多种调节方式。
二是社会调节。所谓社会调节,就是利用民间(非官方)——个人、团体和舆论的力量处理民族关系延续中出现的问题,使之保持在正常、和谐状态。
利用个人调节民族关系。一是指由双方代表直接面谈,协调解决问题,达成协议或取得一致意见后,各自再去做本民族群众的工作。通过直接交谈,不仅可以消除误会,缓和紧张关系,而且为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歉意或承认错误提供了适宜的场所。是一种自觉、主动调节民族关系的方式,值得大力提倡;二是通过与当事人双方联系密切、关系友好,有较大影响力的第三者(中间人),在当事人双方之间牵线搭桥,沟通联络,传递信息,为双方当事人表达意见、看法,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中间人还可以利用与双方的关系做一些规劝、说服工作。与政策调节方式所不同,社会调节不是运用官方的强制力,来要求人们做什么,怎么做,而是依靠民间的自发力量,促使人们按一定的是非标准去自觉、自愿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是法律调节。法律调节就是指通过民族关系方面法律的制定、执行、遵守以及宣传教育来规范民族关系,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一批专门调节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大量的有民族关系调节内容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包含《刑法》、《婚姻法》、《森林法》、《草原法》、《商标法》等在内的其他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促进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确立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就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党在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更是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的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业,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从中可知,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去管理的三大类事务: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业。这三类事务都和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密切相关。
首先,用法律作为调整民族关系的核心手段是依法治国及发展民族关系的需要。依法治国要求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树立法律的权威,以法治理。所以,在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中,在网联社会关系的民族关系中,如果不能以法律加以规范,使之处于有序状态,那么就整体而言,依法治国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换言之,民族关系的法律调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民族关系的依法调整,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从另一方面来说民族关系作为一种有自己特质的社会关系,内容丰富、复杂敏感,并且和其他社会关系相互作用,因此,要使之处在一种良好的状态之中,必须服从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应当是基于国家的利益和各民族的意志而设定的法律。因为法律关系具有的特性要求调节这一关系的手段必须是强有力的。
其次,用法律作为调整民族关系的核心手段是开发少数民族经济的需要。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往往可以找到经济的根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要强固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致力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不止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人们常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充分说明了法律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上,在这个直接制约民族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法律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再次,民族平等需要法律去保障。平等,在民族关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民族关系中很自然的、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各民族的地位问题,是彼此平等还是有高低之分?坚持民族平等便是正确的进步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反之则是错误的、反动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从社会整体利益而言,只有民族平等,才能有各民族的和谐与合作,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实行民族平等,受惠的不仅是某个民族,而是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社会。
无论从法律调节和行政调节的比较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选择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都是必要的,但是,现实情况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行政调节为主,法律、社会调节为辅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行政调节被广泛而普遍的使用,法律、社会调节手段即使偶尔使用,也是变换形式,被政策化以后使用的。法律在民族关系调节中的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调节体系虽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弊端和危害也是十分明显的。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民族法制建设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一个健全的科学的民族法规体系是我国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和要求。民族法制建设不但重要而且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 篇7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招生的优惠政策始于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文件规定:“参加工作三年以上的产业工人、干部和军人, 兄弟民族学生, 华侨学生, 考试成绩稍差者, 得从宽录取。”到1957年后这项政策调整为“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时, 予以优先录取。”1962年, 为了贯彻中央批转的《关于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精神, 在高等学校恢复了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办法, 这一年教育部与中央民委商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规定:“少数民族学生报考本自治区所属的高等学校, 可以给予更多的照顾, 考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一般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最低标准时, 就可以优先录取。”
1977年恢复高考后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优惠政策也得到恢复并呈现新的发展。教育部颁发的《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分数段, 可适当放宽。”1980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更加明确了对边疆、山区、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考生的照顾力度。同时也规定对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录取机会。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暂行条例》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化, 并在法律上给予保证。文件规定:对边疆、山区、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录取分数。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降低分数的标准由各省区自主决定。
2002年, 教育部首次明确规定了降分标准:对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降低分数不得超过20分。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规定, 各省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照顾政策。比如内蒙古对自治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 (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 在相同条件下加10分, 对其他少数民族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由来已久, 并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实际。
二、政策实施的效果分析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山区、牧区和边疆地区, 经济发展与内地有一定的差距,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建国后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采取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他们发展经济、教育等各项事业。而高考加分政策正是保证相对处于劣势的各少数民族平等享有教育权利的一项有力措施。通过在高考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加分或降分录取的办法, 提高入学率, 增加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无疑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同时, 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然而近年来反对这项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一些汉族学生和家长认为高考招生的民族优惠政策是对广大汉族同学的不公平。高校入学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分之差就可能差之千里, 在同等情况下少数民族享受加分后更容易取得入学资格, 对此很多汉族学生表示不满。与这种态度恰恰相反, 在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看来这项措施是他们在各项硬件设施落后的前提下平等享有教育权利的保障。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以及地理位置上的种种条件限制, 再加上与内地汉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距, 让他们与从小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汉族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参加考试,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他们看来, 高考加分政策正是对公平的体现, 应该继续实施下去。这两种态度反馈的信息是在高考这一竞争机制中, 获益方认为这项政策体现了平等, 而另一方则认为此举恰恰是违背公平原则的。
加之近年来确实有一些投机者利用高考加分政策, 假冒少数民族身份或假冒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身份来骗取高考招生的录取照顾。自2009年某地高考文科状元因其民族身份造假被取消录取资格事件曝光后, 人们更是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 提议取消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呼声不绝于耳。
其实, 一项政策往往是带有双重属性的。所以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主要考虑的是这项政策所能带来良性效果。高考加分政策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差别对待其实质是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来确保事实上的平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各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这种差别对待是合理的同时也符合宪法平等原则。以2007年高中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例, 位于发达地区的城市如北京比例为200.73%, 天津为146.95%, 上海为141.15%, 吉林为85.83%, 江西为85.48%, 而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比例就要低得多, 如西藏为65.24%, 内蒙古为54.77%, 新疆为18.33%宁夏为15.19%。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在高考录取时各民族都以同样的标准来评价, 不顾各民族考生之间的差异同等对待, 那么有可能有的少数民族出不了一个大学生, 更何谈其他。在这种平等的名义下实现的最终结果可能正是不平等。我国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在基于民族平等原则上制定的, 也许体现在个体上有失公正, 但是从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保护来看这项政策本身是没有错的。
三、借鉴与建议
任何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国对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政策也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做出调试。但现阶段这项政策依然有它存在的客观要求。而且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优惠政策并非是我国的特色, 类似的外国法例也不少见。比如在美国, 政府致力于消除教育领域内存在的种族歧视, 提高少数民族经济状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颁布并实施了“肯定性行动计划”旨在保障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印度政府也在其宪法当中规定了对各少数民族的教育保护条款, 要求各大专院校要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录取中给予少数民族7.5%的比例。由此看来各国在对少数民族或族裔群体在平等享有教育权利上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虽然政策不同但主旨都是为了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而努力。
目前有些人对我国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有所误读是因为没有从群体的利益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这种只从表象出发的粗浅认知让他们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且目前发现的各种弊端并非是由政策本身引起的, 而是在政策实行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现象。对此,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 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
承然, 加分政策并非解决教育差距的最佳出路, 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加大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 逐步缩小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和内地汉族的教育差距才是当务之急。加分仅仅是手段, 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摘要:我国在高考招生中实施的民族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少数民族平等享有教育权利, 也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与此同时这项关乎各民族成员切身利益的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在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利的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这项政策。
关键词:高考招生,优惠政策,平等,教育权利
参考文献
[1]吴仕民.中国民族政策读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162-260.
[2]教育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8[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117.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 政策优惠 积极影响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27-01
一、优惠政策的积极影响
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实施优惠照顾始于1950年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1950 年度暑假招考新生的规定》,第一次明确了对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实行降分录取。另外,同年11月政务院又出台了《筹办中央民族学院实行方案》,为了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和中级干部,提出先行设立军政干部训练班、本科政治系和语文系,其中本科政治系对于水平较差者先入预科班学习半年或一年。[1]这样,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方面就确立了分数调整和民族预科班两种优惠政策措施。此后,针对民族考生的高等入学考试政策倾斜大体都是遵循这两种方式对少数民族考生进行政策照顾。经过60多年的发展,这些优惠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到了不少研究数据的印证。
二、目前优惠政策凸显的问题
在现有少数民族教育起点仍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不管是基于“补偿性原则”还是基于现在比较流行的“文化多样性”理论,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所采取的高等教育入学优惠政策都是合理的,也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民族优惠政策的具体执行细节必须有所调整,只是一味的以简单的分数调整政策来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教育水平巩固民族团结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不仅会引起人们对教育公平性的质疑进而有碍于民族团结,而且有损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教育发展。
(一)政策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问题
这里所指的政策本身的缺陷并不是说政策的制定之初有问题,而是政策没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调整。50年代初政策的制定环境是当时少数民族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且又急需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因此需要从高等教育入口处对民族考生进行政策倾斜。但是,经过60多年的发展,客观上来讲,当初政策制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内部成员间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仅以民族成份为单一区分标准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似乎已经与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内部和整个社会的多元分化不相适应了。
1.少数民族整体教育水平依然落后
为了消除民族间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建国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因为教育领域的高投入性和政府教育经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一些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始终力度不够,而高考录取优惠政策以其简便易行、所需经费较少、效果显著而被一直坚持和扩大。这种单方面的政策倾斜导致的结果即是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显著增长掩盖了基础教育及高中教育发展的不足。学者马戎对新疆地区各类学生的升学率对比证明,1998年到2002年几年间新疆各类学校学生的升学率尤其是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民汉之间差距依然很大。[2]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少数民族高等以下教育发展水平依旧和优势民族差距显著。
2.少数民族群体中部分受惠者对优惠政策依赖性增强
在一些学者的调查中,受访者普遍拥有一个共识,即对少数民族考生实施优惠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它却增加了一些人的依赖心理。一位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师范学校的维吾尔族副校长认为,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造成的经济发展落后和教育意识薄弱,边远少数民族家庭对教育投资较少,同时,国家对边远地区教育投入也相对有限,这就造成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学生素质都较低,适当照顾会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失真引发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因政策失真而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民族预科”优惠政策上,表现形式即政策的目标群体异化。
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国家根据有关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相关优惠政策规定,通过适当降分或择优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并对其进行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族高等教育。根据2005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可以了解到,民族预科政策的重点对象是“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考生”。简单的说,民族预科政策其实就是在对少数民族高考普遍优惠的基础上,在少数民族内部特别是边远山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的进一步政策倾斜,以保证这些弱势群体孩子平等的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简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2(04):16-20.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据史料记载,中国至少从周代开始就把帝王称之为“天子”即上天的儿子。古埃及的国王都把民族——国家宗教所崇拜的至上神视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保护神,自称是至上神的儿子。巴比伦宗教也直接神化人间统治者,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神或是具有一定的神性。日本神道教把天照大神视为历代天皇的始祖,并尊天皇为人神。在罗马帝国的君主政体出现后,亦将其君王诉诸宗教臻于神圣化,产生了“帝王神”崇拜。苏拉被视为神之骄子,凯撒和卡利古拉生前就为自己举行了封神仪式,屋大维也接受了“奥古斯都(神圣者)”的称号。
君王的神化,使君王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也被赋予了神圣的来源,君权由神所授。于是,君王便成为天然的民族国家的成员必须崇拜和祭祖的最高神灵。君王自然也是民族——国家宗教的最高首领和祭祖活动的主祭者,只有他才有资格带领众人祭祀至上神。至此,君权与神权结合起来了,政治特权与宗教特权也结合起来了,君王集所有权力于一身,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民族——国家神圣的专制者。这种区别于原始社会的新政教合一形式的出现,不仅表明了人类社会在阶级和民族形成之后新的国家政治的产生,而且也体现了宗教内容向社会化方向发生的转折。
中国在古代宗教即产生了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君王统治万民是受天的委派,代表天来化育人类的,它体现了天的意志。日本神道教的核心就是君权神授说,把天皇当作天照大神统治人间的代表,强调每一国民均应唯其圣渝是从。巴比伦的亚述尔国王总是把自己的一切行动都说成是最高神亚述尔的决定,声称自己不过是神意的执行官。印度婆罗门教认为婆罗门是为护持“达摩(圣法)”而生,因而居众生之首,统摄世间万物。
当然,在古代的民族——国家宗教中,也有的是实行国教制度而非政教合一。兴旺时期的罗马帝国就是典型。这主要是因为罗马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使它的民族——国家宗教不断受到被征服的民族和国家的宗教信仰的冲击,不得不过份依赖国家强力来维护自身和统一意识形态。同时,帝国的强盛使帝王的权力也极度膨胀,超过了宗教所能制约的界线。所以,罗马的民族——国家宗教便完全成为受帝王控制的工具,教权为王权所支配。
僧侣阶层与规范形式的产生。为了适应宗教变化和政治统治的需要,大量专职的巫祝产生出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宗教为职业的特殊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是民间日益增多的宗教事务的代理人,尤其是协助君王进行民族国家祭典,并为统治阶级运用宗教在意识形态上控制全体社会成员出力的特殊工具。这个阶层同民族国家的政治领导集团一道,形成了集神权与政权于一身的君主专制的左右臂,因而它在社会中也享有相当的特权。
据文字记载,中国在商代之前就已出现了职业宗教者,并已有了卜(司占卜)、史(司录风雨)、巫(行术作法)、祝(司祈祷乃至祭祀)的分工。在印度婆罗门教所维持的种姓制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就是世代相传、自成一体的祭司阶层。古代罗马帝国的祭司团亦由来已久,在原始公社时期便已开始形成。最古老的祭司团有司掌历法和节期的“彭提菲克斯”,担任信使和外交任务的“费齐亚利斯”,专管占卜的“奥古尔”,主持祭献仪式的“雷克斯·萨克罗鲁姆”,侍奉女神维斯塔的“维斯塔利斯”等。罗马王凯撒、屋大维及其后继诸王都曾兼任最高的“彭提菲克斯”祭司职位。古巴比伦人为了侍奉神灵,产生了一大批专门侍奉神的生活起居的神职人员,其中有传达神启和解释经文的高级祭司,有为歌颂神、安慰神而诵唱赞美诗和哀歌的音乐神,还有为神制作食物的厨神,为神洗澡的人,陪送神像去卧室睡觉的侍者等等。另外还有被认为是侍奉神的人间妻子的女祭司,也有献身于神圣而卖淫的神娼。在城邦时期,祭师是城邦统治集团的核心,统治者即是祭司的首领。后来祭司形成了专门的贵族集团,甚至为自身的利益同君主发生冲突,曾参与过阴谋篡位、朝代兴替、私通外国等重大政治事件。
为了进一步强化民族——国家宗教的正统性及其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力,僧侣们根据政治上的需要和宗教教义,对宗教的礼仪和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补充。使之统一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建立起了以巫祝为核心的礼仪典章和组织制度,使民族国家在行为和组织方面具有了规范化的形式。
在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古代民族国家中,这种宗教规范与政治制度相统一,不仅实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宗教行为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同时也是对他们全部社会行为的组织化和规范化,成为直接维持政治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印度婆罗门教很早就制定了一系列宗教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将其固定在《摩奴法典》中。中国古代宗教亦已形成了关于宗教仪式的各种规定,提出了一整套祭祖制度,这些规范将宗教与政治和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直接起着维护宗法政治制度的作用。孔子所极为推崇的周礼就是这种政治化和伦理化了的宗教规范的样本。古代埃及宗教被宗教学者归为典型的仪式宗教,受祭司和巫师控制的正确的规范化仪式动作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对神灵信仰的虔诚。摩西在创建犹太教的时候,一开始就制定了《摩西十诫》和一系列律法,它既规定了宗教的信条和礼仪,又规定了行为准则;既建立了宗教体制,又建立了社会的结构和国家的律法。
神学理论与宗教典籍的形成。原始宗教作为一种自发产生的自然性宗教,长于行动而拙于思考。除了简单而零散的宗教观念和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传说外,没有抽象、系统的理论,更谈不上宗教典籍。在民族国家出现后,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进步和职业宗教者阶层的产生构成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创立神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僧侣们首先从对纷繁杂乱的原始宗教观念改造入手,在重新统一和确定了的关于民族的起源、祖先等一系列神话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使宗教观念被理论化,从而产生了最早的宗教神学。
神学理论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在民族国家内部宗教观念的统一和巩固,标志着原始的、粗糙的和自发的宗教观念已为新的、精致的和人为的宗教神学所取代,而且意味着宗教的说服力和欺骗性的增加,更易于通过对人的理性的征服而维护和发展宗教信仰。同时也为人们根据社会和自己需要的变化修改宗教教义、重新解释宗教观念提供了可能。这一方面使宗教对社会的适应性大大增加,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另一方面又孕育了宗教内部在观念上分裂的可能性,从而各种教派和宗教从此层出不穷。
统战、民族宗教学习讲稿 篇10
———长坝乡党委委员 黄昌明
统一战线的涵义
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大联合、大统一。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部分,这个统一战线有三个显 著的特点:第一,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能为同盟者接受 的正确的政治主张、纲领和方针政策,并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
独立性。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对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毛泽东提出:必须依靠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必须依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并在政治上教育同盟者。第二,由于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与剥削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根本不同的。第三,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战略,贯穿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始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均有特定的任务、范围和战略目标。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新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的两面旗帜。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主义具有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可以实现最广泛的联合。要在爱国主义旗帜下,联合中华民族海内外一切有爱国心的人们。只要有利于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和平演变,不论哪一个阶级、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要团结。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致力于我们的事业。
我国宗教的现状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年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
姑约12万人,**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杀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
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1500余座,乾道、坤道2.5万余人。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800万,现有清真寺3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人。
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教堂、会所4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1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
中国的民族及其基本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民族。除汉族外,其余55个民族由于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的基本特点:
(一)各民族的人口数量极不平衡。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96%,少数民族人口占8.04%。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国12亿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84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8%,比1990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也是不平衡的,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18个,其中壮族人口达1500万,人口在1万以下的有7个民族,珞巴族仅2312人。
(二)各民族的分布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是由于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三)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大,资源比较丰富。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5%。少数民族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国4大林区有三个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达7.18亿亩。5大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草原面积达45亿亩。内蒙古的煤炭、新疆的石油储量都极为可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国有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防线几乎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平等,低学业成绩,多元文化教育
一、英国少数民族简况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其6,000万人口中,白人占94.5%,少数民族占5.5%。2004年~2008年数据显示,在16岁以下儿童中,有20%来自少数族群,3%来自混血族群;大约9%的儿童生活在混合种族血统或多种族血统家庭中。同时,由于多数族群(即英国白人)的老龄化,少数族群相对更加年轻化,这在混合血统族群中尤为突出,大多数混合血统儿童在16岁以下。[1]以上数据表明,未来少数族群占英国总人口的比例将会上升,这就意味着如果该趋势持续下去,则混合种族或多种族人口将会增加。因此当前的民族教育是否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英国种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状况。
英国少数民族的形成主要是移民引起的,英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移民潮,使得英国逐渐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大规模的外国移民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已出现,只是移民多来自欧洲大陆,文化风俗及语言与本土民族的相似性并未带来严重的教育问题。随着20世纪60年代英联邦国家移民的增加,移民子女教育问题日显出来。
二、少数民族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60年代,英联邦国家移民的增加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语言、生活习惯,少数民族与主流民族之间的矛盾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非白人少数民族在经济、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与白人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16岁以下儿童中少数民族占英国儿童总数的12%,但非洲裔黑人、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儿童的贫困率却分别高达56%、60%和72%,远远高于白人儿童的25%。过去20年中,英国平均就业率为75%,而非白人少数民族的平均就业率只有60%,其中孟加拉裔、巴基斯坦裔和非洲裔黑人的就业率分别只有44%、45%和57%。[2]
少数民族在这些社会公平指标上的差距与教育上的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来少数民族儿童只要合法进入英国一般都能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2000年的种族关系法(修正案)明确要求学校积极促进民族平等,1976年种族关系(修正案)以及2003年条例中甚至对间接的种族歧视也作出了规定,意识到种族歧视可以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发生。尽管如此,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城市中心学校质量低下
从地区分布来看,外来移民人口主要集中在英格兰的大都市。虽然英国各地都有少数民族人口居住,但分布却不平衡,少数民族居住的首选之地是大都市。城市中心是英国工人阶级和社会底层聚居的地方,城市中心的学校往往质量低下,条件较差。长期以来,英国的私立学校大多位于环境优美、恬静淡雅的郊外或乡村,收取高额的学费,学生多来自于中上层家庭,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育质量,而相当一部分公立学校处于工人、平民等下层阶级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中心,师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2. 学业成绩不良
如在英格兰,黑人学生以及源自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时进行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中的成绩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成绩。[3]黑人学生在这些考试中往往进入低端试卷(lower papers),这就意味着即使他们在这些试卷中取得尽可能高的分数,他们也不能获得及格以上的A*-C成绩,而只有取得5个以上这样的成绩才可能被大学所录取。[4]因此这一教育体制使参加低端试卷考试的学生没有机会进入大学。黑人小学生的各项教育评价指标均低于白人,如阅读方面要低两倍甚至三倍。
根据2002年第一次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数据表明,除中国和印度学生外,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尤其是黑人和巴基斯坦学生在不同关键学年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中,成绩都远远落后,学业成绩差距显著。[5]
尽管从2002年开始,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学业成绩差距逐渐缩小,但某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仍然令人担忧。在英格兰,16岁学生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成绩中种族因素带来的差别逐渐缩小。在2009年考试中,72%的中国学生和67%的印度学生取得5门以上“优秀”,孟加拉、非洲黑人和英国白人学生的这一指标均接近51%,但是,加勒比黑人和巴基斯坦学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仅为39%和43%,而令人担忧的是吉普赛和爱尔兰旅客学生,能达到这一水平的比例只有9%。[6]
3. 永久性开除比例高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行为、学习、逃学等问题,少数民族学生被永久性开除的比例过高也同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2004~2005学年,黑人学生和混血学生的被永久开除率高出白人学生两倍。[7]平等与人权委员会(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Equality,Human Rights and Good Relations in 2010)于2010年10月发布了《英国有多公平》(How Fair is Britain)的报告。报告从8个方面调查了英国教育领域的平等情况,分别为:(1)5岁时的发展水平;(2)永久性开除;(3)在学校里受到的恐吓、尊重与支持;(4)16岁时学业成绩;(5)高等教育参与情况;(6)成人技能与资格;(7)成人学习状况;(8)英特网使用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不同种族5岁儿童在发展水平上是不同的,爱尔兰、印度、英国白人、亚洲语白人混合血统的儿童表现出了比平均水平高的发展水平,而黑人和巴基斯坦儿童则在平均水平之下。第二,2008~2009学年的数据显示,英格兰77%被开除的学生为白人,而如果考察永久性开除比例则会发现,每一万名非英国白人学生的被开除比例要高于英国白人学生。调查还表明,不同少数种族群体学生在这项指标中差异甚大,亚裔学生永久性被开除比例最低,英国白人、非洲黑人、爱尔兰人、非洲黑人与白人混合血统学生这一指标接近平均值,加勒比黑人与白人混合血统学生则2.5倍于平均值,而最高比例为加勒比黑人学生、爱尔兰旅客学生和吉普赛/罗马学生,保守计算后为均值的3~4倍。[8]
三、英国民族教育机会均等政策
影响英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20世纪60和70年代大规模移民进入英国的时候,英国政府并没有很好地从教育制度上进行反思,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政策。20世纪60和70年代所颁发的《移民教育》(The education of Immigrants)和《英联邦移民法案》(Commonwealth Immigrants Act)标志着英国政府关注移民子女教育政策的真正开始,但是却将移民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归结于移民子女及其家庭环境。在英国人看来,移民家庭不仅婚姻意识淡漠,单亲家庭居多,而且由于父母工作压力而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健康问题,尤其以西印度群岛的移民家庭为甚。亚洲移民子女教育问题尽管少一些,但由于文化差异,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致使其孩子有或多或少的孤独倾向,与同学交往不多。由这些现象出发,英国政府的推论是: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均是因为其家庭及家庭相关问题所造成的。因此《移民教育》不仅没有思考英国教育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相反却在大英格兰民族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族不平等观念。[9]
由于这一阶段英国政府将移民教育问题归结为移民自身,一些改革尚未触动教育体制;基于这一观念,这一时期针对少数民族教育主要采取了同化的政策。这种同化教育政策主要有:重视英语教学,极其强调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移民儿童进行分散教育,每个学校的移民儿童人数不得超过33%;忽视移民学生的文化差异等特点。[10]
20世纪80年代早期,伦敦城区发生了更大区域的少数民族骚乱,迫使英国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做法,将少数民族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政治议题层面上。20世纪80年代,涉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最重要的报告是《为所有人的教育》(Education For All)。该报告指出,民族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内外部因素两方面出发。在探究少数民族子女教育问题的起因时,该报告提出了学校和孩子本身,而不仅仅是学生所处的环境,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例如,在探讨西印度群岛的儿童时,该报告称:“比起同伴来说,成绩更差,非一种因素所为,既有教师和教育制度对不同儿童所持的不同态度和期望,也有儿童个人的学习障碍及难以发挥自己潜力所存在的具体障碍。”尽管人们对移民儿童的学习质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但也有一定的转变,即移民儿童的学业不良与英国教育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有关联。[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促进教育平等,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环境和质量,英国采取了如下政策措施。
1.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消除种族歧视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特别强调:伦敦内城区的学校可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引入种族多元化的课程。这可以看作是英国解决少数民族儿童问题的重要措施。在强调课程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还要将种族平等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学校要创设必要的氛围,对少数民族给予更多的接纳、理解和合作,以防止对少数民族的冷淡,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心理上的恐惧。
新工党政府充分认识到英国早期试图通过消除多元文化的方式来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即鼓励移民以英国的文化传统和习惯来取代自己原有的文化价值观的观念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只有通过多元才能促进融合。布莱尔政府强调每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种族、文化和性别的学生都能享受公平的学习机会。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1999年发表的讲话中提到,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宽容、互相尊重和多种族的社会。
布莱尔政府执政之初就开始了一些与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相关的改革。首先,政府对1993年谋杀黑人儿童斯蒂芬·劳伦斯(Stephen Lawrence)的事件进行了重新调查,并就调查结果发表了《麦克菲尔森报告》(Macphearson Report)。该报告强调了种族主义作为一种势力给黑人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向教育系统直接提出了三点建议:(1)呼吁对国家课程进行修订,使它能够更好地反映多元社会的需求,并通过支持多元文化和反对种族主义来实现这一目标;(2)建议学校应该积极地实施禁止和反对种族主义策略;(3)提出教育局应该对这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其次,英国在2000年修订了种族关系法案,《2000年种族关系法修正案》规定:要减少种族歧视,促进不同种族间关系的融合;各地方当局必须制定“促进种族平等计划”;所有的学校必须制定种族平等政策。再次,新工党政府对公民教育比前届政府给予了更大的支持,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的尊重,培养所有学生在未来跨文化社会中所需要的民族价值观、信念、知识、技能和态度;[12]使每个学生在融合到主流社会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在2002年9月修订后的国家课程中,公民课成为第三、四阶段国家课程的基础学科(Foundation Subject)之一,成为第一、二阶段“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中自选必修课的一部分。英国政府首次提出,要让11~14岁的学生了解英国国家多样性以及不同地区、宗教和种族的特征,并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让14~16岁的学生学习国家多样性的起源和意义,并要求学生之间理解和尊重;小学生将学习和尊重人们之间的异同,认识到诸如欺辱、种族主义这类反社会和攻击行为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恶果。[13]
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更加致力于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平等的学习环境。《2010年平等法案》对教育各环节的平等问题做了详细阐释,按照教育机构划分,分为中小学校、继续与高等教育机构和普通资格机构(general qualifications bodies),每一类机构促进平等的责任范围都比之前扩大了。该法案将已经存在的种族、残疾状况和性别三方面平等问题扩大为七类,增加了年龄、宗教或信仰、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和性取向四个方面。关于种族平等方面的规定,以中小学校类为例,该法案规定,“所有机构要承担消除种族歧视、提升机会平等、提升不同种族群体与个体间良好关系的责任。各机构必须制定种族平等政策,并对如何执行写下书面陈述。所有机构还要承担评估与监控其各项政策对不同种族群体师生带来的影响,特别在学生入学和发展方面以及教学人员招聘和职业发展方面。以上所有步骤都应是合理可行的,并发布年度监控报告”。[14]
2. 提高城市中心薄弱学校质量
为了能够解决保守党政府教育政策所忽视的教育公平问题,工党很多方面的政策都关注于社会弱势群体,在1997年刚上台执政不久,工党就在内阁中成立了社会排斥署(Social Exclusion U-nit),这一机构的成立在倡导有关针对弱势群体政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英国政府提出了只有每所学校都成功,才能为“所有学生都成功”提供有力保障的观念,目标就是改造内城区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薄弱学校。薄弱学校的认定有几方面的标准:(1)考试成绩;(2)辍学率;(3)义务教育结束时的升学率;(4)符合申请学校免费午餐(为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的学生比例;(5)犯罪学生比例;(6)吸毒学生比例;(7)学校设备;(8)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比例。在这8个方面的评估结果落后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即为薄弱学校。[15]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教育行动区”以改善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标准和质量;“卓越城市计划”以提高城区学校教育质量;以特色学校改进薄弱学校等。这些计划的理念是学校与家长、企业以及其他社区团体共同合作来提高学校质量,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质量。
3.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
为提高处于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英国政府1998年提出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拨款计划”(Ethnic Minority Achievement Grant,简称EMAG)。EMAG针对学校中5~16岁低成绩少数民族学生和双语学习者,支持学校和地方教育局采取有效策略缩小少数民族群体学生的成就差距,满足双语学习者的特殊需要。EMAG的主要目的在于:(1)使学校和地方教育局的管理重点转向带领整个学校缩小学业差距和确保结果的平等;(2)为满足双语学习者和低成就学生的特殊需要提供经费支持。
EMAG由中央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标准拨款的形式拨给地方教育局,并由其分配给学校,每个地方教育局根据中央的拨款公式来确定得到的EMAG经费。从2004年起,EMAG将实行以教育需求为导向的新的分配公式,它以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数和全国低成就的少数民族学生数为基础,再结合当地享受免费午餐计划的学生所占全国的比例,最后得出每个地方教育局应得的EMAG经费数额。在这个公式下,每个地方教育局每年分配到的EMAG经费都不少于35,000英镑。若低于这一数字,则要提升到这一水平,以保证地方教育局经费的稳定性。
EMAG的基本理念是中央政府、地方教育局和学校共同努力,但学校必须发挥领导作用。中央教育部门、地方教育局和学校为少数民族群体学生和双语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Ethnicity andFamily Relationshipswithin and between EthnicGroups:AnAnalysisUsingtheLabourForceSurvey[EB/OL].http://www.equalityhumanrights.com.
[2]张若璞,金春子,杜宇.英国如何协调民族关系[J].环球视窗,2008,(2).
[3][7]DfES(March 2006)[EB/OL].http://www.dfes.gov.uk.
[4]G illborn,D.(2006)Rethinking White Supremacy:WhoCounts in‘WhiteWorld’.Ethnicities,6(3),318~340.
[5]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Aiming High:Raisingthe Achievement of Minority Ethnic Pupils[EB/OL].http://www.standards.dfes.gov.uk/ethnicminorities/links_and_publications,2009-03-20.
[6][8]How Fair is Britain?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EB/OL].http://www.equalityhumanrights.com/key-projects/triennial-review/,2010-10-10.
[9][11]洪成文.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轨迹[J].中国民族教育,2004,(2).
[10]滕星.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的政策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55~165.
[12]高靓.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特点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4,(4):82.
[13]Beck,J.,&Earl,M.中国教师应关注的热点问题[M].王璐,王向旭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0.
[14]http://www.equalityhumanrights.com/advice-and-guid-ance/equality-act-guidance-for-education-providers-schools/public-sector-equality-duties/.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小结】推荐阅读:
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心得12-17
民族宗教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试题及答案 200 题08-20
学习民族宗教心得体会11-12
民族宗教政策知识09-23
民族宗教政策宣讲10-04
民族宗教事务局2021年民族宗教工作总结06-14
民族与宗教问题06-10
非洲民族宗教10-01
民族宗教政策知识问答11-22
镇民族宗教工作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