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五不翻刍议的论文

2024-07-02

玄奘五不翻刍议的论文(共2篇)

玄奘五不翻刍议的论文 篇1

多心经与五不翻

将《心经》称为《多心经》,其误会的根源,应该是对于梵文音译的不了解。

我读得最早的佛经,是《心经》。那时只有十四五岁,天天不务正业,狂读能找到的古代白话小说(包括三言二拍这些今天看来,都不适合小孩子读的书)。《西游记》的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乌巢禅师对玄奘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于是传了这《多心经》,后面录有全文。我当时如获至宝,特意拿了黄色的纸抄下来,不多久就背熟了。要知道,八十年代初,佛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稀罕物。不过,经中讲的是什么,自然是不懂的。到现在还记得,首句说,观自在菩萨。我当时理解为,看一个叫自在的菩萨。等到稍微大一点,就对这经名有了疑惑,为什么要多心呢?

其实,《西游记》里面的《多心经》,并不是乌巢禅师传给玄奘的,而是玄奘从印度归国后,于贞观二十三年(649)翻译的。《西游记》不过是小说,自然不必当真。但如果细究起来,也可以找到些影子。《心经》在玄奘之前,已经有传为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最起码早玄奘两百多年。不排除有人教玄奘或者玄奘自学的可能(两种译本,文字有些相同的地方,显然玄奘借鉴过旧译本)。

而且,《多心经》的叫法,也不是《西游记》的首创,敦煌卷子中,就有至少六件抄卷,首或尾题《多心经》,可见唐人已经这样称呼了。《全金元词》载王哲《红窗迥》云:“多心经、记得分明,无挂碍无挂碍。”所以《西游记》那么用,也不奇怪。

《多心经》,《西游记》还称为《密多心经》。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说:“那长老才举步登坛,到上面端然坐下,定性归神,默念那《密多心经》。”这也是唐人的旧称。《全唐文》(卷987)载《崇胜寺丁思礼造像记》中说:“敬镌阿弥陀佛一铺,《蜜多心经》一卷。”不仅心多,而且蜜多。或者就是因为蜜多了,太滋润,容易多心吧。

这两种俗称,都是错误的。从经名来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前,有两个限定(所谓定语),一是“般若波罗蜜”,一是“心”。先说第一个。前面一篇《菠萝菠萝蜜》简单说过,般若波罗蜜(也作密,只是同音字,意义无差),是“以般若智而得解脱”的意思。这个词,是从梵文prajna-paramita(无法显示长音等符号,省略,下同),翻译过来的,prajna,音译作“般若”(钵惹),paramita,音译作“波罗蜜多”。尾音的“ta”(多)有时候省略,就只音译作“波罗蜜”了,比如巴利文也读panna-parami,就没有这个“多”音。般若,指照了诸法实相、穷尽其极之菩萨大慧。波罗蜜,到达解脱的彼岸(成佛)。因为有般若,才能波罗蜜,所以般若波罗蜜的重点,在般若上。经典中翻译作“某某般若”的很多,如《大品般若》、《放光般若》、《道行般若》等等。用尾音的“多”简称“波罗蜜多”已经不妥,用来替代般若波罗蜜多,更是不伦不类。称“蜜多经”与此同类,不必细说。

所谓“心”,历来的解释很多,主要是核心、精要、精髓的意思。因全经文句简约,却包涵了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

所以,如果要用简称,不妨称为“般若心经”,或者“心经”。

在《菠萝菠萝蜜》文后,一位朋友留言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既然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为什么我们中文的佛经中不直接用意译?同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为什么中文的佛经要保留梵文音译呢?直接用汉语意译,不是表达更明晰吗?

这个问题,恐怕困扰了很多人。甚至提高了佛经的阅读门槛。但佛教里面保留梵文音译的情况,不是单纯的翻译技巧问题,包含着一套佛门特殊的翻译原则。佛经翻译开始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确切考证出,可以肯定的是,什么时候有佛教信仰传入,就肯定有佛经传入。有佛经传入,就必然有汉译本(哪怕是口头翻译)出现。一般认为最早的佛经译本是《四十二章经》,时间大约是公元67年。但对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否就是当年的旧译,争论极多。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早在公元初,就已经有了汉译佛经就可以了。

最初从事佛经翻译的人,精通汉文的人很少,大多数来自西域,也有从印度来的,还有汉人。一开始翻译的时候,并无具体标准,译名也没有统一,大量借用了儒家、道家的术语,清净、无为之类,触目皆是。只到公元403年,精通多国语言的鸠摩罗什三藏(被称为七佛译师),率领中国佛教精英,翻译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千载流行。而他的译经方式,也被后人遵从。到了唐代,玄奘大师总结前人的译经经验,提出“五种不翻”的原则,即梵文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况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

一、秘密不翻译。例如经中各种陀罗尼(我们常说的咒语),是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所以不翻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心经》,最后有咒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有人翻译出来,说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等等的`意思。可能从梵文字面意思来看,这样翻译似乎没错。可是秘密语的密意并不在字面。比如你和朋友约定一个暗号,说一句英文乃至一个数字,代表你们之间的某种默契。旁边的人,就算听懂你们的话,翻译成中文,可传达出那种默契没有呢?肯定没有,否则就不叫暗号了。所以,勉强去解释咒语,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二、有多种含义的不翻译。例如“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无法选择某一个放弃其他,只能保留音译。

三、中国没有的不翻译。如阎浮树、庵摩罗果都只产于印度等地,为中国所无,只能保留原音。

四、遵从古代译法。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所具有的觉悟),从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都用音译,所以保留音译不翻译。

五、为存尊重之心不翻译。象“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简称就是菩萨)等,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因为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念,翻译了,容易招致等闲视之而轻贱。

将《心经》称为《多心经》,其误会的根源,应该是对于梵文音译的不了解。明白了五种不翻的原则后,遇到这些看起来很古怪的佛教名词,只能多查一下佛教辞典了。好在现在网络资源发达,绝大多数问题,可以在网上搜到。只是网上信息太复杂,也有很多错误存在,需要甄别。开博以来,常有朋友问一些佛教问题,基本属于常识一类,可以在佛教辞典中找到答案,我不可能有更高明的解释。回复的字数也有限,解答未必周全。所以,推荐大家去下载电子版的佛教辞典,不懂的,随时查一下。

★ “五不”建议书

★ 偷越国边境刍议论文

★ 刍议会计理论判断论文

★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 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刍议论文

★ 纪录片《玄奘之路》观后感

★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刍议论文

★ 幼儿师范美术教学刍议论文

★ 刍议初中历史趣味性的教学论文

★ 翻怒成语

玄奘五不翻刍议的论文 篇2

周敦义序文:

余阅大藏。尝有意效崇文总目。撮取诸经要义。以为内典总目。见诸经中每用梵语。必搜检经教。具所译音义表而出之。别为一编然未及竟而显亲深老。示余平江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所编翻译名义。余一见而喜曰。是余意也。他日总目成。别录可置矣已。而过平江。云遂来见。愿求叙引。余谓此书不惟有功于读佛经者。亦可护谤法人意根。唐奘法师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此无故。如阎净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而七迷之作。乃谓释迦牟尼此名能仁。能仁之义位卑周孔。阿耨菩提。名正遍知。此土老子之教先有。无上正真之道无以为异。菩提萨埵。名大道心众生。其名下劣。皆掩而不翻。夫三宝尊称。译人存其本名。而肆为谤毁之言。使见此书。将无所容其啄矣。然佛法入中国。经论日以加多。自晋道安法师。至唐智升。作为目录图经。盖十余家。今大藏诸经。犹以升法师开元释教录为准。后人但增宗鉴录。法苑珠林。于下藏之外。如四卷金光明经摩诃衍论。及此土证道歌。尚多有不入藏者。我国家尝命宰辅为译经润文使。所以流通佛法至矣。将未有一人继升之。后翻译久远。流传散亡。真赝相乘。无所放据。可重叹也。云虽老矣。尚勉之哉。绍兴丁丑重午日序。

“婆伽婆”条:

婆伽婆。应法师云。薄伽梵总众德。至尚之名也。大论云。一名有德。二名巧分别诸法。三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四能破淫怒痴。新云薄伽梵。名具六义。佛地论曰。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颂曰。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其义云何。谓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猛焰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

首先,从写作时间看,序中记载:“示余平江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所编翻译名义。余一见而喜曰。是余意也。”可见,周敦义是见到法云的文稿之后才写的序文,法云编著正文在前,周敦义写作序文在后。

其次,从内容和文字上对二者进行比较,第一、三、四条基本一致,差别在于第二、五条。第二条中,序文是“含多义故”,正文是“多含故不翻”。第五条中,序文多了三个例子,即“释迦牟尼”、“阿耨菩提”和“菩提萨埵”。因此,二者在内容文字上差别不大,不知周敦义在作序时是否参照了法云原文?

最后,从上下文看,在正文中,“五不翻”出现在《十种通称》“婆伽婆”中,“婆伽婆”条是对“薄伽梵”的解释,“五不翻”第二条以“薄伽梵”的翻译为例,法云此处引用奘师“五不翻”应该意在帮助读者理解“婆伽婆”的意思。周敦义在序文中的引用没有与“五不翻”各条对应的上下文,如果只依据周序而不看法云原文很容易导致误解。比如,曹仕邦先生在讲到第二条时就说:“但倘使据周敦义序的简略叙述,很容易使人误解为‘遇上包含六种意义的字眼,便译音不译义’。真个如此的话,岂非大出乱子?”王宏印(2002)就是按照“多义词”翻译来阐释第二条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断定,“五不翻”的出处应为法云《翻译名义集》原文中的“婆伽婆”条。同时,尽管二者在内容上差别不大,但是查看法云的正文,而不是仅仅依据周序,更有利于理解“五不翻”。

此外,在第二条中,对于“薄伽梵”应作“薄伽梵”,还是“薄伽”和“梵”,马祖毅(1999)和陈福康(2000)都认为是“薄伽,梵具六义”。李雪涛(1994)对“含多以义如薄伽梵具六义”应该如何断句进行了考辨,考辨的依据主要是季羡林、汤用彤等先生的看法和佛教辞书的解释。我认为这个词在经文中的实际用法最具说服力。

上文所引法云《翻译名义集》“婆伽婆”条中有:“薄伽梵总众德。至尚之名也。大论云。一名有德。二名巧分别诸法。三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四能破淫怒痴。新云薄伽梵。名具六义。佛地论曰。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

我又查阅了《大正新修大藏经》,找到了玄奘译的《瑜伽师地论》,其中的“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有:“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又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如是等类如经广说。应知堕二界摄。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此依住乐非谓受乐。又说有三种乐。谓离贪离嗔离痴。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是故此乐名为常乐。无漏界摄。”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法云的原文还是在玄奘的译文中,“薄伽梵”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的,因此,在法云所引“五不翻”中,第二条应该是“薄伽梵,具六义”,断在“梵”后,或者仅作“薄伽梵具六义”。

参考文献

[1]曹仕邦.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C].台北:东初出版社, 1990.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大正新修大藏经.www2.fodian.net (中华佛典宝库网) .

[4]李雪涛.“玄奘译言考辨”辨.中国翻译.1994.

[5]马祖毅.中国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集采物流中心部门总经理职责与权限下一篇: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