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刍议论文

2024-09-17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刍议论文(共11篇)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刍议论文 篇1

“从本质意义来讲, 文化是人类的物化形式, 它表征着人类生命活动的情感和实践方式。”任何管理系统都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空间, 学校更为典型。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质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为目的的。

一、文化管理是传统管理模式的历史性超越

管理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 自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以来至今, 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等三种管理模式的历史迭变。

透视人类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管理模式的迭变历史, 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四条线索:

1.管理目标由低到高提升。泰勒的科学管理还主要局限于车间管理, 着眼点也仅限于操作层面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的侧重点也是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文化管理却主要关注人, 关注“真人”、“活人”, 而非是“物”。

2.管理范围由内向外扩展。

3.管理重心由“硬”到“软”, 如从注重管理战略、结构、制度和科技到关注人员、作风、价值观和形象精神等因素。

4.管理中人的角色在转变, “物化的人”返璞归真成为“活性的人”, 从人被“物化”到“物也人化”。其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文化管理。总之, 纵观管理发展史可以看出:思想演进与模式迭变中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跨越, 这就是文化管理的标志。所以说, 文化管理超越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 文化管理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和积极发展的组织氛围, 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 进而实现潜力的外化, 从创新发展和自我实现到实现“人是管理的目的”。

二、文化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的时代性可能

1.社会已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发展进程从经济的角度来划分,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经济时代 (土地加劳力) 、工业经济时代 (机器加资本)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加经济) 。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与经济互动互赢, 而且知识在其发展中日益生产出大量的经济因子, 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也成为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知识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 像今天社会上出现了八大知识产业群———科学技术产业群、信息情报产业群、文化教育产业群、传播娱乐产业群、智能智慧产业群、规划管理产业群、咨询策划产业群、思想设计产业群。一句话, 知识经济时代完全摆脱了前两种管理模式下的生产方式, 呼吁着新的培育人的创造精神的文化管理方式的生成。

2.社会主体已由“群氓”转变为高素质的文化人。现代人的学历水平、知识层次、文化素质空前提高, 同时这个时代是人才竞技的时代, 是创造性人才主宰社会发展的时代, 世界各国、各个企业出现了空前激烈的人才大战, 教育成为社会的主要产业, 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于是, “工具人”、“经济人”的假设与时代相悖, 社会的主体已变成一种“新人”———“文化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 对“文化人”的正确解读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

3.文化是一种可延续的精神式样, 而且具有传承性。中国传统的管理文化强调以人为本, 管理学家苏东水教授认为, 东方管理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乃天”和“事人如天”。他在总结了东方管理文化, 特别是儒家管理文化的本质是“修己安人”的基础上, 提出了管理的本质是“人为为人”。“人为为人”的思想使东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具有了现代意识, 使东方的人本主义与西方的行为科学得到很好的衔接。由此可见, 实行文化管理模式, 是有一定历史和文化基础的。

三、文化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的时代性必然

1.现代管理呼唤富有人情味的组织。现在是一个软性因素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在我国的中小学校, 随着教职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 人才流动性成为必然, 为此, 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重视教师, 使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2.人的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人选择了文化管理, 而非文化管理选择了人。

3.教育的发展潮流要求学校管理超越单一的理性传统。教育是一种产业, 属于第三产业, 又是一个特殊的服务业。这就要求学校教职员工要有对教育的忠心、真心, 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高尚的服务道德, 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就需要文化管理才有可能。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刍议论文 篇2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014109 董智勇

摘要:从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当代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标准;教育青年学生要有主持公道,同情他人的正义行动或甘于替他人承担风险的气概。我们应该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政治教学

一、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

首先从提高政治教师的主导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近几年来,各地大中专院校经常派教研员和政治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再对本校政治教师进行培训辅导,让外出学习的同志讲授理论知识,传授先进经验。通过培训学习,使全体政治教师认识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一些贪污盗窃、走私 贩毒、嫖娼赌博等丑恶现象是资产阶级义利观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反映,这些,也严重危害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从而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义利观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们引导教师挖掘教材,对全书进行综合归纳,把握教材中关于正确义利观教育的知识点和基本理论,并在教学中用这些基本理论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学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注意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思想表现是我们培养学生正确义利观的第二点做法。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也刮进了学校,学生的思想也开始动荡。我们通过对十 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钱就萧洒漂亮”、“将来只要能抓大钱就是有能耐,有没有文化无所谓”等不良倾向已在个别学生中影响很深。让教师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并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 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重视学生家长 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做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阻止了某些学生 家长“以钱奖学生”的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

三、寓教育活动于榜样之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为了加深学生对共产主义义利观的认识,我们指导政治教师培养学生 正确的积极的思维,配合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慢慢向学生的头脑中渗透正确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用正确理论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其中,开展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活动有:各校召开学习雷锋、赖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献身事迹的报告会;召开学习徐洪刚等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报告会;举行为灾区人民义捐先进人物报告会等。与此同时,开展了学雷锋、学赖宁、学徐洪刚,为烈军属、孤寡老人和家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另外,还需要实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访问先进企业家活动,写调查报告,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写评感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是国家所提倡的。但先富应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不应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心狠手黑抓的钱是不义之财,要不得!我们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只有像雷锋、赖宁、徐洪刚那样成才,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加强德育的组织和思想建设

建立分层管理机构,实行逐级负责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由校长亲自挂帅,统管全校德育工作。设置政教处,负责抓日常工作。健全年级领导小组,实行党、政、工、团各部门负责人蹲年级管理。科任教师一-班主任一 -年级组长一一政教主任——校长逐级负责,为促进教育转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努力提高全员抓素质教育的意识。全校教职工人人结交一位后进生作朋友,作为素质教育的“试验田”。通过实践,每年写一篇抓素质教育的文章,参加德育论文评优、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定期表彰奖励“三育人”先进个人。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提高素质,也扭转了德育干部孤军作战的局面,形成了全员都抓提高学生素质的新气象。做好养成教育,促进教育转轨。养成教育是培养素质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促进教育转轨,必须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五、狠抓文化道德建设主旋律工程

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就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而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德育的主旋律工程,是实现教育转轨的又一重要途径。让学生“唱主角”,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健全了升国旗制度,实行各班轮流护旗,开展祖国优秀班会竞赛,由学生独立设计,自己主持,召开“爱我中华、爱我长安”演讲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当好导演,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组织观看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录像带、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教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开展“学历史、知国情、爱祖国”征文竞赛,“爱校爱国知识”竞赛,参观陕西省地质博物馆、航空馆和科技馆等。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名人效应,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激励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将结果记入学籍档案,作为升学推荐、评优的依据、经常利用班会、校会表彰奖励先进个人,举办专栏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每年召开一次隆重的“奖学金”颁奖大会,初步形成了具有一中特色的激励机制。”

刍议学校精细化管理 篇3

精细化管理主要来源于泰勒博士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戴明博士的质量管理理论。泰勒主要侧重科学管理,即减少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戴明主要侧重质量管理,即重视过程、注重体系。自古以来,注重细节就是人们处事立业的一种共同追求,《道德经》强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斯在《谏逐客疏》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汉武帝刘彻说:“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今很多学者专家也提出了诸如“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精细管理是认真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等观点。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学校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责任分明,思路清晰;二是高效节能,提升效率;三是重过程管理,重质量评价。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学校发展来说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实质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精”就是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就是具体扎实、认真细致。主要体现在分工责任精细、操作服务精细、质量效益精细等方面,归纳起来讲,学校精细化管理就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工作进行提升与深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的管理方式。简单地说,精细化管理就是八个字:“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其基本特征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细分对象、细化分工、细分职责、细化制度。

三、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化繁为简,专注细节;二是流程管理,理顺体系;三是培养习惯,细节入手。其要义如下:

1.注重“细”,“细”是前提。只有对一项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考量,做到细化计划、细化分工、细化职责、细化机制,才能做到避重就轻,删繁就简,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突出“精”,“精”是核心。要求在管理中要不断思考,学校的管理方案设计、方法选择、措施落实等都要做到周密、精当。学校工作点多面广,因此要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工作思路,优化管理过程,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目标。就学校管理来说,“精”体现在:一是思路要明,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明确,教师工作起来才能方向清晰;二是督导要准,出台的方案制度要科学全面,建立科学的执行体系,实现人性化管理;三是考核要公,出于公心,公开透明,这样的管理才能服人。

3.抓好“实”,“实”是关键。再好的计划、安排,都必须要实实在在地贯彻执行,这样才有成效。因此,学校管理的关键一环就是:抓好落实。习总书记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要贴着地面步行,而不在云端跳舞”。因此在学校管理上,布置要实、执行要实、检查要实、反馈要实、整改要实,才可取得切实的管理效益。

4.实现“优”,“优”是结果。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过程最优化、人员最优化、团队最优化、成果最优化。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都有哪些进步与提升,是否实现了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潜力的充分激发,这就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和归结点。

四、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误区

1.小事放大化,把本来就很小的事情放大处理,既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效率,又增加了管理成本,以致小事不细,效益不精,得不偿失。

2.本末倒置化,没有把握学校工作的重点,把次要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抓,不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管理中“平均用力”现象严重,导致学校管理效能低下,工作无特色。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刍议论文 篇4

一、存在问题

1.家长包办。大多数中职生对于专业没有概念, 对于如何选择专业、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缺乏认知, 更没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 完全由家长主导、代替或包办决定, 学生基本不参与。

2.追求热门。有些中职生事先也会对专业进行初步了解, 看看哪些专业是当下比较“热门”或“流行”的专业, 作为自己选择专业时的首选, 千方百计地往“热门”专业挤, 如近几年先后出现的会计、计算机、数控、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报读热潮就是这种问题的集中体现。

3.盲目跟风。部分中职生在选择专业时还会把同学、邻居、身边熟人所选择的专业作为自己选择专业的依据, 人家选什么专业, 他就跟风报读什么专业, 对该专业缺乏深入了解。

4.城乡差别。城市与农村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体现出明显差别, 城市学生一般选择职业环境较好的专业, 如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公共管理类专业;农村学生一般选择就业相对容易, 或者薪酬较高的专业, 如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交通运输类等。

5.学校制约。中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还受到学校的制约, 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决定了专业招生名额有限, 各专业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在学生录取时实行高分优先、录满为止的招生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职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层面。一是该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育, 受年龄、经历、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对专业、职业缺乏基本概念和了解, 对家长存在比较严重的依赖倾向。二是就读中职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 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 少数学生甚至抱着到学校混日子的态度。三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缺乏准确认识, 对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思考。

2.家长层面。一是某些家长与子女缺乏交流沟通, 对子女了解不全面, 包括对子女的学习基础、薄弱环节、学习潜力、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个人意向等没有清晰的了解,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读职业类学校是无奈的选择, 作为权宜之计。二是家长对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和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对专业学习的内容、今后从事的职业方向等了解不深入, 停留在专业名称的字面理解, 专业选择缺少有效依据。三是理想化的矛盾心理作祟, 既要好就业, 又要就业好, 还舍不得子女吃苦, 希望子女今后从事工作轻松稳定、环境舒适、薪酬又高的职业。

3.学校层面。学校在确定专业招生计划时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用人单位需求和学校办学资源等多种因素, 招生计划明显带有名额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录取学生时一般通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往往很少考虑其他因素, 这种唯分数的现象看似平等, 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不一定合理。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招生难, 学校考虑专业生存和教学资源利用等因素, 往往将服从专业调整的学生安排到“冷门”专业, 造成学生“被”服从。

4.社会层面。社会对中职生选择专业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有高低之分, 甚至对某些职业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二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冲击, 造成在专业选择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三、对策建议

(一) 学生与家长专业选择的原则

1.参与性原则。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中职学生虽然年龄小, 知识、阅历不足, 但他们是学习和今后就业的主体, 在选择专业时, 家长应该是个参谋的角色, 要带着子女一起了解专业情况, 让子女全面参与专业选择的过程, 充分听取、尊重他们选择专业的意见。

2.兴趣性原则。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学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中职生在选择专业时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尽可能优先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或者相近的专业就读, 但要防止绝对化, 兴趣至上的倾向。

3.适应性原则。中职校的不同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必须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身体条件是否基本符合这些要求, 如果自身条件与专业要求相适应, 学起来就会相对轻松, 比较容易成功, 反之就会造成学习困难, 甚至完不成学业。另外, 学生的性格特征、职业潜能对专业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还要考虑这些方面是否与所选专业相适应。

4.发展性原则。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就业教育。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作出判断, 从包括社会的需求、就业的领域、产业的变化、行业的发展、薪酬回报等方面进行预估, 辩证地看待这些方面的变化, 充分考虑学生的可塑性,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专业。

(二) 学生与家长专业选择的方法

1.了解专业。首先, 认真阅读招生简章, 对学校和专业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初步筛选出若干有意向的专业。其次, 就要走进校园, 进入实训场所, 实地考察学校的办学情况、办学实力、生活设施等, 有针对性地了解专业教学现状及专业的特点和要求, 向学校招生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或该专业学生进行咨询, 听取意见建议。再次, 要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解所筛选出的专业今后的就业领域、就业状况及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或资料, 也可以到相关企业了解情况, 甚至可以向社会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寻求帮助。

2.认识自己。准确分析自身条件是合理选择专业的必要基础。在全面深入了解专业的同时, 学生要对自身的条件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 认识真实的自己, 家长也要对子女的状况有客观的认识, 主要包括初中阶段的学业基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和发展潜能等方面的状况。

3.理性选择。在全面深入了解专业和准确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分析和理智判断, 是合理选择专业的关键。家长应和学生一起, 对收集的资料、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研究分析、权衡利弊、比较得失, 在初步筛选出的专业中排除一些明显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然后对剩余的专业进行排序, 得出选择专业的优先顺序。

(三) 学校为学生专业选择创造条件

1.转变观念。《教育法》规定学校应“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学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服务学生应从学生选择专业开始, 为学生合理选择专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提供详细的专业介绍, 安排工作人员或教师提供咨询服务, 开放实习实训场所, 为学生和家长实地参观了解学校和专业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2.改革办法。中职校应参考部分高校的做法, 积极创造条件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 在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 再选择确定具体专业。没有条件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校, 要构建学生转专业的通道, 规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条件和实施办法, 还可以实行专业主辅修的办法作为补充, 改变过去那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做法。学校要积极争取实行自主招生, 不把学生的考分作为学生选择专业的唯一条件, 而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

总之, 中职学生的专业选择既重要又复杂,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非易事, 学生与家长要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 遵循一定的原则, 掌握正确的方法。学校和社会也应主动转变观念, 改革创新, 为学生合理选择专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沙特金, 等.看性格选专业[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万卷出版公司, 2012.

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刍议 篇5

1. 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社会、精神属性的辨证统一,这是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学校在人性化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从学校管理理论来讲,管理者和教职工之间固然存在着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这决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管理目的性和层次性的自身特点,使学校内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管理、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教师也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但教师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其成为学校的“主人”,而不是被人役使的“打工仔”。

“以师为本”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而且能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2. 营造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在以权力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制度管理中,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工作中只是被动的服从,难于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试想一下:在一个人格得不到尊重、工作得不到认可、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环境中,心情怎能舒畅,创造激情、创造性又从何而来?感情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现代化管理中,关心、爱护员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强调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管理者,是不会得到被管理者的尊重。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的环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人们心情舒畅,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其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相互理解,从而成为知音。再次,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无需事必躬亲,重要的是给学校的教师创造一个信任、和谐、宽松环境。这样一来,学校中的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从上而下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主管理。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刍议 篇6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是指高职学生基于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 为适应未来职业生涯需要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应具备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或个性特质。它是高职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的主体性品质, 是学生世界观、价值取向、理想情操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 能够保障并促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渐趋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整体精神面貌。

成年人的职业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 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动力性等基本特征。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本质上属于一般职业人格, 当然也具有职业人格的基本特征。但是, 作为尚未正式走入职业领域的处于成熟发展中的在校学生, 高职学生身上职业化了的人格无论在整体性、稳定性, 还是动力性方面都处于萌芽和成长过程中。同一般成熟的职业人格相比, 抑或与同龄的本科院校学生以及接受同类型教育的中职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主要表现为职业指向性、不稳定性和发展性、务实性和创新性。

职业指向性

职业指向性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基本特征。受职业所制约, 具有职业性表征是职业人格区别于一般人格的主要特点。职业人格与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相联系, 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不同的职业人格。学生从走入学校在各个专业学习开始, 就明确了现在的学习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就业。然而, 与在社会一定职业领域中从业的成熟的职业人相比, 高职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在校学生, 他们的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 即便拥有了一定的貌似职业人格特质的表现, 也是在学习之余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有限职业经验和感受, 是肤浅的、零星的、短暂的、情境性的, 尚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成熟稳定的职业人格, 因为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

尽管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还谈不上持续而稳定, 但不可否认其职业人格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沟壑。当本科院校的莘莘学子在大学“象牙塔”里研究着苏格拉底, 梦想着做爱因斯坦, 在“考研”和“就业”路上踌躇徘徊时, 高职学生却只有一个人生选题:到哪里就业更理想?因为高考独木桥上的失利已经把他们从理想的高空摔到了现实的平地, 严峻的现实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 那么就要脚踏实地学知识、练技能。正因为“高职”与“普通高校”在学生人格培养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实际应用型”与“非实际应用型”、“定向”与“非定向”的发展倾向之差别, 所以, 如果说本科生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一般人格的养成, 那么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就显得非常突出且明确。

从本质上说, 职业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来发挥并实现培养人这一最基本功能的。所以, 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都有了基本的职业定向, 在选择学习专业之时已经初步选择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本着“缺什么, 学什么”、“只求知道怎么做, 不求知道为什么”看似十分功利却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办学宗旨, 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为毕业后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在高职院校整个教育过程中, 学校的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和实习实训都与社会职业需要和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学生逐渐摆脱盲目的职业选择, 即便尚未确定具体的职业岗位, 但已经在一定的专业领域或者岗位群里确立了职业方向, 职业意识逐步清晰而加强, 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等都在不断地树立、形成、提高和发展, 人格的职业指向性十分显著。

不稳定性和发展性

不稳定性是正在成熟发展中的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突出特征。虽然作为“准职业人”, 高职学生的人格特点中带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 但是, 作为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尚未正式走入职业社会的“准职业人”, 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尚处于萌芽、生成和发展阶段, 由最初的不稳定而逐渐趋向稳定。在高职院校, 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学生人格中的职业指向性都有差别, 其职业人格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与成熟的社会职业人相比, 高职学生所获取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常常具有偶然性、情境性、随意性。他们的“职业活动”主要是学习之外的社会实践和近似模拟性质的实习实训、勤工俭学, 而非系统的真正的社会职业活动。所以, 在这种“类职业活动”的情境中, 他们可能因为偶尔的一次成功就获得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也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批评而丧失对这个职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可能今天一时兴起就想从事某个职业, 也可能明天冷静下来又转移了目标。正因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未完成性和不稳定性, 使得其职业人格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即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另一特征———发展性。

发展性是高职学生作为职业人格主体而具有的天赋特征。人的发展性决定了人格以及职业人格的发展性。严格说来, 职业人格的全部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是先天和后天的“结晶”, 是个体在具备了遗传和成熟因素所提供的生理前提下, 在后天的现实职业环境中以理想的职业人格为目标, 通过不断的职业实践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理想的职业人格要求, 从业者已有的现实职业人格并非恰好都与之符合, 当理想的要求和现有的发展水平产生矛盾的时候, 主观能动性使得人能自觉利用并创造条件, 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超越, 朝理想的职业人格迈进, 最终实现内在人格与外在职业要求的和谐统一。

务实性和创新性

务实性是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重要特征。虽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类型, 但其特色和定位确立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属性在决定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职业指向性的同时, 也决定了其务实性特征。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人格特质中的职业现实性和务实性特征更为突出和自觉。因为“普通教育主要为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一个科目或一组科目, 特别是 (但不一定) 准备让他们在同一级或更高一级接受进一步的 (更多的) 教育而设计的教育。”普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和“做高深学问”的宗旨引领下, 重在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 即便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其目的也在于通过课堂以外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养成一定技能, 其最终目标是从事研究型和开发型职业。然而,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从入校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是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非科学家和学者。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 使教育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特有的理论课和实践课 (实训课) 教学模式以及“双师型 (教师和技师) ”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知识, 发展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相结合, 甚至实践部分无论在课时上还是内容上都超过理论学习部分。高职学生学到的主要是回答“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而非回答“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 概念和原理只要“适度”、“够用”足矣。所以, 在这种时时处处透着实用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教育氛围中, 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务实的烙印。

务实并不意味着对创新的排斥。创新性是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重要特征, 是学生作为职业人格主体的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尽管高职学生的人格具有鲜明的职业萌芽并涂上了现实色彩, 但其形成并非学生单方面受制于社会职业活动而被动机械地实现对职业的适应和顺从的结果。相反, 职业人格是人———高职学生这一职业活动的主体能动作用于客观职业环境的产物。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 学生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发挥聪明才智主动适应和改造社会职业环境, 不至于成为职业规范的奴隶而被动地去适应职业要求, 从而实现人与职业的完美结合。这个过程就是创新, 学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自信心、求知欲、责任感和探索精神等都是职业人格创新性的表现。

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 尤其是与主要培养学术型 (科学型、理论型) 和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强调学术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 高职学生人格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应用”和“高级”两个方面。作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学生主要从事的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 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技术实施、技术实现和技术管理工作, 其创新性不在于创造新的、前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技术, 而是更多地侧重于能利用自己的特长熟练具体地从事某一种职业的工作, 能运用已有的、成熟的、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生产现实的社会物质财富或提供各类服务, 把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理论、设计、规划和决策变成具体的物质形态, 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智慧。所以, 能够顺利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妥善处理现场突发事件以及进行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就是创新。同时,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具有高等性的特点。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 高职学生必须具备更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更强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 岗位此消彼长和劳动力流动成为职业领域的常态, 严峻的就业现实雪上加霜, 促使高职学生直面现实, 寻求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体现出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度的责任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自强、开放、合作等意识。而这一切既是职业人格创新性的构成要素, 又是职业人格创新性的显性外化。

更为宝贵的是, 与一般的成熟的社会职业人相比, 高职学生正值青春年少, 充满朝气和希望, 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创新性。他们尚未真正涉足社会, 身上具有的积极的人格力量更为单纯、强大和外显。无疑, 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具有更显著的积极性和正面力量。这正是学校教育大有可为的基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乐观解读并积极引导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 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摘要:职业人格是个体从事一定职业所必备的最核心的基本素质, 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性, 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和目前对接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养成

参考文献

[1]刘鸣.高职教育应注重职业化人格教育[J].教育探索, 2000 (11) :78.

[2]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87.

[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刍议 篇7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综述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界定, 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即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包含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其中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敬业精神指个体对所服务用人单位的忠诚度;合作态度则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 是决定个体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个体职业素养外在表现为具体的职业行为。通过个体具体职业行为的观察可以判断出其职业素养的综合情况。

2002年, Blair Aolsin在美国《职业周刊》上首次提出“职商 (Career Quotient, 简称CQ) ”的概念。职商, 全称为“职业情商”, 指的是个体在工作时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验, 其关键要素包括:基本智力要素;动机要素;人格要素;社交技能要素;领导力要素;道德、价值观要素;业务技能要素。其内涵为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其中, 工作技能可以通过训练和练习获得, 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日趋成熟;工作态度、价值观等则是个体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 伴随个体发展的一生。职商从个体发展角度, 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自我和职业、现状和发展的关系和契合程度。从职商角度来看, 个体职业素养的形成有自我努力和自我完善的因素。因此, 职业素养的养成可以看做是个体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规范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内化为自己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职业素质除外在环境的培养和熏陶外, 也是个体主动建构形成的过程。

有两个理论较为形象和深刻地说明了职业素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是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将个体的全部职业素质看做一座冰山, 个体呈现出来的职业行为 (包括知识、技能等) 只占整个冰山的1/8, 这一部分因为是浮在水面之上可以通过观察得出, 称为显性职业素养;其余7/8隐藏在个体深处, 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 它们在海平面之下, 平时很难被发现, 称为隐性职业素养。但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影响着个体的显性素质。对于个体来说, 显性的职业素养较容易通过培训和训练来获取;隐性的职业道德、职业观念、态度等却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视。但恰恰是这7/8的隐性素养却是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个体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个体除要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更加要注重个体隐性职业素养的养成。

另一个形象说明职业素养各部分关系的理论是职业素养大树理论。该理论通过大树树根和枝叶果实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一个职业人若要获得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的成就, 必须注重内在根系营养的吸收, 也就是职业素养的养成。换言之,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 使个体更容易获得成功。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职商概念的提出给我们思考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角度。如果说传统意义上“职业素养”更多强调的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职业人”提出的要求和规范的话, “职商”概念则是考虑到在社会和用人单位外在规范外,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是个体通过自身主动吸收, 将外在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主动需求, 从而借助环境的帮助, 主动构建出较高的职业素养。这也是本文选用“职业素养养成”而不用“职业素养培养”的出发点。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再思考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 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要能较快适应社会, 顺利完成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过渡和角色转变, 已经内化的职商会帮助他们度过入职初期并合理规划, 将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完善个体人格, 借此平台实现个人的更全面发展, 高素质的职业素养将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因此, 从单个服务于用人单位的个体来说, 职业素养同时意味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因素, 如基本智力、社交技能要素、动机要素、态度等, 这也恰恰是前面所说的“职商”的核心要素。具有良好职商的个体可以在服务好自己用人单位的同时保证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

在校期间, 学生个体和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方面为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努力。

(一) 入学初期是职业态度培养的关键期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个体逐步积淀的过程, 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总结的结果。职业素养的养成应该伴随个体一生尤其是职业生涯的全部过程。就高职学生来讲, 笔者认为其职业素养的养成关键期在刚入校时。

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客观上造成了学生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脱节。入大学前, 学生对职业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中, 对某一行业也缺乏深入详细的了解, 也不了解该行业所需要的必备职业素养是什么。进入大学后, 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同样缺乏全面了解。本应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学习因为学生仍然习惯于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变得被动和消极。从学生填报志愿的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来, 大部分同学所学专业都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刚入校的学生, 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直观了解, 对职业发展相关问题几乎空白, 这种情形下根本无从谈起“职业素养”, 当然也更不要说所谓的“职商”。

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多方位接触专业, 也逐渐了解职业特点, 对职业发展开始主动关注。这时候学生对被动选择的专业因为了解不全面开始表现出排斥和不满意。这一点可以从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明显看出来。甚至有学生因为对专业有偏见, 根本不愿意花费精力主动去了解。比如纺织专业的学生从开始接触该专业就狭隘的将自己定位在“纺织工人”这个岗位上, 缺乏职业发展路径的发展视角。由此失去继续关注的兴趣和持续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动机。这样模糊的认知和判断, 导致有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就有不愿意从事所学专业的想法;有学生虽然经过在校三年的专业学习, 却仍然一头雾水, 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回答不了用人单位简单的专业问题。因此, 只有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对专业有基本的认同才能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愿意付出努力。所以在学生接触专业之时就重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形成专业认同, 这是培养学生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的起点。

建议在入学初期的教育中除专业介绍、各实训场所的参观等活动外, 邀请杰出校友回校讲述个人成长的经历。通过他们的分享使学生在专业接触之初能从前辈身上对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有一个直观的形象和榜样。校友的发展经历可以让刚入校的学生逐渐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为自己的努力寻找一个可以参考的坐标。这样可以帮助其形成对专业的正确态度, 对专业之路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 这是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

(二) 职业行为的获得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

职业行为体现了学生养成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对专业积极的态度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内在的需要。这将是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同时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前, 在高职学生学习中缺乏学习动力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学生能有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形成恰当的职业态度可以为其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增添动力。

职业行为的获得可以通过不断训练得到, 并在实践中得到强化达到熟练程度。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有不断动手的机会, 专业发展的核心技能将在不断操作和训练中得到强化。为此, 学校改变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设置是必然要求, 改变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以纺织专业学生为例, 该专业在近几年一直以社会需求、市场要求和企业现状为基础, 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构建中来。到目前为止, 已经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再构建和重组。通过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 罗列出该专业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描述, 从而得出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职业要素。根据学生在校已有的知识储备、心理接受特点, 将核心的职业要素具体化, 通过各门课程教学实施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专业技能, 给予学生不断锻炼和强化的机会。

除课程设置的改革外, 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考虑到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首先, 传统教室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 将学生学习的场所转到仿真性的实践车间去、真实的企业生产现场。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里光听理论的接受者, 而是在这样场所中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操作。“做中学”的理念在这里真正得到实施和体现。另外, 纺织专业经过实践和探索, 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思路和模式, 即“四共享、五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 实现“教学场所与生产车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学生作业与实际产品”的五个方面紧密融合。比如“纺织运转操作”这门课程, 学校与合作企业一起, 利用三到六周的时间把学生安排到企业中, 让学生完全在企业中学习和生活, 体验企业的一日工作内容, 了解纺织企业的生产管理, 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 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互贯通。学生可以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将抽象的机器设备工作原理直接通过自己的工作进行直观的了解, 再返回理论层面的学习中将会获得更好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完全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 也使学生能真正获得纺织行业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因此, 仿真的实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学生的半工半读兼职等学习方式, 都是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途径。通过准员工身份的体验, 学生知道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定的重要性, 也了解了纺织生产的基本过程, 并且在训练中巩固了专业技能, 强化了对专业的认知。

(三) 学校文化的熏陶是职业行为和职商养成的主要渠道

职业行为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学校内的文化氛围、各种社团组织等都为培养起职业行为、提升职商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和途径。

首先, 要鼓励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利用闲暇时间多参加社团、积极参加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学习尝试从活动参与者逐渐进入组织、策划者的角色, 慢慢了解和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并学习合作分享的技巧, 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其次, 校园的文化氛围可使学生接受到各种熏陶。如南通纺院提出的“三全育人”的理念, 即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培养、全方位育人, 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除“教师”职业外其他职业的工作特质。学校内除教师以外的所有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也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另外, 除职业素质教育外, 通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渗透职业素养的态度和精神。此处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基本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传递给学生。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刍议 篇8

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

1. 教师参与管理能够促进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校参与式管理不但考虑了教师的心理因素, 而且注重强化人本的管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 “人是发展的第一主角, 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让每个人得到发展”等。因此, 学校要针对实际, 在管理制度上加强人本管理, 让教师参与进来。

参与式管理, 可以使教师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让教师保持乐观积极平和的心态, 在管理中学会自我调控能力, 并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参与式管理, 还能聚焦教师的情感、价值观,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 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 引导老师在和谐中竞争在竞争中和谐, 不是再用制度“管、卡”教师, 而是使每一位教师在学校管理制度面前, 感到安全和舒适, 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主人”

2. 教师参与管理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据研究, 参与式管理中, 教师参与学校各项政策的制定, 可以提高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事实正是如此, 有教师的参与的决策, 可以得到全体教师更好的执行, 从而在工作中奋发向上, 积极进取, 为学校工作增添活力。

3. 教师参与管理可以发挥教师专业人员的特点

在学校管理中, 教师参与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其宝贵的经验如果不自由自发地传递给别人, 简直是一种损失。所以, 教育的浪费的最大原因便是管理中缺乏民主。实践证明, 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不但会改变学校的组织的本质, 更能改变师生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各种类型关系或感情。更有资料表明,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表示学校能够把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这样做, 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十分利于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

二、当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学校管理中, 加上绩效工资的实施背景, 教师成为学校制度管理的奴隶, 教师的工作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或限制。

一是教师无权参与学校管理。在注重权力和服从的学校“制度管理”环境下, 无需教师参与进来, 而呈现出许多问题, 如程序化的学校管理制度给教师造成压力;教师机械化的工作表现;教师无视学校工作的目标, 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等, 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正常人群的心理障碍约占20%。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 将近一半的教师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近三成的教师伴有轻微心理障碍, 约一成的教师伴有中度的心理障碍, 约有二成的教师心理疾病问题突出。与其他群体相比, 教师群体患精神疾病的比例偏高。

二是教师无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更强调学校内部的管理, 但是管理者多是中层领导, 教师很少参与进来, 即使参与进来, 也只是表面的民主管理形式, 教师在决策制定过程中, 有时是无效的劳动, 没有话语权和表达权。比如经过教师参与而制定的学校竞争激励机制得不到广大教职员工的欢迎, 许多评估不是太客观。最终导致教师缺乏奉献和服务精神, 教师的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

三是教师不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制订的制度成为学校管理的归宿或目的, 没有创新精神。虽然学校的管理制度中, 也明确教师“主人翁”, 教师是主体, 但在实际操作中, 仍以严格的制度, 过分强调科学的管理, 以量化考评为主, 然后用冷冰冰的数字来约束、圈定老师。实质上, 这种管理是脱离教师参与的非道德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提高, 从而造成教师不愿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

三、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做法

为了提高教师参与管理的有效性, 学校管理者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 全局把握教师参与的合理性

从决策的问题来看, 所有学校决策, 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 一般要求教师参与进来。道理非常简单, 与教师自身利益相关的管理决策, 教师会非常重视;而如果老师们认为学校的决策与自身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 即使是学校重大的事件, 教师也会漠不关心, 参与进来也没有实际意义。例如, 一些学校的树先评优等, 就会有无缘优秀的教师可能会因为某些人情等将评优树先的标准置于不顾。

另外, 让教师参与管理, 还要从决策问题的时效性、常规性和结构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比如学校的奖金分配方案, 它涉及到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 虽然可以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 但是不同的岗位导致工作量的不同, 一些岗位的工作量难以定量, 工作质量短期内难以表现出来, 需要用工作数量为主的薪酬分配方案, 必然又引发教师相互竞争的问题出现, 所以教师广泛的参与决策, 意见难以统一。但是这项制度又必须得到教职工的参与与获得教职工的认可。因此, 可以采取教职工代表参与制定, 以获得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 保持资金分配的相对平衡。

2. 营造教师参与管理的氛围

有效参与管理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心理等其他条件, 从内心深处接受学校的参与管理活动, 同意赞成教师的参与管理, 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得到领导们的信任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而不是因为意见不同而内心受到某种压力。总之一句话, 参与学校管理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安全的。在这种参与氛围中, 有助于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信任度。另外还要考虑学校决策的时效性, 成本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反之, 如果学校的管理中还没有形成上述氛围, 教师的参与便是低效的参与, 甚至成为一种走过场, 即表面上教师十分合作与同意, 事实上却对组织的最低度的信任和保持怀疑态度。

因此, 学校要为教师的有效参与管理提供一种动力机制。其一是要具备同理心, 做好与教师的沟通。要善于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管理问题, 互相信任, 杜绝话语霸权主义, 反对一言堂作风, 通过交流, 消除教师和组织间的隔阂和冷漠, 保证学校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让教师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学校的各种决策与管理活动。

3. 建立教师参与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

为了让教师的有效参与管理, 必须建立各项信息的共享机制, 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参与的渠道, 提高参与管理的质量。

4. 掌握好参与会议的数量和质量

教师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召开各种会议。所以, 提高教师的参与有效性, 一定要先控制学校召开的各种会议的数量, 提高会议的效率, 避免教师在作无效的陪伴式劳动, 避免加重参与教师的负担。即提高教师参与管理有效性必须在各种会议的时间、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

5. 创新教师参与和管理的形式和途径

除了必要的参与会议外, 其参与形式和途径进行一些创新, 为广大教师的参与提供便利。

一是设立建议箱。这是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管理执行的较为便捷的方式。这种参与方式既不受时间的限制, 也可以间接向学校反映真实问题, 较受教师的欢迎。对教师提供的优秀建议, 如果得到学校的采纳, 一律给予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二是设立领导接待日。选取一周固定的时间, 让教师随时与学校领导面谈各种管理制度, 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换意见。学校领导可轮流值班, 接待来访的教师, 这是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另一种便捷方式。这种参与方式, 可以减少学校领导与教师间的心理隔阂, 促进情感的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教师在执行学校各种决策中所产生的消极行为。

三是领导“下访”制度。学校领导在重大决策前, 经常性地“下基层”, 缩短与教师们的心理距离, 走到各科室与教师亲切交谈, 嘘寒问暖, 可以聆听到教师们真实的声音, 获取到一线教师们发自内心的建议或意见, 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方式, 可以让更多的教师无意识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为学校管理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

四是设立听证会。当前学校在推出重大的方案或决策, 尤其是关系到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前, 可以灵活召开一些听证会, 如“教职工考评方案听证会”, 让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听证会, 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对合理的超过半数的建议或意见进行采纳, 对原定的方案及时调整, 这样可以降低决策风险, 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支持与赞同, 保证各项方案的执行与落实。

另外还可以设立意见征询簿、QQ群问题反映、提案征集、智囊咨询等等途径, 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 灵活采取参与方式, 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初云宝, 孙文生.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问题研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2]刘芳.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权力的行使.文教资料.2010 (16) .

[3]符宝军.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调查分析.科技资讯, 2010 (27) .

中职学校绩效评价管理刍议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绩效评价,教学质量评价,评价标准

中职学校对教师考核管理的预期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和管理, 推进教育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当前中职学校对教师考核管理中流行的绩效考核方式, 是在学期结束时,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其着眼点是教师工作的“过去”, 着重点是管理者单向判断, 考核结果是注重奖励和惩罚, 问题解决方式是评后发现问题, 管理形式上是专制管理, 很多教师对这种片面的评价产生抵触情绪。最终, 考核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 即总结教学成果由此改善教学质量,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反而极易造成负面结果。

原因分析

之所以造成负面结果, 主要有评价制度、管理决策及教师自身等几方面的原因。

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标准单一中职学校普遍以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而不是以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绩效。仅以书面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绩效, 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 无法做到公正和全面, 而且这种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抓学习成绩上, 忽略了中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

缺乏科学判断准则和激励措施评价的结果有优劣之分, 其目的是要激励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以达到最初确立的教学目标。然而很多学校由于缺乏科学可靠的评判标准和在奖惩上没有做好度的把握, 使得奖惩变成评价的最终目标, 好像评价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有的教师为了避免最后因年度总成绩落后而遭处罚, 保守行事, 不敢进行教学创新。奖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不可本末倒置, 使评价成为一场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确立科学公正的评判准则并使之与多种激励措施相结合。

与教师缺乏交流, 管理不够人性化一般情况下, 对评价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都是学校领导, 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会不自觉地偏向“裁判员”, 其所谓的管理总有种咄咄逼人的态势, 以至于出现命令式的管制, 很容易与被评价和监督的教师之间产生冲突, 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即使与被评教师没有正面冲突, 当这种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造成一些心理障碍时, 也会阻断两者之间的交流, 使得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 导致教师缺乏自主性、灵活性、责任感, 甚至扼杀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这种评价监管方式严重扭曲了教学评价的“促进、改善、提高”的最初意愿, 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必然会遭到拒绝和抵制。

教师对评价制度不满意, 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因素, 除了客观激励外, 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很多教师抱怨教学生活一成不变, 枯燥无味。究其原因, 多是教师不满意学校的评价管理制度, 觉得自己做得再好也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相应的奖励;此外, 为了提高升学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以及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以上八条原则是指导教育评价的准则。各方不按原则办事, 各行其是, 就会盲目行动, 使评价失去价值。应通过群众座谈、学校调研等民主方式, 制定出学校学期 (或学年) 工作计划, 并按部门将目标层层分解, 最后确定教师个人的工作目标, 让每个教师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知道以后将根据什么来评价自己。为此, 评价者与教师需要达成评价共识, 明确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 谁来跟踪检查, 什么时候开始和完成, 怎么样做等等。最后根据工作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对教师进行总体评价。

制定科学的评判标准应针对不同个体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工作性质, 不同的计划目标, 不同的学科特点, 还有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等各方面的差异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还要注意各类评价所占的比例, 切忌平均主义。例如, 如果学生的评价并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那么就应该考虑在教学质量评定中学生的评价应该占较少比例, 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调研成果若能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质量这部分就应该占更多的比例。相同道理, 同事可能更了解该教师的学科特点, 对其教学水平可能进行更加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那就要考虑在相应的考评部分同事评价占稍多比例。

理论终究要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验证其正确性。科学的绩效评价过程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完成。各方紧密配合, 方能使整个评价和管理体系成功运作,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梁兵.绩效技术在职业学校中的应用探究[J].职教论坛, 2006, (10) .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刍议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意义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四年都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这四年对于他们每个人一生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今后的发展取向都将在这一时期形成。怎样规划好这四年,不仅是大学生们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辅导员要关注的。

首先,何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如何在一个职业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据统计,现在大学生当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计划是十分必要且极其重要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这里我想就我做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几年的经历与体会和大家探讨一下。

大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先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为基准,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大学学习以及人生的总体目标、阶段步骤,尽其可能正确的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他就像夜灯,帮助学生在迷茫中确立人生的方向;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通过其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不断的对比与纠正,完善自身,实现价值,使自己具有面对时代更替,科技日新月异的适应与应变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种认识的误区,总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大四开始做就可以了,以至于学生们的大学生活充斥着迷茫和消沉,耽误学生成才。我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一进校就开始,分为四个阶段:大一,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唤醒他们对职业规划的意识,激发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大二,主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加强社会活动实践能力。大三,临近毕业,我们主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研,加强求职技能的修炼,积极配合学生自主创业。大四,针对三年的收获做个总结,找准自己的出路。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遇到的问题

(一)如何全面准确评估自我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些了解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如性格测验及霍兰德职业测试等,对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情商、智商、性格,优缺点等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样才能避免大学生活的盲目性。

(二)怎样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根据目标实现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直接且有效。长远目标需要个人在实现短期目标的过程中渐渐实现。如果说短期目标是跑道上的每一个一百米线,长期目标就是终点线。最忌讳确立长远目标时没有要立足现实、好高骛远、缺乏全面考虑。在确立目标时,应该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要切合自身实际。

(三)为什么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积累知识是人成才的首要任务,我们常常把一个人的知识储存量作为评判是否成才的标准,但它不是绝对标准。学生必须要依照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目标的存储知识,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能够根据自己特长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职业需求,将已掌握的知识科学地重组,尽可能的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三)怎样认识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是以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深度为依据的。面对就业,我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在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应不断强化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专业能力。

二、反馈意见

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这会使学生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有所偏差,从而要求学生不断重新规划目标和行动方案,这样可以最有效地实现人生理想。这其实是一种反馈调整,不断实现着再认识、再改正,再完善再发现的过程。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现状中,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以多数高校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错误认识必将影响大学生今后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此外,高校中没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缺失,专业教师匮乏。然而,要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一)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学生深刻地剖析自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应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加强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

让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学校应加大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的力度,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历练。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通过提供职业信息、开展职业咨询、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更有力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同时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用他们广博的职实战经验来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关课程,多于与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断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和科学的教育,激励大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韩金明.对全程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5-7.

学校资产管理问题刍议 篇11

学校资产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受到重视, 不少学校致力于改变资产管理现状, 减少资产浪费、资产闲置、账目不清等不良情况。总的来说, 学校资产是指法律上认可的、学校本身具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当中能够以货币计数的总和, 学校资产有中小学校和高校的分类。由于国家对科教兴国事业的重视与支持, 又提出了相应的合理配置资源的理念, 学校资产总量不断攀升, 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 这一发展环境又给学校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比如在统计估算方面需要考量的地方有所增加, 为了适应不同的教育要求, 学校资产也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还有就是如何创新资产管理的制度与模式, 提高资产效益, 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工作的开展是目前我国学校重点探讨的问题。

二、学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资产的保护不当与闲置浪费

学校所需要的购设的设备属于资产。然而不少的学校对于这些已购资产表现出忽视的态度, 不仅没有善加利用, 甚至连日常的维护管理也是缺失的。学校的这种行为使得学校资产不能发挥其自身价值, 造成资产流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对需要的资产没有进行充分了解, 盲目购置设备, 没有考虑到实际需要, 造成不少资产被闲置, 进而使得学校资金流动出现问题;二是学校使用设备时没有小心加以维护, 使用过程中操作随意, 或过度使用, 导致资产的使用时间剪短, 利用效率降低;三是资产的处置不规范, 学校资产不得成为获利工具, 但不少人在暗地里利用学校资产谋取私利, 或是进行租赁, 或是归为己用。这些行为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对学校资产进行良好保护所致。

(二) 学校管理意识与人员素质较低

学校资产管理一般为学校领导总管, 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学校领导往往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学校教育这一块, 认为资产管理是次要甚至不重要的事情, 因而管理意识薄弱, 不仅没有留意学校资产的使用购置情况, 甚至在资产分管人员的选择上也不加以重视, 更多时候是直接将资产分配到每个次一级部门便了事。这样的管理意识一来使得资产报废情况加剧, 二来直接影响到下一级资产管理人员的意识与行为, 造成整个管理系统的效率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资产通常不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 或是在聘请管理人员时要求很低, 只起到一个看守资产的作用而并非看护的作用。这既是学校高层管理意识不强的体现, 也是社会管理漏洞的体现。对于素质不高或是身兼多职的管理人员来说, 并不能保证学校资产得到充分的保护, 一是自身条件不足, 二是处理事务太多。这样一来, 资产管理就成为了空谈, 学校管理的质量水平甚至整个学校的素质水平都难以保证。

(三) 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在管理过程中, 一处产生管理漏洞容易导致整个管理出现问题, 上述提到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即是导致账实不符的一个因素。鉴于学校的资产数目庞大, 统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不少学校对于自身的资产总数并不了解, 甚至从来没有进行一个系统的统计。这就导致了以下缺漏:一、对资产购置缺乏有效的监督, 资金流动去向不明, 或是部门自有资金购置的资产没有即时上报;二、缺乏完善的登记制度, 报废资产与入账资产登记不及时、漏登等情况时有出现, 对于外界捐赠的资产随意放置, 进行资产核算时便出现与账目有出入的情况;三、凭证保管一块被严重忽视, 在报损或报废时, 资产入账的原始帐页与凭证早已不知所踪, 因此即使账目不实也难以追究。

(四) 资产管理手段缺乏创新

当今社会正是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形态, 学校资产在此大背景下不断增加, 其复杂程度也日渐提高, 因此很需要学校进行相关管理手段的革新, 以适应时代要求。然而不少学校忽视了资产的发展, 仍然采用旧的管理手段。该种资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 如何能在实践中创新, 增强管理秩序, 是当前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考量。

三、如何改进学校资产管理

(一) 增强学校管理意识

从总体来说, 人员因素是进行管理最为重要的因素, 只有管理人员的意识增强, 才能保证作为学校教育保障的资产得到良好的利用与维护。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意识首先要从学校高层做起, 要求学校领导不能只顾学生的成绩水平或是学校的科研成果, 还要重视学校资产的采购与管理, 在做好自身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全校员工关于资产利用与管理的思想觉悟水平, 使其能充分了解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进而减少公物私用、公物私占等情况, 保证学校教育、研究等事业的顺利进行。只有把学校资产管理提上管理日程并时刻提醒各部门人员对其的注重, 才能发挥到学校资产的最大作用, 减少浪费情况的发生。

(二)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中, 良好制度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有相应的制度可依, 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落到细处、落到实处。要对资产进行充分的管理, 首先要从采购抓起。上述提到学校在购置资产时往往不了解已有设备和自身实际需求, 造成不必要的闲置与浪费, 因此在资产构建时要事先做好计划并通过具体的审批考察方可继续, 以此确保资产的利用性;其次是资产的登记工作要规范, 具体落实到资产购入、使用、维护甚至资产调拨、报废、转让等一系列程序上, 对于整个业务流程必须做到登记在案, 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 在处理学校资产时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制度;还有就是要及时、定时对学校资产进行清查核算, 以便尽早对资产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 找出具体的原因, 并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 实现对学校资产的安全监督与保护;最后就是监督管理机制要加快落实, 使学校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约束, 鞭策其无论是哪一环节都能正确而良好地运行。

(三) 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

学校资产管理应摒弃以往把资产分归到下级部门分散管理的错误方法, 实施统一专业人员形成专门部门的管理, 设置相应的管理科目, 达到系统统一的效果。如此, 不仅能更好地组织协调学校资产管理工作, 同时也有利于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的科学管理与监督, 管理责任清晰明了, 有效降低传统管理中疏忽工作的现象。

(四) 增强管理人员素质与创新能力

学校资产管理队伍素质有赖于在引入管理人员时的是否注重其专业素养, 学校既要提升资产管理这一块的工作效率, 就不能沿用以往的招聘标准, 而必须有计划地招进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 并使其尽快熟悉学校资产的购置与利用情况。在选入人员后加以培训, 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工作, 并从实践中探讨适合该校的新型管理手段, 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 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全面发展。

四、结语

要做好学校资产管理工作, 并非依靠一时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以管理者的重视为前提, 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能力, 建立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 再加以对创新模式的探索, 来实现学校资产管理这项复杂工程的完善, 进而使学校资产利用效益达到最大, 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校管理问题逐渐受到多方关注, 近年来, 学校越来越注重管理组成中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鉴于资产管理关系到学校教育设备水平, 并随之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能力, 因此, 如何对资产管理模式进行规范、解决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是目前众多学校着手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分析学校资产管理的现状, 探讨其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校管理,资产管理,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汤文莉.现代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究[J].现代商业, 2013, (36) .

[2]周丰年.强化学校资产管理意识创新教育资产管控模式[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3, (3) .

上一篇:管理和配套制度下一篇:工作安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