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精选9篇)
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 篇1
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 大学生:转变观念天地宽
前不久,青海省教育厅向全省3所本科院校和5所高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大学生进行就业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大学生基本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打算先就业、再择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但同时,在对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问题中,45%的学生优先考虑的是地域,38%的学生考虑的是薪酬福利,15%的学生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发展机会;希望在国家机关就业的占10%,事业单位的37%,国有企业28%,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8%,自主创业的5%。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许多高校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目前,青海省高校毕业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家长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爱面子,导致了有的学生在求职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造成短期内难以就业,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有岗不就的现象。
今年青海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1.12万余人。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青海省经济总量小,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每年实施的“三支一扶”计划、特设岗位计划、“村官计划”、“青南计划”等一系列计划项目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在2500个左右。而这些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全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据青海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普权介绍,青海省教育部门经过对省内外就业市场的调研,从目前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很多省内外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急需各类人才。如果大学生能够转变就业观念,依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张普权认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目前“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铁饭碗”等传统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这种就业观念,不仅仅是大学生本人,家庭、社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增加了就业难度。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再不能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精英,而应该定位为劳动者了。不仅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家长也要转变观念,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已有很多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愿意到基层去,愿意到农村就业,愿意尝试自主创业。
马延斌是青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届毕业生,毕业后的他不等不靠,选择自主创业。凭借在校期间打工积累的经验和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短短3年内,他在自己的家乡――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先后创办了藏獒养殖基地和文化教育学校,成为了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
受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今年3月省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应届毕业生陈倩几份求职简历均投向了民营企业,学习电子信息专业的她自信地说:“只要专业对口,民营企业或许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青海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迎春看来,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应该认识到,社会给每一个人的就业机会是均等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做好了哪些准备。
4月以来,青海师范大学为毕业生举办的系列就业讲座、创业讲座,以及各类培训总是场场爆满;与此同时,在青海民族大学的校园内,25名有强烈创业意愿并准备创业的毕业生参加了该校首期大学生SIYB创业培训班。
青海民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董占明对大学生创业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思维活跃期,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鼓励大学生创业,不是让他们纯粹为了赚钱,而是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具备创业的能力。
“我知道创业很难,但是我已经为自己设立好了奋斗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明确的规划,我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毕业后打算创业的青海师范大学毕业生蔡大斌说。
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 篇2
尽管现在工作是不好找,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就业的机会。我们看到, 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方面是基层人才缺口巨大, 急需各类专业人才。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 多年都无法引进一个大学生。我国目前仅村官就需要500万名。相关部门统计显示, 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 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400多万人。这一数字说明大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就业空间。
既然大学生数量从总体上还是缺乏的, 为什么又会出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大学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相脱节。二是人才市场机制不规范、不健全。三是多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四是用人单位存在错误用人观念。五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但以上等等大都是强调了外部原因和客观环境, 在主观上, 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也是导致就业难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全国人大代表任正隆说:“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不能只从外部环境找原因。现在大学生竞争能力太弱, 而且在就业当中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心态, 就业思路应该转变。”
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说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大学生一直被称为“天之骄子”, 是时代的宠儿。整个社会以往的观念是, 大学生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 大学生就是天然的候补“白领”。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普遍出现就业观念上的偏差, 职业定位较高, 难以屈就。还有许多农村来的大学生, 把“上大学进而在城里找个好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觉得好不容易从农村考入高校, 毕业再回农村没面子。加上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 在择业取向上多数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的地方。
在这些就业观的影响下, 很多大学生都只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 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不愿意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愿意去大企业、政府机关就业, 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工作。资料显示,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 在京、沪、津、鲁、苏、浙、闽、粤8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了总数的57.6%, 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即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 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另据调查发现, 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 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
由于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定位偏差、缺乏吃苦精神等主观因素, 在就业中出现了好的干不来, 差的不愿干, 高不成低不就“有业不就”的现象, 使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迈进, 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需求的调整、就业竞争的加剧, 大学生也必须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 纠正择业定位上的偏差, 从择业误区中走出来。
首先, 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美国, 大富豪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 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俗话说, 行行出状元。无论是上山还是下乡, 还是从最底层最没有“出息”的起点干起, 只要是尽己所能, 对社会有利, 一样是展现自己的能力, 一样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 面对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 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 正确判断整体的就业状况,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 主动调整择业期望值, 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要树立志在四方的抱负, 到中小城镇、农村, 到基层、西部省区寻找发展的空间。
第三, 先就业后择业。有些大学生片面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 不断改变生活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特征之一。在一个岗位、一个单位工作几十年的事情, 在现在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了。因此, 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 完全可以先就业, 在这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 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
第四, 自主创业开拓就业新天地。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 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 做一个好员工, 缺乏开拓创新胆识, 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创业实际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要注重发挥自己的创意, 争取变择业为创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姚守拙建议, 通过加强创业意识培养, 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就业形势。
第五, 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在, “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方面之一。另外, 有些大学生平日在家过度依赖父母, 缺乏必要的独立, 有的甚至在应聘时还要父母陪同, 自己都不敢说话。如此这般, 哪个企业还敢聘用他们呢?因此, 大学生应注重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加强独立性, 不断提高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越是就业难, 大学生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既不要好高鹜远, 也不要为一时的找不到工作而自暴自弃。应该以扎实的知识准备、求真的精神、谦虚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勇敢地面对现实, 去闯荡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当然, 客观环境也是要改善的, 例如政府加强人才市场建设, 完善就业政策,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转变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等,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有力地保障大学生就业。
转变人才观 就业天地宽 篇3
这个故事引起了笔者对于人才概念的深思。
人才的外延很宽,大体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并能发挥作用、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正如劳动没有贵贱之别,只有社会分工不同,人才的贡献自然也是各有不同。权贵明星是人才,高学历、高职称者是人才,一岗难求的公务员是人才,普通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每个人生来都具备某方面的天赋或潜能,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对我们任何人来说,生活都是不容易的。我们必须工作,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成一些事情。而且,当我们发现这些事情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成功为止。”求职如同找对象,没有绝对的最好,唯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显然,不管是人生舞台,还是职场,每个人都应扮演最适合自己的角色,以期实现个人最大的价值。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落花生》一文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求职中还是非常在意“体面”的,许多人宁可待业在家靠父母接济,也不愿找一份工作锻炼自己。实际上,大学生求职不必一味地追求公务员在编、大城市上班等所谓的体面,应该以发挥个人最大潜能为原则。
以高职高专毕业生为例,他们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或许达不到世俗的“人才”的标准,实际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大多数要当普通的技术工人,但他们之中不乏精英人士,通过钻研技术、改进工艺,改革创新生产工具,降低生产成本。某汽车修理站技师,因单听机动车发动机的异响便可凭直觉探明车辆的故障所在而被一家大的汽车修理公司高薪聘用。他们中间有的人甚至还成为高层次人才。如原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同志,就曾是一名普通的技工,参加了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施工。他有许多创新改革,至今还在生产中运用。
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以前,大学生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然而,这早已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渐渐脱去华贵的外壳,成为普通劳动者是一种必然。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学生的身份意味着一辈子不失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也并非一张长期饭票。无论是出身于名不见经传的大专院校,还是毕业于冠之以“211”或“985”的名校,尽管大家起点不同,但这一点是相同的。
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大学生应该转变人才观念,改变期望值,拓宽就业渠道。当然,说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并不是说他们不可能成长为社会精英,但是,精英必须在基层中成长起来。观念一变天地宽,先生存、后发展,用汗水与灵感才能浇灌出希望之花。
转换思维天地宽作文 篇4
深夜,周围发出嗷――嗷――的声音,恐怖及了。第二天,我的同伴汤母决定出去找食物,他出去了好久,但再也没见回来。于是,我和另外几个同伴提出要去找汤母。后来,我们终于找到了汤母。他被一多三人大小的花给围住了。爱丽纱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办法,用火把或的.枝烧断。这时我们发现汤母已经晕倒了。救出汤母后,我们有草药把汤母救醒。
又是一个恐怖的夜晚,我们住在帐篷里,发现玩命有亮光,于是我们结伴出去看看。另我惊讶,一拉花根的部分,花都亮了,再一拉,花中洒下水。我们高兴不已。现在,我们可以好好地梳洗了。
第三天,我们的食物已经不够了,我们决定不能再流在这儿了。我们找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我们看到了希望,一只超大型怪鸟停留在一天小河边,奇怪的饿是,夜只怪鸟还会说话,我们用口语跟它交流,明白了它原来是一个外国探险者,他吃了一种毒果,之后就变成了一只大怪鸟。他还告诉我们,他不想看到来这里探险的人被困在这个鬼地方,被活活地饿死,所以他留在这儿,把迷路的探险者们救出去。
联手合作天地宽 篇5
主持人:您好,欢迎收看《聚焦广安》。30年的农村经济改革,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次又一次惠农政策的出台,一项又一项务求实效的措施,把农民一步步引向富足之路。去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实施,再一次给农村经济带来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改变着农业和农民的经营理念,而且着实推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解说】盛夏时节,走进武胜县万善镇,随处可见培育木耳的大棚和正在干制木耳的晒场,当我们来到木耳种植户陈昌明的木耳基地时,工人们正紧张的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看着这丰收的木耳,业主陈昌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安塘村2组村民陈昌明
00 25 45我们今年做了10万袋,投资在22万左右,以现在目前的效益来看,还没有采摘完,从我们估计上,可能大概在15吨左右(干木耳),照现在这个市场价格来说,可能在18000-19000元每吨,(而且)棚架投资是一年投资,多年使用。作为我们头年就可以把投资拿回来,还可以赚几万块钱。
【解说】 陈昌明以前是搞汽车运输的,然而汽车运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经济效益也逐年降低,他干脆转项搞木耳生产。在加入了武胜县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后,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加入合作社带来的好处。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安塘村2组村民陈昌明
00 21 42 20 合作社主要是起个信息,销售的作用,00 25 45 生产过程中,开始是合作社统一制种,后来把种制完后,就统一管理。
【解说】受益的不仅是陈昌明,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加入了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张毅是万善镇伏虎村的一名大学生,1996年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当过业务员,当过经理,自己办过公司,去年,当他从绿环木耳合作社了解到黄背木耳发展的美好前景时,毅然加入了木耳种植的行列,成为了合作社的一名成员,在合作社的帮助下,顺利地由一名“白领”变成“蓝领”。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伏虎村6组村民张毅
00 40 43 合作社给我们提供服务,第一是技术方面,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安排,该哪个时候种,就要提前告诉我们,该下种的时候下种;二是场地方面,基础设施方面,基本上是把这个地弄得差不多了,我们只管交钱就行了,还有个资金调剂方面,象我们遇到困难,合作社起了很大的作用,销售这块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00 40 01 加入合作社后,解决了后顾之忧,技术资金和劳力、基础设施,这对一个在农村投资的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情,要是这几项解决不了的话,任何一项出了问题,基本上投资就不行。
【解说】由一名“白领”变成“蓝领”,对于自己的转变,张毅并不感到遗憾,反而非常乐观。
00 39 54 我觉得前景还可以,值得发展,收益状况,相当满意,今年投资20多万,现在还没有卖,按照货品的市场价格和现在的产量,基本上成本已经出来了。
【解说】 如今的伏虎村,已发展黄背木耳种植户29户,栽培黄背木耳120万袋,预计今年能生产(干)木耳240吨,产值可达480万元。如此好的发展形势,武胜县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同期声武胜县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会长罗茂林
00 50 我们当时成立协会(合作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耳农们解决采购原材料的难处,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集中开会过后,统一把种子、小杂品这些统统地有协会(合作社)一起组织回来,分发到各户,给各个农户减少了费用开支。在生产时,我们协会又统一请了成都上面、什邡的技术员下来,统一指导技术。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党委书记杨运生
01 03 22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我们就按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进行的,首先就是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原材料组织,统一的产品销售。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伏虎村6组村民张毅
以前“公司+农户”这种模式和我们这种合作社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差不多,但是性质不一样,“公司+农户”公司在运作工程中,它产生一定的利润,而合作社是不盈利的,免费为大家服务。
【解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专业化生产经营为基础,把分散的家庭经营整合起来,按企业行为运作,机制灵活,服务直接,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能够有效遏制流通环节之间对农民的盘剥,成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经营方式和基本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为了规模经营,把盲目生产变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把无序竞争变为有序竞争,把弱势个体变为了强势群体,从而拥有了市场的话语权。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和耳农们良好的效益还吸引了其他乡镇的群众前来参观考察。
同期声武胜县中心镇秀观村8组村民唐登学
00 32现在听说万善镇木耳搞得非常好,我来看过三次了,木耳产业产品质量、数量是非常高的,我准备搞20万袋,大概投入50万,我看了,更有信心了。
同期声武胜县烈面镇居民 谭和春
到实地看了,而且多次看了,他们昨天、前天开培训会我们也参加了,来听了课的,对它这个生产过程流程比较了解。主要是这个发展前景比较好,效益可观,就产生了这个念头,准备来投资。
【解说】 为了进一步将木耳产业做大做强,武胜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还积极与广安三兄弟食品有限公司联系,研发出一种以黄背木耳为主要原料的休闲食品。
同期声广安三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艳明
我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种以黄背木耳为主要原料的休闲食品,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其主要目的就是想依托公司比较成熟的销售网络,将此产品打入全国各地的各大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解决当地黄背木耳的销售问题,从而促进当地木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党委书记杨运生
那么,今后,我们还要继续通过协会与一些象三兄弟食品厂的企业合作,把这个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更加增值。
【解说】武胜绿环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极大地促进了木耳产业发展,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附近的村民创造了就业的机会,为木耳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方便。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伏虎村6组村民罗世碧
天天都有活路,有空就来,来了30块钱一天,一年下来有几千块钱。比喂猪方便得多。
同期声武胜县万善镇伏虎村6组村民罗世礼
01 08 19 其实这个做起好,一个是时间短,经济效益好,不分老少,不分早晚,都可以来做。从蒸包起到一直做完,一个人可以挣4、5000块钱没有问题。做木耳,可以学到技术,你自己做的时候,什么都不去学了。
【解说】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进程当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也引起了武胜县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同期声武胜县农业局副局长彭国华
00 09 18 万善镇的专业合作组织是自发形成的,具有很强的活力,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将加大专业组织的资金投入,进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引导专业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服务作用和管理作用,进一步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小片头)
【解说】在广安区采访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党支部书记彭中亨告诉我们,这里的村民以前都有种植蔬菜的习惯,但是品种杂乱且不成规模,种的蔬菜大都是自己食用,剩余的就当作猪饲料,根本没产生什么经济效益。但在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后,情况就大大改观。
同期声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党支部书记彭中亨
合作社为我们老百姓做了有三件好事,一个是对我们的整个种植模式和品种,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采购,向农户提供优良的品种,二一个好处就是在种前、种中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并且每月至少两次亲临现场,发现病虫,发现耕作上的失误立即进行指导和纠正,第三,还解决了种菜出来的销售难问题。
【解说】 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主要种植天宇三号辣椒和茄子。
同期声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党支部书记彭中亨
天宇三号每一亩至少要达到4000-6000斤,按市场最低的批发价每斤1元,平均都有4000块钱。如果没有这个合作社,还是原来的散兵游击,那么要想这个新农村建设向小康推进,加快步伐,那是一句空话,所以说要感谢这个合作社,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实惠。
【解说】 农民群众效益的增加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让农业生产、销售更
加有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新载体。在广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以“阳光工程”为依托,派出自己的技术员,到各地进行技术讲座,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种植技能,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今,在广安区协枣
同期声广安惠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良惠
00 23 24 我们惠民专业合作社,对广大菜农主要提供一个技术方面的服务,市场的引导,生产资料方面也提供一些方便。在我们规划的时候,我们就直接采取规模化的种植,在种植品种上、质量上做出一个品牌。经过我们品种的配套和技术的配套,生产出的产品,它能够撞上一个好的叉口,卖上一个好的价钱。
同期声广安市农业局副局长蒋智奎
谈农民合作社存在的不足及 今后的发展方向,展望今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美好前景。
个人论坛天地宽散文 篇6
常去网上我的个人论坛,把新写的散文贴在讨论区里。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网友们的跟贴。大家灌水的姿势不一,反应丰富。有的网友留言说喜欢其中的某句某句;有的冷幽默的评点一番;有的联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发表不同的观点……
气氛自由而宽松。同时发表的有其他人的文章。也许只是某人一瞬间的.心情,简短的话语、断续的思绪……大部分会员很年轻,敏感、柔软、特立独行,又缺乏忍耐和包容。
常有人在讨论区不亦乐乎的争吵。言辞犀利、引经据典、斗智斗勇。大有谁也不服谁之势。这样热烈的争辩久了,倒顺理成章的成了成了好友,多了份关注和欣赏。
有时很久不上网。再在个人论坛里看到别人的留言时,心里有一份久违的了熟悉和温暖。有网友直呼其名地教训我:“mochou,对你有意见!是不是对这里失去信心了?身为部长,总得想想办法,你不会告诉我信其自然吧?”
看到这些善意的建议,让我这个不勤劳的部长眼前一亮,将遇良才,立即升他做副部长。
下次再登陆,看到他咬牙切齿传来的纸条:“你!”他还是中计了,在讨论区里发表演说:“酷连接里有不少好东西,大家快去看啊!”真真进入副部长的角色了。
花费时间、精力和感情去建设一个个人论坛,就像快乐而辛苦地爬山。有志同道合的隐形朋友的陪伴,足以忘掉苍凉和寂寞。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会有点点滴滴的收获,会有峰回路转的余地……大家乐之彼,只因“我选择,我喜欢。”
只是后来的某一天,网易论坛在一夜之间消失。没有任何前兆。我们这些人,痛失网上的精神家园。从此,我再不信任网易。无论是后来的博客,还是新生代的微博,都绝对不在网易上建立。
我不知道哪一天,它们还会莫名期妙的消失。
你可以感受到,我们那一刻的失落。
虽然,很多东西更新换代不可避免。可是个人论坛,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有多少朋友,都是在那一时刻相识,相知,从此伴随一生。
淡蓝色的鱼,甚至在那里收获了她的爱人。
影响了她的生活。
回首往事,网事,很多和网易相关。而从此,很多,也不再和网易有关。
思想品德《心有他人天地宽》反思 篇7
(一)、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即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对本课最基本的小知识点进行默写;
(二)、能力提升,学案上设计了六道题目,这六道题目有基础知识、有能力提升、有对本课所有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本节课讲完之后我觉得学生基本能达到预想的学习目标,对本课的知识点能够掌握得较好,并能运用到题目中去。
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充分体现了一个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引领着学生去学习,环环相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方向的去学习。
(二)、在学生自学及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和检测的形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疑点问题,在学生最后回答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点拨,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路。
(三)、注意了学生之间的生生评价,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不足与漏洞,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使学生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补充问题的能力。
当然,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我的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驾驭能力较差,感觉与学生间缺乏师生间的默契,课堂上的配合与交流不够理想。
(二)、整节课的容量过大,三个框题的内容放到一节课中展示,过于重视了科学性,显得有点“理多情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过于依附课本,思想受到一定束缚。
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 篇8
一、教师寄语:沟通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在于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2、熟练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三、知识网络:人生离不开交往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在交往中完善自我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学会交往天地宽
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文明交往礼为先
交往礼仪三原则
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学会倾听
交往讲艺术
学会表达
学会赞美他人
四、典型例题:
(XX·福建泉州)探究实践材料一:濮存昕奥运公益广告:“-------灯光亮一些,我们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相信屏幕前的你,更多的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文明的中国盼奥运。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材料二:XX年5月12日,奥运圣火在古城泉城传递,泉城人民以最热情的方式迎接它的到来,但在现场,也出现了许多诸如爬树观看,相互拥挤,互不相让的不文明的行为。你们班为了倡导优雅行为,弘扬奥运精神,决定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请你列举两种“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现象。(2)为了弘扬奥运精神,诠释自己文明的热情,假若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奥运志愿者,从现在开始,应做好哪些准备?
ø
在知识上:————————————————————————ø
在能力上:————————————————————————ø
在思想上:————————————————————————ø
在身体上:————————————————————————
【解析】:本题以奥运会为素材,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第问考查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情况;第(2)问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本题从材料到设问紧紧贴近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要答好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平时必须关注生活,熟悉教材知识,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此题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答案】:(1)礼貌谦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公共场合注意言行举止;注意卫生,不随地扔垃圾;与他人交往应用文明语态度亲和;用微笑,用文明接待来自远方的朋友;观看比赛时遵守秩序,做文明观众等等;(可以举出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知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学习外语;
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文明交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思想)立志报国、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
(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强健自身体魄。
五、课堂达标训练
1、“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要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培根这一名言启示我们()A
要乐交“诤友”
B
友谊是心灵的需要c
要远离“损友”
D
要善于寻求友谊
2、据调查,截止XX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2.1亿,中学生上网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于中学生上网这一现象,正确的态度是()A拒绝上网,因为网上不良诱惑太多
B学会健康上网、文明上网c上网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3、“忠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语启发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A语言文明
B学会倾听
c举止端庄
D学会妥协
4、有首诗写道:“天空宽容了云朵,才拥有了彩霞;江河宽容了小溪,才拥有了浩瀚;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了收获;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有了成功。”这启示我们()A宽容他人,尊重差异,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B人生只有遗憾,很难成功c要想有朋友就必须宽容朋友的一切行为
D学会换位思考才会有朋友
5、下列行为中,符合文明交往的是()A别人下棋时,小冬总在旁边指手画脚B小丽没等爷爷把话说完就挂断了电话c因为看电视时,有客人突然来访,小刚一脸的不高兴D小荣与人交谈时,总是很专注的正视对方
6、(XX·四川达州)探究实践为了配合中央文明办、北京奥组委倡议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今年1月15日,达州市教育局在市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了“我是文明达州人,我为达城添光彩”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我市学生代表发出倡议,决心以实际行动,争做“文明达州人”。
下面是我市某校九年级一班根据这次活动设计的一份“我是文明达州人”承诺书,请你(化名李小明)按下面格式、要求填写一份承诺书。
“我是文明达州人”承诺书
建设文明、和谐的新达州,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我们全班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次“我是文明达州人、我为达城添光彩”活动中,我郑重承诺:(1)在社会(社区):²
(例)自觉遵守《达州市市民文明公约》²
————————————————————--
(2)在学校:²
-----------²
-----------
(3)在家里:²
-----------²
-----------
承诺人:
九年级1班
李小明
XX年6月14日
六、学习感悟(总结出本课的收获与不足):附:课堂达标训练题答案:1A
2B
3A
4A
5D6、(1)在社会(社区):如参加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
(2)在学校:如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乐于助人;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等。
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 篇9
地发千祥
□ 何平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对土地都有着近乎图腾的顶礼膜拜,都有着融入血脉的眷恋情结。
一方水土,孕育了无数俯仰天地的风流人物、文明华章;一片沃土,又承载着多少改天换地的拼搏奋斗、光荣梦想;一抔热土,还激励着亿万中原儿女振兴崛起、走向辉煌。
土地之“重”,重中之重。粮食安全,重任在肩,坚守“红线”,服务发展,容不得一丝懈怠,岂敢有任何闪失。
土地之“忧”,忧中有忧。毁耕失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祸国殃民,受不可持续之苦,断子孙万代后路。
土地之“难”,难之又难。人多地少,压力骤升,土地有限,需求无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待求索。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涉及民生。土地哪里来,情牵百姓之根本;粮食怎么保,维系国家之命脉;空间如何用,事关科学之发展。
走好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夯实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基础。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线”。对土地要讲科学利用,永续使用;对耕地要讲千方百计爱护,坚定不移保护。
垒土必惜其贵。把“寸土寸金”铸为理念,保护有责,保障有方,用好有限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重土必尽其用。把“寸土寸金”化为行动,统筹兼顾,节约集约,提升利用效率,拓宽发展空间。
守土必严其责。把“寸土寸金”定为制度,开源节流,增减挂钩,严格依法办事,落实监管责任。
裕土的《方式一转天地宽》一文警示我们:在土地问题上,我们有多少紧迫感?有多少危机感?有多重的使命感?有多强的责任感?它提醒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宝贵的耕地资源丧失掉,决不能以破坏和浪费土地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它还鞭策我们:只有将“寸土寸金”牢牢镌刻为发展的座右铭,中原沃土才会源源不断地生长出财富,生长出和谐,生长出幸福。
方式一转天地宽
□ 裕 土
(一)空间,万物生息的舞台;土地,人类永恒的母亲。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古往今来,我们的祖祖辈辈耕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筚路蓝缕,披星戴月;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捍卫这个锦绣的家园,呕心沥血,慷慨捐躯;多少个文人骚客为这片美丽的桑梓地,挥毫泼墨,激扬文字……
探究朝代更迭治乱兴衰的历史,最深刻的动因往往发端于土地;解读盛世强国繁荣崛起的密码,最强大的支撑始终离不开土地。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土地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们的发展,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发人深省。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温家宝总理的谆谆告诫,言犹在耳。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拉开,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河南,迎来了加快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审视脚下的中原大地,一个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耕地保护任务艰巨。河南是第一农业大省,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开发难度很大。
建设用地压力巨大。河南是发展中大省,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高,加快发展任务紧迫,建设用地需求刚性增长。
生态保护亟须空间。不牺牲生态和环境,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空气净化、环境美化、休闲娱乐等,给后代子孙留下一片青山绿水,同样需要土地和空间。
(四)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对于有一亿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的河南来说,要实现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必须立足于粮食安全,既要有效保护,守好耕地“闸门”和“红线”,又要有序开发,打开科学发展的“富裕之门”。
“土地哪里来?”这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一个避不开、绕不过、等不起、拖不得的重大命题,也对我们的领导方式、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方式转变,河南土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前行。
“保红线”效果显著。连续12年实现“占补平衡”,全省耕地稳定在1.2亿亩,基本农田稳定在1.0175亿亩,为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千亿斤、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发展”成绩斐然。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及时落地,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0.7%提高到2010年的39.5%。
“促转型”持续深化。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每公顷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5年来提升了近90%,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初步形成。
(六)新一轮发展风起云涌,产业转移加速,用地需求骤增,土地利用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值得警惕:
思想观念有误区。一些地方包括管理部门和用地单位往往实用主义当头,只重局部,忽视全局;只顾短期,不顾长远,没有把土地问题作为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来对待。有的只顾抱怨指标太少、管理太严,有的甚至把土地调控与加快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发展方式有偏差。一些地方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多占地、高消耗的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急功近利,项目雷同,直接或变相以“零地价”招商;城市发展无视自身土地状况,片面追求外延扩张……
能力素质有短板。一些地方习惯于使用新增用地搞建设,不愿意盘活存量拓空间,一边抱怨用地紧张,一边大量闲置土地;未雨绸缪、提前谋划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利用政府土地储备等手段解决审批时间长与项目落地急的矛盾;不能严格落实规划与标准控制,对不合理用地要求姑息迁就……
体制机制有不足。许多用地经过层层上报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健全;鼓励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不完善;差别化管理的政策导向效应不明显;违法案件查处难、移交难、执行难……
(七)当前河南用地矛盾突出,表面上看是土地供应总量不足的压力,实质上是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的冲击,是对传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从一定意义上讲,所谓的土地“瓶颈”固然是自然的束缚、政策的束缚,但更是落后领导方式的束缚、陈旧管理方式的束缚、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束缚。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动资源管理与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环环相扣、势在必行。
(八)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它并非是立等可取的“摇钱树”,只有有效保护、有序开发、科学利用,才能源源不断地长出“金山”、“银山”。
对于土地管理来说,转变领导方式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保障的关系。
保护是根本,事关农业的基础,耕地“红线”必须守;保障是目的,维系发展的大局,建设用地务必保。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发展,是辩证的对立统一。
没有保护的保障,必然竭泽而渔,发展将难以为继;没有保障的保护,就不可能产生效益,同样会阻滞发展。只有把保护与保障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才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
(九)省委、省政府在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对土地的保护与保障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省长郭庚茂强调,土地管理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两保一高”,即:严格保护耕地,有效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用地需求,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十)十三亿人要吃饭,耕地红线必须坚守;一亿人要发展,有限空间亟待拓展。怎么办?
(十一)转变思维方式,统筹协调拓展空间。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原来一味追求土地增量扩张转变到集约利用上来,把原有耕地和建设用地的互斥关系转变到统筹利用上来。
将土地整治与提升农田质量结合起来。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进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有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将土地整治与村庄治理结合起来。把农村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复垦,实现城乡用地布局的调整和结构的优化,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将土地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将土地整治与转变农村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引导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河南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十二)改进方法手段,节约集约拓展空间。
人类需求的增长、经济发展的持续,不能寄希望于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只能走节约用地、集约发展之路,以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承载更多的产业、支撑更大规模的发展。
向“集聚”要空间。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服务业向中心城镇集中、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社区集中,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向“挖潜”要空间。加强未利用地开发,因地制宜推进“工业出城、项目上山”,尽量利用山地、荒地和劣质地搞工业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
向“提效”要空间。加强对已批建设用地的供应、使用情况的全程监测,清理整治批而未用和闲置、低效使用的存量建设用地,严厉打击“圈地”、“囤地”等行为。
向“立体”要空间。科学安排空间利用,合理开发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和推广应用多层标准厂房,促进产业向“空中”延伸,加快从“以地招商”向“以房招商”转变。
一路通、百路通。开阔思路,改进方法,创新手段,必能走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坦途。
(十三)提升能力素质,有保有压拓展空间。
如何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用,考验着决策者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控的能力。
长于“保”,统筹兼顾、超前储备、预留空间,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基础和公共设施项目,保障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重要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保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保障项目……
善于“取”,下定决心、硬起手腕清理处置闲置用地,对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或《土地划拨决定书》规定的动工开发期限尚未动工造成土地闲置满两年的,坚决依法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
勇于“压”,坚持走内涵集约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节地型产业、节地型建筑和紧凑型城镇,遏制城市建设“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避免因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重复建设等浪费土地资源,坚决核减不合理用地……
敢于“舍”,舍弃那些“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舍弃那些不顾自身资源条件、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舍弃那些低层、低密度的别墅类房地产项目……
有取有舍,有保有压。取舍之间,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与勇气。
(十四)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拓展空间。
机制蕴含规律性、体现导向性、解决根本性。科学利用土地、拓展用地空间,必须争取支持,健全制度,形成保障与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审批体系待优化。合理调整行政审批权限配置,在国家管规划计划、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省级管域内平衡、管投放时序,市县管项目供应、管节约集约”的总体架构。
调控政策应细化。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采取差别化的用地政策;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地方,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和补偿。
激励约束需强化。将各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与计划指标、资金项目的分配相挂钩,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改革创新要深化。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进征地管理,规范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机制。
先行先试、探索实践,因势利导、规范运作,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十五)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洪流中,务必强化国策意识、人均意识、节约意识、保护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十六)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是一片丰饶的土地,这是一片火热的土地。
用全国1.74%的土地,养活了全国7.47%的人口,我们内心涌动的是欣慰和自豪;用全国6.5%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10.3%的粮食,我们肩上扛起的是责任与担当。
【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转观念天地宽07-23
浅谈新入警大学生如何完成角色转变07-22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06-15
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07-19
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必要性05-22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天地09-18
读小学生天地有感06-08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09-03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08-25
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四个转变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