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24-08-25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精选12篇)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1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语文教学活动, 它整合了语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征, 它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内容, 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 实践性和主体性是它最大的特点。因此, 把语文教材当成语文实践活动的题材, 把语文课堂当成语文实践活动的舞台, 就是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并坚持的教学方式, 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可以按课文体裁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诗歌、散文类:配乐朗诵是这类课文比较适合的活动方法

如《只有一个地球》《匆匆》等课文, 必须通过反复朗读, 才能领悟出课文中的情感。传统的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 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 干脆把课堂变成排练大厅, 根据学生的意愿, 现场指导编排各种形式的朗诵表演, 有个人朗诵、男女合作朗诵、集体朗诵等,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 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伙伴获得体验, 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他们怎能不兴趣高涨呢?

二、故事类:讲故事、课本剧、评书是这类课文比较适合的活动方法

《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 因为有较强的故事情节, 学生对于课文主要内容还是比较容易读懂的, 但是这类课文的思想性又很强, 而思想往往就在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当中, 学生不易体会得到, 如果靠老师的分析讲解, 学生不会感兴趣, 那么, 课本剧就是最佳的选择, 学生要想演得形神兼备, 就要反复咀嚼玩味, 也许有商讨, 也许有争论, 也许会有短兵相接, 也许会有面红耳赤, 这就是我们新课程下的教学成果:有了思维的碰撞, 才会产生火花。

三、游记类:“我是小导游”是学习这类课文的好方法

《索溪峪的“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 语言生动, 意境优美, 但因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易被调动。因此, 在课堂上, 直接把学习课文变成学生导游的形式, 新颖有趣, 每个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新鲜事物的心情都是很强烈的。于是, 为了当好这个小导游, 学生在课前就要做好准备, 如:查找景点资料、熟读课文、访问亲友、写导游词等, 这样,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主动的、探究的、创造性的, 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四、口语交际:辩论赛、情景模拟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方式

“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这个话题, 采取以老师为中心的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方式, 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也不能给学生创设出能充分地发表自己观点的情境。我们可以平时组织学生收看辩论会录像, 让学生了解辩论会的模式、程序, 让学生从辩论队员的发言当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课堂上我们采取辩论赛的方式, 学生的兴致是高昂的, 他们会充分做好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 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 写好辩论稿, 甚至提前练习, 把自己在辩论场上的声音、语速、表情、动作都策划好, 这就是辩论赛的课堂之所以热烈、难忘的原因, 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学习中, 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得到培养,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形成,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2

山东省沂南县张庄中学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首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最大可能地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要考虑化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对化学的理解,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探究学习;体验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是一种探究学习的策略,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此,当前化学教学的着眼点是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首先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我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

一、开放教学环境,为探究学习营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心理环境的开放,使学生充分感到课堂不再是严肃而缺少乐趣的场所,而是一个宽松的游戏乐园,把教师当作朋友,把同学当作伙伴,彻底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从而“自主”的学习。因而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允许学生质疑、争辩,允许学生出错、改正,允许学生争论到炽热化时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等。另外可根据需要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打破教室的垄断地位。这样开放教学环境,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氛围,从而师生的情感距离缩小了,学生的活动空间扩大了,生生之间的交流频繁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充分展现化学的魅力,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乐学作为最高境界。乐学,就是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感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开始学化学之前,对这门课往往有着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是教师和学生开始的第一次教学交流。一个好的开始,会让学生消除焦虑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情绪,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在上第一章时,不要急着先让学生接受过多的理论知识,先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在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自我介绍对化学的热爱,增加一些伴有明显反应现象的兴趣实验,让学生做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操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生活中和化学有关的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让学生自我展示对化学的了解,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学生与化学,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课堂上是否能鼓舞学生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情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例如在第一章教学中,除了做好教材中的“硫酸铜晶体的研碎”“水的沸腾”“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等实验外,又增加了“魔棒点灯” “水中生火”等实验,在氢氧化钠性质教学中,让学生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用酚酞处理后的白纸上写鼓励性话语,发现其中的奥妙。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形形色色、多姿多彩,感悟到化学充满诱人的快乐和智慧的魅力。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了解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化学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收集化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化学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许多人去研究,去探索,为之献出青春和终生。这些有趣的现象和生动的实例自然能激发初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热烈而持久的探究物质世界本质的愿望。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刚接触化学的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随着越来越多的毫无悬念的验证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妥善规划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和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兴趣发展成更为持久、对学生发展更为有利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新课程中,将实验探究设计成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摆脱了僵化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实验。新课程的教材为探究实验创造了条件,使课程实施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例如:教材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就是典型范例。以前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灌输。新课程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进行探究实验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探究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好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知识基础。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在“物质的变化”的教学中,在实验桌上为学生准备了:

物质:铜丝纸片蜡烛氢氧化钠溶液

石灰水锈铁钉水盐酸

用品:酒精灯吸管砂布酚酞溶液等

提出问题:使下列物质尽可能多地发生变化并判断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经过一节课的学生实验探究,每组学生的探究结果在五个以上,多的甚至达到十个以上。学生得出的结论比按部就班实验得出的要丰富的多,精彩的多。在原来的教学中,要很晚才能够学到的知识,他们自己在探究中已找到了答案,这可能不仅仅是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开发课外小实验,提供探究学习的素材

教材强化了其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功能,注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情景创设,精心编入了大量实验内容,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从中体验和认识这些方法。如“自制净水器”、“工业上的水的净化”、“铁制品的锈蚀条件研究”“酸雨危害的模拟”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灯泡和灯管里充的是什么气体?做饭用的煤球炉以煤为燃料,煤里如果含有超标的硫,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会不会污染空气?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五、体验成功,树立探究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探究成功的体验,并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起新的探究欲望,在新的尝试探究中了取得新的成功。我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学习,树立探究的信心。

刚接触化学不久,老师布置了学生“调查周围环境中水污染情况”的任务。学生很兴奋,认为这比做书上的习题容易多了,于是在双休日,他们三五个同学结成一组,对他们居住环境的周围开始了调查。星期一交流汇报时,每一位同学都觉得自己有话要说,老师把更多的机会给了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竟然发现他们的回答非常精彩,他们说以前也知道水污染,但没想到严重的污染竟然就在我们身边,他们还利用有利条件(同学的父亲在污水处理厂工作)去参观了污水处理厂,了解了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讲出了许多老师同学都不知道的污水处理过程与方法,学生老师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他们的积极态度也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学生欣慰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满足与自信。在“钢铁锈蚀”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短片,学生感慨、议论之后,提出了“钢铁为什么会锈蚀?”“如何防止钢铁锈蚀?”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想法,老师让学生课后参考资料,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加以证实。第二天,教室的窗台上一下子多出许多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以后学生每天主动地观察,一周后的交流,老师没有的发言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了结论。

总之,探究学习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不断的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实践,才会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3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26-02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验,使学生形成具有自主、探究、合作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并带动其他方面的变革,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理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自主学习实际是学生在一定教学条件下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还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积极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競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学习来实践其社会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号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

43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新课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教学中学生学习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4

由于受到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和有关部门用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使教学目标变成了片面地追求成绩。课堂上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和掌握。课堂上学生不喜欢发言, 习惯于服从老师的命令, 学习主动性不够, 也不敢提出新颖的问题, 人云亦云。长此以往, 很多学生逐步丧失了怀疑、好奇、挑战的精神, 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导致了学生学习、做事规规矩矩, 不敢越雷池一步, 更无从谈起培养创新能力。这与课程标准中“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相悖。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让学生分组去探讨并动手操作:把8根火柴棒, 每4根拼成一个正方形, 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 再用算式表示吗;又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 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 马上就能说出它们能被几整除, 经同学们验证后感到大惑不解, 纷纷要求我道出其中的奥妙。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 我告诉学生, 奥妙就在今天学习的内容中。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以自己动手探究发现了问题, 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 开启心智的大门, 激发学习的热情, 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这样让学生在玩中质疑, 在玩中释疑, 获取知识, 提高其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采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 教师更应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 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 勤于实践、敢于探索与学会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 我让学生解下红领巾, 并向他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手中的红领巾的面积吗?有什么方法计算呢?”以小组为单位, 说说每个同学的方法, 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推导过程, 并演示。经过各小组的探究、合作后出现了几种情况: (1)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三种情况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有的小组探讨利用割补法把三角形上半部分割下补到下半部分, 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些小组想出了折叠法, 在三角形两腰的中点往上折叠, 形成一个长方形, 也可以推导出面积。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加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样探究的学习过程比传统的教师讲解更有效, 学生理解更深刻。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要更多地围绕学生的学而开展。授之以鱼, 只救一时之急, 授之以渔, 可解一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才能形成持续性的学习。知识每天都在增加, 一个人倾其一生也无法学完。因此, 只有学会学习, 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 我采用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及插图等, 让学生整体性地认识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角, 进一步了解角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例如:在教学数的比较中, 我采用游戏及鼓励的言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在教学中, 我加入了学生的游戏, 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猜测, 让学生先写一个两位数, 而我写一个三位数, 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写一个三位数, 而我写一个四位数, 进行比较……依此类推, 让学生自主合作, 交流讨论, 来寻找规律, 这样学生不仅兴趣高, 而且也找到比较两个位数不同的数大小的初步规律。接着再让学生在游戏“猜数”中比较同位数的大小, 并总结出数的比较的规律, 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

四转变学习方法, 学会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 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这里的提出问题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说出心中的不解之惑, 学生才会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 才会有发展和动力。教师要学会用问题作为教学的支点, 让学生做发现的主人。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这是学生独特体验的真实再现。为了使学生的质疑有目的性、科学性,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方法, 那么问题就会源源不断、屡见屡鲜, 当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之后, 学生就会拓展思维的空间, 提出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 满足了求知的愿望。当学生提出较隐蔽而又深刻的问题时, 我当即表扬他积极动脑, 并且让其他同学积极思考, 敢于质疑。这样达到了抛砖引玉、求“巧”务“深”的效果。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篇5

全程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针对学习的全过程而言的,从学习资源的开发、实施到学习结果的评价都必须体现这种学习方式,它不仅仅是指通常所说的直接的学习阶段和过程。首先,从学习资源的开发来看,教师具有开发语文资源的自主权,教学内容必须吸纳学生的经验,学生同样具有开发语文资源的自主权。其次,从学习资源的实施过程和方法来看,学生与课程文本之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探究欲,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智水平,克服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此外,从学习结果的评价来看,应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评价内容上要考虑到语文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强化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

体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6

一、首先是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备课来了解课标,熟悉教材,收集资料。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减少不确定性,在以往教学实际中,我更多的是从教材,教学参考书,参考教案出发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学习方法,只注重教法,忽视了学法,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当我认为讲解分析非常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不懂、不会;当我们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大失所望。现在我结合我校提出的“预习导学题纲”课改实验及参入《农村初中生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构建“学生学为先,教师讲为后”的自主学习课堂,以导学题纲为切入点,学生做好课前学习,让学生在“预习题纲”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收集信息和整理,通过预习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通过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被动学习,不善于思考的被动局面,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即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预习提纲,提纲内容要明确,问题适宜,形式多样,题目开放,把提纲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上课。

二、创设宽松、平等的合作氛围,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我给每个小组写了激励的格言,如合作学习精神的格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合作学习目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自主学习格言:“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入其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成立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交流,共同探讨,小组比赛,同时,把班级的学生按学科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进行“师徒结对”一帮一活动,即在课堂小组讨论,作业辅导、实验操作、课外活动、疑难问题解答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7

一还学生“读”的空间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语文课本与文学剧本, 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 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同时领会它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 多读是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感情、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课文要“以读为本”, 教师必须把充足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我”地读, 主动地读起来。在这期间教师应注意把握读的度。新课程的改革精神使教师普遍重视读的问题, 但暴露出的问题是仅停留在朗读教学较浅的层次上, 教学时教师有读无导, 学生有读无效, 走入了“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的怪圈。多读绝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假思索地读, 也绝不是排斥教师的正确引导、指导和讲解地读。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符合阅读规律。“读”而不思则罔, 为此教师也要注重自身朗读水平的提高, 注重朗读指导的方法。

1. 音画入境, 动情导读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的中国结,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画情境中感知中国结的外形美, 并顺势理解“叹为观止, 变化无穷, 巧夺天工”所表达的感情, 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动情朗读, 因而把理解、感悟语言与体情、悟情通过朗读这一中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 营造氛围, 赛读激情

比赛不是目的, 读书才是宗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中国结的有关句子时, 老师采用了赛读法。在赛读中, 适时指导学生读好排比句, 这样的朗读指导有情趣、有过程又有实效。

此外, 多读除了保证读的时间外, 还要变换多种形式读, 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 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读。

二还学生“问”的自由

过去的教学总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 思维受到限制, 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而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 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读书无疑, 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我认为课堂提问关键是要学生学会提问,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怎样让学生敢问、善问, 怎样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现用课例的片断说明:

2009年12月, 泉港区教育局抽查听课, 我教学古诗《元日》, 设计运用“质疑——析疑——解疑”的课堂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学,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解决问题。在教学进行时, 我让学生在课题质疑后初步自主理解诗句时, 引用“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我们班哪个学生能发现其中的小问题和大问题, 如果谁提出的问题, 老师也回答不了, 那我就拜他为师。”经一番激励的话语后, 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埋头读书, 思考问题。一会儿, 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屠苏又是什么意思?新桃是不是指桃子呢?”我提问:“谁能帮这些同学解决问题就算厉害了?”在学生自我释疑“除”的意思时出现了意见分歧。生1:“除”就是新年到了又多一岁。生2辩道: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除”应理解成“送走”的意思。我便因势利导:“现在出现了两种说法, 能不能从诗中找出支持你解释的根据来, 让大家听完能心服口服。”生2辩道:我联系前面的“岁”字, 在古代指“年”, “一岁除”就是一年消除了, 过去了, 理解为送走一年更顺。经这么一解释, 问题迎刃而解, 我轻松地坐在一旁坐收渔利, 学生的迷雾也随即烟消云散。在学生释疑“屠苏”时, 由于时空距离, 在大胆猜测中出现偏差, 见势该出手时, 我便解释道:屠苏是一种草名, 也有人说是古代的一种房屋, 在这种房子里酿酒, 因而称为屠苏酒。还没等我说完, 学生便联系上句都争着要发表各自的“高见”。整节课, 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 他们互相启迪, 共同释疑, 解决了问题, 尝到了做课堂主人的快乐。

三还学生“想说”的机会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老师应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生还可以组成合作小组, 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时, 老师应该走下讲台, 融入学生之中, 创造一种师生心灵相融、民主交流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老师既是倾听者, 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

四还学生“动”的机会

教师必须充分地相信学生, 把课堂实践的机会留给学生, 保证实践的时间, 提供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打开心灵, “动”用五官,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践, 并学会在语文实践中感悟知识, 辨析是非, 领会内涵, 升华认识并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总之, 转变学习方式, 落实四个还学生“自我”, 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8

一、开放式教学, 培养学生掌握参与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因为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尝试“开放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小组或群体中对问题讨论、辩论, 并在讨论、辩论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发展,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能力, 培养了主体参与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他们一起猜想、争论、操作验证、互相补充, 不仅找到了书上说明的圆柱体的所有特征, 还发现了圆柱侧面展开不仅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还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有时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获得结论似乎成了副产品,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积极探索中通过亲身的观察、猜想、实验加以证实的过程。小学数学学科中, 有许多知识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如果面临这些问题, 我们都能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利用开放式教学, 让学生亲身参与, 去感知、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 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一种很强的主体参与学习方式。同时, 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品质, 通过“变形状与面积不变”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加强数学学科育人教育功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主动性、创造性,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合作教学, 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 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学会进行数学交流, 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使学生在整体的合作学习中逐步意识到在竞争社会中, 有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合作。因此,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双主体生命互动与提升的课堂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让他们学有创见, 共同创造师生互动合作教学。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 让学生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通过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 讨论研究, 几分钟后, 都拿出自己小组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接着大家开始交流, 台上学生讲, 台下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 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了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创造学习的良好机会, 发挥学生的潜能, 而且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脉络。在交流中学生们看到了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 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 使他们深切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 同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研讨式教学, 培养学生掌握创新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 教育创新就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 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传统的一问一答、一题一解, 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研讨式教学, 为学生提供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他们可以大胆展开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与教师、课本不同的看法,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时, 直接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体的计算方法,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出许多种方法。如, 例1: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 (或正方体) 形状, 求出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体积, 就是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例2:将圆柱体容器装满水, 然后倒入长方体 (或正方体) 容器里, 测量出水的体积, 就是圆柱体容器的体积;例3:将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 然后拼成长方体 (教科书上的方法) 。这些教学设计, 尽管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 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 掌握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是由学生亲自参加课堂教学实践得到的, 把间接知识转化成直接获取的知识, “体积不变与形状可以多变”, 同时学生领悟到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点

1.注意情境创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也是最好的老师,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把课堂教学融入现实情境之中,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和学习意识的发展。

2.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创设有效的情境,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自然引入课题, 此时的课堂教学是自主的、开放的,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解决新知、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

3.注重教学实施的层次和梯度。

教学实施的设计形式多样化, 分为三个层次,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第一层次是基础性练习题, 使学生初步巩固练习形成技能;第二层次是拓展性习题, 使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三层次是开放性习题, 使学生启迪思维、提升智力, 练习的难度较大、较灵活, 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 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渗透和创新学习方式的养成。

以“情境教学引发学习兴趣”为线索, 培养学生勤动手、动口、动脑, 逐步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带领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同时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道理, 同时教师又十分注重数学知识的渗透,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学习方式的主要渠道之一。

浅谈学生学习数学方式的转变 篇9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必须与时俱进, 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积极践行新的教学模式, 是作为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通数学教学,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 但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式, 必须符合新的教育要求, 要比较高效, 所以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 迫切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目前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过去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单一、被动、枯燥的问题, 学生没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一切都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进行, 教师就是全部教学进程的主宰, 所以导致很多教师教学形式简单、粗暴, 根本就不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就更谈不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了。这样培养学生的方法, 按照现代的教育理论来看, 实际上是在摧残着学生的天性, 培养出的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现代教育思想所要求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的多面性人才, 我们的教育就应该适应这种培养学生的方式。

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为小学数学对于正在撒娇、爱玩的小学生来说, 确实有较大的难度, 但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又必须进行学习, 学习数学知识是孩子将来生活的根本保障之一。但是数学本身都是较为枯燥乏味的数的科学,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改变学习方式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唯一途径。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 也就说要通过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 不但使学生说获得数学知识, 还要使他们具备各种综合素质, 而教学方式的改变就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集体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 而且还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学会了与别人合作的方法, 懂得了尊重别人才能与人沟通的道理。

二、教师要掌握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特征

俗话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数学教学要想获得成功, 教师就必须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只有了解清楚了, 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小学生年龄较小, 对成年人想让他做的事情, 他就偏偏有一种叛逆心理, 有的教师就说:“现在的孩子真是难管, 你越想让他学, 他就越不愿意学。”确实, 这是实际情况, 例如, 电视上的动画片是每个学生的最爱, 家长和教师千方百计地阻挠, 也不起作用。电子游戏, 更使一些学生深陷其中, 而不能自拔。从这些事情, 我们就可以知道,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有他们自己的特点的, 所以为了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大提升, 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想办法。从很多教师的实践经验分析, 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彻底改变, 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基础, 尽量在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才能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使厌学变为乐学, 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哭着学变为乐着学。这就是新教育理念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基础,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谈素质教育才有意义。

三、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为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某些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 而且很多年的教学经历已经形成了习惯, 所以要想一下把旧的教学方式全部放下, 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就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 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授, 学生听课的效果与教师的讲课水平以及讲课的趣味性, 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 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课水平, 以及对待教学的责任心。而现在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是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 这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学习知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只是起到一个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辅助作用。在这两者转变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首先在思想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认识到新教育理论的根据和指导精神, 并在行动上积极进行践行, 教改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尽最大可能限度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 这样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进程才会不断地推进。

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略谈 篇10

1.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学生会越学越想学, 越爱学,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 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学生在强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 也仅仅是做做样子给老师和家长看而已, 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2. 要明确学生学习责任

教师是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的, 这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关键还是学生自己。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 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总认为学习是给家长、老师学的是不行的。只有学生真正将学习的责任从教师和家长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 他才会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那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所以,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要适时地给学生讲学习的道理, 让学生真正明确“为什么要学习?”

二、转变学生的依赖心里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 而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对这种现象早已习以为常。其实, 每个学生都存在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 学生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只不过是被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压抑给扼杀了。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将学生这种潜能给挖掘出来, 显示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从而让学生转变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发挥自己的潜能,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 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 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实际上, 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 对某个学生有效的方式, 对他人却未必管用。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彻底改变以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亲自去感悟。有了情感体验, 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而且, 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到知识和技能等, 其影响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要深远得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大胆放手,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亲自去探究、亲自去体验。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愿望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愿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也就不会深入地去思考, 那么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在这里, 我要说的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如果没有强力的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 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数。因而, 教师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让学生课始“带着问题走进来”, 课末“带着问题走出去”, 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11

关键词: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    创新能力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9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改变教学方式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新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其含义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就是被动地听记背。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培养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那么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教师将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与主宰,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导师,会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在学生的展示交流中,教师是倾听者、合作者、帮辅者、提升者,主要承担着纠错答疑解惑的责任,会运用点拨式、点评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纵深思考学习。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一些教学方式的改变,有一些心得和收获,在此与同仁们交流。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教师问”为“学生问”

过去上课,往往是教师预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而现在新课程的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我大胆地把一篇课文教给学生来预设问题。如上《那树》一课时,我问学生看到这一标题产生了哪些想法。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1.那是棵什么树?

2.那棵树在哪?

3.那棵树怎么了?

4.作者为什么写那棵树?

这些问题的提出就表明学生已进入到了一个思考的境地,而这些问题又是他们自己提出的,所以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自然就有了兴趣,有了针对性,有了探寻答案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

二、搭建活动平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的一大特点是人文情感与价值观的体悟,这不是靠说教的,它需要学生自己进入文本,与文中的人物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要将学生引入文中某种情境,如在上《阿长与山海经》时,文中略写了阿长为迅哥儿买《山海经》一段情境,我引导学生想象那一情境,然后用课本剧的形式将其演绎出来。有一组学生演了阿长不知其书名,走了几家书店后比画此书情境;有一组学生演绎了阿长拿出自己辛苦攒的钱时的动作;还有一组演绎了阿长买到书后捧着书的反应。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编演活动中,其他学生轻松观看后为精彩者叫好,为不当者指出不足,在评点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悟到了阿长对迅哥儿那深深的关爱之情。

在上《愚公移山》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我设计开展了一场辩论:愚公愚不愚?学生为此进行了激烈辩论,许多思想火花在辩论中产生,而且为了理由充分,大家还纷纷查找资料,引经据典,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认识到了愚公的开拓精神,得出愚公不愚的认识;也有学生思考到愚公这种方式不可取,并探究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现实生活,得到了许多启迪。

这些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平台,并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情感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

三、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把自主查阅的资源与其他人共享,从而形成学习的合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如我曾经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 “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对联”的综合性学习。我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第一个学习活动是“对联知识知多少”,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知识竞赛;第二个学习活动是“佳联巧对共欣赏”,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分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根据对联的特点与作用我把学生分成六组,即新春对联、时令对联、行业对联、趣味对联、名人名胜对联、杂感励志对联。每组各承担一类对联的收集、整理、品析、交流、展示工作。第三个活动则是“牛刀小试展风采”,目的是检测学生运用对联知识的成果。其中,第二个学习活动就是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个学习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自己设计活动程序,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自己确定展示的内容与形式,自己写讲稿、做课件。在这一过程中,各组一起商议、讨论、交流、整合,做出学习成果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了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写作能力;在上台展示的环节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探究式的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多的领域值得教师去深入研究,我们应该继续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会学、乐学。

参考文献:

[1]陈跃华.中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初探[J].语数外学习, 2012(6).

[2]陈丽.打破“一言堂”、归还学生“自主权”——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学习方式转换刍议[J]. 中国科教新导刊,2012(24).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1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当前素质教育往前推进的形势下, 尤其是对农村中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 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学习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 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 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 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呢?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首先是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上, 教师首先要有个准确的角色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教师与学生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实施“微笑教学”, 把自己看成是学生中的一员, 参与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去, 让整个课堂充满和谐、轻松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不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 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争论, 都可以各抒己见, 不把答案框死, 让学生不唯书, 不唯师, 不唯众, 多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人理解, 尊重学生们的不同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让学生有开放的心态, 个性得到张扬。总之, 要充分相信学生, 不批评, 多诱导, 保证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课堂上营造民主的气氛, 使学生不会有恐惧心理, 思维活跃, 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较好地训练,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敢于提出意见或建议, 师生感情更加融洽。

其次是重视问题的设计。“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式、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 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从问题开始,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同时也会使学生逐渐养成懒惰的习性。七年级的学生, 由于知识面不广, 思维不够成熟, 教师的首要任务应指导学生如何质疑设问。教师设计问题, 应遵循由易到难, 由具体到抽象, 由单一到综合, 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整个课堂教学以问题作载体, 诱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中悟出质疑提问的方法, 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形成。

上一篇:改善技术分析下一篇:就业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