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技术分析

2024-08-25

改善技术分析(共12篇)

改善技术分析 篇1

摘要: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 暖通施工部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项目。就建筑物整体而言, 其能否正常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暖通设备质量以及施工安装质量的影响。现阶段, 国内建筑行业暖通施工中仍然有不少难点和弱点, 对建筑暖通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其进度严重滞后。所以, 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以保证建筑暖通项目施工质量, 加快施工进度。

关键词:建筑暖通施工,难点,改善技术

前言

在建筑施工各部分构成中, 暖通工程作为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工程, 相对复杂, 且暖通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工程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建筑物固有使用功能能否完美实现。除此之外, 暖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了暖通施工工程质量, 因此, 暖通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与此同时, 设计人员在暖通施工过程中也应与施工人员积极配合, 并对施工各部分操作流程予以明确把握, 从而在施工现场能够及时处理各类施工问题及难点;对于无法及时处置的问题应立刻联系相关负责人, 双方或多方商讨加以解决。

1 建筑暖通施工

所谓建筑暖通施工, 通常是指某一建筑项目在其施工过程中展开的通风、空调以及采暖等施工项目。暖通施工一般具有相对复杂的施工内容, 其主要涉及暖通设备的安装, 因此在安装环节应加强管理, 确保安装质量水平。通常情况下, 暖通施工作为一项辅助施工项目必须等待建筑主体项目完成才能进行, 而暖通施工质量对建筑物整体使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在暖通施工各环节中, 施工人员可针对后续暖通施工项目做出适当预留, 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既定施工计划, 严禁违背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工艺要求, 确保暖通施工质量。而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 暖通施工技术也有了极大飞跃, 在暖通施工过程中不断有全新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被投入使用, 这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暖通施工技术水平, 为暖通施工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2 暖通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难点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 暖通工程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其施工质量水平对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类施工技术难题, 因此施工方必须查明问题根源, 并寻求有效的应对方案。

2.1 图纸设计缺乏规范性。

对于工程施工而言, 设计图纸是否合理、科学对工程的正常进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现阶段不少暖通施工项目存在图纸设计不规范的问题, 或者在设计图纸关键部分缺乏必要的说明;还有一部分图纸未准确计算规格, 导致工程施工材料被极大浪费;除此之外, 还存在设计图纸不符合计算内容的情况。上述情况均会对暖通工程施工进度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对整个工程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造成建筑物质量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

2.2 暖通项目资金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 建筑商为谋求经济利益而恶意拖欠甚至拒付施工单位资金的情况仍然不在少数, 这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施工资金难以有效落实到位必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不重视暖通工程施工, 对其缺乏必要的关注。在上述情况影响下, 施工企业限于资金短缺或为谋求更多经济效益而选择劣质材料或者偷工减料, 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甚至导致工程完工后无法正常使用。

2.3 工程进度得不到有效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 暖通工程是整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但部分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认为其仅仅是一项辅助工程, 因而对其缺乏足够的关注, 然而暖通施工进度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进度有着密切关联,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暖通施工企业首先应科学规划, 并切实控制施工进度, 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谨防施工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工程进度得不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 还应注意施工材料供应问题, 工程进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材料供给的影响。

3 建筑暖通施工过程中的改善技术

3.1 暖通设备安装技术的改善。

在暖通设备安装施工开始前, 首先应确保机房内部地坪的良好施工, 其次应重视墙壁粉刷工作。所有暖通设备安装前应确保其各项基本需求均已良好完成, 并由专门负责人员进行验收, 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的准备施工工作。除此之外, 暖通设备在摆放时应确保其走向与管道保持一致, 并对暖通设备检修空间的预留予以充分考虑, 确保设备周围空间足够。在空调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装修棚顶高度以及空调风机盘管二者应保持相互对应, 同时空调机排水方向以及积水盘摆放位置也应保持一致。

3.2 风管安装技术的改善。

在排气扇安装过程中尤其应注意风管安装, 务必保证风管部分的安装位置保持平直, 并选择软连方式结合变形缝与设备交接区域, 避免因拐弯而带来过高的阻力;在安装水管过程中同样需保持平直, 同时在转弯处或者爬坡区域务必保持45度拐角。此外, 在风管弯头区域应确保空气留存量处于最低值, 并连接软管与变形缝;阀门安装过程中, 应注意阀门方向必须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 同时在阀门四周附近应预留出一部分开闭空间, 在积水盘内部安装阀门以及过滤器, 这不仅有利于排水, 更便于后期检修工作。除此之外, 在设计冷凝水管时必须保证其自成系统, 而不可共用其他排水管。

3.3 保温施工技术的改善。

在建筑暖通施工各部分要素中, 保温施工工程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 倘若保温工程缺乏过硬的施工技术和足够的施工质量水平, 冷凝水管可能会受此影响而产生故障, 继而对系统整体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对于暖通保温施工而言, 水项目施工部分是其中的主要难点, 工程监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对施工工序进行密切观察和监督, 并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循既定施工方案展开施工作业, 同时应确保顶棚安装完毕、管道试压合格之前完成保温施工作业。在该部分施工中, 常见质量问题通常包括保温材料与垫木二者之间缺乏紧密连接、阀门保温范围相对较小、管道与垫木之间出现过大的空隙等等。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材料应满足耐火性能等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 粘合剂也应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3.4 风口安装技术的改善。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审查暖通施工图纸以及装饰施工图纸, 特别是会议室、大堂以及多功能厅等造型复杂的结构, 保证消防喷头、风口以及各处灯具与墙壁保持协调和一致。所以, 在风管安装前应首先对暖通设备安装以及装饰图纸进行审查, 确认合格后再行打开风口。此外, 暖通施工中会出现较多洞口遗留, 施工完成后应严密封堵, 避免因漏风导致风量不足或者无法换气的情况。

4 结束语

建筑暖通安装工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所以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工程施工工艺成为现阶段暖通安装工程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建筑暖通施工各环节出现的施工难点问题给予重点分析, 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可行性、建设性较高的应对策略, 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海鸿.建筑暖通施工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 2013, (36) :136-137.

[2]刘青松.探究建筑暖通施工技术中的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2) .

[3]康明.浅谈电热采暖膜在建筑暖通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33) .

[4]齐瑞颖, 石鹤, 杨帆, 等.酒店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几个问题[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1325-1330.

改善技术分析 篇2

改善生长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方案:改善生长环境条件。开沟排水防涝: 月份降雨比较多,1、开沟排水防涝:6月份降雨比较多,瓜地要 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可深开围沟,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可深开围沟,添置水泵排 防止西瓜根系浸水而导致沤根死亡。水,防止西瓜根系浸水而导致沤根死亡。加强通风透光:

2、加强通风透光:在6月份对种植过密的西瓜 可适当拔掉部分,长势过旺的可适当剪枝,可适当拔掉部分,长势过旺的可适当剪枝,合 理控制座瓜数量,以减少养分损耗,理控制座瓜数量,以减少养分损耗,增加受光 面积,保藤保叶,确保西瓜安全度夏,面积,保藤保叶,确保西瓜安全度夏,提高产 量和品质。量和品质。在开花前、幼果期、3、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喷 施壮果蒂灵溶液,可能使瓜蒂增粗,施壮果蒂灵溶液,可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 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长周期不落花、不落瓜、汁多味美;生长周期不落花、不落瓜、无裂 无畸形瓜。瓜、无畸形瓜。营养供给方案:

改善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高收益;内部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家对高新技术的政策支持,使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与传统企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这类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按照传统企业的内部控制经验进行,必须形成一套适应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高新技术企业合法经营的必然要求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在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执行。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对企业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理,从而为企业进行合法经营提供了保障。

2.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等资产安全性的必然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保护企业核心科技技术等资产的安全性,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3.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内部控制中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制度措施都是为了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目标而设计的。把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确保内部控制的协调与监督作用的发挥,使企业能够朝着经营目标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企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经济实体,但是在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的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有效分析经营活动中的内外部风险,当风险来临时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导致重大损失。

2.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够强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比较低,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贯彻执行的力度就不够,从而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和激励管理人员工作的外部机构,从而很难调动企业管理者工作的積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3.高新技术企业的预算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完善,内部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没有开展有效的预算管理,导致经营缺乏约束、企业资源浪费和增加成本费用支出,给企业带来经营损失,最终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4.高新技术企业对研究开发管理控制不到位

研究开发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的根本。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在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中,由于对风险分析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管理监控的有效措施,致使研发项目的时间拖后,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科研项目,从而延迟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生的时间,并且对研发项目的预算控制不到位,使实际投入大大超出预算范围,加大了企业的研究开发成本。

5.高新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控制不足

在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关键技术岗位的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导致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流失,给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三、应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整体的风险承受度和可接受风险水平。例如,以科技创新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及时关注产业政策、市场竞争、融资环境等外部因素,还要时刻关注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运用等内部自主创新因素。在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适当的方法分析风险,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综合运用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2.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有效落实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保证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保值增值、防范风险以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积极的去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落实。

3.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在企业中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全面预算是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拟定合理的预算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全面预算。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组织各业务部门编制详细的预算,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环节和各岗位;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监督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解决执行中的问题,预算指标做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4.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管理

为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研发活动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要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面管理。对企业研究开发各环节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每个研发项目建立项目档案,追踪记录项目进程,从而保证项目研发能保质按期完成。其次,研发项目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监控预算执行的过程,分析和调整预算差异。及时做到研发活动与财务信息的有效沟通,财务部门对研发项目作项目核算,定期分析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实现对项目费用的有效控制。预算作为研发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最后,编制《项目立项报告书》。对研发项目进行概述和总结,研究方案预期成果和进展,项目经费预算等。通过总结,改进研发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研发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

5.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为防止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流失,必须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以及薪酬、考核、奖惩等各项制度。其次,建立保密协议制度,对于关键岗位和掌握商业秘密和专利技术的员工要签属保密协议,防止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流失对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建立和实施全体人员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科学設置考评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体现各项评价指示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影响程度和重要程度,对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评价结论作为确定薪酬、职务晋升、评优、辞退等的依据,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定期开展员工拓展等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企业凝聚力。从而充分发掘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但在实际的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迟娜娜.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193-194.

[2]杨白慧.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11:145+183.

改善技术分析 篇4

(一) 图纸设计的问题

暖通工程施工时, 一定要将设计图纸的要求作为基本前提, 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只有这样, 施工才能顺利进行。但是, 从当前我国的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现状来看, 就图纸设计方面, 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通常出现以下情况: (1) 一些暖通工程的设计图纸上, 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不完整, 也没有具体说明, 往往导致施工被迫中断, 延误工期, 增加成本; (2) 有一些暖通工程图纸设计时, 没有考虑到建设项目实际情况, 一些计算方面也不精确, 缺乏完善的计算书内容, 在选择设备时, 就会出现漏买、买错等情况, 暖通工程的安装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

(二) 资金配置方面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施工时, 一些建筑承包商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在向施工单位划拨资金时, 常会出现拖欠或给不足情况, 施工方为了按时交付, 会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劣质产品,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除外, 一些建筑承包商没有认识到暖通工程重要性, 项目预算时不会投入过多资金在暖通工程上, 往往导致施工单位在暖通工程施工时采用偷工减料的方式来确保自身利益, 由于暖通工程的安装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严重影响整体建筑使用效果。

(三) 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设项目施工的各环节中, 暖通工程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是进行施工时, 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对施工现场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 并且施工进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施工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从我国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 实际施工中, 没有对进度和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现场缺乏有效管理, 由于对施工进度缺乏有效的控制, 往往导致施工方不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对工程建设项目而言, 如果前期施工中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后期施工中施工方为按时完成任务, 会加快进度, 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无法保障。除外, 施工进度还受到材料供应影响。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控制, 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有规可循, 有据可依。

二、建筑暖通施工的要点及改善措施

(一) 施工要点

1设备安装。在安装暖通设备之前, 要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墙面粉刷完毕, 做好机房室的地坪, 并且在做好验收工作之后, 才能正式安装暖通设备。在安装暖通设备时, 通常都会将安装方位选择在与管道走向相对应的地方, 留足够空间, 设备出现故障时方便维修人员修复。在安装空调风机盘管时, 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 尽量与装修顶棚的高度相协调, 并且积水盘的方向要与排水方向保持一致。

2风管安装。在安装风管时, 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 要尽量保持管道的平直, 采用软连接的方式处理风管与设备的连接处, 在拐弯处容易增大阻力, 所以要处理好管道的连接处; (2) 在安装水管时, 也应该尽量保持平直, 在爬坡或者转弯处, 弯头要尽量保持45°,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空气驻留, 在经过建筑的变形缝接处时, 要使用软管; (3) 在安装阀门时, 应该与水流的方向保持一致, 留足够的开启空间, 并且在积水盘内安装过滤器和风机盘管阀门, 在进行检修时, 排水比较方便; (4) 在安装冷凝水排水管时,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与其它排水管分开, 单独成系统。

3保温施工。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系统的冷凝水滴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既会导致资源浪费, 还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 在进行保温工程施工时, 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 尤其是在进行水系统施工时, 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与其它各个系统的管道相协调,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 在进行保温工程施工时, 还应该注意阀门的保温层覆盖范围以及垫木与管道的孔隙问题等, 要尽量做到统筹协调, 才能确保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

4风口安装。对于暖通工程而言, 施工前要将设计图纸与装饰施工的设计图进行协调讨论, 尤其是对于大堂、多功能厅以及会议室等这种大空间而言, 由于造型比较复杂, 所以, 在布置消防喷头、灯具以及风口时, 一定要注意与饰面造型的协调性。因此, 对于这类房间的风口, 在安装风管时, 暂时不开孔, 在与装饰图纸相协调之后, 再开风口, 采用这种处理方式, 既保障了建筑的使用性能, 又满足了建筑的美观需求。

(二) 具体改善措施

1全面审查设计图纸。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在暖通工程开始动工之前, 就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 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查看设计图纸是否完整, 图纸上不清楚的地方有没有进行标注说明。同时, 还要检查图纸的计算书内容, 尤其是设备选择方面, 对设备的数量、类型等进行仔细的查看, 只有认真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 确保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 才能保障暖通工程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2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 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 完善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要按照施工计划, 严格控制暖通工程的施工进度, 做好现场人员的指挥和调度工作, 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除外, 应该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 购买材料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 检查材料的合格证和生产厂家的许可证, 特殊材料还要抽样调查, 严格控制材料进场, 确保材料供应与施工现场的进度保持一致。只有这样, 才能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 又能准时完工。

结语

暖通工程的安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进行暖通工程施工时, 要严格按照相应要求, 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施工前要认真做好图纸审核工作, 施工中要完善相应规章管理制度,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对于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要采用合适的处理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暖通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水平, 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 暖通工程安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建筑能否正常使用。因此, 本文在分析了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的难点之后, 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以期为施工质量的保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暖通施工,难点,措施

参考文献

改善技术分析 篇5

精益6S实施技术与持续改善

研发背景

精益6S亦称改善型6S,通过对传统“6”个“S”理念的升华,使传统6S走出“搞形式,不能有效产生效益”的误区。

有效的将6S、JIT、IE、TPM、6Sigma的核心思想提炼并融会贯通于其中,使精益型6S不脱离 传统型6S的内涵又高于传统型6S的境界。

《精益6S实施技术与持续改善》除了深入剖析传统型6S的实施难点,更强调精益型6S的实施 技巧,既适合于尚未推行过传统型6S的企业,也适应已推行多年6S需要再提高的企业,最终通过传统6S与精益6S的实施,达到“6S有限,改善无限”的崇高境界,形成企业优秀的“执行文化、细节文化、创新文化”。

课程价值

1.掌握传统型6个S的推进重点与实施步骤;熟悉精益6S对生产现场改善的作用和效益。2.掌握6S对现场异常追根究底的实施做法;掌握6S降低产品不良、消除设备故障的技巧。3.掌握6S降低库存品、改善现场浪费的诀窍;掌握现场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推进方法。4.掌握运用6S活动排除污染源的实施技巧;掌握6S管理活动持续运行的推行方法和诀窍。

课程模块

一.传统型6S的介绍与导入 1.工厂常见的不合理 2.卓越工厂现场的构成 3.传统型6S的概念和意义 4.6S实施的四个等级

5.6S对企业的作用和效益 6.认识6S常见的误区 7.6S推行的最高目标

二.精益6S的导入与实施 1.6S打造“6化”卓越现场 2.6S创造改善的环境和条件 3.精益型6S的概念和意义 4.精益型6S的理念和方法 5.6S消除六大损失与七大浪费 6.JIT“三步曲”对实施6S的影响

三.精益6S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1.6S实施在工厂八个区域的重点 2.精益6S整理推行的实施重点 3.精益6S整顿推行的实施重点 4.精益6S清扫推行的实施重点 5.精益6S清洁推行的实施重点 6.精益6S素养推行的实施重点

7.精益6S安全推行的实施重点

四.精益6S管理活动的推行步骤 1.精益6S管理活动的六个推行步骤 2.精益6S实施中干部员工的职责和任务 3.推行精益6S活动必备的几种态度 4.传统6S与其它管理工具的关系

五.精益6S管理活动的推行方法 1.6S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法与步骤 2.6S管理体系文件制度的标准化 3.6S长期维持的六个执行要点

4.6S创造企业优秀的执行与改善文化 5.优秀企业精益6S推行与维持案例

六.精益6S管理活动现场实习1.学员分组成立6S活动推行小组 2.确定实习样板区和活动方案

3.召开会议,了解和熟悉实习场地 4.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和任务 5.6S推进活动看板的设计与制作 6.不合理发现和定点摄影的实施 7.个别改善实践和教育实习8.各组组长活动总结发表与感言 9.讲师进行点评,并做活动总结

课程特色

姜上泉老师在全国率先提出精益6S的概念与实施工具,财智菁英管理学院具有丰富的6S实践经验和现场合理化改善经验,接受过财智菁英管理学院咨询和培训过6S的企业有:广东日资宏得电子集团、深圳港资建业玩具厂、沈阳机床集团、山东电力集团、浙江金三发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安徽奇瑞汽车、标致集团等企业。姜上泉老师为以上企业成功进行6S培训或咨询,均获得95%以上的满意度,系实战、实用的金牌课程。

本课程将重点剖析广大企业所关注的6S实施难以维持、6S无法提升企业效益、6S如何排除现场浪费和异常、6S如何促进企业质量文化的形成等难点与冰点问题,姜上泉老师将通过大量咨询的实际案例、图片、视频,给学员清晰明确的解决方案,从而使您立即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本课程将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使您在轻松愉快中对课程内容典藏于心。内训课程,将采用培训+实习的方式进行,百闻不如一练(见),通过现场的实习和演练,使您快速掌握推行6S和现场改善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与诀窍。

课程设置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优秀基层管理干部

利用网络技术 改善教学过程 篇6

一、教师是学生的导师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学习是我的愿望。长期以来,教学过程是完全由老师“控制”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是老师教学生学、师讲生听、师命令生照做。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概由教师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投影、电视、DVD,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网上学习,具有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时效快、内容丰富的优点。因此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导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学习者、研究者。同时,要成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的合作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诱导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辅导学生尽快寻找多媒体网上的学习内容和信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1世纪的师生关系,将以教师的“教”变为“导”学生的“学”,是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继承不可少,创新更需要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重在学生继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记忆知识和程度来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教师,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吸收过程。教师怎样讲学生怎样听,就得怎样做。照书而行,书上说什么,学生记什么就可以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再现就是好学生。

知识与经验和积累固然不可少,也是必要的,这也是基础。但在信息网络时代,仅在教师那儿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模式将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学生从网上浩如烟海的教学资源中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复制知识的能力不再是评价其能力高低的标准。必须提高其查询与获取、整理与处理、储存与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较复杂、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与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以亲身发现问题、分析论证、实验检验、表达交流等一系列信息最终实现发展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三、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提供空间

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状态。在班级授课中,传统的教学不可能完全顾及,几十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即使人们探索出分层教学,差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造,难以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然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差异实现较大面积的覆盖。为个性化的教学实现提供可能。另外,计算机网络可以递送较大预设空间的课件,学生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这为学生独立探索提供了便利。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合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这又为学生合作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关于进行独立探究式的学习的目的意义,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既有自信地进行独立思考,又能发展自己思考后产生的问题和看法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尤其是个别学习环境中独立地、有目的地在知识海洋中去获取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起来。

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在越来越重视通过小组学习或伙伴关系下的汲取等合作过程,尽量使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体验在群体中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和他人独立存在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生对被探索的事物和问题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改善技术分析 篇7

锅炉满负荷(VOW)时设计:低再侧烟气流量占39.4%,低再进口烟温747℃,低再出口烟温396℃;工质进/出口汽温325/426℃;低再烟气平均流速10.1 m/s,低过侧烟气平均流速10.9 m/s。THA工况时设计:低再侧烟气流量占44.7%,低再侧平均烟气流速10.3 m/s;低过侧烟气平均流速8.9 m/s。燃烧校核煤种VOW时设计:低再侧烟气流量占43.3%,烟气平均流速10.8 m/s;低过侧烟气平均流速9.9 m/s。锅炉投产时就存在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问题,为提高再热汽温采取了关小低过侧烟气调节挡板,增大低再通道烟气流量的方法,投运2年时间内发现低温再热器存在严重的磨损。

1 低温再热器磨损情况

锅炉投运后实际燃烧烟煤,基本与校核煤种相似。投运后一直存在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缺陷,对机组循环效率影响较大;电厂为提高再热蒸汽温度采取了低再侧烟气挡板全开,低过侧烟气挡板开度很小的调节方式。低再侧烟气挡板开度通常在20%左右,某些时段甚至开度只有不到10%(如表1所示)。从运行参数分析,导致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再热器蒸汽焓增明显低于设计值,其他电厂同类型锅炉也存在同样问题。

注:除负荷外,数据分A/B侧。

在锅炉小修检查中发现低温再热器水平段靠中隔墙弯头处存在严重磨损,磨损严重的为从上往下数第3、第4根换热管的弯头,第2根与第5根也存在磨损现象[1];靠烟道前墙处弯头也存在磨损,但磨损深度明显低于中隔墙处;磨损较严重的换热管组为从上往下数第2、第3、第4管组,最上层与最下层管组不存在明显地磨损,磨损深度自上而下依次减少;最严重的为第2组,多排管屏存在严重磨损,特别是中隔墙与侧墙的角部的第1、第2排换热管屏的第3、第4根换热管,由于第2排第4根管存在错列现象,在1个大修周期内弯头外弧靠第1排侧被磨穿,未错列的第3根也几乎被磨穿(如图1所示),很快就会发生泄漏。第3组磨损(壁厚≤2.9 mm)换管23根,第4组磨损换管21根。

2 磨损原因分析

根据锅炉设计和运行数据分析,低温再热器靠壁面弯头区产生过快磨损的原因主要是弯头区烟气流速过高,具体分析如下。

(1)低再受热面烟道内烟气速度设计过高。在燃烧设计煤种VOW工况锅炉低再烟道烟气份额设计为0.394,受热面设计平均烟速为10.1 m/s,低过侧设计平均烟速10.9 m/s,两侧平均烟速10.55 m/s;THA工况时,低再侧平均烟速为10.3 m/s,低过与低再烟气平均烟速为9.52 m/s;燃烧校核煤种时,VOW工况低再侧平均烟速为10.8 m/s,低过与低再烟气平均烟速为10.30 m/s。低再烟道流速设计都较高,无法适应2个烟道烟气份额相差较大的工况。低再烟道受热面设计烟速偏高是造成弯头区域磨损快的根本原因。

(2)高再与低温再热器垂直段吸热不足。高再与低再垂直段吸热比设计值低,导致再热蒸汽温度低,为提高再热汽温只有增加低再的吸热量,增大流经低再烟道的烟气份额。实际运行中机组满负荷时低再侧烟气挡板开度大(全开),低过侧烟气挡板开度很小。流经低再与低过侧烟气份额与设计相反,是低再高低过低。流经低再烟道的烟气份额大于设计烟气份额,造成低再受热面进口烟气流速过高。保守估计若低再烟气份额为0.55,则低再平均烟速较设计值高40.4%。而高再与低再垂直段吸热的不足也会使低再烟道进口处烟温升高,从而使低再高温段受热面进口烟速升高。

(3)考虑到烟速计算烟温选取设计烟温平均值,而低再进口烟温较高,密度低,从而导致烟气流速高。从设计数据分析,低再进口平均烟气流速较平均值高20.8%。

(4)从低再烟道与水平烟道的连接结构分析,低再烟道布置在炉前侧,受水平烟道烟气转弯流场的影响以及中隔墙的壁面效应,在靠近炉后的受热面(中隔墙区域)管排的弯头区存在烟气走廊。一般气流经过90°转变时,横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kv为1.25。且锅炉存在左右侧烟气流量偏差,产生甲乙侧烟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5)在烟道的角部,由于互相垂直的包覆和中隔墙的角部拘束效应,容易在角部区域形成高烟速区。从而在烟道角部形成较严重的烟气磨损。

(6)为了防止烟气流速过高磨损第1、第2根管弯头,在中隔墙上安装有阻流板(护瓦),阻流板宽度较大,完全遮盖了第1、第2根管的弯头部位,对防止第1、第2根管弯头外弧迎烟侧磨损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阻流板的集流作用,带来了第3、第4根管子的弯头区磨损的副作用,第3、第4根管子的弯头区局部烟速甚至高于不加阻流板时第1根弯头与中隔墙之间烟气走廊内的烟速。造成了管排第3、第4根管子弯头外弧迎烟侧磨损的很严重,附近的第2、第5根管子弯头外弧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磨损现象[1]。阻流板过宽是引起第3、第4根管弯头磨损的直接原因。

(7)因为弯头与壁面间烟气走廊流动阻力小,烟气在走廊流动中流速逐渐增加,且流过管排的烟气会横向转向烟气走廊[2],烟气携带飞灰的湍动加剧了对弯头的磨损,因此靠壁面弯头区是最容易磨损区域。不考虑烟道左右侧偏差和均流板引起的局部高速区,仅考虑烟气份额偏差、进出口烟气温度差别以及转向烟气流速分布不均匀等因素,低再高温段管排进口烟气流速保守估计也在21 m/s左右。过高的烟气流速大大加剧了弯头磨损。

(8)受飞灰运动惯性的影响,带灰烟气经水平烟道转向竖井烟道时发生气灰分离,从而在低再烟道后部壁面处生成一个浓度较高且粒径较粗的灰粒子场,角部这种飞灰浓度升高的现象更明显。飞灰粒子的浓度升高与粒径加粗现象,加剧了烟气对受热面的磨损,这是低再烟道靠中隔墙弯头磨损比前墙严重的原因。

(9)个别换热管出现错位出列现象,这是导致磨损泄漏的直接原因。第2排第3、第4根管子错位出列约1/4个直径的位置,使得这2根管子弯头外弧迎烟气侧产生严重磨损。除第4根管已经磨损产生泄漏外,第3根管外弧也已磨损严重减薄,达到了即将泄漏的程度。

(10)除烟速过快外,低再换热管材料较差也是低再进口段磨损最严重的重要原因。低再高温段只有出口很短的一段材料为15Cr Mo,其余材料为SA-210C。除第1根管为D63.5 mm×6外,其他管子均为D60 mm×4。选用的管材安全裕量低,管材厚度安全裕量也较低,影响管材的耐磨性。壁温较高时换热管磨损增加,壁温对磨损的影响如图2所示[2],从图2可知,20G这种类别的材料(SA-210C的性质类似20G)在低再壁温变化范围内磨损都随壁温升高而增加。低再出口蒸汽温度设计为426℃,考虑到满负荷时低温再热器吸热增加,出口蒸汽温度上升;以及受热面管的热偏差情况,低再高温段换热面管壁温度较设计有较大程度恶化,进一步减少了材料的安全裕量,降低了管材的强度和耐磨性。这必将对锅炉运行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换热管材料是最上组管排不存在严重磨损的主要条件。

3 减少低再磨损的措施

3.1 减少低再磨损可采取的措施

根据低再水平段弯头严重磨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低再磨损[1]。

(1)在运行时加强燃烧调整,尽量降低炉膛出口二侧烟气流量偏差,减少局部磨损速率;采取优化配风与磨煤机投用方式来调整再热蒸汽温度,增加高再与低再垂直段吸热量,减少低再吸热量。尽量增加满负荷时低温过热器开度,减少流经低再烟道的烟气流量。

(2)在运行时可以采取加强高再和低再垂直段部位的吹灰,少吹高过与屏过区域。尽量增加高再与低再垂直段的吸热量,减少低再吸热量,减少流经低再烟道的烟气份额。

(3)改进弯头阻流板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将第1、第2根换热管弯头完全包住,取消布置在中隔墙的阻流板,降低第3、第4根管弯头区烟气流速;将阻流板从整块钢板型改为栅板型阻流板,使之既能降低弯头区烟气走廊的烟速,又不会在第3、第4根管子弯头区形成局部高烟速区。

(4)将低再与低过管排出现错列的管子整理整齐,固定管排的管夹等必须完整牢固,以保证管排在运行期间不产生错列的现象。

(5)适当增加高温再热器或者低再垂直段的受热面积。调整低再与高再、低再垂直段的吸热比例,增加低再垂直段/高再吸热份额,减少低再吸热份额,降低低再受热面的烟气流速,减轻受热面管的磨损。应该注意的是改造设计时应使满负荷时流经低再与低过烟道的烟气份额在均等范围,否则又可能产生新的低过磨损现象。

(6)在进行锅炉低温再热器管排改造时,更换合适的管材,提高低再受热面管排材料的安全裕量。

3.2 低温再热器垂直段的改造

在低温再热器磨损原因分析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锅炉再热汽温偏低的治理,采取了在转向室增加低再垂直段受热面积1 500 m2的改造措施,锅炉改造后满负荷运行时低再侧与低过侧烟气挡板基本全开,有效控制了低温再热器磨损过快的问题。同时还改善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改造前后相似运行工况数据表明,3号、4号锅炉再热气温分别提高10℃,13℃,相应的供电煤耗分别降低1.18 g/(kW·h),1.47 g/(kW·h);相同负荷下锅炉烟气阻力降低200~300 Pa,引风机电流降低了约4.1 A;改造前后总风量降低40~60 t/h,送风机电流分别降低5.2 A,7.1 A,供电煤耗降低0.92 g/(kW·h);低过区域的烟气量增加,过热气温平均提高4.8℃,供电煤耗降低0.81 g/(kW·h)。综上所述,锅炉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明显提高,基本达到了设计水平;减少了烟气流动阻力,引风机电流下降,3号、4号锅炉的供电煤耗分别降低2.91 g/(kW·h),3.20 g/(kW·h)。

4 结束语

通过低温再热器磨损原因分析,指出磨损的原因主要有低再设计烟速过高,低过烟气挡板开度小、流经低再的烟气份额大,壁面效应引起局部流速高、灰浓度大,阻流板型式不当,换热管出列以及换热管材料选择不当。针对原因提出了优化燃烧、优化吹灰的调整措施,消除管排出列,改进阻流板型式,增加低再垂直段受热面面积以及提高换热管材料等改善低再磨损的技术措施。实施增加再热器受热面面积的改造措施后,消除了低温再热器磨损快的问题,改善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进一步实施阻流板型式改进与提高换热管材料等级的措施可以更彻底地解决低温再热器的烟气磨损问题。

参考文献

[1]肖杰.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3号锅炉低温再热器爆管分析报告[R].南京: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2008.

改善技术分析 篇8

精益原则和方法为企业如何开展IT技术服务管理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精益管理作为一种关于消除浪费、创造价值的理念与方法,自1990年Womack首次提出以来就备受世人的关注[2],精益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有效创新管理模式。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永无止境地消除浪费并为顾客创造价值。精益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它强调以更少的人力、设备、空间 ( 场地) 、原材料投入和更短的时间,为顾客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合适数量的合适产品。近年,服务运营面临着持续的挑战, 精益服务备受关注[3,4,5],但是,如何将精益应用的领域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并非易事, Robinson采用仿真方法对健康服务精益改善进行了分析[6],Swank对精益服务机制开展了研究[7],人们对精益服务的研究涵盖了健康、教育、民航、银行和金融等行业[8,9]。

价值流图析技术 ( Value Stream Mapping /Analysis,VSM / A) 是一种从价值流的角度分析与评价精益改善的有效工具[10]。将VSM/A应用于服务流程的主要不足是: 1) VSM/A强调对现场的观察,时间参数以静态数据为主,但是,它无法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2) 在现实中实施各种潜在的精益改善活动,常常成本过高并冒一定的风险。仿真技术与VSM / A相结合可弥补上述不足[11,12,13]: 1) 它可以分析评价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系统动态特性和整体平均状态; 2) 更重要的是,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多次重复关键参数对精益改善效果的影响。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IT技术支持流程当前状态价值流的分析,构建了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未来状态价值流图,采用Arena软件建立了IT服务流程仿真模型,依据仿真结果, 提出了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精益改善的相关命题。

1IT技术支持流程价值流图分析

VSM / A通常分为三步: 1 ) 选择某服务 / 产品作为改进的对象; 2) 描绘当前状态价值流图并分析现有系统的浪费; 3) 创建未来状态价值流图,为精益改善提供依据。本文以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Ameco) 的IT桌面支持服务精益改善项目为例, 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

1.1当前状态价值流图分析

IT桌面支持服务的当前状态价值流如图1所示, 图中,是流程框; 表示参与本流程的员工数; 表示一个流程步骤所涉及的活动数; 表示询问和信息传递; 表示电子信息流; 表示 “改善爆炸点”( Kaizen Lighting Burst)[8]; PT表示一项活动 ( 子流程) 的持续时间,本例中所有活动时间均服从三时分布 ( 见表1) ,图中的PT为最可能时间; WT表示一项活动从一个位置传送到下一位置的流转时间 ( 即等待时间) 。周期时间 ( CT,Cycle Time) 是整个流程的PT和WT之和。

可见,在当前状态下,当用户遇到IT问题/需求时,会需根据问题的类型拨打对应的支持服务人员电话,由于无法确认问题的类型,用户可能联系各IT服务组,特别是当这些问题涉及不同业务时, 信息将在各组间传递,这导致周期时间和等待时间过长。因此,时间过长是用户报怨的核心。图1显示当前状态的改善爆炸点包括: 没有问题分析机制、 等待问题传递至合适的组别、跨组别综合问题支持困难和多联系人多接触点。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 没有统一的服务平台,问题入口不统一, 不易对问题进行跟踪; 2) 没有知识库,以往经验无法共享,企业知识重复使用率低; 3) 缺乏自动监控预报系统。

精益方式的基本思想是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杜绝浪费”,丰田公司提出的7种浪费为: 等待、缺陷、库存、过量生产、过度处理、移动和运输的浪费[8]。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识别出当前IT服务流程的浪费表现为: ( 1) 等待的浪费,如: 由于没有统一的服务平台,导致用户提出的IT服务申请在各个支持小组之间转移,进而导致用户的等待; 用户等待领导的审批; 等待外部供应商的处理等。 ( 2) 缺陷/返工的浪费,如: 没有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公文多次修改等。 ( 3) 过度处理的浪费,如: 重复检查; 额外的批准流程; 数据的重复录入等。( 4) 运输的浪费,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数据处理等原因,导致信息 ( 如申请单等) 在不同工作地之间的传递。( 5) 过量生产 ( 信息) 的浪费,如: 服务过程中过量收集的文件、数据等信息。IT服务流程中消除过量生产的方法是: 在合适的时间创建合适数量的合适信息。 ( 6) 库存的浪费,如: 用户需求在排队等待处理; 过多的没有被使用的文档等。所有改善行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消除库存。( 7) 移动的浪费,如: 不必要的人员移动寻找申请单; 员工到现场查看设备使用状态等。

对于服务流程精益改善来说,除了消除浪费, 我们更关注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14]。Womack首先提出了的精益五项原则[2]。进一步,他又提出了精益消费的原则: 1) 能够完全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2) 不会浪费消费者的时间; 3) 为消费者准备好想要的东西; 4) 在消费者需要的地方提供价值; 5) 在消费者需要的时候提供价值; 6) 在解决问题时减少消费者的决策选择。

1.2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未来状态价值流图分析

结合ITIL最佳实践,我们建立基于分级模式的IT桌面支持服务未来状态价值流图 ( 见图2) 。本文 “基于分级模式的技术支持服务” 是指: 通过建立分级的支持服务平台,用户的不同需求可在不同级别的技术支持平台得到解决,从而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与当前状态相比,分级技术支持服务的主要改进措施为: 1) 设置3级支持服务平台,原有的 “单点对多点”模式改变为 “一站式服务”,第1级服务台 ( 呼叫中心) 不仅负责处理事件和询问,还为其他流程提供接口,通过该平台,所有问题和变更申请都可被记录、跟踪和反馈; 2) 建立共享知识库,对于常见的一般性事件用户可以采用自助方式排除问题,80% 的用户事件可在0. 3h内解决,这既可释放一部分人员资源,又可以提高效率; 3) 标准化的支持服务流程,一方面,用户在提出问题时不需要自己对问题进行分类; 另一方面,IT服务人员接收到的问题是已经过分类过滤的信息,减少人为判断失误带来的重复劳动,提高事故排除的准确性; 4) 建立网络监控报警系统,使IT支持服务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

2构建仿真模型

仿真是分析复杂系统动态特性的有效工具[15], 仿真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多次执行后评估的方法评价我们的假设。本文采用Arena仿真软件开发了离散事件Monte Carlo模型,以揭示精益改善过程中不确定性变量对工期的影响。由专家判断得到IT桌面支持服务流程中活动的时间服从三时分布 ( 见表2) 。

仿真模型见图3,模块F、G、H分别表示表1中的活动 “1级支持服务”、“2级支持服务”和 “3级支持服务”。由信息流的观点,IT服务过程可以视为在时间 ( 整个周期时间) 和空间 ( 所有活动) 上不断进化的信息流,因此,Arena仿真模型中的 “实体”是信息流。图中Create模块表示流程的开始,实体从该模块进入仿真过程; Assign模块将各实体到达系统中的时间作为属性赋给每一个实体; Decide模块表示程序的分支部分,实体只可选择其中一个分支; Dispose模块表示流程的结束。

对改进前的当前状态价值流图仿真运行100次, 假设所有用户问题均需外部供应商支持,得到整个流程的仿真平均CT为44. 6,95% 置信区间为 [43, 45. 2],历史数据实际平均CT为45h ( 见图1 ) 和95% 置信区间 [42. 8,45,7 ],两者的偏差很小。 因此,可采用该模型对未来状态进行仿真预测。

3仿真分析与研究命题

3.1基于分级技术支持模式的IT服务流程仿真分析

改进后的IT技术支持服务流程仿真运行100次后,得到周期时间的概率密度和累积概率密度如图4 ( a) 所示。可见,周期时间呈离散的三个时间分布,它们分别对应于图2中三个不同层级的技术支持服务,即大部分的事件可以在一级技术支持完成, 少量的事件在二和三级技术支持完成。图中,第1个峰值表示一级技术支持处理80% 问题的时间 ( 其时间分布见图4 ( b) ,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 30h和0. 06h) ; 第2个峰值表示二级技术支持服务的时间; 第3个峰值表示三级支持服务 ( 即外部服务商) 处理约10% 问题的时间。

改进前后的仿真实验结果 ( 见表3和图5 ( a) ) 表明: 相比改进前,改进后的桌面支持服务平均CT缩短了73. 4% ,平均WT降低了90% ; 另外,不考虑三级支持时,一级和二级服务流程的平均CT由25. 3h缩短为1. 1h,工作效率提高了95. 6% ,实现了最初设定 的精益改 善后工作 效率提高60% 的目标。

由仿真结果和Womack提出的精益消费原则[3]可知,精益改善后的服务流程可以更好地实现用户价值: 1) 所有的用户问题可以在三级支持完全得到解决,由此实施了 “能够完全解决用户的问题”这一精益消费原则; 2) 精益改善后流程的CT和WT均大幅度缩短,且大部分的用户问题在一级支持得到解决,由此实施了 “不会浪费用户的时间”这一精益消费原则; 3) 由于一级支持处理过程中有知识库,可以准确定位用户问题,由此实现了 “为用户准备好想要的东西” 这一精益消费原则; 4) 由于一级和二级服务的时间由25. 3h缩短为1h,IT服务内部工作 ( 不考虑外部服务商) 效率大幅度提高, 由此实施了 “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价值”这一精益消费原则; 5) 由于有统一的一级服务平台,减少了用户的选择判断,由此实施了 “解决问题时减少用户的决策”这一精益消费原则。

由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命题:

命题1: 采用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流程, 使绝大多数的用户问题在低级别 ( 即早期级别) 得到解决,可大幅度提升快速响应用户问题的能力, 并更好地实现用户价值。

3.2分级支持模式相关参数对周期时间的敏感性分析

图5 ( b) 为桌面支持服务中一级、三级技术服务比率对周期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一级技术支持的服务比率对缩短CT作用明显,如: 当一级支持服务的比率能够由目前的80% 进一步提高到90% ,平均CT将由3. 8缩短为2. 59h,缩短30% 。 另一方面,增加三级支持的比率会导致平均CT明显增加。因此,提高低级别 ( 一级) 技术支持的比率、降低高级别 ( 三级) 支持的比率,可以显著降低整个流程的周期时间。

图5 ( c) 为技术支持的持续时间对周期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周期时间的影响,二级技术支持的影响程度大于三级支持,这主要是因为改进后的流程中,绝大多数问题可由一级和二级支持服务解决,仅少量的问题需外部服务商解决。因此,缩短低级别 ( 二级) 技术支持 ( 即部门内部活动) 的服务时间,其效果大于缩短高级别 ( 三级) 技术支持所带来的整个流程周期的降低。

图5 ( d) 为员工数对员工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对公司内部员工资源利用率进行量化分析,有利于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指: 处于繁忙状态的资源数占资源总数的百分数,它也可以被理解为每个活动中工作人员的繁忙程度,即繁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由图可见,一级技术支持的人员利用效果高于二级,少量的一级技术支持人员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2a: 在服务流程精益改善过程中,低级别 ( 即早期级别) 的技术支持活动对整个流程的周期时间影响大; 在越低级别 ( 早期级别) 的技术支持层次上提高其服务比率,则整个流程的周期时间降低的幅度越大。

命题2b: 在越低级别 ( 即早期级别) 技术支持的持续时间得到压缩,越有利于缩短整个流程的周期时间。

因此,采用分级模式开展IT技术支持服务流程精益改善,即: 为IT系统用户提供单一的联系点, 任何用户在发现问题时都可以有统一的接口,可以提高一级技术支持服务的比率; 丰富和完善已知问题的知识库,有助于提升一级支持人员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以缩短其处理时间,进而可明显缩短整个IT服务流程的周期时间。

4结论

本文以某IT技术支持服务流程的精益改善项目为例,首先,通过分析当前状态价值流和流程中的浪费,构建了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未来状态价值流图,指出了IT服务精益改善的主要措施。进一步,利用Arena仿真软件建立了IT服务流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最后,依据精益改善前后的仿真结果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精益改善的相关命题,表明: 采用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流程,可提更好地实现用户价值; 在低级别的技术支持层次上提高其服务比率、缩短持续时间,更有利于缩短整个流程的周期时间和等待时间。这些结论为开展服务流程的精益改善提供了依据。

摘要:以某IT技术支持管理流程的精益改善项目为例,首先,通过分析当前状态价值流和流程中的浪费,构建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服务未来状态价值流图,指出精益改善的主要措施。进一步,采用价值流图分析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ena软件建立了IT服务流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最后,依据仿真得到的精益改善前后周期时间分布,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基于分级模式的IT技术支持精益改善相关的命题,表明基于分级模式的技术支持管理流程精益改善,可提升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用户价值;在低级别的技术支持层次上提高其服务比率、缩短持续时间,更有利于缩短整个流程的周期时间和等待时间。

改善技术分析 篇9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一直是危害老年男性健康的首要疾病。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各地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膀胱肿瘤和肾肿瘤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 前列腺术后尿失禁一直是前列腺手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尿失禁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更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 如何治疗前列腺术后造成的尿失禁成为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研究重点。

目前, 盆底肌训练 (PFMT) 、生物反馈技术 (BF) 等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措施已陆续应用于临床实践。

1.1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是目前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最常用方法。该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中盆底肌训练的方法并不相同, 但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盆底肌的收缩力, 使尿道受损的括约肌恢复张力。

1.2 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将患者不能直接感知的生物信号转化成患者能通过五官直接感觉的信号, 如视觉或听觉信号, 以帮助患者建立相应的反应, 锻炼盆底肌肉群, 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属于主动性盆底肌肉训练[2]。

目前已有许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两项治疗措施的效果做了研究。但是, 各个独立研究的结论并不相同。近年来, 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通过检索大量文献, 对有关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临床对照试验做了归纳与总结, 并完成荟萃分析。试图确定生物反馈技术指导下的盆底肌训练是否优于单纯的盆底肌训练。

2 文献筛选结果

经过筛选, 纳入相关英文文献5篇, 共5项研究。它们均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以病例对照的分析性流行病学为研究设计, 研究生物反馈技术指导下的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效果。见表1。

各项独立研究的结果总结如下。见表2。

其中, Moore KN的研究结果中并没有治疗后第6个月的测试结果, 所以取Moore KN的实验中第28周的测试结果估计为第6个月的测试结果, 与其他研究一起分析。

3 meta分析结果

见图1。

4 讨论与结论

此meta分析汇总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了生物反馈技术指导下的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效果, 得出最终的结论。

从meta分析的结果来看, 生物反馈指导下的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的盆底肌肉训练相比, 并无明显优势。

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技术对改善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收集有关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并进行汇总、分析。比较生物反馈指导下的盆底肌训练 (BF-PFMT) 与单纯的盆底肌肉训练 (PFMT) 对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效果。结果 开始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 (BF-PFMT) 207名患者中有151名患者排尿可以自制。对照组 (PFMT) 185名患者中有129名患者排尿可以自制。结论 生物反馈指导下的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的盆底肌肉训练相比, 并无明显优势。

关键词:生物反馈,前列腺术,尿失禁

参考文献

[1]谢立平, 郑祥毅, 周晓峰.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进展[J].中华男科学, 2004, 10 (3) :1009-3591.

[2]方建伟, 刘玉君.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男性TURP术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 23 (12) :56-57.

[3]Parekh AR, Feng MI, Kirages D, Bremner H., et al.The role of pelvic floor exercises on post-prostatectomy incontinence[J.J Urol, 2003, 170 (1) :130–133.

[4]Floratos DL, Sonke GS, Rapidou CA, et al.Biofeedback vs verbalfeedback as learning tools for pelvic muscle exercises in the earlymanage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J.BJU Int, 2002, 89 (7) :714–719.

改善技术分析 篇10

如何让手机网络环境更加净化,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密切关注的问题。项目小组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大学生手机网络环境调查”,进一步了解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整体情况及手机网络环境的现状,从而为改善手机网络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整体情况

项目小组随机抽取了在校生(大一、大二年级)共500名,发放问卷5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有效率达96.8%。根据调查结果,目前学院在校生手机网络使用情况主要是:

(一 )大学生乐于手机上网 ,同时认为目前手机网络环境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目前97.31%的大学生都在使用手机网络,这一数据还将继续上升。主要基于大学生群体手机普及率高,并且绝大部分手机都有上网的功能。同时,网络信息内容丰富 ,传播快 ,满足大学 生追求时 尚、热衷新 鲜事物的 心理需求 [1]。尽管大 学生群体 乐于使用 手机网络 ,但调查结 果显示,只有11.5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手机网络环境是健康的,53.13%的受访者表示手机上网时主动或被动浏览色情、暴力等信息。因此74.58%的受访者支持国家出台政策,净化手机网络环境, 近八成受访者对净化手机网络环境的未来更有信心。

(二)使用手机上网主要用于聊天 、看电子小说和购物 。

日常聊天、看电子小说和购物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有44.83%的学生表示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消磨时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成为一种时尚,也是大学生喜欢的一种购物方式,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用品、服装和学习用品等,由此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不少,63.88%的受访者表示每天手机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甚至有10.78%的受访者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

(三)手机上网交流成为日常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 。

大学生手机拥有率高, 社交软件开发和应用为其日常社交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并逐步成为一种重要方式。以往手机短信已逐步被新的社交软件所替代,其中手机QQ是大学生最常使用的软件 ,占45.87%;其次是微 信 ,占29.75%。即便手机网络方便了联络, 但是31.22%的受访者表示现实生活中出现人际交往困难,与父母的关系变差,不愿与父母面对面交流。

(四)手机上网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

手机上网为大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使他们对手机产生更多依赖。很多大学生与手机形影不离,上课可以不带书,但是绝对不能忘带手机。课间休息、走路、排队等候都是低头一族。这么高频率地使用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89.04%的受访者表示手机上网时感到颈椎、手腕、手指酸痛不适;感到眼睛变得干涩,突然看别的东西会有点模糊;感到头脑昏涨,意识不集中;感到越发空虚无聊。72.65%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上网使大学生产生厌世情绪,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容易埋怨社会,学习效率下降。

二、大学生手机网络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 手 机 网 络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欠 缺 , 手 机 网 络 执 法 力 度不够。

当前我国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有关手机网络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则还没有,整个手机网络法制建设明显落后于手机网络的快速发展[2]。与此同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使其某些行为越过了社会的底线。法制不健全,使遇到有关问题时无法依法治理,执法力度明显不够,客观上形成负面信息在手机网络中生存的土壤。

(二)手机网络不良信息 ,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

由于手机上网具有相对的隐秘和自由, 对于手机网络的监管还未到位,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 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弱,一旦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就有可能不能自拔,或出于道德陷入自责中,心理饱受煎熬。长时间用手机上网对身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大学生更愿意宅着不动,运动量减少,以致很多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腰椎、颈椎问题频发,视力明显下降。

(三)手机上网成瘾 、手机网络诈骗 、虚假信息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现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他们针对大学生普遍推出了各类上网流量套餐,满足大学生的日常需求。但是,如果不加节制,手机上网就很容易成瘾,有些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比学习时间还多, 遇到一些不感兴趣的课程就很自然地拿出手机上网,玩游戏,占用大量宝贵时间。由于手机网络信息丰富,很容易搜索到,很多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就搜,甚至考试中违规使用手机搜索,导致独立思考分析能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无法正常毕业。此外,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等需求,借助手机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事件层出不穷;网上支付,如购物、缴费、转账等经常引发网络欺诈和汇款诈骗。一些受骗上当的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怀疑,在其融入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一道无形障碍, 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今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三、大学生手机网络环境改善对策研究

(一 )制定完善手机网络法律法规 ,加大手机网络环境的治理力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新媒体特别是手机网络的法律法规,迫切需要加强手机网络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法律既要明确监管机关和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又要明确规定运营商应当承担的义务。从调查来看,大学生手机网络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甚至还出现了利用手机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这说明对手机网络环境的治理力度需要法律约束,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运营商、门户网站的监管,走法制化治理道路,确保手机网络环境积极、健康发展。

(二 )整合资源 ,打造手机网络新平台 ,抢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高地。

针对大学生群体,高校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全面打造手机网络新平台,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3]。手机网络既有其便捷、快速等积极的方面,又有其负面的影响。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利用手机网络开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把时政要闻、校园动态、学生活动、学业信息、就业服务、安全教育、温馨提示等信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发布, 为学生提供丰富快捷信息的同时逐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 从而抢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高地。

( 三 ) 加 强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 不 断 提 升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水平。

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能熟练运用手机网络技术的人才队伍[4]。从思想上让教师主动融入手机网络世界,深入了解手机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利弊。通过不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业务能力。加快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高校要尽快探索有利于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 从而弱化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上网的动机,提高学习效率[5]。同时,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自觉抵御和消除手机网络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害。

手机网络以自身发展趋势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只有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和有效治理,学校正确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利用手机网络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向手机终端延伸及4G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手机网络快速形成,改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作为手机普及率高、手机网络使用频繁的重要群体,其价值观、行为深受手机网络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和分析大学生手机网络环境现状,不断改善大学生手机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技术分析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职中 数学 多媒体 教学

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课,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抽象性。然而,职高学生较普高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已经产生了害怕的心理,随之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所以,如何将数学由抽象变形象、由静态变动态,如何让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变乐学,成了每位职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要培养面向基层、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中数学课程一方面要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起到“工具课”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体现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当今技术设备中的应用和管理上的作用。所以,职中数学的培养目标不可能在理论上做过高的要求,但需要了解并且会运用知识的基本原理。

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后,一是继续深造、读高职学院,二是就业。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学习资源能够全球共享,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让想考高职学院的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让毕业后就业的职中学生有一个能够继续学习的机会,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可以终身学习。所以中职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职中数学重视学生对于公式、定理、性质的应用,但绝不是完全放弃理论,而是要让必需的理论知识以通俗、直观、浅显的形态出现,体现出一种既适当的放弃严谨性又保持了科学性,既降低了理论性又不完全放弃理论的课程理念,这使得职中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或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大多是黑板加粉笔,对课本中的内容边讲解边板书而完成。但这种简陋的教学方式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来书写板书,减少了课堂的信息量,减少了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时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表现力差。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我们就能迅速地从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而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同时,在展示方式上也不是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图形、图像、幻灯、投影、录像等画面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原动力。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的。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它可以使图片与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转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渠道,促进主动学习

网络教学的应用,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导航者。由于网上资源丰富,具有共享性、无限性、适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仅来源于教师教材的局限,使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将信息进行筛选、消化、吸收,使学生有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

三、多媒体教学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发现新知

职业中学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数学成绩更差,而且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学生还有厌学情绪。但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声音和图像的共同作用下,很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而发现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分辨问题实质,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职业中学学生基础较差,虽然他们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对于传统的教学,他们还是很难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能够借助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技术模拟数学图形,从而将知识点具体地展现出来。

函数是职中数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在讲到这一章节时,就可以结合多媒体制图功能来进行函数演示。在课前将几何图形制作成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三角函数的极值性、周期性等性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让学生学习。数学学习也应该是学生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每个学生应该从自己的认知基础以及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数学。这样来看,数学是难以理解的,我们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才能学好数学。

浅谈路面基层改善技术 篇12

1 基本要求

1.1 路面基层的改善, 应按就地取材的原则, 结合原有路面基层材料的利用, 合理地应用旧结构, 选择好材料, 进行组合设计。

1.2 路面基层的施工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路面基层需加宽时, 除对原有路面作全面调查外, 对加宽部分按新建路面进行调查、设计, 其结构材料宜与原有路面基层相适应。

1.3 基层需补强时, 其结构的选择应根据路面等级、交通量大小、材料种类、路基干湿类型、现有路况以及施工机械、施工季节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补强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2 基层的加宽与补强

2.1 基层加宽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2.1.1 基层厚度超过25cm时, 宣采用相错搭接法, 见图1, 并要求新基层铺筑时, 高出旧路面0.5cm。

2.1.2 整体型路面基层的接头, 宜采用平头接头法, 见图2。

2.1.3 嵌锁型、级配型路面基层的接头, 宜采用斜接法, 见图3。在料端上部应保留一定的垂直面, 以增加新旧接触面的牢固性。

2.1.4 在加宽部位以外, 应宽出15cm将原旧面层揭掉, 把旧基层上的松散浮土、浮石渣清扫干净。如果有的路段旧基层损坏, 要求将其材料重新翻修利用, 再根据试验资料适量掺配新材料与加宽混合料一齐拌和、铺装、碾压。

基层的加宽部分与调拱部分, 应按路面横坡的要求一次调拱, 形形压实。为了使调拱部分新旧基层结合良好, 应将面层先铲掉、把原基层拉毛后再结合或者使调拱的最小厚度大于8cm。不足时可挖原基层, 以利更好结合, 然后再做面层。

在加宽部分两侧无畅通条件时, 可以埋设路线石。其材料应就地取材, 如砖、耐火砖、印 (片) 石、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

2.2 基层补强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 在原有沥青面上铺筑同样材料并补强层时, 宜将沥青油层铲掉或刮毛, 再铺补强层。

2.2.2 在原有基层上补强时, 应将松散浮土、浮石及细料剔除、清扫干净。

2.2.3 原有路面技术状况不良, 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2.2.3.1 平整度或路面横坡不符合规定要求时, 应加铺整平层, 或在加铺补强层时, 同时找平或调整路面横坡。在调整路面横坡时, 可将原基层翻松6~8cm, 重新整形后调整, 或者在基层上加铺三角垫层来校正路面横坡。

2.2.3.2 路肩过窄路段, 应先加宽路基到标准宽度。或采用护肩土的办法, 再加宽基层。

2.2.3.3 为使路面边缘坚实稳定, 基层应比面层宽出20~25cm或埋设路缘石。

2.2.3.4 基层补强应按就地取材原则, 选用强度与水稳性好的材料作为基层材料。

2.2.3.5 用砂石路面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 在干燥地带可适量控入粗骨料 (应按旧路面的细料含量而定) , 在中湿、潮湿地带宜将基层松6~8cm, 再掺入适量的石灰, 碾压密实, 并做好排水设施。

2.3 基层同时加宽、加厚的要求

2.3.1 对旧路面应进行全面的技术调查, 逐段分析其技术状况, 根据有关加宽与补强要求, 综合设计。

2.3.2 原路基宽度符合要求.路面宽度不够时, 宜在两侧加宽;路基窄, 加宽路面宽度不够时, 应先加宽路基, 再加铺加宽基层;原路面整体强度不足, 路面宽度也不够、加铺补强层和加宽基层应一并进行。

2.3.3 原路面结构材料, 因湿度增加, 水稳性不良, 应增设徘水设施;对加宽部分的基层应选择水稳性好的材料。

3 基层的翻修与重铺

3.1 基本要求

3.1.1 基层具有下列情况应进行翻修

3.1.1.1 原有路面整体强度不足。

3.1.1.2 根据路面使用质量的评定达到翻修的条件。

3.1.1.3 原有路面的材料已不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需彻底更换路面结构。

3.1.2 基层具有下列情况应进行重铺

3.1.2.1 原有路面基层材料没有利用价值, 翻修后经济上不合理。

3.1.2.2 铺当地盛产路面基层材料, 虽原基层材料可以利用, 但因机构施工因难, 技术上暂时难以解决。

3.1.2.3 如原有路面因路基于湿类型发生变化.需改善其水稳性。

3.2 维修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3.2.1 每500 m控一个试验点.取样进行试验。凡在路基干湿类型有变化时, 则应试验。试验内容有:干密度、混合料的级配和小于0.5mm的细料含量, 并测定塑性指数, 以确定翻修后可利用的骨料含量, 以及新掺材料的用量。

3.2.2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基层还应测定水泥、石灰剂量及其质量, 以确定捞入水泥、石灰的剂量。

3.2.3 当原基层材料有利用价值 (经济上省料、省运费, 在技术上可行) 时, 可进行翻修, 否则应采用置铺办法。

3.2.4 当补强厚度小于原路面结构种灰规定的最小厚度时, 应作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是否翻修。

3.2.5 翻松厚度一般不宜超过20cm。当设计厚度大于20 cm时, 可分两层铺筑, 下层翻修, 上层重铺。

3.2.6 原路面为中湿、潮湿地段, 石灰剂量宜控制在10%, 沥青路面应在翻松前先剥除沥青面层, 而后翻修。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分散染料下一篇: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