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精神

2024-07-05

叶挺精神(精选2篇)

叶挺精神 篇1

第12周国旗下讲话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高一(11)班 陈伟霖

大家好!我是高一(11)班,陈伟霖。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叶挺独立团9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叶挺独立团,成立于1925年11月,由中华民国建国陆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北伐战争中的左路军急先锋。1927年8月,朱德、陈毅、叶挺、贺龙等率领北伐军三万多人,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10月,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叶挺独立团也是开路先锋。1935年5月红二连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天险。6月12日翻越夹金山。又用六天六夜开辟出草地通道。9月17日攻打腊子口,夺取哈达铺。抗日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也一直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叶挺曾经在狱中写下的《囚歌》: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句诗真切的反映了他多想出狱,如果他投降了,他肯定会获得自由。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自己的信仰,爱自己的国家。正是因为这种信念,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妥协。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经历艰难终能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的。现阶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做个好学生,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塑造自己完美健全的人格,努力向国家所需的人才方向进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报国之心,我们的民族将永远昌盛不衰,我们的国家将永远兴旺发达,我们的明天将永远辉煌灿烂。一颗颗小小的爱国之心将汇聚成大大的爱国海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惠州叶挺故居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惠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叶挺故居坐落在广东惠阳秋长镇东北面6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惠州市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叶挺故居是叶挺的祖父叶沛林所建,到上世纪90年代时,房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故居里摆设了150多件珍贵的照片、实物、文物,大致概括了叶挺的一生。于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正式开馆。于2001年9月开始对叶挺故居进行修缮,并于2003年5月完工,同年9月重新开放。叶挺故居是惠阳区及周边市、县(区)的学校、机关、厂矿、部队、党组织等单位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党史和军事教育基地。叶挺故居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周田会水楼村。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惠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基地。故居为叶挺祖屋,是其祖父叶沛林所建。百多年来,虽战火频繁,都没有破坏,解放后,一直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1日经维修,叶挺故居正式开馆。叶挺故居建筑面积240平方米,面宽15米、进深16米、高5米,有四房两厅带厨房和天井。门前有一禾坪,长36米、宽20米,有围墙。邻近故居有一方亭,边长5米、高4.8米,亭柱间有0.8米高的护栏,北、西、南面各有一入口。叶挺少时常在此读书,故后人称读书亭叶挺故居是叶挺祖父叶沛林1884年所建,是一幢规模较小的客家围屋。1980年7月1日经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为故居题匾:“叶挺将军故居”。2003年5月故居门前建2000平方米叶挺故居广场。广场中央竖立一座叶挺铜像,铜像高度和叶挺的出生日期一致--1.8910米,所持“手杖”富有传奇色彩。不是一根手杖,而是一把“倚剑”,是叶挺10年流亡期间一位德国军事家赠给他的,平时,它是一支手杖,累了也可当凳子坐,只要将椭圆形抓柄扳开,往地上一插,便成了坐凳;紧急时,拉开铜环上子弹,会自动跳出一个栓,拧掉钢塞便是一支枪。叶挺十分珍爱他这支特殊的手杖。故居中除了叶挺和家人的生活陈设外,还展示了有关叶挺革命历程的资料。如叶挺夫妇卧室的墙上,挂有一张叶挺1936年在澳门拍摄的照片,这是接受新四军军长职务后应毛泽东邀请赴延安前拍下的。展室中还陈列着毛泽东在叶挺逝世后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叶挺所作的《囚歌》。故居内很多陈设都是普通农家田间劳作时的用物,如各种大小箩筐、锄头、锹铣等,墙上还挂着已破损的斗笠、收割用的镰刀等。故居还有叶挺革命思想萌芽的地方--腾云私塾,及叶挺当年常读岳飞,文天祥的诗的书亭。叶挺故居坐落在广东惠阳秋长镇东北面6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整个故居展示了叶挺身平的一些事迹及家人生活的贫苦;整个馆共分8个展厅,展出400多件珍贵的文物、文献、照片和图片,整个展馆展现了一代名将叶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和他的高风亮节。故居坐北面南,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场地,一片火一般燃烧的美丽红桑,把将军故居点缀得分外妖娆。在门前的墙下,还有一丛丛珍贵的红背树,叶片宽厚而美丽,那叶片一面是绿色另一面却是鲜红色,甚是奇异。故居粉墙黛瓦,房屋矮小,内中陈设朴实无华,基本按照当年的样子,保持着岭南农家小院简朴的生活情景。叶挺兄妹11人,其中有5个男孩,叶挺排行老八,早年家境贫寒,其父叶锡山和母亲吴氏,全靠租来的11亩地种庄稼和栽培果木维持生活,因此,叶挺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立志投身革命,改变贫穷的命运。叶挺16岁时考入免费的黄埔陆军小学,后以优异成绩进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就读,1918年冬结束保定军校学习曾返家乡住两个月,每天除帮家中做些农活外,几乎天天上山锻炼身体。故居大门的左边的过道房为兄叶辅平的卧室,右厢为叶秋平居室,中间的天井小院如今摆着碧绿的万年青。正面的厅堂放两把木椅,墙上挂着叶挺父母像及叶挺全家合影照片,东面一间为其父母卧室,室内整

上一篇:刘梅:山东胶州市教工幼儿园园长下一篇:电影《海洋天堂》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