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题

2024-08-29

自然辩证法概论题(共6篇)

自然辩证法概论题 篇1

论中国科学素养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从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开始,详细阐述了中西方哲学的异同。探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科学的起源,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缺失及其成因。并结合现在中国在科学探索方面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构建全民重视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科学素养,传统文化,敬仰科学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在鸦片战争中打破中国的大门时,中国的莘莘学子还在八股取士的每三年一次的例行考试中寻章摘句,“代圣人立言”。为了一些晦涩生僻的文字,和类似“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文字游戏,多少人皓首穷经,而一事无成。而自清末到民国,多年的战乱,动荡的国运,国内的大师们也无非在现代文学上有些许建树。而此时,却是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是对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性的突破。而此时的国人,对此恐怕毫无概念。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才开始缓慢地发展。曾几何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共识。然而,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今天,这种尊重科学、敬仰科学的精神正在被缓慢地侵蚀。乃至出现“学数学无用”、“高考不应考数学”的不理性的声音。而同时,“国学热”似乎成为了一个比较时髦和受人追捧的词汇。也许是因为自己是一个理科生的缘故,对此我只能感到颇为遗憾。如今这种重文轻理的趋势,其由来既有中国传统的惯性影响,也有现代社会教育出现偏差的因素。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哲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属于海洋文明,环地中海的环境为手工业和海上交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商业的发达、手工业的繁荣发展以及航海等活动促使人们思索未知事物,探索自然奥秘,思考物质的本质等。从而决定了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将对自然知识的追求作为其理性探索的方向。

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哲学家们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认知未知事物的最根本手段。把分析学和逻辑学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通过归纳、演绎,得到事物的基本规律。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而中国的哲学则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因此,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爱、非攻等,都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而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

特别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主导文化后,更是将人与人交往应遵守的礼节、长幼尊卑的秩序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这种中庸的、以家庭为纽带的体系,越来越僵化和固步自封。同时,“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的态度也阻碍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中国的科学发展整体而言落后于西方文明。中国科学素养的缺失

在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科学的人往往是被看不起的,而科学也被视为奇巧淫技。司马迁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韩愈也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在那个言必称孔孟的时代,要想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张衡、祖冲之、沈括、秦九韶、徐光启等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他们的时代,他们的科学成就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他们之所以知名,更多的是在其他方面的杰出造诣。例如,张衡的文采,祖冲之的历法,徐光启的政绩等等。而沈括、秦九韶的人品受到当时人的质疑。

同时,中国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也注定了中国科学的发展较为滞后。汉语在人文科学的表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写出优美、感人的诗篇,同时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等艺术。但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应用,却不是那么方便和得心应手。

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远远滞后于国际水平,这固然有传统中国缺乏科学发展土壤的因素,也有统治者固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能自拔的原因。

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的一段时间,尽管曾经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较大的冲击,但中国的科学发展还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并成功研制了核武器、发射了卫星等。全社会形成了尊敬科学家、热爱科学家的浓厚的学习科学的氛围。相信现在的80后、90后在小时候,有很多是憧憬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吧。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学习科学、相信科学的风气却没有很好的保持。在日益显得浮躁和拜金的社会,专注于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我们看到,不少小学生的愿望是“长大以后当官”。而曾经销声匿迹的邪教、封建迷信又卷土重来。前不久,在招远,就发生了一起血腥的全能神教徒杀人案。“吃绿豆能治百病”等伪科学盛行,而大学里的腐败案也呈高发态势。同时,“科学无用论”乃至“读书无用论”的言论甚嚣尘上。似乎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他的财富,而非他的知识水平、科学成就。我们的社会在对科学的认知上,确实出现了偏差,亟待纠正和唤醒人们沉睡的对科学的热情。3 构建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

面对整个国家的科学素养的降低,全社会都应警醒起来。倡导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的良好风气,培养民族的科学意识,促进国家整体的科学进步,提升国人的科学素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大力发展科学普及工作

科普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性措施。在当今社会,娱乐体育明星受到普遍的追捧,而科学家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应该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风尚。发挥现在大众传媒的优势,增加科教类节目的播出时间。让科学家成为全民明星,培养全民崇尚科学的精神。2)提高科学惠民的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但在社会中人们对此的认识并不够深入。应该用科学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而不是干涩的说教。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科学带来的便利,自然就会主动地学习科学,让科学为自己服务,为自己创造价值。全民的科学水平自然就得到了提高。3)改善不合理的教育模式

现在,在高中、大学都实行文理分科的教学模式。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文科生而言,自然科学的匮乏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逻辑思考和理性思维的缺失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因此,应该探索在高中和大学逐渐取消文理分科。在原理科的教学中加入一些人文因素,在原文科的课程中添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做到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受教育群体的科学素养。4)培养全民的理性思维能力

中国在传统上就是一个重文轻理国家,人文气息非常浓郁,理性思维、思辩观念非常淡薄。对于很多人来说,四书五经、二十五史都能信手拈来,但对力热光声电等物理学常识的知识却非常的匮乏。更严重的是,多数中国人对繁杂的物理学、数学知识视为畏途。而对于传统中国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却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畏惧艰险、逃避现实的行为。正因为中国缺乏研究自然科学的氛围,我们才更应该学习它、掌握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攀登科学的高峰,培养全民的思辩能力,应该成为全中国人的共同追求。4 结语

科学素养是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素养水平。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敬仰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思辩能力和科学精神,让中国人在科学探索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良斌等。自然辩证法讲义。华中科技大学内部资料,2005 2.敖登。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前沿。2005/10 3.何薇。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回顾。民主与科学。2004/05 4.吴素华,郭耀红。如何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02

自然辩证法概论题 篇2

一、调整教学内容

定位于选修课且只有18学时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怎么讲?全面讲授自然观、科技观和方法论已不可能, 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重点讲授科技观的相关内容。之所以选择科技观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 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是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社会现象的需要

《自然辩证法概论》虽然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但其定位仍然是政治理论课, 基本任务之一仍是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的社会现象。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的动力、发展趋势等是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这一社会现象的基础, 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内容也是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科技观的相关内容也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赶超发达国家, 已成为事关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大事。怎样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 怎样去适应科技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变化, 都是研究生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和关注的热点。

2. 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对于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很有意义

我们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枯竭、人口爆炸等, 这些严重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 一些科学技术使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网络技术等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道德伦理问题、认识论问题和社会问题, 引起了人们思想的困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去解疑释惑, 引导研究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教学的重要任务。当然, 选择科技观为主要内容并不是绝对地排斥自然观、方法论的内容, 科技观与自然观、方法论交叉的内容也很有意义, 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改革教学方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后, 学生的重视程度下降。为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必须采取一些与新的课程设置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1. 专题讲座

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 专题讲座的讲授形式是比较好的选择。专题讲座集中讲授某一问题, 有利于突出重点, 容易讲深、讲透。专题讲座也比较灵活, 有利于捕捉学术前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并可以随着热点问题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另外, 专题讲座内容相对独立, 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讲座的设计上, 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 思想性。即选择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组织教学。研究生教学不能立足于知识的传授, 而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给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技观提出了大量问题, 有待我们回答, 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技观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而且, 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立场分歧, 人们对许多问题诸如科技的作用问题、科技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认识论问题、伦理问题、环保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等并没有形成共识, 这些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也是理论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 专业性。即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联系的问题组织教学。理工农医院校学生的专业基本上都是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 学科前沿的问题和困惑或多或少地都涉及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去加以解释和说明。在授课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技观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 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 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分析学生熟悉的专业领域的问题, 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也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3) 前沿性。即选择学术研究前沿的问题组织教学。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往往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相联系, 有些问题常常是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科学技术前沿的问题也是研究生最关注又最容易产生困惑的领域, 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理工农医院校选择一些学生专业领域前沿的有关问题设计讲座, 效果更好。

(4) 现实性。即选择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相关的现实问题组织教学。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如怎样去认识和评价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采取什么样的科技发展战略才能赢得国际科技竞争、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 等等, 这些现实问题也常常是研究生需要关注和了解的。

2. 讨论教学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调整为选修课后, 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讨论教学正是这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满足于简单地下结论, 而要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 要注意三点。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勇于创新, 敢于提出与学术界主流观点不同的观点。二要鼓励学生展开争论。真理不辩不明, 不同观点的碰撞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 争论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三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点评时, 要对问题的背景知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在这个基础上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分析, 就会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加强学科建设

1. 积极进行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技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和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科学。当然, 自然辩证法学科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要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和科学研究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只有这样它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学科建设才能不断发展。同时,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创新也为《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创新往往与当代科技的最新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是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概括和总结, 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产生的问题也是研究生最为关注和最容易产生困惑的领域。因此,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及其产生的问题进行的概括和解释而产生的新观点、新内容也最有吸引力。

2. 促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采取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 授课教师就可以不限于本校的教师或某一教师, 可邀请外校的、在某一问题上有独到见解和深入研究的教师, 也可邀请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很多学者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丰硕的成果, 甚至一些科技工作者在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独到的体会。邀请这些专家学者讲授他们最熟悉的研究内容, 其吸引力和实效性不难想象。

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许多实际工作者自觉学习自然辩证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 他们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鲜活生动的材料, 这些正是研究生迫切需要汲取的营养, 对于他们学好《自然辩证法概论》很有帮助。

摘要:为适应《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调整带来的变化, 其教学内容必须进行调整, 重点讲授科技观的相关内容, 采取“专题讲座+讨论教学”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积极进行理论创新, 促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题 篇3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然辩证法课程自1978年在理工农医科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以来以其独特的学科内容、别具一格的理论特色和深刻的理性启示作用,受到硕士生的普遍肯定,成为最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自然辩证法教学,不仅提高了硕士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在其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许多硕士生反映,自然辩证法课增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而,谨在我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期间,不时地有人对自然辩证法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持怀疑态度。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对十九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各种成就和各科基础理论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概括与总结。

首先,自然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的表现形态是千差万别的,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在自然界中,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都是客观存在着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的无限的整体;自然界是处于永恒运动着的变化过程之中。整个自然界表现为物质发展的普遍联系和物质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发展、变化,才使它的表现形态、结构和属性千差万别,构成琳琅满目的各种现象;自然界中整个运动是统一的,有规律的;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①其基本形式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运动形式。它们相互交错又相互转化。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辩证地进行的,因此,我们认识自然界也就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

其次,在物理学方面,恩格斯说明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真实含义,并把它叫做自然界的绝对规律,从而作出深刻的论断:物质和运动不仅在量方面是不灭的,而且在质方面也是不灭的。在生物学方面,恩格斯对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及其创立的进化论学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批判了达尔文把英国神甫马尔萨斯的荒谬理论搬到生物学中来的错误,指出了达尔文忽视关于机体变异性原因的缺点。

最后,恩格斯还研究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过渡问题,在关于人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生的学说中,深刻地说明了劳动工具的发明和制造在形成人的体形和形成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头等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实现了从研究自然科学到研究社会科学特别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渡。

二、《自然辩证法》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自然辩证法依据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实证研究,阐明了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深刻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战胜和取代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必然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性及其对科学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一般指导作用。因此,自然观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确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深刻揭示了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②。因此,科技观的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的理解,有助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党和国家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此外,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教学还具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功能。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所处学科位置,决定了它在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的方式上不同于其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学科,又是哲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相互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科学和哲学认识层次上,它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作者认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的方式是理性启示、间接迂回或潜移默化。因为,对于当代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硕士生来说,其思想问题大多是带普遍性、根本性和深层性的。因而,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从理论上着手,充分发挥理论的启示力量。

三、《自然辩证法》课程对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明确的,受到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肯定,其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析如下:

(一)帮助广大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意识、科技道德,处理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不少同学把这一部分的学习同自己晰学专业所担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任务及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因而收到一定的实效。科技观的这些实效,说明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才三哮内容之中,这正是这门课的优势和乐于被接收的所在。

(二)提高研究生辩证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把所学到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技术方法应用于自己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使他们具有现代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开拓,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好更多的贡献,是自然辩证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实际的体现。有个研究生在学完科技方法论后,把所学的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病毒的科研过程中,一个制止病毒的防毒卡的设计构思由此产生。

(三)可以使理工科研究生更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攀登新的高峰。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表明:任何一个自然科学家总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工作的,问题在于他受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支配,而任何自然科学重大成果的取得,实际上都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果。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留学英国时就学习了《自然辩证法》,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年青的高能物理研究生曹南薇初出茅庐,也深深地领会到恩格斯阐明的真理——“只有辩证法能够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的困难”。

四、结语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武器。我们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运用它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理,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建军.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形态[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09).

[2] 孟庆伟. 关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想[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01).

[3] 寇世琪.关于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思想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08).

[4] 寇世琪.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學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02).

注释: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61年人民出版社.46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 期末 论文2 篇4

熊煜华

2011101300

对死亡的思考

——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一个人的经历和境遇会影响很多东西,对人生的思考就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因为年幼时痛失至亲的原因,我在小学期间就开始去想关于死亡的问题。当然,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还不能说到了开始“思考”死亡的程度,这么说似乎有点拔高我的哲学思维觉醒度的嫌疑。毕竟当时,我只是在心里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就那些问题去幻想和体会一番。直至后来,受长辈及学校教育的影响,我开始能够接触到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其哲学体系中关于死亡的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的思维框在了其中,在脑中设定了一些“真理”。但或许是心有不甘,也或许是无法得到实证性的检验和说明,并且对死亡的疑惑和不解在我脑中已然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一直以来都并没有真正地完全接受那些“真理”,不少的疑问还是时常出现,而同时又伴随着更多的疑问而扎根。

但,哲学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我一直以来主要的疑问。因为之前在我心中,死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死亡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又是什么样。或者说,死亡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瞬间,或者说是作为这个瞬间之后的一种状态,就像“活”一样,并不存在所谓“活”是什么的问题。关键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的特征,这种状态中人是否还为人,人的感知还是否存在,与“活”的状态是否还有交集,而所谓的“灵魂”是否只是人们的臆想等等。

最初的思考是纯粹而痛苦的,因为我无法去自由体验死亡,无法自我感知死亡,同时,也没有任何可确信的说法记录任何活着的人和死者有过沟通和交流,至少我自身并没有出现过。念及此,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到前面所说的一个问题——死亡与“活”这两种状态的交集是否存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交集的定义并不包含作为死人的躯体和活人的肢体接触。如果两种状态之间有交集,有信息的交换和流动,那从较绝对的意义上来说就自然不存在无法感知死亡,无法确知死亡状态的这种我们认定和接受的事实了,死亡将不再是神秘而需要想象和猜测的,就将成为一种可为人们所普遍了解的形式和情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也只有玩弄巫术者或盲目迷信者等极少数的人号称能够和死人交流,架起生死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这极少数之中也有绝大多数是被证明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可信度实在太低。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能够说,能为我们所感知的活与死亡的交集是不存在的,存在于“活”这种状态的我们并没有接收到死亡者跟我们的交流,我们主动发送的交流也并无回音。所以,对于死亡的一切思考都只是想象和推测,只是基于自身的认知进行的一种猜测,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既不能让自己确信,更无法期待别人接受。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没有感知,却并不能绝对地意味着这种交流不存在,正如我们没法通过我们的肉体感知周围磁场一样,我们和磁场的交互作用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我们无意识在做的某些事情,也可能正是我们和死亡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相互的沟通,有了交集,而我们却不自知。谁又能确切地肯定,某些真正可以“通灵”的人,不是在别人继而自我的否定中忘却、略去了这种能力?或者说成为了“正常人”眼中那一群神经错乱的人? 这种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痛苦的,不确定性却又让人永远无法停止这种思考,满意的答案永远都无法得到,所以一旦深陷,从正常人到神经错乱或许也只是一转眼的事。但这种思考却又是极其纯粹的,我们不需要屈从于任何“正确”答案,不必满足于前人的任何理论,不用被迫接受任何先哲的著名论述。我们可以独立思考,独立感知,即使没有满意答案也自有其意义。

由于之前所说,活和死亡者两种状态之间交流的无法感知,使得死亡的特征也无法为我们有生命的人所获知。因此,即便是死去的人仍有感知,仍能将其感知依附于腐烂的肉体、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枯朽的骨头,甚至是化成的泥土,也无法为我们所确切知道和相信了。死亡特征和死者感知的问题也就只能是在我们想象之中驰骋,被各种各样的故事、小说和电影所影响,形成我们脑中的图像和画面。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像哲人一样,通过自己的某些理论逻辑形成自己的观点,将想象变为思考的一部分,继而将思考变成一种哲学观点,在哲学观点上适当发挥,指导我们的“活”。说到这里,史铁生这个名字就不由自主的出现在我的脑海。在我对死亡有一定思考但又有很多地方无法释然的时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适时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了,当时的欣喜有如遇到知音一般。他在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思考死亡,虽然最终体现在那篇文章中的对死亡思考的描述只有那么几句——“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种欣喜并非因为他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而是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到对死亡的探讨让我兴奋,同时让我知道许许多多跟我一样的非哲人在思考死亡,对死亡有着万千的疑问。而史铁生对死亡的思考并没有触及到死亡本性的问题,只是探讨了应该怎样正确面对死亡。接下来,他在文中探讨了“怎么活”的问题,这深得我心。这或许正是我们作为“非哲人”的思考方向——舍弃对死亡本性的无尽探究,转而从对死亡的思考中提升出我们应该怎么活。不得不说这是很现实的一种思考方式,但也是尊重人生命的人性化的思考。既然死亡不可知,不可探,不可明了,不可抗拒,何不顺其自然、把握当下,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所意义呢,让自己安然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最朴素的死亡观。看来中国无论古今,思维方式和结论都是大抵相似的。

然而,西方人则有所不同。由于自身对哲学研究的局限和偏向性,我只阅读了早期古希腊的死亡哲学思想,而其中尤以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为最主要。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死亡哲学思想也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思考。

苏格拉底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是个文天祥式的人,他在被判死刑之后却安然赴死完全不愿意用其他手段免死,抱定他“男子汉应该在平静中死去”的人生理想。而他对死亡的态度,和他死亡观是息息相关的。简单地说,他对死亡的认识就是:对人而言,死亡是“好坏尚未分晓的境界”。只有“神”能够回答生死及其本性问题。他以不可知论的形式把前人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回答都悬置起来,他的提法是:“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同时,他承认自己在死亡本性和境界上的无知,并认为这是自己“智过于人”的体现,因为“不充分了解,不自命知之”。可以说,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和态度深得我心!在我看来,正因为生和死之间交流的不可感知,我们根本无法断然下结论,即使是有再强大的逻辑推理也根本无法得到验证。但是我们所能推测的就是死亡无外于苏格拉底所述的两种情形:毫无知觉或者灵魂犹在。也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对待死亡极其坦然:“其一,死者若无知觉,则如睡眠无梦,又有何可怕,甚至有不少的妙处,能感受到宁静;其二,死若是由此界迁居彼界,则所有亡过者,包括诗人、英雄和哲学家,便都可以全在彼处,畅谈辩论,岂不快哉!”这种死亡哲学可谓有令人豁然开朗之效,也正是我心中所想。不过,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或许并不是哲学所提倡的,与哲学的精神可能有所违背。即便如此,它仍不失为一种极好的人生态度。

跳出不可知论,来到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死亡哲学观。他们的死亡哲学观基本上代表了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的最高成就。

德谟克利特坚持用物质原子的运动变化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创建了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并提出了“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的唯物主义的死亡哲学命题。他认为人及其身体的毁灭也同自然万物的毁灭一样,都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或者“解体”所致,把人的死亡还原成了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这和我们从小学到的唯物主义论基本是一致

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的。但是不同的是,他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灵魂和世界万物一样,也是有形体的,也由原子构成,但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能构成灵魂,只有那些“精致的、光滑的和圆的”原子才能构成灵魂。同时,他还认为灵魂是可死的,灵魂的死也即是构成灵魂的原子的离散和毁灭。在对待死亡的态度方面,他认为“逃避死亡的人是追逐死亡”。因为其一,惧怕死亡、逃避死亡的人是在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生活,怀着对地狱的恐惧而活着的人是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的;其二,这样的人为了逃避死亡,便势必不能尽到他们做人的责任,很可能过上邪恶的、失节的和不洁的生活,这样的活便不如说是“慢性死亡”。德谟克利特的死亡哲学是值得赞赏和敬佩的,他对死亡本性的描述很符合我们的审美,并且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似乎可信度更高。

柏拉图在哲学路线上和德谟克利特是根本对立的,这也体现在了死亡哲学上。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但“灵魂不死需要许多证明才能使人信服”。他也对这方面有不少的证明,围绕“回忆说”、“理念论”等有不少的论述,但或许是我的哲学基础不够,这些证明在我看来很多地方都有牵强之嫌,或者说在逻辑上并不怎么讲的通。因此,我也并没有强烈的意愿去试图理解他的观点。但他关于灵魂不死的论述之详细具体、面面俱到,不得不令人敬佩。柏拉图认为,死亡是不死的灵魂离开肉体监狱而获得释放重新进入理念世界,而灵魂就其本性而言是永恒不死的、自动自由的,因而是唯一适合在理念世界里生存的,一旦它取得了人的形式,就降落到有生有灭的事物世界里,就难免要受到俗累,受到外在事物和身体的束缚,从而丧失其自在自由的本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把死亡看做是对灵魂的解放和拯救,看作是灵魂恢复其自在自由本性、重新过适合于自己本性的纯粹理性生活的必要途径。这位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死亡哲学,让我对死亡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不再局限于我们教育里根深蒂固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唯心主义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而对死亡的思考,必然会伴随我今后的“活”而长久存在下去了。

自然辩证法概论题 篇5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主要思想。

答:背景:(1)自然科学成就:自18世纪下半叶起,自然科学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导致19世纪自然科学发生了激烈的革命性变化;(2)理论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早已问世,但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囿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对自然的解释停留在简单的猜想、思辨阶段。

目的:概括自然科学新成就,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主要思想:(1)唯物辩证法自然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2)整个世界的历史是自然史和社会史的统一;(3)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及基本趋势: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是根本动力,科学认识内部的矛盾运动、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基本动力;(4)系统阐发科学认识论思想。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

答:研究内容:(1)科学技术与自然观;(2)科学与科学方法论;(3)技术与技术方法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具体说来涉及十个方面:综合研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自然观研究;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哲学问题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与文化研究;科学思想史研究;科技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不断地从各门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中,吸收其思想精华,批判地继承各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逐渐发展成的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3.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体会。

答:(1)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

(2)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思维能力;

(3)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科学技术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具有怀疑批判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掌握科技创新的基本途径、方法: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b、交叉与综合的思想方法;c、专业性研究方法

③具有文、理、工兼容的知识结构

4.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答:主要内容:

(1)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家的自然观

a、米利都学派的自然观:开始探究“什么是自然”、“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等,同时,借助单一的原理力图解说不同物体的性质及其变迁;

b、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崇拜”:以“数”为核心构建其自然观,认为数是万物的基础,是真实的实在,其他东西是数的表现;

c、变化哲学家的自然观:承认自然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运动的;自然界万事万物存在着对立面,对立面的混合造成了事物的生灭变化,各种事物自有萌芽、生长和衰落的过程;

d、原子论者的自然观: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a、苏格拉底及其自然观:主要是对人类本身的研究;

b、柏拉图及其自然观:主要探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问题,不太关注自然科学,不过他也研究天文学和数学问题;

c、亚里士多德及其自然观:宇宙观及目的论;

特点: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思辨性及整体性。

5.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

答: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产生的土壤;(2)科学背景:力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3)哲学背景: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

基本内容:(1)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2)决定论:主张原因与结果一一对应,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3)还原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特点: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用静止、片面、孤立、绝对的观念看待自然,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陷入了唯心主义。

6.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

答:产生背景:(1)天文学方面:康德提出了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2)地质学方面: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3)物理学方面: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4)化学方面:燃烧的氧化说和近代原子论的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尿素的人工合成等;(5)生物学方面: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基本内容:自然界是各种物体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都处于无穷的系列和层次之中;相互联系的物体因相互作用导致运动,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灭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a、屈从与顺应 b、利用与强化 c、控制与改造

(2)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a、恩格斯:人在自然界的两次提升:第一次提升是物种关系方面的提升,即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第二次提升是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即人建立起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b、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依赖自然界的物质构

成自己的生命机体;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活动所必须各种物质基础;

c、人与自然的对立性: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自然,表现出人对自然能动性的一面。

8.人类中心、生态中心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答:人类中心: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生态中心:主张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

生态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基础与前提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广义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9.科学观察与实验的内涵、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答:

科学观察:(1)内涵:指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从外界客体获取部分物质、能量和信息,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的活动。

(2)特点:a、观察是一种通过感觉和知觉进行的感性的认识活动,单纯的观察活动(不包括观察前地假设猜想和观察后的解释说明)是人体感觉器官作用和人脑非自觉的简单意识加工的过程和产物,一般不包括分析、推理和证明等理性因素;

b、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完整的科学观察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在观察前有预想,在观察后有记录,并非盲目、被动的感知;

c、观察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这是观察相比实验而言最大的特点。

(3)作用:观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导致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4)局限性:首先,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以在感觉范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其次,即使运用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观察,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自动显示出来,因而也暴露出其一定的局限性。

科学试验:(1)内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2)特点:a、与观察相比,实验具有更强的主动干预性,实验与观察相比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化、纯化、强化、弱化、催化、慢化、模拟等方式人为控制观察对象和观察条件,从而实施更有效的观察;b、实验是可控的,因而只要具备适当的物质条件,经过学习,同一实验能够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

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性和偶然性。

(3)作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之一。

(4)局限性:首先,由于实验依赖于观察,而观察是可错的,所以实验也有可能是可错的;同时,由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结果的解释等都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实验的可错性远远大于观察;其次,实验方法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

10.科学问题的内涵、分类及来源,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内涵: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分类:从所关注的对象来说,科学问题包括实体性问题、过程性问题与关系性问题;从问题在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来说,包括常规性问题与非常规性问题;从问题的来源来说,包括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科学问题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2)不同学派或理论之间的矛盾(3)理论内部的矛盾(4)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5)社会实践需要与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科学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需要性(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此外,还要有新意和时代感,符合自身的兴趣等。

11.科学假说的特征与类型。

答: 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对已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以及对未发现和尚未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前瞻性预见和推测。

其特征为:科学性、解释说明性、推测预见性以及待验证性。

根据科学假说认识事物的范围大小、深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科学假说分为狭义性假说和广义性假说;根据科学假说解释说明、预见推测的内容不同,可将其分为理论假说和事实假说;根据科学假说检验的结果,可将其分为证实性假说和证伪性假说。

12.逻辑方法的类型及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

逻辑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的知识,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分析大量材料,处理众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是科学研究中一类不可或缺的方法。

13.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创造性思维就是所谓的想象、直觉、灵感等那些不能用逻辑和经验来表述的方法。

(1)直觉,即对某种情况突如其来的颖悟或理解。直觉能够促使科学家在缺少足够证据和信息的情况下迅速形成最初的判断。

(2)灵感,是人们头脑中长期酝酿的问题突然找到答案,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的状态。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创造力的升华。

(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建立新的概念、形象,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且重要的思维途径。想象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通过在头脑中纯化和概括客观对象,使认识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使科学研究表现出极大地创造性。

14.建设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创新的体会与思考。

答:(1)关于科学价值观的问题

a、实用主义地从事科学研究,缺乏“为真而求真”的科学精神

b、将“科学”与“技术”笼统地合成为“科技”,把功利的原则推移到“科学”之上 c、科技政策偏重于应用性研究,对基础性探索研究重视不够

(2)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问题

a、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和专业化是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b、从科学观和文化观的角度看,狭隘的科学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的对立,是导致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

c、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对人、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包括积极地和消极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也是导致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

(3)关于举国体制确立和运行中的问题

a、在举国体制的确立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科技项目的优先次序排列,并在所支持的科研项目上有所选择,以决定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

b、应该给予小科学项目的研究以生存的空间,而不应由大科学项目独占全部的科技资源,剥夺其它科学发展的机会与权力

c、避免行政僵化,以更好地适应科学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要求

(4)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

a、优良的科学传统

b、宽松的学术氛围

c、杰出的领军人物

15.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关系。

答:(1)军事变革是在科学技术有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具有断代性质的武器装备大量投入到军事活动中,从而引发军事系统内诸要素及相互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导致整个军事系统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活动。科技进步及其应用①可以推动武器装备体系化、智能化;②可以促发军事组织形态演变;③可以推动军事理论创新;④可以扩展军事手段和战场资源。

(2)军事技术、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始终以战争实践为源泉并在战争实践中得到检验。

16.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及区别。

答:科学的内涵:(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方法(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是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4)科学是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技术的内涵: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综合。

两者的区别:(1)形态不一样。科学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理论形态;而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2)任务不一样。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3)目的不一样。科学的目的是在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4)选题方向不一样。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等科学发展自身的逻辑中去寻找、发现和选择研究的课题;而技术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等实际需要中发现和选择所研究的课题。(5)管理方法不一样。科学的管理方法强调工作得如何;技术则注重如何工作。(6)评价不一样。对科学的评价是一个深字;对技术的评价是一个新字。(7)科学是不保密的,保密的都是技术。(8)科学没有商业性质,不能出卖和转让,而技术可以。(9)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技术成果是知识形态的东西和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10)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技术专家除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等。

军校研究生

(1)树立高尚品德,构建综合素质

(2)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a、培育创新精神:培养求知欲、好奇欲、创造欲、质疑欲

b、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航海概论题纲 篇6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发和复制,仅供轮机1094班班级成员使用

§1-1 各类海洋运输船舶特点,区分港作船和工程船。海洋运输船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旅客和货物的运输,分为客船和货船两大类。客船其特点是积极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安全设备与生活设施完善,上层建筑高大,船速较高,一般在20节左右;港作船包括拖船 消防船 供应船 引航船和交通船。工程船包括挖泥船 起重船 打捞船 海难救助船 破冰船和敷缆船 船舶基本的甲板和舱室名称。船体水平方向布臵的钢板成为甲板,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主甲板 遮蔽甲板 二层甲板 三层甲板 短段甲板 驾驶台甲板 救生艇甲板首尖舱 锚链舱 货舱 机舱 尾尖舱 压载舱 甲板间舱

各类船舶主尺度的概念和意义。最大尺度 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决定某一船舶能否停靠一定长度的码头,通过或进入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船闸或船坞,决定船舶在狭窄航道和港内的安全操纵和避让,以及能否顺利通过横跨航道上的桥梁和架空电缆等。登记尺度 是丈量船舶计算船舶吨位的尺度,该尺度登记在船舶丈量证书上,表明船舶大小。船型尺度 船舶设计中主要是用船型尺度,是计算船舶稳性吃水差干舷高度船舶系数和水对传播阻力时使用的尺度。各类主尺度的船长L概念。最大尺度:船舶总长 从船首最前端量到船尾最后端的水平距离。登记尺度:登记长度 对国外航行船舶的登记长度指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长度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缘量至上舵杆中心的长度,取两者中较大者;对国内船舶的登记长度在量吨甲板上表面,从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没有舵柱的量至舵杆中心。船型尺度:型长 是指在夏季载重线上自船首柱前缘至船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没有尾柱的船舶量至舵杆中心 水尺标志的作用。表示船舶实际吃水

§1-2 排水量、载重量的概念和作用,载重线标志的作用。排水量是指船体在水中的部分所排开水的重量。载重量是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情况下所能装载的货物燃润料淡水供应品及其他物品的总重量。载重线标志规定了船舶在不同区域和季节的干舷大小

货舱容积、登记吨位的概念和作用。货舱容积是指船舶货舱内实际能够装载货物的空间。登记吨位是指船舶为登记注册的需要按照有关的丈量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丈量办法和计算公式确定的船舶容积吨位。额定船速、海上船速、平均航速、经济航速的概念。额定船速又称交船船速,是船舶的最高船速,是在船舶建造后按一定标准验收后的主机额定功率下无风流影响的静水实测速度。海上船速 为保证主机的安全实际海上航行时主机是按海上常用输出功率运转的,一般为额定功率的80%~90%。舶航行时在受风流浪等的影响下的航行速度。经济航速 在海上航行中 以节约燃料消耗和提高营运效益为目的,根据航线条件 运输合同等特点 调整主机功率 其对应的航速称经济航速

§1-4 各类操纵设备的组成。动力设备1主动力装臵2辅助动力装臵。操纵设备1锚设备2舵设备3系泊设备。装卸设备1吊杆式起货设备2起重机3货舱与舱盖。安全设备1消防设备2救生设备3堵漏设备。

§2-1船员组织结构。船长。甲板部: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长,木匠,水手 大厨。轮机部: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机工长,铜匠,机工

§2-2(1)、船长是船舶领导人,船长对船东(船公司)负责,是船舶安全生产、航行指挥、行政管理、技术业务和涉外工作的负责人。船长负责审批大副编制的货物配载计划,严格执行乘员定额和载重线规定,不得超载。开航前,船长应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做好开航前的准备工作 航行中.船长应督促各部门负责人认真落实航行计划及相关措施,及早布臵和落实防暴风、防台风、防冻、防碰撞以及雾航等安全生产措施。在停泊期间,船长应布臵值班注意事项,并督促检查值班情况。在船舶发生海损事故时,应按规定发出扼要的海事声明或海事报告,连同航海日志摘要在船舶抵达第一港口时送交有关部门签证,并按需要申请检验。船舶发生危及在船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事故时,船长及时组织船员和其他在船人员尽力施救。在紧急情况下.船长为保障水上人命与财产的安全和保护水域环境,可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水域污染事故,船长应采取一切措施尽力防止损失扩大,并撰写水上交通事故报告书或水域污染事故报告书。在修船时,船长应认真审批各部门修理计划,检查进厂前的准备工作,做好防火、防爆、防工伤等工作。修理过程中.经常检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严格监修和验收,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修船任务。

(2)、大副是船长的主要助手,是甲板部的负责人。在船长、政委的领导下,主持甲板部的日常工作。除航行值班外,主管货物的配载、装卸、交接和运输管理以及甲板部的维修保养工作。大副全面负责货物装卸。开航前,大副负责检查各种货物单证是否齐全、甲板部船员是否到船,以及淡水储备量、封舱、活动物件绑扎固定等情况,并会同轮机长、电机员试舵,确认良好并记入航海日志。大风浪侵袭前.大副应督促水手长和木匠检查船上易移动物件并予以绑固,并亲自检查舱口的水密性和牢固情况,督促有关人员关闭货舱通风口和外侧水密门窗以及疏通甲板排水孔道。进出港口、靠离移泊和抛起锚时,大副在船首负责了望,并按船长要求指挥船员进行缆绳、锚等作业的安全操作。修船时,大副负责汇总和编制甲板部的修船计划,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组织好监修、验收和自修工作,掌握修理进度和质量,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部门的修船任务。航行值班时间:04:00-08:00;16:00-20:00。

(3)、二副 二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航行和停泊所规定的值班职责,并主管驾驶台设备,包括各种无线电航海仪器、气象仪器、操舵仪、天文钟和船钟、罗经、国旗、号旗、号灯、号型、海图及其他航海图书资料。航前,二副应按船长指示备妥所需旗号、海图及有关航海资料并改正到使用之日,设计并画好好计划航线,报船长审批。航行中,每天填写正午报告;每个航次结束后及时填报航次报告。进出港口、靠离移泊时,二副在船尾按船长的指示指挥船员进行缆绳等作业的安全操作。航行值班时间:00:00-04:00;12:00-16:00。

(4)、三副 三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航行和停泊所规定的值班职责,并主管救生、消防设备。开航前,三副应编妥船舶应变部署表和船员应变卡,并经大副审核,船长和政委批准后公布执行。进出港口、靠离移泊和抛起锚时,三副在驾驶台协助了望,传达和执行船长命令,并操纵车钟.记录车钟和船舶的主要动态和情况。航行值班时间:08:00-12:00;20:00-24:00。

(5)、水手长水手长在大副领导下.组织领导木匠和水手开展工作。负责编制水手航行、停泊及了望轮值表;按大副指示安排水手进行船体和甲板部设备的维修保养、起落吊杆、开关舱、绑扎货物、清舱洗舱以及装卸和靠离泊的准备工作等;管理甲板部物料、属具、绑扎器材和劳保用品,做好请领、验收和发放等工作。

§3-1 气象要素(温度、气压、湿度)。气温:气温是大气的重要参数,是表征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气压:大气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湿度:湿度是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和水汽含量的物理量。天气现象:风(风向、风速):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成为风。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风向用罗经点法来表示。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云雨雪,雾(分类及对船舶的影响)。云: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冰晶或者小水滴,他是由于地面的冰蒸发,进入大气,而大气水汽又以各种不同形式凝结成各种水汽凝结物,这就形成了云。雨:水汽在空中凝结成云,体积扩大,重量增加,以至上升气流,不能托付其重量而以水态下落到底,这就是雨。雪:若水汽在凝结的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则其水汽直接凝结成固态下降着地,那么就成为雪。雾:是近地面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的集合体,他与云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高度不一样而已。台风产生和移动原因,台风术语(进路、左右半圆、危险象限),台风风力、风向、气压变化的特点。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海洋面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气旋式漩涡。产生条件:1它生成的海域一般是海水温度较高的地区,水温一般在26到28度左右2它大致发源于北纬5到15度之间3台风所在的区域具有不稳定的空气层,而且厚度很厚。由于台风移动的速度 和方向是受两个力的作用:内力和外力,因此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的不同和变化将影响 到台风的速度和方向进路:台风中心移动方向的路线。左半圆和右半半圆:台风是一个旋转的热带低气压气团,它是以中心直径约25公里左右的台风跟和周围的直径500至1000公里,最大可达2000公里的圆所组成。危险象限:危险象限是位于台风右半圆也就是危险半圆的前半部分。

§3-2 潮汐的成因(天体的引潮力)。潮汐现象(潮汐周日、半月不等)。潮汐术语(涨落潮、潮高基准面、潮差、大潮、小潮、潮龄)。

成因假设:1 整个地球表面等深的海水所包围;2 水分子的内聚力,摩擦力和惯性力对水团不起作用。3 海底的自然形状对潮汐不产生影响。成因:1 月引力2 月地公转惯性离心力3 月引朝力潮汐周日不等:

潮汐半月不等;当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臵做周期性的变化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有时相互叠加,有时相互抵消,使得潮汐以半个太阳日为周期发生变化。涨潮:由低潮到高潮的过程。落潮:由高潮到低潮的过程。

潮高基准面:计算潮高的起算面,一般与海图基准面一致;当不一致时,应予以订正。潮差:相连高潮潮高和低潮潮高的差值大潮:

大潮:当月、日潮汐椭圆体相互叠加,形成潮差最大的潮汐。小潮:当月、日潮汐椭圆体相互抵消,形成潮差最小的潮汐。潮龄:塑、望到大潮发生的间隔天数。§4-1 地球形状的概念和作用 第一近似体:为了计算和作图方便,把地球看成一个半径相等的圆球体。

第二近似体:在大地测量学,地图学以及需要更为准确的航海计算中,把地球近似看成两极略扁,中间略鼓的地球椭圆体。

地理经度、是以格林经线为基准,用格林经线和某点经线之间所载的赤道上的短弧,或该短弧所对应的球心角或极角表示。

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在地球椭圆体上赤道平面与某子午线的法线的夹角。

航海上方向的确定划分法1圆周法、以真北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由0到360°。航海中最常用的划分法2半圆周法、以真北为基准或真南为基准,分别向东或向西由0到180°度量,并在其后标出方向。主要应用在航海天文中,表示天体的方位。3罗经点法以真北为基准,将地面真地平划分为32个等分,得32个点,每一个点称一个罗经点方向,而一个罗经点为11°1/4。这种划分法不精确,大多用于表示风,流的大概方向。

航向、在没有风流影响的情况下,船舶航行的方向。方位表示物标M的水平方向。舷角以航向线为基准,从航向线到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磁罗经 1磁差,是真北线与磁北线之间的夹角。2自差是由于船舶自身的磁场所引起的,罗北偏开磁北的夹角3罗经差是真北线与罗北线之间的夹角。

陀螺罗经是根据高速旋转的陀螺仪,在受到阻尼作用后,能迫使其旋转轴保持在真子午圈平面内的原理而制成的。陀螺差是用罗经指北时其罗盘上零度方向偏离真北的夹角。

海上距离 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上就是一海里。1海里记为1’,十分之一海里记为1链。

船速、船舶在静水中,单位时间航行的距离。航速 船舶在有风流影响下,单位时间内实际航行的距离,航速=船速+流速(矢量相加)航程 船舶航行通过的距离。单位为海里 计程仪的作用 是船上测量航程的仪器,分为相对计程仪和绝对计程仪。

计程仪改正率是船舶对水的实际航程与计程仪的读数差(L1-L2)之差和计程仪读数差比的百分数。§4-2 恒星时、在周日视运动中,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某地午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恒星日。恒星时的时刻与昼夜的关系不固定。然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一般是根据“昼夜”来安排的,所以恒星时不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恒星时仅是天文学中采用的时间计量单位。视太阳时是建立在地球自转基础上的时间系统,它是以太阳⊙为参考点,以其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作为时间计量单位,长短必须固定,所以视太阳日不宜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但是视太阳日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固定,符合人们工作与休息的习惯。因此产生了平时。平太阳时是建立在地球自转运动基础上的时间系统,它是以平太阳为参考点,以其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

地方时在周日视运动中,平太阳由某地子圈起,向西运行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地方平时LMT。世界时在周日视运动中,平太阳由格林子圈起,向西运行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世界时。同时须注明日期。区时,时区中线的地方平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区时通常要注明区号和日期。标准时,每个地区或国家都有规定该地区或者国家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称为标准时。

船时,船钟指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船钟指示船舶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港口国的标准时。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原则上是180°经线,考虑到行政区域而有若干曲折。拨钟,船舶向东航行进入相邻时区,应将船钟拨快1小时; 船舶向西航行进入相邻时区,应将船钟拨慢1小时。船舶由东十二时区进入西十二时区或反之均不用拨钟,但日期相差一天。

§4-3 航标的作用指示航道、供船舶定位、标示危险区(航道附近的沉船、暗礁、浅滩等)、及其他特殊需求使用(白天、夜晚、能见度不良)如何识别航标? 国际海上浮标制度类型有A,B两个系统。作用是指明: ①可航水道的中央线和边侧界限;②固定桥下的可航水道; ③天然危险物和其他障碍物 ④可能有待规定的航行区域;⑤与航海者有重要关系的其他特征。标志的类型: 侧面标志、方位标志、孤立危险物标志、安全水域标志和专用标志

§4-4《世界大洋航路》可供拟定深海线时参考。书中介绍了气象和其他影响航线拟定的因素和经常被选用的大量航线及这些航线的航程。《航路设计图》是拟订大洋航线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图中较为直观、简明地标绘出了各大洋航区的推荐航线及各港间航程,以及各航线附近的风向、风力、洋流等资料。另外在图中还标绘有冰区界限、载重线区域等资料。使用本图时,可与《世界大洋航路》一起阅读使用,互相参阅,以便拟订大洋航线计划。《航路指南》是将海图上无法表达或者不能完全表达的有关航海资料汇编成书,作为海图资料的补充,并同时载有航法和航行经验,配有较多的对景图,以提供给航海人员更丰富的航海资料和航行经验《进港指南》由英国航运指南公司发行,每两年一版,新版发行,即宣布原版本作废。每册的前部分是港口资料正文(Text),后半部分是港图(Plans)和系泊图等,是进入港口的重要参考资料。《无线电信号表》第一卷是关于海岸无线电台(国际通信)的资料,第二卷包括:无线电助航标志无线电时号、法定时、电子定位系统,第三卷包括:无线电天气服务、无线电航海警告及其它海上安全信息(MSI)广播第四卷包括气象观测站一览表及其相关图表。第五卷包括: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与各种遇险、搜救程序有关的资料,以及所有可向使用或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船舶提供服务。第六卷是关于引航服务和港口业务的资料第七卷是关于船舶交通服务与报告制度的资料,第八卷是卫星导航系统《航标表》详细介绍中国沿海各种航标的详细资料,是海图的重要补充资料。《灯标表》详细记载了全世界各种灯塔、灯桩、灯浮及雾号等资料,作为海图资料的补充。《航海图书总目录》抽选航用海图:抽选专业用图:抽选航海书、表(簿):检验本船航海图书是否适用;查取中版航海图书供应站地点。《航海通告》是用以通报涉及航行安全改正航海图书的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物。

海图比例尺作用是决定海图制图的精度 决定海图作业的精度 决定图上资料的详尽程度海图图式是描述航区情况的语言,航海人员必须熟记各种海图符号和缩写的含义,才能熟练而正确的使用海图,最大限度的发挥海图的作用。海图基准面海图上所标注的水深的起算面称为深度基准面也称海图基准面。电子海图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海图信息和其他航行信息。主要由海图数据库,海图改正系统,附加功能设备,微处理机及显示器组成。优点:1显示更丰富的信息。2显示区域,显示方法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定,不像纸质海图显示区域是有界的3便于保存和传递4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航海,港口管理,海上救助,环境保护。

§5-2船舶定位的方法:航迹推算:是根据船舶航向、航程和风流资料,不借助外界导航物标而推算出具有一定精度的船舶航迹和船位的方法。船迹推算是航海上求取船位的最基本方法,也是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无线电定位的基础。航迹绘算方法:即海图作业法,是根据船舶航行时的航向、航程和风流要素,在海图上直接绘画出推算航迹和推算船位的方法。航迹计算:是根据计算的起始点经纬度、航向和航程,利用数学计算公式,求到达点推算船位经纬度的方法。船舶定位的作用:保证船舶安全、经济地航行。陆标定位:通过观测陆标的定位、距离或方位差等获得观测船位的方法。方位定位:利用罗经在同一时刻分别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陆标的方位而确定船位的方法。距离定位:当同时测得船舶与视界内两个物标之间的距离时,则分别以物标为圆心,以所测的距离为半径画对应的两条距离船位线,其靠近推算船位的一个交点即为观测时刻的船位,这种方法为距离定位。方位距离定位:观测视界内仅有一个可观测物标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船位方法和过程。移线定位:根据转移船位线的原理,将分别两次观测单物标的两条船位线转移到同一时刻来求得船位的方法。天文定位:同时观测两个天体就可以得到两个天文船位圆,两个天文船位圆交于两点,靠近推算船位的一点即天文观测船位。

天体定位的主要方法:白天太阳移线定位;低纬度海区太阳特大高度定位;观测太阳、金星定位;晨昏星体定位

雷达定位:利用雷达测量目标的方位或距离,然后进行定位的方法。GPS定位: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全球连续定位和更高精度的三维定位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卫星发射两种伪随机码来进行测时测距定位的。

§5-3航次计划主要内容:

1、充分理解航次命令,船长将航次命令的指示落实到各具体部门,并监督做好准备工作;

2、船长应拟定航行计划;

3、各种燃物料、淡水、备品和食品的补充数量与供船计划;

4、船舶各种证书和船员证件的有效性,提出申请办理计划等,必须保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5、制定货物配载图和装卸货计划;

6、其他特殊的准备计划。航行计划主要内容:(1)选定计划航线:在掌握上述航海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航海经验选定进出港航线、沿岸航线和大洋航线。(2)初画航线:先在小比例尺海图上画出计划航线,求出概略航程。(3)确定船速:并考虑水文气象条件估计实际航速。(4)估算航行时间:根据概略航程和估计的实际航速,估算航行所需时间。初步确定进出港和通过重要航段的时刻。航线计划主要内容:

1、研究所有航行资料,在海图上设计并画出本行次的启航港、中途港、目的港的引航站之间的全部计划航线,并标注计划航向;

2、各转向点经纬度,各段航线的航程,总航程,预计平均航速和航行总时间;

3、准备必要、有效的航海图书资料;

4、收集航区的海上安全信息。§6-3号灯号型的概念:是船舶在海上会遇时相互识别,表达操纵的意图和操纵的行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号灯和号型的作用:表示船舶的种类、大小、动态和工作性质的灯光和型体。声响和灯光信号的作用:表明船舶的存在、种类、大小、动态,还可以表明船舶的操纵意图和操纵行为,表示怀疑、发出警告或引起他船的注意。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

1、追越局面:任何船舶在追越任何他船时,均应给被追越船让路。

上一篇:工资申请报告(英文)范文下一篇:砌体结构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