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共10篇)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1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学生过好词汇过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英语词汇教学呢?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
一、词汇的呈现注重趣味性
初中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第一点便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单词的首次呈现如果有趣味性,学生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才能使单词的呈现具有趣味性呢?我们可以尝试下面集中方法。
1、利用实物、图画、模型等直观的呈现单词。直观的呈现多用于对名词的教学。利用实物等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直观感,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讲解“orange”一词时,可以准备几个橘子,告诉学生“This is an orange”,同时可以讲解“two oranges”。教师可以把所带的实物作为小奖品奖励给那些能快速记忆并运用单词的学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利用动作、表情等呈现单词。这个方法多用于动词和形容词的教学。有趣的动作演示,丰富的表情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在教这一类词汇时,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比赛,让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学生猜词的方法,从而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进行这一类词汇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时态教学。比如在教动词“dance、swim、sing”时,可以让学生到前面进行动作模仿,其他学生猜“What’s she/he doing?”,这样既有助于搞活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词汇的教学过程坚持实践性
趣味地呈现词汇只是走好了第一步。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实际,则注定词汇教学是失败的。那么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呢?
1、掌握《课程标准》中对词汇的要求。
在一个单元中可能会出现许多生词,这是为了保持教学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时代感,但不是所有的生词都要当教学重点来处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分清主次。如果不分主次,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往往是做了无用功。所以我们教一个单元之前,我们应充分备课,了解本单元的三会和四会词汇,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把握住我们要教什么,适当补充什么,讲解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如果仅利用缺乏语境的单句实施单纯的词汇教学,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句型和语篇的重要性。如果仅仅是脱离真实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学生很难把所有词汇真正使用到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交流感知所学的词汇。
3、学以致用,从而巩固词汇
词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特定的场合、交际对象及话题,自己选择恰当的语言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之后,检测教学效果的最好方式是将课堂情景转换成生活情景,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从而实现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的转移,对于这点,教师可以设计笔头和口头练习,布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hobby”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份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同学的爱好、有此爱好的原因和花的时间等相关问题,这样既使学生多了互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词汇教学的方法坚持多样性。
根据英语词汇有拼读与拼写形式联系、一词多义,多种搭配及习惯用法的特点,教师应该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我针对大多数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少、不敢大胆开口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词汇的方法,以供同行交流。
1、整体教学法 词汇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要与全课教学重点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常用的、在用法上难以掌握或容易混淆的词和习惯用语,进行重点而又详细的讲解及专门训练。每课的新学的词或词组要分清主次,恰当地把握讲解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解决难点,注重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词语的掌握主要靠语言实践,教师必须结合课文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并按照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组织学生进行操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来理解和掌握所学词汇的用法。
2、直观法
即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以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新词教学。既形象生动的展示了词汇的含意,又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理解,易记易学。
特别是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学习者,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或某些动作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直观印象。这种教学法,可实现单词的“音、形、义”三位一体,既主动形象,又情趣浓厚;既可营造和谐的气氛,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联想法
大纲要求“ 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词类”。因此词汇教学应贯彻这一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
英语单词中,有许多是由两个都有意义的单词合在一起生成的新词,这叫合成词。如 classroom、classmate,学生以前早就学习class、room和mate,在教授这类单词时,应该指导他们找出这些单词是由那两个较简单的词合成的,而不要当作一个生词来教。这样,省时省力多了,学生也会觉得更有成就感。
4、“听”“拼”法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虽然字母的名称音和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不同,但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学好语音不但有利于正确地以声音的方式表达思想,而且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大有帮助。因此学生应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拼读规则拼写单词。教师则应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对国际音标要求人人过关,为学习词汇打好坚实的基础。并在“听”的基础上加强读音规则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听英语单词分辨出单词的读音之后,再引导学生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从而掌握正确的拼写形式,并能够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显然,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应该从最简单的拼读抓起,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归类和比较,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组合的读音规律,能听能写也能读。
5、语境法
词汇教学不宜脱离句子和课文,孤立地让学生读、译、背词汇是不可取的。新教材主张在语境中讲解新单词,讲解尽量用英语,培养直接用英语思维,力求生动形象,以助记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认识单词的基础上掌握其用法,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6、“游戏”法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际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在游戏法教学中可以采用歌曲、谚语、成语、格言、绕口令、习语、说唱、诗歌、笑话、谜语等辅助教学活动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多留心一些有趣的句子,多反思一些词汇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备课时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适时、适当地利用歌曲、谚语、谜语等活跃一下课堂教学气氛、寓教于乐,对记忆单词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所占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题目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实践表明,综合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能力和口语能力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显著。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教师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为今后学生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八日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1.运用图片辅助词汇记忆。在遇到新单词时,有许多是学生已经知道并且在脑海中出现过这些实物,但是还有很多实物可能学生接触较少,所以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牢固记住单词。例如:在讲解与水果相关的词汇时,苹果、香蕉、葡萄等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能够想象到的单词,但是樱桃等大家不是很了解的水果,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实物来展现给学生,这样就能直接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2.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动词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英语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对于动词的记忆要注意让学生准确了解到动词的意义以及是否及物。可以采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讲解turn off和turn on时,教师可以打开教室墙上的电源开关,并告诉学生是turn on the light,对应讲解turn off,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另外讲到表示情感类的动词如smile,laugh, shout, cry等等,可以叫一位学生通过面部表情来表现动词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猜测,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规律教学
新课标英语词汇和生活紧密相连,单词之间存在很多联系,因此在记忆单词时,教师将所学词汇通过归纳总结,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更加牢固地记忆单词。
1.利用读音规律进行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一些常见的发音规律,例如:当e作为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时一般不发音,当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会发字母本身的音等,还有一些有规律的字母组合,如ir在bird,girl, skir和first中的发音相同。tion字母组合在dictionary, action等词汇中发音相同,教会学生在遇到怎样的音就要想起哪些字母组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单词的记忆了。
2.利用联想规律进行记忆。英语和汉语类似,都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所以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记忆一个单词时联想到它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一种比较好的记忆方法。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中有fool,可以将反义词clever, smart等词语进行复习,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想到joy时就能联想到happiness,这样在写作文时,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并且正反或者词性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记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便于长久记忆。
3.利用构词法来进行记忆。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之间都是通过构词法来得到,掌握一个词根,再加上一定的构词法就能记忆许多的词汇了。笔者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变化以及部分常见的前后缀来进行总结。
(1)词性的变化。当动词后加上er或者or等变成名词。例如:work(工作)—worker(工人),sing(唱歌)—singer(歌手),act(表演)—actor(演员)等。一般说在动词后面加er或者or变成了执行这些动作的人了。同样,如果在名词之后加上后缀ful,ed,ing,y就变成形容词。比如use—useful, interest—interested rain—rainy等。当形容之后加上ness时,这些词可能是名词了。例如:busy—business。掌握常见的词性变化规律对于阅读和记忆单词都用着重要的意义。
(2)利用前缀进行单词的记忆。初中英语有un,in, dis ,re等前缀,这些前缀一般都改变了词语的意思,变成相应的反义词。比如:happy—unhappy, regular—irregular, correctincorrect等词语,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意思。
三、语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汇。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的用英语来授课,并且尽可能用学生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来进行提问,或者与他们对话,这样能令学生一直用英语思维。我校开展的英语活动周,在这一个星期中,从校门口礼仪队同学的问好“Good morning.”到课件播放英文歌曲,在这一整个星期,学生课件都用英语进行对话,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多英语词汇会深深的印在他们的大脑里。
四、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以后则缓慢递减。因此,学习单词要及时复习,增强记忆。五步教学法也指出第一步是复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及时地、间隔性对学生学习过的单词加以复习。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1.运用图片辅助词汇记忆。在遇到新单词时,有许多是学生已经知道并且在脑海中出现过这些实物,但是还有很多实物可能学生接触较少,所以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牢固记住单词。例如:在讲解与水果相关的词汇时,苹果、香蕉、葡萄等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能够想象到的单词,但是樱桃等大家不是很了解的水果,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实物来展现给学生,这样就能直接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2.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动词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英语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对于动词的记忆要注意让学生准确了解到动词的意义以及是否及物。可以采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讲解turn off 和turn on时,教师可以打开教室墙上的电源开关,并告诉学生是turn on the light,对应讲解turn off,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另外讲到表示情感类的动词如smile,laugh, shout, cry等等,可以叫一位学生通过面部表情来表现动词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猜测,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规律教学
新课标英语词汇和生活紧密相连,单词之间存在很多联系,因此在记忆单词时,教师将所学词汇通过归纳总结,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更加牢固地记忆单词。
1.利用读音规律进行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一些常见的发音规律,例如:当e作为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时一般不发音,当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会发字母本身的音等,还有一些有规律的字母组合,如ir在bird,girl, skirt和first中的发音相同。tion字母组合在dictionary, action等词汇中发音相同,教会学生在遇到怎样的音就要想起哪些字母组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单词的记忆了。
2.利用联想规律进行记忆。英语和汉语类似,都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所以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记忆一个单词时联想到它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一种比较好的记忆方法。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中有fool,可以将反义词clever, smart等词语进行复习,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想到joy时就能联想到happiness,这样在写作文时,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并且正反或者词性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记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便于长久记忆。
3.利用构词法来进行记忆。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之间都是通过构词法来得到,掌握一个词根,再加上一定的构词法就能记忆许多的词汇了。笔者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变化以及部分常见的前后缀来进行总结。
(1)词性的变化。当动词后加上er或者or等变成名词。例如:work(工作)—worker(工人),sing(唱歌)—singer(歌手),act(表演)—actor(演员)等。一般说在动词后面加er或者or变成了执行这些动作的人了。同样,如果在名词之后加上后缀ful,ed,ing,y就变成形容词。比如use—useful, interest—interested, rain—rainy等。当形容之后加上ness时,这些词可能是名词了。例如:busy—business。掌握常见的词性变化规律对于阅读和记忆单词都用着重要的意义。
(2)利用前缀进行单词的记忆。初中英语有un,in, dis ,re等前缀,这些前缀一般都改变了词语的意思,变成相应的反义词。比如:happy—unhappy, regular—irregular, correct-incorrect等词语,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意思。
三、语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汇。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的用英语来授课,并且尽可能用学生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来进行提问,或者与他们对话,这样能令学生一直用英语思维。我校开展的英语活动周,在这一个星期中,从校门口礼仪队同学的问好“Good morning.”到课件播放英文歌曲,在这一整个星期,学生课件都用英语进行对话,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多英语词汇会深深的印在他们的大脑里。
四、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以后则缓慢递减。因此,学习单词要及时复习,增强记忆。五步教学法也指出第一步是复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及时地、间隔性对学生学习过的单词加以复习。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篇4
【摘要】词汇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通过示范作用、情景运用和趣味教学等快速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关键词】示范作用;情景运用;趣味教学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无法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更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词汇教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演员”转变为“节目主持人”,把舞台还给学生,由学生当演员唱主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一、注重示范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说的技能要求中,都提到了“能在口语活动中使用正确的语音”。刚上初中的学生很大部分还是不认识音标或者是发音不准。因此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关注词汇的发音和拼读。“音”是学生接触一个词的最初印象,如果读不出音就不易记住形,无音无形就谈不上书面义,语音是词汇学习的基础。同时,学生掌握了词汇的正确发音,才能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学生能够拼读单词,在语言交际中才能正确表达。因此在教学时,除了模仿多媒体的发音,教师还应在单词中注音,引导学生根据音标自主拼读单词,以加深学生对词汇读音的印象,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制作各种精致的彩色图片、幻灯、录像、以及歌曲等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词汇教学。如在教学七年级(下)Unit 3A时,本课主要是教学各种动物的英文名称。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大自然画面,有奔跑liaon,爬树的coala,吃竹子的panda,散步的elephant等,学生一看就对所学词汇产生了兴趣,而且画面上的单词也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词汇,同时多媒体播放的词汇能够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模仿,在听的过程中清楚并正确地掌握词汇的读音。而在这单元的Section 3B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是形容词:lazy,smart,shy,beautiful,strong,clever,ugly,kind.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然后让学生对里面的人物进行评论。
二、注重情景运用
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将词汇放入语境中呈现。词汇教学与情境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词义、词性、掌握生词。因此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进行表演是最有用的。
表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表演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表演也能够极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七(下)Unit 8.I’d like some noodles,笔者把教室设计成了面馆,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分角色表演。有5个学生是服务员,其他都是顾客。顾客可以是一人一桌,也可以是多人一起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感到非常的新奇,表现得很积极,连平时很少开口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学生用学过的词汇chicken,fish,juice,rice,soup,beef and potato noodles,kind of等纷纷进行语言交际,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词汇,而且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趣味教学
在听说训练前先导入词汇,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拼读和理解词汇,为学生的听力训练和语言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词汇呈现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孤立地呈现词汇,而应将听、说贯穿其中,通过语音强化听力,而同时,通过语境将词汇呈现出来。而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聚精会神地看、听,模仿标准的纯语言动口去说,把视觉上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把词汇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从而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学生耳闻其声,眼观其人、其事、其景,让英语课堂火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学,乐于去学。
从网络上下载“少儿英语歌曲(flash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或每节课前五分钟进行简单教学唱。此种方法好处多多:一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二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单词量;三则可以提高学生在唱简易英文儿歌时自觉不自觉地提高发音音量最终达到大声说英语记单词的目的。比如:讲到“天气”的词汇时就唱迪士尼经典歌曲“You are my sunshine”,讲到“星期”时就唱“Day of the Week”,讲到“圣诞节”时就唱“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蔬菜歌,字母歌,数字歌,身体歌,拇指歌等等数不胜数。三年下来,英文歌曲学会了不少,不知不觉中就把单词记牢了。
总之,在词汇的学习中师生的共同重视是搞好英语词汇学习的必要前提。教师在帮助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时刻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5
关键词 :初中 词汇教学 策略
摘 要 :词汇是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英语词汇教学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农村初中词汇教学进行了策略性的实践与探索。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作为语言教学基础之一的词汇教学,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换而言之,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字、词汇的学习与掌握,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没有词汇这个语言基础,语言的学习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由此可见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广大偏远农村学校,英语的词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问题
英语教学注重“四会”能力的培养,即“听、说、读、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根本条件,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进行英语交际。然而在农村学校,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实际的外语环境中。可以说,我们进行外语教学主要通过学校安排的课程,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授课途径使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言知识技能,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的基础薄弱
学生在小学过渡到初中的过程中,所需预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尤其是词汇量的积累不够,很多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当他们过渡到中学,从一开始就要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多数单词过长。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大量的日常用语等密集。学生很难适应,从而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掉队。
2、教师原因
农村教师认为缺乏资源,只是运用单一的方法呈现单词,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学生感觉英语单词难记,学习枯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只是适度地开发学生思维,适当扩展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地引申,导致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学生厌学。
而且词汇呈现方法单一,呈现方法以教师翻译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这种单
一、被动的教与学的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
3、学科原因
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一阶段刚接触到英语时,有好奇心和兴趣,就很投入。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加大,他们就没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初二上学期就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二、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策略
1、抓好语音教学,为学生词汇学习打好基础
(1)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尽早讲授音标及读音规则。不少学生的词汇学习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会读单词或读音不准;二是记不住单词的拼写形式。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一个主要的2 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好音标和读音规则以及单词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联系。对此,我们可以采用音标拼读法,进行字母、音标同步教学,如A[ei]、B[bi:]等,让学生了解字母、音素、音标的概念及其联系。教完字母,音标也就教了一半了。在学生准确掌握字母的音﹑形后,再集中教学余下的部分音标。在学生初步掌握音标后,便可以将音标拼读法与直接拼读法结合起来,进行单词及其拼读规则的同步教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分散巩固音标,又能让他们轻松掌握拼读规则,建立起音、形之间的联系及单词的拼读意识,使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2)呈现新单词时,不能忽视拼读指导。对初中学生来说,不管用什么方法呈现新单词,对一些拼法特别的单词,我们最好用彩色粉笔标注,引起学生注意,力求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词形相似或读音相近的词,要让学生细读其音、区别其形;对一些读音相同但拼法不同的单词,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之处。
2、应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词汇的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记忆规律,科学地讲授词汇,能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记忆的规律,在重复中巩固记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识记的材料在开始一段时间遗忘的速度最快,以后逐渐趋于平衡。因此,教师应根据遗忘曲线规律组织或提醒学生及时进行系统的复习,以防遗忘。
(2)利用构词规律,科学记忆。英语词汇的总量很多,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词根和词缀,其词汇量就能迅速增加,如“care →careful→ carefully”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英语单词的构词规律,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3)直观教学,帮助记忆。
画图画:画图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在教学单词时,教师可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或是在课堂上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作画。方式可灵活多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Go For It》Unit3 This is my sister时,我将教材上1a 的图片事先制成幻灯片,教学家庭成员的单词,学生兴趣高涨,学得既快又好。
用实物:展示实物能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师无需提示,直接用英语表达就可以了,如:Look, this is a watch.(用手指着手表)Is this a watch ?Yes ,it is a watch.Now ,read after me : watch---watch---watch.Is this a watch ? Yes , it is a watch.要求学生跟读生词时,要读出平调、声调和降调。齐声读与单独读结合起来,确保学生整体到个别的发音正确。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直接理解词义,有助于单词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动作演示法:例如在学习了身体各部位名称后,可做Polly says 的游戏,让全班的学生都站起来,听老师的的描述,学生迅速用手指出相应的人体部位或不做动作。如Polly says touch your head,学生就用手模模自己的头;如果说Touch you arm,学生就用不着做动作,谁做了那就是错了,就得坐下,没有做动作的,继续下一轮的游戏,如此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站着的同学,这个同学就为胜者。
这不仅可使词义更清楚,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词义,记忆也更加牢固。
(4)举一反三,对比记忆。在单词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词形、词义的理解、记忆。比如说,see and sea ,soup and soap等。
(5)讲来历、编故事、创情景记忆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努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中适合穿插些有趣故事、趣味风4 情等等,会被学生深深记住,并津津乐道,收到愉悦的效果。如:当介绍sandwich这种食品时,给学生们讲那个名叫sandwich的赌棍如何忙于赌博,如何命仆人给他面包夹肉吃,后来他的作法被人仿效,并被人看作商机,从而出现这种叫sandwich的大众化夹心面包食品。有了故事,学生就有了兴趣,就有了求知欲。
如果没有故事,让我们自己编故事,创设一种情景,使孤立的词变得形象饱满。当然我们要善抓机会,会联想。
我们可以让一个学生编,其他的学生说些单词,如星期天(Sunday)的早晨(morning),我和爸爸骑(ride)自行车(bike)去公园(park),蓝蓝的天空(sky),飘着白白的(white)云(cloud),树上的鸟儿(bird)在歌唱(sing)等顺势往下编。同时组织竞赛,看哪组学生说得英语单词多为胜。
(6)趣味口诀记忆法
编口诀记忆会使人轻松愉快,易学易记。在记忆以f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可用一首打油诗编口诀集中记忆,效果颇佳。如thief, wolf, knife(贼狼刀,贼狼刀);shelf, self, loaf(书架自己吃面包),elf, sheaf ,leaf(小精灵一捆树叶);calf, life, half(小牛生命一半了)。又如编一些活泼、有音乐节奏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把单词复杂的问题趣味化、韵律化,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记得了忘不了。如:来是come,去是go,come come go go ,点头yes,摇头是No, yes, yes No, no,我是I,你是you,见面问好是Hello, Hello, Hello.3、在语境中教词汇,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从使用词汇的角度来说,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词汇,以求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1)多让学生自主造句。如在教hold这个单词之前,教师 先告诉学生目前必须掌握它的两种用法:第一,表示“容纳”,给出具体的例子:The room can hold 60 people.第二,表示“举办”,给出具体的例子:We are going to hold a sports meeting.然后让学生自主造句。造句的过程就是把知识输入转换成知识输出的过程,通过在不同的语境中多次体会词的用法,学生对词汇的认识不断加深。
(2)结合语篇教词汇。教课文时,不要提前枯燥地讲解单词,可以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猜测生词的词义。
(3)加强阅读。阅读能保证词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从而加深印象,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学习和巩固新的词汇。
(4)加强作文练习。作文是训练和测试学生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思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学习某个新词或词组时,如果该词或词组与已学的词或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教师可以通过作文比较辨析教学。如从新授动词watch可以联想到look、look at、see、read等词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教师可以设计一张挂图,让学生用这些词及词组进行看图说话:Look!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This picture is about Jim’s family.Now,Look at the picture.Mr.Green is reading a book.Mrs.Green is watching TV.She is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 on TV.Jim doesn’t like watching TV.He likes seeing a film.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
(1)课前主动预习单词的习惯,师生共同制定计划,选择要学的单词。要求学生识音标,划音节,拼读音,顺利读出音标。再要求学生学习该词时,能找出其拼写上特别之处。如:学sold之前学过told, old,再要求学生根据意义找一找有无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等。最后预习完单词能放在课文中大6 概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为检查预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办法。
(2)课上积极参与词汇练习的习惯。
英语课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要强调注意力。要求学生耳、口、眼、手、脑能协调,听、说、读、写都能“五到”。从观察、模仿、练习都能够积极参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学外语应是群体活动。对于教师组织的游戏、造句、朗读一定要学生明确目的,坚决落实,切不可养成随大流,“滥竽充数”“混水摸雨”的习惯。
(3)课后复习词汇要勤的习惯。
“一勤天下无难事”。学习英语词汇,就要勤奋努力。勤记、勤忆、勤练、勤思考。“重复是记忆之母”。此外,学生应该多读、乐写,“勤”到“点子”上,提高综合能力。
5、词汇教学与学以致用。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学生学习了若干词汇、词组,能否在交际中运用所学知识,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关键所在。人教社刘道义教授说过:“外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主,要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因此,如何能使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做到学以致用,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开设英语角
每周抽出一定时间来,让学生观看英语录相,听英语广播,学唱英语歌曲,讲简单的英语故事或者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交流。
(2)课前演讲制度
每天让一名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可限定所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词汇表达观点的能力。
(3)在日常交往中运用英语 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在每天上学、放学和课间活动中,用英语交流,如同学问借东西时可用“Excuse
me, can I borrow your
… ?”等等。在交往中自主交流用英语。
总之,词汇的教学呈现的是多元化格局,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遵循农村新课改的要求和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加大复习巩固的力度,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有法可循,产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单词量,从而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提高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02期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6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应充分认识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教师不应只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语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为世人所乐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逃避在英语词汇的浩瀚大海中游泳,而且要熟练掌握这种游泳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 Ron Hubbar先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语法、句型及阅读能力的教学,对这些知识,反复讲解、反复操练,只想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取得高分。对于词汇教学却重视不够,教师的不重视也导致了学生对词汇的轻视,不愿花功夫在词汇学习和积累上,只是考试前突击一下,抱着侥幸的心理应试,考完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样一来,学生对词汇老是念不出、拼写易错,他们花在记忆单词上的时间多却遗忘快,在听力测试时因为不认识单词而听不明白;阅读时因为遇到太多生词而无计可施;在做情景对话时也由于词汇知识的贫乏而说不出什么,他们的英语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从而成绩不佳。教师如果能加强词汇教学,给学生以正确引导,学生们的成绩肯定会大有改观。
二词汇教学中兴趣与效率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7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 不分主次
英语教学大纲对单词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做出了不同的要求, 有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 有些要求能听说读, 有些对听说读写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许多教师看到了词汇的重要性, 但并没有根据教学大纲的不同要求来区别对待, 而是不分主次, 均衡用力。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增大学习难度, 而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 连最基本的单词也无法掌握。
(二) 孤立讲解
在教学中, 许多教师只是就单词本身进行孤立讲解, 将单词的词性、词义等照着单词表一字不漏地进行讲解, 脱离一定的语境。这不仅会让教学枯燥无味,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会逐渐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生眼中这些单词永远都是毫无联系的符号, 并未达到真正地理解与掌握, 根本谈上用于交流与交际。
(三) 忽视文化
文化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而在英语教学中大多教师只重词汇的字面意义, 而忽视其背后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学生并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而是习惯于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学习, 汉语的思维定势使得学生的英语成为汉式英语, 不利于学生词汇量的扩大与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 方法单一
单词学习主要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采用以教师讲解、学生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 而对于单词的复习也大多是抄写与默写,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氛围枯燥,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单词的激情, 而使教学处于恶性循环中。
二、实现单词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 树立全新的观念
我们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 根据大纲对单元单词所提出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主次分明, 质量并行,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初中阶段所要掌握的单词, 而且更可以达到学生对这些基本单词的全面准确, 自如地运用于交流与实际之中, 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效, 为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更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喜悦, 感受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与积极的学习态度, 形成持久而稳定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 重视文化的渗透
文化是语言学习的深层基础, 脱离文化层面的学习, 是无法真正地掌握语言的精髓, 无法更好地用于交流与交际, 这样的语言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英语教学中, 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来说, 母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干扰。因此, 在学习单词时我们不能只是就单词的字面意义来进行讲解, 而是要将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 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见闻,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避免汉语的干扰,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如在学习Thank you时, 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中西影视剧片断或是日常交流的场面, 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受到表扬与夸赞时, 中国人往往会很谦虚, 但是西方人却会以Thank you来回应。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所在。因此, 在单词的教学中我们同样要重视文化内涵的渗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断等, 让学生来更多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让学生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异, 克服母语思维与心理定势, 学会用英语来进行思维, 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 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的词汇教学原则。
(三) 注重语境的创设
脱离语境的词汇学习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 才容易记住, 才知道用法。”因此, 在学习词汇时要避免单纯而孤立地词汇学习, 而是要注重语境的创设,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学习。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 激起学生学习词汇的激情, 并且更加利于学生对单词音形义的理解与掌握。
如在学习run这个单词时, 如果我们只是告诉学生, 它的词义有:赛跑、刊登、竞选等, 那么学生只能是记忆, 而达不到灵活地运用。为此我们可以将单词与具体的句子结合起来。
如1.He is running in the 100 meters. (赛跑)
2. Run for President. (竞选)
3. The report ran in all the newspapers. (刊登)
这样学生就可以改变以往枯燥而单一的背诵方式, 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境,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性与词义,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 学生更能将其灵活地运用于语言交流之中。
(四) 传授基本构词法
英语词汇浩如烟海, 但并不是杂乱无序的, 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着很强的系统性, 这就是构词法。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将构词法渗透其中, 让学生掌握这一学习单词的重要方法, 这将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如在学习care时, 可用构词法, 引申出careful, carefully, careless。这样由一个单词向外延伸, 可以让学生掌握几个单词,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觉得单词的学习轻松而愉悦。这样将构词法渗透于具体的教学中, 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就可以掌握加前缀、后缀等基本的构词法, 这无疑是增大学生词汇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五) 在情境会话中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 对听说读写具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单词的掌握也需要在真实的情景会话中进行, 在运用中学习, 这样更加利于学掌握单词的音形义, 促进知识的内化, 以灵活地运用于交流实践中。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具,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话情境中。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更能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深刻掌握与灵活运用。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8
【关键词】英语 词汇 记忆 巩固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作基础,要想获得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很困难的。词汇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发展。本文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一、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单词
英语的各个词汇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系统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当然对于这些特点教师也不能够直接把它们说出来,最好能在集中教学词汇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这样的学习,有学生亲自的参与,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如学习care这个单词,可用构词法引申出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 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也学到了词汇知识。再如集中学习单词时,可把形音相近的单词归纳在一起学习,如:window-low-blow-grow-know-flow-borrow-throw,lake-face-date-page-gate-name-hate-rare.bird-first-third-thirsty-birthday。从以上的单词可看出,它们不但词形大致相同,发音也一致,特别是元音字母a的发音[e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不发音字母e构成,这样的规律教会了学生用音标记单词,对于单词,学生自然也不会那么恐惧。
二、采用归类法和比法组织教学
1.归类法:把同义词、同规则的词汇归类教给学生。如讲到表示“喜欢”的单词和短语,教学中可归纳出“like”、“enjoy”、“be fond of”、“feel like”、“be interested in”等。再如讲到动词短语“ break out”时,教师可帮助学生联想到“break down”、“break into”、“break up”等短语。
2.对词形词义相近的单词进行对比,对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很有好处。如“advice-advise”、“hard-hardly”、“angel-angle”等许多单词常被学生混淆,及时加以对比,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避免写错和用错。再如表示“旅行”等词有“trip”、“journey”、“travel”、“tour”等,应及时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差别,以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恰当地选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归纳法和对比法灵活地结合使用,达到更佳的效果。
三、探索科学的记忆巩固规律
1.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合成和复合词等记忆单词。如前缀:usual—unusual;possible—impossible,后缀:use—useful;good——goodness,复合词:head+master:headmaster;birth+day=birthday 。“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词每个英语词都同其他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单词也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英语词汇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则,掌握这些规则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利用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同音的单词对应的形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的比较练习,加深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利用文章的语境来学习、巩固词汇。所谓语境不仅指的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及其前后关系,而且包括文章或话语所设计的社会环境。离开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的毫无意义。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只有连成句子或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这样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为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及多种意义。学生学习新的词汇如果经常不用,便会削弱学生学习词汇的动力,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应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应该把词汇教学融入生活情景中,进行表演模仿词汇或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一些现代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我想这些方法一定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4.利用英语释义法教单词。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学习英语时,英语的输入量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课堂。实践证明,只有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与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语言规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使用英语,用浅显的英语语言解释新的词汇,设置情景来启发学生用英语思维。例如:different:not the same;holiday:time off from work;several:some;a few but not many。这种教法通过听说向学生大脑输入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不但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而且对旧词汇或是通过情景描绘,或是通过同义词、反义词的释义巩固复习,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四、设置语境化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词汇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它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才能发现问题。要学好词汇就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练习在时间上应该有适当的分配。一般来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优越。关于练习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类型,并尽量地使它多样化。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9
龙海二中 苏小叶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词汇为本。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曾精辟地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r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英语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成败、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与学习词汇能力的高低。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词汇学习的“量”和“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显著增加。通过细读《2010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要求考生识记约3500个单词和学会使用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另一方面,强调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词汇。《课程标准》八级目标对词汇学习提出如下要求: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如何让学生事半功倍地识记和运用词汇,成为当前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中处理词汇的几种误区
笔者调研发现,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对词汇处理过于简单化,存在着几种误区: 1孤立地教授单词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从单词表开始教单词,先集中领读再讲解,分析单词的结构,给出例句,然后要求学生抄写与背诵,最后再听写检查。这样做有几个弊端:a.脱离语境呈现单词,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b.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不把生词挑出来,文章就不会读。c.让学生提前获知生词的汉语意思,浪费了学生很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机会。
2阅读中“舍弃”词汇教学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阅读的“整体理解”,而在阅读中“舍弃”对词汇的教学,仅在阅读前对生词的一般含义略讲而过,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殊不知,句子是以词汇为基础的,而词汇又依托于语篇产生特定的语境意义。如果学生对一个词或短语的理解有误,有时就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对整篇文章理解偏差。
3课后集中填鸭式的教词汇
在阅读完成后,许多教师常常把生词从文章中挑出来,不仅讲解生词在本课或本句中的意思,还把该词的其他意思一一罗列出来,并分别举例说明。这样导致了课时紧张,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记忆负担过重,遗忘率也高。
综上所述,由于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和指导,一些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根据生词表或笔记来背单词,这种靠机械地记忆词汇的拼写和中文意思,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学生既耗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而词汇量又没有有效突破,更不能有效地运用,因而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低下。于是慢慢地,学生对记忆英语词汇产生了抵抗情绪。
二、有效教授词汇的策略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3500个单词中,其中在省《考试说明》里只要求掌握的约2500个单词,其他仅为理解。这2500个单词有大部分属于“高频词”,其中约有1500个单词在初中就学过,这样高中阶段其实只有1000个左右的新单词需要进一步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判断“高频词”和“低频词”。利用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词汇教学,即可分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落实词汇教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
1.词汇分类处理,创设一定语境
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对本单元的单词进行分类处理。可从词义上分类,也可从词性上归类,创设一定的语境,把词汇从单词表所定的顺序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生词时,就不再感到所学的对象很孤立,很单调。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三单元为例,在Warming Up 中四个生词transport/prefer/disadvantage/fare的处理中,有个教师自编了这样一段文字:My home is not far from school,so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But sometimes I go by bus.Bus and bike are forms of transport.Usually I prefer to go by bike,because buses have their disadvantages.Sometimes buses will be late,if so I would be late for school.I seldom take a taxi, because the fare is rather high.生词通过这样的呈现,学生对它们的记忆会相当深刻。
2.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大声朗读对高中生非常重要,但笔者调研发现,很少学生有这样做。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后,就觉得大声朗读是初中生的“专利”,不好意思开口。在早读时背单词总是拿枝笔默默地写,这样既不利于记忆,也不利于早读气氛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单词的正确发音,因而在高考英语口试中总吃亏。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单词,这样能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掌握,效果更佳。3.七级、八级词汇区分对待
根据《考试说明》,七级词汇约2500个,八级词汇约650个,以及数词,月份,星期,主要国家名称及相关信息等词汇,总计约3200个单词。教师平时讲解训练词汇时,应把重点放在七级词汇上,每次教授一个单元单词前,可对照《考试说明》中的词汇表进行区分,划出七级重点词汇,作为教授的重点。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词汇的学习信心。
4.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词汇的背记默写
学生难免会有惰性,教师要加大检查词汇的背记默写的力度。可借助《 高考英语词汇背诵手册》或《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分阶段进行听写、默写、提问、小测等。当然,在检查小测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先易后难,多鼓励,多指导,防止畏难情绪在全班蔓延,努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5.利用课文,熟读语句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词语要连
成句子或连成语段,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际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应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当然,最方便最保险的句子莫过于课文了。所以,我们教师平时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的句子,划出重点句,并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单词最直接的语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一举两得。
三、指导词汇识记的有效策略
1.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加大词汇的复现率
很多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词汇,结果总是遗忘率很高。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缺乏阅读,缺少再现、运用词汇的习惯。俗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接触的词汇多了,且同一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多了,自然就会熟悉理解掌握。
2.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注意单词的音、形、义、读音规则和特殊形式。拼读是记忆的基础,只有音、形、义相结合,记单词才能快而准确。要养成复习习惯,首先要做到及时复习。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有对所学内容及时进行复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等学过的内容
全部忘记之后再进行复习那就起不到复习的作用,几乎等于重新学习。其次要注意集中复习。每隔一段时间要求学生把学过的重点内容进行集中复习,可放在一个月后或考试前进行,以便强化记忆效果。
3.让学生学会分析英语词汇的结构
高中英语词汇量大,但很多词汇有一定的结构系统,主要是词根与词缀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可根据构词法,指导学生识记单词。例如act可派生出actor,actress,action,active,artist,activity等相关的单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养成观察词根,分析词缀的好习惯。通过一个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合成词、派生词以及词性、词义,如一词多义、旧词新义等加以对比、复习,这样,记忆才会牢固。
4.引导学生善用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在教学中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利用它可以生动、形象、有趣地记住词汇。例如not a bit(一点儿也不)与not a little(很,非常),很多学生总是把它们意思混淆。于是有位教师就告诉学生“一点儿也不”中“不”字的声母与“ bit”这个词的首字母“b”一样。这样,把汉语意思与英语拼写联系起来,让学生过目不忘。
5.让学生养成建立错题集的习惯
让学生准备一本小册子,将平时练习、考试或小测中常错、易错或易混淆的词汇或单项填空题写在本子上,并对易漏或易写错的字母(组合)作个标志,对词汇的用法要详细做个说明,以便重点注意。此外,还要经常翻阅,加强理解与记忆,有效地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总之,英语词汇的教学与识记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也不是万能的。高中新课程英语词汇丰富多彩,教师除了在课堂45分钟下功夫外,还要注意课外工作的延伸,想尽方法使学生掌握好词汇。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扩大词汇量,使词汇教学显得有生气、有成效,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篇10
安定区红土学校刘丽花
【内容摘要】“导入”这一环节好比是一台戏的一个序幕和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当,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奇特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入、激趣、认知水平、简洁紧凑、悬念、联系生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地去学习,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浅入深,进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
1.导入必须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之成为
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导入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可以是新课内容的知识准备和补充,也可以是新课内容的组成部分。
3.导入必须符合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体现,新课导入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4.导入必须简洁、紧凑。导入是一个过渡环节,要简洁、精炼,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就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作简单的阐述。
一、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在引入新课时,提出似乎与本课内容无多大联系,而实质上却紧密相连的典型问题,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法。亚里斯多德曾经讲过“思维自疑问惊讶开始。”设计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活跃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时,假如把地球近似看作一球体,绕着赤道用一根绳子捆紧,然后把绳子放长10米(假设绳子离地球表面距离均等),中间的空隙能容纳。A一支铅笔B一只老鼠 C一只猫D一头牛,结果学生猜测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使学生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悬念,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复习导入法。
知识绝不是孤立的,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续。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例如:在讲授“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时,先让学生回顾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公式,am÷an=am-n(a ≠0,m,n都是正整数,且m>n),然后让学生讨论当m=n和m﹤n时的情况,从而引入新课。
2.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阐明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有最快的方法剪出字母A,然后再出示: “北京古宫图”、“飞机”、“中国结”、“脸谱”等图形,让他们找找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3.联系生活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爱学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
例如,在学习正多边形时,先让学生去收集常见的地砖和墙砖的图案,却不见由正五边形,正七边形等其他形状的,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入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弄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带着疑问进行学习, 像这样的导入,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入手,由学生自己去计算,思考,很自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4.诗词导入法
诗词导入法就是通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诗词来导入新课,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开场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学能说说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横看,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然后说,这首诗隐含了一些数学知识,他教会我们怎样去观察物体,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视图”。
又如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打油诗:
李白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与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样的引入,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有利于学生从小学的学习模式向初中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化。
5.类比分析导入法
类比分析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知识经类比分析,得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外一些特殊知识的导入方法。康德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使知识向更深层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引申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教师指出:方程的解法与不等式的解法有类似之处,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先让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把等号变为不等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让学生解答。这样的导入能把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的对象迁移到未知的对象上去,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选用,精心设计。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都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统一,都要简明扼要,紧扣课题,不拖泥带水,不影响正课进行,通过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上最终达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明确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期待的目的。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09-2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1-11
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与策略10-05
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01-18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12-2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10-24
论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探讨09-25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词汇01-05
初中英语动物词汇教学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