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案

2024-09-24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案(通用7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案 篇1

基本技能训练

学习要点:

熟悉本矿作业环境;掌握井下常见事故的辨识方法;了解井下各种事故的易发地点;掌握井下事故避灾和自救技能。

培训学时:8学时。

第一节 熟悉井下作业环境

1.熟悉安全出口

每个生产矿井都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大于30米。

井下各开采水平之间和各个采面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2.熟悉路标

在井巷岔道口或拐弯处有设置的路标。路标上标明了巷道名称、长度以及用箭头指明去矿井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标。3.熟悉避灾路线

煤矿井下巷道很多,工作场所分散。每个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避灾路线都挂有路标,路标上画着箭头,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就可以出井。

如果通到地面的2个安全出口的坡度都大于45°时,应当设有 楼梯间或梯子间。攀登梯子时,要按顺序,不要拥挤。4.熟悉井下信号设备 井下有灯、铃、笛等声光信号,这些信号分为工作信号和安全信号。它是保证工作联系和安全生产所必需的重要手段。每个矿井的各种信号都有明确的规定。提升和运输一般都用红、绿灯和电铃做信号。此外,还有发生灾害时的报警信号,如瓦斯(甲烷)报警断电仪发出的瓦斯超限报警、设备启动和停止的联络信号、推车工人推车时的大声呼喊、用口哨发出的放炮信号等,听到或看到这些信号,必须迅速停止工作,躲避到安全地点。

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明确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在井下行走或工作时,听从信号指挥。

(2)爱护信号设施,不要故意损坏。发现信号失灵或不起作用时,要及时报告,以便修复或更换。

(3)信号设备由专职人员管理使用,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发送信号。5.熟悉矿山安全标志

矿山安全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路标、名牌、提示标志、指导标志等。

每一位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并遵守标志的指示。

6.熟悉井下机电设备

井下机电设备种类多,结构复杂难以掌握,操作这些设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开停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否则容易导致事故。因此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机电设备的位置,以及其对生产的重 要作用,而且做到以下几点:

(1)机电设备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司机进行操作,其他任何人都不准开动、停止或拨弄。

(2)不准破坏井下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不准拆除各种保护装置和带电挪动设备。

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采区绞车房、采区变电所等机电硐室,非工作人员不得擅人。

(3)井下电缆用吊钩挂在巷道一侧帮上,在巷道内行走时,不得把电缆作为扶手。7.熟悉采掘工作面

在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四周都是煤与岩石,头顶上悬空的岩石有可能掉下来,两帮和工作面的煤或岩石也有可能片落下来,这种冒顶、片帮情况都可能造成事故。再加上采掘工作面工作空间狭窄、人员多、设备集中,工作和行走都受到限制。所以,在采掘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必须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哪些地方比较安全。

8.熟悉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它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1)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一般应当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硐室内设有与矿调度室的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排风;备 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用水等;在采区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0米,大小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

(2)临时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是指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的避难硐室。在预定修建临时避难硐室的地点应备有木板、砂子或砖等材料。9.熟悉矿井通风设施

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风墙、风桥、风硐和调节风窗。(1)风门。风门是既能切断风流又能行人、通车的通风构筑物,分自动开启和人力开启两种。对风门的要求有:应逆着风流开启;每处风门至少有两道,其间距不小于5米;结构严密,漏风量小。(2)风墙。风墙俗称密闭,是隔断风流的构筑物,设置在需要隔断风流而不许行人、通车的巷道中。其作用是密闭采空区、火区和废弃的旧巷区。

(3)风桥。风桥是将两股平面交叉的进风回风流隔断成立体交叉的一种通风构筑物。回风流从桥上面通过,新鲜进风流从桥下面通过。(4)风硐。风硐是连接主要通风机装置和回风井之间的一段巷道,断面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拱形,以引导风流。

(5)调节风窗。调节风窗安装在风门上,是一种增加风阻的调风设施,用于采区内各工作面之间、采区之间,以及各生产水平之间的风量调节。

第二节 井下常见危险因素辨识

一、瓦斯爆炸、燃烧事故常发地点的辨识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0.554,比空气轻。因此在风速低的情况下,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冒落高顶和上山迎头等处。

井下任何地点都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但大部分发生在采掘工作面。

(1)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采空区边界处、采煤机切割部附近。(2)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3)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掘进机切割头周围。

二、煤与瓦斯突出隐患的辨识 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地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涌出量异常或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2)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也不一致,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断裂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一次突出前,并不是所有预兆都出现,仅出现其中一种或数种,而且有的预兆还不明显;也有的预兆距发生突出的时间很短。因此发现任何预兆,都要格外警惕,及时报告和躲避。2.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的环节

在采掘工作面都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且以掘进工作面居多。就生产工序来讲,煤与瓦斯突出大多发生在爆破、风镐(或手镐)作业的环节中。从地质构造来讲,断层带、破碎带、煤层厚度变化带、褶曲地点和煤层倾角变化地点都是容易发生突出的地点。

三、水灾事故隐患的辨识 1.矿井发生透水的预兆

采掘工作面或者其他地点透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1)挂红。在煤(岩)裂隙表面附着有暗红色的水锈。

(2)挂汗。煤(岩)壁上凝结有水珠,说明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岩)壁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有潮气,若有则是透水预兆。

(3)煤壁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感到阴凉。

(4)出现雾气。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5)水叫。采煤工作面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叫声,说明已接近高压积水区。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6)顶板淋水加大。这表明已接近积水区。(7)顶板来压,地板鼓起。(8)水色发浑,有臭味。这是接近老空区积水的征兆。(9)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缝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出水浑浊,则积水区已近。

2.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点

(1)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等地点。(2)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的地点。(3)接近可能与河床、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近的断层破碎带的地点。

(4)打开隔离煤柱防水的地点。(5)接近可能出水的钻孔的地点。(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的地点。

四、火灾事故隐患的辨识 1.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

煤炭自燃的初期预兆有如下几种:

(1)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水珠。煤炭氧化初期生成水分,往往使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上挂有水珠;浅部开采时,冬季在地面钻孔或塌陷处会发现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

(2)煤炭自燃放出焦油味。煤炭从“发烧”(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时会产生多种碳氢化合物,并放出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等。当嗅到这些气味时,说明已燃到了一定程度。(3)巷道内发热,气温升高。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从自然发火的地方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比平时要高,这一现象人的皮肤可以直接感觉到。

(4)人有疲劳感。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会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有害气体会使人感到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尤其是多数人同时感到时,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以防矿井火灾的发生。2.煤炭自然发火常见地点

煤炭自然发火的地点很多,常见地点有: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回风巷和切眼;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工作面;密闭墙内;溜煤眼;联络巷;浮煤堆积的地方。

五、顶板事故隐患的辨识

顶板冒落的预兆有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和漏顶等。(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就会出现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架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生很大的声响;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出断裂的闷雷声。(2)掉渣。顶板岩石已有裂缝和碎块,其中小矸石稍有震动就掉落。

(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落以前,有时因为 背顶不严或支架不牢而出现漏顶。若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声响的大冒顶。(5)裂缝。顶板的裂缝张开,裂缝增多。

(6)脱层。检查顶板是否脱层要用“敲帮稳定”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已经脱离。

(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8)顶板淋水增大。

第三节 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练的类型 1.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桌面演练一般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2.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人员和机构,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响应组织的参与而加大。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3.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与功能演练类似,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二、演练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 1.报警

使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最快最有效地报警,如电话、笛声等。2.疏散

为避免事故中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应掌握在事故现场安全有序的疏散方法。3.自救

使从业人员熟悉矿井避灾路线,掌握自救器和井下避难设施的使用方法。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案 篇2

一、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 把课堂交际能力训练内容具体化为三个“学会”

1.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倾听他人发言包括倾听教师讲课和倾听同学发言。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 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 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 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 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 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 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 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 如,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你说得对”;如果他人所说的不全或是答错了, 则应该陈述自己的观点, 扩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 学会向他人请教, 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2.学会修正他人的观点。修正他人观点, 主要指修正同学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 再诚恳地指出不足, 说出自己的意见, 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

3.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接受他人意见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 耐心地倾听对方的建议。意见中肯, 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甚至不恰当时, 也要听得进去, 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二、课堂交际能力的训练, 关注的不仅是训练的目标和内容, 更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1.认知指导。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 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的策略知识, 以指导交往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讲解时, 应遵循交际能力的基本规律, 在把握交往能力总体结构的基础上, 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 分要点进行训练。如, 倾听能力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2.榜样示范。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 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 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学生来说, 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因而, 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 不随意打断, 不轻易否定, 哪怕学生说错了, 教师也要耐心等待, 让学生说完, 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树立榜样, 因为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 才会更加用心学习。

3.行为演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 也可设定相关情境, 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 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 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三、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 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 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

1.课堂交往技能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能力, 因而训练时应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认知指导是训练的起点, 体验引导是训练的中介, 行为演练是训练的落脚点。如, 课中提问, 学生应答时, 教师轻轻地提示一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将会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答错被部分同学嘲笑时, 教师则应及时引导, 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强化。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策略 篇3

【关键词】教学技能 地理教学 地理课堂 训练策略

1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和意义

1.1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地理教学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所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是地理教师在课堂内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规范。“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依据地理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顺利达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的综合体现。” [1]

1.2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塑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积极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的评价等。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改革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前沿,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由此可见地理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学实施的支撑系统,它对新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

2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我国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两类即广义的划分方法和狭义的划分方法。广义的划分方法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四类,它又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和活动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2];另一种是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学习指导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和教学观察和评价技能”[3]。狭义的划分是强调微格教学的发展,可以称之为狭义的划分方法它是从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过程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语言的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 ” [4] 。

3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策略

3.1语言技能的训练策略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地理教师所具备的课堂语言技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影响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由口语表达、书面文字表达和体态语言几个要素构成。

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由口语表达和体态语言两要素构成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它们的训练策略。

首先,口语表达的训练策略。字正腔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科学准确的词汇、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中语音的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让每一个学生听清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抑扬顿挫的语调,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说话要慢点语调要高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并有思考记笔记的时间。快慢得当的语速,语速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语速过快学生对收取的信息会遗漏、积压,语速过慢则易导致学生精力涣散。科学准确的词汇。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地理空间地域解释准确无误,地理原理阐释直观严密,因此语言的运用要科学、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只是讲的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形成一种地理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逻辑清晰的概括。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还要注意自身语言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地剖析地理事物,从而达到对地理知识的建构。

其次,是体态语言、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的训练。教师的身体动作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和身体局部动作。走动要自然大方,有控制,不可过多、过快,否则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身体局部动作,主要指头部和手部动作对地理事物的描述通常要借助手势来更生动形象的表现。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的训练。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作用。教师要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让学生在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眼神眼神交流。

3.2组织技能的训练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承转技能” [5] 。

教师在备课中已经提出对策,然而对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情感层次在课前是把握不准确的,教学组织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學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时刻组织学生的注意力,训练教师的应变能力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管理好课堂纪律努力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达到预定学习目标。

3.3导入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的导入技能是指地理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在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开始之始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的方式可分为复习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观察导入、练习复习课导入。复习导入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承上启下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导入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出发,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或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故事导入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观察导入即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又能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练习、复习导入,采用“提示回忆法”作为复习练习的导入,启发学生回忆与练习有关的旧知识。

导入技能要求有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目的性是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一个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使学习内容以鲜活的形式出现。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课堂导入设计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艺术性要实现导入的艺术性,就是导入的设计要自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3.4讲解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讲解是一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利用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描述、分析以及揭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把握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教学形式。

讲解技能分为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和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是指在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事实性知识包括地名知识、地理分布、地理演变的外部表现、地理景观等。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 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培养学生各种抽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语言要条例分明,措辞准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图、模型、地理图表及揭示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各種示意图帮助讲解,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察。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地理知识的所涉及的空间广泛性和时间延续性因此要使用大量的事实或事例,从多个角度说明,容易比较、区分各种具体事物的不同特征,便于学生充分感知。

3.5提问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阶段等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技能的作用。首先,可以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其次,有助于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有利于顺利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再者,它还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的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类型主要有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和分析提问。理解提问时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加工的过程运用,运用提问是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和已有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地理问题的条件与原因,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必要追问、问题评价和引导学生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明确、清晰、连贯。问题的提出,有导入阶段、陈述阶段和介入阶段,要求有节奏的步步深入。追问,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引导学生提问,有助于在解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学生提问,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素养通过讲解由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知识。问题评价,是教师对的学生回答做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

3.6地理教学“三板”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三板”指的是板书、板图和板画,它是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必备的地理教学技能。地理板书技能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利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三板”技能它可以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突出重点难点,揭示知识的内在体系,启发学生思考,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便于学生课堂记录课后复习。

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板书类型,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是体现地理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中心和关键的板书,是能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其表现形式的板书。副板书是对主板书的补充和辅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板书可以分为纲目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示式板书和综合式板书。板书的设计要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其宗旨是要让学生更好的构建本节课的内容。

板图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和变化过程时,地理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过程和地理分布,边讲边用线条图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

板图技能分为几何略图、折线图和曲线图,这几种板图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板画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迅速画出地理事物的素描图,它要求线条流畅、简练、清晰、富于表现性。板画有形态画、过程画和动态画。形态画是以素描的形式表现主要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外部形态;过程画主要表现地理事物在演变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动态画是用简易的笔法显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要边讲边画出事物运动的过程。

3.7强化技能的训练策略

“强化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采用各种肯定,鼓励或纠正错误的方式,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正确反应,使教育信息刺激与所期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保持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方式” [6]。

强化技能的方式有语言强化、动作强化、标志强化和活动强化。强化技能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联系性,既可用于教师的讲解过程,也可应用于学生讨论、阅读和作业练习当中。特别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运用强化技能来实现更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强化技能,善于在课堂中运用板书、语音语调、身体动作和布置作业是强化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8结束技能的训练策略

结束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结束让学生回忆、整理、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体系,是学生知识进一步同化和网络化的过程。结束的技能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时,为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

结束技能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教师强调这一节课的重点和知识点,教师是通过结束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延伸扩展学生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了解教与学提高教学技能。

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束的类型有归纳总结、区别对比、竞赛活动、练习巩固和悬念存疑。这几种结束方式要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而定也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综合地运用起来。

3.9演示技能的训练策略

“演示技能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信息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实物、标本、挂图、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进行实际表演、示范操作,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6]。

演示物要有足够的尺寸、演示物应放在一定的高度上、演示物要有适宜的亮度、对演示物的指示要确切、操作要规范,具有示范性、复杂的实验应利用图解帮助学生观察、语言讲解要与演示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3]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荣静娴.微格教学与微格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5]刘恭祥.地理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59.

[6]胡良明.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4.

[7]胡良明.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2.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案 篇4

项目3 车内外圆锥面

课题:车内外圆锥面

教学目的:

1、掌握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计算

2、掌握车内外圆锥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车内外圆锥面的方法 教学课时:8课时 授课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任务3.1车外圆锥面

一、圆锥的基础知识

(一)、术语及定义 1.圆锥表面

与轴线成一定角度,且一端相交于轴线的一条直线段(母线),围绕轴线旋转形成的表面。2.圆锥

由圆锥表面与一定尺寸所限定的几何体。3.圆锥的基本参数(1)圆锥角a(2)大端直径D(3)小端直径d 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4)圆锥长度L(5)锥度C C=D-d/L

二、圆锥的各部分尺寸计算 1.圆锥半角a/2 tan(a/2)=D-d/2L 例:P58 2.锥度C C=D-d/L 例:P70

(二、)工具圆锥

一、莫氏圆锥0、1、2、3、4、5、6、从大到小

二、米制圆锥 4、6、80、100、120、160、200指大端直径C=1:

(三)、车圆锥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1. 转动小滑板法 2. 偏移尾座法 3. 仿形法(靠模法)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4. 宽刃刀车削法 5. 铰内圆锥法

一、转动小滑板法

二、偏移尾座法

三、仿形法(靠模法)

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四)、圆锥的检验

一、角度和锥度的检验 1.用万能角度尺

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2.用角度样板 3.用圆锥量规

圆锥的大、小端直径可用圆锥界限量规来测量。作业:P85 1T 2T 3T 4T 5T

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项目4 成形面的加工和表面装饰

课题:成形面的加工和表面装饰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成形面的车削方法

2、正确进行抛光、研磨

3、掌握滚花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成形面的车削方法

2、正确进行抛光、研磨

3、掌握滚花的技能

教学课时 :6课时

授课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4、1 车成形面的方法

一、双手控制法

数量少或单件时,可采用。(小滑板+中滑板或中滑板+大拖板)单球手柄L=1/2(D+D²-d²)

二、成形法

用成形刀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1.成形刀的种类 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1)普通成形刀 与普通车刀相似,可用手磨,精度低(2)棱形成形刀 由刀头和刀杆组成,精度高(3)圆形成形刀 圆轮形开一缺口

三、仿形法

刀具按照仿形装置进给对工件加工的方法,比较先进。

1. 尾座靠模仿形 2. 靠板仿形

四、用专用工具车成形面

方法较多,在此只介绍用蜗轮蜗杆实现的车刀回旋运动P75

4.2 研磨

一、研磨的方法和工具

研磨外圆时用铸铁套,研磨内孔时用研棒P75

二、研磨工具的材料 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1. 灰铸铁 较理想的材料,用于淬火钢 2. 软钢 很少用,小于M8的螺纹及小孔 3. 铸造铝合金 研磨铜料 4. 硬木材 研磨软金属

5. 轴承合金(巴氏合金)软金属的精研磨

三、研磨剂

1. 磨料

(1)金刚石粉末(C)(2)碳化硼(B4C)(3)氧化铬(Cr2O3)(4)碳化硅(SiC)(5)氧化铝(Al2O3)2. 研磨液

磨料不能单独用于研磨,须配合研磨液和辅助材料。常用的研磨液有10号机油,煤油和锭子油。作用:(1)使微粉能均匀分布在研具表面(2)冷却和润滑作用 3. 辅助材料

是一种粘度较大和氧化作用较强的混合脂。常用的有硬脂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16级机械专业 酸、油酸、脂肪酸和工业甘油。作用:

使工件表面形成氧化薄膜,加速研磨过程。4、3 滚花

1、花纹的种类

直花纹 斜花纹 网花纹三种

2、滚花刀

单轮 双轮 六轮三种

3、滚花方法

4、滚花的质量分析及注意事项

课堂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总结 篇5

周梅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学期的教学技能训练也即将接近尾声了。通过了教学技能概述,数学课堂技能(导入,结束,语言,讲解,强讲解,之后学习的说课训练,多媒体进行教学,评课更好的讲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时间中,让我了解到如何做一名老师,体会了做一名老师应该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教态,语言,如何写教案,学案,说课稿,如何制作多媒体等一系列知识,一个学期的教学技能训练不仅将我们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教学技能水平在各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技能训练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训练,要做到一个完美老师所付出的辛苦是同学们所看不到的,我也通过这个训练在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作为一名教师讲课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基于下学期我们要实习,所以我们在小组内也进行了试讲,由学生相互提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老师在此期间也给我们授课的各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经过几次试讲,我认识到了良好的教态和课前充分备课的重要作用,老师能否发挥自如,能否和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互动,都有赖于这些方面的知识。首先是备课:备好一堂课是不容易的,也是我们要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它包括备课本、备教案、备学生、和备信息。这几点不是完全分开的,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穿插,这几点都要面面俱到才能算是做好了备课工作。首先要熟悉课本,不管采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课本,备课必须以课本为核心。我们要把课本每一节的内容的要点归纳出来,还要清楚知道这一节的内如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做好记录,然后再根据课本的内容备教案。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书本中的探究活动和技能训练与练习,分析这些活动在这一节课会有什么作用,它们与其他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弄清楚这些活动是不是对知识点有引导、巩固或者加深作用,并作好分析的记录,要做到心中有数。

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要做到时时了解和搜集信息,做到生活中时时备课,而不仅限于备教案的过程当中,只有时时备信息,才能信手拈来,随时有备而来,随时更新教学。

其次是上课,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技能让我们把一节课上的更完美,更生动,通过训练,虽然说我没有做到那么好,但至少我知道了上课应该怎样导入,怎样提问,怎样去鼓励学生,怎样评课,怎样说课,怎样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说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要想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我们就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把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多举生活中的例子等。先将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一下,并携接好今天的内容。偶尔在课堂中提个小问题,来启发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上气氛变得活跃。另外,我们要注意板书的作用。写上本节课标题,并将各个知识的重点内容写在主板书上,方便学生记笔记和整理;副板书写一些非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还有,每节课要配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目,这些题目要落实到知识点上,使学生能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巩固加深,系统记忆。或者在最后强调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强化记忆。能够把自己既有的知识轻松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又乐于接受,这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传授一种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所以课堂的授课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一个老师的教学成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只为了讲而讲,应该更注重学的结果,应以学生为中心。

真实的感受,切实的体会,我找出了自己平时很少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只有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做好一切,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成长的。

最后,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要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可眼花缭乱,要学蜜蜂,采撷百花精华,自酿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我们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要想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知识丰富,二要有胆量,优秀教师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除了会教书,还要会育人。要让学生感到上你的课是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和你在一起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拖累。通过训练,我知道暂时我们还不能做好,不过只要认认真真地思考,去发现,去和同学们沟通,我相信我可以的。

09级数本

(一)班

周梅

实施项目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篇6

关键词:项目,模块,学生为主体,技能训练,兴趣

目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客务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教学仍沿用了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 使得专业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远远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关心或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突出能力培养”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以适应现代职业教学的需要。

我校的《客务服务与管理》课程设置, 在教学模式上, 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烙印仍然很深, 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 理论多、实践少, 不利于对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 不利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为了适应职教教改的需要,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 在《客务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中, 我以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切入点, 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 对纯理论知识进行删繁就简, 紧扣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这条主线, 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重新认识了自我。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化整为零, 自己设计项目

我们知道, 职业教育, 从根本上讲就是就业教育, 是直接为就业教育服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直接为企业第一线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职校学生经过在校的学习后, 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缺乏的情况。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讲理论, 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 继而产生消极悲观的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真分析了教材和大纲, 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把《客务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分成四大项目, 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 穿插进行模拟练习, 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考核, 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这四大项目分别是:

项目一:前厅部对客服务 (迎送客人、客房预订、门童服务、入住登记、行李服务、引领客人进入客房、处理客人投诉、问讯服务等)

项目二:客房部对客服务 (服务员如何进入客房的操作、客房介绍、斟茶继茶、洗衣服务等)

项目三:三分钟西式铺床 (第一单甩单包角、第二单甩单与毛毯的包角、装枕头、铺床罩等)

项目四:客房清洁 (说出客房清洁的顺序、茶杯的清洁、房务工作车物品的摆放、客房内物品的摆放、卫生间物品的摆放、卧室的清洁、卫生间的清洁)

这四个大项目中, 每个项目又含有若干个模块, 其中括号内的为模块。在具体教学中, 要先让学生逐一消化各个模块, 最终掌握大项目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些项目中, 既有针对将来直接踏上社会工作的学生设置的项目, 如项目一和二;也有针对客房初级工资格考试和进行对口高考的技能考核的项目, 如项目三和四。

二、激发兴趣, 强化技能训练

职业教学的改革, 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 实现教学过程的行动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 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 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导师和顾问。借鉴“行为导向”模式, 为学习者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 而项目教学就是体现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的一种很好的模式。在具体的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我依据学生认知规律, 在教学上作如下安排:直觉兴趣 (对技能操作本身感兴趣, 主要是观看VCD片中规范、高质量的技能操作, 同时由教师在一旁讲解或由老师亲自来进行示范) →操作兴趣 (让学生自己模拟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量化考核、体验成功 (通过一定方式的考核, 评价学生,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进一步促进理论的学习) 。现在以笔者的项目化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1. 直觉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 学习动机与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现、思辨、解决过程中,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前厅部分的对客服务操作项目是前厅篇中唯一的一个操作大项目。该部分理论非常繁琐, 细节要求多。俗话说, 讲千遍不如做一遍, 所以, 我设计了这一个前厅部的对客服务项目。通过理论的讲解和分段观看VCD片 (迎送客人、客房预订、门童服务、入住登记、行李服务、引领客人进入客房、处理客人投诉、问讯服务等) 中规范、高质量的技能操作,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给大家布置任务, 要求请学生来模拟表演。此言一出, 学生都跃跃欲试, 兴趣十足, 并且产生了“与我有关、一定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操作兴趣

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 就落实学生分组去准备。比如, 客房的预订的这一操作项目, 安排每两人一组, 可以是准备电话预订的, 也可以是准备上门预订的, 甚至可以是用英语对话的。在学生准备之前, 老师给予一定的要求:注意礼貌礼节、正确的程序、规范的动作等等。然后, 在上课前, 预先请几组学生来模拟表演, 并用家用DV机拍摄记录下来。比如, 可设计这样的一些错误细节:用右手拿电话机、未等客人讲完话就挂机等等。在上课时, 播放该DV片, 让学生来找误纠错, 同时建立了实践操作的正确概念, 这样就会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而且, 运用DV机拍摄录像, 既可以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寻找错误之处, 方便教学之需, 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看事容易做事难, 良好的基本功是建立在平时练习的基础上的。

3. 量化考核

在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程序的概念之后, 如不加以练习, 一切就如过眼云烟。一个基本技能, 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掌握, 必须分节分步, 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练习。练习首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简后繁,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克服缺点, 以求得稳步提高。如果学生能及时掌握自己练习的结果, 可以随时发现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 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巩固, 错误的动作得到纠正;并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改进练习方式方法, 提高练习效率。所以, 为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技能的操作练习, 我采用技能抽测、及时反馈的形式来督促和检验大家的学习情况, 即每一个模块练习下来之后, 就要随机进行抽测并进行量化打分。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练习的结果, 掌握练习的要领, 鼓舞学生提高练习的信心, 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技能的形成。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这样的技能操作, 一是学生脱离了枯燥的理论教学做任何技能操作都很感兴趣, 二是这样的技能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 所以学生练习得都很起劲。若老师给予的分数比较高, 就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通过这种方式教学,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很轻松、愉快。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已没有了原来的好生、差生之分, 课堂上都能积极表演, 有问题及时提出, 有成绩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让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经过试点教学,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实习单位的肯定。

综上所述, 项目教学能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贯穿起来, 克服过去学生对纯理论的厌学心理;有利于学生学活专业知识, 提高操作水平, 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操作失误中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而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失误中吸取教训, 获取经验。

参考文献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工具 篇7

关键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视频案例

视频案例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训练工具,其“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能让教师在观看的同时受到启发。

一、教学技能训练的特殊性

(一)教学技能训练是教师长期自我反思的实践过程

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自我反思的实践过程。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其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得以培养,并且通过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并不囿于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改进,重在分析实践背后的理论问题。其训练过程是基于教学实践,由实践需要探求相应理论,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技能训练要求能够随时应对课堂情境的复杂性

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有别于一般技能训练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所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即课堂情境的复杂性。课堂是由情境构成的一个序列,既有教师教的情境,又有学生学的情境,还有师生互动的情境,应该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教学也不再是一个经过严格设计的由不同技能与技巧组合而成的程序化过程,而是一个依据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并做出相应修正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教学技能,更要掌握调控过程的技能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技能,如倾听技能、指导小组讨论技能、合作学习技能等。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都将可能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教学技能训练就是要使教师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抓住“意外”和处理“意外”,进而呈现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兼顾各个层次教师的需求

虽然说教学技能训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而言,就不能用统一规格训练,而要分层研究,根据各个层次教师的特点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能快且容易,但他们教学经验少,在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时,容易流于浅层次的模仿,并不能把这些技能内化,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在教学技能训练时需要注意的。

二、视频案例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大多是通过现场观摩、录像带分析和(文本)案例研究等方式展开的,而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不足:现场观摩难以抓住课堂上的细节,容易受观察者本身水平和经验的制约;录像带分析则不易把握研究训练的焦点,难以解释录像带上一些细节的深层因素;(文本)案例的真实性常常受到怀疑,不能“感受”课堂训练的实际气氛。于是,视频案例便应运而生。

(一)视频案例的优势

视频案例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工具。根据视频案例的基本特征,可知视频案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有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

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想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得到提高,那么,其训练的环境就必须是真实的,提供的案例也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否则教师难以产生共鸣,从而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视频案例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捕获课堂的大量细节,真实再现当时情境,并且具有反复观看定格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寻求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反思。

2.有利于“默会知识”的学习

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多的是需要具备灵活的教学智慧和自我调控技能,这些技能通常表现在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上,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而变化,因此具有内隐性,是属于教师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情境性和个体性。它是不可言传的,是嵌入具体的实际情境中的,并且这类知识难以用格式化的明确知识呈现出来。视频案例通过视频回放和定格把默会知识与其背景一起呈现出来,教师本人也可以借助当时情境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案例视频通过“专家访谈”“同行点评”“学生反馈”等形式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发不同观点的碰撞。

3.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真知灼见与自身的实践融为一体,继而形成能适应教学变化的个性化操作体系。而视频案例的真实可信性为发展教师教学技能提供了机会,因为它将教学行为与反思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使教学理论很好地嵌入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过程模型

鲍建生教授等人编著的《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一书系统介绍了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这里就借鉴鲍建生教授的观点阐述一下视频案例的结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大致由五部分组成:案例片段、案例问题、案例评价、案例讨论作业单和案例教学视频库。案例片段包括背景介绍、课堂片段和课后反思;案例问题则是从学科知识、教学法、认知水平等方面提炼;案例评价多是专家访谈、同行点评和学生反馈等;案例讨论作业单要提前设计好,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案例的说明和注意事项,并提出建议谈论的问题;案例教学视频库则是与本案例主题相关的网站、理论、研究和课件。

借鉴已有研究,结合实践,笔者构建了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要想使视频案例对教学技能的提高达到最大功效,首先就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如果熟悉案例的课题内容和查阅相关知识,就有助于对视频中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对案例讨论作业单的关注,也有助于后面的案例讨论。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此训练模型的中心环节,后面的交流讨论、反思评价和实战演练都是围绕课堂观察展开的。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就已经了解了案例聚焦点并获取了观察任务,使随后的案例讨论也相对比较集中。

第三阶段:交流讨论。教师围绕真实的事件和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唤起个人的实践经验或者寻找理论的支持,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对策。教师通过对视频中的案例讨论,交流想法,一方面可以加深教师对视频案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四阶段:反思评价。反思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上升阶段,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可以比较当前的案例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或者是根据案例讨论中产生的多种观点去反思自己的经验。同时专家、同行对视频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及其他资源进行评价。

第五阶段:实践演练。该阶段是帮助教师将其习得的教学技能内化的阶段。教师在视频案例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并制作成视频案例,以供大家分析讨论,分析自身技能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改进教学。

视频案例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受到欢迎,其优势不言而喻,将成为我国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案例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互相学习,在学校里形成教研共同体。然而,我国目前视频案例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可供教师利用的优秀视频案例还比较缺乏,现有的视频案例资源也并非都能满足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因此,在积极创建视频案例资源库的同时,也要保障资源的质量,最终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超平.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教学技能的自我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

[2]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荀渊.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8).

上一篇:八滩镇宋尖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铁路运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