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本剧表演

2024-06-04

小学生课本剧表演(共10篇)

小学生课本剧表演 篇1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伴随着成熟的秋的气息,我们聚到这里。我们五十七中学自从开展国学教育以来,同学们都热情参与,收获颇多。为了使同学们从传统经典中吸取更多的精神财富;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化生活,培养大家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同时也为于洪区国学课本剧大赛选拔优秀表演团体和个人。今天,我校特地在此举办:沈阳市第五十七中学国学课本剧选拔大赛。

在此,对各位领导、评委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各位参赛选手的参与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请王主任提出比赛要求,并介绍今天的各位评委!

那么下面我宣布:表演正式开始!

请大家掌声欢迎一号班级表演。

谢谢各位同学的表演。

请大家掌声欢迎二号班级表演。

…….

今天的表演到此全部结束了,可以看得出每个班级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虽然大家的表演还不够专业,但却非常投入、忘我。通过本次课本剧比赛,我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本次大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欣赏水平,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又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有请我校_____校长书记做总结讲话。

谢谢_____校长书记的讲话。

最后,我宣布沈阳市第五十七中学国学课本剧选拔大赛到此结束,评委老师请留下,核实最后成绩,比赛结果将在会后通知到班级各班同学请有秩序下楼。

小学生课本剧表演 篇2

“Going home”这篇文章选自于《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十单元, 是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Pete Hamill的作品。“Going home”曾在十多年前被拍摄成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绢》, 轰动一时, 感动了许许多多人。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 围绕着在从纽约开往佛罗里达的汽车上一群青年人遇到一位举止怪异男子的故事, 分两条线索交互进行:一是这位男子沉默寡言, 衣着不整引起这群年轻人的种种猜测;二是随着他和女孩子的交谈, 他非同寻常的经历和目前的处境逐渐展露。文章在平淡的叙述中不断引发读者的悬念, 在没有卿卿我我之中细腻地表现爱情的忠贞。最后的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恐怕是作者刻意追求的效果, 也正是这篇小说最吸引广大师生的地方。

这堂课是第三课时, 即复习操练课。在前两堂课我们已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基本的疏通, 分析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以及文章的结构。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背景及内容已有了基本的了解。由于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感性, 所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为本堂课的情境表演做好了准备。

英语课堂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 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模式的如下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 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因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是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情境及语言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向性,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终达到交际功能。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 我们尝试性地开展了这次“Going home”课堂表演活动, 首先由教师具体分析剧本结构, 解剖剧中人物, 然后由学生排演剧本, 以期达到改进课本剧教学的目的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Going home”课堂表演的组织

在分析完“Going home”这篇文章后, 将全班56人分成6个小组, 以9人为一组 (有两组是10个人) 分别扮演3个男孩和3个女孩以及Vingo, 其他两人积极参与剧本的编写及负责道具, 表演顺序由抽签决定。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 准确把握剧中人物身份、性格进行表演, 切忌背诵课文; (2) 恰当使用布景和道具; (3) 邀请5位英语教师做评委, 评出两个优胜组。

隔一天的英语课上按顺序在教室前部表演, 共费时90分钟, 并评出两个优胜组。

三、从表演实录分析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6个小组的相继表演, 各具特色, 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激情和创新精神。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有限, 再加上对该剧的时代背景与外国人的生活习惯缺乏深入的了解, 尚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1) Vingo喝咖啡这个场景。准确地说Vingo喝的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 喝咖啡不能像喝闷酒那样一饮而尽, 应该是慢慢地品那种苦涩的味道。

(2) 最后一个场景中Vingo和他的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 这不符合西方人的习惯。这种场合可以拥抱, 但可能由于男女学生间有隔阂, 故把拥抱改成了握手。

(3) Vingo掏出全家福照片这个场景, 有的组表演时, 主人公Vingo显得很羞涩、腼腆, 这不符合西方人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西方人向别人介绍家人或朋友时, 一般都是略带喜悦和自豪的, 以示他们的友善与真诚。

(4) 舞台语言与表演动作需要夸张, 可是有的学生放不开, 声音很小, 表演的动作不到位。另外学生普遍对场景变换、舞台表演很陌生, 所以有时进场、退场比较凌乱。因此, 今后如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值得研究。实践表明, 课本剧表演是教学中的好方法。在表演过程中, 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 教师画龙点睛, 学生举一反三。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 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 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 促使教师去启发, 师生密切配合, 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课本剧教学要致力于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同时, 排演课本剧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学生通过排演剧本, 体会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感受不同时代的气息, 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 见情思意, 逐渐培养起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所以, 课本剧表演应该加以提倡。

参考文献

[1]郭志坚.外语教学中角色游戏[J].国外外语教学, 1990 (2) .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域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4.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小学生课本剧表演 篇3

关键词:课本剧 表演 小学 语文课堂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188-01

我国正在逐步实施教学方面的改革,目前,我国的教学方式的期望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精彩的课文,并且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通过课本剧表演来展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受课本情节,从作者角度进行感受,同时还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本文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课本剧表演的作用。

1 课本剧表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与掌握

如果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角色的思想和语言,便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的特点,以及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对文章措辞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把握。这相比语文老师单独对用词的巧妙性进行讲述,学生可以参与课本剧的组织与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相关知识,更加容易产生共鸣,达到的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本剧是语文课堂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得到较为充分地运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情节,每个同学都自由选择或者设定相应的角色。在这样的课程任务下,学生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对课文进行重复性阅读,背诵课文语言,并且同一小组的同学间会讨论具体的表演形式和表演细节等问题。因此,学生在表演中,对课文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学习与知识的掌握。

2 课本剧表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目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胆怯,不太敢于发言,缺乏自信心。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推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集体的情景剧表演中得到锻炼,提升其自信心。因为,学生课本剧表演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的展示,需要展示出自己形象、表演、语言等综合素质,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并且,很多情景剧都是在学生的小团队合作下进行的,需要团队进行讨论与合作。这样,课本剧表演便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上有很多可以设置成情景剧表演的内容,通过多次的课本剧表演,逐步对学生的进行能力提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本剧表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生正是求知欲比较旺盛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较为关键时期,而语言的掌握需要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夯实理论。小学教材中有很多较为生动的、优美、有趣的课文,适合作为课本剧表演的台本基础,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思想,熟练背诵课文内容,在表演中加深对语言运用的了解,深入理解语言的奥妙。这些,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在角色安排上,教师需要因人而异,有选择地锻炼学生的弱点,让学生得到综合提升。例如,教师需要注重为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设定一些较多语言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实现其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快乐的教学中得到了锻炼。因此,课本剧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 课本剧表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社会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社会需求人们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能力。小学时的学生,正处于各种思想不断形成的时期,想象力时比较丰富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组织进行课本剧表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给予其一定的发挥空间,允许其进行表演上的发挥与创新工作。具体来说,在课本剧展示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内容进行展示,学生能够自由的增加或删除一些对话或表演,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课本剧表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5 课本剧表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课本剧表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大原因是,学生能够脱离陈旧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娱乐游戏中进行课程的学习,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较为和谐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述教学的童话故事的时候,对课程的适度讲解是必须的,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想和语言的理解。但是,只是通过教师讲授知识往往是不足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师也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如果遇到较为适合剧本表演的课文,课本剧引入是比较适当的选择。教师选择课文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并在台词、演出服装、表演动作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生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学习钟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6 结语

综上所述,课本剧表演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得到充分的运用。因为,小学生正是处于具有充分创造性的时期,课本剧表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情景剧表演,适当地进行互动教学,教学方法上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妙媚.论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233.

[2]曹炳珍.浅谈课本剧表演对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作用[J].课外阅读:中下,2012(19):341-341.

表演课本剧 篇4

今天,我们表演了又好玩又好笑的课本剧—《智斗抢劫贼》。

开始表演了,演“明明爸爸”的一个同学,神气十足地走上讲台。为了让他像明明的爸爸,老师为他带上了两个假胡子,那样子真是可笑极了。

后上讲台的是两个“强盗”,两个强盗贼眉鼠眼的观察一下四周,好像真的在明明家似的。

强盗甲气势汹汹的对明明爸爸说:“我只要钱,不要命。”明明爸爸被强盗甲的声音吓得腿一软坐到了地上。“救命啊!救命啊!”强盗又对明明爸爸说:“不许喊,小心你的小命不保。”明明爸爸听了心惊胆战,从口袋里拿出了钱包,惊惶失措地给了强盗。强盗嫌钱少,遍问明明爸爸银行卡在哪里?明明爸爸一会说在这个抽屉里,又说在那个抽屉里,把强盗蒙得团团转。强盗找到了银行卡,又问暧昧爸爸密码是多少?明明爸爸一会说“234567”,一会说:“765432”。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警察”破门而入,而两个“强盗”鼠窜逃跑,但是还是被捉住了。

“劈劈啪啪„„”表演随着掌声结束了。但是警察怎么知道明明家有强盗?原来明明爸爸和明明的舅舅正在打电话,开门的时候电话没有挂上,所以明明的舅舅听到他们的对话,然后报了警。

课本剧表演作文 篇5

同学们把这次的演出看得特别重要,每个人都在精心准备。一到课间都各自找地方用心排练。

让人激动的时刻终于到了!两个主持人宣布“五年级二班课本剧表演现在开始!”同学们掌声雷动,期待地望着主席台。

首先上场的是第一组表演《晏子使楚》。他们的道具准备得实在太好啦:在纸杯中间横一根棍子,穿上绳子系在头上就是大臣的头饰;楚王的帽子老师说叫“冕”,是将硬纸板两头沾上长纸条做成的;好玩的是楚王身后宫女手中的扇子,他们居然想到用扫把代替……当然,他们的表演也十分精彩,把大家熟悉的内容表现得活灵活现。

第二个节目也很不错,演的是《半截蜡烛》。演柏诺德夫人的是周文婷,她把一条丝巾包在头上,很是像模像样。突然“嘭嘭嘭嘭”一阵敲门声,几个气势汹汹的“德国兵”闯了进来……

轮到我喜欢的相声表演了,这是余廷浩和何渝川模仿电视节目进行的表演。他们说:“掌声不叫掌声,应该叫天雷,观众不叫观众,应该叫诸仙,诸位大仙的简称!”听了他们的相声,真的是四海八荒都笑了。

课本剧表演作文 篇6

开始表演了,演“明明爸爸”的一个同学,神气十足地走上讲台。为了让他像明明的爸爸,老师为他带上了两个假胡子,那样子真是可笑极了。

后上讲台的是两个“强盗”,两个强盗贼眉鼠眼的观察一下四周,好像真的在明明家似的。

强盗甲气势汹汹的对明明爸爸说:“我只要钱,不要命。”明明爸爸被强盗甲的声音吓得腿一软坐到了地上。“救命啊!救命啊!”强盗又对明明爸爸说:“不许喊,小心你的小命不保。”明明爸爸听了心惊胆战,从口袋里拿出了钱包,惊惶失措地给了强盗。强盗嫌钱少,遍问明明爸爸银行卡在哪里?明明爸爸一会说在这个抽屉里,又说在那个抽屉里,把强盗蒙得团团转。强盗找到了银行卡,又问暧昧爸爸密码是多少?明明爸爸一会说“234567”,一会说:“765432”。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警察”破门而入,而两个“强盗”鼠窜逃跑,但是还是被捉住了。

小学生课本剧表演 篇7

一、政治课本剧表演的教学实践缘起

所谓“政治课本剧表演”就是采用话剧、小品等各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的主题,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活动。“政治课本剧表演”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丰富多彩,改变了只有教师一人简单说教的乏味,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面貌为之改观。

经过十年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校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政治课本剧表演实践活动。每一届初二学生在初二上学期结束思想品德课的新授课后,都会开展一场以初二上学期教材内容为依据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表演展示活动。之所以选择以初二上学期教材内容为课本剧表演的创作依据,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初二年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过渡时期,也是学生逆反心理集中爆发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具有了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自我意识高涨,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具有两极性,易冲动。面对这群正处特殊阶段的初中学生,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无法解决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与情感冲突,而让学生自己自导自演课本剧,则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诉求与心声的有效途径。

2. 教材内容编写的特殊性。初二上学期教材的主题是人际交往。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与父母的交往;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与老师同学的交往;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交往与网络交往;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掌握交往的艺术。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正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父母老师越是不让做的事,他越是要做;越是要他做的事,他偏不做。对正面教育听不进,对反面的诱惑则很感兴趣。对父母老师的批评教育,同学的热忱帮助,都从反面意义上去理解,认为别人都是虚情假意,都是“伪善”,用对抗情绪对待一切,表现出种种“故意作梗”的行为,似乎就是要别人“奈何不得他”。“政治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的人群,学生在演绎不同立场人群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有效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

二、政治课本剧表演的实际操作流程

不同于有些老师在45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某一小段的情景剧,我校的政治课本剧表演活动是以学生集体集中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的汇报演出为主要形式。给学生一个政治课本剧的表演舞台,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更有利于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感悟升华。在汇报演出之前一般要完成以下环节。

1. 确定政治课本剧表演的主题

每一届政治课本剧表演的主题都围绕着“交往”来设计,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十年来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以“在阳光下成长”“责任·交往·成长”“在和谐交往中成长”“在文明交往中成长”“在和谐氛围下成长”等主题的课本剧表演。学生的课本剧剧本则根据每一届的主题更深层次地进行设计创作。

2. 明确课本剧创作的具体要求

政治课本剧表演不是简单地下载某个剧本即可进行表演,而是需要学生根据初二上学期课本内容的十个主题进行设计创作。它们分别是:与父母的交往、与同学的交往、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与老师的交往、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往、网络交往、讲礼貌懂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他人、诚信做人。

在政治课本剧表演筹备初期,教师组织各班进行抽签选取本班的小课题。各班根据小课题,由政治科代表组织有特长的相关同学进行编写,可以根据相应的课题内容和剧本内容,设计属于本班特色的剧本名称。以2013年“在阳光下成长”课本剧表演为例:《世界大看台》介绍的是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口讲风波》想要表达的是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3. 加强班级内部的分工合作,发挥团队精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政治课本剧表演的正式演出,每个班级在台上只有10分钟的时间。要以10分钟的时间呈现学生想要表达的交往故事,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精力。虽然不需要花费“十年”功夫,但也需要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卯足了劲,全力以赴,还需要他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

第一,导演、编剧、演员之间的协调合作。编剧创作好剧本后,负责导演的同学要与演员沟通好进行试演。在试演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时及时修改剧本台词。

第二,安排同学进行服装、道具的准备。不同的情节故事,有不同的人物塑造,不同的人物需要穿着符合表演身份的服装。对于服装的准备、造型的设计,需要相应的同学与演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并做准备。

第三,课件制作与背景音乐的配合。为了让政治课本剧的表演更容易让观众们看懂,更容易让大家进入角色理解,每个班级的课本剧表演都会设计课件。表演课件往往由几张简单的图片构成。第一张体现自己班级剧本的名称,表演同学的名单以及各自饰演的角色,让观众对接下来的表演能够一一对应。剩下来的幻灯片往往就起着承上启下的场景提示作用,例如表现师生交往场景的“办公室”“教室”等。

一场精彩的表演,离不开编剧独具匠心的剧本设计,离不开导演的精心指导、演员的精湛演出,离不开服装道具的烘托渲染,离不开表演课件的辅助添彩。可以说,政治课件剧表演,让班级的每颗“螺丝钉”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光彩和价值。

三、政治课本剧表演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贡献

1. 转变学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45分钟的思想品德传统课堂和政治课本剧表演活动哪一个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答案很显然。许多学生表示原来思想品德学科也可以这么好玩。在边玩边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政治课本剧表演不同于传统课堂,学生是完全的主角。他们是导演、是编剧、是演员、是观众。他们通过小品等方式演绎他们心中对教材知识的了解。这样的活动形式让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调动,让他们的情感得到迸发。在自我觉醒、自我感悟、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润物细无声地发生改变。例如,有个班级临时换了个班主任,新来的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诸多措施引发学生的不满。学生以风趣诙谐的方式演绎他们与新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们读懂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班主任也通过学生的表演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老师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包容支持新老师,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转变了师生交往的态度,德育目标成功实现。

2. 学生在政治课本剧表演的实施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政治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做到自编、自导、自演,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开拓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大胆尝试,勇于挑战,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每一个政治课本剧表演的呈现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以班级为单位的课本剧表演,不同学生扮演着导演、演员、场务、观众等角色,这些角色之间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共同完成任务,所以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得到发挥,团队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政治课本剧表演要求以教材知识为依托设计编写剧本,学生要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需要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一个好的政治课本剧要接地气,要有时政性、时效性,例如学生设计的有关网络交往的《网购风波之切糕》这一课本剧中间就很好地结合了当时社会的热点。这样的创作表演,学生的结合实际的能力、时政素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

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政治课本剧表演,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教育、体验、反思,更容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认同交往的不同原则。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沟通交流配合,理顺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得以缓解,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3. 政治课本剧表演缓解价值冲突,提供教育契机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迅速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前人和书本上的结论,喜欢怀疑、探索和独立思考。特别是思想品德课堂上的某些理论观点,有时候会遭到他们的奚落与嘲笑。所接受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让学生的价值冲突越来越严重,从而让学生开始质疑学校教育,质疑老师。

在政治课本剧表演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编写剧本,于是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冲突被搬上了舞台。2013年学生的课本剧中《花开应有时》表现的是早恋问题;《师生日记》讲述的是师生的矛盾冲突;《我的淑女范》表达的是母女两代对美和个性的观点碰撞。在这样的冲突中,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得到呈现,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再结合教材知识点的引导与教师的价值引导,教育的契机得以形成,无形中冲突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学生在选择创作剧本的过程,实际上就已经在进行一场价值选择和判断,最终呈现在舞台的表演多多少少能体现他们的价值观念。这样的表达方式,为教师理解学生内心世界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也让教师能够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时代中学)

课本剧改编表演总结 篇8

一、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

(一)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

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等。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二)编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1)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

(2)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

二、谈谈语文活动教学的实操步骤。

1、激趣 教师介绍前人编演课本剧的成功经验和收获的喜悦,让学生产生过一把瘾的强烈的渴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铺下思想和情感基础。

2、分组 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给合成若干小组,推举出负责人,人人动手改编课文。由于是自由组合,大家都不想落后,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3、选择 选择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过程,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选择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戏剧的特质,选择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课文,而这正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4、阅读 我们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为剧本,如果课文是剧本,就要有自己创作的成分。要改编、创作课本剧,阅读时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如了解幕、场、人物说明、舞台说明等,体会“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动作化的戏剧语言。阅读的时候要了解背景,熟悉内容,理解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等。

5、改编 学生在编写课本剧时,往往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沿句,冗长啰嗦。应让学生明确:改编时可适当增删。因为演出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内,所以枝节应该大刀阔斧地砍掉,保留和创作一些能强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动作的内容。当然,无论是人物对话、舞台说明还是矛盾冲突的设计,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

6、排练 戏剧的排练,安排三周时间。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尽量正规化。为了贯彻编剧的改编、创作意图,编剧顺理成章地当上导演。导演根据剧情和人物气质特点在选择合适的演员。为了排练能顺利、落实,还安排了:音响师,负责剪接背景音乐配合剧情;化妆师,负责为演员化妆,使其形似;道具师,负责服装、布景、人物道具等的制作或租借;剧务,负责前前后后打点一切。各人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为的是最后把自己组的心血结晶搬上舞台。

7、汇演 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天,经过抽签决定演出次序后,各组倾注了全部的热情,把最精彩的演出带给了观众,使汇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次13、14班的舞台对垒,一次是永登一中艺体节上的《茶馆》的表演。

8、评价 应该把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让其成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实际过程的认识及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对课本剧编演的评价包括三部分:一是评委评价。我们对学生在“剧本改编”“表演语言”“形体动作”“服装布景”等方面分别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最佳表演奖、最佳舞台效果奖。二是学生评价。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语文活动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教师在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充当的是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锻炼了才干。具体表现在:

1、促学习热情。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不需要往常的“威迫”“利诱”,不需要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充分表现了“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2、促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这次编演课本剧,首先是班内各小组最佳剧本改编之争,随后就是各班剧目之间的比拼,充分体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健康精神。

3、促戏剧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戏剧教学,取得了单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巨大成效。在整个编演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了戏剧常识,理解了戏剧特点,掌握了戏剧规律,在戏剧方面的基础知识丰富而扎实。

4、练创造能力。“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鉴赏是一种创造,改编课本剧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创造成果在会聚、交流、深化。活动教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育创造种子的佳壤。

5、练协作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包括学会合作,与人协作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课本剧编演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演出都不会成功。

6、练运筹能力。排练汇演的时间虽然有三周,但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不能及时理出个轻重缓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排出一个精彩成功的课本剧,是非常困难的事。

课本剧的编演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和锻炼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一、什么是课本剧

课本剧是学校师生共同编写、排练的以所学课文、学校生活为素材,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模拟,展示升华课文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反映学校生活、学习的一种话剧表演形式。它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提高他们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感悟掌握课文内容的自主想象创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在推进语文课改,推行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课本剧表演正独领风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为什么要编演课本剧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培养情趣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能极大调动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过去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点滴不漏、照本宣科,学生则听的昏昏欲睡。而现在要学生自己把课文编成剧本并且自己当演员,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演什么角色合适?人物性格有何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都愿意主动思考、编排,并一遍遍地认真阅读课文,互相交流,另外,编演课本剧不知道戏剧常识不行,同学们课下主动学习并认真阅读那些剧本,然后自己揣摩人物、改编课文,学习过程变得主动、积极。

2、内容新,能培养学生学语基的兴趣。

编演过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剧本不是课文,不再有大量的叙述性语言,除了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外,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改写剧本时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语音要准确,对话就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为了演好某个角色,演员对其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反复推敲、试演,在这个过程中,其语文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编演《羚羊木雕》,人物语言都很有个性,奶奶虽只一句话,但若没有认真揣摩、分析,其两难境地是很难表现得那样传神的。

3、思维新,能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改编后进入表演,他们又会根据实际,结合当代学生的一些特点不断调整、充实,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使得形象更为丰满。如《羚羊木雕》结尾,当“我”和“万芳”和好时,如用《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音乐来烘托等,就是一种创造性,将会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

4.表现新,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

戏剧是一门文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编演课本剧就是用戏剧语言辅以动作等来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反映生活的。这就需要学生将戏中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去把握其性格并注意对话语言的表达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是如此。如在《白毛女》(新编)中,饰演黄世仁的学生出场时,由两个“丫鬟”搀扶着,吭吭哈哈、慢踱鸭步,在坐到椅子上时,先撩起长袍,又跷起独特的二郎腿,斜倚在那儿,尖声喊道:“拿烟袋来。”于是一杆特制的长长的大烟袋已送到嘴边。“一撩一喊一道具”已活脱出黄世仁出奇奸诈、为富不仁的性格特点,而学生能够这样做就说明他们已具备了迁移知识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具备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5、感受深,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原来上语文课,分析人物总是让学生想象、联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编演课本剧后,学生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体验他说的每一句话,就更直接、更感性地理解了人物,不知不觉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精神所感染。如演完《羚羊木雕》,同学们更懂得彼此间友情的珍贵等等。这样,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培养了其美好情操。

三、课本剧的选材

1、课文内容

2、学校生活

四、怎样编写课本剧 一)、安排好课本剧的结构

创作课本剧要吃透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根据课文故事情节,1、据人物的出场顺序,创造性地设计好人物的对白、动作、表情。(后两者可在“对白”的前面或后面用提示语注明。)

2、剧本开头要写明剧中的人物(给剧中人物起好一个简洁的代名称)

3、安排好场景(布景、道具的设计制作及其摆放位置)

4、依据课文内容情节的发生顺序,创造性地让一个个人物出场表演。人物对白不要机械套用课文原话,要在不改变课文原意的前提下,创编更生动、幽默,更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对白,剧本的尾声一定要达到创作的最高潮,以利于揭示升华表演主题,收到应有的体验教育效果。

5、剧本的尾部要注明“该剧据第*册中学《语文》同名课文改编”字样和创作组、导演组成员和扮演剧中人物的队员名单。

二、明确编演步骤及要求

课本剧的编演,要有一定步骤,编演程序分为选、读、编、演(包括排练、演出)、评五个步骤,其中每步相应地有具体要求。

要选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记叙性课文,如《摆渡》、《花的话》、《皇帝的新装》等。所选课文不一定要很长(如选《蚊子和狮子》),长课文也不一定要全演,可选其中一个层次(如《古代英雄的石像》)。无论长短,所选课文要求情节性要强,人物性格要鲜明。这一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决定,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

要改编课文,就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研读课文、推敲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使其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更好地体会揣摩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因为人物的性格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此步骤可发动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也可多多提供,师生间、生与生间要互相沟通,多多交流。

做这一步,要让学生明白:1.改编课本时,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可适当增删,还可做变动。但无论增删或变动,都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为主题服务,又要适合舞台演出。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包括排练和演出。排练时,要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分为多个小组,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各小组也可根据实际,对剧本稍作修改。演出时注意两点: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如

《摆渡》船可虚拟;《七根火柴》中熊熊燃烧的篝火,则可用几块泡沫裁成火苗的形状,再涂上红、黄广告色,绘成火的样子即可。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

总之,笔者认为,初中学生编演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是符合“大语文”教学观要求的,希望更多同仁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促进课本剧的发展。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语文课本 课程类型:课本剧改编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

7、8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课本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要求。

2、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表演能力。

二、课程内容

《学习编演课本剧》《威尼斯商人》《皇帝的新装》《石壕吏》《散步》 《羚羊木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师生交流,了解学生在自编自演中存在的困惑

2、教师设计,学生主持。本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生观看课本剧表演。

4、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展示课本剧成果

四、课程评价

评价形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导入。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 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杨修之死》

7.结束语。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教学反思:

1.戏剧作品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戏剧作品欣赏,诚如课标中所说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不能把戏剧作品简单处理成戏剧知识的例子,把作品教学处理成基本常识的教学;而应该在欣赏之中渗透有关戏剧知识。

2.塑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依靠合适的教学材料,更要依靠合理的教学设计,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后者极大地能够发挥前者的教学价值。要大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上寻求突破,“梦想剧场”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它立足于教学材料本身的特性。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羚羊木雕》课本剧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导入。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 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小组合作表演《羚羊木雕》。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一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围绕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写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讲述的是“我”把父母从非洲带回的贵重工艺品--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硬逼“我”要回来,“我”出于无奈,只得要回了木雕,并对自己的反悔感到很伤心。出现这样不愉快的事情,父母、子女谁是谁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父母心目中特别珍视的羚羊木雕,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不是很充分,不够尊重孩子友谊,在利与友谊的天平上出现了倾斜,孩子不得不服从父母的安排,心灵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作为子女来讲,也有有教训可吸取的。从小不懂事,事先不征求父母的意见,凡事不与父母商量,擅作主张,做法毕竟也有欠考虑和不周全之处,也是造成这一不愉快事件的因素。

那么,此事如何才能左右兼顾呢,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畅所欲言,在导入时,让学生从人际交往的矛盾冲突谈起,启发思考化解矛盾方法,引出课中的话题,学生有的谈和父母的矛盾,也有说老师和同学的矛盾,很真实,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兴趣浓厚。

在解决本文矛盾冲突中,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课本剧表演,根据故事情节,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学生表演自然。

我抓住这个表演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引,告诉他们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应当怎么样支处理,使学生从文中有所感悟,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合作、表演这一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也使整个课堂变得有趣、热烈,学生在体会着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的同时,有所收获,试想,如果我们每一堂课都坚持做到这些,那么,上课也会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活动目的 :

1. 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改编《皇帝的新装》 2.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确定导演,演员和剧务组等人员;进行排练。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回家阅读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上课带第7册语文书准备改编《皇帝的新装》。活动步骤 :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课本上有不少课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果我们在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它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很有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编剧,写写剧本。

二、学习剧本的一般特点。

1、师生共同研究《皇帝的新装》剧本,了解课本剧的特点和改写要求。

2、师出示《皇帝的新装》改编后的课本剧。讨论课本剧的特点。(1)编写课本剧,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改。

(2)课剧本必须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的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空间的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来。因此,它的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也不能过多。第一次学写课本剧,可以截取课本的一个片断进行编写。

(3)剧本的语言主要指台词。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还要求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适合于舞台表演。(4)在编写时,还要注意舞台说明和舞台提示。

三、师生共同改编《皇帝的新装》

1、讨论:这一部分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改编?为什么?

2、师生合作,把第一部分改编成课本剧的第一幕,交流评议。教学反思:

编演课本剧,它既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立体地透视课文,深入地把握课文主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正好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提高了学生兴趣。

2、内容新,打好了语文基础。

3、表现新,提高了学生能力。

4、思维新,增强了创造能力。

编演课本剧同进又是一种审美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在编演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睿智。尤其是编演文言文,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英语课本剧表演赛 篇9

1.宗旨: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接触英语阅读,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题材:自取不限。可以取材于有趣味的小故事、寓意深刻的寓言、课本中的“storytime”等等,主要是宣扬正面教育及传递正能量的题材。

3.要求:各校精选一到两个优秀的代表作上报参加镇比赛;参赛节目于第10周上报办公室,并附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每个参赛节目表演时间控制于10分钟左右。

4.倡议:各校在第10周前就此活动先举行一次类似活动举行选拔。(大校可以分高低年级组或分班进行选拔;小校的分班选拔)最终选拔出优秀节目或优秀人选,由指导教师重组节目代表学校参加镇比赛。

小学生课本剧表演 篇10

关键词:课本剧;学习兴趣;自主创造能力;高素质

众所周知,小学生很好动,具有较强的模仿性、表演欲,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难以实质性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大多数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以课本剧教学模式的应用为研究实例,探究其在提高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中的重要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或者童话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在课本剧的编研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真实、深刻地理解人物,更加深刻地掌握英语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如:讲授“狐假虎威”这一课本剧时,教师要将课本剧中的人物罗列出来,鼓励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英语技能水平来选取演绎的人物,学生确定分工后,插入引人入胜的旁白,即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故事梗概,如:我想每个人都知道故事狐假虎威。狐狸欺骗老虎,当老虎知道真相时,他感到很生气。他非常讨厌那只狐狸。你能想象当狐狸再次遇见老虎,会发生什么吗?这样引人入胜的旁白引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带有夸张成分的故事解说动作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分享中。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在精彩的旁白引领下,开始故事的演绎。故事演绎的投入度,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具体的故事演绎情节(只列举一个环节)为:

扮演老虎和狐狸的两位同学,打扮成各自对应的角色,根据课本剧内容,老虎尾随狐狸展开追逐战,达到一定的追逐高潮的时候,老虎顺势揪住狐狸,将其扑倒,并且在连喘三口气之后,将狐狸翻转过来,这时,暴怒的老虎恶狠狠地用手指戳狐狸的鼻子,狂吼:You cheat me last time.接下来,老虎大笑三声,对狐狸做出警告:Cheat me! How dare you! Now,you are dying.听到老虎的警告,狐狸不好意思地、小心翼翼地背过头低语:Oh,unlucky!What shall I do?在自我反问之后,狐狸假装可怜(神情左顾右盼)地向老虎诉说: I feel very sorry for cheating you last time,but,but,but...实则为狡辩,带有狐狸的狡猾。听过狐狸的诉说之后,老虎疑惑地问狐狸:But what?这时,狐狸再次将自身的狡猾表现得淋漓尽致,眼睛上下打量(脚步来回移动、神情飘忽),推脱地说But... Beautiful!这样便引发了老虎的暴脾气,老虎一把将狐狸拽回来,怒吼:What?狐狸却闪烁其词,故意找突破口,抓住老虎傻乎乎的特性,向远方努努嘴,吸引老虎的注意力,说:Your girl friend Linda! Look,shes there!这时,傻乎乎的老虎的注意力便被带走了,一门心思想去找女朋友,狐狸趁机逃窜,只留下气呼呼的老虎上蹿下跳地怒吼一句:I hate fox!

总的来看,故事演绎的过程,即是学生英语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过程,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在“狐假虎威”的演绎过程中,学生根据表演对象的性格特点、外貌特点等,结合自身的认识,以自己理解的演绎动作诠释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再创造。在正式表演之前,教师可以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剖析表演对象,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是要保证充分尊重和支持学生的再创造,与此同时,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表演欲望、表演能力、心态变化、剖析人物性格等能力,这样方便与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课本剧演绎活动,从而全面地提升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培育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小学时期是塑造学生素质及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最佳的教育塑造期。通过课本剧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性,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习惯,打好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积极地参加课本剧表演,能够锻炼他们的勇气,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即使表达失误或错误,也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和谅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应对困难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本剧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创造力,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应当拓展课本剧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袁洁.角色扮演,用活英语真“给力”: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01):92-95.

[2]王丽丽.浅谈对话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322-323.

[3]余岚.课本剧:开启英语教学的钥匙[J].时代教育,2013(10):272-273.

[4]姜颖.课本剧:小学英语教学的好“法宝”[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435.

上一篇:负面情绪会引发心理疾病下一篇:关于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开放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