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2024-05-28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共11篇)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篇1

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目的是减轻反流及减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蚀。

一般无主诉症状的滑动疝不需治疗。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或因年龄、合并其他疾病及不愿手术者可行内科治疗。对肥胖病人应减轻体重可减少腹内压及反流。避免持重、弯腰等动作,勿穿过紧衣裤。睡眠时抬高床头15cm,睡前6h勿进食,忌烟酒,均可减轻食管反流的发作。

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制酸剂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对胃排空延长可用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等,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可减少胃酸及蛋白酶分泌。藻酸盐可漂浮在胃液表面,防止胃液反流。

(一)一般治疗

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忌烟、酒、咖啡、巧克力、酸食和过多脂肪;避免餐后即平卧;卧时床头抬高20~30cm,裤带不宜束得过紧,避免各种引起腹压过高状态。

(二)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

1、多巴胺拮抗剂

此类药物能促进食管、办的排空,增加LES的张力。此类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metclopramide,胃复安)和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均为10~20mg,每天3~4次,睡前和餐前服用。前者如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导致锥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后者长期服用亦可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

2.、西沙必利(cisapride)

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10~20mg,每天3~4天,几无不良反应。

3、拟胆碱能药

乌拉胆碱(bethanechol)能增加LES的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食物的排空以改善症状,每次25mg,每天3~4次。本口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要慎重。

(三)降低胃酸

①制酸剂 可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内容物对食管粘膜的损伤。碱性药物本身也还具有增加LES张力的作用。氢氧化铝凝胶10~30ml及氧化镁0.3g,每日3~4次。藻朊酸泡沫剂(gariscon,alginate)含有藻朊酸、藻酸钠及制酸剂,能漂浮于胃内容物的表面,可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②组胺H2受体拮抗剂 甲氰咪胍(cimetidine)、呋硫硝胺(ranitidin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均可选用,其剂量分别为200mg,3~4/d;150mg,2次/d和30mg/d。疗程均为6~8周。本类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而改善胃食管的酸反流。上述症状如不能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至2~3倍 。③质子泵抑制剂 此类药物能阻断壁细胞的H -K -ATP酶而美拉唑(omeprazole)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前者20mg/d,后者30mg/d,即可改善其症状。

(四)联合用药

促进食管、胃排空药和制酸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促进食管炎的愈合。亦可用多巴胺拮抗剂或西沙必利与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

本病在用经好转而停药后,由于其LES张力未能得到根本改善,故约80%病例在6个月内复发。如在组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多巴胺拮抗抗日占任选一种维持用药,或有症状出击时及时用药,则可取得较好疗效。

2.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修补疝裂孔、抗反流纠正食管狭窄。

手术的适应证:①食管旁裂孔疝;②裂孔疝合并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反复发作经内科治疗无效;③反流性食管炎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反复呼吸道炎症、食溃疡、出血、瘢痕性狭窄;④巨大裂孔疝出现压迫或梗阻症状者。

食管旁裂孔疝可行疝的修补,同时应行抗反流手术,以免术后发生反流。解除食管狭窄的治疗先经扩张治疗,如无效者须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目的是为了重建一项闭合机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恢复食管远端的腹内段及在食管胃间构成一瓣膜组织,使反流减少至正常水平及可以嗳气,以避免胃扩张,可经腹腔或胸腔手术,手术方法有Nissen胃底折叠术、Belsey Mark Ⅳ手术、Hill手术、Collis-Belsey手术等。

Nissen胃底折叠术是将胃底折叠起单向活瓣防止反流。Belsey Mark Ⅳ手术是将食管后方的膈肌脚缝缩,以恢复食管胃的锐角和食管下端高压区。Hill手术是折叠食管下端,并同时将修补处与膈肌的正中弓形韧带固定,以保持腹内食管的长度,使食管下括约肌段的腔内压升高,重新恢复括约肌的作用。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狭窄及引起食管短缩的病人多选择Collis-Belsey手术,是将食管胃角向下切开重新缝合成形新的食管胃角。

二、预后

常用的Nissen胃底折叠术,Belsey 4点手术及Hill手术,术后疗效满意。据报道,术后早期症状得以解除者,最低为47%,但大都为80%~90%,完全失败者占5%,其余得到改善,手术死亡率均在1%以下。为控制食管炎,做抗反流手术时不应做迷走神经切断术,否则会影响胃的排空。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5例, 男52例, 女23例, 男∶女为2.3∶1;年龄最大71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47.5岁, 其中20岁~39岁10例, 占13.3%, 40岁~59岁47例, 占62.7%, 60岁以上18例, 占24%.无下述情况则诊断为原发性反流性食管炎: (1) 食管或胃手术后; (2) 各种原因所致呕吐 (包括幽门梗阻或高位肠梗阻) ; (3) 食管胃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症或者Barrett食管治疗前后; (4) 食管支架置入术后; (5) 三腔二囊管或胃管置入后。4周内进行过幽门螺杆菌 (Hp) 根除治疗和 (或) 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者均被排除。

1.2 临床表现

以反酸、烧心为主诉者52例, 占69.3%;胸骨后灼痛32例, 占42.7%;恶心、呕吐28例, 占37.3%;咽部阻塞感20例, 占26.7%;上腹饱胀15例, 占20.0%;心绞痛样表现2例, 占2.7%.

1.3 方法

采用Olympus电子胃镜进行检查, 同时进行详细的临床相关检查, 排除影响食管动力性疾病, 如: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1.4 内镜诊断标准

RE的胃镜检查诊断采用洛杉矶分级标准, 共分四级:A、B、C和D级。A级:黏膜破损局限于黏膜皱襞上, 且长度≤0.5 cm;B级:黏膜破损局限于黏膜皱襞上, 其中至少1个>0.5 cm;C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 但少于食管周径的75%;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 至少累及食管周径的75%以上。存在食管溃疡和狭窄为D级;单纯食管黏膜水肿或充血不诊断为RE[1].所有病例均于内镜检查时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2 结果

A级22例, 占29.3%;B级41例, 占54.7%;C级7例, 占9.30%;D级5例, 占6.70%.病变分布:食管下段65例 (86.7%) , 中下段9例 (12.0%) , 全食管1例 (1.3%) 。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55例, 占73.4%.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 可引起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伤。反流性食管炎男性多于女性 (2~3∶1) , 发病年龄40岁~60岁为高峰[2]。本组检查显示RE男女之比为2.3∶1, 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上为主, 与文献相符。

胃镜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和Barrett食管有效的方法。在国内流行病学调查中, 反流性食管炎以洛杉矶分级A、B级为主。本组检查结果中, 轻度RE (A和B级) 占全部反流性食管炎的84.0%, 而C级与D级检出率分别只占9.30%与6.70%.某些老年人群中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症状表现得并不明显,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消化科对3 048例老年人进行直接胃镜检查, 检出的172例RE患者中, 烧灼感21例, 反酸4例, 分别占12.2%和2.39%, 68.6%的患者无症状[3]。因此, 由于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 仅依据反流症状来诊断RE的敏感性较低, 可能会出现漏诊, 内镜对R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

随着内镜检查技术, 食管24 h动态pH值监测, 测压, 胃动力观察等研究的发展, 对RE的认识越来越充分。RE属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24 h动态pH值监测评价酸暴露于食管的各种参数值已被誉为金标准, 在诊断GERD方面, 由于多数患者中无反流性食管炎, 故内镜检查是诊断RE的主要方法。

RE的分型国内外不一, 如洛杉矶、Miller、Sarary分型, 国内1992年通化会议为内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制定了参照标准;1999年烟台会议重新制定了RE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试行) ;2003年在上述会议基础上, 再次制定出RE的诊断及治疗指南[5]。

随着多种有效胃动力及抑酸、抗酸药物的问世, RE的治愈率不断增高, 但长疗程及昂贵的医疗费用仍是阻碍RE人群治疗的关键问题。我们依据新标准诊断RE, 经内镜诊断快速方便, 并可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结合, 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是基层医院消化专业医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反流性食管炎 (RE) 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照洛杉矶分级法诊断标准, 对7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以AB级为主, 年龄40岁59岁以上患病率高, 临床表现以反酸、烧心为主, 胸骨后疼痛次之。结论 内镜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RE的诊断准确性, 简便易行。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1]邹晓平, 于成功, 等.消化内镜诊疗关键[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33.

[2]叶任高, 陆再英, 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69.

[3]万军, 肖珑.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26 (7) :557-558.

[4]李兆申, 徐晓蓉, 许国铭, 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 22 (4) :315-318.

反流性食管炎怎样治疗 篇3

我因服用治疗前列腺的药参阳胶囊引发食道部位灼热疼痛,症状犹如吃饭哽噎时的感觉,每天睡下和起床后的十几分钟内必痛。经医院诊断为食管反流症,经治疗,病情也总是反反复复。请问:我这种病应怎样治疗才好?

定南县?曾××

曾××同志:

据来信所述,我同意你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所用的药物也是正确的。可能你服药的时间还太短,以致疗效没有充分显现、持久和巩固。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比较顽固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贲门括约肌松弛,食管下端压力下降,以致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含酸、碱)反流到食管内损伤食管黏膜所致。本病的治疗,首次治疗需12周,疗程结束后如果仍有症状,可以重复首次治疗的药物两周。停药后如再复发,照样治疗两周左右,这叫作按需治疗。有一部分病人可能要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终身用药。本病除药物治疗外,一般治疗和调理同样很重要。所谓一般治疗包括:①戒烟、酒;②少吃油腻食物;③每次进食(主餐)五成饱;④餐后不要立即仰卧而应坐、立或慢步20分钟后再躺卧;⑤夜间睡觉前3小时不宜吃东西,必要时将床头垫高20公分(两块砖头的高度)。总之,反流性食管炎是动力障碍性疾病,要保持平常心态,坚持合理用药。本病并不影响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你不必担忧。

反流性食管炎13例随访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例病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79岁;10~20岁2例,21~40岁4例,41~60岁5例,60岁以上2例。13例均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证实。临床表现:有反酸者13例,烧心者11例;有胸骨后疼痛者7例,剑突下疼痛5例;吞咽困难者3例,吞咽疼4例;其他有癔球症者2例。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3例,并呕血2例,贫血1例,食管狭窄1例。Barrett食管癌变者1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2.1. 1 X线检查

有7例经钡餐X线检查,表现为狭窄伴溃疡龛影者1例,单纯食管溃疡龛影2例,其中并发食管裂孔疝表现者2例。并发十二指肠球部及胃部溃疡龛影4例,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激惹征者3例。中下段食管管腔狭窄、充盈缺损、管壁局部僵硬、黏膜紊乱1例。

1.2.1. 2 纤维内镜检查

经内镜检查者13例,炎性改变13例,伴中段食管溃疡者1例,伴下段食管溃疡者2例,其中,溃疡单发者1例,多发者2例。局部炎症、糜烂12例,其中,伴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直视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癌肿1例。

1.2.1. 3 病理检查

13例均经内镜检查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腺癌1例,食管溃疡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溃疡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食管炎性改变者13例。

1.2.2 治疗方法

针对13例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单纯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消失6例,症状减轻3例。伴发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症状消失2例,减轻2例。狭窄伴吞咽困难1例。死于食管腺癌1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79岁,退休干部。经常性打喷嚏、流鼻涕、咳嗽10余年,间断按伤风感冒、过敏性鼻炎、冠心病、气管炎等治疗。200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规律治疗近6个月。2006年9月,因下端胸骨后不适、剑突下疼痛伴进食不适再次就诊于我院,确诊为 (1) 反流性食管炎; (2) 食管腺癌中晚期; (3)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放疗后病情相对稳定近2年,于2008年7月死亡。

3 讨论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烧心、泛酸、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GERD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可达7%~15%,约有7%的成人每日有1次反流。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GERD发病率并不低,只是对此病的认知率和就诊率低和误诊率高造成我国GERD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低。近年我国GERD的发病率达8%左右。此病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发病率(2~3):1[1]。近年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亚洲,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据最新资料表明,儿童尤其是超重儿童的GERD发病率达17%,数据表明GERD与肥胖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少患者得病后因各种因素的干扰很容易被忽视,因此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病情绵延加重,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不良预后。

目前对GER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已比较清楚,正常情况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侵袭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及食道黏膜组织抵抗力。GERD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组织攻击作用的结果,其中,一过性LES松弛(transit lower esophagea sphincter relaxation, TLESR)是引起GERD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导致食管廓清作用下降、食管黏膜防御功能障碍及胃排空功能异常是引起GERD的次要原因[2]。

由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变异较大,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临床上极易与慢性咽炎、胃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相混淆。不少患者往往因咽喉异物感而在五官科就诊;不少患者因胸痛在呼吸科就诊;部分因左前胸部疼痛,疑似心绞痛,而在心血管科就诊。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常被误诊为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3]、心绞痛、冠心病、神经性耳聋、神经性呕吐等。一般情况下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区分生理性GERD或病理性GERD。目前,虽然24 h食管pH值监测为公认的诊断GERD的重要诊断方法,但只是对无症状的GERD较有价值。除此以外,食管滴酸试验、食管测压等辅助检查只是有助于诊断,临床上仅依靠任何一项单一的辅助检查均很难确诊,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术,通过多方面检查加以鉴别才能确诊。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GERD存在的可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的并发症最为常见的是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及Barrett食管。最为严重的是Barrett食管形成Barrett溃疡后的癌变,也可在Barrett溃疡前发生癌变。本文13例中,形成食管狭窄及Barrett食管(最终癌变)并发症各1例,2例均为长期误诊而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的结果。临床实践表明,医患双方对此病的认知率、就诊率和能否早诊早治决定着患者的预后。目前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药物治疗还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存在着治疗时间长,症状易反复而不能完全根治,患者的依从性差,经济负担较大等问题[4]。西方国家报道停药后半年复发率可高达70%~80%;胃底折叠术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存在着手术指征问题。近年,由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的应用,手术适应证减少;据报道,内镜射频治疗是当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该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等特点,此结论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此病一般治疗同样重要。特别强调的是,睡前过饱进食、高脂、浓茶、咖啡及烟酒等都是增加腹压的因素,应力求避免。另外,餐后睡眠者,抬高15~20 cm床头能有效减轻反流。肥胖患儿应把减肥列入治疗计划。

本文资料表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在我国并不低,目前医患双方对此病的认知率仍处在较低水平,患者的就诊率低,而误诊率较高[5]。同时还表明,GERD已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尤其是肥胖儿童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不断加大对此病的宣传力度,提高医患双方对该病的认知率,尤其是提高广大基层和非专科医疗机构医师对该病的认知率,做到早诊早治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总结我院确诊并随访的1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症状消失6例, 症状减轻3例。伴发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症状消失2例, 减轻2例。狭窄伴吞咽困难1例。死于食管腺癌1例。结论:提高医患双方对该病的认知率, 尤其是提高广大基层和非专科医疗机构医师对该病的认知率, 早诊早治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认知率,早诊早治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

[2]党海燕.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5) :187-188.

[3]熊毅敏, 王一鸣, 徐维田, 等.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0, 24 (1) :21-23.

[4]周向红, 魏崧松.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5, 8 (9) :183-184.

反流性食管炎的日常保健 篇5

(1)隔离胃和食管下端的“闸门”(医学上称为食管下括约肌)关闭不严;

(2)胃发生不正常的逆向蠕动,把胃液推向食管方向;

(3)食管正常蠕动力(清理能力)减弱,反流到食管里的胃液不易清除;

(4)胃酸度增高;

(5)胃液成分对食管黏膜的侵蚀。

当今所有治疗胃-食管反流的药物,都是“有的放矢”地瞄准这些“靶子”,日常生活与保健同样也要针对这些目标,或者强化保护机制,或者削弱破坏因素,从两方面“给力”,达到治疗目的。

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重视调理和保健,这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和效果,并不次于药物,一些较轻的病例,重视了养生保健,甚至无需用药也能得以康复。

养生保健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衣 衣着应宽松、舒适,过于紧身的衣裤、美体的腹带等,都会增加腹压,促使反流发生,应该加以避免。

食 少吃产酸或酸性很强的食物,如红薯、柠檬汁、浓醋、高糖甜品等。不喝或少喝咖啡、巧克力、可可和碳酸饮料(可乐、雪碧之类),因为其中的咖啡因能刺激胃酸分泌,而胃内过多气体使压力增高,不利于“闸门”的关闭。

吸烟、饮酒、喝浓茶乃反流性食管炎的大忌,患者常有这种经验,一番烟酒浓茶之后,反流症状明显加重,这是因为烟酒茶不但会刺激胃酸分泌,而且会松弛“闸门”,给反流大开“方便之门”。

饱餐、经常夜宵和过于油腻食物,包括油煎、油炸食品,难以从胃排空,或使“闸门”不易关严,也给反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总之,管好嘴是保健中的重头戏!

住 饭后不要立即卧床,也不要在沙发上躺,这些姿势都不利于胃排空。反流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在床头用3块砖垫高(不是垫高枕头),这种姿势加上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

行 饭后缓步行走半小时是不错的保健方法。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步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饭后运动不宜过于剧烈。

减肥 肥胖者括约肌比较松弛,大腹便便,腹压偏高,都会使反流容易发生。我国近年来反流症患者明显增多,与肥胖者增多不无关系。国外向肥胖反流症患者推荐的减肥处方是:“少开4个轮子(汽车),多骑2个轮子(自行车)”,是有科学根据的。紧张的驾驶,窝着的腹部不利于胃排空,而缺乏运动又是发胖和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年事已高的体胖患者,坚持散步,也是可行办法。另外,坚持科学节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生活习惯 患者生活应该规律,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心胸宽广。临床上一些反流病发生或加重,常常发生在体力过度疲劳、焦虑抑郁、剧烈精神刺激、大动肝火之后。最新研究表明,这些不良因素能通过神经与内分泌作用,造成胃肠道运动与消化液分泌紊乱,所以不可不加注意。

药物影响 一些常用药物会造成“闸门”松弛,如治疗消化道病常用的阿托品、654-2、颠茄片,心血管病常用的硝苯地平类、异山梨醇类(消心痛)及某些降血压药。胃酶合剂则可增加胃酸强度。看病时,应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有胃-食管反流病,以便医生开处方时加以注意。

为了便于记忆,我将上述重要内容编成一首顺口溜:

反流疾病不难治,生活保健要重视。

衣裤宽松莫缠紧,饭菜只宜七分进。

饭后不要床上躺,行走百步主意高。

少喝浓茶和咖啡,烟酒多害应戒掉。

油腻食物胃难消,夜宵积食化不掉。

床头垫高三砖厚,夜间反流可减少。

减肥锻炼身体健,生活规律很重要。

精神愉快心胸广,莫动肝火笑一笑。

日常用药要当心,免得治疗被干扰。

条条落实坚持到,反流哪能治不好。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新观点 篇6

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使用抑酸药物,无胃酸的胃液即使反流到食管,对食管黏膜不会造成太大的损伤。抑酸药物对控制症状十分有效,可以说是药到病除。但问题是,停药后症状容易复发。记得有一位患者曾经对我说:“我吃抑酸药好像成了瘾,一吃就好,不吃就痛。”这个患者讲的是真话,可他总不能一辈子不停地吃药吧!

一般地说,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原则可分两步:第一步,先治愈食管炎症,使用的剂量称为“治疗量”,服8周即可;第二步采用小剂量防止复发,称为“维持量”,从理论上来说,维持量需要终身服用,但这一点大有文章可做。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致慢性咳嗽的患儿共46例, 其中男29例, 女17例, 年龄1~14岁, 平均 (8.5±3.6) 岁;病程1~6个月, 平均 (3.8±1.2) 个月。临床主要症状:持续性干咳, 咳嗽时经常出现呕吐或胸后疼痛, 咳出物大多为清涎;咳嗽多以清晨或夜间为甚, 其他时段相对较少。消化道症状主要有反酸、反复呕吐、溢奶、胃烧灼感、嗳气、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部分患儿出现哮喘、反复肺炎等。

1.2检查方法

详细了解患儿咳嗽的特点、发作的时间、季节、导致发作的主要因素、过敏史及过敏源等。除血、尿、便常规检查外, 做胸部X线正、侧位片、结核菌素试验 (P P D) 、血沉、肺炎支原体抗体I g M、痰涂片及培养、胸部C T、胃镜等, 有针对性地做2 4 h食管内p H值和胆红素值监测检查、胃镜下食管黏膜检查。5岁以上儿童行常规肺功能检查, 必要时可对患儿进行支气管舒张剂的诊断性治疗[2]。经过各项检查, 确定本组慢性咳嗽主要由胃肠道功能不良所致。

1.3 治疗方法

采用促胃肠动力药, 抗酸药及黏膜保护药联合治疗。使用多潘立酮 (吗丁啉)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1 0 9 1 0 0 0 3, 规格:1 0 m g)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412, 规格:20mg) 、硫糖铝咀嚼片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32024513, 规格:0.25g) 联合治疗。吗丁啉1片/次, 3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粒/次, 2次/d;硫糖铝咀嚼片2片/次, 3次/d。依据患儿情况适当调整, 如伴有感染使用有效抗生素。所有患儿均连续服药4周, 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2 结果

46例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慢性咳嗽患儿经连续治疗4周后的复查结果显示, 41例 (89.1%) 慢性咳嗽症状完全消失, 5例 (10.9%) 除清晨或夜间轻微咳嗽症状外, 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据文献报道[3], 欧美等发达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我国在上世纪末有研究机构对上海地区2500人随机调查发现, 8%的人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引发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较多, 如酸性胃液及碱性肠液逆流进入食管内, 长期刺激和腐蚀食管黏膜后发生慢性炎症反应, 激活迷走神经反射弧, 诱发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咳嗽、气喘, 反流物吸入气管和肺, 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甚至出现肺间质化。临床一般会出现胃烧灼感、胸痛、反酸、吞咽困难, 容易导致食管出血、狭窄等, 甚至发生食管癌,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

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较常见, 诱发原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反流性食管炎亦能引发小儿慢性咳嗽, 临床诊断需慎重, 注意鉴别诱因, 否则容易出现误诊而延误病情。临床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致小儿慢性咳嗽需配合较全面的检查, 以全面掌握患儿各项生理指标的信息, 采取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

近年来, 在较发达的地区, 临床提倡采用动态24h食管p H值监测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研究, 与其他检查相比, 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一度被认为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指标[5]。临床诊断严重、复杂的胃食管反流病一般采用食管内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但限于该技术尚未广泛应用, 且大部分患儿和家长较难以接受, 因此, 目前仍采用食管X线吞钡造影检查, 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由于该技术操作简便, 易于发现食管裂孔疝和食管狭窄等病变, 其分级对判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变程度和估计预后均有很大的帮助, 仍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6]。

本文46例反流性食管炎导致慢性咳嗽患儿入院后均经全面的临床检查, 在充分掌握各项指标的情况下, 针对患儿的病因给予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杨苹, 汪细晶, 刘洪全.儿童慢性咳嗽75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6) :3296.

[2]蒋雪峰, 秦小刚.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6) :2460.

[3]管志伟, 代运磊, 于素平, 等.活血通络中药佐治儿童慢性咳嗽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3) :208.

[4]涂明辉, 朱小燕.从误诊病例分析基层医院儿童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9) :1062.

[5]Drescher BJ, Chang AB, Phillips N, et al.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 following presentation to a tertiary pa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study protocol for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Pediatrics, 2013, 13 (1) :125.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篇8

1.1对象

经内镜证实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排除食管狭窄、纤维化、短食管及Barret食管、肿瘤, 胃十二指肠溃疡、炎性肠病、肠梗阻、胰腺炎及其它疾病, 并且所有患者均因烧心痛, 反流等相关症状就诊。治疗前1周内未用过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均为采用抬高床头和改进食谱等抗反流措施无效者, 符合以上条件患者共127例, 且同意定期来院复诊治疗和复查内镜。

1.2方法

1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4例, 男45例, 女19例, 年龄 (50.02±12.49) 岁 (26~70岁) ;对照组例, 男43例, 女20例, 年龄 (50.47±11.37) 岁 (27~70岁) 。治疗组用泮托拉唑 (沈阳东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40mg, 每日1次, 晨起用温开水送服, 加吗丁啉 (西安杨森公司产品10mg每日3次, 餐前15~30min温开水送服, 疗程8周。对照组63例用雷尼替丁 (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 150mg, 晨起及睡前温开水送服, 每日2次, 加吗丁啉10mg, 每日3次, 餐前15~30min温开水送服, 疗程8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促胃肠动力药, 抑酸药及胃粘膜保护剂。

1.3疗效评价

症状变化分为显著: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偶有症状出现。显著及有效者归属有效, 计算有效率;无效:原症状无变化。治疗前后内镜下食管炎的变化,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烟台会议标准:分为0, I, Ⅱ, Ⅲ级。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组治疗4周和8周I临床症状变化见表1, 治疗前后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程度的变化见表2。治疗组有2例轻度胃痉挛;对照级有1例头晕。2组均未见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心电图异常。

3讨论

3.1反流性食管炎是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

发病有多种机制参与, 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 (LES) 功能减退, 食管酸清除异常, 反流物的毒性作用和食管粘膜抵抗力降低以及胃排空延迟。其中食道抗反流屏障的削弱和反流物对粘膜的损害被认为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主要机制。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在抗反流方面更为重要。因此, 对该类患者除了采用抬高床头改进食谱和用抑酸剂以外, 还必须联合应用胃动力药物。我们应用泮托拉唑加吗丁啉治疗64例, 用药4周时, 治疗组烧心痛症状明显减轻,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用药8周结束时, 治疗组反流症状和烧心痛明显好转, 总有效率分别是97.4%和94.2%,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和65.1% (P<0.01) , 有显著性差异;内镜复查治疗与对照组的食管粘膜病损愈合率分别为97.1%和75.9% (P<0.05)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2国内外许多研究已证明

抑制胃酸分泌的治疗确实对过度的食管粘膜暴露及其产生的症状和粘膜损害有效, 但单用抑酸剂对反流性食管炎并不十分满意。有报道单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150mg, 每日2次, 4周治愈率<50%,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 4周治愈率75%~83%。吗丁啉为周围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可增加LES张力, 增加食管体部平滑肌蠕动收缩, 并加速胃排空。故吗丁啉也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有研究报道:单用吗丁啉10mg, 每日3次, 餐前15~30min口服, 4周有效率53%。说明在高酸状态下, 单用促动力药, 疗效不高。

泮托拉唑能有效控制24h胃酸分泌, 使酸度下降;吗丁啉能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 减轻胃酸反流, 清除食管内的胃酸, 促进食管炎愈合, 因此联合用抑酸药和胃动力药比单用抑酸药或胃动力药疗效更好, 本结果表明食管酸暴露是酸反流疾病的关键, 泮托拉唑比雷尼替丁疗效更明显而持久。在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 我们认为泮托拉唑联合吗丁啉用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 (炎) 诊断及治疗方案 (试行) [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 16 (6) :326.

[2]郑芝田.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14~117.

[3]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81~382.

易与心绞痛混淆的反流性食管炎 篇9

的确,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容易和心绞痛混淆,这主要是因为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脏,但仔细分析病情还是可以鉴别的。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是一种食管反流病,占食管疾病的48%—79%。发病高峰年龄为60-70岁,平均年龄为61岁。本病的发病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有关。食管下端括约肌减退,食管廓清机制减退,该病主要症状有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反胃等,严重者可因食管黏膜糜烂而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咳嗽、哮喘等消化道以外的症状。食管炎性胸痛特点与心绞痛极为相似,表现为胸骨后或胸骨下烧灼痛、刺痛,也可以为钝痛。其发作与进食、体力活动、体位(如卧位和弯腰等)有关,进食牛奶、水、制酸剂可缓解。而心绞痛多在夜间发病,劳累后加重,进食后不能缓解,体位对病情影响小,服用扩血管药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有明显效果。

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检查包括:食管钡餐X线检查、内镜检查、食管24小时pH测定、食管腔内压力测定、核素胃食管反流扫描、酸灌注试验等。

食管源性胸痛的症状酷似“心绞痛”,因此,首先要进行有关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及其运动试验,甚至冠状动脉造影。经上述检查大部分心源性胸痛可以诊断。其他的均可进行食管24小时pH测定。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性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性治疗:调整体位是减少反流的有效方法,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注意减少一切使腹压增强的因素,如肥胖、便秘、咳嗽、呕吐、穿紧身衣、紧束腰带等。餐后易出现反流,故睡前3小时勿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在饮食方面,应戒烟禁酒;避免饮浓茶、咖啡以及进食酸辣食品、巧克力、番茄和柑橘等。在药物方面,应尽量避免服用抗胆碱能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硝酸甘油剂、钙离子拮抗剂、茶碱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也很重要,主要包括抗酸、保护胃黏膜和促进胃动力三方面的治疗。

1.抗酸治疗可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

2.中和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有硫糖铝、果胶铋等。

3.促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比利等。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5年1~12月我科共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9例,男48例,女31例;年龄≥40岁的38例,<40岁的40例;全部经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

2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整体护理内容

2.1 入院宣教

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专业护士、科主任、科护士长及病区作息时间等各项规章制度。

2.2 疾病知识

介绍疾病名称,目前病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护理、疾病控制与变化等。

2.3 心理指导

指导患者了解紧张、焦虑的心理可增加胃酸分泌,诱发疼痛加重或溃疡复发,所以平时生活宜身心放松,胸怀宽广,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促进病情愈合。

2.4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应少食多餐,睡前2-3小时不再进食。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有烟酒嗜好者应戒除,因烟雾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加重病情。

2.5 活动与休息指导

根据病情严格掌握活动量,以不感到劳累和诱发腹痛、穿孔为原则,餐后避免剧烈运动,起床和如厕时动作宜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而晕倒损伤。多站多坐,睡眠叮垫高床头10-15cm,以减少反流。

2.6 用药指导

慎重使用有可能导致食管反流的药物,如黄体酮、复方茶碱、抗胆碱能药物、β-肾上腺能拮抗剂、安定、哌啶、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1.增加食管收缩、排空功能,可选用乌拉胆碱、胃复安、消胆胺。2.降低胃酸,可选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凝胶等药。3.中药针灸治疗。4.忌用阿托品、普鲁本辛等抗胆碱类药物。叮嘱患者及家属让患者按时吃药,不可遗忘。

2.7 注意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严重反流性食管溃疡性食管炎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反复吸入胃内容物至肺的患者;难以控制的并发出血;Barrett食管(食管出现柱状上皮)等情况,如出现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Barrett食管:1.该病可能是癌前病变,少数患者抗返流术后柱状上皮可以消退,应严密观察。2.一旦确定为重度异型增生,应手术治疗。

2.8 出院指导

嘱患者坚持消化性溃疡的正规治疗、休息、饮食原则,不自行停止,在秋冬或冬春变换季节时,注意保暖。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疼痛持续不减、规律性消失、排黑便等应立即到门诊就诊检查。

2.9 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的实施强调个体化、有针对性,要患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让患者禁烟酒,就要让患者知道禁烟酒的目的、禁烟酒对疾病恢复的好处,这样会使患者的行为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积极性。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教案卡 篇11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脾虚胃弱型;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56.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08-01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发病原因为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胃灼热等,且该病症的并发症较多,如慢性胃炎以及食道裂孔疝等。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选取62例脾虚胃弱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的症状均为脾虚胃弱型;无其他严重的内部系统疾病,如心、肾功能性损害等;患者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可进行有效的沟通;参与本研究前2周内未接受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无既往过敏史。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5.5±3.2)岁,病程7天至4年,平均病程(2.1±0.3)年;观察组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年龄(45.2±3.5)岁,病程6天至4年,平均病程(2.0±0.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治疗药物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由北京紫竹药业生产,产品批号为1002987)以及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由仁和药业生产,产品批号为2097632)。使用剂量为40mg泮托拉唑肠溶胶囊(1日1次)和5mg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1日3次),均为饭前口服。观察组患者因患者的剑突下存在烧灼感,经常自觉胃部胀满,患者的面色萎黄,并且舌苔较厚。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为健脾理气以及和胃降逆,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及丁香柿蒂散治疗,组方:党参 15g,茯苓 15g,砂仁 6g,白术 10g,木香 6g,丁香 3g,半夏 9g,陈皮 6g,柿蒂 20g,甘草 6g以及生姜 10g。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d。

1.3 觀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2]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正常,分级为0级;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分级减少Ⅰ~Ⅱ级;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减轻,胃镜检查分级减少不大;无效:达不到以上有效标准或进一步恶化者,内镜分级无变化或有所增加。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照组复发率为11.3%(7/62),观察组无复发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也即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烧心病”。于饭后发作的概率较大,这是由于饭后食管括约肌会出现显著减弱的现象,而胃内的压力则会明显升高,直至高于食管内的压力,因而胃内的容物会对食管黏膜产生持续性的刺激,从而引起各种炎症。

在以往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常采用西医疗法,主要治疗药物有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以及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等。有文献报道指出,采用中医疗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且药效持久,不易复发[3]。本研究中笔者应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及丁香柿蒂散进行治疗。党参和茯苓等有着显著的健胃利脾功效,有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砂仁和白术以及木香等有助于改善机体内的食管括约肌的功能;丁香、生姜和半夏以及柿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胃内的压力,对于食管黏膜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上述药材合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脾虚胃弱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综上,中医药治疗脾虚胃弱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新富.反流性食管炎62例中医药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9):81,83.

[2]曲雪琴.全国胃肠疾病临床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7-28.

[3]杨谰.口服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系统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上一篇:小学生报恩的作文400字下一篇:德育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