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点评稿

2024-05-25

课例点评稿(精选9篇)

课例点评稿 篇1

评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就刚才的两节课和大家进行交流。首先感谢两位老师精彩的展现。两位老师在精心准备教具,渗透有效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再次感谢她们提供给我们丰富的学习素材,给予我们思考的机会。本着研讨的目的,我简单谈谈我自己的想法,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1、师生互动,创设和谐的课堂(1)激趣导入

“Well began ,half done ”导入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导入的过程为新课的呈现搭桥,铺路,为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训练作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当老师呈现一些直观的事物时孩子会有新奇感,进而调动其学习的内动力。苗老师导入的内容是《熊出没》主题曲,一播放就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为新知的呈现做铺垫。杨老师则先是同学生问好,打破了师生的陌生和距离感,然后一首chant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了轻松愉快的英语的课堂上。

(2)这两节课都是单词课,在教单词时两位老师都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的基本理念,苗老师在呈现并教授新单词时,在句子中带出,如:lake There is a lake in the park.Is there a lake in the park ? 带读并呈现单词卡片,音形意结合达到了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杨老师在呈现新单词时也很好地做到了这点,clock

There is a clock.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较好,当然和两位老师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活动密不可分。苗老师设计的“大小声”游戏,“熊大”“熊二”比赛爬山,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杨老师在各个环节中都有不同的设计,比如:“丁格隆咚锵”,“点兵点将”,传递卡纸练习单词,“分组抢答”。两位老师都是根据孩子好玩的天性设计出的这些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用语言交流,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遵守规则。

(3)两位老师充分地利用了板书和简笔画,把它们和口头语言相结合,帮助了学生理解和掌握老师教授的内容,板书的伊始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引导,完整的板书又能引导语言的输出。两位老师的板书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学生去复习和巩固。

2、教学基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教学要基于教材,又要适当的拓展教材。杨老师的拓展练习做的比较多,虽然是单词课,但是孩子们在练习中学会了运用,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老师课堂教学语言,评价语言运用丰富,“Good job!”“Wonderful” “Great” “Good boy ” ”Good girl ” ……有效的激励了孩子们的学习。

3、课堂过程体现了英语教学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在这两节课中,英语学习与简笔画,chant 音乐等艺术才能的培养有机结合,另外苗老师设计的情感教育,热爱地球,教育孩子树立环保意识,唤起学生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责任感,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两节课我们可以看到英语课已经不是一届单纯教授语言和技能的课,而是融合各科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4、采用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苗老师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全班分两组,并用学生很喜爱的两个卡通人物熊大和熊二比赛爬山的方法展开竞争,这样设计不仅符合主题,同时也很好的激励孩子们的积极参与。

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表明,只要老师能采用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较好的接受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利辛县实验小学

张静雅

课例点评稿 篇2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中,来自某中学的李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合情推理之归纳推理》.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作了中肯的点评,对大家有启发和收获.为此,笔者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与同仁分享.

2. 教学过程实录

2.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如果某人精神不振;体温>37.5℃;鼻流清涕;有时咳嗽;……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甲流!

教师:请问这种猜想合理否?

学生:当然合理,医院就是以此判断这类病人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的!

教师: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中国松辽地区和中亚西亚的地质结构类似,而中亚西亚有丰富的石油,由此,他推断松辽平原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请问李四光的这种猜想合理否?学生:合理.

教师:那假如最后在松辽平原没有发现石油,能否就说明李四光的这种猜想不合理?

(学生大多数的观点依然是“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了肯定.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

教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5-2),……,请问以此你能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学生:180°×(n-2).

(教师总结以上的推理猜想就是“合情推理”,并板书.)

2.2 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课件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观察6=3+3,8=5+3,10=5+5,12=5+7,14=7+7,16=13+3,18=11+7,20=13+7,…,50=13+37,…,100=3+97,猜想:任一偶数(不小于6)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1742年写信给欧拉,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数学上把它称为“1+2”.

教师: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简言之,(板书)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学生熟悉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后,又以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教师: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学生: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教师: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学生: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2.3 讲解例题,提升能力

教师:数列{an}前四项分别是什么?

教师:你能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吗?学生:

(教师对上述例题的处理过程加以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表扬,并指出以这种方式得出结论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2.4 问题探讨,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游戏:河内塔(Tower of hanoi)

传说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座神庙,神庙中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64个圆环.古印度的天神指示他的僧侣们按下列规则,把圆环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第三根针起“过渡”的作用.

1.每次只能移动1个圆环;2.较大的圆环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环上面.如果有一天,僧侣们将这64个圆环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那么世界末日就来临了.

教师:当n=1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1次.

教师:当n=2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

学生:前1个圆环从1到2;

第2个圆环从1到3;第1个圆环从2到3.总共需要移动3次.

教师:请你试着推测:把n个圆环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经过计算):an=2n-1.

教师:试想,当n=64时,普通的人还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对此问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2.5-2.7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和课外作业(略).

3. 总体评价

3.1 授课前,教师准备充分

推理与证明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但是作为一章内容出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尚属首次.

教师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和数学实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渡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2 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这一目的,对设计的内容娓娓道来,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对例题和练习,教师多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好地配合了教学过程.但教师不依赖于多媒体,教师能把一些重要的或需要学生注意的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供师生总结、回顾.

3.3 课堂上,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互统一的过程.故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更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事实上,学生活动不能仅理解为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数量的多与少,或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讨论.

总之,本节课中,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很默契,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掌握良好,基本达到了教师的设计目标.

4. 值得商榷的几点意见

4.1教材处理上可进一步完善.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一定会比教师个人的口头总结效果好.

4.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对知识点、概念的教授讲解相当到位,学生掌握良好.但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方面,由于课堂内容包容过多,教师在时间的处理上还不够完美,致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欣赏,自我活动思维时间不足.

4.3对于诸如“费马猜想”等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先探索,再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处理.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乐趣及发现过程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的流程更为通畅.这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课例点评稿 篇3

一、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分析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观看实施过程录像后,按照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我对这节课作如下评价:

1、课题概述: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作了清晰的说明,对课题、课文语言、插图作了简要说明,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模糊。

2、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体现评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设计上没有体现,看录像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得到重视。

3、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具有可评测性。但有些目标要求过高,不太符合二年级学生,如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看过录像中学生的创编,感觉那不是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展示学生作品只是一次表演。

4、学习者特征分析:对学生已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都作了简要的介绍。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5、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PPT,以及阅读材料。这一部分表达欠具体的清楚的说明。

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潜能。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安老师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整节课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教师采用的不是传统的讲解,而是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学设计有层次,教师引导着学生,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品读春天、描绘春天。

7、在本课案例和录像中,都缺少教学评价。

二、教学资源:

在本课例中,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媒体ppt,媒体的选择合适。表现形式基本合理,但比较简单,个别画面时间跨度大,不符生活实际。如小河解冻、树木长叶与野花开放就不应该出现在一个画面上。本课呈现的内容都未作说明,可操作性不强,似乎就是为了用媒体而用信息技术的。本课如果在找春天、说春天环节适当增加些视频或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我觉得会更好些。

本课例中,没有资料说明,也没有链接与导航。媒体的表现力很欠缺。

此外通过观看录像,感觉本节课不注重教学卫生,参与听课的教师有课堂上出入现象,多媒体在整节课时间内都在显示闪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视觉有影响,同时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

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心得 篇4

(1)学科:英语

(2)所用教材版本:

(3)课题名称: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教学设计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

描述动物特征及产地等,表达喜好并说明理由。

学生能读懂描写动物的一些短文.

学生能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就喜欢的动物及原因进行交流,能用英文仿写有关自己熟悉的动物的文章。

3)情感目标

了解世界上的一些动物的产地及习性,培养学生的爱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The pattern “Let’s„”

2.“Why”questions,3、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在前面的知识中学习过一些动物的表达方法,通过本单元内的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生活中与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词汇及相关信息。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描述他们的家养的动物名,习性等,并可以就动物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些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学生容易理解,并利于开展听说读写的活动。

Period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rget language:

1.Words & phrases:

2.Key sentences:

Let’s see the pandas.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lions?Because they are cute.Ability goal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animals.Learning ability goals: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animals.Teaching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1.The pattern”Let’s„”2.Why questions.Teaching aids:A tape recorder.CAI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ways:

4、教学过程:

三、课例研修心得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10年11月1日至今,我有幸

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在培训中我不仅有机会聆听了多位英语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我培训班其它各位同行进行了交流,下载到很多有用的教学资源。这次培训不但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首先要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教学视野。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发现自己以前的埋头苦干无效果是因为自己对中国的教育没有整体认识,没有认清航标。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英语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一位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婴儿,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未之欣喜若狂。

第二,不断学习理论,加强实践应用。

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认识到自己不足,渴望学到更多的东西,提升自己。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第三、加强英语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在这次紧张的培训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是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合个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四、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辩论赛点评稿 篇5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被“经济应用协会”与“财商通协会”邀请观看这次激烈的辩论赛,又非常荣幸能为这次辩论赛做点评。在校大学生创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不然就不会拿出来当辩题了。我呢,就不在这里讨论辩论赛的题目与结果了,相信同学们看了这场比赛,心里都有了底。我觉得,我们下面的评委是非常难做的,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发挥的那么好,难分高低,让我们难以抉择。所以宣布谁胜谁负这种“残忍”的事情,就交给主持人去做了。

下面关于此次辩论赛的过程,我做以下点评,点评也许太高攀了,毕竟我也不是身经百战的辩手,我就在这说一下我自己的感觉吧!首先,双方辩手都非常遵守辩论赛规则,这点事值得肯定的,只有在比赛秩序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一场激烈有精彩的辩论赛。通过比赛,我们看到选手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当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辩手们在准备自己的材料的时候,也应该多注意对手的材料,对手辩论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哪些漏洞,一般会提出什么问题,一般会怎么反驳自己的观点„„等等等等。都是赛前要准备的。那么在这次辩论赛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辩论赛最讲究的是口才,嘴巴会说,能说会道,甚至胡说八道,都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但是,我想没有一个观众会不厌其烦的看着你的嘴巴一直到比赛结束,所以说,选手们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指出好的或不好的,尤其道具)

提出一些其他有用的观点 正方:

反方:

对于这次比赛,可谓的唇枪舌剑,堪得上是汕职院嘴巴界上的“华山论剑”,尤其是出现了好几个亮点: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

课例点评稿 篇6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改革及规范办学行为的需要, 我们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高效课堂展示的活动, 为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这节课是高效课堂展示课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直线的斜率 (苏教版必修2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

1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①斜率公式及应用;②直线斜率存在与不存在的分类讨论.

教学难点:斜率的引入.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直线的斜率;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2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初步感受直线的方向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而体会到要研究直线的方向的变化规律, 只要研究直线斜率的变化规律;

2)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感受“形”与“数”的统一, 渗透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 教学方法

1)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互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2) 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抽象来实现概念的教学, 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 教学过程

(在制作课件时, 以下问题情境、例题、练习题均由大屏幕显示, 其中问题的答案、例题的解答过程、练习的答案均是在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口答或板演”之后, 再由教师将其显示在大屏幕上的)

授课人:董素梅.点评人:武瑞雪.

4.1 问题情境 (了解数学)

问题1 确定直线需要哪些条件 (或要素)

(由电脑动画演示跷跷板游戏, 让学生观察、感受确定直线需要的条件)

学生1:两个要素——“两点”或“一个点与直线的方向”

问题2 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 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那么直线的倾斜程度 (直线的方向) 如何刻画呢?

点评 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教学过程中, 通过提出“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如何刻画呢?”揭开了解析几何研究的序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4.2 学生活动 (体验数学)

问题3 图2为环法自行车赛某日路线图的一部分, OA, AB两段哪段路程更“陡峭”?为什么?用什么来刻画山坡的倾斜程度?怎样将“直观”量化?

学生2:坡度=.

教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板书课题——直线的斜率) .

点评: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 董老师通过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 得到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量——斜率, 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自然引入了“直线的斜率”概念, 突破了难点.

4.3 数学理论 (建构数学)

已知两点P (x1, y1) , Q (x2, y2) , 如果x1≠x2, 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为

教师: (板书在黑板上, 并用红色粉笔画矩形框起来) 设P (x1, y1) , Q (x2, y2) , 则

2) 如果x1=x2, 那么直线PQx轴, 此时直线PQ的斜率k不存在;

3) 对于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定直线而言, 它的斜率是一个定值, 且由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求出的直线的斜率总是相等的.

点评 董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使用斜率公式时应注意的三点:第1点中将斜率k写为ΔyΔx, 表明了斜率的几何意义, 这与以后学习导数时所采用的符号是一致的, 同时也为解答下列例2 (3) 、 (4) 提供了理论依据;第2点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第3点, 说明与x轴不垂直的直线斜率的唯一性.通过这三点, 使学生对直线斜率概念理解更透彻, 应用斜率公式时更小心谨慎.

4.4 数学运用 (巩固数学)

例1 直线l1, l2, l3, l4都经过点P (3, 2) , 又l1, l2, l3, l4分别经过点Q1 (3, 7) , Q2 (-3, 2) , Q3 (-2, -1) , Q4 (4, -2) .

(1) 讨论l1, l2, l3, l4的斜率是否存在?如存在, 求出直线的斜率;

(2) 判断直线斜率的正负, 说明各直线的倾斜情况.

学生3:设k1, k2, k3, k4分别表示直线l1, l2, l3, l4的斜率, 则…… (学生回答, 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出答案, 见表1)

点评 怎样帮助学生进行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此例帮助学生理解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使学生掌握直线斜率的符号与直线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第 (1) 题注重基础, 第 (2) 题注重提高.另外, 此题用表格的形式 (课前制作在课件上, 后三列空着, 课堂上再将答案显示上去) 给出解题过程, 显得简洁明了.

例2 经过点 (3, 2) 画直线, 使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1) 0; (2) 斜率不存在;

(3) 34; (4) -45.

教师:经过分析, (1) 、 (2) 两题中直线易画, 要画出 (3) 、 (4) 中直线, 只需再确定直线上另一个点的位置.

学生4: (1) 过点 (3, 2) 画与x轴平行的直线即可; (2) 过点 (3, 2) 画与x轴垂直的直线即可.

学生5: (3) 根据“斜率=ΔyΔx”知, 直线斜率为34表示直线上的任一点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仍然在此直线上.所以只要将已知点 (3, 2) 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得到点 (7, 5) , 通过点 (3, 2) 和点 (7, 5) 画直线, 即为所求.

(由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点平移过程及画直线的过程)

学生6: (4) 因为直线斜率为-45=-45, 所以只要将点 (3, 2) 向右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得到点 (8, -2) , 通过点 (3, 2) 和点 (8, -2) 画直线, 即为所求.

(由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点平移过程及画直线的过程)

思考 你能说出第 (4) 题中的直线还可以怎样画出吗?

学生7:在第 (4) 题中, 因为直线斜率-45=4-5, 所以还可将点 (3, 2) 向左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得到点 (-2, 6) , 通过点 (3, 2) 和点 (-2, 6) 画直线.

(由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点平移过程及画直线的过程)

点评 例2是画图问题, 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斜率的几何意义——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通过多媒体的演示, 更具直观性.

例3 证明:三点A (-2, 2) , B (1, 3) , C (-11,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ABAC有公共点A (由教师用红色粉笔加下划线, 以示注意) 所以直线ABAC共线, 即A, B, C三点共线. (由学生将解题过程板演在黑板上)

变式1 分别判断下列几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1) A (-1, 4) , B (2, 1) , C (-2, 5) ;

(2) A (-1, 4) , B (2, 1) , D (1, 4) , E (6, -1) ;

(3) A (0, 2) , B (2, 5) , C (3, 7) .

学生9: (1) A, B, C三点共线.

学生10: (2) 虽然kAB=kDE, 但ABDE没有公共点, 且又可验证kABkBD, 所以A, B, D, E四点不共线.

学生11: (3) A, B, C三点不共线.

变式2 已知A (3, 2) , B (6, 1) , C (m, 4)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求m的值.

学生12:m=-3.

点评 例3、变式1与变式2是斜率公式的应用——判断点共线问题或利用点共线求参数值.董老师在处理此题时,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利用斜率证明点共线的方法, 同时又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利用斜率公式证明点共线时应注意的问题——即两直线斜率相等且两直线有公共点时, 两条直线上的三点才能共线.

董老师在例题的选择中,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近, 安排合理,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课堂气氛活跃, 例题和练习的处理始终做到了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 效果很好.

4.5 回顾小结 (再现数学)

教师:下面我们对本节课作个小结回顾.首先, 关于斜率的三点说明是什么?

学生13:设P (x1, y1) , Q (x2, y2) , 则

2) 如果x1=x2, 那么直线PQx轴, 此时直线PQ的斜率k不存在;

3) 对于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定直线而言, 它的斜率是一个定值, 且由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求出的直线的斜率总是相等的.

教师:这节课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学生14: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解决哪些题型?

学生15:1) 会用斜率公式求过两已知点的直线的斜率 (例1) ;

2) 学会根据k=ΔyΔx画出经过已知一点和斜率的直线 (例2) ;

3) 学会了用直线的斜率研究平面上点共线的问题 (例3) .

点评 即使是回顾小结, 董老师也放手让学生来做,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4.6 课后作业 (再巩固数学)

1) 必做题:

课本第70页1. (1) 、 (3) ;2. (2) 、 (4) ;3. (1) 、 (3) ;4. (1) 、 (2) .

2) 选做题:

自学课本第69页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探究直线斜率与直线倾斜角的关系.

点评 普通高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董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了这一点.

总点评 普通高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高中数学教学要能反映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本节课, 董老师能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取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 提高了课堂容量、效率, 突出了重点、难点, 动态地显示了图形, 直观地展示了轨迹,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理科汇报评课点评稿 篇7

杨新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我受理科评委组的委托,现将汇报课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不足、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本次汇报课理科共有高

一、高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八个备课组的17位教师参赛,为期两周,评委们本着认真、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大板块二十个方面,对参赛教师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评定。

参赛教师都合理恰当的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总体看来,本次参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讲解熟练,表达自如。对教材理解正确,能够把教学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重难点准确中肯,重点能突出,难点有突破。知识传授正确严密,能力训练充分严格,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把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另外,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例如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靳小沙老师:教学切入点好,板块明显,层次清楚,步步为营,水到渠成;适当拓展,切实迁移,关注过程,把握契机,妙用课程资源,注重知识的自然生成

吕萌芽老师:用趣味小实验(夹砝码)引入新课,生动有趣;教学过程中主动把教和学统一起来,使师生心理同步,引路架桥,开锁开窍,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指点得当,反馈及时,张驰有度,调控得当。

刘芮老师:课堂语言流畅,精神饱满有激情.,学生分组实验进行的有声有色,知识传授正确严密,能力训练充分严格

樊惠琴老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探究到位,注重能力培养、思维训练,教方法、教规律,举一反

三、授人以渔;

黄灵芝老师:用亲自录制的短片来设问,激发兴趣的同时提升可信度,教学中知识落实到位,能力训练充分,学生学得主动,扎实,课堂气氛协调。刘正刚老师: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策略符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注重情境创设,导入语简洁科学,富有感染力,板书板画美观大方,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教有所成,学有所得。王慧珍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沉着稳重,动作形象,亲和力强。铁彦祥老师:语言精练,生动,引人入胜,比喻贴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袁丽敏老师:教学设计完整,合理,内容正确,难易度恰当,达成教学目标.信息交流多边,注重分层培养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

再比如吴彦霞老师引入广告语“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来讲解无机盐及其作用,生动形象;刘丽勤老师用猪八戒办高老庄集团因资金周转不灵向孙悟空求助来创设情景,妙趣横生;陈增保老师用中央二台购物街来讲解二分法的应用,用中牟县出租车收费来讲解分段函数的应用,举例有趣,贴近生活,等等。都是本次汇报课的亮点。

当然,本次汇报课也存在以下不足: 1.多媒体课件及其与板书的匹配问题

有些教师的课件字体过小,颜色设置不当,内容过于密集,没起到真正的展示作用;部分教师没有处理好课件与板书的协调问题,不是课件板书两张皮就是重复啰嗦;也有一些教师将学生的答案由学生念着书写在黑板上,既体现不了原汁原味,又浪费了时间;不知让学生直接演板,或用幻灯机投影效果是否更好?

2.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处理好量、度、序、位的关系,量指内容的数量,度指内容的深浅,序指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位指内容的地位;导致整个安排不够严密紧凑,各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3.教学语言不够精练简洁,过渡不自然,衔接不得当。

4.学生合作探究时,部分教师没有给予合理的引导,致使学生探究目标不明确,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课例点评稿 篇8

2009年起步,职业规划大赛从校园走向全省,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一项可能影响所有参与者一生的、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活动,意义非凡。衷心希望此项活动能持续办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院系老师和学生高度重视起来,支持此项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参与进来。

本次大赛在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印象:

第一,从递交的参赛作品来看。形式多样,新颖别致,从设计、排版都下足了功夫,图文并茂是众多作品的共同亮点。其次,参赛作品规划的思路与方式多种多样,体现了开阔的视野与创新精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木兰出征、燕子归来、小海龟过海,所以说应来 那句话,人生就是一场大戏,人生就是一次旅游,人生就是一次拼搏。

第二,从现场展示来看。我们认为:今天参赛的选手都表现出了热情饱满、心态积极、自信向上的优秀素质。没有把今天的参赛作为一种单纯的表演,而是作为对未来的一种理性思考,一种郑重承诺。

选手们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能认真审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自信地设定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地制定实现职业目标的步骤和方法,计划于措施。

我们认为,选手对自己的认知是客观清晰的,对职场的分析是正确合理的,对自己的规划是符合个性的,对目标的实现是充满信心的。这些都令我们这些就业指导老师无比欣慰。

第三,通过比赛,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很多同学对大学生活、对未来人生,开始了理性思考。从作品来看,大家都为自己设定了基本合理的就业、择业之路,并将(高校教师、工程师、企业高层管理者、高级科研人员)等设定为不同的职业目标,我们没有感到其中有不现实、虚伪或狂妄之感,因为大家不但有美好的目标,而且还有可实施的计划方案,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够围绕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职业发展需求,明确地规划了在校期间应该提升哪些素质、强化哪些能力、充实哪些专业知识,这些为大学四年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无穷的动力。所以我们坚信,你们的人生目标一定能实现,你们的职业生涯一定能大放异彩。

以上是此次大赛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和成绩,值得肯定和发扬。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第一,在自我认知方面,职业心理学和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运用不够,自我评估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没有论证论据,直接出结论。太陡突兀,让人不可信,(舒伯的生涯时空发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荣格性格理论、职业瞄理论等等,兴趣岛、生涯平衡单、SWOT模型分析、360度评估、还有技术评估量表等)

第二,在职业环境认知方面。对职业环境的评估,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高校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收集的资料过于狭隘,在时间上较为滞后,甚至是5、6年的信息。没有参考性。建议大家应进一步大力拓展了解职场的信息渠道,要创造一切条件,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只有适时地了解社会所需,才能促进在校期间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从而避免学无动力、行无方向的尴尬,才能在毕业后尽快地适应社会并可持续发展。

但是了解职场都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出学校,到真实的职业实践中去,有针对性地参加实习、兼职、家教、短期工作等等。同时积极开展对校友、亲属、朋友、知名职场人物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当然,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等也是重要渠道,单不能一味指望这些。

第三,职业目标定位茫然。职业目标太少,可选范围太小,或者根本没有职业目标,选不出来。即使勉强确定了,基本也是错位的。还有备选职业目标与第一职业目标关联性太远,脱离实际,只有上帝知道到底能不能现实。因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基本都是不知所云。

至于在展示过程中小毛病慢慢改正就行了,阐述语言风格总是象老师讲课、着装跟职业定位不相符、作品装帧过于豪华、错别字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都是各位选手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大家不断改进。

关于现场展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强调一下。有些选手对该环节的要求理解不透,导致现场展示效果不太理想。现场展示的目的是向评委和观众介绍你进行职业规划的思路与内容,通过展示,让大家相信你的规划是人职匹配的,是可行的;而且通过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你与目标职业的一致性。譬如你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个企业家,那么你的言行举止就要像一个企业家。在回答评委提问时,有的选手也不能正确理解评委提问的目的意义;还有的选手在回答问题后没有说“我的回答完毕,谢谢”。这些都是细节,但正是细节决定了展示的成败。

.参赛选手不仅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了主方案,还根据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制定了相应的备选方案,大大增强了职业生涯方案的可行性。在职业生涯方案作品和现场展示中,参赛选手都贯彻了“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修正规划方案”的思想,对可能发生的生涯变化情况进行了前瞻分析,然后根据条件的变化对方案进行适时的调整,并制定好

一、两套备选方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以上是此次大赛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和成绩,值得肯定和发扬。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不少参赛选手职业生涯发展备选职业目标和第一职业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强,有的跳跃性很大,大大降低了方案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参赛选手现场展示环节中普遍表现为角色定位失误,总是不自觉地定位老师讲课。

以上,是我作为评委的一些感受和建议,供我们的高校老师和同学们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教!

一是自我分析全面新颖。在分析内容上,几乎所有参赛选手都使用了职航快线——中国职业咨询网提供的四项职业测评,从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在分析方法的使用上,有360度评估法、橱窗分析法、经历盘点法、调查问卷法等,有些选手还根据有关理论整合出自己的分析模型,如杨式职业选择内因影响模型(VISA模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是职业环境分析有所进步。主要表现为获取职业信息途径多样化、探索内容全面化和分析方法专业化三个方面。与首届大赛获取职业信息途径单一化相比,这次大赛选手们除了通过互联网、书本等渠道外,还学会应用职场人物访谈即采访老师、校友、业内资深人士等方式获取较为可靠的职业信息,有些参赛选手还通过实习、见习和创业实践等直接方式了解职业世界;在内容上,除了对行业和职业进行探索外,不少选手还 对就业单位和就业地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方法方面也体现了专业性特点,成本收益分析、供求关系分析、宏观微观分析等应有尽有。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对职业规划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些选手以为职业规划就是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职业,片面强调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择业而忽视了人业互择的道理,没有做好择业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对职业环境的分析还有待深入。如有些选手对行业分析还停留在表面,看哪个行业热门就往哪个行业去发展;相当一部分选手对人岗匹配、人企匹配分析得还不够。

演讲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是面面俱到,不善于突出自己作品的优势和特点;另一个是表达沉闷,不善于调动听众的情绪。加上准备不充分、紧张和国语不标准等因素,影响了不少选手们的展示质量,部分选手甚至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展示,最终影响了他们的总成绩。

课例点评稿 篇9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 (三) 》,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 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两个板块的内容:第一个板块是传统民俗活动, 由六个动宾式的三字词语组成;第二个板块是主要传统节日习俗, 由六个主谓式的四字词语组成。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喻老师教学时, 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切入, 由“龙”到“龙的传人”到他们的传统节日, 由传统节日名称到节日习俗以及民俗活动, 一一铺陈, 环环相扣, 娓娓道来。 这样的教学设计, 在充分地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恰当地重组、改造, 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二、 充分地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汉语、汉文化的魅力

教学“龙”字时, 喻老师演示了“龙”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楷体的变化;教学“元”字, 喻老师介绍了“元”字的意思是“开始, 第一”, 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举例“一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一年的第一天叫———元旦”“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元宵”; 教学“端午”时, 喻老师说“‘端’是初的意思, ‘五’和一二三四五的‘五’同音, ‘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教学“中秋”时, 喻老师说“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秋天过了一半, 所以叫‘中秋’”;教学“中秋”时, 喻老师说“农历九月初九, 两个九在一起, 所以叫重阳”;教学“除夕”时, 喻老师说“‘除’是去的意思, ‘夕’是夜晚的意思, 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 就叫‘除夕’, 表示旧的一年过去, 新的一年来到”;教学“猜灯谜”时, 喻老师先说“谜语挂在灯下面所以叫‘灯谜’”, 然后引导学生一起猜灯谜……

另外, 喻老师在教学中还引入了许多文化元素, 如剪纸, 故宫的九龙壁, 龙舟, 龙灯;农历;南汤圆, 北元宵;重阳节, 又叫敬老节;端午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包饺子, 团年饭不吃鱼, 倒贴福字;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识记汉字、 认读传统节日名称、了解节日习俗以及民俗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地感受了汉字、汉语、汉文化的魅力,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生喜欢汉字”, 这些课程目标都已不再是一句句空话, 而是学生内心涌动的声声呐喊;汉字、汉语、汉文化的力量, 已经悄无声息地浸染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上一篇:2、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下一篇:爱情不强求的伤感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