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点评

2024-09-09

合理点评(精选10篇)

合理点评 篇1

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如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以促进合理用药。把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通过对高要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下半年抽查的2160张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逐一分析点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干预,对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合理处方上半年为89.2%,到下半年上升到94.7%。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每月随机抽查360张处方(每星期抽查90张),2010年下半年共抽查2160张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内容,填写处方评价表作统计。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点评,包括处方的书写格式,书写是否规范,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如药物的给药间隔、药物选择的合理性、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处方的基本情况

在抽查的216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有2046张占94.7%,不合理处方有114张占5.3%。处方统计的其他数据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的情况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内容,对门诊处方中的不合理处方114张进行点评分析统计,发现不合理处方现象存在多方面,包括给药间隔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当、抗菌药物配伍不对、诊断不明确、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等等。各项统计资料见表2。

3 分析

3.1 处方基本情况分析

利用处方评价表对抽查的处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合理处方占94.7%,不合理处方占5.3%,总的来说是符合要求的,特别是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达到了100%,可能是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系统进行计价识别的原因,处方的书写也相对较好,书写不规范比如涂改没有签名,汉英混写等处方只占抽查处方的0.42%,另外,注射液的使用率也相对较低只有37.6%。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每张处方的用药品种数达到了5.17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2.8%,比规定的每张处方品种少于5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低于50%都稍有超标,应引起医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本院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3.2 不合理处方分析

3.2.1 药品的给药间隔

给药方案在时间间隔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青霉素钠480万+0.9%氯化钠500m L,用法:480万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临床上的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这是门诊处方中一个经常会见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没有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来执行药物的用法规定,一日的药量一次给完,而不是按照药动学原理分多次给药,青霉素类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而不是峰值,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缩短而不是将剂量增大。

3.2.2 药品的溶媒选择不当

处方检查中发现有青霉素钠+10%葡萄糖注射液一起作静脉滴注,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p H 6~7的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可加速分解而失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葡萄糖注射液的p H为3.2~5.5,在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可使青霉素分解,给药时间长时,分解的速度和比例会更高。

3.2.3 抗菌药物配伍不合理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静脉滴注,这是一种隐患处方,在不合理处方中大约占10%左右,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虽经皮肤过敏试验,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糖皮质激素的抗过敏作用可以掩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初期过敏反应,影响对病情的观察,而且激素对病原体无抑制作用,反而会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影响治疗效果。

3.2.4 药物的选择适应症不明确

门诊处方存在诊断不明确,用药不清晰的状态,有些医师凭经验用药,有些医师还采用了“双保险”用药态度,在没有做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把抗菌药和抗病毒药一起联用在感染不明确的诊断上。病原学检查在临床用药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药敏结果可指导后续的目标治疗,同时也积累了个系统感染的病原学资料,并能较准确地收集到细菌耐药状况的信息,对指导临床的经验用药大有好处。

3.2.5 抗菌药物的使用起点高

处方点评中见到一种现象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很多使用了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处方为注射用头孢他啶+炎琥宁粉针,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平常我们常说的感冒,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只有少数是细菌,一般作抗病毒治疗即可,而不必使用抗菌药物,但如果怀疑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为细菌感染,可用其他抗菌药而不必首选第三代头孢类,这样会浪费药物资源也会使耐药性的发生加快。

3.2.6 药品联用不恰当

点评处方中还发现了药品联用不恰当的现象,如罗红霉素分散片与蒙脱石散合用,蒙脱石散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等有极强的固定、吸附作用,若罗红霉素分散片与其联用,蒙脱石散的吸附作用会使罗红霉素分散片的药效降低而失去治疗的意义。另外,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处方中使用了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与氨茶碱合用,每粒阿斯美成份里含有氨茶碱25mg。若合用氨茶碱会增加茶碱的血清浓度而使毒性增加,二者不宜合用。

4 结论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供临床使用的药物品种数也日益增多。新药的不断涌现,患者病情的不断的变化,加上患者求医心切,为了尽快达到治疗效果,多药合用的情况非常常见。世界卫生组织警示,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当今第四号杀手,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也在不断上升中。处方点评是直接发现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对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2,3,4,5]。实践证明,开展处方点评制度对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和提高治疗效果是有一定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高清芳,刘高峰,白秀蓱.临床药师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李端,殷明.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汤光,吴永佩.临床合理用药手册[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7:5.

[4]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3.

[5]卢海波.3年来处方点评的实践与总结[N].中国药业,2007-12-10(70).

合理点评 篇2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自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精神,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控制药品质量和价格,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开展处方和医嘱点评,认真做好处方点评总结。

为了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专家组,专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同时药剂科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定期对门诊及病区医嘱进行点评并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抽查100张门诊处方和30份住院病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相关规定和参数指标的点评,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药典等有关书籍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处方和病历医嘱要在全院进行通报公示。

通过坚持不懈对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总结、通报批评等措施,我院主要存在的“临床诊断不全”、“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最近几个月的处方合格率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院基本不存在不合理处方现象。

二、药事管理制度健全,工作到位。

1、设有由院领导、医务科、院感科、药剂科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成人员以中高级技术任职资格为主。

2、医院药剂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名,占本院卫技人员总数比例未达标,包括主管药师1名,药士1名;药剂科负责人为主管药师职称。大学专科学历。

3、我院执行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药剂科管理相关制度。

4、医院成立了ADR领导小组,设有ADR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并做好工作记录。

5、医务科有专职人员负责参与本院药物治疗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6、严格执行山西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的有关规定,按中标目录购进招标药品。本院所需药品统一由药学部门采购,严禁从非法渠道采购药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三、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尽量做到合理、有效、经济、适宜。

1、制定了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合理用药实施办法及本院《基本用药目录》。

2、制定了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或实施细则》,并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监测,采取了干预措施。

3、认真落实用药总量监控公示,医师用药情况通报和医师合理用药评价等工作。

4、从严监管临床用药,执行设定的临床用药“红线”(科室药占比),不违规,不突破,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面,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

组,明确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院长为具体责任人,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并落实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每月对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前10名医师予以排名公示,对使用数量和金额前10名的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情况进行通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和警示教育。

四、特殊药品使用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并完善了特殊药品采购、储存、保管和使用制度。

2、建立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使用及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制度。

3、严格实行“五专”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验收记录完整规范,具有安全的储存防护措施,专人负责、双人双锁,建立了进出专用帐册,专用处方进行专册登记。无发生违反使用、丢失现象。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药学技术人员比例未达标;临床药师人员未达标。院领导非常重视,准备积极引进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达要求。

2、本院没有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院领导已开始着手准备建立静脉配药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中心位置的规划等工作。

3、处方书写方面个别新上岗医师仍存在剂型含量书写错误的现象。针对此情况,医务科准备再次对医师进行有关《处方管理办法》、处方书写中常见错误的培训,以提高处方的合格率。

4、临床用药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例如Ⅰ类切口术后用药时间部分患者仍较长;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等。针对此情况,我们又重新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一次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临床科室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科主任会议上予以通报。要求大家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及分级管理要求,目前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有明显下降,临床用药日趋合理,但部分指标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厉让我院的临床用药使用更规范、更合理。

合理点评 篇3

【关键词】: 中药处方点评;中成药合理使用;干预作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41-02

中医,是祖国医药学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我国中成药的使用历史悠久,效果疗效确切,并且伴随的不良反应少。并且在国家的宏观政策扶持下,中医的诊疗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因为中成药中的药味组成有所不同,疗效不同,会产生适应的范围,需要辩证得当,使用。在中成药的使用中,加强在处方的审核能发现中药处方里的书写不规范以及使用不合理等种类的问题。本文针对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采用中药处方点评的方法进行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涉及有中成药处方一共3980

张,其中2013 年有1779张,2014 年有2201张。主要涉及的科室有内科和外科、口腔科、妇产科、急诊科、科儿科、康复科以及耳鼻喉科等。依照时间把3980张处方,分成 2013 组和2014 组,两组在数量以及涉及的科室等情况中,具有临床上的可比性,即 P >0. 05。

1.2方法 我院在2012 年还没有进行中药的处方点评工作。2014年开开始,每月随机抽查 100 张中药处方,开展点评。记录 2013 组和2014组里,中成药中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记录不合理用药出现医患的纠纷情况的发生率,提供统计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1. 2. 2 处方点评工作。 成立一个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进行中药处方的点评工作,组员必须有过专业的培训才可以上岗,每张处方都是 2 或者 2 人以上点评,才算做完成。最后由组长开展不定期的抽查点评的整体的结果,将每月的处方中的点评结果开展公示,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奖惩制度。中药处方点评主要的内容是,字迹书写,药物的名称和使用的方法以及合理用药等的情况。

1. 2. 3 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判定。首先,大处方中,除规定的一些慢性病之外,其他所开具的,超过了7 日的用量情况的中成药处方;。其次,配伍的禁忌。也就是说处方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等的药物。最后,重复的用药,同一张处方里,有着两种或者以上效果相似的药物。最后,用法和用量中的异常,一旦超剂量或者低剂量没有实现,就不能达到药效,还有可能出现现异常的情况,未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对药品适当增加。最后是诊断和用药不符,也就是所开具里的中成药物,不具有患者治疗所需的药效[1]。其他不合理情况判定,用药的禁忌,例如孕妇和哺乳期的产妇一些特殊的人群。

1.3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均以( ±s)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对于不同时间点的ISQ值运用方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均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不合理情况。 2012 组和 2013 组中,中药处方涉及的中成药中的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的分析,见表 1。

表1 两组中成药的使用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张(%)]

项目2013 组( 1779 张)2014 组( 2201 张)诊断结果与用药不符51( 3. 41)20( 0. 91)配伍禁忌14( 0. 78)1( 0. 05)重复用药25( 1. 40)5( 0. 23)用法用量异常15( 0. 84)6( 0. 27)大处方9( 0. 50)1( 0. 05)用药禁忌27( 1. 51)3( 0. 14)总计151( 8. 44)36( 1. 64)从表 1 中,我们了解到,2013 组中成药中的不合理的用药发生率,仅仅是1. 64% ,明显低于 2012 组中的 8. 44% ,并且诊断的结果和用药中的不符,在配伍的禁忌以及重复用药中的情况,同 2012 组比较明显减少,分析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 <0. 05。

2. 2 医患纠纷出现情况。 2012 年组中,中成药中出现不合理用药,形成医患纠纷一共 31 起,所占发生率有 1. 73%。但是2013 年等情况仅仅是 3 起,发生率是0. 14%。两组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

自国家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处方点的评制度以来,不少的医院实现了不同程度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开展的情况,多集中对西药处方以及住院医嘱的点评方面。中成药以及中草药处方的点评工作,开展速度相对较慢,质量也不高[2]。我院在中药处方点评时间不是长,但发挥该项工作的作用,中药的处方合理性出现很大的提高。这和中草药处方中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医生在治法治则不同,以及点评人员专业的差距等密切相关。药师需要掌握中药学和方剂学以及中医基本中的基本专业知识,目的是提高在中草药处方点评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和西药的处方比较,中药处方在书写以及评判中以及适宜性的标准等,有着其自身独有特点,点评中药的处方,是否按一定要求标注的特殊煎煮制度来进行,遴选的药品是否存在毒性药品的超量使用[3],需要加强密切的关注。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医师的行为的规范,从而实现中药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唐士平. 2011 年 1 ~12 月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分析[J]. 北方药学,2013,10( 1) :104.

[2]齐永刚. 我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 2) :158 ~159.

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 篇4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合理用药,点评

1点评方法

1.1 制度与标准

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2],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及药事管理组织制定处方质量控制分析统计表,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整体质量控制的要求,随时增减质控内容,保证质量控制与处方点评的实效性。每月定时召开质量分析与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会,并下发书面通报。

1.2 点评考核

1.2.1 每月随机抽取各药房3~5 d的处方,按照标准进行处方合理性审核,统计分析。

1.2.2 每月对药品出库量进行动态监测,并对除大输液及普药外,药品单价相对较高的前十位药品和二线以上的抗生素进行出库量统计和排序,观察动态变化。

1.2.3 每月对随机抽查的质控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和正确性的审核和统计分析

1.3 随机医疗业务查房点评考核:

跟随日常的业务查房,查看医生的用药是否正确与合理,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现场指导,提出合理用药意见或建议,以示教育警示和现场纠偏。

2实例点评与分析

2.1 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常见的错误处方

如书写不规范、空项、用法用量有偏差、用药部位不具体等。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2],审核处方的合格率,不达标的科室分门别类提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点评。

2.2 典型实例分析

2.2.1 无适应证用药

实例1:男性患者,6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头孢他啶3.0 g,用法:静脉滴注,1次/d。用药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而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因此,根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需对症治疗只有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予以抗菌治疗。即使发生细菌感染,小儿也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为主,治疗以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或第一代头孢为首选,而不宜选用第三代头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

实例2:足月顺产产后1 d,26岁,体温血象正常,无会阴切口和创伤,子宫底于脐耻之间,恶露深红无味,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氨苄青霉素3.0 g,环丙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用药分析:分娩是女性的一种特殊生理过程和阶段,机体会通过生理调节使其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在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下,不提倡预防使用抗生素。特别是环丙沙星注射液主要用于对其他抗生素药物耐药的G-杆菌所致的感染,它可以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哺乳期应慎用或禁用,如确需使用可首选口服方式用药。

2.2.2 针对性不强的用药

实例:患儿女性,3岁8个月。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布洛芬口服液、复方福尔可定、注射用赖胺匹林、地塞米松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用药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伴有高热症状,退热时针对儿童首先不主张使用激素类药地塞米松注射液,原因是激素类药有掩盖病情的可能,同时对于儿童可产生较大的免疫抑制作用,在使用赖胺匹林后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就是重复用药了。还有,处方中也应注明布洛芬混悬液是高热备用药。再者,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即使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治疗时也应以抗菌谱较广的青霉素类或头孢一代为主。

2.2.3 重复用药

实例:患儿女性,6岁。临床诊断:咽炎。处方:氯雷他定胶囊、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用药分析:氯雷他定颗粒为H1受体拮抗剂,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中盐酸曲普利啶是一种具有中枢镇定及抗毒作用的强效H1受体拮抗剂,用于抗阻胺作用,选其一即可,建议停用氯雷他定胶囊。

2.2.4 不合理联合用药

实例:患儿女性,10个月。同时开具两张处方,处方一,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处方用药:小儿退热口服液,头孢克肟颗粒,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处方二,临床诊断:补维生素D;腹泻。处方用药:维生素AD滴剂、蒙脱石散、肠泰口服液。用药分析:患儿年龄较小用药量较大,用药品种较多,治疗无重点,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在诊断为腹泻时,使用维生素AD滴剂补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无作用。蒙脱石散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其吸附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必须合用时应在服用蒙脱石散之前1 h 用或等小儿腹泻治愈后再预以补维生素D。肠泰口服液中含有双歧杆菌培养液,同时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可因头孢克肟的抗菌作用而灭活或抑制双歧杆菌的活性,有配伍禁忌。

2.2.5 超剂量用药

实例1:产妇,25岁。临床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后,处方:催产素注射液40 U,注射。用药分析:催产素是为从动物脑垂体后叶中提取主要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用于产后止血,5~10 U/次,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20 U。目前虽然所用的催产素基本为人工合成,但其中可能含少量加压素,该产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剂量(即使为合成的纯制剂)亦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等现象加重病情,一次用极量的催产素不管用哪种方式注射都是很危险的。可以在监测血压的同时,分次少量地使用该药,或使用其他促进子宫收缩和止血的药物,综合治疗。

实例2:男性患者,6岁。临床诊断:恶心、呕吐处方:甲氧氯普胺片,用法:5 mg/次,3次/d,口服用药分析:该患者为一名6岁儿童,在使用甲氧氯普胺时,必须按照儿童体重进行换算使用6~14岁儿童使用剂量为2.5~5 mg,每日剂量不宜超过0.5 mg/kg,该患者体重20 kg,每日用量不超过10 mg,而该患者一次使用5 mg,3次/d,剂量偏大,应该调整减少,否则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2.2.6 用法用量不当

实例:患者女性,38岁。临床诊断:外阴炎。处方:头孢克洛胶囊,0.25 g×6粒,用法用量:口服,1粒/次,2次/d。用药分析:头孢克洛胶囊口服吸收后半衰期(T1/2)为0.6~0.9 h,药物由尿原形排出,一次口服0.25 g,尿药峰浓度可达600 g/ml,应每8 h给药0.25 g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2次/d给药不足以维持24 h有效血液浓度,口服给药时应让患者补充足量的水,以防止药物在肾小管沉积,药师应作补充交待或建议医师局部用药。

2.2.7 给药途径及用法不合理

实例1:女性患者,37岁。临床诊断:阴道炎。处方:制霉菌素片50万U,阴道给药,每晚1次。用药分析:治疗阴道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制霉菌素片为口服片剂,置于阴道内片剂崩解释放所需体液量根本无法达到要求,局部药物难以崩解和释放,就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且刺激性大,易导致阴道黏膜损伤。宜选用相应的栓剂或泡腾片,如制霉菌素泡腾片等作为局部用药。

实例2:男性患者,15 d。临床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处方:茵栀黄注射液,口服3 ml,3次/d。用药分析:该处方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提取中药西制注射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仅用于静脉和肌内注射用于口服治疗可用口服液,因为注射用剂在没有加入口服用药的赋型剂时进入消化道,首关效应可使药效破坏,加之其口感不佳,使新生儿服药的依从性差。

2.2.8 忽视药品的不良反应

实例:女性患者,12岁。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处方:环丙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口服,3次/d。用药分析:庆大霉素是由小单胞菌所产生的一种多组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不是口服制剂;环丙沙星与庆大霉素共同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耳毒肾毒和胃肠道反应,加之患者的呕吐、腹泻和不能进食,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两药联用毒性叠加,特别是女性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更应回避不良反应,尽量以补液等综合治疗为主,如果口服治疗可在胃肠道症状减轻后选用口服胶囊或缓释片。

2.2.9 抗生素联用不符合原则

实例:患者女性,32岁。临床诊断:卵巢畸胎瘤,入院时患者感咽部不适,查体无发热等症状处方:琥乙红霉素0.5 g,4次/d,入院后第2天下午开腹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氨苄青霉素3.0 g,0.4%甲硝唑注射液100 ml,2次/d,静脉注射。用药分析:红霉素可透过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处于静息状态达到消炎的目的,其为抑菌剂;青霉素则为活跃期杀菌剂,作用机制是在细菌生长时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杀菌目的,如果选用了红霉素,青霉素就不能发挥作用,两者有拮抗作用。此患者入院时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和用药指征,且已经预计到要手术治疗,就应在用药上全面考虑,术后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可以选用与术前同一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或可以进行围术期用药。

2.2.10 围术期用药处方不规范

实例:女性患者,28岁。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围手术用药)。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林可霉素0.6 g,2次/d,从术前1 d用到拆线后1 d共10 d。处方分析:围术期用药主要是手术切开前到手术后24 h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按照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3]: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 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500 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此患者就可以选用围手术用药。

处方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范的用药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处方质量的考核不合理处方的点评,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又可以通过温习各种疾病的治疗和用药知识,使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医疗质量得到提高,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

合理点评 篇5

2008年12月份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2008年12月抽查我院12月份住院病历30份及住院处方600张进行用药分析,现将我院住院病历及住院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一、处方用法不对

1、住院号5666:瑞格列奈,用法1.0 po tid,应为1mg,口服,饭前半小时。

2、住院号5630:抗HP三联七日疗法中,阿莫西林0.5 po Bid,应用1.0g po Bid。

++

3、住院号5810:奥美拉唑40mg po tid 奥美拉唑作用H-K-ATP酶,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一天一次或两次足以抑制胃酸分泌。

# #

4、住院号5976、5993:金水宝1po Bid应为3 po tid。

5、住院号5993:芬必得0.3 po tid应为0.3 po Bid。

二、存在配伍禁忌

1、住院号5718、6071、5578:Vitk1与Vitc配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配伍禁忌。

2、住院号5557Vitk1与林格氏液配伍,因Vitk1系醌式结构内含酚羟基极易与林格氏液中金属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使疗效降低、失效。宜单独与5%GS配伍使用。

3、住院号5893,维生素C与胰岛素同瓶滴注。维生素C PH2.5-3.5,胰岛素PH6.0,两者配伍后,维生素C极易去氢,与胰岛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浑浊、降效,存在配伍禁忌,不宜同时配伍使用。

4、住院号5776、5986、6019、6036、6089、5578,维生素C与肌苷同瓶静滴,因酸碱反应保障低疗效,存在配伍禁忌。

5、住院号5810、5632、6031、6130,地塞米松与维B6存在配伍禁忌,维生素B6属水溶性的盐酸吡多醇,与水不溶性的地塞米松磷酸盐配伍后产生不溶性沉淀,两者宜分开使用。

6、同组输液中使用不宜配伍的药物。①住院号5722血寒通输液中加入胰岛素,5718苦参碱输液中加入胰岛素。胰岛素与中药制血塞通,苦参碱等成份复杂的中药混配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宜同用。②住院号5934,红花、参脉注射液中各加入氯化钾静滴,中药注射液红花、参脉中加入强电解质10%氯化钾,因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增大,上述药物均宜单独静滴。

三、选药不合理

1、住院号5691,乳腺癌患者长期使用胃复安止呕,因胃复安刺激催乳素分泌,引起泌乳、催乳,乳房胀痛。胃复安不能用于因行化疗和放疗而呕吐的乳癌患者。

2、住院号5749,肝炎患者使用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经肝代谢,具肝毒性,对肝功能受损患者慎用。

3、住院号5961,单纯上呼吸道感染选用三代头孢,头孢匹胺,属重度处方缺陷。患者1岁多,上感并急性支气管炎在婴幼儿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宜选用青霉素、阿莫西林或一代头孢中的头孢拉定。

4、住院号6059支气管哮喘患者,选用阿斯匹林,倍他乐克不宜。哮喘患者应慎用阿斯匹林和β-R阻滞药,以免诱发哮喘及加重哮喘患者气道痉挛。

5、住院号6146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氨曲南1.0静滴一天一次。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菌--HP,为G厌氧菌所致。氨曲南仅对需氧G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宜规范选用抗HP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四、药物溶媒选用不合理

1、住院号5317,依诺沙星选用含氯离子的生理盐水作溶媒不宜,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具酸碱两性,用生理盐水等含氯离子的溶液稀释后因同离子效应产生絮状白色沉淀,不宜合用。应选用5%或10%GS稀释后缓慢滴注60min以上,滴完后续接其他含氯离子输液前顺先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以免输液管内余液析出沉淀。

2、住院号5921、5992:泮托拉唑选用5%GS作稀释溶媒不宜。泮托拉唑为强碱性药物,与酸性的5%GS混合后易出现变色,沉淀反应,宜选用0.9%NS 100ml作稀释溶媒。

3、住院号5666、6004,苦参碱选用生理盐水作稀释溶媒不宜,苦参碱护肝治疗宜选用具解毒护肝作用的中渗液10%GS作溶媒。

临床药学室 第(1)页

2008年临床药师处方用药分析与点评记录

4、住院号6043,5%葡萄糖250ml,阿昔洛韦0.5,静滴,60d/min,阿昔韦呈强碱性,宜用中性的0.9%生理盐水作稀释,且需缓慢静滴,一次在1小时以上,同时嘱患者2小时后多饮水,防止肾功能损害。

五、抗生素使用次数不对

1、住院号6091、5954,使用青霉素480万u,静滴一天一次。

2、住院号6161、5780,使用磷霉素4.0,静滴,一天一次。

3、住院号6168、6068、5987、5853使用头孢噻肟2.0,静滴,一天一次。

4、住院号6039,使用氨曲南1.0,静滴,一天一次。

青霉素、磷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且半衰期短,一天一次静滴后血药浓度很快低于最小抑菌浓度,造成细菌很快恢复生长繁殖。不但达不到抗菌效果,反而易产生耐药性,对这类药物静滴每天最小宜分2-3次使用。

5、住院号6084,前列腺炎,医嘱使用0.9%250ml阿奇霉素0.25静滴,一天两次,0.2%氧氟沙星0.2g100ml静滴,一天两次,替硝唑0.4g100ml静滴,一天两次。前列腺炎主要致-病菌为G菌、支原体、衣原体,宜选用脂溶性高且能穿透前列腺包膜的氟喹诺酮类、大环内

-酯类、磺胺类、四环素类药。替硝唑针对厌氧菌有效,对主要由需氧G菌所致,前列腺炎无效。阿奇霉素、氧氟沙星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宜将一天的量一次输入。阿奇霉素0.5g ivgtt Qd或0.2%氧氟沙星0.4g ivgtt Qd,使Cmax/MIC≥125时疗效更佳。

六、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1、住院号5948泌尿结石患者医嘱使用氨苄西林2.0联合氨曲南1.0静滴,一天两次。氨曲南为一广谱高档非典型β内酰胺药,主要经肾排泄,对泌尿系感染作用好。用于青霉素、-β内酰胺类药过敏或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无效时针对G菌才选用。医嘱选用氨苄西林与氨曲南联合使用,因其作用同一青霉素结合蛋白酶,作用靶位相同,有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使用,因此,完全没有联用的必要,用其一即可。

2、住院号5901,外伤患者,住院号5908骨折患者医嘱使用0.9%生理盐水100ml克林霉素0.6g静滴,一天两次联合0.9%生理盐水250ml,氨苄西林氯唑西林2.0静滴,一天两次。住院号6718左锁骨骨折,6121外伤患者医嘱使用0.9%生理盐水250ml氨苄西林氯唑西林2.0静滴一天两次联合5%葡萄糖250ml,林可霉素1.2静滴,一天两次。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主要针对金葡菌感染。克林霉素、林可霉素为抑菌剂,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为杀菌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与氨苄西林体外试验存在拮抗作用,两药宜用其一即可。如必须联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对繁殖期杀菌剂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使用大剂量,速效抑菌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使用小剂量;②先静滴繁殖期杀菌剂氨苄西林氯唑西林1小时后再静滴速效抑菌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效果好。特别是护士执行医嘱中需特别注意用药先后顺序,以确保临床疗效。

七、围手术期用药不合理

住院号6035、6139、5947、5986、6044、5865的骨折患者,住院号6119、6160疝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用药物选用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匹胺),术前术后用药起点过高。骨科手术、胸腹壁疝修补手术,主要感染致病菌80%以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宜选用一代头孢(头孢唑啉)。三代头孢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差,选用其防治感染不足以预防阳性球菌感染,宜选用针对金葡菌作用最强的一代头孢(头孢唑啉)。

临床药学室

二OO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10年2月-2013月6月随机抽查的处方共计1 800张, 其中80例处方被点评, 占总处方的4.4%;针对使用抗菌药物比较频繁的科室抽取50份病历, 其中18份 (36%) 病历被点评。即处方与病例加起来总共1 850例被抽查, 98例处方和病历被点评, 占总处方与病历的5.30%。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在被点评的98例处方与病历中, 65例为抗菌药物处方, 占总被点评处方的66.3%, 通过分析得知, 处方张数最多以及所占处方比例最多的为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 其次为过度用药和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结果见表1。

2.2 非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在被点评的98例处方和病历中, 33例为非抗菌药物处方, 占总被点评处方的33.4%。通过分析得知, 处方张数和所占处方比例最多的为用药次数不当, 其次为溶媒使用不当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分析

(1) 抗菌药物用法错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要根据其后效应的时间长短来掌握使用时间, 不能擅自把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延长或缩短。要2~4次/天静脉滴注足量的β-内酰胺类药物, 要让其血药浓度比细菌MIC的时间高。如果依赖性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t1/2在1h以下, 则要每天分4次给药;如果t1/2在1~2h, 则要每天分2次或者3次给药;如果t1/2在2h以上, 则要分1次/天或者2次给药[2]。每天1次给予患者氨基苷或者喹诺酮药物, 这样既可以使给药次数降低, 又能够使不良反应减少。

(2) 过度用药。在预防胆道术、子宫切除术、清洁外科术以及胃十二指肠术等感染上,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效果并不比第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效果差。在外科手术和胆道术当中, 头孢唑啉已得到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要与抗生素配合使用,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把细菌数量减少, 一直到引起感染的水平为止[3];在抗生素预防当中, 一般不使用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广谱抗生素, 这是因为此药物的治疗效果没有头孢唑啉好, 而且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潜在改变, 使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但在各个科室预防用药上已经广泛应用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

(3) 医生越级使用药物。依照我国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 一、二、三类抗菌药物分别只能被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以及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使用。然而在临床实践当中, 越级对抗菌药物进行使用的医师屡见不鲜, 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要归类整理此类处方, 并与相关医师进行沟通。

(4) 无指征用药。无指征用药就是在没有任何适应证的情况下, 以所谓预防感染为目的, 或是安慰性地对患者使用抗生素, 就是无指征预防使用抗生素, 实际上是滥用药物[4]。比如, 如果患者有带状孢疹, 按要求应该使用抗病毒药物, 结果医师却选用了抗菌药物;给予腹痛原因不明的腹痛患者广谱抗菌药物, 会掩盖症状, 从而使肠道不适加重。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重点监控此类用药行为, 在公布处方的基础上和医师进行沟通。

(5) 选药不合理。如患者患有泌尿结石, 医师用克林霉素对感染进行控制就是选药不合理;在预防革兰阴性菌感染当中, 克林霉素要配合抗革兰阴性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患有胃炎, 使用克林霉素不仅没有效果, 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胃炎患者要口服一些抗菌药物, 只有这样才能使胃部当中抗菌药物的浓度增加, 并能使静脉滴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减少。

(6) 联合用药不合理。根据抗菌药物相关规定, 联合用药的指征有以下几种:如果单一抗菌药物控制不住病情, 要通过氧菌配合厌氧菌进行感染;两种和两种以上的病原菌感染;一些重症感染, 如败血症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这些感染利用单一抗菌药物控制不住, 要通过长期治疗, 然而病原菌容易感染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在临床上, 也可以不联合用药, 比如如果联合使用克林霉素与罗红霉素, 两者就会作用统一靶点, 在靶位上, 红霉素可以代替克林霉素。

3.2 非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1) 用药次数不当。例如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的剂量为1日1次, 在给药后酚磺乙胺静脉达峰浓度。在手术期当中要每天止血2次或者3次, 剂量为25%~75%, 因此若1天1次大剂量, 也不会使止血时间延长。正确用法应该是在4~6h时重复静脉给药抑或口服片剂来止血。

(2) 溶媒使用不当。例如, 呈碱性的药物奥美拉唑、呋塞米以及三磷腺苷, 这些药物不能通过葡萄糖注射液来当成溶媒;呈酸性的药物维生素C、盐酸多巴胺以及肾上腺素, 这些药物不能配伍碱性药物。

(3) 理化配伍禁忌。例如, 静脉滴注肌苷、甘草酸、葡醛内酯以及葡萄糖注射液, 8.6~9.6就是肌苷注射液的pH值, 偏酸的为葡醛内酯的pH值, 几种药物混合之后pH值会升高, 增加了稳定性, 如若把甘草酸二胺加入, 溶液就会混浊。

总之, 医院在合理用药上要实施处方点评工作, 这样可以使相关医务工作者用药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有效审核。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800张处方, 分析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另抽取50份病历, 筛选出不合理用药病历。结果:98例处方和病历被点评, 其中65例为抗菌药物处方, 占总被点评处方的66.3%, 处方张数最多以及所占处方比例最多的为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 其次为过度用药和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结论:医院在合理用药上要实施处方点评工作, 可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用药水平, 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有效审核。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刘艳秋, 程兰英, 张瑞珏.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J].亚太传统医药, 2008 (9) :112-113.

[2]栾家杰, 吕丽丽, 王平君.定量评价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事, 2009, 22 (4) :289-289.

[3]邱季, 范鲁燕.临床医师在医疗质量检查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27 (5) :684-684.

合理点评 篇7

关键词: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

处方是医疗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书, 它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为规范处方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 卫生部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处方管理办法》[1], 对处方质量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 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 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为进一步提高处方书写质量, 督促医生注意改正不良的书写习惯, 提醒药师加强处方的审核工作, 减少处方书写错误, 避免药物治疗差错和药源性损害, 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我院自开始实行每月1次的处方点评后, 门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处方书写的合格率大大提高, 同时“大处方”问题也得到有效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3月门、急诊处方, 每月随机抽取某一天的100张, 其中60张来源于门诊西药房;20张来源于急诊药房;20张来源于门诊中药房 (包括中成药和中药方剂) 。记录问题处方, 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 对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的问题处方进行归类汇总分析

1.2 研究方法

(1) 处方点评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是点评的法定依据与标准。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可参照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临床用药须知》 (2005版) 、2004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用法、用量及相关规定。 (2) 处方点评的内容。《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明确了处方点评的详细内容, 包括处方指标、处方书写规范、处方用药合理性 (包括药品的种类、适应证、剂量、配伍、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等。

2 结果

2.1 处方指标分类统计

1 200张处方用药2 140种, 平均用药1.78种, 其中使用抗菌药处方490张 (40.83%) , 使用注射剂处方256张 (21.33%) ;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2 118种, 占用药品总种数的98.97%。

2.2 处方书写不合格分析

1 200张处方中78张书写不合格, 占6.51%。其中, 前记项目填写缺项35张 (2.92%) , 用法、用量不规范3张 (0.25%) , 有涂改未签名11张 (0.92%) , 开具药品超过5种2张 (0.17%) , 新生儿、婴幼儿未写明日、月龄5张 (0.42%) , 处方超药品常用量10张 (0.83%) , 药品名称使用不规范9张 (0.75%) , 未写诊断或诊断不全3张 (0.25%) 。

2.3 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1 200张处方17张用药不合理, 占1.42%。其中无指征用药2张 (0.17%) , 遴选药品不适宜3张 (0.25%) , 适应证不适宜11张 (0.92%) , 重复用药1张 (0.08%) 。

处方评价结果显示, 我院门诊患者用药基本合理, 单张处方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符合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2]。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发达国家, 与文献报道相似[3]。

3 讨论

3.1 规范处方书写

本文结果显示, 书写不合格处方占所查处方比例的6.51%, 主要表现在处方前记缺项、涂改未签名等。通过临床药师加强宣传, 使医生改变不良书写习惯, 这类问题已大为减少。电子处方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差错因素, 减缓审方和调剂压力, 提高处方合格率。

3.2 关注处方适宜性

门诊感染患者一般症状较轻, 选择头孢美他酯属于起点太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 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但医师常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头孢氨苄的“大包围”治疗方法, 以期达到较全面的治疗效果。带状疱疹患者同时静脉滴注和口服阿昔洛韦, 存在重复用药, 容易导致急性肾衰竭。诊断与用药不符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具碳酸钙维生素D,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具西咪替丁。

3.3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

由于处方点评工作开展时间不长, 点评方法简单, 且没有成熟的标准和经验可循。点评的深度和范围参差不齐, 个别单位仅局限于简单的不合理处方的统计上。建议从处方开具的规范性、完整性, 用药的合理性以及特殊药品的合法性等进行点评、分析和监督。可以博采众长[4]制定出适合本医院处方现状的点评制度, 如审查处方不合理用药内容包括:不按照本单位的处方集目录开具药品、随意性大;重复使用同类药品;联合用药造成药物毒性增加或疗效降低;滥用抗菌药物, 剂量不当或无指征用药;超越权限开具药物;中、西药物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等。不断拓展处方点评的范围和内容, 逐步提高处方点评工作的水平, 真正达到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目的。

3.4 提高药师专业水平

处方点评中的临床药师处方点评工作是《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核心和亮点之一, 是临床药师和其他专家参与药物治疗的过程, 也是提升和加强临床药师地位和水平能力的机遇和挑战。对各种典型不适宜性、不合理性及严重缺陷性不合格处方, 可以作为重点培训教学内容, 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一个经过良好培训的临床药师将具有对药品使用进行监测、评估和推荐的能力。因此建议临床药师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 不断提高与临床医师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5], 努力完成和行使处方点评工作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 真正逐步实现合理用药的核心即个体化给药。

处方点评赋予了医疗机构承担合理用药的自我提高和监督的重要责任。点评中, 应着重评价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水平、药物管理水平等。规范处方点评的方法与标准, 实施并持续改进, 是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S〕.2006:7.

[2]李洋, 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 (1) :79-80

[3]谢守霞, 杨红英, 贾孟良, 等.深圳地区临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J〕.中国药房, 2007, 18 (34) :2707-2709.

[4]吴晓玲, 谢奕丹.医院点评模式的研究〔J〕.医药导报, 2010, 29 (1) :1-4.

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药房、急诊药房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处方各500张作为实施处方点评前的处方样本, 根据调查目的填写处方基本指标以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 并对处方的各项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点评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临床用药须知》 (2010年版) 、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的各项指标及内容, 用Excel软件创建《处方点评表》和《用药合理性点评调查表》, 依据调查表的各个项目录入500张处方信息,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在实施处方点评的过程中, 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 做书面记录, 保证记录完整、准确, 并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医务科, 由医务科向临床科室和当事人通报并做出处理意见。具体流程可以概述为:处方点评-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反馈至相关科室及医生本人-医务科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如有不同意见, 则由医务科组织专家讨论, 得出结论, 最后由医务科约谈医生, 告知专家结论。

1.3 不合理用药评定标准

(1) 适应证不适宜:选用药物时没有对患者的年龄、其他疾病史等患者因素和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用药指征等药物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 所选用的药物不适合患者的个体情况, 患者发生药物禁忌证及不良反应[2]; (2)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没有依据实际情况造成所选用的多种药物的剂量均较小, 药物的正常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 联合用药不适宜:联合用药时缺乏指征或有拮抗作用; (4) 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所选用的中药注射剂溶媒和各组分之间有配伍禁忌或超出了说明书的范围, 药品的疗效在和其他药品的相互作用中降低或根本无法发挥疗效[3]; (5) 遴选药品不适宜:选用药品的过程中忽略了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 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忽略了中医辨证; (6) 用法、用量不适宜:不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 比如剂量过大或过小、给药浓度过高或过低等[4]; (7) 重复给药:同时使用的几种药物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或药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给药方面均低于第一季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方面二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 临床用药种类日益增多, 多药合用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而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理化特性等的不同, 多药合用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同时医学专业分工的细化使得临床医师难以熟练掌握所有药物的使用, 由于临床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也逐渐增多,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全球有30%以上的患者是由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死亡。因而, 大力推动合理用药, 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适当、经济有效十分重要。

处方点评是近年来兴起的有效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是一种连续的、系统的和标准化的药物应用评价系统, 其目的是规范医师处方和药师调剂医疗行为,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医疗治疗, 保障医疗安全, 与传统的实时提醒督促医生合理用药、人工查阅统计的用药监管模式相比, 处方点评具有适时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的优点。我院本次结果显示, 实施处方点评后, 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均有明显下降, 药品通用名占用药百分率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有明显提升, 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安全、经济。

综上所述, 实施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处方质量的显著提升, 从而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孟威宏, 史国兵.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对策[J].中国药房, 2011, 22 (5) :385-387.

[2] 吴晓玲, 谢奕丹.医院处方点评模式的研究[J].医药导报, 2010, 1 (9) :1-4.

[3] 房德敏, 高颖, 戴滨, 等.不同统计学抽样方法在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2) :1240-1241.

门诊西药处方点评与合理性评价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取我院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3 月门诊西药处方, 主要有普通处方、儿科处方、妇科处方和急诊处方。每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5 d的处方, 每月抽取500 张, 6 个月共抽取3000 张处方。

1.2 研究方法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认真填写处方点评表, 具体评价内容有日期、药品种类、患者年龄、合理性、临床诊断、是否为注射剂处方等, 共计12 项, 填写完毕后逐张登记, 将所填内容及相关信息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以及我院有关标准等, 判断处方是否合理, 与其中任何一项不相符即为不合格[2]。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统计情况门诊西药3000 张处方涉及药品种类共计6480 种, 其中单张门诊处方平均用药种类为 (2.13±0.08) 种,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2% (966/3000) , 注射剂使用率为25.9% (777/3000) ,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为34.9% (1048/3000) ,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0%, 见表1。

2.2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判断不合理处方, 3000张西药处方中共出现410张不合理处方, 占13.7%。按照时间划分,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每个月出现不合理处方依次为65、62、72、66、71、74张;按照不合理内容划分, 其中不规范处方185张, 用药不适宜155张, 超常处方70例。

2.2.1不规范处方不规范之处涉及很多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处方中相关信息不全面, 如缺少临床诊断等内容, 占40.0% (74/185) ; (2) 药物名称书写错误, 剂量和使用方法不清楚, 或书写不规范, 字迹难以辨认, 占28.1% (52/185) ; (3) 对于刚出生的患儿, 未精确记录其日龄、月龄, 占21.6% (40/185) ; (4) 医师签名、盖章不齐全, 或签名和盖章者不是同一人, 占1.6% (3/185) ; (5) 对于修改的处方, 没有改动日期和签名, 占3.8% (7/185) ; (6) 精神类处方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 占2.2% (4/185) ; (7) 有些药物需做皮肤敏感试验, 占2.7% (5/185) 。

2.2.2 用药不适宜 (1) 所选药物不适宜, 对患者病情无明显疗效, 共36 张, 占23.2%; (2) 药物用法、剂量、使用次数不合理, 共43 张, 占27.7%; (3) 重复用药, 共14 例, 占9.0%; (4) 联合用药不合理, 共25 例, 占16.1%; (5) 药物适应证和疾病诊断结果不相符, 共21 例, 占13.5%; (6)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 共16 例, 占10.3%。

2.2.3 超常处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物19 例, 占27.1%; (2) 无特殊情况超说明书用药11 例, 占15.7%; (3) 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一致的药物23 例, 占32.9%; (4) 使用药物无指征5 例, 占7.1%; (5) 药物滥用12 例, 占17.1%。

3 讨论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治疗疾病所开具药物的凭证, 通常涉及药物种类较多, 用药剂量有所不同, 处方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 同时也影响药物资源是否合理分配。处方点评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处方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从而提高处方开具的科学合理性, 是目前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4,5]。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3 月期间3000 张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 统计发现,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20%, 这与陈琼[6]的研究结果相似, 说明我院门诊用药中抗生素的控制还存在不足, 需加强对抗生素应用和管理。我院注射剂应用率较高, 未控制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 规定的20%以下, 且针剂主要用于儿科门诊中, 其原因是家长过度担忧、医师顾虑及小儿口服用药不便等因素影响下, 医师首选针剂给药, 以期迅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目的。注射剂的应用比例是对用药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且注射量过大极易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另外, 医师应对患者展开用药宣教, 使其了解静脉给药具有一定风险, 若能口服用药则尽量不要注射给药, 从而减少注射剂的使用率。

研究还显示, 3000 张西药处方中共出现410 张不合理处方, 类别主要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我院不合理处方较为多见, 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需加强宣传、提高监管力度、培养医师责任感等诸多措施予以纠正, 为减少不规范处方开具数量、提高门诊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 应从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 为广大患者展开合理用药宣教, 提高药品知识知晓率, 及时传递新药信息; (2) 制订健全的管理制度, 并将制度事项全部落实;强化医师安全责任意识, 组织并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学习, 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升处方质量,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3) 加强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合理使用并慎重选择给药剂型及方法; (4) 药师严把审方关, 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制度, 提高审查处方的能力, 加强药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熟练掌握药物性能和使用方法, 做好交接工作, 避免不合理用药。

通过研究可知, 要提高门诊处方的合理性, 不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展开门诊处方点评, 以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门诊处方情况具有准确了解, 而且还要对点评中发现的不合理之处仔细分析存在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 从而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为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更多保证。但是,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对不合理用药的剂型及给药剂量方面展开研究, 这就需要临床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同清, 王儒强.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J].淮海医药, 2015, 33 (1) :34-36.

[2]晏远智, 马雅妮.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7) :29-30.

[3]彭文导.运用处方点评结果分析门诊的不合理用药情况[J].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 (5) :337-338.

[4]周安琳, 王晓东.西药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1) :162-163.

[5]丁吉, 洪燕.关于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8 (6) :17-18.

门诊处方点评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的门诊处方进行随机选取, 随机抽查每月16日、17日、18日门诊处方100份, 共选择2400张为研究对象,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临床药物治疗学》、《国家处方集》及药品说明书等参考资料, 进行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 对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进行分析和点评, 从而提升我院医师以及药师合理用药水平。

2 结果

2400张门诊处方中, 经过仔细的核对和检查, 处方合格率高达96.2%, 其中抗菌药物处方共有1025张, 占药物处方的42.7%, 2400张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的共有108张, 占总数的4.5%, 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处方共有91张, 占不合理处方的84.2%;药物用量用法不合理的处方共有53张, 占总处方数量的49.1%, 药途径或者药品剂型不合理的处方共有15张, 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3.9%。具体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比例见表1。

通过表1, 不难发现, 处方不规范、遴选药物不合理以及不同药品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以及不良相互作用也存在于现阶段的药品处方中[2]。抗菌药品使用不科学以及药品用量用法不合理是当今药物处方中常见的两种问题。

3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1 遴选药物不合理:

患者男性, 29岁, 高血压, 2年病史, 用药:复方酚咖伪麻胶囊10片×1盒, 左旋氨氯地平片14片×1盒。分析: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主要用于患者流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咽痛、流涕、全身酸痛以及咳嗽打喷嚏等, 选择该种药物治疗高血压, 并不合适。需要在处方中写明第二诊断。

患者男性, 42岁, 诊断为急性前列腺炎, 用药:利福平胶囊100片×1瓶, 山莨菪碱片20片以及前倍喜胶囊5瓶。分析:利福平胶囊主要成分是利福霉素类半合成广谱抗菌药物, 这种药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着一定的抗菌活性。该种药物对部分肺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外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杀菌作用。山莨菪碱片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功效:可以缓解胆管、胃肠道、输尿管以及胰管痉挛而导致的绞痛;用于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栓塞以及血管痉挛导致的循环障碍;抢救有机磷中毒;眩晕症;各种神经痛;眼底疾病;突发性耳聋等病症。脑出血急性期、颅内压增高、幽门梗阻、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以及肠梗阻患者禁用, 前列腺患者使用该种药物属于遴选药物不合理。

3.2 药品用量用法不适宜:

患者女性, 21岁, 临床诊断为胆囊炎, 用药:注射用美洛西林钠1 g×5支, 5支iv St皮试 (-) 。分析:该处方点评规范处方, 主要存在问题:本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1) 美洛西林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1天1次给药频次不合理。 (2)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用量不合理。依据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说明书, 其用法用量为:本品可进行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 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成人2~6 g/d, 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 g, 最大可增至15 g。儿童, 按体质量每天0.1~0.2g/kg, 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 g/kg;肌内注射1天2~4次, 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 h一次, 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 严重者可每4~6 h静脉注射一次。该处方用法用量不合理;本处方超说明书用药, 未说明原因, 评价为超常处方。本品常规用量时血浆浓度即达饱和, 多余药物经尿路排泄, 即单次大剂量给药并不能增加杀菌的效果, 只会增加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造成患者身体和经济的负担。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 不仅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还有可能导致细菌耐药风险的增加, 最终导致治疗失效。

3.3 处方不规范:

患者男性, 56岁, 诊断结果:支气管炎。用药:酚麻美敏片10片×5盒, 每盒10片;蜜炼批把膏100 m L×1瓶;青霉素V钾片5盒, 每盒8万U×12片, 分析:该药品处方为不规范处方, 通过对ICD-10标准疾病编码查询, 医师所开具的这一处方临床诊断并没有完全写清楚。青霉素类药物一般被归结为皮试结果, 属于处方的正文、前记以及后记内容缺项。青霉素V钾片的正确书写规格为0.472 g (80万U×9片/盒) 处方书写不正确。

4 讨论

通过对我院2012年和2013年随机抽取的2400张处方进行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存在不良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遴选药物不合理、给药途径或者药品剂型不合理以及处方不规范等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用药处方水平, 就要保证医务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处方的重要性, 定期对医师、药师以及医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采取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 从而促进临床用药水平提升。

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和规范, 保证安全、适宜以及有效地使用各种药物, 药物使用评价主要是指药物在实际治疗过程中, 由药师、医师、管理人员、护士以及其他部分共同参与[3]。并根据医院现行的用药标准, 对给药途径、药物选择、给药计量、药物配伍是否准确、合理进行科学的评价,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 能够及时发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问题进行解决, 从而减少实际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用药错误和用药不当的问题。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处方用药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临床用药处方进行调查, 分析现阶段临床用药的不合理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对医院合理用药有着促进作用的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法, 随机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的处方抽取2400张,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的要求, 并对其研究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现阶段还存在部分不合理处方, 其中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不科学以及药品用量用法不适宜等, 只有不断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用药水平以及工作水平, 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结论 运用处方点评制度, 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医疗卫生活动中的处方书写, 保证医院所开展的各种治疗工作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从根本上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薛胜霞, 赵乾, 王争鸣.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 2013, 31 (5) :393.

[2]梅海权, 罗艳梅, 吴友良.我院2011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21) :43-44.

上一篇:工业生产装置下一篇:污染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