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

2024-10-10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共5篇)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 篇1

课例《找春天》点评

看完了安瑞洁老师《找春天》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视频,我对这堂课作如下点评: 优点:

一、教学设计方面:

1、课题概述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 体的教学思想。

2、教学目标分析: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3、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列出了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有清晰的设计意图。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4、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比较具体,并说明设计意图。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教学资源与主题相关,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5、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ppt,以及阅读材料。导航比较清晰,无错误链接,图文比较清晰。

二、教学过程方面

1、安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同时,教学中也体现了学科特色,如,安老师让学生仿写创编,使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有机交融在一起,升腾出了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赞叹。他们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将课内外的信息有机融合,放松地表现自己,发挥着自己的潜能,经历了由读到写,由积累到运用的全过程。使实践体会和课堂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晰的目标说明。如紧紧抓住课文文本,词句去感受春天。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读“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仔细地找啊找啊”使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感悟,把学生带入了春的世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教师重视学生阅读。从读入手,以读导读,以读导写。尤其在教师范读后学生试读环节,处理的非常到位。

3、多媒体运用较恰当,教学资源与主题相关,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 特征和学科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拓展延伸,重知识积累。学生阅读相关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

商榷之处:

1、知识目标,没有具体指出哪些词需要认识和掌握,而且课文讲授过程中没有具体出 示。

2,有些目标不太符合年段特征,比如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后进行仿写创编,这样的目标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似乎要求高了些。

3、教学思想中,尊重学生差异不明确,如: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4、教学中应加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5、部分教学媒体ppt比较简单,对于其呈现的内容未作说明,可操作性不强,应该更细化,如:在找春天,说春天的环节,适当增加些视屏或动画。

6、本节课没有重视小组合作或探究学习,学生可以小组讨论自己心中的春天,以便资源共享。

7、教师语言有待进一步简练,应避免无效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 篇2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中,来自某中学的李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合情推理之归纳推理》.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作了中肯的点评,对大家有启发和收获.为此,笔者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与同仁分享.

2. 教学过程实录

2.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如果某人精神不振;体温>37.5℃;鼻流清涕;有时咳嗽;……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甲流!

教师:请问这种猜想合理否?

学生:当然合理,医院就是以此判断这类病人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的!

教师: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中国松辽地区和中亚西亚的地质结构类似,而中亚西亚有丰富的石油,由此,他推断松辽平原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请问李四光的这种猜想合理否?学生:合理.

教师:那假如最后在松辽平原没有发现石油,能否就说明李四光的这种猜想不合理?

(学生大多数的观点依然是“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了肯定.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

教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5-2),……,请问以此你能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学生:180°×(n-2).

(教师总结以上的推理猜想就是“合情推理”,并板书.)

2.2 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课件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观察6=3+3,8=5+3,10=5+5,12=5+7,14=7+7,16=13+3,18=11+7,20=13+7,…,50=13+37,…,100=3+97,猜想:任一偶数(不小于6)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1742年写信给欧拉,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数学上把它称为“1+2”.

教师: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简言之,(板书)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学生熟悉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后,又以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教师: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学生: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教师: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学生: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2.3 讲解例题,提升能力

教师:数列{an}前四项分别是什么?

教师:你能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吗?学生:

(教师对上述例题的处理过程加以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表扬,并指出以这种方式得出结论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2.4 问题探讨,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游戏:河内塔(Tower of hanoi)

传说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座神庙,神庙中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64个圆环.古印度的天神指示他的僧侣们按下列规则,把圆环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第三根针起“过渡”的作用.

1.每次只能移动1个圆环;2.较大的圆环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环上面.如果有一天,僧侣们将这64个圆环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那么世界末日就来临了.

教师:当n=1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1次.

教师:当n=2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

学生:前1个圆环从1到2;

第2个圆环从1到3;第1个圆环从2到3.总共需要移动3次.

教师:请你试着推测:把n个圆环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经过计算):an=2n-1.

教师:试想,当n=64时,普通的人还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对此问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2.5-2.7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和课外作业(略).

3. 总体评价

3.1 授课前,教师准备充分

推理与证明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但是作为一章内容出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尚属首次.

教师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和数学实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渡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2 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这一目的,对设计的内容娓娓道来,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对例题和练习,教师多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好地配合了教学过程.但教师不依赖于多媒体,教师能把一些重要的或需要学生注意的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供师生总结、回顾.

3.3 课堂上,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互统一的过程.故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更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事实上,学生活动不能仅理解为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数量的多与少,或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讨论.

总之,本节课中,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很默契,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掌握良好,基本达到了教师的设计目标.

4. 值得商榷的几点意见

4.1教材处理上可进一步完善.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一定会比教师个人的口头总结效果好.

4.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对知识点、概念的教授讲解相当到位,学生掌握良好.但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方面,由于课堂内容包容过多,教师在时间的处理上还不够完美,致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欣赏,自我活动思维时间不足.

4.3对于诸如“费马猜想”等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先探索,再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处理.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乐趣及发现过程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的流程更为通畅.这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 篇3

一、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分析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观看实施过程录像后,按照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我对这节课作如下评价:

1、课题概述: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作了清晰的说明,对课题、课文语言、插图作了简要说明,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模糊。

2、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体现评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设计上没有体现,看录像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得到重视。

3、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具有可评测性。但有些目标要求过高,不太符合二年级学生,如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看过录像中学生的创编,感觉那不是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展示学生作品只是一次表演。

4、学习者特征分析:对学生已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都作了简要的介绍。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5、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PPT,以及阅读材料。这一部分表达欠具体的清楚的说明。

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潜能。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安老师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整节课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教师采用的不是传统的讲解,而是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学设计有层次,教师引导着学生,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品读春天、描绘春天。

7、在本课案例和录像中,都缺少教学评价。

二、教学资源:

在本课例中,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媒体ppt,媒体的选择合适。表现形式基本合理,但比较简单,个别画面时间跨度大,不符生活实际。如小河解冻、树木长叶与野花开放就不应该出现在一个画面上。本课呈现的内容都未作说明,可操作性不强,似乎就是为了用媒体而用信息技术的。本课如果在找春天、说春天环节适当增加些视频或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我觉得会更好些。

本课例中,没有资料说明,也没有链接与导航。媒体的表现力很欠缺。

此外通过观看录像,感觉本节课不注重教学卫生,参与听课的教师有课堂上出入现象,多媒体在整节课时间内都在显示闪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视觉有影响,同时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 篇4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改革及规范办学行为的需要, 我们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高效课堂展示的活动, 为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这节课是高效课堂展示课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直线的斜率 (苏教版必修2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

1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①斜率公式及应用;②直线斜率存在与不存在的分类讨论.

教学难点:斜率的引入.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直线的斜率;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2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初步感受直线的方向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而体会到要研究直线的方向的变化规律, 只要研究直线斜率的变化规律;

2)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感受“形”与“数”的统一, 渗透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 教学方法

1)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互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2) 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抽象来实现概念的教学, 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 教学过程

(在制作课件时, 以下问题情境、例题、练习题均由大屏幕显示, 其中问题的答案、例题的解答过程、练习的答案均是在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口答或板演”之后, 再由教师将其显示在大屏幕上的)

授课人:董素梅.点评人:武瑞雪.

4.1 问题情境 (了解数学)

问题1 确定直线需要哪些条件 (或要素)

(由电脑动画演示跷跷板游戏, 让学生观察、感受确定直线需要的条件)

学生1:两个要素——“两点”或“一个点与直线的方向”

问题2 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 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那么直线的倾斜程度 (直线的方向) 如何刻画呢?

点评 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教学过程中, 通过提出“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如何刻画呢?”揭开了解析几何研究的序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4.2 学生活动 (体验数学)

问题3 图2为环法自行车赛某日路线图的一部分, OA, AB两段哪段路程更“陡峭”?为什么?用什么来刻画山坡的倾斜程度?怎样将“直观”量化?

学生2:坡度=.

教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板书课题——直线的斜率) .

点评: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 董老师通过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 得到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量——斜率, 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自然引入了“直线的斜率”概念, 突破了难点.

4.3 数学理论 (建构数学)

已知两点P (x1, y1) , Q (x2, y2) , 如果x1≠x2, 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为

教师: (板书在黑板上, 并用红色粉笔画矩形框起来) 设P (x1, y1) , Q (x2, y2) , 则

2) 如果x1=x2, 那么直线PQx轴, 此时直线PQ的斜率k不存在;

3) 对于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定直线而言, 它的斜率是一个定值, 且由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求出的直线的斜率总是相等的.

点评 董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使用斜率公式时应注意的三点:第1点中将斜率k写为ΔyΔx, 表明了斜率的几何意义, 这与以后学习导数时所采用的符号是一致的, 同时也为解答下列例2 (3) 、 (4) 提供了理论依据;第2点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第3点, 说明与x轴不垂直的直线斜率的唯一性.通过这三点, 使学生对直线斜率概念理解更透彻, 应用斜率公式时更小心谨慎.

4.4 数学运用 (巩固数学)

例1 直线l1, l2, l3, l4都经过点P (3, 2) , 又l1, l2, l3, l4分别经过点Q1 (3, 7) , Q2 (-3, 2) , Q3 (-2, -1) , Q4 (4, -2) .

(1) 讨论l1, l2, l3, l4的斜率是否存在?如存在, 求出直线的斜率;

(2) 判断直线斜率的正负, 说明各直线的倾斜情况.

学生3:设k1, k2, k3, k4分别表示直线l1, l2, l3, l4的斜率, 则…… (学生回答, 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出答案, 见表1)

点评 怎样帮助学生进行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此例帮助学生理解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使学生掌握直线斜率的符号与直线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第 (1) 题注重基础, 第 (2) 题注重提高.另外, 此题用表格的形式 (课前制作在课件上, 后三列空着, 课堂上再将答案显示上去) 给出解题过程, 显得简洁明了.

例2 经过点 (3, 2) 画直线, 使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1) 0; (2) 斜率不存在;

(3) 34; (4) -45.

教师:经过分析, (1) 、 (2) 两题中直线易画, 要画出 (3) 、 (4) 中直线, 只需再确定直线上另一个点的位置.

学生4: (1) 过点 (3, 2) 画与x轴平行的直线即可; (2) 过点 (3, 2) 画与x轴垂直的直线即可.

学生5: (3) 根据“斜率=ΔyΔx”知, 直线斜率为34表示直线上的任一点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仍然在此直线上.所以只要将已知点 (3, 2) 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得到点 (7, 5) , 通过点 (3, 2) 和点 (7, 5) 画直线, 即为所求.

(由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点平移过程及画直线的过程)

学生6: (4) 因为直线斜率为-45=-45, 所以只要将点 (3, 2) 向右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得到点 (8, -2) , 通过点 (3, 2) 和点 (8, -2) 画直线, 即为所求.

(由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点平移过程及画直线的过程)

思考 你能说出第 (4) 题中的直线还可以怎样画出吗?

学生7:在第 (4) 题中, 因为直线斜率-45=4-5, 所以还可将点 (3, 2) 向左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得到点 (-2, 6) , 通过点 (3, 2) 和点 (-2, 6) 画直线.

(由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点平移过程及画直线的过程)

点评 例2是画图问题, 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斜率的几何意义——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通过多媒体的演示, 更具直观性.

例3 证明:三点A (-2, 2) , B (1, 3) , C (-11,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ABAC有公共点A (由教师用红色粉笔加下划线, 以示注意) 所以直线ABAC共线, 即A, B, C三点共线. (由学生将解题过程板演在黑板上)

变式1 分别判断下列几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1) A (-1, 4) , B (2, 1) , C (-2, 5) ;

(2) A (-1, 4) , B (2, 1) , D (1, 4) , E (6, -1) ;

(3) A (0, 2) , B (2, 5) , C (3, 7) .

学生9: (1) A, B, C三点共线.

学生10: (2) 虽然kAB=kDE, 但ABDE没有公共点, 且又可验证kABkBD, 所以A, B, D, E四点不共线.

学生11: (3) A, B, C三点不共线.

变式2 已知A (3, 2) , B (6, 1) , C (m, 4)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求m的值.

学生12:m=-3.

点评 例3、变式1与变式2是斜率公式的应用——判断点共线问题或利用点共线求参数值.董老师在处理此题时,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利用斜率证明点共线的方法, 同时又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利用斜率公式证明点共线时应注意的问题——即两直线斜率相等且两直线有公共点时, 两条直线上的三点才能共线.

董老师在例题的选择中,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近, 安排合理,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课堂气氛活跃, 例题和练习的处理始终做到了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 效果很好.

4.5 回顾小结 (再现数学)

教师:下面我们对本节课作个小结回顾.首先, 关于斜率的三点说明是什么?

学生13:设P (x1, y1) , Q (x2, y2) , 则

2) 如果x1=x2, 那么直线PQx轴, 此时直线PQ的斜率k不存在;

3) 对于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定直线而言, 它的斜率是一个定值, 且由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求出的直线的斜率总是相等的.

教师:这节课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学生14: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解决哪些题型?

学生15:1) 会用斜率公式求过两已知点的直线的斜率 (例1) ;

2) 学会根据k=ΔyΔx画出经过已知一点和斜率的直线 (例2) ;

3) 学会了用直线的斜率研究平面上点共线的问题 (例3) .

点评 即使是回顾小结, 董老师也放手让学生来做,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4.6 课后作业 (再巩固数学)

1) 必做题:

课本第70页1. (1) 、 (3) ;2. (2) 、 (4) ;3. (1) 、 (3) ;4. (1) 、 (2) .

2) 选做题:

自学课本第69页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探究直线斜率与直线倾斜角的关系.

点评 普通高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董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了这一点.

总点评 普通高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高中数学教学要能反映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本节课, 董老师能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取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 提高了课堂容量、效率, 突出了重点、难点, 动态地显示了图形, 直观地展示了轨迹,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 篇5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 (三) 》,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 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两个板块的内容:第一个板块是传统民俗活动, 由六个动宾式的三字词语组成;第二个板块是主要传统节日习俗, 由六个主谓式的四字词语组成。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喻老师教学时, 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切入, 由“龙”到“龙的传人”到他们的传统节日, 由传统节日名称到节日习俗以及民俗活动, 一一铺陈, 环环相扣, 娓娓道来。 这样的教学设计, 在充分地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恰当地重组、改造, 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二、 充分地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汉语、汉文化的魅力

教学“龙”字时, 喻老师演示了“龙”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楷体的变化;教学“元”字, 喻老师介绍了“元”字的意思是“开始, 第一”, 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举例“一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一年的第一天叫———元旦”“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元宵”; 教学“端午”时, 喻老师说“‘端’是初的意思, ‘五’和一二三四五的‘五’同音, ‘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教学“中秋”时, 喻老师说“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秋天过了一半, 所以叫‘中秋’”;教学“中秋”时, 喻老师说“农历九月初九, 两个九在一起, 所以叫重阳”;教学“除夕”时, 喻老师说“‘除’是去的意思, ‘夕’是夜晚的意思, 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 就叫‘除夕’, 表示旧的一年过去, 新的一年来到”;教学“猜灯谜”时, 喻老师先说“谜语挂在灯下面所以叫‘灯谜’”, 然后引导学生一起猜灯谜……

另外, 喻老师在教学中还引入了许多文化元素, 如剪纸, 故宫的九龙壁, 龙舟, 龙灯;农历;南汤圆, 北元宵;重阳节, 又叫敬老节;端午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包饺子, 团年饭不吃鱼, 倒贴福字;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识记汉字、 认读传统节日名称、了解节日习俗以及民俗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地感受了汉字、汉语、汉文化的魅力,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生喜欢汉字”, 这些课程目标都已不再是一句句空话, 而是学生内心涌动的声声呐喊;汉字、汉语、汉文化的力量, 已经悄无声息地浸染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ATelephoneCall”课例点评】推荐阅读:

课例点评稿05-25

点评王朔的点评06-01

点评分析05-23

点评艺术06-21

点评策略07-11

读者点评07-30

合理点评09-09

点评体系10-04

点评日记10-04

《赎罪》点评09-08

上一篇:停课不停学小学生感悟作文下一篇:植物检疫学考试资料最终定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