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共11篇)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1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一、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林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三十年,全县上下以工程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高举生态与产业两面大旗,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发展保护为中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加强林业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辉煌成绩。三十年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由78年的176.1万亩上升到现在的262万亩,净增85.9万亩;有林地面积由78年的88.3万亩上升到现在的178.4万亩,净增90.1万亩;活立木蓄积由78年的97.38万立方米上升到现在的418.8万立方米,净增32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78年的25%上升到现在的49.6%,净增23.7个百分点;林业系统建筑总面积由78年1037平方米上升到现在104229平方米,净增10.3万平方米;国家对林业的投入由78年的不足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1个亿;全县林果收入由78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6个亿。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全县林业实现了四大转变,即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纯发展型向发展与保护并重型转变;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由林业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一个山清水秀、民富林强的新屈乡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工程建设成果丰硕。近二十年,全县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护林、德援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库区湿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防护林从89年开始启动,十年完成重点人工造林30.9万亩,封山育林3.65万亩,低效林改造15.1万亩,幼林抚育5.3万亩;德援项目从95年开始启动,六年完成人工造林13.94万亩,封山育林9.71万亩,灌草种植0.2万亩;世行贷款造林由95年开始启动,三年完成人工造林1.58万亩,封山育林1.41万亩;退耕还林从2000年开始启动,截止2016年全县共完成坡耕地造林22.3万亩,荒山造林12.7万亩;天保工程从2000年开始启动,截止目前,全县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81万亩,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4.17万亩,封山育林17.9万亩,飞播补植管理5万亩,安置森工企业富余人员333人。德援项目从建设初期到终期评估验收,一直被誉为全省的样板。退耕还林工程从04年开始连续三年被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07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
(二)三防工作全面加强。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强。县乡两级防火机构进一步健全,防火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火措施进一步扎实,火警次数由70年代的每年20余起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0起,实现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加强检疫与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由78年的30%上升到现在的85%以上,林木种苗及种子花卉检疫率由60%上升到95%以上,组建了市第一个县级森林病虫害检疫检验室和林业生物标本室;三是限额采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天保工程启动后,全县取消了商品材采伐计划,调减了农民自用材指标,农民自用材由2000年前的7万立方米/年下降到现在的3.6万立方米/年,调减了35%,与此同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林木采伐、运输、经营、加工、检疫“五证”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林木采伐许可证服务代理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四是林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县上下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从2000年起,平均每年查处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近20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500万元以上;五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成立了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小区5个,保护面积68610亩,对全县402株古大珍稀树木进行普查登记,并对其中45种特别珍贵的树木和18各珍稀植物进行了挂牌保护;六是林业执法工作得到加强。林业执法机构由70年代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林业专业执法人员由70年代的不足1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00人,林业案件的查处量由70年代的平均每年10余起上升到现在的200余起,林业执法和资源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大规模开展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管护和节能保林,全县森林植被迅速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县森林资源分三个阶段实现了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1980年至1992为第一阶段,以飞播造林为主,12年间共进行飞播8次,21个播区总面积达90万亩,使65万亩荒山秃岭披上了绿妆;1993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全县以消灭荒山和绿化达标为中心,93年消灭了宜林荒山,95年实现了绿化达标,被省政府授予绿化达标先进县;2000年起截止2016年为第三阶段,全县以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为依托,7年间完成坡耕地及荒山造林30多万亩,封山育林17.9万亩。30年来,全县新增林业用地86万亩、有林地9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320多万立方米。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据统计,30年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78年的2030平方公里下降到1075.86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4194.2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现在的1170吨/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由78年的851.42万吨/年下降到时现在的125.88万吨/年,各种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各种野生动物和野生禽类明显增多。
(四)林业产业发展壮大。全县按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林业产业板块不断发展壮大,结构更加合理,门类更加齐全,林果产值由78年的20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6亿元。一是一批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主体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被关闭,从2000年开始全县共关停木材经营加工企业40多家;二是以柑桔、茶叶、板栗、核桃为主的多经基地快速发展,全县多经林面积由78年的18万亩上升到38万亩,增加了20万亩;三是以森林旅游和特种养殖为主体的新型林业产业蓬勃兴起。九畹溪漂流、链子崖探险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和特种养殖业已在库区崭露头角,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林业科技卓有成效。一是科技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林业科技人员由78年的15人增加到现在的9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90%以上,中级职称达80%以上;二是技术培训工作卓有成效。近十年来,全县围绕板栗、核桃等农村支柱产业,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和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不少于50场次,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三是科技创新工作卓有成效。广大科技人员立足本职,大力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林业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林业系统在国家、省、市林业科研院所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林业科研项目20多个,其中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县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生物篱防止水土流失、农林复合模式、板栗丰产栽培、管氏肿腿蜂防治马尾松毛虫、空心李选育等技术在全省、全市均处于领先水平。
二、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在库区,是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的县、市之一,全县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在山区县、市中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更少,森林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土地退化和湿地污染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我县人多地少,加上耕作方式落后,全县土地退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已出现沙化现象,如杨林赵家山、郭家坝五龙等地已出现沙化迹象。工程新建后,我县人地将矛盾更加突出,干流及八大支流被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退化和湿地污染已成为我县生态建设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三)林业生产经营管理集约化程度不高,效益较低。一是经营手段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森林单位面积和蓄积也比较低,林地资源亩均产出水平只有200元左右,森林单位平均蓄积只有3立方米左右;二是科技含量不高,现代科技成果在林业生产经营中的普及率及成果转化率约30%左右;三是林业机构不够稳定,林业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期以来,林业机构和管理体制变来变去,林业力量薄弱,干部职工教育和知识更新的步伐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森林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火灾发生最频繁和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调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万余起,受害森林面积900多万亩,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造成严重危害的达292种,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达32种,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1.6亿多亩,已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给我国带来国土生态、物种、能源、粮食、木材和气候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我县地处工程坝上库首,随着工程新建后所带来的人流、物流和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工程新建后所带来的人流、物流,我县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也将更加严竣。
(五)林业产业体系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林业产业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支柱。当前林业产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重较小,就全县而言林业产值仅占农业产值的30%左右,全县山地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80%左右,林业产业的潜能和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二是林业产业门类不齐全,发展不平衡。林业产业仅局限在简单的培育用材林、发展经济林、培育花卉种苗和开发森林旅游上,而对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特种养殖和林下资源开发等新型产业重视不够;三是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相对而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投入较大,而对林业产业的投入较少。
三、采取的主要对策
在当今全社会高度重视林业的大环境下,如何抓住当前西安部大开发和林业工程众多的大好机遇,推动我县林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林业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对林业工作的认识。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生态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2016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林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全县上下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是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林业巨大的生态功能,努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切实担负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二是要充分认识林业巨大的经济功能,努力保障木材供给和发展林业产业,切实担负起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荣任务;三是要充分认识林业的巨大社会功能,努力增加就业和建设生态文明,切实担负起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不断提高新时期全社会对林业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大工程推动林业大发展。一是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全县要抓住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好机遇,重点抓好树种置换、确权发证、政策兑现、信访查处、成果巩固等工作;二是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补偿。要进一步完善天然林管护体制,强化乡镇、村管护职责,努力探索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形式和办法,提高管护成效;三是继续抓好库区湿地保护。尽早启动库区湿地保护项目,切实加强库区湿地监测与保护;四是继续抓好低效林改造。通过抚育施肥、改接换种、防虫治病等手段,加大低效林改造力度;五是继续抓好科技支撑。以国家林业局兰陵溪退耕还林科技支撑点为契机,切实加强与上级科研部门的联系与配合,针对我县在林业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六是继续抓好项目争取工作。全县要在退耕还林新一轮规划、公益林补偿、低效林改造、库区湿地、生物质能源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省、市对林业的投入,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三)加强林业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始终是全县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加强对林业政策法规的宣传,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实行综合防治。一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对森林资源危害甚大,全县上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科学预防、积极消灭”的方针,扎扎实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二是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被人们称之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同样对森林资源会造成毁灭性损失,当前全县重点要抓好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和以核桃为主体的经济林病虫防治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对林地、林木、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全县上下要从源头着手,认真研究各项管理措施及办法,加大工作力度,严禁乱征滥占林地和湿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四是切实加强对木材市场和流通领域的监管。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的检查和木材经营加工市场的巡查,严禁非法运输和无证经营加工木材,进一步规范木材市场;五是切实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森林公安、检查站、林政稽查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林政执法人员,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不断壮大林业板块。按照兴林富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林业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以柑桔、茶叶、板栗、核桃为主体的经济林产业;二是大力发展以库区自然风光和屈原文化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业;三是大力发展以野生动物为主体的特色驯养繁殖业;四是大力发展以维维、帝元、屈姑为载体的森林绿色食品业;五是大力发展以道路、城镇、景区绿化为中心的特色种苗花卉园艺业。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不断完善林业产业政策,积极培育和扶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各种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努力提高林业产业市场化能力和林产品质量。
(五)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不断提高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林业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我县作为国家退耕还林科技支撑示范县,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当前围绕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兰陵溪科技点为载体,继续加强与中国林科院、省林科院、亚研所、华农大、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与配合,依托上级科研院所的力量,全面完成各项科研任务;二是大力普及推广林业常规技术;三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四是大力加强示范园建设;五是切实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六)努力加大对林业工作的投入。现代林业的特殊性及长效性,决定了必须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必须从项目、技术、资金三个方面不断加大对现代林业工作的投入。要树立资源有价、生态有偿的观念,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林业投入的长效机制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一是加强林业项目储备和新项目的争取工作,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及宏观布局,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储备一批切实可行的项目,尽量多的争取国家投入;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企业积极参与林业建设;三是加强对现有林业工程项目和资金的监管,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加强与各级财政、发改、农业、水保、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最大限度地加大对林业工作的投入。
(七)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现代林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林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及时研究和解决林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层层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参与和推进林业建设。要建立健全各级林业机构,切实加强林业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林业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现代林业建设。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2
从1998年我国实施森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作开始, 我国就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其中, 人工林保护居于世界领先行列。由最初的4667万hm2逐渐增长到6 169万hm2;森林面积逐渐由1.59亿hm2增长到1.95亿hm2。2005年, 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开始实施, 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一些地区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促使土地面积缩减到3 436 km2, 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增加到17.63%, 沙漠植物类别也在不断增多。由此可见,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可创建一道良好的安全生态屏障。
目前, 纵使我国在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方面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是, 因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技术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依然处于最初的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其中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37.2%, 从而致使沙漠化现象更为严重, 水土流失情况的加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从而致使沙尘暴频发, 在现有的生态技术制约下, 沙化土地的治理工作很难开展;目前, 我国湿地开垦、泥沙淤泥现象非常严重, 从而造成濒危野生动物不断消失, 土地沙化现象不断加剧;我国现有的森林储蓄量较低, 森林质量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情况下, 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将会大打折扣[1,2]。
2 调研情况介绍
笔者于2016年5月25日—6月10日, 采用文献调查法, 针对1998—2005年我国林业生态保护及建设工程相关数据, 首先对我国在此期间的森林面积的变化进行统计, 其次对我国在此期间水土流失面积进行调查。调查发现, 我国森林面积、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在不断增加, 促使林业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 目前我国森林储蓄量急剧下降, 森林质量物种多样性不断降低, 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方面的作用明显减小, 我国土地流失现象、土地沙漠化等问题非常严重。因此, 新时期应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3 新时期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具体内容
3.1 建设工程重点
截至目前, 我国已有20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 这将是接下来我国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当前, 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东北森林建设防护林、南方丘陵山地带水土治理等问题, 都将是今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工程。新时期, 针对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需以工程建设为主, 推动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进步与发展, 促使固有的造林绿化向改造低质低效林的模式不断转变, 利用分散的物资、劳动力, 增加科学技术投入力度, 从而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的成功结合, 逐渐促使林草植被及物种的多样性得到良好的恢复, 对栽培技术进行深入优化,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促使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唯有将林业生态保护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才能够促使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3]。
3.2 主要建设工作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 将防护林系统建设工作作为新兴战略工程的主要内容, 增进北方等地区的林地造林绿化工程建设, 促使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同时数量上也得到了不断增加, 对南方丘陵地区的森林进行集约化经营, 进一步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绿化结构。从湿地生态系统方面来看, 按照新时期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情况, 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避免有过度利用森林等现象的发生。不断加强围垦湿地退还、恢复湿地植被, 全面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从荒漠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 其主要依靠石羊汇河流域防沙治沙等建设工程, 不断加快造林种草治理力度, 进行防沙屏障的科学合理化设置, 这对于较难治理的沙化土地而言, 可起到良好的封闭性保护作用, 使得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新时期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 要注重生态的多元化发展, 加强对生态系统物种的专业性保护, 促使原受损的生态系统及生物物种得到逐渐恢复[4]。
4 结语
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不仅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化生活环境, 而且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产业结构得到科学性调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日益加重, 其中以林业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为此, 新时期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要着眼于生态建设, 协调人与林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力发展与林业相关的多种经济形势, 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军.关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 (24) :125-126.
[2]詹宝林.试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论坛・问题探讨, 201 (24) :23-24.
[3]齐大可.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生态工程, 201 (314) :587-588.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74-2
0 引言
生态林业是一种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林业生产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生态林业能够因地制宜地构建具有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合理发挥人对林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以获取最大的林业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生态林业建设意味着林业生产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必由之路。
1 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生态林业是一种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林业生产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不破坏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向林业系统中投入物质、能量等,以提高生态林业系统的输出,从而使得生态林业系统拥有较高的生产力与能量转换率。在建设生态林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优化组合的原则。生态林业建设应当进行不同类型的种间组合,在生态林业系统内合理搭配物种,是不同的物种能够在同一个生态林业中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合理发展。第二,因地制宜原则。遵循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规划安排生物种群。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合理布局,做到生产结构多样化,林种树种多样化。第三,注重效益原则。建设生态林业应当在生态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协调利用生物、环境、森林等资源,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第四,综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特异性和生态位原理,建立多树种、多林种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层次的经营结构的复合林业生产生态系统。
2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系统功能的协调和总体关系的和谐,注重在一个区域内和谐、高效地发展林业经济。生态林业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首先,生态林业体制的规划和调节。因为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林业系统内部形成了多种关系。其中,从局部看有些关系是合理的,但是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要想实现生态林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分配,就必须对生态林业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管理技术等进行适度地调整,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从而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生态林业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为了提高违背利用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林业资源的转化效率,就应当模拟自然生态原理,科学地设计、规划以及调控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中的工艺流程、生产要素关系,构建一套科学的生态林业布局体系,将先进现代技术和生态林业技术融合运用,疏通、扩展物质能量流通渠道。第三,培养和调控生态意识。实现生态林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控的关键是人的行为。发展生态林业离不开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积极地宣传生态林业的政策规章,宣传生态林业的相关知识,才能改变人们传统的林业利用观念,促使人们建立生态林业发展观念,自觉地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
3 生态林业建设与发展趋势
3.1 生态林业的可持续性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生态林业的建设、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不危害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建设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生态林业,使得林业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生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林业建设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有机会有步骤地建设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挖掘林业资源的生态林业。我国的生态林业通常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海岸线和风沙带沿线等森林系统构成,还包括了库渠、村旁、道路、农田周围、沿河支流等防护林体系。生态林业呈现点、片、带、网相结合的网络状分布,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森林生态题型,能够从整体上保证生态林业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各种优势,满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3.2 生态林业的稳定与多样化建设
生态林业的系统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地发挥最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林林式、林牧式、林工式和林渔式等林业发展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全国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具有不同生物种类、不同层次结构的生态林业能够充分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与稳定性,能够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
3.3 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度化建设
生态林业能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否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基础状况,决定其在生物圈体系中的发展程度。生态林业的建设要想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經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布局,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构建具有完备功能与整体效益的生态林业系统。能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林业资源保持均衡的生态林业系统应当是动态发展的,要有计划的分区域、分阶段进行生态林业建设。
3.4 生态林业的整体化与功能齐全化建设
生态林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建设生态林业不仅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能够显著地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前后内外、上下左右相互配合的合理林业体系。生态林业既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生态林业在自然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显著优于不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林业应当具有齐全的功能,合理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应当将多种产业整合为一体,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纳入到生态林业的发展规划当中。在经营方面,生态林业可以向社会供应木材等林产品;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生态林业能够发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二氧化碳等作用。在森林承载能力范围内,科学地规划、逐步建设具有齐全功能的林业体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的建设强调森林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发展林业时,都在不断地调整战略规划,做出深刻的革新。在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方面,提供林产品方面,发挥森林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方面,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方面等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维持一个结构稳定、优势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进行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将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在保护水土资源的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运用快速的工程绿化和水土流失控制工程等技术,保护、发展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促进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生产资源、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制定包括生物多样性、综合生存力、经济效益、农区发展、产品多样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管理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林业领域应用了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是从生态林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林业建设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洪雪,杨清福,张光华.三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5):52-53.
[2] 张建国.生态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第2版:195-196.
[3] 王嘉发.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 30(3):46-48.
[4] 郭志伟,代力民.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3, 16(4):1-6.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4
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山东省巨野县,这里是我的主要调研地点,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会处询问,近年来,县里的一些主要变化和重大举措,村委会的有关领导便详细的向我说起了,家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方面的各项举措。
调研实践近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调查走访了很多地方,很多曾经被污染然严重的地区已被彻底清理整顿,基本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不同地区的整顿效果虽不尽相同,但是整体有了很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调查结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总结。
我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走访调研,从中有了感悟,有了行动。近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前,家乡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培植树木方面比较突出,建立防护林,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在工业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很多地方被污染,唯一一条流经我县的河,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纸厂就沿河而建,向河里排放污水,从前的河水清澈透明,而现在生活垃圾四处飘浮,边缘仿佛是污秽的沟渠一般。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县里对于经济建设的高涨热情,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县里也开始抓起了生态文明建设,走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企事业单位,坚决给以整顿,甚至关停。不少企业受到影响,但是县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很坚决彻底,对于像造纸厂这样屡教不改的单位,坚决予以关停处理,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其他企业的情况较好,都积极配合着县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污水先处理后排放,不处理不排放,从而很好的控制了环境的继续污染。
生态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一直是我县发展的一项重要渠道,近年来有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来我县实习考察,投资建设不少工厂,发展了经济的同时,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引进了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一举多得。
我先秉承建设生态文明、开发清洁能源、彰显绿色魅力的思想,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风沙源治理步伐,通过建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建起了植物园,院内有很多品种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退耕还林也使得大面积土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大了土地覆盖率。
我县严格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全民动手,全县范围内搞绿化,搞发展建设,大家积极参与,让绿意充满乡村。本次寒假回家,我切实感受绿意满怀的感觉,街道两旁路色的松柏排成两行,每隔一段会有一棵其他树种,还有已选花花草草,在体验生活美感、感悟生活质量提升之时,人们对于生态文
林业生态建设 文档 篇5
工作的通知
区属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于去年12月8日和今年2月20日分别召开了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动员会和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全面部署了我市2011年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现根据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就做好我区2011年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要求如下。
一、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完成林业目标任务
今年的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从当前的实际
看,天气持续干旱,气温回升快,任务重,如果稍有疏忽就会贻误时机,影响任务的完成。全区上下要抢天夺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一)强力推进当前的植树造林工作。各单位要统筹组织协调人
力、财力、机械,凡是已整好地的地方,一旦墒情适合,要迅速组织群众进行造林。要组织林业干部和技术人员到造林一线加强技术指导,从苗木起运,到整地、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坚持不是良种不上路,不是壮苗不造林,栽植不合格一律返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各单位必须在3月底以前完成今年的春季造林任务。
(二)高标准实施好林业重点工程。突出抓好山区生态体系建
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等六大工程建设,同时要因地制宜抓好以茶叶、油茶、杉木、石榴、苗木花卉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工程建设。要继续将发展茶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林业项目资金上对茶园建设实行以奖代补,优先支持茶产业发展;在林业用地上,适宜种茶的优先安排种茶,全力保证茶园面积的落实。各单位要结合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实施高标准绿化。
(三)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各单位是搞好全民义务植树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责任制,实行属地管理,明确部门绿化和每个适龄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林业生态建设。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拓宽义务植树渠道,通过建立固定的义务植树基地、认建认养绿地、参与抚育管护、缴纳绿化费等方式,履行公民义务,提高适龄公民的尽责率。对各责任单位造林任务完成情况要严格检查验收、统计、通报和考核,确保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有效开展。
(四)积极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市绿化委员会年前已下发文件,对今年的示范村绿化、环城林业、精品路段绿化、义务植树基地和领导绿化示范点、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低产林改造示范点等六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这是落实市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王铁书记对林业工作要求的核心,也是综合试验区建设对林业工作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市林业工作创亮点、出精品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必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后花园、生态示范区”新的发展定位的第一年,各单位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创新,积极筹措资金,抓好质量监督,落实工作责任,推动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植树造林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合力抓造林。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林区和山头地块,严格考核验收。要加强督查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实施造林进度通报制度。各单位领导要身先士众,深入造林一线,督导林业,办好自己的绿化示范点。
(二)搞好科技兴林。目前,我们的造林任务尽管还很重,但绝不能忽视造林质量,既要抓进度,又要抓质量,避免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现象的发生。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选择造林模式,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多模式的绿化格局。在苗木选择上,要大力推广适应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实行良种壮苗造林,原则使用一级苗造林,严禁使用三级苗造林。在林种树种配置上,要突出特色,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乔灌花草结合,绿化彩化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绿化美化,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
(三)加强林木保护。三分造,七分管。要坚持造林、管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要落实管护措施和责任,创新管护机制,对管护不力、造成毁坏的个人和单位,要坚决追究责任并责令其限期补植补造。要搞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有效控制重点生态廊道、林业生态工程、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的生物灾害。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当前持续干旱,气温回升快,火险等级高,一定要严格野外火源管理,狠抓预防和扑救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要坚持依法治林,对乱砍滥伐和故意毁坏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篇6
一是以社会造林为主体,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责任追究等新机制,全面落实造林主体,大力推进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带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全县完成工程造林0.3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2.8万株。
二是大力开展东江源头区生态建设和保护活动,启动实施了东江源头区域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示范工程,在源头区营造水源涵养林2000亩。
三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严格补偿资金管理,健全管护机制,66.74万亩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启动实施了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从今年起8年内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了有限的天然林资源。
四是以集体林业为重点,按照明确产权、减轻税费、规范流转、放活经营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五是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一方面,推行了国有木材销售单位定价体制,对全县国有林场的木材销售全面施行定价竞标制,实现木材销售的“阳光操作”,提高了木材销售价格,增加了林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改革国有林场的
财务管理体制,推行“场财局管”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均衡发展。
六是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的要求,推进绿色产业建设。积极引进、扶持外资企业,鼓励县内外民营资本、个私企业投资商品林业建设,特别是通过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香港顺其竹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推进以桉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毛竹特色产业。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1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1培养生态林业建设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决定的,只有人类在思想上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甚至于杜绝破坏生态林业的行为,最终最大程度上的利用林业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1.2合理的对生态林业建设进行规划
对于建设生态林业的产业结构、划分区域和研究技术,要及时进行调整和规划,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优化整合资源使用结构。
1.3改进生态林业工艺
如何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林业资源,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这要求要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及时改进工艺,对于生态林业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联系并充分结合考虑,构成一个科学的生态林业发展体系。
2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2.1合理组合
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要遵循优化组合的原则,如何合理的搭配丰富的物种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1]。在建设生态林业时,要对所拥有的植物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科学进行组织,资源优化。
2.2效益结合
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当前社会,不能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既要谋求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使环境和经济互相促进,到达双赢的局面。
2.3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林业建设环境各不相同,因此,要做到因地制宜,了解本地条件,发挥特色,与农、林、牧、渔等周围的生产因素充分结合。学习同类型生态林业的先进经验,但绝对不能生搬硬套,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3.1可持续性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一大益处,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建设。为了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密切地相结合,整体布局,长远规划。基于生态林业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研究力度,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努力。
3.2多样化和稳定性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同地方对于生态林业的规划设计会更加的具有地方特色。而为长久发展,只有保持生态林业的稳定性,才能尽早的发挥其效用。生态林业建设将会朝着稳定和多样化发展[2]。
3.3均衡适度化发展
虽然生态林业对于人们有着很大的益处,能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但是,也要考虑到生态林业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状态。不能盲目的追求生态林业的建设,要使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均衡各种资源,适度的进行调整和规划。
3.4整体化发展
建设生态林业时,要从整体进行考虑,具有大局观,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处,发挥生态林业多元化的功能,与各个产业相融合[3]。这样,生态林业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改善污染,更多的是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进作用。所以,未来的生态林业的发展将会更加的整体化和全面化。
4结论
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社会,环保问题得到重视,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起到作用。人们要了解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从思想上认识到其必要性,科学的进行发展规划,在因地制宜、结合效益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作用。生态林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化的趋势,并会更加多元化和稳定化,越来越均衡合理,最终创造出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德慧.略论生态林业的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10(4):22-23.
[2]代慧玲.生态林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北京农业,2015,9(9):104.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62
1林业生态文明概述
林业生态文明是现代化林业科学发展精神成果及产业物质生产成果的综合体。其涵盖范围较广,包含了森林、植物、动物、草原牧场等所有林业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人们长期实践活动的经验及反思总结,也是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在生态文明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让林业生态系统更为和谐地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从林业生态系统及资源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生态与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会限制生态发展,甚至可以说近百年来,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为了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必然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则是重要途径之一。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林业生态文明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体系尚不够成熟,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意识缺失。很多地区无论民众还是政府官员,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并不重视,这也体现了区域林业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地区还是过于偏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林业生态保护,在林区开发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二是林业产业结构有待完善。很多地区在发展林业经济时,主要停留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技术水平不够,导致出现“初级产品多,高级产品少”的情况,未能让生态文明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也未能充分开发出第三产业,例如生态旅游等;三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要加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必然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支持。但部分地区林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相关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制约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
3 加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相关建议
3.1加大资金投入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资金扶持,如果仅仅依靠上级财政拨款,显然是不够的。除了要完善政府资金渠道,还应该吸引民间资金及社会资金投入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从本质上来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承载了一定的公益性,是典型的利民工程,其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但整个过程较为漫长。所以地方政府需要给予一定政策扶持,为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并适当奖励改善林业生态文明的行为。政府通过发挥引导作用,使社会资源得到积极调动,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实现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2加强林业生态文明监督工作
一是对林权所有制进行改革。通过林权所有制改革,让林地逐渐向集体林、个体林方向转变。以个体林为例,承包个体林能够为林农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把剩余劳动力投入到林业经营生产当中,既可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促进林业经济增长[3];二是要加强林木开采监督,以防止过度开采森林资源,使植被受到破坏。对于违规生产及违规开采的企业及个人要给予严惩,严厉打击走私林木行为。在保证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让市场秩序也得到妥善保护;三是要加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使人们形成绿色消费观,增强其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并加大执法力度,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出健康的法治环境。
3.3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
林业资源是林业生态旅游的核心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才能将林业生态旅游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林区经济效益,让生态保护与林业经济共同发展。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对林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并基于该生态链打造出健康生态旅游项目。要充分发掘林区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关联起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林业生态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大林业生态旅游推广力度,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
4结语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通过相关措施使经济与生态能够协调发展,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绍志,周海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J].中州学刊,2014(07):91-96.
[2]许传德,侯晓雁. 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探索——林业生态建设30年回眸[J].林业经济,2009(01):59-63.
[3]赵树丛.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国土绿化,2013(07):5-8.
林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篇9
易县低山丘陵区荒草坡及低效侧柏林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方案
专业班级:林学1003班 姓 名:张 明 华 学 号:2010074010319
指导教师:徐学华 刘炳响 李玉灵 时 间:9月13日——9月15日
(二)、侧柏林——低效林改造.....................................................................................7
1、低效防护林的改造与培育..........................................................................................7
2、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8
3、林区道路设计.......................................................................................8
4、生物防火林带建设...............................................................................8
阳坡半阳坡薄层土阳坡半阳坡,坡度≤25°,土层厚度<25㎝,棕壤宜林地
阴坡半阴坡中厚土层阴坡半阴坡,坡度≤25°,土层厚度≥25㎝,棕壤疏林地、灌木林地 沟谷地带,厚土层山谷,坡度≤ 5°,土层厚度>50㎝,棕壤农田
侧柏林(450亩):阳坡半阳坡,坡度≤25,土层厚度≥25cm,棕壤灌木林地 阴坡半阴坡,坡度≤25°,土层厚度≥25㎝,棕壤疏林地、灌木林地
(三)布局
生态公益林——顶戴绿帽;经济林——经济林揽腰;农作物
四.典型设计
(一)荒草坡 坡顶——生态林(15亩)生态林以保护生态效益为主,根据小流域具体地形,树种选择上要注重以下方面:阳坡半阳坡,易生成侵蚀沟,需要固定土壤,避免侵蚀沟的生成,同时要遏制已生成侵蚀沟的继续扩大,选择根系发达、萌芽性强、耐干旱瘠薄、适应性较强、固土能力强的树种,侧柏。
阳坡半阳坡,土层中厚,选择速生阳性树种刺槐,较耐干旱、贫瘠,生长快,根浅但树冠浓密、结实早、产量丰富,可以产生大量枯落物,可以有效改善林下土层肥力,从而改良土壤。
阴坡半阴坡,水分条件稍好,树种选择要考虑主根发达垂直深入地下;侧根也较发达,向四周水平伸展,以固定稀薄的土壤表层,并且有一定抗风能力的油松。
正确选择造林树种,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林木生长的周期性,造林根据林木生长的周期性根据造林的目的,结合立地条件,自然气候,以及种植,培养,抚育,管理的可行性确定树种选择的依据。
1)侧柏造林类型设计
(1)、适用造林立地条件类型:阳坡、半阳坡薄层土,面积5亩。
(2)林种——侧柏纯林;造林树种——侧柏;混交方式——纯林;株行距——1.5m×1.5m;苗木规格——2年生;每亩用苗量——296株;基径——0.25cm;苗高—— 7cm。
(2)造林:侧柏造林大都在土层瘠薄干燥的地方,造林之初大规模细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条件。造林前整地,一般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水平沟等方法整地。提前在雨季或秋季进行,先整地后造林。栽植时间——春季或雨季;造林方式——植苗造林;侧柏除冬季寒冷不易造林外,其他季节均可造林,但以春季造林最好。要求根系舒展、不窝根、深栽,分层埋土,分层砸实,是根系和土壤密切结合。
抚育:抚育时间——春秋;松土除草。侧柏抚育管理工作主要是杂草,松土不易太深。侧柏在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造林7-8年后开始第一次修枝,只修去基部的粗大侧枝,保留树冠长度占整个树高的4/5。
2)刺槐类型设计
(1)、适用造林立地条件类型:阳坡半阳坡,面积5亩。
(2)、造林设计 林种——刺槐纯林;造林树种——刺槐;混交方式——纯林;株行距——1m×2m ;苗木规格——3年生; 每亩用苗量——333株;基径——0.5cm; 苗高 —— 50cm。
(3)造林技术措施:造林前先进行整地,整地方式——小鱼鳞坑;规格——80m×60m×40m;造林方式——植苗造林;造林季节——春季造林;抚育年限及次数——松土除草3年,第一年3次,分别
3坡下——农作物种植 农作物选择在山区是适应性较强产量高的的玉米,种植方式为点播,行距0.6-0.7m,株距0.3-0.4m。植后管理如下(1)、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为确保成活,播种时种子2-3粒每穴,出苗后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补种。(2)、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3)、中耕、灭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4)、追施提苗肥,以达到促根、壮苗、促叶、壮秆的目的。(5)、防治病虫害。(6)、防除杂草,主要是化学除草和中耕除草。
除了种植玉米还可以适当种植花生,红薯,棉花,芝麻等。
(二)侧柏林(450亩)——低效林改造
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各占110亩
1、低效防护林的改造与培育
技术途径和方法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补植改造 适用的林分状况多为残败和稀疏林分,由于造林后经营管护措施没及时跟上,或林分自身恢复和抗御能力较弱,导致林木死亡或损失过多而形成的低效林分。郁闭度一般≤0.4,林下植被发育不良,水土流失≥中度。一般采用阔叶树种进行补植。补植后阔叶树的比例应达到20%以上;补植株数根据现有株数、年龄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达到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以上。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带,补植的阔叶树种可采取大苗带土栽植。对于林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特别剧烈的特殊地段,除补植阔叶树外,还应适当补植适生的灌木或草本。除补植阔叶树外,还应适当补植适生的灌木或草本。
(2)、调整改造 适用的林分状况多为人工针叶纯林,林分郁闭度≥0.6;现有株数大于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株数。由于林分树种结构不合理,密度过大,导致林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中度。1)抽针补阔:视林分状况,可均匀或局部的抽除停止生长或长势极差的林木,于空穴地进行穴状整地(50cm×50cm×40cm以上规格),选择乡土阔叶树种进行补植。2)间针育阔:在具有阔叶树天然种源下种的地带,采取间伐抚育措施,对林分的密度进行调控,使间伐后的林分郁闭度介于0.6~0.7之间,一次性间伐强度不能超过20%,间伐作业施工完毕即开始进行封山育林。依靠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阔叶树种,恢复林下植被。3)透光疏伐:高密度的林分,适当行去劣留,促林木生和林下植被育,郁度控制在0.7进左右,疏伐后行封山育林。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会议简报 篇10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范文卿,副县长史振彬分别对今年我县城区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各乡镇(街道)向县政府递交了《林业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和《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篇11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
【Abstract】Fore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is career of commonweal of a society, in to the country, people's life related to forestry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ut its development is not everything is going smoothly., to make it better development, still nee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n this basis to accelerate forestry economy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forestry, the forestry zo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林业作为经济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对林业的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林业经济模式,采用新模式,就必须坚持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
1 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生态循环系统,林业资源中的大部分产品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林业资源也是生态文化的源泉,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正确经营理念,体现的是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协调和统一的发展,根据现行的经济政策及相关技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的进行调整的发展道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资源,是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比较严重,物质生产力呈现衰退的同时,其效益功能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恢复和发展林业资源是在必行。要想恢复和发展林业资源建设,除了不断的完善林业资源建设的功能性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企业,增加林业经济来源,使林业经济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策略
2.1 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系统、科学、可持续工程,要想充分的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就要将林业与自然、社会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为社会、生态建设、生态发展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更加民主、科学、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要充分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2.2 发展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假期去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最好的选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根据人们的需要,林农及开发商应该以当地特色的森林资源为基础,开展生态旅游行业。一些林区已经先后开展了生态旅游业,就目前发展来看,森林生态旅游业是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想更好的发挥森林旅游业的作用,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其发展成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交通、餐饮、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经济体系。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可以使森林资源功能得到有效利用,也可以加快林业经济建设步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林业资源除了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相应的副产品。可以根据不同林区的特色生产林果、动物及花卉等副产品,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副产品加工厂,对林果、动物及花卉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加林业收入。
2.3 促进工业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建设浪费已经达成了共识,可持续发展已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以经济建设为发展的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工业区的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简单而全面的平整,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太大的效率。要想实现工业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要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基础,科学的对水源、植被及山体进行保护,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要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应该建议规范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流通,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2.4 发挥林业的功能性。
在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生态功能,也要考虑其经济功能。只有将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挥好,才能使其经济功能得以实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以林业资源生长规律为前提,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使其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应该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林农作为林业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林农遵守相关的制度及按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发挥林业资源的功能性,市场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整个林地资产,才能解决林业经营周期慢及生产风险等问题。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林业市场发挥作用,通过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也可以向社会吸收零散资金,以便更好的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对现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知道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发展林区经济,就要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资源为前提。只有林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林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林业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赵勇,高建党.谈济宁市发展节水型农业[J].现代农业科技.
【2016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生态林业的建设09-22
林业工程生态建设01-10
林业生态建设 文档12-01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08-25
林业生态建设思路研究07-16
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分析05-27
林业生态建设若干思考06-1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07-10
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07-13
惠农区林业生态建设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