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共9篇)
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 篇1
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在推进经济和社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中的参谋助手作用,需要各级政务信息工作者的共同探索。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工作应至少树立以下四种意识:
一、树立信息意识,引有源之水。搞好信息工作,必须学会捕捉信息,只有捕捉到数量足够、适用对路、时效性强的信息,才能为领导提供科学和民主的决策依据。而信息意识则是一个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学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它赋予人极高的事物敏感性和洞察力,能从转瞬即逝、支离破碎的表象信息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探知其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事物、新情况、新观点、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信息工作者必须具有随时发现、捕捉信息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可有效解决当下一些单位和部门信息源枯竭、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信息意识呢?一是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到始终心系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二是要提高信息灵敏度,强化重大事项、重点信息请示报告制度,严格执行紧急信息报送的要求和标准,及时准确报送各种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和紧急灾情疫情,做到既“快”又“准”,有“因”有“果”。三是加强学习,尽可能多地参与重要会议、阅读上级文件资料、参加基层调研、了解领导意图、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努力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为信息的遴选和运用增加知识储备。
二、树立服务意识,报民情民生。“三服务”是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根本要求,信息工作者时刻都必须扮演好自身角色,不逾越、不搪塞、不傲慢,始终围绕政府工作的重点、经济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行业工作的特点、政治经济的“盲点”、社会生活的“震点”、上级约稿的要点,勤想事、忠干事、实办事,为上级、为领导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当下信息部门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自身的价值问题。政务信息工作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这主要取决于信息工作能否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信息如果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科学管理创造条件、日常工作提供参考,就会赢得领导的关心支持,信息部门才能稳定机构、壮大队伍、改善设施。目前,一些地方、部门信息工作裹足不前甚至常年落后,这
与信息价值与单位领导实际需求、目标希望相悖有关,也造成了信息无用论、资源浪费论的不良影响。因此,信息工作的出路就是为领导、为上级提供高质量、高效能的服务,这也是政务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信息服务的差异化问题。“三服务”对象不同,服务的内容自然也有所差异。向上级报送的信息,应围绕上级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反映存在问题、提出参考建议等,旨在突出特殊性,使上级了解和掌握情况,寻求政策指导,解决实际困难;向本级领导报送信息,应把领导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突出针对性和智库性,及时、准确地为领导提高有价值、高质量的信息;向基层下发信息,应以民情民意为纽带,反映基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突出指导性和对策性,促使难题尽快得到处理。
三、树立精品意识,析事物本质。政务信息的功用是参谋助手、服务领导,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必然走高端路线、树精品意识。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围绕信息的外延扩张和内涵挖潜,紧抓“三点”,剖物析理,探本溯源,还原事物的本质。一是注重建议性,狠抓“空白点”。政府工作量多面广,市场经济又瞬息万变,政府领导不可能不分巨细,事必躬亲。因此,信息工作者应把那些应当重视的问题,有目的地编写成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及时反映出来,以引
起领导重视。二是注重针对性,狠抓“矛盾点”。领导决策是从宏观上把握全局,而基层是具体的执行者,基层的情况又比较复杂,有时领导决策不一定完全符合基层实际,使基层难以实施或实施后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对此,基层信息部门应及时反馈基层的看法和态度,提供领导参考,调整有关政策,维护政策的严肃性。三是注重预警性,狠抓“敏感点”。跟踪事物的发展变化,预测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趋势,以便领导心中有数,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注重系统性,狠抓“兴奋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门之间联系增多,行业之间互相渗透,国内、国际已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就要求为决策服务的信息工作者同样必须确立系统性的观念,注意打破部门、地域界限和时间、空间界限,注意有目的、有计划、不间断地集中力量围绕一两个专题,编发专题专期,为领导提供全面、系统、深入的综合参考信息。
四、树立报“忧”意识,解发展难题。“忧”信息作为政务信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现实需求来看,有价值的“优”信息都是补充和修正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反馈给决策机关,促进决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工作失误。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忧信息”比“喜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但目前社会上正流行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弊病,已成为制
约政务信息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的拦路虎。
那么,我们该如何剔除这一陋习,树立报忧意识,加速破解“两型社会”建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呢?一是充分认识报忧的必要性。喜和忧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之中。人们对它不能视若无睹、掩耳盗铃甚或打压掩盖,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才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的稳定。二是建立积极的“报忧”机制。办公室领导应广开言路,引导和鼓励信息员多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一定的免责权,营造一个宽松、宽容的“报忧”氛围;分管信息的领导要从促进“忧”信息效果转化入手,力争更多的信息进入政府决策或通过领导批示,推动问题及时、尽快解决;信息员要时刻关注领导的决策动态和上级下发的文件资料,搜集和挖掘领导的注重点,在微观中挖掘出与领导思路相通的宏观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好。三是注意“报忧”的方法。领导对“优”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政策性、普遍性和全局性的间题上,因而要有的放矢挖掘提炼“忧信息”,做到主动、适时、中的;要不断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战略部署和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吃透“上情”,把握“外情”,了解“内情”,开挖“忧信息”的源头,力求准确无误地反映事物的总体面貌和发展全过程;要掌握技巧,“忧”信息的目的是
修正、完善政策,把问题解决在萌茅状态,而不是激化矛盾、放大问题,因此信息的编写要客观公正、就事论事,避免情绪化和人身攻击。
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 篇2
政务信息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公文文种, 因其篇幅短小, 作用独特, 成为越来越多单位落实上级要求、掌握一线情况、了解同行的又一重要渠道, 受到各级领导关注。尤其是在铁路系统, 目前18个铁路局均开通了政务信息上报工作, 以太原铁路局为例, 直接将各单位的政务信息完成情况纳入本单位季度经营业绩考核当中, 更是将政务信息提高到了与安全、经营、稳定同等重要的地位。
1 铁路企业政务信息基本情况介绍
1.1 铁路政务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铁路政务信息工作是指由铁路单位采集, 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企业管理及相关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信息, 供领导决策参考的一种公务文书。它既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也能把领导意图进行传播, 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随着铁路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提高, 利用信息手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 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重要的管理方式。能否写好政务信息, 做好信息工作, 也是衡量文秘人员参谋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1.2 铁路企业政务信息的基本类型
铁路企业常用政务信息包括决策反馈型信息、问题探讨型信息、活动开展型信息、交流建议型信息、预测调研型信息等。从题材上看, 主要是安全类、经营类、培训类、管理类、综合治理类。综观几类信息, 其主要目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上情下达、辅助决策、推动工作、服务基层。
1.3 政务信息的报送现状
以太原铁路局为例, 按照《太原铁路局关于重新印发〈太原铁路局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太铁办[2013]99号) 文件规定:每周运输站段最少报送2篇, 非运输企业每周至少报送1篇, 运输辅助单位和工程指挥部等其他单位每月至少报送2篇。但是在实际报送中, 各单位参差不齐, 排名靠前的单位经常是报送数量远远大于要求, 但也有些单位出现“零上报”情况。具体到各单位内部, 一般是在机关各科室 (部门) 、车间 (或二级公司) 设立兼职政务信息员, 每月按照一定的报送任务和时间期限将政务信息报送到办公室 (综合部) , 再由办公室政务信息员统一采编上报路局。
2 铁路企业政务信息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指导较少
因为政务信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公文文种, 所以, 无论是公文教材, 还是公文培训上都很少涉及政务信息的相关内容, 许多单位政务信息员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在摸索前进。
2.2 表现手法比较单一
纵观各局政务信息采编情况, 目前一般都是总分式或者是并列式, 这在一些反映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基层工作进展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上确实能够重点突出、让读者一目了然知道本单位的特色做法和措施。但是在一些反映本单位取得荣誉、获得成就等方面的信息就不如再加上一些背景介绍更能让读者清楚获得该荣誉的价值和不易。
2.3 教训型信息很少
平时, 铁路企业采编的信息更倾向于特色做法、经验等正面题材的介绍, 很少有关于某个单位在安全管理、经营投资等方面出了问题自己的反思和改进做法的介绍。其实, 前车之鉴更能利于其他单位居安思危, 举一反三, 少走弯路, 推广价值也很大。
2.4 信息员日常交流机会少
目前, 铁路上每个单位基本上都配备了专兼职政务信息员, 政务信息的报送更多来自于路局和业务指导处室等垂直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但是, 各单位信息员之间很少有机会能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心得和体会, 而且, 大多数单位因为信息员是兼职人员, 日常工作还有别的工作需要完成, 现场情况往往并不能及时掌握, 许多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信息往往出现上报滞后现象。
2.5 采编几率较低
政务信息相比调研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公文来说篇幅要短很多, 属于小材料公文, 但是要想写好一片有特色的信息, 对信息员的文笔、选题、切入点、表达方式等要求都是很高的。而且每个路局都以上报量和采编量2个指标来考核各单位。以太原局2014年为例, 全年共采编信息521期, 除了每月1期的信息通报外, 其余509期共采用各单位1 022篇。除去2个目前未纳入信息上报考核的单位, 按照其余59个单位每月最低上报要求, 全年上报总量至少应为4 200篇, 但从信息选登情况来看, 基本上4篇选1篇, 竞争十分激烈。许多信息员因为广投不中, 渐渐降低了上报热情。
3 下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思考
3.1 提高工作站位
在当前节奏加快、信息海量的情况下, 文章变短是大趋势, 短信、微博、微评、微信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企业来说,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更讲究“短、实、新”文风特点。因此, 政务信息受重视程度和作用发挥会越来越大。它不仅是各级领导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及时了解重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真实反映各类问题的重要渠道, 更是各铁路单位外树形象、展示自我的窗口。因此, 广大信息员要主动提高工作站位, 站在全局、全段、全公司的角度上思考政务信息工作, 不断提高上报质量, 发挥信息的综合服务和参政作用。
3.2 拓展信息来源
平时工作中, 许多信息员反映素材难找, 有时有了线索, 但是实情又不能及时掌握, 等彻底了解了实际情况, 又过了时效性。因此, 一是建议让政务信息员多参加公司的周例会、安委会、经营例会等会议, 从会议上了解部门、车间以及所属二级单位的最新进展和情况, 及时捕捉亮点。二是各单位信息员要随时关注路局和本单位网站, 及时了解路局最新政策和开展的活动, 以及围绕路局的最新要求, 本单位的具体阐述和分解。三是多深入一线调查。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信息员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靠文件去联想发挥, 要深入一线, 与职工面对面了解情况, 通过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发现和解决的新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思路, 及时将这些内容纳入信息当中, 这样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显示出桥梁作用。
3.3 举办专业培训
将政务信息和其他文种一并纳入公文写作培训内容。聘请各局局办总值班室编辑信息的人员直接授课, 从政务信息的采集、写作方法、选材、如何归纳提炼等方面进行讲解, 并拿出部分单位上报的典型政务信息作为案例, 进行分析点评。课后由信息采编率高的单位进行经验分享, 印成材料供大家课后学习。通过专业指导, 让各单位政务信息员从理论上对政务信息工作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在实践中也能快速上手。
3.4 创新表现手法
政务信息主体结构上打破以往“一、二、三、四”表述模式, 按照“新、实、准、快、精、深”等表达要求, 对一些适合叙述的突发性事件处理、营销案例以及取得行业荣誉的政务信息, 可以尝试按照时间、情节、引发的思考等方面进行阐述, 同时, 配发上相应图片, 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印象深刻。对于政务信息的标题, 目前大多采用主谓结构, 如“×××单位认真开展××××活动”、“×××单位迅速贯彻××××会议精神”等。对于一些反映工程进度、工作成绩等信息中是否可以尝试以数字点明信息主题, 如“×××单位月销售产品达×××万元”“×××单位提前×天完成工程进度”。再比如, 对经验介绍、工作措施等能提炼出内在规律推介型的信息可以尝试采取“×××单位‘三个着力’提高×××”等。
3.5 多角度反映工作
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 篇3
关键词:煤矿;思想政治
当前,煤矿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如何让广大煤矿职工以正确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安全生产中去,是做好煤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灵魂。因此,如何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职工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近年来,煤矿企业把提高职工思想教育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引导职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同时加大日常性的检查督促,保证学习的质量,提高全矿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
(一)形式多样
采取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书记例会、支部“三会一课”、LED屏、板报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为抓手,根据实际情况,从学习内容、时间、方式、考核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做到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抓好职工的理论学习。
(二)结合实际
在学习中把学习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与学习贯彻公司年度工作会议、职代会、安全工作会、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使广大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与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相结合,切实提高了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三)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
结合不同时期职工的心态反映以及心理素质、情绪变化和所处环境的不同,针对不同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从职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入手,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对症下药。通过座谈、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知道职工在想什么、盼什么、思什么,有哪些顾虑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开展文明和谐单位创建,为职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一)创建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
加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套真正管用的管理制度,完善防范腐败的工作机制,形成以制度管人理事、以制度规范职工行为的良好氛围;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扩大廉洁文化阵地辐射范围,帮助各级干部从思想深处筑起一道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坚持和完善诫免谈话制度加大落实矿务公开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新提拔干部开展任职前廉洁承诺,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大力开展廉洁文化“五进”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倡导廉洁价值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生活氛围。
(二)创造规范有序的信访环境
围绕事事要解决,牢牢把握信访工作的为民、惠民、安民导向,全力以赴地解决好各类弱势群体的工作、生活困难。加强矛盾排查和信访工作,以突出保稳定、健全制度促规范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信访平台,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完善群防群治网络,构建大信访格局,及时化解矛盾;建立完善各级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和机制,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 ,及时疏导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继续完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要想增强职工的凝聚力,一个企业就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职工的思想深处,这样才会把职工牢牢地吸引在企业的周围,使职工对企业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一)以提升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为中心,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矿长为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总负责人,由矿党委副书记主抓,党委工作部负责日常工作。近年来,一方面能够结合矿实际修订共同愿景、服务宗旨、人才格言、领导信条等企业文化理念,并以此为依托建成了“职工之家” 、 “职工书屋”和安全教育展室;另一方面结合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员工昂扬向上、务实进取的企业文化理念。 每年矿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含企业文化建设)责任状,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矿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围绕“珍惜生命,珍爱健康”安全文化理念,总结完善科学的安全观、安全管理运行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将安全生产的理念、制度内化为干部职工的管理和操作行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创建安全文化建设载体,丰富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经常性开展融警示教育、正面引导、文化娱乐活动于一体、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活动,使“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以开展员工文体娱乐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矿企业文化建设在全面推进我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把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行之有效的载体,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职工拔河、长跑、篮球等体育竞技比赛,职工书画展,安全、党建等各类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党员活动、积极参与公司举办的篮球赛、红歌会、各类知识竞赛、演讲等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工作 篇4
一、创新工作理念,强化信息意识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它贯穿于各级领导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信息工作管理部门作为各级机关的参谋部、后勤部和中枢机构,责任重大,作用重要。其中,及时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为领导把握动态、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当好参谋和助手更是各级信息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信息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承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可以说,在新的形势下,更加需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影响到各级机关的决策以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在机关获取信息的众多渠道中,信息工作部门是主渠道。信息工作做得怎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单位的层次和质量,反映着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决不能把信息视同一般的情况反映,可有可无,可报可不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信息工作者更不能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应付了事,而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从为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搞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给予应有的重视、做出应有的成绩、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宣传信息工作,有利于宣传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团结广大员工积极投入到发展和改革的工作实践中,更有利于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形成有利于单位和谐发展的外部氛围。因此,各单位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宣传信息工作的认识,准确把握公司发展新形势下宣传信息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宣传信息工作抓在手上,抓紧抓牢,抓出成效。
在信息工作方面必须做到“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贯穿于信息工作的全过程,敏锐发现信息,准确鉴别信息,科学加工信息,及时报送信息。二要强化主渠道意识。必须对传统的信息工作进行重新审视,更好地发挥信息工作主渠道作用,努力开拓创新,使信息工作从形式到内容得到升华。各单位、各部门要鼓励和支持信息工作人员实事求是地报送信息,信息工作者要实事求是,敢于负责,通过优异的工作成绩,真正发挥好信息报送的主渠道作用。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充实信息内容,提高信息实效,正确处理为公司全局服务和为上级机关与基层服务的关系,使信息工作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二、创新服务水平,提高信息质量
目前,多数单位在信息工作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领导对信息工作不重视,信息报送的视野不宽,质量不高,反映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方面的负面信息非常少,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综合性调研信息也不多,这种信息工作被动运行的状况与当前公司发展的客观要求稍显滞后。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发展的全局中把握信息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信息工作的位置,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把握信息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信息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动信息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工作效能,为领导正确决策、推动决策落实提供优质服务,在全面、准确、及时、量化、综合、深化上下功夫,1努力把信息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研究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搞好信息服务
一个单位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参谋助手作用体现得充分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扣紧公司的中心工作及其需求,是否对领导决策有帮助。在信息工作中,要注重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围绕中心抓“重点”。即抓住与中心工作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馈。及时发现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新动向、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要跟踪反馈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改革发展、市场开拓、管理创新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二是围绕中心抓“热点”。即抓住群众普遍关心敏感的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提请领导注意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报送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全局的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信息。三是围绕中心抓“难点”。即针对工作已经出现的难题或阻力,收集反映发现现实中有助于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设想、计划、措施和方法,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划策。要紧扣群众反映强烈、职工关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仅要善于发现和反映问题,而且要深入分析原因,尤其是对政策、决策贯彻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要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四是围绕中心抓“特点”。即抓住事关全局,代表事物发展趋势,对整体中心工作具有指导意见的典型经验,及时进行总结,迅速提供给领导,以利于领导借鉴局部经验从宏观上指导和推动整体工作。
(二)高度重视重要信息和紧急信息的报送工作
重要信息、紧急信息报送工作是各级信息工作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但是,有的单位和部门领导对紧急信息、重要信息报送工作重视不够,迟报、漏报、误报、瞒报、不报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对此,各单位、各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的高度,做好紧急重要信息的报送工作,要层层建立紧急重要信息的报送责任制。凡是重要情况、重大事故、突发事件,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地逐级报告。对迟报、漏报、瞒报紧急信息的要点名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各单位办公室要及时进行紧急信息的跟踪、续报,进一步突出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信息工作的权威。
(三)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做到喜忧兼报
毫无疑问,及时地把各项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提供给领导,是信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又要承认把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如实反映给领导,也是信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领导一要认识到工作中产生这样那样的“忧”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存在的东西,只有承认它、认识它、反映它,并建议领导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改变其存在的方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忌讳它、回避它、掩盖它,其结果只能是积小忧成大忧,给公司的发展带来危害。二要认识到“忧”信息是领导机关全面认识事物、把握规律、作出正确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报“忧”信息是对决策的呼唤,发现问题是决策的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报“忧”信息比报喜信息更重要,它能起到其他信息所起不到的作用。三要认识到“忧”信息是由各单位《工作简报》特点决定的。《工作简报》实质上具有“内参”性质,不仅阅读范围小,且阅读对象层次高。通俗地说,也就是专供各级领导看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喜信息报的不断,“忧”信息则少得可怜。其实并非无忧可报,而是工作人员“怕挨批评不敢报”,或是“领导设阻不让报”。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主要领导重视外,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首先要支持工作人员敢于报忧,其次是指导信息人员做到“善于报忧”。这里讲的善于报忧,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要把问题核实搞准,有根有据决不能添油加醋,给自己造成被动;二是讲究报“忧”技巧。如要讲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妨先从正面入手,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提出隐藏在成绩背后的矛盾和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醒领导注意。三是不单纯报“忧”而报“忧”。在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或反映群众意见和批评的同时,注意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条件及发展趋向,帮助领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途径供领导参考。
三、创新工作思维,加强信息领导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总认为信息工作是“编外工作”,每天“豆腐块”、“火柴盒”,起不了什么作用,办不了什么大事,在人员配备上欠缺,设施配置上欠账。对此,各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创新思维,改变传统的模仿思维、固定思维方式,切实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而加强领导,就不是泛泛地抓,不是一般性地抓,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抓,而是要摆上位置,当作重点,认真负责地抓。各单位要把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方面,给予重视支持;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要把信息工作作为自己必须负起、必须负好的责任,具体抓好落实,使信息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和新水平。
(一)各级领导要把信息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信息工作是各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各部门要把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确定专人分管,固定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要加大对信息工作的投入,每年拨出专项经费,为信息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经费以及奖励经费。各单位可出台相关奖励办法,鼓励和推动信息工作开展。同时,做好信息工作,是加快各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各单位、各部门掌握大量的行业信息,集中反映了单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责任、有义务向上级领导和机关提供交通改革与发展状况的真实信息。因此,做好信息工作是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谋,发挥办公室职能的需要。
(二)积极发挥信息主管部门在信息工作中的枢纽作用
信息工作一般有所属单位办公室或政工部门负责管理。信息主管部门要把信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搞好组织协调,全面把握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注意抓好各类信息的反馈,及时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把信息工作贯穿于各项决策形成和实施的全过程。在领导决策前,要通过信息调研,把最基层的状况、矛盾、问题、意见和建议原汁原味地反映上来;把工作中的成果、经验认真总结出来;把广职工的情绪、心态、企盼认真梳理出来,使公司领导对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始终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决断准确。在决策形成过程中,要拿出多种预案,并提供与决策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供领导同志决策参考。决策形成后,要全面、真实、准确地反馈各方面的贯彻执行情况,尤其是执行中所暴露出的缺陷和问题,以便领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指导决策进一步落实或及时修正决策。信息主管部门要在掌握足够信息量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形成信息优质产品和精品,迅速及时报送到领导机关。
(三)进一步提高报送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
信息的价值与时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信息工作,从分管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都要树立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效率观念,增强及时报送意识。一要转变作风,要由坐等信息向深入基层挖掘信息转变。深入工作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减少信息处理的中间环节;同时要放宽视野,随时了解行业、部门的最新动态,迅速发现掌握有价值的信息。二要严格掌握重大、紧急信息上报的时限要求,对于符合上报要求的信息,尤其是重要信息、紧急突发事件,要即时报送,不得延误,更不能漏报。对于本地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各单位要将开、竣工信息提前上报,并围绕建设质量、工期、资金筹措等重要环节,跟踪报送有关信息。三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各单位信息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的效率。
质量是信息的生命力所在,各单位报送的信息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必须对原始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对于重要信息,还要不断跟踪,连续反馈,必要时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系统的、有较高决策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更好地服务。
(四)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信息员队伍
有一支较高素质和战斗力的信息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必要条件。各级机关都要建立起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收集、加工、传递信息的渠道,要配备专兼职信息员,形成以信息直报点为骨干、专兼职信息员为主体、上下联结、左右贯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机关提供重要情况和信息。每一个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信息工作对于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把自己的工作同本单位事业联系起来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要努力培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甘于吃苦,勤奋扎实,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要增强大局观念,在工作全局中准确定位,学会站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在信息工作中能够准确体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意图,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善于从上级机关进行决策和推动决策落实的需求出发,发现信息和鉴别信息;要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调查研究、文字编辑、材料综合等信息工作技巧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作 篇5
从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决心。近十几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着超乎想象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在这大好局面下,我们必须看到有一些突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和乡镇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严重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投入产出比大,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典型的传统农业阶段。
2、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目前农业面临双重风险:一是如果出现大的水灾、旱灾、雪灾等强烈自然灾害,个体小农经济无法抵御。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信息不灵,农业生产跟风而上现象突出,再加上市场投机和炒作,农业生产效益受市场冲击较大。
3、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4、乡镇政府服务农村和农业缺少资金保障。目前大多数乡镇政府 财力紧张,除了支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外,还要承担着计划生育、环境整治、信访稳定、招商引资等大量开支,很多乡镇政府目前都是在举债度日,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
能很好的体现。
5、村级组织职能弱化。村级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村干部待遇较低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约束力差,很多情况下需要靠私人感情来推进工作,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村干部常常会有“撂挑子”和“尥蹶子”现象。
6、家族势力、派性势力控制、操纵村级组织,家族矛盾、邻里矛盾、家庭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往往以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财产分配争议等形式体现出来。
二、问题产生原因
1、国家各级政府对农业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乡镇政府对农村的管理职能弱化。
3、集体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向个人承包转变后村级组织对村民的约束力和管理能力骤减。村级组织“空壳化”现象严重,村集体没有集体资金和收入可支配。
4、家族势力、派性势力控制、操纵村级组织使其为本家族或私人利益服务,不能公平公正调节村民之间利益关系和解决农民的合理诉求。
5、法制观念淡薄,社会风气不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很多地方弱肉强食现象普遍存在。
三、工作对策
1、转变干部作风,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实践这一宗旨,首先要确立好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这一基本概念,也就是说,农村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农民来开展,来服务的,只有这样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和执行。
2、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职责,这也是 密切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好的制度才能产生好的干部,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工作效率。
3、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班子不健全、不团结,思想不解 放,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差的问题,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打造一支精诚团结、作风正派、工作思路开阔的村“两委”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匡正社会风气。当前群众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生活中的安全感、社会认同感、对公平正义的需求等。
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全国18亿亩耕地,以9 亿农民计算人均2亩地,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使全体农民致富,提高农民收入需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努力。
(1)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强化宣传引导和信息支持,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
(2)适度推进土地流转,促使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职业农民)。
(3)促使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
(4)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扶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行业协会、新型农业合作社等把产供销各环节分散经营的农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规模占领市场、以组织保障权益,以协会维护秩序。
关于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推行、运作、提升”我总结了以下三段文字,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也是促进乡镇持续繁荣稳定的有力举措。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篇6
——学习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从中享受到的改革开放成果也越来越多。这是历史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政治稳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客观需要,是适应我国党员干部队伍和社会结构变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尊之以心。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干练、干事、干净”的“三干”干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让大家筑牢“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好、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好、多重”的思想基础。现在,有的乡镇干部不敢做群众工作,怕做群众工作激化矛盾,群众让自己下不来台,使自己没面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就是在思想上、感情上严重脱离群众,一些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处理复杂矛盾时,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对,总是以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去工作,往往造成工作被动。其实,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有心里 1
装着群众,才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二)授之以利。服务群众,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体现我们党是群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一是始终关注民生。时刻关注群众的关切和感受,注意从源头抓起、从小事抓起、从日常工作抓起,及时解决关系农民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实际问题。特别重视解决好贫困地区、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和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突出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阶层,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切实维护民权。要畅通民主渠道,鼓励和保护老百姓讲实话、讲真话。作为乡镇干部必须要有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经常分析、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要准确掌握群众的所求、所思和所忧,把深入群众,定期下访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制度,通过下村屯,到田间、入农家,变上访为下访,化消极为积极,使群众有机会说话,使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三是努力保护民利。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和人流、物流增加,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越来越多。我们要高度重视,善于见微知著,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有方法、有手段,切实保证人民群众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教之以方。做群众工作要有好的方式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一是与群众“面对面”。
与群众“面对面”,才能体察民情民意,切身感受群众的疾苦,找到群众工作的方法,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的频次要多,形成常态化。覆盖的群众要多,不指定对象、缩小范围。采取的形式要多,不满足于开开座谈会、听听汇报、看看典型,要通过主动接访、网络互动交流等,与群众坦诚谈心交心,为群众释疑解困。二是与群众“实打实”。越是基层群众,越是讲究实在。心实不实,决定着能否真正被群众信任。我们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实在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当前,全镇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公开承诺,并且不折不扣兑现,决不搞形式主义。三是关注焦点,加强宣传。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领导干部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宣传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喜闻乐见、平等民主、切实有效,真正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理顺情绪、鼓舞士气,为促进镇经济社会发展而共同努力。
(四)立之以信。党员干部诚信明礼、严格自律,比什么都重要。一要转变作风。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要把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到转变工作作风的全过程,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对少数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玷污党委形象的人和事要严厉惩处,该撤职的要撤职,该清除的要清除出公务员队伍,绝不手软,以儆效尤。二要公心处事。“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
中,应该要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切忌感情用事,不能厚此薄彼、亲疏有别。三要清正廉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带头增强纪律观念,模范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动员和凝聚群众的力量,做一些切切实实有益于群众的好事,不做群众反对的、唾弃的事。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 篇7
一、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电子归档、互联网传输成为办公系统主要的工作手段, 在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供高效便捷的同时, 档案信息的归档、管理、开发利用、保密保护等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 档案信息载体发生了极大变化
传统的档案载体比较单一, 主要为纸质载体, 只有少量的音像载体, 在此条件下, 档案资源受馆舍条件制约较多, 信息流通缓慢, 涉密档案信息保管难度不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无纸化办公、电子归档等先进的现代办公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办公模式, 大量的电子档案形成, 数字化载体成了档案资源的新型载体, 其存储对保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 档案信息利用发生了极大变化
传统的档案查询和利用, 主要依托档案馆 (室) , 经过登记进入、手工查询、手工抄录等环节获取有用信息资源, 虽然程序烦索, 费人、费事、费时, 但信息资源的保密度很高。但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 把各类档案、信息上传网络, 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开展远程查询利用, 已成为当代档案开发利用的新趋势, 这种趋势对传统的保密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 档案信息传递发生了极大变化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把数字档案馆 (室) 建设列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 大力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 及时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这就意味着档案信息的传递将依托电子邮件、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 失泄密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 加密保护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这就对上网的政府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的审查以及档案数字化加工中的保密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新形势对档案保密工作者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以来, 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市场经济持续发展,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在这一大背景下, 人们对资源信息的获取更加迫切, 一批新技术产品被广泛应用, 原有的一些保密管理方式失去了有效性。从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2014年1月份通报的几起全国性泄密事件来看, 一些机关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密意识淡薄、保密责任懈怠、保密管理松弛, 因泄密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 教训十分深刻。
(一) 档案保密工作是管理者的政治任务
当前, 我国面临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 保密工作形势尖锐复杂, 保密工作意义更加重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加大, 一些机构撤并、重组、重建过程中档案资料移交、保管不善, 很容易造成资料散失, 涉密信息失密。同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收集、保管, 开发利用, 也是保密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更加严峻。因此, 广大的档案保密管理者应当树立政治使命感, 站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度, 增强忧患意识, 切实履行好职责。
(二) 档案保密工作是管理者的社会责任
不同门类的档案具有不同的社会服务功能。国家级档案关系国家政治利益, 科技档案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财务档案反映行业经营状态, 人事档案关系个人成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反映民族的足迹……。所以说, 做好各类档案的保密工作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档案保密工作者要从政治、社会、经济、民生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角度, 担当社会责任, 切实履行“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 为民服务”职责, 认真落实档案保密工作责任制, 做到有职必有责, 有责必履行。
(三) 档案保密工作是管理者的职业操守
档案保密关乎党和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 是铁的纪律, 是碰不得的“高压线”。档案管理人员对文书部门及各级业务部门形成的文件、资料及时接收、整理、归档, 对整理归档后资料必须科学管理, 认真保护, 坚决保密。严禁擅自扩大传送范围, 严禁以任何方式向知悉范围外的人员提供档案资料信息, 严禁以互联网或其他非密方式传送档案资料信息。这是对每个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 要坚决维护保密法纪的严肃性, 做到履职不缺位、不懈怠, 保密管理不疏漏。
三、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
(一) 处理好“保密”和“共享”的关系
文书、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条例, 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时, 划清密与非密、内部与外部的界限, 是密坚决保住, 非密一定放开、共享, 确保不发生失泄密事件。
(二) 处理好“重点”和“一般”关系
防止把保密工作做成神秘工作, 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国家和单位的宝贵财富, 要处理好重点保护、涉密内容保密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摒弃保密工作重点不突出和一抓保密工作就“草木皆兵”的错误倾向。突出重点涉密部位及核心秘密信息的保密防范措施落实。
(三) 处理好’“档案馆室”与“保密办公室”的关系
档案业务部门应经常与保密办公室联系, 主动接受保密办监督、检查和指导。一方面, 加强涉密信息报告工作, 在保密办的帮助指导下开展保密工作;另一方面, 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做到保密工作双管齐下, 确保不出漏洞。
(四) 处理好“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的关系
一方面要积极参加保密局组织的保密培训, 按时征订保密书籍, 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不断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涉密文件和资料的批阅、上交, 并按规定做好销毁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涉密文件、资料的印制工作。
摘要:数字化时代下, 互联网成为传递信息的主渠道, 档案载体和利用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 新形势下档案信息的保密也显得尤其重要, 面对挑战, 档案管理人员应处理好四种关系、档案部门应强化安全体系建设,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关键词:数字时代,档案保密,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树林, 吕宏伟, 党志峰.WT0透明原则与保密工作依法行政[C].“入世”与保密工作论文选编, 2004.2.
[2]伍秀绒, 石霞, 杨亚妮.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J].经济师, 2013, 01.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青年思想工作 篇8
做好青年思想工作,首先就是要解决如何看待青年的问题,要坚持以正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动态地、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和分析青年。注重把握青年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点,科学、客观地把青年的多数和少数区分开来,把青年中的现象和本质区分开来,把青年中的主流和支流、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区分开来,正确对待青年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深化,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及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青年人涉世未深,评断事物标准简单,全面考虑问题能力不足;社会价值导向与青年全面发展的要求发生背离,一些个人主义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或深或浅地影响着青年人;一些青年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青年整日沉迷于网络,产生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消极想法等等。以上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整个企业青年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动态地对青年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加以深入研究。在青年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增强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客观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找准人生座标。
首先,要大力弘扬学以立德、学以明智的理念,着力营造人人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着力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其成为对社会对企业有用的人才。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对待青年的个性问题。譬如:对于性格内向,爱面子的青年应含蓄地予以点化;对于性格外向、直爽的青年可以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年要把握恰当的方式、时机采取推心置腹、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其开启思想之门等。
其次,做好青年思想工作必须联系实际,着力体现服务青年的理念,坚持把教育青年贯穿到服务青年的全过程,寓服务于教育之中,增强青年对思想教育的认同感。对青年进行集中理论灌输时,要立足于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教育内容渗透到青年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注重以情感人。青年人思想与个人需求密切相关,思想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情感交流,要通过青年的喜怒哀乐等表象,洞察隐藏在这些情感背后的需求与愿望,深入分析和研判,掌握开展工作的主动权,从而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系之以利、导之以行”的目的。
二是注重寓教于乐。鉴于青年人思维活跃的特点,对不同青年要用不同方法来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为,用朴实的语言打动青年,引导青年勇于和敢于发表真实的意见和诉求。要借助于现代传媒手段,结合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年,吸引青年的注意力,使青年于无形中接受思想教育。
三是注重激励引导。要把思想疏导和理念灌输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青年的个体差异,对青年进行细致分析和划分,找准激励的切入点,抓住青年的需求特点,实施分类激励,针对青年群体最强烈的需求进行重点激励,使青年产生最强的工作动能。对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青年,由于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背景不同,其需求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采取综合性、多样性、针对性的激励策略。
再次,做好青年思想工作,要不断创新,要借助有效载体把青年中蕴藏的积极性、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发扬青年群体“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企业始终保持青春和活力。突出青年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坚持密切联系青年,贴近青年,广泛吸引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增强青年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心和决心。引导青年摆正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把青年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上来。
青年思想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切实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工作中要坚持理解人、尊重人、教育人,着力用先进的科学和文化影响和塑造一批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青年。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青年工作中找准聚焦点,明确结合点,把握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使广大青年始终成为时代发展的领跑者。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篇9
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所有政党如此,对共产党更是如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保持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有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当然,群众工作象党的全部工作一样,需要随着执政、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改革创新,建立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
一、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
政党是代表民意参与政治的组织。执政党则代表人民执掌公共权力。因此,在政党的所有特性里面,首先就是政党的代表性。几乎所有的政党都声称代表人民的利益,都力求得到人民最广泛的支持。人民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西方多党制下的政党比较注重与其基本群众的制度化的联系,经常通过各种民意调查来关注自己受到民众支持的比例,因为民众对政党的支持比例最终都会反映到下一次选举上来,直接决定该党是否能够获得执政地位或者能否继续执政。
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基本上都有依靠和领导群众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的历史,在革命时期保持着与群众的密切而良好的关系,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执政的时间比较短,其执政行为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大,传统上往往在强调不能脱离群众的同时,反对党群关系上的尾巴主义。同时由于选举制度上的不健全,群众在短期内对执政党的约束机制很难及时的表现出来。因此,如何克服执政党的干部脱离群众,保持执政党和群众的经常联系,如何保证我们的政策真实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需要认真研究。
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提高执政能力和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在阐述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完整地表述了增强执政科学性和执政合法性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和先进性建设成效的衡量标准: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曾庆红同志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否先进,必须通过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体现、来检验,衡量一个政党的进步与落后,最终要看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执政能力与政党执政的科学性和执政效率密切相关,执政能力是执政科学性和执政效率的体现。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与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密切相关,政治学所谓的执政合法性的基本意义就是人民对执政者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说,执政合法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应当把建立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不断增强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执政党的建立和运作必须建立在对社会发展潮流要求的基础上,执政党应该有科学的和为人民接受的执政理念,执政党的政策是大众公共利益的真实反映。第二,政党的执政行为应该遵行民主和法治的程序,应该具备程序上的合法性。程序合法是对实质合法的保障,人民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在程序合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才可以通过选票等指标量化。第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归根到底来源于政府的良好政绩,体现为执政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有效作为。执政以后,作为党的先进性基础的党群关系面临权力腐蚀的考验。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权力对领导干部和执政党具有强大的腐蚀作用,有可能导致执政党脱离群众,甚至在执政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减少对群众利益的关注甚至损害群众的利益。这是一个政治常识。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多次对这个问题有过一针见血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指出,执政党更有条件脱离群众。江泽民同志提出,要防止执政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西方观察家也对国内的腐败问题很关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托尼?赛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由腐败问题造成的内部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承担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不公或者社会不和谐。社会不公与权力腐败相互强化,不断恶化党群关系。
新挑战决定新课题。清醒地认识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挑战,有助于明确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问题何在,风险何在、机遇何在。把防范和遏制权力腐蚀作为重点,从党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等方面有的放矢地设计和部署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执政条件下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
三、建立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时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要建立新形势下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毫无疑问,这段论述同样适用于党的群众工作。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同样应该把集中教育整顿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同样应当建立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心声、代表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第一,适当运用集中教育的形式,解决积累的党群矛盾。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把适当的集中教育与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相结合,阶段性地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清理和解决积累起来的党群矛盾,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群矛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比较好的传统。有学者认为,正是有了这个传统,使得我们党同苏共相比,积累的矛盾相对较少,一些由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积累起来的党内矛盾,也不断得到解决或缓冲。
这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执政党意识和群众观念得到明显加强,集中解决了影响党群关系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增强了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信心和认同感。
在一党执政、党内外民主仍然不足,缺乏比较充分的竞争机制和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适当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样的集中教育整顿,仍然是解决党群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不断积累起来的矛盾的一种必然选择。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消除社会上对先进性教育和群众运动的偏见以及党内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
第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和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没有相应的制度,就没有任何长效机制。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的制度化。相比思想教育而言,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不是简单的建章立制,更主要的是建立规范党员行为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是党员在这种制度下的一种适应和学习。制度更多的不是存在于党的规章制度文字表面,而是体现为党员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行为预期。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中,要明确认识政治号召和政治规范的区别,着眼于制度规范的实效。
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相比于集中教育整顿这样的短期措施来说,其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能够经常性的解决经常产生的党群矛盾。相比竞争性的政党体制,长期执政的政党,由于缺乏充分的权力制衡,密切联系群众的压力和动力则相对稀缺。我们不主张西方那样的多党制,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吸收其政党制度中的一些工具性的经验,建立起执政党的民主机制。例如,通过在官员产生过程和决策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考试、选举等方式来选择从政人员,在公共决策中走群众路线,让有关专家和相关利益集团参与决策等,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实现民主和提高政治体系的支持度和效率的效果。
在传统的政治教育和整党整风的实际效果不断递减的情况下,更多的从引入竞争机制和
权力制约机制的角度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的比重,应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执政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
第三,用先进性建设理论指导和统领执政党的群众工作。用先进性建设理论指导和统领执政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在党的群众工作中,贯穿“代表”的意识、发展的意识和变革的意识,要以能否提高执政能力和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作为党的群众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具体来说,首先要吸收国内外思想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建设,增强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的时代性与科学性。
其次,党的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应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党组织应有专门的部门做更多的群众工作。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又最容易被忽视,这恐怕是社会上一些非法宗教和政治势力不断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执政条件下的群众工作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是否变质。世界上很多党都有专门的群众工作部门,地方上也有一些服务群众的新经验,值得借鉴和总结。
再次,要健全群众诉求的表达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充分发挥人民代表、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信访部门的作用。要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选区群众,及时了解并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密切党同各民主党派人士参政人士的联系,努力为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创造条件。还要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更好地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其在做到上情下达的同时,更多地发挥下情上达的作用和维护其所在群体权益的作用。
正在兴起的公民社会是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重要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党要积极培育、引导和管理公民社会。必须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对公民社会的科学控制和引导。公民组成的各种组织和政党的性质不同,两者之间不形成组织隶属关系,所以需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把社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一个下级部门来对待的行政性的控制方式。这种行政命令控制的办法很容易导致组织的官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控制的结果,不是拓展了党与民众联系的渠道,而是堵塞了这些渠道。
【浅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推荐阅读: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消费维权工作10-09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价格监督检查工作11-20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06-06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督查工作09-09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09-21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08-27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机行政执法工作05-10
新形势下工会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1-06
现今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团支部的工作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