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免疫学

2024-07-29

现代免疫学(精选7篇)

现代免疫学 篇1

樊福好《继承免疫学与现代猪病的发展》

预备知识

为了进一步理解现代养猪业与现代猪病的演进关系,首先阐述两个重要的概念:继承免疫和免疫容量。亲代通过内、外环境将其免疫能力(immunility)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为继承免疫(inheritic immunity);研究亲代通过内外环境将其免疫能力(immunility)传递给子代机理的科学,称为继承免疫学(inheritic immunology)。免疫系统是机体对抗内、外界感染的重要构造,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的形成压力主要来自于微生物世界,这种免疫功能形成机理主要包括:

内环境:亲代携带抗体等免疫因子的直接作用,由其构成母源免疫力,并传递给子代(机理一);抗抗体的作用——机体对某一抗原(Ag)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Ab1), Ab1 上的独特型又可导致抗独特型抗体,针对外来抗原的抗体分子(Ab1)可变区上Id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Id抗体(Ab2)。Ab2具有与外来抗原相似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或空间构型,它能够在体内模拟始动抗原的作用(机理二);外环境:亲代携带抗原对子代的直接刺激作用(机理三);亲代所携带低剂量抗原的持续刺激所导致的免疫耐受(机理四)。其中耐受方面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克隆去除(clone deletion):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克隆去除;克隆无能(clone anergy):T细胞处于无反应状态;主动抑制:指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活化被其他潜在的抑制性淋巴细胞抑制的过程;旁路抑制(bystander suppression):调节性T淋巴细胞迁移到全身淋巴器官,直接抑制效应细胞的产生或通过释放非特异性细胞因子抑制特定器官的TH1细胞活化,阻止病理免疫反应的产生和发展。免疫容量(Immune Capacity):机体免疫功能的衡量指标,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概念,由抗体、补体、淋巴因子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共同构成,但这些构成成分并不直接和机体的免疫容量正相关。

概述

现代化养猪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各种现代养猪新概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于这些概念和技术,人们至今仍然褒贬不一,关于这些概念的争论有愈演愈烈之势。

简单回忆和整理现代养猪业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商品猪数量),不难看出,PSY出现逐渐衰减的趋势,这种趋势不得不引起人们痛定思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思维方式已经成立养猪业中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根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相关研究资料按照遗传育种、营养、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顺序对这些概念进行剖析,希冀提醒人们重新思考这些概念。——之杂交

现代养猪业中广泛使用杂交技术,尤其是远缘杂交,充分利用了杂交优势,对提高猪群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以及改善其它的生产性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养猪企业中也形成了众多的杂交配套系,杂交配套系的使用已经成了养猪业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盲目的杂交,尤其是远缘杂交,对保持动物的遗传稳定性却起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动物的免疫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更大,大大降低了猪机体的免疫容量。

所以,在进行杂交生产,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种群的稳定性遗传,尤其在选育种工作中,保持种群的单一稳定性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现代畜牧业中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对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人工授精在现代养猪生产的普及和进展非常迅速,使得自然交配几乎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采用人工授精,确实节省了一大批公猪,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研究发现,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无论是公猪、还是母猪,其免疫容量均大大下降,母猪对后代的继承免疫也受到了很深程度的影响。

在进行现代选育种工作时,必须适当采用自然交配。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采用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结合,促进母猪母性的产生和公猪的交配能力,也是不错的符合自然属性的选择。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完全采用自然交配,PS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没有降低生产效率;而长期采用人工授精的农场,PSY逐年下降,反而总的生产效率被大大降低了。——之背膘厚度选育

在现代种猪选育过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猪的高瘦肉率。由于背膘厚度是猪的瘦肉率的重要相关指标,育种学家不断选育背膘厚度逐渐降低的种猪。

但研究发现,脂肪含量的降低恰恰与猪免疫力下降直接相关。所以,瘦肉率的提高与免疫力的下降息息相关。瘦肉率的增加,却导致种猪繁殖性能下降、体质变弱,从而也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之发酵床饲养

发酵床饲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有如火如荼之势,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现在让笔者给出评价还为时尚早,该技术能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逐渐恢复猪群的免疫容量。

但依靠商家提供菌种,经常性补充或更换垫料,实践已证明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若能实现垫料中不需要补充菌种,仅仅依靠自然环境中的菌种产生发酵作用,而且实现垫料能够长久使用,则真真正正实现了自然养猪法(目前的发酵床养猪尚不能算作是真正的自然养猪法)。——之配合饲料

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全面使用配合饲料,尤其是采用颗粒料和粉状饲料,这类饲料的使用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做出了总要贡献。但由于研究设计的不严谨性和研究方向的功利性的影响,现代饲料中确实添加了许多不该添加的物质。由于“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过多的物质添加并没有得到象实验室那样的效果。反而由于累积性的结果,众多的物质损伤了猪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猪群的免疫容量,甚至造成蓄积中毒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戏谑地得出结论,现代养猪业中所使用的饲料存在有一定的“毒性”。

重新审视现代饲料配方,适当考虑从猪的生理出发,研制既适合猪生长,又适合猪生理发育的新现代饲料是广大营养工作者的新任务。——之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 为了生产管理的方便,现代养猪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也造成了潜在的危害。研究发现,使用这样的饲料,猪的消化吸收能力虽然短期内得到了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胃肠功能反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是其大大影响亲代免疫功能对子代的传递过程。现代猪场中出现的较多猪的胃溃疡和消化不良均与猪的消化功能受到干扰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粉状饲料的使用也与呼吸道病高发有潜在的关联。现代研究发现,颗粒料和粉状料中往往带有较多的微生物污染。所以,必须重视液体饲料在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防止呼吸道病中的优势地位,液体饲料也是仔猪、亚健康猪和病猪的首选饲喂方式。——之高铜

使用高铜饲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仔猪腹泻,促进猪只的短暂快速生长。但使用高铜饲料,却破坏了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大量铜的使用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损伤了猪胃肠粘膜,尤其是大量胃溃疡的出现是现代养猪业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之高锌

高锌饲料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猪腹泻的产生。与高铜使用的缺点同出一辙,菌群失调症及其后遗症成了高锌饲料使用的副产物。——之抗菌促生长剂

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抗菌物质将猪肠道内的细菌消除,就是消除了肠道消耗营养的微生物,使得猪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营养,生长速度更快。但消灭了肠道内的细菌,也同时破坏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尤其是破坏了猪肠道内产生维生素的微生物。当猪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被破坏以后,则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抗生素使用后的慢性肠炎和菌群失调也成了威胁养猪业的一个大问题。

现代养猪生产中一个“怪现象”就是:一方面将肠道内的细菌用大量抗生素抑制,一方面又使用微生态制剂试图将菌群恢复。——之酸化剂

为了保证猪胃肠对日粮的充分消化能力,人们在饲料中添加酸性物质。据说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富马酸、乳酸以及复合酸化剂能减少仔猪对断奶、转群和炎热天气的应激反应,酸性物质的使用是近年来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环状病毒感染的出促成了酸化剂的广泛使用。

酸化剂虽然促进了动物的消化,但由于负反馈的作用,长期添加这些物质,往往破坏了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同时降低了机体的碱储,猪的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当初推荐使用柠檬酸类物质来对付环状病毒的感染确实成了我的憾事,理当立即纠正。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适当推荐添加碱性(不是化学上的碱,是指含有较多钙、钠、钾、铁、镁等的物质)物质,增强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增加碱储,提高机体的酸碱缓冲能力,促进肾脏的排泄功能,从而进一步通过内分泌的调节改善肺脏的呼吸功能,对减少呼吸道病的产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谨记:生命属于弱碱性。——之抗应激药物

抗应激药物,其实不外乎是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的添加物。这类物质的添加对于减少现代养猪生产中维生素的缺乏症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的添加往往会影响动物的食欲,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若添加了酸性的电解质则危害更大。抗应激药物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滥用。——之血浆蛋白

美国一家公司早年倡导了早期断奶技术,回首往事,确实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该公司最初提出早期断奶技术的原意却是为了促成在饲料中广泛使用血浆蛋白粉。

血浆蛋白的使用提高了营养,但也造就了许多新的疾病。尤其是猪源血浆蛋白的使用,扰乱甚至是破坏了猪机体的免疫功能,自体免疫病和免疫紊乱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疯牛病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我们不能再在这样的路上越走越远了。——之“自家苗”

中国大陆的“自家苗”,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家苗,充其量只是一些病损组织加上防腐剂所制造出的匀浆物,并没有经过实验室的纯培养过程,其在生产上的实际作用至今无法考证,只是人们侥幸心理的一个产物。

但由于这种物质所造成的猪群免疫紊乱都是呈现给了人们确切的证据,人们不得不怀疑2006年的猪群“高热”与此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说,使用这种所谓的“自家苗”也与猪群近年来PSY的下降有一定的关系。——之零时免疫

零时免疫,也称为超前免疫或乳前免疫,该做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所谓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在仔猪未吮乳之前免疫,理论上看,好像避免了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但实际上,疫苗进入机体后,要经过机体很长时间的处理过程,疫苗中的抗原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学的反应。生物学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跟物理化学反应那样简单

现在的人们往往根据疫苗接种后抗体的升降来评价疫苗的效果,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标准。在某些病原体的作用下,往往是抗体滴度越高,机体受到的损伤越严重。

零时免疫的采用,造成了机体产生对猪瘟疫苗毒和猪瘟病毒的免疫麻痹现象,此时,猪瘟疫苗毒和猪机体和平共处,即使感染猪瘟病毒,猪也不再出现临床上可见的猪瘟症状,但这些猪只却成了长期的带毒者。这些带毒的猪对整个生产体系来说,可以说是后患无穷。可以说,零时免疫的采用是造成中国猪病日益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之随胎免疫

随胎次免疫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给仔猪提供足够高的母源抗体。但这些母源抗体对仔猪所提供的主动免疫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况且随胎次免疫的疫苗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大部分环境中的病原体对猪只的危害被我们大大地忽略了。若是在怀孕期间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则大大损伤胎盘内的胎儿的免疫系统,尤其是佐剂更损伤了胎儿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生以后的免疫功能变得更差。若是在夏季进行随胎免疫,则免疫效果更差。春秋两季对种猪进行免疫的传统做法值得推荐。另外,对于猪瘟疫苗而言,若是在怀孕期间给母猪接种,则猪瘟疫苗毒会导致仔猪小脑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之消毒

当猪群发生疾病的时候,进行紧急消毒就非常必要,但在现代养猪生产中使用了极其大量的消毒药,这些消毒药确实消灭了大量的微生物,但却削弱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因为,免疫系统形成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微生物世界。——之全进全出

为什么要实行全进全出(或全出全进),推测是可以净化病原,保持环境的洁净无菌或少菌状态。实行“全进全出”可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供养猪生产的效能,但长期跟踪发现整个猪的群体免疫能力则迅速下降,到了免疫临界值的时候,则逐渐出现生产上的生长问题和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绝对不能采用“全进全出”这样的策略去培育后备猪,因为这种做法损伤了猪的继承免疫力,使猪的免疫容量逐年降低。——之断尾

最初对新出生的仔猪剪掉尾巴,是为了防止“咬尾症”的发生。还有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猪摇动尾巴消耗了大量能量,影响了猪的生长,所以剪掉猪的尾巴就更加名正言顺了。剪掉尾巴,避免了咬尾的发生,但却造成了猪的长期的慢性疼痛,这是一种典型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实施断尾的猪,其生活力大大下降,免疫容量也被大大削弱。

经过长期验证,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实施断尾操作完全是多余的,甚至是错误的。当猪群真正发生咬尾的时候,应该深刻反思饲料配方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在饲料中增添盐份和碱性物质。——之剪牙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另外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剪掉仔猪的牙齿,理由是不剪掉牙齿的仔猪在打架和吮乳时都会造成损伤。美国普渡大学的试验证明,剪掉牙齿以后,母猪和仔猪的外伤虽然减少了,但抵抗力和吮乳能力却被大大削弱了。该大学的试验还证明,如果仔猪不剪掉牙齿,母猪和仔猪确实出现了外伤,但均是一些比较浅表的外伤,伤口也会很快出现愈合。

我们的试验还证明,只要调整饲料配方,完全可以避免过多的争斗出现,避免吮乳对母猪乳房造成的损伤。——之去势

为了保证猪群中不留作种用的公猪的快速生长,猪场对小公猪施行了阉割手术,阉割不但造成了猪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实践中,人们还发现,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的仔猪以去势小公猪居多,这种现象给出的提示是,外伤性操作(去势、剪牙、断尾等)是造成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和猪鼻支原体感染的重要原因。目前留给我们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像欧洲国家那样取消去势操作,要么在实施外伤性操作时,应重视伤口的消毒和干燥,进行必要的抗生素的预防治疗和消毒。但前提是,不滥用抗生素,否则抗生素也将变得无效。——之多点饲养

为了防止不同猪群(仔猪、保育猪、育成猪和种猪)之间病原谱差异性产生,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采用了多点饲养,形成了独立的猪群、独立的病原谱,各猪群采用各自独立的饲养管理模式。

采用多点饲养,短期内保证了猪群的健康,但各猪群之间的隔离却削弱了猪群对环境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影响了免疫系统(尤其是影响了保育猪免疫系统)的充分发育,从而影响了继承免疫的充分产生。——之分胎次饲养

由于人们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发现,初产母猪的后代往往非常难以饲养。这时,养猪生产者便采用将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隔离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场地单独管理。在猪场采用分胎次饲养的前几年时间内,猪场的生产成绩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火上浇油,进一步损伤了继承免疫的发生。久而久之,整个行业内的猪群免疫功能逐渐下降,——之分性别饲养

有资料显示,与阉公猪相比,小母猪生长较慢,采食量较小,增重与饲料的转化率较好,而且同样体重时胴体瘦肉率较高。小母猪在消耗较少饲料的同时,其赖氨酸需要量与同样体重的阉公猪相同。采用分性别饲养可根据公母猪需要量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配方。分性别饲养不仅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上市猪的均匀度,同时还可以推迟母猪上市时间。分性别饲养完全是从经济效益考虑无可厚非,但也有资料显示,分性别饲养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之早期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早期断奶?推测是可以防止母猪将病原传递给仔猪,同时可以缩短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让母猪的年产胎数增加,多产仔。

但统计研究发现,早于20日龄断奶,保育仔猪的日增重急剧降低。原因:

1、断奶后生长受阻的程度大;

2、由于断奶后微生物区系改变,仔猪疾病发生率增加;

3、接种疫苗暂时出现生长受阻。

另外,研究还发现,过早断奶的仔猪,其生活能力和免疫能力被严重削弱,免疫容量较低。早期断奶造成断奶后仔猪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增重缓慢、腹泻等表现的早期断奶综合征。母猪产后过早断奶,过早发情配种,其子宫不能得到充分恢复,母猪的使用年限也同时被降低。

实施早期断奶的猪场如果出现较多的断奶后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非常棘手,难以解决,则可以考虑延后断奶日龄来尝试解决问题。——之隔离断奶

隔离断奶是早期断奶的另外一种说法。因为人们一向认为母猪是仔猪发生疾病的根源。所以纷纷采用早期断奶,隔离断奶,高床饲养,加药断奶,培育高清洁度母猪…… 但在养猪生产中,培育耐受母猪,培育高度适应环境的母猪更为重要。——之限位栏

由于长期的不正确选育,外来种猪的母性被降低,在其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压死仔猪。为了降低了母猪压死仔猪的可能性,现在绝大多数猪场采用限位栏限制了母猪的运动。

采用限位栏,不但母猪发生褥疮和肩部溃疡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同时,也降低了仔猪对母猪的继承免疫。——之封闭饲养

为了防止所谓外界病原对猪场内猪群的感染,很多猪场采用全封闭饲养,封闭程度令人惊讶。这些猪群既得不到良好的空气,也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封闭饲养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研究发现,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母猪不会患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在建设新猪场的时候,建议必须考虑种猪群的运动场的建设,而且室外运动场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室内运动场。——之水帘降温

水帘降温,又称湿帘降温。采用水帘降温,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猪舍内的温度,使人体和猪体产生短暂的凉意。水帘降温虽然降低了温度,但却增加了湿度。湿度的增加也成了猪发生多重细菌感染的另外重要诱因。虽然猪的汗腺不发达,但良好的通风仍然是解决夏季猪舍高温的最佳手段。保持猪舍内的通风和干燥是建设猪舍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环节。——之空气过滤

采用空气过滤是较新的养猪新技术,刚刚在美国兴起。但采用空气过滤将被证明是威胁继承免疫力的罪魁祸首,对养猪业的危害将在若干年后出现,而且很可能出现更大的灭顶之灾。——之限制饲喂

限饲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能量摄入,保持母猪的体型,防止过肥,防止分娩障碍的发生。其实,母猪分娩障碍并不全是由母猪的不合理体型造成,而是由于运动不足造成。过度的限饲反而导致分娩障碍的产生,在现代母猪场中增加母猪的活动空间可以减少分娩障碍的产生。当然,不能提供良好运动的猪场,只能采用限制饲喂这种不得已的办法来控制母猪体型。另外,如果母猪在妊娠期间的饲喂量不足,则可以观察到仔猪初生重减轻、母猪泌乳量下降、仔猪成活率降低以及以后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过度的限饲导致母猪产后分解自身组织也会增加母猪患溃疡和便秘的机会。——之高床饲养

采用高床饲养,目的是让仔猪远离环境,免除环境中微生物对仔猪的不断侵扰,促进猪的生长,但采用高床饲养,虽然保护了仔猪,却损害了保育猪的继承免疫力的发生。

高床饲养是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鼻支原体感染发生的间接原因。采用高床保育也是当前中大猪发生死亡的直接原因。——之药物保健

“加药保健”或者称为“药物保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消灭了一部分细菌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耐药菌株。大量依赖抗生素的猪场在不断出现,药物可以使养猪业取得短暂的经济利益,但对行业的危害却在与日俱增。——之加药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加药断奶?推测该技术可以让仔猪接触环境时,将环境中即将进入仔猪体内的病原杀死,防止病原体进入仔猪体内。

在实验室中,这样的假设经过验证,是很成功的。但经过十几代猪的生产验证,却发现仔猪的饲养难度在逐渐加大,猪的免疫容量在逐渐下降,其对疫苗的反应敏感度大不如从前。——之疫苗接种

现代化养猪生产最大的特点就是按照日龄接种大量的疫苗,以此补充猪机体免疫的先天不足。大量的疫苗接种非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反而导致免疫能力形成的紊乱。大量疫苗接种,猪的免疫系统不堪重负,最终疾病缠身。在现代疫苗接种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免疫佐剂的危害。灭活疫苗和部分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已经造成了大量疫苗病的出现,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如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瘟脾淋苗等。

以猪瘟疫苗接种为例,可以完全肯定地说,中国一天不停止接种猪瘟疫苗,在中国消灭猪瘟就永远是一句空话。企业的利益远远低于行业的利益,我们不能为了几个生物制品厂的生存而损害了整个养猪业的利益。在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高密度猪瘟疫苗接种之后,停止接种的时机已经成熟。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从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停止猪瘟疫苗接种,在中国尽快消灭猪瘟,尽早加入世界无猪瘟国家的行列。日本和韩国当年控制口蹄疫的经验再次告诉我们,使用疫苗控制口蹄疫永远只是权宜之计,其效果之微应当引起各级畜牧管理部门的反思。——之种猪与肉猪的饲养模式

饲养肉猪是为了提供肉食品,饲养种猪是为了培育新的生物个体,是为了提供新的种猪。种猪与肉猪要采用截然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比如,饲养管理、健康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具体的饲养区别,笔者将另文探讨)。

反思

综上所述,所谓现代养猪的一些措施往往起到的是一时的作用,长久下去,却遗患无穷,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些所谓的养猪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

本文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了评述,并无哗众取宠之嫌,也无全盘否定之意,唯愿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使我们未来的养猪业更上新的台阶

现代免疫学 篇2

1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机体中固有的免疫器官如脾脏、扁桃体、盲肠、胸腺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因为某种原因将儿童扁桃体、盲肠摘除是不恰当的行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好比作战中的各种军队,各显其能,抵御外来侵害, 保护自身,识别是非敌我,因此摘除免疫器官从根本上破坏了儿童固有的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失调,不分敌我,无法抵御外来的病毒细菌等致病源的侵害,故患病。 为什么某个部位肿瘤在切除后又会出现其他转移病灶? 为什么甲状腺结节切除后相继出现多发结节? 原因在于患者的内环境出现问题,对症治疗如同隔靴搔痒,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机体这种异常的内环境病理状态,陆续的疾病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或治疗。 目前接受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同时正在饱受这些治疗手段带来的强大副作用,正常细胞随着癌细胞被杀死的同时也一起死亡,严重破坏了人体固有的正常免疫功能。 至今,医学界仍然不能定论化疗能够治愈癌症。 部分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存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在于,激素等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为非选择性、 单方向地进行免疫抑制,不分程度、单一地起效,由此导致患者的抵抗力随之降低,容易诱发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 机体的免疫调节在抵御、 预防及治疗疾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医“正气”与西医学免疫

针对陈博士对免疫学独特的观点和视角,笔者颇受启发,联想到中医学的“正气”与现代医学的“免疫” 之间是否存在相似之处。 中医学的精髓为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天人合一,形神一体观;现代医学尽管在生物模式上有所转变,已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转变,但其主导思想仍注重还原论,倾向微观、形态、局部,以生物医学为前提。 从上述层面分析,二者看似对立,但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表明,中医学很早就宏观地将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来,体现出中医学的先进性,也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二者的交织融合[1]。

中医学“正气”与西医学的“免疫功能”的确存在诸多相似相通之处。 《素问·刺法论》记载:“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载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百病始生》说“逢热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中医学认为,正气是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功能的一类细微物质。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正气强弱将直接影响机体是否患病,正气充盛,邪气虽然存在,但正气足以与邪气相争,故机体不发病;若正气不足,机体处于正虚状态,不足以与邪气抗争,邪气侵袭机体,故患病。 在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方面亦是如此,正气的充足与否决定了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恢复。 现代医学的免疫调节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功能, 即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及免疫监视。 正气能够抵御外邪的侵袭、祛除病邪外出、清除病原体,中和毒素,防止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相似于免疫防御功能;正气能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向阴阳平衡的健康生理状态转化,从而稳定自身的内环境,自行调节、修复,相似于免疫稳定功能。 正气分布到各个脏腑经络, 推动调节脏腑经络发挥各自正常的生理功能,并调节精、血、津液的生成、代谢、输布、排泄,气血津液运行正常,因此防止瘀血、结石、痰饮等病理产物的形成,相似于免疫的监视功能,清除突变或畸变的细胞,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机体容易诱发持续性感染及肿瘤的发生。 免疫系统进行着排异和维持自身耐受状态的过程, 达到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状态,与中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完全契合。

因此,免疫调节功能如何,与正气的充足与否,二者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作用是极其相似的。 中医“正气”与现代医学免疫调节功能在治未病 (即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 )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无论从中医学理论分析,还是现代免疫学角度出发,二者的作用基础均为机体的整体调节,其防病治病的基础均为达到机体自身的稳定与平衡,也由此成为中医“正气”与现代免疫理论的共同出发点。

3针刺与中医“正气”、现代医学免疫

针刺作为一种非物质的治疗手段,作用于机体的外界刺激,并非同药物一般进入体内,也不存在药物进入体内发挥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改变。然而,针刺在治疗过敏性鼻炎[2]、荨麻疹[3]、慢性疲劳综合症[4,5]、哮喘[6]、 复发性流产[7]、慢性支气管炎[8]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等免疫疾病方面确实发挥了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色。 上述已提及正气与免疫的相通之处,故笔者提出针刺与正气和免疫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联系的思考。

3.1针刺与中医“正气”

中医学认为,针刺手法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功能[10],使人体的气血阴阳得到调整而达到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健康生理状态,在治未病与康复中发挥作用。 针刺将内在因素视为调整的主要对象, 扶助人体自身的正气,即改善机体的内环境,联络脏腑肢节,沟通经络,疏通瘀滞的经脉,调节气血,气血运行通畅,则阴阳平衡,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即针刺的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和扶正祛邪三大作用的体现。 针刺治疗,以“神”为本。 《灵枢·本神》记载:“凡刺之法, 先必本于神。 ”《灵枢·小针解》载有:“神者,正气也。 ”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素问· 针解》指出:“神无营于众物者……无左右视也。 ”神即正气,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技术高明的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气血盛衰状况。 通过针刺补泻手法调节机体的正气,了解气血盛衰状态,审证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损之,结合经穴的配伍及经络阴阳的属性,以求气血阴阳的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

3.2针刺与现代医学免疫功能

针刺不同于激素等免疫抑制剂[11],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作用劣势,恰恰为双向调整,特异起效,有选择性地抑制, 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11],免疫功能亢进疾病,针刺发挥双向良性调整的特异作用。 针刺不会单一地激活、 也不会单一地抑制,而是选择性根据患者机体的病理状态、针刺补泻手法、腧穴的特异性[10]、针刺的时机 、 病变时间、心理状况、年龄、体质等条件发挥良性调整作用。 针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通过针刺可以起到保护、预防的调整作用。 针刺通过兴奋、抑制及保护, 达到稳定机体自身内环境的作用。 针刺能够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12],抑制亢盛的免疫反应 ,增强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 使异常紊乱的功能趋向协调和正常化, 继而使机体免疫作用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和内外环境的协调稳定。 因此,针刺能够良性、双向、整体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针刺能够改善机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也有明显影响,在防治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病因不清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先兆流产等发挥优势。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g E[12]抗体、调节局部紊乱的免疫功能、对参与发病的过敏性介质的游离产生拮抗或抑制作用有关,针刺能够活血化瘀,改善体质,从而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 针刺通过调整组织中c AMP、c GMP[12]含量及皮质醇的含量,增加抗体的含量,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哮喘症状。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可能与针刺对抗组胺、降低Ig G、抑制递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的关系[13]。 临床研究已证实, 情绪失调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紊乱[14], 抵抗力降低,针刺能够有效改善焦虑障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15]。 汪瑜菡等[16]选取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变化作为观察指标,评价针刺鬼穴及五脏俞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卡咪拉等[17]认为针刺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四诊变化及甲状腺功能的恢复,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测定(促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显示向正常趋势转变。 饶艳秋等[18]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针刺、耳压及口服赛特赞治疗,分别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发现针刺与耳压均能有效降低血清Ig E及白介素-4的含量, 明显优于药物组,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吴文忠等[4]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及随机抽取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实验对象, 治疗组给予针刺百会、气海、太冲等腧穴,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的含量及疲劳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显示,针刺后观察指标显著变化,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总有效率为93.33%。 郁慧杰等[19]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急重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采取电针上巨虚及足三里、 针刺治疗及常规治疗,通过观察所有研究对象每天肠内营养(EN)的喂养量、初期、全部和加用EN的各个比例以及EN期间各种并发症的情况。 同时选取3个时间点(入院时、第4天 、第7天 )检测补体 、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学指标 , 经过统计学分析,电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免疫及胃肠功能的同时减少EN的相关并发症,为EN的实施提供必要有利的条件和前提。

目前在针刺与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占主导地位,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具有较复杂的网络关系,且呈双向的联系。 免疫系统[12]通过释放免疫活性分子或激素样的物质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作用,同时,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活动进行调控,这种调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即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因此,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形成一个同时在功能和结构方面相互联系、影响的网络调节环路。 针刺刺激腧穴后,经过感应、传导,进入经络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调整影响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和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及相互作用,即在影响神经系统发生变化的同时引起了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免疫系统的变化再反馈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内外环境协调平衡,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稳定内环境,增加免疫防御功能,提高免疫稳定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由此出现了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12]的提出,即以针灸学的理论为前提,利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机制为途径,深入研究针刺与免疫的机制。 另外, 至今经络系统的实质并未阐明,未形成公认、一致的观点, 通过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研究也许会对经络系统的实质研究有所启迪和指导。 张阔等[20]认为针刺从刺激穴位局部到发挥整体调节的过程中, 包含着针刺-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网状系统结构,穴位承载着将针刺刺激由物理信息向生物信息转换的关键角色,穴位周围微环境的应答状态也在针刺与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于正等[21]提出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针刺有效调节细胞及体液免疫,可能通过调整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6及调节性T细胞(一类具有负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发挥作用。 吴小华等[22]分别选取基因敲除型小鼠(Cx43+/-鼠)、野生型小鼠(Cx43+/+鼠)各18只,将其随机分针刺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每组各6只,针刺组和模型组均采用注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模型。 分别观察干预前后Cx43+/-鼠和Cx43+/+鼠中各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同时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 亚群的百 分数 (CD3+% 、CD4+% 、 CD8+%),结果发现Cx43+/+鼠中 ,针刺能够提高免疫抑制鼠的各项观察指标,提高免疫功能,而Cx43+/鼠中,针刺治疗丧失调节免疫的作用,针刺效应随着Cx43基因的敲除而消失 ,故提示Cx43可能与针刺调节免疫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在信号通路传导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医学免疫学》 篇3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连续剧 学思并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21-0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500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学家、思想家孔子认为,光靠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否则一味接受外来的资料与信息,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予以统合,难免导致混乱。这个道理至今仍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因为只学习而不思考,到最后毫无心得,白学了;反过来,如果仅就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而不念书学习,就会陷于迷惑。《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已成为医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主干学科。由于其进展速度快,理论知识深奥、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只懂学习,而不会思考,学生很快会失去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免疫学的学习和记忆可谓难上加难了。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使得学生学思并重呢?

我们把《医学免疫学》比喻为一部电视连续剧,免疫应答则是中心思想。为了上观众能持续看下去,最终掌握全剧剧情,最好最吸引人的内容往往要放在第一集。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医学免疫学》第一章中重点内容,如何开好这个头,是能否吸引学生带着兴趣进行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在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时,我们可以形象的将免疫系统比喻为保卫国家、维持和平的国家卫士。当有外来入侵者入侵时,由于这些卫士发挥免疫防御作用,通过他们正常的、合理的抵御作用排除病原微生物,即免疫防御作用,但如果不合理,一来可以表现为防御力度不够则让入侵者有机可趁,最后抢占我们的领土,即病原菌大量生长繁殖引发机体感染;二来也不能过当防御,一直穷追不舍,重武器攻击,发挥所谓的防御性打击,这样对大多数需要安居乐业的人民来说将是个重创,这就引发了超敏反应。同样这样一支队伍还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安全,让大部分合法公民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要干扰他们,从而发挥免疫系统的免疫自身稳定功能。但如果国内一些不法之徒企图为个人利益,损害别人利益,如果不采取监控和执法行为,这些不法分子最终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或肆意伤害了无辜人民的生命。免疫系统的执法部门便会通过免疫监视作用将其清除,体内也就不会有变性、突变细胞的持续存在或恶性生长了,也就避免机体出现肿瘤或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现象。通过这一场合理的排兵布阵,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使学生在一开始就牢固的记忆下贯穿整个免疫学的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分析显示,即使学生在课后没有按时复习,90%的同学都能牢记这三大功能。这无疑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医学免疫学》不仅是一部电视连续剧,而且还是一部精彩的扣人心弦的电视连续剧,看完上集还期待着下一集。连续剧的高潮部分应该是免疫应答这一集,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所在。既是前期内容的总结和大揭秘,也是后面内容的铺垫和序曲。这一集当中,我们前面所见出现在不同场合的所有关键人物都会都再次出场,即所有参与免疫应答的分子细胞都会再次出现。这便是我们揭秘的时候了,前面学习的抗原、抗体、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会按照故事情节一个一个登场,一环扣一环,最终故事谜底被揭开。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出现了一个陌生的人,由于他的出现,导致原本安定平和的村庄逐渐出现了变化和矛盾,当人们发现是因为他的出现而干扰了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时,村委会便会组织村民、自卫队员们行动起来,最终把这个人从村庄中赶走了,从此村庄恢复了宁静,村民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其实免疫应答也是这个过程。某一天,机体某个部位感染了,可以是外因病原菌的致病力很强,也可以是内因原因所致,机体内各系统关系失调,防御监控能力也失调,使得病原菌乘虚而入,那么这个感染部位出现的异物就是我们所称的抗原,其中最为常见的外来性抗原就是病原微生物,这个抗原很特殊,它能刺激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感染部位充血红肿,疼痛甚至坏死等损伤,由于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机体免疫系统发现了他,开始启动免疫功能,刑侦专家通过各方面研究发现了这个抗原的特点,即免疫原性表位,随即对它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效应性细胞,能特异性跟踪抗原,但能否消除抗原,还需要大家的合作,比如,补体系统会在激活后产生很多活性片段牢牢结合在抗原表面,并逐步对抗原表面进行破坏,当然不仅是补体系统,机体的固有性细胞巨噬细胞等早期也曾试图对抗原进行清除,并且在无法清除的情况下积极承担通风报信的作用,即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特异性T细胞去发挥更为强大的制敌作用,在抗体、补体、免疫细胞的共同努力及细胞因子的协调下,最终抗原被清除,机体再次恢复到平稳状态。这种平衡其实是通过双方激烈的对抗而产生的结果。

实际上,在敌我较量时,非常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我们提到的平衡,但如果大家没有齐心协力,或总调度细胞因子的释放出现异常,那么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可能就会被这个恶人搅得失去安宁,失去平和。我们机体也是这样,肿瘤细胞的生长就是机体的抵御能力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而导致的结果。虽然在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村民也确实努力了,但最终由于缺少协调,或能力确实不够导致恶势力最终控制了整个村子。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与肿瘤细胞的对抗便是村民与恶人这两方面力量的对比。肿瘤细胞往往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因此其生长速度大于机体对它的清除能力,这样机体免疫系统根本无法及时清除肿瘤细胞,就好比罪犯跑得很快,村民根本抓不到,只能任由罪犯作恶。也有可能是肿瘤细胞过于狡猾,它把自己伪装的很好,它可以不表达或低表达肿瘤抗原表位,其实这就是肿瘤细胞缺乏刺激免疫细胞的第一信号,同时也有可能是缺乏第二信号,即表现为肿瘤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协同刺激信号;也有可能肿瘤细胞假装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细胞,即表达肿瘤相关抗原,这些都可以让机体误认为肿瘤细胞是机体自身细胞,正如罪犯有一种伪装的身份,让村民认为是自己人而不去伤害一样,因此又让肿瘤逃脱了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因此,这个漏网之鱼便可以异常迅速的生长。当恶势力过于强大,如肿瘤细胞能产生抗凋亡基因,或直接产生诱导免疫细胞凋亡的分子,这样最终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对肿瘤细胞产生监控作用,如此肿瘤细胞便可以肆无忌惮的生长,最终控制整个机体。从此不再有这个安静祥和的小村庄。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篇4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1.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1.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见概念。

(2)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1.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高变区。

(2)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 H 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结合。

1.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 首创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每一个杂交瘤是用一个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这种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大量无限增殖的特性,又继承了免疫B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将这种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外扩增或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则可从上清液或腹水中获得单克隆抗体。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等特点。

1.简述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1)概念:见名词解释1。

(2)补体系统由30多种成分构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

a.固有成分:存在于体液中、参与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C1~C9、MBL、B因子、D因子。

b.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等。c.补体受体:包括CR1~CR5、C3aR、C4aR、CaR等。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分泌性糖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可为双体或三体形式;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效应,极微量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⑥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源性和多向性;⑦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⑧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1.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 ★★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

1、IL-

2、IL-

5、IFN等。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如:IL-

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1.简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

细胞因子共分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共分五个家族:

①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L-

1、IL-

6、M-CSF、SCF、FGF等受体属于此类。

②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或造血因子受体家族。IL-2~IL-

7、IL-

9、IL-

11、IL-

13、IL-

15、GM-CSF、G-CSF受体属于此类。③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类受体是干扰素的受体。

④ I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是TNF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⑤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一家族是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

1.HLA复合体的结构及产物:根据HLA复合体各位点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将HLA复合体分为三个区域,即I类基因区、Ⅱ类基因 区和介于I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的Ⅲ类基因区。(1)I类基因区内含经典HLA的A、B、C基因位点和新近确定的非经典 HLA的E、F、G、H等基因位点。HLA的A、B、C各位点基因编码 HLA I类抗原分子的重链(α链),与β2m结合共同组成人类的 HLA I类抗原。

(2)Ⅱ类基因区包括HLA的DP、DQ、DR三个亚区和新近确定的HLA的DN、DO、DM三个亚区。HLA的DP、DQ、DR三个亚区编码相应的HLA的DP、DQ、DR抗原的α链和β链,组成HLA Ⅱ类抗原。

(3)Ⅲ类基因区位于I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内含众多编码血清补体成分和其他血清蛋白的基因,主要基因产物为 C4、C2、B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热休克蛋白70等。

1.HLA 的多态性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①复等位基因:HLA复合体的每一个位点均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基因,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②共显性: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表型的多样性。

2.MHC 抗原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抗原可作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在抗原提呈细胞内,MHC分子通过抗原肽结合区与胞浆内加工处理过的抗原肽结合,形成MHC-抗原肽复合体,经转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可被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识别结合,完成抗原呈递,启动免疫应答。

(3)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时,只有当二者MHC分子一致时,T细胞才能被激活,即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CD4+Th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Ⅱ类分子的制约,CD8+Tc细胞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 I类分子的制约。

(4)诱导胸腺细胞分化。MHC分子参与胸腺细胞(前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和发育。通过阴、阳性选择后,胸腺产生对自身抗原无反应性的T细胞,形成天然自身免疫耐受;同时亦产生对非己抗原具有应答作用的T细胞,T细胞对非已抗原的应答作用受MHC分子制约。

1.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HLA抗原类别 肽结合 结构域 表达特点 组织 分布 功能 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Ⅰ类(A、B、C)α1+α2 共显性 所有 有核 细胞

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Ⅰ类抗原凹槽两端封闭,接纳的抗原肽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2和P9 Ⅱ类(DR、DQ、DP)α1+β1 共显性 APC 及活 化的 T 细

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抗原凹槽两端开放,接纳的抗原肽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1、P4、P6和P9 1.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作用有:⑴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⑵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值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发挥⑶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⑷参与炎症的发生、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⑸肿瘤的恶化和转移。

2.粘附分子的分类和功能:粘附分子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功能:⑴参与免疫细胞的免疫发育与分化。如胸腺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涉及到胸腺细胞上CD8和CD4分子与胸腺基质细胞上的MHCⅠ、Ⅱ类抗原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活化分化过程中必须有粘附分子提供的细胞间协同刺激信号的存在。⑵通过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之间的作用参与炎症过程 ⑶通过淋巴细胞上的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的地址素之间的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3.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3 五聚体,与TCR组成TCR/CD3复合物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 单体分子 MHCⅡ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8 异源二聚体 MHCⅠ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 单体分子 CD58(LFA-3)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粘附及CD2分子所介导的信号传导

CD58 单体分子 CD2 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 CD28 同源二聚体 B7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152 同源二聚体 B7 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CD40L 三聚体 CD40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1.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79 异源二聚体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介导B细胞信号传导 CD19 单体分子 促进B细胞激活

CD21 单体分子 C3片段EB病毒 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 CD80/CD86 单体分子 CD28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40 单体分子 CD40L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1.IgFc受体的分类和功能分别为:

(1)FcγR:是IgG Fc受体,又可分为① F cγR Ⅰ(即CD64):是高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ADCC,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的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释放IL-

1、IL-6和TNF-α等介质;② FcγR Ⅱ(即CD32):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③FcγRⅢ(即CD16):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与FcεRγ链或与TCR-CD3δ链相连,传递活化信号,并可介导促进吞噬和ADCC作用。

(2)FcαR(即CD89):是IgA Fc受体,能结合IgA,介导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发挥ADCC。

(3)FcεR:是IgE Fc受体,可分为:①FcεR Ⅰ:是IgE高亲和力受体,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② FcεRⅡ(即CD23):是IgE低亲和力受体,可以不同方式参与IgE合成的调节。

1.T细胞主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表面分子 主要作用

TCR 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CD3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CD8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CD28 LFA-2(CD2)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CD40L 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丝裂原受体 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1.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亚群;按TCR分子不同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细胞、抗原活化过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功能:(1)CD4+辅助性T细胞(Th):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

(2)CD8+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3)抑制性T细胞(Ts):抑制免疫应答

(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Th1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Th1细胞与Th2细胞各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Th1细胞分泌IL-

1、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分泌IL-

4、IL-

5、IL-

6、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并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1.Ts细胞既可以是CD4+T细胞又可以是CD8+T细胞。

2.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不同,T细胞是TCR而B细胞是BCR;初始T细胞与记忆T细胞: 二者表面CD45分子的异构型不同,初始T细胞表达CD45RA,而记忆T细胞表达CD45RO;Th1细胞与Th2细胞:二者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Th1细胞分泌IL-

1、IFN-γ,与TDH和TC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有关,可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而Th2细胞偏向于分泌IL-

4、IL-

5、IL-

6、IL-10,与B细胞增殖成熟和促进抗体生成有关,可增强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1.CD8+杀伤性T细胞破坏靶细胞的机制有2种:细胞裂解和细胞调亡。

⑴细胞裂解:CD8+杀伤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后,通过颗粒胞吐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膜上出现大量小孔,膜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进入胞浆,靶细胞胀裂而死;

⑵细胞调亡:有2种不同机制:①Tc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可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通过Fas分子胞内段的死亡结构域激活caspase,在激活一系列caspase,引起死亡信号的逐级转导,最终激活内源性DNA内切酶,使核小体断裂,并导致细胞结构毁损,细胞死亡;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的颗粒酶,可借助穿孔素构筑的小孔穿越细胞膜,激活另一个caspase10,引发caspase级联反应,使靶细胞调亡。1.NK1.1+T细胞表型的特点有:表达NKR.P1C(NK1.1),通常为CD4-CD8-,TCR多为TCRαβ。其功能有: ⑴细胞毒作用:①可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 ②胸腺中的该细胞可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CD4+CD8+双阳性的胸腺细胞调亡;

⑵免疫调节作用:①在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如寄生虫感染,可分泌大量IL-4,可诱导活化的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或诱导B细胞发生Ig类别转换,产生特异性IgE;②在病毒抗原作用下,可产生IFN-γ,与IL-12共同作用,可使Th0细胞转向Th1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1.B细胞的特点:

在哺乳动物,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成熟B细胞可定居于周围淋巴组织,是体内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膜分子,如:BCR、CD79a、CD79b、CD19、CD20、CD40、CD80、CD86、CD35、CD21、CD22、CD32、MHC分子、丝裂原受体等等。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产生抗体,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2)作为APC,提呈抗原;

(3)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

1.B1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征: 性质 B1 B2 初次产生时间 胎儿期 出生后 分布 胸腔腹腔 外周免疫器官 CD5 + -

BCR mIgM MigM,mIgD 识别抗原 TI抗原 TD抗原 更新方式 自我更新 由骨髓产生 自发性Ig的产生 高 低

特异性 多反应性 单特异性,尤在反应后 分泌的Ig的同种型 IgM>IgG IgG>IgM 免疫记忆 易形成 不易形成

1.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BCR是通过其V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BCR V区,尤其是V区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造成BCR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①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重链 V区的基因有V、D、J三种,编码轻链V区的有V和J两种基因,而且每一基因又是由很多的基因片段组成的。这样,重链基因的组合和重链基因与轻链基因的组合,将产生众多不同特异性的BCR。②连接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 CDR3的基因位于轻链V、J或重链V、D、J片段的连接处,两个基因片段的连接可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显著增加了CDR3的多样性。③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之后,其V区基因也可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频率较高,因而增加其多样性。

1.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原始的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其主要的表面标志为:CD34+和CD117+。

1.何谓阳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阳性选择是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胸腺内CD4+、CD8+双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其中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8分子表达升高,而CD4分子表达下降;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4分子表达升高,而CD8分子表达下降,选择性发育分化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而未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或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的T细胞则发生凋亡。此过程称为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结果,使双阳性T细胞发育为成熟单阳性T细胞时获得了MHC限制性。

1.何谓阴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在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后,单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被清除或不能活化。只有那些未能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T细胞才能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此过程称为阴性选择。阴性选择清除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是T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1.简述T、B、NK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机制。

T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T细胞发育阶段经阴性选择后产生的。双阳性的T细胞在胸腺皮质、皮髓交界处以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类或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后而被清除,这样保证了机体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细胞克隆。

B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的。当早期B细胞逐渐发育为不成熟B细胞时,细胞膜表面表达mIgM,此时如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则易形成自身耐受。NK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可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和CD94分子等。这些抑制性受体通过识别自身的MHC-I类分子使NK细胞处于受抑制状态,发生自身耐受。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体?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①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核心。一般来讲,抗原必须是异物,而且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但某些自身物质在一定情况下,免疫系统也可将其视为异物而发生免疫应答。②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如大分子物质、复杂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子构象和物理状态等。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要想获得高效价的抗体,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健康状态、抗原的剂量、免疫的途径、次数等。必要时应加一定量的免疫佐剂。

1.简述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需 不需

表位性质 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

表位大小 8~12个氨基酸 5~15个氨基酸

12~17个氨基酸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在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在抗原分子表面 简述TD-Ag与TI-Ag的区别。

TI-Ag TD-Ag 化学性质 主要为某些糖类 多为蛋白质类

结构特点 结构简单,具有相同或重复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基 多种且不重复的抗原决定基 载体决定基 无 有 T细胞依赖性 无 有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产生Ig类型 IgM IgG 免疫记忆 无 有 MHC限制性 无 有 再次应答 无 有

1.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结构复杂,往往具有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异性。这种结合的分子机制是抗原表位的空间结构与抗体分子超变区互补的结果。而交叉反应是指两种抗原分子表面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时,同一种抗体结合的现象。因此,交叉反应实质上也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1.简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普通抗原 超抗原 化学性质 蛋白质

多糖 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的产物 APC处理 需 不需

MHC-II类分子结合部位 抗原结合槽 非多肽区 T细胞反应频率 10-6 ~ 10-10 1/20 ~ 1/5 MHC限制性 有 无

1.何谓佐剂?佐剂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机制如何?

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常用的佐剂有生物佐剂(如BCG、CP、LPS和细胞因子等)、化学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及人工合成的佐剂(poly I:C、poly A:U)等。

作用机制是: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试述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在处理和提呈抗原方面的特点。

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三种方式,可摄入较大的固体物质、极小的颗粒状物质、液态物质等。巨噬细胞表面带有大量不同的受体如FcR、CR等,也可通过受体介导将抗原摄取。这些抗原被摄取后,首先在细胞内溶酶体的作用下被降解成小分子的多肽片段,然后与细胞内合成的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的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

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吞噬作用三种方式。可吞入非常大量的液体,也可摄入较大颗粒的抗原性物质。但是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不同的是,其仅在发育的某些特定的阶段才具有一定的吞噬功能。外来抗原性物质被树突状细胞摄入后处理成13~25个氨基酸的肽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在细胞表面,再提呈给CD4+ T细胞。

1.简述MHC-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过程。

内源性抗原是指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胞内蛋白质、核蛋白及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这些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首先在胞浆内蛋白酶体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的肽段,这些8~11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的肽段大小与MHC-I类分子肽结合区凹槽相仿,在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的作用下转移至内质网腔中,与新组装的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通过分泌途径运

1.简述MHC-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是指来自细胞外的抗原。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大部分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以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胞吞方式摄入至细胞浆中,被内体及溶酶体中的蛋白酶水解为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片段。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运至细胞膜表面,提呈给CD4+ T细胞。

1.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

T细胞只能特异性识别表达在APC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肽类抗原,这又称为TCR的双识别,即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也就是说,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别受MHC分子种类的限制。TCR所识别的,是由氨基酸一级序列所决定的抗原肽的线性决定簇,后者可在APC表面MHC分子的肽结合凹槽中形成特定构象。体内表达TCRab的T细胞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它们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时,由TCRab 链可变区进行特异性识别:ab 链可变区的CDR1 和CDR2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MHC分子的非多态性区和抗原肽的两端;ab 链的CDR3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于抗原肽中央的T细胞表位,所以决定TCRab 识别抗原特异性的是CDR3区。

1.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是什么?

T细胞特异性识别APC 所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被激活和发生增生,进而分化成效应细胞。在上述过程中,T 细胞均需要两个来自胞外的信号刺激,即淋巴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作用。

T 细胞的第一激活信号主要来自TCR与MHC 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特异性结合,即抗原识别。另外,CD4和CD8分子作为共受体,可分别与MHC-II 及MHC-I 类分子结合,除可增强T细胞与APC 间的黏附作用外,还参与第一激活信号的启动和转导。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故又称协同刺激信号,即由APC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 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提供。在参与T细胞激活的诸多协同刺激分子中,最重要的是T 细胞表面CD28分子与APC 表面相应配体B7-1(CD80)和B7-2(CD86)的结合。由CD28/B7发出的第二信号,可增强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使T 细胞增殖;还可增加bcl-xL的表达,保护T 细胞免于凋亡。

活化T细胞还表达CTLA-4,后者的配基也是B7-1和B7-2。但与CD28分子的作用相反,CTLA-4与配基结合后可向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降低活化T细胞的子代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将T细胞应答的强度限制在一定范围。APC表面表达的其他协同刺激分子还包括VCAM-

1、ICAM-1 和LFA-3,它们分别与T 细胞表面的VLA-

4、LFA-1和CD2分子结合,共同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缺乏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活化不充分,不能表现效应功能,或使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凋亡,或被诱导呈无能状态。1.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抗原活化T细胞后,经克隆扩增及功能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其主要功能有:

(1)抗感染作用:主要针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感染等。

(2)抗肿瘤作用: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

(3)免疫损伤作用:效应T细胞可引起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1.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作用:

Th1细胞主要分泌IL-

2、TNF-b和IFN-g等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简述如下:(1)IL-2:促进Tc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途径,促进Th1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细胞因子,扩大细胞免疫效应。

(2)TNF-b: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之表达粘附分子和分泌IL-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这些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能使血流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进而迁移和外渗至局部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杀菌能力;局部产生的高浓度TNF-b可使周围组织细胞发生损伤坏死。

(3)IFN-g 作用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使之MHC II类分子表达增强,提高抗原提呈效率,扩大细胞免疫应答;活化单核吞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胞内杀伤功能,并使之获得杀伤肿瘤的功能;促使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多种引发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和介质;活化NK细胞,增强杀瘤和抗病毒作用,提高机体免疫监视功能。

1.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的机制:

(l)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受MHC I类分子限制。它们只能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靶细胞,并且必须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其表面TCR-CD3复合受体分子与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表面CD8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自身MHC I类分子Ig样区)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此时致敏Tc细胞分泌穿孔素、丝氨酸蛋白酶和FasL等细胞毒性物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和发生细胞凋亡。

(2)致敏Tc细胞杀伤溶解靶细胞后本身不受损伤,它们与溶解破坏的靶细胞分离后,又可继续攻击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其他靶细胞。通常一个致敏Tc细胞在几小时内可连续杀伤数十个靶细胞。这种由CD8+ Tc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在清除病毒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

1.试述CD4+初始T细胞(Th0)在免疫应答中的活化过程及效应: CD4+ 初始T细胞通过表面TCR-CD3复合受体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在CD4分子的辅助下,产生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进而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和CD4+初始T细胞表面一组粘附分子(协同刺激分子与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两种信号刺激下,初始T细胞活化,分泌IL-2、4、5、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T、B细胞增生分化的重要生物活性介质。

活化CD4+初始T细胞在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Th2细胞。后者产生大量以IL-4、5、6、10为主的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激活、增殖与抗体产生。活化CD4+初始T细胞在巨噬细胞分泌的IL-12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Th1细胞(即炎性T细胞)。后者可通过释放IL-

2、IFN-g和TNF-b等细胞因子,使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1.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介导,藉B细胞分泌的抗体执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始于BCR对TD抗原的识别,所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经由Iga/Igb向胞内传导。BCR辅助受体复合物加强第一活化信号的传导。Th细胞藉与B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CD40-CD40L 等)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B细胞从骨髓进入周围淋巴器官后,在抗原刺激下,迁移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并在生发中心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的发育分化大致可分为活化、增殖和分化三个阶段。TI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一般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

1.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1)Th细胞的激活:在B细胞应答中,Th细胞的激活分为两种不同情况①初次免疫应答时,DC和巨噬细胞负责摄取、处理抗原,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②再次免疫应答时,由B细胞内吞抗原,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段,并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

(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的CD40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重要的第二活化信号。在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中,其他膜分子间的作用(如ICAM-1/LFA-

1、CD2/LFA-3等)也很重要。

(3)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Th细胞(主要是Th2)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

4、IL-

5、IL-

6、IL-

10、IL-13等),可辅助B细胞活化、增生与分化及抗体的产生。

1.黏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黏膜免疫是免疫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产生黏膜免疫IgA的B细胞主要来自黏膜伴随淋巴组织(MALT)。这里产生的B细胞可经血流迁移到全身的外分泌器官。在黏膜上皮的下面,富含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它们与B、T细胞混处在一起。M细胞输送颗粒抗原给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进而活化T细胞。B细胞藉BCR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内吞抗原,然后把加工处理过的小肽提呈给T细胞,T细胞被激活,产生IL-2,并增殖。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辅助B细胞产生抗原特异的IgA。在穿越黏膜上皮的过程中,IgA与存在于外分泌液中的分泌成分结合,增加了IgA对外分泌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抵抗。同时,IgA也许会与侵入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把病原体或其产物从胞内带出到黏膜腔,从而避免对黏膜上皮细胞的伤害。

1.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在抗原的刺激下于一周形成。生发中心的B细胞大约6小时分裂一次。这些分裂增殖的B细胞称为生发中心母细胞,有着B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不发生分裂增殖的B细胞被推向外侧,形成冠状带。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Ig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1.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类型和生物学意义:

(1)概念: 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2)类型: 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3)生物学意义: 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感应阶段的基本过程: 此阶段系指抗原提呈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以及Th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的阶段。TD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CD4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体(MHC II 类分子的Ig样区)相互作用下,诱导产生Th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进而通过细胞表面协同剌激分子与协同刺激分子受体(B7与CD28、ICAM-l与LFA-

1、LFA-3与LFA-2)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Th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二种信号剌激下,Th细胞活化,活化的Th细胞可分泌IL-2、4、5和IFN-g等多种细胞因子。与此同时,巨噬细胞可分泌IL-

1、12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T、B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生物活性介质。

B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结合摄入抗原时可产生活化第一信号,通过Th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0L与ICAM-1)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40与LFA-1)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二种活化信号作用下,B细胞被激活。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阶段的基本过程:此阶段系指活化的T、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生分化为效应细胞的阶段。活化的Th细胞通过表面IL-4、2、6 等细胞因子受体,与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自分泌或旁分泌)结合,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Th2细胞。该种T细胞形成细胞克隆,产生大量IL-4、5、6、10等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为活化B细胞和其他T细胞的增殖分化做好物质准备。活化B细胞通过表面IL-2、4、5、6等细胞因子受体与活化Th和Th2细胞产生的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后,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Ig。在B细胞分化阶段有部分B细胞停止分化,成为记忆B细胞,该种B细胞再次与相同抗原接触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不同点见下表 : 表 16-1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鉴别

区别点 初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 巨噬细胞为主 B 细胞为主 抗体出现的潜伏期 较长 较短 抗体高峰浓度 较低 较高 抗体维持时间 较短 较长 抗体类别 IgM 为主 IgG 为主 抗体亲和力 较低 较高

1.在TI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中,B1细胞的活化机制:TI 抗原可分为I型TI抗原和II型TI抗原,在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其诱导B1细胞活化的机制不同。(1)I型TI抗原(如细菌脂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诱导Bl细胞活化的机制为:B1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SIgM)与I型TI抗原表面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结合,产生第一信号;通过表面有丝分裂原受体与I型TI抗原表面相应有丝分裂原结合,产生第二信号。B1细胞接受双信号作用后活化。

(2)II型TI抗原(如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和D-氨基酸聚合物等),表面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状排列。这些抗原决定簇在体内不易降解,对B1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强,它们与Bl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后,B1细胞由于受体交联而活化。

1.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①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②反应发生快,几秒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恢复也较迅速;③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上的IgE抗体所介导;④通常反应发生后效应器官出现功能紊乱,而没有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⑤补体不参与该反应。

2.脱敏注射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在注射抗血清时,如遇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时间(20~30分钟)、连续多次的注射方法,称为脱敏注射。这是因为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膜表面的IgE结合后,靶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积累效应。在短时间内多次小剂量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颗粒,在短时间内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大剂量注射抗血清时,不会发生超敏反应。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青霉素本身并无免疫原性,但是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素烯酸为半抗原。这些半抗原能与人体内蛋白质结合而产生免疫原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青霉素致敏的个体再次使用青霉素时,即可在几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有时初次注射青霉素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患者曾经无意识地接触过青霉素降解产物或青霉素样物质有关。

2.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是: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引起以下的病理过程:(1)补体系统被激活并参与溶解靶细胞作用: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与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2)调理吞噬作用:吞噬细胞通过其表面的IgG Fc受体和C3受体,与抗体或C3b粘附的靶细胞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与破坏作用。

(3)ADCC效应:当IgG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Fc段与NK细胞膜表面IgG Fc受体结合,触发NK细胞的杀伤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对无法吞噬的固定的靶细胞也有此作用。

⑷抗细胞表面受体的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受体介导的对靶细胞的刺激或抑制作用。

1.两种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特点和临床预防措施:

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 篇5

2005-12-19 00: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在世界历史上,我国采用人痘接种最先创立了预防天花的方法。1796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则进一步创造了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免疫学就是从那时起诞生的。经过150年的发展,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到本世纪50、60年代时,开始进入飞跃发展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生物医学的发展。所以说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而免疫学现在仍处在飞跃发展的时期,已被公认为21

世纪生物医学领域中起支撑和领头作用的前沿学科之一。

无论是从医学基础理论、还是从医学临床实践来看,免疫学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无论是对临床医学专业,还是对护理学专业,免疫学都是一门必修课。对于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来讲,必须通过自学学好免疫学。怎样通过自学学好免疫学?本文拟就此

提一点建议和看法。

一、掌握免疫学结构体系的特点

对自学者说,正确认识免疫学结构体系对学好免疫学有很大的益处。

免疫学发展到今天,早已跳出抗感染免疫的范畴,形成了非常丰厚的知识结构体系。它包括免疫生物学、免疫生理学、免疫病理学、免疫药理学、分子免疫学、免疫化学、免疫遗传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等。对医学生(包括护理和临床医学专业)来

说,核心是“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

基础免疫学是学习免疫学必备的基本知识,是起步阶段必需的知识基础。基础免疫学涉及免疫生物学、免疫化学、免疫生理学、免疫遗传学、免疫病理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础免疫学又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何功能作用,在生理、病理状态下有何表现?免疫功能是靠什么组织系统完成的,免疫系统的构成如何?免疫器官有哪些,各有何结构与功能特点?免疫细胞有哪些、各有何功能、各有何重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免疫分子有哪些、各有何结构、分布及功能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免疫应答的发生及其调节机制:什么是免疫应答、有哪些类型?免疫应答发生在哪里,有何基本特点?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是怎样发生的,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如何,抗体怎样发生免疫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是怎样发生的,其免疫效应机制的生理、病理作用是什么?何谓免疫耐受、发生

机理如何,有何实际意义?免疫调节机制有哪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临床免疫学是把基础免疫学中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问题。它介绍根据免疫学基本原理所设计的免疫学检测或诊断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介绍根据免疫学基本原理所发展的免疫学防治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介绍了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免疫学原理、免疫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原理。因此,根据免疫学自身的结构体系特点,自学者应把自学重点放在基础免疫学部分,着重掌握免疫的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主要

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应答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再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融汇贯

通,去认识和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免疫病理机制、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

二、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注意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学科特点看,免疫学具有形态学和机能学相结合的特点,常以形态学为基础,但落脚在机能学上。因此,它的知识中既有形象、直观的内容,又有抽象、理念性的内容。而形态

结构是为功能服务的。所以学习中必须抓住功能这个“重中之重”。

免疫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如中枢免疫系统、外周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再循环、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过敏毒素、超化因子、调理作用、白细胞介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异嗜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免疫粘附、超敏反应、免疫耐受等等,必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只有理解了、记住了,才谈得上学习免疫学的系统性知识。免疫学中还有许多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如SIgA、SmIg、ADCC、TCR、IFN、TNF、APC、CTL、MHC、ELISA等,必须了解其英文原文,从而掌握其中文名称及其含义。对于许多重要的免疫因素即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如T细胞、B细胞、NK 细胞、CTL、TH、TDTH、巨噬细胞、抗体、CD分子、MHC-Ⅱ分子、细胞因子等,要通过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熟悉其形态或结构特点及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通过横向比较,加深理解,在深层上掌握各自的特点,如异嗜性抗原与类属抗原的区别、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补体活化经典途径与旁路途径的区别、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TCR与BCR的区别、CTL与NK细胞的区别、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区别、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区别、活病苗与死疫苗的区别、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免疫缺陷的区别、青霉素皮试与O.T/PPD试验的区别等。另外还要注意掌握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结构与对应功能的关系。对免疫学中的许多机制问题,如抗原识别机制、淋巴细胞活化机制、抗体产生机制、抗体的免疫效应机制、CTL/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TDTH细胞完成免疫效应的机制、免疫调节机制、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抗感染机制、抗肿瘤免疫机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人工免疫机制、各种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等必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要把前面部分所学习的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机地运用于对各种免疫机制的学习和领会。这里存在一个前后结合、汇融贯通、触类旁通的问题。

要注意运用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认识、理解临床实际问题,如抗体、补体、吞噬细胞缺陷会导致什么后果?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临床会出现哪些表现?临床应用抗体制剂时怎样避免或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做组织细胞配型?血清抗体或补体水平异常见于何种疾病?疫苗接种时为什么要有多次接种或加强接种?为什么特异性IgM抗体的检出有助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而以检测IgG抗体辅助诊断时要测其滴度升高程度并作动态观察?又如用免疫学知识来认识、解释临床常用各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这样

去学习既能学以致用,又能反过来促进、加深学员对所学免疫知识的认识理解。

三、多看多练,深入思考与讨论,加强归纳总结、综合应用的训练

广大自学者应该理智地认识到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无捷径可走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跋涉。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学苦练。因此同学们在认

真学习指定教材和辅导教材的基础上多读一些不同版本的医学免疫学教材和专著,既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解释的作用,又可以提供来自不同角度的认识、理解,通过学员自己的思考、比较,有助于形成正确理解与深刻领会,也有助于加深印象和记忆。同时,注意多收集一些练习题做做练习。通过做练习,往往可以发现自学中的薄弱环节、发现自己认识中的偏面和错误。做练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能检验自学读书的效果、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又是一种将所学书本知识加以运用以解决问题的实习机会。多做练习,无论是对加深理解,还是对加深记忆都是有益的。但要注意避免死记硬背习题的答案。如果企图通过做练习来熟悉考题作为取得考试好成绩的捷径,那是要吃大亏的。考试的题目是多样、多变的,只顾记题目而不了解其知识背景、知识基础,那么不仅无助于学习,考试时试题稍有变化就会做不出来的。只有真正吃透了所学知识的精髓,才能在试题的千变万化中抓住实质、答中要害。所以,练习的意义在于检验自己,对自学形成反馈调节,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在于死记习题本身。自学爱好者们还应定期相聚,交流学习心得,对重点、难点和有深度、难度的练习思考题开展讨论,相互启发,激唤灵感。讨论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自学反馈形式,对启迪思维、纠正错误,对加深理解、加深记忆也有很大益处。尽管读书是自学的主要形式,但要

取得好的成效,就要避免死读书、把死记硬背作为掌握知识的唯一手段。

免疫学具有很强的哲理性、逻辑、渗透性。因此,广大自学者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例如前后左右联系、分析推理、比较区别等;同时,在读书、思考、做练习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读死书也是千万要不得的。

尽管免疫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度也是一种挑战。只要我们掌握好免疫学结构体系的特点,抓住重点,努力做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多看多练,深入思考与讨论,加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综合应用的训练,就一定能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

免疫学双语教学论文 篇6

双语教学的应用,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免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本文从教材选用、授课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本教研室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教师

医学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

因为其理论逻辑性极强,内容相对抽象,知识结构庞杂繁复,学生首次接触时均感到免疫学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

而双语教学的应用,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掌握、传播和交流医学免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国家教育部要求医科类高等院校双语授课的课程比例应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目前,全国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部分院校开始了临床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

[1]国内外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潜质,能够使学生用两种语言思考和交流。

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双语教学成为促使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在双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实施仍处于试验性阶段,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需要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本文就本教研室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谈了一些体会。

一、教师备课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大多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陈慰峰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作为中文版教材。

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参考的英文原版教材包括:Abul K.Abbas和Andrew H.Lichtman主编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harles A.Janeway等主编的《Immunobiology》以及Richard A.Goldsby等主编的《Kuby Immunology》。

它们是西方国家高等医学院校采用的经典教材,也是国际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免疫学教材。

这些教材虽然彼此之间在内容及编排上不尽相同,但均整合了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进展,信息量非常大。

教材编写者用原汁原味、文法优美的英语对专业知识作出清晰准确、深入浅出的描述,而且重要的理论均有翔实的实验方法及研究过程的介绍。

这些英文版教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彩色图解,将免疫学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我们的备课变得轻松。

例如:B淋巴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是重点内容,整个辅助的过程涉及很多的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相互作用具有时间顺序。

如果整个过程只有相应的文字叙述,则不易理解。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简单的四幅图将此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尽管双语教学的备课远较纯汉语教学工作量大得多,但由于使用了这些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并没有感到枯燥和繁杂,而是饶有兴趣,免疫学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专业英语水平及授课效果均明显提高。

二、国外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备课教材的必要补充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成果经过专家的筛选、整理、编制成书,再出版发行,整个过程要花上多年,在学生开始使用时,有的观点已不够确切。

[2]因此查阅近期出版的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授课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参考的期刊包括: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Trends in Immunology,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Immun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

我们将所阅读的文献及时总结,定期在教研室开展学术交流,营造了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的同时提高了教研室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

三、学生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和学的重要依据。

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及早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宜普及。

学生用书多采用自编教材。

我们教研室以《Basic Immunology》为蓝本,自编教材《Outline of Immunology》。

本教材共12章,前9章为基础免疫的内容,先概述免疫学的基本内容,接下来介绍固有免疫,其后的内容是适应性免疫及免疫耐受;后3章是临床免疫的内容,涉及肿瘤和移植免疫、超敏反应和免疫缺陷。

这本自编教材将免疫学的主要内容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使免疫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辅助学生理解手中的汉语教材。

但由于该教材文字表述较少,不能单独作为学生用教材,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电子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他们课下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

牛流行热免疫学浅析 篇7

1 宿主范围

牛是BEFV唯一的敏感动物, 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 水牛较少感染。各种年龄的牛都能感染发病, 犊牛的病情更为严重, 死亡率也高。BEFV不能使马、绵羊、山羊、猪、犬、家兔、豚鼠、小鼠和鸡胚感染发病。关于野生动物的血清学调查进行的较少, 但采用病毒中和试验或ELISA方法检测, 南非水牛、牛羚、大羚羊、非洲水羚可感染并产生中和抗体, 但无临床症状。而大羚羊、黑皮羚羊、非洲旋角大羚羊、黑斑羚羊、转角牛羚和长颈鹿中仅可检测到低水平的抗体。非洲野生动物中抗体的特异性尚未确认。

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人类能够感染, 对于接触感染牛群的人以及实验室中操作BEFV的工作人员, 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有限的血清学研究, 结果同样为阴性。

2 病毒基因组及结构蛋白

通过对病毒核酸的研究表明, BEFV的核酸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RNA, 其中ll组基因己被确定, 从3'→5'端的顺序依次为3'-N-Ml-M2-G-GNS-α1-α2-α3-β-γ-L-5'第25~52位核苷酸之间为插入区, γ和L基因之间具有21个核苷酸的重叠区。除α1基因外, 其余所有基因均以-UUGUCC-序列起始。转录合成的m RNA在5'端有帽子结构, 其基因起始序列为-AACAGG-, 终止序列CNTG (A) 6-7。在这些基因中, N、M1、M2、L和G为编码BEFV的结构蛋白基因。

BEFV有5种结构蛋白:聚合酶相关蛋白 (L, 180k Da) 、糖蛋白 (G, 81k Da) 、核蛋白 (N, 52k Da) 、基质蛋白1 (M1, 43k Da) 和基质蛋白2 (M2, 29k Da) 。L、M1和N蛋白是病毒核衣壳的重要组成部分。L蛋白具有RNA依赖的RNA多聚酶活性, 对基因的转录和复制具有调控作用。M2蛋白是核衣壳外脂类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一种磷酸化蛋白, 主要位于毒粒内部, 可能是具有调控RNA转录的作用。N蛋白主要参与核衣壳装配、调节转录和翻译, 氨基酸序列与水疱性口炎病毒 (VSV) 相近。有学者从其编码的431氨基酸残基多肽分析中, 发现牛流行热病毒N蛋白与狂犬病病毒和其它狂犬相关病毒之间均显示有交叉反应, 与VSV核蛋白关系也较密切。M1蛋白是病毒多聚酶成分之一, 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以可溶性成份存在, 能够阻止N蛋白的自身凝集, 帮助N蛋白脱离核衣壳与RNA分离, 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在BEFV的感染细胞中, 成熟的糖蛋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病毒粒子中的G蛋白, 另一种与细胞结合的糖蛋白 (GNS, 90k Da)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G蛋白中央为一亲水性核心, 极性端接近蛋白酶切割位点, BEFV G蛋白的+13, +18位有两个赖氨酸残基为多肽切割位点, 位于539~554位亲水性的氨基酸残基构成一个BEFV G蛋白的转膜决定簇, 此区域可与碱性残基 (R, K) 结合。GNS蛋白包括一个信号肽区、疏水转膜区和8个N糖基化位点。GNS蛋白、G蛋白以及其它弹状病毒G蛋白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研究表明, 只有G蛋白与BEFV的出芽和成熟有关, 而GNS则与此无关。现在认为GNS在自然感染的组织中, 可能与增强BEFV感染细胞的能力有关。

3 抗原性及血清型

无论是自然感染病牛还是人工试验感染的病牛, 在病愈恢复后均能抵抗强毒攻击而不再发病。将病愈恢复期的牛血清进行抗体检测, 可检出特异性的血清中和抗体。

已证明BEFV·G蛋白 (81k Da) 属于I类转膜糖蛋白, 位于BEFV病毒粒子囊膜表面, 形成突起, 蛋白表面有特异性中和抗原位点, 并具有免疫保护原性, 是BEFV主要免疫原性蛋白之一。另外, N蛋白及M1蛋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牛流行热病毒只有1种血清型。交叉中和试验等血清学的试验表明, 由澳大利亚、日本、南非 (阿扎尼亚) 和我国分离到的不同毒株之间血清学上没有明显差异, 不能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4 抗原位点变异

已证明BEFV·G蛋白 (81k Da) 属于I类转膜糖蛋白, 位于BEFV病毒粒子囊膜表面, G蛋白表面有特异性中和抗原位点, 并具有免疫保护原性, 是BEFV主要免疫原性蛋白之一 (另外还有N蛋白及M1蛋白) 。G蛋白表面存在5个抗原位点 (G1、G2、G3a、G3b、G4) , 其中G1和G4为非构象化位点, G1、G2和G4位点在所有毒株中稳定存在, 而G3a和G3b在不同毒株中存在差异。尽管BEFV只有一种血清型, 但研究发现在不同分离株之间仍存在一些抗原位点的变异。

在G蛋白的5个抗原位点中, 只有G1为BEFV所特有, 只与牛流行热阳性血清发生反应, 无其它交叉反应, 可以特异性的检测血清抗体, 而其它位点与相关病毒间存在交叉反应。

通过对G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 我国分离株与澳大利亚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1%, 低于澳大利亚各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 (98%~99%) 。同时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也显示, 我国分离株与澳大利亚分离株间同源性 (93.9%) 低于澳大利亚各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 (96%~98%) 。虽然各株之间酶切位点差异性很大, 但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仍高达91%以上。由此推测, 各分离株之间核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 差异不大。结果只能表明我国牛流行热毒株与澳大利亚毒株亲缘关系较远。

G蛋白的Gl位点与第487~503氨基酸区相对应, 氨基酸序列是连续的, 说明G1抗原位点是线性表位。G2位点主要与L169和L187有关, 在这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有两个半胱氨酸残基 (C172和C182) , 它们在动物弹状病毒中具有高度保守性, 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二硫键, 认为与两者之间的糖基化位点有关。G3位点与相距相对较远的三组氨基酸残基有关, 即Q49和D57, R218和E229, Q265。竞争和交叉中和反应试验结果表明, 这些位点经蛋白质折叠可形成复杂的G蛋白中和位点, 说明G3是一种非线性抗原位点。虽然我国分离株在这些位点上均无变异, 但在R218附近氨基酸变异较大, 如K198→N, S206→N, E223→D, T224→K, N250→K, 这些变化可能引起G3抗原决定簇的原有构象的变化, 造成中和抗原位点的变化。

5 病理损伤及免疫应答

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在自然条件下, 本病可通过吸血昆虫叮咬, 经皮肤感染, 但不发生同居感染。血管上皮是BEFV最适于增殖的场所, 由于血管损伤, 病牛关节机能发生障碍。肺脏水肿和气肿引起呼吸困难。

病毒主要结合于白细胞, 若用病牛的白细胞悬液作感染试验, 毒力比血清和红细胞高得多。发病期间, 病牛白细胞, 特别是嗜中性白细胞幼稚型———杆状核细胞异常增多。发病高热期血浆纤维蛋白含量超出正常值的1~3倍, 血钙含量下降20%~35%。重症牛血浆碱性磷酸酶下降, 同时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牛对BEFV的免疫应答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 因为其中和抗体水平与对强毒的抵抗力成正比关系, 中和抗体效价高的牛基本上都能抵御强毒的攻击。然而某些中和抗体效价低的牛也能抵御强毒的攻击, 为此有学者通过对发病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类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 发现CD4+细胞在高热期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急剧升高, 证明CD4+细胞与对牛流行热病毒免疫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细胞免疫也具有极其重要性。

牛在感染BEFV之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BBFV的免疫, 且感染后不会成为带毒体。自然发病牛康复后具有两年以上的免疫力。发病牛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4~5d, 产生特异的Ig G中和抗体, 5~30d达到峰值。补体结合抗体在感染后也会出现, 但很快便消失。

6 防制与展望

防治牛流行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本病是由吸血昆虫为媒介而引起的疫病, 因此消灭吸血昆虫, 防止吸血昆虫的叮咬, 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同时要严格执行综合性防疫措施, 加强牛的饲养管理, 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进行免疫接种。发生本病后, 应立即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对假定健康牛及附近受威胁地区的牛群, 可用疫苗或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牛流行热灭活疫苗只有一种, 系将牛流行热病毒 (JB76K株) 接种BHK-21细胞, 收获病毒培养物, 用Triton X-100裂解并用甲醛灭活后, 与等量的白油佐剂混合乳化制成。该疫苗对牛是安全有效的, 免疫牛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达32倍以上。

BEF是一种尚未完全了解的疾病, 它和其它弹状病毒的关系也需进一步研究。随着对带毒者及保护性免疫应答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和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的逐步深入, 势将有助于建立和改进新的、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白文彬.牛流行热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c].第一届牛流行热及相关弹状病毒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 1992, 133-140.

[2]金红, 等.牛流行热病毒JB76H株G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0, 22 (1) :43-47.

[3]白文彬, 等.牛流行热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3, 37 (6) :15-19.

[4]王明俊, 兽医生物制品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563-567.

[5]金红, 等.牛流行热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类分布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2, 24 (6) :449-452.

[6]黄金海, 等.牛暂时热研究进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 18 (1) :43-45.

上一篇:餐饮后勤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我喜欢书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