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教学(精选12篇)
免疫学教学 篇1
随着免疫学技术和理论的不断发展, 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 同时又能联系其他基础学科课程, 共同服务于临床教学[1], 是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多数院校正在对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着各种改革尝试, 如很多院校正在推广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2]。无论何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都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要考虑到学校的文化、教学的条件、教师的水平、学生的能力等, 不应为了改革而忽视教学水平和效果的真正提高。如何在保持医学免疫学基础性的同时, 兼顾临床知识应用、科研能力培养、现实生活相关以及学习兴趣引导, 是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难点, 模块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点问题。
1模块教学的内容
模块教学是将医学免疫学的全部课程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特点、学习要求、临床结合度、基础性等不同划分为几个模块, 各模块根据其自身内容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避免了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枯燥乏味, 也保证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又能兼顾临床知识的联系和科研意识的培养。这种教学内容的划分也避免了对医学免疫学教学体系的完全变革, 因此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1.1 基础知识模块
包括绪论、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抗原、抗体、补体、MHC、免疫应答等章节。这些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包括大量免疫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特点是基础性很强, 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变革, 都必须保证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其基础性, 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 也可结合启发式教学[3], 保证学生能顺利掌握基础内容。可将知识点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内容, 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必须掌握的, 哪些是需要理解的, 也可根据知识点整理针对每一章的自测试题, 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 布置学生自测, 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自测题的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对此模块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 保证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
1.2 前沿进展模块
包括细胞因子、分化抗原、黏附分子、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诊断、免疫治疗等章节。这一模块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需掌握的知识点较少, 但范围较广, 而且涉及免疫学研究前沿内容较多。如果仍采用传统教学形式, 难免枯燥乏味, 不易理解。因此这一模块的教学可以适当与科研相结合, 将免疫学前沿内容融入到教学中[4], 相关综述文献的查找、阅读、讨论、写作尝试等方法均可以在此模块中应用。学生通过阅读文献[2]或亲自撰写综述文献, 可以近距离接触免疫前沿知识和相关内容的科研进展, 顺利完成此模块教学内容的同时, 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此模块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的认真程度、撰写综述的符合标准程度、对所查文献的理解程度、对相关章节的了解程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3 临床免疫学模块
包括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章节。此模块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功能的改变以及异常免疫应答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与临床关系非常密切, 此部分也是多数学生学习和关注的重要部分,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是这些章节并不作为基础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点, 学时通常占用较少, 根本无法系统学习和认识免疫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而这些疾病往往又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因此传统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临床疾病熟悉和了解的需要。在此模块教学中应以疾病为线索, 引导学生将刚刚学习过的免疫学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原理、预防和治疗原理之中。教学中可以使用PBL教学法或病例分析教学法,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方式, 系统、全面、深入、自主的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也可以直接应用病例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无论哪一种方式, 都可以很好地使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常见病相结合,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疾病发生机制、检测、诊断和治疗原理的能力。此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学生书写报告或者上交讨论记录等形式进行考评。
1.4 知识应用模块
包括超敏反应、免疫预防等章节, 此模块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密切相关, 如过敏症的发生、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等,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流行病的爆发, 其预防和治疗方法都是学生较为关心的内容。此部分的教学应选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主讲教师的特点和能力, 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教学方法中应以讨论式教学[5]或论坛式教学[6]为主, 也可以结合演讲、小品、录像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此部分可根据气氛的热烈程度、分析的深入程度、总结结论的准确程度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2模块教学的评价
模块教学法的优点是伸缩性较强, 可以逐步实施。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其他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过程, 包括思维转变的过程、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新教学法的适应过程等。模块教学应用过程中可以采取逐步增加的方式, 根据不同教师能力和个性特点, 有选择性的增加模块。比如年轻教师能力不够, 可以在基础知识模块上增加知识应用模块, 适应和驾驭后再增加临床知识模块, 之后增加前沿进展模块;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先增加前言进展模块;对PBL和案例分析感兴趣的教师也可以先增加临床知识模块。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掘教师的潜力和热情, 避免因全面改革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导致的教师和学生不适应和抵触情绪, 达不到真正想要的教学效果。
另外, 模块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合并和拆分模块, 不同章节可以根据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学专业的不同、教师教学特点的不同等由主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如细胞因子一章, 可以划入前沿进展模块, 也可以划入临床应用模块, 增加了模块教学的灵活性。整个教学过程可始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顺序授课, 不需要对课程进行重组, 可以避免课程重组带来的教材、教学大纲等变动, 以传统教学的惯性逐步开展模块教学, 最终达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等目的。
3总结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的被动性, 使学生真正融入教学中, 从学习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模块教学既能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又能利用有限的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热情, 提高科研兴趣和能力, 促进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因此模块教学具有较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摘要:模块教学是将医学免疫学的全部课程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特点、学习要求、临床结合度、基础性等不同划分为几个模块, 各模块根据其自身内容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在保持医学免疫学基础性的同时, 可以兼顾临床知识应用、科研能力培养、现实生活相关以及学习兴趣引导。
关键词:模块教学,医学免疫学,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霞, 缪晓辉.本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J)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11) :1156-1158.
[2]朱蕴兰, 马大龙, 徐晓军, 等.RISE与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1) :93-94.
[3]王丽娜, 牟东珍, 邸大琳, 等.关于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启发式教学的探讨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7, 21 (3) :196-197.
[4]王炜, 赵文明, 胡永秀, 等.临床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J) .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10) :909-910.
[5]陈永文, 吴玉章.《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9) :1414-1415.
[6]钱中清, 吕静竹, 王健.论坛式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初探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 8 (6) :564-565.
免疫学教学 篇2
对学生而言,难学、难懂、难记。
在尊重免疫学学科这些特点与规律、抓住学科精髓与实质的前提下,利用课堂语言艺术、启发式教学艺术,结合多媒体演示技术等手段,通过紧密结合生活与临床事例、跟踪免疫学新技术和新成就,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与感情,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性思维意识,提高免疫学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免疫学 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 学科交叉 合作性学习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生命科学三大前沿学科的免疫学,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大大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
目前,免疫学研究已经深人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使过去许多悬而未决的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问题得以阐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是免疫学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理论抽象,对学生而言,难学、难懂、难记。
此外,其各章节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学起来更是枯燥乏味、困难重重。
为此,如何使其内容由难变易、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是免疫学教师在教学上进行不断探求,不断改革的宗旨。
如何适应当代免疫学发展的要求,针对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学的关键。
笔者将免疫学教学改革设想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备课、授课及实践。
一、备课方式改革――集体备课,合理制定授课计划
集体备课,能够使教师集思广益,通过研讨促教学,最终形成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久已通行,对全国中小学教师而言已经是教学活动的常规。
而大学中集体备课活动经验较少。
免疫学是一门与其他生物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广泛交叉的前沿学科。
学科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更新快,深奥抽象,通过免疫学教学实践“教”与“学”皆不易便是教师和学生最深的体会。
由于教学课时少,如何取舍教学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给教师的个人备课和教学带来不小的困扰。
通过集体备课,正确分析教材,针对各部分特点制定授课计划,便于集思广益解决教师个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使教师向备课的“互补创新型”转换,形成“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能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二、授课方式改革
现代教育理念是把发掘人的潜力,开发人的聪明才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就必须积极探索,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措施。
1.“温故知新”,注重引导学生
针对免疫学理论抽象性强的特点,还要在每次讲新内容之前.采用回顾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温习上次授课内容,俗话说“温故知新”。
在温故的同时,将当天要学习的内容串联起来,甚至是串联多个内容。
如学习抗体时,要与抗原联系在一起;学习免疫分子时可以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联系起来。
抓住重点内容,重点阐述,甚至是多次重复、重现所学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2.以人为本,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正常与疾病状态下免疫现象与机制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仅用传统的语言教学难以完全表达清楚。
以影音、图片、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多媒体技术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通过声、光、电技术将医学免疫学中的大量的信息具体化,使原本枯燥、抽象、平铺直叙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如:⑴图解法。
通过一个图解启示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性认识,使其更加容易掌握。
例如,我们在讲解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概念以及区别时,如果只是讲解内源性抗原由自身细胞合成,而外源性抗原则是外界物质入侵,就会显得有些抽象。
这时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上的图1来讲解,这样就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⑵箭头示意法。
很多免疫学术语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比较陌生,抽象深奥,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为了将难于讲解和理解的内容转化成易于讲解和理解的内容,我们采用了箭头示意法来对其进行讲解。
如,我们举例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我们就采用了如图2的箭头示意法。
在讲课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次介绍本系统的框架,从整体去阐述部分,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
这样,每一次上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同学反映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⑶临床思维法。
免疫学理论知识繁多,如果不能与临床相联系,就会导致教师教之枯燥,学之乏味。
为消除这种弊端,我们在进行免疫学教学时,应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基础免疫联系临床免疫,密切结合临床讲解免疫学知识,这样就会更加凝聚学生的好奇感。
例如,讲到淋巴细胞中的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m alignantlymphomas)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中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性增生引起。
根据病理学特点的不同,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大类。
HD又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耗竭型(此型预后最差)等4种类型。
而NHL尚无统一的分型,多按形态学、免疫学标志和恶性程度相结合分为低、中、高恶性3组,每组又分若干型。
临床根据病变的范围分为4期,一般说Ⅰ~Ⅱ期低度恶性者疗效和预后较好。
本病在中国并不少见,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1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以NHL居多,HD发生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与日本相似。
发热、盗汗、消瘦和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本病主要表现,确诊要靠淋巴结病理检查,胸片、B超和CT等检查可判明深部淋巴结肿大,有助于临床分期,诊断时有全身症状者为B,否则为A。
一般治疗原则是:HD的Ⅰ、Ⅱ期和部分Ⅲ期A及NHL的Ⅰ、Ⅱ期病人以放射治疗为主,适当加联合化疗;HD的Ⅲ期B和Ⅳ期及NHL的Ⅲ、Ⅳ期病人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
有条件者可做自体骨髓移植加强烈化疗,可望治愈。
总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而应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授课内容对象,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
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上的内容,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3.学科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消化免疫学理论
生物学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络。
如果将任何一门学科孤立看待,学生在理解上就会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免疫学课同样如此,它的许多理论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才能充分理解,同样其他学科肯定也要用到免疫学知识。
比如,在讲解MHC分子这一章时,学生普遍反映很难理解。
我们分析了症结所在,就是这一章的学习需要学生对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但学生大约是在一年前学的这两门课,对知识的记忆已比较模糊,上课时对一些概念反应不过来,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课前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在讲解这一与基因密切相关的难点课程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这一章与临床医学有密切的关系,而临床知识往往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器官移植是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医学话题,而MHC与器官移植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重点讲解MHC与器官移植的关系,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与时俱进,加强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不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免疫学教学内容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中各章节内容相互交叉和渗透较多,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前半部分主要是免疫学基础理论,它是后面临床免疫的根基。
我们在教学中了解到学生爱好听临床方面的实例,在教学中讲述相对抽象的基础理论时可以举相关病。
利用生活素材,掌握知识本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后面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床现象与基础理论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5.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根据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时还要尝试着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或方法来解决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死板,学生思考空间狭窄,结合各章节内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如现今流行的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摸索合作互动中通过质疑、实验、讨论、想象,产生顿悟,进而有所发现。
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进行探素,主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自己得到未知的结果,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
6.对应素质教学目标,丰富考核及评价标准
考核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有序教学的有力“杠杆”。
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考核方式积极利用考试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考核,进而弥补单一考试评价的缺陷。
我们免疫学考核方案为:平时成绩(20%),期未成绩(70%),实验成绩(10%)。
这样的比例在过去看来足比较合理的,但是现在看来存在局限性.随着实验课程的增多,相应的考核分数比例应提高至少占到5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等比例至少为20%,期未成绩为30%。
通过这样一些措施,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手动性,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在学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为适应高校素质教育和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免疫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深人研究,争取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三、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使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可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此,我们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实验,并注重实验内容的整体安排,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认识,要想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必须先从实验入手。
为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不断努力。
比如: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一种较新的教学思想与策略根据医学免疫学学科特点,对抗原刺激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不同成分参与免疫应答的复杂过程,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最后以“话剧”表演方式汇报学习成果。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团队精神,使其发挥更大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其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选择由教室商议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合作主题,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就向学生推荐需要阅读和了解的资料,如相关教材、期刊、网站等。
其次,教师来确定学术目标和合作目标。
通过分组方式,组员角色的分配,给学生提供课后交流的主题和机会,让学生承担起个人责任并相互依赖,不至于使很多学生在课后觉得孤单,无所事事,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目标。
再次,检验合作学习效果的方法。
在教师介入与监督下,随时给予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这其实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体现。
最后,进行信息反馈。
以话剧方式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并可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然后由评委点评并做自我总结。
综上所述,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以其广度上的多交叉、深度上的多层次、发展上的高速度成为沟通生物学和临床医学重要的桥梁学科。
当代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和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发生、发展等诸多环节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希望能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免疫学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良中,马爱新.免疫学教学法初探[J].工作初探,,5(20):140-143.
[2]靳静.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探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18(3):655-656.
[3]宋春霞.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思维原点[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5-58.
[4]刘雪兰等.抓住动物免疫学知识特点,探讨其教学模式[J].畜牧与饲养科学,,30(3):102-103.
[5]余慧倩.多样化培养目标下的教育考核方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8(28):44-45.
[6]黄茵.《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0(5):340-342.
[7]孙凤娥,于春涛.初探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6):335.
[8]杨惠军,张冉.合作性学习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9(1):107-108.
[9]李玉红.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6-118.
[10]熊洪艳,奏竹,张胜.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医杂志,2007,48(4):368-369.
食品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 篇3
教学内容设计的多元化
目前,现行的几种教材都是以医学免疫学知识为框架,有些内容不适合没有医学基础的食品专业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通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优化,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之形成一个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框架。首先,应将最经典的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相关重点章节作为教学重点,剔除偏重于医学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内容,可将部分章节作为参考阅读材料。同时,适当增加与食品科学联系紧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着重学习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及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的与食品相关的检测技术。要在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找与食品相关的免疫技术的最新前沿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备课时多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将疫苗事件、检测瘦肉精,农药残留引进课堂,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对教学内容作出恰当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收集多媒体素材,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感性素材。免疫学的一些概念及原理,較抽象,难理解。对于一些免疫反应机制,如超敏反应的类型、抗原递呈等,可以运用动画来阐述讲解,从而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更具体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的效果。对于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引入一些实验录像,或者实验过程图片,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述免疫检测技术时,利用动画或实验录像,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实验课中没有安排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动画和图片上传至学院网站,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就食品免疫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学难度很大。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比喻法、联想法、对比法、实验法等等,使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学习兴趣也更高。
免疫学中涉及到的理论非常深奥、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是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应多查阅资料,多学习新知识,以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不错的参考书与专业网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自己去主动收集资料,寻找答案。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外,还需有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了解和学习食品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食品营养专业的专业特点,适当改进实验内容,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要重点开展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抗原抗体沉淀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抗原制备与动物免疫等。若时间与条件允许,可增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这是食品营养安全科研领域以及食品检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实验,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实验技能。
以大作业为主的课后实践
学生拥有好的学习方法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食品免疫课程强调面向实际应用,以综合型、设计型实践大作业来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布置大作业,让学生查找并撰写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食品或功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分小组讨论共同研发一种免疫食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后期的毒理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并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在教学中联系科研,让学生参与进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接触学科的前沿,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勤于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食品免疫学对于食品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而又晦涩难懂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SJYB15-02;长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张莉弘 吴修利 吴 琼 陈丽娜 吴淑清 邹险峰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裴 蕾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中等职业学校)
免疫学教学 篇4
1医学免疫学传统课堂教学现状
按传统教学观, 教师只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目的便达到了, 但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常言道,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利用相关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说, 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增长。关于如何提高免疫学课堂教学质量, 许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 诸如比喻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1~3]。以上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免疫学内容,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使用多媒体教学, 能将图画、文字、声音融为一体, 在很大程度上使抽象的免疫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呈现方式。但是, 多媒体教学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教师长时间在台上操作, 学生注意力易分散;PPT放映时教室光线相对较暗;许多教师只是单纯的把课本上的文字搬到了PPT上, 整篇推出, 单一乏味;更有甚者一辈子就是一两个PPT, 没有内容的更新等等。另外, 由于课堂教学有时间、地点的限制, 教师只能重点讲述核心知识点, 不可能面面俱到, 学生在课上也只能吸收一部分知识。要熟练掌握免疫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仅仅课堂听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实施空间教学, 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将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主观能动性, 开拓学生免疫学学习视野。
2空间教学简介
空间,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例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空间、人人网等等。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也是一个空间, 但这个空间无疑是与众不同的, 它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名制、开放的、以学习交流为目的的网络平台 (http//:www.worlduc.com/) 。
世界大学城是一个网络中的虚拟城市, 它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 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即时通讯、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功能的一个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4]。在这个平台中, 每个人都可建设自己特色空间, 每个人都可利用这个空间进行学习,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上传文档、视频、图片、演示文稿等各种类型的文件。人们不用因忘记携带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而烦恼, 只要登陆该平台即可获取所需要的资源。此外, 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建立自己的网站, 指定网站的访客、协作者等等, 并且可以设置网站的访问权限, 用户个人可以轻松地与好友、团队或整个网络共享资源。对于教学来说, 世界大学城空间就相当于一个虚拟教室, 是教与学的良好平台[5]。在这个平台上, 教师可以上传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料, 可以向学生布置作业, 也可以在线批改作业, 进行在线答疑等等。而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进行同步学习, 提交作业, 进行师生间或生生间的互动;还可以访问大学城空间里其他学习者的个人空间, 查找自己所需的各类学习资料, 实现自主学习。
3空间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世界大学城空间具有信息海量、资源多样、免费共享等显著特点。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访问各种学习资源, 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现在的90后学生都知道如何在网络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相关资源, 平时有任何疑问都会直接上网搜索一下。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 资源丰富多样, 想学什么就可以找到什么, 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 学生在此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同时, 世界大学城空间这个虚拟“课堂”,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这使得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可以在传统课堂进行, 也可以在课后随时进行。此外, 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留言、私人信件和建立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这不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并且实现了交互式学习的空间教学新模式[6]。空间教学具备的这些特点对于解决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内容抽象、实验教学困难等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 将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融入到免疫学的教学中, 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 教师可以利用个人空间上传医学免疫学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要求等, 学生可以进入教师空间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情况。教师还可以将有关本次课的问题加入群组中让学生讨论, 也可以上传一些视频、图片, 布置相关作业, 如要求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等, 积极引导学生进入课前的自主预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抽象、深奥的医学免疫学课程而言尤为重要。例如, 在讲授免疫学的绪论时, 利用教学空间上传黑死病肆掠时期的一些图片以及相关的历史、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免疫学家的故事等等,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中设置问题, 如什么是免疫力?注射疫苗后可以获得免疫力?为什么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等等。学生若想弄清楚这些问题, 自然会主动查阅资料, 增加了学习的动力。而在讲授免疫应答时, 可以上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关的动画、卡通图片等等, 使复杂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自然会被吸引, 主动去思考为什么会如此。而且,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 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 从小就接触网络, 电脑、手机等几乎人人必备。对于网络这个虚拟环境, 他们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因此, 这种网络教学空间的预习方式相比于单纯的看书本预习, 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之间也可以实现即时交流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实行传统课堂面授与空间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空间中的课前预习, 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带着问题来听的。这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了学习效率, 减少了学生课堂听课的紧迫感和迷茫感。教师利用网络空间教学平台, 将课前预习中讨论的相关问题与本堂课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课程主题, 开展任务引导型教学。学生在教学空间中讨论的问题, 如有不明白的也可以当面与教师讨论, 这将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依赖大量的实验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免疫学内容的直观认识。与理论知识一样, 免疫学的实验原理也比较抽象, 学生需要发挥充分的想像力, 例如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花环实验、吞噬实验等等。而且, 许多免疫学实验周期较长, 操作步骤较复杂 (如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 , 很难让学生全程参与, 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完成实验, 这就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上传相关实验内容的动画或视频,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 对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有感性认识, 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课后, 空间教学发挥的作用是单纯课堂面授所不能比拟的,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教师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 学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抽象的知识, 因此, 学生课后在大学城空间里利用教师上传的相关资源或者搜索其他优质的教学资源来复习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免疫学学科发展迅速, 在授课时存在课本知识与前沿科研成果脱节的现象。在世界大学城里, 教师可以在空间上传一些著名免疫学专家设立的名师讲坛视频、教学录像, 免疫学前沿论坛、讲座, 各种国内外的学习网站等等, 使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的基本理论知识外, 还可以了解部分免疫学进展的前沿动态, 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学习热情, 更好地启发了他们学习医学免疫学的科研思维。无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也是空间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大区别之一。传统的课堂面授, 师生缺乏互动, 许多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 有的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甚至有畏惧心理。空间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在空间群组的讨论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其进行评估,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有大致的了解, 在最后记录平时成绩时也有据可依。因此,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空间教学,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网络互动, 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在这个空间里,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各自独立地解决问题,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随时互动, 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 空间教学是一场“教学革命”, 它将给师生带来新的教学方式和更广阔的学习环境。将空间教学融入到传统课堂教学,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而, 空间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一些教师在进行空间教学时, 只是单纯地把课堂授课的PPT课件从U盘移至空间而已, 没有充分发挥空间教学的优势;有些学生利用网络的便利, 投机取巧, 在完成作业时直接粘贴复制等等。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和交叉学科, 其基础性和重要性日趋显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合理实施。因此,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优势, 在不脱离传统课堂面授的基础上, 利用空间教学来改进医学免疫学的教学, 从而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强、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秦娣, 卢春.提高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 12 (11) :1054-1057.
[2]王越, 牛秀珑, 叶路, 等.临床免疫学教学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 2011, 13 (6) :501.
[3]龙军, 赵文明, 李蕴, 等.传统教学与PBL结合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 (2) :116-117.
[4]霍芳.浅谈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的建设[J].科技信息, 2011, (26) :379.
[5]陈鸿俊.谈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的六大功能[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2, (3) :87-88.
免疫学双语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免疫学 双语教学 实践 学习模式
免疫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学科。
随着对免疫学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学已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指同时用母语和另一种外国语(通常指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授课的教学活动[1]。
由于免疫学涉及内容广泛,且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和词汇不断涌现,一些词汇用英语更能展示其本义,使用双语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我们通过对生物学专业学生进行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发掘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英语和口语的学习贯穿于免疫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都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在听力和英语交际方面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2]。
当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英语进行授课时,学生直呼听不懂。
此外,免疫学专业词汇丰富,知识体系抽象,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3]。
因此,要实施免疫学双语教学,必须与高校英语教学相关老师一起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尤其加强学生听力和口语的教学。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和英汉搭配的原则。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先采用英文PPT和英语的讲解使学生们对免疫学概念和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辅以中文的解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该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以中文学习和理解知识为主、英文为辅转变成为以英文学习和理解为主、中文为辅的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的转变也为将免疫学等其它生物专业学科的教学转化成为全方位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2. 联合使用英文和中文备课
免疫学双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而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双语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同时准备英文和中文两方面的备课内容。
在免疫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运用熟练及正确的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同时能辅以中文的解释准确传授免疫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既能同时运用英文理解授课内容,又能通过中文解释深化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
因此,对教师来说,课堂双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充满挑战。
免疫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学习的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富含丰富的专业词汇。
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免疫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课时和授课计划。
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教师应在认真阅读和领会英文教材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简明正确的英文表达知识点,使学生容易消化吸收。
对于复杂难懂的概念或理论,教师在英文讲解的过程中辅以中文解释,使学生较易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此基础上,再用英文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发挥网络、多媒体和案例在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
免疫学的知识体系复杂而抽象,许多知识的理解需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其中,将网络、多媒体和案例教学很好的应用于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原本难懂或用语言文字表述很难理解的内容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并理解免疫学知识[4]。
目前,关于免疫学教学的网站相对较多,其中“免疫学信息网”及国内优秀大学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多数能够在网络上搜索获得,同时,国外各大学的免疫学教学的相关材料也比较丰富,包括众多的教学图片和视频。
免疫学双语教学离不开多媒体,集合教材、网络材料等各方面信息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多媒体课件中,联合应用英文和中文描述及各种图片和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
对于某些较难用以上方法讲解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案例来阐述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解析,更加深入领会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4、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坚持循序渐进授课的原则[5]。
首先:针对学生初次接触免疫学的知识,采取举例、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新知识有初步的印象。
其次,教师应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采用动画、图片、线路图和举例等多样化的方式解读这些内容。
同时,教师应具备采用精辟语言总结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将丰富的内容总结成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并使学生在掌握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丰富所学内容。
再次,教师应能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辅以研究性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作为教师如何准备授课内容及采用双语教学进行讲课,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免疫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积极温习所学内容,而温习需要学生和教师同时来完成。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课后积极复习所学内容,并在下一次课时抽取一定时间和学生一起回顾以前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更有效的接受新知识和新内容。
总之,双语教学依赖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协作,教师的英文水平和教学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学校的支持和辅助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发展程度。
我们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听力和口语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
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应该在英语和中文两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加强自身训练和学习,因为最终的教学成果是通过学生的掌握程度反映出来。
免疫学双语教学是大学教学发展趋势所向,同时,越来越多的课程需要双语教学的加入,这是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水平及和世界大学教育接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阳雨君. 试论医学双语教学[J].高教论坛, , 2(1): 79~81
[2] 张同利. 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5): 90~92
[3] 韩德平, 田野苹. 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 10(1): 88~90
[4] 席俊, 免疫学双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整合模式的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 , 10(12): 70~71
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篇6
在我校,以往免疫学是作为兽医微生物学的一部分内容来讲授,近几年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免疫学从兽医微生物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本教研组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体验,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各相关学科缺乏沟通,内容重复;在教学体系上,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与学生缺乏互动;在考试方式上,形式单一,以分取人。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对进一步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广大考研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本科教育来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这个根本出发,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而不是教的越全越好。由于免疫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兽医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家畜传染病学等多门课程都有内容上的关联,为此,我们首先通过交流与研讨,确定出各相关课程内容的界限,将交叉内容找到了归宿,避免了各课程讲授内容的重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由于受到学时数的限制,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在修订大纲时主要考虑实用性,例如在有关免疫学新技术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选择了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作为讲授的重点。修订后的大纲既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突出了课程特有的内容,做到了概括全面,重点突出。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因地制宜,精选教材
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生赖以领会、接受理论与技能的重要手段。虽然所用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杨汉春主编的第二版动物免疫学),但考虑到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免疫学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因此,我们的授课内容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看到目前所学知识的延伸,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通过留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新知的兴趣。
在实验教材上,我们没有选择包罗万象的实验教材,毕竟本科生涉及的只是免疫学的皮毛。我们根据教研室的实际条件编写了一本实用的免疫学实验指导,其内容涵盖了凝集实验、沉淀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12个常规的免疫学实验。每个实验包括了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思考题五部分内容。这不仅保证了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实验后的思考。
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课堂学习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缺乏兴趣,课程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也根本不可能学好。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就是听众,有时为了紧跟教学大纲,力求完成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教师一堂课不停歇地讲下来,学生毫无思考余地。诚然,从完成教学任务来说,这样的教师还算负责任的,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就要大打折扣了。教与学本来就是有机的统一体,缺少了沟通与交流,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1.提问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是针对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以在讲课前提问,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内容时提问。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
2.对比式教学。这是一种要求前后内容联系记忆的方法,比如在讲到抗体的分类时,提示学生考虑抗原的分类,那么学生就很自然地可以根据抗原的分类列出抗体的分类,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3.启发式教学。在讲授一个新内容之前,先讲一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在讲到免疫排斥时,可以联系到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这种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听有兴,学有趣,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4.拓展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的内容。比如在讲到T细胞表面标志时,提到CD4/CD8比值是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的依据,正常状况下为2/1,偏离此值,说明机体免疫失调。这样讲学生听了可能似懂非懂,如果说艾滋病患者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了T细胞,使CD4/CD8比值偏离了正常水平,这是评估艾滋病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依据时,问题就简单明了了。任何一位教师如果能把自己的授课内容与大家熟悉的生活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上来了。
5.归纳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既适用于对一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串联,形成一张环环相扣的网,使学生有化零为整的感觉,也可用于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在讲到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时,如果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模式图说出其组成,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效果就比教师一条条地列出来要好得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动脑了,自然印象也就深刻了。
6.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可以针对一些已经学过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归纳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查阅资料,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由于经常给学生有针对性地留一些思考题,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通过实践,学生对课堂讨论反映很好,认为“经过自己组织过的东西,理解深刻,记得牢固”。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有疑问时可以随时提问,这样不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今后的讲课积累了经验,明白了重点和难点所在,真正达到了与学生的心意相通。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学生的知识学活,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养成。
(二)使用形象化教学手段
免疫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对诸如免疫机理等抽象内容单纯靠机械讲授,往
往难于理解,为此,我们把大量免疫学图片和相关视频通过屏幕展示给大家,图片和视频的演示使讲授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而生动,形象化教学手段不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我们还把一些重要的免疫物质结构(如抗体的结构)和免疫现象(如抗原的递呈)制备成放大彩色挂图,悬挂于实验室四壁。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空隙都可以去浏览。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方便学生的课外学习,我们教研组正致力于免疫学网络课程的制备。该课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图片库、实验操作库、专业动态、专业词汇库、免疫学成果介绍、交流信箱等内容。届时,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浏览课件内容和链接相关免疫学网站,查看免疫学新动态,与课堂学习相得益彰。
四、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课是免疫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免疫学实验,学生应该掌握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技能。传统的免疫学实验课,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不参与,只参与正式实验的操作,不了解全过程。整个实验按预定步骤进行,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很小。针对这些弊端,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1.增加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每个实验开始前先给学生讲解一下本实验的技术或方法的产生过程、使用范围、使用意义以及应用前景等,使学生对本实验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开设综合实验。学生的实验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其中限于学时和经费,教师包办偏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在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时,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是买来现成的试剂盒,让学生照着说明书做,一个实验做下来也不过1个小时左右,但是这样做下来仅购买试剂盒的费用就几千块钱,而学生也只是依样画葫芦地机械操作一遍,做完了也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到了临床应用时,照样不会应用。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我们把该实验设计成综合实验,只给学生提供猪瘟病毒、兔抗猪酶标抗体和待检血清等必要试剂,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种合理的ELISA方法来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有猪瘟病毒的抗体。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必须先弄懂原理,理清思路,设计好实验过程,并且所有试剂都是自己动手配制,这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能力,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综合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挖掘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即使学生想的和做的不是很完美,也远比按照教师预定的方案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3.开放实验室。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我们在非教学时间也开放了教学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满足有兴趣的学生进实验室锻炼的愿望。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帮助老师搞科研达到锻炼的目的。
五、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以往,笔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手段,这也给一部分学生造成了误导,平常不认真对待学习,临考试前突击一下,往往也能拿个好成绩,学生变成了死记硬背、考完即忘的“考试型人才”。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把笔试成绩所占比例降为70%,增加了实验考核(20%)和平日考核(10%)内容。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实验技术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免疫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也改变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附属的观念,我们将原来单纯通过实验报告来评定实验成绩的考核方式改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考勤综合评定的方式,这样不仅保证了考核的科学性,也使学生提高了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了能满足从“一壶水”中倒出“一杯水”,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从提高自身素质人手,不断利用各种方式“充电”:认真备课,及时查新;积极投身科研和教研;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所有这些方式方法让我们的素养和教学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此外,为适应免疫学发展的需要,我们教研组一线教师还把双语教学作为教改的一个新目标,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授课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口语水平。
七、结语
免疫学教学 篇7
一PBL教学法概述
1 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式的学习。1969年,加拿大Mc Master大学首次将PBL教学法引入医学教育当中,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之后迅速扩展至其他学科教学,如教育学、商学、工程学等,现在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属逆向学习方法,先让学生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当中的各种疑问和困难进行解决之后,使学生获取新知识。PBL教学法的典型模式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汇报总结”。
2 PBL教学法的特征及优势
PBL教学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学科界限,综合课程的编制是围绕问题而进行的;第二,尊重学生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起指导作用;第三,利用学生已获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获取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将PBL教学法引入教育教学当中,可将教学知识完整而连贯地授予学生。相比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BL教学法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对于问题答案的求知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PBL教学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资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需亲自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而获取结论,并不断思考,以证实所得到的结论。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通过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PBL教学法要求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同学生有不同任务,且需在组内就自身观点进行发表和讨论,若某个学生出现错误则可能引起整个小组问题的无法解决。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将问题真正解决。
第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引子”,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可来源于学生已学知识、实践、生活体验等,然后再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表现。
二基于PBL教学法的免疫学教学研究
1免疫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PBL教学法的典型模式,再充分考虑学校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将PBL教学法引入免疫学教学当中,可依照以下方法实施:教师在课堂提出问题———学生选择问题并自行分组———各自搜集并整理资料———组内讨论并形成汇报结果———教师在课堂进行最后总结。在此以超敏反应课程为例。
首先,教师设计问题。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积极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以启发学生并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依照超敏反应的相关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及学生知识水平,可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比较贴近社会实际的问题,如青霉素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
其次,学生分组学习。依照学生人数将其进行平均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并推选出一名组长。同时每组成员分头搜集与本组所选问题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学生可通过各论坛或是数据库存等来查找相关资料和信息,如丁香园、小木虫、生物谷等论坛,或是知网、维普、万方、Springer、Scopus等数据库存,了解与本组问题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问题的发病机制、治疗原理、治疗手段等。
再次,组内讨论。各组成员将所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整理后,各组组长召集本组所有成员,将各成员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同时组内各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如超敏反应的类型、发病机制、治疗手段等。若在收集资料或是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遇到本组无法解决的疑问则可邀请教师进行旁听,以做适当指导。这样一方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其疑问,保证其讨论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各组讨论的进展情况,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最后,汇报总结。在下次课堂当中,各组将事先做好的PPT展示于课堂,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讲台为学生讲解本组的研究结果以及组内成员的主要职责。所有小组汇报完成之后,教师对各组的汇报结果作出评价,就各组独立学习、小组协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适当给予指导,以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能够获得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免疫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本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PBL法在免疫学教学当中的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全部收回,调查内容与结果可见表1。结果表明,在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超过95%以上的学生持赞成态度,少数学生持一般太度,另有3.3%学生对使用PBL法持否定态度。由此可见,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法是可行的,而且乐于再次开展PBL教学。
3免疫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法引入免疫学教学当中尚处探索阶段,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实施的每个环节,同时学生也很难迅速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导致PBL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师方面。在实施PBL教学法的过程当中,教师存在多方面问题。首先,教师观念落后。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自然需要教师逐渐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则需教师先改善教学观念。多数教师观念落后,其已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教”,而无法迅速适应PBL教学法的“指导”,导致PBL教学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其次,教师经验不足。因PBL教学法开展的时间尚短,很多教师并未真正了解并掌握PBL教学法的真谛,在设计问题方面无法设计具有针对性问题,同时也难以掌控教学进度。
第二,学生方面。在实施PBL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方面:首先,学生自身条件不足,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导致其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查找资料方面也有限;其次,组内讨论需花大量时间,为能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各组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来寻找相关资料,有时是一周,有时是两周甚至更长。学生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若在组内讨论环节消耗过多时间,则会导致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时间减少。
第三,其他方面。首先,缺乏现成教材。现我国多数医学院校所使用的免疫学教材基本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出版的系列教材,而没有用于PBL教学法的相关教材,且国外也无此类教材;其次,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在实施PBL教学法时,基本每10~12名学生就需配1名导师,这对于医学这个学生基数庞大的专业来说,若要真正实施PBL教学法,则需要大量专业指导教师;再次,受课时及班级规模等方面限制。因教师学生都是初次接触PBL教学法,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听课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对这种要求主动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还不适应,导致教学进度变慢。此外,因教学条件有限,班级规模大,进行分组后组内人数过多,导致无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教师也无法正确评估学生表现。
总体而言,将PBL教学法引入免疫学教学当中,正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要求相符,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综合应用等各方面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还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PBL教学法仍存在部分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PBL教学法,结合免疫学教学要求和目标,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不断调整PBL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以使PBL教学法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新型教学法不断被引入现代化教育教学过程当中。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法,因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与现代教育要求相符合而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当中。文章简单阐述了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特征及优势,并深入研究了基于PBL教学法的免疫学教学,包括PBL教学法的实施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PBL,教学法,免疫学
参考文献
[1]王学涵,贾民,等.综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0).
[2]王希君,田飞.PBL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11(09).
免疫学教学 篇8
PBL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 即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相比有着根本的区别, 高校可以引入这种教学方式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PBL教学目前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开展得比较好, 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然而这种方法在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和应用, 为此, 我们从湖南中医药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免疫学教学开始尝试引入PBL方法, 课堂效果究竟如何,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分析的方法对PBL教学的课堂效果进行了评价,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 共计4个小班。其中2个小班作为实验班, 共计72人, 开展PBL教学;另外随机选择2个班级, 共计70人, 作为对照, 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2. PBL教学方法
(1) 教学分组。2个小班采用PBL教学方式, 每个班级按照学号的顺序将学生划分为4个小组, 每一小组都有一个相应的指导老师, 并且还要选出一名小组长, 由小组长负责带领大家一起查阅资料, 进行自主式学习并阐述本组观点。另外2个班级作为对照组, 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为主导, 按照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讲授本教材的内容。
(2) PBL案例讨论。在每次PBL教学开始之前一周, 指导老师会把当次PBL讨论的案例发给同学, 例如在免疫缺陷病这一章, 我们给出了一个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例, 在病历中我们将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应的一些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描述清楚, 对该病例提炼出一系列相应的问题, 然后再由学生继续查阅文献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阐述各自小组观点, 最后相互讨论, 得出一致的结论。
(3) PBL教学效果评价。在本课程考试结束后调查员对实验班开展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 了解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对于自身能力提高有无帮助以及对这种模式有无改进意见等, 同时对2个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比较得分情况。
二、结果
1. 调查问卷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72份, 回收72份, 回收率100%。开展PBL教学后, 实验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如图1、图2。从图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 65%的学生能够很好接受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有11%的学生能接受这种教学, 但是表示有一定困难;24%的学生表示不能够接受, 愿意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图2结果显示, 60%学生表示, 通过参加PBL教学后, 对于枯燥的“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 27%的学生表示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总提高率达到87%, 仅有13%的学生表示提高不明显。
2. 考试成绩分析
“医学免疫学”试卷卷面满分100分, 安排的题型分别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 实验班和对照班级最终考试成绩和得分都呈正态分布, 但是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有差异。
3. 试卷综合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知识面涵盖了“医学免疫学”教材12个章节所有内容, 题量适中, 题型合理, 难度中等。笔者通过对试卷的系统分析和统计, 计算出各个题型相应的得分率, 结果如下表所示。
综合分析表中的结果, 实验班级的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班级, 从试卷具体题型的完成情况来看, 实验班级同学的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得分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班级。
4. 考试成绩对比
实验班级72人, 对照班级的学生人数70人, 总人数142人, 在课程结束后均参加了闭卷考试, 无人缺考。笔者对原始考试成绩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 实验班级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级, 80~89分数段人数也较对照班级多, 60分以下仅2人, 无不及格学生;而对照班级大部分学生得分都位于70~79分数段以及80~90分数段, 90分以上的仅有5人, 70分以下的有6人, 不及格有1人, 考试成绩明显要较实验班级差。
注:平均得分率=该题目所有学生得分综合/学生总人数
三、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国内各大院校都纷纷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在此基础上各院校都累积下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PBL教学过程中引入的综合案例往往是多个学科的结合和知识渗透, 一些案例与临床联系紧密。通过PBL的教学实践与实施,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自主查找资料和获取相关知识, 与小组成员一起完成搜寻文献资料的任务;自己动手制作针对案例的PPT汇报课件, 自己上台阐述观点。通过这个过程的自我学习, 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如何使用PPT等软件、克服害羞胆怯心理以及与同伴开展团结合作的能力。因此, PBL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较好, 值得大力推广。笔者借鉴前人的经验, 并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 尝试性地在我校2012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课堂采用了PBL教学改革模式。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还是非常认可, 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PBL教学可以把基础学科和今后的临床病例联系起来, 更加贴近实际, 而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 并且PBL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
但是在PBL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在PBL教学中, 指导老师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学生自主讨论的过程, 而是应该适时地加以引导;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水平和素质要求较高, 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医学背景知识, 要对医学相关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比较熟悉, 而我校由于各种原因, 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没有医学背景知识, 这影响了“医学免疫学”在全校的推广;在自主讨论过程中, 部分同学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应, 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兴趣, 少数同学的参与度不够;由于大部分教师主要从事基础免疫学教学, 与临床有脱节, 导致部分案例设计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 我校师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进行改进。
总之, PBL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大力去推广的,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将进一步的深化教学改革, 应该在实验课程中也引入这种教学模式, 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春梅, 李楠.浅谈如何在免疫学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03) .
[2]王霞, 蔡美英.以课题设计为基础的课堂讨论教学——现代免疫学技术课程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02) .
免疫学教学 篇9
1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的必要性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将教学内容、角色和场景高度融合后的一种“仿真”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 通过观察或问题的解答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这符合人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医学免疫学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将教材的知识点逐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忽视了各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导致学生接触到的免疫学是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的简单堆积, 毫无兴趣可言。而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精选的知识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 将学生带入现场, 使学生深入角色, 以案例或是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 采用情景教学法, 可以将各知识点在创建的情景中得以运用, 实现由“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转变, 这符合该课程的专业特点。
2 情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提
首先是导入。巧妙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制订情景教学的导入方式。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故事, 如肆虐千年的天花是如何被消灭的, 人体每天正常代谢死亡的细胞去了哪里,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得肿瘤性疾病, 通过以上3个问题解决绪论部分所讲的三大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也可以选择在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的过渡式, 如抗原讲完之后为什么不讲抗体, 而是讲免疫球蛋白, 从而引出抗体与免疫球蛋白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搜集或自己创作对所学内容有启发意义的漫画、诗词、音乐等导入方式, 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是创设情景。把教材中有关免疫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常识通过创设情景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 能够使他们切实体会到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同时, 引导学生通过所创设的教学情景 (比如注射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型肝炎, 能否用来预防其他类型的肝炎) 产生对教材知识的兴趣, 进而探求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处理, 也就是说要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构筑的情景间接向学生阐述, 使学生乐于接受。
3 情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第一, 多采用比喻法进行情景教学。医学免疫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太过抽象, 学生看不见、摸不到, 甚至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多采用比喻法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比如将免疫应答过程比喻为一场战争, 抗原好比导火索, 当导火索消除了, 战争也就结束了;中枢免疫器官好比培养士兵的军校, 外周免疫器官好比战场,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就好比海、陆、空三军, 而免疫应答的结果就在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通过此种教学法,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又使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联系了起来, 因此效果良好。
第二, 配合适当表演,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讲免疫应答过程时, 由学生分别表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表演结束由学生给予评价,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实践证明, 学生情绪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 知识往往得以内化和深化。如果说创设情景和比喻法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想象的情景, 那么游戏和表演就是真正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可切身体会的情景, 它们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倦情绪,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 情景的展开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 一方面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具体化、整体过程局部化、静态过程动态化[3], 另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信息量, 拓展了教学内容,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获取量。例如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免疫应答等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 将这部分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再配以精炼的解说, 可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简单化, 使静止、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直观、连续动态化,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整体理解和掌握。另外,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知识传播快速、便捷, 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而知识信息量大的矛盾。
总之, 在教学实践研究中, 我们发现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是免疫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选择。今后, 我们还将探讨情景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4~5]的有效结合, 以寻觅出一条更完善的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蔚峰, 金伯泉.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夏玲俐.浅谈中专学生上免疫课的心理表现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7) :1102~1103.
[3]林晨, 江振友, 高珂.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3) :335~337.
[4]黄爱丽.浅谈图示导入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6) :58.
免疫学教学 篇10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授《超敏反应》一章时,如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借助各种资源解决临床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和思维能力。
1. 布置任务,激发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法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决定了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
在指导学生预习《超敏反应》这一章的时候,我先给出一个病例:患者,男,37岁,因头部撞伤在门诊行伤口清创缝合后入院,当时有短暂昏迷史。清醒后感头部疼痛、流血,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输0.9%氯化钠250ml加头孢哌酮钠2g静脉滴注,皮试为阴性。前二天输入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但在第三天液体输入150ml时,患者头部突发剧痛,四肢发抖,并逐渐出现胸闷、胸痛,口周麻木,舌头发僵,呼吸困难,继之活动困难,大汗淋漓,伴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查体:T38.1℃,R27次/min, P100次/min, BP血压70/40mmHg。
结合病例我布置了以下思考题:(1)你认为此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2)面对病人这种情况,作为护理人员你应如何处理?(3)此患者治疗原则是什么?经过4个小时的治疗及处理,患者神志清楚,头痛、四肢发抖、胸闷、胸痛、舌头发僵等症状消失,血压回升至100—130/90—70mmHg。请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1)请说出此病的发病机理,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临床中应采取哪些措施?(2)超敏反应还有哪些型别,各有哪些常见病?(3)结合以前学过的免疫学知识,你认为超敏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用这些思考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选择判断,学会独立思考与操作,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带着不理解的问题进入课堂。
2. 课堂讨论,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是学习新知识的中心环节,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发挥优势的关键一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能力和专业素养:(1)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初,使学生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始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来:掌握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常见病。这样,使学生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中心环节,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2)在指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关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解的问题,课堂上其他同学讨论发言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特别集中。当疑难问题解决的时候,其心情也会特别轻松愉快,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3)在指导讨论的过程中,关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如:讨论进行时,总会有些学生不愿意发言,这时候要有意识地多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本节课时,我还随机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超敏反应,在临床上这一型超敏反应还可以见到哪些疾病?然后要求某一组学生轮流发言。学生们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都能很容易地举出例子,即使出错,也能在集体讨论中迅速得到纠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发展。(4)在指导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品质。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新的想法,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 指导作业,反馈提高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教师可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完成,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一般先从历年护士执业考试题中选择相关内容题目,在课堂小结后进行口头测试,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习目标布置作业。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拓展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巩固所学知识。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免疫学教学 篇11
【摘要】医学免疫学理论性强,名词概念抽象难懂,内容深奥。我室在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学科理论性强,名词概念抽象难懂,内容深奥。尽管我教研室在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民办高校免疫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 民办高校免疫学教学现状
1.1 民办高校生源基础不一
由于民办高校在招生的时候比本科院校的分数要低,且大部分专业对于文理科生并没有限制,因此,招至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讲要差,水平参差不齐。医学免疫学是以高中生物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机制复杂,对于没有参加过生物科目高考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困难。且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仅关心的是考试是否合格,并没有主动意识去学习,还是老师唱主角的学习模式。
1.2 高水平的师资紧张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日益重视,加上当医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铁饭碗”,选择就读医学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承担教学任务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且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不合理,不仅不能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甚至不能满足优质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学校一直在扩充优秀的教师团队,但由于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相当多,远远不能满足扩招后的要求。因此,年轻老师不得不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身兼数职,这样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任务的完成很难得到保障。
1.3 教学资源缺乏
民办学校资金相对缺乏,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落后、老化、故障频发。一些优良视频、flash、图片等不能清晰观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我校由于学生较多,教室上课一般是大班上课,学生信息并不能课堂及时反馈,师生互动相对较差。后排上课的学生有时由于有时部分走神没有听懂,跟不上老师节奏,失去信心,导致出现学生不听课甚至逃课的现象出现。
2 民办高校免疫学教学改革
尽管民办高校医学免疫学教和学都存在诸多问题,我教研室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2.1 多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大改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引入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I型超敏反应为列,教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着手:为什么有些人吃牛奶后腹泻、腹痛?學生就会由被动的学习积极了加入到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来。教学中还穿插了一些视频、图片和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视频,要求学生从这段视频中总结超敏反应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法使过于理论化、抽象的免疫学理论得到更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激发了学生得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PBL和CBL教学法的引入,能使学生把临床实践和疾病基本机理更好的结合起来。
2.2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1] 。对于一门深奥、难懂的学科而言,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指导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必要的。一是要求学生把握主线。整本医学免疫学以免疫应答为主线,要求学生多对免疫应答这章多次理解。二是要横向纵向比较学习。以HLA为例,I型和II型分子在结构、分布和结合分子等方面对比记忆。三是要学生多画图记忆。免疫学设计到体内很多分子相互作用,分子一般看不见,这就要求学生用类似结构的简图去记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四是要学生注意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2.3 改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升华。为此,我教研室针对本学科特点,展开以下活动:1、在学生中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我们把学生分组,每隔一段时间轮流由各组围绕某个即将上课主题搜集相关的有益的学习资料,交叉学习。这样既使资料更加丰富,也使学习资料更贴近学生的接受水平。2、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教研室精心选择了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以及上网查找相关理论书籍打印成册发给学生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重点内容精读和其它内容浏览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学生学习和内化。
2.4 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
针对民办学校学生学习起点低、学生学习层次相差较大、学习兴趣不太浓厚等特点,教师进行客观的教学效果评价是必要的。通过有效的评价和反思,可以清楚免疫学中哪些概念难懂,哪些概念抽象,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学习是需要多遍讲解以及哪些方面老师讲解不到位。如:免疫学中超敏反应的学习中,老师通过课后调查就清楚学生对于超敏反应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于机理要反复讲解,对于机理的每个环节要分解举例才印象深刻,而最终几种超敏反应的特点就需要通过一些病例和生活常见现象才能总结和区分。实践证明,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要解决民办学校免疫学教学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民办学校的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现状,深刻分析原因,从而整理出一条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的教学方法,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篇12
一、教师备课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大多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陈慰峰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作为中文版教材。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参考的英文原版教材包括:Abul K.Abbas和Andrew H.Lichtman主编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harles A.Janeway等主编的《Immunobiology》以及Richard A.Goldsby等主编的《Kuby Immunology》。它们是西方国家高等医学院校采用的经典教材,也是国际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免疫学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彼此之间在内容及编排上不尽相同,但均整合了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进展,信息量非常大。教材编写者用原汁原味、文法优美的英语对专业知识作出清晰准确、深入浅出的描述,而且重要的理论均有翔实的实验方法及研究过程的介绍。这些英文版教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彩色图解,将免疫学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我们的备课变得轻松。例如:B淋巴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是重点内容,整个辅助的过程涉及很多的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相互作用具有时间顺序。如果整个过程只有相应的文字叙述,则不易理解。《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简单的四幅图将此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尽管双语教学的备课远较纯汉语教学工作量大得多,但由于使用了这些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并没有感到枯燥和繁杂,而是饶有兴趣,免疫学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专业英语水平及授课效果均明显提高。
二、国外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备课教材的必要补充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成果经过专家的筛选、整理、编制成书,再出版发行,整个过程要花上多年,在学生开始使用时,有的观点已不够确切。[2]因此查阅近期出版的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授课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参考的期刊包括: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Trends in Immunology,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Immun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我们将所阅读的文献及时总结,定期在教研室开展学术交流,营造了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的同时提高了教研室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
三、学生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和学的重要依据。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及早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宜普及。学生用书多采用自编教材。我们教研室以《Basic Immunology》为蓝本,自编教材《Outline of Immunology》。本教材共12章,前9章为基础免疫的内容,先概述免疫学的基本内容,接下来介绍固有免疫,其后的内容是适应性免疫及免疫耐受;后3章是临床免疫的内容,涉及肿瘤和移植免疫、超敏反应和免疫缺陷。这本自编教材将免疫学的主要内容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使免疫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辅助学生理解手中的汉语教材。但由于该教材文字表述较少,不能单独作为学生用教材,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电子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他们课下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
四、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1.师生双方都明确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我们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这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培养英语思维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要有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挑战的信心,在肯定他们有能力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尽管免疫学的专业英语词汇相对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要简单的多,但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有思想顾虑很正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好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2.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免疫学相关知识专业。例如:医学免疫学概论中首先介绍的就是免疫的概念,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一张幻灯上同时给出两段关于免疫的描述。一个是汉语教材上的概念:免疫(immunity)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另一个是《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的一段叙述:In a broader sense,immun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foreign substances,including microbes or molecules。讲解该概念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将此段英语论述念给学生听,或是单纯的汉译英,而是解释:在将学生可能不懂的个别的英文单词解释后,重点强调ability这个单词,这样使学生们理解免疫是一种能力,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文教材中免疫的内涵。
3.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为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提供了必备的手段,课件中内常加入英文图片和教学动画,使其内容丰富,并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从而可以使免疫学比较抽象的专业内容变得易于理解。但需注意,不同教材对于同一种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或者相同的免疫应答过程的表示方法往往不尽相同。例如,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桔红色表示,而在《Immunobiology》中则用蓝色表示,所以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上很快接受教学内容,课件选用的图片或者动画最好出自同一本国外原版教材。
4.根据学生情况,双语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英文比例。学生在开始阶段的学习中逐渐熟悉了抗原、抗体、免疫分子及细胞等医学免疫学基本内容的英文术语及表述,在学习核心内容免疫应答时,便可以接受大比例英文的授课,并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五、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
授课一段时间后通过与学生座谈,同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以及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授课进度、方法及内容的难易度进行了及时调整。总之,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去探索和实践。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携手前进,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摘要:医学免疫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其理论逻辑性强,内容相对抽象。双语教学的应用,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免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从教材选用、授课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本教研室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徐春红,李涛,王亮.综合性大学医学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47-249.
【免疫学教学】推荐阅读:
免疫学实验教学10-31
免疫学实验教学指导书07-01
情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09-05
护理本科生《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体会10-20
免疫调节复习教学设计09-20
免疫学实验06-19
现代免疫学07-29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09-07
医学免疫学试题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