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共8篇)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篇1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A课程实验
所属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A
开课学期:
2014-2015第一学期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学
号: 姓
名: 完成时间:
0
目录
实验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构成…………………………3-7 实验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8-16 实验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17-19 实验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20-25 实验五:空间操作及其空间分析………………………26-34 实验六: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出………………………35-42
实验一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构成
一、实验目的
了解GIS的组成和软硬件平台,熟悉平台软件的界面环境、基本操作,理会GIS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分组
每人一组,独立完成
三、实验内容
启动MapInfo MapInfo界面结构 菜单命令 MapInfo的工具条
读取栅格图像并使用绘图工具 打开表
完成实验结果、体会指定项目,和个人收获。
四、方案设计(要求)
略
五、实验结果
1.快速启动项
2.系统界面情况
3.点数据层
4.线数据层
5.面数据层
六、实验体会(结论)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1.系统硬件:
数据处理设备(包括从服务器到图形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各种形式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数字化仪,大幅面图形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全球定位系统),输出设备(显示器、投影仪、绘图仪、打印机)2.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GIS基础软件平台(如MapInfo)、GIS应用软件
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 逻辑上分为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结构 4.应用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
5.应用模型(是和专业知识连接的纽带,模型的实现一般是在平台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
2. MapInfo的主要功能 ① 测量分析 ② 缓冲区分析 ③ 地图代数 ④ 多边形操作
⑤ 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
3.地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与编辑:…… 2.数据存储与管理 3.数据处理和变换 4.空间分析和统计 5.产品制作与显示 6.二次开发和编程
实验二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
一、实验目的
熟悉图象处理方法,明确数据结构构建原理,掌握图象配准、屏幕数字化、属性数据输入方法,理解物理坐标和用户坐标的转换关系及数据输入环境,体会图层概念
二、实验内容
栅格图象处理
在MapInfo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进行栅格图象配准 矢量数据输入 属性数据输入
实验结果的指定内容及其它个人体会
三、实验步骤
略
四、结果
(一)栅格图象处理
1.图象配准提示框(你想简单地显示未配准的图象,或配准它使它具有地理坐标)截图 2.单位选择对话框截图
3.投影选择对话框截图
4.输入控制点坐标对话框截图
5.4个控制点坐标输入完毕的图象配准对话框截图 6.配准后的结果(文件另存窗口插入)
7.方法2的步骤结果截图(选做)
(二)屏幕矢量化(图形数据输入)
(三)属性数据输入
五、结论(体会)
1.关于图象配准的功能
配准一幅栅格图象时,要输入地图坐标(如经度/纬度),并指定栅格图象上与该坐标对应的点。要在MapInfo中显示栅格图象前必须进行配准,以使MapInfo在显示图象时能够完成地理计算,如计算距离和面积等。2.对物理坐标和用户坐标的概念及转换关系的理解 物理坐标系:在设计、描述图形对象的时候,用户使用的通常是对象所在的世界坐标系。在图形输出时,往往使用与设备物理参数有关的设备坐标系。设备坐标系是物理设备的输入输出空间。因此,设备坐标系又称为物理坐标系。
用户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又称为世界坐标系。由于图形坐标数据来自于GIS空间数据库,所以通常也采用世界坐标系。其空间一般为实数域,理论上是连续的,无限的。大地坐标系是地理坐标系的一种,也可以看作一种世界坐标系。
在用户坐标与物理坐标之间定义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规范化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每一位坐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之间的实数,也可以是0到65535之间的整数。为了与物理坐标系相区别,这种坐标系又称为逻辑坐标系。绘图输出时,可以将世界坐标系坐标统一转换成逻辑坐标,逻辑坐标与设备坐标的映射由设备驱动程序完成。
3.控制点的选取
手工输入坐标值地图配准的方法需要事先确定控制点的经度与纬度坐标值,一般在经纬线的交点处容易确定;而应用已有矢量地图传递坐标值地图配准的方法则需要事先在地图上确定有明显标志的控制点位置,二者的方法不同。
无论何种方法,先需要确定控制点,而且控制点越多,误差越小。
4.图层的理解,图层的最基本文件应该是哪两个
栅格图像文件(JPEG)和图层文件(TAB)
5.本实验涉及的数据结构及其实现原理
(1)矢量数据结构
利用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数据组织方式。其数据按点、线或多边形为单位进行组织,每个多边形都以闭合线段存储,多边形的公共边界被数字化两次和存储两次;点、线和多边形有各自的坐标数据;岛或洞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与外界多边形的联系。(eg.province)(2)拓扑数据结构
点是相互独立的,点连成线,线构成面。每条线始于起始节点,止于终止节点,并于左右多边形相连接。(eg.river)
实验三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组织、管理与维护方法,理解数据库连接技术,辨析MapInfo的数据管理模式
二、实验分组
每人一组,独立完成
三、实验内容
文件格式 数据结构 文件组织 表管理 ODBC接口 集成管理实现方式 远程数据库访问 MapInfo的数据管理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模式
四、方案设计(要求)
略
五、实验结果(结论)
1.快速启动并打开矢量数据(每一结果拟定一个标题,华文中宋,小四)
2.删除表
3.表的维护和管理
六、体会(收获)
1.MapInfo数据管理涉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吗?如何管理的?
MapInfo数据管理涉及到数据库管理软件。空间数据以操作系统的文件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MapInfor使用的.WOR和.TAB文件。空间数据文件存储和管理的特点是一个GIS软件可以同时直接使用多个空间数据文件,一个空间数据文件也可以同时为多个GIS软件共享。
为了避免不同文件之间的数据的冗余存储,相同的数据一般只能存储一次。由此,发展出了采用数据库进行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应该包括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三个组成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建立、使用和管理工具的软件系统。而数据库应用系统则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用户数据处理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用软件,从而提供给用户一个访问和操作特定数据库的用户界面。
2.地理信息系统现有的数据管理模式。(1)初级式的管理模式(2)混合式的管理模式(3)扩展式的管理模式(4)集成式的管理模式
实验四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
熟悉投影变换、数据变换、数据融合、格式转换等基本数据处理手段,明确数据处理的原理。
二、实验分组
每人一组,独立完成
三、实验内容
空间数据的变换: 几何纠正,投影转换,坐标转换 数据结构的转换:矢栅转换
数据融合:文件转换与输入,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
数据编辑:图形处理(整形、剪裁、分割、合并、擦除、转换、对齐节点)属性表处理(操作重分类、列合并对象)连接关系处理(对应关系编辑)数据插值:线对象平滑处理
四、方案设计(要求)
略
五、实验结果(结论)
1.数据编辑 调整对象式样 对象整形
对齐节点(自动捕捉)
对象转换
擦除对象
分割对象
增加对象
合并对象
裁剪
平滑
2. 属性数据处理
六、体会(收获)
1.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
(1)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的质量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数据处理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能有效的保证系统数据的规范和统一,使数据满足用户需求。
(2)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提取等内容。数据变换包括纠正和地图投影转换等,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几何配准。数据重组,包括刚结构转化、格式转化、类型替换等,以实现空间数据在结构、格式和类型上的统一,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结与融合。数据提取包括类型提取、窗口提取、空间内插等,以适应不同用户对数据的特定要求。
2.用重庆市(行政区)擦除四川(老行政区)时,对象指标分解的实际含义。在研究四川省经济发展,如GDP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等时,就可以将其与重庆市脱离开来独立研究,从而更容易发现发展中的弊端和问题,使政府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平滑处理的实现原理
(1)线性平滑,是对每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用它的领域值来代替,领域大小为N*N,N一般取奇数。
(2)非线性平滑,是对线性平滑的一种改进,即不对所有像素都用它的领域平均值来代替,而是取一个阈值,当像素灰度值与其领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时取其本身的灰度值。
(3)自适应平滑,一种根据当时当地情况来进行控制的方法,考虑到图像中目标物体和背景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均值和方差,为保留一定的边缘信息,可采用自适应的局部平滑的滤波。
实验五
空间操作与空间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空间操作方法,理解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
选择查询 重分区 几何量算 空间统计 叠压节点 缓冲区分析 Voronoi 创建点 地理编码 DEM
三、实验步骤
略
四、结果
(一)选择与查询 1.从屏幕选择
2.选择查询
3.SQL查询
(二)重新分区
(三)空间量算
(四)空间统计(表统计)
(五)创建缓冲区
(六)Voronoi
(七)叠压节点(Overlay Nodes)
五、体会
1.关于空间操作的算法原理
计算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空间网络分析中最常见的的问题。Dijkstra算法是求单源最短路径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描述如下:
由Dijkstra提出的该算法是按路径长度递增顺序产生各顶点的最短路径。设最短距离已确定的顶点集合称为红点集,短距离尚未确定的顶点集合称为蓝点集。初始时,只有源点的最短距离是已知的,所以红点集包含源点,蓝点集包含 24 其他顶点。重复以下过程,按路径长度递增顺序产生各蓝顶点的最短路径:在当前蓝点集中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蓝点来扩充红点集,以保证算法按路径长度递增的顺序产生个顶点的最短路径。每扩充一个蓝点到红点集中,则将蓝点集中剩余的蓝点的路径按照新加入的红点作为中间顶点进行修正,一旦加入新红点使得蓝点的路径长度变短,则用变短的路径代替原来的蓝点路径长度。直到蓝点集中仅剩下最短距离为无穷大的蓝点,或者所需求的蓝点已扩充到红点集时,算法结束。
2.空间分析的统一工作流程
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3.空间分析的意义
空间网络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沿着路径在空间上的运动。例如城市道路系统、各类地下管网系统、流域的水网等,都可用网络来表示,形成各类物质、能量和信息流通的通道。
空间网络分析的应用很广泛,如公共交通运营的线路选择和紧急救援行动线路的选择等;选择网络最佳路径;当估计排水系统在暴雨期间是否溢流及河流是否泛滥时,需要进行网流量分析或负荷;城市消防站分布和医疗保健机构的配置等。可以看成是利用网络和相关数据进行资源的分配等。
实验六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出
一、目的
明确地理信息系统输出的技术原理和基本的输出形式,掌握地图生成、专题地图制作方法。
二、内容
1.制作各省市教职工统计图。
2.用范围图法+饼图法制作中国教职工分布图。3.用柱状图法制作中国城镇及农村人均收入分布图。4.用等级符号法制作中国主要城市人口图。5.制人口密度专题地图 6.制人口密度3D地图 7.报表制作 8.布局窗口
三、步骤
略
四、结果
(1)饼图
(2)柱状图
(3)等级符号
27(4)3D地图
五、体会
1.地理信息系统生成图形(地图)的技术手段(1)图形坐标系统
地球表面的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也称用户坐标系。由于图形坐标数据来自于GIS空间数据库,所以通常也采用世界坐标系。其空间一般为实数域,理论上是连续、无限的。
大地坐标系:是地理坐标系的一种,也可看作一种世界坐标系。大地原点是大地坐标系的起算点,大地坐标系采用由大地测量方法决定的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
输出设备物理坐标系:在设计、描述图形对象时,用户使用的通常是对象所在的世界坐标系。在图形输出时,往往使用与设备物理参数有关的设备坐标系。(2)颜色模型和颜色空间
RGB颜色模型:RGB颜色模型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称为加色法。
CMYK颜色模型:以红、绿、蓝的补色青、洋红、黄为原色再加上黑色构成的颜色模型。
HSV颜色模型:RGB和CMYK颜色模型都面向硬件的,而HSV颜色模型是面向用户的。
(3)GIS图形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二维矢量图形结构:根据空间要素种类的不同,GIS中二维矢量图形结构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点状要素而言,可由一个表示几何位置的坐标对(x,y)表达,线状要素则由一串坐标{(x1,y1),(x2,y2),—(xn,yn)}表示;面状要素则由一个首尾相连的坐标串或多个坐标串表示。
栅格图像数据结构:是空间数据的表示方法之一,任何面状分布的对象都可以用栅格数据逼近。栅格数据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用行和列唯一的标识,而行和列的数目则取决于栅格的分辨率和实体的特征。
2.输出时其形式的改变及其在提取隐含信息方面的意义
(1)在GIS的输出过程中,如何实现从用户坐标到屏幕坐标系的变换,涉及几何变换问题。
二维图形的变换类型主要包括比例,旋转,平移和观察变换等。
比例变换就是将平面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放大或缩小s11倍,纵坐标放大或缩小s22倍。
旋转变换就是将平面上任意一点绕原点旋转m角,通常角度逆时针为正,顺 29 时针为负。
平移变换是将平面上任意一点眼x方向移动tx,沿y方向移动ty。观察变换是把用户坐标系中指定窗口内的图形映射到屏幕上的视图区的过程。
地图投影变换就是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以及领域双向连续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地图投影类型的分类,地图投影基本上可以依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性质进行分类。前者体现投影平面上经纬投影的形状,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后者则是投影变形的实质。
常用投影的正反解计算,在GIS中常需要将地理坐标与投影坐标进行相互变换。把地理坐标转化为投影坐标成为正解计算,将投影坐标反算到地理坐标的变换就是反解计算。(2)意义
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地图中的各种要素,如境界线、交通线、居民地等常放在不同图层中。图层是透明的,各图层叠加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一幅地图。
专题地图的符号系统:该系统运用地图符号来实现,不同的地图符号构成专题地图的符号系统。符号在图上的位置取决于它所表现的实体的位置,符号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实体的质量或数量特征。专题地图符号系统中的符号可以分为点位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等。铁路、公路、界限、堤坝等线状地物都采用线状符号表示。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篇2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Gordon B.Davis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学科的Ph.D学位课程后,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了MIS学科,开设了相关专业,从事MIS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MIS的三要素,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开设课程的面向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1]。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作为信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课程之一。[2]该系统虽然最终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呈现的,但却不能像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那样,由教师完成问题的分析、处理算法的设计等;也不能像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那样,仅重视单纯技术而忽视管理学科知识。因此,设计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3]。
1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目标是系统分析员和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具有如下特点[4]:
1.1 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1.2 实践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建模的全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
2 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2.1 过分偏重管理,等同于一般管理类专业要求
授课内容没有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别对待。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只介绍的MIS系统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组织系统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实现细节涉及不足,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这样实验教学过程中势必只注重演示型的实验,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能力。
2.2 只重技术,忽略管理特征
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加上许多前导的计算机类课程,使学生对于本门课程产生误解,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等同于综合的程序开发课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5]。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应在管理思想、理论的支配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起来,既要偏工又要偏管。
3 实验内容的具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在学生学完了管理类课程(比如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等)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程序开发语言java、c++、c#、asp.net等等),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系统的技术后开设的,是前面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3.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单元有:
知识单元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这可以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
知识单元二: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实践环节中应使学生加深前面学的技术的了解。
知识单元三: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组织中常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熟悉其功能和组成,比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知识单元四: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前面三个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最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单元四)。因此,第四部分是实验环节的重点,其他三个知识单元是贯穿于知识单元四的实现过程中。
3.2“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是开发层次,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一个阶段是随着教学进展的基础实验,另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真正的MIS系统。
3.2.1 基础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6]。因此应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开展基础实验,目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这里采用“同个系统贯穿始终”的实验方法,在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将系统确定下来,将这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然选做的系统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等等。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进展完成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任务,所有图表都要用VISIO2003工具绘制完成。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础实验(表1)。
3.2.2 课程设计实验
因为在开始基础实验前就进行了选题,每完成一个基础实验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课程设计涉及的相关部分。因此,课程设计实验主要根据前面的基础实验,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也就是系统实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系统开发工具。实验的内容决定了实验室的配备,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实验配备[7]。
硬件:实验室中,应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用机。将他们已TCP/IP协议互连成局域网,每台机器可连接到Internet。
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2000 Server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IIS等服务组件。学生机上安装Visual Studio.NET等必要开发工具和一些模拟教学系统,比如ERP系统等。
4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里设计的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总体规划方法,掌握了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制方法和开发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了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质,能够较快适用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4.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4]王晓煜,王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21-222.
[5]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108-110.
[6]郭零兵,余晓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1):111-113.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篇3
【关键词】实验室;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
1、综合管理实验室对证书报告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的综合管理实验室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执行力来保证校准检测和证书报告的质量,这不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的需求,更是难以达到实验室评审的要求。对证书报告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实验室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实验室各部门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与职责划分,每个岗位都严格按照自己的任务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并对证书报告实施层层把关、多级审核,除此之外,还设立专门的人员对证书报告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查,对各个部门进行质量评审等等。总之,对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实施信息化管理,最终目的还是要最大化的保证证书报告的质量,使其既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又符合实验室的评审标准。
2、综合管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
在综合管理实验室内,最常见的无非就是器具样品、器具设备、证书报告、标准规程等。在这个问题上,对实验室的业务规程进行一番分析,很有必要。经过总结,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流”:
2.1物品。所有的器具样品作为综合管理实验室测量的对象,都有一个收发测量返回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收→存→交→测→接→存→发。具体来说,在从客户手里接收到器具样品之后,将其赋码入库,接着将随样品送检单出库的器具样品转交给专业部门,然后由专业部门根据指定的标准规程对器具样品进行测量,在这一系列的任务完成之后,再由专业部门将器具样品及证书报告交回到收发存库,最后通知客户取件。
2.2单据。一般来说,在业务流程中单据很多,比如下厂单、完工单、收费单、交接单、对账单、抽样单、报价单、任务单、委托单等等。典型的单据流程应该是:填单→录单→审单→任务下达→测量过程→费用产值单→打印→收费。
2.3测量数据。测量数据的过程如下:测量→采集→分析→处理→发布→记录存档。对数据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下出结论,这是综合管理实验室证书报告的核心。一般来说,如果具有数字化接口的测量设备,这一过程可以得到简化。
2.4证书报告。证书报告的流程应该如下:任务下达→任务分配→测量审批→打印→盖章(印)→发放领取。证书报告从收样任务下达开始一直到客户领取结束,一般测量过程比较严格。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使用有效的设备,然后依据特定的标准规程进行测量,经过一层一层的严格审核之后才能产生具有特定类型格式的证书报告。
2.5收款。收款的流程应该是:报价→(预付款/转账)→产值分配→费用单→(定期)结算→开票。作为产值的一种真实体现,账款还只是体现了综合管理实验室的业绩水平,而单位的实际收益最终还要靠收费产值才能得以体现。
2.6监控。监控是确保证书报告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在测量过程中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审单开始一直到完成证书报告之后甚至是以后的更长时间。监控的流程为:审单→任务下达→任务分配→进度限制→质量记录→审核→审批→(投诉)→抽查→质量评审。
3、综合管理实验室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综合管理实验室的业务主要是来源于政府与市场,一般表现为监督(强检)业务或者是委托业务,这两种业务对校准检测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它只是会使其在类别形式,证书报告类型以及某些栏目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在对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时,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为两种模型,即业务模型与系统模型。
3.1业务模型。业务模型的整个业务链可以划分为客户、收发部室、专业检测部室、财务部室、管理部室以及其它(如网站、Call Center)等几个部分。首先,收发部室、证书报告与客户的关系较为密切,工作也比较繁杂,比如签订委托协议、收取器具样品、退还器具样品、发布证书报告等等。委托单的来源也比较多元,有报价单、网上委托单、抽样单等,在收取器具样品时,还需要对器具样品进行赋码管理;其次,检测部室会把任务和完成期限一并交给具有检测资质的技术人员,由其对器具样品进行测量之后制作出证书报告,审核员会对该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核,然后由审批员对证书报告进行审批;其三,财务部室专门负责处理检测部室送交的委托单,并收款销单。收款的形式很多,有转账、现场缴费、定期结算等等;最后,管理部室主要进行证书报告质量的定期抽查、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存档以及对客户的投诉进行跟踪处理,以保证证书报告的质量符合各种要求。
3.2系統模型。系统模型是对业务模型的反向操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拓宽与客户的沟通渠道,通过语音查询、短信查询、网上查询等,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业务流程与进展,全天候的与综合管理实验室进行实时互动。该系统模型还支持分步退单操作,能够更加方便的解决客户在正常运转过程中的修改或者是撤单需要。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采用的是三层的结构模式,即数据层、逻辑应用中间层、客户端。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将这一系统模型划分为两种平台,即以证书报告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以办公、CRM、ERP等为代表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这两个平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主要是通过接口套件或中间层来进行协同工作。
4、结语
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简化工作中特别是检校准检测过程中的很多步骤和难题,实现自动化,对其中负责这些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是一种解脱。对证书报告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样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迫切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对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及意义出发,探讨了综合管理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其系统模型设计。合理的模型设计可以降低项目风险,使证书报告的信息化管理与实际的业务运作更好的协调发展。本文的阐述还不够全面,可能还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后希望会有更多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炳旺,李翔,朱崇全,华敏刚.综合管理实验室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设计[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14(2):32-33.
[2]蒙硕.用Word宏和VS.Net制作计量证书报告[J].中国计量,2010,9(4):102-103.
[3]马宁,赵华一.C#操作Word实现计量证书报告的网络传输[J].工业计量,2010,7(1):40-41.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篇4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这个学期我们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记得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总听别的专业的朋友提及到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学科,出自他们口的都是说很难,听课的时候听得不是很懂,比较困难。当时候的我想,幸好,我们还不用上这个课。这个学期开课后,因为有了别人的前车之鉴,我总觉得要很认真才能把管理信息系统搞定。于是,上课我都是很认真的听,一学期下来,感觉这门学科是真的有点难,可能是关系到计算机的问题,对于女孩生来说,关系到计算机的东西应该是很难,通常都不懂的,因为女生比较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敏感吧。很多书本上老师说的知识,都告诉我们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可是是否如此,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去接触到它。可是,在之后开设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课程当中,我们才真真正正地懂得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我们做的实验一共有七个,包括:数据库设计、系统分析
(一)、系统分析
(二)、系统设计及实施
(一)、系统设计及实施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二)。实验一中,我们需要完成的是小型自选商场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这个实验用到了ERWin,这个实验进行得比较顺利,因为第一节课,我们都是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指导来做的。第二个实验是要我们进行小型自选商场综合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这一个实验用到了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如: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数据字典的编制等。实验三是关于软件进销存系统演示及系统分析的内容,这一个实验我比较喜欢,因为感觉比较实用,对以后工作也有帮助。实验
四、实验五都是需要我们对小型自选商场综合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及实施。在代码设计的时候出了一点点小问题,不过后来经过老师的检查跟指导,还是最后成功了。实验六、七都是关于某大学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这个也是比较实用的一个实验,从自己设计的第一歩开始,真正地体会到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及其工作内容,训练自己独立从事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很多领域已经运用到了管理信息系统,以企业资源计划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代表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从1998年起,教育部就确定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学生认为教学内同很抽象,所以在做好相关理论教学的同时,就增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就我个人看来,本来理论课程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会感觉到抽象难懂,一个人想很久也许都还没想明白,但是在上了实验课以后,经过自己的亲手操作,不懂的部分让同学帮忙解释一下或者亲自问老师,真的就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而且,实验课上,老师会相对的介绍很多类型的软件的使用方法给我们,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包括发现实验中自己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导致失败的情况,失败后应该怎样去做等等。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篇5
实 训 报 告
题目: 学生信息系统管理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班级:计信管ZB421201学号:2012701287姓名:胡航成绩:指导教师:廖 小 娟
完成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前言
1.1 历史现况及其发展方向
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科技的需求也随之变大。各种工作的办公坏境
也都是自动化了,对学校来说也一样。现在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也促成了许多学校招生的增加。随着学生大量的增加,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就变成了当代学校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老式的管理也不再适合现在的管理模式。
那么对于科技时代的更新我们应该怎么才能更好的对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
和系统的管理呢?我想着也许是可以引起我的深思的话题。以往学生的数量还在我们的控制之内,每个老师或者每个机构可以利用一对多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分类来管理。每天的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在发生,老师们都不可能每件事都要亲自亲为。为了减轻老师们的负担和更好的对学生有一个了解,在这个科技时代学生管理系统也就随之诞生了。
学生管理系统淘汰了原先老式的管理方法,实现了足不出户也能更好的了
解学生各个方面的信息,为现阶段的学校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
1.2行业作用表现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和创新,教育行业也一样。特别是在我们中
国这个人口大国,据可靠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多达700与万,着还只是大学生的当然还有中学小学。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对于如此多的学生,如果没有一个机制来去管理这样的学生人群,那么中国的教育产业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所以对于开发学生管理的软件很多企业都在大胆的创新,各式各类的管理系统也就不言而喻了。
很多版本的系统都有统一的特征,那就是学生可以自主登陆管理系统查询
自己的资料,不仅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这种系统去了解学生的各项资料。大多数的学校对于这块还是做的比较好的。通过这些客观的数据我们不难想象,该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有的人通过学生的数据也能联想到教育工作者是否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来进行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管理行业,在未来,知识的普及也会大众化,这意味
着什么呢?意味这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踏入学校,那么对于这方面的管理也就会加大力度。多以这是一个很有潜在竞争意义的行业。因为它不仅体现在教育行业,各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图书馆对于图书的管理很多行业都可以用管理系统来代替以前老式的管理坏境。
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
2.1可行性要求
对于任何一个软件的开发,前期都需要对该开发软件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预测。要对软件完成后的未来市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大概需要以下几点:
1.现有条件分析:目前拥有的设备和坏境哪呢过否支持设计软件。
2.开发人员的配备:一拥有的工作团队是否具有开发软件的能力。
3.软件开发策划案:对开发的软件要有一个大概的模型设计,知道设计的软件成品的样子和开发软件所需要的框架。
4.问题的解决: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技术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样去解决需要一个相对比较完美的方案。
2.2经济可行性
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都不属于什么大规模的软件开发,也不需要很多专业的人员和技术设备。只需要几台电脑和几个相对比较了解电脑的从业人员就可以开发出一个简单的管理系统。开发这种系统的成本不仅很低,而且从某个方面来看还可以带来经济利益。
所以从经济可行性方面来看,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学生团队就可以独立的开
发出一个学生管理系统。
2.3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B/S的结构模式来设计。大概的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如图所示,该管理系统大致的分布图,有一个统一的登入入口,登陆时
会提供用户选着是用学生端登陆还是用教师端登陆。不同端口的登陆会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在教师和学生管理界面中各自设多个子页面来管理不同方面的信息。在总的框架和子页面的设计中,所需要的开发人员不多,会简单的操作代码的编写即可。技术层面的设施在机房内便可可以完成。
2.4开发坏境和软件选择
开发的环境和软件的选着是一个很容易完成的阶段,大多数的学校都会有一
个计算机实验房间提供给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的简单操作和实验。
对于开发环境的选折让用户有了更大的空间。很多学校或者开发团队都选用的是winds xp的系统。相对于现在的winds7来说,xp系统很少存在兼容性的问题而且系统上手也比较方便,界面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一些数据以至于更加了解所开发软件的性能等。Winds7系统也可以选折,但是由于很多软件的老化不适应,很多功能都无法实现,相对来说xp系统能更好的开发软件。
开发系统的软件有很多,比如说visual c++,visual studio2005等等。c++是一
门较难的语言,对于编写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在程序编译执行的过程中容
易出错。visual studio 2005就不一样了,虽然都需要写代码,但是visual studio 2005的代码更容易实现,采用c#的代码和winds窗口的方式来完成软件的建设相对于c++来说,更加容易也比较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
第三章需求分析
3.1 设计目的 学生信息是学校管理中一项繁琐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学生的学籍,计
算每学期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及这些学生的详细情况;学生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后,教师学要录入学生的考试成绩,计算平均成绩,汇总各分数段的人数;学生需要查询已结业的各门课的成绩;班主任需要查询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和每个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为此,设计一套实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大大简化管理人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方便学生查询自己的学习情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须具备学生信息的输入、查询、修改、删
除和排序等功能,通过这个系统的使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为教师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这个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管理员,即完全由管理员完成对学生个人信息和成绩数据的输入和维护。数据存储在文件中。进入系统后能够读入相应的学生信息文件和学生成绩文件。实现对学生数据按照学号或者姓名进行查询。对于学生的成绩,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查询。
3.2 用户需求
系统使用者:管理人员、班级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学生等。
系统运行环境:网络运行。
表为系统主要功能。
图3.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图
密码验证和修改模块:该模块主要完成身份验证和密码管理功能。管理员通过这个模块登录。注销和退出。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院系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浏览和删除功能。学生成绩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学号、考试成绩的录入、修改、查询、浏览和删除功能,并实现各科目成绩的汇总和排序。3.5分析设计
3.5.1.系统的原点和汇点。
根据系统初步要求,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学生等都需要产生数据,通过使用本系统得 到 所 需 的 查 询 统 计 结 果,因 此 管 理 人 员、班主任、教师、学生等是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的汇点。
3.5.2.系统所需的存储文件。
系 统 中 需 要 存 储 学 生 信 息、课 程 信 息、考 试 成 绩 信 息、教 师 信 息 以 及 各 类 的 编 码,因此需要学生基本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教学计划、考试成绩 等数据存储文件。
3.5.4.数据流。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篇6
概述
本文叙述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网络,采用B/S构架开发实现的。该系统从开发设计之初到详细开发实施、调试、运行、开放等各方面的动态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便于实验室各类信息的查询及维护等,使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和解决。该系统将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得实验室管理变得更加容易轻松,实时了解实验室的信息情况,方便学校局域内部的信息数据共享。
系统设计
本系统开发基于JAVA技术,采用B/S架构开发;在此之上实现了实验室申请模块、资料上传与下载模块、视频点播模块、留言板模块、贴吧模块、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模块、实验作品的布置与上交模块、内网导航链接模块、设备管理信息化模块、实验报告电子化模块.
实验室申请:用户登录后可看到实验室目前的使用情况表。可对空闲的实验室提出申请,提交申请后再通过电话联系相关实验室的管理员,管理员接到申请情况后及时做出处理。采取优先申请优先通过的原则,这样可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资料上传与下载:其中包括各专业的学习资料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的下载。资料上传,首先被放到一个临时文件夹里(每月自动删除一次),由管理员挑选合适的资料再保存到服务器上(1)。
视频点播:里面有实验教学视频,可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
留言板:用户登录后就可以留言提出各种宝贵的意见了。
贴吧:用户登录后可以创建贴吧,讨论学术问题。
数据备份与恢复: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使用该功能。事先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当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或者服务器上的重要数据(比如设备使用登记情况表)丢失时,可通过本功能恢复。
内网导航链接:包含了学院全部管理系统的内网网址链接,点击即可进入任意一个内网,方便师生浏览和查询相关信息。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由各实验室管理员掌管本功能。实验报告的电子化:学生登录后,以在线的形式填写实验报告,如果暂时未完成的,可以在线保存,下次登录可以继续填写(2),完成后提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之间进行实验报告的抄袭。提交的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改,如有需要,还可以导出打印。
流程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到系统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信息传递流程。
用户分析
该系统的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负责设备管理,包括系统维护、系统恢复、系统备份、设备信息管理、出入库管理和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员还负责数据库管理,包括数据库维护、数据库监视、数据库备份及其监控管理。
系统实现
硬件配置:系统服务器使用cisco服务器,以现在的校园网为基础,以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在校园网的范围内的PC或者笔记本均可访问本系统(3)。
软件配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选择myeclipse作为开发平台;采用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并采用JAVA-mysql数据库驱动mysql-connector-java.jar,使服务器与数据库完美连接。Web应用服务器采用由Apache、Sun等共同开发的tomcat7.0.6。
注释
1郭百巍,陈大融,汪家道.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7):194-195.
2王雪,王惟远,余能保.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0,13(4):143-145.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篇7
[关键词] ERP实验教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专业化人才
一、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于高校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成为高等学校对于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日益重视,学校必须加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较强适用性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信管专业ERP实验教学综合平台的研究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素质教育的专业培养理念的。信管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信息系统管理、开发及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ERP是建立在IT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学好用好这一平台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满足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大有益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ERP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
从教育部对信管专业的定位及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体系来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复合型人才的层面上。因此开设ERP实验课程,不能简单定位在验证性实验上,而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实验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利用MIS知识分析ERP的体系结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MIS知识对ERP的流程进行分析的能力,主要包括数据流程分析(DFD)、数据字典的编写(DD)及数据库(DB)和功能模块的设计等。这个阶段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任何MIS系统,数据的组织是最要的一个环节,这点在理论教学中又是非常欠缺的一个环节。根据调查,目前高校信管专业的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或不够严谨,大家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把软件设计出来即可。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编写程序上,而没有更多的去研究算法和存储结构。因此通过刨析ERP的数据组织,从中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对于学生来讲会获益匪浅的。通过这项练习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设计过程,培养具有严谨、规范的设计理念。
2.ERP流程掌握阶段
本阶段重点让学生掌握ERP的工作流程,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本阶段分2个步骤完成。
(1)模拟企业数据阶段
基础数据是ERP运行的关键,而自行构建一套仿真企业运行的数据难度是比较大的。建议可以采取企业某个期间的真实数据作为ERP原始数据,通过一套系统的、真实的企业生产数据,围绕企业运作流程开展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对照系统的运算结果跟以前系统运算结果有否差异。如果有差异要分析是由于流程的改变造成的还是由于操作错误造成的。如果是后一种要查找错误,并改正。
有好的计划,充分的准备,ERP项目模拟环节才能取的好的成效,否则,很可能就会走过场,没有实际效益。因此教师在选择实验数据时要根据实验的课时数、学生的能力等进行甄选。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整个流程走一遍,基本掌握ERP系统的流程。
学生在用数据进行模拟运行之前,要首先分析数据,做好相关的计划工作、准备工作。因为模拟运行之前,要先计划好要模拟的企业流程怎么走(结合上一步)等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模拟企业场景阶段
以上所述的主要以个人练习为主,是让学生熟悉企业流程、软件功能等。模拟企业情景来运行ERP,是注重实战技能的培养,强调练习与实践,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在这个环节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若干个学生,每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按照设定好的情景及资料进行分工协作工作,也可以进行团队创新,对于后者要进行鼓励。
这个阶段要求实验室要进行相应的场景布置,提供必要的环境,如办公电话、模拟办公室、模拟会议室等。在实战演练剧本的编制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导老师主要起监督和答疑的作用。
3.ERP软件二次开发阶段
通过前二个阶段的实训,学生基本掌握了ERP的结构及使用流程。对于信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之一是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这个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让学生分析ERP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完善的地方,按照MIS系统的要求,完成相应模块的分析设计和编程工作,然后挂接到ERP平台上。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选择ERP系统时,要选择对用户具有开放接口,提供二次开发的软件,例如用友ERP-UAP平台等。用友公司把一些技术开放给合作伙伴与用户,UAP平台就是一个最好的工具。利用UAP的二次开发工具,开发满足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
三、构建信管专业ERP实验教学体系的效果
对于信管专业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开展ERP实验教学,可以达成以下效果:
1.巩固核心基础课程知识
通过第一阶段的实验,强化专业基础知识,为今后进一步拓展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掌握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ERP先进的理念及设计方法,已经被业界所认可,世界500强企业绝大部分都通过ERP平台提升自身的管理。通过对ERP流程的掌握,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二次开发,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验环节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汪祖柱,吴本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7).
[2]徐瑞平.模拟实验教学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3):9-10.
[3]周玉清,刘伯莹,杨宝钢.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实验报告 篇8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能通过因特网查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查询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企业或组织应用的案例。
(1)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文档的组成;
(2)分析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功能特点;
(3)能对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应用进行分类;
(4)分析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所采用的技术;
(5)总结并阐述你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6)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拟定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三、操作步骤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Group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中国石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其各层单位的财务核算与管理需求而建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运行在各层单位财务核算部门,通过不同档次的服务器构架起总部与各炼油、化工分公司、子公司及生产厂的财务管理逻辑网;总部与各油田分公司、子公司及生产厂的财务管理逻辑网;总部与各省(市)、地、县石油公司的财务管理逻辑网三条主干网络,以实现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管理核算、科学决策和在线查询、对帐体系。
(1)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文档的组成:
中国石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服务器主要处理网络用户的请求并完成数据的处理统计,因此对服务器可用性、可靠性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连续运作的能力;要求服务器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以实现前端用户的流畅访问和本地数据的迅速统计处理;同时服务器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以便用户能够根据业务的增长方便地升级系统。
(2)功能特点:
浪潮服务器事业部根据用户的需求,推荐用户采用NetLine720R服务器搭建整个网络系统,此次浪潮有330多台NetLine720R服务器入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中石化信息化建设搭建起稳固的平台。
(3)案例所采用的技术及其分类:
NetLine720R支持最新的Intel PIII Coppermine处理器,可扩展为双CPU,内存最大可扩展到2GB ECC SDRAM,为用户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具有10个热拔插硬盘空间和4个固定硬盘位置,满足用户的海量存储;利用热拔插硬盘和RAID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采用RAID技术、ECC内存、冗余风扇等多种冗余容错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运行效果
到目前为止,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为中国石化公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优良的计算平台,并为其高层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快捷的服务。
(4)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用以及时正确地搜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组织的全部活动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流,不同的信息流用于控制不同的活动。几个信息流联系组织在一起,服务于同类的控制和管理目的,就形成基于信息流的网络系统。
(5)拟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参与做一个了解的系统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充分体会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不仅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还了解了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这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本人增强了团体意识,对一些软件开发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了如何进行小组式的开发一个综合系统,在此本人特向给了很多指导意见的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地理信息共享实验报告06-29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07-11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07-21
物流信息系统实验报告07-26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10-20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05-20
水利地理信息系统05-23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05-26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05-30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06-01